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多途径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兴趣

如何多途径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兴趣

如何多途径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兴趣

作者:王宁

来源:《职业·下旬》2009年第11期

文/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我国的普通教育基本上是选拔教育、淘汰教育,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少开设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结果致使部分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后,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甚至出现厌学、辍学现象,既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又严重影响了职业学校的发展。拓展职业教育课堂,多途径培养学生职业兴趣势在必行。我们经过多年实践,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科学检测,预测职业目标

汉代科学家张衡说:“人各有能,因艺授任。”人格与职业环境的匹配是形成职业满意度与成就感的基础。因此,在开学之际,科学预测职业目标,引入职业生涯设计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以我校2009年招生情况为例,我校有金属切削、机械装配与维修、计算机应用、机电一体化、服装、旅游等二十几个专业。开学伊始,我们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入学培训,向学生介绍各个专业的学科内容、课堂设置、就业方向,旨在让新生对所学专业有个初步认识。

二、课堂模拟,感知职业之趣

就是通过阅读、视频、电影、网络等手段,让学生感知所选职业目前的发展动态及业内人员工作状况。在职业感知方面,我们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例如美国,每年的4月22日,是美国的“带孩子上班日”。这一天,公司员工们可以带年满6岁~16岁的孩子来上班,让孩子们了解父母的职业,从小就体验到任何一个岗位都是社会所必需的,都值得尊重。

然而,在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只有不足20%的学生,对家长从事的工作有初步的了解。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可以通过广播站、投影、VCD、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感知所从事的专业,认识该职业的发展动态,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

三、企业见习,增加职业兴趣

在第一学年,组织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到企业见习,是增加职业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第一次重要机会。学生可以在见习观摩中,了解职业内涵,增加职业兴趣。

由于所学知识有限,一年级学生要在专业课老师的带领下,严格按照企业安全操作要领,进企业生产车间或场地进行见习。学生在企业见习,与在学校的实验室动手操作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根本的差异。实验室里,做错的实验可以重做;在企业,需要的是严格照章行事,不能有半点差错。学生在见习过程中,除了可以增加职业兴趣外,还能够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与职业习惯。

四、生活实践,享受职业乐趣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充分享受职业乐趣,是培养职业兴趣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与见习相比,顶岗实习对学生专业理论素养和技能水平要求更高。同时,还要求实习的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当然,付出一定的艰辛与汗水后,领到人生第一笔劳动报酬的欢乐,也是不言而喻的。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求学期间享受职业乐趣,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从业教育,形成职业志趣

在人才市场上,中职生比大学生抢手:大学生从业面临高成本、低就业率的困扰,而中职生则很容易低门槛就业。有识之士认为,这种畸形从业观念,其实反映了我国在生计教育方面存在空档。正确的从业观念是: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后发展。是干一行,爱一行,而不能是爱一行,干一行。

生计教育(Carrer Education)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兰

(S.P.Marland〉提出的一种教育构想,旨在解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体化的问题,引导青少年从“升学主义”的浪潮中转向“生计发展”的正途。应该讲,生计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教育实践模式,不仅推动了美国教育的改革,还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企业发展迅猛,产品、技术、设备的更新周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企业的从业者要不断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在个人知识、能力、技能方面及时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立于不败之地。职业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在企业生产第一线,面对的是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和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产品和设备。只有让自己的知识、技术、能力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状态,才能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在就业后,学生也应该继续学习与提高,巩固、培养自己的职业志趣,进而走上创业之路。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技术学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