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理化检验学重点知识总结

卫生理化检验学重点知识总结

卫生理化检验学重点知识总结
卫生理化检验学重点知识总结

卫生理化检验学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卫生理化检验概述

1,精密度:是指对同一均匀试样的多次平等测量值之间的彼此符合程度,是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2,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值之间一致程度。测定值与真值愈接近,误差就愈小,测定结果就愈准确。

第二章样品分析前的常用处理方法

1,无机化处理法定义,分类(湿消化法,干灰化法)(1)a, 湿消化法:简称消化法,是常用的样品无机化方法之一。通常是在适量的样品中,加入硝酸、高氯酸、硫酸等氧化性强酸,结合加热来破坏有机物,使待测的无机成分释放出来,并形成各种不挥发的无机化合物,以便做进一步的分析测定。b,方法特点:优点①分解有机物的速度快,所需时间短。②加热温度较低,可以减少待测成分的挥发损失。缺点①在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操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②由于消化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使样液外移。③消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碳化,引起待测成分的损失,因此需要操作人员随时照管。④由于试剂用量大,空白值有时较高。c, 消化的操作

技术:分为敞口消化法、回流消化法、冷消化法和密封罐消化法等。P16

(2)干灰化法:a,干化法的优缺点:优点:①, 基本不加或加入很少的试剂,因而有较低的空白值: ②, 能处理较多的样品;很多食品在灼烧后灰分少、体积小,故可加大称样量(可达10g左右),[在检测灵敏度相同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检出率;③,灰化法适用范围广,很多痕量元素的分析都可采用: ④, 灰化

操作简单,空白值最小;需要设备少,灰化过程中不需要人一直看守,可同时作其他实验准备工作,并适合做大批量样品的前处理,省时省事.缺点:①由于敞口灰化,温度又高,故容易造成被测成分的挥发损失: ②, 其次是坩埚材料对被测成分的吸留作用,由于高温灼烧使坩埚材料结构改变造成微小空穴,使某些被测

成分吸留于空穴中很难溶出,致使回收率降低: ③,

所需时间长。因此,在分析测定食品中痕量重金属时,一般多采用湿法消化。b,回收率的措施:①采取适宜的灰化温度(通常选用500~550 'C灰化2h或在600 'c灰化,一般不超过600 'c); ②加入助灰化剂;

③促进灰化和防止损失的措施。

2,待测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⑴挥发法和蒸馏法(蒸馏法:通过加热蒸馏和水蒸气蒸馏,使样品中

挥发性的物质随水蒸气一起被带出,收集馏出液用于分析。)⑵溶剂提取法⑶液相色谱分离法⑷固相萃取法⑸其他分离,纯化方法(透析法,沉淀分离法,磺化法,皂化法,丙酮凝固法,薄层预展法)

第二篇食品理化检验

第一章绪论

1,食品样品的采集(方法,保存), a,食品样品的采集方法: ⑴为了使采集的样品最大限度地接近总体,保证样品对总体有充分的代表性。不能只选择大的,成熟的或只采集小的,差的。⑵样品采集的方法有随机采样和代表性取样两种。⑶有完整包装的食品。最后采集的固体样品用四分法进行缩分。&(四分法取样方法,将样品置于一大张方型纸或布上,反复提起四角使样品滚动混匀,然后将样品铺平分成相等的四份,出去对角两份,将剩下的两分按上法在进行混合,重复操作直至剩余量达到采样量为止)。

b,食品样品的保存& ( ①防止食品样品被污染②样品尽快送检,尽快检验;③避免样品受潮和挥发损失④脱水保存,做到净,密,冷,快) 食品的保存原则:防止污染、防止腐败变质,稳定水分,固定待测成分。2,食品样品的前处理a,目的:是消除干扰成分,浓缩待测组分,使制得的样品溶液满足分析方法的要

求。b,总的原则:消除干扰成分,完整地保留待测组分,使待测组分浓缩。

第二章食品营养成分的测定e

1, 食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和水等六大类。2,水分测定的意义:⑴水分是食品的天然成分,食品中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影响胶体状态的形成和稳定、影响食品成分的浓度;⑵控制食品的水分,可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和营养成分的水解、防止食品表面污染物质渗入食品内部。⑶水分含量的多少是食品的重要质量指标,国家对多种食品的含水量作了规定。

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a,干燥法:水分是否驱净,只能依靠恒重与否来确定,恒重是指前后两次烘烤称重,其质量相差不超过规定的毫克数,一般不超过2mg。b,减压干燥法:适宜于胶胨状样品、高温易分解的样品以及水分较多挥发较慢的样品,如淀粉制品、豆制品、蛋制品、罐头食品、糖浆、蜂蜜、蔬菜、水果、味精、油脂等样品中水分的测定。C,蒸馏法:适用于含较多挥发性物质的食品,如油脂、香辛料等。

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a, 凯氏定氮法原理:将样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起加热催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出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在碱性条件下蒸馏使氨游离,并用硼酸吸收;最后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四硼酸铵,根据盐酸标准液用量,计算氨含量,再乘以蛋白质系数,即为蛋白质的含量。(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为16%,即测得16g氮,就相当于有100g蛋白质,也就是每克氮等于6,25g蛋白质。6.25为蛋白质的换算因子)。b,样品的消化,为了缩短消化的时间可加入硫酸铜作催化剂,加硫酸钾和硫酸钠提高沸点。

4,食品中脂肪的测定:a,乳类脂肪不能被有机溶剂萃取,必须先经氨水处理后才能萃取。b,食品中的脂肪的测定方法主要是采用重量法,将食品样品加乙醚或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浸泡,并在索氏提取器中连续反复提取数小时,挥干溶剂后进行称重,用样品减少的质量或提取器中的质量来表示脂肪的量。C,索氏提取法(国家标准方法):适用于肉制品、豆制品、俗物、坚果等粗脂肪含量的测定,不适用于乳及乳制品。索氏提取器由球瓶、提取筒和冷凝管三部分组成。

4,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a,测定食品中还原糖主要是基于它们与斐林试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方法有:直接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等,非还原糖需先进行水解,然后再按还原糖进测定。b直接滴定法原理:试样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批示剂,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待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将亚甲蓝还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样液消耗量可计算出还原糖的含量。

5,食品中维生素的测定:维生素分为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A D E K)和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C)。6,食品中灰分及有关元素的测定:a,食品中灰分的测定:灰分采用灼烧称重法测定,取大小适宜的石英坩埚或瓷坩埚置马弗炉中,在550*士25*C下灼烧0.5h,冷却至200*C以下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准予至室温,准确称量,并重复灼烧至恒重。根据灰分的质量和所取样品量,计算灰分的百分率。B,食品中钙的测定:钙的主要生理功能有:①形成机体的骨骼,牙齿和硬组织。②是细胞内的化学信使,影响神经细胞的传递。③凝血机制离不开钙。④控制肌凝蛋白,肌动蛋白,ATP间基本反应所必需的触发剂。

⑤影响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

第三章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1,食品添加剂: 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的合成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2.从食品卫生要求出发,对食品添加剂有如下要求:

①有足够充分的毒理学及卫生学评价资料证明在使用限量范围内人长期摄入不引起慢性中毒。②加入食品后不得产生新的有害物质,不得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随食品进入人体后,最好能参与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或能经正常的解毒过程解毒后能排出体外,不分解产生有毒有害物质。③两种以上食品添加剂同时使用时,不得有毒性的协同作用。

3,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钾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二氧化硫、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钾、丙酸钙、丙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和脱氢乙酸等。

4,天然甜味剂:主要是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的甜味物质,近年也采用人工合成法获得。

5,着色剂:β-胡萝卜素是天然着色剂。a人工着色剂:主要优点是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且成本低廉。b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着色素(人工合成色素):①苋菜红②胭脂红③赤藓红④新红,最大使用量0.05ɡ/kg;⑤柠檬黄⑥日落黄⑦靛蓝,最大使用量0.10g/kg ⑧亮蓝的最大使用量为

0.025g/kg ⑨诱惑红。(以上均是水溶性酸性人工合成色素)

第四章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测定

1,食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方法:(目前我国标准方法有气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两种。)气相色谱法原理:食品样品经提取、净化和浓缩后,取一定量的样品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经色谱柱分享,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和色谱峰高与标准比较进行定性定量。

2,黄曲霉毒素(AFT)的毒性和卫生标准:a,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大,致癌性强,从对动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来看,AFT属于剧毒毒物,其中AFTB1。毒性最大,急性毒性比氰化钾还要强。长期小量摄入黄曲霉毒素可造成慢性毒性损害,引起动物生长发育障碍,肝脏

出现亚急性或慢性损伤,甚至形成肝硬化。黄曲霉毒素能引起多种动物发生癌症,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b,几种注意食品中AFTB1允许的含量为:玉米和花生及制品、花生油≤20ug/kg,大米及其他食用油≤10ug/kg,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5ug/kg,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

第五章几类食品的卫生检验

&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检验: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和游离棉酚的测定

2,酸败不仅影响油脂的滋味,还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A,D,E,K。所产生的醛,酮,酸对人体健康不利。

3,酸价:是指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质量,以W(KOH)表示,单位为mg/g

4,肉,鱼,蛋制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挥发性盐基氮,指动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由于氨和胺类在碱性条件下均具有挥发性,故称为挥发性盐基氮。)常用的测定方法为:微量扩散法和半微量定氮法。

5,酒中甲醛的测定方法(看一看100页):口红亚硫酸比色法,变色酸比色法,气相色谱法,酒醇速测仪法。

6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验方法:酶化学法

第三篇水质理化检验

第一章绪论

1,水质理化检验的方法特点:①测定对象多变。②待测成分含量变化大。③干扰严重。④可供选择的方法多。

2,水样的采集,保存a水样采集容器的选择:聚乙烯塑料瓶:用于测定金属离子、放射性元素和其他无机物项目的水样收集。

硬质玻璃瓶:即硼硅玻璃,用于测定有机物、生物材料项目的水样收集。

b,水系污染调查时水样的采集: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C,保存水样的方法:⑴冷藏或冷冻法(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或化学反应速度)⑵加入化学试

剂保存法①调节水样的PH值;②加入生物抑制剂,抑制氧化还原反应和生化作用;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d,保存水样的目的:①尽量减缓水样的微生物的作用;

②减缓化合物的水解和络合物水解作用;③减少组分的挥发损失。

3,水样的预处理a,水样的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中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消解处理。消解处理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预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消解后的水样清澈,透明,无沉淀。 B.

测定水样中的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时,均需先在酸性介质中进行预蒸馏分离。

第二章感官性状指标测定

1,水样色度的测定方法:铂钴比色法和稀释倍数法。前者适用于较清洁,且具有黄色色调水样色度的测定,此法操作简便,标准色列的色度稳定且易于保存,只是所用试剂氯铂酸钾较贵。后者适用于色度较深,且不是黄色色调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色度的测定,方法简便易行。

2,浑浊度单位:以度表示。规定在1升水中含1mg 一定粒度的硅藻土所产生的浑浊度为1度,各种不同用途的水对浑浊度有不同的要求,自来水的浑浊度不超过5度。

第三章有机污染指标的测定

1,常用的综合指标有三氧(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和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2,溶解氧(DO):a,定义: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成为溶解氧,以DO表示。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一般地表水的溶解氧至少在4mg/L以上。B,测定的意义:①可以间接反应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状况。②可以看出水中溶解氧含量越高,有机物越容易被分解和破坏,水体越容易达到自净。③又可反映水体自净能力和自净速度的大小。C,测定的方法碘量法: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溶液和碘化钾溶液,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

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为批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出溶解氧)。

3,化学耗氧量(COD):a,是指水中还原性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被氧化剂氧化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换

算成相当于氧的量。结果以mg/L表示。B,当水体

被有机物污染后,COD便会增加,因此,COD.是用来间接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状况的综合指标之一。C,测定方法:酸性高锰酸钾法&(原理:水样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使水中有机物被氧化,剩余的高锰酸钾以草酸钠回滴,然后根据实际消耗的高锰酸钾量计算出化学耗氧量。) 4,生化需氧量(BOD): a,定义: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结果以mg/L表示。B,测定方法:稀释与接种法(五日培养法,BOD5法:HJ505-2009)五日培养法原理:将水样或稀释水样充满溶解氧瓶,密闭后在暗处于20 'c士1 'c条件下培养5d士4h,求出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含量,根据两者的差值计算每升水样消耗的溶解氧量,即为BOD5.

5,酚的测定方法:溴化滴定法,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是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6,水中的氨氮:指以游离氨(或称非离子态氨,NH3)和离子氨(NH4)形式存在的氨,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

7,.亚硝酸盐氮(NO2-N):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在PH 值为1.8±0.3的磷酸介质中,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酰胺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生成红色染料。

&8.硝酸盐氮:在有氧环境中最稳定的含氮化合物,也是含氮有机化合物经无机化作用最终阶段的分解产物。

第四章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1,水样的预处理方法:通常采用在酸性介质中蒸馏的方法预处理水样,把能形成氰化氢的氰化物蒸馏出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是之与干扰组分分离。

2,目前常用测定水样的光度法:异烟酸-吡啶酮法和吡啶-巴比妥酸法

3,余氯在水中很不稳定,尤其是含有有机物或其他还原无机物时,试样(特别是稀释液)中的氯更容易分解而消失,含氯量会迅速降低。在日光或其他强光直射下,溶液中的余氯很快分解而减少。因此。测定余氯的水样不能保存,应在采集现场进行测定。

4,水的硬度:钙盐和镁盐的总合。A,我国生活用水标准为400mg/L(CaCO3)

B,硬度的测定方法:EDTA滴定法,本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和地表水,不适用于含盐高的水,如海水,本法测定的最低浓度为0,05mmol/L.

5,测定PH的方法:比色法和玻璃电极法

第五章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1,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中镉的限值:0.005mg/L

2,单质砷毒性极低,而砷的化合物均剧毒,三价化合物比其他价砷化合物毒性更强,内服0.1g三氧化二砷(到了砒霜)即可致死

3,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原理(看):在碘化钾、酸性氯化亚锡作用下,五价砷被还原为三价砷,并与新生态氢反应,生成气态砷化氢,被吸收于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AgDDC)-三乙醇胺的三氯甲烷溶液中,生成红色的胶体银,在510nm波长处,以三氯甲烷为参比测其经空白校正后的吸光度,用标准曲线定量

第六章水质快速检验

1,水质快速检验的意义和方法特点:①防止急性中毒、提出水源选择和水源水短期饮用是否安全的意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②同时,对评价水的处理效果,并为水的处理提供有关的数据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方法特点:①由于水质快速检验大多在野外进行,所以选用的检水检毒方法应简单,快速,使用的器材应便于携带,所用试剂多为固体试剂。②由于受条件限制,水质快速检验大多只能定性。③水质快速检验合格的水源水,短期饮用不至于发生急性中毒,但对永久性水源水必须按常规方法进行检验。

第四篇空气理化检验

第一章绪论

1,全球空气污染现状:目前与空气污染相关,影响全球环境的主要问题是酸沉降、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耗损。

2,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人体每天摄入最大的是空气,空气污染物抗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进入人体。根据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侵入途径不同,可以引起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作用。

3,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自然污染源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多为暂时的,局部的,如火山爆发等,自然污染源排放出的污染物经过大气的自净作用可以代谢和转化。而人为污染源是由于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形成,一般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从而造成空气质量的下降。人为污染又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固定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和家庭室内炉灶,装修材料等生活性排放。流动污染源指交通运输排放。4,质量浓度: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常用mg/m3或ug/m3为单位表示。这两种表示方法对任何状态下的污染物都适用。其中,mg/m3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之一。

第二章空气样品的采集

1,直接采样法的常用采样仪器有: 注射器、塑料袋、采气管、真空采样瓶等

2,浓缩采样法:取样时间一般都较长,所得分析结果是在浓缩采样时间内的平均浓度,更能反映人体接触污染物的真实情况,所以浓缩采样法在空气理化检验中有重要意义。&有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采样法、低温冷凝法和滤膜采样法等

3,固体吸附剂采样法(优点)可长时间采样,适用于大气中微量至痕量组分的日平均浓度测定。

4,空气污染物的采样多采用动力采样法,一套完整的空气采样装置一般由采集器、气体流量计和采气动力三部分组成。

5,采样点选择的原则和要求:采样点布设中应涉及整个监测区域高、中、低三种不可污染程度的地方;污染重的地方多设点,污染要轻的地方可酌情少布点,无污染的区域作为清洁对照点;采样点周围应开阔;

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的确定。, 网格布点法:将监测区域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或方格中心。对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常用此方法布点。

6,采样点的选择原则:工作环境中采样点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采样高度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7,采样点的数量要求:根据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以期能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的水平,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3个点,50-100m2设3-5个点,100m2以上至少设5个点,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

第四章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1,颗粒物:分散和悬浮在空气中的固态颗粒物和液态颗粒物统称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TSP) 指直径≤100μm的颗粒物,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降尘粒径一般大于100μm。TSP中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用PM10表示,由于PM10可以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肺部在肺泡内积累,并可通过血液循环输往全身,对人体健康危害大,因此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是我国大气质量常规监测中的必测项目。其中粒径≤2.5um的颗粒物用PM2.5表示,由于PM2.5表面积大,容易吸附许多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因此危害更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 粉尘浓度的表示方法有计重法和计数法两种,分别用质量浓度(mg/m3)和数量浓度(g/cm3)表示,我

国卫生标准采用质量浓度表示。

3,,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指各粒径区间粉尘数量和质量分布的百分比。我国现行的卫生标准中采用数量分散度表示粉尘分散度。A,测定方法有两种:沉降

法和滤膜法。

B,沉降法原理:使被测空气中的粉尘采集到格林氏沉降器的金属筒中,密闭静置3小时,尘粒由于本身的重力而沉降到圆筒底部的盖玻片上,盖玻片上的尘样在显微镜下,用已标定的上镜测微尺,测量粉尘颗粒的大小,并分组计算百分率。

C,滤膜法采样:滤膜法采样同粉尘浓度采样,将采有粉尘的聚氯乙烯纤维滤膜放小烧杯中,滴加乙酸丁酯1-2ml,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制成均匀的粉尘悬液,取悬液一滴置于载玻片上,制成薄片,进行显微镜观测,统计不同大小的尘粒数,并计算其分散度。

4,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中的焦磷重量法(方法说明):若样品中含有硫化物、有机物,则在加入焦磷酸的同量,还应加入氧化剂硝酸铵数毫克将其氧化,以防形成硫化物沉淀、有机物残留。

5,大气中PM10的测定: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um的颗粒物,又称为呼吸性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是空气质量监测的必测项目之一

第五章空气中无机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1,二氧化硫(SO2)常用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紫外荧光法、电导法、库仑滴定法、火焰光度法等

2,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原理:用氯化钾和氯化汞配制成四氯汞钾吸收液,气样中的二气化硫用该溶液吸收,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物,该络合物再与甲醛和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色络合物,其颜色深浅与SO2含量成正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方法说明;氮氧化合物,臭氧及锰、铁、铬等离子对测定有干扰。采样后放置片刻,臭氧可自行分解;加入磷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可消除或减小某些金属离子的干扰。

3,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采样和显色同时进行,操

作简便,灵敏度高,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关键步骤:NO不与吸收液发生反应,测定NOX总

量时,必须先使气样通过三氧化二铬-砂子氧化管或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管,将NO氧化成NO2后,再通入吸收液进行吸收和显色。由此可见,不通过氧化管,测得的是NO2含量;通过氧化管,测得的是NOX总量,两者之差为NO的含量。

4,臭氧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化发光法、库仑原电池法)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原理:空气中的臭氧使吸收液中蓝色的靛蓝二磺酸钠褪色,生成靛红二磺酸钠。在610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蓝色减退的程度定量空气中臭氧的浓度。

第六章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1,甲醛气相色谱法原理及测定:原理:空气中的甲醛在酸性条件下被吸附在涂有2,4-二硝基苯肼的6201担体上,生成稳定的甲醛腙。用二硫化碳洗脱后,经OV-1色谱柱分离,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

测定:①用内装吸附剂的玻璃管采样。②将采样管中的吸附剂全部转移至具塞试管中,加入二硫化碳,轻轻振摇,浸泡30min。取一定量洗脱液进行色谱分析。

2,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测定:a,苯、甲苯和二甲

苯主要以蒸气状态存在于空气中,根据采样过程的差别,又分为直接抽吸法和浓缩吸附法两种。B,直接抽吸法测定,经色谱柱分离后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C,浓缩吸附法原理:溶剂解析法, 经色谱柱分离后,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第七章空气中金属污染物的测定

1汞的金膜富集-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理:采用金膜微粒富集管在常温下富集大气中的微量汞蒸气,生成金汞齐,再加热释放出汞,被载气带入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根据汞蒸气对253.7nm光吸收大小,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该方法只能测定汞蒸气。

2,二硫腙分光光度法原理:用微孔滤膜采集空气中的铅尘、铅烟,经硝酸溶解后,在PH8.5-11.5溶液中铅离子与二硫腙反应生成二硫腙铅红色配合物。用三氯甲烷提取后,在520nm处测定吸光度,标准曲线法定量。

3,锰的低价氧化物比高价氧化物毒性大。

病理学知识点归纳【重点】

? ? ?? ? ? ?? ?? ?????????? ???????? ?肉萎缩长期固定石膏所致的肌废用性萎缩:骨折长后等器官于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泌功能下降引起,发生内分泌性萎缩:由内分肌群萎缩经受损,如骨折引起的去神经性萎缩:运动神肉萎缩致,如长期不动引起肌负荷减少和功能降低所失用性萎缩:长期工作水引起的肾萎缩受压迫引起,如肾炎积压迫性萎缩:器官长期病、恶性肿瘤等局部性:结核病、糖尿能长期进食全身性:饥饿、因病不营养不良性萎缩:)病理性萎缩(期器官萎缩青春期、更年期、老年)生理性萎缩(萎缩.....a.2:1f e d c b 第四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适应性反应:肥大、萎缩、增生、化生 1.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其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的减少。 2.肥大——组织、细胞或器官体积增大。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代偿性肥大:由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负荷增加而引起。 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因内分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所致。 ?? ?? ?? ?????????? ?症素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内分泌性:垂体生长激狭窄时胃壁平滑肌肥大残存肾单位肥大、幽门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的室肥大、 后负荷增加引起的左心代偿性:高血压时左心病理性肥大素促使子宫平滑肌肥大内分泌性:妊娠期孕激发达 代偿性:体力劳动肌肉生理性肥大肥大 3.增生——器官、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增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 增强的结果。一般来说增生过程对机体起积极作用。肥大与增生两者常同时出现。 ? ? ? ??? ???????生、肝硬化乳腺增生症、前列腺增内分泌性:子宫内膜、、细胞损伤后修复增生血钙引起的甲状腺增生代偿性:甲状腺肿、低病理性增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上 乳期的乳腺上皮增生、内分泌性:青春期和哺胞核血细胞经常更新细胞数目增多、上皮细代偿性:久居高原者红生理性增生增生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取代的过程。 ? ?????? ?骨化性肌炎 —或软骨化生间叶细胞化生:骨化生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 肠上皮化生(肠化):腺体:慢性子宫颈炎的宫颈鳞状上皮化生(鳞化)上皮细胞化生化生 化生通常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可逆)和间叶细胞之问(不可逆).最常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转变为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肠上皮细胞称为肠化。化生的上皮可以恶变,如由被覆腺上皮的黏膜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二、损伤

医学统计知识点整理(1)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节统计学中基本概念 一、同质与变异 同质:统计研究中,给观察单位规定一些相同的因素情况。 如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定同性别、同年龄、健康的儿童即为同质的儿童。 变异:同质的基础上个体间的差异。 “同质”是相对的,是客观事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相对一致性,而“变异”则是绝对的 二、总体与样本 1、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对象(个体)所构成的全体。 2、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 三、参数与统计量 总体参数:根据总体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总体的特征量。用希腊字母表示。μ.δ.π 样本统计量:根据样本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样本的特征量。用拉丁字母表示。X.S.p 总体参数一般是不知道的,抽样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样本统计量来推断总体参数,包括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四、误差:实测值与真值之差★ 1.随机误差: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由多种尚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2.系统误差:是一类恒定不变或遵循一定变化规律的误差,其产生原因往往是可知的或可能掌握的。 3.非系统误差:过失误差,可以避免或清除。 五、概率 是用来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量值,常用P表示。概率取值0~1。 统计上一般将P≤0.05或P≤0.01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表示其发生的概率很小,可以认为在一次抽样中不会发生。 第二节统计资料的类型★

变量:确定总体之后,研究者应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观察或测量,这种特征能表现观察单位的变异性,称为变量。 一、数值变量资料 又称为计量资料、定量资料:观测每个观察单位某项指标的大小而获得的资料。表现为数值大小,带有度、量、衡单位。如身高(cm)、体重(kg)、血红蛋白(g)等。 二、无序分类变量资料 又称为定性资料或计数资料:将观察对象按观察对象的某种类别或属性进行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后得到的资料。 分类:二分类:+ -;有效,无效;多分类:ABO血型系统 特点:没有度量衡单位,多为间断性资料 【例题单选】某地A、B、O、AB血型人数分布的数据资料是( ) A.定量资料 B.计量资料 C.计数资料 D.等级资料 【答案】C 【解析】ABO血型系统人数分布资料属于无序分类变量资料,又称为计数资料。因为是按照变量的血型分类,血型表现为互不相容的属性。所以本题选C。 【例题单选】测量正常人的脉搏数所得的变量是() A.二分类变量 B.多分类变量 C.定量变量 D.定性变量 【答案】C 【解析】脉搏数有数值大小,有度量衡,所以这个资料属于定量资料。本题选C。 三、有序分类变量资料 半定量资料或等级资料:将观察对象按观察对象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后得到的资料。 特点:每一个观察单位没有确切值,各组之间有性质上的差别或程度上的不同举例:- + ++ +++ 第三节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1.统计设计 2.收集资料

商品学大作业服装类商品知识

商品学大作业服装类商品知识

————————————————————————————————作者:————————————————————————————————日期: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2011国贸专业) 商品学大作业 服装类商品知识 2012年12月16日

商品学大作业分工明细表 学号姓名小组职务主要工作

前言 (1) 商品分类 (1) 品质标志 (2) 储存要求 (4) 质量 (5) 包装 (7) 商品物流 (9) 创作总结 (11)

服装,既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一个民族对服装来说,是随着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不仅具体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形式和生活水平,而且形象地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升华。现在服装行业的发展越来越繁盛,我们应该对其有更多的了解,所以这是一份有关服装的商品知识。 一.商品分类 按服装行业习惯,服装可分为上装和下装两大类。每类服装又有许多品种,常见的服装如下表所示: 类别特点部分品种名称 大衣 (包括长上衣)长度从肩缝起至手的中 指尖以下的所有服装 长大衣、中大衣、短大衣、 风衣、雨衣、裘皮大衣、 长毛绒大衣、披风、皮里 大衣长外套、旗袍、连衫 裙 上衣(包括背心)穿在上身的服装,长度在 中指尖以上 中山服、单便服、夹克衫、 西装、猎装、旅游服、中 式和中西式棉袄、两用 衫、礼服、背心 罩衫为防污、防尘罩在棉袄外 的上衣 中式、西式和中西式罩衫 以及其他各类罩衫 内衣(包括衬衫)贴身穿的衣服(不包括针 织内衣和汗衫) 衬衫(包括长、中、短袖)、 晨衣、浴衣、长衬裤 裤子和裙子穿在腰部以下的服装旗袍裙、夹克裙、喇叭裙、打褶裙、裙裤、短裤、中裤、马裤、普通裤、直筒

医学统计学总结

医学统计学总结 一、绪论 1,医学统计学: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得原理与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随机现象有关数据得搜集、整理、分析与推断,进而阐明其客观规律性得一门应用科学。 2,医学统计学得主要内容: 1) 统计研究设计调查研究设计与实验研究设计 2) 医学统计学得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中得基本统计理论与方法。A:资料得搜集与整 理 B:常用统计描述,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相对数,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统计表,统计图 C:统计推断,如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3)医学多元统计方法多元线性回归与逐步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 logistic回归与Cox回归分析。 3,统计工作步骤: 1) 设计明确研究目得与研究假说,确定观察对象与观察单位,样本含量与抽样方法,拟定研究方案,预 期分析指标,误差控制措施,进度与费用。 2) 搜集材料 A, 搜集材料得原则及时、准确、完整 B, 统计资料得来源医学领域得统计资料得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就是统计报表,二就是经常性工作记录,三就是专题调查或专题实验。 C, 资料贮存 3) 整理资料 a检查核对b设计分组c拟定整理表d归表 4) 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4,同质(homogeneity):指被研究指标得影响因素相同。 变异(variation):同质基础上得各观察单位间得差异。 变量(variable):收集资料过程中,根据研究目得确定同质观察单位,再对每个观察单位得某项 特征进行测量或观察,这种特征称为变量 变量值:变量得观察结果或测量值。 5,总体(population) 根据研究目得所确定得同质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某变量值得集合。总体 具有得基本特征就是:同质性 样本(sample)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变量值得集合构成样本。样本必须具有代表 性。代表性就是指样本来自同质总体,足够得样本含量与随机抽样得前提。 统计量(statistics)描述样本变量值特征得指标(样本率,样本均数,样本标准差)。 参数(parameter)描述总体变量值特征得指标(总体率,标准差,总体均数)。

病理学知识点总结汇总

病理学知识点总结 1. 适应性反应的的常见形态学类型是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2. 萎缩的分类:萎缩分为生理性和非生理性萎缩两类。病理性萎缩 按其发生原因分为:①营养不良性萎缩(脂肪〉肌肉〉肝、肾〉心、脑)②压迫性萎缩③失用性萎缩④去神经性萎缩⑤内分泌性萎缩⑥老化和损伤性萎缩 3. 肥大根据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可分:内分泌性肥大和代偿性肥大 4. 鳞状上皮化生简称磷化,最常见的是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化生为 鳞状上皮 5. 细胞水肿(水变性)好发于肝脏、肾脏和心脏等实质性器官 6. 脂肪变多发生于肝细胞 7. 玻璃样变常可分为: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细胞内玻璃样变、 细动脉壁玻璃样变 8. 脂褐素又称消耗性色素或老年色素,在细胞中常常位于核周围或 核的两端为黄褐色的细颗粒 9. 细胞死亡有两种类型:坏死和凋亡 10. 坏死的基本病变:细胞核改变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大 致可表现为三种形式: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11. 坏死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和纤维素样坏死 12. 坏死的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析出、机化包裹、钙化 13. 凋亡的主要形态学特征:细胞皱缩、染色质凝聚、凋亡小体形成、

邻近细胞吞噬、质膜完整 14. 病理性钙化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15. 人体的细胞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分为三类: 不稳定细胞:体腔、体表、自然管道、淋巴造血细胞 稳定细胞:肝、胰、汗腺、肾小管上皮细胞 永久细胞:神经元、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 16. 肉芽组织的形态结构(成分):肉眼观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 形 似鲜嫩的肉芽;镜下: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平行排列,新生的纤维结缔细胞散在分布于毛细血管网之间,多少不等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核淋巴细胞等炎细胞散在其中 17. 肉芽组织的功能:填补缺损、抗感染保护创面、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组织 18. 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区别 19. 血栓形成条件:心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包括血流缓慢和涡 流形成,血液凝固性增高 20. 血栓的类型: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 21. 血栓栓塞是栓塞中最常见的一种。肺动脉栓塞95%以上来自下肢深部 静脉,特别是腘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偶尔可来自盆静脉 或右心附壁血栓 22. 梗死的原因: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痉挛、血管受压闭塞 23. 梗死的一般形态学特征:如脾肺肾等梗死灶多成锥形,切面呈楔形或三 角形,其尖端位于血管阻塞处,常指向门部,底面为器官的表面;心冠

医学统计学章节重点归纳

医学统计学章节重点归纳 第一节概述 1、主要内容:a、卫生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中的统计理论和方法)b、健康统计(医 学人口统计、疾病统计和生长发育统计)c、卫生服务统计(卫生资源、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医疗保健制度和管理中的统计问题)。 2、 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设计、资料的搜集、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分析 3、医学统计资料主要四个方面:统计报表、报告卡(单)、日常医疗卫生工作记录,专题研究或实验。 4、观察单位:是获得数据的最小单位,观察单位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观察单位可以是人、标本、家庭、国 家等。 5、变异:是指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6、变量: 观察单位的某种特征,称为变量。a、数值变量(定量变量)b、分类变量(定型变量或字符变量)。 7、总体: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确切的说是性质相同的所有观察单位的某种变量的集合。 8、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变量值就构成样本,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9、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度,通常以符号P表示。 10、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或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差。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第二节数值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数分布就是观察值在所取得范围内分布的情况。重要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2、频数分布类型:正态分布型频数、正偏态分布型频数,负偏态分布型频数。 3、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平均数(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指标使用条件计算公式 算术平均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 的数值变量资料 几何均数①对数正态分布,即数据经 过对数变换后呈正态分布的 资料;②等比级数资料,即 观察值之间呈倍数或近似倍 数变化的资料。 中位数①非正态分布资料(对数正 态分布除外);②频数分布 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据的 资料③总体分布不清楚的资 料。为奇数 , 为偶数, 4、离散型趋势指标: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指标计算公式主要优缺点 极差R=Xmax-Xmin 计算简单,便于理解;只考虑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异,不能反映 组内其它观察值的变异度,不稳定,受样本量影响很大。

中药商品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 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2.中药材:是天然来源未经加工或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药物,常分为植物药、动物 药和矿物药等三类。 3.饮片:是药材经净制、切制或炮炙处理后,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 料。 4.中成药:是以中药饮片及其炮制品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 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 5.中药商品:是指在医药市场流通、交换和经营中的特殊商品,也是国家及有关药品标 准中规定使用的所有中药。 6.中药商品学:是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的鉴别特征和使用价值的一 门应用学科。 7.重要商品名:是指在中药材市场上流通的中药商品别名。 8.中药商品规格名:是指在中药商业行业内部使用的中药别名,是全国药材市场通用的 行话。 9.特定药用部位检测:对药材商品某些特定的药用部位在总药材中所占比例的检测。 10.统货:药材的品质基本一致,或好、次差异不明显,常不分规格、等级,称为统货。 11.品别:只不同品种、不同生境、不同产地的药材类别,其下划分规格、等级。 12.水试: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或遇水产生的特殊现象。 13.火试:指药材火烧时,产生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特殊现象。 14.松泡:指药材质地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如南沙参。 15.粉性: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如山药。 16.油润: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泽,如当归。 17.角质: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状或有光泽,如郁金。 18.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 19.四大南药: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 20.四大怀药:指生产于河南的药材,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21.浙八味:杭白术、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浙玄参、浙贝母、温郁金、延胡索。 22.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23.条痕:是指矿物类药材在毛瓷板上划过后留下的粉末痕迹。 24.凤丹皮:生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的丹皮。 25.枫斗:指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拧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枫斗。 26.疙瘩丁:白芷根部明显突起的横生皮孔。 27.280:指每500克280粒以内的枸杞子等级。 二.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 (一)1.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商品药材)的水分测定;甲苯法(含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法(含微量水分的);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商品)2.位于安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的是(亳州药市);山东(垔城药市);四川(荷花池药市)3.重要商品的质量标准包括(国家药品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标准)4.中药材的质量管理标准包括(重要购销质量管理;中药贮藏质量管理;中药运输质量管理)5.出口由经贸部签发许可证的中药材为(麝香;甘草;杜仲;厚朴)6.目前我国野生资源急剧减少的中药材商品有(甘草;川贝母;石斛;蟾酥)7.商品特征的描述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观察内容(形状;切面;边缘;气味;类型)8.既有国产又有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范文.doc

第一章绪论 1、统计学,是关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普遍原理和方法。 2、研究对象:具有不确定性结果的事物。 3、统计学作用: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其规律性,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4、统计分析要点:正确选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专业知识作出科学的结论。 5、医学统计学基本内容: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6、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 同质与变异 同质,指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其性质应大致相同。 变异,指总体内的个体间存在的、绝对的差异。 统计学通过对变异的研究来探索事物。 (2) 变量与数据类型 变量,是反映实验或观察对象生理、生化、解剖等特征的指标。 变量的观测值,称为数据 分为三种类型:定量数据,也称计量资料,指对每个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用测量或其他定量方法准确获得的定量结果。(如身高、体重、血压、温度等) 定性数据,也称计数资料,指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分组计数的定性观察结果。包括二分类、无序多分类。(进一步分为二分类和多分类,如性别分为男和女,血型分为A、B、O、AB等) 有序数据,也称半定量数据或等级资料,指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或次序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的观察结果,具有半定量性质。 统计方法的选用与数据类型有密切的关系。 (3)总体与样本 总体,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包括所有定义范围内的个体变量值。 样本,是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对变量进行观测得到的数据。抽样,是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 参数,指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 统计量,指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 (4)误差 误差,指观测值与真实值、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 可分为三种:系统误差,也称统计偏倚,是某种必然因素所致,不是偶然机遇造成的,误差的大小通常恒定,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随机测量误差,是偶然机遇所致,误差没有固定的大小和方向。 抽样误差,是抽样引起的统计量与参数间的差异。 抽样误差主要来源于个体的变异。 统计学主要研究抽样误差。 (5)概率 概率,是描述某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度。 必然事件,事件肯定发生,概率P(U)=1; 随机事件,事件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概率介于0≤P(A)≤ 1; 不可能事件,事件肯定不发生,概率P(∮)=0; 小概率事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概率P(A)≤ 0.05、或P(A)≤ 0.01。 医学科研中,P(A)≤0.05作为事物差别有统计意义,P(A)≤ 0.01作为事物差别有高度统

《商品学》考试知识点

评价型质量监督:是指国家商品质量监督机构通过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和检查,考核合格后,以颁发产品的质量证书、标志等方法确认和证明产品已经达到某一质量水平,并向社会提供质量评价信息,实行必要管理的一种质量监督活动。 商品质量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明确规定的和通常隐含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线分类法:是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把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的分类标志划分成彼此没有隶属关系的若干组独立的类目,每组类目构成一个“面“,再按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 商品检验:指商品的供货方、购货方或者第三方在一定条件下,借助某种手段和方法,按照合同、标准和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惯例,对商品的质量、安全及卫生性能、规格、质量、数量以及包装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做出合格与否或通过验收与否的判定或为维护买卖双方合同法权益,避免或解决各种风险损失和责任划分的争议,便利商品交接结算而出具各种第三方有关证书的业务活动。 商品标准的分级:从世界范围来说,标准通常被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际标准、行业或专业团体标准:我国的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产品责任:指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使消费者受到人身、财产的损害时,该产品的生产者及销售者应对被害人负有的法律责任。 商品交换使用价值与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又不同于一般的物,它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因此,商品对于其生产者、经营者来说,没有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但有间接地使用价值,即可以用它来进行交换而获得所需的货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成为企业效益的源泉。马克思把这种使用价值称为形式使用价值。为了反映这种使用价值的客观存在及其本质,我们把它称为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在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中,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充当了自己的对立物一使用价值的角色,价值作为特殊的有用性,满足了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交换需要。马克思吧商品对其消费者、用户所具有的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称为实际使用价值。它是由具体劳动赋予商品以各种有用性而产生的,是由商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而形成的。我们把这种使用价值称为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商品标识信息和商品分类信息:商品分类信息:反映了商品项目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商品标识信息:反映了某代码与某商品项目的一对一关系 商品质量监督:商品质量监督是根据国家的质量法规和商品的技术标准由国家指定的商品质量监督机构对商品的生产、流通的商品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的活动ISO9000族标准;ISO 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 商品条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委员会(GPI)规定的,用于表示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和位置的标识代码的条码。(P35) 商品代码:是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特定商品项 目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P21) 商品使用价值: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指商品具有满 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过程与过程方法:过程: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

医学统计学重点总结

医学统计学 第一章 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1 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 资料的类型:计量资料(数值变量),计数资料(无序分类),等 变异(variation):在同质的基础上被观察个体的差异。级分组资料(有序分类)。 3 同质(homogeneity):对研究指标有影响的非实验因素相同。 4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对象称总体 。 样本(sample):根据随机化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出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组成的子集称样本。 5 参数(parameter):总体的设计指标称为参数。 统计量(statistic):样本的统计指标称为统计量。 6 变量(variable):观察对象的特征或指标称为变量,测量的结果即为变量值。 7 概率(probability):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一个量度,其概率介于0与1之间。 第二章 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 一 算术均法(mean)简称为均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 (一)直接法 X n x n X X X n ∑= +?++= 21 (二)加权法(针对频数表)n fx n x f f f X k k ∑= +++= (21) 二 几何均数(geometic mean,G)适用于倍数关系变化,经对数转换后呈正态分布(如:抗体滴度, 血清凝集效价,细菌计数,某些物质浓度等) G= n n X X X ?21 为了计算方便,常改用对数的形式计算,即=G lg 1 -( n X ∑lg ) 对于频数表资料,可用公式 G=lg 1 -( n x f ∑lg ) 三 中位数(M)与百分位数 中位数: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末端无确切数值的资料及分布情况不确定 公式:M=L+( M L f f n -5.0) M i L,M i ,M f 分别为M 所在组段的下限,组距与频数,L f 为M 所在组段之前各组数的累积频数。 百分位数:用符号X P 表示,x 即百分位 公式:x P =L+( x L f f x n -%·)x i 式中L,x i ,x f 分别为x P 所在组段的下限,组距与频数,L f 为x P 所在组段之前各组段的累积频数

病理学知识重点总结

病理学知识重点 临床本硕2010-2班 610宿舍内部资料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绪论: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人体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 1、尸体解剖 2、活体组织检查 3、细胞学检查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 观察方法 第一章: 萎缩——体积缩小 肥大——体积增大 增生——数目增多 化生——形态改变 萎缩:发育正常的C、组织、器官体积缩小——实质C体积小、C数减少。 分类 (一)生理性:胸腺、妇女、老年性等 (二)病理性: 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 Malnutrition atrophy 神经性萎缩 Denervation atrophy 废用性萎缩 Disuse atrophy 压迫性萎缩 Pressure atrophy 内分泌性萎缩 Endocrine atrophy 缺血性萎缩 Ischaemic atrophy 病理变化 大体:萎缩的器官体积变小,重量减少, 颜色变深或呈褐色。 镜下: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减少,间 质纤维组织及脂肪组织增多。萎缩的细胞胞浆内可见脂褐素沉着。脂褐素颗粒明显增多时,整个器官呈 棕褐色,称褐色萎缩(brownatrophy)。 结局:可逆过程。 化生(metaplasia):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已分化组织的过程。 常见化生有:

柱状上皮(气管、宫颈等) 上皮性:移行上皮(膀胱肾盂等)→鳞化 胃腺上皮→肠上皮化生 间叶性:纤维结缔组织→骨、软骨、脂肪T 骨骼肌→骨,软骨→骨 肥大: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1、生理性肥大;运动员骨骼肌;妊娠子宫 2、病理性肥大;高血压病心脏 增生;实质细胞数目增多→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1、生理性增生 激素性:青春期乳腺的发育 代偿性:肝脏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增生. 2、病理性增生 激素性增生:雌激素↑→宫内膜、乳腺增生 再生性增生:胃溃疡 不典型增生: 1、坏死的基本病变 细胞核改变——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 核浓缩 核碎裂 核溶解 2、坏死的类型 (1)凝固性坏死 部位:心﹑肾﹑脾(贫血性梗死) 大体:灰白或灰黄、干燥、坚实、混浊无光泽、见反应带。(2)液化性坏死:坏死崩解液化 见于:脑、脊髓——富含磷脂、水份 脓肿——中性白细胞溶蛋白酶 脂肪坏死——特殊类型 镜下:坏死脂肪C仅留下模糊混浊轮廓 (3)纤维素样坏死 (4)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结核) 肉眼:色淡黄、质松软、细腻,似奶酪故称。 4)坏疽(gangrene):大块坏死伴腐败菌感染而呈现黑色。 H2S + Fe → FeS (黑)+ H2 干性坏疽(dry gangrene ): 部位:四肢末端; 机理:动阻静畅。 特点:干固、皱缩、黑褐、界清。 湿性坏疽(moist gangrene): 部位:肺、肠、阑尾、子宫。 机理:动静同阻。 特点:肿胀湿润、污黑、恶臭、界不清、中毒重。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统计学 1. 对定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时,如何选择适宜的指标 定量资料统计描述常用的统计指标及其适用场合描述内容指 标 意义适用场合 平均水平;均 数 个体的平均值· 对称分布 几何均数平均倍数取对数后对称分布 中位数[ 位次居中的观察值 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 口资料;④分布不明 众 数 频数最多的观察值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 ? 调和均数 基于倒数变换的平均值正偏峰分布资料 变异度全 距 观察值取值范围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 标准差 (方差) 观察值平均离开均数的 程度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 四分位数 间距 ? 居中半数观察值的全距 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 口资料;④分布不明 变异系数标准差与均数的相对比①不同量纲的变量间比较;②量纲相同但 数量级相差悬殊的变量间比较 定性资料:阳性事件的概率,概率分布,强度和相对比。 ¥ 2.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防止概念混淆相对数的计算是两部分观察结果的比值,根据这两部分观察结果的特点,就可以判断所计算的相对数属于前述何种指标。 (2)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过小样本量较小时以直接报告绝对数为宜。 (3)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相对数,不能直接相加求其平均水平。 (4)相对数间的比较须注意可比性,有时需分组讨论或计算标准化率。 3. 常用统计图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分析目的 常用统计图的适用资料及实施方法 < 图形 适用资料实施方法 条图组间数量对比用直条高度表示数量大小 直方图用直条的面积表示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

( 定量资料的分布 百分条图构成比用直条分段的长度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 饼图构成比用圆饼的扇形面积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 定量资料数值变动线条位于横、纵坐标均为算术尺度的坐标系 、 线图 半对数线图定量资料发展速度线条位于算术尺度为横坐标和对数尺度为纵坐标的坐标 系 散点图} 双变量间的关联点的密集程度和形成的趋势,表示两现象间的相关关系箱式图定量资料取值范围用箱体、线条标志四分位数间距及中位数、全距的位置茎叶图定量资料的分布' 用茎表示组段的设置情形,叶片为个体值,叶长为频数 第3章概率分布(连续随机变量的正态分布;离散随机变量的二项分布及Poisson分布)1. 服从二项分布及Poisson分布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二项分布成立的条件:①每次试验只能是互斥的两个结果之一;②每次试验的条件不变;③各次试验独立。 Poisson分布成立的条件:除二项分布成立的三个条件外,还要求试验次数n很大,而所关心的事件发生的概率 很小。 、 2. 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分别有什么特征 ①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都是离散型分布。 ②二项分布的形状取决于π与n的大小。π=时,不论n大小,对称分布。π≠时,图形呈偏态,随n增大而逐渐对称。当n足够大,π或1-π不太小,二项分布近似正态。 ③Poisson分布μ越小,分布越偏。μ越大,分布越对称。当n足够大时,分布接近正态。 4、正态分布应用 ①估计变量值的频数分布 《 ②制定参考值范围 ③质量控制 ④正态分布是很多统计方法的基础 5. 正态分布特征 ①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②正态曲线在横轴上方均数处取得最高点 ~ ③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位置参数)和标准差(变异度参数)(μ,σ2 ;标准0,1)

预防医学与医学统计学总结

绪论 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二.预防医学特点:1.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2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但更侧重于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的关系;3.采取的对策更具积极的预防作用,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应。 三.健康决定因素:指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状态的因素。包括:1、社会经济环境。2、物质环境3.个人因素。4卫生服务。 四.三级预防策略: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即防止疾病的发生。2.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起发现、早期诊断、早起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3.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延长生命。 第一章流行病学概论 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定义涵: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时人群。2.流行病学关注的事件包括疾病与健康状况。3.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容是:(1)揭示现象(2)找出原因(3)评价效果。4.流行病学研究和实践的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健康。 二.流行病学基本原理:1.分布论。2.病因论。3.健康-疾病连续带。4预防控制理论(三级预防理论)5.数理模型。6.流行病学的几个基本原则:(1)群体原则(2)现场原则(3)对比原则(核心)(4)代表性原则 三.流行病学的用途:1.描述疾病及健康状况的分布。2.探讨疾病的病因。3.研究疾病自然史,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和预后评估。4.疾病的预防控制及其效果评价。5.流行病学分支。 第二章疾病分布 的存在方式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二.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1.发病率:指在一定期间(一般为1年)特定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病频率的测量(日、周、旬、月),常用于疾病暴发或流行时的调查。 例。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5.死亡率:指在一定时间期间(通常为1年),某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死亡率是测量入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6.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 三.疾病的分布形式(“三间分布”) 1.地区分布:疾病的地方性: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使一些疾病无需从外地输入,只存在于某一地区,或在某一地区的发病率水平总是较高,这种现象称为疾病的地方性。 2.时间分布 3.人群分布:出生队列分析: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划归为一组称为一个出生队列,对其随访观察若干年,观察死亡等情况。 4.判断疾病地方性的依据:(1)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群组

《病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考点精析 第一章绪论 一、病理学的研究任务和重要分支学科。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的改变和转归,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应用材料(一)人体病理学研究 1.尸体解剖。简称尸检,即对病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它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其目的是查明患者的死亡原因,验证诊断、治疗措施的正确与否。2.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穿刺、搔刮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最常用的方法,特别对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3.临床细胞学检查。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后进行观察。也可以是用细针穿刺病变部位吸取的细胞。细胞学检查多用于肿瘤的诊断,此法因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病人痛苦少、费用低而易被人们接受,但确诊率不如活检,需进一步做活检证实。 4.分子诊断。采朋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人体在DNA、RNA或蛋白质水平上的异常。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 1.动物实验。指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或病理过程的模型,以便进行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疾病转归的研究。此外,利用动物实验还可以进行治疗方法、药物筛选和不良反应的观察。 2.器官培养和组织、细胞。将某种组织或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以动态观察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周期短、见效快、节省开支、因素单纯、易于控制,缺点是孤立的体外培养毕竟与复杂的体内整体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故不能将体外研究的结果与体内过程等同看待。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肉眼检查。也称大体检查,利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等简单器 具,观察器官、组织形态学改变, 主要涉及病变大小、形状、色泽、 重量、质地、表面和切面性状等。 (二)细胞组织学和细胞组织化学检 查。借助于光学显微镜的检查称 为细胞组织学检查。组织切片最 常用的染色方法为苏木素一伊红 染色(HE染色),这是病理学研究 的最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和综合 病变特点,以做出疾病的病理诊 断。组织细胞化学检查称为特殊 染色,是通过应用某些能与组织 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显色试 剂,定位地显示病变组织的特殊 成分(如蛋白质、酶、核酸、糖类、 脂类等),对一些代谢性疾病的诊 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应用 于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 (三)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 学。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 合,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未知抗 原或抗体。已广泛应用于病理学 研究和诊断中。其优点是可在原 位观察待测物质的存在与否、所 在部位及含量,将形态学改变与 功能和代谢变化结合起来。 (四)电子显微镜观察。可将组织细 胞放大到数十万倍以上,可用于 对标本的亚细胞结构或大分子水 平的变化进行观察。其他的还有 化学和生物化学检查、染色体检 查、致病基因分析等。 四、病理学的简要发展历史。18世 纪通过尸体剖验创立了器官病理 学;19世纪随着显微镜和染料的 出现和应用,创立了细胞病理学; 之后,随着边缘学科的发展及其 他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出现了 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物学、分子 病理学等;20世纪后期至今,致 力于在基因水平上阐明疾病的发 生、发展规律和发病机制。 一、单项选择题 1.1.病理切片的常规染色方法是 (D)A.瑞氏染色B.巴氏染色C.苏 木素染色D.苏木素一伊红染色 1.2.病理学的研究重点是研究疾病 的(C)A.病因B.发病机制C.发 生发展的规律D.转归 1.3.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是 (A)A.O.2μm;B.O.2mm;C.0.2nm; D.O.2cm 2.1.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 的体积缩小,称为(B)A.发育不 全B.萎缩C.器官畸形D.化生 2.2.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性变化是 (D)A.肥大B.增生C.化生D.变 性 2.3.关于萎缩,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A.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减少 B.间质有增生C.实质细胞数量 减少D.只要是器官、组织或细胞 的体积缩小就是萎缩 2.4.脑萎缩的原因为(A)A.局部血 液供应障碍B.长期组织受压c.器 官长期失用D.神经损伤. 2.5.下列哪一项属于失用性萎缩 (B)A.由肿瘤引起的邻近组织器 官的萎缩B.骨折后长期不活动引 起的肌肉萎缩c.慢性消耗性疾病 引起的萎缩D.老年人各器官的萎 缩 14.32.下列哪一项关于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的临床表现是错误的 (C)A.脑膜刺激征B.颅内压升高 C.血性脑脊液D.皮肤瘀点或瘀 斑 14.33.形成“卫星现象”的细胞是 (B)A.炎性细胞B.小胶质细胞 C.星形细胞D.室管膜细胞 14.34.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 致病菌是(D)A.绿脓杆菌B.链球 菌C.大肠杆菌D.脑膜炎双球菌. 14.35.Waterhouse-Friedlerichs en综合征见于(A)A.暴发性脑膜 炎双球菌败血症B.脑血吸虫病 C.高血压脑病D.乙脑 14.36.艾滋病是由(C)所引起的慢 性传染病。A.HBV;B.HPV;C.HIV; D.HAV 二、多项选择题 1.1.肉眼检查的内容包括病变的 (ABCDE)A.大小B.形状C.色泽 D.质地E.表面 1.2.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ABCDE)A.肉眼检查B.细胞组织 学和细胞组织化学检查c.免疫细 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D.电子显 微镜观察E.化学和生物化学检查 2.1.关于萎缩,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BCE)A.血液供应迅速中断可引 起萎缩B.萎缩的细胞体积缩小, 严重时可消失C.萎缩的器官颜色 变深D.萎缩的细胞内有含铁血黄 素颗粒E.萎缩的器官质地变硬 2.2.属于病理性萎缩的有 (BCE)A.更年期后性腺萎缩B.恶 病质时的全身性萎缩C.动脉硬化 性脑萎缩D.成年后胸腺萎缩E.长 期营养不良的肌肉萎缩 2.3.肝脂肪变性的原因有 (ABCDE)A.脂库动员加强B.肝细 胞损伤C.食入过多脂肪D.脂蛋 白合成障碍E.脂肪酸氧化障碍 2.4.关于变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D)A.多为可复性改变B.严 重者可转化为坏死C.最常见的变 性为水样变性D.可引起器官功能 1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整理

一、基本概念 1.总体与样本 总体: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是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观察值的集合 2.普查与抽样调查 普查:就是全面调查,即调查目标总体中全部观察对象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即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 3.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 统计量: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 4.Ⅰ型与Ⅱ型错误 假设检验的结论 真实情况拒绝H0不拒绝H0 H0正确Ⅰ型错误(ɑ) 推断正确(1 ?ɑ) H0不正确推断正确(1?β) Ⅱ型错误(β) Ⅰ型错误(ɑ错误): H0为真时却被拒绝,弃真错误 Ⅱ型错误(β错误): H0为假时却被接受,取伪错误 5.随机化原则与安慰剂对照 随机化原则: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组中去,以平衡两组中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从而提高两组的可比性,避免造成偏倚。(意义:①是提高组间均衡性的重要设计方法;②避免有意扩大或缩小组间差别导致的偏倚;③各种统计学方法均建立在随机化基础上) 安慰剂对照:是一种常用的对照方法。安慰剂又称伪药物,是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制剂,不含试验药物的有效成分,但其感观如剂型、大小、颜色、质量、气味及口味等都与试验药物一样,不能被受试对象和研究者所识别。(安慰剂对照主要用于临床试验,其目的在于控制研究者和受试对象的心理因素导致的偏倚,并提高依从性。安慰剂对照还可以控制疾病自然进程的影响,显示试验药物的效应) 6.误差与标准误(区分率与均数) ㈠均数 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产生的、随机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标准误:是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定量指标,其公式表示为S x =S/√n ㈡样本率 率的抽样误差:样本率p和总体率π的差异 率的标准误:样本率的标准差,公式为σp=√π(1-π)/n

商品学 期末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以商品——人——环境为系统,以商品使用价值在质和量上的表现形式——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以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和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 具体包括: 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品种及其演变规律; 商品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商品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与安全认证;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商品检验;商品包装与商标;商品储运与养护;商品与资源、环境; 新商品开发;商品消费心理;商品广告;商品文化;商品美学;商品法规;商品地理;各类商品营销学;商品消费科学与教育等。 第二章 商品分类的内涵:商品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志,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体科学、系统地逐次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乃至品种、细目(如规格、花色、品级等)的过程。 商品分类的方法: 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唯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包容性原则 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1.以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 2.以原材料作为商品的分类标志 3.以加工工艺作为分类标志 4.以商品的化学成分作为分类标志 5.以商品的产地作为分类标志 商品代码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商品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原则:唯一性原则,稳定性原则,无含义性原则 商品编码方法:1.顺序编码法2.系别顺序编码法3.层次编码法4平行编码法

● 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采用EAN/UCC —13, EAN/UCC —8和UCC —12(用于北美地区)代码。 ● 非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采用EAN/UCC —14, EAN/UCC —13和UCC —12(用于北美地区)代码 EAN/UCC —13 中国大陆前缀码690~695 EAN/UCC —14比EAN/UCC —13之前多了一个指示符(1~8用于定量,9用于非定量) 商品条码的种类 目前我国商店采用的店内码是EAN 推荐的EAN-13(标准版) 结构 厂商识别代码(前三位前缀码) 商品项目代码 校验码 一 N1~N7 N8~N12 N13 二 N1~N8 N9~N12 N13 消费单 EAN/ UPC 条码 厂家条码 店内条码 ITF-14条码 货运单 储运单 商品定量消费单元的标识 商品变量消费单元的标识 UCC / EAN-128条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