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学与书法

经学与书法

经学与书法
经学与书法

经学与书法

来源:中国书画报作者:文化中心

汉字书体的不同造成了汉代古今文经学之争。儒道释经文的书写,如简帛书《道德经》、《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北齐摩崖刻经、敦煌写经、隋唐及历代写经等,形成了经系书法传统并影响了书法史的发展。丰富的儒释道传统文化滋润了中国书法文化的内涵,使之更加博大精深,研究经学与书法是继承中国书法文化艺术和精神的重要课题。

经学与书法

□胡长春

经学是指注解经书的学问,所以言及“经学”,首先要明确“经”是什么。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经”训为“织”,段玉裁注为“纵线”,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地球仪上的经线一样。经学原本是泛指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但在中国汉代独尊儒术后特指为研究儒家经典,所以现在所说的经学一般指儒家的经典,不是《南华经》,也不是《六祖坛经》。

所谓儒家经典,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也有人加上《大戴礼记》为十四经的。

经学和书法本属不同的范畴和层面,也不大好比较。按照传统的四部分类,经学自然即经部,书法在子部。但古代六艺中的“书”包含文字学(即小学)和书法的内容,小学一般附在经部,可算是经学和书法的亲密关系了。经学是古代学术的主流,书法只是一艺术门类而已,它们的关系应该是比较远的。但书法作为中国传统的古老艺术,其中又积淀了很多经学的理念。

另外古代的儒家经典往往又刊石为官方的定本,如《熹平石经》《正始石经》《晋石经》《唐石经》等,大都是大书法家书写的,如蔡邕、邯郸淳等人本身即是大学者。现藏西安碑林的《开成石经》,刻石114块,228面,计65万多字,是用精工的唐楷书写。我们常说到的金石学,就是研究金文和石经文字的书法艺术及其考证的学问。在这里,经学和书法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

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流,再把范围扩大到经史子集四部的书籍,基本就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书法,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不少高见。启功先生说:“书法是老虎嘴上的胡须(意指传统文化才是大老虎)。”欧阳中石先生说:“文以载道,书以焕采。”余秋雨先生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永恒的缆绳。”这些说法都十分有见地。

经学的当代意义与书法的当代形态联系在一起又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有学生问我:研究经学究竟有什么用?要说没用也真没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资赚钱。但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人文无用之大用,也是经学无用之大用。试想,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子?经学对书法的影响是十分微妙而复杂的,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研究。我觉得处理好下面几个问题,对当代书法创作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由对天道的敬畏,所涉及到的书法作品的神性与诗性问题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的“畏天命”说的是人生应敬畏天道。前面已言,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从治国到处理人际关系,一直到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个人的修养等方面,可以说都有一套非常周全的理论。为什么要提“畏天命”呢?我认为在没有宗教信仰的当代,儒家思想中对天道的敬畏观念是能给当代书法艺术带来诗意的精神内涵的。我们看殷周甲骨文书法或金文书法,能从中读出神性的光辉和震人心魄的美感。而看各种展览中当代人的金文书法,其草率和故意扭曲的用笔,则显示出作品内涵的单薄和缺乏诗意,直接的原因即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当代的书法作者看不懂甲骨金文,更看不懂甲骨金文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我更喜欢吴大澂、罗振玉、容庚等经学大家的金文书作。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吴大澂等人的金文不激不厉,没有情感的过度宣泄和释放,有的是学养累积中而英华自现。

二、由对和谐秩序的不懈追求到经学家的书法价值取向

儒家不仅有一套非常周全的理论,也有非常具体、容易遵守的规则。儒家道德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标准,这也是世界万物和谐的真正准则。有了道,儒家才能把握整个宇宙;有了智、仁、勇和仁、义、礼、智、信,道才能弘扬开来。古代硕学大儒笔底流淌的是涓涓净流,欢快而愉悦,像虞世南的字体就是一个典型,西安碑林藏《开成石经》主体上就是虞字,和谐而规范,是历代学习的楷模。古代书论所说的和而不同、齐而不齐等都是对和谐秩

序的不懈追求。经学家的书法难免有学究气,他们对传统书法技法和内涵的继承远大于创新。清代是朴学盛行的时代。经学家泛指研究儒家经书且成就可观的学人,这些学人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汲取经书思想的精华,期能有益于国计民生。经学的范畴虽然以儒家重要经典为主轴,在历代学人相继耕耘拓展下,到了清代,治经的方法日臻严密,旁征博引往往涉及其他相关学科门类,诸如史学、语言文字学、金石地理等,彼此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扎实的研究体系。清代经学书家是一个庞大的书学群体,且掌控着书法的话语权。阮元、俞樾、孙星衍、杨岘、张尔岐、沈曾植、康有为等都是有影响的经学书家。经学家们沉潜其中,说解、考证经文,贯通义理,阐扬、批判兼而有之,学有余力兼及书法。也正是清代经学家们的努力,才开启了清代篆隶书法复兴的新局面。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今天学习书法要读经书吗?我认为:书家的文化修为不同于学者的治学、经学家的治经。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文化的修为是基于“知识”层次的践行与修养,是在涉猎了文、史、哲、美等文化传统之后,更进一步融化到自身的行为之中,关注对“人”的关怀,体悟宇宙生命之道。文化修为才是书法艺术“技进乎道”的必由之路。你把十三经读完了(对当代人来说,这是极其不容易的,能读读经学史已是不易了),字也不一定马上就好起来的,但读过经书的,其书法作品的境界自然不一样,远的如苏东坡、黄庭坚,近的如马一浮、梁漱溟、启功等。刚刚已说过,经学指儒家的经典,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道家、佛家、兵家等,其精华都有可能渗透到书法创作中去,并创作出不朽的传世杰作。如果要推选20世纪最有文化内涵的杰出书家,我认为启功、林散之、弘一法师和毛泽东主席当是其中的佼佼者。而马一浮等经学大家的书法却不一定就是最杰出的艺术品,因为术业还是有专攻的。

经学与书法的相互影响

□胡湛

经学赖书法以传,书法因经学而形成并增加审美文化内涵意蕴,也因经学传延发展而发展变化,经学审美思想也直接影响了书法美学思想的形成。经学对书法的影响概而言之,包括书法实迹和书学审美思想两大方面。

汉武帝以儒家《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定为官方经典,而其存世文

本书写文字基本为当时通行的隶书,故称今文经学。而古文经学的兴起主要原因则是汉景帝末年鲁恭王兴建王府,坏孔子宅,从旧墙中发现一批古文典籍,后又不断发现一些古文儒家经典。加上当时治经者对今文经与古文经研究方法和思想的不同,最终形成了为朝廷或此或彼不同程度重视影响朝野和历史的两大经学学派。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经学时,是以董仲舒和公孙弘等所阐释的今文经学为主导的。今文经学认为五经皆为孔子托古所作,并寄托了其政治思想,具有微言大义阐发性特征。但今文经学的发展后来却出现了由天人感应的谶纬迷信和一些与维护皇权相矛盾处。而古文经学以古文经典为依据,重于述古、尊古和维护传统、正统。古文经学于东汉时期逐渐兴起并逐渐获得主导地位。特别是东汉中期,以许慎《说文解字》的著成和马融遍注《孝经》《论语》《毛诗》《周易》《三礼》《尚书》等,使古文经学达到完全成熟,并成为一个时代的显学。

如果说西汉古今经学的形成是源于经文载体书法字体的不同的话,那么东汉中期大量以古文篆书和糅合篆书笔意或结构的碑刻的大量出现即是经学发展对书法的影响了。如《袁安碑》《祀三公山碑》《袁敞碑》《少室石阙铭》《嵩山开母庙石阙铭》《延光残碑》《北海相景君铭》等篆书和篆隶兼融碑刻的出现,即是由于古文经学的兴起导致了以篆书作为正统书体的一时复兴。

古今文经学的纷争最后又导致蔡邕等于熹平年间奏请厘定文字和于太学门前以标准八分隶书书刻儒家经典,这就是著名的标准汉隶和儒家经典碑刻《熹平石经》。三国魏正始年间以古文、小篆、隶书三体文字刻经再立碑于太学门前,或许有综合古今文经学和厘定三种标准文字的综合作用。

魏晋时代,儒家经学一尊被打破,以解《老子》《庄子》《周易》的玄学盛行。在敦煌写经中就有西晋初、吴末帝孙皓建衡二年(270年)索书写的《道德经》。而“书圣”王羲之则有著名的《黄庭经》,据说还写有《道德经》《佛遗教经》等。此当和王羲之信奉天师道有关。王羲之《兰亭序》《告誓文》中即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体现道家思想亦即魏晋风度的东晋流美萧散、不滞于物的尚韵书风无不与此有关。

与玄学道家思想兴盛的同时,佛教思想也开始盛行。书写佛经是佛教传播的早期重要手段,敦煌写经即以抄写佛经为主。专门抄写佛经者成为一种职业——经生手。写经书体逐渐由简书向楷书演变而形成一种风格鲜明独特的书写风格体系。

王学仲将写经书法独立于碑帖之外,是有所牵强的。除前述索、王羲之书写的道家墨迹

纸本经典之外,北朝大量的摩崖碑刻刻经也是经系书法于一个时代的兴盛衍化发展。

东魏武定四年(546年),为显示文化正统地位,高澄将洛阳《熹平石经》移运邺城。虽途中丢落黄河大半,移送至邺城的残缺石经也影响了北齐书法刻石的形态。在此前北魏书法问题楷体已经成熟的情况下,竟然于北齐使隶书获得复兴。遍观北齐碑刻或摩崖,皆以复古隶书和隶楷结合的楷隶或隶楷为书体特征。

北齐书法受经学影响的另一现象则是其当代佛经刊刻的大兴。但此时经学主要指佛学。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于南北朝走向兴盛。自后赵皇帝石勒等帝王开始即虔信推扬佛学。佛学成为南北朝战乱时代的社会重要思想,但也时有排佛、灭佛情况的发生。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直到他驾崩离世,才告一段落。北齐时,与其同时割据的北周时有灭佛之议,遂有佛教徒和虔佛皇族或大臣为保护佛经于深山摩崖刊刻佛经之举。诸如邺畿南北响堂山石窟5万字刻经、中皇山石窟17万余字刻经,还有小响堂石窟、安阳小南海石窟等大量文字的整部佛经。山东泰山经石峪、葛山、峄山、铁山、岗山四山摩崖刻经也都是当时护经刻石的产物,只是由于石质条件等原因,文字变大,字数相对较少,但其保护和传播佛经文化的效果具有异曲同工之效,而敦煌等地自晋代以至隋唐的写经则是佛教经学代相传延的产物。

唐代经济文化全面兴盛,儒释道也先后不同程度获得发展繁荣。在儒学方面,有唐初经学家贾公彦、孔颖达奉旨订正经籍文字,有贺知章的《孝经》传世,有文宗时艾居晦、陈玠等人用楷书分书刻的65万字12部儒家《开平石经》;道家则有开元年间分置各大州的《御注道德经》;佛学则有奉敕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心经》《金刚经》等。

宋代儒道释三教融合,以理学为时代特征的经学影响于代表时代主流的士大夫文士书法。在以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为代表的宋书家中,无论从书学思想,还是书迹,都反映和体现着他们对儒道释思想的融会理解尝试和创造。如强调人品对书品影响的儒家思想,重视技法锤炼“笔秃千管,墨磨万锭”的“技进乎道”和崇尚自然“天工与清新”道家思想,以及追求“绚烂之后的平淡”的释家思想等。

明代王阳明浪漫主义思潮的发展,促成了以徐渭、王铎等为代表的高堂大轴浪漫行草书的形成。清代朴学经学的兴盛,促进了清代帖学没落整个中国书法衰微之时金石学,以至碑学时代风潮的兴起。

以上所谈主要限于书体文本风格学范畴。其实经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其要义和审美思想当更影响于作为艺术的形而上历代书法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流变。按类别可以分为儒家经学、道家经学、释家经学审美思想对书法美学思想的影响。如儒家的“绘事后

素”“发于内而形于外”“充实为美”思想,道家的“庖丁解牛”“道进乎技”艺术生成原理、“道法自然”审美思想,释家的“行处皆留,留处皆行”思想等。宋代之后,经学对书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首先是对书学思想的影响进而是书法创作实迹的影响。篇幅所限,本文不做展开。

理学书论与书家人格

□邱世鸿

一、理学书论对于文艺的影响

儒家为经学之主流代表,其中以理学影响最大。宋元明清直到现在,虽然内部分化主要为道学、心学之异,也包括蜀学、洛学、闽学、关学、濂学、新学之争,最后都集中体现在程朱、陆王之论战中。尽管对“宋学”“汉学”之争各不相让,但经学作为主流文化,已经深刻地烙入书法理论与创作实践中。理学最大的思维特点是“外透天道,内彻心性”,即天人合一。自宋至清,可以说主流书论是理学书论。理学对待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修身层面上强调“敬”“反省”“涵养”“持养“的妙用,主张“艺道一体”。“涵养德性“是理学家共同之追求。子思《中庸》已提出“德为圣人”的命题。程颢进一步提出:“德性者,言性之可贵,与言性善,其实一也。”实际就是“性即理”也。程颐则曰:“性禀于天,才禀于气。”养气修心如对至尊即对天理。钟人杰《性理会通》载:“程子曰:某写字时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这可以看出以书体道之典范。

2.在文道关系上,或主张“文从道中流出”,或言“艺道双进”,或言“道重艺轻”。理学家认为“和顺积于中,英华发于外”,学养的作用明显。但多数人认为“道重器轻”,把文艺都视为“形而下”的东西。程颢认为“文必贯道”“器必贯道”。

3.在创作方法上强调“心性”,力主“性灵”——性情与灵机的结合。强调“内外交相养”,从心性与天道两方面结合看问题。程子认为“心通乎道”。朱子的“心统性情”说最为典型,心中未发则为“性”,无善恶,既发出来则为“情”,有善恶,最后还得回归“天”乃为“性灵”。

4.在审美功用上倡导“天趣”与“人功”的结合,最终追求“天人合一”。强调“格物致知”“格物穷理”,尤其重视“天成”“天全”“天放”“天德”等内容,即所谓“尽性以知天”。

5.在审美风格上主张“沉潜敦厚”“从容中道”,有圣贤气象为贵,也喜欢平正端庄,反对欹侧放荡。朱熹对苏东坡、米南宫的责难如“把字写坏了”,过分批评其夸张姿态,但有时又肯定其“英风逸气”。

6.在艺术品格上,强调人品对艺品的作用,“书关德性”“人品即艺品”。这是理学家追求“孔颜乐处”、仰慕“圣贤气象”、培养“浩然之气”的具体表现。而文艺之功用必须体现“圣贤气象”,体现一种超然、博大、刚正的人格,是宋儒普遍的共识。理学家的文艺观有时前后矛盾,这是因为他们自身兼有道学家和文艺家两重身份的原因。

7.思维上的“物必有对论”所开创的辩证精神。从《易》开始的“阴阳之道”“相摩相荡”到邵雍的“一分为二”命题,二程《遗书》的“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体现出宋学的理性精神与辩证法思想。

二、理学书论的巨大影响及特点

自宋而后,尤其是南宋,理学对书法的渗透日见明显。元代统治者将朱子著作提升为考试标本,学术与政治结合,其影响至为巨大。明代更官方修著《性理大全》,以程朱之学作为取仕依据,清代统治者也注意理学的治世作用,偏于调和人民与统治者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视心法。所谓“书为心画”,既重视古法更重视心法。郝经提出了“书法即心法”的命题,

项穆《书法雅言》特重“心相”之说。刘熙载《书概》提出了“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之说,他由此提出“书为心学”之说,这些都丰富了“书为心画”之内涵。

2.重视“静”“敬”的蒙养工夫,强调“养气说”。文徵明写字态度“非要字好,直此是敬”。董逌《广川书跋》云:“夫君子养心,必气和而在,物无累之,则浩浩搏天之外而若无所碍也。”黄庭坚《跋牛头心铭》亦云:“学必以治心养性为本”,所谓“尽心性之蕴”,自成道种。刘熙载《游艺约言》提出:“不论书画、文章,须以无欲而静为主。”

3.强调“胸次”,以积学和游览来开拓心胸,以雅去俗,神明而化之。如董逌《广川书跋》所谓“胸中磊落,自成丘壑”。钱穆先生《理学与艺术》认为:“宋代人论画,重人品心胸,又深涉性理,乃亦知重日常人生之修养。”其实,宋人论书亦然,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所以张之屏《书法真诠》认为书法之美在二者:一曰气象,一曰风采。这都与书家心胸有关。

4.重视“韵胜”之书。倡导“逸”格,从审美到人生都追求“逸”的态度。书观“气象”,书法涵蕴人之德性。书之韵在不俗,在远离尘俗。如李祖年《翰墨丛谈》所谓:“笔墨之道,以之陶写性情;著得一点尘俗,便不佳矣。”刘熙载《游艺约言》提出“人尚本色”,指出“劲气、坚骨、深情、雅韵四者,诗文书画不可缺一”。

5.强调方法上的“妙悟”,体现为“心通”说。书理与禅理相通,贵在“参详”“顿悟”。王维云:“妙悟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朱长文《续书断》所谓:“天下之事不心通而强以为之,未有能至焉者也。”黄山谷认为“学书如学禅”,必须参悟。

6.强调步骤上的“技进乎道”,或言“道进乎技”。如苏东坡评秦少游书“技道双进”。朱长文《续书谱》云:“书之至者,妙与道参,技艺云乎哉。”刘克庄认为“艺不习则不工”等,都要求“技与道俱”,不可只停留在技法层面。

7.学书原则上先在“明理”,然后“达意”。有常形有常理,理得而法正,法正则意新。韩拙《山水纯全集》曰:“造乎理者,能尽物之妙。”刘熙载《书概》认为:“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便是明书理取近道也。

8.书法欣赏在“神会”。不可以形器求也。沈括《梦溪笔谈》所谓:“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欣赏艺术唯求“畅神”而已;张怀瓘《书议》《书断》等系列书论中所谓“一字见心”,“以风神气骨为上”,便是的论。

9.重视学问对于书法的作用。晋人提出了“积学以致远”,苏东坡提出“读书万卷始通神”,黄山谷诗云:“书是人间真富贵”。钱穆先生说:“内基于性,外资于学,务学以开其性;理学家之精修道德,与画家之沉潜于艺术者,同条共贯,事非有异。”钱先生应该知道,书家何尝

不是如此。

10.重视“天趣”,主张“以人复天”,强调“天机自然”,所谓“得自天机,出于灵府”(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屠隆云:“人能以画寓意,胸中便生景象,闭端妙合天趣。若不以天生活泼为法,徒窃纸上形似,终为俗品。”张之屏《书法真诠》专辟“养气第十六”,尤其重“养天机之清妙”。他在“标格第十四”中云:“若夫天机高朗,骨格清苍,足以横绝古今者,当以王觉斯为第一。”

11.人品即书品,强调书法家人格修炼与书品形成的对应关系。如文徵明题画曰:“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张之屏《书法真诠》“观人第十五”认为:“书画一道,肆习者固在天资高,尤赖根器厚。”这根器即在“人品”“人格”的魅力。

理学书论中的疑古思想、尚理明道、注重学养、融合多教等观念,确实拓宽了书论的范围,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我们俯瞰书法,尤其从本体论来观察书法,可获得更大的精神空间。这也是理学对于书法的贡献。

理学书论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甚至矛盾之处不少,反映出时代变化之丰富多彩。我们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如许多书家在早期与晚期的理论出现矛盾,这恰好说明了时代所压,有时必须改变观念的趋势。研究者也应该知道书论演变的复杂多变,方能不拘泥于一端,如盲人摸象,那就很难窥见全豹了。

书法与传统文化

一、书法与文学 中国的书法与文学,作为艺术大观园里的两朵奇葩,犹如并蒂之莲;作为中国艺术的两座高峰,几千年来双峰并峙、高耸入云。 书法与文学的关系,以诗歌为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照。 首先是以书论诗。书法是通过视觉传达的艺术形式。人们欣赏一幅书法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幅作品娴熟的笔墨技法和构思巧妙的章法布局,这种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带给人们以美的艺术享受和熏陶,所以书法给人的艺术感染力比较直观,因此古人也常常借助书法来谈论诗歌。如苏轼在他的《书黄子思诗集后》中就是以书喻诗: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这一段话是说书法。进而由此转到论诗,苏轼云:“至于诗亦然”。可见在苏轼看来,诗歌和书法的本质或者说内核是一样的。又如,严羽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提到:坡谷(苏轼和黄庭坚)诸公之诗,如米元章(米芾)之字,虽笔力劲健,终有子路事夫子时气象。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其不同如此。 其次便是以诗论书,也就是用诗歌来谈论书法,这种诗歌叫论书诗,有些写得好的论书诗是用诗歌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书法艺术的魅力,如李白的《草书歌行》对怀素草书创作的描绘:“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李白用天马行空般的语言,描绘出一代草书大家怀素挥毫时的情态,实在是生动之极!同样,诗圣杜甫在他的《饮中八仙歌》中也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将唐代另一大草书家张旭酒后放荡不羁,于王公贵族面前脱帽露顶,挥毫泼墨的情景用诗歌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读后恍恍然有身临其境之感。另外还有一些论书诗,在不伤及诗歌的艺术性的前提下,又道出关于书法的种种精辟见解来。如苏轼的《次韵子由论书》: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椭?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其中的“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常常被引作宋人书法“尚意”的力证。如果结合他反复强调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观点来理解,就能明白东坡所谓的“意”,是法度之中的“意”。“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是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的一种肯定。再如东坡在《石苍舒醉墨堂》一诗中的“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不异逍遥游”,这其实是对书法艺术创作的自娱性的生动阐释。诗中又提出“我书造意本无法”,是在得法之后忘法的一种状态。 书法与文学之所以互通,就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载体,那就是中国文字。二者都与文字有着密切的关系。书法是用文字来抒情的艺术,东汉蔡邕在其《笔论》中即云:“书者,抒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可见,书法是作者抒发情感的其中一种表达方式。同样,文学也是以文字为形式,表达作者内在情志的艺术,孔子即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诗言志”即是这个道理。而且,不但“诗言志”,其他文学形式也能“言志”,如“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书法艺术而言,整幅作品飘逸灵动,笔断意连,顾盼生姿。就文学艺术而言,通过文中精美的语言所表现出的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的晋人风度也瞬间跃然纸上。又如杜牧的《张好好诗并序》,杜牧作为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一起被称为“小李杜”,其诗名为人所周知。然而,其手写的《张好好诗并序》,也堪称是一幅诗歌与书法俱佳的珍品。《宣和书谱》即称杜牧的书法“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再如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在东坡诗集中此诗可能并非上乘之作,但这件书法作品却作为他的代表作而被千古称颂,极为后

学院派书法与文化书法的前景

学院派书法与文化书法的前景 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 陈振濂(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所长) 近来,王岳川教授与浙江大学艺术学院陈振濂教授,就大学书法教育三种形态——美术学院书法,师范院校书法,综合大学书法三足鼎立的形势做了前沿对话,并对学院派书法和文化书法的发展,以及新世纪中国书法的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一个开放的书法时代,重视形式的流派可以把视觉形式发挥到极至,重视文化维度可以把书法文化功能发挥到极至。学院派书法要解决的问题是:现代人的思想表达和传统书法的笔墨语言不对接;而文化书法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书法的文化化中找到一种典雅笔墨意趣,找到一种新的表达经典的方式,既不重蹈西方现代后现代性的老路,也不会到历史的原初点。书法不管是学院派书法,还是文化书法,都带有一种书法文化战略的含义,既有一种普世性的全球化诉求,又有一种本土性的传统的重新弘扬、激活、新生和创新的思想在里边,一流专业训练的人才和一流的学术人才如果合在一起,必定推动中国书法的新世纪发展。 一.不变之变——学院派书法的回顾与反思 王岳川:10年前,学院派书法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转眼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已上了一个新台阶,而很多的综合性大学成立了书法所,师院也差不多有书法系,美术学院更有了书法专业。今天在这种美术学院的书法,师院的书法,综合大学的书法三足鼎立的形势下,我们不妨就几个问题探讨一下中国书法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及学院派书法走向和文化书法的新拓展。 陈振濂:高等教育中有几种书法教育,对中国书法的发展形态来说,我觉得是好事,因为美术学院的书法,我平时比较多关注它的技能和创新的形式。过去我们把书法看作是一种泛文化——写字首先写的是字,然后要写好的毛笔字——完全用一种学问的、修养的方式来看待书法,而我认为在现代社会,在书法已经成为艺术的社会,这种方式显然是不够的。因此,书法要建立起自己的学科,特别是要成为一个艺术学科。我觉得美术学院书法的类型,就是以综合形式技巧为主体的类型,它应该是非常主流的类型。但是,它的形态遇到几个问题。第一个因素,书法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做得不充分,准备的也不充分。因此,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间,我们对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技巧,什么是经典,认识是非常肤浅的,甚至过去有很多人自认为传统代言人或技巧代言人,实际上从对几千年古典的深入发掘的角度来说,那根本就是伪传统,或者是伪技巧。对真正的技巧的发掘其实现在才刚刚开始。 第二个因素,就是原来书法家先天就有的那种文化背景没有了。现在的书法,高一点是一种艺术创造的技能,低一点就是写字的技能。在这种情况下,书法家在技巧和形式方面的创造能力极度弱化,文化自身背景也弱化得非常厉害。一个书法家要谈学问,要和一流的学者去讨论,根本张不开嘴。我们很多书法家和学者之间讨论的时候,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定义基本不懂。因此又是一个悖论:一方面,美术学院这种类型的书法,在形式开掘、技能开掘的方面,还处于非常幼稚的阶段,还是要大力的推进;另一个方面,你刚才所说的综合性大学的书法所,它应该要重新激活书法家的这个文化基因和先天的文化的积累,因为这个部分恰恰是当代书法家最缺失的。我现在的理解,就是我们面临的是两个极都很弱化的情况——论技术,我们比古人差得远,论经典,论文化我们也很差。因此我觉得,当代的书法中,师范

论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论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在其生成和发展中,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难解难分。因此,学习中国书法并进而从事书法艺术创作的人,如果缺乏传统文化的修养,或对传统文化缺乏比较深刻的认识,就难以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和奥妙。 要全面剖析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显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这里,我仅想采用简单化的方法讲两个问题:先讲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的生成发展给了些什么;反过来再讲书法艺术对传统文化给了些什么。 传统文化为书法艺术提供的东西,可分为“硬件”与“软件”两方面来说: “硬件”的第一项就是汉字,这对书法艺术来说太重要了。因为中国书法艺术就是以汉字为素材的造型艺术,所以绝对离不开汉字。汉字基本上不象形,但因其特殊的笔画和结构,比其他文字更有艺术的可塑性和形象性,有利于加工成艺术形象。汉字在其历史发展中又有篆、隶、正、草等字体变化,这也决定了书法艺术形象之丰富多彩。汉字本身既是汉民族的重大文化创造,又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其形象中早已积存并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中国人的感情色彩乃至心态投影。故而中国人看到汉字往往能引发一定的联想和微妙的情思活动。所以,写字一定要把字写准确,不能写成错字、别字。例如福、芙、伏、符是同音字,富、复、付、副也是同音字;这些字出现在书法艺术作品中都不能混用或写错;如果写得不准确,就会削弱乃至破坏相应的联想与情感效应,使作品的艺术魅力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总之,汉字是书法艺术最重要的“硬件”,书法家和习作者应万分珍视汉字,特别注意于准确的运用。 “硬件”的第二项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不仅给书法家以思想和艺术的滋养,提高其审美的情趣和能力;而且还提供极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使书法家得到启示,吸取形象,并巧妙地融入书法创作。大量的诗词作品和警语格言,还往往与书法艺术互为载体,从而在审美感染中相互生发,在艺术上相得益彰。 “硬件”的第三项是传统文化中种种特有的器物,如甲骨钟鼎、竹简帛书、碑版铭志、匾对条幅等等,都是中国书法艺术特有的表现空间,在书法的发展与流传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硬件”的第四项就是纸、墨、笔、砚“文房四宝”。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物质创造。中国书法艺术正是借助了这些创造物,才能创作出大有艺术特殊性的书法作品 说了“硬件”再说“软件”。这是指思想方面的滋养与影响。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的思想影响太丰富复杂了,只能说说主要的。 我历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四个最主要的思想,我称之为“四大思想支柱”:一是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二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相应”思想;三是关于处理社会人事的“中庸中和”思想;四是关于如何对待自身的“克己修身”思想。这四个思想在书法艺术的发展中都起到了深刻的渗透与指导作用。 第一,“阴阳”思想及其展布表现了极为生动而丰富的朴素辩证法;这个思想的深入渗透,派生了书法艺术辩证法的各个范畴,如黑白、虚实、大小、粗细、浓淡、枯润、方圆、奇正、向背、呼应、顺逆、刚柔、疏密、巧拙等等。正是通过对这些辩证关系的千变万化的精妙处理,书法创作中才出现了千姿百态生动美妙的艺术形象,使简单的白纸黑字竟成为精深的艺术。 第二,“天人相应”思想的渗透,使书法艺术追求“得天趣,通自然”,以“天真罄露”、“不落斧凿痕迹”为极高境界。这种境界的追求也往往是书法家在美学理想和创作实践上进入精深层次的表现。 第三,“中庸之道”决不是“折半以取中”,它是要求处理任何事情都把握适当的度,使各种因素达到统一与和谐的状态,即所谓“中和”。这个思想深刻指导了书法家对艺术准确性的追求,在创作中处理任何一种关系都不要“不足”,也不要“太过”,以达到既不稚嫩,也无“火气”的精练与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 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 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 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 经历宋、元、明、清,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发展历程秦代书法: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 秦始皇兼并天下,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化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权上刻制的小篆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

汉代书法:从公元前二零二年到公元二二零年四百二十六年,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 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 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 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而成为章草,行书,真书也已萌芽。 唐代书法: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 初唐书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陆柬之等,此后有创造性的还有李邕、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钟绍京、孙过庭。 唐太宗李世民和诗人李白也是值得一提的大书家。 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宋代书法:从公元960 年至1279年,三百多年间,书法发展比较缓慢。 宋初的书法,是宗"二王"的。 此后《绛帖》、《潭帖》等,多从《淳化阁帖》翻刻。 米芾《书史》所指出的"趋时贵书"也造成了宋代书法每况愈下。 宋室南渡之后,如《书林藻鉴》讲:"高宗初学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字;后作米字,天下翕然学米字;....盖一艺之微,苟倡之自上,其风靡有

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

书法与中国文化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富有美感的传统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中国的书法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表达形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谈中国文化,就不得不涉及中国的书法。书法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国千百年来人们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地为中国文化的开阔无垠的疆域,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增添无穷的色彩。 曾记得,小时候,每到新年,家家户户都会挂上各具特色的对联,很多人也乐于去逛逛串串门,对对联更是喜欢评头品足。看到精妙的对联,甚至偶尔还有人哈哈大笑大呼妙哉,当然,他们说的肯定是“好对联”等之类的话,跟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自然是有不小的差距,不过相同的是对于艺术的欣赏。说得有点远了,对联的好坏更多的表现在写对联的书法上,一副对联的好坏书法绝对占了九成以上。每次看到在大街小巷摆摊写对联的人,总会不自觉的停下来,仔细看一看,看他们写字似乎是一种享受,痴迷于那种行云流水,那种刚劲有力的意境,这就是真正的落笔如有神啊。 相信在中国,没有几个人不喜欢书法,看到别人写得一手好字,绝对会赞不绝口,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深深的镌刻在我们的心里,影响悠长久远。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

书法的发展历程: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 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与雄伟的万里长城和壮观的兵马俑一样,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是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 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篆变隶,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而成为章草,行书、真书也已萌芽。书法艺术的不断变化发展,为以后晋代流畅的行草及笔势飞动的狂草开辟了道路。另外,金文、小篆因为实用面越来越小而渐趋衰微,但在两汉玺印、瓦当和嘉量上还使用,并使篆书别开生面。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

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

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 金开诚 中国书法艺术是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在其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始终难解难分。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往今来中国的人文、历史乃至一切事物都有深刻的渗透与影响,但那影响毕竟在逐渐淡化。唯独书法艺术的情况不一样,它至今仍是从头至尾、从里到外,始终保存着地道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和辉煌标本。因此,学习中国书法并进而从事书法艺术创作的人,必须要有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也要对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刻而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感受、理解、把握、再现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和奥妙。今天我讲两个问题:先讲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的生成发展给了些什么;反过来再讲书法艺术对传统文化回报了什么。 现在先讲第一个问题。 传统文化为书法艺术提供的东西,可分为“硬件”与“软件”两方面。 “硬件”的第一项就是汉字。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它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生成和发展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为了说明这个重要性,首先必须明白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最好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我在1972年给北大中文系的学员讲书法艺术时提出了一个定义。即“中国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素材的造型艺术”。又作了一点具体解释,即“中国书法艺术是对汉字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美学形象的艺术”。在这个定义中,“素材”这两个字还要作一点解释,它包含材料与题材两重含义,还是有别于其他艺术的。例如人像石雕艺术,是用石头来雕塑人像的艺术,那么,它用的材料就是石头,而用的题材则是人物。书法艺术与此不同,它的材料用的是汉字,它的题材仍然是汉字。对汉字加工创造而成的艺术形象,仍然是汉字的形象,而不是别的形象。当然这艺术形象中可能包含丰富的意味,但它们仍然是人物或山水的形象。 汉字既是材料,又是题材,可见它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关系是何等密切。既然如此,学习书法首先应该对汉字有些研究,至少要能准确地识字,不能写错别字,更不能是文盲:文盲完全可能成为别的艺术家,却绝对成不了书法艺术家。有人认为书法只是线条的艺术,错别字也有线条,所以写错了也没关系。这种想法不对。书法即使仅仅是线条艺术,那至少也是汉字的线条艺术,不能把汉字写错,犹如画人物画个美人,你不能把她画成瞎了眼睛掉了牙,因为美人总是“明眸皓齿”,古今中外的美人,没听说那个是瞎了眼睛掉了牙的。 汉字在其长期流传中,与史事、人文乃至自然风物等等发生了复杂而丰富的联系;于是在人们心目中,便觉得似乎有某种意味凝结在文字符号上面。其实这是人的心理对文字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有了惯性的反映(心理学上称为“暂时神经联系”)。简单地说,就是你看到某个字和词,会产生某些联想或想象,甚至有某种情思的轻微波动。在语言学上,这就是“语感”的一种表现,“语感”包括

《书法与中国文化》说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书法与中国文化》说明文阅读练习及 答案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内容。儒家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引导士人以清静无为从喧嚣的尘世中得到解脱,成为儒家思想的补充。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受儒道两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影响。当然,书法艺术中对阳刚与阴柔的表现,不是二者仅取其一,非此即彼,而是

兼而备之,有所侧重。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由于晋代士人的价值取向,崇尚高迈俊逸的精神风格,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其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调,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逸之气,柔中带刚;反之,清代又由于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抑郁愤懑之情结,特别是金石之学昌盛,使书家从中获取一种强劲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 先秦哲学中,道家的虚无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 书为心画。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兰亭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祭侄稿》可睹颜鲁公之悲愤。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族精神的彰显。 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深刻而周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我们从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

书法与中国文化关系

书法与中国文化关系 1.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河南的地理位置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甲骨文、金文是我国古老的书法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 篆书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分大篆和由大篆简省形成的小篆。大篆流行于商周至战国时期,小篆流行于秦;隶书由小篆简化而来,形成秦,成熟于汉,故有“秦篆汉隶”之称。汉隶笔画出现波尾,字形比较扁平;章草是隶书的草写,流行于东汉;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成,东晋臻于成熟;行书是楷书快速书写形成的略为放纵的字体,因它保留有楷书或倾向草书的笔意,故又有行楷和行草之分;草书是由行书简化笔画并连写而成,有的用笔奔放,体势连绵,称为大草或狂草。以上各种字体的书法,包括碑刻、拓本、手写卷轴等,构成了我国的书法艺术。 据文献记载,现今河南境内大部分地区,不仅是我国原始社会阶段夏族和商族先公的重要活动地区,而且是我国最早的两个奴隶王朝—夏王朝和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带之一。所谓“禹居阳城”在现今登封县境内,“太康居斟鄩”在现今巩县境内,“禹都阳翟”在今禹县境内,“帝杼居原”在今济源境内,等等。近年在登封县告城镇北侧,找到了春秋、战国至汉唐连续使用的古阳城城垣遗址,出土了可靠的文字根据,中国这个称号与中州有密切联系。相传禹死后,其子夏启在钧台召集了四方酋长,宣告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建立。启把统治的版图划为九州,因为豫州处于九州之中央,所以古人把豫州叫做中州或中国。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给中原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而政治经济的繁荣,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河南既是政治经济的中心,也是文化 艺术的中心。 2.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中国文化本身,有着广泛而宽阔的领域。八千多年来,华夏民族所创造传承的中国文化,包括学术、思想、制度、社会、经济、文学、艺术、科技和宗教等博大精深的内涵。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哲学的辩证统一,建筑的沉稳端庄,诗歌的一片天籁,绘画的气韵生动,武术的刚柔相济,禅家的洗心人静,中医的阴阳五行,书法都能兼收井容,丰富自身,成为中国文化领域中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由此不难看出,中国文化是书法艺术生长的基础,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结晶,二者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吐纳其华,莫非情性。”文艺的每一个种类,都有其根源的意向,并在这根源上寻求某一形式表达对此根源的感情与领悟。书法艺术虽然是抽象线条与节奏的组合,但它那优美多姿的造型,“力士伸拳,金刚怒目”,“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联想,比文字叙述更能提供直接的体验。它也是了解和诠释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材料。只有把中国书法艺术放在中国文化的层次中进行考察,才能真正了解它丰富的内涵。但中国文化年深月久,浩如烟海,全面涉猎谈何容易。这里试用定点横断的方法,列举数例,说明书法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1)气度恢宏的汉赋与左右拓展的隶书 赋的形成曾受到骚的感召,骚对赋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理想性的抒发与政治性托寓的表现技巧是《离骚》的典型特征。《九章怀沙》写道;“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凰

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化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化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法与中国文化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内容。儒家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引导士人以清静无为从喧嚣的尘世中得到解脱,成为儒家思想的补充。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受儒道两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影响。当然,书法艺术中对阳刚与阴柔的表现,不是二者仅取其一,非此即彼,而是兼而备之,有所侧重。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由于晋代士人的价值取向,崇尚高迈俊逸的精神风格,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其

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调,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逸之气,柔中带刚;反之,清代又由于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抑郁愤懑之情结,特别是金石之学昌盛,使书家从中获取一种强劲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 先秦哲学中,道家的虚无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 书为心画。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兰亭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祭侄稿》可睹颜鲁公之悲愤。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族精神的彰显。 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深刻而周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我们从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选自《中国书法报》,有删节) 1.下列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

浅谈书法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

浅谈书法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 书法,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一,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汉字的“活化石”,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书法和中国其他艺术门类,如文学、音乐、绘画等一样,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精微之处。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阴阳观念在书法中体现为刚柔、动静、虚实、方圆、曲直、迟速、轻重、浓淡、润燥、大小、疏密、离合、奇正、巧拙等一系列相对立的审美范畴,又由这一系列的对立双方的统一与转换,派生出具有无穷生命意味的气势、风骨、神采等,从而形成书法审美的独特性格而为千年来的中国文人知识分子所钟爱。难怪著名学者王岳川说,“世界主义立场使我更为尊重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每当我在国外看到母语汉字或书法艺术,都会产生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激动,难以平息。这是古老华夏文明给我的精神空气和知识水源,丧失了这一切作为个体就是无根之人,作为民族就只短暂的呼吸而走向精神枯萎。” “书法是中国的符号,华夏的代码;书法是龙的传人的脸谱,炎黄子孙的眉发;书法是国粹、精华;书法是历史源远流长,精深博大,有很深的根,又繁又盛的花;书法是千年不朽的文化”读了此段赞语,无不使人们产生共鸣,勾起人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做到不丢中国人的脸,护好这棵根,让汉字书法千年不老、后继有人、永放光辉呢?我认为最基本点是从孩子抓起、抓好。

书法和中国其他艺术门类,如文学、音乐、绘画等一样,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精微之处。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阴阳观念在书法中体现为刚柔、动静、虚实、方圆、曲直、迟速、轻重、浓淡、润燥、大小、疏密、离合、奇正、巧拙等一系列相对立的审美范畴,又由这一系列的对立双方的统一与转换,派生出具有无穷生命意味的气势、风骨、神采等,从而形成书法审美的独特性格而为千年来的中国文人知识分子所钟爱。中国儒道哲学思想形成于先秦,随后在两汉的书法创作中就已经体现出哲学思想对书法艺术创作的深刻影响。东汉崔瑗作《草势》云:“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已经体现出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稍后的蔡邕在《九势》中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更直接的承继了老庄性任自然、反对雕凿的思想。后世书法家在书法创作和论书时,莫不准此而行。书法既在观念上受儒道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同时在技法层面亦如此。论点画,要求藏头护尾、欹正相生;论墨法,要求浓淡有序、润燥相宜、骨肉不离;论章法,要求首尾照应、顾盼生姿、疏密相间、大小错落。“中庸”与“和”的儒家哲学思想表露无余。书法的这些审美特征既是中国哲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同时又由历代文人的书法实践在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认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难怪著名学者王岳川说,“世界主义立场使我更为尊重中国文化的源远

浅谈书法与传统文化的渊源

浅谈书法与传统文化的渊源 专业:信管学号:0948016 姓名:王文杰得分:中国汉字书法,又称“书法”,是人们对书写的一种方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及文化。古往今来,汉字是由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最初是以图画记事的形式出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汉字。之后先人在沙地上书写他们认为漂亮的汉字,这便是最早的书法,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 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书法艺术最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纵观当今世界,无论哪种文字,出于美观和实用的目的,都要求书写者务必工整和清晰。但是,最终将书写当成一种特别的艺术来展示的,除了汉字之外,似乎别无它家。 中国文字的点画、结构和形体与外文不同。它变化微妙,形态不一,意趣迥异。通过点画线条的强弱、浓淡、粗细等丰富变化,以书写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以字形字距和行间的分布,构成优美的章法布局,有的似玉龙琢雕,有的似奇峰突起,有的俊秀俏丽,有的气势豪放,这些都有使书写文字带上了强烈的艺术色彩。 中国汉字的美学规则,其实是延续了中华传统士大夫的审美原则。中国传统的文人,将传统士大夫的规矩、放诞、飘逸与潇洒演绎得淋漓尽致。历史上,在长安,杜甫曾经观看过公孙大娘舞剑,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诗人用“羿射九日”,“骖龙飞翔”来形容表演者的艺术魅力。 书法讲究神韵,讲究气度,讲究布局,讲究铺排。这一点,和中国画如出一辙。书画的审美源自传统文化,而对于传统文化,总体来说,由重个人的心性修养,演绎到审美上,重形神意境,但就如传统文化的精意一样,处世先立人,立人而后济世,这就是易中所谓的“安身立命”,能立即为修道有成,而能济世必然经历如中庸言“修道之谓

中央发文:大力发展书法等传统文化

中央发文:大力发展书法等传统文化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下是与书法相关的文件内容: 推动书法等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充分运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文化节展、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活动、旅游推介和各类品牌活动,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支持中华医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中华典籍、中国文物、中国园林、中国节日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积极宣传推介戏曲、民乐、书法、国画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 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研究制定国民语言教育大纲,开展好国民语言教育。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谈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谈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在其生成和发展中,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难解难分。因此,学习中国书法并进而从事书法艺术创作的人,如果缺乏传统文化的修养,或对传统文化缺乏比较深刻的认识,就难以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和奥妙。 要全面剖析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显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这里,我仅想采用简单化的方法讲两个问题:先讲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的生成发展给了些什么;反过来再讲书法艺术对传统文化给了些什么。 传统文化为书法艺术提供的东西,可分为“硬件”与“软件”两方面来说: “硬件”的第一项就是汉字,这对书法艺术来说太重要了。因为中国书法艺术就是以汉字为素材的造型艺术,所以绝对离不开汉字。汉字基本上不象形,但因其特殊的笔画和结构,比其他文字更有艺术的可塑性和形象性,有利于加工成艺术形象。汉字在其历史发展中又有篆、隶、正、草等字体变化,这也决定了书法艺术形象之丰富多彩。汉字本身既是汉民族的重大文化创造,又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其形象中早已积存并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中国人的感情色彩乃至心态投影。故而中国人看到汉字往往能引发一定的联想和微妙的情思活动。所以,写字一定要把字写准确,不能写成错字、别字。例如福、芙、伏、符是同音字,富、复、付、副也是同音字;这些字出现在书法艺术作品中都不能混用或写错;如果写得不准确,就会削弱乃至破坏相应的联想与情感效应,使作品的艺术魅力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总之,汉字是书法艺术最重要的“硬件”,书法家和习作者应万分珍视汉字,特别注意于准确的运用。 “硬件”的第二项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不仅给书法家以思想和艺术的滋养,提高其审美的情趣和能力;而且还提供极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使书法家得到启示,吸取形象,并巧妙地融入书法创作。大量的诗词作品和警语格言,还往往与书法艺术互为载体,从而在审美感染中相互生发,在艺术上相得益彰。 “硬件”的第三项是传统文化中种种特有的器物,如甲骨钟鼎、竹简帛书、碑版铭志、匾对条幅等等,都是中国书法艺术特有的表现空间,在书法的发展与流传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硬件”的第四项就是纸、墨、笔、砚“文房四宝”。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物质创造。中国书法艺术正是借助了这些创造物,才能创作出大有艺术特殊性的书法作品说了“硬件”再说“软件”。这是指思想方面的滋养与影响。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的思想影响太丰富复杂了,只能说说主要的。 我历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四个最主要的思想,我称之为“四大思想支柱”:一是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二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相应”思想;三是关于处理社会人事的“中庸中和”思想;四是关于如何对待自身的“克己修身”思想。这四个思想在书法艺术的发展中都起到了深刻的渗透与指导作用。 第一,“阴阳”思想及其展布表现了极为生动而丰富的朴素辩证法;这个思想的深入渗透,派生了书法艺术辩证法的各个范畴,如黑白、虚实、大小、粗细、浓淡、枯润、方圆、奇正、向背、呼应、顺逆、刚柔、疏密、巧拙等等。正是通过对这些辩证关系的千变万化的精妙处理,书法创作中才出现了千姿百态生动美妙的艺术形象,使简单的白纸黑字竟成为精深的艺术。 第二,“天人相应”思想的渗透,使书法艺术追求“得天趣,通自然”,以“天真罄露”、“不落斧凿痕迹”为极高境界。这种境界的追求也往往是书法家在美学理想和创作实践上进入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书法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书法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书法的关系 ——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书法专业的讲演 西安交通大学艺术系教授钟明善 有一位日本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 钟先生,我们日本人学习中国书法学不像、学不好,是由于不懂得中国书法的法。”他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来,中国书法的法,恐怕不光是“法”吧!如果中国书法的“法”只是一个简单的方法,只是简单的技巧的话,那中国书法的内涵恐怕也太肤浅了。我再仔细一想,随便一个书法的“法”,比如藏锋露锋、方笔圆笔,这些都是方法,但是方法背后是什么呢?后来我思考了一下,其实每一个“法”的背后都有一个“意”,一个笔画为什么要这么写,总有个道理。过了大概一段时间,陕西召开了一个语言学会的研讨会,去了几位老人家,王力先生的儿子、著名的语言学家秦似先生也去了,那段时间陪着老先生在西安考察文物古迹,我就把我的观点跟他讲了,我说,中国书法恐怕不仅仅是个技巧

的问题,如果只是技巧,那么它的内涵就太简单了。秦先生说好,明善,你把你的观点写成一篇文章。接着我就写了一篇 叫做《法与意》的文章交给秦先生,后来这篇文章在广西大学中文系的报纸上发表了。由此开始,我就对书法的“法”与“意”做了很细致的思考,并逐步形成了我的一些观点。今天我就把这些观念具体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层,我先讲一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我们一般讲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时候,总喜欢说两个概念:第一,大家提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马上就会想起三个字 “儒、释、道”,当然,“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支柱,这没错。但是,三个要素是不是就这样简单的并列呢?第二,讲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许多朋友还会讲四个字:“儒道互补”,似乎现在许多哲学家都是这样讲的。北京的一些哲学家、美学家都喜欢这么讲,包括我们西安交通大学的教授写的书里面也讲“儒道互补”,“儒”、“ 道”也是并列的吗?是互补的吗? 这就是我要思索 的问题。经过一些实地的考察,我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现象。我们先看一些资料。(看幻灯资料)我们看新时期时代的彩陶纹饰,大家看这个纹饰(指幻灯图片)像什么?像太极嘛!5800 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这种意识。为了这个图片我请教了一些道家的朋友,问他们这个太极图是在什么

中国书法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稿)

中国书法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 中国书法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是因为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 一)“天人合一”的思想于书法中的“和谐”美学相一致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 即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等量排列,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和”意义上的平衡。 如《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匀衡,也是通过对每一纵行的左偏右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二)中国书法中“儒释道”精神的阐释 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内容。儒家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引导士人以清静无为从喧嚣的尘世中得到解脱,成为儒家思想的补充。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受儒道两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影响。当然,书法艺术中对阳刚与阴柔的表现,不是二者仅取其一,非此即彼,而是兼而备之,有所侧重。 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由于晋代士人的价值取向,崇尚高迈俊逸的精神风格,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其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调,含蓄蕴。 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

谈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谈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 的关系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谈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在其生成和发展中,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难解难分。因此,学习中国书法并进而从事书法艺术创作的人,如果缺乏传统文化的修养,或对传统文化缺乏比较深刻的认识,就难以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和奥妙。 要全面剖析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显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这里,我仅想采用简单化的方法讲两个问题:先讲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的生成发展给了些什么;反过来再讲书法艺术对传统文化给了些什么。 传统文化为书法艺术提供的东西,可分为“硬件”与“软件”两方面来说: “硬件”的第一项就是汉字,这对书法艺术来说太重要了。因为中国书法艺术就是以汉字为素材的造型艺术,所以绝对离不开汉字。汉字基本上不象形,但因其特殊的笔画和结构,比其他文字更有艺术的可塑性和形象性,有利于加工成艺术形象。汉字在其历史发展中又有篆、隶、正、草等字体变化,这也决定了书法艺术形象之丰富多彩。汉字本身既是汉民族的重大文化创造,又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其形象中早已积存并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中国人的感情色彩乃至心态投影。故而中国人看到汉字往往能引发一定的联想和微妙的情思活动。所以,写字一定要把字写准确,不能写成错字、别字。例如福、芙、伏、符是同音字,富、复、付、副也是同音字;这些字出现在书法艺术作品中都不能混用或写错;如果写得不准确,就会削弱乃至破坏相应的联想与情感效应,使作品的艺术魅力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总之,汉字是书法艺术最重要的“硬件”,书法家和习作者应万分珍视汉字,特别注意于准确的运用。 “硬件”的第二项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不仅给书法家以思想和艺术的滋养,提高其审美的情趣和能力;而且还提供极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使书法家得到启示,吸取形象,并巧妙地融入书法创作。大量的诗词作品和警语格言,还往往与书法艺术互为载体,从而在审美感染中相互生发,在艺术上相得益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