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史复习题(2010)

中美史复习题(2010)

中美史复习题(2010)
中美史复习题(2010)

一、填空

1.仰韶文化彩陶包括(马家窑)、(半坡)、(庙地沟)类型彩陶。

2.唐三彩动物俑中,以(马)俑和(骆驼)俑最为出色。

3.先秦美术主要指(夏)、(商)、(周)三代美术。

4.马王堆汉墓帛画自上而下分段描写了(天上)、( 人间 )、(地下)景象。

5.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有记载的画家出现于(魏晋)时代。

6.“南北宗论”的提倡者是(董其昌)他系统的总结(文人)画的历史经验。

7.商、周青铜动物造型以容器方式出现,有(圆雕)和( 浮雕)两类雕形式。

8.青铜动物浮雕的代表作是出自湖南的(四羊方尊)。

9.宋代绘画包括(宫廷)绘画、(职业)绘画和(文人)绘画三种潮流。

10.元四家包括(黄公望)、(吴镇)、(倪赞)、(王蒙)。

11.明末肖像画的代表人物是(曾鲸),他所开创的画派是(波臣派)。

12.清初四大高僧是(弘仁)、(髡残)、(八大)、(石涛)。

13.西汉陵墓纪念性石雕的代表作品是( 霍去病)墓石雕,其中代表作是( 马踏匈奴)石雕。

14.云冈石窟中修建年代最早的五个窟被称为( 昙曜)五窟,他的修建者是中国( 北魏)时代的和尚。

15.《古画品录》的作者是(谢赫),他提出了品评画家的标准是(六法)。

16.画鱼鸟“白眼朝天”的画家是(八大),他讽刺清廷官员的作品是(《孔雀图》)。

17.人类最早制作的劳动工具是(打制石器),最早的工艺美术品是出自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骨质)

装饰品。

18.南宋四家包括(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19.先秦美术以( 青铜)成就最为突出,所以又叫(青铜)时代。

20.中国雕塑史上第一个高峰期是(秦汉)时代,是我国雕塑风格确立和发展时期。

21.黑陶主要出现在( 新石器 )时代晚期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

22.秦代造型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就是( 兵马俑),他的总数达( 6000 )余件。

23.顾恺之的代表作是( 《女史箴图》)图卷、(《洛神赋图》)图卷和(《列女仁智图卷》)。

24.克孜尔石窟位于( 新疆)拜城,敦煌是古代( 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

25.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部美术理论著作是顾凯之的(《画论》)和谢赫的(《古画品录》)。

26.元代道教壁画的代表作是(永乐宫)的壁画,内有(《朝元图》)图描绘286位神仙。

27.明代有“南陈北崔”之说,南陈指的是(陈洪绶),北崔指的是(崔子忠)。

28.中国美术史上第一批留有姓名的画家中,最有成就的是(顾恺之),他是(魏晋)时代最伟

大的画家和理论家。

29.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画家是( 石涛)他画得最多的山是( 黄山)。

30.吴派画家以( 仇英)、(沈周)、(唐寅)和( 文征明)为代表。

31.清初画家中与四王并称的是(吴历)和(恽寿平)。

32.《苦瓜和尚画语录》的作者是(石涛)。

33.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是(金农)(郑燮)和(李鱓)等。

34.明代院体与浙派山水代表人物是(戴进)(吴伟)。

35.《林泉高致》的作者是(郭熙),他的代表作是(《早春图》)。

36.五代时北方山水画风的代表是(荆浩)(关仝)。

37.五代时南方山水画风的代表是(董源)(巨然)。

38.唐代陵墓浮雕的著名作品是(昭陵六骏),唐代的陶俑则以(唐三彩)为代表。

39.盛唐画马名家是(韩干),代表作是(《照夜白》)和(《牧马图》)。

40.唐代最重要的绘画理论著作是(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41.“莼菜条”笔法指的是(吴道子)的画风,这种笔法又被称为(吴带当风)。

42.唐代水墨山水的代表人物是(王维),他的山水画采用(破墨)技法。

43.(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莫高)窟并称我国佛教石窟艺术三大宝库。

44.中国石窟壁画在(魏晋)时期获得空前发展,以新疆(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最著名。

45.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和(四川)地区。

46.画像砖艺术在(东汉)进入鼎盛时期,以河南、(四川)两省出土最多。

47.汉代青铜雕刻的代表作是(马踏飞燕)和(长信宫灯)。

48.青铜动物浮雕的代表作是出自湖南的(四羊方尊)。

49.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方鼎。

50.人类最早制作的劳动工具是(打制石器)。

51.战国秦汉雕塑的类别按材料分:(陶俑)、(石雕)、(铜雕)、(木雕)、(玉雕)、(泥塑)等。

52.战国秦汉雕塑的类别按作用性质分:(大型纪念碑石雕)、(建筑装饰雕塑)、(陶俑)、(实用工艺

品装饰雕刻)。

53.(展子虔)的作品(《游春图》)是我国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一幅,是了解隋代山水画面貌

最直接的形象资料。

54.在中国美术史上成为古代风俗画杰出代表的作品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55. (多画种)、(全方位发展)是唐代绘画艺术现象之一,这标志着中国美术全面成熟。

56.唐代中晚唐花鸟画家中,(边鸾)被当时的美术史家们称为(“花鸟画之祖”)。

57.( 曹霸)和( 韩干)是盛唐时画马名家,常被合称为“( 曹韩)”。二.选择题

1.人物画“墨骨”画法,由( D )所创

A.宋代李公麟

B.明代李公麟

C.宋代曾鲸

D.明代曾鲸

2.元代永乐宫的壁画,其规模宏伟壮丽为世所罕见。永乐宫地处我国(B )。A.山东省

B.山西省

C.河北省

D.河南省

3.莫高窟至今尚存(C )洞窟。

A.292个

B.392个

C.492个

D.592个

4.唐代以画马而著名的画家有(D )。

A.阎立本

B.尉迟乙僧

C.韩滉

D.韩干

5.从绘画题材来看,《清明上河图》应属于(A )。

A.风俗画

B.历史故事画

C.山水画

D.人物画

6.吴门画家中,由职业工匠出身而跻身文人之林的画家是(D )。

A.沈周

B.文征明

C.唐寅

D.仇英

7.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它发现于(C )。A.1954年

B.1964年

C.1974年

D.1984年

8.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C )

A.杜岭方鼎

B.毛公鼎

C.司母戊方鼎

D.妇好方鼎

9.中国古代雕刻中,将人的双眼做成圆柱体向前凸起的作品是( C )A.兵马俑

B.长信宫灯

C.三星堆青铜人像

D.镇墓俑

10.中国最早的帛画出自于( C )

A.秦代

B.汉代

C.战国

D.春秋

11.青铜礼器的主要作用是( C )

A.盛煮食物

B.宫廷饰品

C.等级象征

D.礼仪用品

12.以花瓣纹著称的彩陶艺术是( C )。

A.半坡彩陶

B.马家窑彩陶

C.庙底沟彩陶

D.半山彩陶

13.秦兵马俑与西汉兵马俑的主要区别是( D )A.有骑兵俑

B.排列整齐

C.手法写实

D.体积巨大

14.“吴带当风”是形容吴道子的( A )。A.线描特色

B.壁画效果

C.色彩晕染

D.起草画稿

15.中国的水墨山水出现在(C)。

A.东晋南朝

B.隋代

C.盛唐

D.五代

16.殷墟青铜艺术的主要遗址是( B )

A.二里头

B.妇好墓

C.二里冈

D.杜岭

17.唐代石窟寺造像的代表作品是(A )。

A.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B.云冈昙耀五窟

C.炳灵寺石窟造像

D.麦积山石窟造像

18.五代时期重要的人物画作品是( A )

A.《韩熙载夜宴图》

B.《重屏会棋图》

C.《高士图》

D.《江行初雪图》

19.郑思肖所画墨兰最大特点是( B )

A.鲜艳

B.无根

C.无花

D.无具体彩

20.中国山水画理论成熟的标志出现了( B )A.画山水序

B.林泉高致

C.古画品录

D.画云台山记

21.披麻皴技法的创造者是五代的(A )

A.董源

B.荆浩

C.关仝

D.巨然

22.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的“六要”来自(C )

A.传神理论

B.对“六法”的解释

C.山水写生的经验

D.传统画论

23.擅长泼墨减笔画法的南宋画家是(D )

A.张择端

B.李公麟

C.武宗元

D.梁楷

24.元代绘画的主流方向是(A )

A.文人画

B.宫廷绘画

C.风俗画

D.花鸟画

25.主导元代美术潮流的画家是(D )

B.吴镇

C.倪瓒

D.赵孟頫

26.描绘286位神仙的《朝元图》出自(D )

A.嘉峪关古墓

B.霍去病墓

C.云冈石窟

D.永乐宫

27.每画必题诗,形式手法多样的明代画家是(C )

A.沈周

B.文征明

C.唐寅

D.仇英

28曾鲸的代表作是(B )

A.杨竹西小像

B.王时敏小像

C.屈原像

D.自画像

29.清初四大高僧与四王的区别是(D )

A.以描绘山水为主

B.笔墨简练纯熟

C.受宋元画家影响

D.有国破家亡之恨

30.鹳鱼石斧图被认为是表现了( C )

A.渔猎场景

B.食品制作

C.氏族战争

D.宗教信仰

31.西汉纪念碑式大型石刻是( B )

A.说唱俑

D.长信宫灯

32.表现宫女形象的古代青铜雕塑作品是( B )

A.女史箴图

B.长信宫灯

C.牛河梁女神像

D.三星堆青铜人像

33.产生画像石最多的地区是( A )

A.山东

B.河南

C.四川

D.陕西

34.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构图特征是使用( B )

A.长卷形式

B.菱形格

C.圆形天顶画

D.连环画形式

35.顾恺之的艺术特点包括( A )

A.以描写文学形象为主

B.表现军事题材

C.多画佛教形象

D.开创水墨白描技法

36.描绘衣服紧紧贴在身上的艺术风格被称为( B )

A.张家样

B.曹家样

C.吴家样

D.顾家样

37.昙曜五窟中的本尊像象征着( A )

A.帝王即佛

B.佛法无边

38.隋朝美术的主要成就是( C )

A.水墨山水画兴起

B.人物画取得成就

C.承上启下

D.宗教艺术发达

39.周昉所画仕女多是( C )

A.苗条俊秀

B.客观活泼

C.浓丽丰肥

D.长袖善舞

40.王维开创的水墨山水画风是( C )

A.雕琢精细

B.粗犷豪放

C.简淡抒情

D.辉煌富丽

41.《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地区是今天的( B )

A.洛阳

B.开封

C.西安

D.郑州

42.王绎在《写像秘诀》中主张画写生要( D )

A.发现形体特征

B.如实描写

C.注意光线变化

D.发现真性情

43.《杨竹西小像》使用了( B )

A.工笔重彩

B.白描画法

C.淡墨写意

44.永乐宫壁画风格有些类似( C )

A.汉墓室壁画

B.佛教石窟寺壁画

C.唐代壁画

D.宋代院画

二、名词解释

1.帛画:p86

2.画像石:p86

3.吴带当风:p188

4.铁线描:p133

5.画像砖:p87

6. 白描:p87

7. 泼墨:p188

8. 破墨:188

9. 唐三彩:p189

10. 浅绛山水:p293

11. 四君子:p293

12.米点皴:米点皴,即是点皴,米点是以毛笔饱蘸墨汁,侧锋卧笔横点的一种皴法,形象圆浑。

画山方法,先以披麻皴线条,概括勾出山形结构,再破线为点,连点成片,最后积片

为山。宜表现林烟出没,云霞明来的境界。

三、作品分析

1.御龙人物图:画一戴高官的蓄须男子,侧面而立,腰佩长剑,手执缰绳,驾御着一条似周巨龙奔腾向前,衣衫、冠带与华盖上的三条飘带随风拂动,使人感受到飞龙的速

度。龙尾立着一只白鹭,龙身下面有一尾鲤鱼,这既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江河

的标志。作品主题是“引魂升天”的意思。

2.鹳鱼石斧图:画中的鸟趾高气扬,目光如炬,它嘴里衔的大鱼僵直呆板状如死物,鱼鸟和石斧的奇特组合记录了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有装饰图案的石斧代表权利,鹳氏

族战胜了鱼氏族。

3.长信宫灯:是一件实用的工艺品,设计巧妙,功能完备。有铭文“长信“二字,说明这个灯为当时的一处皇宫“长信宫”所用。灯体被设计成双手执灯跪伏在地的宫女形象,

神态小心翼翼,个性鲜明生动。此灯的灯盘可旋动,能调节灯光照射的方向,

燃烧后的灯烟又可以进入宫女袖中消散。

4.马踏飞燕:它昂首扬尾,三足腾空,一足踏在一只正展翅翱翔的飞鸟上,体态矫健,制作精美,成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作品构思巧妙,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以

飞鸟之疾速,以飞鸟的疾速反衬出马的奔腾飞跃速度之超常,想象力丰富。整体

造型侧视呈倒三角形,重心集中一足,因充分掌握了离得平衡原理,所以既有强

烈的运动感,生动活泼,又感平衡稳定。

5.马踏匈奴:作品以天然石块形状为基础,以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相结合,略事雕凿,以恰

好表现对象特征和精神为度。作品以战马代表胜利的将军,把敌人踏翻于马下,一

个从容自若,一个垂死挣扎,一个立,一个倒,一个静,一个动,形成鲜明对照,

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在浑然整体中又不忽略细节的刻画,倒在地上的敌人

依然手握短刀,寓意深刻。

6.韩熙载夜宴图:p166

7.舞蹈纹彩陶盆:此陶盆在内壁绘有三组人物,一组五人。他们腰系兽皮,头上和身后都有饰物,

手牵手,欢快起舞,质朴生动,明快奔放,似在把野兽赶入陷阱,又似在庆贺

狩猎的丰收,从中几乎能听到激越的吆喝和感到强烈的节奏。

8.四羊方尊:此尊是目前所见商代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尊肩四角以圆雕形式各铸一卷角羊的头腹

部,形象逼真,侧面则以浮雕手法铸出前肢,羊身上有华丽的纹饰,器颈饰有雕刻

精细的夔文、兽面纹和云雷纹,肩部浮雕缠绕着四龙。器型浑厚,花纹细腻,铸造

精良,圆雕、浮雕,线刻并用,器型与雕塑结合完美。龙与羊头均采用分铸法,然

后合成,但全器浑然一体,反映出青铜器文化鼎盛时期高超的设计水平与冶炼技术。

四、简答

1. 汉代墓室壁画表现的题材内容

2.山水画在南北朝时期兴起的原因

3.吴门四家在艺术上有什么共同点?

答:吴派画家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又被称为“吴门四家““名四家”。所谓吴门派只得是15-16世纪在苏州出现的文人画家团体,他们大多是诗书画俱佳的文人名士,取代了院体和浙派在画坛上的地位,淡于仕进,以诗文书画表现自己的品格情操和自得其乐的精神世界,形成蕴蓄风流的艺术风格。

4.谢赫的《古画品录》中“六法”分别指的是什么,具体含义是什么?

5. 简述盛唐“画圣”吴道子,和他的艺术特色?

6. 简述张彦远和《历代名画记》

7.“元四家”的绘画艺术共同特点:

8.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

9.秦汉绘画的艺术特色

10.我国早期佛教雕塑风格的演变

11.花鸟画兴起于唐朝的原因

12.唐三彩的分类及其艺术特色和价值

答:唐三彩是驰名中外的艺术杰作,是中国唐代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是继青瓷之后出现的一种彩陶,主要由黄、绿、白三色釉彩涂胎,故称唐三彩。也有二彩、四彩的,但总称唐三彩。

三彩陶俑一般以黄绿白、黄蓝绿或黄绿赭三色构成,但因烧制过程中的流动变幻,实际上可取得多彩效果。唐三彩包括人物俑和动物俑两类,都有造型丰满,姿态生动的特点。人物俑包括了社会各色人等,其中以胡人佣、天王俑和仕女俑最为精彩。造型上都有夸张成分,体态扭动较大,有些仕女俑,在肥胖造型中仍表现出极优雅的体态韵律之美,这也是唐代塑像一绝。动物俑中以马俑和骆驼俑最多也最好,至今仍是受欢迎的工艺品。

唐三彩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划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在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自然垂流,相互渗化,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论述题

1.为什么说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一幅古代山水画的典范?

答:范宽是北宋中原画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溪山行旅图》构图严谨,崇山雄厚,巨石突兀,林木繁茂,满山遍野,丰满宽远,气势逼人。展开此幅画轴,高旷雄伟的峰峦拔地而起,壁立千仞,巍峨摩天,

迫人心目。山石用雨点皴,有一种雕刻般的斧凿之感,开后世斧劈皴之先河。

山顶布满密林,涧水轰然作响,树如墨伞,体现了范宽作品“如面前真列,峰峦浑厚,气壮雄逸,笔力老健”的特点。

所以,无论从构图还是用笔用墨,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都可称得上是我国古代山水画的优秀典范。

2. 为什么《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答: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风俗画长卷, 作者北宋末期优秀人物风俗画家张择端。作者通过清明节日北宋都城汴梁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这幅作品不愧为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其次,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独特传统,还表现在善于运用长卷的形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实而细致地描绘现实生活的场景及其人物活动。场面繁广的当推宋代张择端的工笔淡设色《清明上河图》。画家以高度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沿汴河展现的清明时节的风光,从城郊农村风光开始,以汴河船舶往来为线索,渐渐展现出汴梁城门内外的热闹景象,所画人物包括仕、农、工、商、释、道、儒、童等各类人物五百多人,各种房舍、建筑数十幢,画卷长达五米多。其中描写汴河之上的大桥与桥下行船的情景尤为精彩动人,足见画家观察之精到,表现之认真,技巧之超群。

大学近代史试题及答案

近代史纲主观题复习 第一专题重点 一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1 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人民的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发动军事侵略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掠夺财富。政治上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经济上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同时进行文化渗透。 2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的中国,封建的中国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 随着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 4 积极影响,经济上,企业制度和现代银行金融体系,向中国传播了现代工业技术,铁路的建设使中国现代化具备了现行的物资条件。制度上,西方传来的政治经济模式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精神上,使先进的中国人产生了忧患意识,刺激出了中国人的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和原有城市的现代化,促进了现代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和进步,中国开始西学东渐的进程使得中国人逐渐形成了现代性的观念 第二专题重点 一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及其这四次运动的阶级局限性1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根基。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同时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起义是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运动。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洋务运动的意义:具有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早期尝试,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迈向近代的第一步,是具有中国化历史的开端。 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同时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维新运动的意义: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运动的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同时给中国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促使会进步、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积极变化。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群众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其中,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根本。 第三专题的重点

中外美术史话练习题

《中外美术史话》练习题1 一、名词解释 1.饕餮纹 2《读碑窠石图》 3气韵生动 4元四家 5《人物龙凤帛画》 6扬州画派 ) 7《游春图》 8吴门画派 9《女史箴图》 10“南宋四家” 二填空 1. 司母戊鼎是时期代表作品。 2.五代山水四大家是荆浩、关仝、董源、。 3.吴门画家中,由职业工匠出身而跻身文人之林的画家是。 & 4. 《墨葡萄图轴》为所作。 5. 龚贤为画派的代表画家。 6. 霍去病墓石雕是时期的作品。 7.被称为“才绝、画绝、痴绝”。 8.五代山水画家“董巨”指的是和巨然。 9. 陈淳是后期杰出的写意画家。 10. 清初画史上的“正统派”是“四王”画派,尤其是德高望重,为“四王”之首。 11.西汉早期的帛画延续了战国帛画的传统。 ^ 12.《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 13.郭熙撰写的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理论进入了成熟期。 14.明代的宫廷绘画继承了时期的制度,但是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画院机构。 15.清代中期宫廷绘画仍然十分兴盛,但却缺乏活力,给当时画坛带来蓬勃生机的是一个富有个性的地方画派即。 16.汉代帛画主题思想是。

17.初唐画坛上有两大画风,以中原画风的和西域画风尉迟乙僧的为代表。 18.元代画家以画梅著称。 19.明代初期的地域性画派“浙派”的代表人物是。 / 20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的杨家埠 21.青铜器最为典型的装饰纹样当属饕餮、夔龙、夔凤纹,而是其中最具特色的。 22. 敦煌是我国佛教艺术的代表。 23. 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24.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 25.清初成名取得统治地位的是“四王吴恽”,包括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吴历、。 三单选 1.现存最大最重的商代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莲鹤方壶》 C《司母戊大方鼎》 D《毛公鼎》 ! 2.唐代的诗人、山水画家王维是以画()而著名。 A青绿山水 B小景山水 C浅绛山水 D水墨山水 3.北宋时期以善画“婴戏图”的画家是()。 A刘松年 B李迪 C苏汉臣 D李嵩 4.明宗室后代以写意花鸟书写亡国恨的是()。 A朱耷 B髡残 C 弘仁 D石涛 5.中国的彩陶出现于()。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6.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早期山水文献作品《画山水序》作者是()。 \ A 王维 B王宗炳 D谢赫 7. 以下属于“南宋四家”的有()。 A 荆浩 B马远 C董源 D苏轼 8.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很大影响的“南北宗论”是明代的()。 A 陈淳 B徐渭 C沈周 D董其昌

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中外美术史10套)

美术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中国美术史一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生时期,是以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 2、依陶器的用途可分为器,器和器。 3、春秋时代的青铜器,具有社会大变革时代的艺术特色。 4、画像石是用于构筑、、或的建筑石材。 5、秦汉时代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是。 6、“为冢象祁连山”,指的是汉代的墓址。 7、《魏晋胜流画赞》的作者是,《画山水序》的作者是,《叙画》的作者是。 8、唐代画家的,忠实地表现了千余年前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往来。 9、“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提出的。 10、五代时期的画家创造了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的秀丽风光,北方以、为代表,南方以、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 11、宋代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了画院青绿一体精密不苟,严格遵依格法的画风。 12、“元四家”指的是、、、。 13、“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出于明代画家的《》中。 14、清初专攻花卉创为没骨画法的画家是。 15、清初“四僧”中的,提出“一画论”。 16、“金陵八家”龚贤的画风有与之分。 17、清代木板年画中,年画,年画,年画被称为三大年画产地。 18、“海上三任”是活跃在上海画坛的、、。 19、近代画家即“弘一法师”,从日本回国后,致力于艺术教学。 20、民国时期“岭南三杰”指的是、、。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根据现有资料,可知画像石萌发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2、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 A、洛阳永宁寺 B、登封嵩岳寺塔 C、慈恩寺塔 D、五台山佛光寺 3、唐代与吴道子齐名的雕塑家是() A、韩伯通 B、宋法智 C、吴智敏 D、杨惠之 4、开创金碧山水一派的画家是() A、李思训 B、王维 C、王洽 D、吴道子 5、突破“黄家富贵”成规的画家是() A、赵昌 B、易元吉 C、韩若拙 D、崔白 6、被称为古代山水画中巨作的是() A、鹊华秋色图 B、浮玉山居图 C、富春山居图 D、春山欲雨图 7、明清都城所建坛庙气势最大艺术性最高的是() A、天坛 B、地坛 C、日坛 D、月坛 8、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苑囿建筑是() A、颐和园 B、圆明园 C、承德避暑山庄 D、拙政园 9、清代以画《鬼趣图》讽刺现实而著名的画家是() A、黄慎 B、华€€ C、金农 D、罗聘 10、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是() A、张熊 B、胡远 C、虚谷 D、吴昌硕 三、名词解释(15分) 1、青铜器 2、瓦当 3、米氏云山 四、简答题(20分) 1、战国帛画反映的内容及艺术特点是什么?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qr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D)。 A.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C.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2.在甲午战争后,通过翻译《天演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根据的是( A )。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3.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C)。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维护清朝统治 D.为洋人服务 4.被誉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C)写了《革命军》号召人民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 A.黄兴B.宋教仁C.邹容D.陈天华 5.武昌起义的主力是(C) A.同盟会会员 B.留学生 C.新军 D.人民大众 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 A.领导阶级不同 B.领导方法不同 C.所处时代不同 D.革命性质不同 7.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a)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

B、洋务派开办的工厂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 8.近代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的岛屿和澎湖列岛的条约是( B )。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9.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B)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香港 B.台湾 C.澳门 D.崇明 10.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的条约是( D )。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1.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C )。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儒家思想与拜上帝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满族与汉族的矛盾 12.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 A.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 B.清廷消极备战、积极求和。 C.文官贪财、武将惜命。 D.军队素质差、军事装备落后。 13.1927年南昌起义的最大意义在于(A) A.开始与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对抗 B.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中美史复习题(2011)

一、填空 1.仰韶文化彩陶包括(马家窑)、(半坡)、(庙地沟)类型彩陶。 2.唐三彩动物俑中,以(马)俑和(骆驼)俑最为出色。 3.先秦美术主要指(夏)、(商)、(周)三代美术。 4.马王堆汉墓帛画自上而下分段描写了(天上)、( 人间 )、(地下)景象。 5.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有记载的画家出现于(魏晋)时代。 6.“南北宗论”的提倡者是(董其昌)他系统的总结(文人)画的历史经验。 7.商、周青铜动物造型以容器方式出现,有(圆雕)和( 浮雕)两类雕形式。 8.青铜动物浮雕的代表作是出自湖南的(四羊方尊)。 9.宋代绘画包括(宫廷)绘画、(职业)绘画和(文人)绘画三种潮流。 10.元四家包括(黄公望)、(吴镇)、(倪赞)、(王蒙)。 11.明末肖像画的代表人物是(曾鲸),他所开创的画派是(波臣派)。 12.清初四大高僧是(弘仁)、(髡残)、(八大)、(石涛)。 13.西汉陵墓纪念性石雕的代表作品是( 霍去病)墓石雕,其中代表作是( 马踏匈奴)石雕。 14.云冈石窟中修建年代最早的五个窟被称为( 昙曜)五窟,他的修建者是中国( 北魏)时代的和尚。 15.《古画品录》的作者是(谢赫),他提出了品评画家的标准是(六法)。 16.画鱼鸟“白眼朝天”的画家是(八大),他讽刺清廷官员的作品是(《孔雀图》)。 17.人类最早制作的劳动工具是(打制石器),最早的工艺美术品是出自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骨质) 装饰品。 18.南宋四家包括(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19.先秦美术以( 青铜)成就最为突出,所以又叫(青铜)时代。 20.中国雕塑史上第一个高峰期是(秦汉)时代,是我国雕塑风格确立和发展时期。 21.黑陶主要出现在( 新石器 )时代晚期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 22.秦代造型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就是( 兵马俑),他的总数达( 6000 )余件。 23.顾恺之的代表作是( 《女史箴图》)图卷、(《洛神赋图》)图卷和(《列女仁智图卷》)。 24.克孜尔石窟位于( 新疆)拜城,敦煌是古代( 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 25.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部美术理论著作是顾凯之的(《画论》)和谢赫的(《古画品录》)。 26.元代道教壁画的代表作是(永乐宫)的壁画,内有(《朝元图》)图描绘286位神仙。 27.明代有“南陈北崔”之说,南陈指的是(陈洪绶),北崔指的是(崔子忠)。 28.中国美术史上第一批留有姓名的画家中,最有成就的是(顾恺之),他是(魏晋)时代最伟

中美史1考题

·简述玉文化 良渚文化玉器是中国玉器史上最辉煌的典范,和同时期的红山文化齐家文化上东龙文化一起创造出一个玉器文化,玉雕南方以良渚文化为代表,再太湖一带有礼器,依仗的工具,宗教用品装饰品,以带有宗教意味的礼器上的平面雕刻的玉器最为突出成就数量纵多,而带有神秘色彩的神人合一的装饰,成为良渚文化的代表,北方有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出土的玉制品大多有穿孔,可能是身穿某部分的饰品,使用圆雕技法,描绘现实或神话中的动物,生动活泼有较强的装饰性。 ·简述岩画 所谓岩画就是原始人用刻凿在岩石上的图画,其功能则和欧洲的洞穴壁画类似,风格质朴具有豪放粗犷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绘画手法简练形象完整,大多和巫术礼仪有密切关系,最早采用磨刻法,其后敲凿法,著名的岩画有内蒙阴山的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岩,南方云南沧源县岩画。 ·青铜文化 器形分礼器(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工具及马车器等四大类,用途,除铸造工具武器外还制造大量青铜礼乐器。铸造:春秋中期出现模印法,失蜡法,纹样:流行兽面纹,云蕾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人面纹等纹饰,通常在云雷纹地纹上加上浮雕式的主题纹样,铭文简短,多系几个的族徽图像。·秦汉雕塑 1、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以东40公里的骊山,正陵尚未发掘,目前发掘的兵马俑坑有三个,一号坑规模最 大,是模拟作战军阵的宏伟场面,二号坑接近一号坑,有1400个武士和战马俑,三号坑只有一号坑十分之一面积,形制不规整,它肯能是指挥部所在地。特点:气势恢宏,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精当,反映出秦高超的战争组织能力;俑塑造型既有一定规范,又能刻画出人物的个性。成功的寓于统一之中;陶俑的制作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水平。 2、西汉霍去病墓石刻:位于陕西兴平,霍去病石刻群为汉代陵墓中最杰出的作品,他们大约制作于公元前117 年,分别为主题雕刻和动物雕刻两类,霍去病是威武远扬骠骑大将军,以抗击匈奴显赫战功深得汉武夷器重。墓前的主题雕刻是一匹昂首抬足的骏马,它踩踏一挣扎的匈奴、猶首,以象征墓主人的战功业绩,这一石雕造型简洁,在几处关节眼上略施线刻,使其精神倍增,起到了纪念碑雕刻的效果。 3、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 术的稀世之宝。 4、墓前石辟邪:从西城传来的一种装饰。 ·魏晋书法家 两晋的书法:西晋-陆机《平复帖》;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序》。东晋-《好大王》及谢鲲、王兴之夫妇墓志等。三希堂的“三希”—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魏晋画家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他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尤其重视眼神的描绘。后人把其线描风格称为“高古游丝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传·仁智图》。陆探微,是刘宋时最杰出的画家,擅长人物画,他的绘画“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他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气脉连绵不断的“一笔画”的笔法,而画人则能做到“精利润媚”,确立了”秀骨清像”清秀绘画形象。张僧繇,是萧梁时期最活跃画家,被称为“张家祥”,是古代寺庙中影响最大的式样之一。他有较高的写实能力,曾为梁武帝摹写居于各地的诸王画像达到“对之如面”的境地。曹仲达,北齐画家,以画“梵象”著称,被誉为“曹家祥”。他的风格“曹衣出水”,特征实际上是吸取了印度的笈多朝造像的特点而使人耳目一新,他的雕塑品中时时可以见到“曹衣出水的”生动形象。杨子华,北齐宫廷画家,他的主要特点表现在描绘当代题材人物画和贵族生活的风俗画上。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宋摩)流传下来,成为极少的传世作品之一,画中人物形象特点鲜明,发际也较高等,画风与1981年山西太原发现的娄睿墓壁画相近,相互印证,大致可以展现出北齐高水准的绘画风格。

四川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B及答案

精心整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B卷) 开卷()闭卷(√)适用专业年级:各专业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本试题一共六道大题,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 阅卷人题分 核分人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 20 分。答案一律答在答题纸上,否则以零分记) 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C ) A.工人阶级 B.知识分子 C.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2.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 C)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 3.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 ) A.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开创了学习西方的先河 B.洋务运动的官员们迈出了实现近代化的步伐 C.戊戌变法的仁人志士启发了人们改变落后的思想 D.辛亥革命的革命者实现了走向共和的第一步

4. 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的是(A ) A.太平天国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5.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 A )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6.( C )的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辛亥革命 任课教师: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第1页,共8页 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D ) A.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 B.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新三民主义 8.下列会议对国共关系产生影响的有( C) ①中共一大②中共二大③中共三大④八七会议⑤瓦窑堡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 9.综观中国近代史,要使中国实现近代化,最关键的因素是( C) 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教育和科技近代化 C.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D.工业近代化 10.从总体上看,近代中国人民救国方案的探索(D ) A.是失败的,但这种探索的精神是值得颂扬 B.尽管最终是失败,但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进步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 说明:为使学生复习方便,期末考试规范,本题库基本以章为单位设定一个代码,其中将上编综述与第一章合并,代码为A,计22题;第二章代码为B,计12题;第三章代码为C,计13题;中编综述与第四章合并,代码为D,计15题;第五章代码为E,计14题;第六章代码为F,计15题;第七章代码为G,计15题;下编综述与第八章合并,代码为H,计18题。第九章、第十章因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重叠,故略。总计124 题。 A.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2、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A.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两个根本性变化 1、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2、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A.3、在近代,中国没有完全变成殖民地的原因是什么 1.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2、中国人民的反抗3、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 A.4、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有哪些 1、城市贫民 2、手工业者 3、破产农民 A.5、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点有哪些 1、革命性最强 2、组织纪律性强 3、集中、团结 4、与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 A.6、中国资产阶级包括哪几部分 1、官僚资产阶级 2、民族资产阶级 A.7、简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两面性 1、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矛盾、斗争的一面 2、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

义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A.8、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A.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A.10、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2、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 A.1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1、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2、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A.1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社会性质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半殖民地,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3、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有一定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A.1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2、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A.14、近代中国,列强对华军事侵略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夺财富 A.15、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政治控制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A.16、近代中国,列强对华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A.17、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文化渗透主要表现是什么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每日一题

专题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2018年贵州贵阳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A.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1.历程 (1)从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染指中国。 (2)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3)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控制中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 (5)二战结束后,扶蒋反共,控制中国。 (6)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 (7)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走向和解;1979年中美建交。 (8)中美正式建交后,前进道路,一波三折。 2.认识 (1)从总体上看,中美关系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双方都从本国利益出发,以比较务实、比较稳健的方式来处理彼此的关系。但在军事交往、高科技交往、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以及台湾问题等一些重要问题上,双方仍有很大的分歧。

(2)应全面、辩证与冷静地看待中美关系,中美之间仍然存在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不断增进战略互信与互利合作,妥善应对各种挑战,推动中美关系“可持续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 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 A.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延续意识形态外交 C.拯救了美国的衰落 D.奉行国家利益至上 下图为1979年邓小平在美国休斯敦西蒙顿马术竞技场接过17岁女孩凯利赠送的白色牛仔帽,并戴在头上向观众致意的场景。该画面反映的这一事件 A.揭开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B.促进日本加快与中国邦交正常化 C.显示了美国对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 D.促使美国敌视中国外交政策的破产 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当今世界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会议上提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对处置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安排。宣言指出“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

中国美术史试题1

中国美术史试题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石器时代美术的明显特征是与的结合。 2、新石器时代的和,代表着我国古代美术创造的一次高峰。 3、商周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重公斤。 4、湖南出土的战国时代的两幅帛画是《》和《》。 5、秦汉时期的建筑装饰,主要包括、、和等四个门类。 6、陕西临潼出土的,是秦代造型艺术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7、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尤其重视的描绘。 8、隋代画家展子虔的《》,开创了青山绿水的端绪,而发展并形成具鲜明特色的青绿山水画派的画家是唐代的和父子。 9、中国美术史上具通篡性质的著作是唐代的《》,而断代史著作则是的《》。 10、《重屏会棋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 11、代表着宋代风俗画发展高度水平的是的《》。 12、元代画家赵孟頫在艺术上提倡(1)“”(2)。 13、明代画家沈周的画法有两种,一是学元代画法,代表作是《庐山高图》,另一种学而形成自家风格,代表作有《落花诗意图》。 14、“青藤白阳”指的是明代画家和。 15、在“金陵八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画家是。 16、清初以没骨花卉著称的画家是。 17、清初“四王”指的是、、、四位画家。 18、明清都城所建皇家苑圃以为代表,而所建坛庙中以气势最大,艺术性也最高。

19、“岭南画派”中的“二居”指的是和。 20、“以美育代宗教说”是近代教育家提出的。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刻是西汉时期的() A、赵伦先人墓石人 B、昆明池牵牛织女像 C、霍去病墓石刻 D、都江堰李冰石像 2、北魏时期龙门石窟最杰出的作品是在()。 A、宾阳洞 B、古阳洞 C、莲花洞 D、奉先寺 3、“六要”的提出见于山水画理论著作() A、画山水序 B、笔法记 C、林泉高致 D、山水纯全集 4、开创南宋山水画新风的画家是() A、李唐 B、刘松年 C、马远 D、夏圭 5、宋末以画白描水仙而著称的画家是() A、扬补之 B、赵孟坚 C、郑思肖 D、法常 6、“元四家”中,山水画笔墨松秀简淡,意境荒寒萧索的画家是() A、黄公望 B、吴镇 C、王蒙 D、倪瓒 7、明代推出“南北宗论”的画家是() A、曾鲸 B、沈士冲 C、董其昌 D、赵左 8、清初“四僧”中,旨在表现“吾之天游”的画家是() A、八大山人 B、石涛 C、髡残 D、弘仁 9、明末刺绣中“闺阁绣”的突出代表是() A、苏绣 B、粤绣 C、蜀绣 D、顾秀 10、清代年画以风格质朴生动著称的是() A、杨柳青年画 B、桃花坞年画 C、杨家埠年画 D、朱仙镇年画

近代史试题库最终版

试题库——上编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 D ) A.族权制 B.市民社会制 C.领主制 D.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宗法等级制 2.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是( C ) A.进行实业救国 B.实行资本主义 C.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进行西方式的工业革命 3.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D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中国 C.英国对华输出商品激增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4.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产生在( B ) A.洋务企业中 B.外国资本经营的近代工商企业中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 D.私人小作坊中6.近代中国社会中最革命的阶级是( A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 C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8.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是( A ) A.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以家族为单位的集体经济 C.以机器为生产工具的工场经济 D.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商业资本主义经济 9.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支柱是(A ) A.封建势力 B.资产阶级势力 C.宗教势力 D.地方实力派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 ABCD ) A.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B.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C.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2.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是( ABC ) A.革命性最强 B.相对集中 C.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D.同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C )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BD ) A.发展生产力 B.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改进生产关系 D.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5.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AC )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B.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殖民地的中国 C.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①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②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步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点? ①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主要的是前者。 ②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 ③基本特征: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所有制仍然广泛存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民族资本主义很弱小,且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地方割据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受三座大山压迫,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美史复习题

1、石器时代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2、新石器时代的美术绝大部分都与(陶器)的发展密切相关。 3、旧石器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发展的(测量仪),也是人类造型能力发展的(指示物)。 4、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在(锐利实用)的功利前提下,已经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5、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3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 饰品)。 6、陶器依(用途)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 陶和黑陶。 7、(彩绘)是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一种装饰艺术手法。 8、(陶器的发明)和(磨制石器的应用),并列为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 9、(彩陶)和(黑陶)代表着我国古代美术创造的第一次高峰。 10、在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真玉(软玉)制成的玦、锛、匕等玉器,距今约(8000) 年,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玉器。 11、(河姆渡出土的木胎圈足漆碗),(江苏常州圩墩发现马家滨文化的原始漆器),说 明我国髹漆工艺也源于新石器时代。 12、半坡类型的彩陶特点:施彩的陶器通常为圈底或平底钵、平底盆、鼓腹罐、细颈瓶 等。花纹绘在陶器的口沿、器肩、上腹等醒目部位,或绘在敞口盆的内壁。花纹图案除有宽带、三角、斜线、波折等几何纹样外,还有相当发达的(动物)图案。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特点:彩绘多施于大口小底曲腹盆外壁的上半部,风格轻盈挺秀。纹样多用弧线描绘,除了有鸟、鱼、蛙等动物图形外,最流行的纹饰母题是圆点、弧边三角、垂幛、豆荚、花瓣、花蕾等,(植物纹)显著增多。多数图案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构成,具有虚实相生之妙。 13、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遗迹),是辽宁建平、凌源交界处牛河梁(红山文化) 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或用赭红色画成勾连纹图案,或用赭红间黄白色彩描绘三角纹图案。此外,在宁夏固原店河村(齐家文化)遗址,于一座房屋残垣的白灰面上,曾发现用红彩描绘的几何纹装饰壁画。 14、在距今(六千多年)前发现的彩陶器,有的在口沿上刻有符号,约有二百七十多例、 五十多种不同的符号,有的重复几次出现,有的集中发现于某一遗址,有的相同符号出现在不同的遗址,其中已包含原始文字的(雏形)。 15、(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及(大汶口文化)的陶塑作品,多属工艺装饰雕塑, 或者系陶器上的附饰物,其中不乏优秀遗例。甘肃礼县高寺头出土仰韶文化的陶塑少女头像;陕西洛南出土人头形器口红陶壶;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16、红山文化陶塑与泥塑女神像的出土,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重要的美术考古新发 现之一。1982年,在辽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遗址中,首先发现一批小型陶塑孕妇像。其造型颇似预付,当与红山文化(崇拜女神的宗教)观念相关。 17、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流行(穴居)、(半穴居)及(地面建筑);长江流域及南方地 区,流行(地面建筑)与(干栏式建筑)。(黄河)流域的房屋主要采用(木骨泥墙); (长江)流域的建筑主要采用(木料),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多种带榫卯结构的木构件,是用石器加工而成的。 18、我国青铜器在(西周)时期出现了长篇(铭文),皆具形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 奇的特征。武王征商簋、毛公鼎、大克鼎、史墙盘、盝方彝、四虎镈。 19、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在装饰题材上与此前发生了很大变化。春秋中期,出现(模 印法)与(失蜡铸造法)等新工艺,流行繁缛的蟠虺纹与蟠螭纹;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晚期墓出土的蟠虺纹大铜禁及“王子午”列鼎,花纹繁密而剔透,器形奇巧而富丽,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中国美术史青铜艺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 A、礼器 B、乐器 C、兵器 D、车马器 2、秦陵兵马俑三号坑设计的是( C )。 A、主题部队 B、混合部分 C、军事指挥部 D、弩兵 3、创造“秀骨清象”风格的画家是( C )。 A、曹不兴 B、卫协 C、陆探微 D、张僧繇 4、开创我国青绿山水端绪的作品是( A ) A、游春图 B、江帆楼阁图 C、明皇幸蜀图 D、千里江山图 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 A ) A、安济桥 B、广济桥 C、宝带桥 D、安平桥 6、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 b ) A、李成 B、范宽 C、许道宁 D、郭熙 7、元代学识深厚的少数民族画家是( C ) A、钱选 B、李衎 C、高克恭 D、王渊 8、明代擅长“易园以方,易整以散”装饰手法的画家是( A ) A、陈洪绶 B、崔子忠 C、丁云鹤 D、吴彬 9、瓷器中的“粉彩”出现于( C ) A、嘉靖时期 B、万历时期 C、康熙时期 D、雍正时期 10、《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是( A ) A、吴有如 B、郑曼陀 C、张聿光 D、马星驰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A 2、C 3、C 4、A 5、D 6、B 7、C 8、A 9、C10、A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 D ) A、兽面纹 B、凤鸟纹 C、几何纹 D、鱼纹 2、秦汉时代表**仪登第的建筑物是( A ) A、门阙 B、墓表 C、享堂 D、坞壁 3、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 B ) A、顾恺之《画云台山记》 B、谢赫《画品》 C、宗炳《画山水序》 D、王微《叙画》 4、我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著作是( B ) A、历代名画记 B、唐朝名画录 C、贞观公私画史 D、续画品

2019年中国近代史题库(一)

2019年中国近代史题库(一) 1.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D )A.中国B.美国 C.法国 D.英国 2.鸦片战争前,在中英贸易中,导致大量白银流入英国的主要商品是( C ) A.呢绒 B.布匹 C.鸦片 D.茶叶 3.鸦片战争爆发时,清朝在位皇帝是( B ) A.嘉庆帝 B.道光帝 C.咸丰帝 D.同治帝 4.下列关于林则徐的事迹错误的一项是( B ) A.向道光帝上书禁烟B.禁止外国商人进行的正当贸易活动C.在虎门销烟D.在广州他命令外商必须交出囤积的所有鸦片 5.“弱国无外交”是中国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给我们的警示。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是( B )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英《天津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6. 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A ) A.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B.广州、厦门、福州、杭州、上海 C.广州、厦门、定海、杭州、上海 D.广州、厦门、定海、杭州、天津

7. 下列关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割让香港地区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 D.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8.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 B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殖民地 D.资本主义社会 9.“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副对联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事件对中国人民的危害( C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输入 D.烟草输入 10.若建立邓世昌纪念馆而收集文物,准备打捞“致远舰”,你认为应该到哪里打捞(D) A.丰岛海域 B.威海卫海域 C.旅顺海域 D.大东沟海域 11.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①左宗棠收复新疆②邓世昌抗击日军③林则徐虎门销烟 A.①②③B.③①② C.③②①D.①③②

中美史——中国美术史 复习资料已整理

中国美术史 原始时期 一.新石器时代玉文化 1)分布广泛。由北向南,红山文化、齐家文化、山东龙山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 2)品种繁多。玉璜、玉璧、玉环、玉琮、玉钺、玉管、玉珠和玉簪等。 3)非生产工具,而为礼器。宗教,权利与财富的象征;以玉温润比德。 玉器在中国宗教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与审美价值。 二.岩画 1)岩画是远古先民使用石器在石质坚硬、石面平滑的岩面研磨、敲凿而成的早期绘画。 2)分布广泛。内蒙古草原的岩石、黄河以北的阴山山脉、贺兰山山脉等。 3)内容。祭祀、战争、狩猎、畜牧、人(兽)面像、舞蹈、植物和天象等。反映当时人生活状态。 [4)非单纯审美,融合原始信仰,作画认真虔诚。] [艺术风格:独特,豪放粗犷,感染力强。动物凿刻手法简练,形象完整,风格古朴。擅长动态和神态的刻画。] 夏商周时期(先秦时代) 三.青铜文化 1)概论 (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二者的集中体现就是青铜器,所以三代之时,集绘画、雕刻、金属冶炼为一体的青铜艺术成为美术最辉煌的代表。 (2)分类。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实用器四大类。礼器是代表社会等级的器物。“藏礼于器” (3)制作工艺。模铸法,失蜡浇铸法,错金银工艺。 2)分类 礼乐器,“钟鸣鼎食” 礼器:炊煮器,鼎、鬲、甗(音演)等器种 食器,簋、盂、豆等品种 酒器,觚、爵、觯、斝、罍、尊、卣、壶、觥、瓿、方彝等品种; 水器,盘、匜、鉴等器种 乐器:铃、铙、鼓、钟、镈(音博,古代乐器,即大钟)等 3)纹饰:兽面纹,鸟,木,乳钉,几何纹和云霄纹。流行饕餮纹(或称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 4)器物造型[形制与器形的演变]

中外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美术史考题 选择题: 1、水墨山水的创始者是唐代诗人(A) A、柳宗元 B、贺知章 C、王维 D、孟浩然 2、(A)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A、塞尚 B、毕加索 C、凡高 D、高更 3、哈夫拉金字塔前的(A)是古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 A、狮身人面像 B、老村子像 C、书史凯伊 D、拉荷切普王子像 4、《荷拉斯兄弟的宣言》、《苏格拉底之死》等绘画作品的作者是法国19世纪(C)画家大卫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新古典主义 D、印象主义 5、中国夏商周三代以(A)艺术最为突出 A、青铜器 B、陶器 C、漆器 D、玉器 6、《洛神赋图》是中国魏晋是起(D)的代表作 A、曹不兴 B、卫协 C、陆探微 D、顾恺之 7、古希腊美术最突出的成就是(A) A、雕刻 B、瓶画 C、建筑 D、壁画 8、唐代以画马而著名的画家有(C) A、阎立本 B、尉迟乙僧 C、韩干 D、韩滉 9、宋代山水画家(A)所绘《千里江山图》,堪称青绿山水之典范 A、王希孟 B、郭熙 C、张泽瑞 D、范宽 10、下面那幅作品足以代表王羲之行书的面貌(D) A、《十七帖》 B、《乐毅论》 C、《黄庭经》 D、《兰亭序》 11、同上 12、《步辇图》是(B)的作品 A、阎立德 B、阎立本 C、张萱 D、周昉 13、下列(B)作品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A、《沉睡的维纳斯》 B、《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C、《奥斯瓦尔德克雷尔》 D、《奥尔加斯伯爵的下葬》 14、下面哪位画家不是荷兰的(D)

A、哈尔斯 B、维米尔 C、伦勃朗 D、鲁本斯 15、(A)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 A、《梅杜萨之筏》 B、《但丁之舟》 C、《泉》 D、《自由引导人民》 16、下列哪件作品被认为是第一件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也就是立体主义的开端(A) A、《格尔尼卡》 B、《亚维农少女》 C、《舞蹈》 D、《呐喊》 17、下列哪幅作品是将花鸟与山水结合起来的,也可视为一种新的创造(D) A、《踏歌图》 B、《溪山清远图》 C、《写生珍禽图》 D、《梅石溪凫图》 18、下列哪位不是“后印象主义”的画家(B) A、波纳尔 B、雷诺阿 C、凡高 D、高更 19、下列作品中(A)是洛可可画家布歇的作品 A、《沐浴的狄安娜》 B、《舟发西苔岛》 C、《秋千》 D、《热尔桑??》 20、下列作品中(D)不是赵孟X的作品 A、《江村渔乐图》 B、《鹊华秋色图卷》 C、《怪石晴竹图》 D、《富春山居图》 填空题: 1、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 2、世纪初法国立体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是毕加索。 3、印象主义名称的由来是因莫奈的《日出》这幅作品而得名。 4、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别号是八大山人。 5、中国近代美术之变首先集中在被迫辟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和广州,后来形成“海派” 和“岭南派”,成为近代中国美术的先声。 6、元代时期绘画的杰出代表,元四家指的是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四位画家。 7、荷兰风格派的创始人是杜斯伯格和蒙德里安。 8、直接对德国表现主义美术产生影响的是挪威画家蒙克。 9、拉斐尔为梵蒂冈宫绘制了三幅壁画《巴尔纳斯山》、《圣典辩论》和《雅典学院》表现 了一个人文主义者对于真理和幸福的追求。 10、五代山水画成绩斐然,南北两种画风正式确立,南派山水的开创者是董源与巨然。 名词解释 1、吴门画派? 吴门画派是指明代中期活动在苏州一带的画家,属文人画体系。这个画派的特点是重神韵,重意境,讲格调,讲含蓄。 2、新印象主义? 法国19世纪的画派,代表人物是修拉和西涅克,根据光学理论的新研究成果,对色彩进行分割和并列研究,在创作中将不同的纯色以点状并列在画面上,呈现镶嵌般的色彩效果,这是对印象主义凭感觉作画的科学总结,最重要作品是《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