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T能力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_基于IT治理的视角_谢卫红

IT能力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_基于IT治理的视角_谢卫红

IT能力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_基于IT治理的视角_谢卫红
IT能力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_基于IT治理的视角_谢卫红

第27卷第6期研究与发展管理

R&D MANAGEMENT Vol.27No.6文章编号:1004-8308(2015)06-0124-11IT 能力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基于IT 治理的视角

谢卫红1,成明慧1,王田绘1,王永健2

(1.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州510520;2.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510640)摘要:选择珠三角221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IT 能力对吸收能力的作用机理与

IT 治理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知识广度IT 能力与知识深度IT 能力均对潜在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

响;流程导向IT 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无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导向IT 能力通过潜在吸收能力影响现实吸收能力.IT

治理在知识深度导向对潜在吸收能力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同时也对流程导向IT 能力与吸收能力的关系产生影

响.这些结论有助于理解不同IT 治理背景下IT 能力影响吸收能力的作用机理,为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IT 能力;吸收能力;IT 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4-02-11;修改日期:2014-09-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形势下中国企业整合战略与动态竞争研究”(70832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战

略联盟中企业IT 能力、联盟能力与联盟绩效的关系研究”(13BGL05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广东制造企业区

域多元化控制与绩效关系研究:IT 能力视角”(S2013010013545).

作者简介:谢卫红(1969—),女,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组织理论与发展战略、技术创新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不断创新成为企业构筑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现有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外部知识源在企业的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将外部知识转化为企业的创新成果却取决于其自身吸收能力的大小[1].因此,提高吸收能力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这也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多集中在以下方面:企业的知识基础,如先验知识、员工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等;企业内部R&D 投入[2];组织管理因素,如组织学习机制、组织文化等;知识环境,包括企业社会资本[3]和外部知识环境[4].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IT )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如何在巨量的信息面前做出有效选择成为企业的一个巨大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IT 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在实证研究方面,研究者发现无论是对员工个人的吸收能力,还是组织的吸收能力,IT 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5-6];而彭泽余等[7]以及Roberts 等[8]则从理论层面分析认为IT 能力能够促进企业吸收能力的提升,并且Roberts 等还基于互补理论分析认为IT 能力影响吸收能力的过程中,与之相适应的组织资源和机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见解极大拓展了我们对IT 能力与企业吸收能力关系的理解,但遗憾的是,尚无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Weill 和Ross [9]通过对欧美大量跨国企业的研究发现,

企业IT 能力的建立与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的IT 治理机制,这也是企业能够从IT 中获得更多价值的重要保障.由此推断,良好的IT 治理机制对于促进IT 能力对企业吸收能力的提升作用同样有着重要影响.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本文以珠三角企业为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分析IT 治理在IT 能力与企业吸收能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进而揭示IT 能力影响吸

收能力的内在机制,

以期为企业利用IT 提高吸收能力提供有益的指导.1

理论分析与假设1.1吸收能力及其内部关系

Cohen 和Levinthal 对企业微观层面的吸收能力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们将企业吸收能力定义为企DOI:10.13581/https://www.doczj.com/doc/7514366070.html,ki.rdm.20151106.001

业识别、消化新的外部信息并将它应用到商业活动中的能力[10].随后,一大批学者被吸引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当中,对企业吸收能力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直至2002年,Zahra 和George [11]在整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对吸收能力的构成进行系统阐述,将吸收能力划分成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两大类.他们的研究获得了广泛认可,对后续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所关注的也是这两类吸收能力.

在Zahra 和George [11]的研究中,潜在吸收能力包括知识获取和知识消化两种能力,而现实吸收能力则包括知识转化和知识应用两种能力.其中,知识获取能力是指企业识别和获取有价值的外部知识的能力;知识消化能力是指分析、处理、解释和理解外部知识的能力;知识转化是指企业开发和完善用以加快对现有知识和新消化的知识整合的流程的能力;知识利用是指通过将新吸收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经营中,同时产生新的知识的能力.从上述定义来看,企业对知识的转化和利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对知识获取与消化,良好的知识获取和消化将极大促进企业对知识的转化和应用,也就是说,潜在吸收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有促进作用[11].2012年Cepeda 等以286家西班牙大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吸收能力与创新关系时,发现潜在吸收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12].但在中国情境下,有关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之间的实证研究暂无.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

潜在吸收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1.2IT 能力及其与吸收能力的关系

Ross [13]最早提出了IT 能力的概念,认为它是控制与IT 相关的成本以及通过实施IT 来实现企业目标的能力.而使其被人们广泛关注的则是Anandhi 和Bharadwaj ,他们认为IT 能力是组织调用和部署IT 资源的能力,并基于资源基础观的视角将企业的IT 资源划分为3类,并认为IT 能力是3类IT 资源相互作用的结果[14].这一划分方式逻辑清晰、简单明了,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但Sam-bamurthy 等则从实物期权视角定义了组织的IT 能力,认为它是一系列由信息技术引致(IT-enabled )的以电子化的组织工作流程和知识系统形式存在的能力,也称为数字期权(digital options ),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能够增强组织的流程和知识资本,IT 能力分为流程导向IT 能力与知识导向IT 能力.这两者又根据关注点的不同划分为广度(reach )和深度(richness )两个方面[15].本文采用Sambamurthy 等的划分方式,将IT 能力分为两大类、4个维度:流程广度导向IT 能力、流程深度导向IT 能力、知识广度导向IT 能力以及知识深度导向IT 能力.具体而言,流程广度导向IT 能力是指组织商业活动中业务流程涉及的范围,如将供应链上更多的合作伙伴纳入流程中;流程深度导向IT 能力是指组织商业活动中业务流程的有效性,如通过优秀的订单处理流程提升效率;知识广度导向IT 能力是指公司知识资产的全面性和可获得性,如员工是否可以方便地在公司内部系统获得全面的业务相关知识;知识深度导向IT 能力反映的是知识的共享和重构,如研发人员通过讨论提出了更好的产品设计方案[16].

1.2.1IT 能力与潜在吸收能力关系信息处理理论认为组织就是一个对内外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系统,获取和消化外部信息是企业潜在吸收能力的核心.而IT 最本质的功能便是处理信息[17],从这一视角看,IT 能力对提高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流程广度导向IT 能力和流程深度IT 能力确保了企业能够与供应链上的伙伴进行实时的信息共享和交流[15].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和物流管理系统等直接与供应商、客户、政府等保持联系[18],确保企业尽可能及时获取外部可靠的顾客需求或技术变革的信息,大大提高了企业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从而有助于企业提高潜在吸收能力.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知识广度导向IT 能力和知识深度导向IT 能力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员工将获取的外部信息进行分享、交流,进而促进对新信息的消化.具体地说,企

业内部的电子交流社区使得员工可以随时分享、

交流从内外部获取的信息、知识,这有利于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促进对新信息、新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潜在吸收能力[19].现有理论研究结果也显示IT 能力对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如Malhotra 等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研究发现IT 基础设施的建

立确保了高质量的信息交流,

可以使企业获得来自合作伙伴的信息,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潜在吸收能力[20];Roberts 等从理论上发现IT 有助于提高企业识别有价值外部知识的能力,从而增强组织的知识消化能力[8].基于以往国内外研究分析发现,从数字期权视角下研究IT 能力与潜在吸收能力之间关系的实521第6期谢卫红等:IT 能力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621研究与发展管理第27卷

证研究暂无.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IT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H2a流程广度导向IT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H2b流程深度导向IT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H2c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H2d知识深度导向IT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1.2.2IT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关系基于信息处理视角,IT能力对企业现实吸收能力同样具有促进作用.上一部分的理论阐述已经表明IT能力在获取和消化外部信息进而提升潜在吸收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获取和消化外部信息是转化和利用的前提,这已经潜在表明了IT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的意义.事实上,IT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整合新旧知识并将新知识加以利用方面.首先,通过电子交流社区、视频会议等IT应用,员工之间可以将消化的新信息或知识进行分享、转移[19],这有利于新信息和知识在整个组织的流动和转化.其次,利用知识仓库、数据库等IT应用,企业可以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分析和整合,这有助于员工产生新的想法或创造新的知识,进而促进新知识的应用[18].现有研究也表明IT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如Davenport和Pruzak认为IS系统有助于组织单元间的数据或知识在整个组织的流动、转化,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现实吸收能力[21];Cepeda-Carrion等认为IS(information systems)能力是管理人员加强吸收能力的工具,有效地使用IS能力确保了知识在网络中快速传播和利用[12];Roberts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的角度对IT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间关系进行探讨发现IT能力除了对知识的转移有作用,对企业应用知识也有正向影响[8],但这一结论有待进一步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IT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H3a流程广度导向IT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H3b流程深度导向IT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H3c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H3d知识深度导向IT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1.3IT治理的调节作用

IT治理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Brown[22]提出的信息系统治理.Sambamurthy将IT治理与公司治理的有关概念相结合,提出IT治理的权变理论[22].基于IT基础设施、IT使用管理、项目管理3个IT决策活动的集权度,Sambamurthy等将IT治理分为集权、分权和联邦3种模式[15].此后,IT治理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对IT治理的定义不一,对IT治理研究的偏重点也不一.唐志豪等将IT治理研究归纳为控制型和引导型两大流派,前者强调IT治理中的控制因素,研究的是如何平衡IT风险与回报,控制企业IT资源的运用,实现IT资源的有效性和效率;而后者强调通过权责利制度安排来提高IT治理水平[24].随着IT治理相关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IT与其绩效并不完全相关,更多学者倾向于从保障其绩效的组织结构、流程与沟通机制来研究IT治理.其中国内学者高皓等将IT治理分为组织结构、治理流程和关系机制3个维度,组织结构指负责IT决策的正式组织设计与责任担当框架;治理流程指IT决策制订与监控的正式流程、技术与步骤;关系机制包括业务与IT的合作、沟通对话与共享学习[25].本文认同这一维度划分,并从这3个维度探讨IT治理.

互补经济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资源之间存在依赖性,相互支持和互补[26].从资源基础观视角看,IT能力是组织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其能否发挥最大价值取决于组织中其他关键性资源的配合[27].IT治理作为组织针对IT实施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是IT能力的一种关键性互补资源[28].这意味着IT能力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很可能受到IT治理的影响.当企业拥有较高的IT治理水平时,企业将设有专门的IT委员会,将制订规范的IT战略规划以及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机制促进业务部门和信息部门的沟通等[25],这些良好的制度安排一方面确保了企业对IT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IT投资、使用和管理的科学化决策,这将有利于IT能力的发挥,增强IT能力对吸收能力的促进作用.而当企业的IT治理

水平很低时,企业缺乏专门的IT 委员会,没有规范的IT 战略规划,在业务部门和信息部门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等,这将使企业对IT 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IT 上盲目进行投资,最终阻碍IT 能力的发挥,并减弱IT 能力对吸收能力的促进作用.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也表明IT 治理是IT 能力价值发挥的重要调节变量,Tanriverdi 的实证研究表明,IT 治理是IT 能力发挥绩效价值的重要调节变量[28];国内学者孙晓琳和王利良认为IT 治理有助于企业管理好IT 能力,从而促进IT 能力的发挥[27].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

IT 治理在IT 能力和潜在吸收能力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H4a

IT 治理在流程广度IT 导向能力与潜在吸收能力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H4b

IT 治理在流程深度IT 导向能力与潜在吸收能力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H4c

IT 治理在知识广度IT 导向能力与潜在吸收能力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H4d

IT 治理在知识深度IT 导向能力与潜在吸收能力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H5

IT 治理在IT 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H5a

IT 治理在流程广度IT 导向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H5b

IT 治理在流程深度IT 导向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H5c

IT 治理在知识广度IT 导向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H5d IT 治理在知识深度IT 导向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2

数据与研究方法2.1样本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抽样方式为随机抽样,问卷发放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我国珠三角地区.调查对象主要是企业中高层管理者,问卷主要通过3种途径发放:①委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发放;②通过在读MBA 学员发放;③直接发放给企业.基于文献研究设计了原始问卷,在正式发放问卷之前,抽取了20位MBA 学员和10家企业进行了预调查,并请他们对问卷提出修改意见,根据反馈对问卷进行修正,最终形成正式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259份,去掉随意填写等无效问卷38份,获得有效问卷221份,有效回收率为36.83%.所获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2.2变量测量

1)IT 能力.参照Sambamurthy 等[15]、Lee 和Lim [18]的观点,将IT 能力划分为流程广度导向IT 能力、流程深度导向IT 能力、知识广度导向IT 能力和知识深度导向IT 能力4个维度.由于没有现成的量表,本

文基于上述学者对概念的界定和描述,

并通过企业访谈设计了该量表,共15个题项.其中,流程广度导向IT 能力4个,流程深度导向IT 能力5个,知识广度导向IT 能力和知识深度导向IT 能力各3个,在预测试721第6期谢卫红等:IT 能力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821研究与发展管理第27卷

的过程中发现第4个题项不理想(CITC值为0.299<0.5),所以将其删除.因为是自主开发量表,因此对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所得KMO值为0.887,表明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表2结果显示,IT能力的维度划分与理论有所区别,其中流程导向IT能力不能分为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即IT 能力实际被划分为3个因子:流程导向IT能力、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以及知识深度导向IT能力,一共解释了总变异的68.615%,表明其具有合理性.

表2IT能力探索式因子分析结果

Tab.2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IT capability

变量与具体题项F1F2F3

F1流程导向IT能力

1.各部门不管地理位置如何,都能够实现信息的跨部门直接共享0.595

2.公司通过电子链接(如信息发布平台)能够与供应商直接进行信息共享0.803

3.公司通过电子链接(如信息发布平台)能够与客户直接进行信息共享0.845

5.公司通过电子链接(如信息发布平台)从供应商处获取的信息十分可靠0.765

6.公司通过电子链接(如信息发布平台)从客户处获取的信息十分可靠0.768

7.公司用户界面上的所有应用都有明确易见的入口0.667

8.公司能够不断应用最新的IT技术0.631

9.公司通过不同媒介为下游用户提供大量各种信息0.583

F2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

10.公司员工可以很容易地从公司内部网中获取企业生产或管理实践中对业务属性统一编码的

0.799最佳技术、方式、方法

11.公司对所有知识归类整理,编制了目录及查找指南0.857

12.公司的信息系统支持员工收集与企业相关的各种外部知识0.764

F3知识深度导向IT能力

13.公司在日常交流中大量使用了视频会议等先进的IT工具0.736

14.公司的信息技术使来自各种背景的管理者很容易一起开发新知识0.843

15.公司的信息技术增进了管理者之间的交流、了解和信任0.814

2)吸收能力.包含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两个维度,具体主要参考了Jansen等[29]的研究中有关吸收能力的量表.潜在吸收能力5个题项,现实吸收能力5个题项.在预测试的过程中发现现实吸收能力的第2个题项不理想(CITC值为0.033<0.5),所以将其删除,最终正式问卷中现实吸收能力只有4个题项.潜在吸收能力的测量题项为:①公司为获得新知识经常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流;②公司员工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得业内信息(与行业伙伴吃饭和贸易伙伴聊天);③公司经常与顾客、第三方(如会计事务所、咨询公司)交流来获取新知识;④公司能够快速分析和理解变化的市场需求;⑤公司能快速理解外部的技术/服务机遇.实现吸收能力的测量题项为:①公司员工会主动学习和积累未来可能用到的新技术或知识;②公司员工很少分享实践经验(反向测量);③公司定期讨论市场发展趋势和新产品开发事宜;④公司员工都清楚公司各项活动应如何执行;⑤公司很容易推行新产品/新服务.

3)IT治理.参照高皓等[25]对IT治理内涵和维度的划分,从组织结构、治理流程和关系机制3个维度对IT治理机制进行测量,共12个题项.IT治理结构的测量题项为:①IT问题是公司董事会会议常规议题,并设有专门的IT委员会;②公司高管团队会经常就IT投资的先后顺序和额度进行讨论;③公司业务与IT高管会经常就特定的IT问题而召开正式会议;④公司的信息主管(CIO)通常只需向总经理(或CEO)汇报;⑤公司高管认为IT部门是利润中心而不是成本中心.IT治理流程的测量题项为:①公司有非常正式、规范的IT战略规划和投资审批的流程;②公司的IT价值追踪机制能够确保公司从不同角度评价IT项目的价值(整体贡献、部门贡献、卓越运营等);③公司通常将IT投资分摊到各个业务单位或职能部门以更好地反映业务实质;④业务部门与IT部门之间有正式的IT运营或服务协议.IT治理关系的测量题项为:①公司设有各种机制以促进业务与IT部门之间的沟通;②公司高层领导对IT的实施非常重视,并以实际行动予以支持;③公司会利用各种渠道向员工普及其IT管理制度及相关知识.上述所有题项均采用Likert5级刻度来度量,1 5表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2.3信度与效度检验

变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在信度检验方面,IT 能力的3个维度、吸收能力的两个维度以及IT 治理的Cronbach's α值都在0.8以上,表明变量的内部一致性非常高.在效度检验方面,除IT 能力以外的其他变量的测量均参照国内外学者开发或运用的成熟量表,并经过企业访谈、专家咨询以及预调查等步骤进行修正,因此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在区分效度方面,采用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进行检验.本研究使用6个变量构建一个6因子模型,并与Harman 单因子模型比较,结果表明,6因子模型明显优于单因子模型,尽管RMSEA 为0.09,但黄芳铭[30]认为,只要不大于0.1仍可接受.此外,其他拟合指标都高于建议值,表明本研究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各变量具有较高的判别效度.最后,本研究中所有题项的标准负荷都大于0.6,T 值显示因子负荷都具有显著性,表明各变量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表3

各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Tab.3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 result of each variable 变量

测量指标分量表Cronbach's α总量表Cronbach's αIT 能力流程导向IT 能力0.905

0.922知识深度导向IT 能力0.854

知识广度导向IT 能力0.854

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0.864

0.9现实吸收能力0.831

IT 治理

IT 治理0.9466因子模型

χ2/df =2.77;RMSEA =0.09;NFI =0.94;IFI =0.96;CFI =0.96;NNFI =0.95Harman 单因子模型χ2/df =6.26;RMSEA =0.18;NFI =0.85;IFI =0.87;CFI =0.87;NNFI =0.85

3

假设检验与结果3.1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在进行结构方程分析之前,通常先考察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揭示变量之间统计关系的强弱.由表4可知,IT 能力3个维度、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和IT 治理之间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为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以及调节效应的检验提供了必要前提.

表4

各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及相关系数矩阵Tab.4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atrix of variables 变量

平均值标准差123451.流程导向IT 能力

3.2750.80912.知识深度导向IT 能力

3.240.9090.549**13.知识广度导向IT 能力

3.250.9420.590**0.570**14.潜在吸收能力

3.4980.7850.397**0.472**0.452**15.现实吸收能力

3.320.7660.426**0.494**0.448**0.690**16.IT 治理

2.9740.880.561**0.579**0.646**0.408**0.505**注:*、**、***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p <0.1、p <0.05和p <0.01;下同

3.2整体模型构建

本研究各构面的信度、效度和关联度均达到可接受的水平,表明用单一衡量指标代替多重衡量指标可行.本文依据Marsh 等[31]提出的无约束模型(加入乘积指标的结构方程),先将变量做中心化变换,然后根据加入乘积指标的规则,构建整体理论模型(见图1).在该模型中,参照学者吴艳和温忠麟的题项打包处理方法[32],将流程导向IT 能力的8个题项中意思相近的题项分成3类,分别做均值后进行中心化得到3个指标P1、P2、P3;同样对IT 治理3个子维度的题项进行类似处理,得到ZL1、ZL2、ZL3,而模型中的其他显变量则分别代表各自的具体测量题项.由于研究中所涉及的变量类别不同,调节效应的分析方9

21第6期谢卫红等:IT 能力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法应有所不同,当调节变量和自变量都是潜变量时,结合本研究的实质,选择采用Marsh 等[31]提出的无约束模型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无需参数约束、程序简化且目前较为常用

图1整体模型

Fig.1The overall model

根据统计分析专家温忠麟等[33]的建议,调节变量在统计上可用变量之间的乘积项实现.本研究采用流程导向IT 能力?IT 治理、知识广度IT 能力?IT 治理、知识深度IT 能力?IT 治理表示IT 治理分别与IT 能力3个维度的交互作用.参照温忠麟和侯杰泰交叉相乘的做法[34],将P1\P2\P3\ZL1\ZL2\ZL3的因子荷载值按照“大配大、小配小”的原则配对相乘得到P1?ZL3、P2?ZL1、P3?ZL2,表示流程导向IT 能力与IT 治理的交互作用(流程导向IT 能力?IT 治理).通过类似处理方式得到知识广度IT 能力?IT 治理、知识深度IT 能力?IT 治理.

3.3假设检验结果

将模型放入Liseral8.70软件中运行进行假设检验.由于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打包以及加入了乘积项等二次处理,所以要对模型的拟合情况进行多方面的审视.本文采用Bagozzi 和Yi [35]的建议,从模型的基本拟合度、内在结构拟合度以及整体模型拟合度3个方面来衡量结构模型与整体理论模型是否适配.从基本拟合度来看,各显变量的因子载荷在0.69 0.9之间,全部落在他们给出的合理范围(0.5 0.95)内;从内在结构拟合度来看,各潜变量的组合信度在0.85以上,平均萃取变异量在0.55以上,符合标准;而从整体模型拟合度来看,其拟合指标为(χ2/df =2.06;RMSEA =0.069;NFI =0.93;IFI =0.96;CFI =0.96;NNFI =0.96),在理想的范围内.综上所述,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将模型中系数不显著的路径关系删除后得到图2所示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潜在吸收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影响很显著(r =0.78,p <0.01),H1获得支持.在IT 能力3个维度对潜在吸收能力的直接影响中,知识深度和知识广度导向IT 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的正向影响非常显著(r =0.44,p <0.01;r =0.33,p <0.05),H2c 和H2d 获得支持,而流程导向IT 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没有直接影响,H2a 和H2b 未获支持;但是,IT 能力的3个维度对现实吸收能力都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H3未获支持,但要注意的是,知识广度导向和知识深度导向IT 能

031研究与发展管理第27卷

图2整体模型的最终检验结果Fig.2The final test results of overall model

力通过潜在吸收能力间接影响现实吸收

能力,其间接效应分别为0.2574(0.33

?0.78)和0.3432(0.44?0.78).

对于IT 治理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

表明,IT 治理在知识深度导向IT 能力对

潜在吸收能力的影响中起显著的正向调

节作用(r =0.52,p <0.01),即IT 治理

水平越高,知识深度导向IT 能力对潜在

吸收能力的正向影响越大,H4d 获得支

持;在流程导向IT 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

的影响中,IT 治理起到正向调节作用(r

=0.25,p <0.1),H5a 、H5b 获得支持;同时研究中得到一个与假设相反的结果:在流程导向IT 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的影响中,IT 治理起到负向调节作用(r =-0.41,p <0.05),H4a 、H4b 获得反向支持;其余的3个假设H4c 、H5c 、H5d 未得到支持.此外,作为调节变量的IT 治理对现实吸收能力存在显著直接正向影响(r =0.21,p <0.1).为进一步分析IT 治理调节作用的具体表现,根据Gregory 和Mohan [36]的研究,绘制了交互作用效果图(见图3).图3中的高、低IT 治理分别为IT 治理的?1个标准差.交互效应比较在不同水平的调节变量情景下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斜率(而不是绝对值)[37].由图3(a )可知,在高IT 治理水平下,知识深度导向IT 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而在低IT 治理水平下,知识深度导向IT 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具有负向影响.结果表明在低IT 治理水平下并不需要高水平的IT 能力.这可能是因为低IT 治理水平下,IT 能力无法充分发挥.这一结果进一步强调了IT 治理的重要性.图3(b )显示了IT 治理对流程导向IT 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关系的调节作用.然而本文得到一个与假设不一致的现象,由图3(c )可知,在高IT 治理水平下,流程导向IT 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不是正向影响,而是负向影响;而在低IT 治理水平下,流程导向IT 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是正向影响

(a )对知识深度导向IT 能力

和潜在吸收能

力(b )对流程导向IT 能力与现实吸收能

(c )对流程导向IT 能力与潜在吸收能力

注:———高IT 治理水平;----低IT 治理水平图3IT 治理的调节作用

Fig.3Moderation effect of IT governance

4

结论与讨论4.1结果的理论分析

本文以珠三角地区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将IT 能力划分为流程导向IT 能力、知识深度导向IT 能力和知识广度导向IT 能力,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接着,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IT 能力与吸收能力的关系以及IT 治理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

1)在IT 能力与吸收能力的关系中,尽管本文只发现知识导向IT 能力(包括深度和广度)对潜在吸收能力有直接的显著正向影响,但通过潜在吸收能力,知识导向IT 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有间接影响;不131第6期谢卫红等:IT 能力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231研究与发展管理第27卷

过,流程导向IT能力对吸收能力(包括潜在和现实)既没有直接影响也没有间接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IT能力确实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吸收能力,这与已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与现有研究比较后可以发现,本文的研究更为深入和细致.例如,彭泽余等[7]从理论上对IT能力与潜在吸收能力及现实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而Liu等[6]将IT能力和吸收能力都作为单一维度进行研究.相比而言,本文不仅从实物期权理论视角对IT能力的维度进行了划分,同时还将吸收能力分为两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对IT能力与吸收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知识导向IT 能力对企业吸收能力有显著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而流程导向IT能力对吸收能力的影响都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流程导向IT能力作用的发挥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上述研究结论将能够拓展和丰富有关IT能力与吸收能力关系研究的理论文献,加深对两者关系的理解.

2)本文对吸收能力的两大维度———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的内部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潜在吸收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潜在吸收能力在知识导向IT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的关系中有完全中介作用.有关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的关系问题,Zahra和George[11]认为,潜在吸收能力正向影响现实吸收能力是显而易见的,但一直鲜有实证研究对此予以支持,直到2012年,Ce-peda-Carrion等[12]才对其进行实证检验,而本文获得与之相一致的结论.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吸收能力的内涵和其形成机制,以及IT能力影响吸收能力的内在机制.

3)本文首次提出并证实IT治理在IT能力与吸收能力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从图3(a)和图3(b)可以看出,在IT治理水平较低时,知识深度导向IT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的影响是负向,并且流程导向IT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的影响也是负向的,而当IT治理水平提升至一定程度后,上述两个关系将从负向变为正向;但与本文设想不一致的是,流程导向IT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的影响在高IT治理水平上是显著负向的,而在低IT治理水平上是显著正向的,即IT治理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将对IT能力与企业吸收能力的关系造成不利影响.这一研究结论有力地支持了Roberts等[8]关于IT能力作用发挥需要组织互补资源或机制支撑的观点,也为理解IT能力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内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4.2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本文主要的理论贡献在于深入揭示了IT能力影响吸收能力的内在机理:一方面,从实证的角度对实物期权视角下IT能力维度进行验证,并进一步研究了IT能力不同维度对不同类型吸收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首次提出并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IT治理对IT能力与吸收能力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机理.本研究的结论极大地丰富了现有关于IT能力、吸收能力以及IT治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将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利用IT提升吸收能力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IT能力对于提升吸收能力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IT能力对提升企业吸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知识导向IT能力,因此管理者要推动企业内个人间的交流,重视知识存储、信息处理系统的使用,从而提高知识库中编码知识的可获得性和全面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流程导向IT能力的忽视,加强流程导向IT能力,可以提高企业吸收知识的质量与效率,促进企业创新.

企业管理者需要特别重视IT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这将有助于发挥IT能力作用.本研究表明,IT 治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加强知识深度IT能力与潜在吸收能力的正向关系,也有利于流程导向IT能力提升现实吸收能力,因此提高企业IT治理水平对于发挥IT能力的作用至关重要.企业可从以下方面入手:①设立适宜的IT治理机构,如专门的IT委员会、IT相关会议制度;②制订合理的IT治理战略规划、投资审批、IT价值评价等流程;③业务部门与IT部门间建立融洽的关系,普及IT相关知识.但是,在IT治理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流程导向IT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会有负面影响,管理者要注意防范.此外,现实吸收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潜在吸收能力的增强,即提高知识的有效利用水平有赖于知识的获取和自身消化水平的提高,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加强与企业伙伴、顾客与第三方之间的交流,从而获取新的信息知识,同时,企业在利用IT的过程中,也要在这一方面进行投入.

4.3研究不足

本研究仍存在着一些不足.①选择珠三角地区企业作为调查对象,所得结果对其他地区的适用性还

有待进一步的验证.②因时间限制及数据收集难度问题,采用了较易取得的截面数据,但IT 治理、IT 能力以及吸收能力的提升均是一个动态过程,有待利用案例研究等方法对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后继研究.

③IT 能力对吸收能力的作用过程是否还受到其他调节变量的影响,

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参考文献

[1]钱锡红,杨永福,徐万里.企业网络位置,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一个交互效应模型[J ].管理世界,2010

(5):118-129.

[2]付敬,朱桂龙.知识源化战略、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产出的影响研究[J ].科研管理,2014,35(3):25-34.

[3]陈劲,蒋子军,陈钰芬.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2011,41(5):71-82.

[4]陈茵,徐二明.不同外部知识环境下企业吸收能力的动态重构[J ].科学学研究,2013,31(7):1050-1059.

[5]Jiménez-Castillo D ,S nchez-Pérez M.Nurturing employee market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 through unified in-

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3,50(2):76-86.

[6]Liu Hefu ,Ke Weiling ,Wei K K ,et al.The impact of IT capabilities on firm performance :The mediating role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supply chain agility [

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3,54(3):1452-1642.[7]彭泽余,糜仲春,孙永强.信息技术引致的吸收能力和组织的竞争优势[J ].中国科技论坛,2011(3):106-112.

[8]Roberts N ,Galluch P S ,Dinger M ,et al.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Review ,syn-

thesi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 ].Information Systems ,2012,6(1):25-40.

[9]Weill P ,Ross J W.IT governance :How top performers manage IT decision rights for superior results [M ].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4:63-67.

[10]Cohen W M ,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J ].Admin-

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

1990,35(1):128-152.[11]Zahra S A ,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 [J ].Academy of Man-

agement Review ,2002,27(2):185-203.

[12]Cepeda-Carrion G ,Cegarra-Navarro J G ,Jimenez-Jimenez D.The effect of absorptive capacity on innovative-

ness :Contex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capability as catalysts [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23

(1):110-129.

[13]Ross J W ,Beath C M ,Goodhue D L.Develop long-term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IT assets [J ].Sloan Man-

agement Review ,1996,38(1):31-42.

[14]Anandhi S ,Bharadwaj.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

anc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 ].MIS Quarterly ,2000,24(1):169-196.

[15]Sambamurthy V ,Bharadwaj A ,Grover V.Shaping agility through digital options :Reconceptualizing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ntemporary firms [J ].MIS Quarterly ,2003,27(2):237-263.

[16]谢卫红,王田绘,成明慧,等.IT 能力、二元式学习和突破式创新关系研究[J ].管理学报,2014,11(7):1-8.

[17]Tippins M J ,Sohi R S.IT competency and firm performance :Is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missing link ?[J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24(8):745-761.

[18]Lee O K D ,Lim K H.Redefining 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based capabilities with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multiple levels of analysis [C ]//Proceedings of the 9th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PACIS ),

2005:1132-1145.[19]Kane G C ,Alavi M.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 investigation of exploration and ex-

ploitation processe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7,18(5):796-812.

[20]Malhotra A ,Gosain S ,Sawy O A E.Absorptive capacity configurations in supply chains :Gearing for partner-

enabled market knowledge creation [J ].MIS Quarterly ,2005,29(1):145-187.

[21]Davenport T H ,Pruzak L.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M ].Boston :Har-

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22-34.

[22]Brown C V.Examining the emergence of hybrid IS governance solutions :Evidence from a single case site [J ].331第6期谢卫红等:IT 能力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431研究与发展管理第27卷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7,8(1):69-94.

[23]王仰富,刘继承.中国企业的IT治理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4]唐志豪,计春阳,胡克瑾.IT治理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8(5):76-82.

[25]高皓,朱涛,张晶,等.中国企业IT治理机制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4):162-167.[26]Milgrom P,Roberts J.Complementarities and fit strategy,structure,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manufactur-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5,19(2):179-208.

[27]孙晓琳,王刊良.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影响研究的新视角[J].中国软科学,2009(3):76-83.

[28]Tanriverdi H.Performanc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nergies in multibusiness firms[J].MIS Quarter-ly,2006,30(1):57-77.

[29]Jansen J J P,Van den Bosch F A J,Volberda H W.Managing potential and 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How do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matter?[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6):999-1015.

[30]黄芳铭.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242-315.

[31]Marsh H W,Wen Z,Hau K T.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of latent interactions: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esti-mation stategies and indicator construction[J].Psychological Methods,2004,9(3):274-275.

[32]吴艳,温忠麟.结构方程建模中的题目打包策略[J].心理科学进展,2011(12):1859-1867.

[33]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34]温忠麟,侯杰泰,Herbert W.Marsh结构方程模型中调节效应的标准化估计[J].心理科学进展,2008,40

(6):729-736

[35]Bagozzi R P,Yi Y.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88,16(1):74-94.

[36]Gregory N S,Mohan V T.The joint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uncertain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interaction on extern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success[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8,26(1):65-80.

[37]Chin W,Marcolin B,Newsted P.A partial least squares latent variable modeling approach for measuring inter-action effects:Results from a Monte Carlo simulation study and an electronic-mail emotion adoption study[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3,14(2):189-217.

Influence Mechanism of IT Capability on the

Enterprise's Absorptive Capacit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T Governance

XIE Wei-hong1,CHENG Ming-hui1,WANG Tian-hui1,WANG Yong-jian2 (1.School of Management,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510520,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510640,China)

Abstract:Selecting221enterpri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it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IT capability,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T governance.The result shows:both knowledge breadth IT capability and knowledge depth IT capa-bility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process oriented IT capability has no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knowledge oriented IT capability has indirect influence on 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 through 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IT governance moderates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depth IT capability on 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and it also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ss oriented IT capability and absorp-tive capacity.These conclusion can be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IT capability on absorptive ca-pacity.It can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Keywords:IT capability;absorptive capacity;IT governance

公司能力素质度评估表

公司中层干部能力素质360度评估表 问卷说明 企业中层管理干部在企业运作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贯彻执行管理高层决策、指挥组织基层操作。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中层管理者,既要有胸怀全局的大局观、又要熟悉具体的业务流程;既要具备领导力,又要有强势执行的职业素质。 为更好的进行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 提升管理沟通能力,执行能力,从而使企业成长更加稳健,发展更加快速,故进行此次360度调查. 价值观 定义: 深刻理解公司“超越平凡,打造一流”的核心理念,对公司的经营目标、经营方式、 社会责任等高度认同,以公司的愿景为自己的事业,并为之自律、付出和奋斗. 高效表现: 为了公司的利益,愿意牺牲个人利益 信守诺言,一旦做出承诺,便全力以赴,即使自己有所牺牲,决不失信于人 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勇于承担责任 即使不利于短期商业利益,也能坚持原则,谨守职业道德标准 在不利的情况下,不轻易向困难低头,并主动尝试各种手段和采取积极措施获得成功 敢于承担富有挑战、压力性的责任; 以追求卓越、做行业的领跑者为目标,永不安于现状;在理解现实的基础上,为自己设定极富挑战性的目标,鼓励他人主动寻找改革、进步和提升的机会为实现目标能够挑战极限,视困难、问题或变化为挑战,锲而不舍,乐观自信 低效表现 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不能坚持原则和标准,以至于损害公司利益 轻易许下不易实现的诺言,或许下诺言后转身就忘 不能做到言行一致,说一套做一套 不愿承担额外的工作任务 当决策失误时总是推托责任、寻找借口。 工作中仅仅追求达到最低标准,得过且过 对新知识、新技能采取保守态度,以工作忙碌为理由逃避学习 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经常抱怨客观环境造成失利,放弃努力

公司服务能力管理手册

运维服务能力管理手册

版本说明 序号版本*变化 状态 修改内容、页码及条款修改人批准人修改日期 01V/0初次编写 *变化状态:A——增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目的概述 (1) 1.1手册管理 (1) 1.2公司简介 (1) 1.3引用标准 (1) 2目的及使用范围 (1) 2.1目的 (1) 2.2运维服务能力管理目标 (2) 2.3范围 (2) 2.4具体岗位职责见《岗位职责说明书》 (2) 3术语和定义 (2) 4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体系的策划与实施 (2) 4.1体系的策划 (3) 4.2体系的实施 (4) 4.3体系的检查 (4) 4.4体系的改进 (5) 4.5体系文档架构 (6)

1目的概述 1.1手册管理 (1)本手册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实施。 (2)本手册适用于公司运维服务业务有关的员工。 (3)公司每年通过管理评审评价IT服务能力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以确定本手册是否需要进行修订。 (4)本手册每换一版,版本号增加1;每修订一次,修订状态号增加1。 (5)本手册版本号/修订号:V/0。 2公司简介 北京XXXX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注册资本800万元。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双项认证。同时,公司具有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三级)、安防企业设计施工(二级)等专项资质,通过质量体系认证(ISO9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是北京市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和定点服务单位。 2.1引用标准 GB/T28827.1-201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 ITSS.1-2015《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能力成熟度模型》。 3目的及使用范围 3.1目的 GB/T28827.1-201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ITSS.1-2015《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能力成熟度模型》和公司的运维服务业务实际情况相结合编制而成,旨在规定公司的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体系的要求。本手册描述了公司运维服务部门为达到高质量运维服务所采用的ITSS框架,其直接的目的是: (1)公司客户服务部承诺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运行维护服务;

2019年三服务情况汇报材料

20XX年三服务情况汇报材料 一、服务企业方面 为积极推进农业企业健康发展,我局结合部门职能,认真开展“联企结对、共促发展”活动,加快培育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农户带动能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三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开展政策服务。深入农业企业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督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让企业得到真正的实惠,促进借力发展。 2、开展技术服务。积极引导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帮助企业建立农产品基地,鼓励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农企关系,努力实现企业壮大、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多赢局面。 3、开展项目服务。围绕上级财政支农资金投资方向和重点,主动帮助龙头企业做好各种财政资金扶持项目的包装、申报和跟踪服务工作,争取更多的扶持资金扶持项目建设。 4、开展信息服务。利用衢江农业信息网、农民信箱万村联网平台免费为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形象宣传;举办网上农博会和柑桔、杨梅、葡萄等营销专场,推动农产品网上贸易。 5、开展品牌服务。指导企业申请“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申报各类名牌农产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型的产品推介会、展销会和农博会。 6、开展规划服务。在全区开展“一企一策”活动,选择15家规模龙

头企业进行了重点调研,研讨对策送思路,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帮助企业科学制定发展行动规划。 二、服务民生方面 我局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总体要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上级惠农政策,印发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开展农技110大蓬车培训20场,505人,组织惠农政策宣会12场。紧紧围绕服务农民增收这一中心工作,以实施六大提升行动、落实六条增收措施为总抓手,鼓足干劲,克难攻坚,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7010元,同比增7.1%。 1、抢前抓早编方案。面对今年农民增收的严峻形势,在充分调研、群策群力的基础上,率先制定了农民增收工作计划,并实行农民增收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增收责任落实到各局党委班子成员和各科站身上。同时,我们还收集了全区各种养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增收致富的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编印成《衢江区农民增收40例》,并通过免费发放、电视宣传等途径,将增收信息传递给农民朋友,帮助广大农民广辟增收渠道。 2、落实措施促增收。建立农民增收工作督查反馈机制,对农民增收工作动态进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反馈。各责任科站、责任人也严格按照职责分工,抓好措施落实。通过提质增收、扩面增收、增产增收、节本增收、服务增收和政策增收这六大增收举措的落实,全区农民实现增收17628.4637万元。 3、六大行动促提升。先后组织实施了产业提升、主体提升、科技提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创新能力介绍模板综述

安徽砀山兴华电缆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化电线电缆,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讯电缆、阻燃电缆等系列产品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公司位于中外闻名的“果都”砀山经济开发区内;陇海铁路,310国道、济祁高速十字交汇贯穿全境,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公司创建与二○○三年十二月,注册资金4218万元,占地面积近44000平方米;现有生产车间13000平方米,仓库10000多平方米,拥有国际先进的进口cascade大直径高物理发泡绝缘生产线、进口高速轧纹生产线、自动冲槽生产线及Agilent公司矢量网络分析仪、德国R&S公司扫频信号源和测试接收机及自动化漏缆测试系统,职工67人。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矿业、电力、石油、化工、冶金、国防、通讯、制药等诸多领域。主导产品矿用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硅橡胶电缆、矿用阻燃通信电缆及系列产品销往我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是宿州电力公司、安徽省电力公司、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公司、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淮北矿业集团等大型企业的网络供应单位,公司在国内17个省、29个市和41个地区建有销售网络。历年来,产品分别被授予“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安徽省名牌产品”“质量信得过产品”等荣誉称号。各类产品均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公司各项制度健全,设备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先后通

过了,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2008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煤矿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和3C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近年来公司先后荣获“省民营科技企业”、“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明星企业”、“质量、服务、信誉AAA示范企业”“市创新型企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矿用电缆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AA+级信用等级”。 主导产品矿用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矿用阻燃通信电缆、抗干扰电缆、环保型电缆、高温耐油防腐耐酸碱电缆等系列产品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即: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三)先进制造技术1、先进制造系统及数控加工技术中的具有先进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生产线领域。对照《高新技术公司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公司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相关规定,现将我公司认定高新技术公司自评情况介绍如下: 一、公司科技人员情况 公司现有合同员工67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30人,占到公司人员的44.7%,公司设立砀山兴华特种电线电缆技术研究所(工艺技术部、新产品开发部、质检部、实验部),研发人员12人,占公司人员的17.9%。专业涉及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力系统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网络控制技术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知识结构合理。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

【范文】服务企业行动实施方案

服务企业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大力推进市直机关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营造更优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效,将服务企业行动推向深入,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增量提质、转型升级,制定如下方案。 一、企业融资服务行动 发展中小企业信用主体。各单位要围绕企业融资服务问题,多渠道为企业融资做好工作,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市人民银行、市经信局要加大中小企业信用培植工程的力度,力争与金融机构新建立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数量有所增长。市人民银行加大A级以上信用企业的培植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全市A级以上信用企业在XX年105家的基础上净增35家,达到140家以上。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XX年全市企业提供贷款427391万元的基础上,今年争取达到550000万元,净增122609万元。同时市人民银行要发布中小企业信用培植指导手册,市财政局、市人民银行要加大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一年内至少开办二期企业财务人员培训班,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分析、融资能力。 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各金融机构、经信部门应采取分行业举办银企对接活动,一季度组织一次银行、企业、担保公司等相关部门参与对接推进会,使银行、企业、担保公司等相关部门参与对接推进会,使银行、企业、担保机构形成良

性互动。XX年要组织银企对接不少于4次,争取帮助企业融资20亿元。 规范融资服务收费。市银监办按照《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的通知》要求,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执行上述文件,严肃查处违反规定的金融机构,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市银监办、市物价局、市监察局根据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和《融资服务性收费监督卡》,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各金融机构继续探索扩大有效抵押担保品范围,及时发布并告知企业,建立中介机构评估报告通用共享机制。督促从事土地、房产评估的中介机构,严格落实相关服务收费规定。银行须跟进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服务收费信息要透明,服务质量与服务收费要匹配,保证客户基本金融服务需求。XX年我市银行服务收费要有下降,xx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依法合规经营,严格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落实银监会规定的“七不准、四公开”。 加快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市人民银行要积极研究支持担保公司更好发挥作用的办法,出台相关措施。通过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对我市企业进行融资,同时积极将我市企业推向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推向“新三板”、“四板”市场挂牌。积极发挥财政担保功能和增信作用,着力优化融资担保机构的股权结构,探索构建再担保体系,推进政银企

企业服务能力情况(服务半径)-售后服务

企业服务能力情况(包括服务网点建设、服务半径响应及时性、技术服务人员保障等) 服务网点建设 1、服务网点建设 本公司售后服务总部在成都,并在西安、济南和常州等地设立长期驻点服务。 本公司提供24小时服务热线,能及时响应客户要求,各区域常驻工作人员能在48小时内抵达现场。 ●工作日服务热线:(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8:00) 热线一: 热线二: ●全天24小时服务热线:(24小时开通,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 (工程师): (工程师):

3、技术服务人员保障 我公司的技术服务人员工作内容和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全面负责销售与客户服务部质量活动; 二、负责组织产品通电试运行之后的交接之前的培训和回访工作; 三、主持产品安装调试工作和质量回访工作,组织进行售后保修工作; 四、负责组织顾客满意度工作; 现场服务及售后服务承诺函 我方作为生产方对我方提供的材料设备提供以下现场及售后服务承诺: 1、我方保证售后服务由原制造厂家直接提供; 2、我方保证合同项下所供的设备是全新的、未使用过的; 3、我方承诺:在设备到货后,我方将根据贵方的需要,安排合格工程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指导安装,并提供设备安装的一切技术支持,配合贵单位进行设备的运行测试,并对产品质量全面负责,所发生的费用已包含在合同总价中。我方接受贵方委派的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管理; 4、我方负责提供全套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日常维护保养文件; 5、我方承诺为贵方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所提供设备的技术性能、安装、调试、维护、保养方法等全部内容;

6、我方承诺所提供的设备实行保修,质保期为设备运到现场安装调试并经正式验收合格后12个月;在质保期内如有设备或部件不能使用需更换,则该部分设备或部件质保期相应延长; 7、我方承诺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免费保修服务,在接到报修电话后,技术人员在48个小时内赶到现场,并在24小时内解决问题; 8、我方保证自最后交货之日起至变压器全寿命期间内,如贵方需要,我方将保证供应设备备件或替换件或合适的代用品,不因设备停产而停止供应。 9、其他售后服务承诺:本公司产品自出厂之日起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实行产品质量保险一年。并向用户郑重承诺:凡是我公司出厂产品,均实行终身维护,若发现产品有问题或需我公司提供上门服务的,只要接到任何一个客户电话或书面通知,我公司在接到通知后48小时内,派出人员立即奔赴现场服务。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诚信服务是我公司的根本宗旨,提供高质量的、完整的变压器产品是我公司最大的追求。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企业创新能力介绍图文稿

企业创新能力介绍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1.知识产权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限400字) XXXXX有限公司是一个XXXXXXXXXXXXXXXXXXXXX,提供多终端互联网音视频解决方案。主打产品是XXXXXXXXXXXXXX。企业产品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6项,主要是6项软件着作权,6项均来自于企业自有技术,帮助企业在技术方面寻找行业制高点,且知识产权皆已用于批量生产,成为公订的利益增长点,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科技成果转化情况(限400字) 公司近三年研发项目数量16项,转化项目16项,新软件产品16个,公司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16项,平均每年5项以上。公司的新产品投产率在100%。详见《公司近三年科技成果汇总表》、《公司技术诀窍说明》。转化的科技成果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3.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组织管理情况(限400字) 公司成立了研发中心,且每个项目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制定了《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办法》、《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管理办法》、《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岗位责任书》部门等规章制度。除规定了企业项目立项,项目过程管理,项目验收等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外,还重点对科研技术人员的考核、奖励做了详细的规定。为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与多家科研院校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 4.管理与科技人员情况(限400字) 公司2015年底在册职工人数11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111人,占企业职工比例100%。企业设立单独的研究开发机构,组建了研究技术开发中心。所有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110人,占企业员工的91%,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等,门类较为齐全,知识结构合理。企业设立单独的研究开发机构,公司研发部

公司在XXXX本地服务能力概况

公司在XXXX本地服务能力概况 一、公司与服务地点距离 xxxxxxxx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部设在xxxx县xxxx镇,相距160公里,经渝蓉高速仅1.5小时车程即可到达。本公司在项目小区配置23人中,除项目经理外,其余工作、服务人员均可在xxxx区本地招聘任用,便于工作、服务人员的就近工作和生活。 二、公司是xxxxxxxxxxxx科技有限公司亲密合作伙伴 xxxxxxxx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与xxxx省xxxx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是兄弟企业,xxxxxxxx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xxxx是xxxx省xxxx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xxxxxxxx物业服务有限公司、xxxx省xxxx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与xxxxxxxxxxxx科技有限公司是智能家居开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有《xxxxxxxx合作商协议》。为此,我公司为小区提供智能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可为小区物业提供智能家居筹划、建设、咨询等服务。xxxxxxxxxxxx科技有限公司的联系方式为:,联系地址:xxxx市。 附:《xxxxxxxx智能家居营销合作协议》(复印件) 三、公司是xxxxx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亲密合作伙伴 xxxxxxxx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xxxx,创办了xxxx省xxxx商务服务有限公司。xxxxxxxx物业服务有限公司、xxxx省xxxx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与xxxxx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xxxx一点通”项目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电商服务综合信息平台(https://www.doczj.com/doc/7514366070.html,/),该平台是xxxx县目前最大的人力资源信息网站,目前已成功入驻注册会员2000余户,平台营业额达到8161.78万元,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8161.78万元。该平台的成功创建,为该投标项目提供了广泛的物业管理信息资源。可为小区物业提供互联网信息技术、医疗技术、健康咨询服务。xxxxx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系地址:xxxx市高新区xxxx高新区新北路1号附13号,联系电话:。 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xxxx一点通”项目合作协议》 第1页/共1页

企业创新能力介绍

1.知识产权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限400字) XXXXX有限公司是一个XXXXXXXXXXXXXXXXXXXXX,提供多终端互联网音视频解决方案。主打产品是XXXXXXXXXXXXXX。企业产品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6项,主要是6项软件著作权, 6项均来自于企业自有技术,帮助企业在技术方面寻找行业制高点,且知识产权皆已用于批量生产,成为公订的利益增长点,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科技成果转化情况(限400字) 公司近三年研发项目数量16项,转化项目16项,新软件产品16个, 公司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16项,平均每年5项以上。公司的新产品投产率在100%。详见《公司近三年科技成果汇总表》、《公司技术诀窍说明》。转化的科技成果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3.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组织管理情况(限400字) 公司成立了研发中心,且每个项目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制定了《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办法》、《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管理办法》、《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岗位责任书》部门等规章制度。除规定了企业项目立项,项目过程管理,项目验收等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外,还重点对科研技术人员的考核、奖励做了详细的规定。为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与多家科研院校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 4.管理与科技人员情况(限400字) 公司2015年底在册职工人数11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111人,占企业职工比例100%。企业设立单独的研究开发机构,组建了研究技术开发中心。所有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110人,占企业员工的91%,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等,门类较为齐全,知识结构合理。企业设立单独的研究开发机构,公司研发部人员基本上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具有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是一只高学历高素质高知识结构的开发队伍。

核心竞争力评估

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五、核心能力的评价 如何识别、评价企业的核心能力,需要有一套全面、科学的指标,没有这套指标的建立,就不能判断企业核心能力的差异,也无法测度运用核心能力理论的绩效。还使核心能力战略实施无法操作。 经各方专家研究,目前已初步形成一些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国家对整车和零部件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即将出台。现概述如下。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一般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定性方法有四: 其一:可从以下四个关键点来分析评估。 1、确定企业具有何种真正出众的技能; 2、确定企业的优势可能保持多久; 3、正确估计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可能创造出多少实际价值。 4、正确地进行“要素组合”的能力。 其二:可从五大竞争力指标评估: 1、产品开发能力:产品的先进性、制造成本、性能、经济规模; 2、技术装备能力:制造技术创新能力、设备设施、工艺装备的制造能力; 3、制造能力:质量稳定性、制造成本; 4、企业管理能力:产品质量、制造成本、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财务能力、人才资源能力、知识能力、公共关系; 5、销售和服务能力:市场研究能力,品牌声誉、客户关系、销售能力、保修里程、配件供应、人员素质、汽车召回制度。

其三:从国家确定的指标项目进行评估。 国家经贸委确定,汽车零部件以技术、成本、质量、生产效益、价格等为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经贸委投规司长甘智和)。 其四:从八大经济技术能力评估。 1、能否给顾客带来长期性利益; 2、能否在同行业中保持长期领先地位; 3、能否取得长期性的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经营效益; 4、能否具备现有产品组合中关键产品、关键技术或几个关键技术的组合以及关键性的经营管理能力。 5、是否被同行业或公众认为是最优秀的。 6、产品和技术不能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 7、产品是否有很大的延展空间和捕获富有潜力的新商机。 8、能否不断地研发出保持相当长寿命周期的新产品。 定量方法目前两种:其一,由机械工业部专家组设计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出的综合指数来评价。 核心竞争力评价的九项指标体系: 1、工业经济综合指数; 2、单位工资创造的工业增加值; 3、销售利润率; 4、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5、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 6、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例;

公司研发能力介绍doc资料

公司研发能力介绍

精品文档 公司研发介绍 一、研发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科学发展观,将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公司设立了专门的技术研发部门,依托亚太集团和荷兰总部的技术支持,拥有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技术研发团队。 公司非常重视新产品或新工艺的研发,每年在研发上都有非常大的投入,并获得了优异的成果,其中获得了德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和德州市技术中心荣誉称号,并申请了多项专利;在产品研发工作中,公司根据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交流合作,通过技术引进,合作开发等方式,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创造效益。 目前,公司研发了多种类型的空气过滤器以及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袋式、板式、箱式、空气过滤单元等,适合多种领域,使产品全面销往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公司与xxxxxxxxxx研究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使我们试验设备的建造设计达到先进水平; 公司与xxxxx公司、xxxxx公司、xxxxx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研发关系,对空气过滤器及配套设备进行了深入的研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正在逐步推向市场。 二、研发管理程序 1、技术部接到研发指令要求后,组织设计研发小组,确定设计负责人,制作研发设计计划,编写《设计开发计划书》。 2、设计负责人根据设计计划书,按照产品的特点及要求,确定各项技术接口的内容,并将技术接口传达给各设计人员,编写《设计开发输入清单》。 3、设计人员根据设计输入,进行产品方案设计,由技术副总召集公司相关人员进行方案论证,方案批准后,设计负责人按照已批准的方案进行技术设计,包括图纸及工艺,并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进行评审,做好记录,编写《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4、设计人员根据评审结果,对产品进行试验及验证,编写《设计开发验证报告》。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18年入企服务工作总结

2018年入企服务工作总结 入企服务工作是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的一种工作。下面是搜 集的2018年入企服务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打造服务型机关,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机关干部服务企业”活动实施方案》的精神,宿松县高岭乡驻企服务组于7月26日进驻宿松县好动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半年的驻企服务工作。驻企服务组在了解宿松县好动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拟订了驻企工作计划,按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做好驻企服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提高了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驻企服务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驻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传达县服务活动出征动员会议精神。进驻企业的第二天, 驻企服务组立即组织召开了企业负责人及中层管理人员会议,进一步学习了《关于开展“机关干部服务企业”活动实施方案》,使企业干部职工了解了开展“机关干部服务企业”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在这次会议上,服务组还听取了企业情况介绍、企业安排了服务组驻企服务工作,为做好驻企服务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为了有计划地开展驻企调研工作,驻企服务组拟订了调研计划,明确了调研目的、任务和方式,安排了

调研日程。调研期间,通过与企业老总谈心、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座谈、发放员工调查问卷,了解职工生产、生活情况,及福利待遇情况,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对企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了解。 (三)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驻企服务组对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梳理,确定由驻企服务组协调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裁床管理缺失、土地纠纷、企业用电不足、用工难。 1、裁床管理缺位问题已解决:在了解基本情况(裁床是采取承包的方式进行,承包者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后,通过与企业老板段程林多次沟通,讲解由于裁床管理不到位,出现产品原料不符合标准,色素不对,规格不一,尺码不准等情况,以致大量布料被浪费、后续工序平繁返工,进度缓慢、产品质量严重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影响了企业形象,更影响企业效益,严重威胁企业生存。通过服务组的分析引导,企业在与承包者进行沟通和协商后,改进承包方式——基本费加激励机制,这样企业保证了质量,承包者收益得到保障,做到了双赢。 2、土地纠纷问题已解决:企业为办公需要,须在院内建一幢办公楼,但受到附近熊屋组村民的阻挠,认为好动人原租用土地是为了办厂,不是盖办公楼,驻企服务组了解后,会同乡驻村工作组和社坛村委会多次与相关村民组进行沟通,已达成解决意见。 3、企业夏天用电不足问题已得到解决:针对企业用电不足问题,服务组多次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情况。通过当地党委、政府出面协

公司研发能力介绍

公司研发介绍 一、研发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科学发展观,将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公司设立了专门的技术研发部门,依托亚太集团和荷兰总部的技术支持,拥有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技术研发团队。 公司非常重视新产品或新工艺的研发,每年在研发上都有非常大的投入,并获得了优异的成果,其中获得了德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和德州市技术中心荣誉称号,并申请了多项专利;在产品研发工作中,公司根据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交流合作,通过技术引进,合作开发等方式,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创造效益。 目前,公司研发了多种类型的空气过滤器以及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袋式、板式、箱式、空气过滤单元等,适合多种领域,使产品全面销往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公司与xxxxxxxxxx研究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使我们试验设备的建造设 计达到先进水平; 公司与xxxxx公司、xxxxx公司、xxxxx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研发关系,对空 气过滤器及配套设备进行了深入的研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正在逐步推向市场。 二、研发管理程序 1、技术部接到研发指令要求后,组织设计研发小组,确定设计负责人,制作研发设计计划,编写《设计开发计划书》。 2、设计负责人根据设计计划书,按照产品的特点及要求,确定各项技术接口的内容,并将技术接口传达给各设计人员,编写《设计开发输入清单》。 3、设计人员根据设计输入,进行产品方案设计,由技术副总召集公司相关人员进行方案论证,方案批准后,设计负责人按照已批准的方案进行技术设计,包括图纸及工艺,并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进行评审,做好记录,编写《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4、设计人员根据评审结果,对产品进行试验及验证,编写《设计开发验证报告》。 5、产品试验及验证通过后,设计人员绘制产品加工图纸、制作工艺指南,

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定性定量

表1: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定性描述定量描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建议赋分% 备注三级指标建议赋分% 备注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党建2 企业品质:企业规模、财务指标、业绩、上3 工作、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年合同金额。市场份额和行业影响:市场2 诚信:信用评估机构的“AAA”信用认证3 份额比重和行业协会的获品牌声誉奖情况社会影响:国家、省、市优2 业务范围和服务质量:业务覆盖的领域和2 质工程表彰情况 ISO9000体系认证等项目负责人的文化技术水4 办公设备、软件的配置质量、数量和人员操2 基平、组织管理能力:工程建作能力。础设类注册执业资格、专业技条术职称、业绩。件项目包含的各专业人员的4 现场设备的配置质量、数量和人员应用能力。 2 100%能力:项目包含的各专业人人员设备员的职业资格或水平、专业40技术职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的3 能力:企业技术负责人的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专业技术职称、业绩。服务规划 3 质量目标:实际质量和质量目标的对比 2 服务细则 2 服务流程进度目标:实际进度与进度目标的对比 2 投资目标: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的对比 2 守法、诚信、公平、科学 2 30对社会和咨询业的责任 2 交互能力:保持知识和技能与法2 能规和管理的发展水平相一职业道德力致。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100% 有较强事业心。谨慎、勤勉。团结协作:团队意识强,有1 大局观念。团结同事,有较

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维护集体利益、集体荣誉感强。廉洁和正直:始终维护委托1 人的合法权益,回避与项目涉及的相关方存在利益关系,保守有关保密事项,独立开展工作。忠诚企业:热爱企业,关心1 集体。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有较强的奉献精神积极主动:主动承担一般的2 额外任务,工作中能够提出新的思路和建议。沟通协调:主动与委托方和 1 项目相关方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共同完成工作。服务态度纪律性:严格遵守工作规定1 与标准,有非常强的自觉性和纪律性。责任心: 1 文明礼貌:组织参加文明礼1 貌的培训学习团队协作:项目机构的组织1 人员素质:注册人员类型与数量 2 形式。咨询业务业绩情况 1 有与所提供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业务相类2 专业匹配似的业绩企业专业配套支撑状况:企业技术和管理人1 员的类型和数量发现问题的能力和面对问2 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确定问题 1 形成策略:处理问题的方式 2 执行实现:问题解决的品质 2 总结推广 1 是否准时接受委托 2 是否准时提交咨询计划 2 准时性是否准时按计划开展工作 2 是否准时提交咨询成果 2 结是否及时接受反馈并做相应调整 2 果咨询服务的硬件支撑:服务2 咨询方案专家评分情况 2 质设施的现代化程度量有形性委托人评价 2 咨询报告专家评分情况 2 100% 咨询过程典型文案专家评分情况 2 委托人的好感性评价 2 30项目参与方的好感性评价 2 好

企业创新能力介绍完整版

企业创新能力介绍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1.知识产权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限400字) XXXXX有限公司是一个XXXXXXXXXXXXXXXXXXXXX,提供多终端互联网音视频解决方案。主打产品是XXXXXXXXXXXXXX。企业产品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6项,主要是6项软件着作权,6项均来自于企业自有技术,帮助企业在技术方面寻找行业制高点,且知识产权皆已用于批量生产,成为公订的利益增长点,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科技成果转化情况(限400字) 公司近三年研发项目数量16项,转化项目16项,新软件产品16个,公司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16项,平均每年5项以上。公司的新产品投产率在100%。详见《公司近三年科技成果汇总表》、《公司技术诀窍说明》。转化的科技成果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3.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组织管理情况(限400字) 公司成立了研发中心,且每个项目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制定了《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办法》、《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管理办法》、《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岗位责任书》部门等规章制度。除规定了企业项目立项,项目过程管理,项目验收等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外,还重点对科研技术人员的考核、奖励做了详细的规定。为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与多家科研院校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 4.管理与科技人员情况(限400字) 公司2015年底在册职工人数11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111人,占企业职工比例100%。企业设立单独的研究开发机构,组建了研究技术开发中心。所有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110人,占企业员工的91%,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等,门类较为齐全,知识结构合理。企业设立单独的研究开发机构,公司研发部人员基本上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具有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是一只高学历高素质高知识结构的开发队伍。

公司科技服务能力说明A

公司科技服务能力说明 ××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大连――技术交易有限公司是2014年创建和成立的。本公司是具有咨询、培训、指导、信息、培育、诊断、洽谈和成果转化等综合、创新性科技服务机构。 本公司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社会力量的科技服务机构之一;具有包括为创办或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各方面的可行性服务。本机构系列的服务内容和支持,解决和降低了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了创业的成功率,促进了中小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根除和解决了科技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通过本服务机构工作成果,可造就更多成功性科技型中小企业,使更多的中小企业真正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 本公司目前科技服务的能力: 一、本公司能为所需的中小企业,依据国家政策所允许、支持的中小企业,提供政策解释、讲解、咨询、辅导、培训、编制、设计、汇总、审核等服务。 二、深入到中小企业中,提供国家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文件规定;实施对企业科技成果、企业自主产品产权的分析与研究,为企业提供知识产品保护和服务;提供政府创新产品的扶持政策信息,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创新产品成果转化率;使政府和企业获得较多的利和税;同时扩大社会就业岗位。 三、提供给中小企业国家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分析和识别

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的目前和未来的发展风险和机遇,指导企业进行产品转型、加速发展;帮助企业进行技术、人才、信息、管理、市场等各个方面因素和资源的分析、策划、决策、协助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管理整合与集成;保证企业规避可能的重大风险因素,提升较大的发展机遇和成果;达到在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内,培育出一批市场具有真正核心竞争力、无市场风险的高新技术企业。 四、本公司具有为中小企业解决高新技术产品需协调解决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可为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投标、技术引进搭建中介服务体系相关服务的能力。 五、本公司可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获得、提供技术产权的相关交易和活动。 六、本公司运营服务、发展服务和网络服务能力情况: 1、本公司目前拥有办公服务面积为:×××平方米;公司技术服务人员具有大学专科以上人员×人;具有专业项目工程师职称:×人; 2、本公司目前拥有2个邮箱、1个网址网络服务平台; 3、本公司目前均已同科技局、经信局、发改局、高校科研机构及其它中介服务机构等注册建立了10个网络服务平台。 ××――技术交易有限公司 2016年6月25日

信息通信建设企业服务能力条件有关说明

信息通信建设企业服务能力条件有关说明 一、信息通信监理企业服务能力甲、乙级设通信工程专业和通信铁塔专业,丙级设通信工程专业,企业在填写申请表时应填报申请专业。 二、信息通信网络系统集成企业服务能力应是专门从事信息通信网络系统集成业务的企业,基础通信运营企业、虚拟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不得申领信息通信网络系统集成企业服务能力证书。 三、条件中“以上”、“以下”、“不少于”、“超过”、“不超过”均包含本数。 四、企业净资产以企业前一年度或当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中净资产为准。 五、企业业绩 1.条件中要求的工程业绩,是指企业依法承揽并独立完成的工程业绩。“近5年”,是指自申请年度起逆推5年期间竣工的工程业绩。如:申报年度为2017年,“近5年”的业绩是指2012年1月1日之后竣工(交工)验收合格的项目。超过时限的工程业绩不予认可。 2.考核企业业绩时,如企业提供的业绩符合业务能力所规定投资额的±10%,则该业绩予以认定。 3.超越本企业服务能力承包工程业绩不予认可(境外承包工程除外)。 4.企业服务能力证书过期后重新申请的,经审查合格,服务能力证书有效期为3年。 六、企业主要人员 1.企业主要人员包括:企业技术负责人、技术人员和行业特需专业人员。 2.企业技术负责人若主管副总工程师达到技术负责人资格条件要求的,可视同企业技术负责人达标。 3. 技术人员的职称:包括工程系列和经济系列。 4.行业特需专业人员包括8类:通信工程项目费用编审人员,信息通信工程高级监理人员,信息通信工程初级监理人员,现场管理人员(通信、电子与智能化工程施工员;通信、电子与智能化工程质量员;通信、电子与智能化工程安全员;通信、电子与智能化工程材料员;通信、电子与智能化工程资料员)。通信业务主管部门颁发的通信工程施工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类证书,也可

企业创新能力介绍

企业创新能力介绍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1.知识产权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限400字) XXXXX有限公司是一个XXXXXXXXXXXXXXXXXXXXX,提供多终端互联网音视频解决方案。主打产品是XXXXXXXXXXXXXX。企业产品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6项,主要是6项软件着作权,6项均来自于企业自有技术,帮助企业在技术方面寻找行业制高点,且知识产权皆已用于批量生产,成为公订的利益增长点,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科技成果转化情况(限400字) 公司近三年研发项目数量16项,转化项目16项,新软件产品16个,公司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16项,平均每年5项以上。公司的新产品投产率在100%。详见《公司近三年科技成果汇总表》、《公司技术诀窍说明》。转化的科技成果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3.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组织管理情况(限400字) 公司成立了研发中心,且每个项目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制定了《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办法》、《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管理办法》、《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岗位责任书》部门等规章制度。除规定了企业项目立项,项目过程管理,项目验收等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外,还重点对科研技术人员的考核、奖励做了详细的规定。为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与多家科研院校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 4.管理与科技人员情况(限400字) 公司2015年底在册职工人数11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111人,占企业职工比例100%。企业设立单独的研究开发机构,组建了研究技术开发中心。所有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110人,占企业员工的91%,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等,门类较为齐全,知识结构合理。企业设立单独的研究开发机构,公司研发部

企业售后服务能力说明

企业服务能力情况 1、服务网点建设 本公司售后服务总部在成都,并在西安、济南和常州等地设立长期驻点服务。 2、服务半径响应及时性 本公司提供24小时服务热线,能及时响应客户要求,各区域常驻工作人员能在48小时内抵达现场。 ●工作日服务热线:(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8:00) 热线一: 热线二: ●全天24小时服务热线:(24小时开通,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 (工程师): (工程师): 3、技术服务人员保障 我公司的技术服务人员工作内容和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全面负责销售与客户服务部质量活动; 二、负责组织产品通电试运行之后的交接之前的培训和回访工作; 三、主持产品安装调试工作和质量回访工作,组织进行售后保修工作; 四、负责组织顾客满意度工作;

4、现场服务及售后服务承诺函 我方作为生产方对我方提供的材料设备提供以下现场及售后服务承诺: 1、我方保证售后服务由原制造厂家直接提供; 2、我方保证合同项下所供的设备是全新的、未使用过的; 3、我方承诺:在设备到货后,我方将根据贵方的需要,安排合格工程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指导安装,并提供设备安装的一切技术支持,配合贵单位进行设备的运行测试,并对产品质量全面负责,所发生的费用已包含在合同总价中。我方接受贵方委派的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管理; 4、我方负责提供全套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日常维护保养文件; 5、我方承诺为贵方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所提供设备的技术性能、安装、调试、维护、保养方法等全部内容; 6、我方承诺所提供的设备实行保修,质保期为设备运到现场安装调试并经正式验收合格后12个月;在质保期内如有设备或部件不能使用需更换,则该部分设备或部件质保期相应延长; 7、我方承诺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免费保修服务,在接到报修电话后,技术人员在48个小时内赶到现场,并在24小时内解决问题; 8、我方保证自最后交货之日起至变压器全寿命期间内,如贵方需要,我方将保证供应设备备件或替换件或合适的代用品,不因设备停产而停止供应。 9、其他售后服务承诺:本公司产品自出厂之日起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实行产品质量保险一年。并向用户郑重承诺:凡是我公司出厂产品,均实行终身维护,若发现产品有问题或需我公司提供上门服务的,只要接到任何一个客户电话或书面通知,我公司在接到通知后48小时内,派出人员立即奔赴现场服务。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诚信服务是我公司的根本宗旨,提供高质量的、完整的变压器产品是我公司最大的追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