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心理学考试题库

公共心理学考试题库

公共心理学考试题库
公共心理学考试题库

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

一.填空题

1.于1860至1879年间,和等人开始采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使之逐渐从哲学、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有:、分析与综合的原则和。

3.心理学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人的心理,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 指的是来源于现实并为每个人所意识到的各种映象本身,_________ 指的是这种映象存在的方式及其组织。

5.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它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共同的,二是个性差异。

6.心理学于年由费希纳、等人开始采用实验法并逐渐从哲学、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迄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

7.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两项,它们分别是和。

二.名词解释

1.实验室实验

三.选择题

1.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常用一种方法,即在日常的情境中进行心理实验。这种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室实验法

C 自然实验法

D 调查法

2.研究男孩和女孩游戏方式的不同,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 实验室实验法

B 测验法

C 自然观察法

D 相关法

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于1957做的“意向对保持学习材料的影响”的研究,运用了: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调查法

D、自然实验法

4.通过与被考察事物的直接接触,发现问题或事实材料,然后依据一定的理论对现象实质或问题成因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心理调查

B、访谈法

C、个案法

D、观察法

5.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条件,在日常活动的情境中主动引起被试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室实验

B、自然实验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作品分析法

6.在研究心理现象时,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揭示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原则是:

A、系统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分析与综合的原则

四.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

第一章答案:

一.填空题

1.费希纳,冯特;

2. 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3. 心理过程,个性差异;

4.心理内容,心理形式;

5.心理现象,心理过程;

6.1860,冯特;

7.理论任务,应用任务。

二.名词解释

1.实验室实验:它是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内借助于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的心理实验。

三.选择题

1C 2C 3D 4D 5B 6C

四.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

答:(1)要提高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必须了解心理学。

(2)结合教育实际开展研究,有助于心理学发展。

(3)心理学与当代教学改革。

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

一.填空题

1.“尝梅止渴”属于________________反射。“谈虎色变”属于________________反射。

2.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的反映。

3.心理是的反映,是的机能。

4.高等动物与人的行为是由许多反射组成的,按照巴甫洛夫的学说,反射分为两种,它们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5.人的行为是由许多反射组成的,根据巴普洛夫的学说反射分为和。

6.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护生存所必需的。另一类是指人类的。

7.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它由五个环节组成,即感受器官、、中枢、传出神经、。

二.名词解释

1. 心理年龄特征:

2.(广义)个体心理发展:

3.无条件反射

4.条件反射

三.选择题

1.以下通过学习获得的反射行为是:

A 奶瓶进嘴就吸吮

B 有异物而眨眼

C 光刺激增强瞳孔则缩小

D 听到玲声进教室

2.“红灯停,绿灯行”属于:

A本能 B条件反射 C无条件发射 D第一信号系统

3.在反射活动中,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被称为()。

A、反射弧

B、反射环

C、感受器

D、反射

4.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是因为心理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普遍性

5.神经系统的“传入—传出—反馈传入—再传出”的回路结构,被称作:

A、反射环

B、反射

C、反射弧

D、条件反射

6.在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对个体心理发展起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努力

四.简答题

1.心理发展具有哪些基本规律?

五.论述题

1.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各起到什么作用?二者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你如何看待社会环境中的教育因素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

2.什么是狭义心理发展?结合实际分析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答案:

一.填空题

1.无条件,条件(或第二信号系统条件)

2.客观现实,主观(能动);

3. 脑,客观世界;

4.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

5.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6.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传入神经,效应器官;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年龄特征: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2.(广义)个体心理发展:指从受精卵开始到衰老的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4.条件反射: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后天学习而产生的反射。

三.选择题

1 D

2 B 3A 4B 5A 6A

四.简答题

1.心理发展具有哪些基本规律?

答:(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的数量不断积累和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质变过程。

(2)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3)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

(4)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五.论述题

答:1.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各起到什么作用?二者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你如何看待社会环境中的教育因素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

(1)遗传因素提供能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

(2) 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使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能力;

(3)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论的基本思想:

①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某一因素的作用大小、性质依赖于另一因素;

②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③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不是始终不变的,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性质心理机能上是有所不同的。

(4)环境中教育因素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①教育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必须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既有能力,并且提出略高一些的要求从而促进学生心理不断发展。

②教育虽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条件,制约着学生的心理发展,但其作用并非万能的、唯一的和无条件的。

③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不是一种机械的、简单的、直接的“授予”过程,而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活动实现的。

④儿童心理发展过程虽然有共同性,但在发展速度、水平、各种心理机能的优势表现以及个性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

2.什么是狭义的心理发展?结合实际分析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答:狭义的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心理变化。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如下:

第一:教育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必须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既有能力,并且提出略高一些的要求,从而促进他们心理的不断发展。(2分,分析1分)

第二:教育虽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条件,制约着学生的心理发展,但其作用并非是万能的。(2分,分析1分)

第三: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直接的授予过程,而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活动实现的。(2分,分析1分)

第四:儿童心理发展过程虽然有共同性,但是在发展速度、水平、各种心理机能的优势表现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2分,分析1分)

第三章注意

一.填空题

1.预先有一定的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_____ ____;而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____________。

2.经过训练,人可以“一心二用”,这体现的注意特性是;“一目十行”体现的注意的特性是。

3.一般来说,注意转移的速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

4.注意的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注意的是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上。

5.根据注意前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以及注意时是否需要意志的努力可将注意分为、和有意后注意。

6.引起无意注意的内部原因有、以及知识经验。

7.衰减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在修正过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工作,注意的信息并不是完全被过滤掉,而是

被,强度减弱了。

8. 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与认识过程难以分开的、有时与意志相关联的一种状态。

二.名词解释

1. 注意:

2.无意注意

三.选择题

1.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特征是:

A 注意转移

B 注意分配

C 注意分散

D 注意广度

2.在注意理论中,衰减模型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卡尼曼

B 詹姆斯

C 布洛德本特

D 特瑞斯曼

3.教师不提倡学生课堂上带手机,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

A、注意分散

B、注意起伏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4.初学开车的人往往手忙脚乱,动作熟练后则流畅自如,说明什么实现了。

A、注意分散

B、注意起伏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5.“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是因为客观刺激物具有什么特性?

A、强度

B、对比

C、活动和变化

D、新异性

6.“一目十行”体现的是注意的:

A、范围

B、稳定性

C、分配

D、灵活性

7.“一心二用”指的是注意的:

A、范围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8.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体现了注意的:

A、稳定性

B、分散

C、起伏

D、转移

9.上一节课是语文课,下一节课是物理课,在听了语文课之后,主动地把注意转到了物理课上,这种活动是注意的:

A、分配

B、分散

C、转移

D、起伏

10.1890年,在其《心理学原理》中提出注意的双重系统假设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威廉·詹姆士

C、斯金纳

D、桑代克

四.简答题

1.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的特点是什么?

3.简述教学上造成学生注意力涣散的主要原因。

4.引起无意注意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

1.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2.结合实际论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答案:

一.填空题

1.有意注意(或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或不随意注意);

2.注意分配,注意广度(或注意范围);

3.原来注意的专注度,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4.注意范围,注意的稳定性;

5.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6.需要、兴趣;

7.特瑞斯曼,衰减;

8.注意,意识活动;

二.名词解释

1. 注意:是心理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选择题

1C 2D 3A 4C 5B 6A 7C 8D 9C 10B

四.简答题

1.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的特点是什么?

答:(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

(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4)刺激物的新异性。

2.怎样保持有意注意?

答:(1)消除与完成活动任务无关的干扰。

(2)加深对任务的理解,不断组织自己的活动。

(3)利用间接兴趣,特别是稳定的间接兴趣的作用。

(4)发展自我控制能力。

3.简述教学上造成学生注意力涣散的主要原因。

答:(1)刺激过多或过少;

(2)情绪急剧波动;

(3)反抗或淡漠;

(4)寻求注意和承认。

4.引起无意注意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答:(1)需要和兴趣;

(2)情绪状态;

(3)知识、经验;

五.论述题

1.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答: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包括主客观两方面:

刺激物的特点有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人的内部因素有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

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要做到:

(1)凡是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尽量赋予其无意注意的特点。

(2)和教学无关的刺激物,要尽量予以淡化。

2.结合实际论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1)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①与教学无关的刺激尽量避免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

②尽量赋予教学无意注意的特性

(2)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①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

②培养间接兴趣;

③发展自制力;

(3)两种注意的交替进行

在教学中,过分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易引起疲劳和注意涣散;但如果只让学生依靠_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的主动性及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力的发展,因此,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一.填空题

1.外部感觉包括:视、听、嗅、味、肤觉;而内部感觉包括:内脏觉、

和。

2.寝室熄灯后,过一段时间能看清屋里的桌椅,这是视觉的 ___ 现象,这种适应过程,视觉感受性比原来有所。

3.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做,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叫做。

4.同样一个灰色矩形,放在白色背景上看上去暗淡些,放在黑色背景上看上去明亮些,这种现象是_____________;吃了甜糖后接着吃柑橘,觉得柑橘酸,这种现象是 _____________。5.区别出同种刺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称为;刚刚产生差异感觉所需刺激的最小变异量叫。

6. 是衡量感受性的标准,两者之间呈关系。

7.黑人的牙齿格外白,这种现象是 _对比,吃完糖再吃苹果觉得苹果特别酸,这种现象是___________对比。

8.根据感觉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特点,可以把各种感觉区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和。

9. 是反映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特征的知觉。是反映客观现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二.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观察

4.绝对感受性

三.选择题

1.吃了甜糖后接着吃柑橘,觉得柑橘格外酸。这个现象是:

A 联觉

B 同时对比

C 继时对比

D 感觉适应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个现象是:

A 联觉

B 同时对比

C 继时对比

D 感觉适应

3.“月明星稀”,这个现象是:

A 联觉

B 同时对比

C 继时对比

D 感觉适应

4.无论在中午的强光下还是傍晚的昏暗光线下,我们看到的煤块总是黑的,这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5.下列情况中感受性升高的是:

A、明适应

B、暗适应

C、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D、厨师的菜越炒越咸

6.刚进入水中游泳时,觉得水是冷的,不久就不再觉得冷了,这是什么现象?

A、适应

B、对比

C、补偿

D、联觉

7.过马路时要注意车辆,车辆是什么的反映对象?

A、记忆

B、情感

C、知觉

D、思维

8.把“帅范学院”知觉为“师范学院”是由于知觉的:

A、相对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9.“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体现的是:

A、感觉的适应

B、感觉的对比

C、联觉

D、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0盲人的听觉、触摸觉发达是因为感觉的:

A、对比

B、适应

C、补偿

D、剥夺

A、联觉

B、同时对比

C、继时对比

D、感觉适应

12.人们在研究感觉现象时发现,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相等关系

D、无关系

13.在知觉事物时,我们总要使用一个标准才能进行判断,这个标准叫:

A、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对象

C、知觉的参照系

D、知觉的结果

四.简答题

1.知觉有哪些特性?

2.培养学生观察力时,应教给学生哪些观察方法?

3.简述如何培养观察力。

4.在教学中,直观教具是传授知识的有效手段。为了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第四章答案:

一.填空题

1.平衡觉,运动觉;

2. 暗适应,升高;

3.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

4.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5.差别感受性差别阈限;

6.感觉阈限,反比;

7.同时性,继时性;

8.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9.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二.名词解释

1.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

3.观察: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4.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三.选择题

1C 2D 3B 4D 5B 6A 7C 8B 9A 10C 11D 12A 13C

四.简答题

1.知觉有哪些特性?

答:(1)知觉的相对性(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2.培养学生观察力时,应教给学生哪些观察方法?

答:(1)教育学生在观察前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2)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

(3)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善辨多思。

(4)指导学生做好观察总结。

3.简述如何培养观察力。

答:(1)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

4.在教学中,直观教具是传授知识的有效手段。为了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使用直观教具;

(3)应当把直观和言语结合起来。

5.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答:(1)知识经验;

(2)定势;

(3)需要和情绪。

第五章记忆

一.填空题

1.“视觉后象”是_____________记忆最明显的例子;“查询一个电话号码拨打后随即忘掉”是____________记忆最明显的事例。

2.从记忆映象内容性质上分,我们对所观看的舞蹈家的表演记忆犹新,这是___ __记忆;而舞蹈家形成娴熟技能、技巧是以___ ___ _记忆为基础的。

3.记忆一段材料,往往是开头与结尾部分记得牢固,而对材料的中间部分最容易遗忘。这是因为记忆材料的开头部分不存在___ ___ _,而记忆材料最后部分则不存在___ ___ _。

4.按记忆映象的不同性质分类,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从保持内容上看属于记忆;而对打字技巧的记忆属于记忆。

5. 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就不记得了。从保持时间上看这是记忆,视觉后象是典型的记忆。

6.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分别是和。

7.记忆是一种心理过程,包括、、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8.记忆表象的特征有和。

9.感觉记忆的信息经过进入短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有意的、重复的

可以输入到长时记忆阶段。

10.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为,记忆容量为。

11.一段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是由于抑制和抑制的双重作用。

1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既属于记忆,又属于记忆。

13. 是在理解材料内在本质的、因果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和特点,采取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称为。

14.记忆的是指识记的材料能否长久地保存;记忆的是指能否从记忆库中及时提取所需要的材料。

15.储存的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容会随时间的推移和获得后继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在

和上发生某些变化。

二.名词解释

1.记忆

2.记忆表象

三.选择题

1.小学生先学习汉语拼音,再学习英语字母时,经常把英语字母的发音错读成汉语拼音的发音,这种现象是:

A 记忆衰退

B 前摄抑制

C 倒摄抑制

D 线索错误

2.“话到嘴边”、“提笔忘字”的现象是:

A 记忆衰退

B 干扰抑制

C 永久性遗忘

D 线索依存性遗忘

3.进行知识竞赛时,选手们同样具备相关的知识,但有的人能够快速抢答,这主要体现了该选手的记忆品质是:

A 记忆的敏捷性

B 记忆的持久性

C 记忆的准确性

D 记忆的准备性

4. 打字员对打字技巧的记忆是:

A、瞬时记忆

B、逻辑记忆

C、短时记忆

D、运动记忆

5.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可用组块为单位进行测量。心理学家米勒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是:

A、7±4个组块

B、7±3个组块

C、7±1个组块

D、7±2个组块

A、瞬时记忆

B、形象记忆

C、短时记忆

D、运动记忆

7.“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体现的是: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8.记忆储备容量相当的情况下,在强大比赛中获胜的关键主要取决于记忆的: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确性

D、准备性

9.从知觉过渡到思维、从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和中间环节是:

A、想象

B、表象

C、感觉

D、观察

10.考试中对于选择题的回答属于()。

A、再认

B、重现

C、想象

D、观察

11.在各种记忆活动中,以词语为中介、以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逻辑记忆

D、情绪记忆

1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在研究遗忘规律时选用的学习材料是:

A、有意义音节

B、无意义音节

C、数字

D、短文

四.简答题

1.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看出遗忘的进程如何?

2.简述如何合理地组织识记。

3.对遗忘原因的解释主要有三种假说,它们分别是什么?

4.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与哪些基本条件有关?

五.论述题

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遗忘进程有何规律?如何有效地组织复述与复习?

2.说明识记的种类,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合理地组织识记。

3.绘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曲线所表达的遗忘的规律,并结合实例阐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述与复习。

第五章答案:

一.填空题

1.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

2.形象,运动;

3. 倒摄抑制,前摄抑制;

4.语词-逻辑,运动;

5.短时,瞬时;

6.1分钟以内,1分钟以上;

7.识记,保持;

8.形象性,概括性;

9.注意,复述;10.20秒-1分钟,7+2个组块;11.前摄,倒摄;12.情绪,长时;13.意义识记,机械识记;14.持久性,准备性;15.质量,数量;

二.名词解释

1.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重现。

2.记忆表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不在面前出现时,在头脑中仍然能够再现出事物的形象。

三.选择题

1B 2D 3D 4D;5D 6C 7A 8D 9B 10A 11C 12B

四.简答题

1.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看出遗忘的进程如何?

答:(1)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2)遗忘是不平衡的;

(3)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后忘得慢,忘得少。

2.如何合理地组织识记?

答:(1)提出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

(2)使识记材料成为活动的对象。

(4)帮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识记。

3.对遗忘原因的解释主要有三种假说,它们分别是什么?

答:(1)衰退说;

(2)干扰说;

(3)提取失败说。

4.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与哪些基本条件有关?

答:(1)识记的准确性和保持的巩固性;

(2)再认的事物与识记所留下事物映象之间的一致性;

(3)再认时的环境与识记时的环境相类似。

五.论述题

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遗忘进程有何规律?如何有效地组织复述与复习?

答:遗忘规律:

(1)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2)遗忘是不平衡的;

(3)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后忘得慢,忘得少。

有效地组织复述与复习:

(1)科学地组织和安排复习时间:

①复习要及时。

②复习方式多样并给予具体指导;

③采用阅读与尝试重现交替进行的方法;

④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方法结合。

(2)复习要适量。

(3)进行适当的超额学习。

2.说明识记的种类,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合理地组织识记。

按照人在识记时的目的性和意向程度不同,识记可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按照识记材料的性质和对材料的理解程度不同,可以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在教学中组织识记要做到:

(1)提出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

(2)使识记材料成为活动的对象。

(3)合理安排识记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4)帮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识记。

有效地组织复述与复习:

(1)科学地组织和安排复习时间:

①复习要及时

②复习方式多样并给予具体指导;

③采用阅读与尝试重现交替进行的方法;

④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方法结合。

(2)复习要适量

(3)进行适当的超额学习

3.绘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曲线所表达的遗忘的规律,并结合实例阐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述与复习。

图略

遗忘的规律:遗忘先快后慢;遗忘是不平衡的;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后忘得慢,忘得少。

(1)复习要及时;

(3)采用阅读与尝试重现交替进行的方法;(4)平时更多采用分散复习的方法;(5)复习要适量;进行适当的超额学习。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一.填空题

1. 从思维凭借物看,儿童“照猫画虎”是__ ____思维;中学生做代数式运算是 _____思维。

2.“月晕而风”反映了思维的和两个重要特征。

3.心理学家卢钦斯的实验要求被试设法用大小不同的容器去取一定量的水,这个实验说明___ ______对解决问题有影响;梅尔的实验要求被试把两根从天花板上垂下来的绳子系在一起,这个实验说明___ ______影响问题解决。

4.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称为________________;幼儿拿竹竿当马骑,此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_ 。

5.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经历如下四个阶段:_ _ 、明确问题、提出假设、___ _____。

6.人的思维一般可分为、和抽象思维。

7.思维的特征包括和。

8.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已知的信息和某些有关的规则,寻找突破口,并从初步突破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便进一步搜索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是;从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出发反向推理,探讨达到目标的先行步骤的方法是。

二.名词解释

1.思维

2.想象

3.再造想象

三.选择题

1.鲁讯在写作时,在头脑中构想出“祥林嫂”的形象,这种想象属于: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 无意想象 D 幻想

2.画图形解决几何问题,这种思维属于:

A 动作思维

B 形象思维

C 抽象思维

D 逻辑思维

3.我们在阅读《祥林嫂》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的形象是什么想象的形象?

A、幻想

B、原型

C、再造

D、创造

4.读“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诗句,脑中反映出相应的场景,这种想象

是: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5.幼儿“点数”属于:

A、直观动作思维

B、直观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创造性思维

6.理想属于:

A、观察

B、表象

C、想象

D、思维

7.看问题“一针见血”体现了思维的()。

A、逻辑性

B、灵活性

C、广阔性和深刻性

D、独立性和批判性

8.不反映客观事物形象的认识活动是()。

A、观察

B、记忆表象

C、想象

D、形象思维

9.借助思维,人可以认识植物与动物、动植物与人类的生态平衡关系,认识温度的升降与金属胀缩的关系,认识体温、生物电及血液成分等变化与人体健康状况之间的联系,这些说明思维具有:

A、间接性

B、概括性

C、发展性

D、敏捷性

10.数学定理的证明、科学假设的提出,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人的心理特点分析等,这些主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动作思维

D、直觉思维

11.一个勤奋、乐观、自信、坚定、勇于探索的人,能够克服困难去解决许多疑难问题;而一个怠惰、怕难、无信心、遇事动摇不定的人,往往使解决问题的工作半途而废。这说明解决问题时受什么因素影响?

A、心理表征

B、知识经验

C、个性特点

D、尝试性动作

四.简答题

1.影响解决问题的个人因素主要有哪些?

2.简述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五.论述题

1.如何合理组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第六章答案:

一.填空题

1.形象,抽象(或逻辑);

2.概括性,间接性;

3.定势,功能固着;

4.抽象思维,直观形象思维;

5. 提出问题,检验假设;

6.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

7.概括性,间接性;

8.选择性搜索,逆推法;

二.名词解释

1.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

2.想象: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再造想象: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三.选择题

1A 2B 3C 4B 5A 6C 7C 8D 9B 10B 11.C

四.简答题

1.影响解决问题的个人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知识经验;

(2)心理表征;

(3)定势;

(4)尝试性动作;

(5)个性特点和动机状态。

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两类:情境的因素和个人的因素。

情境因素包括刺激模式的内容性质、复杂程度、结构特点和呈现形式;

个人因素包括知识经验、心理表征、定势、尝试性动作、个性特点和动机状态。

五.论述题

1.如何合理组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答:(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2.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答:(1)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

(分析和论述略)

(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3)思维的逻辑性。(分析和论述略)(4)思维的灵活性。(分析和论述略)

第七章情感

一.填空题

1.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大体上可以分为道德感、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

2.与人生理需要满足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是,它具有情境性和表浅性;而与人

社会性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是__ ,它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3.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而的情绪状态。

4.情绪主要与需要相关联,情感主要与需要相联系。

5.根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操作困难的代数问题的最佳状态是处于___ 的激动水平;操作初等算术技能的高峰,处于___ _____激动水平。

6.心情愉快、舒畅或者心情烦闷、抑郁不快,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下来,这种情绪状态是。暴怒、恐惧、狂喜等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是。

二.名词解释

1.情绪(情感)

2.心境

3.道德感

三.选择题

1.看到不公平的事怒不可遏,这种情绪状态是:

A 应激

B 激情

C 心境

D 热情

2.“手舞足蹈、摩拳擦掌”属于:

A表情 B应激 C心境 D 道德感

3. 绝望属于情绪状态中的: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挫折

4.人逢喜事精神爽属于情绪状态中的()。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挫折

5.“爱屋及乌”、“草木皆兵”体现的是: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紧张

6.在认识事物或研究问题时,对新的还未认识的东西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惊奇、疑惑属于: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应激

7.人在认识事物或研究问题时,对于新的尚未认识的东西,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对于不能理解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表现出惊奇和疑虑;对于正在论证、评价的问题,表现出维护自己观点的热情,所有这些都属于:

A、美感

B、想象性的道德感

C、理智感

D、伦理性的道德感

8.当你急切地盼望下课时,电铃的响声就会使你特别感到欣快;当你在车站久候来车时,公共汽车驶来的声音,使你非常高兴。这说明客体是否能引起人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以人的什么为中介的?

A、感觉

B、需要

C、注意

D、思维

四.简答题

1.如何教会学生调解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2.教师应在哪些方面教会学生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3.简述情绪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五.论述题

1.举例说明健康心理和良好情绪的标志。

第七章答案:

一.填空题

1.理智感,美感;

2.情绪,情感;

3. 猛烈,时间短暂;

4.生理,社会;

5.较低,中等;

6.心境,激情;

二.名词解释

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2.心境:是一种微弱的、平静的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

3.道德感: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善恶、是非、荣辱关系的情感体验。

三.选择题

1B 2A 3A 4B 5B 6B 7C 8B

四.简答题

1.如何教会学生调解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答:(1)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并端正学生的情绪经验;

(3)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使他们的情感向正确道德方向发展。

2.教师应在哪些方面教会学生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答: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

丰富并端正学生的情绪经验;

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

3.简述情绪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答:(1)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内容越困难,学习效果越容易受到较高激动水平的影响。

(2)高度愤怒或过分高兴时,解答问题的效果不佳;

(3)简单的操作,在高度激动水平上效果最佳;

五.论述题

1. 举例说明健康心理和良好情绪的标志。

答:(1)正确地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举例略)

(2)能使反应的强度与引起情绪的刺激强度相适应。

(举例略)

(3) 情绪反应的时间应随引起情绪的客观情境的转移而有所变化。

(举例略)

(4)情绪反应的特点应与年龄阶段相适应。

(举例略)

第八章心理的个别差异

一.填空题

1.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 ___ _____和相应____________中的心理特征的结合。

2.气质主要取决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有强度、___ ___ 和____________这三种特性。

3.个性心理特征最表现人们的个别差异,主要有体现在、气质和三

方面。

4.弗里德曼和罗森曼从医学角度把人的性格分为和。前者时间紧迫感强,具有竞争性;后者极端保守,对时间压力漠不关心。

5. 某人情绪发生慢,沉着冷静坚忍,注意转移较慢,不善于交际,动作不够灵敏,这个人的气质类型基本属于_________________,某人言语动作快而难于自制,热情胆大,急躁易怒,这个人的气质类型属于 ______ 。

6.1956年,美国的 ____ 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认为构成智力的因素可以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种。

7.乐观或悲观属于性格的特征,大公无私、自私自利属于性格的 __ 特征。

8.说明下列人物的气质类型:林黛玉 ______ ;鲁智深。

9.自觉性、独立性、果断、坚强、沉着、自制、勇敢,或者相反,如盲目性、依赖性、优柔、软弱、怯懦等,被称为性格的_____________特征;暴躁、温和、乐观、悲观等,被称为性格的__ ______特征。

10.一般的认识能力如: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也叫做 ____ ,通过测验法对一般能力进行评价的结果叫 ____ 。

11.某人情绪发生慢而深刻,沉着冷静坚忍,但注意转移较慢,不善于交际,动作不够灵敏,这个人的气质类型基本属于________________;某人具有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于自制、热情、显得直爽或胆大、易怒、急躁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判断他的气质类型基本属于 ____ 。

12.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的性格特征;二是对___ _____的态度的特征;三是对___ _____的态度的特征。

13.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___ _____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个人机体的状态取决于这四种体液的___ _____关系。

14.关于一般能力的结构,各国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其中,英国的斯皮尔曼认为能力由___ ____和___ _____构成。

15.气质与性格的关系非常密切,气质对一定性格特性的形成起或的作用。

16.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有两种基本过程,它们分别是和。

17.人们有意识地调节自己外部动作,以作用于外界环境的能力是___ ____活动能力。参加社会群体生活,与周围人们相互沟通,保持协调的能力是___ ____能力。

二.名词解释

1.气质

2.性格

3.能力

三.选择题

1.某学生安静、沉稳、情绪发生慢而弱,言语动作和思维比较迟缓,注意稳定、显得庄重、

坚忍,但也往往表现出执拗、淡漠等,他的气质类型是: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2.儿童最早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是:

3.最先按照个人倾向于内部世界还是外部世界,将人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的心理学家是:

A 比奈

B 荣格

C 弗里德曼

D 卡特尔

4. 下列更多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一项是:

A品德 B情感 C气质 D性格

5.自私或是无私属于性格的()特征。

A、情绪

B、态度

C、理智

D、意志

6.关于能力的结构,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智力三元结构理论的提出者是:

A、加德纳

B、斯皮尔曼

C、斯腾伯格

D、塞斯顿

7.在个性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

A、能力

B、气质

C、需要

D、性格

8. 按个体独立性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的是:

A、罗森曼

B、威特金

C、卡特尔

D、列维托夫

9.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强、平衡、灵活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0.在学生中可以看到,有的音乐能力优异,有的绘画才能突出,有的善于表演,有的长于写作,有的数学学得特别好,有的外语掌握得特别快,这说明学生们在哪方面存在个别差异?

A、操作能力

B、一般能力

C、特殊能力

D、交往能力

11.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某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强、平衡、灵活型,相对应他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粘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12.按照弗里德曼和罗森曼对性格类型的划分,某人具有竞争性、强烈的抱负和较强的时间紧迫感,十分关心工作细节,愿与别人比较等特点,他的性格类型是:

A、D型性格

B、C 型性格

C、A型性格

D、B型性格

四.简答题

1.气质与性格的关系如何?

2.性格的结构具有哪些特点?

五.论述题

1. 各种典型气质类型的人都具有优点和不足,典型气质类型有哪些,他们在认知、情绪、意志行为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个性表现分别怎样?教育中如何对这四种典型气质的学生因材施教?试分别举例说明。

2.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的看法。

3.结合社会活动实际论述气质类型的特征。

第八章答案:

一.填空题

1.稳定态度,行为方式;

2.平衡性,灵活性

3.能力,性格;

4.A型性格,B型性格;

5.粘液质,胆汁质;

6.三维结构模型,120;

7.情绪、态度;

8.抑郁质、胆汁质;

9.意志,情绪情感;

10.智力,智商;11.粘液质,胆汁质;12.劳动,自己;13.希波克拉底,数量;14.一般因素,特殊因素。15.促进,阻碍;16.兴奋,抑制;17.实践,社会交往。

二.名词解释

1.气质: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2.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相应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性的结合。

心理学考试试题

管理心理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 )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2.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3.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 A.早期管理理论 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 ) A.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 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 ( )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策理论 7.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的( )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反映过程 8.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 ) A.特质论 B.社会学习论 C.心理分析法 D.个性类型论 9.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0.“早熟”与“晚熟”是(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11.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归因的偏差是( ) 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涉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 12.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 ) A.一致性改变 B.不一致性改变 C.同化改变 D.异化改变 13.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心理学试题三

公共心理学试题三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个2分) 1、动机 2、意志 3、能力 4、思维 5、注意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脑是心理的,心理是脑的。 2、分析器由、和。 3、吃过梅子的人一听到“梅子”这个词就会分泌唾液。这属于第 信号系统。 4、中枢在大脑的颞叶;中枢在大脑的额叶。 5、学生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这属于注意的;走神属于注意的。 6、“自知之明”属于知觉;“度日如年”属于。 7、在100克的重量上增加3克,甲同学能觉察出重量的差异;当增加5克时,乙同学能觉察出重量的差异。这说明甲同学的差别阈限比乙同学的差别阈限,乙同学的差别感受性比甲同学的差别感受 性。 8、“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属于知觉的;蓝光下的国旗我们仍然知觉为红色,这属于知觉的。 9、是一个人所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积累经验的功能表现。它包括、、或三个基本环节。 10、情绪发生快而多变的人是的气质类型,情绪发生慢而弱的人是的气质类型。 11、道德感从表现形式上看,大致可分为的道德感、 的道德感和道德感。 12、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叫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叫迁移。习惯于右脚起跳的人在学习左脚起跳的撑竿跳高就不容易,这是迁移,会骑自行车的人学骑摩托车相对较容易,这是迁移。 三、选择题(共15分,前7题是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后4题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叫()。 A、热情 B、激情 C、应激 D、心境

2、用粉笔在黑板和墙壁上画同样一个圆,但我们看起来黑板上的圆清楚分明,墙壁上的圆模糊不清,这说明了我们的知觉具有()这一特性。 A、整体性 B、理解性 C、相对性 D、恒常性 3、当人或动物面临一个新的情境时,会进行各种尝试,以求得动机的满足,这种学习属于:() A、机械学习; B、试误学习; C、顿悟学习; D、模仿学习; 4、人们通常都有这样的感受:遇到高兴的,往往使人精神愉悦,心情激动;如果身体不适,情绪往往就不好,这表明 () A、人的心理活动来源于心脏 B、人的心理与生理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C、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人脑 D、人的心理活动是通过人的言行来表现的 5、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无意后注意 D、有意后注意 6、表象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但表象比知觉() A、更具体 B、更形象 C、更清晰 D、更概括 7、人的性格的形成,主要由哪种因素决定。() A、遗传 B、社会环境 C、家庭 D、学校 (多选题) 8、按照记忆的时效可分为哪几种记忆()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运动记忆 D、长时记忆 9、请选择人与动物皆具有的心理现象。() A、感知觉 B、第二信号系统 C、情感 D、意志 E、情绪 F、具体思维 10、请选择下列现象那些是条件反射。() A、酸食物入口,唾液增多 B、小明家的小狗一听喊小虎就跑过来 C、谈梅生津 D、对钱的喜好。 11、下列哪些心理特征属于先天性的。 A、气质 B、素质 C、能力 D、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四、实例分析(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为什么A组的八条线段会感觉为四组,而B组的却首先知觉为三个长方形? 2、在我们背诵比较长的文章时,那些部分容易记,那些部分不容易记,为什么? 3、一些现代派的雕塑,有时刚开始看不出是什么,但当人家告诉你是什么时,你便会越看越像。

公共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2015年版)

公共关系心理学:(现代关系之父,艾维李1903)的学科性质:公关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公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的客观现象和活动规律的学科,是对公关实践的总结、提升和理论化。主要研究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各种关系状态及其规律、信息沟通的现象与规律、公关活动策划、实施的方法和规律(四步工作法:调研、策划、实施、评估)。公关心理学是研究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及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公关实践的主客体特有的心理状态及其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公共关系心理:指的是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公共关系三要素即公关活动的主体(社会组织心理)、客体(公众心理)、沟通传播(过程,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传播和沟通心理)。客体:指的是公共关系活动中处于客体地位的人和人群。公共关系主体:组织团体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或称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组织团体。公共关系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具体表现为公共关系过程中的环节。公关心里学的特征:普适性、交叉、应用、发展。公关心理学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公关心理学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系统分析、动态研究、比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口头调查和问卷调查)测验法、实验法、案例法。公关心里学研究任务分为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理论任务是发展和完善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实践任务是(首要)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决策水平,提高公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发展和完善公共关系学的学科体系。公众:指与某一个公关体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总和,是公关活动中的承受者。公众必须是与组织有联系的人群,不同的社会组织有不同的公众群体,公众与社会组织的联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公众的存在形式不是单一的。公众心理具有一致性,关联性,利益性。公众心里特征:指公众在各种心理过种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稳定性、经常、根

2016《政治学原理》试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2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行政管理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题(2007年1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观以()为蓝本,把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组成。 A.个体公民 B.社团 C.政党 D.市民社会 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3、()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C.卢梭 B.孟德斯鸠 D.托克维尔 4、()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英国政府一直在()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 B.党 C.党 D.工党 6、的限度包括()。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 7、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8、()是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A.弹劾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D.质询权 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公共心理学题库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单项选择题 1、()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79 B、1789 C、1689 D、1979 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的心理现象 B、人的行为 C、人的心理活动 D、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 3、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 A、注意 B、感知 C、思维 D、想象 4、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需要 B、兴趣 C、性格 D、动机 5、有人的粗暴急躁,有的人安祥平和,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骄傲自满,这 是人们在()上的差异。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生观 6、()不属于行为的表现形式 A、内在生理性的反应 B、外在的躯体性运动 C、人的言语活动 D、应激 7、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两部分 A、大脑和小脑 B、脑和脊髓 C、大脑和脑干 D、脑干和大脑 8、反射是通过()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 A、脑 B、大脑 C、神经系统 D、中枢神经系统 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 A、能动性 B、社会文化制约性 C、观念性 D、主观性 10、神经系统可分为() A、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脑和脊髓

C、大脑和神经纤维 D、大脑和小脑 11、1879年()在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华生;B斯金纳;C詹姆斯;D冯特 12、“入鲍鱼之市,久而不闻其臭”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 13、“刀子划玻璃,感觉到冷”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联觉 14、“吃糖之后吃苹果,觉得苹果很酸”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 15、以下哪个是内部感觉: A皮肤觉;B听觉;C运动觉;D视觉 16、根据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 )、长时记忆。 A 情景记忆; B情绪记忆; C 短时记忆; D 感觉记忆 17、不属于知觉特征的是: A选择性; B个别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8、“同样一个灰色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下显得暗些,放在黑色背景下则显得亮些”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强度 19、“从太阳底下走进黑暗的房子里,开始什么也看不见,过了一会,又能隐隐约约看见东西”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强度 20、下列哪些不属于情绪() A 愉快 B 悲伤 C 恐惧 D 想象 2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情感不依赖情绪 B情绪不是情感的表现 C 情绪依赖情感

心理学总复习教学内容

2015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概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掌握)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 广义而言:心理现象既包括人的心理,也包括动物的心理;既包括个体的心理,也包括团体的心理;既包括正常的心理,也包括变态的心理等等。 狭义:我们一般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①心理过程和②个性心理这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 2、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3、个性心理包括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4、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上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1、亚里士多德写的《论灵魂》,探讨肉体和灵魂的关系,这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2、心理学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 5、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1)基础领域研究:①普通心理学、②发展心理学、③比较心 理学、④实验心理学 (2)应用领域研究:①教育心理学、②管理心理学、③医学心 理学、④军事心理学 三、生活中的心理学(理解)(案例题)(P20) 1、定势思维:心理定势指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 动作用。 2、逆反心理: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 态。 3、首因效应:在心理学上又称为第一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对彼 此的印象。 4、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 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第二章感知觉与记忆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理解) 二、视觉现象(掌握) 三、知觉特性(理解) 四、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型(理解)

政治学原理试题14

政治学原理试题12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7分)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①国家②权力③政策④法律 2、集欧洲中世纪神权思想之大成的人是………………………………………………………………………………………() ①奥古斯丁②斯宾诺莎③托马斯·阿奎那④格老秀斯 3、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是………………………………………………………………………………………() ①雅典国家②罗马国家③德意志国家④印度国家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具体表现为的矛盾…………………………………………………………………()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③和产关系与生产力④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5、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性质属于………………………………………………………………………………………………() ①民族矛盾②敌我矛盾③阶级矛盾④人民内部矛盾 6、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说的“半国家”是指……………………………………………………………………………() ①资本主义国家②社会主义国家③帝国主义国家④福利国家 7、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实质是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 ①民族大融合的观点②民族自决权原则③资产阶级利益为核心④民族同化的原则 8、从13世纪末起,欧洲大部分国家先后实行过等级君主制,其中以最为典型。…………………………………………() ①德国②西班牙③法国④葡萄牙 9、在政治体系内部,处个机构、组织的活动都要围绕进行。………………………………………………………………() ①国家机构②政党③领袖人物④利益集团 10、我国国家元首职权由国家主席和共同行使………………………………………………………………………………() ①国务院②全国人大常委会③全国政协④中央政治局 11、美国参议院议员是由………………………………………………………………………………………………………() ①总统任命②行政官员兼任③选民间接选举产生④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12、党的领导的核心是……………………………………………………………………………………………………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公共《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学生用)

一、论述题 1、论述情绪情感、意志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2、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试分析自己的性格,并说明自己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4、试分析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5、结合实例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6、以自身为例,分析自己性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7、请论述并评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8、试述品德不良学生的成因与矫正。 9、为什么说情绪和情感是特殊的心理过程?请举例说明 10、谈谈自己的性格,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分析自己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11、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谈谈你对“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理解。 12、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不良情绪,请列举出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控制不良情绪。 1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14、请举例说明学生的认知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15、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16、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17、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 18、学校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19、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0、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22、联系实际谈一谈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事例分析题 1、试分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 是什么心理现象?举例子说明。 考点:感觉适应中的嗅觉适应。 答: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由于感觉适应导致感受性下降从而不能闻到香味。 例如,白天从阳光灿烂的大街,走进黑暗的电影厅,开始时会什么也看不见,慢慢才能辨认出过道和椅子的轮廓这是对弱光的适应,称“暗适应”,是弱光的持续作用引起感觉能力的提高;反之,从黑暗的电影院走出来,强烈的阳光几乎使人睁不开眼,过了一会才感到不眼花,这是对强光的适应,称“明适应”,是强光的持续作用引起视觉感受性的降低(明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适应现象。“戴着眼镜找眼镜”是触觉适应现象。厨师由于连续的品尝,到后来做的菜会越来越咸,这是味觉适应现象。 2、为什么某些人被称之为“神童”或者“英雄出少年”,而另外一些人被称为“大器晚成”,试从能力的角度说明并举例子。 答:这就是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性.大器晚成的人可能是由于早年没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也有可能是早期生活道路的坎坷,又或者可能是成果的创造需要长期的准备和积累.而英雄出少年则可能和教育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系,所以,能力反站是有其早晚的差异的考点:能力个体差异中的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2021年《公共心理学》题库

公共《心理学》课题库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一、填空 1、感觉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2、内部感觉分为:运动觉、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3、外部感觉分为:视觉、听觉、________、________和肤觉。 4、知觉分为:时间知觉、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二、概念解释 1、感觉: 2、知觉: 3、感受性: 4、观测: 三、选取 1、黑板上写白字,符合________规律。 a、适应 b、补偿 c、感觉对比、 d、联觉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________ a、感觉对比 b、适应、 c、后象 d、互相作用 3、一支白粉笔,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人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这种特性称之为知 觉________ a、选取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4、人在知觉时,从背景中选取出对象特性称为知觉________ a、理解性 b、选取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5、军人迷彩服运用了知觉________规律 a、理解性 b、选取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6、一副浮雕图,虽然图自身是平面,但采用它时,总会产生很强立体感,这是由于知觉

具备________ a、恒常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选取性 7、电扇有四片叶子,转动时,咱们看到是一种圆盘,这是由于感觉________在起作用 8、蓝色墙围会使狭小房间有扩大感,这是________现象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遗觉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B) A、选取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下列哪种是内部感觉?(C) A. 味觉B.皮肤觉C.平衡觉D.嗅觉 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强度能力是:(A) 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阈限 感觉与知觉区别在于感觉是对客观事物:(C ) A、整体反映 B、综合反映 C、个别属性反映 D、直接反映 一支白粉笔,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这种特性是知觉() A、选取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四、判断 1、“月明星稀“是视觉适应() 2、“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感觉对比现象() 3、感觉是人们结识世界开端() 4、知觉是在感觉基本上产生() 感受性越强,感觉阈限越大。 胖人穿竖条纹或深色衣服显得瘦,这是错觉。 五、问答

《公共心理学》总复习题

《公共心理学》总复习题 1.什么是心理学?(第18页)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那些方面?(第18页) 3.心理学研究中的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各有哪些优缺点?(第18页) 4、谈谈你对“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这一命题的理解。(第42页) 5、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第42页) 6、什么是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第42页) 7、什么是感觉和知觉?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知觉的规律。(第108页) 8、什么是记忆?记忆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 9、遗忘的规律是什麽?如何防止和克服遗忘?(第108页) 10、什么是思维,思维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 1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108页) 12、试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第108页) 13、什么是想象?想象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 14、试分析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及其与教学的关系。(第108页) 15、什么是注意,它可分为哪几种?(第126页) 16、注意的品质是什么?(第126页) 17、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第126页) 18、什么是情绪与情感?情绪和情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第150页) 19、情绪和情感有哪些种类?如何控制消极的情绪和情感?(第150页) 20、青少年的情绪情感有什么特点?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第150页) 21、什么是意志?它和认识、情绪的关系如何? (第172页) 22、为什么说意志是自由的,但又是不自由的? (第172页) 23.试分析意志行动的过程。(第172页) 24、举例说明动机冲突的类型。(第172页) 25、什么是挫折承受力?如何提高挫折承受力?(第172页) 26、怎样培养青少年的良好意志品质?(第172页) 27、什么是智力?(第212页) 28、试述典型气质的类型及其表现特征。(第212页) 29、什么是性格?性格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212页) 30.什么是调查法、情绪记忆、遗忘、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发散思维、应激、心境、道德感、气质?(第212页)

电大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2.( )是多党制的典型国家。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3.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 )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君主专制政体 B.君主立宪政体 C。民主宪政政体 D.共和政体 4.( )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诺齐克 5.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政府监督 6.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7.(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 8.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提出民主政治需要具备的物质条件是( )。 A.地理条件 B.经济条件 C平等和福利 D.设施条件 9.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 出,国家统治=暴力十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B.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10.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 )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 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二、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1.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_ 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2.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和个人独立。 14.韩非指出,政治就是,“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及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第1、2节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2.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 3.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4.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 二、判断题(错的打“×”,对的打“√”;每小题1分,共15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人的行为也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Y 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自身的态度体验。Y 3.意志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方面,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Y 4.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思维。N 5.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个人自我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的。N 6.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Y 7.个性倾向性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趋向和动力系统。Y 8.人的言语活动是人的一种重要而特有的行为反应形式。Y 9.人内在生理性的反应不属于人的行为。N 10.人的心理、意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N 11.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人脑就有人的心理。N 12.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发生于单细胞动物。N 13.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干、间脑、小脑、大脑组成。N 14.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Y 15.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却是主观的。Y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A)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79 B、1789 C、1689 D、1979 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 A、人的心理现象 B、人的行为 C、人的心理活动 D、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 3、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B) A、注意 B、感知 C、思维 D、想象 4、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C)

《政治学原理》试卷A

科目编号: 座号: 甘肃电大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6月期末考试 2010 级 行政管理 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卷A 核分人签名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计20分) 1.( )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 选举 B 监督 C 集会 D 游行 2 .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 ). A 权威 B 平等 C 自由 D 自治 3. 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 )过程. A 现代化 B 开明化 C 清明化 D 法制化 4. 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政党的典型. A 核心会议型 B 支部型 C 单位化 D 代表性 5. ( )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 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A 民意 B 政治思想 C 公众舆论 D 政治文化 6. 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 社会监督 B 政治监督 C 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 政府监督 7. 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 ),它意味着人们之间 的普遍合作. A 政治稳定 B 政治一致 C 政治秩序 D 政治共识 8. 孙中山先生是(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9. ( )是天生的民主派.他们崇尚自由,反对干涉;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 死我活;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

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A 工人阶级 B 中产阶级 C 资产阶级 D 小资产阶级 10. ( )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 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A 善治 B 服务 C 契约 D 平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计20分) 1.政治态度 2.治理 3.议会君主制 4.权力 三、填空题(每空2分,计14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________ 制度是公民自由权利的体现. 2. 东方传统的政治学,以中国传统政治为代表,是一种_________的政治学. 3. 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_________. 4. 实行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________ 国家,另一种是民族主义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 A )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2.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C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3.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b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c) A.早期管理理论 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 c) A.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 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 C )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策理论 7.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的( C )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反映过程 8.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 B ) A.特质论 B.社会学习论 C.心理分析法 D.个性类型论 9.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C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0.“早熟”与“晚熟”是( C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11.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归因的偏差是( B ) 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涉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 12.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 a ) A.一致性改变 B.不一致性改变 C.同化改变 D.异化改变 13.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a )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 D) A.对发展的需要 B.对享受的需要 C.对精神的需要 D.对权力的需要 15.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 c ) A.奖励 B.倒退 C.消退 D.激励 16.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称为( A ) A.假设群体 B.实际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7.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是( A ) A.小型群体 B.大型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8.在以下诸因素中,能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是( a )

本科公共课心理学试题解析

本科公共课《心理学基础》试题库 第一章 、填空 1、人的活动可以分为 个体心理 和 社会心理 两个方面。 2、 个体心理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 和个性心理 。 3、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 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4、机能主义是由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 立的。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6、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具体来说包括 描述和测量 、解释和 说明 、预测和控制 。 7、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 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 、 确定研 究对象、界定概念及测量工具、选择研究方法、解释 结果并作出推论 。 8、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 实验法 。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行为还包 括机体的生理现象。 二、选择题 詹姆斯 在20世纪初创 马斯洛和罗杰斯

1、构造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是(B )。 A观察法B测量法C调查法D内省法 2、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D )。 A铁钦纳B詹姆斯C华生D弗洛伊德 3、认为意识体验和知觉大于部分之和的心理学派是( A )。 A构造主义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格式塔学派 4、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方法是(D)。 A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研究法D实验法 5、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是(C)。 A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研究法D实验法 三、多选题 1、人的意识活动包括(ABCD )。 A对外部事物的觉知B对内部刺激的觉知 C对自身的觉知D对内部心理活动的觉知 2、心理过程包括()。 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差异 3、心理过程的稳定的心理特性有()。 A能力B气质C性格D情绪 4、下列属于社会心理研究范畴的是(ABCD )。 A人际关系B个体社会化C团体的动力与特征D人际互动 5、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有(AC )。

公共心理学试题一

公共心理学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注意; 3、感知; 4、记忆; 5、思维; 6、定势; 7、迁移 8、智力;9、创造力;10、情绪(情感);11、情商;12、意志;13、气质;14、性格;15、学习 二、简答题 1、我们应具备怎样的学生观?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 4、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 5、教学应如何促进青少年学生的情商发展? 6、青少年存在哪些意志障碍? 7、教师在课堂中常见的问题行为有哪些? 8、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 1、学习策略的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 2、如何根据迁移原理来组织教学? 3、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意志品质? 4、课堂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有哪些方法? 5、如何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四、案例分析答题思路: ?1、说明该案例符合或违背什么心理学原理。 ?2、简要阐明所符合或违背的心理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3、结合材料分析(将案和原理融为一体)。 ?实例分析: 在为高年级教师在上课中,发现班上一中队委员思想开小差,老师为促使他“醒悟”,便要这位同学用“以身作则”这个词语造句,这位同学低头不语,于是,老师带着讥讽的口吻造了一句,“中队干部上课应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纪律!”谁知,过了片刻,该学生站起来回敬了一句,“老师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教育学生应以身作则,怎么能挖苦学生呢?”话音刚落,全般轰动,气得这位老师脸色发白。请分析,这位老师为什么会碰壁(提示:从心理学的意志、品德、需要谈起)。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需要 2、感觉 3、性格 4、想象 5、技能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心理学是研究及其的科学。 2、反射弧由、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构成。 3、食物入口会引起唾液是反射;“望梅止渴”是第信号系统。 4、人的视觉中枢在大脑的叶;运动中枢在大脑的叶。 5、按照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需要和需要;劳动属于需要。 6、“我饱了”属于感觉;“我好冷”属于感觉。 7、在100克的重量上增加3克,甲同学能觉察出重量的差异;当增加5克时,乙同学能觉察出重量的差异。这说明甲同学的差别阈限比乙同学的差别阈限,乙同学的差别感受性比甲同学的差别感受性。 8、用刀子刮玻璃的声音会让人产生皮肤寒冷的感觉,这属于;吃糖之后吃桔子有酸的感觉属于感觉的。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政治学原理》(选择题)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BC )。 A 法治 B德治 C.礼治 D.无为而治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 B )为思想核心。 A 王道 B.法自然 C.无为而治 D.非攻 4.孙中山先生是( A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5.美国政治学家( B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 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7.1880年美国( D )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A 华盛顿大学 B.康奈尔大学 C.哈佛大学 D.哥伦比亚大学 8.根据( D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西塞罗 C.苏哥拉底 D.亚里士多德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 A )

A 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苏哥拉底 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BC.D.)。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官本位 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权力本位 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 A )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经济秩序 B.阶级状况 C.政治力量分布 D.政治秩序 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BC.),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A.法 B.势 C.术 D.变 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B.)。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1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 C.D.)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A.阶级分析方法 B.经济分析方法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6.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 D )而展开。 A 治臣之道 B.治民之术 C.合法性 D.治国之道 17.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 D.)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A.民粹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精英主义 D.民众主义

公共心理学试卷答案

公共心理学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气质: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 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2、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3、需要: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 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以对缺乏的感受体现出来。 4、动机:推动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原因。具体说,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 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二、填空 1、在心理学历史上,一般把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独立的标志,把冯特誉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 2、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或者达到掌握标准以后的继续学习,叫做过 度学习。 3.世界上最早系统研究遗忘过程的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据实验结果绘成的曲线叫遗忘曲线,它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4、个性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两个结构成分。 5、注意是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6、从信息加工理论观点看记忆包括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 提取三个基本环节。 7、_定势_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8、注意的品质主要注意的稳定性、__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___注意的转移。 9、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脊髓_ 和___脑___两部分。 10、心理现象是脑的功能,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11、“月儿弯弯照九洲”说明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心理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12、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但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流)。 13、班杜拉将期待分为两种:一种结果期待,另一种是效能期待。 14、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或者达到掌握标准以后的继续学习,叫做过 度学习。 15、注意的品质主要注意的稳定性、__注意的广度_、___注意的分配___、注意的转移。 三、选择题 1.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很酸,这是()。 A.感觉对比 B. 感觉适应 C. 感觉后效 D.感觉的相互作用2.为了提高记忆效果,扩大短时记忆容量最重要的方法是()。 A.进行复述 B.加大记忆组块 C.把记忆单元化小 D.避免干扰 3.做文字校对工作的人,有时难以发现句中的个别漏字或别字。这符合知觉的()规律。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