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日上午1-患者教育的模式探讨—以促进行为改变为目标-孙子林

19日上午1-患者教育的模式探讨—以促进行为改变为目标-孙子林

00152自考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观察法: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观测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 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就一些问题对某些个人或群体进行访问或发放调查表要求被调查者回答,收集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和数据,并以此来分析、推测其行为与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继发性内驱力:是指情境(或环境中的其他刺激),这种情境会随着原始性内驱力的下降而成为一种内驱力。 个案分析法:研究者通过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情况较长时间的连续调查、了解,全面收集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得出研究结论的方法称为个案分析法。 实验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精确操纵自变量从而考察因变量如何因其而变化,进而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心理测验法: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来测量被试者的方法。情景模拟法:根据被试者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任务,研究人员设计一套与岗位实际情景相似的测试场景,将被试者放置于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观察被试者的才能、行为,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对所观察的行为进行评定,即为情景模拟法。 行为:人的行为是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人的欲望、动机、情感、态度及意志在行为上的表现。 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它是通过个体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活动对事物属性及各方面联系的综合反映过程。 情感过程:在个体行为活动中主要表现在面部表情、生调、动作表现三个方面。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感觉: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整体上的反映。 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体在和客观现实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事物所持有的看法、 工作满意度: 通过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验进行评价而产生的。

ZUCC组织行为学-第一章测试题.

第一章什么是组织行为?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商学院已经开始重视组织行为的原因? 答案:C A)来增加经理在组织有效性B)来帮助组织吸引高质量的员工 C)扩大组织的咨询需求D)来提高保留质量工作者 E)来帮助提高组织的利润 2)成功的管理者最主要关注下列哪个方面?答案:E A)传统的管理。B)沟通C)人力资源管理 D)概念技能E)社交网络 3)下列哪个不会被认为是一个组织吗?答:D A)一个教堂B)一个大学C)一个军事单位 D)所有成年人在一个给定的社区E)一所小学 4)以下哪一个是最不可能被认为是一个管理者吗? 答:E A)管理员为一个非营利组织负责筹款活动B)一个步兵排的排长 C) 医院的部门的负责人医生D)一个大城市的市长 E) 给公司的所有员工发邮件的IT技术员 5)下列哪个不是最主要的四个管理功能? 答案:C A)控制B)计划C)人员D)组织E)领导 6)下面哪一个经理的管理者的主要功能是定义一个组织的目标,建立一个实现这些目标的整体战略,并开发一个全面的层次的集成和协调活动的计划。 答:B A)控制B)计划C)人员D)协调E)领导 7) 根据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者角色,下列哪个不是一个人际角色? 答:B

A)一所高中的校长发放毕业证书B)一个部门的主管部门火灾后搬迁C)一个经理面试潜在的雇员D)一个值班长谴责职工迟到 E)项目经理听团队表示 8)据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者角色,当一个搜索管理者从组织和它的环境中寻找机会,发起项目带来的变化,该管理者在担任哪一个角色答:B A)谈判者B)创业者C)监控者D)资源分配者E)传播者 9)管理者需要有三个基本技能以达到他们的目标,这些是什么技能? 答:B A)技术、决策和人际关系B)技术、人际和概念技能 C)人际关系、信息和决策D)概念、通信和网络 E)人技、信息和沟通 10)技术技能包括____的能力。答案:C A)分析和诊断复杂的情况B)交换信息和控制复杂的情况 C)应用专门知识或技能D)发起和监督复杂的项目 E)与他人有效的沟通 11)下列哪一个不会被视为具有人际技能的经理?答:A A)决策B)沟通C)解决冲突 D)工作作为团队的一部分E)倾听别人 12)弗雷德·卢森斯从不同的视角想看探讨管理者做什么,认为社交网络是哪一类管理强调的重点。答:D A)一般的管理者B)有效的管理者C)获得高薪的管理者 D)成功的管理者E)传统管理者 13)根据Luthans研究,成功的管理者,这意味着那些被迅速提拔,花更多的时间在______比在其他任何活动。答案:C A)传统管理B)人力资源管理C)社交网络

1教育组织行为学是研究教育这一特定组织内人的()

练习 一、填空题 1.教育组织行为学是研究教育这一特定组织内人的()和()的科学。 2.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科学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和韦伯等。 3.麦格雷戈的()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是懒惰的;理论认为一般的人并非天生就厌恶劳动。 4.1947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的概念,用以表示他对知觉的一种新观点。 5.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5类,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需要和()需要。 6.当人产生某种优势需要又未得到满足是,会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时,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转化为()。 7. 群体规范有支柱的功能、评价准则的功能、()功能和()功能。 8.罗杰斯提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三个条件是()、()和()。 9.领导权力可以细分为五类,其中,()、()和合法权属于职权,模范权和专长权属于权威。 10.先入为主是对人知觉的()效应。 11.圣吉在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了以下五项修炼:锻炼系统思考能力、追求自我超越、()、建立共同远景目标、()。 12.关于学校的组织系统,可分为学校行政系统、()、学校后勤保障系统三部分。 13.勒温提出组织变革经历“()、改变、冻结”三阶段的理论。 二、选择题 1.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约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人性假设,即()。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复杂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2.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必须由外界的刺激物加以激励,属于哪种人性假设。()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复杂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3.根据职业教师的生命周期理论,阶段是个人能否稳定在教师职业上的关键期。 A.实习教师 B.新教师 C.专业化教师 D.专家型教师 4.挫折后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撕衣咬手等属于下列哪种反应?() A. 攻击 B. 冷漠 C. 回归 D. 幻想 5.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 A. 固定比例强化 B. 可变比例强化 C. 可变间距的强化 D. 固定间距强化 6.组织正式文件中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编制的、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哪类?() A. 非正式群体 B. 正式群体 C. 小群体 D. 参照群体 7.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A. 合作 B. 竞争 C. 对立 D. 没有关系 8.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时,哪种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成绩?() A. 同质群体 B. 异质群体 C. 混合群体 D. 简单群体 9.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职工比较成熟时应采取的领导方式是()A. 命令式 B. 说服式 C. 参与式 D. 授权式 10.首先对领导风格进行研究的人是()。 A 勒温 B 马斯洛 C 卡曼 D 亚当斯 11.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写到,“我校教师墙壁上布置的所有东西如同在扩展四壁,赋予房间以田野、森林和草场的辽阔意境......每个教室都布置有美术作品的复制品。这些作品随着情况(季节、教育谈话的内容等等)的变换而更换”,这主要反映了帕夫雷什中学的()。 A.精神文化 B.物质文化 C.行为文化 D.制度文化

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1、影响组织有效性的因素: ①环境因素(组织外部因素):可预测性、复杂性、敌对性; ②组织因素:结构、技术、规模、年限; ③管理政策和实践因素:战略、控制、领导、报酬、沟通、决策; ④员工因素:目标、技能、动机、态度、价值观。 2、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中人和群体的行为。 3、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面世标志着科学管理从此诞生。 4、霍桑实验:1924-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①霍桑实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观察实验。 ②霍桑实验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它不同意泰勒把人只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或人的活动只是受金钱的驱使,认为人是“社会人”。 另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它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这种“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感情和倾向,控制着每个成员的行为,甚至影响整个正式群体的活动。 ③经梅奥归纳、总结,整理成《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于1933年正式出版,由此形成了著名的人群关系学说。 5、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组织行为学是在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多种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形成的新学科。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自然实验法;②行为观察法;③心理测验法;

④现场调查法。 第二章个人行为基础 7、社会知觉的范围:①对他人的知觉;②人际知觉;③自我知觉。 8、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莱米认为,自我概念是综合现在及过去对自己观察而获得的有关自己的知觉组织,是对自己的一种看法与想法。 9、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10、归因理论:有凯利的归因理论,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 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人们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维纳的归因模式: 11、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①认知失调理论的假说:认知元素之间的矛盾或失调,使个体心理上的不快感和压迫感加剧,这时人们就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关系,从而促使个人的态度发生改变。 ②认知失调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个人的决策行为,即需要在多个有同等价值的

爱的教育简介

《爱的教育》内容简介 作者·意大利亚米契斯 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这里有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华梯尼的虚荣狭隘,诺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安利柯——本书主人公.一个刚上小学四年纪的意大利小男孩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由于父亲的引导和教育,纯真善良,学习勤奋,待人诚恳、友善. 卡隆———安利柯的同学、好友.一个高个子的男孩,是非分明,敢于和邪恶抗争,常常保护弱小的同学. 代洛西———品学兼优,担任级长.他待人和气、活泼、可爱。 泼来可西———铁匠的儿子身体瘦弱,学习十分用功.原来常遭受酗酒的父亲的打骂,但只是忍气吞声,不愿让同学知道.后通过努力获得过赏牌,也使得父亲发生改变。 珂莱谛———柴店主人的儿子,很小便为父母家务.学习刻苦,就连干活时也在默记功课.他性格活泼,很懂礼貌。 克洛西———卖菜人的儿子,略有残疾,父亲曾坐过监牢,母亲经常生病。

斯带地———长相不太好看,有坚忍心,学习刻苦,爱读书,自己买了很多书,在家设了个小小的图书馆,曾带安利柯去参观过。 勿兰谛———调皮鬼,喜欢嘲弄人,欺负弱小,捣乱,偷窃,有许多恶习.他不爱学习,屡教不改后被学校斥退,还被送进感化院。 华梯尼——出身富裕家庭,骄奢横溢,目中无人,且好嫉妒。 诺瑟斯——富家子弟,十分傲慢,从不团结同学,还常常嘲讽人。 自己总结的;爱的教育是一本感人的书籍,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英语:Jonathan Swift 1667年11月30日-1745年10月19日),英国讽刺作家、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以讽刺作品名垂青史,代表作为《格列佛游记》《一桶油的故事》等。他是一名乔纳森·斯威夫特牧师,一位政治撰稿人,一个才子。. 主人公格列佛以外科医生的身份到船上工作,经历数次航行,到过世界许多地方,有过不少的奇遇。最值得称赞的是他到小人国,大人国,飞碟王国和马人国的四次游历。 全文梗概: 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上海难,漂到了利立浦特(即小人国),被小人捆住。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行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他的出现几乎吸引了小人国所有的人。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当时,另一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涉过海格列佛游记峡,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利立浦特国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国王很不高兴。这时,王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发展历程概述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发展历程概述 内容 ?一、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工业心理学兴起 ?三、人事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的出现 ?四、梅奥的“霍桑试验”及人群关系理论 ?五、勒温创建的群体动力理论 ?六、莫雷诺创建的社会测量学 ?七、马斯洛创建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代表人物——泰勒:经济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工程心理学的发展,人——机关系,人——人关系,人——组织关系。?战后,:有必要建立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综合科学 一、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个阶段: ?经典科学管理理论(1900-1927) ?人际关系理论等(1927-1965) ?权变思想(contingency approach)、系统理论(1965-now) 二、工业心理学兴起 ?工业心理学(industrial psychology)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心理学分支。它主要研究工作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学基础 ?工作环境是否适合于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并保证生产的高效率,是工业心理学的中心问题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队装备的机械化,促进了工业心理学的发展。E.g.英国成立疲劳研究部、美国战后经验推广——人的重要性 ?重要贡献:人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相适应 ?认知心理学的成果及客观分析人的心理过程的方法应用于解决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大型国防工程 二、工业心理学兴起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856—1915)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 ?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 ?要倡导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 ?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因

宽容也是一种爱——“爱的教育”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宽容也是一种爱——“爱的教育”师德学习心 得体会 ;;孔子云:“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宽容是人的情感之一,有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宽容也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它如一泓清泉可化干戈为玉帛;宽容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境界。宽容它蕴藏着一种殷切的期望和潜在的教育动力。 ;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整天面对着天真烂漫的幼儿来说,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品尝过。随着现代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对幼儿的宽容成了一种时尚和美德,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的理念。宽容孩子的过失并不是姑息迁就犯错误的孩子,而是采取和风细雨的方法督促其改正,从而体现出教师的若大的胸怀。 ; 你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 ; 从前,有位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这颗珍珠晶莹圆润,渔夫爱不释手。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面有个小黑点。渔夫心想,如果能把小黑点去掉,珍珠完美无瑕,就会成为无价之宝。于是,他就开始耐心地剥剔黑点。可是去掉一层,黑点依然存在;再去掉一层,黑点还是存在;再去掉一层……最后终于去掉了,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颗硕大的珍珠也已不复存在。 ; 由此我就想,这些天真烂漫的幼儿不就是一颗颗硕大的珍珠吗?他们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黑点”——不时会犯或轻或重的错误。而有些老师和家长,又总是在苦苦地追求着孩子的那种“白璧无瑕”的完美境界。孩子一时学习不好,他们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甚至体罚的方法对付孩子;孩子一时不听话,他们就气愤不已,吹胡子瞪眼;孩子一时做得不合己意,他们经常随口而出:“怎么这么笨”……久而久之,孩子不论做什么事,都往往囿于一个框框内,如同惊弓之鸟,不敢越雷池半步。否则就可能风雨交加,使自己动辄得咎。结果导致孩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被剔除了,孩子的天真无邪和好奇心也被扼杀了。 ; 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适时的倾听,平等的交流,胜似长篇大论的劝说。家长和老师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孩子,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只有宽容的教育氛围也才有利于幼儿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就像一首小诗所说的: ;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 ; 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

自考组织行为学(2016版教材)复习资料

绪论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③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二)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①跨学科性 ②系统性 ③权变性 ④实用性 ⑤科学性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按不同的层面分为:个人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与行为三个层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要对上述三个层次的心理与行为进行预测、引导和控制,以便更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四大块:个人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及领导行为。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一)心理学 (二)社会学 (三)社会心理学 (四)人类学 (五)政治学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一)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

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 (二)工业心理学 闵斯特伯格是工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之中,书中论述了用心理学测验方法选拔合格员工等问题。 (三)工业社会心理学 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梅奥支持“霍桑实验”,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使建立在群体理论之上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真正起步。 (四)管理心理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于1958年出版了经过系统研究的著作《管理心理学》,之所以这样命名该书,就是想引导读者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引导、管理和组织一大批人去完成特定的任务。 (五)组织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初,莱维特在其为《心理学年鉴》所写的一篇文章中又首先采用“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进一步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从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扩大到组织心理的研究。 (六)组织行为学产生 随着这一学科从个体到群体再到组织研究的演变,其研究和实验的机构也发生了变化。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一)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韦伯和法约尔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古典科学管理理论最突出的贡献是为管理提供了一系列原理和方法 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员工看成是“经济人” 第二,强调独裁式管理。 第三,把组织看成是封闭的系统,组织职能的改善仅仅依靠组织内部的合理化,很少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注意在宏观高度上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 (二)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

教育组织行为学.doc

教育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导论 内容:第一节教育组织行为学概述第二节教育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 学习目标:1.掌握组织、组织行为学,教育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2.掌握教育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了解教育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教育组织行为学概述 什么是组织?1.管理学家们的看法◆古典组织理论◆人际关系组织理论◆社会系统组织理论。V:是指有目的、有系统地把人们集合起来 N:广义:很多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的一个系统。狭义: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运用知识和技能相互协作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合。 组织是如何产生的? 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特点:1.组织是由人组成的2.组织有自己的目标3.通过分工协作完成目标 ★分类◆按规模(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大型组织)◆按社会职能不同( 文化性组织\经济性组织\政治性组织)◆按组织内是否有正式的分(正式组织=由于工作需要而集合起来的群体。组织内部有职、责、权的分工;领袖人物由上级任命。非正式组织= 由于感情需要而集合起来的群体,没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群体中影响最大的人当然是领袖,不需要经过上级批准。 组织和环境的关系:组织是一个整体,它由要素组成◆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组织要从环境中获得组织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组织为环境提供产出 什么是组织行为?行为指有机体在心理和外在目标驱使而形成的行动和作为。◆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动和作为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组织行为学是指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什么是教育组织行为学?教育组织是指为了实现培养社会和个人才的目的,对教育事业及其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的组织机构 教育组织的分类:◆宏观教育组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从总体上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计划、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的组织机构。◆微观教育组织:一般是指学校组织 教育组织的特点:◆权力结构特点◆角色特点◆信息沟通特点 教育组织中教师工作特点:1.育人性2.复杂性3.示范性4.个体性5.时间的长期性和空间的广延性 教育组织行为学:教育组织行为学是研究教育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为教育管理者指导教育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达到提高教育组织管理效能的目的的一门学科 教育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三个维度:◆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

最新版自考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真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201504)1、 A 、教育心理学 (201504)2、 心理学科中最先被应用到组织行为学的是( B 、人事心理学 C 、医学心理学 研究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是( D 、 )1 社会心理学 A 、现场实验 B 、准实验 C 、 等级排序实验 D 实验室实验 (201504)3、 X 理论和 Y 理论的提出者是( B ) 1 A 、海德 B 、麦格雷戈 C 、 梅奥 D 、 大内 (201504)4、 在管理实践中倡导 “参与式 ”管理或 “ 民主式 ”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B )1 A 、 X 理论 B 、 Y 理论 C 、 超 Y 理论 D 、 Z 理论 (201504)12、 影响个体对他人采取不同行为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是( C )1 A 、动机 B 、价值观 C 、 个性特征 D 、 情感 (201504)20、 动机的源泉是( D )1 A 、价值观 B 、行为 C 、 目标 D 、 需要 (201510)4、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D ) 1 A 、安德鲁 B 、凯立希 C 、麦克里格 D 、海德 (201510)13、 最先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是( A )1 A 、霍曼斯 B 、洛克 C 、 舒兹 D 、 塔吉乌里 (201604)1、 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是( D )1 A 、 B=/ (S ? P) B 、 B=/ (P ? M) C 、 B=/ (S _ E) D 、 B=/ (P ? E) (201604)2、 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 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 纳为( C ) 1 A 、四个步1聚 B 、五个步骤 C 、六个步骤 D 、 七个步骤 (201 604 )3、 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B ) 1 A 、需要 B 、动机 C 、态度 D 、 信念 (201604)15、 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其表现出的方式是( A )1 A 、行为 B 、目标 C 、需要 D 、行为倾向性 B A ) 1 2、对员工要采取“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政策,其理论基础是( 、“社会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 提出了( A ) 1 、科学管理理论 、 权变系统理论 (201610) A 、“经济人”假设 C “复杂人”假设 D (201610 )24、梅奥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 A 、人际关系学说 B C 社会系统理论 (201704)1、 A 、享乐主义 (201704)2、 A 、整体性 (201710)1、 A 、外在激励 (201710)2、 A 、原始性内驱力 C 、社会性内驱力 D 经济人”假设的基础( B 、现实主义 人的行为最为显著的特点是 B 、选择性 )1 C 、 B 社会主义 )1 稳定性 D 、 资本主义 C 、 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最根本且起长远作用的激励是 B 、内在激励 C 在赫尔的内驱力理论中,情境是( B 、 D 、 荣誉激励 B ) 1 继发性内驱力 群体性内驱力 D 、 D 、 倾向性 B ) 1 目标激励

爱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爱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教育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些人把这句话理解为戏谑之语,而作为一名教师,我却认为这话是千真万确,因为教师把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活力的学生教育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光荣的,从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感到责任的重大,30个寒来暑往,30载雨雪冰霜,教育教学工作的酸甜苦辣使我深深感悟到:爱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这里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只想把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和平时积累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在参加工作带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二十周年聚会上,班上最调皮的孙志强同学爆料20多年前自己难忘的一件事。上小学时,因父母离异,他和忙碌的父亲、年幼的妹妹住在一起,缺乏督促,早上贪睡经常迟到。一次,迟到的他手拿一袋饼干站在门口报告,担任班主任的我把他带的饼干收走了,并让他下课进办公室。说到这里,毫无准备的我思绪万千,百般纠结,真担心当年的我年轻气盛,干出伤害孩子自尊心的事来,让他20年后还记忆犹新,不觉涨红了脸。他说,当时学校规定不准带零食到校,加上迟到,两条违规,所以做好了挨批的准备。进了办公室,担任班主任的我二话没说,为他倒了一杯热水,并拿出饼干小声告诉他,在办公室里吃完再去教室。说到这里,他梗咽了,说从此发誓不再迟到。听到这里我如释重负,忐忑不安的心稍稍安静下来,长舒了一口气,为自己当时妥善的处理而庆幸。半年后,他新婚那天,我还荣幸的充当母亲的角色,为他接亲、证婚,完成了终身大事。他深情地说,因为初中上三天就辍学了,这一生他只有我这一位老师。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从教育者自身来说看来微不足道,不足挂齿的平常之事,对学生却记忆深刻,影响终身。 在从事教育工作中,我们会接触各种性格各异的学生,开朗活泼的、文静秀气的,乖巧听话的、调皮捣乱的……教育应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上述教育案例对我启发很大,那就是“母爱”在教育领域闪烁着恒久的光华。 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非常有个性,有自己的主见,如果我们在教育中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最后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作为教师,首先应充满童心,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思想。教师只有放下师尊的架子,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们进行平等的对话,才能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做一辈子小学老师”,这是特级教师斯霞老师一生最大的满足、最大的自豪。正是凭着这一腔执着情怀, 斯老师在学校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坐标,在教育教学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在学生中找到了生命的价值,成为教育者敬仰的楷模,我心中的偶像。她还曾说: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必须基于爱,借助于爱,归结于爱。教

版自考组织行为学第十一章章节真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 201504 ) 21、 A 、马斯洛 ( 201504 ) 22、 A 、期望理论 ( 201510 ) 符合 要求的 A 、正强化 ( 201510 ) A 、亚当斯 ( 201604 ) A 、原始动机 提出双因素理论的学者是( B 、麦格雷戈 OE C 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B 、双因素理论 C 、 ) C 、 )11 赫兹伯格 11 公平理论 20、 D 、 麦克里兰 D 、 需要层次理论 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员工避免不 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的是( B 、负强化 C 激励一保健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B 、斯金纳 C 21、 17、 B ) 11 自然消退 C ) 11 赫兹伯格 、惩罚 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权力、成就、情谊等这类动机称为 B 、习得动机 C (201604)18、按照双因素理论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A 、工作内容 B 、工作环境 C (201604)19、 职业生活质量的理论基础是( A 、过程型激励理论 C 、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 201610 )23、期望理论属于( A 、内容型激励理论 C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一般动机 A ) 11 工资待遇 )11 D )11 内容型激励理论 强化型激励理论 、混合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 (201710)22、人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其能力的大小,还取决于( A 、激励的水平 B 需要的强弱 C 、目标的高低 D 、成就的大小 (201710)23、麦克利兰认为,除了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人还有三种需要, 二是权力需要,三是( A )11 A 、成就需要 B 尊重需要 C 、安全需要 D 、自我实现需要 (201710)24、一般来讲,可以使员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的激励是( A 、内在激励 B 、外在激励 C 、公平激励 、马斯洛 B ) 11 、生理性动机 、职务保障 )11 是友谊需要, B ) 11 D 、归因激励 二、多项选择题 (201610)30、激励的影响因素有( ABCD )11 A 、激励时机 B 、激励频率 C 、激励程度 D 激励方向 E 、激励环境 ( 201704 ) 29、 影响激励效果的因素有( ABCD )11 A 、激励时机 B 、激励频率 C 、激励程度 D 、激励方向 E 、激励环境 ( 201710 ) 30、 强化理论的强化类型有( ABCE )11 A 、正强化 B 、 负强化 C 、惩罚 D 、 归因 E 、自然消退

优课UOOC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答案

一、单选题(共40.00分) ()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保障 A. 组织结构 B. 组织性质 C. 组织活动 D. 组织发展方向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智力资本的存在方式() A. 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

B. 员工只是、技能、能力 C. 组织系统和结构中保留下来的知识 D. 组织的商誉、品牌形象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组织行为学多层面性主要有三个层面,包括()A. 组织中的个体行为 B. 组织中的群体行为、 C. 组织行为 D. 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暂无 4. 泰勒认为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使机器、设备、工艺、工具、材料、工作环境尽量()A. 系统化 B. 有序化 C. 标准化 D. 层级化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二、多选题(共33.00分) 组织的特征包括() A. 有明确的目标 B. 拥有相应的资源 C. 组织结构 D. 科学的划分部门及职责 E. 决定组织发展方向 满分:11.00 分 得分:11.00分 你的答案: A B C 正确答案: A B C 教师评语: 暂无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

一定组织的个体、群体 B. 组织行为发展目标 C. 组织的心理活动 D. 组织的行为规律 E. 组织行为的内部结构 满分:11.00 分 得分:11.00分 你的答案: A C D 正确答案: A C D 教师评语: 暂无 3. 组织有效性的四个基本观点()A. 开放系统观点 B. 组织学习观点

教育是一种爱

教育是一种爱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当你给予他人时,自己拥有的将会越来越少,唯有一样东西,你给予别人越多,自己拥有的也越多。这神奇的东西是什么呢?这就是爱! 爱,不是索取,不是交换,它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天底下给予别人最多爱的是谁?是老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老师! 我踏上讲台已有三年的春秋,也当了三年的班主任,和一级级的学生共成长着,经历着平淡又踏实,忙碌又欣慰,疲惫又快乐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让我真正懂得了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种爱。 当我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感到激动。看看这张笑脸,摸摸那个脸颊,他们多像一枚枚蓓蕾,渴求着阳光雨露。每天清晨,一句句“老师好”的问候,给我带来一天的快乐;每天傍晚,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拥有的幸福和快乐。 一.用心爱孩子 还记得那是一个冬天,当时我担任七年级的班主任。班里有二十几个住校的孩子,来到新校的环境,加上军训的劳累,个别孩子很不适应,晚上偷偷躲在角落抹眼泪。让人看了很心酸。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用心交流,让她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她象妈妈般的关爱。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中要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解决孩子们生活中的问题,同孩子们一起分享快乐。 二.平等的对待和尊重孩子。 由于家庭成长背景和生活经验的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能力和行为特点。我们应该充分尊重这些差异,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提到尊重,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同样是和孩子交流,蹲和站的交流是不同的。比如,班规的制定应是和孩子们一同商量制定而不是教师制定规则,强迫孩子遵守,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因为真正的教育是孩子的自我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真正学会自我管理。 三.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 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作为教师要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做错事或着能力不强的孩子,往往心理压力大,自卑,他们需要的是帮助和安慰。遇到难题不是责备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呢,都讲几遍了。。。而是要有耐心,静下心来帮助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不断进步! 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用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总之,爱,让我和孩子的心灵相通;爱,让我和孩子做到情感互动;爱,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和幸福, 亲爱的同事们,就让我们为教育工作献出一份爱,发出一分热,为孩子的生活增添一缕明媚的春光!为祖国的花园增添一片绚丽的春色!

2019年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章节试题及答案

2019年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章节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 1、“新组织”的特点,不包括:(D ) A、网络化 B、灵活性 C、多元化 D、数字化 2、最早发现工作群体重要性的是( A ) A、霍桑试验 B、莱维特的研究 C、维卡的研究 D、马斯洛的研究 3、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基本分析单元不包括:( C) A、个人 B、群人 C、信息 D、组织 4、组织行为学所谈论的行为主体是( C)。 A. 组织 B. 环境 C. 人 D. 规范 5、下列哪个不是“新组织”的特点( B)。 A.网络化 B. 信息化 C. 全球化 D.扁平化 6、组织( C)涉及组织是否“正确地做事”(即“怎么做”)的问题。 A.效益 B.效能 C.效率 D.效果 二、多项选择 1、组织行为学的特点( AC ) A边缘性B综合性C两重性D科学性E实践性 2、组织和管理的关系( ABCD ) A 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 B 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C 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

D 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 3、一般来说,组织的存在应该具备3个条件,它们是( ABC) A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B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C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D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4、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 ABCD ) A 理论性研究 B 应用性研究 C 服务性研究 D 行动研究 5、任何一个组织的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BC ) A人组成的集合B适应于目标的需要C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D不受任何环境影响E无需管理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ABE ) A调查法B实验法C测验法D个案分析法E模型分析法 7、按研究目标,可以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分为( ABC ) A描述性研究B因果性研究C预测性研究D服务性研究E行动研究8、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 ACD ) A技术技能B沟通技能C 人际技能D概念技能E研究技能 9、“新组织”的特点有(ABCDE ) A网络化B扁平化C灵活化D多元化E全球化 三、判断题 1、欧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试图在企业中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

组织行为学教育第一章重点难点辅导

组织行为学教育第一章重点难点辅导 霍桑试验梅约也称梅奥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从1924年到1932年,梅奥带领一批学者,在美国西北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他们运用一系列科学方法考察了员工的工作行为。霍桑试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验:如照明试验、大规模访谈等。但试验结果却出乎意料:无论工作条件是改善还是不改善,甚至降低工作条件,如减弱照明度,缩短休息时间。但是试验组和非试验组的产量都在不断上升。 通过霍桑实验,人们认识到: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条件,而是工人自身。企业组织内人们的情绪、动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会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约等学者提出了“人际关系管理理论”。认为不能简单的把人当作“经济人”看待。而应看作“社会人”。提出了社会人的人性假设。 对于人性的假设,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和演变的过程。教材中介绍了施恩关于人性假设的四种分类,即: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性假设和复杂人性假设。 二、学习指导《思考练习》提示 下边我们看问答题: 1.简述组织管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按照比较公认的说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科学管理学派阶段 20世纪初到30年代,以美国的泰罗,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学派。泰罗是科学管理的倡导者,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从根源上讲泰罗是组织行为学先驱者中最重要的一位。 这一时期正是大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关注的是生产的效率。泰罗对工作进行动作和时间研究,注重工作的分析和设计,在钢铁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搬运铁块、铲铁锹等将人的动作进行分解和设计,提出了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计件工资制等。 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重视对物的研究,而忽视人的因素,对人的假设是经济人假设。这种管理方式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广为应用的管理模式,即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加重了剥削,使工人处于高度的紧张的状态,遭到了工人的反对和抗议。 (2)行为学派阶段 行为学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代表人物是梅约、麦格雷戈等,他们提出了著名的人际关系理论。在行为科学的发展史中被称为里程碑式的实验就是我们刚才所讲到的霍桑实验。这一阶段重视人的社会和心理需要,注重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改善和沟通,强调只有把人当作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来看待,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注意这时的研究已由物转到了人,关注到了人的因素。 (3)管理科学学派阶段 管理科学学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代表人物钱德勒、劳伦斯等。其特点是把组织看成开放的系统,将先进的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应用于管理领域,形成新的组织管理技术和方法。这一阶段强调管理系统的运用;强调决策的重要性。 (4)综合性的现代管理学派阶段 现代管理学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阶段综合了前三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把组织看作一个开放的社会模式,把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结合起来,创立了系统工程这一新的

教育从爱开始

教育从爱开始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真谛之所在。教师不仅仅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的单一角色,更应成为一个个高尚思想的传播者和美好情操的培育者,于是,爱便成了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门必修课,而且,能否上好这一课,不但关系着每一名学生是否能够健康的成长,也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等千秋大计。所以,给学生爱是教师的首要责任,教会学生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一、教育从爱开始。有人说,如今的教育最大软肋就是缺乏对学生的关爱,对人格的尊重以及对错误的宽容。面对一个个鲜活而富有朝气的花朵,面对一个个蓬勃涌动着的个体生命,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的恐怕不仅仅是自己的功成名就,或许还有更多的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与感悟。在英国著名的亚波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图格外引人注目:一幅人体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它们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作者是一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原来麦克劳德上小学时非常调皮,为了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竟然捕杀了校长的爱犬。校长十分气恼,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处罚决定竟然是罚麦克劳德画上述两幅画。犯了错误的麦克劳德欢欢喜喜地完成了任务,从此迷上了解剖学,最终成了著名的生理学家。校长从孩子的粗野举动中发现了他的好奇心和钻研精神,于是以“罚画”的方式,“不露声色”地把孩子的学习兴趣引上了正路,成就了孩子的一生。这不仅是宽容的品格,更是他爱的智慧。二、爱是宽容,是尊重。俗话说:“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更何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未成 2 年的青少年,学生有了过错是正常的事,如果不能转化问题学生,那是我们为人师者的过错。陶行知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不是因为他的学生不做错,而是因为他善于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他能宽容学生,他的“四块糖”的故事,正充分说明这点。“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曾经看过这样一则事例:一位班主任在上班会课时,有个学生向他报告,说他的一支新钢笔丢了,并怀疑他的同桌……而在这时,这位老师发现那位学生同桌的求助和惶恐的眼神。这位老师只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或许哪位同学无意拿了你的笔,或许是你不小心……但我肯定拿你这支笔的同学现在一定很后悔……”说着,老师拔下了自己胸前的笔,“这样吧,我这支笔就送给你吧。不过我要告诉这位同学,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是好习惯,希望这位同学好好学习,改掉自己的坏毛病。”10多年后,拿笔的这位同学大学毕业,在参加工作之前,拜访了那位老师,他说,如果不是老师的宽容,如果老师当场揭开那个‘秘密’,他就无地自容,也就不会有今天。我们为人师者应当时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包罗万象的气魄,指点迷津的睿智去理解、宽容、关爱并接纳学生形形色色的错误。以变废为宝的慧眼去发掘学生错误中的宝贵之处。在老师一颗宽容的爱心感召下,学生自然会在一次次错误中得到启示,不断塑造良好的人格。三、爱是激励,是赏识。孩子的无形生命好比一棵果树,果树有果枝(优点),有风枝(缺点),教师的目光如果一直盯着缺点的风枝上,风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颗粒无收。家长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优点的果枝上,果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必将是桃李满树。其实,赏识与激励比批评和惩罚更有效。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一个“行”字,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一个“行”字,唤起了对生命的热爱;一个“行”字,找到了学习的快乐的感觉,持之以恒地相信孩子行,是让孩子心灵舒展,生命和谐,健康成长,取得成功的秘诀。总之,有爱才有教育。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 3 草去”用“爱满天下”办教育,不正是对爱的诠释吗!教育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称职的教师。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儿童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也是生命中一种创造性的聚合力量。所以说:有爱才有教育。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