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戏动画设计制作师

游戏动画设计制作师

游戏动画设计制作师

游戏动画设计制作师

游戏动画设计制作师在游戏制作的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一般来说动画设计师是一部动画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坚实的美术功底,并且懂得应用各种设计软件,对所要开发的产品市场能够有一个了解,进而设计出比较符合受众口味的高质量的产品的一类人正因为有了游戏设计师门,才使游戏这个靠一堆机器代码堆写起来的程序变得鲜活起来,成为一个有生命、有灵魂的东西。游戏设计的基本元素就是游戏所具有的特性,它们是游戏的独特魅力,有了它们,才使游戏有别于电影、小说等其他艺术形式。

游戏场景动画设计

初级道具贴图手绘训练,高级道具贴图ao层手绘训练,场景贴图进阶,复杂有层次感的浮雕场景贴图手绘训练,利用素材进行合成的贴图技巧训练,写实类场景贴图处理。

游戏动画设计制作师此由武汉四维4dworks梦工场,其主要有影视动画、游戏设计学习了解。

四足类角色动画设计怪物类角色动画设计按照游戏动画的产业标准制作符合业界标准的动画。除动画本身要达到流畅外,还要满足其角色的逻辑性、趣味性、个性特色分析掌握非人形怪物的结构特征等内涵。

网游动画商业案例临摹成功的动画作品,对于基本游戏动作的领悟与制作,同时也要能根据不同需要灵活的制作动作。

人形角色动画设计人形角色动画设计专业课建立在基础课程之上,在保证基础扎实的前提下,通过形体,装备,贴图,专项四个部分逐步深入细化,掌握网游角色建模及贴图的核心知识。

角色骨骼绑定

具备一定软件基础后,结合解剖理论,在3dsMax软件中应用bones骨骼系统及character studio骨骼系统为各种常见的游戏角色设定骨骼。使用Skin或Physique等工具对骨骼和模型进行关联。

游戏动画设计师是要具有丰富知识,宽广文化视觉,创新能力和渊博知识,力求动漫作品对社会产生良好效益,能反映社会现状,可以提供人们审美方面和心理方面享受的职业,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社会地位的工作。

三维角色动画制作基本过程

经过20年的发展,三维动画设计者们逐渐摸索出一套成熟的计算机三维角色动画制作程序,而且这个程 序适用于各种电影、电视、网站和游戏作品的制作。虽然它与电影的制作过程一样,也包括前期制作、制作 和后期制作3个阶段,但计算机三维动画有更多独特的制作细节。下面对三维角色动画制作过程一一讲解: 1.三维角色动画制作过程一:前期可视化制作 前期可视化制作是三维角色动画制作过程的开始阶段,在这里只是建立一个可以进行三维动画制作的故事 主题,从这个故事主题出发,创作一个简短的故事情节或脚本,并通过素描略图把这个故事可视化,从这些 动画略图中选择部分素描画面,组成一幅生动而又丰富有感染力的角色设计造型图,可以通过它来表现故事 风格和基调。利用这些动画略图和角色设计造型图就可以进行角色模型的具体设计,并且可以为模型和骨骼 的创建确定制作方案了。 前期可视化制作的下一步就是利用动画略图制作故事板,绘制完整的故事场景。通过故事板可以知道角色 的主要动作、镜头的持续时间,摄像机取景方式以及场景过渡等,制作完故事板后就可以把这些素描扫描到 计算机中,经过适当的排列产生一个典型的三维角色动画。虽然动画制作的前期可视化工作大部分都不是利 用计算机完成的,但对于后面动画制作的顺利进行,这些准备工作却是必不可少的。 2.三维角色动画制作过程二:前期制作 动画的前期制作介于前期可视化制作和具体的三维角色动画制作之间,所谓前期制作就是在计算机上简单 地制作一个三维角色动画,这时的角色模型并不需要太高的分辨率。在这个阶段就要考虑到电影动画制作的 所有细节,制订粗略的制作方案。在开始真正的动画制作之前,主要故事情节,镜头的持续时间以及摄像机 取景方式都要可以进行调整和重新设计,制作三维角色动画时是允许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的。预览前期 制作完成的三维角色动画就可以对作品的最终效果有一个粗略的印象。 另外,在正式制作角色动画之前,必须建立角色的各种动画控制器。这涉及到复杂的骨骼结构,也就是 一

动画人物角色设计理论

动画人物角色设计理论 动画人物角色设计理论设计要点: 1. 把握性格特征,塑造个性 2. 观察了解结构,设计造型 3. 富有时代特色 4. 设计的分类: 按性格分类可爱型滑头型莽撞型慈爱型阴险型 5. 可爱型角色特点:大大的脑袋,高前额,小耳朵,偏低的眼位线,较宽的眼眶,小鼻子小嘴,梨形身体圆小肚子,手臂短小肥胖圆润,手腕部略细,手指小而圆。大腿与臀部连为一体,小腿短而圆,脚形小而圆。 6. 机灵滑头型形体特征:(1)脑袋不太大,脖子细而长,溜肩,小肚子下垂,脚掌硕大,前额较低,眼珠在侧下位,面部表情夸张,手臂细长,梨型身体,腿部细短 7. 粗鲁莽撞型角色脑袋较小,浓黑的眉毛,脖子短粗,手臂粗长,手长,臀部较小,手大,腿部细小,腹部向内收,脚掌大,下嘴唇厚大,胸部发达,脸部较小,小眼睛

8. 慈祥仁厚型角色脑袋不大颈部较短,溜肩,上臂粗圆,正三角的体形,前臂渐细,手部小巧,肚子较大,大腿粗壮,小脚,胸部丰满,颈部上粗下细,两腮肥圆,大大的瞳仁,圆弧型眉毛 9. 阴险奸诈型倒八字眉,眼影深暗,瞳孔为黑点型,鹰钩鼻子,细薄的嘴唇,下颌骨又方又尖,爪状指甲,手指皮包骨,长瘦脸,颧骨高,身体细长,手臂细长,鞋尖上翘 关于角色动画的一些基本准则 在动画师为角色作动画之前,一般先要问自己几个关于角色的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个角色在影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角色有什么样的个性和特征这个角色和其他的角色的关系是什么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角色的动机是什么这些问题大多数可以从影片的导演,动画导演、或者动画监制那里得到答案,如果是自主创作的话,在一开始这些问题必须想得非常的清楚。因此动画师在做动画之前先对角色的内在和外在的特点有所了解,这是很重要的。 有时动画师还要做一些自我准备,如观看DVD来参考演员、动作。例如:大多数好莱坞出品的影片使用的大牌演员。在脚本的声音录制过程中,通常都要录下演员表演时的动作。这样一盘录影带就可以让动画师知道演员如何发某个特定的音符的动作和面部的表情。例如导演说人物的声音应该像XX,他想在角色的动画中看出XX的特性。这样动画师就要用使用录音师纪录的录像带或者其他录像带或者DVD作参考,从中找出所作的动画人物与XX之间的细微差别。 对话

动画角色设计教案讲解学习

教案 一动画角色设计基础理论 (一)动画角色 1、含义:动画中的角色相当于一部影片中的演员,是动 画中以生命形式进行表演的主体,在字义的解释为 Animation character或是Cartoon character。(图1) 动画角色是能够传达感情和意义的假定形象,是现实生 活中不存在的由艺术家创造的形象。动画角色可以是写 实的人物,也可以是动物、植物,或是没有生命的物体 (如汽车、玩具等),甚至是源于神话的各种形体的排列 组合(如孙悟空、邪魔等异类角色)。(图2) 动画角色是设计师创造的虚拟的卡通形象,它们源于生 活又高于生活,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 求。图3 2、分类:动画角色有主次之分:主要角色(主角)的活 动与故事情节主线相连;次要角色(配角)在故事中或 多或少有所涉及,并配合主要角色演绎故事。主角与配 角在动画中均不可缺少。图4 3、动画角色的视觉形象构成:动画角色的视觉形象由静、 动两方面组成:静,以角色造型为主;动,以角色动作

为主。图5 动画角色的造型,除了需要设计角色外部形象外,还要 使其性格特征在外形中显现,通过动作进一步表现角色 的个性。所以完整的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是需要动、静 结合,缺一不可的。(这个会在后面的课程详细讲解) 图6 4、制作动画片所需的基本元素:需要故事(剧本)、角 色、场景这三个基本元素。故事是动画片的精髓,故事 乏味的动画片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剧本是动画 片的基础,动画片制作的所有环节均围绕剧本展开(图 7);场景是角色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和场所,是界定故事 发生的位置和状况的空间,是帮助观众理解故事的重要 元素,也是动画片渲染气氛的重要手段。(图8)(二)动画角色设计 1、概念:动画角色设计是众多艺术造型方式中的一种,是指 综合运用变形、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法将故事剧本中的动画角 色设计为可视化形象,其目的是要对每一个动画角色赋予感染 力与生命力。(图9) 动画角色的创造需要设计者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幽默感,动画 角色夸张、随意的表现手法和戏剧性的表演形式是一般的艺术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制作角色动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制作角色动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通过制作动画作品中不同姿态的角色元件,进一步熟练手绘角色的技巧,初步学会利用关键帧制作角色动画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具备相当的信息素养。教师应把课堂尽量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做真正学习的主角,而作为教师更多地是一个启发、引导和解难的角色。同时依据学情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要求能模仿教学范例,在制作过程中掌握相关的动画制作技能。对于一般基础的学生,要求能运用所学技能制作与教学范例不一样的动画作品。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引导其制作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构思的动画作品。3重点难点 常用工具的综合运用,制作不同姿态的角在色元件。 综合运用常用工具绘制元件、制作逐帧动画的方法,角色的性格表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制作角色动画》案例 1、情景导入阶段5分钟 课堂前进行作业的回顾点评,学生进入LearnSite平台(图一)的“我的作品”,查看自己上一课的作业情况、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内容。接着教师以问题牵引:“观看动画,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到平台上自行观看“唱脸谱”Flash动画(图二),学生看到一个个不同颜色的京剧脸谱代表了不同的京剧角色,从而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很好地引入了新课《制作角色动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先学”做好铺垫。LearnSite平台上的视频、动画、音乐等多媒体资源能给情景的创设带来便利。

maya动画教程:角色基本行走动画

第6章角色基本行走动画 本章将教授制作角色的基本行走动画。角色行走动画可以通过关键帧动画来实现,在制作之前需要分析行走动作,将动作过程中的关键动作提取并在Maya里设置关键帧,通过不同关键帧的过渡来实现行走动画。 本章主要内容: ●行走动作的分析 ●基本行走的循环动画的制作 ●基本行走的动作分析 ●根据动作分析制作关键帧动画 ●修改并调整动画曲线 6.1.行走动作的分析 在一部动画片中,角色行走的动画十分常见,所以掌握角色行走的基本动作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个动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所谓基本行走动画,指的是角色在行走过程中不附带任何的感情色彩以及情绪,例如角色负伤行走、背着重物行走、角色心情低落地行走等都属于带有感情色彩的行走。制作行走动画的方法有很多种,本章会为读者提供其中的一种制作方法。 制作角色循环行走的具体步骤如下: 1)步伐的制作; 2)身体重心的制作(身体上下重心以及左右重心转移的交换); 3)胯部旋转的制作(胯部左右旋转以及侧旋); 4)胯部以上至胸部旋转的制作(身体的前后旋转、左右旋转以及侧旋); 5)手臂的弧线摆动以及小臂、手腕跟随运动的制作; 6)头部的制作; 7)细节的调整(脚部以及手指的细节和动画曲线的调整)。 在开始制作之前,首先要对角色行走时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规律进行系统地分析。

6.1.1.步伐分析 当一个角色向前行走时,两只脚会以前后交错的方式进行规律性的运动,这样才会使身体保持前后的平衡。与其说是行走,不如说是一连串防止跌倒的控制过程。 行走有不同的节奏,例如轻快的竞走、缓慢沉重的走、大步流星的走,通过节奏上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一个不附带任何情绪的完整的行走一般需要25帧时间,也就是1秒钟。第1帧~第13帧为一步,第13帧~第25帧为另一步。图6-1是角色其中一只脚的运动过程。 图6-1基本行走中脚的运动 6.1.2.身体重心分析 在行走时,由于下肢的运动会导致身体上下的重心产生忽高忽低的起伏变化,有了这种变化,才会使角色产生重量感。在制作过程中,要根据角色的性格和身材来调整上下起伏的幅度。 当角色迈出一步的时候,会有5个关键帧来控制身体上下重心的起伏。它们分别在第1、4、7、10、13帧上。迈出另一步则是在第13、16、19、22、25帧上,如图6-2所示。 图6-2基本行走中身体重心的上下变化

浅谈动漫角色设计理念

浅谈动漫角色设计理念 一、三维动画角色设计理念分析 动画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类别。虽然我们都希望看到画面更加精美,动 作更加流畅,艺术风格更加突出的作品,但是,是不是能够得以实现,与它的技术进展的水准有很大的关系。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动画角 色造型首先反映的是角色的性格,然后才是风格,并且,把动画整体 的风格统一起来,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动画角色的造型一定要与其 相对应的类别的制作技术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还要使它的艺术特 征得到保持,实现艺术与技术的一致。关于动漫三维方向的角色设计,一是线条的简洁概括,主要在整体外部轮廓、结构的处理、内部的衣 纹来体现,还有线条、阴影以及上色等方面,结构相对简单,线条也 比较简洁,给人非常明确简洁的效果。二是明确结构轮廓,例如与三 角形、梯形以及圆形等形体的组合。三是唯美的色彩以及突出的风格,三维动画的角色与背景主要在光影以及色彩方面,对于装饰化效果实 行强化处理,使画面更加唯美,更加突出画面的风格与气氛,再就是 能够渲染成二维动画风格,不但能够制作成传统的大片效果,还能够 做成反传统的非主流风格,无论是线条、造型,还是色彩等方面都能 够发挥出作者的个人特点。其次,三维动画既然能够模拟真实三维空间,那么三维动画的角色造型是不是越逼真越好呢?显然不是,三维 动画怎么逼真也不可能超过写实电影,真的做成写实电影,那三维动 画的设计似乎就丧失了意义!三维动画因为自身的技术特点,即不能 和二维动画比细腻,又不能和写实电影比真实,在动画角色造型上就 形成了两种进展趋势。第一种:怪异的动画角色造型。在很多三维的 动画片里,动画的角色造型都是比较怪异的,例如眼睛、嘴巴、身体 的结构等一些细节都做了相对应的夸张处理,使之更加有趣,这样就 会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另外一种,就是超写实的魔幻的角色造型。在题材是魔幻主题的三维动画中,角色一般都比较精美,造型也 是非常的奇特。这样的造型会给人一种超越真实的感觉,给人带来很

flash制作人物行走动画教程

运用flash软件制作角色走路动画 应用设计系XXX 实例《臧西西侧面走路》,讲解如何运用身体各部分各自运动生成全身动作,从而制作侧面的走路动画 走路的动作原理分析 元件的拆分 调节动作 将动作整理到元件内部 运用外部补间动画控制角色移动 1。设置场景 1)启动Flash MX Professional 2004,选择菜单“File>Modify”,弹出“Document Properties”置对话框 2) 设置动画的尺寸宽为720PX;高为576PX;背景颜色为“白色(#FFFFFF) ”; 帧速率为12。 3)设置完成后,单击【OK】按钮。 2.制作动画 1)很多时候,新手绘制角色往往会出现正面画完,侧面不知道怎么画,就算画了,但是却感觉不象同一个人。所以为了,保证角色造型的一致性,我们使用

Ctrl+Shift+Alt+R组合键,调出参考线,然后依照正面,逐一使侧面的每一个部分保证和正面基本一致。特别是面部特征。 2)有了角色的侧面造型,我们来继续完善他。给他加个书包。注意肩带和背包部分要各自组起来,方便做动画。

3)选中藏西西身体的所有部分,按F8建立元件,定义为图形,然后双击进入图形内部,将身体按照关节,依次组起来。头部除了鼻涕,统一建立元件,如果内部有眼睛或者嘴巴的运动,就需要建立图形,在这里我们只需要建立影片剪辑;其他各个部分都要根据动画需要,内部有动画的就创建图形,没有就创建影片剪辑。 而从运动理论来说,需要合理进行组合,比如,上臂部分和袖口是需要整体创建元件的,左手和棒棒糖需要整体考虑。然后依次调节每个元件的运动中心点,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有看不到的部分,我们点击如下,边框显示。注意,一定要保证各个部分位置关系正确。 4)现在我们执行Ctrl+A,全部选中藏西西身体部分,因为鼻涕的运动需要逐帧调节,所以只要保证除鼻涕之外的所有部分都是元件,打开属性栏,检查一下。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五课 制作角色动画 教案

课题第五课制作角色动画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 与 能力 1、通过制作动画作品中不同姿态的角色元件,进一步熟练手绘角色的技巧; 2、通过制作角色动画,掌握利用关键帧制作角色动画的方法; 3、在绘制角色的过程中,熟练掌握矩形工具、线条工具等常用工具的综合运 用。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创建绘制角色元件的过程中,熟练掌握flash工具栏中常用工具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实现角色的动态效果。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通过学习利用关键帧制作角色动画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教学重点制作角色不同姿态的元件 教学难点对使用基本工具绘制元件、制作逐帧动画方法的综合应用。 板书 第五课制作角色动画 一、创建角色元件: 手绘“卡通主板1”元件 二、复制修改元件: 复制修改“卡通主板1”元件,改名称为“卡通主板2” 三、让角色动起来: 将“卡通主板1”元件和“卡通主板2”加入到不同关键帧中,制作逐帧动画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课堂生成记录)

一、课堂导入: 播放“声音数字化.flash”文件,观看作品中拟人卡通主板元件的两种姿态。 导语:在动画作品中,动作流畅、表情丰富的角色其实都有多个不同的姿态。通过将不同姿态的角色做成元件,并应用到不同的关键帧中就可实现角色的动态效果。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五课制作角色动画》引导学生了解flash的角色动 画姿态,激发其学习制作角色动画的激情,明确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二、新课教学: 一些独特而富有个性的角色常常采用手绘的方式来创建,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利用临摹手绘“女孩”元件的方法,掌握了常用工具的配合使用,这节课我们将继续通过手绘的方式来创建拟人化的卡通电脑主板元件。 (一)创建角色元件: 1、自学教材第一部分,小组讨论创建角色元件的方法步骤: (1)打开“声音数字化.Fla”文件,新建名为“卡通主板1”的图 形元件;——(2)在“卡通主板1”的图形元件编辑区中,利用工具绘制卡通电脑主板的绿色部分;——(3)添加“图层2”,在“层2中”绘制拟人卡通电脑主板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等内容。 2、任务一:根据教材的操作步骤,自己尝试创建拟人化卡通主板的第一种姿态。 学生自主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展示作品,讨论不足之处,完善作品。 (二)复制修改元件: 1、展示两种不同姿态的电脑卡通主板,提问: 这两个元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怎样更快地绘制卡通主板的另一种姿态? 2、自学教材第二部分,得出结论: 同一个角色的不同姿态有许多相似之处,利用角色的第一个元件,复制产生新元件进行修改可以提高制作的效率和准确度。 3、教师演示讲解创建拟人化卡通主板的第二种姿态的方法。 4、任务二:对卡通人物的眉毛和鼻子进行修改,制作第三种姿态的角色元件。 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让角色动起来: 1、学生自学教材第三部分,思考: 完成了角色元件的制作,那么怎样才能使角色产生动画的效果呢? 归纳:将同一角色的不同姿态加入到不同的关键帧中,就会产生动画。提示:通过间隔的空白关键帧也可以制作逐帧动画。 2、任务三:利用“卡通主板1”和“卡通主板2”元件制作卡通电脑主板的角色动画。 3、教师结合教材步骤,讲解要点,学生自主动手完成操作 4、观看完成后的动画效果。 5、思考:关键帧与空白关键帧有什么区别?帧与关键帧又有什么区别?学会利用教材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创建元件的步骤方法 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逐帧动画中,相邻帧的角色动作一般比较相近,从而引导学生用复制修改的方法可以提高元件制作的效率和准确度 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逐帧动画的操作方法,同时使学生对帧的概念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角色动画制作的注意事项

角色动画制作的注意事项 注意:任何时间节奏的参考都基于24帧/秒 “对基本的复杂使用”--Animation Master Class,Richard Williams 什么是动画? ×变化是动画的根本 ×动画全部在于时间掌握与间隔 ×你必须表明重点在哪里,它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 关键帧--是讲述故事的帧(故事板图画) 角色发生接触的帧(脚跟触地,触摸物体等) 极限--是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的地方。他们不是关键帧。 breakdown帧--是中间或过渡位置。 在breakdown帧通常添加一点额外的运动--通常什么都管用。 不要从A到B,要从A到Z再到B。 工作方法: 1)一直向前key--尽管开始干看看会发生什么。(有创造性但是缺乏控制) 2)Pose to Pose--(控制丰富但是限制创造性) 3)“最好的”方法--“一直向前”和“Pose to Pose”相结合 动画之前的执行步骤: 1)工作前去除所有其他刺激因素 2)写下你想要做什么 3)把它表演出来 4)计算出时间掌握 5)然后开始做动画 “最好的”动画方法 Step 1 - 设定KEY关键帧(讲述故事的Pose) Step 2 - 设定必须在固定位置的帧(接触帧) Step 3 - 设定breakdown姿势(过渡/中间帧)别忘了添加一点额外的动作Step 4 - 开始一直往前key各个部分,按照层次顺序key 按照层次顺序测试。 (最先臀部,然后腿,然后胳膊,然后头。衣物总是最后)

一般向导和技巧 人类眼睛不能看到5帧以内完成的动作,要想动作可读,它必须要持续超过5帧。 根据我的理解:这5帧可以包含动作的预备。比如,角色可以用5帧来做预备动作,然后在第6帧从屏幕上消失。渐入和渐出的使用也可以包括在这5帧中。 Williams先生同时还强调说,他所教授的只不过是一般的指导方针和理论,大家 应该总是有勇气去打破常规。经验和测试表明,唯一要紧的是,最终的动画是否 起作用。 决不可以在5帧以内推出。 在in-between时不要以直线做运动。 在快速/坚硬的碰撞时,跳过实际碰撞的帧,从作用帧立即跳到反应帧。 一个角色不应该双脚同时起跳或者降落。 眨眼常常在过渡姿势发生。 眨眼时全开和全闭姿势之间通常有两帧。 走路和跑步 走路时一个时刻只有一只脚离开地面 跑步时至少有1帧是两脚同时离开地面的,并且角色总是在过渡帧下落。 脚跟触地的Pose总是先创建 一个普通的行走--脚跟每12帧触地一次 一个好莱坞卡通的行走触地是每8帧 一个闲逛的触地是每16帧 一个跑步的触地是每8帧 最快的触地可能是每4帧(只适用于小的角色) 重叠行为 重叠行为是指不在同一时间全部发生的行为。 连续的阻断关节(有关节的物体),和阻断关节(不自然的弯曲),每个概念 都是为了获得平滑的充满曲线美的运动。整个阻断关节的观念就是,它不会

《动漫角色设计》课程标准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动漫角色设计》课程标准

《动漫角色设计》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角色设计是动漫、游戏领域中处于灵魂级别的内容,作品是否受欢迎往往取决于角色是否有魅力是否吸引人。该课程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角色设计在动漫作品中的重要性,学会分析怎样的角色能够受欢迎,能设计有个性特征的动漫角色,并进一步学习各种不同类型角色的特点和绘画方法,从而能够独立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动漫形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角色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学会角色设计技法,能够独立完成动画影片造型设计工作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出发。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5.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已有的角色造型风格内含、艺术价值、实践技法等进行分析,逐渐培养学生作为设计者的思想理念。 (三)设计思路 1.本课程是动画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程,无论是二维动画制作方向还是三维动画制作方向,无论是影视动画制作方向还是游戏动画发展方向,都不能缺少角色设计这个环节。于此同时,本课程作为动画专业的基础课程,还担负着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美术基础,逐步树立起动画制作专业意识的引导作用,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也要做好美术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良好衔接过渡。此外,角色设计这门课,包含有相当多的动画专业的技术技法,以及相应的理论知识,作为一门技术课程,技法的练习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试金石。 2.本课程前期以“临摹”为主,后期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方法,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整个教学围绕任务的解决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引导学生自

三维角色动画制作流程介绍

三维角色动画制作流程介绍 三维角色动画制作流程介绍 三维角色动画是计算机动画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其中运动控制技术尤其困难.目前,主流的运动控制技术主要有运动学、动力学和运动捕捉技术等,下面就来了解下三维角色动画的制作流程是怎么样的吧! 1、概念设计:业内通用的专业动画流程前期制作,内容包括根据剧本绘制的动画场景、角色、道具等的二维设计以及整体动画风格定位工作,给后面三维制作提供参考。 2、分镜故事板:根据文字创意剧本进行的实际制作的分镜头工作,手绘图画构筑出画面,解释镜头运动,讲述情节给后面三维制作提供参考。 3、3D粗模:在三维软件中由建模人员制作出故事的场景、角色、道具的粗略模型,为Layout做准备。 4、3D故事板(Layout):用3D粗模根据剧本和分镜故事板制作出Layout(3D故事板)。其中包括软件中摄像机机位摆放安排、基本动画、镜头时间定制等知识。 5、3D角色模型D场景道具模型:根据概念设计以及客户、监制、导演等的综合意见,在三维软件中进行模型的精确制作,是最终动画成片中的全部“演员”。 6、贴图材质:根据概念设计以及客户、监制、导演等的综合意见,对3D模型“化妆”,进行色彩、纹理、质感等的设定工作,是动画制作流程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7、骨骼蒙皮:根据故事情节分析,对3D中需要动画的模型(主要为角色)进行动画前的一些变形、动作驱动等相关设置,为动画师做好预备工作,提供动画解决方案。 8、分镜动画:参考剧本、分镜故事板,动画师会根据Layout的镜头和时间,给角色或其它需要活动的对象制作出每个镜头的表演动画。 9、灯光:根据前期概念设计的风格定位,由灯光师对动画场景进行照亮、细致的描绘、材质的精细调节,把握每个镜头的渲染气氛。 10、3D特效:根据具体故事,由特效师制作。若干种水、烟、雾、火、光效在三维软件(maya)中的实际制作表现方法。 11、分层渲染/合成:动画、灯光制作完成后,由渲染人员根据后期合成师的意见把各镜头文件分层渲染,提供合成用的图层和通道。 12、配音配乐:由剧本设计需要,由专业配音师根据镜头配音,根据剧情配上合适背景音乐和各种音效。 13、剪辑:用渲染的各图层影像,由后期人员合成完整成片,并根据客户及监制、导演意见剪辑成不同版本,以供不同需要用。

《人物动画》教学设计

《人物动画》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信息技术课程是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一门新的学科。它是认知和技能的有机结合,注重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发展起来,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能让学生真实体会到自我创造的乐趣和自豪感。 结合学生的兴趣以一种“火柴人”的形式进行动画教学,同时又设计了一个“火柴人”开运动会的情景,使教学又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这样一个情景中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人物动画》教学时,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练、比、评有机结合”、“主体参与”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我体验,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教师在课堂中只作为学生学习认知活动的指导者,引导他们找出问题、分析再自主攻克问题,从而体验认知规律和发挥应用能力。 整个教学思想是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联系生活。 一.教材分析 本课《人物动画》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中的第三单元中的第十课,本套教科书采用以信息为主线,任务为核心的模式,在设计上灵活整合各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学会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本单元主要介绍动画的基本原理和GIF动画的简单制作。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学习内容。本单元的练习内容可作为第四单元的素材。本课也是这个单元中的最后一课,是前面三课的综合应用。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会一般动画的创作过程,而且要相互交流创作的动画。 二、学情分析 动画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大部分学生热情高涨的投入到本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已经了解GIF动画的基本原理,能在Ulead GIF Animator软件中,改变动画的播放速度,添加内容,掌握制作文字动画的方法,为本堂课的学习打下了技术基础,但学生中存在着很大的个别差异,如智力水平差异,家庭教育差异,所以一部分学生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已经很快很好的掌握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一部分学生还不能消化老师上课的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人物动画设计制作的过程;人物动画设计时的一些技巧;

浅析动画片制作中角色运动规律的分析与研究

浅析动画片制作中角色运动规律的分析与研究 对于动画作制作来说,自然流畅的动作是远远不够的,怎样去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加动画夸张、幽默的戏剧性,制作栩栩如生的动画角色则是更为重要的。要达到这些效果是离不开一些细节的运动规律,如弹性、重量以及预备动作,动画制作过程中制作富有弹性的动作、表现重量和压力的方法和如何使用预备动作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动画制作者们在对电脑技术掌握的同时更需要注重运动规律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动画角色真正的活起来。 标签:动画;角色;运动规律;运用;制作过程 动画是一门运动的艺术,它所呈现的内容在荧屏播放时的即时声话运动中,动画运动规律的研究成为了动画创作者必备的修养。对于研究各种各样的行走姿势,是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动物的行走动画中掌握其运动规律重点在于把握动物行走规律的各自特有的动态特点。 一、动画中运动规律的概述 动画运动规律的定义,所谓运动规律,研究时间、空间、张数、速度的概念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处理好动画中动作的节奏的规律。动画艺术由来已久,从早期的比利时转轴圆盘动画到后来的传统手绘动画,人们巧妙地应用人眼1/8秒的视觉残留现象原理取得了动画领域的一次又一次进步,现代的电脑数字动画的出现,更是人类在动画这一艺术领域的飞跃性发展。而有史以来决定动画作品是否精良的重要判定标准一直未变,那就是作品的动态体现是否完美,简言之动画制作是否精良就在于动画运动规律是否精良。 动画片中的活动形象,不象其它影片那样,用胶片直接拍摄客观物体的运动,而是通过对客观物体运动的观察、分析、研究,用动画片的表现手法(主要是夸张、强调动作过中的某些方面),一张张地画出来,一格格地拍出来,然后连续放映,使之在银幕上活动起来的。因此,动画片表现物体的运动规律既要以客观物体的运动规律为基础,但又有它自已的特点,而不是简单的模拟。 研究动画片表现物体的运动规律,首先要弄清时间、空间、张数、速度的概念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掌握规律,处理好动画片中动作的节奏。在时间上,动画片计算时间使用的工具是秒表。在想好动作后,自己一面做动作,一面用秒表测时间;也可以一个人做动作,另一个人测时间。对于有些无法做出的动作,如孙悟空在空中翻筋斗,雄鹰在高空翱翔或是大雪纷飞乌云翻滚等,往往用手势做些比拟动作,同时用秒表测时间,或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脑子默算的办法确定这类动作所需的时间。对于有些自己不太熟悉的动作,也可以采取拍摄动作参考片的办法,把动作记录下来,然后计算这一动作在胶片上所占的长度,确定所需的时间;在空间上,所谓“空间”,可以理解为动画片中活动形象在画面上的活动范围和位置,但更主要的是指一个动作的幅度以及活动形象在每一张画面之间的距离。动画设计人员在设计动作时,往往把动作的幅度处理得比真人动作的

完成动漫人物设计(手绘)课程标准

《动漫人物设计(手绘)》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动漫人物设计(手绘)》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动漫设计类专业的职业基本技能课程。本课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美术基础、构成基础、多媒体技术等前续课程之上开设,培养学生具有动漫画、游戏角色形象设计制作岗位需求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型人才,为学生学习《二维动画制作》、《游戏角色设计》、《插画设计》、《卡通漫画创作》等相关课程后续职业核心技能课程。 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中职二年级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学生已具有初步构图和画面手绘表现及电脑制作能力,但对动漫里面的动物、人物角色形象的设计与表现缺乏理论知识指导与实践项目训练。 本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 1)、设计创意能力; 2)、设计制作能力; 3)、设计应用能力; 4)、文字表达能力; 5)、团队沟通和合作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措施就是以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 就是以项目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采用工学结合模式,通过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基本技能,并将知识技能分解、在典型工作项目中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动漫角色形象设计与制作。 以项目工作为教学主体,选取循序渐进的“导入案例应用项目”的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小组化教学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意能力、设计制作能力和设计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培养学生具有理论与实践相对应并与之结合的能力; 1.工作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级电视台动漫制作公司、企事业单位、各大传媒、企业的宣传部门从事三维动画制作、影视动画制作、影视编辑等工作。

动画 角色设定

动画角色设定 在动画片剧本的创作中,角色的形象塑造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电视动画片每集的故事较之一般电视剧来讲要短,情节也相对简单,因此,一部动画片要打动观众不能单单依靠情节,很重要的一方面需要塑造角色的形象,使之具有独特的行为、语言以及鲜明的个性,从而在观众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点在商业动画片中尤其重要。对整个动漫产业来讲,塑造出鲜活的卡通形象,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是品牌衍生的基础。 在角色的形象塑造中,理所当然,最重要的应该是主要角色。这就要求在创作动画剧本前的基础设定中,注重主要角色的设定。 一、主要角色设定的重要性 比起其它类型的剧本来讲,动画片剧本中的主要角色塑造对剧作的影响更加巨大。动画片形象树立起来,被观众认可了,创作者(编剧和导演)就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对于商业动画片的产业化,动画片的形象就是最好的商标。如果说故事情节不容易转化为其它产品,那么由动画主要角色形象衍生出来的各类产品,必然成为盈利的重点。因为,就品牌衍生这一部分来讲,好的卡通形象更受用。比如迪士尼经典动画《米老鼠和唐老鸭》,其故事情节是非常简单的,但它的主要卡通形象的价值却很高。 要创造出经典的卡通形象,首先必须要在剧本的基础设定中有“闪光”的主要角色设定。 1、主要角色设定是塑造角色形象的基础 动画片中对于主要角色形象的塑造,其首要依据来自主要角色的设定。也就是说,动画形象首先应是编者“写”出来的。设定角色,也就如同画出了卡通形象的大概轮廓,之后对形象的加工,那都是对已定轮廓的展示、丰满和细化。 2、主要角色设定有利于剧本创作中角色定位的一致性 对于电视动画来讲,主要角色一般是由始至终贯穿于全剧的。而剧本的创作,其故事情节必须要紧紧围绕主要角色来展开,为塑造角色形象服务。故事情节的选取是不同的,但主要角色的定位需要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主要角色的性格、语言特征等都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即使前后有些差别也应是逐步的发展变化、自然的过渡。这样,才会给观众留下浑然一体的印象,而不是感觉突兀。 在剧本写作之前,对主要角色进行必要的设定可以避免角色定位的不一致。在长篇的电视动画片中,这点尤其重要。在此,举一个反面的例子:212集大型动画巨作《海尔兄弟》,其内容丰富,情节跌宕,可以算作一部比较成功的剧作,但在其中明显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主

《角色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角色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B000438 开课部门:艺术与传媒学院 英文名称:Character Design 适用专业:动画 课程属性:学科专业基础课学分学时: 3.0学分,计划48学时 编写人:刘欢审核人: 一、课程概述(标题2 宋体四号加粗)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宋体小四加粗) 角色设计是动画制作领域里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加快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尤其是提高视觉效果的质量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任何动画都无法缺乏角色,任何角色都不能缺乏造型设计而独立存在。一个好的角色设计,能够受到大众的喜爱,甚至会成为一种时代的标志之一,镌刻于历史书籍之中。成功的角色设计,会突破动画的界限,并以此构造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从而写就动漫品牌的商业神话。成功的角色设计往往跨越了动画的界限,会称为玩具造型,称为雕塑造型等等……可见角色设计对于动画行业而言,无论是从文化历史艺术形式上,还是从商业利益上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角色设计,亦是完成一部优秀动画影片的基础。本课程正是基于角色设计在动画影片制作上的重要作用,进行的设计定位。即本门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造型训练课程同时也是对学员的艺术审美及动漫兴趣的一种培养,对于已经具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更是一门巩固提高的课程。 本课程将基于学生的基础将主要研究内容安排在动画角色造型的理论研究分析,以及实践技法总结分析及练习上。将会通过具体动画影片造型风格的分析,角色造型素材的分析,角色造型线描造型实践,包含角色附属道具造型技法实践,角色造型色彩应用实践等几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动画角色造型进行分析和研究。 本课程的开展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学会角色造型技法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会吸取已有动画角色养分的学习方法,在对学生今后独立完成动画影片的角色设计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完全结合现今最前沿的动画产业形态的教授方式,也能令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能为继续完成动画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角色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在培养学生学会角色设计技法,能够独立完成动画影片造型设计工作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出发。首先在教这一方面,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师始终处在

flash制作人物行走动画制作

运用flash软件制作角色走路动画 实例《臧西西侧面走路》,讲解如何运用身体各部分各自运动生成全身动作,从而制作侧面的走路动画 走路的动作原理分析 元件的拆分 调节动作 将动作整理到元件内部 运用外部补间动画控制角色移动 1。设置场景 1)启动Flash MX Professional 2004,选择菜单“File>Modify”,弹出“Document Properties”置对话框 2) 设置动画的尺寸宽为720PX;高为576PX;背景颜色为“白色(#FFFFFF) ”; 帧速率为12。 3)设置完成后,单击【OK】按钮。 2.制作动画 1)很多时候,新手绘制角色往往会出现正面画完,侧面不知道怎么画,就算画了,但是却感觉不象同一个人。所以为了,保证角色造型的一致性,我们使用 Ctrl+Shift+Alt+R组合键,调出参考线,然后依照正面,逐一使侧面的每一个部 分保证和正面基本一致。特别是面部特征。

2)有了角色的侧面造型,我们来继续完善他。给他加个书包。注意肩带和背包部分要各自组起来,方便做动画。

3)选中藏西西身体的所有部分,按F8建立元件,定义为图形,然后双击进入图形内部,将身体按照关节,依次组起来。头部除了鼻涕,统一建立元件,如果内部有眼睛或者嘴巴的运动,就需要建立图形,在这里我们只需要建立影片剪辑;其他各个部分都要根据动画需要,内部有动画的就创建图形,没有就创建影片剪辑。 而从运动理论来说,需要合理进行组合,比如,上臂部分和袖口是需要整体创建元件的,左手和棒棒糖需要整体考虑。然后依次调节每个元件的运动中心点,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有看不到的部分,我们点击如下,边框显示。注意,一定要保证各个部分位置关系正确。

教你用MAYA制作人物动画

《驯龙高手》《卑鄙的我》《超能陆战队》...想必大家对这些动画都很熟悉,都是各个时期最火最受推崇的动画片,里面的动画人物也都收获了一大票的粉丝,那这些时而搞笑时而暖心感人时而勇敢无畏的动画形象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呢?今天渲云小编会整理一个MAYA教程给大家,教你如何制作人物动画。 1.规划 在一个大型动画的制作中,你可以使用别的工具或一个周期来制定一个通用的散步或停止运动的参考,你可以拍摄出一些人物走动的画面作为你的参考动态。 首先,运动过程会具体影响到体形和肌肉,了解运动过程能使运动制作的尽可能真实。 你要设计角色时要考虑以下两点:一是角色来自何处,以及他们要去哪里?二是再次是拍摄的目标是什么?以避免重复无目的的拍摄。 一旦确定,就可以开始拍摄出你的角色走路的图像。首先,创建三个或四个运动镜头组成一个很好的参考表,以了解行走时所发生的运动效果。 你现在可以开始勾勒出行动的基本路线;这是连接脚,臀部,肩部和头部的假想线。加速和减速观察到腿和上胸部的动态效果,以及它如何旋转和位移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制作一个角色,一定要注意其解剖结构的设计。你可能会发现,比例不一样的人物,但它的参考表是相同的。 现在,随着角色在Maya中,进行快速的使用快捷方式选择全身。这将使它更快,更容易操纵图像。找到脚本编辑器>编辑清除历史记录,然后选择并选择您计划使用的工具拖放到主工具架上创建一个快捷键按钮。

2.模块化处理 我倾向于用臀部和腿部启动该进程。使用方框控制臀部的平移和旋转,特别是使用X轴旋转,同时你也可以调整该运动曲线以创建加速和减速效果的运动效果(1-2),如下图。 找到你的角色重心点。获得尽可能接近的接触点在每个姿势的中心都是很重要的,因为任何偏差将会导致你的角色失去平衡。

动画人物动作制作

1. 启动Moho后,执行“File→Project Settings”命令,打开“Project Settings”对话框,在其中设置画布的尺寸和播放速率,画布的尺寸就是蓝色矩形范围,只有矩形范围内的图形才能输出。 2. 在左侧的工具栏中选择“Draw Oval”工具,按住“Shift”键绘制一个正圆作为人物的头部。再选择“Draw Rectangle”工具,绘制三个矩形,准备制作躯干、胳膊和腿。 3. 在工具栏中选择“Add Point”工具,在绘制好的矩形边框上单击鼠标,添加一定数量的节点,再选择“Translate”工具通过节点调整躯干、胳膊和腿的形状,调整后使用“Select Points”工具,按住“Shift”键选中作为胳膊和腿的图形,按下“Ctrl+C”键和“Ctrl+V”键对所选图形进行复制粘贴,然后单击“Flip Horizontally”按钮对所选图形进行水平翻转,并放在躯干的另一侧。 4. 下面对所有图形进行填充,选择“Fill”工具,首先单击人物头部,此时在右侧的“Style”面板中单击“Fill Color”下的色块弹出“Color Picker”对话框,在其中设置一种颜色,关闭该对话框,然后按下空格键确认所填充的颜色。继续使用同样的方法对人物的其它部分进行填充。 5. 接下来为人物添加骨骼,在Layers面板中单击“New Layer”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Bone Layer”命令新建一个骨骼层Layer2,然后拖动Layer1到Layer2上,当看到Layer2变成红色时松开鼠标,将Layer1设置为Layer2的子层。 6. 单击选择Layer2,在工具栏选择“Add Bone“工具,首先在人物躯干部分单击鼠标向下拖动创建躯干骨骼,然后在头部单击鼠标向上拖动创建头部骨骼,此时使用“Manipulate Bone”工具分别拖动躯干骨骼和头部骨骼,会发现头部骨骼随躯干骨骼运动,而躯干骨骼不随头部骨骼运动,这说明它们是父子连接关系,躯干骨骼为父,头部骨骼为子。 7. 使用“Select Bone”工具单击躯干骨骼,再使用“Add Bone”工具为任意一条腿添加骨骼,从大腿到小腿再到脚,依次创建父子连接,然后重复上述方法为另一条腿和两条胳膊添加骨骼,如图1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