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2006古文史2串讲资料(最终版)[1]

北师大2006古文史2串讲资料(最终版)[1]

北师大2006古文史2串讲资料(最终版)[1]
北师大2006古文史2串讲资料(最终版)[1]

北师大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资料

选择题

苏舜卿诗歌的主要特点:豪健、落想奇特、出语惊人,但失之粗糙。

梅尧臣诗风“平淡”:散文化、议论化、咏物诗。

对苏洵文风影响最大的是:战国纵横家。

黄庭坚提出了:夺胎法、换骨法。

范成大号石湖居士。

陆游48岁入蜀,85岁谢世。

梁启超称赞陆游诗歌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宋代开风气之先的作家是:王禹稱。

王安石散文的主要风格:雄健、峭刻、简贵、精悍。

李清照提倡词“别是一家”。

张孝祥,号于湖,有《于湖居士文集》。

淳熙十五年,辛弃疾陈亮鹅湖之会。

姜夔词风:如野云孤飞、云留无迹。

苏轼词风的特点之一:以诗为词。

朱熹的文学观: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黄庭坚诗风:生新硬涩、瘦劲险崛。

南宋后期江湖诗人中成就较大的是:戴复古、刘克庄。

秦观“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其词风情致缠绵。

辛弃疾率部南归的时间:1162年。

黄庭坚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周邦彦词集名《片玉集》。

姜夔有《白石道人诗集》和《白石道人歌曲》。其词被张炎称赞“不惟清空,又且骚雅”

曲中李杜指元代散曲家乔吉与张可久。

北宋以写小令著称的词人有:晏殊、晏几道、欧阳修。

宋初提倡古文创作的作家有:儒学复古、文体复古:高粱柳范(高锡、梁周翰、柳开、范日木);张景、姚铉、穆修;王禹稱;儒学复古三先生:孙复、胡瑗、石介(理学先驱、太学体)诗文革新运动:范仲淹、欧阳修、尹洙、谢绛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

西昆体代表作家:杨亿、刘筠、钱惟演。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李廌、陈师道。

《玉茗堂四梦》:《牡丹亭》、《紫釵记》、《邯郸记》、《南柯记》

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北师大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资料

名词解释

文学流派

要点:(由来)、时代、人物、(内容)、主张、特点、影响

北宋初期,以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台阁重臣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他们把互相唱和的诗作编为《西昆酬唱集》,全部为近体律诗,内容多为吟咏风雅,缺乏现实意义,西昆体便由此得名。西昆体的特点是追求藻丽和文采,标榜学习李商隐,对宋初浅俗的白体诗和缺少文采的复古文风有所矫正,对其后的北宋文坛很有影响力。

北宋初期,石介与孙复、呼瑗一起鼓吹儒学复古,形成了险怪奇涩得“太学体”,其特点是片面强调文体复古。此后,欧阳修知贡举,才扭转了石介以来的太学体文风。

诚斋体一说来源于严羽的《沧浪诗话》,是指南宋中期杨万里(号诚斋)的诗风。内容多限于自然景物,没有全面深入地反映社会现实。特点是眼光独特、风趣幽默、语言通俗生动。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专门列出“王荆公体”,又称作半山体,指北宋王安石后期的诗歌风格。题材上多为写景诗。特点是长于取景、精于锤炼,“雅丽精绝”,对江西诗派以及一些南宋诗人影响很大。

北宋初期,在政治革新、儒学复兴的推动下,由范仲淹和欧阳修等人倡导了诗文革新运动,它的核心是“文以载道”,亦即“重道以充文”。诗文革新与庆历新政相互呼应,是政治改革在文化方面的回响。

明朝的茅坤总结并取此八家编成《唐宋八大家文钞》流传于世,影响很大,“唐宋八大家”之说遂定型。这是指唐代和宋代的八位散文作家,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唐宋八大家的文章被奉为古文写作典范。

黄庭坚在世时,有不少诗人追随其后,学习他的诗法。此后南宋一位年轻诗人吕本中编列了《江西宗派图》江西诗派由此得名。宋末元初的方回又称杜甫为江西诗派的“一族”,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江西诗派得以定型。江西诗派对南宋及后代诗坛产生了很大影响,表明传统诗歌创作已经越来越多地转向士大夫封闭的精神世界,并因此陷入因袭摹仿的窘境,无力进行新的开拓。

前七子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出现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李梦阳、何景明、徐桢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其文学主张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扫荡台阁体文风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他们在创作上字摹句窃、矜才使气,未能给文学找到真正的出路。

是嘉靖、隆庆时期文学家合称。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后七子以李、王为首,他们继承了前七子的复古文学主张,互相标榜,在当时文坛上影响极大。后七子的复古文学主张并不能为文学的发展指出一条健康的道路,但他们强调先秦、盛唐的文学模式对明代的八股文也有所冲击。

“竟陵派”是明代后期比较著名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钟惺和谭元春,二人都是湖北竟陵人。在文学主张上反对拟古,但强调从古人诗中求性灵、开眼界。形成了“幽深孤峭”的文学风格。

是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形成的诗派,代表人物是李东阳。他以台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诗坛、奖掖后进,颇具声望和影响,因李东阳是茶陵人,所以这一派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茶陵诗派”。该诗派主张宗法杜甫,强调法度音调。冲击了台阁体文风,对后来前七子的诗文主张也有直接影响。

“浙西词派”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朱彝尊,因朱彝尊生于浙江秀水,以他为代表的词派就被称为浙西词派。他们推崇周邦彦、姜夔,特点是偏重形式和技巧,精巧有余而沉厚不足。浙西词派和阳羡词派一起廓清了明代词坛的遗习,而树立了清代词坛风气。

清朝中期,以方苞、姚鼐为代表的文学流派,由于他们大多是桐城人,因此称他们为桐城派。桐城派鼓吹程朱道学,提倡唐宋八大家文体,特点是雅洁严谨,为清朝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也是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学流派。

“唐宋派”是明嘉靖年间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为后来公安派结束复古主义在文坛的统治起了一些开拓作用。

嘉庆时期,常州人张惠言和周济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词的比兴寄托和社会作用。由于张惠言的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在当时相当流行,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常州词派。

兴起于光绪年间,以陈三立为首,还有沈曾植、陈衍、郑孝胥等代表作家。他们继承宋诗派传统,推崇宋人诗风,也学中唐韩愈、孟郊、柳宗元,艺术上有一定造诣。写过一些忧伤国事、同情民生疾苦的诗。但大多数脱离时代潮流、思想比较贫弱。

文学主张

要点:时代、背景、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主张、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随着我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兴起,夏曾佑、谭嗣同、梁启超等人倡导了“诗界革命”。代表作有谭嗣同的《金陵听说法》、夏曾佑的《绝句》等。“诗界革命”口号是梁启超在光绪25年《夏威夷游记》一文中提出的,要求“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此后,涌现出一批新派诗人,如黄遵宪、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蒋智由、丘逢甲等。其中黄遵宪成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小说界革命”是晚清维新时期的一种文学主张,主要倡导者是梁启超。他强调小说的政治功能,强调新小说的概念和观念。小说界革命的兴起和新小说观念的树立,推动了小说的革新,也促进了晚清小说创作的一度繁荣。

明代公安派提出的一个文学主张,即把文学创作看作是性灵的表现,代表人物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性灵说”有力的批判了复古主义的文学理论,强调性灵,注意到了作家的个性,具有反对假学道的意义。

清朝中期诗人袁枚,主张写诗要抒写性灵,认为诗就是要写出人的真性情,他说:若夫诗者,心之声也,性情所流露者也。袁枚的诗论是晚明浪漫主义公安派诗论在清朝的再现和发展。

“兴趣说”见于严羽所著《沧浪诗话》。严羽强调“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强调了诗歌独特的艺术本质。讲究诗歌独特的审美特征,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玲珑,不可凑泊”,他用“以禅喻诗”的方法说明这种诗歌性质。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描述的诗歌性质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看不见摸不着,因此这种说明不仅有唯美的意味,而且不可能十分具体细致。

王士祯是清初诗坛上“神韵说”的倡导者,他主张“妙悟”、“兴趣”,认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强调淡远的意境和含蓄的语言。“神韵说”的主要弱点在于缺乏真正的现实生活的感受和充实的思想内容。

清朝中期沈德潜的诗歌理论。包括三点内容:内容上要符合封建社会秩序,也就是“文也载道”;表现方式上要讲含蓄和比兴,“温柔敦厚”;还主张学古,要求“摹取声调,讲求格律”。他的诗歌理论直接为封建统治服务,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赏识而风靡一时,使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文风弥漫诗坛。

清代中期的著名书法家、金石家和考据家翁方纲的诗歌理论,他认为“诗必研诸肌理,而文必求实际”。主张用学问做根柢,以增加诗的骨肉。反映了清代乾嘉年间考据学对诗歌的影响,也是以学问入诗的宋诗运动在新形势下的变种。

文学形式

要点:时代、内容、特点、影响

明后期有些作家模拟说话人来写小说,被鲁迅称之为“拟话本”。“拟话本”在艺术上有长足的提高,在题材内容上重视故事的趣味性,在结构上重视空间和时间顺序,在描写上重白描,语言生动活泼,简炼传神。除此之外,拟话本是供人们阅读的,其中不少作品是对宋元旧篇的整理和加工,再次,由于作家的参与提倡,拟话本的社会地位较宋元话本有一定提高。

“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其形式主要特点是分章叙事,标明回目,因此被称为“章回小说”。“章回小说”内容、形式和回目的体例上有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历史过程。它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元末明初初具规模,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讲史小说。至明嘉靖、万历年间,章回小说更加成熟。清以后,在体例上进一步完善,《红楼梦》最终确立了八言回目的完整体例,也更讲究对仗和创意。

明代中后期开始出现的一种描写神魔故事的章回体小说,《西游记》开风气之先。有模仿西游记的作品,如《四游记》、《西游补》。还有别叙故事讲神魔之争的,如《三保太监西洋记》、《钟馗全传》等。《封神演义》是继《西游记》之后最著名的神魔小说。

定义:是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技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

分类:小说家的话本称作小说;讲史家的话本称作平话。

意义:宋元话本小说通篇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标志着我国古代白话文体的正式出现。

是在十三世纪前半叶,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的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23道简答题)

北师大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资料

简答题

1、简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1-62

苏轼的散文诸体兼备,主要的艺术成就表现在:

议论性文章

策论、奏议及史论,能够立论切实,见解独到,思路开阔。当时士子以苏文为仿效的范本,南宋时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之语流传。

抒情辞赋、记序类文章

哲理的意味很浓,意趣盎然,行文自然流畅。如两篇《赤壁赋》,不仅情景意境优美,如行云流水,又阐发了“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道理。

书札、题跋类文字

短小精悍,意趣盎然。书札亲切生动,显示作者率真开朗的个性和气度。题跋类往往高屋建瓴,一隅三反,文笔精粹而潇洒。

总之,苏轼各类文章贯穿了同一特色:“俊辩痛快,无复滞碍”。最感人之处在于作者真情所发,痛快淋漓,自由自在。

要点:

诸体兼备:议论性文章/抒情辞赋/书札题跋——俊辩痛快,无复滞碍

2、简述黄庭坚诗歌艺术特色。1-80

引言:黄庭坚在诗歌创作中,极力避免重复前人的熟语陈调,形成“生新硬涩、瘦劲险崛”的艺术风格:

押险韵,用僻典

在律诗中喜用“破弃声律”的“生拗”法,并喜欢使用字数较少的险韵。

对不俗,句法远

在句法上求“远”,“凡起一句,不知其所从何来”,追求意外宽对,比如“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要点:

生心硬涩、瘦劲险崛:押险韵、用僻典,对不俗、句法远。

3、李清照词的主要内容?1-P96

李清照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具备了一般妇女难以具备的知识分子的见识志向,她的文学成就也来源于此。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作品很多是描写女子在家庭中的封闭生活,表现了女子特有的情绪感受。

后期作品中所抒发的深愁重哀,是国破家亡一系列惨痛遭遇的集中反映,也是同时代普遍命运的概括和象征。

要点:

女性知识分子:前期/后期

4、简要说明陆游诗歌思想内容。1-123

爱国诗与“闲适”诗

⑴陆游的诗“言恢复者十之五六”,爱国诗是他创作的最主要的内容。他的爱国诗,有些作于他新临前线、参与战事的斗争生活中;有些是他晚年在被黜无位的境况中对斗争生活的回忆;更有以记梦的方式来表达恢复统一愿望的诗作。

⑵陆游的“闲适”诗,内容涉及山川景物、农村风俗、民生疾苦等。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传达了他所领略的宦海风波的感慨以及人生忧患,让人从平淡的生活中品出隽永的意味。

要点:爱国诗/闲适诗

5、简要说明辛弃疾对词风多方面的开拓。1-139

风格的丰富和手法的丰富:

“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用比兴的手法抒写政治的哀怨:《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谐谑和反讽《千年调》(卮酒向人时)

形式和语言《水龙吟》(听兮清珮琼瑶些)

要点:风格的丰富:豪放而沉郁,婉约而哀怨;手法的丰富:谐谑和反讽,形式和语言

6、简析元杂剧的产生及兴盛?1-P182

元杂剧产生于十三世纪前半叶,是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其“兴盛”的标志是出现了一大批作家,一大批作品,而且戏剧活动极其普遍而频繁。就其社会原因而言,是经济、政治、作家、演员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经济繁荣

元代城镇经济相对繁荣,北方农村的经济也迅速地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2、政治的作用

一方面,元代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比较尖锐,另一方面,封建统治相对薄弱,对杂剧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3、元代文人社会地位低下

由于很多文人因战乱沦为奴隶、元代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科举考试一度停止,导致大批文人投身于杂剧创作,这对元杂剧的兴盛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4、大批著名演员的出现

据《马可波罗游记》,大都的教坊演员就有两万余人,在这些杂剧演员中,有不少人具有相

当高的文化素养,而且许多演员与杂剧作家有密切来往,有利于提高杂剧表演的艺术水平。

要点:

定义—标志—原因:经济、政治、作家、演员

7、简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艺术形象?1-P209

王实甫的《西厢记》歌颂了青年男女自由而真挚的爱情,批判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的虚伪和不合理,其突出之处,在于对崔莺莺细致而深刻的刻画,具体表现在:

1、大家闺秀:崔莺莺是相国之女,具有大家闺秀的含蓄、矜持,但内心又具有真情感。

2、闹简赖简:崔莺莺所表现的“假意儿”,不仅是试探,更重要披露出崔莺莺要战胜传统的教养、女性禁忌所应有的反复和艰难。

3、离愁别绪:长亭送别的深情愁绪,收到张生高中未给她带来快乐,体现了她对张生的深情与未来不确定的担忧。

《西厢记》通过对崔莺莺的恋爱心理揭示,及崔莺莺对爱情的追求最终战胜传统的心理和外部禁锢的全过程,显示了深厚的社会内容和文化内容。

要点:大家闺秀/闹简赖简/离愁别绪

8、简述散曲在艺术上的特点?1-P231

散曲又称“乐府”、“清曲”,它包括小令和套曲两种主要形式。

散曲在形式上突破了词的某些限制,因而显得更生动活泼,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

灵活性大:形式结构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伸缩性,比如可以增、减字句等。

用韵自由:采用以北方口语为基础的中原音韵,入派三声,不避重字,平仄合押。

口语化:语言上较为口语化,大量运用衬字、虚字,用语不避重复,对仗形式比较丰富。通俗化:在艺术风格上,曲尚俗,尚直露,贵尖新,多带诙谐。

要点:

突破了词的限制,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

灵活性大/用韵自由/口语化/通俗化

9、简述宋元话本中爱情题材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1-P270

宋元小说以爱情、公案两类作品为最多,成就最高,在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中:

市民色彩:大多描写市井细民的日常生活和普通感情。如《志诚张主管》,写了张员外的小夫人主动追求店里的主管张胜的故事。

突出女性:刻画了勇敢泼辣的女性形象。比如《快嘴李翠莲记》,写了李翠莲训斥丈夫、顶撞公婆,被休回娘家,塑造了前所未见的富于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

要点:成就最高:市民色彩/突出女性

10、简述《水浒传》的思想内容?2-P25

水浒传描述了异常人民起义由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

乱自上作

广泛而深刻的描述了封建统治阶级中贪官污吏的腐朽无能和贪暴横行,表明“乱自上作”的现实。

官逼民反

描写歌颂了反抗压迫和黑暗势力的英雄人物,肯定了他们反贪官污吏斗争的正义性、合理性,展示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替天行道

高扬封建时代忠君爱国思想,将“替天行道”与保国安民结合起来。

历史悲剧

忠实反应了封建时代人民起义的悲剧性的命运,使作品蕴含着极深刻的历史悲剧精神。

要点:乱自上作/官逼民反/替天行道/历史悲剧

11、简述宋濂散文艺术成就。2-P35

宋濂被朱元璋誉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

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以传记文和写景散文最为出色:

传记文:

生动形象,得司马迁《史记》笔法,文学性很强。

如《秦士录》写一个怀才不遇的奇士秦人邓弼,将人物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

写景散文:

文笔简洁清秀。

如《环翠亭记》,写亭外竹林之景,秀丽清新,自然生动。

寓言:

还有一些寓言体散文,寓意深刻,耐人回味。

如《尊卢沙》,讽刺了好说大话、贻误国事的人。

要点:开国文臣之首:传记文/写景散文/寓言

12、简述徐渭杂剧的艺术特色。2-P54

徐渭是明后期最杰出的杂剧作家,他创作了《四声猿》,是《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玉禅师》四个杂剧的合称,集中体现了其创作的基本特色。

放纵天外的奇思。《渔阳弄》中,徐渭把弥衡辱操的故事放置在阴间,让弥衡历数曹操一生的罪恶,借此来表达对明代奸臣弄权的激愤。

浓郁激烈的抒情。《雌木兰》写花木兰代父从军,被人赞叹“苍凉慷慨、堪题画屏”“肠呕心,可泣鬼神”。

真切本色的语言。徐渭把真情视为文学生命的根本,认为“真也,则不摇,不要则神凝,神凝则寿”。

大胆创新的体例。《渔阳弄》《玉禅师》《雌木兰》用北曲,《女妆元》用南曲,这在体制上标志着明代北杂剧向南杂剧的转变。合四剧为一集的形式,也被后来的剧作家仿效。

要点:

明后期的杂剧作家,代表作《四声猿》

放纵天外的奇思/浓郁激烈的抒情/真切本色的语言/大胆创新的体例

13、简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2-P79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富光彩的形象,再现了封建时代人民勇于反抗精神和追求自由的理想,以及封建社会人民斗争失败的历史悲剧。

⑴天性自由,不甘忍受任何拘束。孙悟空是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所孕育的灵猴,自立美猴王,“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上天闹天宫,下海闹龙宫,入地闹地府,他的行为动摇了天界的秩序,打破了佛神的尊类。

⑵活泼机智,神通广大。孙悟空“不生不灭,与天地齐寿”,有七十二般变化,一觔头十万八千里,用的兵器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他上天入地渡海穿云无所不能。他大闹王母娘娘的蟠桃会,蹬翻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踪。”

⑶斩妖降魔,为民除害。孙悟空是正义的化身,“专救人间灾害”、“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事,济困扶危。”他借芭蕉扇既是为了护送唐僧,也是为了使百姓能“依时收种,得安生。”他善于识别妖魔,不管其如何伪装变化,都逃不出他的火眼金睛。孙悟空最终在思想上也没有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斗争精神始终是他性格的主导方面。

要点:

最富光彩:天性自由/活泼机智/正义化身

14、简析《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2-P81

与孙悟空相比,猪八戒更多的表现出“凡人”的特点。他的行为较多的表现出人性的要求,这与明后期文化对人欲的肯定的倾向不无某种联系。

有半猪半人的形体,也有三十六般的变化

性情粗夯莽撞,爱耍小聪明又常露陷丢丑

憨厚淳朴,吃苦耐劳,对妖魔鬼怪也很勇敢

贪财好色,无心取经,遇到困难就打算散伙回家

几分自信,用“粗柳簸萁细柳斗,世上谁嫌男人丑?”的常言为自己解嘲。

要点:凡人、人性

15、简析《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2-P181

在保留着历史人物玄奘虔诚苦行一面的同时,已带有封建士人的气质。

恪守宗教信条和封建礼教,乃至懦弱迂腐,有时甚至是非不辨。

由原故事中被歌颂的人物,变成一个更多被讽刺嘲笑的对象。

要点:苦行僧+封建士人:教条/被讽刺

16、简析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2-P108

归有光是明后期“唐宋派”代表作家之一,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

他的文章艺术特色有:

感情真挚

归有光的文章写得感情真挚而饱满,含蓄深沉,韵味不尽。无论是写景、记事、叙人,都渗透着浓郁的抒情色彩。特别是一些叙述家庭琐事和亲旧聚散的抒情短文,都写得简洁朴素,悱恻动人。

如《项脊轩志》,写到“挺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叙写细腻。归有光文学创作上学习了很多史家的笔法,善于选取生活细节描写人物,淡而传神。抓住一些片段的回忆,人物的几个动作、神态、言语,信手拈来,轻描淡写,以不多的笔墨,就写得栩栩如生、真切感人。

如《寒花葬志》,描写寒花“目眶冉冉动”。

通俗畅达

归有光的散文文风朴实,他不刻意求工,文从字顺,平易近人,简洁准确,给人以清新之感。如《项脊轩志》,写小阁楼的变迁,娓娓道来。

要点:唐宋派:感情真挚/叙写细腻/通俗畅达

17、简述苏州派传奇创作的三大特色。2-P149

清初,在苏州及其邻近地区,一批职业剧作家如李玉、朱素臣等人,形成了一个势力盛大的戏曲流派,后人称为“苏州派”。苏州派传奇创作在内容上具有三大特色:

讥切时弊、关注现实的现实精神

苏州派传奇的题材以描写历史和现实的政治事件为主,常常显现出政治历史的浓度。

如《十五贯》,深刻谴责了主观武断的山阴县令,揭露了晚明的政治黑暗和吏治腐败。

事关风化、劝善惩恶的教化目的

苏州派传奇中充满了浓厚的封建说教色彩,其作品中的中冲突,往往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卑劣的个人欲望的冲突,表现出高度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十分强烈的伦理教化倾向。

如〈一捧雪〉,正面形象有义仆莫成、婢妾雪艳、诤友戚继光,反面形象有小人汤勤,形成“义”与“不义”两种伦理观念的冲突,体现出作家劝善惩恶、拯救世风的创作意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平民色彩

苏州派传奇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形形色色的平民人物形象,他们往往富于道德力量,自觉不自觉地被卷入政治漩涡中,以自己的勇气和胆略投身于挽救衰世的斗争,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旺盛的政治热情。

18、简答《桃花扇》的艺术成就。2-P187

构思独特

孔尚任刻意“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为中心线索,旨在展开南明一代兴亡历史。这一构思与此前的传奇戏曲迥然不同。

结构精到

全书顺着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离合,层层展现了那个时期的历史风云。可以看出孔尚任的卓绝艺术匠心。

人物设置

全剧人物分为二大类:一类是与“儿女之情”有关的;另一类是与“兴亡之事”有关的。这种阴阳相对相成的人物设置,反映了作者借助于《周易》对世界人生的抽象认识。

线索明晰

全剧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定情物桃花扇贯串始终,使之成为候李离合、南明兴亡的历史见证,富含象征意蕴。

体制创新

比如卷首之《先声》、卷末之《余韵》,“皆云亭所创格,前此所未有”。

叙事特点

全书细针密线,环环相扣,情节曲折变换。

语言特点

《桃花扇》的曲词说白,也颇有特色。作者以作词之法作曲,少用衬字,少用俗语,“颇得风人之旨”

要点:构思独特/结构精到/人物设置/线索明晰/体制创新/叙事特点/语言特点

简述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对科举制度的态度。2-P193

蒲松龄从自己的体会和经历中,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弊端,并对此进行了批判:

批判集中在科举制度的不公正

如《三仙》,读书人应考,偶然得到题目,而出题目可写文章的三个“秀才”居然是癞蛤蟆、螃蟹和蛇。

揭示了科举制度给读书人带来的悲剧

如《素秋》,俞士忱“一击不中,冥然遂死”。

没有对科举制度作深刻、全面的否定

如《叶生》篇中的叶生,病倒死去后变成鬼还沿继续考试。

要点:批判弊端:不公正/揭示悲剧/不彻底

19、简析方苞的古文创作理论。 2-P269

清中叶,桐城派提倡“复古明道”的古文创作理论是从方苞开始建立的,方苞的文学见解有:讲究义法

“义即《易》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也就是同时重视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学习古文

方苞主张写好文章必须学习古文的法则。顺序是“六经”“语”“孟”,然后《左传》、《史记》,再其次是唐宋八大家,最后是明代的归有光。这是道统与文统相结合的完整的体系。

语言要雅洁严谨

方苞认为散文的语言与诗赋一类文体不同,应该雅洁严谨,不枝不蔓。“一字不可增减”是“文之极则”。

要点:桐城派、复古明道:讲究义法、学习古文、雅洁严谨

20、简析刘大櫆的古文创作理论。2-P270

刘大櫆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他特别强调“法”,偏重修辞,注意文章字句章节的抑扬高下

和文气的起承转合,即写作过程中的审美规律。他的文论主要观点见于《论文偶记》。

要点:桐城派、强调法、偏重修辞、《论文偶记》

21、简析姚鼐的古文创作理论。2-P271

姚鼐,把桐城派的文论构成体系,汇合了方、刘之长。姚鼐的散文理论,使桐城派文论进一步完整而系统,构成了严密的体系。

义理、考据、辞章

强调写文章要义理、考证、辞章三者兼备,突出考证,这是受当时考据学风影响的结果。但他在考据学方面根柢不深,因此他实际上侧重的还是文章的作法和风格方面的意见。

文章八要

在文章作法方面,他提出“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其所说的神理气味指文章的内容和精神,格律声色则属于文章的形式。并继续指出,学习古人的文章,应先学形式,再重视内容,最后达到“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的境界。

文章风格

其次在风格方面,他提出了文章阴阳、刚柔的风格问题。他认为文章的风格可以划分为阳刚、阴柔两大范畴,而它们的形成与作家性情有关,“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都是文章所需要的,不能偏废。

22、简析《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的基本特征。2-P242

林黛玉是全书除贾宝玉外另一位主要人物。

孤傲清高、敏感多疑

由于父母早逝,寄居贾附的环境,形成她孤傲清高和敏感多疑的性格特色。

率真独立

是贾宝玉的知己,对贾宝玉的许多违背封建礼法的行为不仅从不规劝,而且常常采取同情或支持的态度。她也同贾宝玉一样,喜欢小说《西厢记》、《牡丹亭》等书,认为它们是“真正的好文章”。

诗人气质

她也是大观园中最富有诗人气质的的女性了,写诗不仅是她的爱好,更是抒写自己抑郁心情的工具。

爱情至上

林黛玉同封建社会的矛盾斗争集中表现在她同宝玉的恋爱婚姻上,可以说爱情完全是和她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

要点:孤傲清高、敏感多疑/率真独立/诗人气质/爱情至上

23、简析《红楼梦》中王熙凤形象的基本特征。2-P245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刻画得最为成功的形象之一,也是一个特别活跃的中心人物。

能力

王熙凤是荣国府的管家媳妇,集贾府家政大权于一身。她精明强干,威重令行,是“万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她费尽心机维护着这个华阀世家的“虚体面”,“假排场”,成为贾府各种矛

盾的绾结点。

她八面玲珑、巧于应酬,周旋在贾府这个矛盾重重的封建家庭里,显得游刃有余,驾轻就熟。然而“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最后也只能随着这个家族的覆灭走向了毁灭。品质

在个人品质上,她阴险狠毒,贪婪冷酷。她为了一己之私,没有任何道德良心的约束,也不信“阴司地狱报应”,为所欲为: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大闹宁国府,逼死尤二姐……。她辛辛苦苦支撑贾府的目的,全在于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利用这个家族的存在供其支配和剥削。

要点:精明强干,威重令行/ 八面玲珑、巧于应酬/ 阴险狠毒,贪婪冷酷

(13道论述题)

北师大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资料

论述题

1、举例说明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征。P29

作为官至参知政事的官僚、渊博的学者,宋代儒学新风的开创者,欧阳修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主张重道以充文。其文风树立了古文的主导地位,成为宋文的代表文风。

1、(体裁)文备众体

欧阳修的文章创作,“文备众体,变化开阖,因物命意,各极其工”。

政论文:《朋党论》、《与高司谏书》,立足儒家道德思想,燕子激烈,态度鲜明。

抒情散文:典型代表有《寄石曼卿文》、《秋声赋》、《醉翁亭记》。

史书传记:与宋祁领衔编修《新唐书》,独立完成《新五代史》,还有一些碑传文字。

2、(风格)平易近人、纡曲蕴藉

欧阳修作文不故作艰深,用字普通,句子也很平常,但又“善用纡徐”,“来得柔婉”,能寓雄健于畅达,在平常见隽远。

如《伶官传序》,在平实的叙述中得出“盛衰之事,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的结论。

3、(语言)骈散兼用

欧阳修在大力提倡古文的同时,也认为:“偶俪之文,苟合于理,未必为非”。

如《秋声赋》,有意借鉴骈文的有益成分,更富于节奏感和情韵之美。

2、举例说明柳永羁旅词的艺术特色。P55

柳永“尤工于羁旅行役”,也就是表现歌姬与情人离别相思的题材。

1、铺叙

柳永的铺叙之作,多加入一定青介,综合现在、回忆、想象等因素,使用各种艺术手段,经过多层渲染,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如《八声甘州》,除用写景烘托外,还借游子的想象设置出两地相思的场景。

2、雅俗兼备

作为专力作词的文人,他的《八声甘州》等作品,被称赞为“真唐人语不减高处”;

而另一方面,“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近代词论家认为:柳词既是“词家正体之一,又为金元以还乐语所自处”。

3、论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P66

苏轼存诗2600余首,在梅、欧之后继续变革创新,成为宋诗艺术成就的杰出代表。苏轼在诗的文字形式、语言风格层次上倾注了更多的精力,这一追求又被黄庭坚和江西诗派进一步发展,影响到宋诗基本面貌的形成。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重视诗歌的社会功用,也常以诗干政;更多是记叙人生。

比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以理趣见长

有意识的阐发某种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

比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多怨刺

苏轼的政治诗常采用寓言、隐喻手法,比如乌台诗案,“以刘恕为鹤,谓众人为鸡也。”被后人批评为“只是讥诮朝廷,殊无温柔敦厚之气。”

苏轼善于运用赋的手法构成图画美,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比如《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比喻

“子瞻作诗,长于比喻”,尤其是“博喻”。

比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再如《百步洪》描写舟行,连用多个比喻形容速度之快。

风格多样

一方面,欣赏陶渊明的“质而实绮,而实腴”,推崇“枯淡”;

另一方面,更具豪放色彩,也就是他所谓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用典拉杂,融进散文句式笔意,多发议论。

4、论述苏轼对词的题材内容有哪些开拓?P71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在苏轼之前,词被视为“聊佐清欢”的薄技小道,而苏轼将士大夫的丰富情感世界放入词中表现,扩大了词的题材,被后人誉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促使词成为真正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以士大夫的健康情趣和丰富阅历对花间樽前之词加以彻底改造,完成了词的文人化过程。

1、仕宦题材

如《沁园春》中,抒发了“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的情感。

2、悼念词

《江城子》开创了悼亡词的先例。

3、田园词

早在徐州时期,他就作有《浣溪沙》组词,生动地记述了农村的风土人情。

4、人生感触

这是苏词写得最多最深入的,比如《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举例说明陆游诗的艺术成就表现在那几个方面?P126

陆游在南宋诸位诗人,取法最为广泛,门径最为宏大,因而诗的境界显得最为开阔,语言运用也最为自如。其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⑴想象丰富、气势豪壮

陆游常常运用幻想、夸张等等手法,突破现实环境的束缚,使诗歌境界变得空前阔大。这种豪壮的气概突出体现在自我形象的塑造上,如《金错刀行》“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这个自我形象浸透着李白一样的狂放精神。

⑵观察入微、描写如画

他善于随时随地从自然和生活中汲取诗材,描写细腻,写景清新,笔调圆匀。如《初夏行平水道中》:“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园烟草蝶飞飞。”

⑶精于锤炼、巧于剪裁

陆游“使事必切,属对必工”,刘克庄曾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例如:“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渔艇往来春浪碧,人家高下夕阳红”。

但陆游诗境浅露,多有雷同,拙于承接。这是世人贪多务得的习气造成的,总的来看,陆游仍是南宋最有成就的伟大诗人。

6、试论关汉卿《窦娥冤》杂剧的戏剧冲突。P199

《窦娥冤》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社会剧的代表作,堪称彪炳一代的悲剧杰作。《窦娥冤》的戏剧冲突有三个依次递进的层面:社会冲突、道德冲突和意志冲突。

⑴社会冲突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直接原因和外在机缘。

高利贷的经济剥削,恶势力的横行霸道,官吏的糊涂昏庸,这些正是元代社会冲突的真实反映。在剧中,赛卢医欠下高利贷,其解决办法是勒死蔡婆婆;张驴儿歹意杀人,反以此要挟窦娥;糊涂官桃杌不分清红皂白冤杀窦娥。

⑵传统道德观念与不道德的现实的冲突是关汉卿所着力表现的。

张驴儿夫子强行入赘,这种不道德的反常行为,在杂剧中反而被表现成一种习以为常、屡见不鲜的正常现象。在不道德的现实社会里,坚守传统的道德反而把人们推向火坑。正如窦娥在第四折中唱道:“我不肯顺他人,倒着我赴法场;我不肯辱祖上,倒把我残生坏。”

⑶剧作还揭示了窦娥内心的意志冲突

即不安现状与不得不安于现状、不相信天地鬼神与不得不相信天地鬼神,明知道德无用与不得不遵从道德之间的冲突。窦娥对自己三负丧母、七岁离父、十七岁守寡的悲惨命运怨愤满怀,但守节尽孝以修来世之福的愚昧认识,又迫使她不得不安于现状。当窦娥蒙冤时,她情

不自禁地诅咒天地鬼神的糊涂昏愦,但又对天发下三桩誓愿,坚信“皇天也肯从人愿”。在她的心中,天地鬼神既任意地把无罪之人推向死境,又会自觉地为蒙冤之人昭雪冤屈。

关汉卿通过这样的三重层层相进的矛盾冲突,揭示了元代社会传统道德的崩溃和涣散,关汉卿正是把这种时代意识艺术化、审美化为戏剧冲突,表现了道德败坏的社会危机和挽救危机的不懈努力。

7、试论王实甫《西厢记》所取得的艺术成就。P212

《西厢记》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王世贞说:“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

结构

《西厢记》是我国较早的一部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剧本。它突破了杂剧的体制,共五本二十一折,或一人主唱,或数人轮唱,体现出作者的创新精神,被称为“传奇之祖”。

情节

《西厢记》情节单纯,结构严谨,主要设置了三对戏剧矛盾:老夫人和崔、张、红娘之间的矛盾;崔、张、红娘三人之间的矛盾;孙飞虎的叛军和崔家、张生及普救寺僧人之间的矛盾。波澜起伏,变故迭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语言

《西厢记》堪称古代诗剧的一个范本。往往既符合人物性格,又适合舞台演出,在戏剧性和性格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此外,它的语言构成,以当时的民间口语为主体,适量而自然地熔化前人诗词文赋中的语句。

8、分析《琵琶记》中蔡伯喈、赵五娘二人形象。P246

元代戏剧家高明创作《琵琶记》,作品最成功是塑造了赵五娘和蔡伯喈的艺术形象。

1、重新塑造了蔡伯喈的艺术形象

把蔡伯喈从民间故事中“背亲弃妇”的反面人物,改写成了“全忠全孝”的正面人物。剧作中特意安排的“三不从”的情节:蔡伯喈不愿远离亲人上京赴试,却不为父亲所从;他不愿重婚牛府,却不为牛丞相所从;他不愿做官,却不为皇帝所从。

这样的改编,一方面深刻地发掘了蔡家悲剧的成因,蔡家的悲剧已不是蔡伯喈个人道德品质所造成的,而是皇帝和牛丞相造成的了。面对“三不从”蔡伯喈只能空发“他乡游子不能归,高堂父母无人管”的叹息了。在这里隐含着作者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批判。

另一方面,这样的改编也大大丰富了蔡伯喈的艺术形象,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封建书生的性格,他既执拗迂阔又怯懦动摇,既满腹牢骚又因循苟且。虽然作者力图把他塑造成“全忠全孝”,但他的实际行为、心理及其后果,却是既不忠也不孝。

这样的艺术形象有助于启发人们去思考封建文人士大夫处身于道德准则和现实政治的挤压之间,那种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从而引发出对封建道德本身的合理性的怀疑。

2、成功地塑造了赵五娘的艺术形象

赵五娘的身上突出体现了封建时代劳动妇女忍受困苦同命运抗争的性格和精神。

作者通过粜米、吃糠、剪发等一系列情节,刻画了她克己为人、忍辱负重的精神品德。

有意把赵五娘的贤行孝举升华抽象为封建伦理道德,把她塑造成了一种道德人格。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艺术形象的真实感。

9、论述《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2-P28

宋江是《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形象,具有复杂性格,体现着深刻历史悲剧精神。

⑴首先是一个肝胆照人的大义士,他的义气有很强的感召力

朝廷命将呼延灼为其义气所感而投降;李逵喝了宋江给的毒酒,仍折服于他的义气;

宋江死后,吴用、花荣闻迅双双自缢身亡,这些都是因为宋江作为江湖英豪的义气本色。⑵有出色的组织才能

他率义军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还赢得三败高俅、两胜童贯的胜利,令官军屡剿屡败,梁山事业蓬勃发展。

⑶在思想上笃信封建的忠孝之说

他将昏君看得“至圣至明”。视落草梁山为不忠不孝,一心要改邪归正,最终接受了招安。被朝廷无辜赐死时,尤言“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这种结果,完全符合其性格逻辑。

⑷其性格充满着历史悲剧精神

受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他一心想做宋朝的忠臣,但却被逼得无路可走,只能落草为寇;落草后始终心存负疚,时刻想着招安之事;招安后虽饱受陷害,却尽忠尽责;他想建功立业,但朝野一片黑暗,最终被无辜赐死。他一次次选择了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为人之路,但现实却一次次将他逼上绝境,这些就是宋江形象中体现的深刻历史悲剧精神。

10、试论汤显祖《牡丹亭》的思想内容。2-P68

汤显祖的《牡丹亭》在思想上有着深刻的内涵,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⑴歌颂了女主人公杜丽娘为“情”死,为“情”而生的感人至情

杜丽娘因情而梦,因梦而惊,因情而死,因情而生,她不论地府人间,也不顾礼教反对,为自己的爱情自由进行大胆抗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表现了杜丽娘对爱情自由的强烈向往。

⑵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的斗争精神

主人公在地府与胡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返魂复生。复生后不顾父母的反对,自己作主和柳梦梅结婚,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带有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是比《西厢记》等表现的反封建礼教的主题更深刻的思想。

⑶暴露了封建礼教的冷酷和虚伪

杜丽娘出生在封建礼教禁锢极为严酷的时代。杜丽娘的父亲杜宝是封建势力的主要代表,他请来塾师陈最良,其任务就是用从《礼记》和《闺范》一类书中搬来的教条去调教杜丽娘。杜丽娘的母亲杜夫人是深受礼教毒害的慈母形象,在裙子上绣一对鸳鸯鸟,母亲也生怕引动女儿的情思。杜丽娘不啻生活在一座人间地狱和精神牢笼里,她的内心世界十分空虚和痛苦。

自考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王禹偁:考点 1.白体:白体是宋初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李昉、 徐铉、王禹偁;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 2.简述王禹偁的诗歌创作成就:(1)促进宋初诗风变革。 (2)早年学习白居易的诗歌,侧重学习白居易的闲适 唱和诗。(3)贬官商周以后,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 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4)兼擅各体,五、七言古诗有 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 的格调。 3.在宋代顾问运动中,柳开是先驱者。(柳开、穆修等人的 倡导复古和坚持写古文,为后来宋代的古文运动开了头)4.王禹偁的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 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现,成为欧 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5.宋初诗派: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学白居易,诗风

平易晓畅,主要诗人李昉、徐铉、王禹偁。 6.柳开:河北大名县,《河东先生集》。自觉地以恢复韩愈、 柳宗元古文的传统为己任。(1)反对五代浮艳文风(2)主张文道合一。(3)鼓吹复古(4)倡导质朴文风 黄庭坚:考点 1.黄庭坚的词无论豪放、旷达还是婉丽之作,都带有他的个性色彩,即:兀傲俊洁。(都带有的个性色彩) 2.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称黄庭坚诗为‘山谷诗体’,严羽《沧浪诗话》将其列为‘山谷体’。 3.诗论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山谷体诗的基本特征(求生避熟,求雅脱俗)其艺术特点有三: (1)喜欢用拗句。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的体制。(2)‘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富有思致和机趣。(3)风格生新瘦硬,兼有自然晓畅的一面。好奇尚硬,造语洗尽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拔,同时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古文史知识点笔记(明代篇下

1.明代戏剧家的杰出代表是汤显祖,他思想上师承泰州学派,并受到李贽与佛学大师达观的深刻影响,崇尚真性情,反对假道学,其文艺思想与当时崇尚个性解放的思潮是一致的。他认为“世总为情”、“人生而有情”,主张“以情格理”的“情至”观,强调“性无善无恶,情有之”。 2.《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是汤显祖戏剧创作的代表作,成为明代戏曲最杰出的代表。明代沈德符《顾曲杂言》称:“《牡丹亭梦》一出,家传呼送,几令《西厢》减价。”《牡丹亭》取材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以及《法苑珠林》李仲文、冯孝将儿女事,搜神记》、《列异传》谈生事。 3.临川四梦:汤显祖的《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以及《牡丹亭》,都有梦境的描写,故称《临川四梦》,又因汤显祖的书斋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四梦》。 4.《紫钗记》是根据作者早年写作的《紫箫记》改编而成,约写于万历十五年。《紫箫记》取材于唐代蒋防的《霍小玉传》。 5.《邯郸记》和《南柯记》是汤显祖晚年写作的传奇。《南柯记》取材于唐人小说《南柯太守传》。《邯郸记》以唐沈既济《枕中记》为依据,但也吸取了元马致远《黄粱梦》杂剧的某些情节。王骥德评此二剧“可令前无作者,后鲜来哲,二百年来,一人而已”。这两出剧标志着汤显祖在创作上从爱情题材扩大到社会政治题材。从“以梦写爱情”到“以梦写政治”,这是作者在戏剧创作道路上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6.唐代的《大唐西域记》,记录了玄奘取经的故事,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故事见于文字的最早雏形。取经故事的基本定型是在元代,已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形象。 7.《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西游记》最早的完整刻本是万历二十年世德堂本。《西游记》可分三部分:前七回写孙悟空的来历;第八回到第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和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到结束写取经的全过程及东返成正果。 8.明嘉靖至崇祯间,白话小说就题材而言可以分为世情小说、神魔小说、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等类别,《金瓶梅》是其中最杰出的作品,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明代小说中的“四大奇书”。 9.《金瓶梅》如实地描绘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标志着中国长篇白话小说发展的新阶段。10.《金瓶梅》现存最早的版本为万历四十五年“东吴弄珠客”序的《金瓶梅词话》,清康熙间又有张竹坡评点的《第一奇书金瓶梅》。 11.《金瓶梅》是从《水浒传》“武松杀嫂”一段推演而成的,表面上所叙的内容是北宋末年的事,实际上却是明中叶以后社会生活的写照。 12.《金瓶梅》以后有影响的同类作品有《玉娇丽》。 13.神魔小说在《西游记》之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模仿《西游记》的,如《四游记》(《八仙出处东游记传》,吴元泰著;《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即《南游记》,余象斗编;《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传》,即《北游记》余象斗编;《西游记传》,杨志和编)、《西游补》(董说著)、《三宝太监西洋记》(罗懋登著);二是别叙故事讲神魔之争的,如《封神演义》(许仲琳著)。 14.历史演义小说中较著名的是冯梦龙的《新列国志》,这部作品是除《三国演义》外流传最广的通俗历史演义小说。清代蔡元放又将《新列国志》修订润色,并加上评语,改名为《东周列国志》于乾隆年间刊行,其他如写明代的《英烈传》、《承运传》、《于少保萃忠全传》、《梼杌闲评》等。 15.英雄传奇小说中代表作是《北宋志传》,公案小说有《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和《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等。 16.中国的白话小说是由说话衍变而来的,据宋人笔记《都城纪胜》、《梦梁录》记载,当时说话伎艺分为讲史、小说、讲经、合声四科。讲史话本成为我国长篇白话小说的先驱,小说

自考古代文学史二讲义

古代文学史二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 识记:①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②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理解:“白体”。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二)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 识记:①《西昆酬唱集》;②杨亿的生平;③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理解:①西昆体;②晚唐体。 应用:①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②林逋诗歌的特点。 (三)晏殊的令词 识记:①晏殊的生平;②《珠玉词》。 应用: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 识记: 刘开、穆修: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宋初“三体诗”:白体、昆体、晚唐体 理解: 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主要诗人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的贡献 1.王禹偁在诗、文两个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1)在诗的方面,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2)在文的方面,他既能写古文,又是四六文的高手,但他尤其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雕绘习气,始为古雅简淡之作。 2.王禹偁的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第二节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 识记: 《西昆酬唱集》★ 杨亿等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共收诗人17位,其中杨亿、钱惟演、刘钧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杨艺生平:宋初著名文臣。作诗宗主李商隐、讲究辞采、风格典丽。以表现才学和功力,但亦不乏清峭感怆的讽刺之作。 西昆体: 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西昆的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西昆体讲究修辞,诗中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

古代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资料-新 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卷笔记整编 第二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概况 1、时代基本特点:政治的动荡、黑暗、民族矛盾尖锐 2、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生 士族,又称世族、高门大族,其对立的称呼是庶族、寒门,基于宗族的血统 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以致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3、社会思想的自由、活跃 玄学兴起:形上思辨、清谈析理;任性率真,寄情山水——人的觉醒、个体意识的觉醒。佛学的兴起道教的兴盛对中国小说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特点 1、文学的自觉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四个标志: 一是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二是文学理论的繁荣与文学批评的兴起。 三是文体的区分。 四是自觉追求文学的审美特性:诗赋欲丽、缘情而绮靡 2、文学主题与题材的变化 (1)文学风尚与主题。典型的乱世文学,形成了三大主题:生死主题、游仙主题和隐逸主题。 (2)文学题材的新变玄言诗:谈玄析理山水田园文学:陶谢为代表 此外,咏怀诗、咏史诗、边塞诗、游仙诗、宫体诗等诗歌题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人集团与文学的家族化 文学家族主要有:三曹、阮瑀与阮藉、嵇康与其子嵇绍、三张(张载及其弟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两潘(潘岳及其从子潘尼)、傅玄及其从子傅咸、谢氏家族(谢安、谢混、谢灵运、谢瞻、谢晦、谢曜、谢惠连、谢眺)、萧衍及其子萧纲、萧绎。 4、文学样式的丰富多样 (1)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也进一步丰富发展起来。五言古诗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达到鼎盛;七言古诗在这时也确立起来;齐梁“永明体”的出现又为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 (2)文:骈文在这一时期开始兴盛。 (3)赋:在汉代盛极一时的大赋,演变而为抒情小赋。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2018年10月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试卷 (课程代码0053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苏舜钦的诗歌风格是 A.豪犷雄放 B.平淡瘦劲 C.生新瘦硬 D.沉博绝丽 2.王安石议论文的特点是 A.平易流畅,委曲婉转 B.结构严谨,析理透辟 C.雍容典雅 D. 纵横博辩 3.苏轼词的主要风格特征是 A.清丽典雅 B.思深辞丽 C.豪放旷达 D.清空婉约 4.陈与义的诗歌被称为 A.山谷体 B.后山体 C.简斋体 D.诚斋体 5.李清照后期词的风格是 A. 清丽淡雅 B.沉郁哀痛 C.清空骚雅 D.浓艳密丽 6.朱熹诗歌的主要特点是 A.以诗言事 B.以诗喻理 C.诗风豪放 D. 诗风典丽 7.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是 A.白朴 B.乔吉 C.康进之 D.纪君祥 8.高明《琵琶记》的创作主旨是 A. 宣扬忠孝伦理观念 B.揭示官吏贪赃枉法

C. 提倡神仙道化思想 D.抒写离别相思之苦 9.元代讲史话本的艺术特点是 A. 说一故事而立有结局 B.悲喜连缀而贯通一体 C. 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D.淋漓酣畅而声韵兼美 10. 赵孟颊《钱塘怀古》诗最具特色的是 A. 极富唐诗的意境与韵味 B.同于宋诗的警策与深致 C. 表现一种离黍麦秀之感 D.以见解超人的议论取胜 11.元代后期诗文创作的两大中心是 A. 江西和婺州 B.婺州和吴中 C. 大都和平阳 D.平阳和泽州 12. 除了《三国演义》以外,罗贯中还作有杂剧传世,名曰 A. 《冲漠子独步大罗天》 B.《黑旋风仗义疏财》 C. 《赵太租龙虎风云会》 D.《雌木兰替父从军》 13. 南戏觌范化和广泛流行后,“传奇”指称的是 A. 杂剧 B.明清中长篇小说 C. 散曲 D.明清中长篇戏剧 14. 汤显祖的传奇作品中,取材于唐人蒋防《霍小玉传》的是 A.《紫箫记》 B.《邯郸记》 C.《南柯记》 D.《牡丹亭》 15.“台阁体”散文的风格特点是 A. 醇深典正,浑穆雍容 B.雍容和雅,平易畅达 C. 平易自然,纡徐和缓 D.简练明快,笔力雄健 16. 下列作家中,长于记述家庭琐事而极富人情味的是 A.袁宏道 B. 李贽 C. 归有光 D.张岱 17. 明代前期散曲作家中,朱有燉影响最大,其散曲集曰 A. 《诚斋乐府》 B.《沜东乐府》 C. 《秋碧乐府》 D.《碧山乐府》 18.遗民诗人屈大均诗歌的主要特点是 A.闲适 B.雄直 C.绮丽D.险怪 19.以下诗句中,由赵翼创作的是 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B.“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C.“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D.“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20.侯方域、魏禧和汪琬并称“清初三大家”,其最重要的创作成就是 A.诗歌 B.古文 C.小说 D.戏曲 21.下列作家中,既是阳湖派古文的代表人物,又是常州词派开创者的是 A. 张惠言 B.恽敬 C.侯方域 D.汪中 22.周济编选《宋四家词选》,“宋四家”指 A.晏殊、晏几道、柳永、欧阳修 B.周邦彦、李清照、朱敦儒、张孝祥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期末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 绪论 1.文学自身发展变化的九个因素: 创作主体、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接收对象、文学体裁、文学语言、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传媒。 2.“三古”、“七段”: (1)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2)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3)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3.上古文学的内容及文体: 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文字艺术就已经产生。由此可以推测:上古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有和生产密切结合的诗歌,也有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 4.上古文学的特点:集体性、口头性、综合性。 5.中国诗歌(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的特点: (1)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言志抒情诗。这些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发展方向。 (2)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 (3)在楚地、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鉴了《诗经》的艺术精神和手法,创作出奇伟瑰丽的诗篇,与《诗经》一起,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6.先秦诗歌的概况: 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多见于神话,富有浪漫气息。 《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朴素的艺术手法显示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 《楚辞》是文人的个体创作,并出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作家群,揭开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篇章。《楚辞》的浪漫精神、自由的形式、华美的词彩以及艺术表现技巧,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源头之一。 第一章——先秦文学 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2.《山海经》的文学常识: 在所有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具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巫师、方士根据各地的自然神灵传说及祭祀状况汇编而成。《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内容及其驳杂。《山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必备)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一、名词解释 1.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2.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大都是一些落弟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生,或游走干谒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当时有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刊刻《江湖诗集》,后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相似,故称之曰江湖诗派。 3.国朝文派:金世宗大定和金章宗明昌年间,金与南宋议和,偃武修文,建学养士,于是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如蔡珪、党怀英、王庭筠以及王寂等,他们的创作风格不同于由宋入金的文人,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自具风格的新时期。元好问在其所编的《中州集》中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4.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5.阳羡派:清初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的豪放苍凉词风。因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属于这一词派的还有曹贞吉、蒋士铨等。 6.浙西派:清初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之作,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的最高标准。在实际创作中,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他的词论主张和词作受到许多浙西词家的认同,许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其影响波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年词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嗥日、沈岸登及其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7.桐城派:清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其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为清王朝政权服务为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散文理论。方苞是桐城派的创始人,其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二字;姚鼐使桐城派理论更加完整和系统化,提出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的理论,并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家队伍。 8.阳湖派:嘉庆年间,当桐城派极盛之际,恽敬和张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对桐城派的理论作了一些修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他们二人及其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人,故被称为“阳湖派”。 9.宋诗派:道光、咸丰之际,诗歌在题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诗体、作诗之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方向是“宗宋”或“学宋”。故民国后论者以宋诗派或宋诗运动称之。所谓“宋”与“宋诗”,概指以苏轼、黄庭坚为主的宋人诗风,上溯开启宋代诗风的杜甫及韩愈。“学宋”大体上是提倡以学问补充性情之不足,以文法入诗,同时以宋诗的开拓精神去扩大表现范围。 10.汉魏六朝诗派:清道光咸丰时期,湘人王闿运别树一帜推尊汉魏六朝诗歌,史称汉魏六朝诗派,亦称湘湖诗派。王闿运论诗自尊八代,明言复古,其所作,亦刻意模仿,各种拟作层出不穷。但后世论者一致指认其诗墨守古法。这表明拟古之倡在时代巨变中已无出路,故随着此派另外两位作者邓辅纶、高心夔的下世,湘湖诗派亦告式微。 11.湘乡派:桐城派中兴之主曾国藩为湖南湘乡人,由于曾对桐城派的承续和改造,既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时代变迁和文风转换对散文的需求,又为桐城派所讲求的身心义理之学培土固基。曾的散文学识宏通,持论坚劲,入情切理,骈散杂厕,声采炳焕,为其弟子服膺,故形成并兴盛于同治年间的曾氏及其门生弟子被人称为湘乡派。 12.常州词派:嘉庆时期,常州人张惠言与其弟张琦及周济等崛起于词坛。张惠言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比兴寄托。为了矫正阳羡派的粗犷和浙西派的轻弱,他提倡“以国风、离骚之情趣,铸温、韦、周、辛之面目”,要求词要通过比兴手法达到“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并要求文辞之“深美闳约”的体式。由于张惠言的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在当时相当流行,张琦、周济、董士锡、周之琦等积极追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常州词派。13.茶陵诗派:成化至弘治年间,李东阳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诗坛,追随者趋之若骛,形成了一个以李东阳籍贯命名的茶陵诗派。诗风仍属台阁体余波,但李不满于台阁体的无病呻吟、千篇一律的纤弱文风,主张以杜甫的诗风来加以匡正,并且注重诗歌语言的艺术,具有脱离台阁体公式形式的意义,成为从台阁体向前七子之间的过渡人物。 14.公安派:指明代后期以袁宏道为首,包括袁宗道、袁中道在内的文学派别,因他们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他们以李贽的“童心说”为指导,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的束缚,找到了以独创的精神来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主张创新,比较重视文学的时候精神,在诗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5.竟陵派:由于仿效公安派的诗歌日益显露出“陋”、“俚”的弊病,所以有竟陵派出来加以匡救。竟陵派因其首领钟惺和谭元春都是湖广竟陵人而得名。他们继承了公安派关于抒发“性灵”的文学主张,但他们认为“性灵”不来自诗人的胸臆,而来自古人的篇什,所以他们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一种孤僻的情怀。在艺术上,他们不满于公安末流的浅易风格,力倡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不惜用怪字,押险韵,有意破坏语言的自然之美。使其作品佶屈聱牙,刁钻古怪,走向了极端。 16.清雅词派:指南宋中后期词坛崛起的一个词派。此词派的开山大师是姜夔。他在题材内容方面主要承袭周邦彦词写恋情和咏物的传统,在词的格调、意境方面有新的开拓,格调高雅,词境疏朗开阔,以其“清空”、“骚雅”的风格特色,成为南宋雅词的典范。此后,自吴文英、史达祖至王沂孙、张炎、周密等均沿此路作词。在遣辞和音律上益求清丽工整,重咏物,多用典,追求人工之巧,使词由共赏变为纯粹的文人吟唱。他们的作词途径和特色虽各有不同,但追清趋雅却是共同的。17.苏辛词派:北宋词中的豪放词派。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诩,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补襟怀磊落,慷慨淋漓,将气高天下的东坡词风在南宋发扬光大,加之与当时渴望恢复的国势民情相推移磨荡,又与南渡初期的张元幹、颖孝祥诸家的词风相翕合,又有陈亮、刘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 18.西昆体:是北宋初期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有广狭二义,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共收诗人十七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忆、钱惟演、刘筠为魁首。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

自考:汉语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自考:汉语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1.宋初诗坛最早流行应答酬唱、浅切以晓的“白乐天体”,代表人物有徐铉、李昉,李昉编纂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诗徐铉文总集《文苑英华》。 2.晚唐体有寇准、林逋、魏野、潘阆等人,尊崇对象为贾岛、姚合,多写山野闲逸情趣,以锤炼字句为能。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以梅、鹤为伴,称梅妻鹤子,以咏梅诗诗著称,传世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 3.宋代最早提倡复古和文体复古的代表人物是柳开,著有《柳河东集》。王禹偁著有《小畜集》,其诗取法白居易,是宋初创作实绩最为丰厚的诗人,是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代表作诗《对雪》、《山行》,散文《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4.王禹偁著有《小畜集》、《小畜外集》,其诗取法白居易,是宋初创作实绩最为丰厚的诗人,是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代表作诗《对雪》、《山行》,散文《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5.西昆诗派(西昆体):北宋诗人杨亿将在皇家藏书秘阁参预编纂《册府元龟》诸人“更迭唱和”的诗作编为《西昆酬唱集》(西昆,指秘阁藏书之所,因《山海经》言昆仑山之西有群玉山,为先王藏书册府),西昆诗体和诗派便由此而得名。《西昆酬唱集》共收录杨亿等十七人的诗作二百五十首,全部为近体律诗。西昆派作家均是身居清要的馆阁之士,代表作家为杨亿、刘筠、钱惟演。诗的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创作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诗文标榜学习李商隐,其中杨亿、刘筠以骈体文著称。西昆派多数作品缺乏真情实感,堆砌过甚,不免剽窃之讥。西昆派作家惟美风格固然是对宋初浅俗的白体诗风和缺乏文采的复古文风有所矫正,但其创作脱离现实,偏离传统的文学标准,馆阁气十足、仅重外表精美的艺术趣味,注定了主导文坛的时间不会长久,但在北宋文坛仍有一定影响。 6.石介片面强调复古,鼓励了古文中险怪奇涩的“太学体”的形成。 7.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是宋诗革新的开拓者,梅尧臣,有《宛陵先生文集》。 8.宋初词坛仍承续五代花间词派余绪,袭用艳情、别情的旧有题材,采纳令词小曲的传统形式,促使词进一步雅化、文人化。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晏殊、欧阳修等人。 9.晏殊,字同叔,词集名《珠玉词》(全部为小令),词风“温润雅洁”、“明朗清峻”。名句:《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诗人之忧生”,又以之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境”。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目录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2.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3.“白体” 4.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5.《西昆酬唱集》 6.杨亿的生平 7.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8.西昆体 9.晚唐体 10.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 11.林逋诗歌的特点 12.晏殊的生平 13.《珠玉词》 14.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15.欧阳修的生平 16.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17.《秋声赋》的艺术特点 18.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 19.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 20.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 21.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22.梅尧臣的生平 23.苏舜钦的生平 24.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 25.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6.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 27.王安石的生平 28.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对词境的开拓 29.王令诗歌的特点 30.王安石散文的特点 31.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 32.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 33.“三苏” 34.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 35.苏洵散文的特点 36.苏辙散文的特点 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 37.苏轼的生平 38.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39.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 40.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 41.“东坡体” 42.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 43.苏轼诗歌分前、后期 44.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 4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46.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 47.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 的贡献 48.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 49.苏词的创作风格 50.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51.黄庭坚的生平 52.“山谷体” 53.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 54.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 特色 55.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 56.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57.“后山体” 58.“简斋体” 59.陈与义诗分前、后期 60.陈师道“后山体”的艺术特征 61.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 62.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 63.“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 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64.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 代表词人 65.柳永的生平 66.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 开拓 67.柳永对词体的开拓 68.柳永词的艺术特点 69.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70.秦观的生平 71.晏几道的生平 72.贺铸的生平 73.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 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74.晏几道词作的艺术特点 75.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 76.周邦彦的生平 77.周邦彦词的集大成 78.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 79.“易安体” 80.“樵歌体” 81.李清照的生平 82.朱敦儒的生平 83.李清照词分前、后期 84.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 85.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 86.朱敦儒词作的艺术特点 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87.辛弃疾的生平 88.“稼轩体” 89.辛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 90.辛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 91.张元幹的生平 92.张孝祥的生平 93.陈亮的生平 94.张元幹词的特点 95.张孝祥词的特点 96.陈亮词的特点 97.刘过词的特点 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98.“中兴四大诗人” 99.陆游的生平 100.陆游散文的特点 101.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 的主要特点 102.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 103.陆游词作的特色 10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 格 105.“诚斋体” 106.杨万里的生平 107.范成大的生平 108.杨万里的“活法”诗 109.“诚斋体”的艺术特色 110.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11.朱熹的生平 112.朱熹诗歌的特点 113.朱熹散文的特点 114.南宋中叶散文之两派 115.南宋各体散文的一般特征 116.南宋“小品文”概况 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 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2.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3.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4.试论《庄子》的寓言特点。 5.分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6.试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7.结合作品,说明东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8.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9.试论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 10.分析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11.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2.试论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13.说明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14.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15.试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16.分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不同。 17.试述杜诗的“集大成”。 18.说明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上的创新。 19.试论韩柳古文理论对散文革新运动的推动作用。 20.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1.试论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的不同。 22.试论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23.试论苏轼对宋词的贡献。 24.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试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 26.试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成就。 27.试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28.试论《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以及此剧的悲剧艺术特色。 29.试论《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特点以及人物塑造的方法。 30.试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以及小说语言的特色。 31.试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32.试论《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关系。 33.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34.试论曹雪芹《红楼梦》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悲剧命运的揭示。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答案 1.(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试卷 (课程代码00539)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的创作特色是 A.讲究气骨 B.讲究修辞 C.讲求妙语 D.讲求兴趣 2.“王荆公体”的主要体裁是 A.古诗 B.绝句 C.律诗 D.歌行 3.苏轼词的特点是 A.以文为词 B.以赋为词 C.以诗为词 D.以论为词 4.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是 A.“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 B.“儿女英雄兼而有之” C.“清空”、“骚雅” D.“如七宝楼台” 5.陆游的诗歌创作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中期诗歌的特点是 A.雕饰藻绘 B.清薪拔俗 C.豪放悲壮 D.清淡秀逸 6。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 A.山谷体 B.易安体 C.稼轩体 D.诚斋体 7.金代著名文士蔡珪等被称为 A.“中兴四家” B.“国朝文派” C.“吴中四杰” D.“一代词臣” 8.元代石君宝的著名杂剧是 A.《李逵负荆》 B.《柳毅传书》 C.《赵氏孤儿》 D.《秋胡戏妻》 9.元代讲史话本的创作特点是 A.取材世俗而富于夸张 B.说一故事而立有结局 C.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D.虚构史实而带有悬念

2012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以及答案

2012年1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 课程代码:0053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色的是( C ) A.平易古淡 B.华丽典雅 C.豪犷雄放 D.清新流丽 2.“王荆公体”的主要体裁是( B ) A.古诗 B.绝句 C.律诗 D.歌行 3.陈师道的诗被称为( C ) A.半山体 B.山谷体 C.后山体 D.简斋体 4.周邦彦词的主要题材是( D ) A.登临怀古 B.山水田园 C.儿女柔情D.羁旅行役 5.陆游晚年诗风主要表现为( B ) A.雕饰藻绘 B.清淡秀逸 C.豪放悲壮 D.清新拔俗 6.姜夔词的艺术特点是( A ) A.“清空”、“骚雅” B.“如七宝楼台” C.自然飘逸 D.清新明快 7.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 D ) A.山谷体 B.易安体 C.稼轩体D.诚斋体 8.戴复古所属的诗人群体是( B ) A.江西诗派B.江湖诗派 C.中兴四大诗人 D.永嘉四灵 9.元杂剧作家白朴的著名杂剧作品《梧桐雨》属于( B ) A.爱情剧B.历史剧 C.公案剧 D.神仙道化剧

10.元杂剧作家康进之今仅存的作品是( B ) A.《柳毅传书》B.《李逵负荆》 C.《赵氏孤儿》 D.《双献功》 11.关汉卿性格和为人的特点是( B ) A.理想高远,志在仕途B.倜傥风流,桀骜不驯 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 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 12.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中的女主人公是( A ) A.赵盼儿B.宋引章 C.谢天香 D.杜蕊娘 13.下列属于“元诗四家”之一杨载著作的是( A ) A.《诗法家数》 B.《论诗绝句》 C.《瀛奎律髓》 D.《麓堂诗话》 14.晚明思想与文学革新的旗手是( B ) A.徐渭 B.李贽 C.李梦阳 D.王世贞 15.散曲集《江东白苧》的作者是 ( C ) A.王磐 B.陈铎 C.梁辰鱼 D.冯惟敏 16.刘基最出色的散文是( D ) A.政论文 B.传记文 C.游记体散文 D.寓言体散文 17.明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品是( A ) A.《封神演义》 B.《三遂平妖传》 C.《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D.《天妃济世出身传》 18.沈璟曲论的核心是( B ) A.推崇语言本色 B.强调“场上之曲” C.注重文采才情 D.“宁协律而不工” 19.代表清代讲唱文学最高成就的是( B ) A.鼓词 B.弹词 C.大鼓 D.子弟书 20.浙西词派朱彝尊词的风格特点是( D ) A.豪纵洒脱 B.哀感幽绝 C.雄健俊逸 D.醇雅清丽

中国古代文学史1复习资料

三、先秦三古七段 上古:先秦两汉1先秦2秦汉 中古:魏晋至唐中叶 3魏晋-明中叶4唐中叶至南宋5元初至明中叶 近古:明中叶-“五四6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7鸦片战争至“五四” 先秦文学的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掌握三首诗歌《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神话产生与内容:1、自然神话2创世神话3英雄神话 神话的演变1、历史化2、宗教化3、文学化扩充下如何历史化等等 《诗经》又称《诗三百》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等六篇“笙诗”,有目而无辞, 故实有305篇。 《诗经》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采诗、献诗、删诗孔子 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 雅:小雅、大雅,共105篇 颂:周颂31,鲁颂4,商颂5,共40篇。 《毛公鼎》,长四百九十七字, “抵得一篇尚书”。 《尚书》的概念: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原称《书》,“尚”通“上”,指“上古之书”;又称《书经》。《尚书》的内容:《虞书》2篇,《夏书》2篇, 《商书》5篇, 《周书》19篇。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7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 《春秋》笔法:“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教材在扩充) 春秋三传:《左传》与《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春秋榖梁传》(谷梁赤)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叙事特征 1、以叙事体现道德评价。2、叙事手法的多样化: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等。3、注重完整叙述事件的过程与因果关系,且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4、富有戏剧性。5、善于写人,个性鲜明,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6、善于写战争。7、擅长细节描写。 《国语》的成书与体制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 课程代码:0053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宋初西昆诗派作诗仿效较多的是( )。 A.白居易 B.李商隐 C.杜甫 D.贾岛 2.并称“苏梅”的“苏”是指( )。 A.苏舜钦 B.苏轼 C.苏辙 D.苏洵 3.陈与义的诗称为( )。 A.山谷体 B.后山体 C.简斋体 D.诚斋体 4.创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的是( )。 A.吕本中 B.曾几 C.黄庭坚 D.方回 5.下列词句出自贺铸的是( )。 A.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B.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C.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6.辛弃疾的农村词主要作于( )。 A.漂泊西南时期 B.隐居江西时期 C.流落越中时期 D.贬官黄州时期 7.以布衣身份流落江湖的刘过是( )。 A.辛派词人 B.“苏门四学士”之一 C.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D.江湖诗派诗人 8.南宋雅词的典范是( )。 A.清真词 B.草窗词 C.白石词 D.梦窗词 9.严羽《沧浪诗话》中提出的理论是( )。 A.词别是一家 B.活法说 C.妙悟说 D.点铁成金

10.简称“董西厢”的是( )。 A.《莺莺传》 B.《西厢记诸宫调》 C.《会真记》 D.《西厢记》 11.元曲四家中擅写神仙道化剧的是( )。 A.关汉卿 B.郑光祖 C.白朴 D.马致远 12.后期元杂剧的创作中心是( )。 A.杭州 B.平阳 C.大都 D.真定 13.张可久“小山乐府”之“乐府”是指( )。 A.诗 B.词 C.杂剧 D.散曲 14.杨维桢的诗称为( )。 A.樵歌体 B.铁崖体 C.台阁体 D.同光体 15.明末因抗清而牺牲的少年诗人是( )。 A.夏完淳 B.陈子龙 C.张煌言 D.瞿式耜 16.下列理论主张为唐宋派所提出的是( )。 A.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直据胸臆,信手写出 D.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17.《三国演义》的通行本是( )。 A.嘉靖本 B.李卓吾评本 C.李渔评本 D.毛宗岗评本 18.《封神演义》在类型上属于( )。 A.历史演义小说 B.英雄传奇小说 C.神魔小说 D.拟话本小说 19.根据魏良辅改造过的昆山腔而创作的第一个传奇是( )。 A.《浣纱记》 B.《鸣凤记》 C.《宝剑记》 D.《义侠记》 20.“荆、刘、拜、杀”这四个作品是( )。 A.传奇 B.南戏 C.杂剧 D.小说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最全大纲复习资料完整版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大纲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第一节上古歌谣 第二节神话传说 第二章《诗经》 第一节《诗经》的来源,分类和流传第二节社会政治诗 第三节情爱诗 第四节史诗及其他 第五节《诗经》的文学成就 第三章先秦散文 第一节历史散文 第二节诸子散文 第四章屈原和楚辞 第一节楚辞的产生 第二节屈原及其创作 第三节《离骚》 第四节屈原的其他作品 第五节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第二编秦汉文学 第一章秦汉散文 第一节李斯与秦代散文 第二节贾谊与西汉初期散文 第三节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 第四节东汉散文 第二章司马迁与汉代史散文 第一节司马迁及其《史记》写作 第二节《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第三节班固《汉书》及东汉其他历史散文 第三章汉代辞赋 第一节贾谊,枚乘与汉初辞赋 第二节司马相如扬雄 第三节西汉中后期其他辞赋作家及东汉辞赋的承变第四章汉代诗歌 第一节乐府民歌 第二节五言诗的起源 第三节《古诗十九首》及其他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建安风骨 第一节曹操与曹丕 第二节曹植 第三节建安七子及蔡琰 第二章正始之音 第一节时代思潮与正始诗歌第二节阮籍诗 第三节嵇康诗第三章两晋诗坛 第一节太康诗风 第二节左思与刘琨 第三节游仙诗与玄言诗 第四章杰出诗人陶渊明 第一节陶渊明的生平及思想 第二节陶渊明的诗歌 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1

第五章南北朝诗歌 第一节南朝诗歌 第二节北朝诗歌 第三节南北朝乐府民歌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赋 第一节建安赋作的繁荣 第二节两晋赋坛的多样化倾向 第三节精致化的南朝骈赋 第四节北朝赋与庾信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散文 第一节魏晋文章 第二节南朝骈文 第三节北朝散文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小说创作的繁荣 第二节志怪小说与《搜神记》 第三节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第一节魏《典论?论文》与《文赋》 第二节刘勰《文心雕龙》 第三节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 第三节钟嵘《诗品》及其他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 第一节隋代文学 第二节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 第三节杜审言与沈,宋 第四节陈子昂与张若虚等 第二章盛唐诗歌 第一节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 第二节王翰,王昌龄,崔颢等豪侠诗人第三节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 第三章李白第一节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性格 第二节李白的乐府歌行 第三节李白的绝句 第五节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第四章杜甫 第一节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杜诗的“诗史”性质及写实手法第三节杜诗的沉郁顿挫和律体成就 第四节杜诗的集大成和对后世的影响第五章大历诗坛 第一节韦应物与刘长卿 第二节大历十才子 第三节顾况,李益 第六章中唐诗歌 第一节白居易,元稹等人 第二节韩愈,孟郊 第三节李贺 第四节刘禹锡,柳宗元 第七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 第一节李商隐 第二节杜牧,许浑 第三节贾岛与姚合 第四节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等 第八章唐代散文 第一节唐代古文运动 第二节韩,柳散文的杰出成就 第三节晚唐的讽刺小品文 第九章唐传奇与变文,俗讲 第一节唐代传奇小说 第二节敦煌变文与俗讲 第十章唐五代词 第一节早期的民间词与文人词 第二节温庭筠,韦庄与花间词 第三节冯延巳,李煜与南唐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