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高新区各行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及执行情况

西安高新区各行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及执行情况

西安高新区各行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及执行情况
2009年11月13日 发展策划局 点击: 1645

第一部分 产业概述



西安高新区依托西安雄厚的科技资源,致力于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国际化,鼓励企业不断创新,支持科技人才踊跃创业,努力营造产业发展环境,整合产业发展资源,建立产业发展服务体系,转化科技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四大产业集群高速发展的产业格局。



产业定位

经过研究和论证,西安高新区确立的发展定位是:在全球范围内,要形成在通讯、光伏、软件与服务外包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成为具有中国内陆自主创新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在全国范围内,要成为一流的研发基地和新兴业态的引领区,形成在通讯、光伏、电子元器件、软件与服务外包等领域全国领先的产业集群;在中西部地区,要成为最大的总部基地、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全省全市范围内,要成为产业优化升级、辐射扩散、梯度转移和创新型服务业发展的平台。



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

为此,我们将以培育形成“一流人才、一流企业、一流服务”为重点,按照“专业化聚集、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思路,实施五个创新计划,建设七个园区(基地),打造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两个“万亿元产业带”。从2009年到2010年,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30%,2010年全区营业收入达到4000亿元,增加值达到850亿元,累计新增知识产权2.5万件,年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从2011年到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25%,2015年全区营业收入达到12000亿元,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累计新增知识产权达到8万件,年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从2016年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20%,2020年全区营业收入达到30000亿元,累计新增知识产权达到12万件,年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过千亿元的高科技大型企业集团达到2-3家。



第二部分 各行业发展规划



根据高新区确定的四大主导产业,制定了通信、光伏和LED照明、软件与服务外包、电子元器件、电力装备、先进制造、生物医药7个产业发展规划。

电子信息产业

要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西安高新区主导产业的突破口,在通讯、光伏、电子元器件、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上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形成优势。要以中兴、华为、龙旗、海天等企业为龙头,以现有290多家通讯企业为支撑,紧紧抓住3G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努力把西安高新区打造成为中国通讯产业

“第三极”。围绕电子信息产业进行细化,制定了以下5方面规划:

(一)通信

逐步形成以通信设备为核心、智能终端与关键零部件为支撑、通信软件为基础、运营与增值服务为依托、核心元器件为有效补充的集通信技术研发与产品生产、应用与服务为一体的通信产业集群,使高新区成为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通信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聚集区。

到2012年,使高新区成为西部地区通信产业聚集能力最强、产业成长性最好的区域;实现年销售与服务收入800亿元,约年均增长40%;从业人员达到8万人;年销售与服务收入过100亿的企业1家,50亿元的企业3-5家,过10亿元的企业4-6家。

到2015年,使高新区成为我国著名的通信产业集群密集区;实现年销售与服务收入2000亿元,约年均增长35%;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年销售与服务收入过200亿元的企业1家,过100亿元的企业2-3家,过50亿元的企业5-6家,过10亿元的企业6-8家。

到2020年,使高新区成为全球知名的通信产业集群密集区;实现年销售与服务收入4000亿元,约年均增长15%;从业人员达到40万人;年销售与服务收入过300亿元的企业1家,过200亿元的企业2-3家,过100亿元的企业3-5家,过50亿元的企业4-6家,过10亿元的企业10-15家。

(二)光伏

2009年--2012年建成光伏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西安高新区光伏产业园,成为初具规模的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光伏产业聚集区,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2013--2015年培育形成2到4家具备引领产业链技术和生产的龙头企业,成为国内领先的光伏应用和装备制造中心,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2016年--2020年建设国内最完善的光伏产业中心,成为具有国内外市场引领作用的光伏产业基地,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

(三)LED照明

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中心(依托西电),为区内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培育一批半导体照明技术骨干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速培育5—10家以大功率芯片和封装为基础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开发、生产和应用龙头骨干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到2012年,半导体照明产业实现年产值50亿元,并建设国家级半导体照明基地,到2015年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2020年达到300亿元以上。

(四)电子元器件

以引进国际知名企业为重点,抓住龙头项目,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业;以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为依托,突出自主创新,提升集成电路设计业;以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为核心,壮大集成电路支撑业。通过集成电路的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检测、关键装备和基础材料各环节的协调发展,建立起植根于国内、具有核

心竞争力、能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的完整的产业链,形成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协调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

2012年,西安高新区集成电路产值达到50亿元;2015年将达到100亿元;2020年达到200亿元,比2015年再翻一番。

(五)软件与服务外包

要以富士通、SPSS、炎兴、英飞凌等企业为龙头,以西安软件园现有的780家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和正在规划建设的4平方公里的软件新城为依托,打造“西安软件与服务外包”国际品牌。

到2013年,产业年均增速40%,总收入达到1215亿元,出口4.1亿美元,步入全国前列;到2019年,产业年均增速35%,总收入2212亿元,出口7亿美元,世界五百强企业达到20 家,千人企业达到20家,从业人员25万人,实现全国领先。



先进制造

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以比亚迪、法士特、西电、陕鼓等企业为龙头,以现有的1100多家先进制造企业为依托,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一、2009年—2020年总体目标

高新区先进制造业以汽车与零部件、高压电力电气设备、通用专用设备为重点。实施“342”战略,到2020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在全球范围内,高新区成为重要的先进制造研发中心,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先进制造基地;在全国范围内,高新区成为国内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在中西部地区,高新区成为先进制造产业辐射扩散、梯级转移的源泉。

二、各阶段目标体系

(1)2009年—2012年发展的目标体系

到2012年,成为西安市、陕西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前沿、经济增长的引擎、对外开放的窗口,基本建成国内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在若干行业和区域形成一批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的全国性制造中心和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

产业规模。先进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国内六大一流园区平均水平,年均增长30%以上,力争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培育3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过100亿元,5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过50亿元。

产业水平。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企业信息化;劳动生产率有大幅度提高;清洁生产、环境保护水平全国领先。

产业集群。延长汽车制造、能源机械产业链,打造全国性制造中心;扶持仪器仪表建成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逐步提升金属加工机械、冶金设备、筑路机械、铁路运输设备以及医疗器械等产业。

(2)2013年—2015年发展的目标体系

到2015年,建成国内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进入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行列,使高新区的先进制造

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经济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新的突破。

产业规模。先进制造业营业收入力争总量超过234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促进8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过100亿元,20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过50亿元。

产业水平。汽车制造、能源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争创国际领先水平,骨干企业的经济效益居世界前列。

产业集群。汽车制造、能源机械、仪器仪表全国性制造中心地位凸显,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金属加工机械、冶金设备、筑路机械以及铁路运输设备行业等建成国家一流的产业基地;医疗器械等产业集聚效果显著。

(3)2016年—2020年发展的目标体系

到2020年,建成创新功能突出、创新产业发达、创新环境优良、创新文化浓郁的先进制造业科技新城,力争成为具有中国自主创新特色的世界一流先进制造业基地。

产业规模。先进制造业营业收入力争总量超过6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促进15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过100亿元,40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过50亿元。

产业水平。汽车制造、能源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稳居国际领先水平,冶金及金属加工、制冷产业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医疗器械产业稳居全国之首。

产业集群。汽车制造、能源机械、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四大产业板块均为中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及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一流先进制造业基地;环保设备、金属加工机械、冶金设备、筑路机械以及铁路运输设备等产业稳居国内一流产业基地水平。



电力装备

通过3-10年,西安高新区建成国际电力装备研发基地、成为国际电力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电力成套装备供应基地和国际电力工程总包基地,使电力装备制造业成为西安高新区的战略产业、支柱产业。实现2012年1500亿,2015年3000亿,2020年5000亿产值,园区内出现2-3家过千亿的企业。



生物医药

要抓住生物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振兴的机遇,以省医药集团、金花、东盛等企业为龙头,以现有3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为依托,建设国家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和方向

采取地方政府、高新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产业投资和中介服务机构、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紧密相结合的合作模式,达到官、产、学、研、金聚合聚变的效果。广泛聚集和整合医药领域各类资源,形成空间聚集、企业聚集、核心技术聚集和人才聚集效应。增强、完善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专业化服务能力,重点构筑以生物医药孵化器为基础的“技术、中试、信息和资金”的四大平台,完善

“技术孵化服务、成果转化服务、投融资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的四大服务体系的建设,努力促使基地内的大、中、小型企业密切联系,分工协作;着力打造上、中、下游互动频繁且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生物医药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培育和成长的良好的孵化、加速基地,成为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后备军快速成长的摇篮。充分利用高新区生物医药良好的研发基础、产业基础等优势,从产业集群式发展、企业内生式成长和机制创新式突破等三个层面不断探索该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提升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力争使西安高新区成为真正在国际上拥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通过结构调整,加快技术与人才的引进,转换机制和科技创新,培育一批以资产为纽带,跨地区、跨所有制,集产、学、研和科、工、贸为一体的富有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开发程度高,联动效应好,优势特色明显的内涵式发展产业新格局,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提高生物医药产业在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的经济地位,成为陕西、西安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重点打造“国家级西安生物医药孵化器”、“高新区生物医药研发园”,“国家火炬计划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使之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生物医药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并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

到2011年:

在现代中药、化学合成药、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等领域初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60亿元,销售收入240亿元,届时,将培育出年销售额超50亿元的生物医药集团企业1家,5-10亿元企业5家,上亿元企业15家,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医药企业5-10家,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培育知名度高、单品种上亿元的优势产品20个,过5000万元的30个;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25%和18%左右。

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30%,重点企业不低于35%;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占销售额比例达到5%以上,重点企业达到8%-10%。

到2015年:

进一步加强项目引进和完善高新区综合性配套服务体系;医药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例达到60%,销售收入500亿元,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10-50亿元企业3-5家、5-10亿元企业4-6家,上亿元企业30家。成功开发国家一类新药3-5项。二类新药

8-10项,三、四类新药50项以上;使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全区乃至省市新的产业增长点和创新聚集点。



第三部分 区域发展规划

高新区专业区域包括西安国际软件新城、长安通信产业园和草堂科技产业基地3个区域。规划如下:



西安国际软件新城

在西三环以西、绕城高速以北和以东、西户路以南,规划4平方公里的高新区“西安国际软件新城”,聘请国际专业机构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打造“新城区”理念进行科学策划和规划。同时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商务空间运营商共同开发建设“人文”特色浓郁、具有国际水准的产业基地。产业规划必须充分体现出产业所须的餐饮、居住、购物、学校、银行、体育场、图书馆,及休闲娱乐等必备的生活与商务配套。从其它城市实践来看,按照“新城区”理念规划建设,引入商业配套并导入“不夜城”概念,其50%为IT研发用楼,50%为商业配套。按照“综合性园区”理念建设,其产业项目与服务配套构成比例高达3:7。“软件新城”产业项目与生活商务配套至少按照不低于1:1比例进行开发。



长安通讯产业园

随着高新区通讯产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和长安通讯产业园的启动建设,高新区的通讯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从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移动设备到终端设备的研发制造,在高新区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都有全国龙头企业分布。截至2008年底,西安高新区共有通讯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设备销售和研发机构290多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西安高新区成立长安通讯产业园是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国务院关于促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方针实施的重大举措之一,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新审视通讯产业链建设发展定位,在新时期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我国通讯产业的集约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内地惟一的全球“IT”百强企业中兴通讯已率先入区,未来五年内将在长安通讯产业园投资60.08亿元人民币,建立西安研发生产基地。中兴通讯作为新经济时代通讯行业标志性的龙头企业,将对通讯产业企业在长安通讯产业园的落地、发展、壮大起到示范效应。

◎园区定位

长安通讯产业园的建立将有效汇聚国内外通讯业界高层的智慧结晶,依托大规划,有效整合政府机构、电信运营商、通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专家资源,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为中国通讯产业升级开启智慧之门。

形成以骨干网与互联网通信设备为基础、智能终端为支撑、企业级通信设备为补充的统一通信设备产业的研发与生产、软件应用与服务体系,核心

零部件与元器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得到广泛应用;使其成为全国通信产业的领头羊,使高新区成为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通信设备产业聚集区。

◎园区界址

园区北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接金沙河,东到西沣公路,西至西三环南延伸线,规划用地南北长约5000米,东西宽约1600米。洨河东西贯穿,将园区天然划分为南北两部分,总规划用地7平方公里,占地1000亩。

鉴此,西安高新区通信产业园将借鉴国际、国内通讯设备制造业发达地区完善配套环境的经验,为区内通讯产业集群化发展创造良好的配套环境。



草堂科技产业基地

高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以下简称草堂基地)是高新区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口合作要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高新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重要实践。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草堂基地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进展,已于2009年5月22日全面开工建设。

草堂基地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经市政府批准),分为南区和北区。南区:南起环山公路,北至户县县城规划南界向东延伸线,东起太平河,西至户县南北七号路,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北区:毗邻沣京工业园,着重向西汉高速以南发展,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草堂基地是高新区“总部+基地”合作发展模式的重要功能区域,与高新区(主城区内)功能互补、错位发展,起到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空间、完善功能、产业链延伸的作用,是高新区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主导产业配套服务区。

产业定位

草堂基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区主导产业的配套产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强、能参与高新区产业分工,实现与高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为高新区主导产业提供配套的产业集群。

发展目标

在基地建设上,按照先南后北分期完成开发建设。一期启动南区15平方公里建设,计划基础配套投资67.5亿元,项目投资450亿元;二期开发建设北区5平方公里,计划基础配套投资22.5亿元,项目投资2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一二期建成后企业总数将达到2500户,营业收入1500亿元,增加值225.8亿元,市级财政收入31.9亿元,就业人口16万人。



第四部分 执行情况



随着各产业规划(初稿)的完成,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理清了工作思路。关键是要狠抓落实,现将经贸局围绕各规划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确定主导产业,制定产业规划

围绕高新区确定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

产业及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目标任务要求,对主导产业进行细化,确定了通讯、光伏和LED照明、电子元器件、电力装备、先进制造、软件与服务外包、生物医药7个产业,并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初稿)。

二、广泛征求意见

针对各产业发展规划(讨论稿),由各产业小组组织多次会议,征求有关部门、区内企业及专家意见,深入探讨。

三、狠抓落实,做好产业促进服务工作

1、建立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制度

加强对现有166家在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各产业重点抽样企业的监测分析及预警预测,每月召集产业领导小组月度例会,增强前瞻性、预见性,进而及时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建立企业走访长效机制

根据主导产业建立了8个产业促进小组,对企业分别走访。洞察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帮助企业解决。为企业谋划在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下企业的发展之道。

3、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力争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规模跃升上取得新突破。

通过制订通讯、光伏、先进制造等7个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和工作思路,尽快实现做大做强目标。

4、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力争在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新兴业态上取得新突破。

(1)2009年5月4日与省科技厅一行领导就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建立定期协商汇报机制、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报制度、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成果转化申报重大专项、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省科技厅会同相关部门对高新区反映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并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2)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开展了“计划申报百日促进”专项活动。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计划申报培训,并在企业调研中将近期申报各类计划明细单发给企业。

(3)对科技创新企业在高新区优惠政策及其他资金扶持方面优先考虑。

(4)修订了知识产权扶持政策,利用政策引导、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截止三季度,高新区新增知识产权9197件,同比增长67.1%。其中专利4011件,商标1337件,版权3849件。

5、促进产学研合作工作

2009年4月9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园区动员大会上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8所高校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为进一步落实协议内容,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由管委会主任带队分赴各高校进行对接,分别与各高校高层领导召开了座谈会,明确了下一步产学研合作的具体内容。从不同领域,提出聘请高新区企业家指导大学生就业辅导、双方人才挂职交流、学校科研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信息对接举

措,并提出多项双赢的产业服务平台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建议。并以此为契机,加快与8所高校的深入交流合作,建立产学研促进长效机制,根据各自需求展开多渠道合作。目前西安交通大学殷咸青挂职高新区经贸局副局长。

6、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为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强和国际、国内知名行业协会的联系,组织企业参加了“第14届国际集成电路研讨会暨展览会”、“第五届工业无线通讯技术高峰论坛”,“东西部贸易投资洽谈会”、“第四届中国民营企业科技产品博览会”及“2009中国光伏发电(西安)高峰论坛”等会议,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