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论文x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论文x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论文x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论文x

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目前是否应该放开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制呢;在较长时期内又应该实行什么汇率制度。

本文比较了两种汇率制度的利与弊,分析了汇率制度选择的条件及我国目前是否具备以上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从长期看应作出的汇制选择。

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浮动汇率近年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从2002 年下半年开始,日本财相盐川正十郎在各种场合敦促中国对人民币汇率重新估值。

由于受中国出口产品冲击,一些欧美国家也加入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阵营。

今年9 月初,美国财长斯诺访华并在泰国出席财长会议,围绕人民币汇率的辩论达到了高潮。

其实,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实质,并不是人民币是否应当重估,即它的短期升降与否,而是人民币汇率制度应采取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

换言之,汇率水平只是最终的结果,形成汇率的机制才是问题的关键。

斯诺认为,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中国确保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最佳选择。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一、两种汇率制度利弊的比较1 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的优点在于较为固定的汇率有利于投资者核算自己的成本和收益,形成稳定的盈利预期,或者说,国外流入资金的风险贴水较低,从而有利于吸引外资。

固定汇率制的不利影响,一方面是不能灵活反映外汇供求关系, 使汇率的市场性丧失或削弱;汇率市场性的丧失或削弱又使其不能反过来调节外汇的供求关系,自动调节功能大大降低,因而只能由政府调节。

但政府确定汇率的弊端十分明显一是受到主观影响,如果政府调控能力不强还会出现重大失误;二是受到客观因素的牵制,汇率的确定和变动涉及到各方面利益,政府不得不充分考虑;三是受不同政策目标的牵制,汇率目标可能和其他目标相冲突,若汇率水平脱节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另一方面,蒙代尔三角理论认为,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三者不可能兼顾,只能牺牲其中之一而保证实现另外二者。

因为假如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下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利率会上升,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利率的上升带来对本国投资收益的增加,大量的外国资本会流入,造成本币升值的压力,为维持汇率的固定水平,政府要卖出本币买入外币进行干预,这样紧缩的货币又被扩张了,货币政策无效。

因此,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坚持固定汇率就要放弃货币政策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固定汇率制都曾发挥过它的积极作用。

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实质就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对于战后各国经济复苏和建立稳定的经济贸易联系,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

用。

从我国以前的情况来看,资本自由流动不存在,通过政府调整可使国际收支大体平衡,固定汇率制的利大于弊。

亚洲国家高速发展的90 年代,固定汇率制对于稳定投资者预期也曾发挥了很大作用。

但是如果经济泡沫膨胀,经济增长减慢,贸易赤字上升,投机资本冲击的情况出现,此时固定汇率制的不利影响就远远超出了它的有利方面。

2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能够克服固定汇率制的不足,一方面,它能够灵活的反映外汇供求关系,使汇率更具有市场性,从而反过来自动调节外汇供求;另一方面,浮动汇率不存在蒙代尔三角的困扰,

能够使货币政策更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但是,浮动汇率制不利于投资者形成稳定的盈利预期,从而不利于外资的引进;同时,浮动的汇率容易导致价格的波动,给抑制通货膨胀造成困难。

二、汇率制度选择的条件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是国际金融领域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其实,汇率制度的选择是由一系列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不同的汇率制度适合于不同的国家,这取决于其经济实力、外部环境、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

从总体上看,一国采取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必须考虑以下因素1 国家的大小和经济实力的强弱这里的国家大小是指以衡量的国家大小。

大国、强国的经济实力强,防范和抗拒金融风险能力强,汇率波动在一般情况下不强,适宜实行浮动汇率制。

例如美国,是最典型的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但是由于技术革命的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快,经济基本面好,国际竞争力强,因此浮动汇率并未带来不利影响,相反,美国是全球外资引进最多的国家。

这类国家通常对货币政策的依赖性较大。

小国、弱国经济实力弱,宏观调控能力弱,受外部影响大,抗风险能力低,国际竞争力不强,汇率波动性大,若实行浮动汇率,则其负面影响将

超过有利影响,造成投资预期差、通货膨胀无法控制的局面。

由于这类国家外部均衡实现难度更大,因此更需发挥汇率政策的调节作用,所以更适宜实行干预程度较大的汇率制度,如固定汇率制或者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经济基本面的健康情况,外汇储备充分与否,国际竞争力的强

弱经济基本面健康,外汇储备充分,国际竞争力强,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的国家更宜实行浮动汇率制。

相反,经济基本面不好,或外汇储备不充分,或国际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几者不能同时满足,则宜实行固定汇率制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以我国为例,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比较好,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外汇储备比较多;但是国际竞争力较弱,特别是金融体系不够健全,金融监督机制不完善,因此更宜实行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

3资本的流动性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固定的汇率易受到投机资本的冲击,并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在资本流动受到管制的条件下,固定的汇率不会发生大的危险,并且,由于资本流动受到管制,固定汇率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之间便不再矛盾,例如我国就是如此。

4通货膨胀水平通胀率高,汇率水平对物价总水平影响较大的国

家适宜实行固定汇率制,等以后通胀情况有所好转时,可调整汇制,以避免固定汇率的负面影响。

相反,通胀率不高的国家可以实行浮动汇率制。

以上这些条件都不能单独决定采取何种汇率制度,而应看一定时期的条件组合。

没有任何一种汇率制度是固定不变的,汇制的选择要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定。

三、中国目前不具备实施浮动汇率制的条件1 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沉重包袱,资本市场不完善,中小金融机构规模小、竞争能力弱,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不完备,市场不规范,监管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都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一旦汇率完全放开,国际游资的冲击有可能导致金融体系的全面崩溃,引发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历史将可能重演。

2从自由化的次序看,从一个完全管制型的经济向完全自由化的

经济过渡时,其合理的过渡路径应该是在国内金融市场实行自由化之

后,才能实行浮动汇率制李杨、殷剑锋,2000。

因为只有在金融市场是有效的且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情况下,无抵补的利率平价的假设才可能成立。

这时汇市才可能具有有效性,能实现汇率的均衡。

一国经济才能在经历真实、金融冲击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利率是汇率变动的平衡器、缓冲器,其变动方向和汇率是相反的,因此可以减小利率浮动造成的冲击。

目前虽然人民银行已明确表示要在3年内实现利率市场化,在制定利率政策时也更多地考虑市场因素,但毕竟还受许多关键问题制约,短期难以实现。

至于有效的金融市场,也因人们投资理念的培育、熟练专业人才的培养、金融法规的健全、金融产品的丰富等都需要在进一步开放中完善,难以一步到位。

所以与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的汇率更易于波动。

这时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就等于是本末倒置。

印尼就是一个实例。

3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资本自由流动是实行浮动汇率的前提条件,

否则,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必要性不大,且可行性也有置疑。

虽然加入以来,我国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加速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和放松外汇管制,但是距离完全意义上的开放和资本自由流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而且,在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还未得到加强的条件下,资本市场完全开放和资本完全自由流动都必须谨慎为之。

4无论是在影响汇率波动的预期方面,还是在汇率的调节机制方面,我国当前都存在诱发汇率不稳定的因素。

一是我国还处于转轨阶段,结构调整尚未完成,各项市场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未来的经济状况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尤其是中国的银行业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同时又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很多人对中国的金融业没有足够的信心,因此对汇率波动的预期始终未能消除。

二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具有严重的不均衡性。

我国商品市场分割程度较高、信息流动不充分,商品的异质性导致商品流动速度较慢,商品价格调整具有粘性。

相反,我国金融市场的生成和发育较为规范,资本的单一性和同质性使资本能够低成本地快速流动,市场价格调整具有弹性,更易于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

商品、金融市场价格调整的差异性造成金融市场的均衡实现快于商品市场,根据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理论,这会加剧我国汇率的过度波动。

总之,我国目前乃至一定时期内不宜采取完全浮动汇率制,央行难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完全放弃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这样从逻辑上讲,中国汇率制度的设计应当考虑介于固定制与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