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设计_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设计_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设计_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设计_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设计_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8册。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知道约数、倍数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学习,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分类、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中,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努力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约数、倍数的含义,及约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准备:幻灯片、数字卡若干张。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我们又该换衣服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妈妈是怎样收放衣服的?

生:棉衣和棉衣放在一起,单衣和单衣放在一起。

生:上衣和上衣放在一起。

生:每个人的衣服放在一起。

师:这叫做分类摆放,既整洁又方便找。在学习数学时,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对一些数或算式也进行分类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整理一些算式。(用幻灯出示。)

23÷7=3……215÷3=5

24÷2=12

2÷0.4=56÷5=1.2

17÷8=2 (1)

学生分组讨论,请代表发言汇报是如何分类的,为什么?

学生汇报:

生1:分两类:有余数除法,没有余数除法。

生2:分两类:整数除法,小数除法。

生3:分三类: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师:各组同学分得都有道理,现在我们选择分三类的这种方法来研究,好吗?(板书:24÷2=1215÷3=5)

1.给24÷2=1215÷3=5这一类起个名。(整除。)

2.用两种读法读出这类算式。

3.讨论:整除与除尽有什么区别?

师:24能被2整除,2能整除24,这说明24和2存在着整除的关系,这类除法还存在另外一种关系,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约数、倍数的意义。

1.明确学习目标。(幻灯出示。)

(1)什么是约数、倍数?

(2)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存在着约数和倍数的关系?

(3)“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依存”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吗?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活动。

看书62页中间两段话,小组同学研究讨论交流问题的答案。

3.学生汇报,达成共识。

4.教师点拨、解决疑难、突破难点。

(1)生齐读书上的结语。

(2)谈谈你对结语的理解。(逐句说明。)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相互依存”的意思。

师: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好,知道约数是对倍数而言的,反之倍数是对约数而言的,也就是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就像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一样。

(幻灯出示:4÷2=28÷4=2)

师:从这组算式可以看出什么?(4是2的倍数,4又是8的约数。)

师:(强调)一个数既可以是一个数的倍数,也可以是另一个数的约数。

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你们还有疑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1.5÷0.3=5,为什么不说0.3是1.5的约数,1.5是0.3的倍数?

(问题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点拨指导。)

师:(强调)倍数与约数是在整数范围内的定义,而1.5和0.3是小数,尽管得数是5,也不存在约数和倍数的关系。

5.反馈练习。

(1)说出几组存在约数和倍数关系的数。

(2)8÷2=48÷4=2说明了什么?(生讨论后自己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如果用数a表示被除数,数b表示除数,怎样叙述约数的含义。

(二)自主学习例1。

1.生自由读例题,说出你读懂了什么?

2.可不可以说15是5的倍数,5是15的约数?

3.生讨论交流总结以下结论:

因为15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5整除,所以15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3和5都是15的约数。

4.出示:()÷1=()0÷()=0

(1)讨论: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整数?

(2)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请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1)任何数都能被1整除,所以1是任何数的约数。

(2)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所以0是任何数的倍数。

(3)第2种情况是约数和倍数关系中特殊情况,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所说的数一般不包括0。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师: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效果,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1.书中做一做。

2.火眼金睛。

因为42÷7=6所以42是倍数,7是约数。()

因为4.2÷0.7=6 所以4.2是0.7的倍数。( )

3.选两张卡片,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关系。

(15) (20)(3)(5)

4.找朋友游戏。(准备数字卡片。)

游戏规则:老师说我的朋友是2的倍数,拿着2的倍数卡片的那位同学站起来……

四、回顾总结,发展能力

略。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公开课)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根据要求写出两个数量的比,会求比值;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比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到了一些“比”,但并不了解数学的比和生活中的“比”的内在联系和区别。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比的意义”这部分知识内容繁杂,学生缺乏原有感知、经验、不易理解和掌握。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突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比 1、探究发现,认识比 (一)初步理解“比” 呈现例l主题图。 提问:题中出现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它们都表示饮料的杯数,你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生:…… 生:果汁杯数是牛奶的几分之几? 师:怎么列式?

生:2÷3= 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几分之几? 师:怎么列式? 生:3÷2=2 3(板书列式) 师:我们班的孩子不简单,不仅提了问题,还解决了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2÷3这个算式,它表示的是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果汁的杯数除以牛奶的杯数。其实,表示两个数相除,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形式比来表示。2÷3我们可以用2:3来表示(板书2:3),同学们注意,中间的这两个小圆点,我们把它称为比号,它写在我们的两个数中间。那牛奶杯数除以果汁杯数3÷2,我们可以用什么比来表示,大家拿出你们的本子写写。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写写。 师: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怎么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3页,自学比的各部分名称。 师:那比的各部分名称你们会读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谁愿意来读一读? 生:2 :3中,2是前项,“:”是比号,3是后项。(板书:前项、比号和后项) 师:那3:2中比的前项是?后项是? 师:看来同学们阅读的很仔细,我们一起回顾下这两个比?我们是根据那个算式说出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3的? 生:2÷3 师:那3÷2又可以说出那个比? 生:3:2 师:谁与谁的比 生: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 师:那老师有一个疑问,都是表示两个数的比,为什么会有2:3、3:2呢?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位置不同 生:意义不同 师:那你能具体说说吗?

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供参考)

《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科书第98-99页、练习十九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应用的必要性和简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收集整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经历概括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感受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相关信息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体会百分数与分数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那些数?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新朋友。 出示课件第一幅图,见过这些数吗? 2、我们平时在哪些地方见过他们呢? 3、指出:像这样的数叫百分数。今天就来认识百分数。齐读课题(认识百分数) 二、学习新知,揭示意义 1、同学们,你们想了解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表扬提问题的学生,并指出学完这节课就会明白的。) 2、某个学校下个月就要举行篮球比赛了,同学们都在加紧锻炼、争取被篮球队选中。我们来看看比赛的有关数据。(出示表格1) (1)如果你是体育老师,根据这张表格里的数据,你能判断出这组里谁是冠军么? 怎样就好比较了?(增加投篮次数一栏)为什么? (2)如果他们都投了20次,你能知道谁是冠军吗?

指出: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叫做投中的比率。板书 (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叫做投中的比率) 要求说出各自投中的比率。 (3)(出示表格2)如果他们投篮的次数不同,你还会比较吗? (3)口答三名队员投中的比率(出示完整的表格) 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4)学生汇报方法,教师板书: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出示表格)然后问:现在能很快看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吗? [设计意图]投篮时学生熟悉的情境,怎样判断哪个同学投篮成绩好,容易激发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比较过程中发现单从投中次数或投篮次数不能判断哪个同学成绩好,进而萌发寻求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思路。通过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发现计算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不容易看出结果,算出百分之几才便于比较。这样,不仅揭示了百分数的实质,而且使学生强烈感受到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对百分数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3、说明: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板书) 4、那百分数怎样写,怎样读呢?学生自学课本99页“试一试”上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适时发挥课本的作用,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意义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意义说课稿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数学第十册p50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掌握整除的意义,理解约数和倍数的含义,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分析,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4、重点:理解整除、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整除的意义。 关键:通过分析、讨论,得出整除的特征。相互依存的理解。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分析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 括整除的意义,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 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学习过程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口、动脑,以及采用判断、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的学习不成为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快乐,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讨论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目的地观察、思考、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的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与学习目标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约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学习要求大家做到:①掌握整除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②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或倍数。 [开门见山将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发挥目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数的整除的生长点是在整数的基础上,所以学生必须理清数的概念。] (三)学习新知 A、初步感知整除 1、口算(小黑板出示)15÷5=1.5÷5=24÷4=3.6÷0.9= 16÷3=80÷20=6÷5=23÷7= [将课本中的题组适作改变,为紧接着的概括整除概念提供更丰富的感性材料。] 2、学习整除的意义 ①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汇报各组的分组依据,引导得出:按商的情况:除尽、除不尽可以分成两组。 15÷5=31.5÷5=0.316÷3=5……180÷20=4 24÷4=63.6÷0.9=423÷7=3……26÷5=1.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

第4单元比 第1课时比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材48、49页及练习十一的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 2.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 3.理解并灵活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过程与方法: 培养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的意义 难点: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导学过程】: 【自主预习】 1.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 2.除数能否为零?分数的分母能否为零? 3、自学教材43、44页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比?比是什么?什么叫比?谁和谁比?

(2)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15÷10求的是什么?是这面旗的什么和什么比较? 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长和宽比也就是几和几比? 【新知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1、用除法可以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也就是说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两个量的比。 2、一辆汽车2小时行90千米 这里已知哪两个数量?可以求出哪个数量?怎样求? 说明:90÷2=45(千米)用除法求出了这辆车的速度,它表示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可以用()来表示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把它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是()比()。 90÷2表示什么?还可以怎么说? 3、讨论①除法中的运算符号是“除号”,表示比的符号是什么呢?写作什么? ②5比3写作什么?各部分的名知称是什么? ③试写3比5、90比2,并说出比的前项、后项。 ④比的前项和后项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除的关系) ⑤什么是比值?如何求?比值可以是什么数? 4、我们在写比时,要注意谁和谁比,谁是比的前项,谁是比的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 xx小学xxx 教学目标: 1、什么叫百分数?百分数还有哪一些名称? 2、百分数通常写成什么样的形式?认识百分号。 3、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 采用“一管四学五法”教学理念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前置性学习 1、在上次达标运动会中,我们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是吗? 2、我们班不仅体育成绩好,计算能力也是非常好的,这不,全市小学生运动会将要举行了,我们学校的体育组长想请我们班的学生帮忙,要在以下学生中选一人到市里参加投篮比赛,你认为应该选谁去呢? (教师边提问,边板书) 10 20 10/20 50/100 50% 15 25 15/25 60/100 60% 9 10 9/10 90/100 90% 20 50 20/50 40/100 40% 通过分析,对比,发现:用百分数便于比较大小。看来百分数还真厉害,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百分数的知识。(板书百分数) 二、明确学习目标

对于百分数,你最想了解百分数的那些知识呢? 1、什么叫百分数?百分数还有哪一些名称? 2、百分数通常写成什么样的形式?认识百分号。 3、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三、百分数的意义 (一)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昨天老师请同学们了解并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现在请同学们先一对一交流、再组内交流,最后在全班给大家展示一下。 1、对子互学: 请和对面的同学结对子,说说自己收集的百分数有什么意义。 2、组内小展示: 组内选一位代表,请代表站起来,说说自己收集的百分数有什么意义。 3、全班大展示: 学生举手,教师点名,说说收集的百分数有什么意义。 (二)师生互动学习 材料A:出示两瓶果汁:一瓶30%果汁,一瓶100%果汁。 1、同学们,老师在超市看见了这样的两瓶果汁饮料,如果是你,你会选购哪瓶呢? 2、你能说说它们具体表示什么意思吗? 3、从这两个数我们可以看出哪瓶果汁好喝? 材料B:学生的近视率应引起高度重视。去年我市学生的近视情况如下,请大家说说下列百分数的意义。 (1)谁能说出18%的具体含义?49%、64.2%呢? 18%表示:小学生近视的人数占全体小学生人数的18/100. 49%表示:初中生近视的人数占全体初中生人数的49/100. 64.2%表示:高中生近视的人数占全体高中生人数的64.2/100. (2)比较这三个数据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视力,养成一个良好的看书习惯和学习习惯。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教学案例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比的意义》教学案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aching Case of "The Significance of Bi"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比的意义》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46页—47页。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求比值。 2、在引导学生知识的发现和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并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性。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背景陈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创设的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注重“学生收集、整理素材”是课改的一个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我这里的是

一节随堂课,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下面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案例描述】教学过程:一、回忆生活素材,导入新课。师;生活中经常有同学说谁比谁高点,谁比谁矮点。也就是说我们要经常比较数量。师: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有很多是来源于生活。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估算一下,教室前面的黑板长、宽各大约是多少米?生:长大约是4米,宽大约是3米。师:你们根据这两个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1:黑板的面积是多少? 生2:黑板的周长是多少? 生3:长是宽的几倍?板书:4÷1 生4: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板书:1÷4 师: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用除法对黑板的长和宽进行比较,今天,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板书:比)[评析]: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导入新课时,教师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教室里的各种素材引入课题,不仅是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亲切自然,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 二、充分感知,建构意义1、整理生活素材 师:如长是宽的几倍,除了用4÷1来比较,还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4比1。(板书:4÷1=4:1)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除了用1÷4来比较,还可以说成什

百分数的意义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2~8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 百分数。 2、使学生会解释百分数的含义。 3、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培养学生抽象、归纳、比较、分析的能力在 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结合相关信息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实际含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 课前让学生搜集含有百分数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百分数。 谈话:同学们平时喜欢哪些运动?(踢毽子、打羽毛球、乒乓球……) 教师:无论哪项运动,都会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1、投篮比赛,激起探究欲望。 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陈老师对其中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教师:我们来看看比赛的数据显示。(出示表格)

教师:通过这组数据,能说明谁的投篮水平高吗? (学生独立思考,要知道投篮总数和投中个数) 师:知道投篮总个数和投中个数,怎样确定他们的投篮水平呢? 引导学生比较,知道每个队员投中个数占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比较分数的大小,就能判断谁的成绩好一些。并在表格的右边增加“投中个数占投篮中数的几分之几”一栏。 2、通分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引出百分数。 指名报计算结果,教师完成统计表并板书。 提问: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谁的投篮水平高一些? 师:像这些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另外一种形式,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百分数。(板书:百分数) 3、百分数的读、写 ①指名百分数的写法 百分号:% 教师演示百分数的写法 64% 学生写,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65% 、 58%。 ②百分数的读法 64%读作:百分之六十四 试读65%、58% ,教师板书。

《百分数的认识》导学案

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 第一课时:《百分数的认识》导学案 两江镇白云小学 xxx 【学习内容】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2、83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百分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分析、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2、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及写法。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1、回答:(1)7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 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10081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100 81。 二、问题导航 1、揭示课题,教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数学问题。 什么叫百分数?它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读、写百分数? 三、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我能行 (1)、自学课本P82—P83页的内容,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 )是另一个数的( )的数,叫做百分数, 也可以叫做( )或( )。 (2)、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百分数?选择P82任意一幅图,说说图中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3)、百分数与我们学过的哪种数比较相似?百分数与分数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分数既可以表示( ),又可以表示( )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 )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4)百分数怎么写 ? 通常不写成( )形式,而是在( )后面加上( )来表示。 (5)百分数怎么读 ? 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 ),后读( ) 2、合作质疑 互动体验。 操作说明:(1)学习对子交流自主体验成果,时限3分钟;(2)小组成员逐一解释各小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案-约数和倍数教案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案|约数和倍数教案 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使学生知道约数、倍数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学生知道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自然数2.过程与方法:通过加强操作、直观沟通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增加练习来突破难点。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约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整数、约数和倍数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谁能说说整数的含义? 出示:23÷7=3...26÷5=1.15÷3=524÷2=1 2 教师:这4个算式中,哪个算式中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为什么前两个算式中的第一个数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让学生观察算式,说说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整数,谁能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a能被b整除”? 教师:a的约数还可以叫做什么? 让学生用两种说法说说:15÷3=5和24÷2=1 2 教师:我们在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 (1)被除数和除数必须是整数,而且除数不等于0。 (2)商必须是整数。 (3)商的后面没有余数。 师:以上三个条,缺一不可。 2、区别“除尽”与“整除” 师:像6÷5=1.2这样的除法,一般说6能被5除尽。 被除数和除数 商 整除 都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 商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 除尽 不一定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 商是有限小数,没有余数 二、新课 1、教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在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这两个数还有另一种关系(板书:约数和倍数) 让学生看50页关于约数和倍数。 教师: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有约数和倍数关系?(整除) 能单独说一个数是约数或一个数是倍数吗?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是什么意思? 小结:在说倍数(或约数0时,必须说某数是某数的倍数(或约数),不能单独说某数是倍数(或约数)。 2、教学例 1 (1)教师说明:根据倍数和约数的意义,说出15和3中,哪个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是哪个数的约数。 教师:15能被3整除吗? 15是3的什么数? 3是15的什么数? 教师指出:这里所说的数一般是指自然数,不包括0。 (2)“倍数”与“倍”的区别 1、基本练习P51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1、 2、3题。 2、第四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第1课时比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分数、除法和比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求比值和比的未知项的方法。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培养迁移、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 3、激情投入,阳光战示,全力以赴,做最好的自己。 重点: 分数、除法、比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 理解求比值和比的未知项的方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P48-P49页,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分数、除法和比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求比值和比的未知项的方法。并独立完成导学案,带★的题可选做。 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48-P49页,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 1、比的定义:两个数()又叫做两个数的()。 2、10比15写作()或()。

3、35:21读作()。 4、自学后标出比的各部分名称。 15 :10 =15 ÷10 =3 2 ︱︱︱︱ ()()()() 5、在两个数的比中,()叫做比的前项。()叫做比的后项。 6、()叫做比值。 二、合作探究: 例1、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0:5 0.8 :4 0.3:0.5 小结:1)、求两个数比的比值的方法就是: 2)、比值可以用()、()或()表示。 例2、讨论比和比值的区别和联系。(请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 例3、讨论: ①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②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 例4、求比中未知项的方法。(在组织内说一说解决此题的依据是什么,再总结方法)

():8=2 15:()= 1 3 小结:求比中未知项的方法 三、学以致用,过关检测: 1、读一读,写一写。 5:3 读作:35比36写作: 2、想一想,填一填。 1)、7比4记作(),7是比的(),4是比的(),写成分数形式是()。 2)、比和分数相比,()相当于分数的分子,()相当于分数的分母,()相当于分数值。 3)、0.3= = ():() 4)、甲是乙的5倍,甲和乙的比值是(),乙和甲的比值是()。 5)、爸爸今年36岁,小红7岁,今年爸爸与小红年龄的比是():(), 比值是();今年小红与爸爸年龄的比是():()比值是()。 6)、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猎豹的速度是每小时96千米,猎豹与汽车速度的比是():(),比值是()。 7)、修一条公路,甲队18天修了1620米,乙队10天修了1000米,甲队与乙队所修路程的比是():(),比值是();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设计 小河镇中心校郭家艳 一、教材分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本单元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学生极易把百分数等同于分母是100的一般分数,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 2、作为自己任课的班级,教师平时对学生比较了解,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兼顾不同能力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经历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促进个性化的教学理解与表达,初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反思意识。 情感目标: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数学应用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设计特点: “生活即教育”,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基于以上观点,联系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如下特点: 1、依托原型,实现再创造。 教学中选取学生熟悉的平罗本土素材,作为数学知识的原型,凸显事理,师生合作,得出百分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用自己搜集到的“小原型”用自己的话说说百分数的意义。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备课教案

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依据因数和倍数的含义以及已有乘除法知识,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认识因数、倍数 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 操作:可以怎样排队?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摆完后在练习本上写出乘法算式。 汇报:你是怎么摆?算式是什么? 指名说,师板书:1×12=12 2×6=12 3×4=12 学习“因数、倍数”的概念 师:刚才通过摆不同的队形,我们得到了3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别小看这3个算式,其实在这里面有许多数学奥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数学的新奥秘。 师指3×4=12 说:因为3×4=12,所以我们就说3是12的因数(板书:因数),4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板书:倍数);12是4的倍数。 学生说一说。 问:根据2×6=12,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指名说) 问:根据1×12=12呢? 指名,师:12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 问:根据48÷6=8(板书:48÷6=8)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说

师:看来,根据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都能判断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师:你也像老师这样说一道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让你的同桌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同位互相说。 师:有同学说8÷2=4时,说8是倍数,4是因数。这样行吗?为什么? 小结:是呀,我们不能直接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要清楚地表达出来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看来,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板书:和)。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一般不讨论0。 二、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师:看黑板上的3个算式,你能找到12的所有的因数吗?(学生齐说。) 问:如果没有算式,你能找出24所有的因数吗?先想想怎样找?然后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写一写,师巡视。 汇报展示:(2人) 问:你是怎么找的?(学生说方法) 评价:他找的怎么样?(学生评一评) 师讲解: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找的吗?(师边讲解边一对一对的板书24的因数)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小结:其实老师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对一对找的,这样就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了。看来,有序的思考问题对我们的帮助确实很大。 练习 师:用这种方法写出18的因数。 汇报:你找的18的因数都有哪些?(指名说,师板书) 发现规律 问:仔细观察这几个数的因数,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三、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方法 学生找4的倍数,写在练习本上。 汇报:指名说,师写在黑板上。(4的倍数有:4,8,12,16,20……) 问:你能说的完吗?写不完怎么办?(用省略号)

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实世界为百分数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例1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第一层次,呈现学校篮球队3名队员在投篮练习中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的统计表,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表中分数的大小作出判断。第二层次,将表中的几个分数分别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初步体会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第三层次,在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揭示百分数的概念,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方法。在“试一试”与练习中进一步完善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初步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百分率,为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积累经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 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篮球赛吗?说到篮球就会让我们想到一个人,你们知道是谁? (姚明)这里有一项关于姚明的数据统计 (出示) 据统计:姚明在NBA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一向很高,前两个赛季罚球命中率高达81%,但上赛季下降到了78.3%。 (两个百分数用红色表示) 教师:大家认识红色的数吗?看到这两个数能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共同认识这个新朋友,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 (出示课题:认识百分数) 教师:关于百分数的知识,你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百分数的意义导学案

百分数的意义(备课)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百分数,理解它的意义;明白百分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能正确读、写百分数。 2、通过观察、思考,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主 动参与、合作交流,掌握其探究方法。 3、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生活中带有百分数的标签、饮料瓶等,了解百分数的有关 知识和信息。 2、合作完成导学案内容。 教学过程: 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汇报问题一:评价质疑,研究百分数的读写。 1小主持人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有关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现在请同学们把你找到的百分数整理一下,写在各自的黑板上,每人最少写2个。 2学生到各自黑板前板书自己找到的百分数,(课前安排学生写2—3个百分数即可,重点安排2——3个写几个带小数点百分数和分子大于100的百分数)3主持人:同学们都写完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读读你写的百分数吧。(找5、6学生读) 师质疑:同学们读的都很好,教师划出一个“%”,问:这是什么符号?该怎样写呢?找学生说说,并写写,老师接着提:那23%,正确的顺序该怎么写呢?学生先说23,再写%。师:请写一个百分数,29.3%。 (二)、汇报问题二:研究百分数的意义。 1、小主持人:请同学们打开1号题卡,完成上面的题目吧: 题卡1:我国地域辽阔,陆地面积越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据20XX 年统计,我国耕地面积约占百分之十四,林地面积约占百分之二十四,牧草地约占百分之二十八,园地、交通及其他用地约占百分之八,未利用地约占百分之二十六。 请写出上面的百分数,并说说它们各自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2、小主持人:同学们都做完了吧?请互相说说这些百分数所代表的含义吧? 预设生:14%,表示耕地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十四。 24%,表示林地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四。 ……… 3、师质疑: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谁能给百分数下个定义呢?(3—4个学 生汇报)师总结:像14%,24%……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 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是一个特殊的比,他的后项是一个固定的 数100,所以又称为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是分母为100的特殊的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比的意义》

比的意义 教学内容: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经历从现实生活抽象出简单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中,理解比的意义,经历建构比的意义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探究意识。 2. 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建构比的意义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和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活旧知 1、情境激趣 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个新问题。星期天小明想帮妈妈做一锅粥,可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做?同学们你们认为要做一锅可口的粥,最重要的是要考虑什么呢? 出示说明书:用电饭锅做大米粥,米和水的最适当比是1:4。这个1:4是什么意思。同学们会读它吗?一起读一遍。 2、引出旧知:大家都会读这个式子,你能根据1:4知道米水到底应放多少呢? 二、展示新知,建构意义 (一)教学同类量的比 1、用除法算式表示米和水的倍数关系 (1)师:大家刚才说的非常好,能从1:4看懂应放1份的米和4份的水,那么你能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表示这1份和4份的倍比关系吗?(学生回答教师列式子)(2)情景模拟,得出不同算式 师:我们利用两个除法算式表示出了这米和水的倍数关系,知道了米是水的1/4,水是米的4倍,那么现在我们用杯子来帮小明模拟一下到底该怎样配米和水。(电脑出示杯子)老师来放米,请同学们帮他来放水。 师生边模仿倒1杯、2杯、5杯、10杯米边列出下面算式: 8÷2=4 2÷8=1 4 20÷5=4 5÷20= 1 4 10÷40= 1 4 40÷10=4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第77-7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通过比较、交流、讨论、汇报归纳、整理等学习活动探究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一、信息交流,初步感知。 1、创设情景,习旧引新。 在学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六年级同学来到了武汉“欢乐谷”。在欢乐谷中乘坐“飓风飞椅”的学生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3/20,有4/25的学生去乘坐了“皇家转马”,木马的最大高度有4/5米左右。参加此次活动的男女生人数比为3:4。 (1)师:从这段话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谁来说说这里的4/25表示什么意思? (2)想一想哪些数据既能用分数表示又能用小数表示? (3)师:表示两量关系的既可以用到分数还可以用到比。

(4)现在老师将这条信息变一变,看好了,你发现了什么变化?老师将什么样的数据变成了百分数? 2、谈话引入: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都找到了吗?好找吗?说说你找的百分数?指着板书说明:像这样的数都是百分数。(板书:百分数) 3、师: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用百分数呢?对于百分数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深入探索,理解新知。 (一)体会含义,归纳百分数的意义。 1、交流上面那段话中的百分数。 师:刚才我们把3/20换成了15%,你能像说分数的含义那样试着说说这个百分数的含义吗?那这里的16%又表示什么意思?它们都是与全班人数相比,那戴蓝花环的多还是戴绿花环的多?好比吗?如果换回原来的分数有这么好比吗? 师:百分数很好比,难怪人们这么喜欢。还有一个75%谁来说说? 2、小组内交流收集的百分数含义。 3、全班交流,并解释老师准备的两个。 4、师:刚才我们解释了这么多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百分数究竟表示什么呢?(小组内交流) 5、学生汇报,集体归纳百分数的意义。 6、交流主题图,书上也帮我们收集了一些百分数,你能挑你喜欢的说说吗?

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导 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经历百分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分析、综合应用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比较,勤于分析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同时结合相关信息对自己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数学应用思想。 【学习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学生前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导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说一说下面分数表示的意义。 (1)一袋米,吃了。表示( )是( )的。

(2)一瓶醋重千克。千克表示( )的质量。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点评:通过让学生做这两道题,从中可以看出,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分数可以带单位,也可以不带单位。这与我们今天所学习的百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而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二、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图,这是老师昨天在两个服装店里看到的两羊毛衫,他们的标价基本一样,请你帮老师选一选,如果是你,你会选购哪羊毛衫呢?为什么呢?你能说说它们具体表示什么意思吗?从这两个数我们可以看出哪羊毛衫的质量更好一些呢? 2.像0%、7%这样的数我们叫它 数。 3.说说你前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4.生活中这么多的百分数,说明了什么? 我认为 。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出学习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掌握整除、约数、倍数的概念. 2、知道约数和倍数以整除为前提及约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重点 1、建立整除、约数、倍数的概念. 2、理解约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3、应用概念正确作出判断. 教学难点 理解约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课件演示:数的整除下载) 1、口算 6÷515÷323÷7 1.2÷0.324÷231÷3

2、观察算式和结果并将算式分类. 除尽除不尽 3、引导学生回忆:研究整数除法时,一个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4、寻找具有整除关系的算式. 板书:15÷3=5 15能被3整除 5、分类 除尽除不尽不能整除整除 二、探究新知 (一)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 1、整除所需的条件. (1)分析:24能被2整除,15能被3整除; 23不能被7整除,31不能被3整除;(商有余数) 6不能被5整除;(商是小数) 1.2不能被0.3整除;(被除数和除数都是小数) (2)引导学生明确: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a、被除数和除数(0除外)都是整数; b、商是整数; c、商后没有余数. 板书:整数整数整数(没有余数) 15÷3=5 2、用字母表示相除的两个数,理解整除的意义. (1)讨论: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数相除,那么必须满足几个条件才能说a能被b整除? (板书:a÷b) 学生明确:a和b都是整数,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 (板书:a能被b整除) (2)继续讨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a能被b整除?(板书:b≠0) 3)讨论: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整数,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在数a能被数b整除的条件下) (4)小结: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2、进一步理解约数、倍数的意义. (1)整除是约数、倍数的前提.学生明确:约数和倍数必须以整除为前提,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名师教案

《比的意义》名师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比的读、写方法,会求比值。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通过对比分析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初步理解比与分数,比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分数、除法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例1图表: 姓名从家到学校的路程(m) 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分) 张丽 240 5 李兰 200 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后提问:你从表格中了解到什么信息?每两个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都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能找到每两个数量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针对学生所答,及时做出引导评价。 2.小结:我们会用加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合并关系。会用减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差关系,也会用分数或除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表示两个量间数量关系的方法。 二、学习新知 1.初步认识比及比的读、写方法。 (1)找出板书中学生用分数或除法表示两个量之间倍数关系的实例,用彩色粉笔标注出来,指出:像这样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教师举例:比如张丽用的时间是李兰的几倍? 5÷4= ?,我们就说,张丽和李兰所用时间的比是“5比4”,可以写成 5:4 或,读作:5比4。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教科书例1内容。 问题:①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②你都知道了关于比的哪些知识? ③5比4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那4比5呢? 学生自学后根据问题谈自己的收获。 (3)教学例1之后的“试一试”。 ①提问: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吗?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集体订正,评价。 教师追问:为什么张丽与李兰所用时间的比中5是比的前项,而在李兰与张丽所用时间的比中5又是比的后项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一个数量与另一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 ②教师提问:5分钟、4分钟都表示什么?(时间) 教师小结:5分钟、4分钟都表示时间,它们是同一种量,我们就说这两个数量的比是同类量的比。 观察“试一试”中的最后一个问题。 教师提问:求的是什么?(速度)谁和谁进行比较?(路程和时间)谁除以谁? 教师: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路程除以时间可以说成什么?(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路程和时间是同一类量吗?(不是)不同类量比的结果是什么?(产生一个新的量:速度) 师生共同小结:两个数量的比可以是同类量的比,也可以是不同类量的比。 2.求比值。 思考:5∶4表示什么?4∶5表示什么? 说明: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得到的商就是比值。你知道怎么求比值吗? 课堂内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3.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分组讨论,议一议:比、分数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汇报,根据汇报情况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