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专题九 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2

【整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专题九 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2

【整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专题九 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2
【整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专题九 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2

课题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时间班级

课时 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复备人

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过程

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欧洲人的欧洲

欧洲共同体的建

立;欧洲共同体

的发展

简述欧洲共

同体的形

成、日本成

为世界经济

大国和中国

的振兴以及

不结盟运动

的兴起,了

解世界多极

化趋势在曲

折中发展。

进一步认识

历史发展进

程中的重大

历史问题历

史发展的基

本脉络。

通过学习和

对这一时期

中国与西方

发达国家的

比较,加深学

生对我国国

情的认识,培

养学生系统

掌握历史知

识和掌握历

史规律的能

力.

问题探究

综合比较

归纳概括

释疑阐释

通过本课学

习认识人类

社会发展的

统一性和多

样性,理解

和尊重世界

各地区、各

国、各民族

的文化传

统,汲取人

类创造的优

秀文明成

果,进一步

形成开放的

世界意识。迅速兴起的日

日本迅速崛起的

原因;日本谋求

政治大国

东方巨龙的腾

飞、不结盟运动

的兴起

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曲折与发展;

不结盟运动

教学理念

1.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学评价,教中有评,评中有教,体现一种过程引导、及时反馈和激励鞭策的教学理念。

3.注重情景体验和理性分析,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4.屏弃原来的以教材为中心,教教材的观念,树立新的教材观,以课标为依据,参照教学指导意见,用教材教,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重点难点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过程及影响;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教学方法学法:探究法、阅读法、列表法和史料研习法。

教法:以问题教学法为主,辅之讲授法、讨论法。

以问题为中心,按“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科学依据——探求问题解决方法——得出科学结论”的程序组织教学,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课前预习】

1、1967年,________、

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 《大棋局》

设问:结合教材回答“新兴的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有哪些国家或国家集团?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世界棋盘

欧共体

不结盟运动

中国

日本

新兴的地缘战略棋手

第一层次:基础细化

第二层次:难点浅化

第三层次:情感升华

新课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3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2、进入_______之后,欧共体的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共同体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

3、从_____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到_____,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___年,日本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4、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______与________的暴涨,日本迎来了所谓的泡沫经济时代。

5、______________,大大改变了中国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

________________,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___,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6、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是________。

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到1986年,成员国发展到12个,除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外,还包括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6国。

1991年欧共体12国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条约生效,欧盟正式成立。

1999年1月欧洲统一货币“欧元”启用。

新兴

力量交流会

议程一:联合自强的欧洲

议程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议程三:腾飞的中国

议程四:不结盟运动

第一层次:基础细化

议程一:联合自强的欧洲

情景一:欧洲代表作《“大欧洲梦”如何实现?》的主题报告

情景二:其他代表追问西欧为什么会走向联合?

面对疑问,欧洲代表列举了当年欧洲政治精英们的初衷(四段材料)如果你正好在场,你会重点记录欧共体发展历程中哪几件大事?

材料二:没有欧洲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两大强国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德)阿登纳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一:“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法)维克多·雨果

历史原因: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回应

政治原因: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

经济原因:经济发展的需求

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

材料四: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法德间冲突,法德的全部煤钢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法)《舒曼计划》(1950年)

得出结论

材料三:在我们的时代,各国间大量的贸易、人员的往来等等,都推动了欧洲各民族向着联合方向迈进。——(法)戴高乐《希望回忆录》

议程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情景一:日本代表作《日本可以说“不”》的主旨发言

情景二:与会代表要求传授经济快速起飞的秘诀。

议程三:腾飞的中国

情景一:中国代表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

情景二:面对中国的迅速发展,一些与会人士鼓吹:“中国威胁论”。

议程四:不结盟运动

问题一:假如你是不结盟运动代表,请向大会介绍运动兴起标志及领袖,并向

思考: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冷战形成与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占领政策,开始扶植日本。 联系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概况,回答日本凭什么说“不” 。

注意点: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地价与股价的暴涨,日本迎来了所谓的泡沫经济时代。

学生思考回答

如果请你为中国代表写发言稿,你会选择哪些重大事件?

假如你是中国代表,你将如何驳斥,维护中国 的国际形象?

其他代表宣传理念。

(包括宗旨、原则、主张)

问题二:如果你是与会代表,会怎样评价不结盟运动。

第二层次:难点浅化

学习探究: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1.联系旧知,问: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

2.进而思考,当新兴力量崛起足以影响国际格局时,

国际关系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3.你认为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第三层次:情感升华

2003年3月20日,美国不顾中、俄、法、德等国的强烈反对,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四年后的

伊拉克安全形势日渐恶化,经济重建又困难重重,

虐囚丑闻更是让战争的发动者狼狈不堪。

作为一名热爱和平的中国知识分子,伊拉克战争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布置作业

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完成一篇演说辞。①内容可以从一个欧洲人的梦想、一个日本人的梦想、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一个非洲人的梦想中任选一个。

②形式:不超过5分钟的短小精悍的演说辞。

小结:

欧洲共同体

日本

新兴力量中国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格局由美国控制变为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局面;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三世界的不断崛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着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国际关系格局是一种不稳定、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其演变是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世界多极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多种国际力量的出现,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备课反思

本课内容与下一节是紧密结合的,要避免知识上的重复,模块学习后,学生对事件的纵向发展线索较薄弱,下一节内容时可先选择接着讲这四股力量的发展情况,然后是美、苏两国,条理会更清晰些,也有助于理解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