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研修课程设计

教师研修课程设计

教师研修课程设计
教师研修课程设计

基于教学目标、内容、评价一致性的实践与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李卫强

【课程开发者简介】

李卫强,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市“双名工程”学员。参与区“课程建设种子校”、《基于标准教学的区域性教学与指导策略研究》等项目。主持或参与《基于标准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重视学习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拓展(探究)型课程建设与实施》等十门校本教师研修课程。

课程类别:实践与体验课程形态:混合课程适用对象:小学教师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基于市级重点课题《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区域性转化与指导策略研究》,以学科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为重点,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强化“教——学——评”的一致性,属于提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能力的实践体验类课程。课程以指导教师撰写教学手册、学期课程纲要和开展单元教学设计等为重点内容,根据教师学习需求与问题导向、实践与任务、有能力自主学习等特点,以课程专家、学科教研员等为专业引领,通过面授、讨论、交流展示、在线互动、作业及实践结合方式予以落实。

二、课程开发背景

2014年,学校成为徐汇区小学10所课程建设种子学校之一。在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团队的悉心指导下,开展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研究,落实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方案。

2015年,学校又有幸成为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李文萱院长主持的市级重点项目《基于标准教学的区域性转化与指导策略研究》项目学校,开展基于标准教学的指导与策略研究。

在这些改革项目的实施中,我们发现除少数种子教师外,绝大多数教师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有的是教学理念滞后,习惯于固有的经验和做法;有的是课程意识薄弱,教学设计上缺乏整体性思考;有的是忽视对课标的学习,教、学、评不一致;有的则是入职年限短,缺乏教学经验少。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影响到改革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因此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的理论和业务培训。

此外,为有机整合课程建设种子校和项目学校的实验任务,学校也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融合性的教师研修项目,以促进项目实验校各项任务的扎实、有序推进。

三、课程目标

通过《基于教学目标、内容、评价一致性的实践与研究》课程研修,提升课程意识,明确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的重要性,学会研制教学指导手册,强化“教——学——评”的一

致性,提高课程执行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参与《基于教学目标、内容、评价一致性的实践与研究》研修项目,学会教学指导手册的研制方法,并完成相应学期的研制任务。

2、通过参与《基于教学目标、内容、评价一致性的实践与研究》研修项目,提高课堂教学和研究的能力,促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3、通过参与《基于教学目标、内容、评价一致性的实践与研究》研修项目,逐步形成“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思维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

4、通过参与《基于教学目标、内容、评价一致性的实践与研究》研修项目,树立课程意识,提升对基于标准教学理念的认同度。

四、课程内容结构

五、实施环节与要求

六、内容呈现

第一单元通识培训

(一)如何研制教学指导手册

1、教学指导手册是什么?

教学指导手册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实施意见,对一学期学科教学安排的一项整体性设计,并给出了各项教学工作的参考案例。

2、教学指导手册的作用是什么?

(1)教学指导手册的作用之一:强化基于标准的教学;

(2)教学指导手册的作用之二: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

(3)教学指导手册的作用之三: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4)教学指导手册的作用之四: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3、如何研制教学指导手册?

(1)分析学习背景:

学习背景分析部分,需要重点分析学生前一学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学期将要学习的重点内容等。

(2)确定学期重点目标:

首先,依据课程标准划分各年段目标。然后,根据年段目标,分解形成学期目标。在对各项目标梳理整合完成后,以三维叙写方式表达。

(3)制订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安排、评价建议等几项内容,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补充一些校本内容。建议使用表格式呈现内容,这样可以一目了然。

(4)解读参考样例:

样例: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学手册(第八册),关于“学习背景分析”部分:本学期主要培养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对课题、课文中的句子提出自己的问题,对课文内容质疑;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理解词句、品味文章感情以及根据提示、每节主要意思进行简要复述。——分析了本学期的重点学习内容。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已初步掌握,但在把握文章的主旨上,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显不够。同时,在复述课文时,学生还只是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删减上。为此,本学期将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更多的复述课文的方法。——分析了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后续改进措施。

4、何为课程纲要?

(1)一项教育活动的专业方案、一门课程设计的提纲、对四个专业问题的一致性回答。

(2)课程纲要必须要回答四个问题:

目标: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内容:基本的素材或活动是什么?

实施:我与学生怎么去?

评价:何以知道学生已经到那里?

5、课程纲要的评议框架

(1)结构:提供了课程学习所必需背景信息;呈现的是大纲或提纲(一般是A4纸1-3页)。

(2)实质:

课程目标:源于课标与学情研究;清晰指向学科关键能力的表现;每条1-3句,三维叙写。

课程内容:第一课时分享;教材处理依据目标、学情、条件;课时安排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目标达成。

课程实施:教与学的方法与目标匹配;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景;学习方式多样;体现学科化、学期化。

课程评价:成绩结构及来源;及格线及评分规则或要求;相关补修及补考政策;体现一致性,每个要素紧扣目标,关键目标落实线索清晰。

6、课程纲要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的思考由“课堂”走向“课程”;

(2)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某门课程实施的所要条件;

(3)有利于学生明确一门课程的全貌或相关政策;

(4)有利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学业质量管理。

概括表述:作为一份课程合同;作为一份认知地图;作为一份课程计划;作为一种交流工具。

(二)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运用

1、表现性评价是什么?

(1)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特征:检测复杂/高级的目标;真实/模拟真实情境中的任务;学生的建构反应;基于评分标准的判断。

(2)表现性评价要素结构图:

2、表现性评价如何设计?

设计表现性评价的三个问题:哪些目标需要表现性评价?如何设置与目标匹配的任务?如何开发评分规则?

(1)确定表现性目标;

需要持久理解的、高级复杂的、多元智能的目标,即:传统执笔测试不能检测的目标。

(2)设置表现任务;

创设情境、提供机会让学生表现出与目标一致的能力。

设置任务时要考虑的因素:任务的结构;任务的数量;任务完成的时间;完成任务的人数;任务表现形式等。

好的表现任务:与目标匹配;学生明白;实施可行。

(3)开发评分规则。

评分规则:演绎的方法;

界定目标达成的证据的维度→明确每个维度在不同级别上的差异→用具体的、可操作的语言描述不同级别的维度的内容→检视与修改;

评分规则:归纳的方法;

选取不同水平学生作业的样例→描述分组的依据→把分组依据总结为表现的“要素”→给每个要素下一个客观的定义→检视与修改;

好的评分规则:与目标一致、学生明白、结果可信。

3、如何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1)表现性评价的运用:

形成性应用,包括课堂评价、主题活动评价;

总结性应用,包括CPESS毕业档案袋评价、中心评审课程作业。

(2)表现性评价与教学的关系;

(3)表现性评价为何促进学习:

学生可以更具体地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学生可以不断地监控“自己在哪里”;

教师可以提供促进学习的反馈信息。

(4)表现性评价如何促进学习:

在教学——学习——评价一体化关系中设计表现性评价;

充分利用评分规则提供描述性反馈;

让学生全面参与表现性评价的全过程。

第二单元各学科组的实践与研究

(一)语文学科基于标准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1、目标与实施

(1)学期目标与实施意见:

组织教师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分解各年段学习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出各学期目标。

(2)单元目标与实施意见:

在学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解、细化形成单元学习目标。

2、教学手册的总体框架

(1)教学手册的总体框架包括哪几部分?

教学手册的总体框架包括:学习背景分析、学期重点目标、单元教学计划、样例(单元课文教案示例、单元作业设计示例、阶段练习内容设计示例)等几大部分。

(2)各部分内容的作用是什么?

学习背景部分的作用:分析掌握学情;

学期重点目标部分的作用:明确一学期的重点学习目标;

单元教学计划部分的作用:统筹安排教学任务,形成比较中观的教学意识;

样例参考部分的作用:提供教师相互学习参考的示例,提升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3、单元教学计划

(1)什么是单元教学计划?

从一章或者一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称之为单元教学计划。

(2)为什么要制订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的目的、意义在于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达到用的方法巧,花的时间少,费的气力小,取得的效果好。

制订单元教学计划体现了中观的教学设计思想,可以突破单课时设计的局限性,以单元的角度实现全空间、全时间的专题学习活动设计。

(3)如何制订单元教学计划?

文本结构:一个单元教学设计中可以包括多个“一节课教学设计”和“主题式教学设计”;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资源、评价等;

设计原则:以单元为基本单位,体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单元学习的完整性;体现单元学习的层次性;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教师主导、学生探究相结合;注重单元内容的综合运用;提供评价方法及模板;

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几个基本步骤:确定教学目标→设置课时数→分析重难点→选择单元教学内容→制定单元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

4、教学设计与作业设计

(1)重点篇目的教学设计;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具体教学设计案例略)。

(2)重点单元的作业设计。

围绕一个单元主题设计的系列作业。作业设计的思路,旨在整合学科教学资源的同时,基于学生的学情特点,凭借丰富多彩的学科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结构化的主题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将静态的书本知识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二)数学学科基于标准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1、数学课程、教学:核心词的“演变”与实践解读

(1)课程标准、目标的发展: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最重要的发展变化:

“双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两能”—→“四能”(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个核心词”“十个核心词”。

(2)核心词的“演变”:

最初形态:日用计算(两个核心词);

发展变化:两个核心词—→四个核心词(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与空间观念、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课改以来:四个核心词—→六个核心词—→十个核心词。

(3)数感:

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4)符号意识:

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5)空间观念:

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2、教学内容和目标

(1)什么是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基于生成性教学思维理念,人们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的总和,也叫课程。

(2)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3)如何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与优劣。一份教材中可以用来进行教学的内容很多,哪些应该纳入到教学设计中,并对其梳理、重构、整合,再通过恰当的方式加以呈现,需要我们根据目标,深入解读文本,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寻找教材的核心价值,作教学化处理,取舍与甄选出能确保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教学内容。

3、数学学期课程纲要样例解读

(1)什么是学期课程纲要?

简单地说,学期课程纲要好比是在课程目标、学期课程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之间搭建的一副脚手架。

(2)为什么要撰写学期课程纲要?

学期课程纲要要回答三个问题:去哪里(目标)?怎么去(实施)?怎么知道去那里了(评价)?

(3)数学学科学期课程纲要样例解读。

背景:包括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本学期的重点、学习的资源条件等;

目标:需要梳理整合,以三维方式叙写(4-5条);

内容:包括单元、课程内容、课时、活动提示等,可以表格式呈现;

实施:主要包括课程资源和实施策略,实施策略是重点;

评价:包括评价方式、分值占比、等等说明等。

关键问题:在学期课程纲要中目标、实施和评价三者要体现出一致性。

4、按样例撰写学期课程纲要

(1)撰写单册学期课程纲要。

选择各自任教年级的第一学期撰写一份课程纲要,格式见参考样例。

5、根据命题蓝图设计练习

(1)制作命题蓝图;

命题蓝图通常以表格式呈现,内容包含学习领域、评价标准、试题举例、认知层次、难易程度、能力结构和题型等几部分。

(2)依据命题蓝图设计练习。

每位教师依据命题蓝图设计一份学期综合练习卷。

(三)英语学科基于标准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1、学期课程纲要、单元练习样例解读

(1)学期课程纲要样例解读;

包括:背景、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五部分;

关键问题:要体现目标、实施和评价三者的一致性。

(2)单元练习样例解读。

主要包括Listening、Writing两大部分,具体内容(略)。

2、撰写学期课程纲要

撰写一份学期课程纲要。选择各自任教年级的第一学期撰写一份课程纲要。格式要求参照样例。

3、设计单元练习卷

设计一份单元练习卷。根据某一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一份单元练习卷。

4、汇报学期课程纲要和单元卷初稿

(1)汇报学期课程纲要初稿:

面对面向指导老师汇报各自的学期课程纲要初稿。

(2)汇报单元练习卷初稿:

面对面向指导老师汇报各自设计的单元练习卷初稿。

5、学期课程纲要和单元试卷修改

(1)修改完善学期课程纲要:

根据指导老师的面授意见,修改完善学期课程纲要。

(2)修改完善单元练习卷:

根据指导老师的面授意见,修改完善单元练习卷。

(四)综合学科基于标准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1、学期课程纲要样例解读

(1)什么是学期课程纲要?

在课程目标、学期课程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之间搭建一副脚手架。

(2)为什么要撰写学期课程纲要?

学期课程纲要要回答三个问题:

目标:去哪里?

实施:怎么去?

评价:怎么知道去那里了?

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实施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

综上所述,学期课程纲要的撰写不但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它不但是一种手段,也是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对于老教师或新教师,花一些时间来撰写学期课程纲要是很有裨益的。

(3)自然学科学期课程纲要样例解读

背景:包括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本学期的重点、学习的资源条件等;

目标:需要梳理整合,以三维方式叙写(4-5条);

内容:包括单元、课程内容、课时、活动提示等,可以表格式呈现;

实施:主要包括课程资源和实施策略,实施策略是重点;

评价:包括评价方式、分值占比、等等说明等。

关键问题:目标、实施和评价三者要力求体现一致性。

2、学期课程纲要的撰写

(1)撰写单册教材学期课程纲要

选择各自任教年级的第一学期撰写一份课程纲要。

3、撰写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

(1)撰写课堂教学设计

依据学期课程纲要,撰写课堂教学设计,体现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的统一。

4、研制学期课程纲要和教学设计

(1)完成学期课程纲要

完成一份学期课程纲要,并在规定时间提交。

(2)完成教学设计

完成对应学期的教学设计,并在规定时间提交。

七、考核评价

1、完成案例点评和思考题,并参与网上互动交流(15分);

2、在线提交自己研制与修改的《**学科教学手册》1份或《**学科第*学期课程纲要》1份(30分);

4、在线提交《单元教学设计》1份、《课堂教学设计》1份或《单元练习设计》1份(20分);

5、在线提交《学习小结》1份,参与学习交流,字数300-500字(15分);

6、培训出勤考核(20分)。

评价等第说明:综合评价分值达到60分以上,为合格;超过90分,为优秀。

八、资源保障

(一)人力资源

1、校外专家:

(1)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团队提供关于课程、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等相关理论支撑;

(2)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小学部学科教研员施嘉平、高永娟、顾亚龙等老师提供有关教学指导手册、单元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及单元练习设计等的操作性指导。

2、校内骨干教师:校内各学科骨干教师提供案例范式。

(二)文献资料

1、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小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周文叶:《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应用》(讲义)

3、曹培英:《数学课程、教学:核心词的“演变”与实践解读》(讲义)

4、高永娟:《如何研制教学指导手册》(讲义)

5、崔允漷:《基于标准的教学》(讲义2015年版)

6、崔允漷等:《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崔允漷:《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8、刘良华等:《指向改进的教学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三)保障性资源

1、学校提供培训需要的场地和设施;

2、学校提供必要的培训经费保障。

九、总结反思

《基于标准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校本研修项目是一项基于教改背景下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师研修项目。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如下经验:

1、选择研修项目应突显教研修一体化的特征,这样才能达到以研促训,以训促教的目的。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我校语、数、英等学科教师学会了教学手册的研制方法,教学中更加关注“教——学——评”三者的一致性,逐步形成了我校主学科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运行体系。

2、教师研修项目的持续推进,不仅能够为校本研修活动提供丰富资源,还可以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本校教师的教学指导理念得到了更新,课程意识普遍得到了增强,课堂教学品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促进各教研团队的自身建设,教研组、备课组内部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得到了增强,团体内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团队内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在看到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

1、各学科研修任务和要求不统一。不同学科由于学科专家在指导要求上的不同,存在着研修任务和要求不统一的情况,增加了学校在研修项目组织和管理上的难度。

2、团队研修文化差异大。不同学科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团队研修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整体研修目标的达成。

后续跟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校内不同学科组之间的交流互动,在互动中促进融合与发展。

2、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者的教研修任务整合能力,真正实现教研修一体化,为教师研修减负。

3、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研修内容和研修方式,提升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完整版)教学设计培训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培训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落实教学理念的方案,是提 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下面是美文 阅读网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参考~ 篇一:教学设计培训心得体会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 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如何 设计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因此,如何内化学生 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 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 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 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 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 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 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这就是“学教并重”的教 学设计,它既强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强调充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 对于学生健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大有好处的。因此在今后 的教学中,我也应努力向“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面发展。

篇二:教学设计培训心得体会 过这次的学习,对教学设计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堂上 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结合自己的单元教学设计尝试了教 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 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自己认识到:教学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是在教 学活动中所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它规定了学习者应达到的终 点能力水平。教学评价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技术手段。通常,通 过测量来收集资料,但是测量不等于评价,测量是指以各种各样 的测验或考试对学生在学习和教师在教学过教学评价要对教学的 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教学评价,不仅仅是评价教学的结果,更 要对教学的过程,对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程中所发生的 变化加以数量化,给学生的学习结果赋以数值的过程。 还认识到:教学评价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许多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的结果为改进教学与检验教师提供依据;教学评价的 结果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提供反馈;评价作为教学研究与实 践中的一种工具,用于查明在达到一整套教学目标时,可供选择 的程序是否同样有效;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科学化,促进教学目标 的实现;有利于端正教学思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及教学预设能力的研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大家都已经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在这场重大的教育变革中每一个教师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改变自己,在新课程中重塑自己。教师角色的转变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应运而生。这些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呼唤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更新,呼唤与之相匹配的新的教学设计。但目前我们感到,当前的课堂教学设计还普遍存在滞后于新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现象,怎样才能提高我们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我们的专业素质,让学生学的轻松呢? 一、找准目前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偏重知识传授设计,忽视培养能力、智力、非智力的设计。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仍用大量的篇幅仅仅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详尽地描写教学过程,教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发现、挖掘、提炼教材中智力价值的方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发现、挖掘、创造教材中潜在非智力价值的方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挖掘、利用教材自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案。 2、偏重教学内容设计,忽视教学目标设计。目前,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是停留在完成“教学内容”的水平,而没有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高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密不可分,但其内涵和层次存在明显差异。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目标的

基础,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的升华。因此,教学设计中仅有让学生获得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方案还是远远不够的。 3、偏重课内知识设计,忽视课外知识设计。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由于对课内知识研究的比较多,联系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比较少,因此使教学设计比较单调乏味;由于缺少知识整合而使教学容量不够。表现为缺乏与本课有关的相关学科知识联系的设计,缺乏与本课有关的实践知识联系的设计等。 显然,教师们尽管接受过新课程的培训,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影响了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4、有教案的企盼却无设计的意识。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设计,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但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却从大部分教师平时的备课中发现:有些教师完全按照或基本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学参考书怎样要求,我就怎样教”去备课;也有些教师钟情于《优秀教案选》等教学参考书,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还有些教师备课时从别人的教学设计中裁剪某些环节重新组合,粘贴成简单的教学思路等。这些现象说明许多教师自身缺乏设计的意识,教学时严重依赖教科书及参考书,并逐渐在依赖中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导致有些教师离开教参无法备课,教学设计能力得不到提高。 5、只重教学前的设计却忽视了教学中的调整和教学后的反思。 当前,大部分教师撰写的教学设计仅仅局限于教学前的预先设计,基本上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部分组成。教学设计中没有关注教学对象的存在,没有预测课堂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影响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初中生物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分析 本节是第七章第一节,意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其中包括探讨人口增长趋势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从而为后续的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打好基础。 本节知识面较广,知识量较多,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环境保护是个热门话题,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认同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目前世界乃至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我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层度和保护我们的家园的一些要求和方法都不是很清楚;对保护环境,改善环境有所耳闻,但也存在一些迷惑和顾虑,他们对保护环境意义和具体措施都不是很了解。 3教学策略 通过丰富的的图片使学生对“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有所了解,知道“计划生育”的基本内容,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例,对环境保护有了感性的认识和了解。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层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小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兴趣,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在观看视频、分析表格中学会思考,学会小组分工、合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4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1)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方法,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3)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4)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资料,了解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2)通过小组收集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说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3)通过对影响生态环境的活动进行讨论,体验进行科学决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5重点难点 (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6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及分配工作,各组通过各个渠道查找相关信息。 2.多媒体课件。 7教学过程 7.1 第一学时 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师教学设计大赛实施方案

教师教学设计大赛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校本培训计划,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展示教师风采,尽快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作风扎实、专业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教师队伍,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校长室研究决定,从本学期起,对全校科任教师开展以“教学设计”为主题的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本次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袁红娟 副组长:赵桂昌、刘丽、牛免功、张强 成员:崔永喜、韩秀锦、郑晓飞、刘明明、胡坯山、李涛、李守忠、康振坤、刘晓、王秀华等各年级任课教师。 2.评委会组成 马长春、齐怀华、朱连河、朱元元、朱法柱 三、参赛项目、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 1.参赛项目:教学设计(一课时) 2.参赛人员:全校35 周岁以下(含35 周岁)的青年教师,35 岁以上可自愿参加。 (要求:无故不参加的老师将在全校范围内予以通报且取消参加本年度各类先进评比资格) 3. 比赛方式:教师集体参赛,根据指定内容,在限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学设计(不许参阅相关资料)。 4.比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5.比赛时间:第六周教师会议时间下午4:00-5 :00 6.学校教务处负责计分统计汇总;由学校公布成绩,评定奖励名次。以参赛人数的10%、20%、30%设一、二、三等奖 四、相关说明 1. 教学设计规定时间60分钟。参赛选手请在规定时间准时到达比赛地点。 2.参赛选手只允许带《课本》、《教参》、《作业本》。 3、参赛课题,进入比赛场地后公布。 4.比赛可用电脑(不允许上网和使用U盘)和提供备课用纸,参赛教师可自由选择电脑打字或手写。 5.比赛结束后,统一上交手写纸质稿或电子稿。 6.教学设计应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探究性活动过程。教案必须有课题、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设计,结合教材与学生的特点,设计上可以图文并茂。 肖家庄镇田庄小学 2011 年11 月

教师发展在线平台培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表

<教师发展在线平台>培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表 课程名称测量学 学科分类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二级) 内容时长小时 授课准备要求准备授课时,请选用深色背景版面,并使用白色或者黄色字体。切忌 使用白色背景版面。 培训课程介绍 .本学科、专业情况介绍。 .本次课程培训的主要内容和特色介绍。【建议:需突出从参训教师的实际教学出发,运用鲜活、生动的案例,使培训内容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注意从理论层面归纳总结相关培训内容,使培训内容具有概括性和代表 性,使参训教师可以举一反三】(字左右即可) 进入二十一世纪,测绘技术从传统的模拟时代过渡到数字时代,现正进入信息时代。以空间定位技 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和传统的地面测量技术相结合为特征的现代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正发 生着深刻的巨变。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也从传统的一维或二维、小范围、低精度、静态测量向三维或四 维、大范围、高精度、动态测量方向发展,使本学科更加广泛、深入地渗透到城市信息平台、城镇区域规 划与动态监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环境变化与监测、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 平台、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等领域和人们的日常 生活中。 测量学为土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土建工程建设中,测量技术应用广泛,对于土建类专业人才, 测量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 程、环境工程、给排水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都需要进行测量学课程学 习。测量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在各类土木工程建设中 需要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土木工程勘 测、设计、施工和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测量学教学总体设计;()课程的难点与重点讲解;()实践教学设计;()测绘科技的进展及其应用。 培训内容及录制日程安排 主讲教师目标:从整体上使学员建立对本门课程的全面、准确、深入 的理解,了解教学改革背景下,该课程的课程定位、教学内 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发展和最新成果。 录制1.质量工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本专业、本课程发展情况和最新成 果。若本门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请介绍该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 第一天上午 的经验和思路等。 ()2.主讲教师的对教学基本理念和方法的思考。 3.主讲教师对本门课程的总体教学设计。如课程定位、学时安排、 师资匹配、教学难重点范围、教学方法的使用等等。 本课程现代发展和最新成果; 国家精品课程测量学的建设经验与思路;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故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必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促使教师专业理想的确立; 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关键词:校本课程;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是在复杂语脉中从事复杂问题解决的文化的社会实践领域,专业能力在于主体参与问题情境,同儿童形成活跃的关系,基于反思与推敲,提炼问题选择判断解决策略的“实践性学识”。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家,其专业成长的性质是在复杂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性认识”。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途径必须基于教育职场,在具体的反思性实践中才能完成。校本课程开发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现实平台,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必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阶段与途径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制定,引起了课程权利的再一次下放“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说就是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学校的部分或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或层次的设计和开发。”[1]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出台,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学校教师在课程决策中的地位的改变——从课程决策的消费者和执行者变为课程制定与表述的积极参与者,为教师的自主权和专业地位提供了政策保证。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是参与课程的研制、收集资料、编写教材、或对原有的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或重新开发新的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每个人的作用与表现不同,但重在参与课程开发,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促进自己专业发展。教师在参与过程中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六个阶段,各过个阶段教师的表现不同。[2]个人试验:对与他人一起工作没有信心;不愿与他人分享观点;交流观点:愿意私下交流秘诀,愿意尝试同事的观点;寻求信息:非正式地拟定任务并期望成功,从事独立的搜寻工作,如查找资料等;最最低责任的参与:承担只需要有限的领导技巧的角色,在参与中不愿抛头露面;主动的参与:成为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愿意在组织和领导不同的形式活动。承担主要的领导角色:有了充分的准备去倡导并规划活动方案,监督成果并在需要维持团队工作效率时采取措施。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和课程研究者共同实践开发。教师不能把专家看成是指导者,应把他们看成是共同的研究者。二是与家长及社区有关人员一起进行课程开发活动,教师与家长们一起寻找有效的社区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资源,并与家长一起养成参与学校事务和课程开发的习惯。三是参与对学习者的兴趣、爱好、需求、特点等各方而的分析,尽量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需要。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中要把一门学科放在广阔的课程整体中加以考察.,逐渐地养成关注和参与学校整体的课程设计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功能 “无论从教师专业发展来看还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权利来看,参与课程开发都应是教师专业生活的组成部分。”[3]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是确立教师成为研究者、反思性实践家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动态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道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4]从教师专业结构来分析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1、教师专业理想的确立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范例

第一章网络的组建与运行 1.1 认识计算机网络 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 2.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知道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能说出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并知道其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与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提高分析信息的能,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认识的神秘感,提高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全局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习惯。 三、学生分析 在开始高中选修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网络技术有所应用,并初步了解一些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过程,对于应用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存在疑惑,同时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网络应用带来的方便性以及网络技术的神秘性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学生对网络技术具有天生的兴趣,充分培育和利用好学生的这些兴趣,将使教学更轻松。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在教学组织中安排学生参观网络中心,注意到学生好奇心比较大,而一般学校的网络中心设备比较多,可能网络中心本身的空间也比较小,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减少意外的发生,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在组织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注意焦点。本课设计了一个课堂任务,就是根据对网络中心的观察和管理员的讲解,画出一个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来,拓扑图对学生来说也是首次接触,怎样去表达网络的拓扑结构,应当要给与适当的引导,这里可以适当的演示一些简单的网络拓扑效果图,以便学生轻松上手。 四、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分别从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结构和应用的角度看待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与通信网络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作为本书的开首节,一方面是对学生从前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经验和知识作一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学习需要打下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涉及到计算机和通信两个领域。计算机网络对信息社会中的活动.个人发展等方面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课首先通过“交流讨论”对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进行探讨。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激发其感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概念的感性认知。通过“归纳概括与设计拓扑图”,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概括,为学生对感念的理解搭起一个支架。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概括出技术网络的基本

高校教师教学设计方案操作要点

高校教师教案设计操作要点 一、教案设计 所谓教案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案目标,对教案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由此可以看出,教案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案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案设计,教师可以对教案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案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案目标,选择适当的教案方法、教案策略,采用有效的教案手段,创设良好的教案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案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案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案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案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案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案设计是教案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案设计可以为教案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案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案效果。忽视教案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案效果,而且容易使教案走弯路,影响教案任务的完成。 1.有利于媒体教材质量的提高 国外有专家认为,在早期视听教材令人失望的情形下,“是教案设计使他们走出了困境。”后来他们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致力于严格的教案设计。” 2.有利于教案工作的科学性 传统教案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案上的许多决策都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意向作出。有经验的教师凭借这条途径也能取得较好效果,这是具有教案艺术的表现。但运用这门艺术的教师毕竟有限,而且教案艺术很难传授。教案系统设计克服了这种局限,将教案活动的设想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上,用可以复制的技术作为教案的手段。只要懂得相关的理论,掌握了科学的方法,一般教师都能实际操作。因此,学习和运用教案设计的原理是促使教案工作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3.有利于教案理论与教案实践的沟通 教案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源远流长。为了使教案活动有序有效,人们早就开始探索教案的机制,对教案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要素的相互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即教案理论。但长期以来,教案的研究偏 重于理论上的描述和完善,广大教师批评教案理论脱离实际,对改进教案工作帮助不大。这固然同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有关,而更多的原因是由于忽视应用研究,致使在实践上无法操作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被人称之为“桥梁学科”的教案设计起到了沟通教案理论与教案实践的作用。教案设计为了追求教案效果的优化,在解决教案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个别教师的教案经验升华为便于广大教师掌握和运用的教案科学,注意把已有的教案研究理论成果综合应用于教案实践,使教案理论与教案实践紧密地连接起来。 4.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教案设计是系统解决教案问题的过程,它提出的一套确定、分析、解决教案问题的原理和方法也可用于其他领域和其他性质的问题情境中,具有一定的迁移性。

(新)高校教师培训教学设计模板

贵州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1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学校: 专业:教育学 姓名: 完成时间:2014年1月5 日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什么是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和特征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2、本节课的基本概念 教育、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大一学生刚进入校园不久,上一学期主要是学习基础课程,对所学专业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这一门作为主要专业课程,对引导学生踏入专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第一章的学习是专业学习的第一课,因此,应该注重从基础入手,循序渐进。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学前教育学这门课这学期才开始,学生之前也没有学习过相关专业知识,只是从自己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看法,因此,在初步学习此门课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日常了解走向专业化。 3、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自学能力是大学生主要的学习能力之一,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的自觉性强,主动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现代媒体来获取知识,能够系统的学习知识。此外,操作能力也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专业训练所必备的能力,综合素质较好的大学生,既能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 4、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大学生不再像中小学生,思维更加成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较强,同时自己的想法也是较多,自我表现欲望增强,因此,在本课程学习中,灌输式的教学难以适应学生学习发展需要,也不符合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应该在课堂中尽量多的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并通过一定的实践,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反思。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了解教育、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的定义 了解学前教育实施形式和特征 了解学前教育不同阶段的教育理论 2、能力方面 掌握什么是学前教育,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树立全面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价值观。并通过教学相长的过程,用语言和情感的交流,使学生自信,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对待学习。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⑴学前教育的定义 ⑵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以及理论流派的观点 2、难点: 各个时期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五、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案例和知识,进行整合,准备课件 学生:预习电子数据交换的内容 六、课时安排 6个课时 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八、教学内容: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其构成研究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其构成研究 内容摘要:教学设计及其构成的研究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学界重点探讨研究的问题,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核心内容,它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小学数学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勇于创新,努力完善、优化教学模式与思路。在此,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设计要点以及对小学教学设计能力的构成做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能力现状能力构成 教学设计自上个世纪8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入我国,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并日益得到重视,教学设计是一种把教学变得科学化的手段,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然而,目前一些小学教师对于教学设计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在与具体学科结合上存在不足之处,所以很难真正的发挥其作业。小学阶段是学生奠定基础的最关键时期,数学科目在所有学科之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所以加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能力及其结构研究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师们的积极探索和

辛苦努力下,小学数学教育在教学方法、形式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也仍然存在着在教学设计能力上的欠缺和理论上不成熟,在教学中往往注重表面的东西多,与中国学生实际状况相结合少,在运用上生搬硬套,使教学设计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有的老师只是按照形式进行教学,有形而无神,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教学形式过于简单,有的单纯关注应试教授课,忽视归纳和讨论;有的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互动;也有的只注重互动、协作,却轻视引导;有的仅仅重视老经验、老方法,忽视科学设计的重要性,甚至对教学设计一知半解。 目前,小学教育教学设计方面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引导,让教师从观念上接受教学设计,建立健全的教师教学设计管理机制,注重提高教??素质,增加小学数学教师知识面,以学习培训带动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要点 所谓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将教学各个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诸多环节。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实施教学前数学教师便需要对教学行为、过程进行细致的思考与安排,即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需要小学教师不断加强学习,采众家之长,领会掌握授课设计的基本原则、技巧,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板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板 问题一:写作特点 写景:全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层层深入、开门见山),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的优美景色,让人如临其境。(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大量(叠词、成语、短句)的使用显示出(清新、雅致、通俗、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写人:全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层层深入、开门见山),通过对人物(动作、外貌、语言、表情)等生动细致的描写,将人物的(内心活动、情感态度)刻画得入木三分,语言风格(朴素、平实、幽默、活泼)。 问题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准确书写……等生字;重点掌握…… 等词语;(中)(认识.....几个生字,读准.....等多音字)(低)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现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复述\背诵优美的句子;简单说出……的含义;理解……等重点句子的意义;仿写优美句子。(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写景:学生通过分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体会(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验与人合作的过程和.......

的景色之优美。写人:通过分角色合作阅读的方式,体会(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的描写,体验与人合作的过程和......的人格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记人记事:学生通过对人物(对话、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的阅读,体会……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懂得以此为榜样(赞赏、感激、体谅、关心)别人。写景抒情: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受.....的美丽景色和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内心确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形成环保意识。 问题三之一:课程导入的设计 视听导入法:综合利用多媒体,用精心的图像资料导入课堂。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许多风景胜地,你可能去过很多地方,但是由于(时间、历史、科技)的原因,我们中的很多人还没有去过......。今天我们就通过一篇课文来游览......最(美丽的、奇幻的、神秘的)风景--.......。现在请同学们准备好,我们的旅行团马上就要出发了。设计理由: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语文教学适宜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情境,以”旅行团“的形式结合课文带领学生观看图像资料既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使学生如入文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九寨沟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九寨沟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九寨沟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风光描写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九寨沟风景图片、课文录音磁带、相关歌曲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谈话激情 你或你的亲友有人去过九寨沟吗?把你所了解的九寨沟介 绍给大家。(电视、杂志上看到的也可以,师适时出示相关图片) 3、读了课题后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⑴读生字词:潘、敏、禽(前鼻音)坪、羚(后鼻音) 宵、县、恰、窜(三拼音)掬、咀(同声韵不同声调) ⑵读句子: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 ⑶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录音范读 讨论: 1、你听了课文录音,仿佛看到了什么? 2、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九寨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4自然段) 3、其它自然段写了什么呢? 4、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4自然段) 第三段(第5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2、思考讨论:九寨沟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是个什么样的 地方( 要求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3、指导朗读:突出神奇的`、因为所以、一就、 童话世界。 4、齐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 2、哪些生字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善:上边的羊字一竖要出头。 县:里面是两横。 3、范写:善、窜、捷、禽 4、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段。 2、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九寨沟名字的由来,九寨沟是由几条神奇的山沟组成的,如果人们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仙境般的童话世界。那么九寨沟到底是个怎样美丽的仙境呢,今天让我们跟着导游一起去游览一番。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请你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上它,感受到它的美。 2、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哪几处景观?逐句找找。 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案案例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案 案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绪论 教学目标: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结构,尤其是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技能的新要求,明确学习的基本方法,熟悉常用的参考资料,为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及方法 教学难点:熟悉学习的内容及其结构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化的标准研究 一般认为,一个专门化的职业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1.提供重要的社会服务,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 2.具有一套完善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体系; 3.在本领域的实践活动中个体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 4.进入该领域需要经过组织化和程序化过程; 5.有典型的伦理规范。 (二)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研究

二、学习内容 (一)知识背景--教师职业技能的内容 1.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 2.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 3.教学工作技能(本课程内容) 4.班主任工作技能 ----教育部《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2001年5月 (二)本课程的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以一课时的教学为单位、立足于课堂教学进行研究。 1.教学设计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3.说课听课评课技能训练 三、学习方式 四、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行为要求 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

●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改传统的秧田式的座位排列为梯形式或马蹄形排列,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空间。 ●改革传统的教案书写方式(即以知识的单一传授为主线),尝试设计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案。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在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面对问题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成人所期待的完美的答案。课堂教学不追求最佳化,不追求一步到位,树立长远的教育目标,而不是将自己的目光锁定在某一个知识点上。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相联。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儿童原有经验基础上的。 ——作业的设计要丰富多样,不要强迫学生做过多的机械式的训练。倡导学生用多样的方式如绘画、语言、符号、文字等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 ——教师应该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对学生施以个别辅导。 ——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不固执己见。 ●任何时候教师的言语都应富有激励和启发。应该努力去发现学生对答中能够给予肯定的东西,并巧妙地维护学生的自尊。 ●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任何时候的评价和小组活动都应给困难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论文:浅谈如何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论文:浅谈如何提高英语教 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深化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设计是课程理念、标准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最为重要环节之一。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但没有在教学设计层面为广大教师提供具体化的帮助。因此,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设计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在教师中普及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形成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操作方式。通过对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的反思、研讨,形成一批具有新课程背景、有示范性的有效教学设计案例,提高教师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研究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改变教师“教材本位”的思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恰当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英语教师中普及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2.形成英语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精品案例,供教师学习和作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参照,选择一些典型教材内容,进行课例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研讨,发现问题,形成可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参考的系列化的案例,从而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初步探索适合我区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研究准备采用以学科骨干带动全体的方式,骨干教师为主研人员,全区英语教师参与的方式;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的方式,把本次课题研究与全区日常教研活动相结合,针对课题研究的需要,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推广阶段。 (一)准备阶段(2007.9—2007.11) 1.健全组织,成立课题主研小组。 2.学习外省、市有关该课题的研究资料。 3.建立本课题资料室,购置相关图书资料,订报刊杂志,为实验教师学习创造条件。 4.进行教师调查。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第一,许多教师对《英语课程标准》理解得不透彻。 第二,许多教师对教学设计缺乏正确的认识。 第三,许多教师不清楚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特点,根据不同课型,如何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

20 □胡银林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 研究前沿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整体性课程变革。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课程改革也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青浦区初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集义务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9年。它的诞生也是顺应了以人为本、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于迄今没有统一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没有统编教材和评价运作机制的初职校来说,要对学生实施基础文化和初等职业技术培训双重教学任务,教师专业发展是何等的艰难。 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盲、聋、弱智学校课程方案》,初等职校未列其中。 这对我们初等职校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但也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也就是说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是“以学校为本” ,“以学校为基础”,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中、在具体的实践中、 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是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由于初等职校的生源是以轻度智障为主的学习困难学生群体,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普遍都很薄弱,同一班级内的学生个体内及个体间差异很大,普通中学的教材跟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有较大差距,很难适应他们的需要。为此,我们以构建“学做人、学文化、学技术”教材体系为目标,以适应初职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为使他们今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而有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不仅构建起了学校的课程体系,还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各类校本课程和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事实证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是双向的、是互利的。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研修 (一)举行校本课程培训 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如达不到一定要求,就不能有效的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因此教师在课程开发前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的课程观念,必须具备课程知识和课程开 发能力,必须具备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必须具备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并成为一个对自己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基于我校当时教师专业水平的现状,我们也深感到校本课程开发带给我们教师的巨大挑战,同时它也为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在市、区各级领 导和教育专家们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 1、理论培训:为了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教材编纂工作,了解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课改理念,我们聘请教育局领导、特教专家、专业技师来校作有关课程理论方面专题培训,使我校教师了解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向,了解轻度智障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2、知识培训:我们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市教研室和区教师进修学院的专家教授组织教师就“教材体系、知识结构、编写原则、 编纂技能”等进行专项培训。通过培训与实践,教师们都能自觉地从课程结构的整体出发,全面理解分析学科知识的结构,对所教学科、专业的课程有了全面认识。 3、能力培训: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与教材编纂的同时,我们又结合科研课题与教研组建设,组织教师参与教学参考资料的研究与编写。进行专业应知命题、 题库建设、专业应会考纲编制和专业技能考证项目标准等专项能力的培训。构建“教、修、研”一体化培训模式,形成了一条“教学实践———学习 型组织———团队研究———再指导实践”的培训链,使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的实践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开发校本课程 1、从国家课程包括学校开设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出发,努力夯实学生的基础。文化课的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能力和水平,减少他们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障碍,达到相当于初中学历的水平;专业技能的学

教学设计方案

《荷叶圆圆》 设计者王晓华铁岭县种畜场小学 一、概述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本 课共需2课时。课文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 激发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 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能准确读出生字卡片上的生字字音并且认清字形。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2)教师具体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然后 3 —5自然段,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3)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注意到读书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联系生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在6?7岁的年龄段中,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较好地接受活泼有趣、直观形象以及贴近生活实际的知识。 2.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有个性的学习方法,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3.学生有较好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识水平,因此确定主要运用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策略,运用自主读一一作读一习说”的学习方法,使 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他们熟读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以 及团结合作意识。通过提供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和进行创新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识字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促进思 维的深层次加工。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资源准备:教师所用的荷叶、字词贴图、网络课件、教材,学生所用的教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