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 《克和千克》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同步测试

小学数学 《克和千克》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同步测试

目录

《克与千克》课标要求 (1)

《克与千克》课标解读 (1)

《克与千克》教材分析(第1课时) (2)

《克与千克》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3)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第1课时) (4)

《克和千克》同步测试(第1课时) (7)

《克与千克》教材分析(第2课时) (10)

《克与千克》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10)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第2课时) (11)

《克和千克》同步测试(第2课时) (14)

《克与千克》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的“学段目标”中提出:“理解常见的量”“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地估算”;在“学段内容”中提出:“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克与千克》课标解读

测量(计量、度量)产生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手段和方法。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学习质量单位,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品的轻重,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肉眼观察得到,只能靠身体的感觉感知。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建立1克与1千克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和能力。

一、借助学生熟悉的超市情境及日常事物,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及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1.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形成1克与1千克的直观感受,揭示克与千克的关系。例如,在例1的教学中,借助一包口香糖、一

包菊花茶、一袋瓜子等生活中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引出质量单位“克”及符号“g”,然后告诉学生1个2分硬币约重1克,接着让学生用手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直观形成1克的质量观念。

2.借助测量质量工具,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的数学活动,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深化学生对克与千克关系的理解,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例如,在例2的教学中,在学生感受1千克实际大小的基础上,将1千克直观转化为2袋盐的质量,再通过用不同的秤称出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西红柿的数量,然后让学生掂一掂两袋盐、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的西红柿,为学生形成1千克的质量观念提供形象具体的支柱。

3.通过“他们说得对吗?试一试”、“下面这些物品,怎样放才能使天平处于下面的两种状态?”等有趣、多样、变式练习,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掌握简单的单位换算,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在课程实施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解决方法,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活动。

4.结合“你知道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渗透数学文化。例如,在第103页“你知道吗?”的教学中,除了介绍教材上的素材外,还可以用有趣的形式简单介绍质量单位的历史发展,使学生进一步建立度量意识,并感受到使用国际通用质量单位的好处。

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学会估量的方法,培养学生估量的意识与能力

1.通过让学生以1克和1千克为标准估一估物体的轻重,初步体会估量的方法:先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标准,再用这个标准去估量。

2.通过不断地让学生以身边熟悉的一个或一些物品为标准估一估,然后通过实际测量,在不断反思、调整估测结果中,进一步掌握估量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例如,在103页“做一做”第2题的教学中,在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估量物品质量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交流估量的方法,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分享估得比较准的估量方法——先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标准,再用这个标准去估量;再引导学生分析寻找估得不准的原因,进而修正估量的策略,不断提高学生估量的能力。

3.通过解决“估计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估一估65个鸡蛋约重多少千克”等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估测方法,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和能力,积累估量的经验。例如,在例3的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称量经验,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几个苹果大约是1千克”,然后运用“4个苹果1千克”或“5个苹果1千克”等质量观念,利用“除法”估算出结果,进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4.通过“寻找生活中约重1克、1千克的物品”“判断给定物品的质量”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逐步学会灵活进行估量,逐步形成估测策略。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这也是教学的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程实施中,要注重从生活情境入手,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等丰富的活动体验,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克与千克》教材分析(第1课时)

测量(计量、度量)产生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手段和方法。而对物体质量的把握离不开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轻重,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

主题图呈现了学生熟悉的在超市购物称重的情境,由此引出质量单位,使学生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明确“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从而理解质量单位在描述物品质量时的功能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日常生活中通常将“质量”成为“重量”,因此,“质量”这个词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为避免理解上的困难,教材尽量以日常生活的语言“有多重”替代“质量”,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出“质量”概念。

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总体概述。因此,除了引出质量单位可与千克外,还呈现了得到物品质量的方法:可以通过看包装上的标示来获知;没有外包装的就得用秤来称量。同时,教材通过5个苹果重1千克的称量,为例3用估量解决问题作了铺垫。

例1认识质量单位“克”。教材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和一袋瓜子这些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使学生直观认识克的作用——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教材给出了表示克的符号“g”,让学生了解。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是用克进行测量的基础。为此,教材借助1个2分硬币的质量,通过让学生动手掂一掂,实际感受1克有多重,也为学生后面进行估计作好准备。

为了准确、方便地测量物品的轻重,人们发明了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就是用来测量比较轻的物品的工具。教材借助让学生称1克黄豆的活动,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介绍用天平称重的方法;二是通过1克黄豆的数量及掂1克黄豆的活动,锦衣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做一做”让学生以1克为标准,估量物品的轻重。以此使学生初步掌握估量的方法,以选定的标准去比较。最后通过说出生活中比1克轻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1克的认识。

例2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与例1编排思路相同,同样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质量单位千克的作用——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同时,教材给出了表示千克的符号“kg”,结合具体实物给出了净含量的含义,让学生了解。由于克与千克的关系时单位制内的一种规定,不需要学生进行探索,教材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了解。之后,通过用学生熟悉的两袋盐,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掂一掂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二是深化学生对克与千克关系的理解。

认识千克之后,教材呈现了生活中常用的3种以“千克”作单位的秤,以达到4个目的:一是体现千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二是了解秤的使用方法,知道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多重;三是了解每种称都有它的称量范围,如果超过了,就容易对秤造成损坏,导致不准;四是通过称量积累学生的基本经验,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做一做”编排了两道相互联系的习题。其中第一题让学生找出生活中重1千克的物品并掂一掂,重在巩固学生所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同时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第2题通过让学生估重再称重的活动,达到如下教学目的:一是以第1题中形成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为标准估量,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二是通过称重对自己的估计结果进行调整,积累估量的经验;三是为学生进一步估量积累丰富的、可以作为估量标准的素材,以逐步使学生形成估量的策略,为例3的教学作准备。

“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生活中常用到的其他秤,用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并更好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质量单位,教材还联系生活实际介绍了我国常用的连个质量单位“斤”和“两”,以及它们与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教材编排“量的认识”时“学以致用”的编排思路。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克”与“千克”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难点是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

《克与千克》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1.认识质量单位“克”

突破建议:

(1)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克”作单位的食品包装袋,初步感知“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累生活经验。

(2)掂一枚2分的硬币,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体验1克的物体很轻,轻得跟没有似的。

(3)说说生活中大约1克重的物体,加深对1克的理解与印象。

2.认识质量单位“千克”,知道“克”与“千克”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突破建议:

(1)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物品,初步感知称比较重的物体使用“千克”作单位,积累生活的经验。

(2)掂一掂2袋盐,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克”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1000克=()千克 3000克=()千克

5千克=()克 10千克=()克3.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此为标准估量其他物体的质量突破建议:

(1)以2袋盐为1千克的质量为标准,估一估自己书包的质量,再用弹簧秤来称一称,验证估算的结果。

(2)游戏:猜一猜。

出示一物体,教师知道它的准确质量,让学生猜一猜。在猜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猜的数据运用“重一些”“重得多”“轻一些”“轻得多”来进行提示。并适当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引导学生运用参照物对比着来猜物体的质量,提高估量的准确性。谁猜中了,就将物品奖给谁。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例1、第10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学习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盘秤、适量的生活用品,如盐、口香糖等。学生每人准备一枚2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了解质量单位

1.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

2.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3.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像图中的水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钱来标价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4.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介绍计量工具

1.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出示常见的秤,并结合教材第103页“你知道吗?”作必要的补充。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常见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工具,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二、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一)认识克

1.借助实物感知克。

(1)课件出示以下图片。

(2)观察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3)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装瓜子,体验3克、12克、100克分别是多重。

(4)全班汇报:说一说掂量后的感受,轻还是重。

(5)师生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教师板书:克(g)。

(6)你们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

2.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让学生取出自己准备的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1)小组活动:在老师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2)对比试验:让学生试着从装黄豆的袋子里取出重1克的黄豆。

(3)提炼方法:操作后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提取1克黄豆?

(4)质疑交流:怎样验证多少粒黄豆重1克?(用称一称的方法来验证)教师指出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

(二)认识天平

1.看一看:

(1)出示天平。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

(2)介绍砝码。砝码中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中最重的是100克,你们知道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

2.称一称: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黄豆的过程。

3.掂一掂:请每个小组都取出约1克重的黄豆,感受1克有多重。

4.估一估:呈现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认识千克

1.做一做,初步感知千克。

(1)出示例2大桶洗衣液和一箱苹果的实物。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3)多请一些学生来提提这两样物品,谈谈自己的感觉。

(4)师生小结: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教师板书:千克(kg)。

2.算一算,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2袋盐,每袋500克,学生算出一共有多重。预设1:1000克;预设2:1千克。

(2)教师小结:对,1千克等于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掂一掂,体验1千克有多重。

(1)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的重量。在老师准备的其它物品中找出1千克的物品,看谁找得准。

(2)交流找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的。

(3)操作比较:小组内每个同学轮流一手拿着1克的物品,一手拿着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说说自己新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克的基础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掂一掂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具体感知1千克的实际重量,并将它与熟悉的物品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四)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1.认识盘秤。

(1)课件出示盘秤,教师介绍盘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盘秤的单位。

(2)课件演示盘秤上放入1千克洗衣粉,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有多重。还可以变换几种重量让学生加以辨认。

2.认识弹簧秤。

(1)课件出示弹簧秤,教师介绍弹簧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弹簧秤的单位。

(2)课件出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是多重,有几个。

(3)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几千克的物品?你是怎样想的?

3.认识体重秤。

(1)课件出示体重秤,教师介绍体重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体重秤的单位。

(2)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称体重时,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处,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该生的体重。

(3)通过对三种秤的观察,你发现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了解不同的秤称物体的方法,逐渐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进一步加强直观感受,深化对千克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教材第10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帮助孩子积累估量的经验。

2.教材“练习二十”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启发孩子从物品的轻重方面加以识别。

3.教材“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借助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集体讲评时指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操作,进一步形成以1克或1千克的质量观念为标准估量,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积累估量经验,并在练习中使学生明确克和千克的适用情况,进一步巩固学生建立的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三、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一)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二)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克和千克》同步测试(第1课时)

1.填空。

(1)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作单位。如:一块橡皮约重

30( )。

(2)一枚2分硬币约重1(),()枚2分硬币重10克。

(3)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作单位。如:一个哈密瓜约重

4( )。

(4)一袋食盐重500克,两袋食盐重()千克,因为1000克=

()千克。

考查目的:学生知道计量较轻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物品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答案:(1)克、克;(2)克、10 ;(3)千克、千克;(4)1、1 。

解析:计量比较轻的橡皮、硬币等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哈密瓜、两袋食盐的质量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2.在○里填上“>”“<”或“=”。

考查目的:学生掌握天平称物品质量的方法,依据天平的状态,会判断物品的轻重。

答案:= ;>;<。

解析:第一幅图,天平平衡,两边物品同样重,得出一根香蕉重100克。第二幅图,天平不平衡,左边轻,右边重,得出一个西瓜的质量大于1千克。第三幅图,天平不平衡,左边轻,右边重,得出一个苹果的质量小于1千克

3.下面的物品有多重?填一填。

考查目的:学生了解秤的使用方法,知道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多重。

答案:(1)400克;(2)43千克;(3)1千克。

解析:第一幅图,生活中常用的以“克”作单位的台秤,指针指着400,得出一条鱼重400克。第二幅图,是以“千克”作单位的体重秤,1小格表示1千克,指针指在40和45之间,从40数三小格,得出老师体重43千克。第三幅图,是以“千克”作单位的弹簧秤,指针指着1,得出一袋梨重1千克。

4.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重,再用线连一连。

考查目的: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能把物品和与它相应的质量连起来。

答案:略

解析:一个梨和一个鸡蛋是比较轻的物品,应选用克作单位,梨比鸡蛋重,因此得出一个梨重160克,一个鸡蛋重55克。一只鸡、一头猪和一位学生的体重比较重,应选用千克作单位,而在这其中,鸡最轻。猪最重,因此得出一只鸡重2千克,一位学生体重26千克,一头猪重100千克。

5.比较大小。

1000克○1千克 25千克○250

克 2千克○2000克

5千克○4800克 3900克○4千

克 6000克○6千克

考查目的:学生能借助克和千克的关系进行判断,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

答案:= 、> 、= 、> 、< 、= 。

解析:第1、3、6小题,因为1千克等于1000克,所以2千克等于2000克,6000克等于6千克。第2小题,因为250克不够1千克,所以25千克大于250克。第4小题,因为5千克等于5000克,5000克比4800克大,所以5千克大于4800克。第5小题,因为4千克等于4000克,3900克比4000克小,所以3900克小于4千克。

6.马小虎同学学习了“克和千克”后,写了一则日记:

大家好!我叫马小虎,我今年8岁了,长得胖胖的,体重已经达到50克。我每天早上能吃掉两个重约60千克的鸡蛋,喝掉125克的酸奶,然后背着重达3克的书包上学去。

请你判断,他应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准确吗?

考查目的: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可和千克的认识,深化质量观念,进一步明确克和千克的适用情况。

答案:大家好!我叫马小虎,我今年8岁了,长得胖胖的,体重已经达到50千克。我每天早上能吃掉两个重约60克的鸡蛋,喝掉125克的酸奶,然后背着重达3千克的书包上学去。

解析:“体重已经达到50克”,可以用例题中的一袋100克美味瓜子做标准进行判断。

“两个重60千克的鸡蛋”,可以让学生实际掂一掂,或称一称一个鸡蛋的质量来判断。“125克的酸奶”,实际拿一盒酸奶让学生看看净含量来判断。“重达3克的书包”,想象3枚1分硬币的质量来判断。

《克与千克》教材分析(第2课时)

例3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例3题目要求比较简单,但越简单可能越觉得无从下手,要引导学生转到对苹果个数的关注上,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称量的经验。

在呈现形式上,教材仍然呈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为教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线索。其中,在“知道了什么?”环节,教材注意通过理解题意突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在“怎样解答?”环节,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突出了估计的方法,即运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同时,教材通过答案的文字呈现突出了估计的标准。在“解答正确”环节,通过实际确定所选标准是否合适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再次突出了估计的方法。

在估的过程中有学生可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直接确定几个苹果重1千克,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考虑问题,根据苹果的大小认为4个、5个或者6个为1千克都是可以的。

“做一做”的问题与例3类似,用于巩固学生通过估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学生借助前面学习中积累的直观感受和经验,灵活应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

《克与千克》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借助前面学习中积累的直观感受和经验,灵活应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突破建议:

课件出示20个中等大苹果,问:你能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千克吗?

师:要想知道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预设一:

生:估一估每个苹果有多重,再算出20个苹果的质量。

师:这是一种办法。你估计一下一个苹果有多重?

生:200克。

师:那20个苹果就有20个200克。你认为计算起来怎么样?

生:用加法算比较麻烦,用乘法20×200还没学过。

师: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预设二:

生:先估一估1千克有几个苹果。

师:以你的生活经验,1千克一般有几个苹果?

生:5个。

师:那就可以每5个苹果放一堆。(用电子笔将5个苹果圈一圈。)这样的话,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几个5?

师:用算式怎样表达?

生:20÷5=4(千克)

师:你们平时看到的苹果都是一样大的吗?

生:有的大些,有的小些。

师:如果是大苹果,还需要5个1千克吗?

生:4个就差不多了。

师:如果4个1千克,20个苹果有几千克呢?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20÷4=5(千克)

师:如果是小苹果,你们觉得大概需要几个才能是1千克?

生:大约要6个苹果。

师:你能用有余数的除法或者用图画一画来表示吗?

列式:20÷6=3(千克)……2(个)

画图:

师:20个小苹果大约是几千克?

生:3千克。

师:说4千克合适吗?为什么?

生:3千克的话只多2个,4千克的话还差4个,离3千克更近一点。所以估成3千克更合适。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目标解析:

本节课是学生应用已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通过估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形成估测策略。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估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测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盘秤、苹果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经验交流

(一)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质量单位

(二)全班交流

学生代表汇报自己调查了解的一些常见物品的轻重。

(三)问题引入

1.教师出示一袋苹果,提出问题:1千克苹果有几个?这袋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2.今天我们将解决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了课后小调查,从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二、动手实践,探究对比

(一)估一估

1.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一估1千克苹果的个数。

2.学生汇报。

(二)称一称

1.小组活动:称1千克苹果并数一数个数。

2.汇报各小组称重的结果,教师记录。

3.观察记录的数据,从数量上发现规律。

4.讨论: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称出的个数会不一样呢?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先估再称”这个有效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活动代替老师的讲解,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通过估计1千克苹果大约有多少个,既培养了学生的估量意识,又渗透了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三、深入推理,解决问题

(一)提出问题

1.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2.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量。

预设1: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量出20个苹果的质量。

预设2:根据刚才称出1千克苹果的个数估量出20个苹果的质量。

(二)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按苹果大小的不同列式推理出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2.分组解决问题。

第一、二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4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第三、四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5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

3.汇报交流。

(三)引发思考

1.学生讨论:1千克苹果一定是4个或5个吗?

2.师生小结:估计的标准应根据实际苹果的大小来确定。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前面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的经验,很容易想到把20个苹果分解成几组1千克的苹果,从而推理结果,当然学生运用参照物进行估量也是很好的方法。教师通过适当地启发,渗透了从不同角度和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一)完成教材第104页的“做一做”。

1.解决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首先要知道什么?

2.估量1千克梨的个数,允许学生根据生活经实际选择不同标准来估计。让学生充分的说一说估计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应肯定。

3.列式解决问题。

4.汇报交流,说一说解题的方法,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二)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9题。

1.指名说说自己课前调查的500克鸡蛋有多少个。(7个或8个)

2.小组合作完成65个鸡蛋约重多少千克。(若500克鸡蛋有8个,65个鸡蛋大约可以分成8个500克,就是4000克,即4千克。)

2.学生计算,指名汇报,说说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本环节安排了不同类型的题目,练习题既有单纯的模仿,也有适当的变化,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真正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一)本节课我们运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二)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本单元所学的质量单位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克和千克》同步测试(第2课时)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千克”或“克”。

2( ) 500( ) 3000( )

2( ) 150( ) 10 ( )考查目的:学生能根据物品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明确克和千克的适用情况。

答案:克、克、千克、千克、克、千克

解析:借助生活中的物品相比较。一个回形针的质量和两枚1克重的2分硬币差不多,应填2克。一盒罐头的质量和一袋食盐的质量差不多,应填500克。一头大象的体重比学生体重重的多得多,应填3000千克。一个菠萝的质量比一个回形针重得多,应填2千克。一个桃的质量比一盒罐头轻,应填150克。一个西瓜比一个菠萝重,应填10千克。

2.填一填。

1千克=()克300克+ 1500

克=()克

8000克=()千克 500克+ 500

克=()千克

10千克=()克2千克+ 30

克 =()克

5千克- 3千克=()克7000克–1千克=()千克

考查目的:学生熟练掌握质量单位间的关系,能借助千克和克的关系来完成填空,答案:1000 、1800 、8、1 、10000 、2030 、2000 、6 。

解析:运用1千克等于1000克的关系直接解决:1千克=1000克,8000克=8千克。10千克换算成用克作单位,10个1千克等于10个1000克,也就是10000克。单位相同的,直接计算:300克+1500克=1800克。单位不同的,注意单位间的换算:500克+500克=(1000克)=1千克,2千克+30克=(2000克+30克)=2030克,5千克- 3千克=(2千克)=2000克,7000克-1千克=(7千克-1千克)=6千克。

3.1个苹果重200克,1个桃重400克,1块香皂重250克。

考查目的:学生能依据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来估量解决相应问题。

答案:5 、5 、4

解析:1个苹果重200克,5个200克相加是1000克,1000克等于1千克,因此5个苹果重1千克。1个桃重400克,2个400克相加是800克,5个400克相加是2千克,因此5个桃重2千克。1块香皂重250克,2块重500克,4块重1千克,因此4块香皂重1千克。

4.小动物过河。

5只小动物要同时过河,怎样乘船才安全呢?(用线连一连)

考查目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应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

答案:小鹿和小兔乘大船。小猴、小猪和小狗乘小船。

解析:20千克+40千克+15千克=75千克,75千克=75千克,小猴、小猪和小狗乘小船。90千克+5千克=95千克,95千克<100千克,小鹿和小兔乘大船。

5.说一说,要买600克花生,怎么买便宜?需要多少元?

答:买大袋和小袋便宜,需要元。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答:买2大袋和1小袋便宜,需要10元。

解析:(1)都买小袋,买6袋,600克。 2×6=12(元)

(2)买2大袋和1小袋。 250+250=500(克) 500克+100克=600克

4×2=8(元)8+2=10(元)因为10元<12元,所以买2大袋和1小袋便宜,需要10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