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限政府的理论溯源与价值

有限政府的理论溯源与价值

有限政府的理论溯源与价值
有限政府的理论溯源与价值

[收稿日期]2008-04-20

[作者简介]周晓丽(1973-),女,河南漯河人,行政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与决策分析研究;

毛寿龙(1967-),男,浙江奉化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与治道变革、公共政策与制度分析等研究。

有限政府的理论溯源与价值

周晓丽1,毛寿龙2

(1.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100081; 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来源于自由主义传统的有限政府理念,洛克、孟德斯鸠、哈耶克乃至布坎南都对其作了不同的阐释和建构。有限

政府理念的内涵包括: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政府权责一致,构建合理限度;借助市场发育,慎求政府干预。有限且有效的政府日益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治理理念和价值追求。[关键词]政府治理;有限政府;

古典自由主义;

价值

[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66(2008)05-00065-04

2008年10月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Oct.2008

第5期(总第112期)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of Changchun Municipal Committee

(General No.112)No.5

如果就现代政府治理的优劣定性,“有限政府”必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衡量指标。有限政府作为一种治理理念和价值追求,虽然发轫于古典自由主义学者的思想深处,但由于其为解决政府治理问题提供了精致的思想和特有的分析视角,对现代国家的治理模式和理念的选择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正是随着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深化,有限政府被赋予了精辟而独特的内涵,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发展。

一、有限政府:渊源与发展

作为一种在西方社会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政治哲学,自由主义的观念和思想是在曲折中变迁的。与此相伴,有限政府的理念也存在着理论上的嬗变。自洛克以降,许多自由主义学者都对有限政府理念的建构作出了贡献,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洛克、孟德斯鸠、哈耶克和布坎南。

对于自由社会是否需要政府以及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政府,经典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洛克曾设想

过无政府的“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1](P5)

。这一状态来自“自然”,是“天赋”应得,不但逻辑上先于政府,而且在价值上高于政府。“自然状态有一种为人人所应遵守的自然法对它起着支配作用;而理性,也就是

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

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1](P6)依洛克来看,生命、自由和财产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需要得到有效的保障。但是在一种可揣度的自然状态下,如果人的自然权利受到侵害,要么是请求私人帮助,要么是由当事人在涉己纠纷中亲自充当法官。即使法官嫉恶如仇,由于思维的盲点或情绪的不足,错误也在所难免。长此以往,更会引发宿怨世仇。由于个人强行正义也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所以,生活于自然状态中的每一个人应本着理性和平等的原则,将自己的部分权利让渡出去,结成一个公共权力组织,即政府。[1](P77-78)

可见,在洛克看来,政府是个人权利的部分让渡和社会契约缔结的结果。在此,虽然人们放弃了自己的一部分权利与自由,却享有了整个社会的力量对其施予的保护,自己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获得了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保障。

由于政府权力的获取是以个人权利的让渡为条件的,所以政府权力必然是有限的。在洛克看来,政府权力既是个人权力的保护神,又是最危险的侵害者。所以必须对政府权力加以约束和限制,即政府应是有限的,对权力进行限制的主体则是人民。“立法机关一旦侵犯了社会的这个基本准则,并因野心、

恐惧、愚蠢或腐败,力图使自己握有或给予任何其他人以一种绝对的权力,来支配人民的生命、权利和产业时,他们就由于这种背弃委托的行为而丧失了人民为了极不相同的目的曾给予他们的权力”。[1](P134)对于如何防治政府专横和权力的扩张,洛克主张对政府实行分权和制衡,通过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的划分,通过这些权力之间相互渗透、互相牵制、彼此约束,从而达到避免专断的可控状态。而在具体实行中,洛克强调用法律约束和限制政府权力,因为“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只有实行法治,政府的权力才会受到限制,人民的生命、自由、财产等权利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洛克的有限政府是法制制约下的限权政府。

法国的政治思想家孟德斯鸠通过对分权制衡体系的建构,进一步发展了有限政府理念,并提出了一套可行的实践路径——三权分立。他认为包括立法者、执法者和司法者在内的所有政府官员,都有可能滥用权力,从而造成对公民权利的侵害。所以不能信赖任何“至高无上”的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实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权”。[2](P156)在孟德斯鸠看来,一个有效而合理的政府必须是能够相互制衡、彼此权力受到约束的政府。政府不能存在一个不受限制的至高权力,政府的权力必须有限且这种权力的实施必须与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制度契合。

虽然洛克和孟德斯鸠都主张通过分权来实施其“限权”的思想,但洛克的分权只是立法与行政的分权,因为他虽然提出了三权,即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但其所谓的对外权只是作为行政权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孟德斯鸠不仅将国家权力明确地区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而且特别强调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2](P154)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原理后被西方某些制宪者自觉地用来设计政治制度,对西方国家实施有限政府和宪政、构建典型的三权分立制衡的权力结构功不可没。

任何政治思想都或隐或显地以某种关于人的假设为前提。如果说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来源于西方怀疑主义及“人性恶”的预设的话,那么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则另辟蹊径,绕开对人性善恶的争论,从知识论的视角对有限政府理念给予了新的演绎。他认为,虽然知识可以交流,可以扩展,但不可能形成一个固定不变的总和,更不可能为个别人或个别机构所完全掌握。正是由于知识的特性和人的理性的局限,任何单个心智对文明演进的诸多因素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无知,企图依人之理性刻意设计社会制度,推行极权政治,只会扼杀文明演进的动力。所以那种认为经由人的深思熟虑可以建构起一整套文明秩序的观念,乃是一种“荒漠的唯智主义”。[3](P21)任何企图集中所有知识,有意识地建构社会制度的念头和做法只能是“致命的自负”。另外,当一个无知的政府拥有无限的权力,后果也必定是灾难性的。为避免灾难出现,使人类文明免遭极权的摧残,政府权力不应是无限的,而应是有限的。所以哈耶克极力反对无限政府的知识预设:所有的知识构成一个整体,其总和是固定的;所有的知识尽管是分散的,却可以集中,并且能被少数天才所掌握;知识可以通过人为的手段被合理地配置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事实上,倘若真有所谓“全知”的个人或机构能洞察过去、现在与未来,社会的绝大多数人就只能走少数精英或中央当局发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则自由必然荡然无存。由于真实世界中的知识存在交易性,所以自发秩序是人类的选择。

那么,哈耶克是否具有“无政府主义”倾向呢?答案是否定的。哈耶克认为自发秩序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个人自由的保障、自发秩序的维持离不开具有强制特权的政府的存在。但这一政府的权力同样应是有限的,也就是说,需要置国家于一个法律体系的规范之下,这个法律体系一方面限制行政权力,另一方面也拥有更高层次的普遍性,来推进由一个超越的权威控制立法机关的立法内容。所以哈耶克的“有限政府”不仅是对行政权力的限制,也是对立法权力的限制。也就是说,政府的任务主要在于下述两个方面:第一,创建一种个人和群体能够在其间成功地追求他们各自目的的框架;第二,有时候则可以用它所拥有的筹集岁入的强制性权力去提供市场因各种缘故无法提供的那些服务。可见,哈耶克也想通过一个法律体系来制约政府权力、维护个人自由。他还特别强调对立法权进行限制的必要性,因为国家立法权的无限扩张亦会导致公民个人自由的丧失,将文明的发展引上一条通向奴役的道路。

在普遍认为政府责任就是弥补市场失灵、提高全社会福利水平之时,美国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布坎南却提出了政府失败论,来为宪政进行论证。他认为,政府失败首先意味着公共决策的失效,即政府政策的执行不能确保资源的最佳配置。其次,政府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

所谓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是指由于政府机构执行政策的效率不高,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从而导致政府失败,其原因主要在于竞争不足、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缺失、以及监督信息的非完备性等。再次,政府失败还根源于政府的扩张性。布坎南认为,由于政府官员也是个人利益最大化者,所以他们总是希望不断扩大机构规模,增加其层次,扩大其权力,导致社会资源浪费、经济效益降低、社会福利减少,甚至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最后,政府的寻租活动也往往导致政府失败。寻租活动赖以存在的前提是政府权力对市场活动的介入,其结果是使政府的决策和运作受到利益集团或个人的摆布,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和分配格局的扭曲。事实上,布坎南对政府在保护公民权利、提高社会福利方面的作用同样持有悲观和怀疑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言,公共选择理论以一套悲观色彩较重的观念取代了关于政府的那套浪漫、虚幻的观念。为此,为了弥补政府治理中的问题,布坎南提出了规则限政和结构限政的立宪改革思想,希望藉此达到对政府进行约束的目的。

在规则宪政方面,布坎南强调立宪过程必须构造和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限制以剥削方式追求个人利益的规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利益、促进社会利益分配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他认为,规则能够为一个有着既定能力和目标的社会所组成的共同体,带来一种均衡结果或结果格局;制度安排对一组社会结果的约束力,不亚于划定了人们的欲望和产品之范围的基本的生理约束(禀赋)。所以他的立宪规则理论成为其约束政府权力学说的核心内容。在他看来,对于政治权力的运用,可以通过施加宪法约束来减少可能出现的政治歧视的程度、幅度和范围,以及推断出反映在寻租活动中的社会资源的浪费。基本的宪法约束要求集体性机构举行定期的选举,公民拥有平等的投票权,对代表的选举和立法会议的决策确立明确的投票规则,对授予非选举产生的官僚和法官的权力加以限制。虽然布坎南强调个人在制度规则的形成上具有最终的权利,即制度规则的形成要通过一致同意的检验,但“一致同意”同样可以导致无效率的结果。在此,布坎南和哈耶克一样想到了宪法。“崇尚传统的哈耶克心中的宪法,不仅是规则的规则,而且是对立法机构的限制。在最高层次上,公共选择本身只是整个社会活动中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活动可以遵循市场、企业、家庭甚至宗教的规则......宪政意味着,一个社会在什么领域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宪法作为一般规则,是居于所有人之上的难以更改的规则,它因此可以限制立法机构”。[4]在此,布坎南提出的普遍性原则思想与其普遍民主政治需要宪法性限制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另外,布坎南把联邦制看成是一种可以限制或通过内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政府权力的途径,即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划分不会提高效率,但这种做法仍然可以作为控制或制衡中央政府的一种手段。在他看来,一种真正的联邦结构所导致的政府竞争,也许从宪政的角度来讲是有效率的。

二、有限政府:价值内核

从洛克开始,经典的自由主义者一直对代表国家实施社会治理的政府抱持复杂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他们承认政府存在的必要,因为神圣而脆弱的公民权利需要保护,但他们又对政府充满恐惧和戒备,因为强大的政府权力如果运用失当,则会对公民个人的权利造成致命的威胁。如果说个体之间的力量虽有差异但弱者尚可对来自强者的侵犯进行还击,那么,当政府举一国之力,动用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暴力后盾来肆意剥夺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时候,有谁能与此抗衡?所以,自由主义把政府的组建运作看作是人们为了一种有秩序的生活而作出的无奈抉择。为了使这种必要的代价降至较小的程度,自由主义者突出了对政府的三点主张:一是将保障和维护人的自然权利视为政府的根本宗旨,并在维持安定秩序的前提下,尽力压缩政府权力的活动空间,拓展个人与公民社会的自治领域。二是通过分权方式造成政府权力机构之间的内部制衡,以防止专断权力的出现。三是动员外部社会力量,尤其是公共舆论的力量,对政府权力的运行施以必要的和有效的监督。[6]

具体来说,自由主义之有限政府理念的价值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一般来说,基于古典自由主义的有限政府理念,一方面要求政府权力受到宪法和法律严格的限制和约束,另一方面又要求政府对个人、市场尽可能地减少干预,使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这种平衡就是政府权力受到约束,公民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即限制政府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平衡。权力作为一种影响他人的能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因此它必须是有限的,必须在人民的监督和控制之下,而不能凌驾于人民之上。正是因为公民个人在权利让渡之时保留了一些不可逾越的“私人领域”和基本权利,所以这些领域和权利构成了公共权力行使的边界。公民权利主要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等方面。生命权是一个人之所以被当做人类伙伴所必须享有的权利。而自由权的缺失,不能自我作主,则意

味着个人生命灵性和属人价值的丧失。财产同样是需要保护的重要方面,以至有人谓“哪里没有财产权,哪里就没有公正”。概而言之,公民权利是政府权力的基础和源泉,政府权力是公民权利的保障。而对权力行使的监控和公民权利的保障,借助的手段则是宪法和法律。如有的学者所言:“判断有限政府与无限政府的尺度在于,一个政府在权力、职能、规模上是否受到来自法律的明文限制;是否愿意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和制约;政府的权力和规模越出其法定疆域时,是否得到及时有效地纠正。”[9]所以没有法律规制的政府权力既是无限的也是缺失权威的,没有法律保护的公民权利也只能是一句空谈。

其次,是政府权责一致,构建合理限度。由于公民只向政府让渡了有限权力,政府的职能范围必然是有限的,政府的责任也必然是有限的。公民在保留自身自由与其他权利的同时,也相应地保留了自己的责任。有限政府责任有限,但责任重大。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政府负有保护公民权利不受侵犯、维护市场秩序不受破坏、保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正等重要责任。但是政府不能承担将公民的生存、享受与发展全面包下来的无限责任。政府给公民提供的福利也应该是有限度的。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首先必须明白自身的责任限度,然后才能在合理限度和领域内游刃有余地处理和解决相应的问题以及提供有效的服务。从洛克开始,自由主义哲学中就包含了一个基本的信条:政府除了保护其成员利益之外并无其他目的。政府存在的全部合理性以及评价政府的标准是政府为组成社会的个人提供服务。所以公共领域是政府权与责相统一的必然场所,它不仅保护着公民整体的权利和自由,也把个体的自由当作重要目标。因为在“自由的统治下,一切未被一般性法律所明确限制的行动,均属于个人自由的领域”。[3](P273-274)政府只有着眼于公共利益,把握自身作为权力行使者的责任,有效地接受公众的制约与监督,才有可能实现公共权力的合理配置,达到权责一致、高效运作的“有限政府”理念。

最后,是借助市场发育,慎求政府干预。没有政府的市场和没有市场的政府都非理想的治理模式。政府的诸多职能需要市场的推动和发展,市场的有效运作也需要政府的规范和保障。那么,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奥尔森认为,政府在市场发育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对于私人契约与个人财产权利的可靠保护取决于政府足够强大,以保证这些权利的实施,同时政府又要受到足够的限制以避免这些权利受到侵害。也有学者认为,在市场与政府之间,市场优先于政府,以市场为基础来界定政府,用足市场,慎求政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求助政府,才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原则。另外,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中,政府是强者,而市场是弱者,根据弱者优先的原则,在处理市场与政府之间关系时,必须遵循市场优先的原则。市场先于政府,是有效且有限政府的基础,作为扩展秩序的市场扩展到哪里,政府的规模与范围就应该收缩到哪里。

[11](P101)所以政府应当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能有效提供公域内的服务,同时又能充分依赖市场的有限且有效的政府。

结语

总之,在一个政府权力、职能、责任、运作方式都应该受到限制的有限政府理念中,政府的权力应严格控制在公共领域,不得进入市场成为具体经济利益的追逐者,不得妨碍个人行使权利和自由。纵观西方自由主义的有限政府的建构,对于公民来说,凡是法律不禁止即可为,有限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这样,有限政府在实行中就有望成为一个负责而有效的政府,用力做好份内之事,在公权之外的诸多领域,则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如哈耶克所言,在单个心智所掌握的知识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应充分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源和心智资源,尽心尽力履行应有职责,从而使有限与有效获得统一。事实上,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有限政府是有效政府的前提和保证。在政府越来越有效的情况下,更需要强调有限政府。总之,有限且有效的政府才具有普世性价值。“有限且有效的政府,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才有可能实现繁荣与富强”。[11](P3)

[参考文献]

[1](英)洛克.政府论(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北

京:三联书店,1997.

[4]盛洪.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中文版序[A].[澳]杰佛瑞·布伦

南,(美)詹姆斯·M·布坎南.宪政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刘军宁.有限政府与政体改革[J].领导文萃,2004,(11).

[6]毛寿龙.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责任编辑:王代生]

西方关于 “有限政府”的理论

西方关于“有限政府”的理论 燕继荣 2008年04月29日14:37 来源:学习时报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 “宪政有着亘古不变的核心本质:它是对政府的法律限制”。因此,宪政的要义就是“限政”,即控制国家,限制政府,约束官员。简言之,宪政就是要用宪法和法律条文来为政府编制一个紧箍咒。在我们的观念中,政府代表和维护人民的利益,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既然如此,干吗还要为它上紧箍咒?道理很简单,就是要让它有所畏惧,有所控制。 早期的判断:“政府是必要的恶” 自从英国早期自由主义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运用著名的“利维坦”比喻来论证强有力的国家和政府对于维护社会秩序、避免“战争状态”的必要性之后,有许多政治学家开始思考如何控制“利维坦”这只怪兽,想方设法为政府设置种种限制。 约翰·洛克在其重要著述《政府论》中,把政府看作是“必要的恶”,明确提出“有限政府”的概念,强调以基本人权(生命权、财产权和自由权)来为政府行为设置“底线”,以法治和人民的“革命”权来抗击政府强权。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对社会与政府作了区分,认为“社会在各种情况下都是受人欢迎的,可是政府呢,即使在其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一件免不了的祸害;在其最坏的情况下,就成了不可容忍的祸害”,主张以宪法至上的共和制度来降低政府“祸害”的程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则把国家称为社会的“累赘”和“肿瘤”,“最多也不过是无产阶级在争取阶级统治的斗争胜利以后所继承下来的一个祸害”,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不得不立即尽量除去这个祸害的最坏方面,直到在新的自由的社会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能够把这全部国家废物完全抛掉为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36页。) 近代以来的许多思想家阐述了这样一种政府观念,即,“政府是必要的恶”。之所以说政府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是必要的,是因为如果没有了政府这一制度安排,人类社会可能面临政治秩序崩溃、市场机制失灵和公共事业衰败等一系列风险。绝大多数的研究者承认,政府对高质量的公共生活来说是“必要”的:它在政治上保证公民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维护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秩序;在经济上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科学实施宏观调控,公平分配社会资源,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在社会文化教育和公共事业上保证全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准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稳固;在国际事务中维护国家的独立与主权。 然而,潘恩指出:政府是由我们的罪恶产生的,因为我们不是天使,所以我们才需要政府。但政府也不是天使,因而,对待政府的权力就需要时时警惕。基于这样的考虑,人们阐发了以“有限政府”为核心理念的包括人民主权、权力制衡、依法行政、司法独立在内的宪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平台解决方案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平台 解决方案

目录 1概述 (5) 2建设目标 (6) 2.1系统应用群体 (6) 2.2系统设计原则及规范 (7) 2.2.1系统采用B/S架构 (7) 2.2.2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7) 2.2.3经济实用性原则 (7) 2.2.4可行性和可靠性原则 (7) 2.2.5安全性设计 (8) 3系统拓扑图 (10) 3.1平台运营环境软、硬件配置 (10) 3.1.1平台运行环境 (10) 3.1.2硬件环境 (11) 4系统功能结构 (12) 4.1后台管理系统 (12) 4.1.1许可审批信息管理系统 (13) 4.1.2日常监督信息管理系统 (15) 4.1.3行政处罚信息管理系统 (15) 4.1.4监督抽检信息管理系统 (16) 4.1.5安全事故信息管理系统 (17) 4.1.6食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18) 4.1.7投诉举报信息管理系统 (20) 4.1.8机构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21) 4.1.9综合分析信息管理系统 (23) 4.1.10企业信用评定管理系统 (28) 4.2手机执法终端 (29) 4.3电子台帐监管 (30) 4.4食品安全门户网站 (30)

5项目实施 (32) 5.1项目解释 (32) 5.2项目主要实施者 (33) 5.3项目实施原则 (33) 5.3.1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原则 (33) 5.3.2实用原则 (33) 5.3.3知识原则 (34) 5.4项目实施 (34) 5.5系统实施周期 (34) 5.6项目实施小组 (35) 6项目培训 (36) 6.1培训概述 (36) 6.1.1培训方式 (36) 6.1.2培训环境 (36) 6.2培训内容 (37) 6.2.1管理培训 (37) 6.2.2操作培训 (37) 6.3培训要求 (37) 7技术支持与服务 (38) 7.1中国联通公司服务机构设置 (38) 7.2服务提供 (38) 7.2.1服务内容 (38) 7.3服务响应 (38) 7.4电话支持服务 (39) 7.5电子邮件服务 (39) 7.6现场支持 (39) 7.6.1系统运行初期 (39) 7.6.2系统维护期 (40) 7.7客户回访 (40)

自主学习理论综述-

自主学习理论综述 在远程教育这一教育形态中,面对面地交流的核心地位被放弃了,而这曾经是所有教育形态必备的要素和核心。恰恰是远程教育,根据社会发展的对人才质量和规模需求的推动和现代通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用非人际的基于机械的或电子的通讯教育代替了面对面的交流,第一次把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从时空上分离,而显示出或多或少的开放性,这一特征也成了远程教育的核心本质特征,即时空的分离。从而也自然引起了对远程教育中主要的核心活动,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活动存在和发展得合理性进行论证的要求。自主或独立学习的理论是进行的较早的尝试之一。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现代教育是以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方式为基础,以现代科技和现代文化为背景,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培养自主性发展的个人为目的的教育。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果课堂教学中仍以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那么这一目标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为此教学中应当实施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关于自主学习,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临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临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

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性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而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临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在综合不同流派学者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临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自主学习”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临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其实,教学不

凯恩斯主义及政府干预

凯恩斯主义概论及启示 摘要:论述了凯恩斯主义的发展过程,以及凯恩斯的主要政策主张,并对中国政府的经济干预工作和手段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府干预; 一、凯恩斯主义的发展 凯恩斯主义是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理论为基础,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一个当代西方经济学派。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尤其是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空前的经济危机,强烈震撼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也无情摧毁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凯恩斯在李嘉图、马克思和卡莱茨基等人思想的启发下,在“大萧条”不久就提出了救治市场经济危机的良方——政府干预主义思想。提出政府干预机制在一定时期内可作为经济政策指导的基础,政府的介入可克服市场机制的盲目性。 这时凯恩斯(Keynes)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顺时应势出版。他的基本政策思路是政府要承担干预经济生活、实现充分就业的责任。此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诞生以及经济自由主义占统治地位向国家干预占统治地位的巨大变革,也使得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由配角变成了主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60年代由于各种条件的组合,凯恩斯的处方取得明显成功,西方经济经历了长达20年的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的“黄金时代”。凯恩斯理论经过补充和修正得到迅速发展和传播,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经济学界占支配地位的主流经济学。但60年代后期由于西方国家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迫使凯恩斯主义的继承者们改进原有理论,形成了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使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 二、凯恩斯主要政策主张 首先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市场缺陷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而市场的缺陷不能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能调节市场机制,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的只有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力量,只有政府对经济积极有效的干预作用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繁荣,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五大功能:宏观经济的制衡功能、市场竞争的保护功能、整体效益的优化功能、经济结构的协调功能、公平分配的维护功能使现代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成为必然。 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主张需求管理政策。不能仅仅靠私人经济力量的自发调节。凯恩斯全面地论述了其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认为“萨伊定律”并不成立,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资本主义经济也不能自动地达到均衡。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般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把所增加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这使得有效需求经常地表现为不足,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难以自动实现均衡。所以,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凯恩斯主张放弃经济自由主义,代之以国家干预的方针和政策。国家干预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实现赤字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资的增量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增加公共投资和公共消费指出,实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有

浅谈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界定

浅谈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 摘要: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两种重要方式,有效的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简要总结了经济思想史中经济学家对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界定,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界定,提出了新形势下应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政府干预;市场调节;经济发展 一、经济思想史中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界定 经济思想史中,许多经济学家对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进行了界定,对于指导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重商主义学派的观点 15世纪开始,西欧的封建制度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在地理大发现、国内市场统一、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下,资本开始逐步积累起来。重商主义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以资本流通为主要研究对象,反映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学派。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问题上,重商主义学派重视政府的作用,提出国家应制定政策来促进本国财富的积累。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安图安·孟克列钦在其1615年发表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强调了商业的重要地位,主张防止外国商业资本侵入,通过政府的保护,促进本国对外贸易和工业的发展;晚期重商主义代表认为托马斯·孟的代表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指出国家应实施保护关税的政策,发展本国的工场手工业,国家还应采取措施保证贸易顺差,发展对外贸易。重商主义学者们强调了政府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提出通过政府的政策、措施来调控经济,而对于市场调节的作用则没有过多的提及。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观点 17世纪初,由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关系的主体,流通变为生产

肢体语言分析理论溯源

第1章肢体语言分析理论溯源(1) “如果一个人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他确信没有一个凡人能保持住秘密。如果他的双唇紧闭,他会用指尖交谈,背叛无孔不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漫长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深藏于内心的先天性倾向,这种倾向就是人们都想比他人获得更多的资源,对他人拥有相对的支配权和控制权,从而使自己处在一种更为优越的地位。 这种心理倾向表现在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都在努力上进,追求卓越;表现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人都在比拼赶超,追求幸福;而表现在沟通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人都想知道比他人更多的信息,知道他人是否在欺骗自己。众所周知,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与他人交流沟通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内容,仅凭语言获得信息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可能会上当受骗,只有巧妙地洞察到对方内心的秘密,才能保证自己在交流中始终处在优势地位。那么,如何才能不动声色地洞察到对方内心的想法,在交流沟通中获得信息上的绝对优势呢?秘密就隐藏在无声的肢体语言当中,而要读懂肢体语言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就必须深入研究人类的肢体语言。 )一、撩开肢体语言神秘的面纱 什么是肢体语言呢?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本身来表情达意的一种特殊语言。肢体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肢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腿、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向交流对象传达信息,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而广义的肢体语言除了包括身体与四肢传递的信息之外,还包括了面部表情所表达的意义。本书以广义肢体语言为标准,来分析各种肢体语言在不同情况下所传达的不同心理意义。 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曾经说过:“语言是可以用来欺骗它的倾听者的。”假如人类没有进化出语言,人与人之间将永远不会有欺骗。 语言的产生起初不是为了欺骗,而是为了提高沟通和交流的效率,但是,语言却在人类沟通的过程中最终成为人们相互欺骗的便捷工具。196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等人经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人类在沟通中全部的表达信息=7%的语言信息+38%的声音信息+55%的肢体语言信息。这个用于表示人类沟通时信息传播比率的公式至少告诉我们一条重要的信息,人类在交流和沟通时,肢体语言传递的信息是最为丰富和重要的。 比如说,在人们日常的沟通和交流当中,常常用鼓掌表示同意、欢迎,用顿足代表生气、愤怒,用搓手表示焦虑、担心,用垂头代表沮丧、消沉,用摊手表示无奈、无助,用捶胸代表痛苦、难过,等等。人类在很早就已经知道了如何用语言来欺骗别人,却从来没有进化出用肢体语言欺骗别人的机能。因此,分析解读肢体语言的意义非常重要,我们既可以从肢体语言的特征和变化中获得对方内心真实和隐藏的信息,又可以依据肢体语言来判断对方在交流过程中是否在说谎。 其实,早在1644 年,约翰·布尔沃就曾在肢体语言研究方面做过一些尝试,并出版了专著《手势研究:手部的自然语言》,这本书被视为人们对肢体语言研究的开创性研究;直到1790 年,朱利叶斯·法斯特完成了一本著名的专著《体态语言》,才真正使得人们注意到肢体语言的重要性,从此打开了人们研究肢体语言的大门;19世纪70年代末期,达尔文在其专著《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用科学的方法对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从此,将肢体语言的研究引入了科学的殿堂。 进入20世纪后,人们对肢体语言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始将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引入到对肢体语言的研究当中,对人类的肢体语言及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自主学习理论文献综述

自主学习理论文献综述 姓名谭志成 小学教育(语文与英语)学号200813404101 任课教师陈庆文 摘要:二十多年来,自主学习成为了国内外教育理论家们特别关注的一大焦点。本文对现有影响较深刻的一些自主学习的理论观点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为进一步认识和探究自主学习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自主学习;理论;综述;研究;教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视角不同,自主学习的概念理论很难界定。各研究者所依据的理论不尽相同,其反映在自主学习实践方式方面也各不相同,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给自主学习的深入探讨以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造成了困难。 一、自主学习简述 自主学习的研究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影响较大的有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理论,以及我国先秦的《学记》等论述都体现了学习者要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及自我改进的自主学习的思想。但是自主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而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术语:自我调节学习(self-regulatedlearning).自我计划的学习(self-plannedlearning).自律的学习(autoncx'nouslearning).自我定向的学习(self—directedlearning) 主学习,因为各个理论派别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所以在自主学习的术语和自主学习的定义上至今还没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自我管理的学习(self-managedleaming).自我监控的学习(self—rmnitoredlearning)等等[1]。这些理论术语基本上主张从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学习的社会性等八个维度对自主学习进行界定。 二、自主学习的错误认识 自主学习理论来源多,涉及面广,很难用短短几段文字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人们对自主学习定义和内涵认识最普遍的误解是:自主学习就是自学,不需要教师进行指导[2]。当然,有些人通过自学的方式实现了很大的自主性,许

关于有限政府的思考

关于建立有限政府的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从有限政府的历史渊源着手,探索有限政府论怎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怎样从无限政府过渡到真正意义上的有限政府。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章剖析了近年政府改革趋势,并指出建立有限政府过程中的缺点与弊端,以及解决的具体方法。提出建立有限政府应从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两方面入手,加快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政府职能的转变,不断完善我国的政治制度。关键词:有限政府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腐败问题 一、有限政府的政治历史渊源 国体和政体是政治学研究的一大主题,有限政府涉及的是一个管理国家的方法问题,一直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围绕着集权还是限权和分权所展开的斗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这是现代历史的一种伟大的律动”。 十九世纪以前,西方的思想家侧重从政治思想的角度来看待政府的权力问题,成为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主流之一。有限政府思想最早可以说始于西方“政治学之父”的亚里斯多德,他根据权力的分配方式,将政体分成三种,君主、贵族和平民政体。认为最稳定的政体应当是让权力在贵族和平民之间适当分配,这种政体是一种混合的、节制的和中庸的政体。首次提出了权力的限制和平衡,是对“有限政府”思想的最早表述。 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家都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论述权力来自于社会契约和人民的委托,政府的权力是有限。卢梭主张政府仅仅“是主权者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潘恩认为对于政府我们不能给予更多的权力,提出了“管得最少的政府便是最好的政府”。斯宾诺沙反对无限政府,“虽然政府的权限很大,可是永远不会大到掌握此权的人的每个愿望都能实现的地步”。总而言之,大多数欧美具有民主主义的政治思想家都主张对政府权力作相应的制约和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有限政府是人类民主政治思想的政府形式的具体体现和反映。 二、有限政府理论详解 “有限政府”是指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和有效制约。有限政府是服务性政府,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政府。政府尽量不介入民间交易领域,并且积极支持民间组织的发展,鼓励民间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其中,政府不能直接干预公民的生活,必须尊重公民的生活自决权,而不应强行代替公民的合法权益。 有限政府的职能定位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而为实现整体福利创造外部条件,即通过法律等手段创造和维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而与有限政府相对应的是无限政府。所谓无限政府是指一个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具有无限扩张、不受法律和社会有效制约的倾向。 界定有限政府与无限政府,只要是看一个政府的权力,职能,规模上是否受到来自法律明文限制;是否愿意公开接受来自社会的监督与制约;当政府权力和规模超过法律规定时,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 三、有限政府变革的趋势 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开始进行了变革,它不仅涉及政府与市场

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一、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主要内容 20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空前的经济危机,使得传统的经济理论对此束手无策。这时凯恩斯(Keynes)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顺时应势出版。此书的出版,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也使得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由配角变成了主角。 凯恩斯全面地论述了其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认为“萨伊定律”并不成立,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资本主义经济也不能自动地达到均衡。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般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把所增加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这使得有效需求经常地表现为不足,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难以自动实现均衡。所以,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凯恩斯主张放弃经济自由主义,代之以国家干预的方针和政策。国家干预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实现赤字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资的增量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增加公共投资和公共消费指出,实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有效方法。由此而产生的财政赤字不仅无害,而且有助于把经济运行中的“漏出”或“呆滞”的财富重新用于生产和消费,从而可以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认为,政府通过扩大支出,包括公共消费和公共投资,可以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从而减少失业,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政府支出具有一种大于原始支出数额的连锁效应,一笔政府支出可以取得几倍于原始支出额的收入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乘数效应”。“我们称K为投资乘数,这个乘数告诉我们,当总投资量增加时,所得之增量将K倍于投资增量”。 所以,K=1/(1-b)。其中,b为边际消费倾向,b=Δc/ΔY,Δc为消费增量,ΔY为国民收入增量。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支出的乘数效应也越大。也就是说,在乘数原理的作用下,政府每增加一笔支出ΔG,经济就相应增加了K倍于ΔG的国民收入。即K·ΔG。为了达到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就一定会不断扩大政府支出规模。 凯恩斯最后得出结论:资本主义市场中不存在一个能把私人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的看不见的手,资本主义危机和失业不可能消除,只有依靠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摆脱经济萧条和失业问题。为此,凯恩斯主张政府通过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有效需求来达到充分就业。为刺激社会投资需求的增加,他主张政府采取扩大公共工程等方面的开支,增加货币供应量,实行赤字预算来刺激国民经济活动,以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 二、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渊源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国家的经济职能只存在于市场失灵的领域,即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霍布斯是较早提出公共产品思想的人。他的《利维坦》一书对公共产品论产生了两点主要影响:一是社会契约论;二是利益赋税论。之后,休谟在《人性论》中认为,人们具有只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危害的弱点,这只有依靠执行正义的政府的作用才能够克服。他举了一个公共牧地排水的例子来说明在公共产品的供给及费用承担中,人们都会存在一种“搭便车”即坐享其成的心理,结果就是无人提供公共产品而只有依靠政府。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委婉语的跨文化交流及其语用功能 2法律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其翻译 3论奥斯丁女性主义观点在《爱玛》中的体现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5《宠儿》中塞丝的性格特征分析 6《榆树下的欲望》之农场意象--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 7从语境视角浅析《生活大爆炸》中反语的幽默属性 8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9浅谈英语复杂句的翻译 10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11孤独的精神探索者——《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中主人公形象分析 12基于语料库对红楼梦两个英文版本中红色的翻译研究 13Error Analysis on English Writing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14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避免方法 15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 16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17政论文英译的翻译策略研究 18An Analysis of Two Main Characters in Moby Dick 19浅谈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小公主》和《秘密花园》之比较 20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21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网络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2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 23从功能翻译理论看中国饮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24 25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 26从《京华烟云》探析林语堂的女性观 27论《威尼斯商人》中的宗教思想影响 28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和老子的道家思想对比 29论《吉姆老爷》中的英雄主义 3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1论中西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差异 32论中美日常交际的文化差异 33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34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mpersonal Sentences 35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 36论流行网络词汇的汉英翻译 3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aboo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3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9从《远离尘嚣》和《无名的裘德》看托马斯?哈代的婚恋观 40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渊源与发展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渊源与发展 【摘要】“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在教学时以学生为中心,以对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教学线索,在这种阶段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深入展开对教学问题的思考,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被广大教师所认可。本文将对PBL的理念及其具体流程和发展做一定的分析,我PBL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运用提供借鉴。【关键词】基于问题的学习;渊源;发展 引言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模式是近几年我国学校教育中新出现的课堂教学方式,但是其发展由来已久。其主要的原则就是在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来提升教学质量[1]。这就意味着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主题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题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学生会根据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能力,自主的对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这种教学模式对我国当前的课改有着深刻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医学院的课堂教学。 PBL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积极作用,而且能够惠及学生将来的全面发展,通过将学生置身于复杂的问题之中,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对于未来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帮助。 1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渊源 1.1 PBL教学模式定义 PBL教学模式的创始人巴罗斯教授和克尔森博士认为,PBL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内容。作为一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学者引导学习者通过思考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以及困难,继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处理问题的策略。作为一种课程内容,它需要教师事先精心准备和设置可探究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关键知识[2]。 1.2 PBL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的学习学习理论为PBL教学模式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除此之外,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也成为PBL理论的渊源之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他们的研究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的丰富的理论知识。他们认为知识作为一种可建构的事物,能够在日常的人际交流和现实生活中得到意义建构中形成。因此,这种学习理论的概念基础在于“情境”、“协作”、“交流”以及“意义建构”这几个关键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情境”不是单纯的任务场景,而是指学习者此刻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社会背景;“协作”作为一个过程,是指教学双方相互进行资料收集、问题研究以及评价等主要学习环节的整体,对意义的建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交流”和“意义建构”则包含在其中并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2)布鲁纳学习理论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其提出的学习理论可以归纳为发现式学习理论。发现式学习理论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整个学习活动可以成为一个探索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为问题的解决思考出各种策略和方案,这种发散思维式的学习方法能够极大的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并能够及时掌握课堂要求的基本知识。 不难发现,发现式的学习有这几点特征:首先,这种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对问题的探究,而不是对结构的追求;第二,既然不会过分的追求结果,学生学习的动机就在于研究问题,而不会考虑其他因素;第三,发散思维则要求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是多变的。

浅谈洛克《政府论》中“有限政府”理论

浅谈洛克《政府论》中“有限政府”理论 发表时间:2016-08-22T15:14:53.900Z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12月作者:乔哲锋 [导读] 必须建构一种以保证基本人权为前提的政治权力运作框架,以预防可能的恶。 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 050000 摘要:洛克的《政府论》是人类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阐述政府理论的著作,书中论述的政府理念与原则仍然是现代许多国家民主政府建立和运行的思想基础。他从人们所处的原初状态出发,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以个人天赋的自然权利为核心,追溯了政府的起源和目的,并由此得出了政府权力有限的结论。 关键词:有限政府个人权利分权 人们一直不断地追寻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想政府模式,曾经把幸福的希望寄托于圣主名君、寄托在人性善上,但历史却反复印证着人的自私和滥用权力的天性。因此历史上的政府也不时地表现出行善和作恶的两重性。因而,必须建构一种以保证基本人权为前提的政治权力运作框架,以预防可能的恶。 17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古典自由主义的奠基人洛克在其著作《政府论》下篇中就着重探讨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他以自然状态为“历史”前提,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详细论证了政府权力的来源,精心设计了一种理想的政府模式,即君主立宪制下,议会享有最高权力但又受到限制的、国家权力分立的有限政府模式。 一、有限政府理论的形成 有限政府理论的核心要素第一次被提炼为一套一致的知识传统,并通过一个强有力的政治运动表达出来,是在英国内战期间以及光荣革命之后的辉格党人执政期间,其最重要的代表就是洛克的《政府论》。 尽管与其同时代及稍后时代的思想家一样,都把自由作为其核心概念,但洛克更强调现实的自由,而不是理念的自由,反映在宪政思想中,就是更重视采用何种现实的、可操作的宪政制度来保障自由,而不是沉湎于崇尚自由精神的理想主义中。一方面,洛克对财产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使自由更具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洛克宪政学说的现实主义色彩极浓,以至于在其宪政设计中具有妥协性和不彻底性。他指出,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前,存在自然状态。不过,洛克对自然状态的描述与霍布斯不同。他断定自然状态并非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而是一个和平与自由的状态,这种状态应当是: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平等的状态;有秩序而不是放任的状态。同时,这种自然状态是有缺陷的,这种缺陷不可避免:虽然有自然法,但是没有一个明确规定的标准作为区分是非的规则;没有一个有权依照既定的法律来裁判一切争执的裁判;没有权力来支持正确的裁判,使其得以执行。因此,在自然状态下,人们的生命、自由、健康和财产权利实际上得不到保障,要有明确的公共权力与法律才能保障自由。 洛克在分析自然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人人享有自然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而且在这些权利的基础上,又派生了人们的反抗权和同意权,这些权利是人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从自然状态向政治社会或国家的转型过程中权利的留存与否是洛克社会契约论最具特色之处洛克认为人们放弃的只是部分权利,有一些权利是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的。既然政府的起源是为了弥补自然状态的不便,那就不得侵犯人们在自然状态中享受的“天真乐趣的自由”。人是天生自由、平等和独立的,要使任何人服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只有得到他本人的同意,而这种同意须由契约表现。因此,政府的起源只能是契约,而不可能是武力征服洛克认为,按照社会契约方式建立政治社会的原则应该是:第一,每个缔约者都不是放弃全部自然权利,而是放弃部分自然权利;第二,每个缔约者把部分权利交给整个社会而不是某个个人;第三,政治社会的行动应当取决于社会的大多数;第四,政治社会依靠社会集体的力量,仍然保护缔约者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可以认为,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与霍布斯的最大区别在于缔约者让渡权利的部分性与政府权力的有限性,因为缔约者保留了不可剥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因此,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 洛克认为,无论是立法权还是行政权都不是最本源的权力,因为它们都源于基本人权,所以它们受制于基本人权。 二、政府权力的目的是生命、财产、自由等个人权利的保障 洛克政治思想的核心和归宿是财产权。也就是说财产权是洛克思想的核心。在此,洛克首先对政治权力进行了界定,即认为政治权力“就是为了规定和保护财产而制定法律的权利,判处死刑和一切较轻处分的权利,以及使用共同体的力量来执行这些法律和保卫国家不受外来侵害的权利;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公众的福利。”他认为,国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权利,国家权力的限度是由于个人权利的不可取消性。即是说由于个人权利的不可剥夺性,国家权力具有一定的限制。接着他指出,最重要的个人权利是财产权,财产权是所有权利的核心,而作为个人权利的保护者的国家必须把保护个人的财产权作为自己的天职。但他是怎样得出这些结论的呢? 第一,他用劳动价值理论为财产权作了深入的辩护,洛克把个人的财产权利推崇到神圣以致可侵犯的地位,把它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主张土地和其中的一切,都应该归人类所共有,但必须得借助某种拨归私用的方式,才能为人类所用。而这种有效的途径只能是劳动。财产权不仅是属于人的权利,而且是其他个人权利的基础。生命权和自由权都是为保障财产权而设置的。人们只有拥有了财产权才是拥有了最基本的自由。由此,洛克得出政府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财产。 第二,洛克主张只有取得人民的同意才能征课赋税,即征课赋税的前提是基础是人们的同意。税收是任何政府得以保存的基础,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但是,政府的赋税权力决不是以政府对财产权的某种占有为基础的,而应该成为人们为了维护自身权利自愿付费的公共权力。 第三,洛克主张当财产权受到侵犯的时候,人民有权解散政府,重新组织和建立立法机关。人们就是为了保护各自的财产权才决定成立政府,也就是说政府的成立是基于财产权的保护。政府一旦侵犯了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的时候,政府就没必要存在了。可见,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财产权这一理论从根本上形成了政府权力扩展的边界或底线,或者说对政府权力提出了,一定的限制,政府权力的行使必须控制在为公众的福利服务的范围之内,只要一超出这个范围,人民就有权罢免旧政府建立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即有限政府。

什么是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什么是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字体大小:大中小2010-07-13 11:59:29来源:智库百科 所以,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凯恩斯主张放弃经济自由主义,代之以国家干预的方针和政策。国家干预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实现赤字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资的增量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增加公共投资和公共消费指出,实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有效方法。由此而产生的财政赤字不仅无害,而且有助于把经济运行中的“漏出”或“呆滞”的财富重新用于生产和消费,从而可以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认为,政府通过扩大支出,包括公共消费和公共投资,可以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从而减少失业,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政府支出具有一种大于原始支出数额的连锁效应,一笔政府支出可以取得几倍于原始支出额的收入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乘数效应”。“我们称K为投资乘数,这个乘数告诉我们,当总投资量增加时,所得之增量将K倍于投资增量”。 所以,K=1/(1-b)。其中,b为边际消费倾向,b=Δc/ΔY,Δc为消费增量,ΔY为国民收入增量。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支出的乘数效应也越大。也就是说,在乘数原理的作用下,政府每增加一笔支出ΔG,经济就相应增加了K倍于ΔG的国民收入。即K·ΔG。为了达到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就一定会不断扩大政府支出规模。 凯恩斯最后得出结论:资本主义市场中不存在一个能把私人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的看不见的手,资本主义危机和失业不可能消除,只有依靠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摆脱经济萧条和失业问题。为此,凯恩斯主张政府通过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有效需求来达到充分就业。为刺激社会投资需求的增加,他主张政府采取扩大公共工程等方面的开支,增加货币供应量,实行赤字预算来刺激国民经济活动,以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 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渊源

个人自主学习笔记(1)

个人自主学习笔记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 118班第 3 组 第一章国际商法总论 第一节国际商法的概念和渊源 法的概念 法的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由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具有普遍约束力社会规范。 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 Source of law: 法的渊源的概念在中外法学者著作中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如法的历史渊源、本质渊源、思想、理论渊源等,但较多的是指法的效力渊源:即法由什么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因而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或形式渊源:即法的表现形式。 国际商法 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商事交易与商事组织(business organization)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国际商法这一概念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国际商事交易(国际货物买卖或交易活动),二是国际商事组织(个人、合伙和公司),三是法律规范(法律明文规定的标准或范围)。 国际商法的渊源 1,国际条约 《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Arbitration Rul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Commission, 《联合国海上运输公约(汉堡规则)》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Multi-mode Transfer of Goods,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用法律公约》 Convention on the Law Applicable to Contract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国际贸易惯例 《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00)Gener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500) Uniform Customs and Practices for commercial Documentary Credit(以上由ICC制定) 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Warsaw----OXFORD Rules 1932) 1941年的《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s 1941) 第二节西方两大法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一、法系 是根据各国法律的特点和历史传统的外部特征,对法律所作的分类。西方法学家一般把世界分成两大法系。即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二、大陆法系 [大陆法系](Continental Law System):亦称罗马法系、成文法系,它是以成文的罗马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系。被认为是世界各大法系中历史最长、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法系。

网络食品安全监管

网络食品安全监管汇报材料 ——沅江市标准质量、广告监督管理股 一、我股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做法,成效 1、以美团、饿了么等网络销售相对集中的地点为检查重点,在检查的同时,进一步宣传《食品安全法》、《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告知网络经营者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履行网络食品安全义务,严把资格审查关和食品质量关,切实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 2、遇到投诉举报积极处理,针对被举报人,积极开展调查,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守法的处理,该立案的立案,该行政处罚的处罚,然后将处理结果回复给投诉举报人。既保障了消费者权利,也打击了网络交易食品违法行为,加大了不法商家的违法成本,保障了沅江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二、我股网络食品安全监管遇到的困难 1、网上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平台对线上餐饮单位的主体经营资质审查不到位、把关不严格,导致诸多黑作坊“变脸登台”,无证、伪证餐饮企业在线上比比皆是,导致食品安全难溯源、难控制。二是线上食品经营户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餐饮企业一经审查后,缺乏食品责任意识,对要求的各项食品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难以使食品安全得到保障。

2、监管体系不完善。网络餐饮的监管涉及部门多,我局存在食品生产股、食品流通股、网络交易股、网络交易食品监管都是各股室的职责,但缺乏相应的监管协作机制,导致权责不明、分工不均。 3、食品安全认识不到位。消费者购买网络平台食品,只能通过商家展示的失真图片对菜品进行选择,无法判断主体经营资格合法情况、食品原辅料的合格情况、操作加工的规范情况和食品的卫生状况,但消费者仍会选择购买,食品安全认识不够,过度依赖购买者的评价。 三、工作安排和建议 1、加强主体责任落实。一是要求网络第三方平台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增设线上食品安全公示模块,展示商家主体经营资质,坚决取缔无证、伪证食品经营户在线上销售外卖。二是督促食品经营户落实主体责任,合法经营。做到主体经营资格具备、食品原辅料进货查验、食品加工操作质量控制、餐饮具清洗保洁规范等,以保证网络交易的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2、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建设。提升部门监管效率。各监管部门间应权责分明,对网络交易食品的监管应在各自的权责范围内保证第一时间落实。 3、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一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针对消费者,应利用“3.15”、“12331”食品安全宣传周、当地线上线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