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复习课教案

学习目标:

1、文体复习:了解所学过的相关古文文体

2、思想贯通:了解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与隐士文化

3、写作技巧: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4、文言基础: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学习重点:

人文文化熏陶,了解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与隐士文化

学习难点:

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学习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古之中国,宦海沉浮,稍不留意,就遭贬谪。在数不清的遭贬人员之中,常有饱读诗书之人。贬了官,失了宠,摔了跤,悲剧意识来了,创作愿望和创作激情更加强烈了。由于对人事变迁和世态炎凉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创作出的作品往往更有意味和品位。屈原放逐,乃有《离骚》;司马迁被宫(比贬谪更残酷),撰成《史记》;李白流放夜郎,许多名诗传于后世;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便诞生了 '三吏'、 '三别';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写出了千古传诵的近体诗;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八记》流传千年;刘禹锡两度

被贬,终成一代大家;苏轼乌台诗案,前后《赤壁赋》闪烁熠熠光华;欧阳修多次被贬,《醉翁亭记》等名作如雨后春笋…… 被贬官,是当事人的不幸,但却是中国文化的大幸,中国的文采华章因此更有了张力。

今天,咱们就复习一下《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让咱们再一次感受这些孤独而又高贵的灵魂,体验他们发自灵魂深处无奈而不屈的声音……

二、小组探讨

比较《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异同。

提示: 1、文体都是“记” 2、作者同为贬官,对待被贬的态度有所不同

3、都有景物描写,作用不同

三、讲授新课

(一)复习“记”这一文体。

1、“记”是古代一种不定文体,一般来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件事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的记下来,都可以称“记”。记可以全是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如《岳阳楼记》。

2、学生回忆,梳理所学古代其他文体。

还学过“说”(《马说》《爱莲说》)、“序”(《送东阳马生序》)、“传”(《五柳先生传》)、“书”(《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铭”(《陋室铭》)、“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①“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_______,如《马说》《爱莲说》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比较阅读答案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比较阅读答案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 【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大约 (2)犬牙差互差互:交互错杂,参差不齐 (3)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4)波澜不惊惊:起,动 (5)微斯人微:没有 16.译下列。(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只见)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2分)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我曾经探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2分) 17.【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写到了水,它们的写法有何不同?(3分)

【甲】文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侧面描写潭水的清澈,【乙】文直接描写春日洞庭湖水的平静、宽广。(3分) 18.【甲】【乙】两文都写了悲与喜,联系全文,请对两文作者的`悲喜忧乐之情作出比较。(3分) 【甲】文作者被贬,心中自然忧伤凄苦,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忧伤的心情;但这种从自然景色中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凄苦的心情就会流露出来。【乙】文表达了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3分)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16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节选)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之意不在酒() 7.下面加点词用法或词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云归而岩穴暝潭西南而望 B. 酿泉为酒山峦为晴雪所洗 C. 属予作文以记之醒能述以文者 D. 日出而林霏开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8.翻译句子。(5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3分)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分) 9.请联系甲乙两篇全文,说说“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与欧阳修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不同?(3分)

岳阳楼记优秀教案导入

岳阳楼记优秀教案导入 【篇一:27岳阳楼记优秀教案】 27《岳阳楼记》教案 毛英 教学目的 1.熟读成诵,理解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并领会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 融的写法。 2.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3.理解整句与散句结合,使文章既和谐又富于变化的语言,读起来 琅琅上口。 4.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 1.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及记事、 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 2.理解整句与散句结合,使文章既和谐又富于变化的语言,读起来 琅琅上口。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 2.学生收集与岳阳楼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诵诗导入 1.展示诗歌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学生诵读诗歌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3.导入语 事实上,除了李白杜甫在岳阳楼留下的我们读到的这两首名诗,古 往今来,迁客骚人为洞庭湖壮丽的景观书写了浩如烟海的千古绝唱,岳阳楼上更是题满了文人的诗词歌赋。但是面对前人熠熠生辉的文字,宋代的范仲淹却另辟蹊径,用神来之笔使岳阳楼再放异彩,使

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从此名于世,传于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 篇文章。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朗读,感知课文。 2.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师在学生朗读结束以后提问:作者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一篇文章,究竟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用课 文原文回答。 [点拨]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学生在理解文章表达的感情基础上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感情。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析文章结构,领会文章写法 [点拨]板书(一)交代写作缘由——叙述;(二)描写岳阳楼景色——写景抒情;(三)表达自己的胸襟抱负——议论。 2.赏文章美景,体会文章语言 (1)岳阳楼的景色是怎样的?文章共几处写了岳阳楼的景色?分别 是从哪些方面去写的? [点拨]全文共写了三处景色:一处是课文第二段描写洞庭湖的景象; 二处是课文第三段想象阴天岳阳楼的景象;三处是课文第四段想象 晴天岳阳楼的景象。 (2)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洞庭湖烟波浩淼的水势,又要想象一阴一晴 两幅画面? [点拨]通过描写洞庭湖景色的阴晴变化,引出迁客骚人一忧一喜的两种心情,为后面表明自己的志向作铺垫。 3.探文章思想,理解文章主旨 (1)“以物喜,以己悲”是人生的两种情景,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你 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2)作者对“以物喜,以己悲”又是怎样的看法?表达了怎样的志向? [点拨]作者上追古仁人之心,提出了与“迁客骚人”不同的看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即不计较个人得失,心忧天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同时 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 四、课文延伸,拓展提高 1.你还知道在我国历史上哪些人是忧国忧民的楷模?请举出他的类 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一句名言来。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知识点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一、一周内容概述 《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寄托了作者凄切抑郁的情感。 《岳阳楼记》中以“记”为名,渲染了洞庭湖的景物,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的宽阔的胸怀,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 《醉翁亭记》在对醉翁亭和周围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寄托了作者与民同乐而又自 得其乐的怡然之情。 二、重点知识介绍 (一)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 整体把握 作者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 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 景色和气氛。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 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章对潭中游鱼的 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文

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美,令人拍案叫绝。 重点把握 1、了解古代游记的写作特点; 2、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 (二)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 1、语言积累 (1)生字读音 谪(zhé)守予观夫(fú)衔(xián)远山 浩浩汤汤(shāng shāng)际涯(yá) 淫(yín)雨霏霏(fēi fēi)樯(qiáng)倾楫摧 岸芷(zhǐ)汀(tīng)兰心旷(kuàng)神怡 宠辱偕(xié)忘嗟(jiē)夫 (2)通假字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同“俱”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 (3)一词多义 (4)古今异义词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之比较教学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之比较教学 人教版初三语文第五册中的《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它们的作者、内容、艺术特色等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把这两篇“记”,放在一起研究、比较,以期在一周内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点拨为辅,高效地教完这两篇记。 1.作者生平比较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史学家。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密枢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他又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文风,倡导有内容的古文,所作多议世事。庆历五年(1045),“庆庆新政”失败,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人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州。上任的第二年,写下了这篇《醉翁亭记》,表现了作者的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26岁中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宋仁宗时带兵在西北地区打仗,遏止了西夏的侵扰。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他回朝廷,任参知政事,提出十条改革措施,触动保守派大官僚利益,庆历五年,被罢参加政事职务,贬

放邓州。恰逢朋友滕子京的嘱托,写下了这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示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他们二人同是北宋文学家,也是北宋高官,有着贬官的命运,却不消沉,有着宽阔的胸怀,不论官大官小,却力求做出成绩,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那种忧国忧国,与民同乐的思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出仕者。 2.研习两文的艺术特色 《醉翁亭记》一文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文章写醉翁亭优美的自然环境,使人产生赏心悦目之感,接着写醉翁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后直抒胸臆,道出千古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奠定了全文抒情的笔调。琅?e山朝暮四时之美景使作者有“乐亦无穷”之感,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四个场景的描写,写出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的情态,感染得太守也陶醉其中,显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一是句法骈散结合,富于变化。本文运用了对句,有单句成对的如“射者中,栾者胜”,有双句成对的如“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还有三句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原文 翻译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滕子京)就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原有的建筑规模,在岳阳楼上刻唐代和当代贤人名家的诗和赋,(并)嘱托我用文章来记述(重建岳阳楼)这件事。 我看巴陵那优美的景色,在洞庭湖一带。(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际。早晚阴晴变化,景象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如此,那么,(从这里)向北面直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贬谪流迁的人,诗人,大多都聚集在这里,看到自然景物所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像那细雨连绵,连续一个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号着,浑浊的浪头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都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倒下,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老虎咆哮,猿猴悲啼。登上这座楼,就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惧怕讥讽的心情,满眼萧条的景象,感慨万千,十分悲伤。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上下湖光天色(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滩上的水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时而上

岳阳楼记的教案范文

岳阳楼记的教案范文 岳阳楼记的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帮大家的岳阳楼记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以一篇时文作为课文教学的导言。教师先请一位同学朗诵这篇文章。文章点明了《岳阳楼记》的三大优点:写景好、政论好、人生观好。教师顺此带领学生进入课文。 把课文立意新(政论好、人生观好)与语言美(写景好)作为重点。采用反复朗诵课文并当堂背诵的方法,在不断吟诵中深化对重点问题的理解。 第一节: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原因。 第二节:欣赏洞庭湖全景。体会转折句的作用。 第三节、第四节:把握景与情的关系,落实对字词、表现手法的理解。

第五节:理解全文的主旨。 以上教学过程中,朗读形式多样,背诵则结合讲析逐步进行;以读为主,读读讲讲。 罗列一些意见不一的解释性内容,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判断,去决定取舍。如“而或长烟一空”有两种解释:①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②;雾气充满天空。要求学生对比着结合课文分析。 着重从语言方面去探究,分别从词语、句式、修辞、节奏等方面去概括、归纳: 1.词语——炉火纯青,如“衔远山,吞长江”。 2.句子——精练形象,如四字句式中,有成语、对偶句、排比句等。 3.修辞——巧妙运用,如对偶,对比、排比、借代等。 4.节奏——抑扬顿挫,具有音乐美。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16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节选)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之意不在酒() 7.下面加点词用法或词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云归而岩穴暝潭西南而望 B.酿泉为酒山峦为晴雪所洗

C.属予作文以记之醒能述以文者 D.日出而林霏开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8.翻译句子。(5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3分)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分) 9.请联系甲乙两篇全文,说说“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阳修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不同?分)与欧 3(阅读答案: 5.(2分,每处1分)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3分)规模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情趣 7.(3分)D 8.(5分)(1)(3分)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则”、“备”各0.5分) (2)(2分)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叶茂盛,形成浓密的绿阴。(“发”、“秀”各0.5分) 9.(3分)“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是以物喜,以己悲;(1分)而欧阳修的“览物之情”是与民同乐。(1分)前者立足于个人的得失与荣辱,后者则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1分)(意思对即可)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27、《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准备 1.岳阳楼、《洞庭晚秋图》的电脑展示图片。 2.将课文的知识整理成幻灯片。 设计思路

1.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体会文章的特点,并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2.倡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3.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楼导入 师: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 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二、电脑示图解题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考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江苏省苏州市】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岀,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相同()(2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遂许先帝以驱驰(《岀师表》) B.全石以为底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二《曹刿论战》) D.皆若空游无所依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7?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2分) A.日光下彻 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D .尉果笞广(《陈涉世家》) 8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2分) 9?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简要说明。 (2分) 【答案】6. D 7. C 8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岀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9?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写鱼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说明了水的清澈透明。 【辽宁省锦州市】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12—15题。(12分) 【甲】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岀,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 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护之而去。 【乙】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 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着名旅游胜地。②罅(xi d):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来对两文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 相同点:两文作者欧阳修与范仲淹是同一时期的人,且身居高位,而且正是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才被贬,文章写于两人被贬之后,都是寄情于山水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突出一个“乐”字,这两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从写作手法上进行比较: 相同点: 1、两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如《岳》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迹涯”这句话就充分抓住了水的那种波澜壮阔的特点,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那种宏伟的景象,再比如说《醉》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短短2句话就将早晚的景象描绘了出来,写出了山谷“晦明变化”的特点; 2、两篇文章都注意了骈散结合,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3、两篇文章都注意了动静结合,如《岳》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句话,描写了宁静的夜晚岳阳楼的景象,其中“静”字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浮光跃金”中“跃”又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两者相结合,就将夜晚宁静却又不乏生气的特点写了出来,《醉》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既写出了树林枝叶繁茂,又写出了鸟的叫声,给人以一种生动,不乏味的感觉; 4、两篇文章语言都很生动凝练,如《醉》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只有21个字,却将四季的景象都描绘了出来,且都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来写。 不同点:1、《岳》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觉,《醉》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则给人以一种九曲回肠的感觉,如第1节中“林壑尤美”中一个“尤”字,就将琅琊山从众多山中突出了出来,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中一个“闻”字就将读者从琅琊山带到了泉水,下文又从一个“峰回路转”由泉写到了泉上的亭,这样环环相扣,吸引着别人去往下看; 2、虽然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但《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且立意深刻,造词精警。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而《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醉翁用它叙事,则明快简洁;用它写景,则物美境幽;用它抒情,则深沉含蓄。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这些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飞升。 3、《岳阳楼记》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如课文开头两段,用概括的语言交待了写作缘由,进而引出岳阳楼景色特点以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观感,这是叙事。第3、4段,把岳阳楼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物及“迁客骚人”或

岳阳楼记 优秀教案

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准备】 1.岳阳楼、《洞庭晚秋图》的电脑展示图片。 2.将课文的知识整理成幻灯片。 【设计思路】 1.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体会文章的特点,并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2.倡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课时安排】 3课时 【文章背景】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解题 三、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旬,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T/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读懂文句。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1)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 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理解句意: 得无异乎?(反问句) 吾谁与归?(变序句)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对比复习教案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对比复习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翻译文中实词、虚词和重点句子。 2、以小组为单位,比较阅读课文,总结对比阅读的做题方法。学习重点: 总结并能掌握对比阅读的做题方法 学习难点: 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学习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文言文对比阅读是中招考试必考题型之一,它将课内、课外文段进行对比。所选文段之间必定有着某种联系,课外文段也是对课内文段的补充和延伸,因此他们之间必定存在可比点,或者同中求异,或者一种求同。 2、ppt展示文言文对比阅读中招考试题,并使学生找出他们的对比点。 3、总结:今天我们来横向对比复习《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中掌握对比阅读的做题方法。 二、问答复习 1、透过题目发现,三篇文章的题目中出现“记”这第一个共同点。(复习文体)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因此,它可以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叙事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2、补充,梳理所学古代其他文体。。 ①“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如《马说》《爱莲说》 ②“传”,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一般由别人代为记述,自述生平的叫自传。如《五柳先生传》 ③“序”是一种文体,这是一篇赠序,如《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为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种种艰辛勉励马生学习,文章质朴亲切,极为感人

④“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用韵。 如《陋室铭》 三、自主学习 每个小组结合课本、最新中考复习重点字词与句子,记录下你们小组翻译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以问答的竞赛形式,向对方小组进行提问。 要求:每课至少找出五处 (字词:通假字、多义词、其他重点实词) (句子:主旨句、关键句、名句、特殊句式) 规则:主动提问小组 +2分, 被提问小组答对 +5分 答错 -1分 三、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自选角度,比较探究三篇文章的异同。 (给学生出示参考方向,教给他们比较阅读的做题的方法,然后依次自选角度探三篇文章异同 参考:比较主旨情感异同方法:议论抒情是重点;文章首尾须看清;人生经历要联系;写作背景来参考。 比较人物形象异同方法:概括事件窥个性;语言描写露性情;察言观色评性格 比较文章内容异同方法:概括事件,理清前因后果。明确思路,筛选关键词语 比较写作手法异同方法:常用写作手法有:衬托、对比、托物言志(象征)、正侧面描写、借景抒情、以小见大、借事说理等。格式:选择(角度),得出的结论 2、深入思考:通过对比发现,三篇文章中都出现“乐”,谈谈你的理解。 ①《小石潭记》中先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 ②《醉翁亭记》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与《岳阳楼记》“后天下之乐而乐”中“乐”的内涵是否相同? ③《醉翁亭记》中如何理解'太守乐其乐' 明确: ①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抑郁难平,凄苦是主要的感情基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在尘世中找到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便得到净化和复归,破碎的心灵便得到片刻的抚慰,作者能不感到快乐吗?但

(完整版)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对比阅读_题目汇总,推荐文档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 (二)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 ..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词。 阴翳:谓:尝:然则: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文:。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3、《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你知道其他几位是谁吗?请写出两位及其作品名称。。 4、“或异二者之为”一句中“二者”指。“为”的意思是,文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5、联系所学课文,写出下联。 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 6、《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是抒情散文。试比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参考答案] 1、形容枝叶茂密成荫为,是曾经既然这样……那么 2、①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享受他自己的乐趣。②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苏轼《水调歌头》、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韩愈《马说》等。 4、迁客骚人心理活动“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5、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等。 6、同的方面:《岳阳楼记》提出“后天下之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可贵的。异的方面:《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获奖) (2)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教学设想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九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文言知识和学习文言文的技巧,而且也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努力构建立体式的课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从不同的层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深入分析文章的“妙点”作铺垫,并在读、析、写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其次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最后采用阶梯式教学流程,层层递进,达到夯实基础,突出重点、训练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也要从细节上去领略文章的美,并在学生自主活动、生与生合作、师生互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课堂内容丰富,节奏和谐,充满生命的灵动。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主要是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 2.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3.学以致用,学习文章布局谋篇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的习作训练中。 重点: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难点:学以致用,学习文章布局谋篇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的习作训练中。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范仲淹的词《渔家傲秋思》)同学们,本词表面写思乡,其实其中的白发将军就是作者的写照,作者借白发情、征夫泪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矢志不渝保卫祖国的真情,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却一改其含蓄的风格,直抒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范仲淹的这篇不落窠臼,名扬千古的佳作《岳阳楼记》,去体味他崇高的思想感情。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回顾“记”这种文体 四、教师在《英雄的黎明》的背景音乐中有感情地背诵全篇,要求学生体会老师对文章的处理方式并复述各段大意。 1、请同学们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对重点词句的阅读把握。生生互评,教师适时点拨。(如:第一段是记叙可以用平淡的说话的口吻来读。三四两段的“登斯楼也”要做不同的处理,第三段的“登斯楼也”应读得缓慢,读出步履的沉重和迟疑,读出“忧谗畏讥,感极而悲”的沉痛。而第四段应读得明快欢乐,读出步履的轻盈舒展,读出“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的乐观和自得。“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句也应好好品味,“先天下之忧而忧”应读得气壮山河,“后天下之乐而乐”却要读得越来越轻,读出范仲淹的价值取向。结尾处的“吾谁与归”可读两次,第一次轻读,仿佛范仲淹在寻寻觅觅喃喃自语叩问心灵。而第二次其实是激愤的范仲淹在问天问地,在茫茫宇宙中寻找自己志同道合者,要读得声嘶力竭。)

九上《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答案

— 一、《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殍殣(piáo jǐ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③敖仓:粮仓。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是时范文正领浙西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B.为术甚备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 C.及公私兴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发司农之粟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 (1)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2)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10.依据选文,回答问题。(4分)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和“C”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 ! (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

27岳阳楼记优秀教案

27岳阳楼记优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7《岳阳楼记》公开课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 1.熟读成诵,理解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并领会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3.理解整句与散句结合,使文章既和谐又富于变化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 4.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 1.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及记事、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 2.理解整句与散句结合,使文章既和谐又富于变化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 2.学生收集与岳阳楼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诵诗导入 1.展示诗歌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学生诵读诗歌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3.导入语 事实上,除了李白杜甫在岳阳楼留下的我们读到的这两首名诗,古往今来,迁客骚人为洞庭湖壮丽的景观书写了浩如烟海的千古绝唱,岳阳楼上更是题满了文人的诗词歌赋。但是面对前人熠熠生辉的文字,宋代的范仲淹却另辟蹊径,用神来之笔使岳阳楼再放异彩,使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从此名于世,传于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朗读,感知课文。 2.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师在学生朗读结束以后提问:作者洋洋洒洒写了这么一篇文章,究竟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用课文原文回答。 [点拨]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学生在理解文章表达的感情基础上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感情。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析文章结构,领会文章写法 [点拨]板书(一)交代写作缘由——叙述;(二)描写岳阳楼景色——写景抒情;(三)表达自己的胸襟抱负——议论。 2.赏文章美景,体会文章语言 (1)岳阳楼的景色是怎样的文章共几处写了岳阳楼的景色分别是从哪些方面去写的 [点拨]全文共写了三处景色:一处是课文第二段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二处是课文第三段想象阴天岳阳楼的景象;三处是课文第四段想象晴天岳阳楼的景象。 (2)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洞庭湖烟波浩淼的水势,又要想象一阴一晴两幅画面?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一、通假字: 1、百废具兴()通(),解()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解 () 二、古今异义: 1、乃记之而去∕游人去而宾客从∕去国怀乡 古义()今义() 2、予观夫巴陵胜状 古义()今义() 3、宠辱偕忘 古义()今义() 4、进亦优,退亦忧 古义()今义() 5、浊浪排空 古义()今义() 三、一词多义: 1、水尤清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 以其境过清()明灭可见() 3、予观夫巴陵胜状() 4、南极潇湘()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9、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六、阅读材料,完成练习,探讨作者思想感情: (一)写作背景 1、《小石潭记》柳宗元参加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到偏僻荒凉的永州、柳州。为了排解郁闷,便纵情于山水,写了很多山水游记,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心胸气度寄托在里面,本文便是其中一篇。 2、《岳阳楼记》1046年,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

3、《醉翁亭记》1045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府,在此期间,他没有悲伤,而是为百姓做事,颇有政绩。本文是作者上任滁州第二年写的。滁州风光秀丽,百姓民风淳朴,安于农事。欧阳修关心百姓,平时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将自己的失意抑郁压在山水与诗酒之乐中。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已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二)根据写作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三位作者都是同样的遭遇,但是,他们面对同样的遭遇,所表现出的态度是否一样呢,请完成下列表格: (三)1、对比三位古人的人生态度,你最欣赏哪一位?请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你也像他们一样,遇到了比较大的挫折,你会怎样面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