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水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

合水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

合水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
合水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

第一章背景

1.1规划背景

近年来,中共中央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细化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措施,做出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明确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把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放在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位臵。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之际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特别强调要把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部署要求,2009年,农业部颁布了“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出台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认定管理办法”,在全国范围内筛选认定了50个县(区、市、垦区)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根据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安排,甘肃省成立了“甘肃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管理领导小组”,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出台了“甘肃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认定了首批13个县(市、区、农垦)为甘肃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示范区先行探索,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梯度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庆阳市合水县入围第一批甘肃省现代农业示范区。

庆阳市是华夏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合水县是“陇东粮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合水县农牧业工作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总体要求,培育形成了粮油产业、

果品产业、瓜菜产业、草畜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在苹果等特色产业引领下,有效调整了种植业结构,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庆阳市合水县是全国最佳苹果适生区重点县之一,庆阳苹果以个大质脆、浓香馥郁、色泽鲜艳、清甜可口、营养丰富、耐贮运而走俏市场;庆阳市、合水县的黄花菜、白瓜籽、板桥白黄瓜、西瓜、甜瓜等地方传统名优瓜菜享誉海内外;紫花苜蓿、奶(肉)牛、肉(绒)羊、生猪和商品驴等畜牧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全国和甘肃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高起点、高水平谋划“十二五”期间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有利于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强化物质装备,提升科技水平,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培养新型农民,并充分发挥示范区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

《合水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是“十二五”期间合水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总体规划,主要通过谋划主导产业项目库,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现代农业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今后五年合水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蓝图,也是申报项目、获取示范区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之一。

1.2规划目的

1.2.1改造升级传统农业,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目前,合水县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传统

的发展模式、增长手段依然在农业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立足当地实际、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打造符合区域实际的发展理念超前、物质装备完善、科技水平先进、经营方式创新、新型农民培养成效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通过率先发展使之成为甘肃省、庆阳市及周边地区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样板区,有利于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造升级传统农业的有效途径。

1.2.2破解旧的体制障碍,探索建立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科研推广机构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联合与合作,探索适合不同条件的农业生产投入、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的新型体制机制,解决示范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形成农户与市场更加有效的对接机制,推动建立符合区域实际和产业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1.2.3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冷链仓储与物流配送业,健全农业市场信息体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展示基地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成果转化率;健全和完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和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扶持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推进动植物病虫害和疫情统防统治、农资统供统施和机械化统种统收,提升农业发展

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1.2.4发展高产、优质、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竞争力

利用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谋划农业生产,发展高产、优质、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将以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为代价的数量扩张型农业转变到注重提高质量和增加产量并重、保护环境与生产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从以个体小规模分散经营向实现产品生产标准化、经营集团化、布局区域化、管理信息化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转变,经营理念由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通过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提高示范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辐射、带动发展规模生产,努力提高专业化程度,尽快实现产业化经营;示范推广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高效农业生产、病虫害与疫病综合防治等先进集成配套技术,促进资源、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臵,以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升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1.2.5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打造新基地

通过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发挥其设施装备先进,人才资源丰富,组织管理高效的优势,构建起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有机联系、沟通直接的新型信息传播网络,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打造实训基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周边农民文化素质、科技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提升区域农业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3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9、《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农计发【2009】33号);

10、《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甘政发【2011】46号);

11、《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做好申报创建国家农业示范区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甘农牧计[2010]15号;

12、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年)

13、甘肃省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年)

14、甘肃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年)

15、《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

16、《合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7、《合水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18、《合水县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0-2014年)》;

19、

《合水县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

20、《合水县10万头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

21、《合水县12万亩蔬菜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

22、《合水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11年-2015)》。

1.4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第二章建设条件及现状

2.1自然环境概况

2.1.1地形地貌

合水县位于甘肃东部,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介于北纬35o36′—36o37′,东经107o51′—108o42′之间。地形以丘陵沟壑区为主,山、川、塬相间,子午岭由西北向东南斜贯全境,将全县分为西南、东北两部分,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为丘陵沟壑区,海拔1458-1682米,面积2017.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67.53%,地域包括太白镇、蒿咀铺两个乡镇全境及老城镇、固城、太莪三个乡镇的三分之二地区。这里山岭重叠,沟壑纵横,人烟稀少,但植被良好,森林茂密,水草丰茂,为主要林牧区。西南部分为高原沟壑区,海拔1190-1387米,面积为97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2.4%,系泾河上游地带,马莲河、县川河、固城河布于境内。这里塬面平坦、川道宽阔,土地肥沃,气候湿润,人口稠密,为主要农耕区。

2.1.2土壤养分

合水县境内土地均被黄土覆盖,主要土壤为交错分布的黑垆土和黄绵土。其土壤分为7个土类,8个亚类,15个土属,28个土种。土壤养分总状况是氮少、磷缺、钾丰富,有机质贫乏,其黄绵土是主要的成土母质,深厚,疏松、质地细匀,垂直结构发达,透水性强,耕地良好。机械组成中粉沙尘含量在50%以上,含大量的碳酸钙。①

黑垆土类,分布于西华池、何家畔、肖咀、店子、太白坳等塬面坳心,肥力较高,全县有31.85万亩,其土属分为覆盖黑垆土和黑垆土。②黄绵土类,发育于黄土母质之上的幼年土壤,多分布于梁卯沟坡。其土属分为黄绵土、黄墡土,灰绵土及灰墡土,全县有114.81万亩。

③淤积土类,发育于冲击和洪击母质之上。分布于川道一级阶地、河漫滩及超河漫滩,其土属分布为淤积土、残余草甸土。④潮土类,发育于淤积母质之上,受地下高水位影响,经耕种熟化而成,零星分布于固城河川上部。其土种分为盐潮土、黄潮土,地下水位1米-2米,剖面中下部有锈文斑或蓝色潜育层。春秋返潮,地温低,肥力差,部分盐渍严重,不适于禾苗生产,产量均低。⑤红土类,零星分布于黄土河谷中、下沟床坡脚。质地粘重,渗透性差,土壤侵蚀强烈,腐殖质层厚1厘米-2厘米,肥力较低。⑥灰褐土类,分布于太白、蒿咀铺、太莪、固城次生林区。全县有288.69万亩。⑦水稻土类,多分布于葫芦河及苗村河沿岸,固城河川、县北川有零星地块,全县有0.2万亩。

2.1.3气候特征

合水县地处中纬地带,大陆性气候突出。受季风影响,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四季分明,冬冷漫长,夏热短促,春季少雨,干燥多风,天气多变;夏季酷热;秋凉阴雨,气候湿润;冬冷少雪,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562.8mm,东北部多余西南部,年平均气温7.4-9.1℃,平均日照时数2491.6小时,太阳辐射能总量为128.15-131.45千卡/㎝3,光照强度约7-8万勒克斯。无霜期110-

155天。年均降雨量634.8mm,2-4月份水分供应量差,3-4月份为干旱气候,6-7月份是半干旱气候,全年平均无霜期151-160天。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干旱、霜冻、低温冻寒、冰雹、沙尘暴等灾害。

2.1.4自然灾害

合水县内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冰雹、洪涝、低温、阴雨等气象灾害和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其中干旱影响最大,损失最严重。春旱发生率90%,伏旱发生率达到80%-90%,一般持续30-50天,最长达80天以上;暴雨型洪水时有发生,直接损毁民房、农田、水利、交通、通讯等设施。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多雨季节,地质灾害总体稳定,但少数地质灾害点仍存在不稳定状态,多年年平均自然灾害成灾面积达0.73万公顷以上,粮食作物减产5715吨,重建的人工生态环境植被品种单一,生态稳定性差,生物多样性受到一定威胁。

2.2自然资源概况

2.2.1水资源

县境河流以子午岭为分界线,分泾河、洛河水系,马莲河、县川河、固城河为泾河支流;苗村河、葫芦河为洛河支流,其发源主要是子午岭分水岭的地下水,常靠雨水补充,是合水县发展水利事业的主要资源。合水县年平均总径流量为0.5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为1.89立方米/秒,地表水水资源总量5950万立方米。合水县地下水资源十分贫乏,受地貌的影响分布紊乱,按其埋藏条件和含水层性质

分为第四系松散层潜水,下白垩碎屑岩风化带潜水及承压水,子午岭天然分水岭,汇流方向基本和地表水一致,岭东向葫芦河汇集,岭西向县川、固城川及马莲河汇集。合水县多年平均地下水量为14636万立方米,葫芦河总量3406万立方米,县川河、固城河、马莲河总量11198.4万立方米,可利用的水资源量9400万立方米。

2.2.2土地资源

合水县总土地面积4412679.1亩,其中耕地521304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1.8%;园地52733.4亩,占总土地面积的 1.2%;林地2514516.6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7.0%;牧草地1125162.8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5.5%;城镇村及工矿区用地76582.4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7%;交通用地10578.5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2%;水域19428.5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4%;未利用地92373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2%。有效灌溉面积为4639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1%。

2.2.3森林资源

合水县现有森林总特征是:东北部子午岭林区相对丰富,中部、南部地区植被较少。子午岭林区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乔木以山杨、白桦、杜梨等为主;灌木有狼牙刺、山定子、木瓜、枸杞子等;草种以蒿草、宾草、白茂草等为主。中部和南部水土流失面积中植被以人工林草为主,林草覆盖率17.7%。1999年开始,合水县实施退耕还林、天保、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截止2007年共计完成面积28053hm2,其中:退耕还林12473hm2,荒山造林13333hm2,封山育林

333hm2,三北防护林147hm2,天保工程1100hm2,薪炭林667hm2,合水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6.9%。

2.2.4矿产资源及能源

合水县矿产资源相对丰富,全县已发现石油、天然气、石灰岩、石英岩、砖瓦用粘土等矿产十余种,其中石油、天然气、砖瓦用粘土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石英岩分布在马莲河川、石灰岩分布在县川一带。至2006年底,预测合水县含油面积30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6000万吨。各油区构造为北东-南西走向,东西宽约20公里,南北长27公里,面积约600平方公里,隆起幅度一般为10米-40米之间。合水县煤炭总藏量在12.65亿吨,分布较为稳定,蒿咀铺乡藏量比较丰富。

2.2.5物种资源

合水县物化天宝,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并盛产玉米、高粱、洋芋、油料等。黄花、木耳、白瓜子、苹果、核桃、杏、梨、枣、桃等均较为有名。秦艽、甘草、麻黄、柴胡、远志、枣仁等150多种贵重药材及核桃仁、花椒、槐米、稻米等土特产更受客商青睐。有梅花鹿、黄羊、野猪等140余种野生动物,其中有六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惜品种。

2.3经济社会现状情况

2.3.1经济结构

合水县共辖12个乡(镇),80个村民委员会,498个村民小组,

1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24万人。2010年,全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两大战略,着力破解“财政困难、人才缺乏、基础滞后”三大瓶颈,深度开发“红、黑、绿、黄”四大资源,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10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亿元,同比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000万元,增长20%;农业增加值完成4.76亿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亿元,增长45.4%;财政大、小口径收入分别完成8288万元和57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05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16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98亿元。

2.3.2交通通讯

全县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国道211县,309线呈“T”字形斜贯全境,县乡公路全部开通,交通运输十分便捷。基本实现电话程控化,移动、联通及互联网开通,信息畅通,电力供应充足,可保证境内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

2.3.3基础设施

近年来,合水县抢抓中央加大三农投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及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大西部特色产业开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有利时机,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依靠项目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至2010年,新修西合板、合固油路等通乡油路4条108公里,通村油路15条94公里,通村砂石路7条34公里,新建公路桥梁5座170米;建成农村户用沼气13328座;新修

梯田3300公顷,完成流域治理250.55平方公里,修建坝系工程45座;新修改建水利工程6101处,新增灌溉面积4796亩,恢复灌溉面积3984亩;实施了城网升级改造、段家集和店子35KV输变电、户户通电等工程,全县共架设35KV线路3条70公里,10KV线路256公里,0.4KV线路355公里。

2.4农业发展现状

2.4.1农业发展总体现状

合水县农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资源优势,扩大基地规模,围绕“果、畜、菜、林”四大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农民走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子,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

2.4.1.1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初具规模

根据合水县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将苹果、瓜菜、草畜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主导产业,通过对内实施龙头企业强筋壮骨,对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龙头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明显提升。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全县现有乳制品生产、果蔬贮藏、黄花菜、白瓜子及中药材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企业36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户(古象奶业有限责任公司,陇原果品有限责任公司),市级龙头企业5户(陇原果品有限责任公司、蓓蕾金菜有限责任公司、陇原中药材有限责任

公司、何家畔土产果品公司;陇东海洋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些企业已成为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排头兵。至2011年12月底,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总产值16278万元,带动农户1.4万户。

2.4.1.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全县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6个,会员种植(养殖业占地)面积达45万亩。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和农民自愿入社、互助互利的要求,严格按《章程》组织会员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为会员统一提供市场信息、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各项服务。以果品运销、蔬菜生产、畜禽养殖等为代表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利用订单农业这一载体,上联龙头企业,下接生产农户,通过建基地、抓示范,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管理技术和农产品组织化程度,形成了“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链条。2011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6105户,运销农产品总量达3500万吨,经营总收入3700万元。

2.4.1.3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2006年以来,合水县先后申报获取了“蓓蕾”干制金针菜、“董志塬”牌红富士苹果、“蓓蕾”牌炒制白瓜籽、“神陇园”牌西瓜、“古象”牌全脂甜牛奶粉等品牌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工作;积极开展商标申报注册工作,“蓓蕾”牌金针菜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古象”牌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完成了庆阳白黄瓜地理标志登记、

绿色辣椒认证申报工作2项;先后认定无公害苹果产地1万亩,县川、固城川无公害蔬菜产地2.4万亩。2011年申报西瓜、太白水稻绿色认证两项。西华池镇唐旗村苹果被认定为有机农产品。对“蓓蕾”牌黄花菜、“蓓蕾”牌炒制白瓜籽2个绿色食品商标进行了续展,完成了县川800公顷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和吉岘乡1万头生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复查换证工作,换证率达到100%。长富2号苹果、板桥白黄瓜获2011年甘肃省农产品交易会金奖。蓓蕾牌金针菜与董志塬牌无公害苹果等农产品已经打入省内外大中城市。

2.4.2三大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合水县的地形地貌以丘陵沟壑区为主,山、川、塬相间,山区有利于发展草畜产业,川区有利于发展瓜菜产业,塬面有利于发展苹果产业。县委、县政府按照“塬区优质苹果、川区特色瓜菜、全县种草养畜”的总体思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形成了苹果、瓜菜、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奠定了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产业基础。

2.4.2.1苹果产业

坚持新栽与补植相结合,不断扩大果园规模,全县发展万亩乡镇9个,千亩村64个,十亩以上大户1685户,苹果面积累计达到26.3万亩。注重标准化管理,抓住修剪、施肥、防病、花果管理等关键环节,严格落实四季修剪、增施有机肥、施用生物农药、疏花疏果、套袋、铺设反光膜等提质增效管理措施,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苹果认证和打造知名果业品牌提高果品质量和商品率。何家畔、板桥等4

个乡镇1万亩苹果取得了绿色食品(苹果)认证,西华池、店子等2个乡镇3000亩苹果取得了有机食品(苹果)认证。全县建立各级各类示范园35个,示范面积3万亩,其中:省级标准化示范园6个2585亩,市级优质苹果示范园4处2502亩;县乡级示范园27处810亩。依靠果品企业和合作组织与果农对接,抱团创市场,反季节销售,提高果农收入。全县建成果品贮藏库1829处(个),其中:千吨以上2处;围绕苹果生产建成加工型、服务型企业8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个,吸纳会员1900人。

2.4.2.2瓜菜产业

全县年均种植瓜菜11万亩,设施瓜菜1.3万亩,日光温室累计达到600座600亩,水泥骨架大棚累计达到833亩;塑料大棚累计达到6021亩;塑料小拱棚累计达到5419亩。形成了以“三川”(县川、固城川、铁李川)一塬(肖咀塬)为主的三大片带商品瓜菜生产基地。先后引进推广栽培管理新技术20多项、名优特瓜菜新品种80多个,组织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合作组织及个人申报国家无公害产品5个,绿色食品3个,地方特色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个。全县现有瓜菜批零市场2个,瓜菜经销公司5个,各类瓜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个,已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乡村集贸市场为网点,集体和个体经销为主体的市场网络体系。

2.4.2.3草畜产业

全县现有天然草地面积128.37万亩,年可生产青饲草10万吨,

年种植紫花苜蓿1万亩,留存面积达到13万亩,试验推广种植了阿尔冈金苜蓿、鲁梅克斯、串叶松香草、杂交高粱草、籽料苋等优质新品种牧草3万多亩。年种植粮食作物37万亩,其中:玉米11万亩,小麦10万亩,糜谷、豆类作物6万亩。年可提供作物秸秆25万吨,依靠青贮氨化技术,年青贮玉米秸秆14万吨。采取银行担保信誉贷款、政府贴息、购牛补助、奶价补贴、整合项目资金等办法,扶持养殖户舍饲养畜,两牛、绒山羊和生猪基本实现了舍饲圈养、规模化发展,养畜饲养总量达到46万头(两牛9.05万头,肉绒羊28.34万只,生猪8.61万头),肉类总产量5400吨,鲜奶产量8600吨,羊毛绒产量126吨,产品商品率达到96%。依托古象奶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发展奶牛标准化养殖,县政府筹资建成2×8位、2×12位机械化挤奶站各1处,实现了机械化挤奶,提高了鲜奶质量。筹资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2处吸收周边奶农入驻园区规模化饲养,为奶制品加工企业提供优质稳定奶源。全县已累计建成百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6个,五十头以上规模养殖户23户,10头以上奶牛养殖大户194户,奶牛存栏累计达到5525头。吸收民资组建乳品加工企业2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户,吸纳奶农65户。2010年9月,合水县被省质检局认定为“省级高产奶牛品种改良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2.5 SWOT分析

2.5.1优势分析(Strengths)

1、具有绿色农产品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

合水县是“陇东粮仓”的重要组成部分,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

万吨左右,由于地域广阔、山川塬兼有、工业污染少、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具有从事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苹果生产处于最佳纬度区,经国家权威机构认定,属全国两大优质苹果生产区之一,且扩大苹果栽植面积的潜力仍然很大。全县年种植各类蔬菜11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2万亩,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3万亩,大部分产品销往延安、银川及周边县区,建设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大县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合水县又是全国黄花菜栽植的重点区域,黄花菜栽植面积10万亩,“蓓蕾”牌金针菜已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认证;白瓜籽品质居全国之首,年产量达到2200吨。畜牧业生产基础较好,牛饲养量9.05万头,羊饲养量达到28.34万只。现有可利用草地面积112.5万亩,优质牧草留存面积15万亩,开发草畜产业潜力巨大。

2、区位条件优势明显

合水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处的金三角,西距兰州590km,南距西安276km,北距银川420km,距庆阳市西峰区45km,省道及县乡道路纵横全境,形成了“十”字形辐射道路网络,东可直达陕西黄陵、延安,西接宁夏固原、同心,南通甘肃平凉、泾川及陕西咸阳、西安,北通陕西吴旗、定边及宁夏盐池、银川。合水境内的雷西高速公路是青兰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末合水段正式开工,预计2012年完工,连接西安、兰州。优越的地理位臵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对农产品的流通和集散提供了便利。

3、品牌效应初显

近年来,经过合水县有关部门积极对外宣传推介和向上申报争取,取得了蓓蕾金菜、板桥白黄瓜两个省级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先后认定无公害蔬菜产地2.4万亩,绿色蔬菜产地1.2万亩;认证板桥白黄瓜等无公害产品6个;“蓓蕾”干制金针菜、“蓓蕾”牌炒制白瓜籽、“神陇园”牌西瓜、甜瓜、辣椒取得绿色认证,完成了庆阳白黄瓜地理标志登记。“蓓蕾牌”黄花菜2009年被评为甘肃名牌产品,板桥白黄瓜于2011年11月15日在甘肃省农产品展销会上,获优质农产品金奖;古象牌系列奶粉、蓓蕾牌金菜、董志塬牌苹果等一些“农”字牌工业产品取得了省部级名牌认证,在甘肃省乃至全国崭露头角。自2011年以来,合水瓜菜成为西安、兰州等地大型宾馆的专供蔬菜。这些“农”字品牌的打造和销售网络的构建,为示范区农产品销售开拓市场创造了无形条件,提供了成熟的营销模式,奠定了市场网络。

4、能源储量丰富、文化旅游资源厚重

合水区域内,已探明石油储量2.7亿吨,2010年底全县累计新打油(水)井1369口(其中油井1230口),石油产能达到50万吨。根据省煤田地质资料和《陇东地区煤层气资源前景分析》显示,合水县境内预测煤炭总储量约为71.3亿吨,煤层平均厚度14米左右,且分布较为稳定,地质构造简单,瓦斯低,属低硫、低磷、低挥发、高发热值的优质煤炭。同时,在合水—宁县目标区内还有215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预测储量。

合水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遗存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境内已发掘古迹遗址656处,县博物馆馆藏各类

文物3000多件,1973年在合水县板桥乡穆旗村出土的“黄河古象”化石举世闻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骨骼最大、个体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子午岭林区有200多万亩天然次生林,是庆阳市的“天然氧吧”;古石刻艺术全省首屈一指,建成的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被誉为“可移动的敦煌莫高窟”。合水革命历史悠久,是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家寨子会议”、“太白起义”、“倒水湾军事整编”在中国革命特别是陕甘宁革命边区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石油、煤炭等资源的开发,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拉动合水县区域经济发展;长庆油田总部和华煤集团进驻庆阳,职工总数达到10万多人,形成了一支较大的优质农产品消费群体,蕴藏着巨大的农产品需求市场。

2.5.2劣势分析(Weaknesses)

1、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合水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瓶颈”,尤其是交通、水利等制约因素突出。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水利工程严重老化失修,水毁多年的农业灌溉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困难。加之税费改革后“两工”的取消,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陷入了维护难、出工难的境地。目前,全县油路里程只有300公里,其中国道主干线2条120公里,县道6条134.99公里,尚无一条高等级公路,仅有的国道309和211线也只是三级公路,全县还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四川眉山东坡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 日期:2012-03-05 10:48 作者:来源:华闻伟业点击: 2197 东坡区是农业部发文认定的全国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今年以来,示范区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全区基本情况 东坡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区内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农田集中成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宜水稻、蔬菜、油菜、柑橘等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确定的800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是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580个蔬菜产业大县之一;是全省6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之一;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优势县。 2011年,全区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74.1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01.2万亩,产量44.31万吨;油料播种面积25.83万亩,产量3.63万吨;水果种植面积27万亩,产量22.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9.13万亩,产量105.05万吨。全区畜牧业出栏生猪128.06万头,小家禽3900.6万只,肉兔900.2万只 水稻、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二位,2011年加工蔬菜100万吨以上,实现产值60亿元以上。其中加工蔬菜种植面积、泡菜加工产量和产值居全省第一位,是中国泡菜之乡、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豇豆、榨菜、萝卜、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调味品原辅料(青菜)种植基地,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蔬菜基地、四川省加工外销蔬菜核心规划区域、以食品工业为重点的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试点县(区)、全区66家泡菜加工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企业6家、四川省著名商标7家,成为全国蔬菜加工行业中驰名商标最集中地区获得进出口资格企业5家,全省唯一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供应新鲜蔬菜和泡菜的区县。“东坡泡菜”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建成全国第一个“泡菜研发中心”。获绿色食品认证73个,有机食品(含转换产品)认证17个。“东坡泡菜”已分别端上了中央相关会议和全国“两会”餐桌,并通过中央电视台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生猪年出栏量在全省名列第三位,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瘦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名录

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名单 1.北京市顺义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天津市西青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3.河北省藁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4.河北省玉田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5.山西省太谷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6.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7.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8.辽宁省辽中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9.辽宁省台安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10.辽宁省瓦房店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11.吉林省公主岭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12.吉林省榆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13.黑龙江省肇东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14.黑龙江省五常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15.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16.江苏省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17.江苏省铜山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18.浙江省平湖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19.浙江省诸暨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0.安徽省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1.安徽省南陵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2.福建省福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3.江西省南昌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4.江西省吉安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5.山东省滕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6.山东省寿光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7.山东省平度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9.河南省浚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30.湖北省黄陂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31.湖北省监利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32.湖南省长沙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33.湖南省屈原管理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34.广东省开平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35.广东省农垦湛江垦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36.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37.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38.重庆市潼南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39.四川省成都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40.四川省广安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41.四川省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42.贵州省湄潭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43.云南省宣威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44.西藏自治区曲水县才纳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45.陕西省长安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46.甘肃省甘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47.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48.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4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5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五家渠垦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名单 51.北京市房山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52.天津市武清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53.河北省定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54.河北省武强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通知 日期:2011-01-28 17:46 发布单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机、畜牧、农垦、渔业厅(委、局、办),黑龙江省、广东省农垦总局,有关市、县、区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关于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精神,切实发挥示范区在引领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现就进一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方向,确保现代农业示范区健康发展 现代农业示范区是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 要载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效抓手,必须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一)坚持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根本任务,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先行区,要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坚持规模范围合理、主导产业清晰、先进性突出、整乡整县推进的原则,突出主导产业、主要产品和主推技术,因地制宜改善生产条件,提升科技水平,强化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努力建成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 (二)坚持以发展大宗农产品生产为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现代农业示范区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突出粮棉油糖、畜禽、水产、蔬菜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为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产业安全做出积极贡献。要依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立足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进一步提高

主导产业集中度和重点产品知名度,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 (三)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发展动力,努力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协调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要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要大胆探索既符合本地特点,又顺应发展规律的现代农业建设模式,不断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现代农业建设积累经验。要建立农民与合作社、企业利益有机联结、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保障现代农业示范区健康发展。要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建立合理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四)坚持以维护农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得到实惠。要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努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努力实现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合理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严禁借示范区建设之名,强迫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强行推进规模经营。在探索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尊重农民意愿,绝不能打着示范区的旗号搞非农开发、大拆大建,乱占滥用耕地,损害农民利益。 二、突出重点,协调推进示范区发展与建设 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分工,抓好关键环节,强化协调配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协力推进的良好格局。 (一)认真编制规划,引导科学发展。要围绕本地区现

现代农业示范区简介

现代农业示范区简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现代农业示范区简介 现代农业示范区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筹建,聘请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未来农业研究所规划设计,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两大板块。核心区规划面积5900亩,重点突出现代农业的“展示、育种、育苗、示范引领”功能。辐射区将跨过泰临路向北发展,具体的实施范围控制在新城办事处的管辖区域。辐射区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加工、销售、农产品物流为主,争取打造为集生产、加工、种植、科研、展销、旅游于一体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园区开工建设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创新管理运作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招商引项目,核心区建设初现成效。肥城会展中心项目已基本完成,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前后广场3.4万平方米,已连续两届举办了国际有机农产品博览会和肥城名特优农产品展示会。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基本实现“三通一平”。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现有兴润公司、绿源公司、省果科所、泰山林科院等多家工商企业入区投资。省果科所与泰山林科院投资的“创新农业园项目”目前种植果树新品种180多个,其中有几个性状较好,正在申请国家鉴定。绿源果蔬有限公司种植的菜花、青刀豆、菠菜等有机蔬菜主要出口日本。兴润公司投资亿元建设“设施农业园项目”,已建立5个智能温室、24个高标准钢架日光温室、18个连栋大棚和120亩的苗木基地。在此基础上又有五个项目落户园区:兴润生态园二期工程,计划总投资6500万元,新建智能温室4272平方米,拱圆形连栋钢管大棚22个,钢架大棚10个,大棚建成以后整体育苗能力达到6000万株,能有效地解决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用苗问题;建设263亩的“农业生态观光采摘园”,现已完成土地整理和水电路配套设施建设。日本独资企业“山东绿地公司项目”已完成投资400万元,建成两个高科技智能温室并投入使用,通过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和施用日本技术研发的有机生物菌肥为作物生长创造最佳环境。同时聘请日本专家常年盯靠管理进行技术示范,目前棚内栽植引自日本的西红柿和草莓新品种长势良好,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模板格式.doc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模板 格式 为贯彻落实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武鸣区2018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推动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夯实“生态乡村”和产业富民的产业基础,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以高楼村为核心,创建广西镇级现代特色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为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科技推进、产业特色高效”的原则,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主线,以生态生猪为主导产业,以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核心基地建设和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为重点,围绕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基本要求,强化物质装备建设、科技人才支撑、政策扶持引导,创新经营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建设广西乡、村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示范引领城区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建设目标。根据《南宁市武鸣区2017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南武政办〔2017〕123号)要求,争取1-3年时间,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楼村建立镇级武鸣区灵马镇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本获得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实现核心区单位面积产值处于全区先进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拓展区高20%、比辐射区高20%、比所在镇高25%。 (二)基本要求。一是基础设施完善。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基地主干道路实现硬化,水利设施实现涝能排、旱能灌。设施装备达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无害化安全生产条件,管理服务设施齐全。二是产业格局基本完善。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未来三年,辣木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将逐步规模化、规范化。目标辣木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建成配套百吨规模辣木鲜叶制茶加工厂(8条生产线);建成生态循环养殖辣木鸡规模化示范基地(百亩规模,包含种鸡、蛋鸡、肉鸡养殖);建成配套辣木饲料加工厂支持循环养殖;建成辣木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以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形成“一元为主、多元发展”的格局,集产后加工、科普教育、示范带动等多种功能。三是经营组织化程度高。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立良好的“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行机制,专业化统一服务、统一投入品、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收购,规模经营主体生产规模占总规模的90%以上,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四是农产品

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

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及意义 (3) 第一节规划背景 (3) 第二节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 (3) 第二章规划区范围及基本情况 (4) 第一节规划范围 (4) 第二节基本情况 (4) 第三章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及建设目标 (5) 第一节指导思想 (5) 第二节建设原则 (5) 第四章总体布局规划 (7) 第一节园区性质、功能定位 (7) 第二节建设标准 (7) 第五章建设重点及规划布局 (8)

第一节建设重点 (8) 第二节规划布局 (8) 第六章重点项目 (8) 第一节核心示范园 (8)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2) 第一节资金估算 (12) 第二节资金筹措 (12) 第八章效益分析 (13) 第一节社会效益 (13) 第二节生态效益 (14) 第九章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14) 第一节组织管理 (14) 第十章保障措施 (15) 第一章规划背景及意义 第一节规划背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某县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规划区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全县农业主产地。当前,循化农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显得越来越紧迫。因此,建设以“高效农业、立体农业、持续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是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导向性工程。 第二节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是实现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循化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农业发展速度还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生产管理模式落后,耕作方式粗放,农业产出率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加工滞后,缺乏品牌,流通渠道不畅,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等情况,从而导致农业商品率低,比较效益低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二、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大力促进高新农业科学技术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已成为推动农业经济转型、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技术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是探索农业产业化路子的需要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总体情况 2016年上半年,我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按照总体规划,以国家、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工作重点,在2016年基础上,强化措施,快速推进。首先是进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申报和创建,同时,继续推进楚店省级粮食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以禾景现代农业园为重点的陈大综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并启动了西阳粮食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城东综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二、建设进度情况 通过强化领导,整合资金,加大投入,今年以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农委的精心指导下,涡阳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进展较快。一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今年年初已通过农业部审核认定,我县成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6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我市首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是楚店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继续推进,突出抓好粮食产业发展,通过整合支农项目、招商引资、引导企业和民间投资,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新落地建设了重点项目,核心区小麦实现丰产丰收。 三是积极争创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是以禾景现代农业园为重点继续加强了陈大综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

设。同时,发挥优势,利用原有基础,启动了西阳粮食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城东综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三、资金投入情况 一是整合相关支农项目资金。今年以来,涡阳县整合了现代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小麦高产攻关、增粮规划田间工程、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及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专项资金等项目资金总计达8720万元,用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二是加强县财政投入。为加快推进全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进度,县财政上半年对陈大禾景现代农业示范区落实配套资金投入达1500万元,用于道路、田间工程、绿化、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企业及社会投入。通过鼓励支持示范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多元化投入机制,2016年上半年,社会投入资金已达2亿元以上。 四、年度实施计划完成情况 1、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农业部认定我县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后,我县围绕全县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抓住小麦、畜牧、蔬菜(苔干)三大产业,立即启动创建工作,加快创建步伐。 一是全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我县委托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研所对全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目前规划已编制完成并上报省农委。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

日期:2013-01-21 16:15作者:市来源:农业部点击次数:156 市国家现代农业示区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市人民政府编制 二〇一一年三月 第一章规划总则 1.1 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精神,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部在全国围组织开展了国家现代农业示区创建工作。2010年8月,农业部认定50个县(区、市、垦区)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区,市被确定为整体推进的国家现代农业示区。 为科学引导市国家现代农业示区建设,充分发挥示区的示带动作用,按照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本规划。 1.2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年~2015年,规划基期年为2010年。 1.3 规划围 本规划围为市全域,包括9区4市6县,幅员面积约1.24万km2。 ●一圈层——主要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 ●二圈层——主要包括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和郫县。 ●三圈层——主要包括都江堰市、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新津县、蒲江县、大邑县。 1.4 规划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 ●《农业部关于认定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区的通知》(农计发〔2010〕22号);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区建设的通知》(农计发〔2010〕39号); ●《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9〕21号); ●《省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纲要(2011-2015年)》; ●《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2009-2012年)》; ●《关于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的通知》(川农业〔2009〕195号); ●《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 ●《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成委发〔2010〕19号); ●部、省、市领导有关示区建设的讲话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实施方案等; ●市统计年鉴。 第二章示区现状分析 2.1 基本情况 ●示区幅员面积1.24万km2,辖9区4市6县。农用地总面积139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45万亩。总人口1149万,其中农业人口498万。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551.3亿元,其中一产业285.1亿元、二产业2480.9亿元、三产业2785.3亿元;财政收入2022.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6.9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0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4:1。 ● 2003年以来,特别是2007年6月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大力推进以“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四大基础工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为核心容的城乡一体化,探索实践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的城乡全面现代化道路,初步形成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成果、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2.2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精品园)-最新标准

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精品园)-最新标准

附件: 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精品园) 考核验收办法(试行)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浙政办〔2010〕6号)精神,为加强我省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以下简称“示范区”、“精品园”)考核验收工作,切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申请范围 凡省级农业、林业、渔业主管部门发文公布,且未列入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创建点规划范围的示范区、精品园创建点,并对照建设标准已基本完成的,可申请省级验收。 二、申请条件 申请省级考核验收应同时符合如下条件: 1、符合省农业园区办《浙江省现代农业综合区规划编制导则及园区建设标准》(浙农园办〔2010〕2号)要求。 2、经县(市、区)自评合格; 3、无重大农业生产安全事故; 4、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三、申请材料 申请省级考核验收应提交如下材料,并装订成册:

1、考核验收申请表(表3); 2、创建工作总结; 3、县级自评表(表1、表2)及说明; 4、示范区、精品园建设基本情况表(表4); 5、示范区、精品园的区位图与区块图(1:50000) 6、相关附件: (1)列入省级创建点的文件复印件; (2)申报创建点的建设方案; (3)其他。 四、考核验收工作组织 1、县(市、区)行业主管部门正式行文,报经设区市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后,向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2、省级农业、林业、渔业主管部门各自负责组织本系统示范区、精品园创建点的考核验收组织工作。 3、考核验收组由省级有关部门以及设区市有关专家、管理人员3-5人组成,由省级专家任组长。 五、考核验收程序 1、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进行初步审查,认为符合验收条件的,组织考核验收组赴当地验收。对不符合验收条件的不予组织考核验收,并说明情况和理由。 2、省考核验收采取现场查看与会议评审相结合的办法。实地查看 3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统计调查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文档编号: 密级:内部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统计调查系统 需求分析 2018年7月

关于本文档 说明:类型-创建(C)、修改(U)、删除(D)、增加(A);

目录 · 1.前言 (2) 1.1编写目的 (2) 2.项目概述 (3) 2.1项目背景 (3) 2.2项目目标 (3) 2.3项目范围 (3) 2.3.1建设内容 (3) 2.3.2建设规模 (4) 3.统功能分析 (5) 3.1县级功能分析 (5) 3.1.1数据采集 (5) 3.1.2审批 (7) 3.1.3示范区上报数据查看 (7) 3.1.1数据查询 (7) 3.1.1帮助文件 (8) 3.2市级功能分析 (8) 3.2.1审批 (8) 3.2.2市级统计分析 (8) 3.2.3数据查询 (10) 3.2.4帮助文件 (10) 3.3自治区功能分析 (10) 3.3.1审批 (10) 3.3.2自治区统计分析 (11) 3.3.3数据查询 (13) 3.3.4帮助文件 (13) 3.4系统管理 (13) 3.4.1组织管理 (13) 3.4.2用户管理 (13) 3.4.3角色管理 (14) 3.4.4功能管理 (14)

1.前言 1.1编写目的 在对项目涉及的用户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将需求进一步分析整理,明确系统的业务范围,用于相关人员对系统的需求达成共同的理解。

2.项目概述 2.1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全区现代化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动员部署要求,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组织实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2018-2020)三年行动,全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升级。 2.2项目目标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统计调查系统是支撑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做大总量、提升档次,形成各级各类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梯次分布新格局,信息化管理的手段。随着各类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组织数量的不断增加、统计指标调整以及数据分析要求的提高,现有的管理手段不能适应工作要求。广西农业厅开发设计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统计调查分析软件,该系统未来应满足全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以及省、市、县级农业部门的使用,应满足运行速度快,指标设计科学合理,可扩展性和数据汇总、分析能力强等要求,为规范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申报提供技术保障。 2.3项目范围 2.3.1建设内容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统计调查系统建设内容主要内容如下: (一)县级主要实现:自治区、县、乡、村级示范区(园、点)月报表实现数据采集、数据验证;本辖区内示范区环比比对,增减幅度超多5%的需要填写说明;本辖区内示范区采集数据多维度查询统计与分析。 (二)市级主要实现:各市所辖县、自治区农垦局下属农场示范区创建数(按

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规划建设方案

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规划 建设方案

目录 一、园区规划概述 (6) (一)规划背景 (6) (二)必要性和意义 (7) 1、是实现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7) 2、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8) 3、是探索农业产业化路子的需要 (8) 4、是发挥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需要 .. 8 5、是培训新型实用人才的需要 (9) 6、是农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9) (三)编制范围和期限 (10) (四)规划概要 (10) 二、规划范围及基本情况 (12) (一)规划区范围 (12) (二)基本情况 (12) 1、自然地理概况 (12) 2、社会经济概况 (14) (三)条件分析 (15) 1、有利条件 (15) 2、主要制约因素 (16) 3、解决途径 (17) 三、章指导思想、目标与总体布局 (19)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19) 1、指导思想 (19) 2、规划原则 (19) (二)规划目标 (21) 1、总体目标 (21) 2、具体指标 (22) (三)功能定位与总体布局 (22) 1、功能定位 (22) 2、总体布局 (24) 四、重点建设项目 (24) (一)核心区 (24) 1、种植业 (25) 2、养殖业 (29) 3、加工业 (31) 4、服务业 (35) (二)示范区 (37) 1、种植业 (37) 2、养殖业 (40) 3、服务业 (41) 五、规划效益分析 (43) (一)经济效益 (43) 1、种植业效益 (43)

2、养殖业效益 (44) 3、旅游业效益 (45) 4、加工业增值效益 (46) (二)社会效益 (47) 1、技术贡献 (47) 2、产品贡献 (47) 3、就业贡献 (48) 4、生产条件改善及农牧民增收 (48) 5、示范带动 (49) 6、对国家贡献 (49) (三)生态效益 (49) 六、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50) (一)组织管理 (50) 1、成立示范园领导小组 (50) 2、设立园区管理办公室 (50) 3、成立专家委员会 (51) 4、建立规划区管理体系 (51) (二)保障措施 (51) 1、完善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51) 2、创新投入机制,拓宽投资渠道 (52) 3、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成果转化 (52) 4、制定优惠政策,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53)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认定管理办法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管理,根据《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创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为主要任务。 第三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应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建设为根本方向、以保护耕地和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以多种形式并举的产业发展为主线、以多元化生产经营单位为建设主体。 第四条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纳入本地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相应扶持政策,保障示范区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农业部负责提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制订管理办法和考核指标体系等。省级农业部门负责指导本省(区、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并对示范区运行情况进行跟踪与监管。 第六条农业部成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一)拟订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办法和考核指标体系等; (二)负责组织示范区申报、评选和公示等工作; (三)对示范区运行进行年度考核,以农业部名义定期发布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年度发展报告。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管理办公室由部有关司局组成,发展计划司承担日常工作。 第七条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下成立现代农业示范区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一)受委托开展示范区发展规划制定和示范区建设指导等咨询工作; (二)受委托承担示范区咨询、评估、考核等工作。 第八条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及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联席会议的职责是: (一)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筛选、审核、推荐和申报工作; (二)对示范区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管; (三)对示范区建设与发展进行指导与支持; (四)协调解决与示范区建设发展有关的重大问题。 第三章申报与认定 第九条各地建立的高标准、高水平的农业示范区(园、片、场),均可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第十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申报条件为: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

xx县现代农业示园建设规划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园区规划概要 (2) 第一节园区规划背景 (2) 第二节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 (3) 第三节规划编制的依据与围 (5) 第四节规划概要 (6) 第二章规划区围及基本情况 (8) 第一节规划区围 (8) 第二节 xx县基本情况 (9) 第三节条件分析 (11) 第三章指导思想、目标与总体布局 (15) 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15) 第二节规划目标 (17) 第三节功能定位与总体布局 (18) 第四章重点建设项目 (20) 第一节核心区 (20) 第二节示区 (31) 第五章规划投资与资金筹措 (36) 第一节规划投资 (36) 第二节资金筹措 (36) 第三节分年度投资估算 (37) 第六章规划效益分析 (37) 第一节经济效益 (37) 第二节社会效益 (41) 第三节生态效益 (42) 第七章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43) 第一节组织管理 (43) 第二节保障措施 (44) 附表规划总投资及分年度投资估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1 xx县xx地区现代农业示园建设位置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2 xx县xx地区现代农业示园核心区建设布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党的十七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当前,xx省正处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实行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提高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和流通体系,实现多环节、多渠道增值,是xx省农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现代农业科技示园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和经营的有效途径。 为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省、地要求,县政府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提出建设xx县xx地区现代农业示园建设规划,以其作为带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xx县xx地区现代农业示园建设规划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引进农业高新技术,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力争在3-5年,建立集一核两椒、蔬菜、花卉、水果等农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种苗引进繁育、牛、羊标准化养殖、现代物流、农业高新技术示、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生产示基地。

现代农业示范区申报材料汇编

“**市‘两型农业’展示园” 申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材 料 汇 编 湖北**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申报示范区所在地及园区概况 (3) 1.1 湖北**概况 (3) 1.2 **市“两型农业“展示园概况 (3) 第二章建设模式、发展规划、投资匡算、产业政策和可行性分析 (5) 2.1 展示园建设模式 (5) 2.2 展示园发展规划 (7) 2.3展示园投资匡算 (7) 2.4 产业政策 (8) 2.5 展示园建设可行性分析 (12) 第三章展示园资源开发方案 (15) 3.1 低丘岗地改造方式 (15) 第四章展示园建设进度 (18) 4.1 土地流转 (18) 4.2 土地平整 (18) 4.3 园区道路平整 (18) 4.4 节水灌溉农业建设 (18) 4.5 有机茶园建设 (18) 4.6 生态速生林建设 (18) 4.7 标准化鸭舍建设 (19) 4.8 有机水果基地建设 (19) 4.9 培训基地建设 (19)

第一章申报示范区所在地及园区概况 1.1 湖北**概况 1.1.1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华中腹地、长江中游南岸、鄂湘赣三省交汇中心,东临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靠武汉,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距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空中距离均在1000公里左右,是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境内交通便捷,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6和107国道,以及正在兴建的杭瑞、大广高速公路穿市而过,138公里长江黄金水道依境东流。即将开通的武广高速铁路使**到武汉仅15分钟,到广州也只需3个多小时;即将开工的武汉至**城际铁路、快速通道让**到武汉更为便捷。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让**成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结合部,成为湖北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成为湖北在中部率先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1.1.2特色资源丰富。**是享誉全国的“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猕猴桃之乡”,以桂花、楠竹、茶叶、苎麻、蔬菜、猕猴桃、畜禽、水产、特色粮油、精品水果、山野土货、风味美食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1.2 **市“两型农业“展示园概况 1.2.1 园区建设背景。为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方案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方案 根据贵州省党委、政府,制定《贵州省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总体规划》。 一、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重要意义 现代农业是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以高投入、高产出、低资源消耗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以产业化经营和现代科技支撑的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产业基础,是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进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宁夏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的引黄灌区,建设一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尽快形成集聚效应,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加速我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市场竞争率;有利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扩散效应和催化效应,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有利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现代意识、科技意识和发展意识,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因此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对推动我区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为重点,立足于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构建优势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组装集成和示范推广,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创新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具有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科技支撑、现代管理水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示范样板。

最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结报告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结报告 2020年,全县坚持做大总量、做足增量、做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4.64亿元,增长12.0%;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8.7:26.1:45.2。财政总收入完成10.66亿元,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4亿元,增长6.6%。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6.93亿元,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2亿元,增长16.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536元、12137元,增长8.1%和9.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63.94亿元和137.75亿元,增长 7.0%和25.5%;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6.2%。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全力以赴抓产业,“三新一全”强力推进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绿色高效园区”取得新成效。全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94亿元,增长17%;20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28.71亿元,增长13.6%;工业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6.2亿元,增长21%。深入推进“双千”〔3〕工程,“一区四园”〔4〕集聚功能不断显现,威德环境科技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大健康产业园、农商旅互联综合体等项目强力推进。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茶城”取得新成果。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城镇化率达45.6%。完成整县推进小城镇规划,

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严控违章建筑新增长。第一批村庄规划试点按时完成,并形成“三个一”〔5〕和“七改一增两处理”〔6〕全国经验,完成城乡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08.9亿元,增长29.5%;新开工房地产项目10个,完成投资23.6亿元;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2865户,房地产去库存27万平方米。“文明中国茶城创建”和“四创”〔8〕工作不断巩固提升。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典范”取得新突破。完成农业增加值30.02亿元,增长6.8%。种植优质水稻18.5万亩、蔬菜20万亩、辣椒20万亩,新建精品水果基地1.1万亩;绿色生态种养4万亩;收购烟叶12.3万担,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均价全省第一。茶叶产量6.2万吨、产值42.7亿元,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获得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资金1.1亿元,“湄潭翠芽”品牌价值提升到102.2亿元。新增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1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1家,六大省级园区完成投资16.5亿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省级验收,流转土地16万亩,颁发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 2.2万亩。累计新(改)建黔北民居69369户,新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15个,成为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县。 大力推进全域旅游,“休闲养生胜地”取得新进展。在全市率先完成《湄潭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全域旅游规划》编制,深入推进A级景区创建工作。建成云贵山景区、水湄花谷春园、中华茶文化博览园、翠芽27°景区基础运营设施、24公里旅游公

现代农业示范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马鞍山市现代农业示范区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1.1项目名称 (1) 1.1.2建设性质 (1) 1.1.3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 (1) 1.1.4项目执行单位及负责人 (1) 1.1.5建设地点 (1) 1.2项目建设目标 (1) 1.2.1总体目标 (1) 1.2.2具体目标 (2) 1.3项目建设功能定位 (2) 1.4项目建设内容规模与产品 (2) 1.4.1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2) 1.4.2主要产品 (2) 1.5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 1.5.1项目建设总投资 (3) 1.5.2资金筹措 (3) 1.6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 1.7结论和建议 (4)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意义 (5) 2.1项目背景 (5) 2.1.1国家―星火计划‖实施概况 (5) 2.1.2都市农业发展概况 (5) 2.1.3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概况 (6) 2.2项目建设的意义 (7) 2.2.1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生长点 (7) 2.2.2是农业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8) 2.2.3是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示范点 (8) 2.2.4是加快农业技术创新的突破点 (9) 2.2.5是京郊都市农业科技产业化的成长点 (9) 2.2.6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9) 2.3项目执行单位基本情况 (10) 2.4项目准备过程 (10) 2.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 第三章项目区建设条件 (13)

3.1项目区自然概况 (13) 3.1.1地理位置 (13) 3.1.2地形地貌 (13) 3.1.3气候资源 (14) 3.1.4水资源 (14) 3.1.5土地资源 (14) 3.2项目区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14) 3.2.1社会经济概况 (14) 3.2.2基础设施 (15) 3.2.3环境状况 (16) 3.3项目建设保障条件 (16) 3.3.1政策保障 (16) 3.3.2技术保障 (16) 3.3.3征地与拆迁 (17) 第四章建设目标与布局 (17) 4.1示范区的建设目标 (17) 4.1.1总体目标 (17) 4.1.2具体目标 (18) 4.2示范区建设的功能定位 (18) 4.2.1示范功能 (18) 4.2.2精品生产功能 (19) 4.2.3带动孵化功能 (19) 4.2.4培训咨询功能 (19) 4.2.5科普教育功能 (20) 4.2.6生态旅游休闲功能 (20) 4.2.7服务都市功能 (20) 4.3示范区建设原则 (21) 4.3.1因地制宜原则 (21) 4.3.2科技兴园原则 (21) 4.3.3资源统筹原则 (21) 4.3.4主业带动原则 (22) 4.3.5因市利导原则 (22) 4.3.6效益统筹原则 (22) 4.4建设布局 (22) 4.4.1基本构想 (22) 4.4.4.1―核心与环‖相结合 (22) 4.4.4.2功能分区相互关联 (23) 4.4.4.3山、地、农融为一体 (23) 4.4.2建设布局 (23) 4.4.2.1设施工程体系 (23) 4.4.2.2技术工程体系 (23) 4.4.2.3环境工程体系 (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