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短波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超短波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超短波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超短波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超短波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概述

应用波长为10-1米的超高频交流电作用人体,以达治疗目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由于治疗时采用电容式电极,而电容场中主要是超高频电场的作用,故又名超高频电场疗法。

物理学特性

超短波波长为10-1米,频率为30-300兆赫。国产治疗机波长有6米、米、米、米等几种,频率为50兆赫左右。

由于超短波波长短,频率高,超短波电流很容易通过电介质,故治疗时电极不直接接触皮肤。

超短波之电流曲线一般为连续式,电流振荡是连续的;另一种为脉冲式超短波电流,是在连续超短波电流基础上加以低频脉冲调制和放大,形成一种间断的一般为矩形的超短波电流。其脉冲频率通常为100-1000赫,持续时间为1-100微秒,间断时间为1-10秒,脉冲最大功率为1-20千瓦,即相当于普通连续式超短波电流的数十倍。连续式超短波所产生的热能要比脉冲式的大得多。许多学者认为脉冲式超短波对人体的作用主要基于脉冲群的振荡效应。治疗时一般无热感。

此外,近年来还有大功率(输出功率1000瓦以上)超短波治癌机出现,用以治疗恶性肿瘤。

生物物理学特征

超短波作用人体产生各种生理反应的基本因素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由于人体是一个具有导电体和电介质的复合组织,在超短波作用下,体内同时形成了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由于其频率更高,电介质的阻力越来越小,就形成了超短波治疗时,位移电流成分占优势,以介质损耗产热为主。但当频率极高时,偶极子就来不及转动或转动幅度极小,使介质损耗下降以至产热减少。这就说明产热随频率增加而增加的正比关系,只适用于一定范围之内的振荡频率。这种位移电流为克服介质阻力而产热,而介质损耗的大小与组织的介电常数密切

相关,由于人体内各种组织的介电常数差别较小,故在超短波作用下产生的热分布比较均匀。

但在超短波电容电场治疗中,由于脂肪层中血管少,热量不易为血流带走,因此,其温度比供血丰富的肌肉还要高,据测定,波长米超短波作用时,脂肪升温与肌肉升温之比达8:1,仍存在脂肪过热的缺点,实际治疗时可利用调整皮肤与极板间距使深部组织温度升高,皮及皮下脂肪温度降低。

(二)非热效应

高频电作用机体时形成的非热效应机理和各种反应已于本章第一节中阐述,在超高频电容电场中之生物体,受电位差电压作用,超高频电振荡波引起细胞内物质共振,引起液体表面张力的改变,对一些物质的表面张力增高,对另一些物质的表面张力降低。高速交变的高频电磁波作用时,当电场强度最大瞬间,使细胞向电场方向伸展,而场强最小瞬间又恢复原状。适当频率的电场可使细胞充分伸缩,对细胞和组织产生特殊刺激,引起特殊生物学作用。

超短波特别在用低强度作用,且用目前一切方法均不能测出温度升高时,其生物学效应仍非常明显,而同样条件的外源热作用则无类似效应。如:当应用短时间无热量超短波作用人体时,对急性炎症的消退比长时间温热量作用时的效果更明显,此外还可以引起其他组织器官的反应,统称为非热效应。发现这种非热效应在低场强(40mw/cm2以下)作用时表现特别明显,高强度作用时这种特殊作用就被热效应所掩盖。

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神经系统对超短波电场十分敏感,因为神经组织接近于电介质,尤其对大脑细胞,植物神经及内脏之末梢神经反应更敏感,中小剂量超短波作用头部时除有温热感外常出现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现象。人体长期的大功率电场作用下,有嗜睡、困倦、易兴奋等现象,这些症状在停止接触或采取预防措施后迅速消失,在临床工作中因剂量小一般不出现不良反应。超短波作用延脑时,直肠和口腔温度升高。研究测定大脑组织和脊髓深部温度比表浅的高。小剂量超短波作用家兔

头部后,波幅度增高频率减低。使用强剂量(热量)作用时,有是时呼吸加快,唾液增多,波幅减低,同时纺锤状波数目增多,这表明超短波能直接作用于脑组织。

有人研究证明用微热量超短波作用健康人植物神经无明显反应,但对伴有明显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时,则对大多数患者有调整其功能趋于正常化的作用。一般常有抑制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的作用,小剂量作用于高血压病人的交感神经节时,能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临床研究用适当剂量超短波作用于腰骶神经节及病灶区以治疗下肢神经血管疾病,有降低交感神经紧张度,减轻血管痉挛,建立侧枝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和功能的作用。

超短波对感觉神经有抑制作用,故临床上有镇痛效果。小剂量能加速不全断离的神经纤维再生,大剂量则抑制之。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超短波用治疗剂量作用于健康人心区、颈部或下肢远端未发现心脏功能有明显改变。但动物实验发现,过大剂量长时间作用后则使心律由减慢直至停止。动物实验证明超短波有兴奋迷走神经作用,对交感神经有抑制作用。有人用小剂量超短波作用对部分血循环代偿不全ⅰ°级患者有改善心脏功能和症状作用。对代偿功能严重紊乱者无治疗作用。剂量过强时可出现不良反应,故胸部超短波治疗应注意心脏情况,一般尽量使电场不直接通过心脏,如治疗必须通过心脏时,宜用小剂量短时间,操作时须渐增渐减,并注意脉搏、心律和血压的变化,如遇不良反应及时停止。

超短波对血管的作用,除通过神经反射及体液作用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外,并对血管受纳器和血管平滑肌有直接作用。超短波作用于蛙的足蹼上,开始血管收缩,其后扩张,同时发现很多“储备”毛细血管及较大的动静脉均有轻度扩张,较大剂量时可保持2周之久。更强作用则引起毛细血管中的血流减慢而停止,这些血管比先前扩大3-10倍,此乃交感神经麻痹,副交感神经强烈兴奋所致,它比用同样温度的生理盐水加热时扩张更明显。人体用无热量和微热量超短波作用时,即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在一定范围增加强度可使深部内脏血管扩张增强,

并可保持数小时甚至数日之久,比其他疗法扩张血管作用更深更久。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组织器官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对一些血管病和炎症有好的疗效。超短波作用颈动脉窦或颈部交感神经节能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降低。作用头部或脊髓区能提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强某些药物的免疫物质进入脑和脊髓组织,可提高对脑炎和脊髓炎等的治疗效果。

对血液和免疫系统的作用

动物实验:用ⅰ-ⅱ级剂量超短波作用于家兔后,使血细胞总数增加,ⅲ级剂量作用后,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显著降低,这三种剂量都能使网红细胞数增加。中小剂量电场使骨髓充血,增强其造血机能,促使骨髓细胞及骨髓母细胞分裂,但大剂量长时间超短波全身照射使周围血细胞明显降低。最近国内动物实验报导:小剂量超短波15分钟作用有显著的抑制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可能对小血管手术有减少血管内血栓形成的作用。

对细菌、毒素及血清免疫成分的影响:实验证明,葡萄球菌及结核杆菌在超短波(米)作用下,比在同样温度水浴中死得更快,电场的杀菌作用还与波长有关系。

家兔实验发现超短波作用后,血清总蛋白量稍高,白蛋白降低,α、β、γ球蛋白均增高,尤其γ-球蛋白增高明显。体内抗体和协同抗体杀灭病毒或溶解细菌的补体均增加,凝集素、调理素亦增加。实验还证明:小剂量超短波作用后,巨噬细胞系统吞噬能力增加,48小时后更显著,把多形核白细胞放入生理盐水中用超短波作用后,其吞噬功能增加,放在超短波作用过的血清中,其吞噬功能也增加,但大剂量长时间全身作用下(45-60分钟以上),以上诸种免疫抗毒成分反而降低。

对炎症过程的影响

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明超短波对炎症,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炎症有良好作用。在治疗急性炎症时,证明小剂量有明显的消炎作用,大剂量有时反可使病情恶化。超短波对浅层组织急性炎症的治疗以小剂量为宜,治疗深部内脏感染时则剂量要相应增大些,这是由于超短波透过人体的电场分布和耗损有关。其消

炎机理:

1.首先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影响,改善神经营养和神经功能状态,使炎症组织的兴奋性降低,阻断或减低了病理性冲动的恶性循环。

2.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液淋巴循环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局部组织的营养和代谢过程改善。

3.免疫系统功能增强,对炎症组织中的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4.促使炎症组织中的ph值向碱性方向逆转,从而消除了组织的酸中毒,有利于组织的抗炎作用。

5.炎症组织中钾离子减少,钙离子增加,加上血管扩张血循环加强,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有利炎症消除,并促进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吸收,即所谓脱水作用。

6.加速结缔组织和肉芽组织的再生和生长。

对肾脏的影响

超短波电场作用肾脏后有扩张肾血管,解除肾脏血管痉挛和促进利尿的作用。有人采用超短波作用健康人的肾脏时,能增强利尿作用,不但增加排尿量,且尿的成分亦有改变。实验研究发现,弱剂量(微热量)作用肾区后,利尿作用增强,强剂量(显热量)作用时开始抑制,而后利尿作用增强,且比微热量作用时之排尿量更多,并证明电场直接作用肾实质时利尿最强。国内外临床实验发现:微热量超短波肾区作用,对急性肾炎有良好效果,发现有增强肾血循环,增强利尿,尿蛋白减少,血非蛋白氮含量降低,并有明显降压作用,有促进恢复,缩短痊愈日期和预防变成慢性肾炎等作用。

超短波肾区作用治疗少尿或无尿症有明显效果。我科总结32例因各种原因(磺胺、青、链霉素、汞剂等过敏或中毒、出血性休克、出血热、输血反应、妊娠中毒、败血症,严重烧伤、中毒性休克等)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综合治疗中,经采用超短波肾区疗法后痊愈27例。电疗平均天后尿量增加,天后尿量恢复正常,效果显著。另据我校二院理疗科报导,采用超短波肾区治疗出血热患者中发现有促进出血热病人免疫功能恢复的作用。国外有专家指出,认为超短波

治疗无尿症比一般临床常用疗法如利尿剂,腹膜及肠道透析和肾包膜剥离术等效果显著。

对内分泌腺的作用

1932年schliephake氏首先以超短波照射免的头部发现血糖有改变。在照射人的垂体时亦可见血糖升高40%,1954年van went氏较全面地研究了超短波对脑下垂体的影响,他用超短波波长米,电极直径8厘米,微热量,每次7分钟,一极置鼻根部,另一极置头后对置法,或两颞(垂体平面)对置法。作用后发现垂体前叶、后叶激素分泌均大为增加。对垂体激素系统功能起调整作用,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促进肾上腺分泌考地松类物质增加。若肾上腺皮质功能良好者,则可见血液中嗜酸细胞降低50%以上。临床上可用以治疗多种疾病。对健康人的血压影响不大,高血压患者血压可见上升,但治疗结束后即见下降。国内有人报导,家兔实验,超短波照射脑下垂体,并不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变化,而直接作用肾上腺区时,有增强皮质功能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超短波剂量增大可使皮质功能增强持续48小时以上。

超短波对性腺作用较敏感,小量有促进其功能作用,大量超抑制作用。动物实验发现大剂量时可引起退行性改变,有报告大剂量作用怀孕动物可引起流产。

sadiman和mayer用超短波作用胰腺后血糖明显下降。raab等指出用小剂量超短波多次治疗有再生能力的胰岛组织细胞时才可能出现血糖下降。保加利亚学者报导用的超短波治疗小儿糖尿病患者获得较好效果。

dusset用超短波作用甲状腺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raab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对其中部分病人能改善其症状。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动物实验发现超短波电场有促进胃肠分泌和增强胃肠道吸收功能的作用,并可解除胃肠道痉挛。有人认为该作用是由于超短波作用交感及副交感神经,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刺激胃肠粘膜细胞功能所致。

超短波作用于肝脏时,除加强免疫功能外,血液中补体效价、纤维蛋白元

含量、血小板数、组织胺含量、红细胞数、胆红素、氢离子浓度、全血和血浆粘性、血沉、残留氮等均升高。而血钾、血清粘性、血液的导电性都降低。以小剂量超短波作用于四氯化碳引起肝炎的狗的肝区10-15次后,肝功完全恢复正常而对照组则无变化。另有实验证明超短波有加强肝脏解毒功能的作用。实验研究超短波作用肝胆区能刺激胆汁排向十二指肠,并能增强胰腺的分泌。超短波作用1-1又1/2小时后胆汁排出增加,胆汁量增加,并可持续3-4天,比中波作用强,但大剂量时,胆汁分泌先增加而后抑制。有人报导超短波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有良好作用。超短波作用脾脏后除巨噬细胞系统增强外,还发现血中胆固醇含量增加。

设备与治疗方法

治疗机

国产的超短波治疗机,按输出功率可分为两种规格:一种是立地式大功率(200-400瓦)治疗机,另一种是手提式小功率(25-80瓦)治疗机,输出电流为数安培。前者适用于大部位,深层组织和内脏疾病的治疗,后者适用于小部位,浅层组织,特别是五官科疾病的治疗。

电极

超短波治疗电极以电容电极为主。这些电极由金属网或金属板构成,治疗时为避免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烫伤,金属外面必须用绝缘物覆盖。因超短波波长短,频率高(30-300兆赫),超短波电流很容易通过电介质,故治疗时电极无需直接接触皮肤。电极和皮肤间隙以空气或用干毛巾棉垫隔开。电容电极按照其形状可分为:

1.板状电极内部是金属网或金属片,外包橡胶、毛毡、绒布等物质,呈长方形,正方形长条形。一般分大、中、小三套。

2.圆形电极内为金属板,外包橡胶、绒布。一般亦有大、中、小三种,其直径分别为12厘米,9或8厘米,以及5或4厘米。

此外,超短波治疗机还附有直肠和阴道等体腔治疗用的金属电极,这种体腔电极一般都有玻璃外罩。治疗时经消毒后可直接插入腔道中。

治疗剂量

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根据病人的感觉,参考氖灯管亮度和仪表读数,而区分为如下的几种剂量

1级(无热量):患者无温热感,氖灯管刚启辉,光暗弱。

2级(微热量):仅稍有微温感,氖灯管全亮,光暗淡。

3级(温热量):有舒适温热感,氖灯管明亮。

4级(热量):有明显热感,但能耐受,氖灯管明亮。

临床上,一般急性炎症或急性病,用1级量(每次8-10分钟)或2级量(每次10-12分钟)。慢性炎症或慢性病用3级量或4级量(每次15-20分钟),4级量一般少用。

其次,对神经节段反射的治疗,一些敏感的器官如眼、脑、心脏、睾丸和卵巢等,以及全身情况衰弱,或有明显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或贫血的患者等均应采用小剂量治疗。儿童多用8-12分钟。

疗程应根据病情发展而定,如一般急性炎症6-8次即有明显好转或治愈。慢性炎症则需12-24次方可好转或减轻。

操作方法要点

1.患者取舒适体位,治疗部位无需暴露,可将所着衣服的厚度计算在间隙内。

2.选用适当电极,对准治疗部位,并根据病变深浅和病情需要确定垫物(间隙)厚度。

3.超短波电场治疗主要应用电容电极法,其电场的分布与电极放置方法、极板和皮肤间距大小密切相关,常用有双极法和体腔法。

(1)双极法

分为对置法与并置法,前者用于治疗深部或内脏病灶,后者用于表浅或病变广泛而较浅表的部位,以使电场的密集电力线通过靶物为原则。

(2)体腔法

是双极法的一种特殊形式,特制的体腔电极(直肠、阴道等)置于相应的腔道内,另一板状或带状电极可置于腹部、腰骶、或围绕骨盆周围。

4.电极与皮肤距离(气距)因治疗部位以及所用机器的输出功率而有所不同。一般病变部位浅表,间隙宜小,病变深在,间隙宜大。应用大功率治疗机时,间隙应加大;应用小功率治疗机时,间隙应缩小,在具体应用时还需考虑病变的范围和所用电极的大小。一般小电极、小功率机治疗小部位时,间隙厘米。大电极、大功率机治疗大部位,深部病变时,间隙3-4厘米。对表面高低不平的部位气距相对宜大,以免作用不均。

5.小儿头部慎用对置法,成人头部治疗时剂量不宜过大。用并置法时,两电极间距离不宜小于电极的直径,或至少不得小于电极的半径。

主要适应证和禁忌证一切炎症过程如软组织、关节、骨骼、五官、胸腹腔脏器、神经系统、生殖器等的炎症,对急性亚急性炎症效果更好。特别对化脓性炎症疗效显著,早期应用可使炎症加速消退不致化脓,当已有组织坏死时应用则可使炎症局限化,加速脓肿成熟、破溃;在破溃或切开引流畅通情况下应用,可促使坏死组织脱落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超短波对急性软组织感染治疗,不但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同时可减少手术的机会。如果用超短波结合抗菌素治疗急性化浓性炎症时,其疗效明显比单纯应用一种为高,有的报导二者合并治疗较单用抗菌素治疗,可将药量减半。

常用于疖、痈、脓肿、瘭痈、蜂窝组织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淋巴管炎、化脓性副鼻窦炎、中耳炎、扁桃腺炎、喉炎、急性肺炎、枝气管炎、胸膜炎、肺脓疡、骨髓炎、阑尾炎、阑尾脓肿、盆腔炎、附睾炎等,苏联学者提出头面部疖、痈,如不采用超短波治疗是治疗上的错误,由此可见超短波在治疗急性化脓性炎症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对小儿慢性肺炎,超短波也是综合疗法中重要措施之一,有良好的效果但疗程较长。我们发现对炎症引起的小儿肺不张,综合应用超短波能加速肺部炎症消退和肺不张消失。此外对一些非化脓性炎症超短波也有较好疗效,如脊髓灰白质炎和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早期、间质性肺炎、卡他性中耳炎、视网膜脉络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滑囊炎、肌炎、神经炎、神经根炎、大脑炎等结合药物或一般疗法均能提高疗效。

疼痛性疾病如神经痛、灼性神经痛、肌痛、幻肢痛等。血管运动神经

和一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疾病

如症状性高血压(ⅰ-ⅱ期)、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枝气管哮喘、胃肠功能低下、痔疮、结肠、膀胱、直肠痉挛、胃贲门痉挛、食管痉挛大多有良好的疗效。此外对急性亚急性肾炎、急性肾功衰竭引起的少尿症或无尿症疗效显著。各期冻伤超短波治疗冻伤有明显效果。ⅰ、ⅱ期冻伤,甚至ⅲ期冻伤并伴有坏死者均适合用超短波治疗。但必须用弱剂量(微热量或无热量6-12分钟),可以加速消炎,消除水肿,并能预防坏疽的发生和发展,янощевская及дунаевский等在苏联卫国战争医疗经验中证明:综合应用超短波疗法是治疗冻伤的有效方法,发现在局部用超短波治疗2-3次后(无热量),即可使水肿减轻、疼痛消失、全身情况改善、再生过程加速,并能减少冻伤引起的感染坏死等的并发症。有人提出治疗冻伤的方案:

1.第ⅰ度冻伤:采用局部超短波治疗(无热量或微热量)。

2.第ⅱ度冻伤:超短波局部治疗加上相应脊髓节段(颈或腰)及交感神经节治疗。

3.第ⅲ度冻伤:局部病灶部位超短波治疗。

各种创伤伤口及溃疡

超短波能加速各种创伤反应的消退,如疼痛、肿胀、血肿、关节积血、积液以及骨折,脱臼复位后肿胀等。

超短波能加速伤口肉芽组织生长和炎症的消退、促使伤口愈合,特别对急性亚急性感染伤口以及有大量软组织缺损的伤口效果显著。但由于超短波多次作用后有脱水和促使肉芽组织及新生上皮组织老化坚硬的作用,所以连续应用超短波的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以不超过15次为宜,而且对感染伤口的理疗亦根据对不同发病阶段不同病理变化,采用不同物理因子和不同剂量的治疗原则。

其他

1.超短波脑下垂体法,可治疗枝气管哮喘,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月经紊乱、痛经、阳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某些皮肤病等。

2.超短波作用颈交感神经节或颈胸腰交感神经节,可治疗局部或全身性神

经性皮炎,圆形脱发及某些与神经因素有关的湿疹有较好效果。

3.超短波胰腺部位电疗(小剂量、多次治疗)可治疗糖尿病,特别对小儿糖尿病有较好的效果。

禁忌证有出血倾向者、低血压、心力衰竭、活动性结核、恶性肿瘤(一般剂量为禁忌)、装起搏器及心瓣膜置换者。

处方举例

(1)大超短波中号极温热量气距3-4cm 两肾区与腹前对置,15-20分钟每日1-2次共12次。

适应证:急性肾炎、急性肾功衰竭

(2)大超短波中号极微热量气距3-4cm右下胸前后对置 12-15分钟每日1-2次 12次适应证:急性肺炎(右下肺)、肺脓疡(3)小超短波中号极微热量气距1cm 右耳前后对置 10-12分钟每日1次 6次适应证:急性外耳道炎(右)

(4)小超短波中号极微热量气距1cm 两上颌窦并置 10-12分钟每日1次 6次

适应证:急性上颌窦炎(双)、

超短波电疗

常听病人讲:“这超短被电疗还真管用,吃药、打针一二星期都没治好的咳嗽,做这么几次‘大超’就全好了,真神喽!”其实,超短波电疗的“能耐”还多着呢!以下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一个刚满月的婴儿,左手拇指被门挤坏了,手指红肿,末端坏死变黑,有人说恐怕得截指。幸运的是患儿得到了及时合理的理疗。经过超短波电疗后,病情迅速逆转,患指的红肿消退了,末端的坏死部分干燥、萎缩,自然脱落了,残端愈合平整,皮肤光滑,未留疤痕。

●一位男士,右手感染发炎久治不愈,发烧不退,面色苍白,虽然一直使用抗生素,但患手疼痛、肿胀、僵硬,皮肤晦暗粗糙,呈黑褐色,看起来就像死掉了一样,病人担心这手要保不住了。可是,在密切观察下,经过以脉冲

超短波为主的理疗后,这只不像样的手竟然“起死回生”,不仅肿痛消退,僵硬缓解,肤色恢复,而且手的功能也全部恢复,未留任何后遗症。

●一位女士,游泳后患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道肿痛、流水、流脓不止;一小女孩,因颌下淋巴结及其周围发炎,使脸颊已经肿胀变歪;某男,患前列腺炎,痛苦不堪。这几位患者经超短波或脉冲超短波治疗后全都迅速痊愈。

●一位肺炎病人,因药物治疗恢复缓慢,肺内阴影迟迟不退,做了几次超短波电疗后,肺内阴影全部吸收。

●一位女士,剖宫产后切口处大面积红肿、疼痛,经过超短波治疗,肿痛消失痊愈。

上述这些病例都属于急性炎症、感染,及时、合理应用超短波或脉冲超短波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超短波或脉冲超短波为什么能够抗炎呢这是因为这种高频电场作用于人体时,通过能量的转化或信息的传递等途径,促进了人体本身的生理功能,从而抵制了病理过程。譬如,高频电场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从而缓解了病灶区的瘀滞状态,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让营养物质、药物及白细胞、抗体等容易进入病灶,增强了抗病能力;同时加速带走局部的废物、致炎及引起疼痛的物质。其还可改善病灶的酸性环境,缓解局部酸中毒。高频电场还可降低组织的兴奋性,减少渗出,促进水肿吸收;同时,在超高频电场下,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起到了间接抑菌的作用。超高频电场还可以促进纤维结缔组织和肉芽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超短波在医学上的应用是1929年开始的。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它对生物有很多特殊作用。小剂量超短波电疗具有良好的消炎作用,特别是对急性化脓性炎症有显著的效果。

超短波的主要适应症如下:

1、炎症性疾病:包括软组织、五官和内脏的急性、亚急性炎症、慢性炎症急性发作等,如毛囊炎、疖、痈、蜂窝织炎、脓肿、溃疡、窦道、丹毒、甲沟炎、各种外伤后感染、乳腺炎、淋巴结炎、静脉炎、外耳道炎、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牙根尖炎、冠周炎、支气管炎、肺炎、胃炎、肠

炎、阑尾炎、肾炎、肾周围脓肿、膀胱炎、前列腺炎、盆腔炎、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骨髓炎、术后伤口感染等。

2、疼痛性疾病:面神经炎、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痛、肌痛、灼性神经痛、幻痛等。

3、血管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痔疮、血栓性静脉炎等。

4、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低下、胃肠痉挛、胆囊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

5、软组织、骨关节疾病:肌纤维织炎、软组织扭挫伤、肌肉劳损、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踝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病、骨折愈合迟缓、关节积血、关节积液。

6、其他:伤口愈合迟缓、各期冻伤、气胸、支气管哮喘、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肾功能衰竭、痛经、血肿、术后切口反应等。可见,超短波电疗不仅有神奇的疗效,而且有广泛的临床应用范围。让我们不断地提高对这一绿色疗法的认识,使它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

土默特左旗人民医院

目录 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物理治疗操作常规............................................... 错误!未定义书签。 ㈠电脑中频疗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㈡超短波疗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㈢微波疗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㈣特定电磁波(TDP)疗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㈤牵引疗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㈥骨创伤治疗(磁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中医特色专科治疗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超短波治疗仪技术参数

超短波治疗仪技术参数 ★1、振荡频率:40.68MHz±1.5%。 2、结构及组成:电疗机主要由柜式主机、连接电缆、电极板组成。 ★3、输出功率连续可调:无须换挡,无极调量,连续输出60-250mA,任意点均在谐振点上。 4、输出功率:200W±20%。 ★5、输出模式:三种输出模式,根据不同病症治疗的需要进行选择。 ——连续输出模式 ——断续输出模式 ——脉冲输出模式 6、断续频率: 10~200Hz,步进≥10 Hz。 7、脉冲脉宽:200~1000μs,步进≥50 Hz。 8、电子定时:定时精准,0-99分钟(结束治疗自动停机,并发出声音提示) 9、输出电缆:防辐射、耐高温、损耗小,两线交叉不打火。 10、输入功率:≤1000VA。 11、外形尺寸:≤460mm×380mm×900mm。 12、重量:≤50Kg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参数 1.*满足生物安全防控 a)原始管上样、不开盖、穿刺吸样; b)密闭式废料仓; 2.方法学:免疫荧光法; 3.两种混匀方式(颠倒、抽吸); 4.*可以检测末梢血; 5.*仪器通道数≥16,支持16个项目同时检测; 6.最高检测速度不低于100T/H; 7.* 测试项目提供NT-pro bnp、bnp、ck-mb、tnt、D-2聚体、myo、st-2、hbp等≥20个实际项目(以注册证为准);

8. 校准方式:所有检测项目无需手工校准,内置二维码校准信息; 9.* 信息传输:全血、血清、血浆、末梢血及预稀释标本均可实现自动识别、全自动进样、双向LIS 10. 自带冷藏及温湿度控制系统。 11. 反应板条:一次性装载不低于320人分板条 12. 试剂盒规格多样,具有20/40/60/100等多规格可供选择避免浪费 13. 检测时间:3-15分钟 14. 具有完善的全套质量控制体系,符合临床使用规定 TDP技术参数 1、工作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80%;700hPa-1060hPa; 电源电压:110v-220V,50Hz; 2、治疗器配置的辐射板所产生的能量主要分布在2μm~25μm波长范围内; 3、温度控制:辐射板的表面温度平均值为300℃。

超短波治疗仪

超短波治疗仪 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传统的治疗仪器,它采用电子管振荡产生超短波高频电场来进行治疗的仪器设备。设备通过电容电极输出能量,将患部置于电极之间,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使病变部位的分子和离子在其平行位置振动,并互相摩擦而产生热效应。这种热效应使患部的表层和深层组织均匀受热,能增强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调节内分泌,加强组织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抑菌、消炎、止痛、解痉,促进血液循环和修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治疗目的。 超短波广泛应用于一切炎症过程 如软组织、关节、骨骼、五官、胸腹腔脏器、神经系统、生殖器等的炎症,对急性亚急性炎症效果更好。特别对化脓性炎症疗效显著,早期应用可使炎症加速消退不致化脓,当已有组织坏死时应用则可使炎症局限化,加速脓肿成熟、破溃;在破溃或切开引流畅通情况下应用,可促使坏死组织脱落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超短波对急性软组织感染治疗,不但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同时可减少手术的机会。如果用超短波结合抗菌素治疗急性化浓性炎症时,其疗效明显比单纯应用一种为高,有的报导二者合并治疗较单用抗菌素治疗,可将药量减半。 1、内科: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胃肠炎、结肠炎。 2、外科:前列腺炎、肛周炎、肛瘘、痔疮、术后切口感染、颈椎病、肩周炎、腰及骨关节韧带扭挫拉伤、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脉管炎。

3、妇科:盆腔炎、附件炎。 超短波治疗仪的禁忌症 1、恶性肿瘤患者。 2、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及大块金属异物的患者。 3、严重心力衰竭、传染病患者。 4、器质性心脏病术后患者。 5、有出血性疾病及高烧的患者。 超短波适用于疼痛性疾病 如神经痛、灼性神经痛、肌痛、幻肢痛等。 超短波适用于血管运动等神经功能紊乱的疾病 如症状性高血压(Ⅰ-Ⅱ期)、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枝气管哮喘、胃肠功能低下、痔疮、结肠、膀胱、直肠痉挛、胃贲门痉挛、食管痉挛大多有良好的疗效。此外对急性亚急性肾炎、急性肾功衰竭引起的少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导尿术并发症 (一)尿道黏膜损伤 1.原因 (1)导尿时病人情绪高度紧张,插导尿管时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易发生尿道黏膜损伤。 (2)操作者插导尿管动作粗暴,或因技术不熟练,反复插管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3)导尿管型号不合适,或质地僵硬,插管前没有充分润滑。 (4)男性病人尿道长,有两弯(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三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的解剖特点,易发生尿道黏膜损伤。 (5)有些男性病人伴有前列腺肥大增生,前列腺部尿道狭窄,插入导尿管易致损伤。 (6)使用气囊导尿管时,导尿管未进入膀胱或刚进入膀胱,即向气囊内注水,肿大的气囊压迫后尿道引起损伤。

2.临床表现 病人主诉尿道疼痛,伴局部压痛,排尿时加重。可见尿道出血,甚至发生会阴血肿。有些病人伴有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3.预防和处理 (1)导尿前耐心解释,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2)根据病人情况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导尿管。 (3)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导尿术的操作技能和相关解剖生理知识。 (4)插管时动作应轻柔,切忌强行插管,充分润滑导尿管。对于前列腺增生肥大的病人,遇插管有阻力时,从导尿管末端快速注入灭菌石蜡油5-10ml,借助其润滑作用将导尿管迅速插入。 (5)插管时延长插入长度,见尿液流出后继续前进5cm以上,气囊充液后再将尿管轻轻拉回至有阻力感处,避免尿管未完全进入膀胱,气囊充液膨胀压迫损伤尿道。 (6)发生尿道黏膜损伤时,轻者无须处理或采用止血镇痛

治疗,严重损伤者,根据情况采取尿道修补等手术治疗。(二)尿路感染 1.原因 (1)无菌导尿用物未达到无菌要求。 (2)操作者未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使细菌侵入尿道和膀胱。 (3)导尿过程中发生了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屏障作用。 (4)插导尿管时误人阴道,拔出重新插时没有更换无菌导尿管。 (5)所采用的导尿管粗细不合适或质地太硬。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征,病人主诉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结果示有红细胞、白细胞,尿培养可有阳性。严重者可伴有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 3.预防和处理 (1)要求无菌的导尿用物必须严格灭菌。操作中严格执行

导尿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导尿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导尿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导尿是泌外科常做的一项基本的技术操作,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将给病人造成痛苦或感染,甚至发生尿道损伤及膀胱穿孔。 一、导尿的要点 (一)掌握男、女尿道解剖的特点: 1、男性尿道解剖特点及常见的尿道异常: 长约17-20cm,直径:平均约为8mm 三个狭窄部:外口、膜部、内口 三个膨大部位:舟状窝、球部、前列腺部 二个弯曲:尿道膜部——耻骨下弯,耻骨前弯曲. 操作时,当把阴茎向前与向腹壁拉提时,耻骨前弯曲即消失,但耻 骨下弯曲不能人为的改变,故导尿管达此弯曲时应轻柔插入,防止操作粗暴而引起尿道损伤。 临床常见的男性尿道异常: (1)先天性的尿道畸形成狭窄(2)外伤性尿道狭窄 (3)炎性尿道狭窄(4)尿道梗阻 2、女性的尿道解剖特点及常见的尿道异常 女性尿道长约,直径约8mm,扩张性好,可达10-13mm,其特点:尿道短、无弯曲、尿道口径扩张性大等,导尿管易于插入,但女性尿道异常情况较复杂,尿道外口变异较多,尤其是老年妇女,会阴部肌肉松驰,导致尿道回缩,往往尿道口模糊不清,造成导尿时寻找尿道口困难,误入阴道,由于尿道

短,同时接近阴道局部分泌物较多,容易在插入尿管时引起感染,清洗、消毒要彻底,找准尿道口,防止插入阴道。 二、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引起感染。 2、操作时,注意手法,动作轻柔,插管发生阻力时,要分析原因,决不能盲目、粗暴插入,以免尿道损伤。 3、插入的深度:根据尿道的长度插入,还要考虑个体的高矮稍有差异,见尿后再进5-7cm,即尿管头部的气囊部份要全部进入膀胱,防止气囊部分留在尿道内口外,造成尿道受压、缺血、坏死,导致损伤。 4、为尿潴留病人导尿时,须缓慢排空膨胀的膀胱,否则突然而快速的降低膀胱内压可引起膀胱急性出血,第一次放尿不能超过1000ml,老年.体弱者.500-800ml。 5、操作前要告知患者,使其了解操作方法及目的。 2007年10月

超短波的作用机理

超短波疗法介绍 治疗作用: 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A.镇痛 B.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有调整作用。 2、可使深部内脏血管扩张,并可保持数小时甚至数日之久 3、促进胃肠、胆囊及胰腺的分泌,增强胃肠吸收功能 4、增强肾血循环,利尿、降血压等作用 5、增强骨髓造血功能 6、促进肉芽组织和结缔组织再生,加速伤口愈合 7、对炎症过程有良好作用 适应症: 1、炎症性疾病:面神经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盆腔炎、膀胱炎等。 2、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筋膜炎、急性腰扭伤、肌肉劳损、骨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痛、肌痛、灼性神经痛、患肢痛 3、血管及某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 4、各期冻伤 5、胃肠系统疾病:胃肠功能低下、胃肠痉挛、结肠炎 6、各种创伤、伤口及溃疡、血肿、关节积液或积血、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等 7、其他:周围神经损伤、支气管哮喘、痛经、急性肾功能衰竭、退行性关节病等。禁忌症: 高热、昏迷、活动性肺结核、妊娠、局部金属异物、活动性出血、心肺功能衰竭、戴心脏起搏器着 超短波疗法属于电疗法的一种,采用频率为30~300MHz的高频电流,处于超高频段。超短波的作用深度较其它疗法深透,可达骨组织。 作用机理: 1、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血供,有利于增强组织营养,加速炎症产物和水肿的消散。 2、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而达到镇痛;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利于减轻缺血性疼痛,也有利于 致痛物质的排除。 3、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增强以及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利于病原菌的控制和炎症的吸收和 消散。 4、降低肌肉张力,缓解痉挛。 5、促进组织生长修复。 6、大剂量时所产生的高热有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并有与放疗协调治疗肿瘤的作 用。 7、除温热效应外还有非热效应。小剂量时非热效应明显,如:影响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免

乡镇卫生院中医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 一、中药各工种技术操作规程 1、净制:根据药材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水选、风选、筛选、刮削、剔除、刷、擦等使达质量标准。 2、切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泡使其柔软者,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并按药材大小、粗细、软硬程度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候、水量、时间等条件。切开后及时干燥,测定水价含量,使达药品标准。常见的规格如下: 片:极薄片0.5毫米以下,薄片1-2毫米,厚片2-4毫米。 段:长度为10-15毫米。 块:8-12毫米的方块。 条:皮类为宽2-3毫米,叶类为宽5-10毫米。 3、炮制 (1)清炒:取净药材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需炒焦者,中火炒至表面焦黄色,断面色加深为度,放凉;需炒碳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放凉。 (2)麸炒:取麸皮撒至热锅中,加热至冒烟,放入净药材,迅速翻动,至药材表面呈黄色或色变深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除另有规定外,药材与麸皮比例为10:1) (3)烫:取沙子(或蛤粉或滑石粉)置锅内,武火炒热后,放入净药材,不断翻动,烫至酥泡或规定程度时,取出,筛去沙子,放凉。 (4)煅:①明煅:取净药材,不要求煅红,但需使结晶水蒸发尽或全部形成蜂窝状的块状时,取出,放凉,碾碎。②煅淬:将净药材

煅至红透时,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淬酥(如不酥,则需反复煅至淬酥)取出,干燥,打碎或碾粉。 (5)蒸:取净药材,照该品炮制的各项规定,加入液体辅料拌匀(清蒸除外),置适当的容器内,加热蒸透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干燥。 (6)煮:取净药材加水(或液体辅料)共煮,至液体全部吸尽或切开内无白心时,取出,干燥。(辅料用量照该炮制品规定加注)(7)掸:取净药材投入沸水中,翻动片刻,捞出,冷干(种子类药材,需掸至种皮由皱缩至舒展,能搓去时,捞出,放冷水浸泡,除去种皮,干燥)。 (8)酒制:包括酒蒸、酒炙、除另有规定外,用黄酒。酒炙:取净药材,加酒搅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除另有规定外,药与黄酒比例为10:1) (9)醋制:包括醋蒸、醋煮、醋炙。一般用米醋或酵醋。醋炙:取净药材,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40℃,除另有规定外,药与醋比例为10:2,必要时加水适量稀释) (10)盐炙:洗净药材,加盐水拌匀,闷透,个别药材先入锅内,边搅拌边加盐水,以文火加热,炒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除另有规定外,药与盐比例为100:2,加适量水溶解后拌匀药物)(11)姜汁炙:将生姜洗净,捣烂,加入适量,压榨取汁,姜汁再加水适量重压一次,合并汁液(即为姜汁)。如为干姜,捣碎后加水煎煮二次,合并取汁。取净药材,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姜汁被尽吸置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除另有规定外,每100公斤净药材,用生姜10公斤或干姜3公斤)

超短波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超短波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概述 应用波长为 10-1 米的超高频交流电作用人体,以达治疗目的方法,称为超 短波疗法。由于治疗时采用电容式电极,而电容场中主要是超高频电场的作用, 故又名超高频电场疗法。 物理学特性 超短波波长为 10- 1 米,频率为 30- 300 兆赫。国产治疗机波长有 6 米、7.2米、 7.34 米、 7.7 米等几种,频率为 50 兆赫左右。 由于超短波波长短,频率高,超短波电流很容易通过电介质,故治疗时电极 不直接接触皮肤。 超短波之电流曲线一般为连续式,电流振荡是连续的;另一种为脉冲式超短 波电流,是在连续超短波电流基础上加以低频脉冲调制和放大,形成一种间断的一般为矩形的超短波电流。其脉冲频率通常为100- 1000 赫,持续时间为 1- 100微秒,间断时间为 1-10 秒,脉冲最大功率为 1-20 千瓦,即相当于普通连续式超短波电流的数十倍。连续式超短波所产生的热能要比脉冲式的大得多。许多学者认为脉冲式超短波对人体的作用主要基于脉冲群的振荡效应。治疗时一般无热感。 此外,近年来还有大功率(输出功率 1000 瓦以上)超短波治癌机出现,用 以治疗恶性肿瘤。 生物物理学特征 超短波作用人体产生各种生理反应的基本因素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由于人体是一个具有导电体和电介质的复合组织,在超短波作用下,体内 同时形成了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由于其频率更高,电介质的阻力越来越小,就形成了超短波治疗时,位移电流成分占优势,以介质损耗产热为主。但当频率极高时,偶极子就来不及转动或转动幅度极小,使介质损耗下降以至产热减少。这就说明产热随频率增加而增加的正比关系,只适用于一定范围之内的振荡频率。 这种位移电流为克服介质阻力而产热,而介质损耗的大小与组织的介电常数密切相关,由于人体内各种组织的介电常数差别较小,故在超短波作用下产生的热分布比较均匀。 但在超短波电容电场治疗中,由于脂肪层中血管少,热量不易为血流带走, 因此,其温度比供血丰富的肌肉还要高,据测定,波长 7.34 米超短波作用时,脂肪升温与肌肉升温之比达 8:1,仍存在脂肪过热的缺点,实际治疗时可利用调整皮肤 与极板间距使深部组织温度升高,皮及皮下脂肪温度降低。 (二)非热效应 高频电作用机体时形成的非热效应机理和各种反应已于本章第一节中阐述,在超高频电容电场中之生物体,受电位差电压作用,超高频电振荡波引起细胞内物质共振,引起液体表面张力的改变,对一些物质的表面张力增高,对另一些物质的表面张力降低。高速交变的高频电磁波作用时,当电场强度最大瞬间,使细胞向电场方向伸展,而场强最小瞬间又恢复原状。适当频率的电场可使细胞充分伸缩,对细胞和组织产生特殊刺激,引起特殊生物学作用。 超短波特别在用低强度作用,且用目前一切方法均不能测出温度升高时,其 生物学效应仍非常明显,而同样条件的外源热作用则无类似效应。如:当应用短时间无热量超短波作用人体时,对急性炎症的消退比长时间温热量作用时的效果更明显,此外还可以引起其他组织器官的反应,统称为非热效应。发现这种非热

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规程

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超短波治疗机(100W~500W)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包括更换振荡管后)和使用中检定。 2 引用文献 GB9706.1—1995 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T 14710—1993 医用电器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YY91086—1999 超短波治疗设备技术条件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术语 3.1.1 超短波治疗机:工作频率为40.68MHz,产生电场或磁场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仪器。 3.1.2 额定输出功率:在一秒钟时间内,平均计算传给30至150欧姆负载电阻的最大高频功率。 3.2 计量单位 3.2.1 工作频率单位为“兆赫兹”,符号为“ΜHz”。 3.2.2 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符号为“W”。 4 概述 超短波治疗机是一种医用物理治疗仪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极板形式发出高频电场,使人体表层和深部组织都均匀加热,增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主要由整流电路、推挽振荡电路、治疗极板组成,见图1 图1 仪器工作原理图

5计量性能要求 5.1 工作频率误差:40.68ΜHz±1.5%。 5.2 额定输出功率误差:不超出标定的额定输出功率的±20%。 5.3 稳定性:在额定输出功率80%点上,输出功率变化不大于±10%。 5.4 最低输出功率:额定输出功率在250W以下(含250W)应不低于额定输出功率的20%,额定输出功率在250W以上(不含250W)应不低于50W。 5.5 患者漏电流:正常状态不超过100μA。 5.6 绝缘电阻:不小于20ΜΩ。 5.7 外壳漏电流:正常状态不超过100μA。 6 通用技术要求 6.1 面板铭牌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标有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及额定输出功率和工作频率。 6.2 显示仪表、指示灯应完好,不应有影响仪器准确度的损伤。 6.3 开关调节旋钮(或调节孔)应能正常使用。 6.4 外接导线及插头、插座应安装牢固,连接可靠,无松动现象。 6.5 机壳接地良好,安全可靠。 7 计量器具控制 7.1 检定条件 7.1.1 检定设备 7.1.1.1 频率计:10Hz~60ΜHz,±0.4%。 7.1.1.2 功率测量装置:±5%; 7.1.1.3 绝缘电阻表:500V/500ΜΩ,1级。 7.1.1.4 漏电流测量仪:准确度优于1%,含200μA量程。 7.1.2 工作电源电压: 220V±22V,频率50Hz±1Hz。 7.1.3 环境条件 7.1.3.1 环境温度:15℃~35℃。 7.1.3.2 相对湿度:≤80%。 7.1.3.3 大气压强:96kPa~104kPa。 7.2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导尿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导尿术是用无菌导尿管自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导尿可引起医源性感染,因此,在操作中应严格掌握无菌技术,熟悉男、女性尿道解剖特点。避免增加病人的痛苦。 (一)目的 1.为尿潴留病人解除痛苦;使尿失禁病人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2.收集无菌尿标本,作细菌培养。 3.避免盆腔手术时误伤膀胱,为危重、休克病人正确记录尿量,测尿比重提供依据。 4.检查膀胱功能,测膀胱容量、压力及残余尿量。 5.鉴别尿闭和尿潴留,以明确肾功能不全或排尿机能障碍。 6.诊断及治疗膀胱和尿道的疾病,如进行膀胱造影或对膀胱肿瘤病人进行化疗等。 (二)操作方法 1.女性导尿法女性尿道短,约3-5cm长,富于扩张性,尿道口在阴蒂下方,呈矢状裂。老年妇女由于会阴肌肉松弛,尿道口回缩,插导尿管时应正确辨认。 (1)备好用物进病房,向病人说明目的,取得合作,遮挡病人。 (2)能自理者,嘱其清洗外阴,不能起床者,协助其清洗外阴。病人取仰卧位,护士立于病人右侧,将盖被扇形折叠盖于病人胸腹部。

脱近侧裤腿,盖于对侧腿上,近侧下肢用大毛巾遮盖,嘱病人两腿屈膝自然分开,暴露外阴。 (3)将治疗巾(或一次性尿布)垫于臀下,弯盘放于床尾。开消毒包,备消毒液,左手戴无菌手套,将已备好的清洗消毒用物臵于病人两腿之间,右手持止血钳夹0.1%新洁尔灭棉球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外阜1个,大腿内侧各1个)。清洗完毕,另换止血钳,左手拇、食指分开大阴唇,以尿道口为中心,顺序是: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清洗各一棉球,最后一棉球消毒尿道口至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只用一次,污棉球及用过的钳子臵于床尾弯盘内。 (4)打开导尿包,备0.1%新洁尔灭溶液、无菌石蜡油。戴无菌手套,铺洞巾,润滑导尿管前端,以左手拇、食指分开大阴唇,右手持止血钳夹消毒棉球再次消毒尿道口。 (5)另换一止血钳持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后再插入1-2cm. (6)如需作尿培养,用无菌标本瓶或试管接取,盖好瓶盖,臵合适处。 (7)治疗碗内尿液盛满后,用止血钳平导尿管末端,交于左手中指间,将尿液倒入便盆内。 (8)导尿毕,用纱布包裹导尿管,拔出,放入治疗碗内。擦净外阴,脱去手套,撤去洞巾,清理用物,协助病人穿裤,整理床单位,

体外短波治疗仪

CRS超导短波电容场热疗系统的核心是大功率兆波主机和带监测盒的系统。它以远大于体内微波和体内射频的功率,以非介入方式,采用不接触人体的容性加热治疗患部。由于热疗使炎症组织的通透性增加,药物更易扩散,组织的吸收及代谢更好,从而达到综合治疗炎症的目的。临床反映对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这种利用生物物理的方式达到治疗目的非手术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几乎不对患者构成损伤和痛苦。低损伤和微创介入治疗是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极力提倡的,他代表了当今医疗和康复器械的发展方向。 ] 设备:CRS--精锐型体外短波治疗仪 介绍:电场热疗系统以远大于体内微波和体内射频的功率,以非介入方式,采用不接触人体的容性加热电极,加热治疗患部。由于热疗使炎症组织的通透性增加,药物更易扩散,组织吸收及代谢更好,从而达到综合治疗炎症的目的。该治疗系统利用生物物理的方式原理,达到治疗目的。非手术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不对病人构成损伤和痛苦。对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盆腔炎、附件炎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CRS 2280D体外短波电容场热疗系统应用13.56MHz的高频振荡电流,通过一对体外容性电极作用于人体,产生既有交变电场又有交变磁场的“聚积式”电磁场。电磁场的能量被组织吸收,转变为热能,达到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代谢、降低肌肉和结缔组织的张力、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机体组织的亚急性、慢性炎症和肿瘤疾病的目的。 适用范围:慢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盆腔炎、附件炎等。临床扩展:膀胱癌、放射性膀胱炎、其他恶性肿瘤、痔疮和椎间盘突出症告等。 CRS 2280D体外短波电容场热疗系统不住院、不开刀、不注射、不电灼、不插管、不侧卧、无创伤、无痛苦、安全舒适、随治随走的治疗方式,深受患者欢迎,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极力推广的“非介入、无痛、无创“的治疗方式,代表了当今医疗和康复器械的发展方向。 CRS 2280D(精锐型)体外短波电容场热疗系统应用13.56MHz的高频振荡电流,通过一对体外容性电极作用于人体,产生既有交变电场又有交变磁场的“聚积式”电磁场。电磁场的能量被组织吸收,转变为热能,达到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代谢、降低肌肉和结缔组织的张力、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机体组织的亚急性、慢性炎症和肿瘤疾病的目的。 适用范围: 慢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盆腔炎、附件炎等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扩展: 膀胱癌、放射性膀胱炎、其他恶性肿瘤、痔疮和椎间盘突出症告等。

超短波疗法

超短波疗法 适应症: 慢性和亚急性炎症和伤病,肌纤维织炎、扭挫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骨折延期愈合、伤口延期愈合、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结肠炎、胆囊炎、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神经炎、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操作方法: 1电极放置方法;对置法;并置法;单极法等。 2超短波剂量; ? 一级无热量:无温热感,氖光管的辉度最弱。适用于急性炎症的早期、显著水肿或血液循环障碍的部位。 ?二级微热量:有刚能感觉到的温热感,氖光管的辉度较弱。适用于亚急性和慢性炎症。 ?三级温热量:有明显的温热感,氖光管的辉度明亮。适用于慢性炎症和慢性疾病。 ?四级热量:有尚能忍受的强烈温热感,氖光管的辉度最亮。适用于恶性肿瘤的高热疗法。 3除去患者治疗区域的一切金属物品。 4根据病情选择电极及电极种类,将电极置于治疗部位,调节好电极与治疗部位体表的距离。 5接通电源,待灯丝预热3-5分钟后,再调至治疗档,调节调谐机纽使机器达谐振状态。 禁忌症: 恶性肿瘤(高热治疗时除外)、出血倾向、局部金属异物、装有心脏起搏器、心肺功能不全、颅内压增高、青光眼、妊娠、活动性结核。 注意事项: 1.治疗室应铺绝缘地板,治疗仪应接地线。各种设施应符合电疗安全技术要求。 2.患者应在木床和木椅上治疗。如遇特殊情况需在金属床上治疗时,应避免治疗仪、电缆、电极与金属床相接触,电缆、电极下方垫以棉被或橡胶布。 3.治疗前检查治疗仪各部件能否正常工作,电缆电极是否完好无损,电极插头是否牢固,不得使用破损有故障的治疗仪与附件。 4.治疗过程中,患者不得任意挪动体位或触摸金属物。 5.治疗中避免治疗仪的两根输出电缆相搭或交叉、打圈,间距不宜小于治疗仪输出插孔的距离,以免形成短路、损坏电缆并减弱治疗剂量。电缆也不得直接搭在患者身上,以免引起烫伤。 6.头面、眼、睾丸部位,尤其在婴幼儿,不得进行温热量与热量治疗 7.感觉障碍与血液循环障碍的部位治疗时,不应依靠患者的主诉来调节剂量,谨防过热烧伤。 8.手表、手机、收录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精密电子仪器应远离高频电治疗仪,以免损坏仪器和发生干扰。

超短波治疗仪常见故障简析

图1 考核前、后六个月使用率、月创收对比曲线图 济效益。实施半年以来,可统计的,直接节省各项费用160余万元,预计直接、间接节省资金可达200余万元。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可观。同时它的实施填补了医院的一项空白,为今后加强管理提供了依据,亦为形成具有燕化医院特色的医疗技术装备管理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此管理办法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好的实施效果,得益于医院整体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大环境的具备为医疗技术装备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1实施过程中,此管理办法以内部文件、条例形式下发,可加大管理的力度,提高其权威性。加强宣传和学习,并应将其列为职工入院教育的一 部分,使人人都能了解管理程序,做到自觉遵守。 41此管理办法的制定主要来源于本单位的实 际管理经验,在所考察过的医院中尚无现成的经验 可循,故其更多的是特殊性,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 索、完善,特殊情况应按有关规定增补相应的管理 办法或细则。在交流、推广过程中更需视医院的具 体情况修改、制定。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计划财务司卫生装备管理文件汇编199714 [2]卫生部 医疗卫生机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199619120 [3]国务院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001411 [4]安金月 医疗器械科主任手册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19收稿日期:2001-10-08 超短波治疗仪常见故障简析 高宝山 (解放军第473医院,甘肃兰州市730070) 超短波治疗仪是医院理疗科最常使用的理疗仪 器之一。其频率范围在30MH Z~300MH Z之间。 仪器的高频振荡部分常使用两只电子三极管组成调 板调栅式推挽振荡电路。其工作原理方框图如下。 下面,简述超短波治疗仪常见故障及其产生的 可能原因。 故障一:开机后电源指示灯不亮,电表不下 升。其可能原因有: (1)电源保险丝烧毁、开关接触不良、电源插 头未插好、电源线断。(2)低压变压器有故障。 (3)指示灯与电表有故障。 故障二:开机电源指示灯亮,而高压开启后, 高压指示灯不亮,且电表无指示。原因有: (1)高压开关接解不良、 高压变压器初级断路 或短路,短路时常伴有烧毁保险丝。(2)指示灯与 电表均损坏。 故障三:高压开启后指示灯亮,但电流表不 升。原因有: (1)高压变压器高压绕组断路、整流管坏。 (2)电流表断路。(3)振荡管之栅极线圈或电阻断 路或者松脱。 故障四:电流表上升很少,且无输出。原因 有: (1)振荡管失效或者管帽松脱。(2)振荡管栅 极电阻断路。 故障五:电流表上升较大,但无输出。原因 有: (1)振荡管漏气。(2)振荡管之栅极电组或电 容短路。(3)输出线圈与振荡线圈耦合过紧。 故障六:输出很低,病人无热感。原因有: (1)振荡管老化,其输出功率变小。(2)振荡 管之栅极电阻接触不良。(3)一只整流管坏,只形成 半波整流。(4)调谐电容短路。(5)各线圈的位置发 生相对改变。(6)电极插头与输出插口接触不良。 故障七:两极板输出不平衡。其可能原因有: (1)振荡管输出不对称。(2)输出线圈与振荡 线圈两侧距离不等。(3)一只极板内部断路。 超短波治疗在出现上述故障后,只要找出其原 因,一般不难修复。 32 医疗装备2002第1期

最新康复科诊疗常规与操作规程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 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1、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项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接待病人,首先检查机器是否良好,输出是否正常,并开机预热。 3、嘱病人取合适体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方法。 5、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异常反应立即处理或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作好下一位病人治疗准备。 二、物理治疗操作常规 ㈠电脑中频疗法 适应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疤痕、粘连、扭挫伤、注射后硬结、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声带小结、废用性肌萎缩、颞颌关节紊乱、胃下垂、便秘、网球肘、肌腱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等。 禁忌症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部、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金属异物等。 操作 1、选择适宜的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 2、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3、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 5、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 6、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 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㈡超短波疗法 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 操作 1、小功率超短波用于面部,趾,指等小部位,大功率超短波适用于躯干,肢体等大部位。 2、开启电源预热1~2分钟,调节输出至治疗所需剂量。 3、治疗剂量分为无热量,微热量和温热量。 4、治疗中工作人员应经常询问患者,如有不适如头晕,心慌,应停止治疗。 5、治疗完毕,将输出调至预热挡,准备下位患者治疗。 注意事项:治疗急性炎症时,应严格无热量,短时间治疗。 1、导线勿打圈和交叉,通过患者身体时用毛巾隔开。 2、注意极板有无破裂,接头处金属是否裸露。 3、感觉不良者,骨突出部位,皮肤出汗及电极下潮湿时,均易发生烫伤。 4、机器在治疗中和治疗 5、分钟内不能移动,夏季注意机器散热。 ㈢微波疗法 适应症: 扭挫伤、肌肉劳损、血肿、肩周炎、术后浸润、术后粘连、慢性溃疡、前

电磁波理疗和微波治疗仪

电磁波理疗和微波治疗仪 2018年04月13日【字体:大中小】 电磁波理疗仪器和微波治疗仪的异同 理疗是物理治疗的简称,就是通过物理方法对人体进行干预,实现疾病预防、康复和治疗的过程。物理治疗在中国的发展由来已久,人们常见的推拿、按摩、拔火罐、针灸等都是理疗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国内外医学界不断推出新技术条件下的理疗手段,包括射频热疗、中低频电刺激治疗仪、干扰电治疗仪、激光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频谱治疗仪等,这些新的手段不外乎是将现在的物理因子产品化,将这些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期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临床效果。要系统理解这些理疗仪或者理疗手段,我们需要从临床基础或者病理学角度进行剖析,才能使我们对这些手段作用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其实理疗的作用,最核心的是围绕这物理因子对人体血液循环、神经功能、细胞代谢、肌肉张力、生化干预、免疫刺激、电解质平衡、过氧化物代谢等问题。本文就常见的理疗手段进行分析,对大家分清楚各种电磁波理疗仪器,以及微波治疗仪和同类别的其它电磁波理疗仪的区别: 电磁波是我们最熟悉的物理因子,从频率由高至低我们进行如下排序: 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含毫米波)→无线电波 电磁波是一种能量,是具有交变电场和磁场的能量,频率高低构成的频谱分布如上图, 射线: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射线的频率是最高的,由于频率极高,具有电离分子的能力,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临床上广泛用于肿瘤细胞的定向杀灭上。另外由于频率很高,具有很高的动量,可以穿透不同密度的物质,所以也被广泛用于临床影像技术上。 紫外线:紫外线的频率介于射线和可见光之间,频率也是极高的,也属于电离辐射电磁波,由于紫外线属于电离辐射电磁波,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避免高强度的紫外线辐射,这是一种适当强度下即可破坏人体脱氧核糖核酸排序的电磁波,所以炎炎夏日需要加以保护。对应仪器有紫外线治疗仪、紫外线杀菌仪等 可见光:就是七色光,频率介于紫外线和红外线之间,已经不属于电离辐射电磁波,对人体不具备致癌的能力,这一点是不需要担心的,由于这一波段是视网膜能够感知的波段,所以我们是最熟悉可见光,大多数激光也属于可见光波段。对应仪器包括:光波治疗仪、红光治疗仪、蓝光治疗仪、偏振光治疗仪等红外线:包括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就是远红外线,究其原因也比较简单,远红外的频率介于毫米波和中红外之间,所以波长比较长,属于微米级别的,1000微米即1毫米的波长是红外线的波长上限,由于产生红外线比较简单经济,所以使用最广泛,中国古代的艾灸就是很充分利用了红外线波段电磁波,给一些炎症的康复带来最经济可行的方法。对应仪器有频谱治疗仪、微米波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神灯治疗仪、TDP治疗仪等。 微波:频率介于无线电波和红外线之间波长比较长微波的波长是1 毫米-1米之间,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的微波波长是12.24厘米,这样的波长很适合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和一些常见的软组织炎症的治疗,另外2450MHz的微波还

导尿技术目的及注意事项

导尿技术目的 1.采集患者尿标本做细菌培养。 2.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尿液,减轻痛苦。 3.用于患者术前膀胱减压以及下腹、盆腔器官手术中持续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 4.患者尿道损伤早期或者手术后作为支架引流,经导尿管对膀胱进行药物灌注治疗。 5.患者昏迷、尿失禁或者会阴部有损伤时,留置导尿管以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尿液的刺激。 6.抢救休克或者危重患者,准确记录尿量、比重,为病情变化提供依据。 7.为患者测定膀胱容量、压力及残余尿量,向膀胱注入造影剂或者气体等以协助诊断。 注意事项 1.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尿管要定时夹闭。 2.尿潴留患者一次导出尿量不超过1000ml,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 3.患者尿管拔除后,观察患者排尿时的异常症状。 4.为男性患者插尿管时,遇有阻力,特别是尿管经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的狭窄部、耻骨联合下方和前下方处的弯曲部时,嘱患者缓慢深呼吸,慢慢插入尿管。

操作步骤: 1.评估患者:洗手→核对(治疗卡、医嘱单)准确无误。 核对患者:您好!您是1号1床xx吗?→核对床位卡 您好!我遵医嘱手术之前需要给你留置导尿管,为了手术当中持续排空膀胱避免手术中误伤。→先让我检查一下您的膀胱充盈情况→我去准备用物,请稍事休息一下。 2.操作前准备:护士:洗手→口罩 用物:治疗车上层:(一次性无菌导尿包、一次性治疗巾、浴巾、弯盘)治疗盘内铺治疗巾。 治疗车下层:医疗废物桶、生活废物桶 4.操作过程: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核对→腕带(拿治疗本) 插尿管时会有点难受,请不要紧张,配合我深呼吸,放松会缓解你的不适。 拉窗帘→拉起对侧床护栏→松开床位盖被→盖在患者身上。 摆体位:抬起臀部→脱对侧裤腿→浴巾盖对侧腿上→两腿屈膝分开外展暴露外阴→臀下垫治疗巾(保护床单不被污染)→弯盘放置会阴处→查导尿包(无破损、在有效期内)→打开导尿包→取消毒棉球放在患者两腿中间(xx在你腿中间放消毒用物,

超短波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超短波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由于超短波波长短,频率高,超短波电流很容易通过电介质,故治疗时电极不直接接触皮肤。超短波之电流曲线一般为连续式,电流振荡是连续的;另一种为脉冲式超短波电流,是在连续超短波电流基础上加以低频脉冲调制和放大,形成一种间断的一般为矩形的超短波电流。其脉冲频率通常为100-1000赫,持续时间为1-100微秒,间断时间为1-10秒,脉冲最大功率为1-20千瓦,即相当于普通连续式超短波电流的数十倍。连续式超短波所产生的热能要比脉冲式的大得多。许多学者认为脉冲式超短波对人体的作用主要基于脉冲群的振荡效应。治疗时一般无热感。 电极 超短波治疗电极以电容电极为主。这些电极由金属网或金属板构成,治疗时为避免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烫伤,金属外面必须用绝缘物覆盖。因超短波波长短,频率高(30-300兆赫),超短波电流很容易通过电介质,故治疗时电极无需直接接触皮肤。电极和皮肤间隙以空气或用干毛巾棉垫隔开。电容电极按照其形状可分为: 1.板状电极内部是金属网或金属片,外包橡胶、毛毡、绒布等物质,呈长方形,正方形长条形。一般分大、中、小三套。 2.圆形电极内为金属板,外包橡胶、绒布。一般亦有大、中、小三种,其直径分别为12厘米,9或8厘米,以及5或4厘米。 此外,超短波治疗机还附有直肠和阴道等体腔治疗用的金属电极,这种体腔电极一般都有玻璃外罩。治疗时经消毒后可直接插入腔道中。 治疗剂量 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根据病人的感觉,参考氖灯管亮度和仪表读数,而区分为如下的几种剂量 1级(无热量):患者无温热感,氖灯管刚启辉,光暗弱。 2级(微热量):仅稍有微温感,氖灯管全亮,光暗淡。 3级(温热量):有舒适温热感,氖灯管明亮。 4级(热量):有明显热感,但能耐受,氖灯管明亮。 临床上,一般急性炎症或急性病,用1级量(每次8-10分钟)或2级量(每次10-12分钟)。慢性炎症或慢性病用3级量或4级量(每次15-20分钟),4级量一般少用。 其次,对神经节段反射的治疗,一些敏感的器官如眼、脑、心脏、睾丸和卵巢等,以及全身情况衰弱,或有明显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或贫血的患者等均应采用小剂量治疗。儿童多用8-12分钟。疗程应根据病情发展而定,如一般急性炎症6-8次即有明显好转或治愈。慢性炎症则需12-24次方可好转或减轻。 操作方法要点

超短波治疗仪适用范围及禁忌事项

超短波治疗仪适用范围及禁忌事项 详细介绍 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传统的治疗仪器,它采用电子管振荡产生超短波高频电场来进行治疗的仪器设备。通常将波长1~10m,频率30~300MHz的射频电流称为超短波电流,用于临床称为超短波疗法。在欧美由于短波和超短波未定界,所以通称短波或射频。大部分设备通过电容电极输出能量,将患部置于电极之间,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使病变部位的分子和离子在其平行位置振动,并互相摩擦而产生热效应。这种热效应使患部的表层和深层组织均匀受热,能增强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调节内分泌,加强组织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抑菌、消炎、止痛、解痉,促进血液循环和修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治疗目的。 DL-C-C超短波治疗仪 DL-C-C超短波治疗仪 DL-C-B超短波治疗仪(落地式) DL-C-B超短波治疗仪(落地式) DL-CII五官超短波电疗机 DL-CII五官超短波电疗机 适用范围 1、内科: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胃肠炎、结肠炎、胰腺炎、消化性溃疡。 2、外科:前列腺炎、肛周炎、肛瘘、痔疮、术后切口感染、颈椎病、肩周炎、腰及骨关节韧带扭挫拉伤、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脉管炎。 3、皮肤科:皮肤溃疡、皮炎、过敏性皮炎、褥疮、带状疱疹。 4、妇科:盆腔炎、附件炎、卵巢囊肿、子宫发育不良、不孕症、月经不调。 5、儿科:肺炎、支气管炎、急性淋巴炎、百日咳、腮腺炎、免疫功能低下。 6、神经科:末梢神经炎、周围神经炎、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麻痹。 禁忌事项 1、恶性肿瘤患者。 2、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及大块金属异物的患者。 3、严重心力衰竭、传染病患者。 4、器质性心脏病术后患者。 5、有出血性疾病及高烧的患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