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学习指导与题解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学习指导与题解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学习指导与题解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学习指导与题解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学习指导与题解要

————————————————————————————————作者: ————————————————————————————————日期:

《数据结构》教学纲要(doc 9页)

《数据结构》教学纲要(doc 9页)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2001年9月 一、开课系(部):经济信息管理系 二、教学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 三、教学目的: 数据结构是高等教育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计算机软件的各个领域中均会使用到数据结构的有关知识。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各种常用的数据结构,为学习后续软件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提高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要求: 1. 从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三个方面去掌握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广义表、树、图和文件等常用的数据结构。 2. 掌握在各种常用的数据结构上实现的排序和查找运算。 3. 对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性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4. 针对简单的应用问题.应能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及设计有效的算法解决之。 五、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课内学时 第1章绪论 2 第2章线性表 4 第3章栈和队列 6 第4章串 4 笫5章数组和广义表 4 第6章树和二叉树 6 第7、8章略 第9章查找 4 第10章内部排序 4 课程总复习 2 六、考核形式: 期末考试与平时讨论相结合(80%和20%)。 期末试卷结构: 单项选择填空简答应用算法设计 20 15分20分15分30分

态。 3.3 算法描述和算法分析的方法,对于一般算法能分析出时间复杂度。 第2章线性表 (一)课程内容 2.1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 2.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2.3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2.4 顺序表和链表的比较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目的是介绍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和各种存储表示方法,以及定义在逻辑结构上的各种基本运算及其在存储结构上如何实现这些基本运算。要求在熟悉这些内容的基础上,能够针对具体应用问题的要求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设计出相应的有效算法,解决与线性表相关的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熟练掌握顺序表和单链表上实现的各种基本算法及相关的时间性能分析,难点是能够使用本章所学到的基本知识设计有效算法解决与线性表相关的应用问题。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特征。 1.2 线性表上定义的基本运算,并能利用基本运算构造出较复杂的运算。 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2.1 顺序表的含义及特点,即顺序表如何反映线性表中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2.2 顺序表上的插入、删除操作及其平均时间性能分析。 2.3 利用顺序表设计算法解决筒单的应用问题。 3.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3.1 链表如何表示线性表中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3.2 链表中头指针和头结点的使用。 3.3 单链表、双链表、循环链表链接方式上的区别。 3.4 单链表上实现的建表、查找、插入和删除等基本算法,并分析其时间复杂度。 3.5 循环链表上尾指针取代头指针的作用,以及单循环链表上的算法与单链表上相应算法的异同点。 3.6 双链表的定义及其相关的算法。 3.7 利用链表设计算法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4.顺序表和链表的比较.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数据结构基础教程》习题及解答

《数据结构基础教程》习题及解答

《数据结构基础教程》习题解答(新) 第1章习题解答 一、填空 1.数据是指所有能够输入到计算机中被计算机加工、处理的符号的集合。 2.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笼统地分成数值型和非数值型两大类。 3.数据的逻辑结构就是指数据间的邻接关系。 4.数据是由一个个数据元素集合而成的。5.数据项是数据元素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标识单位,通常不具备完整、确定的实际意义,只是反映数据元素某一方面的属性。 6.数据是以数据元素为单位存放在内存的,分配给它的内存区域称为存储结点。 7.每个数据元素都具有完整、确定的实际意义,是数据加工处理的对象。 8.如果两个数据结点之间有着逻辑上的某种

关系,那么就称这两个结点是邻接的。 9.在一个存储结点里,除了要有数据本身的内容外,还要有体现数据间邻接关系的内容。10.从整体上看,数据在存储器内有两种存放的方式:一是集中存放在一个连续的内存存储区中;一是利用存储器中的零星区域,分散地存放在内存的各个地方。 11.在有些书里,数据的“存储结构”也称为数据的“物理结构”。 12.“基本操作”是指算法中那种所需时间与操作数的具体取值无关的操作。 二、选择 1.在常见的数据处理中,B 是最基本的处理。 A.删除B.查找C.读取D.插入 2.下面给出的名称中, A 不是数据元素的同义词。 A.字段B.结点C.顶点D.记录 3.D 是图状关系的特例。

A.只有线性关系B.只有树型关系 C.线性关系和树型关系都不D.线性关系和树型关系都 4.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数据的存储结点里D指向邻接存储结点的指针,用以反映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A.只能有1个B.只能有2个C.只能有3个D.可以有多个 5.本书将采用C 来描述算法。 A.自然语言B.流程图(即框图)C.类C语言D.C语言 6.有下面的算法段: for (i=0; i

信号与线性系统五六章自测题(标准答案)

第五、六章自测题标准答案 1. 判断题 (1) 当且仅当一个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阶跃响应是绝对可积的,则该系统是稳定的。 ( × ) (2) 若h (t )是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并且h(t)是周期的且非零,则系统是非稳定的。 ( √ ) (3) 对于一个因果稳定的系统,可以利用ωωj s s H j H ==|)()( 求系统的频率响应。 ( √ ) (4) 一个稳定的连续时间系统,其系统函数的零极点都必定在s 平面的左半平面。 ( × ) 2.填空题 (1)某二阶系统起始状态为2_)0(',1_)0(=-=r r ;初始条件为,1)0(',3)0(==++r r 则确定零输入响应待定系数的初始条件为)0(+zi r = -1 ,)0('+zi r = 2 ;而确定零状态响应待定系数的初始条件为 )0(+zs r = 4 ,)0('+zs r = -1 。 (2)2 3)(2++=-s s e s F s 的逆变换为 )(][ )1(2)1(t e e t t ε-----。 (3))()sin( )(t t t f εφα+=的拉普拉斯变换为2 22 2sin cos )(αφαα φ+? ++?=s s s s F 。 3.求图5-1中所示单边周期信号的拉氏变换。 图5-1 解: +---+- -=)2 3()()2()()(T t T t T t t t f εεεε 4.一个单位冲激响应为h (t )的因果LTI 系统有下列性质: (1)当系统的输入为t e t x 2)(=时,对所有t 值,输出t e t y 26 1)(= 。 (2)单位冲激响应h(t)满足微分方程 )()()(2) (4t b t e t h dt t dh t εε+=+-。这里b 为一个未知常数。 确定该系统的系统函数。 解:本题中用到了特征函数的概念。一个信号,若系统对该信号的响应仅是一个常数(可能是复数)乘以输入,则该信号为系统的特征函数。(请注意:上面所指的系统必须是线性时不变系统。) 因为t e t x 2)(=是因果LTI 系统的特征函数,所以t t s e e s H t y 2226 1|)()(= ?==。即

信号与系统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的)

信号与系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 ,共30分,每题给出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 1、 卷积f 1(k+5)*f 2(k-3) 等于 。 (A )f 1(k)*f 2(k) (B )f 1(k)*f 2(k-8)(C )f 1(k)*f 2(k+8)(D )f 1(k+3)*f 2(k-3) 2、 积分 dt t t ? ∞ ∞ --+)21()2(δ等于 。 (A )1.25(B )2.5(C )3(D )5 3、 序列f(k)=-u(-k)的z 变换等于 。 (A ) 1-z z (B )-1-z z (C )11-z (D )1 1--z 4、 若y(t)=f(t)*h(t),则f(2t)*h(2t)等于 。 (A ) )2(41t y (B ))2(21t y (C ))4(41t y (D ))4(2 1 t y 5、 已知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阶跃相应g(t)=2e -2t u(t)+)(t δ,当输入f(t)=3e —t u(t)时,系 统的零状态响应y f (t)等于 (A )(-9e -t +12e -2t )u(t) (B )(3-9e -t +12e -2t )u(t) (C ))(t δ+(-6e -t +8e -2t )u(t) (D )3)(t δ +(-9e -t +12e -2t )u(t) 6、 连续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 (A ) 连续性、周期性 (B )连续性、收敛性 (C )离散性、周期性 (D )离散性、收敛性 7、 周期序列2)455.1(0 +k COS π的 周期N 等于 (A ) 1(B )2(C )3(D )4 8、序列和 ()∑∞ -∞ =-k k 1δ等于 (A )1 (B) ∞ (C) ()1-k u (D) ()1-k ku 9、单边拉普拉斯变换()s e s s s F 22 12-+= 的愿函数等于 ()()t tu A ()()2-t tu B ()()()t u t C 2- ()()()22--t u t D 10、信号()()23-=-t u te t f t 的单边拉氏变换()s F 等于 ()A ()()()232372+++-s e s s ()() 2 23+-s e B s

李春葆《数据结构教程》(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8~10章)【圣才出品】

李春葆《数据结构教程》(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图 8.1复习笔记 一、图的基本概念 1.图的定义 图都是由顶点和边构成的。采用形式化的定义,图G由两个集合V和E组成,记为G =(V,E),其中V是顶点的有限集合,记为V(G),E是连接V中两个不同顶点(顶点对)的边的有限集合,记为E(G)。 抽象数据类型图的定义如下: 2.图的基本术语 (1)端点和邻接点 在一个无向图中,若存在一条边(i,j),则称顶点i和顶点j为该边的两个端点,并称它们互为邻接点,即顶点i是顶点j的一个邻接点,顶点j也是顶点i的一个邻接点。

(2)顶点的度、入度和出度 ①度 在无向图中,某顶点所具有的边的数目称为该顶点的度。 ②入度 在有向图中,顶点i的度又分为入度和出度,以顶点i为终点的入边的数目,称为该顶点的入度。 ③出度 以顶点i为起点的出边的数目,称为该顶点的出度。一个顶点的入度与出度的和为该顶点的度。 (3)完全图 若无向图中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一条边,或有向图中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着方向相反的两条边,则称此图为完全图。 (4)稠密图和稀疏图 ①稠密图 当一个图接近完全图时,称为稠密图。 ②稀疏图 当一个图含有较少的边数(即当e<<n(n-1))时,则称为稀疏图。 (5)子图 设有两个图G=(V,E)和G′=(V′,E′),若V′是V的子集,即V′≤V,且E′是E的子集,即E′≤E,则称G′是G的子图。 (6)路径和路径长度 ①路径

在一个图G=(V,E)中,从顶点i到顶点j的一条路径是一个顶点序列(i,i1,i2,…,i m),若此图G是无向图,则边(i,i1),(i1,i2),…,(i m-1,i m),(i m,j)属于E(G);若此图是有向图,N,…,属于E(G)。 ②路径长度 路径长度是指一条路径上经过的边的数目。 (7)回路或环 若一条路径上的开始点与结束点为同一个顶点,则称此路径为回路或环。开始点与结束点相同的简单路径称为简单回路或简单环。 (8)连通、连通图和连通分量 ①连通 在无向图G中,若从顶点i到顶点j有路径,则称顶点i和顶点j是连通的。 ②连通图 若图G中任意两个顶点都连通,则称G为连通图,否则称为非连通图。 ③连通分量 无向图G中的极大连通子图称为G的连通分量。 (9)连通、强连通图和强连通分量 ①强连通图 在有向图G中,若从顶点i到顶点j有路径,则称从顶点i到顶点j是连通的。若图G 中的任意两个顶点i和顶点j都连通,即从顶点i到顶点j和从顶点j到顶点i都存在路径,则称图G是强连通图。 ②强连通分量 有向图G中的极大强连通子图称为G的强连通分量。显然,强连通图只有一个强连通

《信号与线性系统》试题与答案5

综合测试(三)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若想使连续时间信号在通过线性非时变系统传输时,波形不会产生失真,而仅仅是延时一段时间输出,则要求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必须满足() A. B. C. D. 2、序列和等于() A. 1 B. C. D. 3、连续时间信号的单边拉普拉斯变换为() A. B. C. D. 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 C.D. 5、单边Z变换对应的原时间序列为() A.B. C.D. 6.请指出是下面哪一种运算的结果?()

A . 左移6 B. 右移6 C . 左移2 D. 右移2 三、描述某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y ”(t) + 4y ’(t) + 3y(t) = f(t) 求当f(t) = 2e -2t ,t ≥0;y(0)=2,y ’(0)= -1时的解;( 15分) 解: (1) 特征方程为λ2 + 4λ+ 3 = 0 其特征根λ1= –1,λ2= –2。齐次解为 y h (t) = C 1e -t + C 2e -3t 当f(t) = 2e –2 t 时,其特解可设为 y p (t) = Pe -2t 将其代入微分方程得 P*4*e -2t + 4(–2 Pe -2t ) + 3Pe -t = 2e -2t 解得 P=2 于是特解为 y p (t) =2e -t 全解为: y(t) = y h (t) + y p (t) = C 1e -t + C 2e -3t + 2e -2t 其中 待定常数C 1,C 2由初始条件确定。 y(0) = C 1+C 2+ 2 = 2, y ’(0) = –2C 1 –3C 2 –1= –1 解得 C 1 = 1.5 ,C 2 = –1.5 最后得全解 y(t) = 1.5e – t – 1.5e – 3t +2 e –2 t , t ≥0 三、描述某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y ”(t) + 5y ’(t) + 6y(t) = f(t) 求当f(t) = 2e -t ,t ≥0;y(0)=2,y ’(0)= -1时的解;( 15分) 解: (1) 特征方程为λ2 + 5λ+ 6 = 0 其特征根λ1= –2,λ2= –3。齐次解为 y h (t) = C 1e -2t + C 2e -3t 当f(t) = 2e – t 时,其特解可设为 y p (t) = Pe -t 将其代入微分方程得 Pe -t + 5(– Pe -t ) + 6Pe -t = 2e -t 解得 P=1 于是特解为 y p (t) = e -t 全解为: y(t) = y h (t) + y p (t) = C 1e -2t + C 2e -3t + e -t 其中 待定常数C 1,C 2由初始条件确定。 y(0) = C 1+C 2+ 1 = 2, y ’(0) = –2C 1 –3C 2 –1= –1 解得 C 1 = 3 ,C 2 = – 2 最后得全解 y(t) = 3e – 2t – 2e – 3t + e – t , t ≥0 四、如图信号f(t)的拉氏变换F(s) = ,试观 )e e 1(e 2s s s s s -----)e e 1(e 2 s s s s s -----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编号*04069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开课学期第3学期 总学时64 理论50 学分数 4 实践14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数据结构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数据结构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讲述线性表、栈、队列、字符串、数组、树、二叉树、图、查找表、内部排序等常用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操作及其典型应用例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概念及不同的存储结构、掌握一些典型算法原理和方法,且能够在不同存储结构上实现编程,同时,对于算法设计的方式和技巧也有所体会。 2.能力目标 (1)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 (2)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运用数据结构的基本理论,熟悉各种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学会根据实际问题要求来选择数据结构。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利用数据结构原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部分优秀的学生,培养其在知名程序设计在线评测系统(如POJ等)中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4)求实精神——通过数据结构理论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 (5)实践能力——通过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编写高质量、高效率程序的能力和风格。 3.素质目标: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思维,热爱算法设计和程序实现,面对实际问题能转换为计算机能够求解的过程并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设计出在时间和空间上具备一定高效率的程序,培养学生学习算法设计与实现的细心和耐心,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攀登技术高峰的优秀品质。让部分优秀的学生热爱上湖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体会ACM程序设计竞赛的魅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前应该认真预习,特别是前导课程相关知识体系; 课中应该认真听课,参与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回答问题及联系实际编程; 课后积极做好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及课程设计相关实践教学的环节。作业应具备一定实用性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实现为主,对部分优秀学生,引入一定量的知名程序设计在线评测系统(如POJ等)中与数据结构相关的题目进行编程并在线提交验证正确性与时间、空间效率。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 ①地主阶级:出现了一批因军功而升迁的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有的转化为资本家。 ②农民阶级:有的失去土地,成为贫雇农;有些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③近代中国诞生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革命性最彻底的阶级。 ④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2.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理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 ①兴办近代企业。(兴办军用工业以自强,兴办民用企业以求富) 洋务企业有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三种方式。 ②建立新式海陆军。 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3.19世纪90年代,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意义: ①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③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①要不要变法。 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189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2.1905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立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3.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被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①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②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 ③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平均地权”。 4.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舆论阵地,展开大论战: ①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②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③要不要社会革命。 5.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 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6.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7.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8.①宋教仁被刺。②孙中山“二次革命”。③蔡锷“护国运动”。④孙中山“护法运动”。

信号与线性系统题解 阎鸿森 第二章

信号与线性系统题解 阎鸿森 第二章 习题答案 2.1 (1) 已知连续时间信号()x t 如图P2.1(a)所示。试画出下列各信号的波形图,并加以标 注。 (a) (2)x t - (b) (1)x t - (c) (22)x t + (2) 根据图P2.1(b)所示的信号()h t ,试画出下列各信号的波形图,并加以标注。 (a) (3)h t + (b) (2)2 t h - (c) (12)h t - (3) 根据图P2.1(a)和(b)所示的()x t 和()h t ,画出下列各信号的波形图,并加以标注。 (a) ()()x t h t - (b) (1)(1)x t h t -- (c) (2)(4)2 t x h t -+ 图P2.1 解:(1) 各信号波形如下图所示:

(a) (b)(c) 1 2 (2)x t -(1)x t -(22)x t +t t t 22 22111 11210 01 -1-1 -2 -2 -3 5 (2) 各信号波形如下图所示: (a) (b)(c) 12 12 -32 (3)h t +(2)2t h -(12) h t -t t t 00 1 1 1 12468 1-2-3-4-5- (3) 各信号波形如下图所示: ()()x t h t -(1)(1)x t h t --(2)2 t x -(a) (b) (c) t t t ∴(2/2)(4)0 x t h t -+=00 111112 2222 2 1-1-4 6 2 - 2.2 已知信号(52)x t -的波形图如图P2.2所示,试画出()x t 的波形图,并加以标注。 (52) x t -t 3252 1123 图P2.2 解:波形如下图所示: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共三套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三套)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36/36课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计算机软件的各个领域中均会使用到数据结构的有关知识。当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要涉及到数据的表示及数据的处理,而数据表示及数据处理正是数据结构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这两方面内容的学习,为后续课程,特别是软件方面的课程打开厚实的基础。因此,数据结构课程在计算机应用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基础方面,要求学员掌握常用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不同的实现方法;在技能方面,通过系统学习能够在不同存储结构上实现不同的运算,并对算法设计的方式和技巧有所体会。总言之,使应用者较全面的掌握各种常用的数据结构,提高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如下: 本课程要求理论必须与上机实践操作相结合,多做题和调试算法,实现算法。实践项目只利用课堂时间是不够的,必须提前布置给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应达到: 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顺序表、链表、队列、栈、树以及二叉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的设计和分析; 3、熟练地掌握常用算法(递归、遍历、查找、排序)的知识; 4、能对所求解的问题进行分析,抽象出逻辑结构,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定义所需的运算,设计相应的算法; 5、对算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内容(一)理论教学

(二)实践环节

四、课时分配 《数据结构》课程共4学分,课内72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上机36学时。 五、大纲说明 本课程必须理论与上机实践操作相结合,并要教、学、练相结合,讲清基本

信号与系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30分,每小题3分) 1. =-? ∞ ∞ -dt t t )()5cos 2(δ 。 2. ()dt t e t 12-?+∞ ∞ --δ= 。 3. 已知 f (t )的傅里叶变换为F (j ω), 则f (2t -3)的傅里叶变换为 。 4. 已知 6 51 )(2 +++= s s s s F ,则=+)0(f ; =∞)(f 。 5. 已知 ω ωπδεj t FT 1 )()]([+=,则=)]([t t FT ε 。 6. 已知周期信号 )4sin()2cos()(t t t f +=,其基波频率为 rad/s ; 周期为 s 。 7. 已知 )5(2)2(3)(-+-=n n k f δδ,其Z 变换 =)(Z F ;收敛域为 。 8. 已知连续系统函数1342 3)(2 3+--+= s s s s s H ,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 9.已知离散系统函数1.07.02 )(2+-+=z z z z H ,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 10.如图所示是离散系统的Z 域框图,该系统的系统函数H(z)= 。 二.(15分)如下方程和非零起始条件表示的连续时间因果LTI 系统,

?????==+=++-- 5 )0(',2)0() (52)(4522y y t f dt df t y dt dy dt y d 已知输入 )()(2t e t f t ε-=时,试用拉普拉斯变换的方法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t y zs 和零输入响应)(t y zi ,0≥t 以及系统的全响应),(t y 0≥t 。 三.(14分) ① 已知2 36 62)(22++++=s s s s s F ,2]Re[->s ,试求其拉氏逆变换f (t ); ② 已知) 2(2 35)(2>+-=z z z z z X ,试求其逆Z 变换)(n x 。 四 (10分)计算下列卷积: 1. }1,0,6,4,3{}4,1,2,1{)()(21--*=*k f k f ; 2. )(3)(23t e t e t t εε--* 。

数据结构课程习题集第1页共25页

《数据结构》课程习题集第 1 页(共 25 页) 一、. 选择题 . 1. 算法的计算量的大小称为计算的()。 A.效率 B. 复杂性 C. 现实性 D. 难度 .2.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 A.问题的规模 B. 待处理数据的初态 C. A和B D. 难确定 .3. 下面关于算法说法错误的是() A.算法最终必须由计算机程序实现 B.为解决某问题的算法同为该问题编写的程序含义是相同的 C. 算法的可行性是指指令不能有二义性 D. 以上几个都是错误的.4.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 A.动态结构、静态结构 B.顺序结构、链式结构 C.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 D.初等结构、构造型结构 .5.以下数据结构中,哪一个是线性结构()? A.广义表 B. 二叉树 C. 稀疏矩阵 D. 串 .6.下述哪一条是顺序存储结构的优点?() A.存储密度大 B.插入运算方便

C.删除运算方便 D.可方便地用于各种逻辑结构的存储表示 .7.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哪一个?() A.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B.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C.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不必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D.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 .8.若某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任一指定序号的元素和在最后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则利用()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 A.顺序表 B.双链表 C.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 D.单循环链表 .9.设一个链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末尾插入结点和删除尾结点,则选用( )最节省时间。 A. 单链表 B.单循环链表 C. 带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D.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 .10. 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 A.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B.可随机访问任一元素 C.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D.所需空间与线性长度成正比 .11. 设一个栈的输入序列是 1,2,3,4,5,则下列序列中,是栈的合法输出序列的是()。 A. 5 1 2 3 4 B. 4 5 1 3 2 C. 4 3 1 2 5 D. 3 2 1 5 4 .12. 某堆栈的输入序列为a, b,c ,d,下面的四个序列中,不可能是它的输出序列的是()。 A. a,c,b,d B. b, c,d,a C. c, d,b, a D. d, c,a,b

《中国近现代史纲》学习指导与题解要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本章知识点与目标 1、知识点 (1)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桂芬。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理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 ①兴办近代企业。(兴办军用工业以自强,兴办民用企业以求富) 洋务企业有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三种方式。 ②建立新式海陆军。 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3)19世纪90年代,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意义: ①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③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①要不要变法。 ②要不要兴、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2、学习目标 (1)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解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史实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解洋务运动的起因、洋务派的思想、洋务运动的影响;解维新变法的主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 二、参考书目或文章 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2、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895年5月) 3、洪仁玕:《资政新篇》(1895年) 4、梁启超:《变法通议》(节选)(1896年) 5、严复:《原强》(1895年3月) 6、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6月) 三、单项选择题 1.1843年,洪秀全、云山创立() A 拜上帝会 B 捻党 C 太平天国 D 强国会 2.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领导农民起义的地点() A 田村 B 永安 C D 武昌 3.1853年3月,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建都(改称天京)于()

《信号与线性系统》期末试卷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信号与线性系统》(课内)试卷A 卷 一、计算题(共45分) 1.(5分)计算积分dt t t t )6 ()sin (π δ- +?+∞ ∞-的值。 2.(5分)绘出函数)1()]1()([-+--t u t u t u t 的波形图。 3.(6分)已知)2()()(),1()()(21--=--=t u t u t f t u t u t f ,求卷积)()(21t f t f *。 4.(6分)若)(t f 的傅里叶变换已知,记为)(ωF ,求)1()1(t f t --对应的傅里叶变换。

5.(6分)如下图所示信号,已知其傅里叶变换,记为)(ωF , 求: (1))0(F ; (2)?+∞ ∞ -ωωd F )(。 6.(5分)已知)(t f 对应的拉氏变换为)(s F ,求)/(/a t f e a t -(0>a )对应的拉氏变换。 7.(6分) 已知)(t f 对应的拉氏变换2 3)(2 +-=-s s e s F s ,求)(t f

8.(6分)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为)(n h ,输入为)(n x ,且有 )4()()()(--==n u n u n x n h ,求输出)(n y ,并绘图示出)(n y 。 二、综合题(共计55分) 1、(10分)系统如图所示,已知t t x 2000cos )(=,t t t f 2000cos 100cos )(=,理想低通滤波器)300()300()(--+=ωωωu u H ,求滤波器的响应信号)(t y 。 x(t) y(t) f(t)

《数据结构基础教程》习题及解答

《数据结构基础教程》习题解答(新) 第1章习题解答 一、填空 1.数据就是指所有能够输入到计算机中被计算机加工、处理得符号得集合。 2.可以把计算机处理得数据,笼统地分成数值型与非数值型两大类。 3.数据得逻辑结构就就是指数据间得邻接关系。 4.数据就是由一个个数据元素集合而成得。 5.数据项就是数据元素中不可再分割得最小标识单位,通常不具备完整、确定得实际意义,只就是反映数据元素某一方面得属性。 6.数据就是以数据元素为单位存放在内存得,分配给它得内存区域称为存储结点。 7.每个数据元素都具有完整、确定得实际意义,就是数据加工处理得对象。 8.如果两个数据结点之间有着逻辑上得某种关系,那么就称这两个结点就是邻接得。 9.在一个存储结点里,除了要有数据本身得内容外,还要有体现数据间邻接关系得内容。 10.从整体上瞧,数据在存储器内有两种存放得方式:一就是集中存放在一个连续得内存存储区中;一就是利用存储器中得零星区域, 分散地存放在内存得各个地方。 11.在有些书里,数据得“存储结构”也称为数据得“物理结构”。 12.“基本操作”就是指算法中那种所需时间与操作数得具体取值无关得操作。 二、选择 1.在常见得数据处理中, B 就是最基本得处理。 A.删除 B.查找 C.读取 D.插入 2.下面给出得名称中, A 不就是数据元素得同义词。 A.字段 B.结点 C.顶点 D.记录 3. D 就是图状关系得特例。 A.只有线性关系 B.只有树型关系 C.线性关系与树型关系都不 D.线性关系与树型关系都 4.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数据得存储结点里 D指向邻接存储结点得指针,用以反映数据间得逻辑关系。 A.只能有1个 B.只能有2个 C.只能有3个 D.可以有多个 5.本书将采用 C 来描述算法。 A.自然语言 B.流程图(即框图) C.类C语言 D.C语言 6.有下面得算法段: for (i=0; i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XX师范学院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中文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英文课程名称:Data Structures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制定单位:商学院 执笔人: 审核人: 单位负责人: 制定时间:2017-2-10 XX师范学院教务处

二〇一七年一月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代码及课程名称 1.课程代码:06151090 2.课程名称(中/英文):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s (二)课程类别及课程性质 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三)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64;总学分数:3。 其中,讲授学时:32 ,实践(实验)学时:32。 (四)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五)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Java程序设计(高级) 二、课程简介 “数据结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门重点专业基础

课程,也是学科专业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学位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针对大量的信息处理对象,介绍对象信息与数据表示的各种抽象的、基本的逻辑结构及其上的基本运算操作。通过研究各种基本数据结构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方式,初步建立数据结构上基本运算操作的正确性概念,同时,结合各种典型问题讨论其上的各种基本运算操作及其基本算法,讲授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对一些基本算法效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数据结构基础。此外,配合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应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通过规范地完成一系列数据结构实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相关书本知识,在知识、能力、素质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该课程教学目的与专业培养要求对应关系矩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1. 在下列不平等条件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这一内容的是()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黄埔条约》 D 、《望厦条约》 2. 下列关于《天朝天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是巩固太平天国的纲领或方案 B 、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3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4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严复翻译《天演论》 B .孙中山创立《民报》 C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5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A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 .实行“三三制”原则 C .开展整风运动 D .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6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A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 .实行“三三制”原则 C .开展整风运动 D .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7 、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矛盾 B.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C. 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D.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的矛盾 8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1949 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 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 9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后,毛泽东适时提出了() A .反对本本主义的任务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数据结构毕业设计题目整理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1.飞机订票系统(限1 人完成)(顺序或链式存储) 任务:通过此系统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录入: 可以录入航班情况(数据可以存储在一个数据文件中,数据结构、具体数据自定) 查询: 可以查询某个航线的情况(如,输入航班号,查询起降时间,起飞抵达城市,航班票价,票价折扣,确定航班是否满仓); 可以输入起飞抵达城市,查询飞机航班情况; 订票:(订票情况可以存在一个数据文件中,结构自己设定) 可以订票,如果该航班已经无票,可以提供相关可选择航班; 退票:可退票,退票后修改相关数据文件; 客户资料有姓名,证件号,订票数量及航班情况,订单要有编号。 修改航班信息: 当航班信息改变可以修改航班数据文件 要求: 根据以上功能说明,设计航班信息,订票信息,客户信息的存储结构,设计程序完成功能; 2.宿舍管理查询软件(限1 人完成) 任务:为宿舍管理人员编写一个宿舍管理查询软件, 程序设计要求: 采用交互工作方式 建立数据文件,包括学生信息、宿舍信息、住宿信息,学生信息按关键字(姓名、学号)进行排序(排序方法自选,不能相同); 查询: (用二分查找实现以下操作) 按姓名查询 按学号查询 (用顺序查找实现以下操作) 按房号查询 3.校园导航问题(限1 人完成) 设计要求:设计你的学校的平面图,至少包括10个以上的场所,每两个场所间可以有不同的路,且路长也可能不同,找出从任意场所到达另一场所的最佳路径(最短路径)。 要求:能增加场所 4.图书借阅管理系统(限1 人完成)(顺序或链式存储) 主要分为两大功能: 1)图书管理(增加图书、查询图书、删除图书、图书借阅、还书); 2)会员管理(增加会员、查询会员、删除会员、借书信息); 5.学生成绩管理(限1 人完成)(顺序或链式存储) 包括:课程信息,学生信息等;能增加课程或学生。 实现功能:输入、输出、插入、删除、查找、显示、保存、排序、退出。6.活期储蓄帐目管理(限1 人完成) 活期储蓄处理中,储户开户、销户、存入、支出活动频繁,系统设计要求: 1)能比较迅速地找到储户的帐户,以实现存款、取款记账;

《数据结构》教程c语言版

《数据结构》 第五版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李宛洲 2004年5月

目录 第一章数据结构--概念与基本类型 (6) 1.1概述 (6) 1.1.1数据结构应用对象 (6) 1.1.2学习数据结构的基础 (7) 1.1.2.1 C语言中的结构体 (7) 1.1.2.2 C语言的指针在数据结构中的关联作用 (8) 1.1.2.3 C语言的共用体(union)数据类型 (12) 1.1.3数据结构定义 (15) 1.2线性表 (17) 1.2.1 顺序表 (18) 1.2.2 链表 (20) 1.2.2.1链表的基本结构及概念 (20) 1.2.2.2单链表设计 (22) 1.2.2.3单链表操作效率 (29) 1.2.2.4双链表设计 (30) 1.2.2.5链表深入学习 (32) 1.2.2.6稀疏矩阵的三元组与十字链表 (36) 1.2.3 堆栈 (41) 1.2.3.1堆栈结构 (41) 1.2.3.2基本操作 (42) 1.2.3.3堆栈与递归 (44) 1.2.3.4递归与分治算法 (45) 1.2.3.5递归与递推 (49) 1.2.3.6栈应用 (52) 1.2.4 队列 (57) 1.2.4.1队列结构 (57) 1.2.3.2队列应用 (59) 1.3非线性数据结构--树 (64) 1.3.1 概念与术语 (64) 1.3.1.1引入非线性数据结构的目的 (64) 1.3.1.2树的定义与术语 (65) 1.3.1.3树的内部节点与叶子节点存储结构问题 (66) 1.3.2 二叉树 (66) 1.3.2.1二叉树基本概念 (66) 1.3.2.2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 (68) 1.3.2.3二叉树遍历 (69) 1.3.2.4二叉树唯一性问题 (7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