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人秋猎图:元朝人的“军事演习”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元人秋猎图:元朝人的“军事演习”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元人秋猎图:元朝人的“军事演习”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元人秋猎图:元朝人的“军事演习”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元人秋猎图:元朝人的“军事演习”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谦虚和内敛是中国人身上的标签,但是自古以来,在“军事演习”和“阅兵”这些事情上,却是非常的直接和霸气。一年前的“9.3大阅兵”至今令人荡气回肠,今天则是要来说说七百年前的元人“大阅兵”,准确的说应该是“军事演习”,这个草原民族留下的“简单、直接、粗暴”的个性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元人秋猎图设色绢本手卷59×1240cm

从1271年忽必烈登上皇位那天开始,到1368年元惠宗北逃,元朝仅仅存在了百余年的时间,今天的我们已然是不可能通过时光机再回到元朝,但是我们真的要感谢乾隆皇帝,是他精心保存这张历史巨制《元人秋猎图》,才能再现这个短暂朝代的军事、宫廷辉煌。

今天,我们在这幅将近13米长的《元人秋猎图》上看到的士兵、战马、猎狗、女兵、皇帝、小王子等等,都是“军事演习”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其中的“女兵”,被认为是中国历史有图象可考和记载的第一支娘子军。

在保利华谊上海首拍的新闻发布会现场,第一次看到这幅长卷,有点摸不着头脑,虽然是一幅纪实的画卷,但是一眼看过去,似乎没有完整的主题,有皇帝出游、孩童嬉闹、士兵

围猎、女人休闲、喂养家禽、斗鹌鹑等,其中大概有700多个人,人物的身份更是不一,既有皇家的威严,也有普通百姓的惬意,其中更多的是士兵的整齐划一,洋洋洒洒的,这么多人出现在一个画面中,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结构或是安排?

按照这幅长卷上的安排,人物是其中的核心,青绿山水是配合人物关系以及各个段落的安排。

画面的第一核心人物:着红袍的皇帝(汗王)

“根据情节可以将全画分为三段结构,起首第一段描绘行营大帐的情景,众人在做出猎的准备;第二段画面以少年猎鹿为中心,人物突出而醒目;第三段画面表现大规模的围猎活动,情节丰富,气氛热烈。”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聂崇正写到。

众将士捕虎图

从右向左展看完《元人秋猎图》手卷,可能有许多读画者仍然理不出头绪:这幅作品在山间描绘了如此多的人物,再现了如此复杂、又互不相干的场景、它到底画的什么内容呢? 想解开这一谜题,可以把传统的手卷形式从里向外展看一遍,即由左向右连起画面内容,整幅作品所叙述的故事就会变得十分清晰,而画作的主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卷绘画描绘了在秋高气爽的季节,一位来自北方宫廷的皇

帝(汗王),率领着大小皇子、公主、诸多妃嫔以及大将、武士、侍卫、官兵、宫人、仆役等各色人等,前往深山行围打猎的场景。

画面的第二核心人物:着蓝褂的逐鹿小王子

手卷真实的场景顺序应该为:画卷前部,由一队队、一组组官兵、武士形成集体行围、狩猎的画面,他们猎捕众多虎、豹、狼、兔、狍、鹿、鸟、禽以待献上;狩猎场景之后,由几位大将统率羽林军、仪仗队列先后组成御前先导阵营;画卷中部,是皇帝(汗王)为首的中央御营,包括皇太子、皇幼子、后妃、公主和大批佩带弓矢、仪刀的御前侍卫、亲随侍卫、宫人女官,他们骑马而行,各有位置,另有一些乘舆、骆驼相继从进;在御营后面,则是刚刚休憩使用的驻跸大营,御幄、营帐尚未拆除,还有几位侍者在困顿小憩;画卷最后部分,为运输各种辎重、提供马匹和牛羊的侍从官兵以及各类仆役。画面中的畜牧景象

不管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三部分画面段落分明,衔接非常的自然。

至于画面的核心,肯定是那位一身红袍骑着白马并且有黄伞盖遮护的皇帝(汗王),右手执鞭,正在回头和身后的侍卫说话。第二核心人员是一个身穿蓝褂骑花马的少年男子,正在追逐一头鹿,在中国古语中,“逐鹿中原”可不是简单的一

个画面,是象征着霸权地位的,那这两位究竟什么关系?或者是为这幅长卷的断代提供了哪些证据?下文自有揭晓。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一幅长卷,仅仅是为了记录这一次围猎吗?

在故宫博物馆前副院长杨新看来,虽然这幅长卷为《元人秋猎图》,但是画面中最多的是将士,特别是其中有很多披甲战马,这在一般的狩猎中是用不着的,所以实际上是军事演习,借以试探人心,宣扬军威。好好的一次秋猎,按说应该是在一片吃吃喝喝的热闹中进行,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将士集会,显然不是简单的秋猎,尤其是画面中一众将士围捕两只老虎的画面,更是凸显了将士们的士气。

画面的军乐队形象

军队形象

再来仔细数一数画面中的古兵器,各式各样的古兵器有20

多种,长枪、腰刀、弓箭、钩镰枪、钢叉、狼筅、蛇矛枪、剑、戟、金瓜锤、斧、铲、铳、鸟铳等,电视画面的套路中,皇家围猎不应该仅仅是马、弓箭就可以了吗?画面中这些奇奇怪怪的兵器,在中国传统画面中还真是不常见。

更加难得的是,在我们刚刚说到的第一核心人物皇帝(汗王)

的身后,还有皇后一起出来狩猎的画面,皇后怀抱着婴儿,其前后侍卫竟然是娘子军!这些女兵所手持的也不是什么伞盖之类的东西,她们也是骑马挎箭的形象。

中国历史上最早有图可查的女兵形象

“在中国早期历史中也曾经出现过女兵的形象,但是那只不过是一些宫女闹着玩的,虽然也有女皇、女军事指挥官,那也只是昙花一现,南北朝时花木兰替父从军,还是化妆成男人,可见当时不征招女兵自古受儒家思想影响,女子不出闺门,只在家干活,男女之间,有条鸿沟,所谓授受不亲。而在此处,妇女大大方方地承担着任务,女兵们与男兵们并驾齐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景色。”杨新说到。

这个方队的分工显然是和其他的妇女形象和职责不同的,其他的女仆有的正在裁剪缝补衣服,或者是带看小孩,有的是在负责向将士们发放物品,有的是在烧水,总之都是在从事常规意义上的女性分工的工作,这和前面说到的女兵职责是完全不同的,这在中国古画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幅长卷虽然描绘的是元人秋猎,但是真实的创作年代到底是什么时候?元?明?清?

教你如何科学的搭帐篷

仔细看来,这幅长卷非常有意思,比如多种打猎的方法,猎狗追、士兵围捕等等,简直就是一部教你如何打猎的画画版的百科全书,甚至还教你怎么样科学的搭帐篷。

但是在研究学者看来,这中间的细节都成为这幅长卷断代的重要依据。

当然,表面上我们知道这幅长卷是迄今发现,经清宫廷帝室的收藏,尺幅最大的一部描写少数民族狩猎的绘画,并且著录在《石渠宝笈》续编中,并且钤有乾隆、嘉庆、宣统三代皇帝的御览之宝印,并且在乾隆朝鉴定时,将这幅长卷确定为《元人秋猎图》,但其实到现在,关于这幅长卷的创作年代都是一个未解之谜。

元?画面中很明显的表现的是数百位少数民族人员的衣着服饰以及礼制。

在这幅写实长卷的数百位人物中,他们戴用的冠帽,穿着的袍服,以及使用的鞍马、蒙古包营帐、弓箭、骆驼等等,均反映出北方游猎民族的宫廷文化气息。认为这幅画卷是元画的最主要的依据就是乾隆帝的定语以及画卷中的“元人秋猎图”,这是由清朝著录演变而来的结论。

元人形象的人物在斗鹌鹑的画面

“后世沿袭此观点者,甚至将画中描绘的皇帝(汗王)推定为元世祖忽必烈或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但如果仔细推敲起来,乾隆朝的著录和手卷题签仍有不确定性,即它仅仅是说“元人秋猎”,而并非是说“元人所画”。因此它既可能是明人所画“元人秋猎”,也有可能是清人所画“元人秋猎。”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理说到。

刘贯道所画的《元世祖出猎图》中的相似布局

另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一幅元朝画家刘贯道创作的《元世祖出猎图》轴,描绘了元世祖忽必烈在后妃、侍卫、武士陪伴下,于旷野狩猎的场景。画中的忽必烈及随从的人物形象和而这些人物形象在《元人秋猎图》画卷中有十分相似的再现。在《元人秋猎图》手卷前部,仔细刻画了一组驻足射猎的宫廷贵族,所绘七人的动作、姿态均与《元世祖出猎图》相同,只是个别人物形象有所改绘。因此,《元人秋猎图》如果不是元人所作,那就应该是之后宫廷画家参考仿临元代刘贯道的原画。

明?大烟和古兵器成为重要的依据,但问题又来了,明代画家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重大历史题材的画?明明已经取代

了元代,为什么还要画这么一个表现元人威风的画?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曾经认为这幅长卷中有

明代画家仇英的影子。

手持烟管的形象

当然,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的古代书画研究者从很多细节中试图证实这幅长卷为明人所画。其中,在其中的两个画面中出现了吸烟者,一处是在帐篷内,有一个妇女正在持管吸烟,还有一处是一个矮小的奴仆正在把烟管递给一个老者。杨新认为,按一般常识,烟叶原产于美洲,是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才传向欧洲的。中国人种植淤草和有吸烟者,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

上文中我们刚刚说到的古兵器也成为重要的依据,在长卷的20多种古兵器中,出现了18只双眼铳,聂崇正认为,和《中国古代兵器图集》中元代蒙古军的兵器相对比,长卷中的元代兵器样式并不多,尤其是其中的18只双眼铳,这种兵器是在明正统年间才出现的。

如果是明人画的,为什么会表现元人的威风,就成为未解之谜了。

清?满眼的“红缨帽”就是妥妥的满族官制和风俗。

在李理看来,这幅长卷是清代人所画也有一定的可能性。“扑面而来的是丰富的清人气息,诸如画中众多人物的冠帽、服装、髪式,男女吸烟习俗甚至侍卫官兵前导扈从、行围骑射、安营设帐、运输放牧等方式,均与清朝宫廷有许多相像之处。如果抛开其他已知的相关因素,仅仅从画卷描绘

内容来看,满眼的“红缨帽”(清朝规定官制冠帽均以红缨穗覆顶,而元朝皇帝、大臣、侍卫冠帽多为白顶、红里),不仅体现着满洲风俗,也是元、明两朝宫廷制度中根本没有的。”李理认为。

海东青画面:满族最高图腾的象征

而另外一个画面中,也出现了满族最高图腾的象征——海东青(中文名鹧应),两位侍者肩抬着一只海东青,画面中的这只海东青雄赳赳,颇有雄者之风,这只“万鹰之神”仿佛受到众人的仰视。

至此,这件佚名宫廷画家所作的长卷,被多数研究者认为是明末清初所画,虽然表现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盛事,但是其中也不乏汉人的身影,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一幅表现民族大融合的重大历史题材的作品。

而且,应该可以肯定的是,这幅被溥仪赏给溥杰的巨制,自从被偷偷带出紫禁城之后,几经辗转,到今天出现在世人面前,实为难得。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依据相关史实再认重要历史人物的能力。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展开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建立起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故选C。 2.(2015·邵阳学业考)有英国学者指出,在当今亚洲的男人中,有8亿多名男人其实只是11个父亲的血裔,在这11名“国父”中有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成吉思汗所属民族为( ) A.鲜卑族 B.蒙古族 C.满族 D.藏族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蒙古的建立者,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属于蒙古族,他统一了蒙古,由此判断B正确。 3.(2015·怀化学业考)“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阿保机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四个备选项,A中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是统一蒙古高原;忽必烈于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故B说法正确;C中努尔哈赤的功绩是建立后金;D中阿保机建立了辽朝。 4.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南宋灭亡②忽必烈建立元朝 ③蒙古军队灭金④统一蒙古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可知南宋灭亡于1276年;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所以正确的排序是④③②①。 5.以下图表是中国历史朝代更迭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是( ) A.西晋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元朝先后灭掉西夏、金和南宋,随后,实现了全国统一。 6.(2015·铜仁学业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 ) A.辛弃疾 B.李白 C.文天祥 D.苏轼

巾帼不让须眉

姓名:张慧冰 学号:136102040011 班级:13汉语言文学专升本

巾帼不让须眉 --------浅谈爱国勇士秋瑾诗词艺术特色 摘要:感时伤世的忧愤、报国无路的慨叹是秋瑾诗词中的突出内容,她的作品始终贯穿一条反封建的主线,并且把妇女解放事业和拯救国家、民族的伟大斗争联系在一起,她深深认识到只有用武装斗争才能救国救民。秋瑾不仅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而且是风格独具的诗词家。秋瑾的诗词创作以东渡日本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从内容和主题上看,秋瑾的诗词始终以表现男女平权思想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情怀为主旋律。从艺术上看,秋瑾诗词雄浑刚健、遒劲豪放,一洗传统女性文学的脂粉之气,而多击节铿锵的时代之音。为抒发抱负和高涨的革命英雄主义理想,秋瑾诗词常常运用浪漫主义表现形式和夸张的艺术手法,造成一股喷薄而出、气壮山河的气势,从其诗词中凸的是一个独立风云的女英雄形象。 关键词:秋瑾;诗词;爱国主义;艺术特色 正文:秋瑾是中国近代一位杰出的巾帼英雄、诗人和作家。她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成仁取义,大义凛然,以自己宝贵的鲜血,凝成壮丽的诗篇。同时,为了宣传革命,打倒满清,她写下了不少音调高亢,气魄宏伟,闪耀着爱国主义和革命思想的光辉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 一、秋瑾生平及简介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

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这位奇女子的是短暂的,然这一生也是极具光辉的。在我国近代史上,秋瑾的言行、诗词最集中,最彻底地表现了中国妇女的爱国主义精神。“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革命的献身誓言,是爱国 的慷慨壮歌。她为宣传革命、鼓舞斗志而写作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篇章。 二、秋瑾诗词艺术风格 秋瑾的诗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其中洋溢着的那种豪放、刚健的气势,连须眉也为之折服。如《对酒》一诗:“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在这首只有四个句子的短诗中,她把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名句,赋予新的内容:千金买刀,仗以报国,杀身成仁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下面具体谈谈秋瑾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想象丰富形象生动 诗人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抒发自己的豪情。如《秋风曲》:“秋风起兮百草黄,秋风之性劲且刚,能使群花皆缩首,助他秋菊傲秋霜。

元朝民族政策

元朝民族政策 资料内容: 元代实行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等级制度 在民族政策上,全国实行四等人制,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这种制度来源于金朝,元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民族分化政策。 蒙古人为第一等,其中又分为两部分,一是与成吉思汗皇族(属奇颜氏)同出于尼伦的蒙古人;二是被称为迭儿勒勤的蒙古人。 第二等为色目人。据陶宗仪的《辍耕录》记载,色目人中包括钦察、唐兀、阿速、图八、康里、畏兀儿、回回、乃蛮、乞失迷儿等31种(《辍耕录》卷1《氏族》,第130页)。书中所载31种色目人中亦有同名重出或异译并存之误。大德八年规定,除汉、高丽、蛮子外,俱系色目人(《元典章》卷49《刑部·女直作贼刺字》十一)。[附图:元朝色目人俑] 第三等为汉人,又称“汉儿”、“乞塔”、“札忽歹”。《辍耕录》卷1《氏族》记载汉人有8种,即:契丹、高丽、女真、竹因歹、术里阔歹、竹温、竹赤歹、渤海。所谓汉人,在元朝有两种含义:一是概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民族;一是指云南、四川两省的人民,这是较早被蒙古统治者征服的地区。 第四等为南人,又称“蛮子”、“囊加歹”、“新附人”。即元朝的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和河南行省南部的各族人民。他们是最后被元朝征服的南宋境内的各族人民。实际上,汉人、南人中绝大部分都是汉族成分,蒙古统治者为了达到其分而治之的目的,根据被征服的先后将其分为汉人和南人两等,利用汉人压制南人。 元朝政府采取各种方法来固定这些民族的等级。在统治机构中:长官和掌权的官吏都是蒙古人或色目人,其次才是汉人,而南人在宋亡后的一个长时期内,几乎很少人在中央作官。地方的官吏达鲁花赤一般也由蒙古人担任,并规定色目人作同知,汉人作总管,同知、总管彼此互相牵制,都要服从达鲁花赤的指挥。在军队组织上:有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的区别。出兵时各军参差调用,而以蒙古军为主力,军权都掌握在蒙古军帅的手中。在刑法上:规定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分属不同的机关审理,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蒙古人打死汉人只流放北边充军。又规定汉人、南人不得聚众败猎和迎神赛会,不得执弓矢,甚至连养狗养鹊鸟都不许可。在征敛方面:如括马,蒙古人不取,色目人取三分之一,汉人、南人则全取。此外,在《元典章》中纪录的很多法令,都是针对汉人、南人制定的,并且指出蒙古人不受这些法令的约束。 但是这种民族歧视的政策对于某些投靠蒙古统治者的汉族大地主是不适用的。元朝的法令禁止汉人执弓矢,元世祖却对汉宫汪惟和说:“汝家不与它汉人比,弓矢不汝禁也,任汝执之”。有些很早就投靠蒙古统治者的汉族地主,如大兴史氏、易州张氏、真定董氏等,在元朝的地位和待遇都与蒙古贵族相差无几。相反的,许多蒙古族的下层人民也没有享受到所谓统治民族的特权。草原上的蒙古牧民,在繁重的军役和租赋剥削之下日趋贫困,甚至破产

秋瑾——不是男儿胜似男儿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浅析秋瑾的女性解放思想 【摘要】秋瑾是中国女性主义伟大先驱,她的作品也是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一块丰碑。她短短的一生在反抗封建礼教中度过,从开始对自由的渴望到后来在接触了先进的思想之后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在中国提倡女权革命,不但对资产阶级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为中国近代女性解放事业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本文通过对秋瑾生平经历的分析简单阐述了秋瑾的女性解放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以及意义。 【关键词】秋瑾;女权思想;女性解放; “白云斜挂蔚蓝天,独自登临一怅然。欲望家乡何处似?乱峰深里翠如烟。”这是一位巾帼英雄写的诗。反封建,办学堂;组“光复”,宣女权。她,就是一身二任,不仅是民主革命的先驱者,而且还是女性解放运动的先驱者——秋瑾。 秋瑾的自身经历无疑是她女性解放思想形成的垫脚石。1877,这位女英雄诞生在了福建闽侯县一个官宦家庭。她的祖父秋嘉禾,父亲秋寿南都曾为清朝官吏,家庭深受封建迫害。这促使秋瑾痛恨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开始注意到国家、民族前途的危险。她常常感慨“苦将侬强派作峨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1]她决心为女子争光。但是在自己婚姻问题上,秋瑾仍旧难逃厄运,在“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枷锁下嫁给了湘潭富绅忘氏之子王廷钧。她对“无信义、无情谊、嫖赌、虚言、损人利已、凌侮亲戚、夜郎自大、铜臭纨袴之恶习”[2]的丈夫深恶痛绝,两人无论是在性格、思想还是人生追求上可以说都没有共同语言,她的婚姻注定是失败的,这使得秋瑾痛苦到极点,这也为她摆脱种种束缚,走上女性解放之路做了铺垫。 许多当时的先进人士给予秋瑾更多的帮助。吴芝瑛开阔了秋瑾的视野,使得秋瑾开始阅读如进步书刊,扩大了她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在与丈夫感情破裂时,她“出居泰顺栈”并结识了对她去日本留学有重要影响的日本服部繁子[3]日本她结识了一些进步人士并深受他们的影响,如孙中山、宋教仁、章太炎、陶成章、鲁迅、何香凝、冯自由等以及后来回国后结识的蔡元培、徐锡麟等革命分子的影响。这对秋瑾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方的先进思想彻底从精神上让秋瑾自己解放。秋瑾旗帜鲜明地接受并且利用了“天赋人权”种思想,倡导女性解放,认为“人权天赋原无别,男女还须一例担”[4]“天生男女,四肢五官,才智见识,聪明勇力,俱是同的;天赋权利,亦是同的”[5]这些都对她的女性解放思想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在她所著的《勉女权歌》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宣称:“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责任上肩头,国民女杰期无负”[6]她希望女子能脱离男人的枷锁,去努力争取与男子同等的权利。 当然促使秋瑾走向女性解放道路,塑造她的女性解放思想的因素还有很多,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上面只不过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了解完这些因素下面来看一下她的女性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秋瑾控诉封建思想,反对女子缠足。她多次著书、发表言论痛斥三纲五常,揭露中国女性的悲惨命运。她在日本留学时就曾撰文《敬告中国二万万女

从《窦娥冤》看元代社会现状

从《窦娥冤》看元代社会现状 摘要:《窦娥冤》是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旷世之作,作品中所描写的窦娥的故事至今仍然感天动地,令人动容。从窦娥的遭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元代封建社会的黑暗,它向我们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关键词:《窦娥冤》悲剧元代黑暗社会封建文化 正文: 《窦娥冤》是关汉卿杂剧中最出色的代表作,关汉卿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极为不满,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写杂剧、演杂剧,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窦娥冤》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和历史传说,通过描写窦娥这位无辜的女子在被封建礼教、泼皮无赖、贪官污吏残害致死的一生,深刻的揭示了元代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复杂矛盾和真实的面貌。 剧中的女主人公窦娥,本来与父亲相依为命,但却因为父亲欠高利贷者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蔡婆有心看上,被迫典给蔡家。抵当子女的现象今人看来是不可思议和难以想象,但在元代社会却是司空见惯的。窦娥被典当不能不说是她悲剧的开始,蔡婆作为一个高利贷者,对窦娥的悲剧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由于她的高利贷导致了窦娥的被卖,使窦娥难以像常人享受天伦之乐。窦天章做为读书人的代表,竟然连两人的衣食都解决不了,这不仅是其个人的悲哀,更折射出动荡时代卖儿鬻女的社会悲剧。在剧中,窦娥的婆婆蔡氏以放债来收取“羊羔儿利”,无力偿还其债务的赛卢医起了杀蔡婆婆之心,蔡氏在危难之际意外地被张驴儿父子救出。可是,张氏父子不怀好意,乘机要将蔡氏婆媳占为己有,窦娥坚决不从。张驴儿怀恨在心,趁蔡氏生病,暗中备下毒药,伺机害死蔡氏,逼窦娥改嫁;可是,阴差阳错,张的父亲误喝有毒的汤水,张驴儿逼婚不成,药死了自己的父亲,并以此诬陷窦娥杀人,窦娥没有屈服,她一身清白,不怕与张驴儿对簿公堂,选择了“官休”。 这时她对官府的期望是:是非分明,执法公正。这是自从法律产生以来,人们一直渴望实现的心愿,也是考察一个社会吏治明暗的唯一标准。可是,窦娥没有想到,她所处的生存空间已经恶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她所寄予希望的官府,竟是一团漆黑。楚州太守桃杌残民以逞,滥用酷刑,将无辜的窦娥打得“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为了使蔡婆婆免受毒打,窦娥忍受着剧痛、屈辱和不公,不得不含冤招认,无辜受罪。“法场”一折,窦娥敢于牺牲自己的性格和体恤亲人的细致感情结合在一起,更进一步展示了她的高尚情操。被押赴刑场时,她央求刽子手绕到后街去走,“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这就是窦娥的悲剧性格。她的遭遇,典型地显示出善良的百姓被推向深渊的过程。第三折的[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就是她怨天咒地的心声。刑前她慷慨激昂痛斥天地日月,诅咒赃官酷吏“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延寿……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惠枉做天……”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自身遭际的感叹,发展为对善恶对立、贤愚颠倒的社会现实的怀疑和不满,对世俗观念里最为神圣威严的天地日月鬼神表示了抗议和否定。这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压迫、受愚弄最深,也最善良的人民的觉醒。觉醒后的窦娥在行动上有了崭新的面貌,表现出百折不回、死生不渝的抗争精神,向命运,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战。窦娥本来不想和现实生活作对,可是黑暗的现实却逼得她爆发出反抗的火花。人间的不公,更使她怀疑天理的存在。面对冰冷、罪恶的屠刀,窦娥以凄厉而大义凛然,热血喷涌、怒火万丈之浩然正气向苍天发下三桩誓愿:“一愿三尺白练高杆悬,一腔鲜血红天帘。二愿天公怜我泪哭干,山阳无

从《窦娥冤》看元代社会现状演示教学

从《窦娥冤》看元代 社会现状

从《窦娥冤》看元代社会现状 仍然感天动地,令人动容。从窦娥的遭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元代封建社会的黑暗,它向我们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关键词:《窦娥冤》悲剧兀代黑暗社会封建文化 正文: 《窦娥冤》是关汉卿杂剧中最出色的代表作,关汉卿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极为不满,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写杂剧、演杂剧,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窦娥冤》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和历史传说,通过描写窦娥这位无辜的女子在被封建礼教、泼皮无赖、贪官污吏残害致死的一生,深刻的揭示了元代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复杂矛盾和真实的面貌。 剧中的女主人公窦娥,本来与父亲相依为命,但却因为父亲欠高利贷者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蔡婆有心看上,被迫典给蔡家。抵当子女的现象今人看来是不可思议和难以想象,但在元代社会却是司空见惯的。窦娥被典当不能不说是她悲剧的开始,蔡婆作为一个高利贷者,对窦娥的悲剧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由于她的高利贷导致了窦娥的被卖,使窦娥难以像常人享受天伦之乐。窦天章做为读书人的代表,竟然连两人的衣食都解决不了,这不仅是其个人的悲哀,更折射出动荡时代卖儿鬻女的社会悲剧。在剧中,窦娥的婆 婆蔡氏以放债来收取羊羔儿利”无力偿还其债务的赛卢医起了杀蔡婆婆之心,蔡氏在危难之际意外地被张驴儿父子救出。可是,张氏父子不怀好意,乘机要将蔡氏婆媳占为己有,窦娥坚决不从。张驴儿怀恨在心,趁蔡氏生病,暗中备下毒药,伺机害死蔡氏,逼窦娥改嫁;可是,阴差阳错,张的父亲误喝有毒的汤水,张驴儿逼婚不成,药死了自己的父亲,并以此诬陷窦娥杀人,窦娥没有屈服,她一身清白,不怕与张驴儿对簿公堂,选择了 官休” 这时她对官府的期望是:是非分明,执法公正。这是自从法律产生以来,人们一直渴望实现的心愿,也是考察一个社会吏治明暗的唯一标准。可是,窦娥没有想到,她所处的生存空间已经恶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她所寄予希望的官府,竟是一团漆黑。楚州太守桃杌残民以逞,滥用酷刑,将无辜的窦娥打得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为了使蔡婆婆免受 毒打,窦娥忍受着剧痛、屈辱和不公,不得不含冤招认,无辜受罪。法场”一折,窦娥敢 于牺牲自己的性格和体恤亲人的细致感情结合在一起,更进一步展示了她的高尚情操。被押赴刑场时,她央求刽子手绕到后街去走,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这就是窦娥的悲 剧性格。她的遭遇,典型地显示出善良的百姓被推向深渊的过程。第三折的[端正好][滚绣 球]两支曲子就是她怨天咒地的心声。刑前她慷慨激昂痛斥天地日月,诅咒赃官酷吏为善 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延寿……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惠 枉做天……”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自身遭际的感叹,发展为对善恶对立、贤愚颠倒的社会现实的怀疑和不满,对世俗观念里最为神圣威严的天地日月鬼神表示了抗议和否定。这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压迫、受愚弄最深,也最善良的人民的觉醒。觉醒后的窦娥在行动上有了崭新的面貌,表现出百折不回、死生不渝的抗争精神,向命运,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战。窦娥本来不想和现实生活作对,可是黑暗的现实却逼得她爆发出反抗的火花。人

浅谈元代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传播(一)

浅谈元代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传播(一)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独特的时代。由于元朝政府在宗教和文化方面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政策,各民族之间呈现出相互交融局面。 政治治理:蒙元政权是一个多民族利益集团联合体 蒙元政权是一个多民族利益集团联合体。中统政权(1260--1264年)初期,忽必烈重用汉臣,中书省宰相半数以上是汉人官僚。山东世侯李璮叛乱(1262年)后,忽必烈疑忌汉臣,开始起用西域人,回族和畏兀儿人在国家经济、军事及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回族人善理财,正投合蒙元贵族搜刮、挥霍财富的心理。阿合马,中亚费纳喀忒(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西南、锡尔河右岸)人,在世祖时期当了近20年宰相,主掌财政,是忽必烈进行统一战争期间倚赖的经济大臣。畏兀儿人廉希宪文武双全,是朝廷重臣。他的汉学修养很深,“与诸儒讲求事君立身大义,品评古今人物是非得失,焚香鼓琴,夜分乃息”。时人称他为“廉孟子”。另一位回族人赛典赤.赡思丁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在这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他兴修水利,创办学校,深受当地人民拥戴。明永乐初年开始下西洋的郑和也是回族,出生云南,想必是迁徙云南的回回的后裔。忽必烈政权后期,还谨慎地起用了一些南人,如宋宗室后代、大书画家赵孟俯。此外,朝廷中很可能还有一些欧洲人充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那本《马可.波罗游记》中就自称曾在扬州做过三年地方官。 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优秀人才在政府各部门中工作,他们在中原生活多年,学习吸收汉文化养料,同时也将本民族的语言、习俗带到中原汉地,从而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宗教信仰:元代奠定了中国五大宗教并存的格局 在元朝中后期,朝廷(特别是后宫)里有不少高丽人,这给元廷带来些许异域风情。高丽曾被视为元朝的一个行省,许多方面受中原的影响。忽必烈手下儒臣郝经写过一首诗,形容这种影响:“高丽立国千余年,跨山连海东北偏。文物制度慕汉唐,衣冠礼乐如中原。” 除上所述,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还特别表现在宗教信仰方面。蒙古族信仰萨满教,但在民族扩张和迁徙过程中,蒙古人并不排斥其他宗教信仰。马可.波罗称,忽必烈把佛教的释迦牟尼、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基督教的耶稣和犹太教的摩西称为四大先知。可见蒙元贵族对各大宗教采取了宽容态度。 蒙古时期伊斯兰教徒进入中国主要是由于蒙古西征引发的。一方面在中亚的各蒙古汗国后来大都伊斯兰化,另方面蒙古军西征东返时带回大批伊斯兰教徒,他们多是商人和工匠。元初大都有回族三千户,有“元时回族遍天下”之说。据张国刚、吴莉苇着《中西文化关系史》,元灭南宋后,开封的犹太人在朝廷支持下建犹太会堂,面积达一万余平方米。到明朝时,开封犹太人约4000—5000人,有人还经科举考试进了衙门做官。也里可温、罗马天主教在元朝也有一定的传播,元中央机构有掌管也里可温的崇福司。忽必烈曾派马可.波罗父子作为信使与罗马教廷进行联络。忽必烈死后,教皇的特使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孟德高维诺的约翰来到大都,并在大都建立第一个天主教传教区。元时,南方的泉州是天主教徒较多的城市,他们从海路来到中国。 南宋宫廷琴师汪元量写过一首《自笑》诗:“释氏掀天官府,道家随世功名。俗子执鞭亦贵,书生无用分明。”意思是说,佛教(藏传佛教喇嘛教)在当时得到官方的大力扶植。忽必烈曾让藏僧八思巴传授灌顶,让他造蒙古新字,又任他为帝师,兼领全国佛教及藏族地区僧俗事务。蒙古族文化中藏文化元素居多。帝师在朝中地位尊贵,《元史.释老传》形容这种尊贵说:“百年之间,朝廷所以礼敬而尊信之,无所不用其至。虽帝后妃主,皆因受戒而为之膜拜。”正因为这种尊贵的地位,使得后来在汉地的僧徒越来越腐化霸道,造成了不良影响。位于北京西城、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元朝建筑白塔寺(妙应寺)就是一座喇嘛塔,设计者是尼泊尔人阿尔尼格。元时道教也有很大发展,如果说丘处机不远万里赴西域拜见成吉思汗颇具传奇色彩,那么以内丹修炼为主的全真道进入全盛期,就是实实在在的事了。

元代社会与元代山水画

摘要:元代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但在绘画上却是继宋代之后的又一个高峰,且是个绘画风尚骤转期。和宋代的“写实”相比,无代的绘画呈现出强烈的“写意”性。对后世绘画影响甚大。元代绘画之所以在宋的基础上出现这样的转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元代所实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逼迫着一部分民族意识强烈的知识分子选择了“亲近自然,隐迹山林”的生活,生活境遇的改变导致了思想观念的改变,并最终导致了绘画风尚的转型。 关键词:风尚骤转期写意民族歧视气韵 [中图分类号]:j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2-0114-01 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山水作为描写对象的绘画形式,它孕育于秦汉,萌芽于魏晋,独立于隋代,成熟于唐代,于宋元达到高峰。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期间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元代是继宋代之后我国山水画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但和宋代的“写实”相比,元代的绘画呈现出强烈的“写意”性,因此,在绘画史上,元代是个风尚骤转期。在元代,中国画的写意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特别是元四家的创作更是将这样的一种画风推到了极致。直接影响了明清两朝的山水画创作。甚至直到今天,他们所确立的技法特征和审美典范依然是当代画家追幕学习的对象。 元代绘画之所以呈现出强烈的“写意”特征,与元代社会特殊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元是我国北方蒙古族政权。1234年灭与南宋对峙的金。1271年采汉制建元。1279年灭了抵抗了五十年的南宋,统一全国。公元1368年,明军大将徐达攻入大都,元朝灭亡。元代虽然只存在了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但它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为元是个少数民族政权,因此为了维护其统治,在民族政策上,元代实行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元世祖时,把居住在当时中国境内的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包括原来蒙古各部的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西域以至留居中国的一部分欧洲人;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和原来金统治下的汉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和西南各民族人民。元统治者把色目人列为第二等,是因为要提高回回上层分子的地位,使他们成为蒙古贵族统治的助手。把汉族分为汉人和南人,则是为了要分化汉族人民,削弱他们的反抗力。 在这样的一种民族高压政策下汉族知识分子蒙受着巨大的屈辱,元代画家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大一部分民族意识强烈的画家选择了“亲近自然,隐迹山林”的生活。 以元四家为例: 黄公望,当过小的书吏,后因别人犯罪连累而入狱,出狱后做了全真教的道士。 王蒙,当过小官,明初,累罪入狱,死于狱中。 倪瓒、吴镇,是名副其实的隐者,尘世之外的人。 从中可以看出在元代,归隐的文人画家成了创作的主流,因此两宋时期在画院中表现的十分突出的绘画职业化的倾向有了明显的改变。绘画的商品性也有所减弱。专业画家的创作明显萧条下来。用以表达士大夫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文人画取代了院体画的地位而占据画坛的主流。 于是,重气韵、轻格律,注重主观抒情自然就成为了元代画家追求的审美特征。其中元四家的创作最具代表性。 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的山水画苍茫简远,气势雄秀。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设色多用淡赭,称“浅绎”。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其代表作《富春山居图》,将富春江两岸数百里精粹聚于笔底,满纸空灵秀逸,笔简意远。此画主要是描写浙江富春江一带的山水

元代少数民族

话语霸权与民族保护 ——元代少数民族科举考试政策文本探析 摘要: 关键词: 元代科举考试政策的研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以往许多学者从教育或制度史的视角对其特征、行废原因及中第阶层的背景仕宦等进行了考证和探讨,本文拟以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其政策文本进行全方位分析,探究政策文本出台的前因后果及文本中的民族倾斜对统治者意志体现的折射,最后分析政策文本对试题答卷产生的影响及试题答卷中社会现实的反应。 一、话语霸权:政策制定渊源中的民族性分析政策文本制定历史渊源考辨 元代科举从戊戌初试到延祐(首科,历近七十载而事未果行,但经多方努力,选举之制却也是初具规模。此后,虽又遭至元废科,至正复科的曲折,但政策文本并无太多变动。本文拟考证延祐首科的文本演变形成过程,并以此分析其中的话语霸权及民族倾向。 科举行废的多次争议中,尝论及科举推行的大政方针,从延祐首科的政策文本来看,其制定出台与这些争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在这些争议基础之上的损益沿革。 有元一代的科举雏形为戊戌初试。日本学者安部健夫,韩国学者林元珠虽从这次取士结果的角度出发否定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性质,但我国学者姚大力先生则认为单纯从结果为其定性有失偏颇。尽管戊戌选试在很有限的意义上属于开科取士,但“它毕竟与后来那种单纯为了籍定豁免差发的儒户而举行的考试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可以认为,它是元代最早一次恢复科举制度的失败的尝试。”姚大力.元代科举制度的行废及其社会背景[D].南京大学,1978.金诤在《》中认为。本文采用我国学者的看法,把戊戌初试认定为元科举考试的雏形。 戊戌初试诏令在《元史》等文献中都有所涉及,但以《庙学典礼》的记录最为详尽。其中与延祐首科相关的政令如下: 此上委令断事官蒙格德依与山西东路征收课程所长官刘中,遍行诸路一同监试,仍将论

第一章:元代社会与元代文学

第1章元代社会与元代文学概貌 第1节蒙古贵族统治下的元代社会 ———野蛮与文明共处、冲突与交融并存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进行统治的时代。它的社会状貌总的来讲,是野蛮与文明共处,冲突与交融并存。具体地说,元代社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从政治角度讲,元蒙贵族的入侵统治既改变了我国北宋以来长期积弱不振的政治局面,同时又极其残忍和腐败。 (一)元朝社会中国的疆域极其宽广,势力所及“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史?地理志》)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域。至此,元朝已成为一个幅员辽阔,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其间生活着汉、蒙、回、藏、维等各族人民,奠定了后世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基础。 (二)元蒙贵族征服统一中原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血腥屠杀、无情掠夺财物和人民的过程,中原的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胡祗遹《紫山先生大全集》卷二二《民间疾苦状》说:“财货子女则入于军官,壮士巨族则殄于锋刃;一县叛则一县荡为灰烬,一州叛则一州莽为丘墟。”《元史·食货志》载:京都“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史卷一百九七《羊仁传》记载:“至元初,阿珠兵南下,仁家为所掠,父被杀,母及兄弟皆散去,仁年七岁卖为汴人李子安家奴,力作二十余年。子安怜之,纵为良。仁踪迹得母于颍州蒙古军塔海处,兄于睢州蒙古军约尼处,弟于邯郸连大家,皆为役,尚无恙。乃遍恳亲故,贷得钞百锭,历诣诸家求赎之。经营百计,更六年乃得遂,大小二十余口复聚居为良”。 (三)元蒙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它把全国人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色目是指西域各族和西夏人;汉人包括金朝境内的汉族、契丹、女真等族人;南人是指被最后征服的江南之人。并且用刑法规定:蒙古人打死汉人,“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诸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知有违犯之人,严刑断罪”;“民间不得藏有铁尺、刀杖,违者处死。”实际上也是针对汉人、南人的。就是在官场中,汉官亦受严格控制,如根据《元史·百官志序》载:“官有长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清赵翼《廿二史札记》言:“故一代之制,未有汉人、南人为正官者。”由于民族压迫严重,汉族人民长期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终元一代,民族反抗斗争的火焰从未熄灭过。 (四)元代社会吏治非常腐败。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各级官员往往就是看护羊群的豺狼,他们与豪强势要相互勾结,使广大人们生活于水深火热之

秋瑾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鉴湖女侠、革命党人——秋瑾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她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中文名:秋瑾 别名:秋闺瑾(原名),鉴湖女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出生日期:1875年11月8日 逝世日期:1907年7月15日 职业:革命家毕业院校:青山实践女校 主要成就: 创办《中国女报》 策划皖浙起义 祖籍:浙江绍兴 就义之地:浙江绍兴轩亭口 参加组织: 三合会、光复会、同盟 会 丈夫:王廷钧 子女: 儿子王沅德,女儿王灿 芝 目录 人物概述 人物介绍 投身革命 从容就义 后人评价 生平年表 生年新考 秋瑾诗选 月 梅(其一) 梅(其二) 读书口号 望乡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鹧鸪天 赤壁怀古 去常德州中感赋 秋海棠

杜鹃花 残菊 红毛刀歌 满江红(小住京华) 如此江山 翠楼怨 剑歌 泛东海歌 对酒 宝刀歌(1907) 题芝龛记 满江红(肮脏尘寰) 菊 秋瑾精神 纪念舞剧《秋瑾》 基本信息 剧情介绍 编创演职人员 影视剧《秋瑾》 1、1984年版电视剧《秋瑾》 2、1983年版电影《秋瑾》 3、1953年版电影《秋瑾》2011年电影《竞雄女侠·秋瑾》越剧《秋瑾》 1959年越剧《秋瑾》 1995年越剧电视剧《秋瑾》 秋瑾与婆家双峰 秋瑾故居 秋瑾墓 在线观看 人物概述 人物介绍 投身革命 从容就义 后人评价 生平年表 生年新考 秋瑾诗选 月 梅(其一) 梅(其二) 读书口号 望乡

元代民族宗教政策

摘要: 对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是元代民族宗教政策的一个鲜明特点,本文对元代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原因、内容进行分析,对其利弊得失进行探讨。 关键词:元代;民族宗教政策 蒙古族的原始信仰是萨满教,历代可汗不乏虔诚的萨满教徒。尽管如此,蒙古贵族统治者从未排斥过与自己原有的宗教信仰不一致的宗教。相反,他们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兼容并包的政策、一视同仁皆为我用的方针对待各民族的各种宗教信仰,允许一切人等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力。有元一代,宗教信仰自由和对各种宗教的宽容优待政策,是其他王朝所无法比拟的,但同时,元代基于民族歧视政策的宗教政策,和对藏传佛教的过度推崇,激起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成为加速元王朝统治崩溃的原因。 一、元代民族宗教政策的内容 从整体看,元代没有发生强迫其它民族必须改变本民族宗教信仰和习俗的事情,但是为了保持蒙古贵族的特权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在国内公开推行民族压迫和分化政策。他们把全国各个民族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并根据其所处等级,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等方面作出了与之相应的政策或规定。但是另一方面,元代统治者崇尚儒学,重用汉族儒士,在政治上采用汉官体制,元朝的统治才逐渐稳定了下来。因此,元朝的民族宗教政策又具有因俗而治、宽容放任的一面。 (一)自由信教政策 元朝历代皇帝对任何宗教都同等对待,而无任何偏袒,即“在宗教信仰上实行承认现状和兼容并包的政策,对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其他信仰都给予宽容。”①蒙古贵族并不强迫其他民族接受自己的宗教文化形态,而是对当地民族的宗教文化表示充分的礼遇,利用宗教领袖对当地民族实行统治。 蒙古太祖十四年,成吉思可汗于率兵征讨花剌子模前夕,下诏特派近侍官札八儿、刘仲禄等二十余人寻访并邀请道教全真教派领袖丘处机,向其请教治国方略和养生之道。丘处机不远万里来谒后,被奉为上宾,备受优礼。太祖十八年,成吉思可汗下诏蠲免全真教团的差役赋税。由此开启元世蠲免各宗教团体赋税差役之端绪。 自成吉思可汗以下,历代大蒙古汗国的君主对汉地佛教及其僧团都奉行优礼的政策。著名的临济宗宗大师海云印简及其弟子刘秉忠,曹洞宗大师万松行秀及其弟子耶律楚材等对元王朝在中原的政治统治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世祖忽必烈始,藏传佛教受到空前尊崇。历代元帝在登基前都必须先受帝师的灌顶、授戒,因此可以说都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弟子。 除佛、道二教外,蒙元皇室对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也都实行扶植优容政策,允许其自由传教,修建教堂,发展信徒。元代中央有宣政院机构管理佛教和吐蕃事宜,有集贤院管理玄门道教,有崇福司掌领伊斯兰教、基督教事等。神职人员的生活费用,均由政府负担,社会地位崇高。 (二)分化利用政策 与蒙古贵族的民族歧视政策相对应,在宗教领域他们推行分化瓦解政策。一个地区各种宗教为保护自己教派的利益或争夺教徒,往往会发生许多矛盾和斗争,这时蒙古统治者就充分利用各种宗教以及教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带着自己的政治目的以调节人的身份出面加以冲裁,以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统治地位。 元代各种宗教以佛教与道教之全真教派间的斗争最为激烈。在1255年曾发生两教大辩论,道教失利,但不服,于是在1258年,即元宪宗八年,蒙哥汗命忽必烈在开平再次主持佛教与道教两教关于《老子化胡经》是真是伪的大辩论。佛教参加人有那彦国师、八思巴、刘秉忠、少林寺长老以及各地寺庙住持三百多人。道教参加者有道士二百多人。忽必烈的主要谋臣窦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绪论 第一章关汉卿 第二章王实甫及其《西厢记》 第三章元杂剧其他作家作品 第四章宋元南戏 第五章元代散曲 元代社会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1、城市经济的繁荣为俗文学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民族压迫使元代文学多有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反抗意识。 3、文士落魄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创作。 4、多元文化的融合形成了质朴刚健、酣畅自然的文学风格。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 元曲:元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式,包括小令和套数。 元代文学特点:叙事性文学的新形式—戏剧,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一、中国戏曲的形成和元杂剧的兴起: 中国戏曲发展经历:原始歌舞——“踏摇娘”——唐参军戏——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元杂剧。元代以来为戏曲的成熟期 二、元杂剧的发展概况和形式特点: 南北方戏剧圈:(一)(前期)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如东平、汴梁、真定、平阳等地。杰出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纪君祥等。剧作较多以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为题材,艺术风格绚丽多彩,常给人以激昂、明快的感受。(二)(后期)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建康、平江、松江乃至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既流行南戏,又演出北方传来的杂剧。 元曲四大家 关于元剧四大家,元明清三代许多评论家各有不同的提法,如周德清说“关、郑、白、马”(《中原音韵》),何良骏说“马、郑、关、白”(《四友斋丛书》),王骥德说“王、关、马、白”(《曲律》),徐复祚说“马、关、白、郑”(《曲论》)。但关、白、马总是被列入“四大家”之内的,有争议者只是王与郑。 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一)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有的再加一个“楔子”;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 (二)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下的一套曲词演唱,不相重复,而且一韵到底。 (三)演员角色可分末、旦、净三类。末分正末、副末、外末、小末等;旦分正旦、副旦、贴旦、搽旦、小旦等。 (四)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简称 一本四折加楔子,一折一调押一韵,一人主唱用北曲,题目正名是标题。

秋瑾生平简介

秋瑾简介 早年经历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卿(璇卿),号竞雄,华夏杰出女先烈,别署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闽县。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 清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二十二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大部分时间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冲,当着许多道喜的亲友朗诵自作的《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受到当地人们的敬重。1897年6月生下儿子王沅德。 投身革命 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女)。光绪二十九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1904年夏,她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并在横滨加入了冯自由等组织的三合会。 在日本期间,秋瑾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 秋瑾1907年1月14日创刊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 光绪三十一年,秋瑾归国。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徐锡麟、秋瑾先后加入光复会后,国内革命形势有了迅速的发展。光绪三十一年七月,秋瑾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其实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后,恐株连家庭,故有脱离家庭之举,乃借以掩人耳目。”是年十二月(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宣传女解放主张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从容就义 1905年秋,陶成章和徐锡麟在绍兴创办大通师范学堂,借以召集江南各府会党成员到校,进行军事训练。后来,秋瑾在该校发展了600多名会员。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 光绪三十四年,生前好友将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因清廷逼令迁移,其子王源德于宣统元年(1909年)秋将墓迁葬湘潭昭山。 1912年,湘人在长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其遗骨至浙,复葬西湖原墓地。后人辑有《秋瑾集》。 后人评价 对于为推翻满清专制帝制、创立民国而英勇献身的女中豪杰秋瑾,孙中山和宋庆龄都曾给予很高的评价。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8月16日至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

试论元代军事制度的民族特征

蒙古学信息 2000年第3期 试论元代军事制度的民族特征 崔树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杰 轩(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元代蒙古族统治者根据政治统治需要,逐步确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军事制度。这套制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蒙古族在军队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具有鲜明的多民族特征。本文欲对有关问题谈点看法,肯请方家匡正。 从元世祖忽必烈践位开始,蒙古政权统治中枢逐步南移中原,蒙古汗国时期已经形成的蒙古军和汉军两大系统,经过不断的调整和改造,逐渐组建成宿卫军和镇戍军。从表面看虽有中央、地方或曰内、外之别,但两者之结合则造成了“内外相维,以制轻重之势”①。实际上都实现了军权的高度集中。无论是在宿卫军还是镇戍军中,蒙古军都处于最高地位。汉军、新附军虽然主要由汉人和南人组成,但在兵员构成方面也有契丹、女真等各族成份。在军队编制方面也表现出蒙古族军制的特色。 宿卫军的建立及其完善是元代蒙古族统治者在军队建设方面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所谓宿卫军,指的是以保卫蒙古皇帝为中心的中央政权为主要任务的部队。这支部队的建设,既与蒙古早期宿卫制度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又有元代蒙古族统治者根据定都中原以后的需要而采取的新措施。 元代的宿卫军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蒙古族统治者保留了旧制中的“怯薛”(蒙古语keˇs ig)组织。早在成吉思汗时代,为加强保卫大斡耳朵的护卫力量,把蒙古各部尽可能控制在大汗手中,曾下令从蒙古“各万户千户百户内。选一万人做者”②。这一万名蒙古子弟都是所谓“有技能,身材壮”的勇猛之士。显然,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很强,而来自蒙古万户、千户、百户的蒙古族子弟,从民族感情以及其他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凝聚力。成吉思汗将这一万人分成四班,各设长官统领,分四番八值,“宿三夜一次交替”,保卫大汗的安全。这就是蒙古的“怯薛制”。《元史?兵志二》云:“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成吉思汗时的四怯薛长,选功臣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担任。在他以后,历任蒙古皇帝都有这样一支部队保卫大斡耳朵,“是故一朝有一朝之怯薛”③。不过,怯薛的职能经过不断的演变,除以护卫为主外,又包括了其它一些内容。据《元史?兵志二》,“怯薛之职而居禁近者,分冠服、弓矢、食饮、文史、车马、庐帐、府库、医药、卜祝之事,悉世守

中国历史-元代民族史观的时代特点

元代民族史观的时代特点 '\xa0 民族史观是民族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史学史研究中关于历史思想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的研究,对于认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 和认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史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xa0\xa0\xa0\xa0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了全国的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皇朝,在这空前统一的国家内,我国封建 的民族构成与各民族的融合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而史学对这一时代特征的反映,也通过民族史观更为鲜明、突出地表现出来,本文试图从时代、史学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角度来对此问题加以梳理,希望有助于对民族史观在中国古代史学中的发展规律的探讨。 \xa0 一\xa0 元朝大一统与民族史观的时代背景 \xa0 与辽、金、西夏等皇朝一样,元代的 功绩在初期大都经由武力而得。这就决定了它在 方面亦基本遵循从相对独立发展本民族文化到吸收融合多民族文化的发展途径。然而,作为中国历史上统治疆域最为广袤的封建皇朝,元朝在文化发展上又具有与前者不同的特征:其一,自魏晋起,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他们从割据一方到建立与中原皇朝相抗衡的封建政权,再到君临万方,统一全国,其势力发展、演进的轨迹十分明显,而这一发展的最高点,无疑是元皇朝。这一客观历史事实决定了它在吸收各民族文化方面具有前代任何少数民族政权无法比拟的开阔性、广泛性;其二,元朝统一战争也是中国各民族力量进行新的重组的过程,经过战争的洗礼,有些民族消失了,有些新的民族产生了。元代建立以后,中国的民族构成基本确定下来,“中国历史的民族组合,到了元代,可以说是基本稳定下来了,其后虽有满族的入关,变动并不太大”[1]。在元代统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其他民族人材为其所用,并立下汗马功劳,如畏兀、吐蕃、摩些、契丹、回回等民族,他们或为蒙古贵族冲锋陷阵,或为其劝降招抚,推动了元统一的进程[2]。这一现象说明且决定了元代民族融合具有深厚而广泛的历史基础,即其民族融合的深刻性;其三,受上述两点决定,元代的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就史学方面来说,元代不仅有本民族的史学名著《蒙古秘史》,又有藏族史家公哥朵儿只所著《红史》、索南坚赞所著《西藏王统记》等关于藏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史籍问世;至于元修三部正史,更是汉、蒙、康里、唐兀、畏兀儿、哈剌鲁[3]等各民族、各地区史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此外,契丹族耶律楚材、耶律铸父子,回回族赡思,也是当时著名的史家。在这种情况下,“壤地有南北,人物无南北,道统文脉无南北”[4]就不仅仅是一种政治上的溢美之词,而是具有了事实上的依据与可能,并进而成为史学当中一种比较普遍的认识。与此同时,民族政权的封建性质所必然带来的民族不平等与民族压迫,也成为元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方面。这两种看似对立的历史现象,决定了元代民族史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二\xa0 正统论与民族史观 \xa0\xa0\xa0 元代史学中的正统之说,论三史修撰者,以修端、杨维祯为代表;而继南宋正统问题讨论余绪者,则多以对《资治通鉴纲目》及三国史事的续作、改订、阐发为基本方式;从总论角度阐述正统之说者,则以杨奂的《正统八例总序》为代表。其中每家都各持一说,其讨论范围之广实为前代罕见。从民族史观的角度来对这些正统观点进行概括分析,有这样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正统之说在元代勃兴的原因有多种,政治上的因素当为其中首要方面。与辽、金一样,元朝在建立之初就声明自己的“正统”地位。这可从元初两篇诏文中看出来。一篇是发布于中统元年(1260年)的元世祖忽必烈的《即位诏》,其中说,忽必烈即位的原因有两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