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98年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中国98年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中国98年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中国98年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寻求多重经济目标下的有效政策组合

——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建议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

内容提要

当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大,经济有下滑趋势以及真实利率趋高所导致的内生性通货紧缩的危险。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有四大目标:继续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坚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并做好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提高银行系统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并防止通货膨胀再度出现。多重目标使可选择的政策组合的空间十分狭小。本文的政策建议如下:1、扩大财政支出以增加总需求。

2、对投资减税以促进有效供给。

3、财政增支减收之不足部分可考虑以下两种办法,一是出卖以上市公司国有股为抵押的可转换债;二是特批少数中心城市的地方政府发城市基础设施(如地铁)建设专项债。

4、适当增加货币供给,优化利率结构。

1995-1996年期间,中国宏观经济“软着陆”的成果明显,1997年接近于零的物价水平以及8.8%的增长速度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十分难得的“高增长低通胀”的新阶段,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灵活的政策操作保持这一发展态势。

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有四大目标:继续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坚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并解决好下岗工人的安置与再就业问题;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维护人民币稳定,防止通货膨胀再度出现。本文将讨论在多重宏观经济目标下的有效政策组合,共分四部分:一、中国宏观经济“软着陆”及其意义;二、当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三、有效需求不足还是经济结构问题?四、多重宏观经济目标下的有效政策组合。

一、中国宏观经济“软着陆”及其意义

199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实行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到1996年,初步达到预期目标。1997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软着陆”进一步取得成效,管理当局表现出相当高的政策操作水平。1996-1997中国经济连续两年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表1给出了中国经济“软着陆”的主要数据。

表1 中国“宏观软着陆”表

特征指标199319941995 1996 1997 1.宏观经济稳定增长 GDP增长率(%) 13.512.610.5 9.6 8.8

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 23.621.416 13.1 10.9 2.有效控制通货膨胀零售价格增长率(%) 13.221.714.8 6.1 0.8

消费价格增长率(%) 14.724.117.1 8.3 2.8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58.631.417.5 18.2 9

4.货币供应量增长平滑下降广义货币增长率M2(%) 37.334.429.5 2

5.3 17.3

狭义货币增长率M1(%) 38.926.816.8 18.9 16.54

现金货币增长率(%) 35.324.38.2 11.6 15.63?本文执笔:易纲、赵晓;参加讨论的有林毅夫、宋国青、周其仁、赵耀辉、胡大源、梁能、江慧琴。

M2/GDP(%) 100.4103.9110.9 119.6 121.7

3250.6 5.国际收支状况改善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957.123672808.5 2899

出口(亿美元) 917.612101487 1510.7 1827

进口(亿美元) 1039.511571320.8 1388.3 1423.6

贸易差额(亿美元) -121.953166.2 122.4 403.4

外汇储备(亿美元) 212516.2736 1050.03 1399

8.279

6.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汇率(人民币/美元) 11.98.78.4 8.3

7.外国直接投资FDI FDI流入(亿美元) 275.15337.67375.21 417.26 452.78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展望》1997,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

1996-1997年宏观经济数据表明上一轮经济紧缩周期的结束。自1979年以来,大部分的年份里,经济增长与物价上升走势相同,两者呈现出高度相关,即经济增长时物价上升,物价回落时增长速度下降,显示出中国经济具有“速度效益型”的特点,是典型的短缺经济状态下的增长。1992年以来,市场竞争增强,市场能力过剩,表明短缺经济(数量型)已告结束,仅靠投资的扩张已不可能带来有效益的高速增长。因此,用“软着陆”来结束扩张的周期实在是唯一的选择。

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看,“软着陆”还有更重要的意义。1997年夏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严重危害,中国大陆却奇迹般地置身度外,免受侵袭。中国经济和政府的出色表现,在此事件中得分很高,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朱文晖、王玉清,1997)。对于中国大陆免受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的内在原因的一般说法是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开放。但我们认为资本市场未开放只是挡住外部冲击的四道防线之一(易纲、方星海,1998),而1993年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软着陆”的成功则是更为深层的因素。

评价1993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软着陆,可以用“怎样评价,也不会过高”来概括。评价一个经济政策,要综合考虑以下方面:方向、时机、力度、效果,最后是成本收益分析。

1992年和1993年曾一度出现房地产热、股票热、开发区热和社会集资热以及投资膨胀的局面,特别是房地产投资急剧上升,分别膨胀了118%和165%,如果不是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下的大规模清理,而是任由过热的态势蔓延,后果肯定会难以设想。1994年物价上涨率达到21.7%的顶峰,然后逐年回落,1995年为14.8%,1996年为6.1%。到1997年10月亚洲金融危机最关键的时刻,中国大陆却出现了通货收缩。1997年10月份开始出现了物价的负增长。1997年10月到1998年2月物价水平连续4个月下降(与上年同比),而且幅度不断加大,分别为-0.4%、-0.8%、-1.2%、-1.5%、-1.9%。这5个月正是港币、人民币都受到巨大的压力的时期。通货收缩本身并不是好事,但此时出现通货收缩无疑对人民币与港币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 而且时机令人叫绝。

从港币与人民币的流通关系看,大陆尤其是华南地区已经有数百亿港币在流通,同时香港也有100亿左右人民币在使用,由于港币与美元直接挂钩,实行联系汇率制,香港的金融市场不是与大陆而是与美国的资本市场联系得更紧,这样,中国的资本市场名义上虽然尚未对外开放,实际上已经放开了一个口子,没有良好的宏观经济局面,是很难保证在这样一场大风暴前完全风平浪静的。适度从紧的政策使中国摆脱了经济过热以及“泡沫经济”的阴影,并在短短的几年中,积累起抵抗住金融危机的另外三道防线:经常项目高额盈余、名列世界第二的巨额外汇储备以及名列世界第二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一度曾有争议的巨额外汇储备明显利大于弊──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在投机家和公众预期的形成所带来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再就是1996年下半年和1997年上半年,中国股票市场和回购市场异常活跃,股票价格狂升,市场风险急剧加大,政府及时采取各项措施,包括舆论引导,以及1997年5月间出台的禁止银行对证券公司提供贷款的政策,加强了市场规范和监督,赶在东南亚危机来临之前即有效抑止了股市泡沫的上扬。宏观调控的力度也相对到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虽然中国资本市场未开放形成了一道防止金融危机输入的屏障,

宏观经济“软着陆”所带来的较好的基本面却构成了防止金融危机输入的多道屏障,因而

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稳定。

二、 当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五大主要问题

1. 总需求不足

关于总需求不足一直有种种争议,我们认为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表明宏观紧缩政策已到

位,如不采取有效对策,下一步供求矛盾必然加剧,将明显出现总需求不足的状况,引发宏

观经济的失衡。1992-1996年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已逐年下降,从1992年的17.4%下降到1996

年的8.5%,下降幅度达50%以上。

表2 1992-1996年中国国内总需求变化(%)

* 年份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总需求17.1 12.3 15.4 8.8 8.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官员估计

目前的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

(1)经济增长在高速增长的下线运行,低于多年平均增长水平(表3),经济有下滑趋势。

从GDP增长来看,1997年出现明显的增速下降趋势,1997年上半年GDP增长速度为9.5%,而到

下半年逐渐下滑,12月份下降到8%。

表3 1996年和1997年经济增长、物价水平与多年平均水平比较

1981-19911986-19911991-19951996 1997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10.1 9.7 11.6 9.7 8.8

零售商品价格总指数% 8.3 10.8 11.4 6.1 0.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中国统计年鉴1997》

(2)消费品存在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内贸部的调查结果表明,1997年第2个季度主

要商品中过度供给增加。在其调查的613种商品中,1季度只有5.3%是过度供给的,而到2季

度增加到31.8%,而36种家庭设备过度供给的比率从5.6%增加到55.3%。另据统计,产品材

料存货到9月底上升18%,给价格造成向下的压力。企业普遍感觉到销售困难,盈利下降。

(3)企业生产能力放空,产品积压,相互拖欠现象进一步加剧。据国家统计局1996年

调查资料第134期,被调查的17种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于60%的有8种,其中一些产品

如化工原料、空调器的利用率低于40%。由于市场销售不好,1997年工业企业的产销率虽然

有所好转,也只达到96.2%,产品积压严重。一些企业担心丢掉市场,仍然在不给钱或拖欠

的情况下发货,使得相互拖欠继续增加。1997年1-11月企业应收帐款净额达10888亿元,比

去年同期上升17.2%。

(4)企业亏损依然严重,盈利水平只是恢复性增长。1997年1-11月亏损企业亏损额高

达12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110亿元,其中国有企业亏损状况仍然严重,亏损面高达45%,

比全部工业企业亏损面高出18个百分点,而地方国有企业仍净亏损40亿元。全国10大盈利大

户主要是基础类能源企业,其效益增长主要得益于调价、调税以及降息等因素,效益增长的

根基并不牢固。

(5)进口需求不旺。1997年出口增长快于进口, 贸易顺差为历史最高,403亿美元。

2. 失业正接近临界点

宏观“软着陆”的成功也不是没有任何成本的,一是前述经济增长下降的代价,二是失业人口增加的代价。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7年底城市登记失业人口为3%,比上年增长0.3%(邱晓华,1998)。1997年乡镇企业经营相对不佳,1997年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11,726亿元,比上年增长7.1%,回落6个百分点,其中乡办工业增加值4,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回落6.3个百分点。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减少了农村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城镇职工的下岗待业有较多增加,失业问题趋于严重。据劳动部快报,1997年全国企业下岗职工人数1151万人,比上年增加336万人,增长41%;其中国有企业787万人,占全国企业下岗人数的68%。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约有52.3%的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城镇失业率在8%以上,其中有25%的人还认为实际失业率在10%以上(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1998)。按照国际通行的经验,一国失业率若高于12%即为恶性失业,因此我国的失业率可能正接近临界点水平。

1998年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必然带来下岗人员的增加,但是减人增效,下岗分流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因为如果一个企业生产的东西是在市场上卖不出去的,继续让这个企业生产,会浪费更多的社会稀缺的原材料和能源。这时马上停产是节约社会资源的最好选择。这一调整过程是痛苦的,但别无它路。宏观政策的目标是将此阵痛程度降到最小。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的承受程度。有时,政府为此不得不牺牲一些效率,以维持就业,保持稳定。所以,失业这笔帐既是经济帐,又是政治帐。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主要算经济帐,超过此范围,政治因素就更主要了。

3. 出口阻力增大

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维持汇率不贬的政策将导致出口阻力增大,从而使1998年中国经济维持高速增长有一定的困难。

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尤其是1997年中国GDP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权威部门对1997年出口对于增长的贡献估计较高,认为8.8%的GDP增长中有2%-3%是由出口带动的。这说明1997年经济增长主要是国外净需求有相当高的增长率所带动的,1997年出口1827亿美元,增长20.9%,进口1423.6亿美元,增长2.5%。贸易顺差40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9.58%。而国内需求在1997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只增长6.8%,是自1991年以来最低的。1998年1-2月,中国出口顺差仍然很大(70亿美元),但这主要是中国国内需求不足所致,相信汇率所带来的出口竞争力的压力会逐渐显示出来。

4. 真实利率所导致的通货紧缩效应

危险还在于,1996年以来真实利率所导致的通货紧缩效应比人们想象的严重,在其导致的分配变化中企业面临极其不利的影响,如不采取相应对策,有可能引发通货紧缩。8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通货膨胀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大,在名义利率变动不大的情况下,真实利率的波动加剧,由此导致财富的转移并引发一系列宏观效应。这一为人们所忽略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真实利率作用下导致的转移支付的波动恰恰是这些年来国民收入分配中最猛烈的部分(宋国青,1997)。

1997年居民的真实利息收入大概为3614亿元,相当于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8倍,如果1997年下岗职工1151万,平均每人比正常工资少得3600元,总额也只少414亿元,相对而言,真实利率所导致的分配波动要激烈得多。所以,高昂的利率对企业的负面效应要比人们所想象的大得多。有人提出1996年两次降息,1997年10月第三次降息而且幅度都相当大,企业由于降息而少付了至少1500亿元的利息。降息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这话没错,这说明1996-1997期间三次降息都是非常正确的。但是通货膨胀率下降的更快,幅度更大,致使企业的实际利息负担接近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峰(图1)。

当前的货币政策存在着导致内生性通货紧缩的危险。高企的真实利率水平给企业营造的是相对严峻的金融环境,一方面导致企业负担上升从而投资下降,另一方面导致货币供应总

量减少从而总需求下降。这也正是导致美国1929-1933年史无前例的大萧条的根本原因。当时美国的名义利率为1-2%,而物价指数为-10%左右,这样真实利率达11-12%,而在此之前美国历史上最高的真实利率才5%(杰拉尔德,1976)。

中国1996年以来,个人债权的真实增长率远高于全社会资本的真实增长率,是推动企业负债率上升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自有资本率为1/3即负债率为2/3的情况下,真实利率上升1个百分点,企业自有资金的名义利润率将反向变化3个百分点。另外,针对企业负债率和银行呆坏帐的上升,1993年以来建立了一系列控制银行贷款回收率的规则,在这些规则的约束下,企业越困难,银行越惜贷,反过来,货币数量增长率的下降进一步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下降,使原来贷款的真实利率进一步上升,更加引起企业的困难。企业的负债率越高,受真实利率上升的影响就越大。

5. 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问题

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是困扰中国当前及今后经济的一个大问题。但是,中国的银行体系有多少不良资产?众说不一,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经济学家们对此有过许多的估算。标准普尔评级公司和许多投资银行(如美林证券等)对此也有过不少研究。既然是看法不一,估算的结果也不一样,我们在这里取一个大家估算的众数,即24%这个数,因为24%出现的频率最高。这里我们想讲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概念问题。中国的银行系统不良资产包括三类:逾期、呆滞和呆帐。这三类的划分完全是按贷款的到期来决定的。到1997年底,这三类大概这样划分的,逾期的定义好理解。一笔贷款到期不能偿还则为逾期。呆滞的定义是逾期两年以上。呆帐的定义是按财政部规定的原则(基本一条是根本找不到债主了)。而世界大多数国家是按照巴塞尔协议的原则按五类对银行资产进行分类。由于目前中国采用的一逾两呆的不良资产统计与世界通行作法不同,数字不可比,直接拿中国的不良资产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容易产生误导。中国将于1997年底实行按国际惯例的五类资产划分(戴相龙,1998)。

第二,在24%的不良资产中,我们估计呆帐占2%,呆滞占4%,加在一起为6%左右。认为整个24%都是收不回来的死帐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理解中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既要向后看,也要向前看。向后看是要搞清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其中有一部分是银行的体制问题造成的经营不善,甚至是金融犯罪造成的,但其主要部分是历史上积累下来的银行代替财政职能而形成的。可以说银行不良资产的相当一部分是过去中国的隐性赤字。向前看的意思是说,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的大部分是可以通过改革逐步收回、消化、解决的。

第三,要分清偿债能力(Solvency)、流动性(Liquidity)和利润(Profit)三个概念。是不是有偿债能力的分界点是看用市价来衡量的净资产是否大于零。美林投资银行的研究报告讲中国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已在技术上破产,根据就是中国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净资产远远小于按24%计算的不良资产,所以其净资产为负数,于是技术上破产了。但是,一家银行是否破产主要是看其流动性(能否按时偿债)。只要它的流动性不发生问题,就可以继续运转下去。在老百姓和企业的储蓄率正常的情况下,中国主要国有银行的流动性就不会发生问题。当然说流动性很重要并不意味着偿债能力不重要。中国政府宣布1998年财政部要发2700亿特别国债,用于对四大国有专业银行注资,目的是使资本充足率(偿债能力)达到8%(戴相龙,1998)。而利润是指企业的收入大于所有的支出的那部分。我们经常说到国有企业亏损还是盈利,就是这个概念。我们分析银行的不良资产,要将其偿债能力、流动性和长期盈利的可能综合起来看。

中国过去20年的高增长,非常得益于银行的贷款支持,但其重要特点是投资成功了归投资者,失败了烂的是银行的帐,这和财政赤字一样,可以维持一时却不能长久。现在,提

高银行贷款回收率已经成为无可置疑的基本政策。这相当于逐步撤销对投资的补贴,当然会引起投资增长率的下降,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

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有效需求不足还是经济结构问题?

当前宏观经济中的供需矛盾包含需求与供给的双重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特有的体制因素导致的重复建设、结构失衡等造成的总供给的问题,如无效供给及超量生产等;另一方面是总需求不足,并面临通货紧缩的危险。

从1996年初,就有许多学者提出中国是否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学者们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派认为中国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主张政府应适当放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以推动社会的总需求。另一派认为中国主要是体制和结构的问题,主张政府应坚持适度从紧的政策,把效率低下的企业逼到墙角,迫使他们破产或重组。这两种观点均有道理。如果你坚持一种观点,你大约可以对一半,错一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这两种观点。

1. 表面与深层

有效需求不足是表面现象,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工人下岗,当然是需求不足。但是只要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背后的原因,就会发现是体制和结构的问题。体制和结构导致有效供给不足问题,成为导致供需缺口扩大的供给方面的另一深刻原因,但这一问题常被过度供给的矛盾所掩盖。什么是有效供给不足?举例来说,美国的“麦当劳”在中国红火,台湾的“永和”豆浆也是生意兴隆。如果说“麦当劳”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永和豆浆的技术含量却绝没有超出中国人的理解水平,为什么到现在中国大陆还很少有自己的精品快餐连锁店呢?中国餐馆在城市过剩,需求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就不是如何采取措施扩大社会对餐饮业的需求,而是如何鼓励出中国自己的精品,并占领市场的问题。因为事实上中国还是需要快餐馆的,关键是你提供什么样的餐馆而已。这一问题也正是当前的经济体制转换与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其本质上是要求中国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发展道路上来。

2. 长期与短期

强调经济体制和结构问题的同仁们是指长期,要解决结构问题需要时间。强调总需求不足是指短期,工厂停工,工人工资发不出,现在日子就过不下去,必须马上解决。绝不能天真地认为等体制和结构问题都解决,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长期短期都不能扔,问题在于寻求兼顾长期和短期的对策。

3. 失业与通货膨胀哪个问题更重要?

认为中国主要是体制和结构问题的人往往强调通货膨胀是天下第一敌人,主要理由是通货膨胀扭曲了各类资源的价格,使资源得不到最优配置,通货膨胀是对老百姓(特别是穷人)的征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最坏的影响在于它的不确定性。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人则指出,失业比通货膨胀更严重,通货膨胀把转轨的成本加在全社会(对所有人征税),失业却把这种成本加在一小部分人身上,这样就使失业工人走投无路,会造成社会问题。从道理上讲,两害相权取其轻,分清通货膨胀与失业何者更为严重有利于抓主要矛盾,但在实际决策中,却往往只能寻求平衡,因此如何兼顾才是上上之策。

4. 中国是否存在稳定的菲利普斯曲线?

就政策含义而言,以上争论的实质为是否需要采用较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解决当前经济的矛盾。主张有效需求不足和失业问题重要的学者希望能通过放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来启动需求,缓解失业的压力。反对宏观政策放松的人都认为,这样可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无论这些经济学家是否承认,在他们的脑子里其实是有一条菲利普斯曲线的,不然的话,他们为什么认定一定的通货膨胀可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呢?根据我们对中国体制的分析,用较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半年左右)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其传导机制为增加贷款,工厂可以维持生产,工厂暂时不下岗,于是生产出更多的缺乏市场需求的存货,工厂对银行的负债增多,按时付息更困难。但这个过程维持不了多久就必须停下来。当停下来时,工人还得下岗,失业率还得上升,而这时我们面临的是较高的通货膨胀,人们不禁要问,到那时是否还要用较松的政策刺激经济以减少失业?

现在(1997年底-1998年初)中国有许多闲置的资源,并且不存在通货膨胀这个敌人了。我们的问题是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中国目前所有的宏观经济指标:经济增长率、失业、物价、进出口、投资、消费乃至汇率都一致表明中国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危险。不错,这一点已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本文要强调的是启动需求时还要有利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而不只是全面的启动需求。

5. 中国是否会出现类似于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

中国避免发生通货紧缩的根本在于政府和公众都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在目前所蕴含的政治意义,看到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着通货紧缩的可能,认真吸取历史的(包括美国大萧条)经验教训。当大多数人认识到通货紧缩的危险并努力防止它时,真正的通货紧缩发生的可能性其实很小。有人说通货紧缩已经发生了,那么,通货紧缩再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将由于宏观政策的调整而大大减小。

四、 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对策

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有四大目标:(1)继续保持适度经济增长,防止可能的经济萧条;(2)坚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迈出三年解困的重大步伐并解决好职工下岗和再就业问题;(3)提高银行资产质量,有效地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4)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防止过高的通货膨胀出现。

在宏观经济学中有一个“经济政策理论”,指出实现N种目标需要有N种相互独立的有效政策工具,这个理论对我们的政策制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时势决定着1998年有着多重经济目标,任何目标都不能偏废,由于这些目标之间彼此存在矛盾,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各项目标都需要兼顾,同时又都要有所牺牲,这就必然需要多重政策工具。 1998年宏观政策成功的要点就在于找到平衡点,找出政策的最佳组合。既要有增加总需求的政策,又要有增加有效供给的政策;既要用扩大需求启动市场,又要用改革启动市场;既要有有效的财政政策,又要有有效的货币政策。总的来说,政策取向应该在适度从紧的大前提下,适当地有一些结构性的松动。有人把1996-1997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原因归结为货币政策过紧,他们问在中国目前失业率较高、需求不旺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其实,1996-1997年起货币政策一直不紧,而是向着相当宽松的方向发展。1996年中央银行两次降息,1997年10月央行再次降息。1997年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均未用完,1998年1月1日开始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管理。这一切都表明过去两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并不紧。在目前的情况下(银行系统不良资产比例高,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完成,重复建设无效投资多),过松的货币政策其实是撒“胡椒面”,虽然企业会感觉普遍松了一些,

但这样不易保持对困难企业的“改革压力”。其结果是日子暂时好过了几天,然后就是库存增长,再后是又陷入困境。

中国的财政与银行一向存在替代性,银行实际上是第二财政,财政赤字可以用银行的贷款弥补。世界银行和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政府的实际赤字在改革开放期间平均占GDP 的8-9%而不是公布的1-2%。他们将银行系统的政策性贷款划为财政赤字。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中有一大部分是替代财政的政策性贷款积累而形成的。因此,中国事实上存在显性与隐性两种赤字,这些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正是来自银行的“财政赤字”。经过亚洲金融危机,在新的国际环境下,金融体系的防线健康十分重要,因此银行的不良资产一定要刹车。但在目前中国的经济中存在经济过冷危险的情况下,在不能再增加银行的隐性赤字的前提下,只有将银行隐性的“财政赤字”变为财政的显性赤字。使财政赤字显性化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符合国际惯例,便于比较;二是我国公众和政府的结构对显性化的赤字的监督相对健全。我国目前的情形是,如果财政赤字多了100亿,许多人会出来说话,但若为了不出这100亿赤字,改用银行贷款,就可能在将来造成500亿的不良资产。由于用银行贷款把问题暂时掩盖起来了,所以很少人出来说话,大家不知情,这样下去我们的金融系统就危险了。

给定1998年的多重经济目标,我们建议的政策组合如下:

扩大财政支出 1998年政府支出可以成为加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用财政政策来扩大总需求,要政府增加财政支出。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钱从拉来?目前我国政府债务的余额相对GDP并不高(大约占18%,大大低于欧盟国家60%的债务存量标准),但中央政府收入的债务依存度已经相当高了(每年债务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在中央政府发债不能过快增长的情况下(九届人大要求1998年财政赤字比1997年下降100亿),财政融资方式上可以考虑如下选择。

第一,设立发行中央特许、地方财政担保的“公共工程专项投资债券”。根据财政平衡法,未经中央政府批准,任何地方政府不能发债,但政府可以试行地方发行项目融资债券,把项目看作是一个法人,以公司制管理方式实行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国家从宏观上严格把关,对项目融资债券进行严格的资金管理,增加其运行的透明度。其实,中国已有类似的债券。例如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发行的“市政建设债券”。这类债券现在被划为企业债,建议把它变成地方政府债。铁道部发行的“铁路建设债”则是“条条”发行此类债的例子。

第二,将一部分国有资产存量在市场上变现,用现金投入到公共基础设施中,实现国有资产实物形态的置换。李剑阁曾提出过将已经上市公司的国有股用可转换债券的形式卖给公众。这种债券以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为抵押,给债券的持有者如下选择,在若干年后可以还本付息;或按一定比例折成上市公司的股份。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国家马上就能从公众手中筹一笔钱用于基础设施投资。二是平稳解决国有权上市流通的问题,给投资者一个过渡消化时期。将来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该公司业绩好,股价较高,债券持有者选择持股。二是公司业绩差,股价低,债券持有者选择要国家还本付息(这时要财政担保)。

第三,允许非国有(特别是民营)企业进入公共工程领域。对一些回报比较稳定的项目(如高速公路)等,现在是允许外资进入,但是民营企业进入十分困难,这也是一种不平等竞争。在目前中国最近并不紧张的情况下,民营企业要上公共工程是相当有把握的,不应在政策上歧视它们,并应在银行贷款等配套措施上与给予支持。

税收政策目前提得比较多的多是扩大公共支出的财政政策,这只是财政政策的一个方面。我们认为还有必要考虑采取减轻企业税收的财政政策。中国目前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税率为17%。欧洲一些国家的增值税率也是17%,但他们是消费型增值税。我国17%的生产型增值税大约相当于欧洲的25%的消费型增值税。中国企业的税务负担重,中国国有企业的

税赋尤其重(要计算在中国投资的税赋有多重,应该计算一下每100元投资有多少是交了税就行)。退税的国际惯例,欧洲是按用途分,即按投资还是消费来划分退税,用于投资的可以退税。我们建议将生产税转为消费税,鼓励企业投资。中国法制不健全,变生产型为消费型增值税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对付骗税,故建议有关部门对此作研究。这样做的一个额外的好处是有利于国内外企业公平竞争。国外的机械设备进口是免税的,而我国自己生产的设备则不能退税,这显然不利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如果增值税改消费税全面推广有困难,可考虑先对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一些生产资料产品实施税改。从长期来看,这样做有利于中国装备工业的发展,从而有助于中国实质经济增长,提高国际竞争力。

货币政策多重的宏观目标把货币政策可选择的空间限制得十分狭小。维持经济增长的目标和解决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都需要适当货币供应量,但是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稳定汇率目标却要求在选择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渠道和方式时要特别小心,谨防出现新的不良资产。

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对货币政策的一个很强的制约,从理论上讲,在固定的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基本上丧失货币政策的功能。我国1994-1997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大,央行大量买入美元,外汇占款成为放出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为不使货币增长过快,央行前几年一直靠收回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来对冲。如果维持既定汇率是目标,那么货币政策的操作就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当汇率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失业率目标、通货膨胀目标等发生冲突时,只好进行轻重取舍。在维持固定汇率的目标下,货币当局不仅在货币发行量上要围绕着外汇占款而操作,在利率政策上也基本上失去主动权。利率平价在中国是否成立有许多讨论。从过去的数字上看利率平价在中国是不成立的(易纲、范敏,1997),但是向前看利率平价显然是越来越趋重要了。

关于利率作用值得讨论一下。许多学者认为利率弹性在中国低,所以经济对利率的反应十分有限。在分析1996年、1997年几次降息的影响时,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中的实际变量(消费、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应小,利率对这些实际变量的弹性很小。而对名义变量(如老百姓是存款还是买股票、债券)的影响较大,1996年降息后对股市的影响就是一例。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条:一是中国目前耐用消费品和住房贷款少。降低利率不用像西方那样使耐用消费品和住房的实际分期付款数量下降(尽管其价格没变),从而刺激消费。在投资上,中国国有企业和各级政府存在投资饥渴症,多高的利息也敢借,借款时根本就没想还本付息。这时对资金的配置不能靠其价格(利率),而必须靠额度。

这些因素现在都有变化。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对汽车、住房的放款将增加。企业与银行的改革(加上非国有经济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使得企业投资行为对利率已经敏感起来。不难看出,在目前和不远的将来,在中国经济中不仅老百姓和企业的投资行为对利率将会敏感,就是利率的变化对实际变量(消费、投资、进出口)也会有重要影响。

在当前经济过冷的危险在加大时,在实际利率接近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点的时候,降低利率对促进经济增长、减轻负担、增加投资无疑是一个最有效的选择。但是降低利率与维持汇率稳定之间相悖。目前中国的利率和美元利率水平很接近。如果此时将人民币利率降到明显低于美元利率的水平上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巨大的压力。1998年解决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在于对付实际利率过高的问题,而解决实际利率过高的问题又在于怎样兼顾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结论

综上所述,分析中国的主要宏观经济问题的原因,既有有效需求不足,又有经济结构的问题。我们所考虑的政策组合既有现在就增加总需求的,也有立足于调整结构的改革之策。然而,1998年中国经济的四大目标使得我们可选择的政策组合的空间十分狭小。增加财政支出(赤字)受人大立法之限;增加银行贷款受提高银行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之限;降低利息受维护人民币稳定之限。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我们的建议如下:1、扩大财政支出以增加总需求。2、对投资减税以促进有效供给,从长期看减税不一定减少财政收入的绝对量,因为减税后,经济活动(投资)会增加,从生产型增值税变为消费型税基变小了,但如果整个经济变大,税收也不一定会减少。3、财政增支减收之不足部分可考虑以下两种办法,一是出卖以上市公司国有股为抵押的可转换债;二是特批少数中心城市的地方政府发城市基础设施(如地铁)建设专项债。4、适当增加货币供给,研究利率是否还有下调空间,优化利率结构。

参考文献

戴相龙,《戴相龙答中外记者问》,《金融时报》1998年3月8日;

易纲、范敏(1997),《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经济研究》1997年10月;

易纲、方星海(1998),《东南亚国家和墨西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财贸经济》1998年1月;

宋国青(1997),《债务-通货紧缩》研究课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内部文稿;

朱文晖(香港)、王玉清(1998),《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格局》;《战略与管理》1998年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学科课题组(1998),《总量态势、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经济研究》1998年3月;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1997),《130位专家点评中国经济大趋势》,《开放导报》(深圳)1997年12月。

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共10页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主要经济职能部门年度会议基本已召开完毕,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已浮出水面,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对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判断如下。 一、深化改革: 经济政策的总纲 当前我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调整,改革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为在改革中防止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改革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化”,防止推动主体的“部门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强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可以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014年,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尤其是下放权力落实好“三个一律”: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对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层管理。 二、稳中求进:

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企稳住并逐步向好,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和中央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因此,可以预计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是指中央仍可能会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以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的就业、收入能够增长,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稳定政策”是指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防止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在保持政策弹性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宏观政策的波动。 “重在改调”就是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长短结合”是指政策要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更着眼于为长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基础,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 2.外部性 3.货币流通速度 4.国内生产总值 5.通货膨胀 6.市场失灵 7.负外部性 8.挤出效应 9.潜在GDP 10.赤字依存度 二、简单题 1.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2.当增加政府支出时,IS曲线如何移动?为什么? 3.财政扩张带来的挤出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4.请结合货币数量论(方程)说明货币供应量和物价的关系 5.何为自动稳定器?请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6.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 7.请阐述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8.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国民储蓄的含义及其关系 三、论述题 1.请说明IS曲线、LM曲线的形状及原因,并分析曲线斜率的变化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2.请阐述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效果 3.请推导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 4.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四、分析题 1.假设对于一个特定的经济体,在特定的时期内,投资等于100,政府支出为75,净税收固定在100,消费有下面的消费方程决定: C=25+0.8Y D 是可支配收入。请回答: 其中,Y D (1)均衡收入水平是多少? (2)政府支出乘数值是多少?税收乘数呢? (3)假设投资下降了40个单位,变成60,请问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 2.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3.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 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 (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它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已知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分别为C=130+0.6Y和I=750–2000r,设政府支出为G=750亿元。试计算: (1)若投资函数变为I=750–3000r,请推导投资函数变化前和变化后的IS 曲线并比较斜率。 (2)增加政府支出时,请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的收入变化大?为什么? (3)增加货币供给时,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对收入的影响大?为什么?

近年来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分析

近年来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分析 2005-8-2 0:0中国财政·邹立文【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 1990年前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高速增长阶段,也打破了“土地”、“消费”和“就业”等日本“神话”,经济进入衰退期。为此,1992-1997财年日本政府实施了价值约60万亿日元的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之后,以阪神大地震灾后重建为契机,加之移动电话和卡拉OK消费的推动,日本经济一度出现好转迹象,实际GDP增长由1995财年的3%上升到了1996财年的4.4%。然而,面对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桥本内阁错误地估计形势、并急于出台了包括提高消费税税率等措施在内的“财政重建”政策,重创复苏中的日本经济,实际GDP增长率1997财年为 -0.4%,而1998财年更为严峻,为-1.9%。1997年7月爆发并迅速蔓延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于日本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日本一些重要金融机构的破产又严重挫伤了日本国民的信心。出口乏力、内需不足,从1997年第四季度开始,日本实际GDP曾连续五个季度下滑。 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实施的经济政策 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的严重衰退,日本政府(桥本内阁和小渊内阁)相应采取了以财政、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扩张性经济政策,旨在尽快摆脱衰退,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主要政策措施有: (一)“综合经济方案” .“综合经济方案”是在1998年4月24日草拟、并在同年6月17日的1998财年“第一补充预算”通过后实施。该方案“含金量”超过16万亿日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和减税合计达12万亿日元。该方案的三个政策目标是:通过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和减税等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处理银行呆坏账。其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扩大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共投资7.7万亿日元用于环境、新能源、信息通讯、社会福利、城区再建、以及灾后重建等项目;另外,政府还放松住房信贷合作金库的贷款环境,促进私人住房投资增长。二是推动所谓的“私人融资便利”,促进私人部门采用新技术、管理方法等。三是减税,特别和持续性的所得税和地方居住税减免额将达4万亿日元。这样,每个独立纳税人将减少纳税29000日元,每个受赡养者将减少纳税14500日元。四是通过自由化、培育风险投资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500亿日元的“紧急就业发展项目”、扩大直接融资比例、“金融大爆炸”、促进土地和证券市场流通(2.3万亿日元)等措施,致力于建立一个富于弹性和创造性的经济结构。 (二)“紧急经济方案” .“紧急经济方案”是在1998年11月16日决定、并在同年12月17日的1998财年“第三补充预算”通过后实施。该方案的项目投资额超过17万亿日元,如果加上减税额,直接政策“含金量”达27万亿日元,这是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济方案。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公共投资、减税和低利率政策。财政政策方面,扩大公共投资、创造需求政策的“含金量”总计约17万亿日元。具体措施是,扩大公共投资,1999财年公共投资额达44.8万亿日元,比上年增长10%。税收政策方面,减税总量超过9万亿日元。其中,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由65%降至50%,公司所得税有效税率降为40%,同时,还出台了旨在鼓励购买住房的税收优惠措施。货币政策方面,日本银行在1998年11月和1999年2月两次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坚持维持零利率政策,以扩大货币供给,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三)“经济再生政策措施”。“经济再生政策措施”是在1999年11月11日起草的,政策所含投资约17万亿日元(加上婴幼保健项目,达18万亿日元)。其政策目的是,将日本现阶段政府部门主导经济的

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进行分析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小论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摘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此后10多年,我国经济增长先后经历了速度过快、稳中趋降和平稳较快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和波动幅度收窄的良好态势。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自2004年5月份以来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长期居高不下的投资规模终于大幅回落,物价无论是PPI还是CPI均疾步走低,货币供应量回到央行盯住范围内。从而体现了财政政策在促进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中国在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推进依法理财、推进依法理财,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实施了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 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31627.98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

上年同期增长19.8%。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已经清晰。国民经济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情况下,出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向: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下滑,目前已经进入理想的区间;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人民币汇率在初始升值2%之后稳中有升;三是在人民币升值后净出口继续上升,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四是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五是部分行业能过剩矛盾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若要保持高增长、低通涨的理想发展格局,短期内通过利率、汇率调节经济增长、改善进出口平衡、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压缩长线投资等已经没有太大的余地。而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则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总水平、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行业税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公共支出的方向和比例、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抑制和消除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 2003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在整个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2003年4月份开始,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加大对冲外汇占款的力度;此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向商业银行提示房地产信贷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信贷管理;此外,还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6%调高至7%。2004年一季度开始,人民银行连续出台了三大政策:3月25日起分别上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4月25日起再次上调存款准

中国当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中国当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21世纪中国经济的总规模必然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越来越多的机构采用不同的标准来研究和评价中国经济,国际社会也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将会进一步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结构中的竞争力,制造业优势的不断强化将可能使中国成为21世纪的“世界工厂”。 自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大范围的贫困人口减少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但是,政府面临的问题是,对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发展快速的国家.经济增长的收益无法在全国各区域均等分布,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区域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宏观经济政策”(macro economic policy).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宏观调控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所谓公共财政,指的是为弥补市场失效、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或其它形式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政策体制的根本转轨尚未完全实现,计划经济的影响仍然强烈存在,这不能不说是目前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的关键原因所在。 在宏观经济学中,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种: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它在广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参加生产状态。一些经济学家还用所谓奥肯定律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目标。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价格稳定成文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由于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扁你,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的第三个目标是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做生产的人均收入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宏观经济政策可分为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前者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后者包括人力政策和收入政策等。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即便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去年中国经济继续以超高速度增长,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骄傲的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是,中国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似乎正朝着其梦寐以求的世界强国的地位又迈进了一步。尴尬的是,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改变依靠出口和投资带动增长的经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中央政府的权威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有效。这种尴尬的局面表明,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境。这种困境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三个难点问题的具体体现。 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始终停留在一种外延式的增长陷阱之中。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口径,如果将增长的环境和社会成本也考虑在内,中国实际上是负增长。换一句话说,中国当前的增长,是以破中国当前的增长,中国当前的增长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这样的增长,说好听一点是借来的增长,说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难听一点是掠夺来的增长。这样的增长一是没有福利效果,二是不可能持续。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了,把经济中的结构问题调整好。但是,中国目前有五六千万的城镇失业人口,还有两亿多的剩余农村人口等待流向城镇。经济速度一降下来,

宏观经济学两大政策的效果习题答案

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与实践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总结:两者实质: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3.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及消费)的现象(绘图说明) 4.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5.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额(亦即货币供给量)将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注意,这是有条件的) 6.货币幻觉:人们不是对收入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表示的名义收入作出反应 7.货币供给: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M1);在狭义的货币供给上加上定期存款,便是广义的货币供给(M2);再加上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便是意义更广泛的货币供给(M3) 二选择题 1.B 不妨考虑古典主义极端情形 2.C 货币政策非常有效财政政策完全失效的情形 3.A 财政政策非常有效的情形 4.A 货币供给影响利率,利率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5.D 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对利率的影响,以及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6.C 挤出效应发生机制 7.D 收入水平的决定 8.B 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9.B 平衡预算乘数,乘数论 10.B e↑ ,i↑,y↑,t↑,g不变,所以BS=t-g ↑ 11. C 12.C

2020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020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根据人民大学近年来关于就业弹性的估算,目前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分别能够创造约58万个和100 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如果2017年第二产业增速能够保持在 6.0%,第三产业增速保持在7.5%,则分别可以创造约350万和750万个工 作岗位,总计可以创造约1100万个就业岗位。这就决定了2017年 中国GDP增速应保持在6.5%左右。 第二,考虑到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企稳筑底的趋势,2017年实现 6.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具有可行性。这同时也与2020年实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增长目标一致。 2016年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企稳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呈现出九大底部特征:第一,实际GDP增速企稳为 6.7%;第二,从总需求来看,消费和投资增速双双企稳,内需较为强劲;第三,从 供给面来看,各产业平稳增长,经济回暖特征明显;第四,企业效益 出现持续改善,是宏观经济回暖的微观基础;第五,就业稳定向好, 新增就业完成年度目标,调查失业率下降;第六,价格指数回升,核 心CPI中枢上移,PPI由负转正;第七,景气指数和微观主体信心指 数回升;第八,贸易出现改善,进口和出口跌幅双双收窄;第九,各 项改革举措加速推进,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信心、防范潜在风险、 激发市场活力以及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因此,2017年实现6.5%左右 的GDP增长目标具有可行性。 同时,按照2016年GDP增长6.7%计算,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目标,2017-2020年平均GDP增速需要达到6.5%,以实 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因此,2017年保持6.5%左 右的经济增长,并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中期目标具有兼容性。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研究分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

————————————————————————————————作者:————————————————————————————————日期: 2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 ------由微观数据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摘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经过2009、2010年两年的经济复苏之后,我国经济又逐渐恢复。随后2011年和2012年有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两年,“复杂性”“多变性”贯穿其中,发展和变化多端。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过剩流动下通胀压力加大,国际保护主义升温。未来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更趋复杂,中国处于十分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内生增长动力强劲,国内投资不足,通货膨胀不减,经济周期波动,急需结构调整。 关键词: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投资 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须先由具体的相关数据分析开始:一、GDP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从2006年至今GDP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GDP绝对额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是我国国力的迅速提升和财富的不断增加,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但是与此同时,我国GDP高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我国GDP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特别是经过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2008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47.5%,拉动GDP 4.6个百分点;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更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运用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经济政策的效果,掌握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政策会因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IS曲线、LM曲线的不同斜率对经济政策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政政策效果 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在给定的条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使产出水平提高,这是毋须质疑的,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什么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的研究是在IS—LM模型的框架下展开的。从IS—LM模型来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税收和支出的变化所导致IS曲线的变化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研究影响政策效应的因素实际上就是研究IS曲线、LM曲线中的各参数的数值及其变化对曲线的空间位置的变化从而对均衡产出水平的影响。从I S曲线和LM曲线的图形上看,这种影响的大小会因IS曲线和LM 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1.IS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当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政府收支变化使IS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也就越小。这一结果可以用下图表示。

上图中,假定LM 曲线的斜率不变,初始状态下的均衡收入y 0和利率r 0也完全相同,现假定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增加相同的一笔支出量均为Δg ,则会使IS 曲线右移,假定右移的距离是E 0E 3,E 0E 3为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积,即E 0E 3=K g ·Δg ,也就是说,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带动国民收入增加若干倍,这其中的原理在前面的内容中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由于IS 曲线斜率的不同,国民收入的增加额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两者的增加额y 0y 1和y 0y 2均小于E 0E 3,原因是要想使国民收入的增加额为E 0E 3,必须保持利率水平不变。但是,保持利率水平不变是不可能的。因为IS 1曲线、IS 2曲线向右分别平行移动到IS 1′和IS 2′时,在(r 0,y 3)点上,商品市场实现了新的均衡,但货币市场却发生了失衡——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势必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导致对货币交易需求增加,但货币供给不变(LM 曲线不变),这势必导致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利率必将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导致私人投资水平下降以及总需求水平进一步下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受到了限制,这种限制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由于存在政府支出挤走私人投资的问财政政策效果因IS 曲线斜率而异 r 0123r r 1 r 0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流动偏好陷阱中()。 A.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B.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 C.货币政策无效和财政政策有效D.货币政策有效和财政政策无效 2.如果投资对利率是完全无弹性的,由于 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起LM曲线的移动将()。 A.不增加收入,但降低利率B.提高收入水平并降低利率 C.提高收入水平和利率D.不增加投资,因而不增加收入 3.采纳下列哪些财政政策可将经济稳定在充分就业水平()。 A.确保货币供给不会增加过快或过慢B.改变政府的支出水平和税收水平 C.运用财政赤字政策减缓经济衰退 D.采取能够在整个经济周期使联邦预算保持平衡的政策

4.当政府税收或转移支付有一定变化时,消费将()。 A.变化相等的数量B.保持稳定不变,如果可支配收入不变 C.变化幅度肯定比税或转移支付幅度小 D.变化的多少,要决定于由此而引起的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变化以及边际消费倾向 5.在三部门经济中,当以下因素如何变动时,IS曲线会变得较为平缓()A.投资对利率的变动较为敏感B.边际消费倾向较小 C.税率较大D.货币供给增加 6.如果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那么()。 A.利率的变动对投资没有影响B.投资的变动对计划的总支出没有影响 C.公开市场活动不会引起货币供给增加D.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没有影响 7.减税将()。 A.通过增加可支配收入而增加总支出B.通过引起利率下降而增加总支出

C.通过减少可支配收入而减少总支出D.通过引起利率的上升而减少总支出 8.如果同时出现货币收缩和政府开支扩大,通过IS-LM分析,则()。 A.GDP和利率都有会上升B.利率会上升,而对GDP的影响则不明确 C.GDP会上升,但利率则会下降D.GDP 会下降,但对利率的影响不明确 9.下列哪项不是政府调整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手段()。 A.改变政府购买水平B.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C.改变税率D.改变货币发行量 10.你认为下列哪些情况在衰退期是不会出现的()。 A.企业减少对耐用设备的投资B.股价下跌,劳务需求下降 C.税收收入增加D.失业补偿支付增加 11.以下哪种因素不引起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流动偏好陷阱中()。 A.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B.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 C.货币政策无效和财政政策有效D.货币政策有效和财政政策无效 2.如果投资对利率是完全无弹性的,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起LM曲线的移动将()。 A.不增加收入,但降低利率B.提高收入水平并降低利率 C.提高收入水平和利率D.不增加投资,因而不增加收入 3.采纳下列哪些财政政策可将经济稳定在充分就业水平()。 A.确保货币供给不会增加过快或过慢B.改变政府的支出水平和税收水平 C.运用财政赤字政策减缓经济衰退 D.采取能够在整个经济周期使联邦预算保持平衡的政策 4.当政府税收或转移支付有一定变化时,消费将()。 A.变化相等的数量B.保持稳定不变,如果可支配收入不变 C.变化幅度肯定比税或转移支付幅度小 D.变化的多少,要决定于由此而引起的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变化以及边际消费倾向 5.在三部门经济中,当以下因素如何变动时,IS曲线会变得较为平缓() A.投资对利率的变动较为敏感B.边际消费倾向较小 C.税率较大D.货币供给增加 6.如果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那么()。 A.利率的变动对投资没有影响B.投资的变动对计划的总支出没有影响 C.公开市场活动不会引起货币供给增加D.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没有影响 7.减税将()。 A.通过增加可支配收入而增加总支出B.通过引起利率下降而增加总支出 C.通过减少可支配收入而减少总支出D.通过引起利率的上升而减少总支出 8.如果同时出现货币收缩和政府开支扩大,通过IS-LM分析,则()。 A.GDP和利率都有会上升B.利率会上升,而对GDP的影响则不明确 C.GDP会上升,但利率则会下降D.GDP会下降,但对利率的影响不明确 9.下列哪项不是政府调整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手段()。 A.改变政府购买水平B.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C.改变税率D.改变货币发行量 10.你认为下列哪些情况在衰退期是不会出现的()。

4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名词解释 1. 财政政策 2 .货币政策 3. 挤出效应 4 .货币幻觉 二、判断题 1.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2. 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的斜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3. 当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或利率上升对投资影响较小时,该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就有较强的效果. 4. LM 曲线水平而IS曲线垂直,则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5. LM曲线水平而IS曲线垂直的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极端。 6. 在非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没有“挤出效应”。 7. 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就越大。 8.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十分有效。 9. 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10. 一项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较多,并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则这项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强。 11. 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12. 为了克服衰退,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为了减少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必须同时采用“适应性”货币政策。 13. 经济繁荣时,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效果较理想。 三、选择题 1. 若IS曲线的斜率不变,LM曲线的斜率越大,则 A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大 B 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 C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小 D 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小 2. 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变动量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A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 B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垂直 C 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平缓 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 3. 在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 A 财政政策无效 B 货币政策无效 C 财政政策有效 D 货币政策有效

高考政治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素材

高考政治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素材 201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形势总体较为明朗,然而连续实施了近七个季度的经济刺激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因素也开始抬头,主要表现是财政风险的迅速积聚。 基本判断之一:世界经济初放晴———已经恢复增长 基本判断之二:经济复苏又遇阴霾———金融风险财政化 经济危机和反危机政策带来的一些现实问题是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掣肘,尤其是目前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困扰,在发达国家表现为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在发展中国家表现为通货膨胀。 基本判断之三:驱散迷雾的法宝———政策持续、政策退出与政策协调后危机时期,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是两难选择———经济增长和财政安全。如果持续刺激政策,将难以保证财政安全,也可能进一步诱发通货膨胀;如果启动刺激政策退出程序,则整个经济刺激计划难以收效,甚至牺牲经济增长,发生“二次探底”。我们认为,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推动经济持续复苏是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但必须考虑财政安全,财政政策酌情收紧或不再出台新的宽松措施,同时,为了不影响经济复苏,货币政策应保持宽松;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对政策的敏感度较强,经济复苏的过程较短,但也同时诱发了通货膨胀,为了防止其转为恶性,只能将安全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收紧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但同时必须考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保持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因此,后危机时期,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视情况有弹性地退出,由于遇到的问题不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方向也应有所不同。目前各国的实际做法

虽然还没有完全走上这一轨道,但已初露端倪。美国一方面坚持刺激政策持续,另一方面有重整财政的行动目标,地方政府已经启动了紧缩政策。日本巨额财政赤字和通货紧缩并列为经济复苏的首要难题,其宏观经济政策只能走结构性调控之路:刺激政策持续和退出并进,一边紧缩财政,一边放松银根,做好政策的协调配合。欧盟集中全力治理财政风险,为了保持复苏势头,宽松的货币政策须持续。威胁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的是通货膨胀以及高通货膨胀预期,以亚太地区为首,掀起了一轮刺激政策退出的浪潮,收紧的主要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暂时保持连续 目前来看,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刺激政策都不应该绝对地退出和持续,应该是科学地“有退有进”,对症下药,同时保持本国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搭建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机制,发挥最大化的政策合力。在后危机时代,摆在各国面前的一个艰巨使命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只有齐心协力营造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实现本国复兴。从经验来看,宏观经济政策的国内协调已经成为常态,但国际协调机制还没有搭建起来,直接原因是各国利益分散并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从实际来看,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是一个初步的政策国际协调平台,但是一开始就期望实现多边协调不大现实,难以达成有效一致。此次多伦多峰会各国达成的预算赤字减半目标也未必真正能实现。因此,相对于国际协调来说,地区协调更容易实现,相对于多边协调来说,双边协调更容易实现,所以,可以从地区和双边协调开始,逐渐向国际协调推进。 基本判断之四:经济复苏迷雾中的曙光———中国的推动 目前,中国的经济政策较好地保持了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世界经济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复苏迷雾中的曙光。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那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被确定为2007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今年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坚持稳健的前提下,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已释放出了适当控制货币投放的信号。 2007年12月0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已实施了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功成身退”,取而代之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在2007年的“一个防止”的基础上增加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2008年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年来,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的调整: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扩内需”。

200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金融危机中的经济现状分析,扩大内需、保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2009年最突出的政策主线是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成为2009年影响金融市场最为显著的经济变量。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发展中小城镇和转变发展方式等调整措施,被各界广泛认同。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明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2010年延续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1年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连续六个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点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异化程度降低,经济形势波动起伏,机遇和挑战并存。美国经济进入复苏轨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运用IS ―LM 模型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经济政策的效果,掌握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政策会因IS 曲线、LM 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IS 曲线、LM 曲线的不同斜率对经济政策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 ―LM 图形分析 在给定的条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使产出水平提高,这是毋须质疑的,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什么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的研究是在IS —LM 模型的框架下展开的。从IS —LM 模型来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税收和支出的变化所导致IS 曲线的变化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研究影响政策效应的因素实际上就是研究IS 曲线、LM 曲线中的各参数的数值及其变化对曲线的空间位置的变化从而对均衡产出水平的影响。从I S 曲线和LM 曲线的图形上看,这种影响的大小会因IS 曲线和LM 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1.IS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当LM 曲线不变时,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 曲线越陡峭,政府收支变化使IS 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 曲线越平坦,则IS 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也就越小。这一结果可以用下图表示。 上图中,假定LM 曲线的斜率不变,初始状态下的均衡收入y 0和利率r 0也完全相同,现假定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增加相同的一笔支出量均为Δg ,则会使IS 曲线右移,假定右移的距离是E 0E 3,E 0E 3为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财政政策效果因IS 曲线斜率而异 r S 1 0 1 2 3 r r 1 r 0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及政策的分析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及政策的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比较复杂,正面临着“双重转型”:第一个转型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转型;第二个转型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正在就此进行重大实践。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双重转型:我国经济形势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转型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表现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代表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方向。20XX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所以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向全面通货膨胀。因此,20XX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确定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是“适当的收紧、适当的控制”。 1.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XX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外部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XX年—20XX年我国外贸出口年均增长%,到20XX年第四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下降%。出口的大幅度下降意味着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外需即出口这辆“马车”的拉动力在大幅缩减。这时,如果继续维持原来的政策取向,就会约束国内的投资增长,再加上对国内的消费特别是对买房的需求采取了控制措施,因此就可能导致内需的增长速度也持续下跌,这样就有可能导致“三驾马车”同时减速,有可能使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影响。所以,20XX年第四季度,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决定实施“一揽子”计划。 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一揽子”计划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20XX年相比,政策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即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宏观经济政策方向性的重大调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表现最明显的是在20XX年:20XX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率为-16%,外贸出口总额由20XX年的约14 300亿美元减少到12 016亿美元,净减少20XX多亿美元,按照20XX年的汇率计算,相当于万亿左右的人民币出

中国近几年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中国近几年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 1997~2004 积极财政政策 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调整收入分配,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在需求不振、经济增长乏力阶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需要中间传导过程,时滞短,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作用是: ——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到2001年,共安排国债项目8600项,国债资金的投入有效带动其他配套资金的投入,使国债项目投资总规模达到近3万亿元。建成了一批重要工程,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使我国连续几年保持了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 ——提高了居民收入,刺激了消费增长。1999年以来,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建立了艰苦边远津贴制度。1999年至2001年,居民消费分别增长6.54%、9.1%和10.1%。 ——保持了进出口稳定增长。1998年以来,分三次提高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使出口货物平均退税率达到15%。同时,完善了加工贸易管理,扩大了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有效地刺激了对外出口。 ——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一是通过税收减免及财政贴息等政策,支持符合产业政策方向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是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2000年,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分别增长13.8%、14.4%,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5、6.1个百分点。 ——建成和开工兴建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过去4年中,共加固大江大湖堤防3万多公里,长江沿岸移民建镇200多万人,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55万公里,增加铁路新线4000公里、复线1988公里;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已经开工;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等生态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但它有一些局限性:国家宏观调控过分,挤兑了民间投资。 2004至今稳健财政政策 稳健财政政策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来说,要注重把握“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十六个字。 控制赤字,就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近期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大体保持在3000亿元左右。随着GDP的不断扩大,财政赤字比重会不断下降,预计明年将降至2%左右。 调整结构,就是要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资金安排上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促有控。对与经济过热有关的、直接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越位”投入,要退出来、压下来;对属于公共财政范畴的,涉及到财政“缺位或不到位”的,如需要加强的农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和生态建设、公共卫生、教育、科技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不仅要保,还要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努力促进“五个统筹”和全面协调发展。 推进改革,就是转变主要依靠国债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大力推进体制和制度改革创新,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的长效机制。 增收节支,就是在总体税负不增或略减的基础上,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严格控制支出增长,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上花大力气,下大工夫。 货币政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