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中科技大学 -模电PPT

华中科技大学 -模电PPT

华中科技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试卷五

试卷五(本科)及其参考答案 试卷五 一、填空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半导体二极管的重要特性之一是。 (A)温度稳定性(B)单向导电性(C)放大作用(D)滤波特性2.在由NPN型BJT组成的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如静态工作点过高,容易产生失真。 (A)截止失真(B)饱和v失真(C)双向失真(D)线性失真3.多级放大电路与组成它的任何一个单级放大电路相比,通频带。 (A)变宽(B)变窄(C)不变(D)与单级放大电路无关4.电流源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电流恒定,交流等效电阻。 (A)等于零(B)比直流等效电阻小 (C)等于直流等效电阻(D)远远大于直流等效电阻 5.放大电路产生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 (A)采用了直接耦合方式(B)采用了阻容耦合方式 (C)采用了正、负双电源供电(D)增益太大 6.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有源滤波器通带外幅频响应曲线的斜率为。 (A)20dB/十倍频程(B)-20dB/十倍频程 (C)40dB十倍频程(D)-40dB/十倍频程 7.当有用信号的频率低于100Hz时,应采用滤波电路。 (A)低通(B)高通(C)带通(D)带阻 8.在图1-8所示电路中,稳压管D Z的稳定电压V Z = 6V,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 5mA,输入电压V I = 12V,电阻R=100Ω,在稳定条件下I L的数值最大不应超过。 (A)40mA (B)45mA (C)55mA (D)60mA 图1-8 二、(14分) 分压式射极置共射放大电路如图2所示,已知BJT的β =100,V BE = 0.7V。电路处于正常放大状态。 (1)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画出简化的H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 (3)求放大电路通带内的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图2 三、(12分) 放大电路如图3 a、b、c、d所示。 (1)试分别说明4个放大电路所属的组态; (2)当信号源为电压源,且内阻不为零时,最好采用图中哪一个电路作为输入级? (3)为了使放大电路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最好采用图中哪一个电路作为输出级? (4)当信号的频率范围比较宽,肯包含较高的频率成分时,最好采用图中哪一个电路进行放大? (5)假设图a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均为4kΩ,图d的输入电阻为60kΩ,输出电阻为50Ω,当用图a和d构成两级放大电路,其输入信号取自内阻为200Ω的电压源信号,输出端带4kΩ负载时,试问:由图a作为第一级、图d为第二级时电压增益的值大,还是图d为第一级、图a为第二级时电压增益的值大?

武汉理工大学模电课设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张亚男专业班级:通信1104班 指导教师:李政颖 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初始条件:TEC半导体制冷器、UA741 运算放大器、LM339N电压比较器、稳压管、LM35温度传感器、继电器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一、设计任务:利用温度传感器件、集成运算放大器和Tec(Thermoelectric Cooler, 即半导体致冷器)等设计一个温度控制器。 二、设计要求:(1)控制密闭容器内空气温度 (2)控制容器容积>5cm*5cm*5cm (3)测温和控温范围0℃~室温 (4)控温精度±1℃ 三、发挥部分:测温和控温范围:0℃~(室温+10℃) 时间安排:19周准备课设所需资料,弄清各元件的原理并设计电路。 20周在仿真软件multisim上画出电路图并进行仿真。 21周周五前进行电路的焊接与调试,周五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1.温度控制系统原理电路的设计 (3) 1.1 温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总述 (3) 1.2 方案设计 (3) 2.单元电路设计 (4) 2.1 温度信号的采集与转化单元——温度传感器 (4) 2.2 电压信号的处理单元——运算放大器 (5) 2.3 电压值表征温度单元——万用表 (7) 2.4 电压控制单元——迟滞比较器 (8) 2.5 驱动单元——继电器 (10) 2.6 TEC装置 (11) 2.7 整体电路图 (12) 3.电路仿真 (12) 3.1 multisim仿真 (12) 3.2 仿真分析 (14) 4.实物焊接 (15) 5.总结及体会 (16) 6.元件清单 (18) 7.参考文献 (19)

华中科技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试卷六

试卷六(本科) 试卷六 一、(13分) 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β=100,V BE = 0.7V,图中电容对信号而言均可视作短路。试求:(1)静态工作点(I B、I C、V CE); (2)画出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 (3)通带(中频)电压增益A v = v o / v i; (4)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v o - 图1 二、(14分) 电路如图2所示,设R g >> R b > R b1 > R b2 > R c = R d > R e > R,在放大电路通带内各电容均可看作短路。试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4个放大电路各是共什么电极的放大电路? (2)哪个电路的输入电阻最大?哪个电路的输入电阻最小?哪个电路的输出电阻最小? (3)哪些电路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是同相关系? (4)若BJT的参数完全相同,则图a和图b的频带宽度哪个更宽? (5)如果要从4个电路中选出3个构成一多级放大电路,要求能有效地放大微弱的电压信号,且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则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各应是哪个电路?

图2 三、(10分) 差分式放大电路如图3 a 和b 所示。已知两电路的T 1和T 2完全相同。 (1)设图a 电路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为10倍,共模增益很小可忽略不计。已知v I 的波形如图c 所示,而图c 中4个输出波形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它是______波形。 (2)图b 电路中静态电流I c4约为________。(忽略V BE ) (A )2mA (B )1mA (C )0.5mA (D )0 (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A )当图a 电路由v O 双端输出且负载开路,图b 电路由T 2集电极v O2单端输出 且带12k Ω负载时,图a 电路的差模增益是图b 的4倍 ( ) (B )图b 电路的共模增益比图a 的大 ( ) (C )图b 电路抑制零点漂移的能力比图a 的强 ( )

武汉理工大学模电试卷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 (A 卷)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B 专业班级 软件工程0601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题分 20 20 12 8 12 16 12 备注: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P 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为( ),少数载流子为( )。 P 型半导体主要靠( )导电。 2.当PN 结正向偏置时使空间电荷区( ),加剧了多数载流子的( )运动,形成正向电流,此时PN 结处于( )状态。 3.根据导电沟道结构上的不同,场效应管可以分成( )和( )两大类型,他 们的导电过程仅仅取决于( )的运动。 4. 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应为( )偏置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偏置。 5.共射放大电路有( )电压增益,( )电流增益,温度升高时,其增益均会( )。 6.对于由晶体管组成的共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三种基本放大电路,若希望电流放大倍数大,可选用( )和( )组态电路;若希望放大器的高频响应好,应选用( )组态电路。 7.电流源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电流( ),直流等效电阻( ),交流等效电阻( )。 二.选择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只含三价元素杂质的半导体是( )。 ① P 型半导体;② N 型半导体;③ 本征型半导体 2. 设二极管的端电压为U ,则二极管的电流方程是( )。 ①. I S e U ②. T U U I e S ③. )1e (S -T U U I 3.如果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短路,则( )。 ① 管子深饱和;② 发射结反偏;③ 管子截止;④ 发射结正偏;⑤ 集电结烧坏 4.人们说晶体管具有放大电流的能力,这是指它在电路中采用( )和( )。 ① 共发射极接法时;② 共基极接法时;③ 共集点极接法时;④ 任何接法时 5. U GS =0V 时,能够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有( ) 。 ①. 结型管 ②. 增强型MOS 管 ③. 耗尽型MOS 管 6.检查放大电路中的BJT 在静态时是否进入截止区,最简单可靠的是测量( )。 ① BQ I ;② BE U ;③ CQ I :④ CEQ U 7. 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 从12μA 增大到22μA 时,I C 从1mA 变为2mA , 那么它的β约为( )。 ①. 83 ②. 91 ③. 100

华中科技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试卷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卷及参考答案 试卷一专升本试卷及其参考答案 试卷一(总分150分) (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电子技术基础试卷之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用万用表的R ×100档测得某二极管的正向电阻阻值为500Ω,若改用R ×1k 档,测量同一二极管,则其正向电阻值( )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小 d. 不能确定 2. 某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如图2所示,由此可判断该三极管( ) a. 处于放大区域 b. 处于饱和区域 c. 处于截止区域 d. 已损坏 图2 3. 某放大电路在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为6V ,当接入2k Ω负载后,其输出电压降为4V ,这表明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 ) a. 10k Ω b. 2k Ω c. 1k Ω d. 0.5k Ω 4. 某放大电路图4所示.设V CC >>V BE,L CEO ≈0,则在静态时该三极管处于( ) a.放大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区域不定 图4 5. 图5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L R '=R D //R L ,则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

a.L m R g ' b.s m L m 1R g R g +'- C.L m R g '- d.m L /g R '- 图5 6. 图5中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为( ) a. R g +(R g1//R g2) b. R g //(R g1+R g2) c. R g //R g1//R g2 d. [R g +(R g1//R g2)]//(1+g m )R S 7. 直流负反馈是指( ) a. 存在于RC 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b. 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 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d. 只存在于直接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8. 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 ) a. 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b. 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c. 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d. 输出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 9. 在图9所示电路中,A 为理想运放,则电路的输出电压约为( ) a. -2.5V b. -5V c. -6.5V d. -7.5V 图9 10. 在图10所示的单端输出差放电路中,若输入电压△υS1=80mV, △υS2=60mV,则差模输入电压△υid 为( ) a. 10mV b. 20mV c. 70mV d. 140mV 图10

华中科技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 第2次作业

第二次作业 1.分别判断图l.1 所示各电路中晶体管是否有可能工作在放大状态。 (a) (b) (c) (d) (e) 图1.1 图A ,PNP 管,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有可能工作在放大区; 图B ,NPNP 管,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有可能工作在放大区; 图C ,PNP 管,发射结反偏,集电结零偏压;工作在截止区 图D ,NPN 管,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工作在饱和区; 图E ,PNP 管,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有可能工作在放大区; 2. 电路如图 1.2 (a)所示,图(b)是晶体管的输出特性,静态时0.7BEQ U V =。利用图解法分别求出L R =∞和3L R k =Ω时的静态工作点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om U (有效值)。 (a) (b) 图 1.2 解:空载时:I BQ =20μA ,I CQ =2mA ,U CEQ =6V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值约为5.3V , 有效值约为3.75V 。 带载时:I BQ =20μA ,I CQ =2mA ,U CEQ =3V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值约为2.3V , 有效值约为1.63V 。 如解图P2.2所示。

解图P2.2 图1.3 3. 在图 1.3所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β=80, be r =1kΩ,20i U mV =,静态时0.7BEQ U V =,4CEQ U V =,20BQ I A μ=。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在括号内打“√”和“×”表示。 (1)342002010u A -=- =-? (×) (2)4 5.710.7 u A =-=- (× ) (3)8054001u A ?=-=- (× ) (4)80 2.52001 u A ?=-=- (√ ) (5)20120i R k k =Ω=Ω (× ) (6)0.7350.02i R k k =Ω=Ω (×) (7)3i R k ≈Ω (× ) (8)1i R k ≈Ω (√ ) (9)5O R k =Ω (√ ) (10) 2.5O R k =Ω (× ) (11)20S U mV ≈ (× ) (12)60S U mV ≈ (√ ) 4. 电路如图1.4所示,已知晶体管β=120,U BE =0.7V ,饱和管压降U CES =0.5V 。在下列情况下,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位,应分别为多少? (1)正常情况;(2)R b1短路;(3)R b1开路;(4)R b2开路;(5)R b2短路;(6)R C 短路;

模电试卷5

华中理工大学考试题 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99.12)专业班号姓名学号 一、(15分) 填空和选择题 1、一个二极管加正向偏压为V,在室温下,若通过它的电流由I增加到10I,那么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应增加[ ]。 A、20mV B、40mV C、60mV D、80mV 2、双极型晶体管从结构上可以分成和两种类型,它们工作时有两种载流子和参与导电。场效应管从结构上可以分成和两大类型,它们的导电过程仅仅取决于载流子的流动。 3、双端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能抑制零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压放大倍数大 B、电路和参数的对称性好 C、输入电阻大 D、采用了双极性电源 4、为了使高阻信号源(或高输出电阻的放大电路)与低阻负载能很好地结合,可以在信号源(或放大电路)与负载之间接入[ ]。 A、共射电路 B、共基电路 C、共集电路 D、共射—共基串接电路 5、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 ]。 A、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B、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C、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D、输出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 6、电路如图所示,每个二极管的最大反向电压V RM为[ ];流过每个 I为输出电流平均值) 整流管的电流为[ ]。( 注:O

A 、 22 2 V B 、22V C 、222V D 、24 2V E 、 O 41I F 、O 2 1 I G 、O I H 、O 4I 7、上图中加入滤波电容后(如虚线部分所示),输出直流电压较未加C 时[ ];二极管的导通角[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二、(15分) 图2所示电路中,设晶体管β=100,r bb’ =100Ω,V BE =0.7V ,各电容对交流可视为短路。 1、画出直流通路,计算静态工作点。 2、画微变等效电路,计算v A 、R i 及R o ,若R S =200Ω,求vs A 。 3、输入正弦波信号时,若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v o 的波形如图所示, 试说明是什么性质(饱和、截止)的失真?怎样消除这种失真?如果电路中的晶体管是PNP 型管时,是什么性质的失真? v s v o 图2

模电课设—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录 1.原理电路的设计 (1) 1.1总体方案设计 (1) 1.1.1简单原理叙述 (1) 1.1.2设计方案选择 (1) 1.2单元电路的设计 (3) 1.2.1温度信号的采集与转化单元——温度传感器 (3) 1.2.2电压信号的处理单元——运算放大器 (4) 1.2.3电压表征温度单元 (5) 1.2.4电压控制单元——迟滞比较器 (6) 1.2.5驱动单元——继电器 (7) 1.2.6 制冷部分——Tec半导体制冷片 (8) 1.3完整电路图 (10) 2.仿真结果分析 (11) 3 实物展示 (13) 3.1 实物焊接效果图 (13) 3.2 实物性能测试数据 (14) 3.2.1制冷测试 (14) 3.2.2制热测试 (18) 3.3.3性能测试数据分析 (20) 4总结、收获与体会 (21) 附录一元件清单 (22) 附录二参考文献. (23)

摘要 本课程设计以温度传感器LM35、运算放大器UA741、NE5532P及电压比较器LM339N 为电路系统的主要组成元件,扩展适当的接口电路,制作一个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室温的变化和改变设定的温度,来改变电压传感器上两个输入端电压的大小,通过三极管开关电路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来控制Tec制冷片的工作。这样循环往复执行这样一个周期性的动作,从而把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学会查询文献资料,撰写论文的方法,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和实验成品。 关键词:温度;测量;控制。

Abstrac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a temperature sensor LM35, an operational amplifier UA741, NE5532P and a voltage comparator LM339N circuit system of the main components. Extending the appropriate interface circuit, make a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y changing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set the temperature to change the size of the two input ends of the voltage on the voltage sensor, an audion tube switch circuit to control the on-off relay to control Tec cooling piece work. This cycle of performing such a periodic motion, thus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in a certain range. Learn to query the literature, writing papers, and submitted to the curriculum design report and experimental products. Key words: temperature ; measure ;control

华中科技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试卷三

试卷三(本科)及其参考答案 试卷三 一、选择题(这是四选一的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共16分) 1.有两个增益相同,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和B,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小,这说明A的() a. 输入电阻大 b. 输入电阻小 c. 输出电阻大 d. 输出电阻小 2.共模抑制比K CMR越大,表明电路()。 a. 放大倍数越稳定 b. 交流放大倍数越大 c. 抑制温漂能力越强 d. 输入信号中的差模成分越大 3.多级放大电路与组成它的各个单级放大电路相比,其通频带()。 a. 变宽 b. 变窄 c. 不变 d. 与各单级放大电路无关 4.一个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1-4所示。当信号频率恰好为上限频率或下限频率时,实际的电压增益为()。 a. 43dB b. 40dB c. 37dB d. 3dB 图1-4 图1-5 5.LC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1-5所示,该电路()。 a. 满足振荡条件,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b. 由于无选频网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c. 由于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d. 由于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6.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如图1-6所示。已知静态时,V o=V c1-V c2=0, 设差模电压增益 100 vd = A ,共模电压增益m V 5 V m V, 10 ,0 i2 i1 c = = =V A V,则输出电压o V 为()。 a. 125mV b. 1000 mV c. 250 mV d. 500 mV

图1-6 图1-7 7.对于图1-7所示的复合管,假设CEO1I 和CEO2I 分别表示T 1、T 2单管工作时的穿透电流,则复合管的穿透电流CEO I 为( )。 a. CEO2CEO I I = b. CEO2CEO1CEO I I I += c. CEO1CEO I I = d. CEO12CEO2CEO )1(I I I β++= 8.某仪表放大电路,要求R i 大,输出电流稳定,应选( )。 a. 电流串联负反馈 b. 电压并联负反馈 c. 电流并联负反馈 d. 电压串联负反馈 二、判断下列管子的工作状态(共10分) 1.测得各三极管静态时三个电极对地的电位如图2-1 a 、b 、c 所示,试判断它们分别工作在什么状态(饱和、放大、载止、倒置)。设所有的三极管和二极管均为硅管。 图2-1 2.电路如图2-2 a 、b 所示,分别指出它们工作在下列三个区中的哪一个区(饱和区、夹断区、可变电阻区)。 图2-2 三、两级放大电路如图3所示,已知三极管的5021==ββ,k Ω6.1be1=r ,k Ω3.1be2=r ,各电容的数值都足够大,在中频区可视为短路。(共15分) 1.试说明T 1和T 2各组成什么电路组态? 2.画出中频区的h 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 3.计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4.计算中频区源电压增益s o s /V V A V =。

武汉理工大学模电课程设计--温度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温度控制的设计 初始条件: 电阻、二极管、正负12V电源、UA741、电位器、LED、半导体制冷片Tec、继电器、开关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一、设计任务 利用温度传感器件、集成运算放大器和Tec(Thermoelectric Cooler,即半导体致冷器)等设计一个温度控制器。 二、要求 (1)控制密闭容器空气温度 (2)容器容积>5cm*5cm*5cm (3)测温和控温围:0℃~室温 (4)控温精度±1℃ 三、发挥部分 (1)测温和控温围:0℃~(室温+10℃) 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 (1)第18周理论讲解。 (2)第19周理论设计、实验设计及安装调试。

地点:鉴主13楼通信工程综合实验室、鉴主15楼通信工程实验室(1)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1 绪论.. (3) 2设计任务及要求 (4) 2.1设计任务及要求 (4) 2.2设计思想 (4) 3 选定方案的论证及整体电路的工作原理 (5) 3.1 设计方案选择 (5) 3.1.1可行方案 (5) 3.1.2 方案讨论和选择 (6) 3.2.1选定半导体制冷器的论证 (7) 3.2.2选定继电器的论证 (7) 3.2.3选定运算放大器的论证 (8) 3.3 整体电路的工作原理 (9) 4单元电路的设计计算、元器件选择及电路图 (10) 4.1 差分放大电路 (10) 4.1.1实验设计中的差分比例放大电路 (12) 4.2同相滞回比较器 (14) 4.2.1实验设计中的滞回比较器 (15) 4.3控制单元 (18) 5 整体电路图、元件及器件明细 (19) 5.1 整体电路图 (19) 5.2 实物图 (20)

武汉理工大学模电课设三极管放大倍数β值测量电路

目录 摘要 (1) 1.电路设计思路 (2) 2电路功能分析及参数设定 (3) 2.1 微电流源电路 (3) 2.2 转化电路 (3) 2.3 转化电路参数设计 (4) 2.4 电压比较电路: (5) 2.5 比较电路参数设计 (6) 3.电路原理图 (7) 4.仿真 (8) 5.实物焊接与调试 (10) 6.心得体会 (12) 参考文献 (13)

摘要 三极管放大倍数β值测量电路的功能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分配特性,将放大倍数β值的测量转化为对电压的测量,同时实现用发光二极管显示出被测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值。电源电路的功能是为上述所有电路提供直流电源。 本晶体管β值测量电路主要由电源电路、I/V转换电路、电压比较电路、放大电路和显示电路(LED)6部分构成。经实际操作,初步实现了简单的晶体管的β值测量。 关键字:β值;三极管;实物焊接;放大电路

1.电路设计思路 通过一系列书籍的查阅以及任务书的要求,可以形成初步的设计思路: 设计电路测量晶体管的β值,将晶体管β值转换为其他物理量来进行测量,所以我们在设计电路时把对β值的测量转化为电压的测量。即当IB为定值时,由晶体管电流IC=βIB的关系,通过测量一个电阻两端电压的压降,即U=R*IC,又IB为定值,则U的大小仅由β的大小来确定。 因为要求分五段来显示晶体管的β大小(β的值为0~80,80~120, 120~160,160~200以及>200),所以对转换后的物理量进行采样,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取得五个不同大小的基准电压,然后通过测得的输出电压通过运放来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运放的输出,然后运放的输出结果会由发光二极管来显示出来,我们即可以通过亮的二极管的个数来确定β值得范围,这样既可满足任务书的设计要求,实现对β值得初步测量。 上表即为预期设计出的电路可以达到的效果。 设计的思路框图如下: 图1 设计思路框图

华科831电子技术基础真题

我是LZQ,做个好人,给大家回忆一下今年华科831电子技术基础的题目!希望师弟师妹门能够有些用 首先,我劝大家不要再去选择831做为专业课的考试,因为以往除了04年以外,题目都很简单,很常规,2个小时绝对给你弄个130+,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出题很偏。 特点:要考频率响应,而且内容不常规。 填空题:si,ze的导通电压;异或变或-非;互补对称对路的作用:抑制温漂 大题模电: 第一道25分,5问: 课本的原图,我明确告诉你,课本189页,图题 4.3.8(c),要做一个改装,把Re2去掉,Re1并联RL,然后在Rb1和Rb2的中间点用一个电容C连接到射级。把Vi输入换成Vs串联Rs…参数已知,三个Rb是100K,RL和Re是5K,Vcc=18V。 图你自己去还原,等你还原了以后你就等着叫:变态。 1)请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请画出没有电容C时的等效电路图 3)请计算没有电容C时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4)请画出加了电容C以后的等效电路图 5)请计算加了电容C以后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够详细了吧? 第二道25分:RC串并联型的震荡电路,478页,9.7.5题。。把石英晶体扔掉,换成正常的RC串并联, 1)请画出反馈的正负级(这个简单) 2)请说明T管的作用 3)请计算振荡频率(套公式) 这倒题就是第二问会复杂一些,一般来说大家都会忽略掉这种非常规的内容, 今年就要考你,831不再是混分数的科目了。 第三题:25分的频率响应+集成运放。。 什么XX开环增益有7Hz,然后增益带宽是1.7MHz。 (1)请计算增益的分贝数(!!!是分贝数,没有理会这一章节的同学, 还有就算看过了,但是没记住转换公式的,啥感受?) (2)如果把这个系统运用在一个放大倍数为40的运算中(大概是这么 个表述),要求频带是200Hz~2Khz(这个数不对,反正大概是这个杨子), 请问可以使用吗? (3)给出了四个非常相似的集成运放,两个同相,两个反向。(大家自 己画一下,四个电路R1都是1K,但是R2不同,其中两个是19K,另 外两个是20K)其中两个的工作电压是+-5V。另外两个工作电压+-15V。 要求,将以下四个系统运用在一个频率为1~100Khz的系统中,放大倍数为20,输入电压为300mV,要能提高出入电阻,请问以下哪个 比较适合?请说明另外3个不适合的理由

模电课设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叶兆兵专业班级:通信0903班 指导教师:刘雪冬撒继铭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直流稳定电源设计 初始条件:LM317三端稳压芯片,电阻,电容,电位器,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等。还需模拟电子线路基础知识,电路板焊接知识。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根据理论知识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2.按照要求焊接实物,并调试电路功能。 时间安排: 第17周(7、8节):理论讲解 第18周:理论设计及实验室安装调试; 地点:鉴主15通信工程实验室(1),鉴主13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 第19周:撰写设计报告及答辩;地点:鉴主17楼研究室。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1 电路工作原理分析方案讨论及确定 (5) 1.1直流稳定电源设计要求 (5) 1.2 设计方案的选择及确定 (6) 1.2.1直流稳压源 (6) 1.2.2直流稳流电源电路设计 (8) 1.2.3 DC-DC变换器 (10) 1.3电路图与主要工作原理 (11) 1.4主要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13) 2 安装 (14) 3 仿真 (12) 3.1 Multisim仿真 (14) 3.2 仿真结果 (15) 4 实物照片 (17) 5 调试及调试过程 (18) 6 设计心得 (19) 7 元件清单 (20) 8 参考文献资料 (21) 附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22)

摘要 电源是各种电子、电气设备工作的动力,是自动化部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国防设施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是电子设备和机电设备的基础。在电源的众多类型中,直流稳压电源应用最为广泛,它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实验室、IT业、采矿、小型电器等领域中应用更为广泛。本设计分别用LM317三端稳压芯片稳压电路,LM317三端稳压芯片稳流电路和反馈式逆变电路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稳流电源和DC-DC变换器。通过相关知识计算出各电路中各个器件的参数,使电路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中的电压调整率,电流调整率,负载调整率,纹波电压等各项指标。 关键词:电源;LM317三端稳压芯片稳压电路;LM317三端稳压芯片稳流电路;反馈式逆变电路。

模电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直流稳定电源 初始条件: LM317 OP07CP 三极管稳压管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 具体要求) 一、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交流变换为直流的稳定电源。 二、要求 (1)稳压电源在输入电压220V、50Hz、电压变化范围+15%~-20%条件下: a.输出电压可调范围为+9V~+12V b.最大输出电流为1.5A c.电压调整率≤0.2%(输入电压220V变化范围+15%~-20%下,空载到满载) d.负载调整率≤1%(最低输入电压下,满载) e.纹波电压(峰-峰值)≤5mV(最低输入电压下,满载) f.效率≥40%(输出电压9V、输入电压220V下,满载) g.具有过流及短路保护功能 (2)稳流电源在输入电压固定为+12V的条件下: a.输出电流:4~20mA可调 b.负载调整率≤1%(输入电压+12V、负载电阻由200Ω~300Ω变化时,输出电流为20mA时的相对变化率) (3)DC-DC变换器在输入电压为+9V~+12V条件下: a.输出电压为+100V,输出电流为10mA

b.电压调整率≤1%(输入电压变化范围+9V~+12V) c.负载调整率≤1%(输入电压+12V下,空载到满载) d.纹波电压(峰-峰值)≤100mV (输入电压+9V下,满载) 三、发挥部分 (1)扩充功能 a.排除短路故障后,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 b.过热保护 c.防止开、关机时产生的“过冲” (2)提高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 a.提高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 b.扩大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和提高最大输出电流值 (3)改善DC-DC变换器 a.提高效率(在100V、100mA下) b.提高输出电压 (4)用数字显示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时间安排: 第18周:理论讲解,电路设计,实物焊接及测试;第19周:答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模拟电路考纲(武汉理工大学)

2012.1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B》考试提纲 一、考试提纲 各章的考试知识点列举如下: 1、半导体基础知识 本章侧重于基本概念,相关知识点如下: 模拟信号、束缚电子、空穴、电子空穴对、本征激发、半导体的特性、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的形成、载流子、多子、少子、PN结的形成及特性。 2、半导体二极管及其电路 1)基本概念 单向导电性、稳压二极管的特性。 2)分析计算 能够判断二极管在电路中的工作状态。 能够利用二极管的理想模型推导电路的输出波形。 能够根据稳压二极管的特性推导电路的输出波形。 3、双极型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本章为考试的重点章节) 1)基本概念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的内因和外因、在线电压测量法、在线电流测量法、直流负载线、交流负载线、静态工作点、三极管的小信号等效模型、饱和失真、截止失真、频率失真、频率特性。 2)分析计算 能够判断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组态。 能够分析三大组态(四种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相关参数。 能够根据波特图分析电路的上、下限截止频率和中频增益。(不要求根据表达式作波特图) 4、单极型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本章侧重基本概念,相关知识点如下:

场效应管的分类、场效应管的特点、夹断电压、开启电压、各种类型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 5、功率放大电路 1)基本概念 功放的分类、交越失真。 2)分析计算 能够计算OCL和OTL电路的输出功率、管耗、电源供给功率和效率。 6、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1)基本概念 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共模抑制比 2)分析计算 能够计算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电压增益、共模电压增益、共模抑制比、差模输入电阻和差模输出电阻等相关参数。 7、负反馈放大电路(本章为考试的重点章节) 1)基本概念 反馈的分类、负反馈的四种类型、负反馈的方框图、开环增益、闭环增益、反馈系数、反馈深度、深度负反馈、闭环增益的稳定性、各种类型负反馈的作用。 2)分析计算 能够判断电路中反馈的类型。 能够根据方框图推导负反馈的闭环增益。 能够计算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闭环增益。 8、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 1)基本概念 虚短、虚断。 2)分析计算 能够分析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表达式。(含: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和微分电路) 能够根据具体表达式设计运算电路。(含:比例、加法和减法电路) 能够分析比较器的输出波形。(含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和迟滞比较器)

模电07年11月试题

华中科技大学考试题 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07年11月、闭卷)计算机专业(高起本):班号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一放大电路在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为4V,接入3kΩ的负载电阻后输出电压为3V。这说明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 2、图1所示电路中的二极管是处于状态。 A 图1 图2 3、测得某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的两个电极电流如图2所示,则另一个电极的 电流为,请在图中标出该电流的实际方向。 4、要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其发射结应外加 电压,集电结应外加电压。 5、三极管T1、T2各电极的对地电位示于图3中,则三极管T1处于状态,三极管T2处于状态。 +6.7V 6.7V T1 +6V 0V 2 (a)(b) 图3 6、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的理想差分放大电路,已知|A vd | = 40,|A vc | = 0。若v i1=20mV,v i2= -5mV 。则| v o |为mV。 7、电压负反馈稳定的输出量是。

二、计算题(共2小题,共28分) 1、(本小题18分) 电路如图4所示,已知β=100,V BE =0.7V,且各电容的容抗可以忽略。试求:(1)静态工作点; (2)画出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4)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1; (5)中频源电压增益A vs = V o1 / V s 。 2.2k (6)分别以V o1和V o2输出时电路各为何 种组态? V s 图4

2、(本小题10分) 电路如图5所示,已知场效应管的漏极输出电阻r d =∞,g m =1mS(即1mA/V),其他参数如图示。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均可视为短路。要求: (1)图中场效应管T是什么类型的场效应管?该放大电路是什么组态? (2)画出该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3)计算该电路的输入电阻R i、输出电阻R o和电压增益A v = V o / V i。 (4)Rg3短路对该电路的特性有什么影响? 图5

武汉理工大学模拟电路试卷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 卷) 备注: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分,每空1分,): 1.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 零 ,反向电阻为 无穷大 。 2.当正向电压 小于死区电压的绝对值 ,或反向电压 低于击穿电压 时,二极管截止。 3.当PNP 型锗管处在放大状态时,在三个电极电位中,以 发射 极电位最高, 集电 极电位最低, 基 极和 发射 极电位之差约等于 -0.3V 。 4.设某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原来没有发生削波失真,现增大c R ,则静态工作点向 左 方向移动,较容易引起 饱和 失真。 5.设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开环放大倍数1000A ?=,反馈系数0.01F =g ,若A ? 变化5%,则f A g 变化 0.45% 。 6. 电流并联 负反馈能使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变大; 电压并联 负反馈能使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 7.若12id i i v v v =-是 差模 电压,12()2ic i i v v v =+是 共模 电压,则差分电路两输入端的电压分别为1i v = 2ic id v v + ,和2i v = 2ic id v v - 。 8.电流源作为放大电路的有源负载,主要是为了提高 电压增益 ,因为电流源的 交流电阻 大。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每空1分) 1.当PN 结外加反向电压时,扩散电流( B )漂移电流,耗尽层( D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变宽 E.变窄 F.不变 2.正偏时,对于某个确定的工作点,普通二极管的交流电阻D r 和直流电阻D R 相比,( A )。 A.D D r R <; B.D D r R =; C.D D r R >; D.说不定哪个大 3.在下图(二3)所示电路中,设1Z D 的稳定电压为7V ,2Z D 的稳定电压是为13V ,则输出

武汉理工大学模电课设报告范文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haohao 专业班级:电信1005班指导教师:王绪国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仿真与实现 初始条件: 可选元件:变压器/15W/±12V;整流二极管或整流桥若干,电容、电阻、电位器若干;根据需要选择若干三端集成稳压器;交流电源220V,或自选元器件。 可用仪器:示波器,万用表,毫伏表等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设计任务 根据技术要求和已知条件,完成对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装配与调试。 (2)设计要求 ①要求设计制作一个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可将220V/50Hz交流电转换为多路直流稳压 电源 输出:±12V/1A,±5V/1A,一组可调正电压+3~+18V/1A。 ②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 ③利用Proteus或Multisim仿真设计电路原理图,确定电路元件参数、掌握电路工作原理 并仿真实现系统功能。 ④安装调试并按规范要求格式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 ⑤选做:利用仿真软件的PCB设计功能进行PCB设计。 时间安排: 1、第18周前半周,完成仿真设计调试;并制作实物。 2、第18周后半周,硬件调试,撰写、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进行验收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1 绪言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稳压电路也制成了集成器件。由于集成稳压器具有体积小,外接线路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和通用性等优点,因此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应用十分普遍,基本上取代了由分立元件构成的稳压电路。集成稳压器的种类很多,应根据设备对直流电源的要求来进行选择。对于大多数电子仪器、设备和电子电路来说,通常是选用串联线性集成稳压器。而在这种类型的器件中,又以三端式稳压器应用最为广泛。 2 设计要求 1.初始条件:可选元件:变压器/15W/±12V;整流二极管或整流桥若干,电容、电阻、 电位器若干;根据需要选择若干三端集成稳压器;交流电源220V,或自选 元器件。 可用仪器:示波器,万用表,毫伏表等 2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设计任务 根据技术要求和已知条件,完成对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装配与调试。 (2)设计要求 ①要求设计制作一个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可将220V/50Hz交流电转换为多路直流稳压 电源 输出:±12V/1A,±5V/1A,一组可调正电压+3~+18V/1A。 ②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 ③利用Proteus或Multisim仿真设计电路原理图,确定电路元件参数、掌握电路工作原理 并仿真实现系统功能。 ④安装调试并按规范要求格式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 ⑤选做:利用仿真软件的PCB设计功能进行PCB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试卷二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卷及参考答案 试卷二(本科)及其参考答案 试卷二 一、选择题(这是四选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共22分) 1.某放大电路在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4V ,接入Ωk 12的负载电阻后,输出电压降为3V ,这说明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 ) BE =0.7V ,r be 。 ( c. 放大状态 d. 线性工作状态 6. 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在( )情况下容易引起自激。 a. 回路增益F A &&大 b. 反馈系数太小 c. 闭环放大倍数很大 d. 放大器的级数少 7. 某电路有用信号频率为2kHz ,可选用( )。 a. 低通滤波器 b. 高通滤波器 c. 带通滤波器 d. 带阻滤波器 8. 某传感器产生的是电压信号(几乎不能提供电流),经过放大后希望输出电压与信号成正比,这时放大电路应选( )。 a. 电流串联负反馈 b. 电压并联负反馈

c. 电流并联负反馈 d. 电压串联负反馈 9.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1-9所示,该电路( )。 a. 由于无选频网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b. 由于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c. 满足振荡条件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d. 由于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图1-9 图1-10 10. 图1-10所示电路出现故障,经测量得知V E =0,V C =V CC ,故障的可能原因为( )。 a. R c 开路 b. R c 短路 c. R e 短路 d. R b1开路 11. 与甲类功率放大方式比较,乙类OCL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 Ωk 。(共1620=所 五、电路如图5所示。设A 1~A 4为理想运放,三极管T 的V CES =0,I CEO =0。(共14分) 1.A 1~A 4各组成什么电路? 2.设0=t 时,电容器上的初始电压0)0(C =v 。求s 1=t 和s 2=t 时,A 、B 、C 、D 和E 各点对地的电压。 图5 六、在图6所示电路中,A 1和A 2均为理想运放,模拟乘法器的系数1V 1-=K ,i1v 为输入端两个对地电压的差值,0i3>v 。试写出输出电压o v 的表达式。(共8分) 图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