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十一学校初一数学期中

2018-2019十一学校初一数学期中

2018-2019十一学校初一数学期中
2018-2019十一学校初一数学期中

七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七年级数学学情分析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七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 初中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减少两极分化,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培养人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提高中学的教学质量,必须从七年级抓起。下面就对我校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做一下简单描述。 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尚可,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很多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整体水平不均,学习比较浮躁,这主要表现在课堂纪律和作业质量方面。 一、学习状态 ` 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跟上现有的进度,上课发言尚积极,个别同学表现的还比较出色,但也有部分同学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人意,学习成绩极不理想。从课堂上看,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很容易分心,作业和试卷上的错误比较多,对于老师的问题一问三不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孩子要特别注意。 二、学习习惯 部分学生有主动学习的行为,深得老师赞赏。比较喜欢上数学课,学习热情也很高,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懒散、学习

习惯差,如: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有些学生抄作业现象比较严重。 三、解决方案及实施计划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怎`样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 2、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灵活理解及运用的能力。 3、 3、注重开发性地使用教材,在做到“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力求把握准确,突破有法。对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是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重复只能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从而引起学生的厌恶。同时,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继续加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4、 4、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

国际学校数学期中测试卷

Ⅰ. Choice questions (20 points ) 1. If the polynomial 434+--x x n in x has a degree of 2 with three terms, the n equals ( ) A. 3 B. 4 C. 5 D. 6 2. In the following calculations the correct one is ( ) A.4442b b b =? B.844x x x =+ C. 5252)(b a b a -=- D. x x -=--4)1(3 3. In the following equations, the one whose transformation from left side to right side is factorization is ( ) A. )22)(22(4422b a b a b a -+=- B. 44)2(22++=+x x x C. 2222)(b ab a b a +-=- D. 1)1(12++=++a a a a 4. In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s the one where a perfect square formula can be applied to calculate is ( ) A. )2)(2(y x y x ++ B.)2)(2(y x y x +- C.)2)(2(y x y x +--- D. )2)(2(y x y x --- 5. If one factor of 2216y x - is y x 4-, the other factor is ( ) A. y x - B. y x + C. y x 4- D. y x 4+ 6. In the following calculations the correct one is ( ) A. 532523x x x =+ B.222532x x x =+ C. 422532x x x =+ D. 532632x x x =+ 7. If the product of the polynomials 45+x and a x -5 does not contain a term of x, then the value of a is ( ) A. 3 B. -3 C. 4 D. -4 8. If the value of the algebraic expression 1432+-a a is 6, then the value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加法学情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加法》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四节课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应两个课时完成。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依据教材的安排本节课应是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最终熟练地进行整数加法运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 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 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加法》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四节课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应两个课时完成。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依据教材的安排本节课应是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最终熟练地进行整数加法运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 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 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 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 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二、设计理念七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又刚从小学升上初中三周时间,人人都自信满满,摩拳擦掌,准备大施拳脚,因此我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以“问题串” 引领整个课堂,请同学们通过动脑、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并利用组间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法则,运用法则。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目标:1. 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深刻感受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3.让学生通过研讨、分类、比较等方法的学习,培养归纳总结知识的 能力。重点: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四、学情分析 1.学生非常熟悉正数加正数,正数加零的情况。 2.有理数的分类、数轴、绝对值的相关知识已经掌握。 3.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 五、教学策略 1.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六个重要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

初中数学_七下6.1感受可能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七下6.1感受可能性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掷骰子活动,经理猜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过程,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2.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能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与随机事件,并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难点:理解生活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故事分享] 国王与智慧大臣的故事 环节二:探究事件的分类 问题1:五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为了抽签,我们在盒中放五个看上去完全一样的纸团,每个纸团里面分别写着表示出场顺序的数字1,2,3, 4, 5.把纸团充分搅拌后,小军先抽,他任意(随机)从盒中抽取一个纸团. (1)抽到的数字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2)抽到的数字小于6吗? (3)抽到的数字可能是0吗?可能是7吗? (4)抽到的数字可能是1吗?可能是3吗? 问题2:小伟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请思考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 (2)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 (3)出现的点数可能是7吗?可能是0吗? (4)出现的点数可能是4吗?可能是5吗? 你能否尝试着对以上事件进行分类? 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些事件称为必然事件。这些事情我们事先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些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事件。 有些事情我们事先无法肯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不确定事件,也称为随机事件。 4.请你自主完成对事件类型进行分类:

七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七年级数学学情考情分析 一、学生得整体情况 学生得学习成绩较低,学习习惯不就是很好,学习得主动性不强,学习得方法不得力。能称得上就是优秀得学生不到十分之一,学习困难得学生数量很大,加之大部分学生得心思不在学习上,整天无所事事,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照抄别人得作业,星期天得作业不能认真完成,空档时间打闹,不能静下心来复习功课。 二、教师得教学情况 全面掌握本册教材得目标、重点,就本册教材得教学做了全盘计划,保证教学得顺利进行。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通过学习帮助我进行新授课得探索与复习课得教学,收到了较好得效果,同时,我们几位教师平时能经常探讨教学工作,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取了大量得措施:在课堂教学中保证讲清重点,力求掌握知识少而精,学扎实。加强作业完成得管理,每组设数学小组长一名,负责检查、指导、督促本组同学完成作业。在每次作业批改中,对存在问题进行记录,针对学生得薄弱环节进行补课,进行单独辅导。对后进生进行跟踪记录,发现有进步立即表扬。开展多种形式得数学课内外活动,从各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得兴趣。对自己得教学经常进行总结,对学生得每个知识点得掌握情况进行动态记录。为提高学生们得学习成绩,

我们坚持进行每一月得月考测试,了解学生得学习情况,使学生得计算速度,准确率有较大得提高。对所教得班得每次测试成绩进行记录、分析,一些学困生学习有明显进步。数学基础知识与计算能力有较大幅度得上升,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程度得进步,数学发散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 虽然工作很忙,我们都能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得学习情况,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三、存在得问题: 1、计算得问题。 学生一般会进行计算,但由于计算不够细心,导致失分,有得学生往往不瞧清题目要求,就进行计算。 2、几何问题 学生刚开始接触几何证明题,对几何证明题得思路还比较零乱,步骤得写法还比较生疏。 2、不少学生基本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概念模糊容易混淆。 3、不少学生基本能力与应用能力较差,不能根据题意灵活地选择算法。

初中数学学情分析

初中数学学情分析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初中数学班级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从情况来看:优等生占8%,学习发展生占55%。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优等生比例偏小,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发展生大多数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产生严重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生基础太差,学习习惯差,许多学生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数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平日讲课中学

天津泰达枫叶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天津泰达枫叶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了一种“结绳计数”的方法,一女子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的野果数量,下列图示中表示91颗的是 () A.B. C.D. 2.如图,将线段AB延长至点C,使 1 2 BC AB ,D为线段AC的中点,若BD=2,则线段 AB的长为() A.4 B.6 C.8 D.12 3.一根绳子弯曲成如图①所示的形状.当用剪刀像图②那样沿虚线a把绳子剪断时,绳子被剪为5段;当用剪刀像图③那样沿虚线b(b∥a)把绳子再剪一次时,绳子就被剪为9段.若用剪刀在虚线a、b之间把绳子再剪(n﹣2)次(剪刀的方向与a平行),这样一共剪n次时绳子的段数是() A.4n+1 B.4n+2 C.4n+3 D.4n+5 4.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C、OD,使OC⊥OD,当∠AOC=40°时, ∠BOD的度数是() A.50°B.130°C.50°或 90°D.50°或 130° 5.如图,∠ABC=∠ACB,AD、BD、CD分别平分△ABC的外角∠EAC、内角∠ABC、外角 ∠ACF,以下结论: ①AD∥BC;②∠ACB=2∠ADB;③∠ADC+∠ABD=90°;④∠BDC=∠BA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6.如图,能判定直线a ∥b 的条件是( ) A .∠2+∠4=180° B .∠3=∠4 C .∠1+∠4=90° D .∠1=∠4 7.如果+5米表示一个物体向东运动5米,那么-3米表示( ). A .向西走3米 B .向北走3米 C .向东走3米 D .向南走3米 8.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2与 12 B .2(1)-与1 C .2与-2 D .-1与21- 9.下列变形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x=y ,则x+3=y+3 B .若-2x=-2y ,则x=y C .若 x y m m =,则x y = D .若x y =,则 x y m m = 10.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万人因患重症登格热需住院治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儿童患者,数据“5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45010? B .5510? C .6510? D .510? 11.下列各数中,比7 3 -小的数是( ) A .3- B .2- C .0 D .1-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a +2b =5ab B .4m 2 n -2mn 2=2mn C .-12x +7x =-5x D .5y 2-3y 2=2 二、填空题 13.一个角的余角等于这个角的 1 3 ,这个角的度数为________. 14.在数轴上,若A 点表示数﹣1,点B 表示数2,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15.已知x=5是方程ax ﹣8=20+a 的解,则a= ________ 16.下面每个正方形中的五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则第4个正方形中间数字m 为________,第n 个正方形的中间数字为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 17.把53°30′用度表示为_____.

名校小升初数学真题及答案

名校小升初数学真题及答 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名校小升初数学真题 一、填空题 (8 × 3′= 24′) 1、 电梯上升3层记作“+3”层,则“-5”层表示 .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58°,则另一个锐角是 . 3、找规律填数:9,10,12,15, ,24. 4、一个分数化简后是7 5 ,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和是72,则原分数是 . 5、一个长方体的高减少2厘米后,表面积减少48平方厘米成为一个正方体,则正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6、下图是可自由转动的转盘,指针停止后指向阴影部分的可能性是 .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占长方形面积的 . 8、算式中的□和△各表示一个数,已知(△+□)×=,□÷=12,则△= . 二、选择题(6×3′=18′) 1、和你跑步速度最接近的是每秒( )A 、千米 B 、75米 C 、7.5米 D 、 750毫米 2、用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拼正方形,最少要用该长方形纸片( )张. A 、8 B 、10 C 、16 D 、12 3、小邓用木棒搭房子,他搭3间房子用了13根木棒,像这样 搭5间 房子要用( )根木棒. A 、20 B 、21 C 、22 D 、23 4、甲数的25%等于乙数的 5 2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A 、5:8 B 、8:5 C 、5:4 D 、4:5

乙 5、某商场准备用一些钱采购200套西装,由于降价,用同样多的钱采购了250套,这种西装降价( ) A 、20% B 、25% C 、% D 、30% 6、如果 3111=+B A ,15 8 111=++C B A ,则C 等于( ) A 、3 B 、4 C 、5 D 、6 三、计算题(3 × 4′= 12′) 1、计算: %5.1241 4125.075.281+?+? 2、求未知数x 的值. 2420 1143=?-x 3、列式计算:一个数减去它的61 后再减去6,结果是4,这个数是多少 四、应用题(5′+ 6′+ 6′+ 8′+ 9′= 34′) 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用6小时,乙单独做要用4小时,甲做完3 1 后,两人合做, 还需要几小时才能做完 2、小王从家骑自行车到县城去办事,每小时行16千米,回来时乘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乘汽车比骑自行车少用小时。问小王家到县城的距离 3、江声学校组织旅游,若每辆车坐45人,则余95人没座位;若每辆车坐50人,则刚好坐完。问有多少辆车多少人 4、三月份,校团委号召学生看《雷锋的故事》一书,小峰第一天看了全书的8 3 少6 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6 1 多8页,这样还余42页没有看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5、甲、乙两名运动员进行长跑训练,两人距 终点的路程与跑步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①甲长跑训练时的速度是 . ②当跑到第15分钟时,两人相距 米. ③两人相距500米时,他们跑了 分钟. 五、如图,ABCD 和DEFG 都是正方形,且正方形DEFG 的边长为10cm. ( 12′) ①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cm 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教材 七年级上册包括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和图形认识初步四章内容,供七年级上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6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章有理数19课时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8课时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8课时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16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要性、有理数的意义,能够从事有理数的运算,体会“数的扩张”的一致性,并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首先,从实例出发引出负数,接着引进数轴、想反数、绝对值等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这样一方面加深对有理数(特别是负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有理数运算作准备,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这是本章的重点。在本章,有理数加法和乘法都是在介绍运算法则——着重是符号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基本运算,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引入运算律;减法和除法则是着重介绍如何向加法与乘法转化,从而利用加法与乘法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进行运算;本章的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特别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学生能认识到运算法则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可以了,重要的是用法则进行运算,并运用有理数运算解决问题。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以及整式加减运算等。在本章引言中,教科书以2006年正式通车的青藏铁路为背景,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设计了几个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用到用字母表示数、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以及对式子进行化简等,为引出单项式、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等概念和法则提供背景,使学生感到学习这些概念和运算是实际的需要。本章的合并同类项是重点也是难点,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知识基础,整式加减主要是通过合并同类项把整式化简,要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的教学: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同类项的概念,会辨别同类项,准确地掌握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字母和字母指数);其次,要明确合并同类项的含义是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并成一项,经过合并同类项,多项式的项数会减少,这样多项式就得到简化;最后要使学生明确“合并”是指同类项的系数的相加,把得到的结果作为新的系数,要保持同类项的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对于本章的重点、难点,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强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其中,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全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其中的相等关系,是始终贯穿于全章的主线。而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讨论始终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教科书首先从一个行程问题的实例

初中数学学情分析

初中数学班级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从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8%,学习发展生占55%。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优等生比例偏小,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发展生大多数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产生严重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生基础太差,学习习惯差,许多学生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数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要在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掌握时应进行对比,抓住本质、概念特征,加以记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复习中在加强指导和练习,加大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搞好今学期数学课的“单元综合课” 模式探索和自考工作,并做好及时的讲评和反馈学生情况。 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讲全面,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讲,努力增强讲授的针对性、实效性,努

绵阳东辰初一入学数学试卷及答案

绵阳东辰初一入学数学试卷及答案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初一年级入学分班测试题 数 学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50分)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来到四川第一初中——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创造适合你的教学是我们的职责,你本次的考试成绩及相对名次是我们分班、分层及作为你发展规划的依据之一,祝愿你考出你的最好水平。 一、填空题:(3×12=36分) 1、2010年“5.1”期间,某市共接待游客4667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一亿七千四百万元,横线上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2、口袋里有4个红球,2个黄球,在口袋里任意摸1个球,摸到( )球的可能性比较大。 3、计划投资比实际少5万元,计划投资15万元,计划投资比实际少( )%。 4、在照片上小华的身高是5厘米,她的实际身高是1.6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 )。 5、王叔叔在2010年1月——5月共收到邮件270封,其中普通邮件和电子邮件的比是2:7,他收到的普通邮件、电子邮件分别是( 、 )封。 6、用一根长12厘米的铁丝围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接头处忽略不计),有( )种不同的围法(边长取整厘米数 )。 7、△△□☆★△△□☆★△△□☆★……左起,△最少是( )个时,其他三种图形一共是18个。 8、父子二人合开了一家干菜店,他们晚上一起计算当天的营业额,发现账面上多出28.35元,后来发现是将一笔钱的小数点点错了一位,原来这笔钱是( )元。 9、一个分数,如果乘以5,分子比分母大2,如果除以31,分子比分母小16,这个分数是( )。 10、买2千克荔枝和3千克桂圆,共付40元。已知2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1千克桂圆的价钱。荔枝每千克( )元,桂圆每千克( )元。 11、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的图纸上,量得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厘米,在花坛周围修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小路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12、三个连续自然数,后面两个的积比前面两个的积相差114,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是( )。 二、选择题(4×10=40分) 1、庆“六一”,六年级同学买来336枝红花,252枝黄花,210枝粉化。用这些花最多可扎成同样的花束( )束。 A. 44 B. 45 C. 42 2、2010年王强把1000元按年利率2.79﹪存入银行,计算他两年后所得的利息,列式应该是( ) A .1000×2.79%×2+1000 B .(1000×2.79%+1000) ×2 C .1000×2.79%×2 3、参加某次数学竞赛的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1:3,这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82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 A. 82分 B. 86分 C. 87分 D. 88分 4、如果每人步行的速度相等,6个人一起从甲地到乙地走3天,那么12个人从甲地到乙地要走( ) A. 6天 B. 3天 C. 1.5天 5、某种考试已举行24次,共出了426道题,每次出的题目有25题、或者16道、或者20题,那么其中25题得有( )次。 A. 2 B. 4 C. 6 6、要使203变成偶数,又有因数3,还是5的倍数,至少要加上( )。 A. 7 B. 17 C. 27 考生来源 省 市 县(区) 学校 姓名 考号 ―― ― ―― ― ― ― ――― ―― ― ― ―密――― ―― ――― ― ― ― ― ― ――――――― ― 封 ― ――――――――― ― ―――――― ―― 线 ―――――――――――――――――

小升初考试五大名校之西工大附中 数学试题详解

2015 年西工大附中 530 数学试题详解【智慧乐园】 10、将3 7 化成小数后,小数点后第 15 位上的数字是________。 【解析10】填8 3 0.428571,428..... 7 为有限循环小数,周期为6 15÷6=2…….3 第三位数字为8 11、淘气用 11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如图(1)所示的几何体,然后把所有表面(含底面)涂成了红色,那么恰好有四个面涂成红色的正方体有________块。 图(1) 【解析11】填 6块

题解11题解11 12、从西安到宝鸡,走国道需要 3.5 小时,走高速需要 2 小时,那么走高速比走国道的平均速度快 ________%。 【解析12】填 75 13、如图(2),用四个螺丝将四条不可弯曲的木条围城一个木框,其中木条长度依次为 2、3、4、6,若任意调整相邻两木条的夹角,则任意两螺丝间距离(不计接头)的最大值是________。 2 6 3 4 图(2)

【解析13】填 7 3 + 4 = 7 最短的木条是2,最长的木条是6,其余两木条为3和4。 只要验证最长+最短的长度之和、其余两根木条之和符合条件即可。 14、“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学校为了解某日下午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随机调查了甲、乙两个班所有的学生,并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如果让你从这次接受调查的所有学生中随机抽查一人,那么他恰好是当天下午参加了足球运动的学生的可能性大小为________。 【解析14】填 41%

两个班级总人数=100人;足球人数占16+25=41人,占比例为41% 15、地图上有一条直线型公路,其中 A、B 两点分别表示公路上第 140 公里处、第157公里处。若将直尺放在此地图上,发现刻度 15、18 的位置恰好分别对准了 A、B 两点,则此时刻度 0 的位置对准地图上公路的第________公里处。 【解析15】填 55 16、在图(3)中,半径为 6cm 的动圆 C 从图示位置绕这 3 个圆排成的图形无滑动地滚动到圆C’的位置,则圆心 C 走过的路径长为________cm。 图(3) 【解析16】填 62.83 路径=两个120°圆弧(半径12cm) + 1个60°圆弧(半径12cm)

2013-2014学期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学情分析及教学措施_课题研究

2013-2014学期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学情分析及教学措施_课题研究 教研资料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 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学生学习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 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 建议和措施 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

最新整理绵阳东辰初一入学数学试卷及答案资料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联系网站删除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初一年级入学分班测试题 数 学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50分)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来到四川第一初中——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创造适合你的教学是我们的职责,你本次的考试成绩及相对名次是我们分班、分层及作为你发展规划的依据之一,祝愿你考出你的最好水平。 一、填空题:(3×12=36分) 1、2010年“5.1”期间,某市共接待游客4667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一亿七千四百万元,横线上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2、口袋里有4个红球,2个黄球,在口袋里任意摸1个球,摸到( )球的可能性比较大。 3、计划投资比实际少5万元,计划投资15万元,计划投资比实际少( )%。 4、在照片上小华的身高是5厘米,她的实际身高是1.6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 )。 5、王叔叔在2010年1月——5月共收到邮件270封,其中普通邮件和电子邮件的比是2:7,他收到的普通邮件、电子邮件分别是( 、 )封。 6、用一根长12厘米的铁丝围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接头处忽略不计),有( )种不同的围法(边长取整厘米数 )。 7、△△□☆★△△□☆★△△□☆★……左起,△最少是( )个时,其他三种图形一共是18个。 8、父子二人合开了一家干菜店,他们晚上一起计算当天的营业额,发现账面上多出28.35元,后来发现是将一笔钱的小数点点错了一位,原来这笔钱是( )元。 9、一个分数,如果乘以5,分子比分母大2,如果除以31,分子比分母小16,这个分数是( )。 10、买2千克荔枝和3千克桂圆,共付40元。已知2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1千克桂圆的价钱。荔枝每千克( )元,桂圆每千克( )元。 11、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的图纸上,量得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厘米,在花坛周围修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小路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12、三个连续自然数,后面两个的积比前面两个的积相差114,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是( )。 二、选择题(4×10=40分) 1、庆“六一”,六年级同学买来336枝红花,252枝黄花,210枝粉化。用这些花最多可扎成同样的花束( )束。 A. 44 B. 45 C. 42 2、2010年王强把1000元按年利率2.79﹪存入银行,计算他两年后所得的利息,列式应该是( ) A .1000×2.79%×2+1000 B .(1000×2.79%+1000) ×2 C .1000×2.79%×2 3、参加某次数学竞赛的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1:3,这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82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 A. 82分 B. 86分 C. 87分 D. 88分 4、如果每人步行的速度相等,6个人一起从甲地到乙地走3天,那么12个人从甲地到乙地要走( ) A. 6天 B. 3天 C. 1.5天 5、某种考试已举行24次,共出了426道题,每次出的题目有25题、或者16道、或者20题,那么其中25题得有( )次。 A. 2 B. 4 C. 6 6、要使203变成偶数,又有因数3,还是5的倍数,至少要加上( )。 A. 7 B. 17 C. 27 考生来源 省 市 县(区) 学校 姓名 考号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封 ― ――――――――― ― ―――― ― ― ― ― 线 ―――――――――――――――――

2020-2021天津泰达枫叶国际学校初一数学下期中试卷(附答案)

2020-2021天津泰达枫叶国际学校初一数学下期中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a b 和点(),Q a b ',给出下列定义:若 ()( )11b a b b a ?≥?=<'?-??,则称点Q 为点P 的限变点,例如:点()2,3的限变点的坐标是()2,3,点()2,5-的限变点的坐标是()2,5--,如果一个点的限变点的坐标是 ()3,1-,那个这个 点的坐标是( ) A .()1,3- B .()3,1-- C .()3,1- D .() 3,1 2.如图所示的是天安门周围的景点分布示意图.若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 轴、y 轴的正方向建立坐标系,表示电报大楼的点的坐标为(-4,0),表示王府井的点的坐标为(3,2),则表示博物馆的点的坐标为( ) A .(1,0) B .(2,0) C .(1,-2) D .(1,-1) 3.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2827x y x y +=?? +=?,则x +y 的值是( ) A .3 B .5 C .7 D .9 4.若x y >,则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 .2323x y +>+ B .x b y b -<- C .33x y ->- D .33 x y ->- 5.解方程组229229232x y y z z x +=??+=??+=? 得x 等于( ) A .18 B .11 C .10 D .9 6.如图,直线AB ∥CD ,∠C =44°,∠E 为直角,则∠1等于( ) A .132° B .134° C .136° D .138°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 B .1的立方根是±1 C .255=± D .2是4的平方根 8.如图,AB∥CD,BC∥DE,∠A=30°,∠BCD=110°,则∠AED 的度数为( ) A .90° B .108° C .100° D .80° 9.把一张50元的人民币换成10元或5元的人民币,共有( ) A .4种换法 B .5种换法 C .6种换法 D . 7种换法 10.如图,已知∠1+∠2=180°,∠3=55°,那么∠4的度数是( ) A .35° B .45° C .55° D .125° 11.在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2x -6,x -5)在第四象限,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x <5 B .-5<x <3 C .-3<x <5 D .-5<x <-3 12.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画垂线的条数是( ) A .0 B .1 C .2 D .无数 二、填空题 1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 OE 平分∠BOC ,OF ⊥CD ,若∠BOE =2∠BOD ,则∠AOF 的度数为______. 14.关于 x 的不等式 bx a < 的解集为 2x >-,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实数 a ,b 的值:a = _________,b = ___________. 15.下面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不同解法,请你把下列消元的过程填写完整: 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 24326x y x y +=??+=? L L L L ①② (1)方法一:由 ①,得 24y x =-L L ③

天津市2017年中考试卷(数学)-真题

一、选择题: 1.计算5)3(+-的结果等于( ) A .2 B .2- C .8 D .8- 2.0 60cos 的值等于( ) A 3 B .1 C . 22 D .2 1 3.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子是轴对称图形.下面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4.据《天津日报》报道,天津市社会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完善,截止2017年4月末,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卡12630000张.将1263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8 101263.0? B .7 10263.1? C .6 1063.12? D .5 103.126? 5.右图是一个由4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 6.估计38的值在( ) A .4和5之间 B .5和6之间 C. 6和7之间 D .7和8之间 7.计算 1 1 1+++a a a 的结果为( ) A .1 B .a C. 1+a D .1 1+a

8.方程组?? ?=+=15 32y x x y 的解是( ) A .?? ?==32y x B .???==34y x C. ???==84y x D .? ??==63 y x 9.如图,将AB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0 60得DBE ?,点C 的对应点E 恰好落在AB 延长线上,连接AD .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E ABD ∠=∠ B . C CBE ∠=∠ C. BC A D // D .BC AD = 10.若点),1(1y A -,),1(2y B ,),3(3y C 在反比例函数x y 3 -=的图象上,则321,,y y y 的大小关系是( ) A .321y y y << B .132y y y << C. 123y y y << D .312y y y << 11.如图,在AB C ?中,AC AB =,CE A D ,是ABC ?的两条中线,P 是AD 上一个动点,则下列线段的长度等于EP BP +最小值的是( ) A .BC B .CE C. AD D .AC 12.已知抛物线342 +-=x x y 与x 轴相交于点B A ,(点A 在点B 左侧),顶点为M .平移该抛物线,使点M 平移后的对应点'M 落在x 轴上,点B 平移后的对应点'B 落在y 轴上,

七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七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七年级数学学情考情分析 一、学生得整体情况 学生得学习成绩较低,学习习惯不就是很好,学习得主动性不强,学习得方法不得力。能称得上就是优秀得学生不到十分之一,学习困难得学生数量很大,加之大部分学生得心思不在学习上,整天无所事事,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照抄别人得作业,星期天得作业不能认真完成,空档时间打闹,不能静下心来复习功课。 二、教师得教学情况 全面掌握本册教材得目标、重点,就本册教材得教学做了全盘计划,保证教学得顺利进行。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通过学习帮助我进行新授课得探索与复习课得教学,收到了较好得效果,同时,我们几位教师平时能经常探讨教学工作,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取了大量得措施:在课堂教学中保证讲清重点,力求掌握知识少而精,学扎实。加强作业完成得管理,每组设数学小组长一名,负责检查、指导、督促本组同学完成作业。在每次作业批改中,对存在问题进行记录,针对学生得薄弱环节进行补课,进行单独辅导。对后进生进行跟踪记录,发现有进步立即表扬。开展多种形式得数学课内外活动,从各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得兴趣。对自己得教学经常进行总结,对学生得每个知识点得掌握情况进行动态记录。为提高学生们得学习成绩,七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我们坚持进行每一月得月考测试,了解学生得学习情况,使学生得计

算速度,准确率有较大得提高。对所教得班得每次测试成绩进行记录、分析,一些学困生学习有明显进步。数学基础知识与计算能力有较大幅度得上升,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程度得进步,数学发散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 虽然工作很忙,我们都能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得学习情况,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三、存在得问题: 1、计算得问题。 学生一般会进行计算,但由于计算不够细心,导致失分,有得学生往往不瞧清题目要求,就进行计算。 2、几何问题 学生刚开始接触几何证明题,对几何证明题得思路还比较零乱,步骤得写法还比较生疏。 2、不少学生基本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概念模糊容易混淆。 3、不少学生基本能力与应用能力较差,不能根据题意灵活地选择算法。. 七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4、学生学习习惯不良,部分学生存在马虎、书写不工整、不认真审题、不认真检查等不良学习习惯。 5、不少学生不能总结已学知识,一类题多次出现竟然能连连出错。 三、改进得措施: 1、注重良好得习惯培养 学生得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瞧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有得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