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1)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1)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1)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1)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题(一)

一、单选题

1.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措施

2.《学记》中揭示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的是()

A.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C.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D.君子之教,喻也

3.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A.商人

B.政治家和商人

C.军人

D.官吏

4.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

A.武士教育

B.僧侣教育

C.文士教育

D.骑士教育

5.教育要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等等。这体现的是教育的()

A.终身化

B.全民化

C.民主化

D.多元化

6.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7.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8.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9.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0.教育的领导权直接决定于()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

C.科学技术

D.文化

1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学生文化

12.在教学过程中。“一刀切”的做法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个别差异性

D.互补性

13.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A.培养人的智力

B.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

C.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D.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

14.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15.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6.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

A.改革创新

B.促进公平

C.提高质量

D.普及中等教育

1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18.“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

B.长期性

C.连续性

D.创造性

1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学

B.班级管理

C.发展学生智力

D.教书育人

20.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而非显性的物质财富。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21.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极易“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这说明他们具有()的特点。

A.可塑性

B.依赖性

C.向师性

D.定向性

22.关于学生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B.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C.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D.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不能进行自我教育

23.关于师生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师生在教学内容上结成授受关系

B.教师指导、引导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C.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D.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输出——吸收关系

24.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师师关系

B.生生关系

C.师生关系

D.师长关系

25.没有具体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活动的选材由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这种课程观属于()

A.活动课程论

B.要素课程论

C.结构课程论

D.发展课程论

26.结构课程论的倡导者是()

A.杜威

B.赞科夫

C.布鲁纳

D.泰勒

27.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不具有()

A.强制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选拔性

28.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以及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课程标准

29.课程评价的目标模式的提出者是()

A.斯滕豪斯

B.泰勒

C.杜威

D.布鲁纳

30.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德育

B.教学

C.考试

D.学生管理

31.关于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学生学习是以掌握简洁经验为主

B.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

C.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具有能动性的主体

D.行为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32.关于知识与智力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B.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C.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D.掌握知识越多,智力越高

3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4.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35.最优化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

A.瓦·根舍因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泰勒

36.有效教学的核心是()

A.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B.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C.教师的教学水平

D.学生的基础知识

3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所学的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绝对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38.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C.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9.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4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A.激发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41.人们为实现一定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叫做()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2.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基础和关键分别是()

A.知、意

B.知、行

C.意、行

D.知、情

43.提出友爱、平等、互助、礼貌,主张尊重人、信赖人的教育是()

A.理想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自觉纪律教育

D.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44.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过程中形成的。

A.知识学习

B.劳动教育

C.活动与交往

D.课外活动

45.关于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直线提高的过程

46.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A.导向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47.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4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之间的矛盾

49.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年级

B.班级

C.共青团

D.班委会

5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育个别学生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教学

51.班级内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说明这个班集

体已经进入()

A.形成期

B.巩固期

C.成熟期

D.进步期

52.关于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B.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C.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辅导者

D.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53.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54.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班集体

55.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A.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B.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C.维持课堂纪律

D.促进学生发展

56.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

A.小组活动

B.集会活动

C.个人活动

D.文体活动

57.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A.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

B.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

C.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D.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

58.课外教育是()

A.非正规的教育活动

B.既有正规的教育活动,也有非正规的教育活动

C.正规的教育活动

D.不能按正规与非正规划分

59.下列不是选择研究课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A.有价值

B.有新意

C.具有可行性

D.宽泛

60.现代查阅文献资料的最快捷的方法是()

A.图书

B.网络检索

C.索引目录

D.报纸

61.在下列研究中,对条件控制最为严格的是()

A.观察法

B.现场实验

C.问卷调查

D.实验室实验

62.在西方历史上,最早论述心理现象的专著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C.冯特的《生理心理学纲要》

D.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

6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反映了()现象。

A.感觉刺激

B.感觉适应

C.感觉对比

D.感觉补偿

64.“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6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

A.言语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66.“一题多解”属于()

A.聚合思维

B.分析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

67.教师在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是为了吸引学生的()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68.短时记忆主要的编码形式是()

A.图像记忆

B.声像记忆

C.听觉编码

D.视觉编码

69.归结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称之为()

A.综合

B.分析

C.概括

D.抽象

70.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

()

A.反例

B.变式

C.正例

D.比较

72.看书时用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73.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是()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74.小张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呈现出孙悟空形象,这是()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7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心态

76.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好的,这种防御机制是()

A.文饰

B.投射

C.代偿

D.否认

77.大学毕业生择业时,既贪图大城市的繁华,又留恋小地方的安稳,这时他们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双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7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意志()的表现。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79.下列对于压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适度压力有利于个体高效地完成某一行为

B.压力有暂时性和持久性的区别

C.压力存在太久,应付压力的精力耗竭,这是压力的衰竭阶段

D.过度的压力对智能没有影响

80.飞机飞行出现故障,飞行员紧急准备着陆时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焦虑

81.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情判断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如轻轻点头微笑表示听懂了,一脸迷茫表示不理解所学内容,这体现了情绪情感的()

A.调节功能

B.动机功能

C.信号功能

D.情感功能

82.一个五岁的儿童,她的智力年龄是六岁,那么这个儿童的智商为()

A.85

B.100

C.120

D.135

83.衡量一个测验的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84.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黏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85.最早科学编制的智力量表是()

A.瑞文智力量表

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C.比纳量表

D.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86.“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87.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能力是()

A.晶体智力

B.模仿能力

C.流体智力

D.认知能力

88.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时应着重注意()

A.有意安排各种困难,培养其克服困难的精神

B.培养其压制情绪冲动的能力

C.培养其当机立断的性格

D.保护其自尊心,不公开批评他们,经常鼓励他们,积极引导

89.人们倾向于认为教师是儒雅的、知识渊博的,这一现象被称为()

A.晕轮效应

B.社会刻板效应

C.首因效应

D.投射效应

90.有些平时很勤劳的学生在大扫除时懒懒散散,不爱干活,这种现象是()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侵犯行为

D.社会干扰

91.心理学家舒尔茨认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不包括()

A.包容需要

B.控制需要

C.尊重需要

D.感情需要

9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是()

A.从众

B.服从

C.依从

D.忠诚

93.道德水平越高的人,越倾向于按照自己的独立价值观行事,拒绝服从权威而去伤害他人,这是影响服从因素中的()

A.他人的支持

B.命令者的权威

C.行为后果的反馈

D.个性因素

94.小明因为学习不好就被父母认为一无是处,这反映了印象形成中的()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投射效应

95.与别人骑单车竞赛,时速会更快,这是()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利他行为

D.责任集中

96.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A.幼儿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97.小学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关键年龄大约在()

A.5-6岁

B.7-8岁

C.10-11岁

D.13岁

98.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到()阶段的表现表现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99.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一概念由()首先提出。

A.皮亚杰

B.劳伦茨

C.桑代克

D.维果斯基

100.在教学中经常看到一些学生虽然最迟完成作业,但准确率却很高,这是()的认识风格。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101.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培养自主性

B.培养勤奋感

C.培养主动性

D.培养自我同一性

10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儿童现有水平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C.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D.需要在一定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03.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104.奥苏泊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发现学习

B.有意义接受学习

C.有意义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105.小丁原来很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学习。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

D.言语信息

106.“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这一观点源自于以下学习理论()

A.联结学习

B.行为主义

C.有意义接受学习

D.建构主义

107.当学生取得好成绩后,老师予以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108.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与有意义学习,这是()的学习观。

A.人本主义

B.建构主义

C.认知派

D.行为主义

109.“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A.消退

B.强化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110.一般而言,个体把学习成败归因于()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111.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新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12.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13.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14.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好孩子”定向阶段属于()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前运算阶段

115.对“圆的直径是其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116.各种动机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最为突出。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内部动机

117.某学生认为自己考试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其归因是()

A.内部、不稳定、可控

B.外部、稳定、可控

C.外部、稳定、不可控

D.内部、稳定、可控

118.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19.动作缓慢,动作之间不协调,视觉控制占绝对主导,常感到紧张,这种活动方式处于()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20.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的过程。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121.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A.25%

B.50%

C.75%

D.100%

123.学习中,学习者采用在主要内容下划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24.()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青年阶段

125.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设计

C.教学评价

D.教学过程

126.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127.评价教学结果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

A.教学目标

B.教学目的

C.教学计划

D.教学策略

128.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

A.课堂凝聚力

B.课堂控制

C.课堂管理

D.课堂气氛

129.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评价是()

A.标准参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描述性评价

D.团体测验

130.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群体是()

A.非正式群体

B.松散群体

C.联合群体

D.正式群体

131.“当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时,群体就会给予赞许或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行为”,这属于()

A.群体归属感

B.群体认同感

C.群体压力

D.群体动力倾向

132.持久性的心境低落,可诊断为()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133.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二是寻求发展。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克服障碍

D.学会调适

134.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的影响。

A.知识

B.能力

C.期望

D.方法

135.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A.学生

B.教材

C.情景

D.生存

136.小强考试前紧张,忧心忡忡,考试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发挥失常,他的症状属于()

A.考试焦虑症

B.考试强迫症

C.考试抑郁症

D.考试阵发性紧张症

137.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

A.敬业精神

B.渊博的知识

C.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D.高超的能力

138.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这样一些问题的教师处于发展的()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139.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40.武汉市某区教育局认为八年级语文教师陈某违反了学校的教学规章制度,对陈某进行了停课一个月的处罚。陈某不服区教育局的处罚,那么他应该向()提出行政复议。

A.湖北省教育厅

B.该区教育局

C.武汉市教育局

D.该区人民政府

141.某初级中学七(3)班的学生上体育课时,一男生模仿高难度体操动作,不慎从在高低杆上摔下,致使左腿骨折。期间,该班体育教师没有加以阻止。该教师行为属于()

A.侵犯学生的人身权

B.侵犯学生的健康权

C.侵犯学生的生命权

D.不作为侵权

142.某校校长明知学校的体育设施有缺陷,可能导致事故,但仍以种种理

由不予以修缮。在一次体育课时,几名学生不慎致伤,其中一名重伤。则该校长应负()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行政处分

143.“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属于以下哪种效应()

A.首因效应

B.社会刻板效应

C.投射效应

D.晕轮效应

144.向一个或一组研究对象,施加某一个或数个实验因子,然后测验其所发生的一种或数种变化,借以确定实验因子的效果如何,这种研究方法是()

A.等组实验法

B.单组实验法

C.循环实验法

D.实验法

145.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称之为()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参照群体

D.学生社团

146.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147.信息能力结构的核心是()

A.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B.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C.管理信息的能力

D.信息传播与交流的能力

148.我国现行学制主要属于()

A.双轨型学制

B.单轨型学制

C.混合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149.教育行政赔偿构成要件中侵权行为的主体包括()

A.学校

B.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C.教师

D.政策干预

150.()是连接违法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的纽带,是侵权主体对损害承担法律责任的基础和前提。

A.因果关系

B.教育法律

C.违法行为

D.教育法规

二、多项选择

1.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老师问:“谁是最可爱的人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是不是最可爱的人?”老师说:“你热爱劳动,乐于助人,你是可爱的人。如果你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发言,那么你也是最可爱的人。”该师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

A.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理解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工作的关系的正确观点应该是()

A.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B.课外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可以相互取代

D.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可以相互补充

3.在心理辅导中,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

A.强化法

B.合理情绪疗法

C.代币奖励法

D.示范法

E.自我控制法

4.青春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有()

A.早恋

B.情绪的两极化

C.性别角色混乱

D.人格冲突

E.过度关注自我

5.布鲁姆的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包括()

A.知识与领会

B.接受与反应

C.应用与分析

D.知觉与模仿

E.综合与评价

6.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有()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的规模

C.班级公约

D.班级的性质

E.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7.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把课堂纪律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制度促成的纪律

C.集体促成的纪律

D.任务促成的纪律

E.自我促成的纪律

8.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从内化理论观点出发,把智力活动划分为()以及内部言语阶段。

A.活动的定向阶段

B.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C.有声言语阶段

D.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9.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从问题解决的模型出发,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

A.认知阶段

B.联接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智力操作阶段

10.一般认为四个领域的研究可以证实关键期的存在()

A.鸟类的印刻

B.恒河猴的社会性发展

C.人类语言的习得

D.哺乳动物的双眼视觉

E.人类婴幼儿期动作的发展

11.下列人格测验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的是()

A.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B.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C.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D.罗夏墨迹测验

E.主题统觉测验

12.情商又称情绪或情感商数,用EQ表示。以下属于情商的主要因素的是()

A.自我意识

B.自我激励

C.情绪控制

D.人际沟通

E.挫折承受能力

13.感觉的基本规律主要有()

A.后像

B.似动与真动

C.感觉适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E.联觉

14.马斯洛的七个层次的需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缺失性需要,二是成长需要,以下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A.尊重需要

B.审美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安全需要

E.生理需要

15.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A.抽象性

B.直观性

C.具体性

D.概括性

E.可操作性

16.教师(包括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有()

A.日常观察

B.家访及谈话

C.分析书面材料

D.调查研究

17.德育模式的三种形式是()

A.体验模式

B.认知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8.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特征是()

A.综合性

B.实践性

C.自愿性

D.生成性

E.开放性

19.学校美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A.课堂教学

B.课外文化艺术活动

C.大自然

D.日常生活

20.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等。

A.谈话

B.箴言

C.报告

D.讨论

E.参观

21.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一般可分为两类:()

A.同质分组

B.异质分组

C.外部分组

D.内部分组

22.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读书

B.谈话

C.讨论

D.实验

E.研究

23.常见的直观教学的手段有()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多媒体教学

24.在问题/探究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有三个阶段()

A.明确问题

B.发现问题

C.深入探讨

D.作出结论

E.解决问题

25.教学的主要任务有()

A.掌握文化科学知识

B.发展智力和创造才能

C.提高身体素质

D.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

E.审美教育

26.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引导性

D.简捷性

E.主观性

27.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以下特征()

A.强制性

B.基础性

C.普遍性

D.发展性

E.规范性

28.课程标准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

A.前言

B.课程目标

C.课程实施

D.课程内容标准

E.课程评价

29.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特具有()等特点。

A.客观性

B.规范性

C.历史性

D.强制性

E.阶级性

30.从形式上看,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E.整体性

三、填空题

1.师德的灵魂是,教师的天职是。

2.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

3.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4.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

5.古代中国教育内容的“六艺”是指六门课程。

6.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在此书中他提出了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7.教育目的具有、和功能(作用)。

8.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和教师的。

9.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

10.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关系,在人格上是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的关系。

11.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2.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倡评价。

13.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地方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14.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15.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16.中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和。

17.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的、、表现早晚差异和等方面。

18.1989年,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

19.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和。

20.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大约有三种:、和。

21.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和三个阶段;其中,

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22.根据实施的时间不同,可以把教学测量和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

23.弗洛伊德从他的无意识理论出发,将人格结构分为、和超我三个基本成分。

24.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分。

25.柯尔伯格采用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规律,将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26.概念教学有两种最基本的策略,即和。

27.我国学者黄秀兰将课堂心理气氛划分为、和三种类型。

28.元认知能力的核心是。

29.一般认为,学习策略可以分为、和三个方面。

30.罗杰斯认为自我协调是心理健康的关键,他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应具备三种态度或应遵循的三项原则是:、和。

31.健康的情绪的必要条件是:、宽广的胸襟、理性地适应生活、。

32.情绪情感具有、和功能。

33.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34.研究表明,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二是。

35.从刚组建的群体发展为坚强的集体,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36.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等、、、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37.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38.学校美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和。

39.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教师、领导或家长的管理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即、、。

40.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期望能力、和所构成。

41.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常有一连串的情节,每个情节都涉及、、三个过程。

42.新课程倡导、、三种学习方式。

43.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我国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44.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45.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和意义。

46.教育主要是通过来培养人的。

47.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包括、和三个方面。

48.受教育者权利的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

49.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

50.教师与教育行政机关之间是行政管理者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简述当前我国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简述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4.简述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5.简述中小学的性质和任务。

6.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7.简述现代教学组织形式及其改革的重点。

8.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与途径。

9.简述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特点。

10.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和问题解决策略。

五、论述题

1.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2.学生之间难免会有一些矛盾冲突,请你谈谈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

3.谈谈创造性(力)及其培养。

六、案例分析题

案例1:

“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我爱学生,热爱和学生们在一起生机勃勃的生活……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觉得我的心永远是年轻的。这样的精神世界驱动着我,鞭策着我,不敢怠惰,不肯荒废,于是,我会为寻找孩子观察的野花,在郊外的河岸、田埂专心致志地识别、挑选;我会为了孩子第一

次感知教材获得鲜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时候,一个人在厨房里练习‘范读课文’……

“我读师范时,除了认真学好各门功课,还认真学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歌朗诵会。我也很喜欢音乐,夏天在小小的琴房里练琴,尽管蚊子叮,浑身是汗,却乐趣无穷,整个身心都沉醉在琴声中了。这些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当教师之后,我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泰戈尔等中外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近20年来,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还阅读了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论著及国外教学实验的资料,做了不少卡片。学习对一个教师来说是永无止境的追求。”

上文是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的一段自述。从这段自述中,你看出了一位优秀教师应该具有哪些素质?

案例2:

一次,一位老师讲“人类的起源”,讲解了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大概年代是什么时候。一个调皮的学生在下面说:“老师,你看见了吗?”教室里有些学生也随之起哄。这位老师随即说道:“是的,我看见你昨天还是一个猴子,今天就变成学生了。”全班哄堂大笑……

(1)这位教师这样回答对吗?为什么?

(2)什么是教育机智?教师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机智?

案例3:

小时候的达尔科夫生性极为内向、胆怯和害羞,做什么事都缺乏信心。有一天,他的中学女老师在班上布置作业:续写刚学过的一篇文章。他永生难忘的是,老师在他作文页边空白处写下了四个字“写得不错”。

他说:“在读到这些字之前,我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将来干什么。但后来,我回到家,就写了一个短篇小说,这是我梦寐以求,但从来不相信自己能做的事。”从此,在中学时代剩下的日子里,达尔科夫写了大量短篇小说。后来成了某著名出版社的主编。

这位教师应用了什么效应?教师应该怎样发挥期待的积极作用?

案例4:

我带的这一届小学毕业班有个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用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他还是经常旷课去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

作为班主任,开始的时候我还是耐心地给他讲道理,虽然偶尔也有效果,但没过两天便又恢复原样了。别的老师早对他失去了信心,说我是白费精力,这个孩子已经无药可救了。我不想放弃,坚持做他的思想工作。有一次他欺负同学,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开口训斥他,他竟然自己数落起自己的错误来,说不该以强欺弱,这是不道德的事情……他说的竟然就是我要对他讲的!我感觉我的努力可能真的要白费了。

这位班主任怎样做才能不白费呢?请你用有关德育理论帮她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4.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A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措施

5.《学记》中揭示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的是( C )

A.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C.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D.君子之教,喻也

6.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B )

A.商人

B.政治家和商人

C.军人

D.官吏

4.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D)

A.武士教育

B.僧侣教育

C.文士教育

D.骑士教育

5.教育要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等等。这体现的是教育的( C )

A.终身化

B.全民化

C.民主化

D.多元化

6.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C )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7.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D )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8.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9.青少年身心发展的(D )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0.教育的领导权直接决定于( A )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

C.科学技术

D.文化

1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B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学生文化

12.在教学过程中。“一刀切”的做法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个别差异性

D.互补性

13.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D )

A.培养人的智力

B.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

C.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D.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

14.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C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15.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B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6.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C )

A.改革创新

B.促进公平

C.提高质量

D.普及中等教育

1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 )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18.“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 )特点

A.示范性

B.长期性

C.连续性

D.创造性

1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D )

A.教学

B.班级管理

C.发展学生智力

D.教书育人

20.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而非显性的物质财富。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C )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21.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极易“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这说明他们具有( A )的特点。

A.可塑性

B.依赖性

C.向师性

D.定向性

22.关于学生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B.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C.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D.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不能进行自我教育

23.关于师生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师生在教学内容上结成授受关系

B.教师指导、引导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C.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D.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输出——吸收关系

24.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C )

A.师师关系

B.生生关系

C.师生关系

D.师长关系

25.没有具体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活动的选材由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这种课程观属于( A )

A.活动课程论

B.要素课程论

C.结构课程论

D.发展课程论

26.结构课程论的倡导者是( C )

A.杜威

B.赞科夫

C.布鲁纳

D.泰勒

27.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不具有(D )

A.强制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选拔性

28.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以及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C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课程标准

29.课程评价的目标模式的提出者是(B )

A.斯滕豪斯

B.泰勒

C.杜威

D.布鲁纳

30.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B )

A.德育

B.教学

C.考试

D.学生管理

31.关于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学生学习是以掌握简洁经验为主

B.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

C.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具有能动性的主体

D.行为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32.关于知识与智力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B.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C.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D.掌握知识越多,智力越高

3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D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4.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是(C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35.最优化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B )

A.瓦·根舍因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泰勒

36.有效教学的核心是(B )

A.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B.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C.教师的教学水平

D.学生的基础知识

3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所学的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属于(D )

A.诊断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绝对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38.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 )

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C.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9.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B )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4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A.激发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41.人们为实现一定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叫做(C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2.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基础和关键分别是(B )

A.知、意

B.知、行

C.意、行

D.知、情

43.提出友爱、平等、互助、礼貌,主张尊重人、信赖人的教育是(D )

A.理想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自觉纪律教育

D.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44.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 C )过程中形成的。

A.知识学习

B.劳动教育

C.活动与交往

D.课外活动

45.关于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直线提高的过程

46.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B )

A.导向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47.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D )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4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D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之间的矛盾

49.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B )

A.年级

B.班级

C.共青团

D.班委会

5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C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育个别学生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教学

51.班级内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说明这个班集

体已经进入( C )

A.形成期

B.巩固期

C.成熟期

D.进步期

52.关于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B.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C.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辅导者

D.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53.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C )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54.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C )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班集体

55.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D )

A.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B.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C.维持课堂纪律

D.促进学生发展

56.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 A )

A.小组活动

B.集会活动

C.个人活动

D.文体活动

57.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C )

A.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

B.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

C.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D.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

58.课外教育是(C )

A.非正规的教育活动

B.既有正规的教育活动,也有非正规的教育活动

C.正规的教育活动

D.不能按正规与非正规划分

59.下列不是选择研究课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D )

A.有价值

B.有新意

C.具有可行性

D.宽泛

60.现代查阅文献资料的最快捷的方法是(B )

A.图书

B.网络检索

C.索引目录

D.报纸

61.在下列研究中,对条件控制最为严格的是( D )

A.观察法

B.现场实验

C.问卷调查

D.实验室实验

62.在西方历史上,最早论述心理现象的专著是(B )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C.冯特的《生理心理学纲要》

D.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

6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反映了(B )现象。

A.感觉刺激

B.感觉适应

C.感觉对比

D.感觉补偿

64.“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C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6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C )

A.言语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66.“一题多解”属于( D )

A.聚合思维

B.分析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

67.教师在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是为了吸引学生的(A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68.短时记忆主要的编码形式是(C )

A.图像记忆

B.声像记忆

C.听觉编码

D.视觉编码

69.归结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称之为( C )

A.综合

B.分析

C.概括

D.抽象

70.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

综合基础知识部分复习资料

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 1、宏观调控的两种方式:直接调控、间接调控。二者的区分是看政府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体系这一中介环节发挥作用。 2、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从直接调控为主转为间接调控为主,表现为:由直接管理为主转为间接管理为主;由微观管理为主转为宏观管理为主;由行政管理为主转为经济管理为主;由指令性计划为主转为指导性计划为主。 3、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舆论手段【人生格言共勉】如果你不想做,你可以找一万个理由;如果你想做,你可以找到唯一的方法! 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 1、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2、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李克强论改革 1、李克强: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 2、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3、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农民工转为市民。 4、改革要突破固有利益格局和行政区域限制。 5、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6、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7、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 8、用壮士断腕决心推进改革。 【三中全会决议要点】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闭幕,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3、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4、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5、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会。 双十一淘宝系交易额突破300亿说明了什么? 杜老师解读: 1、电子商务和新经济模式的发展和突破; 2、物流业和现代运输业的强大支撑; 3、电商运营者的广告头发、人力物力投入、大幅优惠投放是重要原因; 4、新形势下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对政府对经济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加大改革力度,重视新媒体在社会管理和经济服务中的zuo yong 【近日面试热点-习近平论改革】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幼儿园)-1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幼儿园)-1 一、第一部分客观题(总题数: 0,分数: 0.00) 二、选择题(总题数: 60,分数: 50.00) 1.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尊重幼儿_____________ ,维护幼儿,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 (分数:0.50 ) A.人格合法权益√ B.爱好兴趣发展 C.发展合法权益 D.人格性格形成 解析: 2.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注重,培育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 (分数:0.50 ) A.教育教学 B.日常教育 C.保教结合√ D.行为规范 解析: 3.1923 年陈鹤琴创办的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是。 (分数:0.50 ) A.南京燕子矶幼儿园 B.香山慈幼儿园 C.江西省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D.南京鼓楼幼稚园√ 解析: 4.《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教师要制定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 (分数:0.50 ) A.长期性 B.阶段性√ C.中长期 D.随机性 解析: 5.下列活动目标的表述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是。 (分数:0.50 ) A.培养幼儿爱思考的习惯 B.鼓励幼儿参与制作陀螺 C.教会幼儿使用玩具 D.体验探究的乐趣√ 解析: 6.教师要有效运用_ ,指导下一步教育活动的开展。 (分数:0.50 ) A.家长反应 B.评价结果√ C.观察记录

D.教学反思 解析:《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激励与评价中,第54 条指出:有效运用评价结果,指导下一步教育活动的开展。 7.《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教师要使用符合幼儿的语言进行保教工作。 (分数:0.50 ) A.特殊需要 B.身心特点 C.随机喜爱 D.年龄特点√ 解析:《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沟通与合作,第55 条指出:教师要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进行保教工作。 8.《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要能够建立班级,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安全、 舒适。 (分数:0.50 ) A.常规要求 B.行为流程 C.日常守则 D.秩序规则√ 解析: 9.《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要科学照料幼儿的,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 生工作。 (分数:0.50 ) A.饮食睡眠 B.在园卫生 C.日常生活√ D.游戏学习 解析: 10.教师要重视丰富幼儿多方面的,将探索、交往等实践活动作为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分数:0.50 ) A.书本知识 B.社会认知 C.直接经验√ D.实践操作 解析:《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第三个领域——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中第 13 条,要求教 师重视丰富幼儿多方面的直接经验,将探索、交往等实践活动作为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11.向家长介绍园所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的工作计划,适宜采取的形式是。 (分数:0.50 ) A.家访 B.开家长会√ C.办家长学校 D.教育讲座 解析:家长会主要让家长直接了解孩子所在班级教育要求和孩子在班级里生活学习和发展情况,同时增进家长之间的互相沟通和家庭教育经验的交流。 12.教师请小朋友把自己家的图书带到幼儿园的图书角与其他人分享,丰富了图书角的内容,教师这样做遵 守了 ___ 教育原则。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 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4.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这属于()的课堂组织形式。? A.小组活动? B.全班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 5.有经验的医师能从模糊不清的X光照底片上发现病兆,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6.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背景。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7.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辅助作用? D.基础作用? 8.一次测验后,教师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常有进位数加错、看错数字等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与指导,这种测验属于()。?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9.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廖世承于()年编写的。? A.1903?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教育与教育学 1:中外教育名言 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②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 ③教育是发展健全的个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④.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泰洛齐。 ⑤.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思想家康德。 2:教育的概念 ①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②广义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③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 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起源的学说观点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不足:否认了人是有意识的。 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5.学校教育的产生 1. 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的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 2. 我国经考证的最早学校在殷朝。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周朝的乡学分为:塾痒序校 3. 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 4. 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 5. 欧洲封建社会教育内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术)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6.学校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①社会劳动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 从事学习的学生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心理学)-第1~11章【圣才出品】

心理学 第1章心理学概论 考点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一、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性及其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 2.情绪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惧等。一般来说,凡是符合并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会使人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过程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体现,表现在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发送行动去实现目的,制止与预定目的不相符的言语或行为。

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人的认识过程是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没有人的认识活动,人既不会产生情绪情感,也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 (2)情绪情感和意志又反作用于认识过程,没有人的情绪情感的推动或者缺乏坚强的意志,人的认识活动就不可能发展和深入。可见,人的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情感活动,意志过程又总是以一定的认识活动为前提,而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又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 (3)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有其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过程,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二、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个性倾向性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它随着个人的成熟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机体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个性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知识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知识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反映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 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 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 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 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 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 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 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 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 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 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

4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测试答案(4)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测试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要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等。这体现的是教育的( C ) A.终身化 B.全民化 C.民主化 D.多元化 2.最能够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的班主任领导方式是( B ) A.权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消极型 3.我国实施的是( C ) A.一 B.二 C.三 D.四 4.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5.教育研究的基础是( A ) A.教育科学理论 B.教育实践经验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6.“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这一观点源自于( D ) A.联结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理论 C.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7.“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B )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合适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其他大专专科学历的公民不得申请教师资格的类型是( D ) A.幼儿园 B.小学 C.初级中学 D.高级中学 9.“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意志( D )的表现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10.在教“鸟”这一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运用了( C ) A.变式 B.案例 C.正例 D.反例 11.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评价是( B ) A.标准参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描述性评价 D.团体测验 12.某校一名学生在跑八百米时突然死亡,后查明该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学生家长事先将此事告知过该生的班主任。该班主任的行为( B ) A.触犯了刑法 B.属于不作为侵权 C.没有违法 D.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 13.容量平均值约为7个组块得记忆是( B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形象记忆 D.动作记忆 14.某学生认为自己考试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其归因是(A ) A.内部、不稳定、可控 B.外部、稳定、可控 C.外部、稳定、不可控 D.内部、稳定、可控 15.关于课程的内涵,持“课程即教材”观点的是( A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泰勒 D.布鲁纳 16.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反而使听觉比正常人更敏锐,这是(D)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感觉补偿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点集锦教育理论公共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点集锦 - 教育理论公共基础 知识 小编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学科专业知识备考][面试技巧]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

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考试时学生想起以前的知识作答,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作( )。 A.再认 B.识别 C.感知 D.回忆 2.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着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着有与张之洞同名着作( )。 A.《学记》 B.《为学》 C.《劝学篇》 D.《我的大学》 3. (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杜威 4. ( )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课程学习之后,在德智体诸方面期望实现的发展程度。 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教学大纲 D.教育目的 5.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这种强度范围叫做( )。 A.感觉阈限 B.感受性 C.统觉团 D.最近发展区 6. (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角 B.视敏度 C.视野 D.明适应 7. 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 A.常模参照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 C.目标参照测验 D.团体参照测验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学者是( )。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0.“有意义学习”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

A.布鲁纳 B.杜威 C.加涅 D.奥苏伯尔 1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 15.当前存在的学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16.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是年满_______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规定年限(一般为_______年)的教育。 17.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_______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_______和_______。 18.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_______和_______,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19.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_______的交叉学科。 20.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_______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21.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_______与_______的综合表现。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2.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 23.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24.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试题及答案

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试题及答案 综合基础知识试题练习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做题技巧和巩固考生的知识点,以下是由整理关于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选择题1、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利,这说明税收具有( )特征。 A、无偿性 B、固定性 C、公平性 D、强制性 2、下列关于赤字对经济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影响支付能力 B、外汇储备增加 C、国际债务增加 D、国内通货膨胀 3、经济过热,财政紧缩工具有( )。 A、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增加税收 D、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 4、狭义的政府职能即( )。 A、管理职能 B、理念职能 C、行政职能 D、选举职能 5、下列选项中最精确的反映了三个和尚没水吃和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两句话反映的问题的是( )。 A、三个和尚缺乏团队精神,各自为政; 三个臭皮匠则相反 B、管理需要充分广泛的沟通,才能形成一致意见,去实现目标

C、由于要素组合在一起的特定方式不同,从而造成了要素间配合协同关系的差异和不同的结果 D、人虽然有主观能动性,但如果在集体当中缺乏领导,这种主观能动性很难发挥出来,也就造成人浮于事 6、运筹于帷幄之中,于千里之外,这句话中的运筹帷幄从管理学角度可以对应于管理的( )职能。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复习判断题1、大海捞针是人主观意志的想象,可以转化为现实。( ) 2、科学上的探求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 3、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问题上,首先要区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样都是通过调控总需求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 ) 5、本币汇率上升能够促进出口、抑制进口。( ) 6、行政执行中的实施阶段是关键环节,是行政执行的核心问题。( ) 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题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凭借政权力量,依据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或政令来进行强制征收。税收的无偿性是指通过征税,社会和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收入转归所有,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税收的固定性是指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1.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B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D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B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D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4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40 (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战国时期,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称显学。( ) A.儒家法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儒家道家 解析: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士阶层的出现和私学的兴起,思想界极其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与墨家。《韩非子.显学篇》:“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故本题选B。 2.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康德 D.杜威 解析:解析: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论述了关于统一学制的设想。 3.( )主张教育由国家管理,由国家建立统一的学制,即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体系,采取公养公育的方式培养人才。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解析:解析:国家化的教育思想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柏拉图主张由国家控制教育,由国家建立统一的学制,即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4.“苏格拉底法”又称“产婆术”,是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独特的方法。一般包括( )四个部分。 A.发现一假设一探究一解释 B.讥讽一“助产术”一归纳一下定义√ C.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 D.注意一期待一探究一行动 解析:解析:“苏格拉底法”是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独特的方法,又称为“产婆术”。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对方话语中的自相矛盾之处,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归纳和下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A项是探究式教学法的基本程序。C项是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理论提出的四段教学法。D项是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的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本题选B。 5.关于教育的起源,理论界有很多的说法。其中利托尔诺提出了教育的( )起源说。 A.神话 B.生物√ C.心理 D.劳动 解析:解析:关于教育的起源,理论界众说纷纭。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这种观点把教育的起源归结于动物的本能。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1. 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用■■育■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 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 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 遗传素质的制约 4.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 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D )。A.观 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B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 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 )。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B )。A.1985年B.1986年 C.1987 年 D.1988 年 9.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D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全点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全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全真试题及答案解析1—5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全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哪一个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具有教育性 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 D.教育即生活 2. 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3.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4.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5. 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较 D.变式 6. 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A.二元论阶段 B.多元论阶段 C.相对论阶段

D.约定论阶段 7.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8. 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9. 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的哪一层的标准?() A.非病状态 B.良好适应状态 C.理想状态 D.正常状态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编

教育学部分 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三大因素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注:这里第三点紫色部分书上写的是“教育措施”最多出填空。) 3、教育的起源 a.教育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 b.教育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c.教育劳动起源说(凯洛夫) (三种起源要知道哪三种把人物对应上。一般选择或简答)。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代表 人物:伊拉斯谟、莫尔、蒙田和培根

其特征1、人本主义; 2、古典主义; 3、世俗性; 4、贵族型。 3、近代社会的教育 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1、教育终身化 (一般是简答、案例分析)2、教育全民化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 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 (名词解释) 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a.《学记》:世界 第一部教育学书籍,诞生于战国后期,是中国 的教育学雏形(填空、选择)

b.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 c. 墨家的教育主张。 3、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1苏格拉底【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提倡“与学习 与游戏”的人,重视早期教育; 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的最终 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强调注重人在 教育中的发展,主张分阶段教 育,提倡和谐的全面发展教育】4、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1、教育学学科的诞生:夸美纽斯《大教 学论》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 教育学》(选择) 3、教育学的发展 a.马克思教育学的发展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于国民制度》,加 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科《论共产 主义教育》和《教育诗》】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 文

1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幼儿园)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幼儿园)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察应聘人员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1.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儿童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与权利。 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幼儿保护 熟悉幼儿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精神。 分析评价保教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熟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幼儿、幼儿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保教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 具有一定的文化常识。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熟悉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尤其是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品。 (五)基本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具有筛选并整合图画、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信息,并运用于保教工作的能力。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3.信息处理能力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四)

范文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 1/ 9

试卷及答案(四) 2020 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四)一、单项选择题 1.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这是() A.神学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C.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 D.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3.人格特征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动机 4.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练习 B.学习 C.强化 D.巩固 5.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分为() A.正迁移、负迁移与零迁移 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的身份认定是() A.公务员 B.雇员 C.公务员兼雇员 D.专业人员 7.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 D.布卢姆 3/ 9

8.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当做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 这属于()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9.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得到发展。 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 B.不平衡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10.聊天、座谈所采用的言语类型是() A.独白言语 B.表面言语 C.内部言语 D.对话言语 11.下列属于国家教育基本制度的是() A.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