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功效独特的降血脂中药 泽泻

功效独特的降血脂中药 泽泻

功效独特的降血脂中药 泽泻
功效独特的降血脂中药 泽泻

功效独特的降血脂中药泽泻

推荐本文

□梁兆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高血脂症的患者越来越多。高血脂症是指人体血浆内的胆固醇或甘油三脂高于正常值。高血脂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脑梗塞等病的最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隐患。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进展,许多中药在治疗高血脂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效果,具有防治动脉硬化或兼有抗心绞痛、抗血栓形成、降低血压等作用。其中,泽泻颇受医药学者的青睐。

泽泻,系多年生沼泽植物的块茎,冬季采掘,洗净,去掉须根及粗皮,闷润切片,晒干入药。中医认为,泽泻有利水渗湿,清湿热之功。例如《体草汇言》记载:泽泻利水,能宣通内脏之湿。故泽泻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痰饮、头晕目眩、泄泻等症。

现代医学认为,泽泻是一种清除人体内血液及组织中污浊物质的良药。其通过干扰胆固醇的吸收、分解和排泄,即抑制食物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吸收,影响体内胆固醇的代谢,加速甘油三脂的水解或抑制肝脏对其的合成,而发挥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的作用。此外,泽泻尚具有一定抗心肌缺血、降压、降血糖和抗脂肪肝等作用。因此,国内外学者认为,泽泻是一种广谱降血脂药,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有显著疗效。

泽泻究竟怎样用于临床又怎样组方呢?西医所称高血脂症与中医的“痰浊”密切相通。“痰浊”乃有形物质,随血流窜,无处不到,其黏稠之性可滞着血管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阻塞管腔;又可使血液凝滞进而产生淤血。瘀血痹阻胸中,心气不得宣畅,可致胸闷,气短、心悸、心前区疼痛;痹阻清宫,清阳不升,可致头痛、头晕。治宜祛痰化淤降脂,用泽泻20克,全瓜蒌20克,桔梗10克,山楂30克,丹参2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高血脂症,形体肥胖,平日嗜食肥甘,内酿湿热,脾运失职,痰湿蕴结,胸闷气短。治宜健脾化痰、利湿降脂。用泽泻20克,半夏10克,橘红10克,山药20克,白术10克,薏苡仁20克,首乌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高血脂症伴有高血压,肝阳上亢,痰浊阻于清窍,见有头昏眼花、呕恶眠差、腰膝酸软、口干、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沉弦者,治宜化痰降浊、平肝柔肝、育阴潜阳。可用泽泻20克,沙参15克,玉竹20克,白芍15克,枸杞2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川牛膝15克,夏枯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以泽泻为主,配以其它药物煮粥,更有神奇的降脂疗效。下面介绍几种,不妨试试。

泽泻荷叶粥:泽泻20克,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将鲜荷叶洗净,剪去蒂及边缘,泽泻研成粉。泽泻粉和粳米入锅,加水适量,将荷叶盖于水面上。先用旺火烧开,再用文火煮成稀粥,揭去荷叶,放入白糖适量调味,代早餐服食。常服此粥有清热化浊,减肥消脂之功,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有显著效果。

泽泻山楂粥:泽泻20克,鲜山楂50克,粳米100克。将泽泻研为细粉,鲜山楂去核,捣碎,与粳米同放沙锅内,加水适量,煮粥,代早餐服食。常服此粥有强心、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胆固醇排泄而降低血脂的作用。是防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优质药粥。

泽泻首乌粥:泽泻、何首乌各20克,粳米100克。将泽泻、何首乌研为细粉,与粳米入锅,加水适量,文火煮为稀粥,加白糖适量,代早餐服食。常服此粥可防止脂质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和血管变脆,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中药降血脂原理

1 高血脂症的中医发病机制 目前,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中医采用天然药食两用药材研制成的降脂中药,因其具有降脂作用确切,毒副作用小,材料容易获得且价格便宜等优势,近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就中医认识来讲,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为形体多肥胖,头晕头重,胸脘痞闷,肢麻沉重,苔白腻,脉弦滑。中医无高脂血症的病名,根据高脂血症产生的原因、致病特点和所致疾病,可以将其归纳到祖国医学中的痰浊、血瘀中去,进行辨证施治。临床和实验研究也证实了高脂血症与痰浊、血瘀有十分相似的地方。中医认为脾为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既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又可运化水湿,调节人体的津液代谢,此外,中认为高脂血症患者多以肝肾阴亏多见,阴虚则肝热,易致气滞痰凝,这也是高脂血症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2 降血脂中药的种类 降脂中药药效研究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发现有降脂作用的中草药有几十种。从效果看,降血脂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胆固醇。①降胆固醇为主的中药:蒲黄、泽泻、人参、五加皮、灵芝、当归、川芎、山楂、沙棘、荷叶、薤白、大豆、陈皮、半夏、怀牛膝、柴胡、漏芦等。②降甘油三醋为主的中药:大黄、绞股蓝、何首乌、银杏叶、女贞子、三七、枸杞、冬虫夏草、桑寄生、葛根、水蛭、茶叶、大蒜、姜黄、虎杖、决明子、马齿苋、月见草等。 3 中药降血脂作用机制 3.1 抑制胆固醇吸收。三萜类化合物中药,如泽泻能影响脂肪分解,

使合成胆固醇的原料减少而起到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的功效;含甾醇类植物与动物性固醇的化学本质一样,如豆类、蒲黄、海藻等多含有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植物甾醇,在肠道中可与动物性固醇竞争,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含有醌类化合物的中药能促进肠蠕动,导致轻泻,如大黄、决明子、何首乌等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另外,中药中所含的纤维素、琼脂、果胶等都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3.2 促进胆固醇排泄。胆固醇被脂蛋白转运到肝脏后,90%转化为胆汁酸,排入肠道,经肝肠循环,其中大部分被重吸收,只有小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而疏肝利胆的中药如柴胡、茵陈、姜黄、黄连、枳壳、蒲黄等均有促进胆汁排泄的功能,从而降低血脂。 3.3 调整血脂代谢。如蜂王浆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促进胆固醇的转化和清除;人参对人体许多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能调节多种细胞中cAMP (环磷酸腺苷)的含量,cAMP可促进脂类分解代谢,减少脂质在血管壁内沉积;灵芝则通过抑制脂质的结合转化作用而使血脂降低;其他如冬虫夏草、女贞子、山楂等补益中药,均可调整血脂代谢而降血脂。 4.地龙降血脂的原理。 4.1溶解新鲜及陈旧性血栓:血栓是血管中的“定时炸弹”,堵在脑部导致脑梗,堵在心脏,导致心梗、心绞痛。活性地龙蛋白富含纤溶酶、纤溶 酶原激活物和胶原酶,不仅能溶解新鲜血栓,还能溶解陈旧性血栓,对心 脑血管病的预防,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意义重大。 4.2改善全身微循环:活性地龙蛋白能溶解微血管内的微栓,让硬化的微血管恢复弹性,从而解除微血管的堵塞、扭曲变形情况,改善微循环;

泽泻汤的功效与作用

泽泻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的青睐。泽泻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 泽泻15克白术6克 【功能主治】 治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头目昏眩。现用于耳源性眩晕。 【用法用量】 上药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50毫升,分温再服。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中 【别名】 泄热泽泻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 泽泻半夏柴胡生姜各9克地骨皮15克石膏24克竹叶15克莼心15克茯苓人参各6克甘草桂心各3克 【制法】 上药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 通脉泻热。治上焦有热,食后出汗,面、背、身中皆热,名日漏气。 【用法用量】 以水12升,煮取3.6升,分五次服(一云水6升煮取1.8升,分三次服)。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 【处方】 泽泻升麻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决明子(微炒)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甘草(炙)枳实(去瓤,麸炒)

芍药各30克栀子仁人参赤茯苓(去黑皮)黄柏(去粗皮)细辛(去苗叶)白术各15克柴胡(去苗)120克桑根白皮(锉,炙)60克青葙子30克 【制法】 上药十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 治肝热目赤,视物不清,积年青盲,视不见物。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生姜4克(拍破),同煎至150毫升,去滓,入芒消1克,食后、临卧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 泽泻45克熟干地黄(焙)60克五味子丹参玄参防风(去叉)桂(去粗皮)人参当归(切,焙)各45克白茯苓(去黑皮)石斛(去根)地骨皮各60克磁石(煅,醋淬七遍)90克牛膝(去苗,酒浸,切,焙)甘草(炙)黄耆(锉)菖蒲(米泔浸

降血脂的中草药

(1)单方。近年来临床上用于降血脂的单味中草药有: 泽泻:国内和日本对高血脂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均提出本药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据上海、杭州等地治疗高胆固醇血症135例,高甘油三酯血症127例,其有效率分别为88%、72%,实验研究表明,泽泻可明显抑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其血胆固醇的含量,可抑制小鼠肠对胆固醇吸收及体内胆固醇合成,有助于胆固醇的运转和排泄。具有干扰胆固醇的吸收、分解和排泄作用。 山楂:国外应用山楂属植物制成各种制剂,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及冠心病已多年。国内证明山楂的醇制剂、浸膏总皂甙,对实验家兔之动脉粥样硬化有降压降脂作用,可减轻脂类的沉积。 灵芝:实验研究表明灵芝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并能减轻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程度及延缓其形成。国内福建、北京、江西、南京均报导灵芝片剂及灵芝糖浆有降低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 首乌:上海、新疆等地以首乌治疗高胆固醇血症208例,有效率为86.7%、61.8%,本品主要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并促进血浆中胆固醇的运输和清除。此外,首乌还能促进纤维蛋白原的裂解,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决明子:据报道有用决明子煎剂、糖浆片剂治疗高胆固醇血症100例,总有效率为98% ,实验证明决明子具有抑制血胆固醇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其降脂作用可能与决明子所含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等有促进肠管运动、抑制胆固醇吸收有关。 茵陈:天津等地以茵陈代茶饮或片剂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共104例,发现本品有明显的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茵陈中所含的香豆素类有降脂活性,可降低动物血清胆固醇,使主动脉硬化减轻。 虎杖:虎杖所含大黄素成分,可减少外源性胆固醇过多进入体内。动物实验表明虎杖有明显的降脂作用。临床报道有用虎杖治疗高血脂症124例,其降胆固醇有效率为47.1%~100%,其降甘油三酯有效率为27.2%~83.3%。 蒲黄:动物实验证明蒲黄可明显减少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促进其在粪便中排出,并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降低血清固醇的作用。 大蒜:大蒜的有效成分大蒜精油能阻止动脉脂质增生及胆固醇诱发的β脂蛋白增加和α-脂蛋白下降,还能明显降低主动脉胆固醇含量和主动脉粥样硬化。 绿豆和豆类膳食:国外已有豆类降低血胆固醇的报导,以绿豆作用最大。临床及

中医降糖:推荐16种降糖食物

肉桂,洋葱,韭菜,山药,芋头,银耳,黄鳝,南瓜,黄瓜,薏苡仁,芹菜,藕,萝卜,菠菜,小扁豆,苦瓜。共16样。 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常常被人们简称“血糖”,这些葡萄糖是由我们在食用谷类、砂糖、水果、薯类等食品时摄入的糖分转化而成的,它是肌肉运动的能量来源。但是,如果摄入过多的糖分,血液中持续高血糖就会发展为糖尿病,还会引起糖尿病的并发症并波及全身。如果已出现高血糖,即使没有自觉症状也应立即接受治疗。治疗以饮食法为中心,避免饮食过量,减少脂质和糖分的摄入,特别注意不要摄入过多含有大量果糖的水果。 1、肉桂 性味辛温,具有补元阳、暖脾胃的作用。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肉桂可使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对糖尿病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建议在烹调时加入1~ 3克肉桂末,但肉桂辛热,不适宜阴虚型糖尿病患者。 2、洋葱 性味辛温,甜润白嫩,是人们喜爱的佳蔬。洋葱不仅含有刺激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物质,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作用,而且其所含的前列腺素A和硫胺基酸,有扩张血管,调节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因此,对糖尿病伴有血脂异常者最为适宜。 3、韭菜。味辛,性温。入肝、胃、肾经。具有理中行气、散血解毒之功效,适用于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患者。 4、山药 能有效改善高血糖,山药中的黏滑成分也是由黏蛋白形成的。黏蛋白能包裹肠内的其他食物,使糖分被缓慢地吸收。这一作用能抑制饭后血糖急剧上升,同时也可以避免胰岛素分泌过剩,使血糖得到较好调控。山药还含有胰岛素分泌必不可少的镁和锌等有效成分,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这些成分促进了血液中葡萄糖的代谢。此外,山药还含有淀粉酶,这是消化糖类的酶,可使血液中不再积存糖分。 5、芋头。最适合需要限制热量的人,芋头中含有黏蛋白、镁、锌、维生素B1等有效成分,它还含有半乳聚糖,能有效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山药的热量较低。因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疾病而必须限制饮食的时候,芋头是最为适合的食品。100克芋头中,热量仅为58千克。人们多是将芋头煮熟后再食用,这样虽然容易损伤黏蛋白,但是有利于其他有效成分的吸收。 6、银耳 性味甘平,具有滋阴调燥、生津养胃的作用,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人们誉为“菌中明珠”。银耳热能较低,又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糖尿病患者食之有延缓血糖上升的作用。近年来有研究报道,银耳中含有较多的银耳多糖,它对胰岛素降糖活性有影响。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银耳多糖可将胰岛素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时间从3~4小时延长至8~12小时。因此糖尿病患者宜常食银耳。用法:银耳15~ 20克,炖烂后服食,每天1次。 7、黄膳。性味甘温,具有补五脏、填精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膳所含的黄腊素A和B两种物质,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泽 泻2010版药典

泽泻 Zexie ALISMATIS RHIZOMA 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块茎。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和粗皮。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7cm,直径2~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浅沟纹和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状芽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气微,味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淡黄棕色。淀粉粒甚多,单粒长卵形、类球形或椭圆形,直径3~14μm,脐点人字状、短缝状或三叉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薄壁细胞类圆形,具多数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内皮层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较厚,木化,有稀疏细孔沟。油室大多破碎,完整者类圆形,直径54~110pm,分泌细胞中有时可见油滴。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加于氧化铝柱(200~300目,5g,内径为1cm,干法装柱)上,用乙酸乙酯1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硅钨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同药材,不得过14.O%。 总灰分不得过5.O%(附录Ⅸ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0.O%。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73:2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8nm。理论板数按23-乙酰泽泻醇B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制成每1m1含2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五号筛)约O.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腈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腈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p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十种神奇的降血脂中药

十种神奇的降血脂中药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十种神奇的降血脂中药 2014-09-05 09:36?来源:?编辑:王未 我们大家都了解中药是具有很高的药效,对于治疗人体的一些疾病是由很好的药用的价值的,而且相对来说中药对于人体的一些副作用要比西药低一点,那么对于平时生活中患有血脂高症状的人都可以吃什么呢?那么今天我们就随着小编一起去了解关于降血脂的中药以及,随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血脂高在如今的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危害人们健康的一个疾病的话题了,尤其是对于肥胖的人来说,患有血脂高症状的比例会更加的大。那么怎样进行降血脂会是每一个患者的共同的心声。一起去了解一下降血脂的中药材吧。 1、黄芩 本品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已分离出30多种有效成分,其中黄芩甙元、汉黄甙元、黄芩甙等具有降血脂作用,如用黄芩12克,加水煎成100毫升,早晚饭前各服50毫升,连服1-2个月,可使明显降低甚至恢复正常。 2、金银花 主要成分为氯原酸类化合物,如氯原酸和异氯原酸。本品能减少肠内胆固醇吸收,使血浆中胆固醇含量下降。金银花9克用开水冲泡当茶饮,对高脂血症有良好效果。 3、大黄 大黄的主要成份有蒽醌衍生物及二蒽酮衍生物。我们自生活可以选取适量的大黄用开水冲泡当作茶饮,可以口服大黄粉或者是大黄浸膏片,这些都是具有很好的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的哦。 4、泽泻 本品主要成分含有挥发油、生物碱、生物甙、天门冬酰胺、植物甾醇、树脂、脂肪酸、泽泻醇A、B及醋酸酯等。口服泽泻片或泽泻浸膏片,每日3-4次,每次3-4片,连服1-2个月或更长,可使高血脂降低或恢复正常值。

常用降血脂中药

常用降血脂中药: 肥胖易合并高脂血症,增加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发生,加速衰老和死亡。故肥胖伴有高脂血症患者必须尽快使之降到理想水平。中医中药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较好,现分述于下。 (一)常用降血脂的单味中药山楂、何首乌、泽泻、决明子、大黄、灵芝、虎杖、参三七、蒲黄、红花、丹参、水飞蓟、女贞子、月苋草、茺蔚子、广地龙、人工虫草、茶树根、荷叶、玉竹、桑寄生、麦芽、葛根、郁金、茵陈。 (二)常用降血脂复方 1.复方山楂片山楂30克,葛根15克,明矾1.2克,为一日量,制成片剂,分3次服。 2.山楂毛冬青煎剂山楂30克,毛冬青60克,每日一剂,分2次服。 3.降脂合剂荷叶24克,首乌12克,山楂24克,草决明24克,桑寄生15克,郁金10克,为一日量。制成浸膏,每日2次。 4.脉安冲剂生山楂,麦芽各15克,制成冲剂,一日2次,每次1包(20克)。 5.玉楂冲剂玉竹、山楂各等量,制成冲剂,一日2次,每次1包(20克)。 6.降脂汤何首乌15克、枸杞子10克,草决明30克,每日一剂,分2次服。 7.复方葛根片葛根15克,首乌30克,生山楂45克,珍珠粉0.6克,为一日量,制成片剂,一日3次,每次5片。

8.复方三七汤三七3克,山楂24克,泽泻18克,草决明15克,虎杖15克,每日一剂,分2次服。 9.白金丸由白矾、郁金组成,加工成丸,一日3次,每次6克。 10.三参酒人参、丹参、五加参用酒浸制而成,含乙醇量35%。一日2次,每次20毫升。 11.降脂合剂首乌、丹参、茵陈、桑寄生、山楂、草决明各30克,每日一剂,分2次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高血脂症的病人越来越多,除了药物治疗外,可用下面食物辅助降低血脂。 大豆含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降低血中胆固醇。 花生花生油有助于分解肝内胆固醇,降低血中胆固醇。 蘑菇含有一种嘌呤衍生物,有明显降血脂作用。 大蒜含有挥发性辣味素,可清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洋葱含有三烯丙基二硫化物及硫氨基酸,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生姜含有油树脂。可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茶叶降低胆固醇的效果明显。 蜜桔加速胆固醇的转化,降低胆固醇和血脂含量。 酸奶降低胆固醇的效果明显。 此外,甲鱼、玉米油、葵花籽、海藻等均有降低胆固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胖大海、枸杞子、金银花等都是人们熟识且常用的中药,由于这些中药药性较为平和,大多数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服用,其实这些常用中药也有一些服用禁忌,切不可随意服用,并要掌握好安全用量。 胖大海——清肺利咽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 【安全用量】代茶饮每次不得超过3粒,以防中毒。 决明子——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但决明子可引起腹泻,女性长期服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膜不正常;有泄泻、低血压者及怀孕女性也应慎用。另外,决明子是一种泻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10~15克。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 枸杞子味甘,性平,功能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食物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5克。 甘草——润肺祛痰止咳 甘草味甘,性平,有补益心脾、润肺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但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还易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湿盛胀满者不宜服用。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3~10克。 人参——大补元气,提高免疫力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强体壮者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人参易口干舌燥,甚至鼻孔出血。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 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还是生晒参,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忌饮茶。人参忌与葡萄同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0克。 菊花——平肝明目,解毒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体质者不适合服用;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菊花的服用方法:以杭一带所长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6~10克。 金银花——清热解毒 金银花味甘、性寒,既能清里热,又能散表热。因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宜长期饮用,尤其是脾胃虚寒、阴证疮疡或气虚体弱的人以及月经期女性不能服用。金银花的服用方法:一茶匙干燥的金银花茶,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1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酌加冰糖或蜂蜜。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9~30克。 中药功效小结 一、解表药 1.兼利水消肿者:麻黄、香薷。 2.兼治咳喘者:麻黄、细辛、紫。 3.兼能行气者:紫。 4.兼能止呕者:生、紫。

葛根泽泻汤养生功效

葛根泽泻汤养生功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利用中药来养生,而且效果是非常好的。葛根与泽泻都非常常见的中药材,两者结合使用,养生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葛根泽泻汤便是结合两种药材所做的一种汤药。那么,葛根泽泻汤养生功效有哪些呢?下面便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介绍吧,希望对您有帮助。 功效 利水渗湿,清热泻火。 应用 1.小便不利,水肿胀满 本品甘淡渗湿,入肾、膀胱经,利水作用较强,对于水湿停蓄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常与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猪苓等同用,方如《丹溪心法》四苓散,若妇人妊娠遍身浮肿,气喘息促,大便难,小便涩,配桑白皮、槟榔、赤茯苓,即《妇人良方》泽泻散。若治膨胀水肿,以之与白术为末,茯苓汤送下,如《素问病机保命集》白术散。

2.痰饮泄泻 本品渗利水湿,能行痰饮。用于心下支饮症见头目昏眩者,与白术相伍,如《金匮要略》泽泻汤;若痰饮积于下焦,脐下怜动,头眩吐涎者,治以《伤寒论》五苓散。本品利小便而能实大便,对于湿盛泄泻,与赤茯苓、车前子、茵陈同用,如《世医得效方》通苓散;而伤湿夹食滞之腹胀泄泻,配伍苍术、厚朴的功效与作用、陈皮的功效与作用等同用,如《丹溪心法》胃苓汤;治感冒霍乱吐泻,则与茯苓、白术同用,如《本草纲目》之三白散。 3.带下淋浊,阴虚火亢 本品甘淡性寒,入肾与膀胱,泄两经之热,既能清利膀胱湿热,又能泻肾经虚火。故用治下焦湿热之淋证,常与车前子、木通、黄柏同用;若阴虚有热之淋沥涩痛,治以《伤寒论》猪苓汤;若治虚劳腰重,小便淋沥,如《太平圣惠方》泽泻散,以本品配伍丹皮、木通、榆白皮等同用。对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盗汁、耳鸣腰酸,常与熟地、山萸肉等同用,如《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盐泽泻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盐泽泻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盐泽泻是常见的中成药,虽然性味苦寒,具有泻气的效果,但能对许多热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特别是很多人出现的小便排泄不畅,尿液浑浊,带下病,身体下侧湿热,这些都是可以调理促进局部火气消退的,同时能让患者的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所以许多身体符合的患者会使用盐泽泻 ★处方用名 泽泻、建泽泻。 ★异名 水泻、芒芋、鹄泻(《本经》),泽芝(《典术》),及泻(《别录》),天鹅蛋、天秃(《药材资料汇编》)、荬(《诗经》),蕍、茑、牛唇(《尔雅》),水涾菜(《救荒本草》),水泽、耳泽。 性味归经

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 利水泄热。 本品性寒,味甘淡,寒能清热,甘淡渗湿,入肾和膀胱,能泄相火,除膀胱湿热,为利水泄热之品,用于水湿停滞的水肿,小便不利和湿热下注的带下淋浊等证。 ★应用 1.用于水湿内停而致的水肿,小便不利,配伍猪苓、茯苓等同用,如四苓散。 2.用于湿盛泄泻,常与茯苓、白术等同用;用于痰饮停留胸膈而致的头目眩晕,配伍言术同用,如泽泻汤。

3.用于湿热下注,带下淋证、白浊等,常与苡仁、土茯苓等同用。 此外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盛,取本品泻肾火,配伍地黄、山药、山茱萸等补阴药同用,如六味地黄丸。 ★用量用法 3~12克,煎服。 ★使用注意 肾虚精滑者慎用。 ★植株形态 多年生沼泽植物,高50~100厘米。地下有块茎,球形,直

径可达4.5厘米,外皮褐色,密生多数须根。 叶根生;叶柄长5~54厘米,叶鞘宽5~20毫米;叶片椭圆形至卵形,长5~18厘米,宽2~10厘米,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广楔形,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叶脉6-7条。花茎由叶丛中生出,总花梗通常5~7,轮生,集成大形的轮生状圆锥花序;小花梗长短不等,伞状排列;苞片披针形至线形,尖锐;萼片3,绿色,广卵形,长2~3毫米,宽1.5毫米;花瓣3,白色,倒卵形,较萼短;雄蕊6;雌蕊多数,离生,子房倒卵形,侧扁,花柱侧生。瘦果多数,扁平,倒卵形,长1.5~2毫米,宽约1毫米,褐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生于沼泽边缘。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四川、贵州、云南、新疆等地。四川、福建有大面积的栽培。

降血脂的中药方常用见效快实用

降血脂的中药方常用见效快实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和脂肪肝已经成为现在的流行病。高脂血症的主要危险是导致动脉硬化,是致死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降血脂的中药方,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楂、何首乌、泽泻、决明子、大黄、灵芝、虎杖、参三七、蒲黄、红花、丹参、水飞蓟、女贞子、月苋草、茺蔚子、广地龙、人工虫草、茶树根、荷叶、玉竹、桑寄生、麦芽、葛根、郁金、茵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调脂作用的中药有40多种,按中药药性分为补益降脂药、活血降脂药、化痰利湿降脂药等种别。红花、金樱子、天门冬、五加皮、刺五加、刺蒺藜、葛根、柴胡、茵陈、黄连、荜茇、红芪、赤芍、土鳖虫、陈皮、桔梗、瓜蒌、薤白、诃子、火麻仁、槐花、鸡血藤、木贼、臭梧桐、沙棘、香菇等有降胆固醇作用;山楂、白果、胡椒、山豆根、地骨皮、瓦楞子等药有降甘油三酯作用;人参、明党参、沙苑子、红景天、甘草、何首乌、女贞子、冬虫夏草、骨碎补、玉竹、三七、丹参、蒲黄、红花、没药、姜黄、水蛭、柴胡、昆布、海藻、花椒、决明子、泽泻、茵陈、金银花、大黄、虎杖、桑寄生、徐长卿、罗布麻、白矾、绞股蓝等药兼具降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作用;玉竹、金樱子、甘草、五加皮、法半夏、薤白、大黄、大蒜、赤芍等药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作用;明党参、女贞子、丹参、三七、

蒲黄、红花、赤芍、山楂、昆布、虎杖、决明子、绞股蓝、鸡血藤、沙棘、蜂房浆、蛤膜油等药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作用;而人参、西洋参茎叶、何首乌、冬虫草菌丝、月见草油等药兼具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以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两种作用。 常用降血脂中药复方1.复方山楂片山楂30克,葛根15克,明矾1.2克,为一日量,制成片剂,分3次服。 2.山楂毛冬青煎剂山楂30克,毛冬青60克,每日一剂,分2次服。 3.降脂合剂荷叶24克,首乌12克,山楂24克,草决明24克,桑寄生15克,郁金10克,为一日量。制成浸膏,每日2次。 4.脉安冲剂生山楂,麦芽各15克,制成冲剂,一日2次,每次1包(20克)。 5.玉楂冲剂玉竹、山楂各等量,制成冲剂,一日2次,每次1包(20克)。 6.降脂汤何首乌15克、枸杞子10克,草决明30克,每日一剂,分2次服。 7.复方葛根片葛根15克,首乌30克,生山楂45克,珍珠粉0.6克,为一日量,制成片剂,一日3次,每次5片。 8.复方三七汤三七3克,山楂24克,泽泻18克,草决明15克,虎杖15克,每日一剂,分2次服。 9.白金丸由白矾、郁金组成,加工成丸,一日3次,每次6克。 10.三参酒人参、丹参、五加参用酒浸制而成,含乙醇量35%。

经方实践:泽泻汤

经方实践:泽泻汤 经方实践:泽泻汤(2011-02-04 11:49:43) 转载▼标签: 健康 分类:经方临床 1冒眩 朱某男50岁,头目冒眩,终日昏沉,如在云雾中,双手颤抖,不能写字。视其舌肥大异常,苔白滑根部略腻,脉弦软。处方泽泻24 白术12 服药后前胸后背辄辄汗出,以手拭之粘腻,自觉头目清爽,又服3剂,又有少许汗出,病愈。2眩晕 赵某男57岁,自觉四周及自身旋转,反复发作已7年,伴有头重,耳鸣,胸闷,恶心,呕吐。时有水平性眼球震颤。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泽泻70 白术30 2剂病愈,改散剂善后。3头疼 沙某女19岁,因多次汗出后用冷水洗头,以致头疼绵绵不休。主诉--自幼体弱,食欲欠佳,面黄肌瘦,肢困乏力,舌淡苔白,脉弱无力,头疼如裹。证属脾虚湿遏之头疼。泽泻15 白术15 羌活9 甘草3 3剂病愈,再服3剂善后。4怔忡 张某男69岁,10年前患浮肿病后常有心慌心悸之感。若

饮食偶有不适,下肢即轻度浮肿,四肢乏力。其面色晄白,舌淡胖,苔薄白,脉濡缓,有结代,心音低钝,心率80次每分钟,律不齐。泽泻120 白术120 桂枝45 作散剂,日服2次,每次8克。 20天后症大减,又以泽泻90 白术120 作散,尽剂后随访数年,一如常人。5喜唾 燕某女10岁,喜唾一年,其形神俱佳,舌脉如常。曰:不吐则唾液增多,亦无五味之变。 嘱其忍住,须臾则清唾盈口,视之实乃清水。泽泻60 焦白术20 散剂日服2次,每次10克。 一料药进,唾减少,但觉口干。减量继服,2料药尽病愈。6体虚感冒 李某男54岁,多年来常反复感冒,常出现头疼,鼻塞,流涕,恶风,发热等症状。诊见形体消瘦,气短乏力,饮食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无力。 泽泻20 焦白术15 牛膝10 将药泡于暖瓶中,频频饮尽。服20日,诸症消失,随访3年未再感冒。按语:其机理可能和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有关,泽泻牛膝利水,合白术恢复膀胱气化。7尿频尿急 戴某女21岁,尿频尿急,口流清涎,脉沉涩,舌红少苔,系忍溺入房所致。 泽泻15 白术15 淮牛膝5

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强心 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采用中药血清药理研究方法,观察到口服附子粗制剂后,动物血清有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加快心肌收缩速度的作用,给药2小时后含药血清作用达高峰,表明附子煎液中确合强心成分,并且此成分口服有效。附子用药过量可引起心律不齐。 从附子中提取的去甲乌药碱(dmc)是附子强心的主要成分,氯化甲基多巴胺、去甲猪毛菜碱也有强心作用。去甲乌药碱正性肌力作用显著,在浓度降低至 10-9g/ml时,对蟾蜍离体心脏仍有强心作用。去甲乌药碱正性肌力作用呈量效关系,在 10-9- 5 ×10-8g/ml范围内,可使心收缩幅度增加 22%- 98%,心排出量增加15%-80%。麻醉犬和豚鼠静脉滴注去甲乌药碱每分钟2μg/kg,可使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lvp)分别上升 12%和58%,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最大速率(dp/dt max)分别增加 73%和 26%。静脉滴注戊巴比妥钠,或用n2饱和的灌流液灌注,均可形成急性实验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去甲乌药碱可使衰竭心脏收缩幅度恢复正常。由此可见,去甲乌药碱对离体和在体心脏,正常和衰竭心脏,均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研究认为,去甲乌药碱是β受体部分激动剂,其强心作用与兴奋β受体有关。

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 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附子注射液或去甲乌药碱静脉注射有明显扩张血管作用,均可使麻醉大心排出量、冠状动脉血流量。脑血流量及股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管阻力降低,此作用可被心得安所阻滞。 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研究证明,去甲乌药碱是降压有效成分,具有兴奋β受体及阻断al受体的双重作用,氯化甲基多巴胺为a受体激动剂,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a受体均有兴奋作用,二者是升压作用有效成分。 抗休克 心肾阳衰证所见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与现代医学的休克相似。所以附子回阳救这之功效主要是以强心抗休克作用为基础。附子及其复方制剂如参附汤、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性体克、心原性休克及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性休克等均能提高平均动脉压,延长其存活时间及存活百分率。对内毒素休克大能明显改善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对缺氧性、血栓闭塞性休克等亦有明显保护作用。抗休克的有效成分除与其强心的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相关外,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a受体均有兴奋作用,能兴奋心脏,加快心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氯化甲基多巴胺为a受体激动剂,亦有强心升压作用。 由此可见,附子的抗休克作用,与其强心,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以及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作用有关。 抗心律失常

常用降脂中成药

血脂康:含有红曲等,功效除湿祛痰,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用于脾虚痰瘀阻滞症的气短、乏力、头晕、头痛、胸闷、腹胀、食少纳呆等;高血脂症;也可用于由高血脂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每粒装o.3g ,口服,一次2粒,一日两次。 脂必妥:含有红曲。功效健脾消食,除湿祛痰,活血化瘀。用于脾瘀阻滞,症见气短,乏力,头晕,头痛,胸闷,腹胀,食少纳呆等;高脂血症;也可用于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每片0.35g,口服,一次3片,一日2次。 银杏叶片:功效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每片含总黄酮醇苷9.6mg,萜类内酯2.4mg。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 复方丹参滴丸:含有丹参、三七、冰片。功效活血化痕二理气止痛。症见心胸绞痛刺痛,胸中弊闷,血脂增高,舌质紫暗或有癖斑,脉涩。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者。滴丸剂每粒25 毫克,每次口服8 一10 粒,每日3 次,30 天为一疗程。孕妇慎用。 降脂灵胶囊:含有普洱叶、莞蔚子、槐花、葛根、杜仲、黄精等。有消食积、降血脂、通血脉、益气血等效用。证见血脂增高,纳呆食少,头晕肢麻,体倦乏力,腰膝酸软,舌暗苔腻。胶囊每粒0 . 3克,口服每次5 粒,一日3 次。服药时忌油腻厚味食物。 脂降宁片:由山碴、何首乌、丹参、瓜萎、维生素C 等药物组成。功效行气散癖、活血通经、益精血、降血脂。证见血脂增高,头晕耳鸣,胸闷胸痛,失眠健忘,头痛,肢体麻木,舌暗红,苔腻,脉弦滑。片剂口服3 一4 片,一日3 次。脾虚便塘者慎用。 决明降脂片:含有决明子、茵陈、何首乌、桑寄生、维生素C 、烟酸等药物。功能降低血脂。适用于血脂增高、头晕胁痛、纳差神疲、口十便秘患者。片剂口服每次4 一6 片,一日3 次。肝胆湿热雍盛者忌服。 降脂灵片:含有何首乌、构祀子、黄精、山碴、决明子组成。有补益肝肾、养血明目、降低血脂的作用。证见血脂升高、头晕目眩、视物昏花厂目涩耳鸣、须发早白、腰腿酸软、舌红苔少、脉沉细。片剂口服每次5 片.一日3 次。服药时忌油腻辛辣食物。 绞股蓝总昔片:内含绞股蓝总昔。有养心健脾、益气和血、除痰化痕、降低血脂的功效。常用于高血脂见有头晕肢麻,胸闷气短,健忘耳鸣,自汗乏力,舌淡暗苔白。片剂每片含绞股蓝总贰20 毫克,口服每次2 一3 片,一日3 次。服药时个别患者有胃部不适感,继续服药可自行消失。

十种神奇的降血脂中药

十种神奇的降血脂中药 2014-09-05 09:36?来源:三九养生堂?编辑:王未中医养生 我们大家都了解中药是具有很高的药效,对于治疗人体的一些疾病是由很好的药用的价值的,而且相对来说中药对于人体的一些副作用要比西药低一点,那么对于平时生活中患有血脂高症状的人都可以吃什么呢?那么今天我们就随着小编一起去了解关于降血脂的 中药以及降血脂吃什么好,随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血脂高在如今的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危害人们健康的一个疾病的话题了,尤其是对于肥胖的人来说,患有血脂高症状的比例会更加的大。那么怎样进行降血脂会是每一个患者的共同的心声。一起去了解一下降血脂的中药材吧。 1、黄芩 本品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已分离出30多种有效成分,其中黄芩甙元、汉黄甙元、黄芩甙等具有降血脂作用,如用黄芩12克,加水煎成100毫升,早晚饭前各服50毫升,连服1-2个月,可使高血脂明显降低甚至恢复正常。 2、金银花 主要成分为氯原酸类化合物,如氯原酸和异氯原酸。本品能减少肠内胆固醇吸收,使血浆中胆固醇含量下降。金银花9克用开水冲泡当茶饮,对高脂血症有良好效果。 3、大黄 大黄的主要成份有蒽醌衍生物及二蒽酮衍生物。我们自生活可以选取适量的大黄用开水冲泡当作茶饮,可以口服大黄粉或者是大黄浸膏片,这些都是具有很好的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的哦。 4、泽泻 本品主要成分含有挥发油、生物碱、生物甙、天门冬酰胺、植物甾醇、树脂、脂肪酸、泽泻醇A、B及醋酸酯等。口服泽泻片或泽泻浸膏片,每日3-4次,每次3-4片,连服1-2个月或更长,可使高血脂降低或恢复正常值。

5、茵陈 本品全草含挥发油约0.23%,油中主要成分为β-蒎烯、茵陈烯、茵陈酮等,这些成分不仅能降低高血脂,还可缓解心绞痛和改善心电图。茵陈适量,开水浸泡当茶饮。 6、山楂 主要成分为有机酸及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有山楂酸、枸橼酸、苹果酸、琥珀酸等。山楂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作用。食山楂片、山楂蜜丸、复方山楂冲剂及各种山楂制剂均能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降低。 7、红花 红花的主要的成份有红花醌甙、红花甙、红花黄素以及新红花甙等等。我们可以选取适量的红花当作茶饮,连续喝一个月或者是更长的时间,可以很明显的起到降低胆固醇、非酯化脂肪酸以及三硝酸甘油酯的水平。 8、大蒜 大蒜的有效成分大蒜精油能阻止动脉脂质增生及胆固醇诱发的β脂蛋白增加和α-脂蛋白下降,还能明显降低主动脉胆固醇含量和主动脉粥样硬化。 9、决明子 决明子具有抑制血胆固醇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其降脂作用可能与决明子所含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等有促进肠管运动、抑制胆固醇吸收有关。 10、虎杖 虎杖所含大黄素成分,可减少外源性胆固醇过多进入体内。虎杖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其降胆固醇有效率为47.1%~100%,其降甘油三酯有效率为27.2%~83.3%。 上述十种中药对降血脂有很不错的效果,是治疗高血脂常用的药物,大家平时可以适当服用,能有效起到降血脂的目的。 科学饮食可有效降血脂

降糖中药

降糖药: 1、人参:大补元气,强壮身体,能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降低血糖。人参人参多糖有降血糖作用。人参还能增强胰岛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对轻症糖尿病,人参可与生地合用,人参每日用量为3~9克。 2、黄芪:补益脾肺之气,有强心作用,并能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糖原减少,促进肝细胞再生,有轻度降血糖和降压作用。黄芪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3、玄参:养阴清热,降火利咽。有扩张血管,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脂肪肝作用。 4、枸杞子:补益肝肾,延缓衰老。有降血糖和降血压作用,并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脂肪肝的功能。 5、生地、熟地:补益肝肾,填补精血。其中生地偏滋阴凉血,熟地重在补益精血,二者都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地黄(包括生地、熟地)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且可改善血脂异常。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6、生山药:补肝肾,健脾气,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 7、地骨皮:养阴退虚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抗脂肪肝作用,并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8、葛根:清热解表,升阳止泻。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黄芩:清热解毒,燥湿。有抗脂肪肝、降低血糖及降血压的作用。 9、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并能强心,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全身状况。 10、知母:养阴清热泻火。药理研究证实,它除有解热、抗菌、镇痛作用外,还能降血糖。 11、玉竹:滋阴润肺,生津养胃,有强心和降血糖作用。 12、苍术:燥湿健脾,含有大量维生素A类物质,可治疗夜盲症及角膜软化症,也有降血糖和降血压作用。 13、茯苓:健脾利湿,有镇痛及降血糖作用。 14、玉米须:有利尿、降血压功能,并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单味降糖中药 15、黄连煎剂有降低血糖作用。从黄连整药中提炼的小檗碱(黄连素)可减少体重,显著改善葡萄糖耐量,还可增加脂肪燃烧,减少脂肪合成。 16、黄精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17、山药可显著降低实验小鼠的血糖,并可明显对抗血糖升高。 18、麦冬可降低血糖,并促使胰岛细胞恢复,肝糖原增加。 19、鬼箭羽有降血糖及增加体重的作用,并促使胰岛细胞增殖,胰β细胞增生。单药有降糖作用的还有葛根、枸杞子、山萸肉、茯苓、玉竹、桑叶、桑白皮、桑椹、菟丝子、玄参、丹参、知母、仙鹤草、地骨皮、花粉、肉桂等。

具有减肥作用的中药

具有减肥作用的中药 肥胖的你,是否用尽了不少减肥方法发现依然不见效呢,不妨试下中药减肥哦,下面介绍几种具有减肥作用的中药及方剂。 1,泽泻减肥 去皮切片入药。功效为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可入汤剂,用量5~10克。具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肪肝作用;动物实验发现,泽泻可降低肥胖大鼠子宫、睾丸周围脂肪指数,可抑制小鼠小肠脂化胆固醇的能力,可降低大鼠小肠内的胆固醇吸收率。泽泻具有清热利尿作用,是减肥降血脂的常用中药,适用于肥胖病人的胃热湿阻证,可以单独使用或加入中药复方中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泽泻药性甘寒,对体虚者或热象不明显者慎用,或配伍其它中药,以减其寒性。如在《金匮要略》的古方中,用泽泻配白术,名泽泻汤,可健脾利水,能用于治疗脾虚水肿的肥胖病人。在《伤寒论》的古方中,以泽泻配猪苓、茯苓、白术、桂枝,也可用于脾虚浮肿肥胖病人的减肥治疗。 1:泽泻、泽兰各12克,菊花、荷叶、决明子、枳壳各10克,桑椹、补骨脂、何首乌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嗜睡加绿茶10克;便秘加番泻叶10克(冲服);气短加党参、黄芪各15克。具有减肥作用。 2:泽泻、决明子各30克,荷叶24克,生石膏30克,太子参12克、甘草、知母、半夏各10克。制成冲剂,每日1次,每次10克。具有减肥作用。 2,决明子减肥 可生用或炒用,又名草决明。功效为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热结便秘。有降血压、降血脂、抑菌等作用。 可治疗肥胖病、高脂血症、习惯性便秘、乳腺炎、霉菌性阴道炎、小儿消化不良、口腔溃疡、白内障。决明子为药食两用之品,可炒后泡茶饮。具有清热明目的作用。决明子有轻泻作用,可干扰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减肥降脂治疗最常用的药物。生用的泻下作用比炒用强,入汤剂的常用剂量10~15克,打碎后入汤剂煎效果好。 1:决明子15克、荷叶12克、泽泻15克、茯苓12克、山药25克、白术12克、陈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健脾利湿,祛痰化湿作用,适用于肥胖病人脾湿痰阻证。 2:决明子15克、枸杞子10克、首乌15克、山楂15克、扁豆30克、丹参20克。水煎,取汁1500毫升,代茶饮。可减肥,降血脂。 3:决明子、山楂、赤小豆、陈皮、茯苓、泽泻、神曲、莱菔子、车前子、藿香、佩兰。水煎代茶饮。有减肥降脂及利水作用。 4:决明子、桑叶、三七、山楂、莱菔子、夏枯草、菊花。水煎代茶饮。有减肥作用。

中药的降血脂原理教学文案

中药的降血脂原理

1 高血脂症的中医发病机制 目前,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中医采用天然药食两用药材研制成的降脂中药,因其具有降脂作用确切,毒副作用小,材料容易获得且价格便宜等优势,近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就中医认识来讲,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为形体多肥胖,头晕头重,胸脘痞闷,肢麻沉重,苔白腻,脉弦滑。中医无高脂血症的病名,根据高脂血症产生的原因、致病特点和所致疾病,可以将其归纳到祖国医学中的痰浊、血瘀中去,进行辨证施治。临床和实验研究也证实了高脂血症与痰浊、血瘀有十分相似的地方。中医认为脾为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既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又可运化水湿,调节人体的津液代谢,此外,中认为高脂血症患者多以肝肾阴亏多见,阴虚则肝热,易致气滞痰凝,这也是高脂血症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2 降血脂中药的种类 降脂中药药效研究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发现有降脂作用的中草药有几十种。从效果看,降血脂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胆固醇。①降胆固醇为主的中药:蒲黄、泽泻、人参、五加皮、灵芝、当归、川芎、山楂、沙棘、荷叶、薤白、大豆、陈皮、半夏、怀牛膝、柴胡、漏芦等。②降甘油三醋为主的中药:大黄、绞股蓝、何首乌、银杏叶、女贞子、三七、枸杞、冬虫夏草、桑寄生、葛根、水蛭、茶叶、大蒜、姜黄、虎杖、决明子、马齿苋、月见草等。 3 中药降血脂作用机制

3.1 抑制胆固醇吸收。三萜类化合物中药,如泽泻能影响脂肪分解,使合成胆固醇的原料减少而起到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的功效;含甾醇类植物与动物性固醇的化学本质一样,如豆类、蒲黄、海藻等多含有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植物甾醇,在肠道中可与动物性固醇竞争,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含有醌类化合物的中药能促进肠蠕动,导致轻泻,如大黄、决明子、何首乌等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另外,中药中所含的纤维素、琼脂、果胶等都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3.2 促进胆固醇排泄。胆固醇被脂蛋白转运到肝脏后,90%转化为胆汁酸,排入肠道,经肝肠循环,其中大部分被重吸收,只有小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而疏肝利胆的中药如柴胡、茵陈、姜黄、黄连、枳壳、蒲黄等均有促进胆汁排泄的功能,从而降低血脂。 3.3 调整血脂代谢。如蜂王浆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促进胆固醇的转化和清除;人参对人体许多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能调节多种细胞中cAMP (环磷酸腺苷)的含量,cAMP可促进脂类分解代谢,减少脂质在血管壁内沉积;灵芝则通过抑制脂质的结合转化作用而使血脂降低;其他如冬虫夏草、女贞子、山楂等补益中药,均可调整血脂代谢而降血脂。 4.地龙降血脂的原理。 4.1溶解新鲜及陈旧性血栓:血栓是血管中的“定时炸弹”,堵在脑部导致脑梗,堵在心脏,导致心梗、心绞痛。活性地龙蛋白富含纤溶酶、纤溶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