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次世界经济全球化

两次世界经济全球化

两次世界经济全球化
两次世界经济全球化

“两次世界经济全球化”

张丽

南开大学经研所

内容摘要:针对许多人把“全球化”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一个新现象的看法,作者提出了“两次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认为我们今天正在经历的“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经济全球化”。论文把“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的形成”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把今天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年末苏东共产主义制度解体后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进行了比较,认为二者在形式上颇为不同,但在本质上和内容上却很有相似之处。

关键词: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劳动分工,第一次经济全球化,第二次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及其核心内容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越来越被频繁使用的一个词汇,其中“经济全球化”首当其冲,被政治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学者等屡屡提及。很多人把“经济全球化”当作一种新现象,认为是近二十来年来随着高科技,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电脑,网络,无线通信等技术之迅速发展,世界空间相对变小,各国间经济合作日益增强的产物。

作者认为我们今天所经历的“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赫尔曼·德雷(Herman E. Daly)的定义:“全球化是指通过自由贸易,资本自由流动,以及较少或完全不受限制的劳动力自由流动使世界各国经济向一个全球经济的整合。”[1]

德雷特别强调“全球化”不是“国际化”。其差异在于“国际化”不过是各国间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的加强,其基本单位将继续保持为一个个彼此独立的国家经济实体;而“全球化”则是要把一个个独立的国家经济实体融合到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去,其结果将是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经济实体的瓦解和消失以及一个全球经济体系的建立。德雷认为在向一个全球整体经济的整合中,原有各国经济体系间的界限将会消失,每一个个体国家将丧失自己的经济独立性而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特定功能部门(Herman E. Daly 1999)[2]。

按照德雷的解释,“世界经济全球化”即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即一个以某一地区为中心的全球经济体系的建立,而在全球经济体系的建立中将会产生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工和资源财富的分配;各国经济都将被纳入到全球的整体经济当中去,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自己各自的功能,扮演着自己各自的角色。在这里,“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全球范围内“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的产生”是“经济全球化”的关键。

[1]原文为:“Globalization refers to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many formerly national economies into one global economy, mainly by free trade and free capital mobility, but also by easy or uncontrolled migration.”(Herman E. Daly 1999)。

[2]参见原文:“Internationalization refers to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reaties, alliances, etc. Inter-national, of course, means between or among nations. The basic unit remains the nation, even as relations among nations become increasingly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Globalization refers to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many formerly national economies into one global economy, mainly by free trade and free capital mobility, but also by easy or uncontrolled migration. It is the effective erasure of national boundaries for economic purposes. International trade (governed by comparative advantage) becomes interregional trade (governed by absolute advantag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logically implies national economic disintegration. By disintegration I do not mean that the productive plant of each country is annihilated, but rather that its parts are torn out of their national context (dis-integrated), in order to be re-integrated into the new whole, the globalized economy.

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性

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性

如果把“世界经济全球化”定义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即各国经济向一个全球整体经济体系的整和和纳入,并在整合过程中产生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分工的话,那么我们今天所经历的“经济全球化”绝不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因为早在十六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欧洲中心国家就曾致力于建立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经济体系。这个体系在一次大战前已基本形成。然而,体系形成中所产生出来的各种内部矛盾和利益冲突又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形式将这个体系结束[1]。在对今天经济全球化的研究中,不少学者认为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世界经济的整合程度还没有达到当年十九世纪末到一次大战前的水平(Ferguson. 2005:64, 2006a, 2006b;Rodrik 1997:22;Sakakibara 2001:1)。

沃勒斯坦在其1999年的文章中就提出“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新现象,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在500年前就已经开始(Wallerstein 1999)。虽然沃氏没有在此文章中就这一话题展开深入的讨论,但其上述观点在其三卷巨著《现代世界体系》中已依稀可见(沃勒斯坦著1998[1974,1980,1989])。类似的表述同样可见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1999[1982])[2],也可见与萨米尔·阿明和贡德·弗兰克等人的著作中(Samir Amin 1974[1970],1977;Gunder Frank 1978a, 1978b)。弗兰克在其后来的著作中虽然强调更多的是1500年后欧洲经济体系对早已存在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加入(Frank 1993;弗兰克 2000[1998]),但在他1998年出版的ReOrient(即《白银资本》)中也曾明确地指出“全球性(远不止全球化)乃是至少自1500年以来整个世界的一种活生生的事实”(弗兰克2000[1998]:451)[3]。而萨米尔·阿

明则更是把今天的“全球化”与1492年以来的西方“帝国主义”直接联系起来(Amin 1997,2001a:6-24,2001b:17-24)。

阿明是最早把“中心”与“边缘”概念引入到世界经济体系讨论中的学者,也是最早对世界经济体系中劳动分工,资本扩张,剩余财富分配,以及不平等交换等予以特别关注和讨论的先驱学者之一。早在其早期著作中,阿明就对世界体系中中心与边缘地区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及中心地区之富有和边缘地区之贫穷之间的因果关系予以了特别的关注。阿明认为认为从1492年起,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历过了两次大扩张,如今正在进入第三次大扩张。他说“帝国主义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甚至不是它的最高阶段”,从一开始,也就是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那一时刻起,帝国主义就是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同行并进,水乳交融(Amin. 2001a: 1,11)。

还有很多其他的学者也注意到了历史上的“全球化”现象。由于其中很多学者并不是经济史学者,所以在讨论十六至十九世纪的全球化时,很多学者所讨论的常常是广义上的“全球化”,而不是全球化中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的形成。虽然这些学者没有象前面沃勒斯坦,斯塔夫里阿诺斯,阿明和早期的弗兰克等人那样从“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上的全球化,但是他们都认为“全球化”并不是二十世纪八十年后出现的新现象。

乔治·瑞德森(George Raudzens)把1492年作为全球化的起点,把1500年到1788年间欧洲的军事和经济扩张称之为“帝国扩张时代的全球化”。他认为在这一期间,全球化中的中心帝国先后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英国的中心主导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到强烈消弱,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完全被美国取代(Raudzens 1999)。

乔福瑞·古恩(Geoffrey Gunn)把1500年到1800年间欧亚间的交流称之为“第一次全球化”,但主要讨论的是文化上的交流和碰撞(Gunn 2003)。罗比·罗伯森(Robbie Robertson)认为到目前为止,人类经历了三次全球化浪潮。第一次兴起于1500年之后,但在十八世纪中变得踌躇蹒跚,主要集中在世界贸易网络的建立上;第二次从1800年后开始,后销迹于二十世纪初,主要集中在工业化推动力的获得上;第三次浪潮衍生于1945后所建立起来的世界新秩序,目前正在进行中,至于后果如何,还有待静观(Robertson 2003:4)。而在博德和泰勒主编的著作Globaliz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全球化的历史视角)中,作者们则分别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世界经济从十六世纪初到二次大战前由于海

洋贸易,铁路修建,电话通讯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Bordo and Taylor 2003)。

还有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去年在美国出版,影响颇大的The World is Flat(世界是平的)。托马斯·弗里德曼在过去几年中先后出版了两本在美国颇有影响的有关全球化的著作,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雷克萨斯和橄榄树)和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世界是平的:二十一世纪简史)。在他的新作The World is Flat(世界是平的)中,弗里德曼把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全球化1.0, 从1492到1800年,是由国家扩张和资源竞争所推动的全球化时代;全球化2.0,从1800到2000年,是由国际大公司所推动的全球化时代;全球化3.0,从2000年到现在,是个人扩张的全球化时代(Friedman 2005:10-11)。

本文比较倾向于从国际劳动分工体系形成和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的角度看待

历史上的经济全球化。根据沃勒斯坦,阿明等人对世界经济体系的论述和德雷对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要建立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体系,其关键内容是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劳动分工”,以及建立在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上的国际不平等交换。没有“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的世界经济贸易合作不能称之为“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带来国际贸易量的增加和各国间经济合作的加强,但国际贸易量增加和国家间经济联系加强的本身并不见得就是“经济全球化”。在阿明,弗兰克和沃勒斯坦等人对1500年以来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讨论中,他们特别强调的是一个在一个中心地区的主导支配下,有等级,有中心,有边缘,有半边缘,有国际劳动分工,有不平等交换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Amin 1974[1970],1976;Frank 1978a,1978b;沃勒斯坦 1998 [1974,1980,1989])。

[1]详述见第二节。

[2]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十五世纪末才开始。他说“1500年以前的欧洲几乎

一直是今日所谓的不发达地区。西欧诸民族地处边缘地带,从那里窥视内地。”然而,“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非凡顶峰,这一漫长过程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沿非洲海岸摸索

前进时就开始了。”(参见斯塔夫里阿诺斯 1999[1982]:3,562)。

[3]在其早期的著作中,弗兰克也曾强调和倾向于1492年后由欧洲推动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Frank 1978a,1978b);但是,在其后来的著作中,弗兰克对自己原来的观点进行了修正,认为世界经济体系

早在1500年之前就已经存在,1500年后的欧洲不过是加入到早已存在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去而已(参见Frank1993;弗兰克 2000[1998])。然而,不管是在其早期还是后来的著作中,弗兰克一直都在强调

近代西方的崛起是与新大陆的发现和1500年后世界经济体系市场下的劳动分工,不平等交换,和剩余

积累的不平等分配有关。

三、两次世界经济全球化1

三、两次世界经济全球化

以“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的形成”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本文认为从1500年到现在世界经济经历了两次全球化的整合。第一次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整合发生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其前提条件是欧洲造船技术对海洋交通障碍的突破,并由此带来的欧洲向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和经济扩张。第一次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西方的崛起;其主要是靠坚船利炮的殖民手段所推动和实现的;其特点是西方国家的经济殖民和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最后是西方国家在世界资源分配,国际劳动产业分工中的胜利以及其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绝对优势地位的确立。

今天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发生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其前提条件是苏东前共产主义制度解体和美苏冷战结束后西方市场对国际政治障碍的突破,并由此带来了西方资本和经济向前苏东国家和中国及东南亚等国家的扩张和发展。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依然是由西方所主导和推动的;其特点是西方国际大企业公司

在自由贸易,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下的资本扩张,带来的将是新一轮的资本,资源,劳力和技术的重新组合和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的产生。此次经济全球化到底是带来现有世界经济格局中原有等级的维持和加强——进一步增强西方发达国家

在资本,技术上的竞争优势以及其在国际劳动分工和在世界资源和财富分配中的利益份额,还是将带来一个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体系的产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此次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手段和运行规则,以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反应和表现。

3.1. 第一次经济全球化

从时间上看,第一次经济全球化起始于十六世纪初,在新大陆发现后的西方海外扩张中开始;终止于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中结束。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开始之前,世界各地区虽有贸易交往,但彼此间互相独立,并不存在着以某一个地区为支配中心的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但到一次大战前,经过几个世纪的殖民扩张,一个以西方为支配中心的国际劳动分工体系已基本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从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区中崛起。”而从“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到“1914时,欧洲已称霸全球。…欧洲霸权不仅在广度上,而且在深度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欧洲已变成世界的银行家,…而且已成为世界的工业工场。…欧洲资本和技术大量输出的结果是全球经济的空前统一。”(斯塔夫里阿诺斯 1999[1982]:560-62)。

一战前,国际贸易量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记录。“世界贸易的价值从1851

年的64,100万英磅上升到了1880年的302,400万英磅,1900年的402,500万英镑和1913年的784,000万英镑。”(同上:318)。而当时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国家英国,每年“建造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新船只,出口它所生产的九分之七的棉布,三分之一的煤和四分之一的钢铁。”(同上:670)。“到1914年时,英国在海外的投资已达40亿英镑,占其全部国民财富的四分之一,法国的投资达450亿法郎,相当于其国民财富的六分之一,德国的投资达220至250亿马克,为其全部财富的十五分之一。”(同上:562)。一些学者认为无论是在贸易额上,还是在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上,如今的世界经济整合程度都没有达到一战前的水平(Ferguson. 2005:64, 2006a, 2006b;Rodrik 1997:22;Sakakibara 2001:1)。

凯恩斯在他的著作The Economic Consequence of the Peace中曾经这样描述一战前夕英国伦敦居民的生活:

“躺在床上喝着早茶,伦敦居民可以通过电话,根据自己所需要的量,订购全地球上各种各样的产品,理所当然地期待着这些产品被及时地送到自己的门前。同时,他还可以在同一个时间,用同样的办法把自己的财富投资于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自然资源和新型企业上去,不用费力,就可以分享未来的果实和好处。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当然或者资料的推荐,购买任何一个大陆上任何一座城市的政府债卷。如果他愿意的话,他还可以立即获得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不需要护照和各种官方手续,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去。为了方便,他可以派他的仆人到附近的银行去取些贵金属,他也可以携带现金,然后到外国去,无需知道那里的宗教,语言和风俗。如果他的上述行为受到了那怕一丁点儿的干涉,他都会感到惊讶,觉得受到了侵犯。”[1]

这段描述生动地反映出了当时英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国家,其在世

界经济运行中的主导优势地位以及这种地位给其国民所带来的舒适和自由的生活。

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体系的核心先后从葡萄牙,西班牙,到荷兰,到法国,最后转移到英国。一战前夕的世界经济体系毫无无疑是以英国为核心,以西欧诸国家和美国为中心区域的世界经济体系。然而,由于这是一个有等级,国际资源财富不平等分配的体系,所以在这个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一直酝酿着尖锐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中心国家间因经济竞争和殖民地争夺的矛盾,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其实,正是这个体系中中心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和对殖民地争夺的各种利益冲突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从表面上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起因是奥地利大公弗兰茨·费迪南在萨哈热窝的被刺,而实际上,导致它爆发的真正原因源于第一次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中所产生的欧洲列强间的利益冲突。斯塔夫里阿诺斯曾将其归纳为下面四个方面: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参见斯塔夫里阿诺斯 1999[1982]:578-85)。正是经济竞争和殖民地的争夺导致了欧洲列强间互相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如德奥意的“三国同盟”和俄法英的“三国协约”。而欧洲中心国家对欧洲边缘国家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差距又刺激了欧洲诸从属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愿望。正是这种欧洲边缘国家和欧洲中心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欧洲列强自己之间因利益冲突所形成的两大互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但打破了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且动摇了世界经济体系中原有的等级结构。英国的核心地位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到冲击,并从此后开始衰落的;而美国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军事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一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明显放慢,国际贸易量大幅度下降。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动摇了中心国家间的等级结构,但并没有解决中心国家间原有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在苛刻的“凡尔赛条约”下,协约国对战败德国的利益瓜分反而使原来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变得更加激烈。这些激化了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很快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冲击和减缓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话,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将自1492年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彻底埋葬。二战后整个世界基本上被分为两大政治军事阵营。从欧美大陆上看是“北约”和“华沙”的对峙;从世界范围上看是“资本主义阵营”和“共产主义阵营”的对峙。在世界两大阵营政治军事的对峙中,两个阵营国家间的经济交往和贸易活动基本上处于隔离状态;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流动和经济整合更是无从说起。第一次经济全球化运动彻底结束。

3.2. 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带给世界经济的变化

从150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学者认为1500年前的欧洲无论是在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经济总量和产品的质量和数目上都不具有任何优势[2]。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达·伽马找到从非洲通往印度的航道时,欧洲并没有什么产品可以同亚洲交换,一直到十八世纪早期,欧洲在同亚洲贸易中还以贵金属为他们的主要出口物[3]。然而,到一次大战前夕时,欧洲中心国家已在技术,生产方式,经济总量和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上占有着绝对的优势,并且统领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从人口分布上看,1500年前的欧洲人只局限在欧洲大陆,而到一次大战前,欧洲白人的足迹已遍布全世界,并且成为美洲大陆,澳洲大陆,和新西兰等国家

的主要居住人口,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欧洲人后裔居住在部分非洲(如南非,津巴布韦等)地区。

从贸易和经济格局上看,1500年前的世界是多中心的,存在着多个贸易体系,而一战前的世界是单中心的,欧洲中心国家几乎控制和主导着全世界的贸易网。到一战前夕,世界上绝大部分非欧洲地区都已成为欧洲中心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同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上的从属关系;欧洲中心国家占据着世界经济产业链条的最高端,享受着世界资源和财富分配中的最大份额。(参见表一)。

表一,1500年前到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3.2.1. 贸易方式的变化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世界各地区间虽然存在着相当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交往,但并不存在着一个由某一地区绝对控制垄断的全球海洋贸易体系,也不存在着一个由某一地区主导支配,有着直向隶属关系的全球经济体系。

1500年前的世界存在着三大海洋贸易体系:1)以威尼斯和热内亚为中心的欧洲地中海贸易体系,2)从波斯湾到红海的印度洋贸易体系,3)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国南海贸易体系(参见Abu-Lughod 1989:365;弗兰克 2000[1998]:94;Reid 1990:73)。那时候的贸易主要是和平的多边贸易,虽然偶然间也有一些地区间的矛盾发生,但总体上大家是平等的;各地商人彼此相互容忍,共同获利。即使存在着某些商人对某些商品的贸易主宰地位,也多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如由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对香料生意的主宰,威尼斯和热内亚商人在欧洲对东方奢侈品贸易的主宰。

1500年后,首先发生变化的是国际贸易方式。当葡萄牙人闯入印度洋的时候,葡萄牙人无须缔造贸易体系,因为那里的贸易体系早已存在,但是葡萄牙人,还有后来的荷兰人和英国人彻底改变了那里的贸易方式(Abu-Lughod 1989:361-2)。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以往以和平自愿为主的多边贸易方式和商人被驱逐出外,取而代之是一种“贸易加抢劫”(trade-cum-plunder)的和一种靠军事武力维持的暴力垄断贸易方式。而且这种“贸易加抢劫“的贸易方式从印度洋贸易扩展到后来所有新的海洋贸易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对直布罗陀海峡的军事封锁,葡萄牙人十六世纪对印度洋的军事控制和贸易垄断[4],荷兰人十七世纪对亚州贸易的军事垄断以及对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的航道的封锁[5],英国十七世纪末的《航海条列》[6]以及英国后来对印度的市场垄断等,就是这种军事垄断贸易的体现[7]。

针对十七世纪荷兰人对印度洋贸易的军事垄断,西印度尼西亚马卡萨(Makassar)的一位首领曾经这样抗议道:“上帝创造了陆地和海洋,把陆地在众人中进行分配,把海洋作为公共品赠给所有的人。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任何人会被禁止在海上航行。”[8]

2.2.2. 贸易量的增加,贸易商品的变化,和新贸易体系的形成

十五世纪末和十六世纪初的海外发现首先带来的是大量美洲白银和非洲黄

金的流入欧洲,并因此导致了欧洲的价格革命。伴随着“价格革命”而随之而来的则是商业革命。商业革命一方面带来了贸易量的显著增加,一方面带来了商品结构的变化。十四世纪九十年代,欧洲每年花费大约17吨的白银购买亚洲的奢

侈品(Reid 1990:74),而在十七世纪初,不算荷兰人经台湾输往日本,东南亚和葡萄牙人运往果阿和欧洲的中国货物,仅每年直接从中国出口菲律宾,然后再由葡萄牙商人输往日本的中国商品就有427-487万两白银,约合17吨(张铠1988:3)。

从1545年到1800年,美洲大约出产了137,000吨白银,其中约有60,000吨,大约1/3-1/2的美洲白银,最终流向了中国(参见弗兰克 2000[1998]:202-12)[9]。平均下来,从1545年到1800年,欧洲每年约从中国购买走价值226吨白银的货物,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而从1470年到1780年,欧洲商船的运载量增加了有30余倍,从1470年的120,000多吨增长到1780年的3,856,000吨(麦迪森著2003[2001]:69)。从1500年到1599年,共有770只船从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七个欧洲国家抵达亚洲,到了1600-1700年,抵达亚洲的船只数达到3,161只,而到了1700-1800年,这个数字已上升到了6,661只(同上:54)。“从1715年到1787年,法国从海外地区输入的进口商品增加了10倍,而出口商品增加了7至8倍。英国…从1698至1775年的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度增长到500%至600%之间。”(斯塔夫里阿诺斯 1999[1982]:277)。

在贸易量增加的同时,商品上也发生了变化。1500年前的欧洲并没有什么可以向亚洲出口的商品。“尽管欧洲人急切想购买(东方的)香料,真丝,棉布和其它舶来品,他们缺少东方人所需求的高值产品或制造品。”(Newitt 2005:4)[10]。1498年,当达·伽马渡过印度洋,找到到达印度的航线时,葡萄牙(和整个欧洲)还生产不出什么能是东方诸民族感兴趣的东西。那时候的“欧洲制造品通常比东方产品质量差,价格高。”(斯塔夫里阿诺斯 1999[1982]:132)。为了获得东方的产品,那时候的欧洲只好支付金银。

按照弗兰克的观点,欧洲是用美洲白银买了亚洲经济列车上的一个座位(参见弗兰克 2000[1998]:27,371-80)。欧洲人用从美洲获得的白银购买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印度的棉布和南亚的香料等。大量泊来奢侈品的涌入,刺激了欧洲人的消费欲望;而消费欲望,又伙同海外贸易的高额利润以及海外资本和资源的获得,刺激了欧洲本土制造工业的发展。如十六世纪末开始在兴起的瓷器制造业,十七,十八世纪在欧洲迅速发展和普及的丝织工业,以及十八世纪中突飞猛进的英国棉纺织工业。正是这样,欧洲逐渐地开始成为全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往日靠金银换取东方制造品的贸易形式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西北欧中心国家生产军事武器和工业制造品,殖民地和边缘地区国家生产农矿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的国际劳动分工。低技术,低利润的农矿产品和工业原材料从殖民地和边缘地区国家流向欧洲中心国家,高技术和高利润的武器和工业制造品从欧洲中心国家流向殖民地。在著名的“大西洋三角贸易”中,满载着武器,盐,布匹,五金,念珠和朗姆酒的船只从欧洲出发,驶向非洲;到达非洲后,这些船只将从欧洲带来的货物卸下,再装上非洲的奴隶;然后,满载着非洲奴隶的船只再驶向美洲,越过大西洋,在新大陆靠岸;船主将奴隶卖给新大陆甘蔗园和棉花园的农场主,再把美洲大陆的糖,棉花,烟草,和稻米等农作物运回欧洲本国。在全球范围内,一个由欧洲中心国家所主导和控制的全球贸易体系逐步形成。

2.2.

3. 国际劳动产业分工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体系的建立

国际劳动分工是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和核心内容。1500年前的世界经济是多中心的,虽然也有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分,但彼此间相互独立,自成系统,并不存在着一个全球范围内,在一个中心主导下,有着纵向从属关系的经济体系。

1500年前的世界虽然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地区产业分工,如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生产,印度的棉布和香料生产,以及中东的银器和威尼斯的玻璃产品生产等,但确切地说,那更多是产业“分布”,而不是劳动“分工”。它与1500年后在欧洲中心国家主导下所形成的产业上下链上的国际劳动分工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例如,当时印度出产棉布,中国出产丝绸,二者各行其事,彼此间并没有产业链条上的直接联系,更没有什么谁主导谁,谁支配谁的问题。它与后来印度在英国的殖民下,为英国棉纺织工业生产原棉,同时必须进口英国棉纺织品的劳动分工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1500年之后,欧洲中心国家所致力于建立的是一个在欧洲领导下,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与以往蒙古帝国,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靠征收税赋的敛财方法不同,近代欧洲帝国所做的努力是将其殖民地的经济转化为其帝国经济的一部分。他们在那里“组建生产体系”,使其一方面成为欧洲中心国家农矿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的供应地,另一方面又成为中心国家工业制造品的市场,就像英国一方面使印度成为英国棉纺织工业的棉花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又使印度成为英国棉纺织品的销售市场;一方面使爱尔兰成为英国毛纺织工业的羊毛供应地,另一方面又成为英国毛纺织品的销售市场。其它的例子还有葡萄牙在巴西的甘蔗园和蔗糖生产基地,荷兰在东印度群岛的咖啡生产基地,以及英国在印度和锡兰的茶叶生产基地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把近代欧洲的这种殖民方式称之为“新帝国主义”,指出“虽然罗马通过掠夺,通过收集主要以粮食为形式的贡物,简单,直接地剥削其殖民地,但是他的剥削并不特别影响经济生活和结构。…传统的帝国主义包含剥削,但不包含根本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新帝国主义迫使被征服国家发生彻底的变化。”(斯塔夫里阿诺斯 1999[1982]:316)。而沃罗斯坦则把这种殖民方式称为“生产的剥削利润”,并指出只有“生产的剥削利润才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占据领先地位的唯一的坚实的基础”(沃勒斯坦 1998[1974],卷二:54)。

随着欧洲海外殖民地的不断开发和海外资源的不断涌入,一个有利于欧洲中心地区的世界贸易和国际劳动分工体系出现了:一方面金银,棉花,烟草,咖啡,蔗糖,桐油等农产品和矿产品从拉丁美洲和非洲殖民地源源流向欧洲中心地区,粮食和木材也从落后的东欧流向发达的西欧中心国家,从而节省了欧洲中心国家的土地资源,为那里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土地和劳力;另一方面欧洲中心地区的工业制造品和移民又源源不断地流向新大陆和拉丁美洲,从而进一步刺激了欧洲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并减少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在这个良性循环中,欧洲中心地区逐渐成为了全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占领着世界产业分工中技术含量和利润最高的那一部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最大受益者,为未来西方的富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种欧洲中心国家主导下的国际劳动分工,使全球经济围绕着一个中心地区向一体化趋近,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经济。

[1]原文为:“The inhabitant of London could order by telephone, sipping his morning tea in bed, the various products of the whole earth, in such quantity as he might see fit, and reasonably expect their early delivery upon his doorstep; he could at the same moment and by the same means adventure his wealth in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new enterprises of any quarter of the world, and share, without exertion or trouble, in their prospective fruits and advantages;

or he could decide to couple the security of his fortunes with the good faith of the townspeople of any substantial municipality in any continent that fancy or information might recommend. He could secure, forthwith, if he wished it, cheap and comfortable means of transit to any country or climate without passport or other formality, could dispatch his servant to the neighboring office of a bank for such supply of the precious metals as might seem convenient, and could then proceed abroad to foreign quarters, without knowledge of their religion, language, or customs, bearing coined wealth upon his person, and would consider himself greatly aggrieved and much surprised at the least interference.”(Keynes 1919:11-12)

[2]参见Blaut 1992:1-63;Frank 1998;Newitt 2005;Pomeranz 2000;Reid 1990:73-97; Wallerstein 1974,1980,1989;斯塔夫里阿诺斯1999[1982]。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他们的著作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特别是九十年代兴起的加州学派学者更是对传统的欧洲中心论进行了一系列的挑战。一些学者认为直到1800年欧洲在经济上才开始超过亚洲,但在当今国际经济史学界中,这还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

[3] 161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全部出口物价值的94%为金银,实物只占6%。从1660年到1720年间,东印度公司向亚洲输出总值的87%为贵金属(弗兰克 2000[1998]:118)。

[4]葡萄牙人对印度洋的贸易垄断始于1509。在达 伽马于1498年找到到达印度的航线后,葡萄牙人便开始在印度洋对其它商船,特别是以往曾经主载着印度洋贸易的穆斯林商船实行无情的恐怖主义打击。通过巡戈印度洋,封锁红海,控制马六甲海峡,并建立一系列的军事要塞和贸易站,葡萄牙人得以实行对印度洋贸易的军事垄断(参见沃勒斯坦 1998[1974]卷一:418-20;斯塔夫里阿诺斯 1999 [1982]: 130-38)。

[5]葡萄牙对印度洋贸易的垄断在十七世纪初遇到了荷兰人的强烈挑战,从1618年到1658年,荷兰人先后将葡萄牙人从东印度群岛,马六甲海峡,和锡兰等地赶了出去,并于1624年在台湾建立了一个基地,“从那里控制了前往中国,日本和东印度群岛的商业航线。”(斯塔夫里阿诺斯 1999[1982]:167)。同时,荷兰人还于1652年“在好望角建立了第一个荷兰前哨,扼住了同往同往东印度群岛的咽喉。”(沃勒斯坦 1997[1980],卷二:97)

[6]自1651起,英国批准了若干《航海条例》。这些条例限制任何非英国船只在英殖民地进出口商品。参见斯坦弗里阿诺斯 1999[1982]:170。

[7]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757年开始统治印度。在对印度的统治期间,英国抑制印度棉纺织工业的发展,致力于使印度成为英国棉花和茶叶的生产基地,而且同时规定印度只有进口英国的棉纺织品。

[8]原文为:“God made the land and sea, the land he divided among men and the sea he gave in common. It has never been heard that anyone should be forbidden to sail the sea.”(Reid 1990:73)

[9]关于到底有多少白银流入了中国,目前学术界的观点并不一致,这里不作赘述。上面所引用的数字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数字。

[10]原文为:“…although the Europeans were eager to purchase spices (especially pepper), silk, cotton cloth and other exotic good, they lacked the high-value products or manufactures that were in demand in the East.”

三、两次世界经济全球化2

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十八世纪欧洲主导下的世界经济体系有一个非常精辟的

描述:

“(到了十八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国际分工已大规模地完成。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种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斯塔夫里阿诺斯1999[1982]:221)

弗兰克在其后来的著作中曾将世界经济体系的存在推延到了5000年前,认为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存在了5000年,而不是500年,并且认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经济体系同样具有等级性和中心支配地区(Frank and Gills 1993;弗兰克2000[1998])。然而,弗兰克的1500年以前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等级性和所谓的中心支配地区主要是以经济分量,生产技术,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等作为指标来划分的(弗兰克2000[1998]:27)。它与1500年之后那种单个中心下,由某一地区主导支配,有着直向隶属关系的世界经济体系非常不同。在与弗兰克的辩论中,沃勒斯坦则特别强调了他所说的“现代世界经济体系”是带着破折号的,以欧洲为中心的“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比之1500年以前,有着本质上的不同(Wallerstein 1993: 294-5)。

笔者认为弗兰克在其晚期著作中所说的世界体系,其实和沃勒斯坦,阿明,还有他自己早期著作中所承认的“现代世界经济体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弗兰克所谓的“1500年以前的世界经济体系”,其实主要是指各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虽然在经济分量,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也能分出等级来,但并没有1500年以后欧洲中心地区对边缘地区的那种直接的经济参与和控制,如欧洲中心国家把美洲,非洲,和亚洲等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变成为为自己提供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生产基地的那种经济殖民关系。而沃勒斯坦和阿明等所说的“现代世界经济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经济体系中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如宗主国英国通过对其殖民地印度棉纺织业的抑制和通过政治和法律手段强迫印度只能进口英国棉布,而把印度变为英国棉纺织工业原材料棉花供应国和棉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讲,1500年之前世界各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更像德雷所说的“国际化”,而1500年之后则是在欧洲中心地区主导下的世界经济整合,也就是本文定义里的“世界经济全球化”。

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中的世界经济整合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在中国最终也被纳

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中达到高潮。中国进入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的首要特征就是生丝和茶叶等农产品和原材料的大量出口,以及洋纱洋布等外国机器制造品的大量进口。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向西方发达国家出口的产品主要以农副产品和原材料为主,而从西方进口的则主要为机器设备和工业制造品。这种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处于世界经济产业链条低端的定位,很难说跟中国近代经济转型失败之间没有关系[1]。

随着世界上的最后一个堡垒远东中国的被攻破,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基本上已覆盖全球。二十世纪初,第一次国际劳动分工基本上完成。那时黑奴买卖已经不复存在,美国也已经崛起,成为了西方中心国家中的一员。当时的世界经济格局是西方中心国家统领着世界,占据着世界经济生产链条的最高端,主要从事高技术,高利润的军工,化工材料,近代通讯和机械制造业的生产;东欧,南美洲,以及广大亚洲国家则主要从事农矿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的生产。边缘国家

向中心国家出口利润低,耗费资源的农矿产品,工业原材料和初级工业产品;中心国家向边缘国家出口利润高,技术含量高的机械设备和工业制造品。

这一经济贸易结构已与1500年前以至十六,十七世纪时的完全不同。十六,十七世纪时,欧洲还没有什么制造品可以和外面交换,而是用从美洲获得的大量白银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棉布,漆器,以及印度的棉纺织品和南亚的香料等。显然,那时候的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在技术含量高的丝绸和瓷器生产上拥有着垄断优势。然而,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初,中国已完全丧失了以往制造业上的优势,已沦为一个主要向西方国家出口生丝,茶叶,棉花,大豆,桐油等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的半殖民地国家。

图一,1500年前的世界贸易图

图二,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与其它地区的贸易图

欧洲

中国

图三,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贸易图

注:图中央红色楕园体代表欧洲

3.1. 第二次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理论争论

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中所酝酿出来的矛盾和利益冲突通过

两次世界大战的形式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彻底结束。二战之后,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是世界上两大政治军事阵营对峙的冷战时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苏东共产主义制度的相继瓦解,阻碍两大阵营经济交往,特别是优势一方资本扩张的政治障碍削除,新的一轮经济全球化重新开始。

关于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学术界有很多争论。一些学者对其予以高度的赞扬

和支持,认为它是一种由技术推动或市场引发的自发的自动的世界经济整合,在自由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它将会使所有的人受益(Friedman 1999;Wolf 2004);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它实际上是由国际大企业公司和西方政府在经济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下有意识推动的计划,凭借着市场的力量,它将会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带来的将是进一步的两极分化和国家内及国际间的利益冲突(Amin 1997;Danaher and Burbach 2000;George 2001;Hardt and Negri 2000;McMichael 2000 etc.)。还有一些学者,他们认为在一定的控制和管理下,全球化可以给人们带来益处;他们不反对当今的经济全球化,但是对靠新自由主义经济手段全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持保留或反对意见,认为仅靠市场来推动全球化是危险的,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倡导的那种金融自由化,它将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惨痛的灾难(参见Bhagwati 2004;Held 2004;Stiglitz 2002)。

不过,无论是倡导者还是批评者,大家都不否认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是在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关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在今天全球化中的正统统治地位,雅·史欧特(Jan Aart Scholte)在他的著作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描述:“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新自由主义就已经开始盛行为全球化的统治语言。大多数政府,特别是那些重要国家的政府,在过去二十多年就已经采取了一种新自由主义方向的全球化。在国际组织这方面,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经济合作组织,也是不断地把全球化和自由化联系在一起。……对新自由主义的拥护赞扬同样盈溢于商界,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和国际大公司的管理人员当中。在大众媒体中,主流电台和电视上的商业经济节目,还有主要的商业报纸和杂志如《华尔街报》和《经济学家》也一直普遍地对新自由主义政策予以支持。在校园里,不管是知名还是不知名的大学,其商业和经济学课程都在吹捧称赞全球自由市场的好处。而其它的研究人员则通过势力雄厚的研究所如华盛顿特区的国际经济研究所推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广大精英的认同下,新自由主义已成为当今全球化的正统政策。的确,新自由主义思想已经好像常识一样被人们广泛地,毫不质疑地接受,享受着从官方,到商界,到媒体和学术界的最大支持。”[2]

其实,从一开始,西方政府,以及世行,世贸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就不讳言他们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倡导和追求。此次经济全球化兴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苏东共产主义政权解体之际。对于在资本,技术和生产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苏东共产主义制度的解体无疑意味着新的投资市场和新的商品市场的涌现。正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深受英国撒切尔和美国里根政府极力推崇和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亦成为主导全球化的正统权威政策。很多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也因此把今天的全球化或称之为“Corporate Globalization 大公司的全球化”,或“Neoliberalism Globalization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或“Americanized or Westernized Globalization美国化或西方化的全球化。

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倡导曾在九十年代中期达到顶峰。“减少政府干预,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建立一个让资本和商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全球经济”几乎成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历届“八国首脑会议”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成为世行,世贸和国际货币基金等国际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所极力推广的政策建议和项目实施的方针[3]。而“反全球化”者,也理所当然地把他们的矛头直接指向“七国政府”,以及世贸,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等国际经济组织。从尤金[4],到西雅图[5],到华盛顿特区[6],到布拉格[7],到热内亚[8]…,反全球化活动家步步紧跟,不断地追随在“八国首脑会议”,和世行,世贸和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的各种会议后面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抗议。“全球化”因此也成为了一个在西方社会各界备受争议的论题。

在对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批评中,不少学者把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与1500年以来的西方帝国主义和当今世界新秩序的建立联系起来。阿明把今天的全球化称之为资本主义扩张的第三次浪潮,认为尽管其面目新颖,形式翻新,但它的目的一如既往,依然是为了控制扩大了的市场,抢劫世界资源,和对边缘国家的劳动力储备进行超强度的剥削,是一种新型的,没有殖民地的帝国主义(Amin 2001a: 11)。

把今天的全球化与帝国主义和世界霸权联系起来还有很多其他学者,如罗纳德·切尔科特(Ronald Chilcote),麦克·鲁珀特(Mark Rupert)和努曼·彻曼斯基(Noam Chomsky)等。切尔科特与阿明的观点颇为相似。他也把近代欧洲的帝国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1400-1600,欧洲从外部地区敛取原材料如黄金和白银的时期;1650-1770,欧洲强权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奴隶买卖和寻求商品的时期;1770-1870,英国失去大部分美洲殖民地后,在非洲和亚洲寻找市场的时期。他说今天的“Globalization can only be understood as a manifestation of imperialism and the devastating capitalist order.(全球化只能被理解为帝国主义和带有破坏性的资本主义秩序的一个展现)”(Chilcote 2002:81,83)。

鲁帕特则把当今的“全球化”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联系起来。他同样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对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张无限追求的结果,并在历史上曾经上演过:在历史上的全球化过程中,(强势国家的)资产阶级可以通过一种特定形式和特定内容的国际资本流动的运作,重新组织,发展和巩固他们在国内和国际上的霸权地位(Rupert 2000:42-9)。而彻曼斯基则更是把当今的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新秩序与美国霸权直接联系起来(Noam 2003)。

笔者认为,当今技术,特别是现代交通和通讯等技术的发展的确带来了一些世界各地区间和个人之间自愿自发的在文化,宗教,和经济上的交流,而且这种地区和个人间自愿的交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互利的和良性的。然而,这种因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地区间和个人间自愿平等的经济交流的增加并不是本文讨论中所定义的“经济全球化”,在本文中这种交流合作被定义为“国际化”而不是“全球化”。

如前面第一节所述,本文中所讨论的“经济全球化”是意在建立一个以一定国家或地区为主导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运动;它的关键是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依附在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上的国际不平等分配。从1500-1914年间,正是通过对全球贸易网络的控制和对国际劳动分工体系形成的主导,西欧国家在世界经济结构中建立了自己的绝对优势和主导地位。虽然两次世界大战中断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强烈冲击了1914年时的世界经济体系结构,但由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所产生出来的西方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维持至今,只是后来又加入了亚洲的日本,还有就是一战前世界体系中英国的核心地位被今天的美国所取代。

[1]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生丝生产因尼龙和人造真丝的发明所导致的欧美对生丝需求大减的衰落。

鉴于篇幅的问题,本文不作赘述。

[2]原文为:“Neoliberalism has generally prevailed as the reigning policy discourse for globalization since the early 1980s. Most governments-including in particular those of the major states-have adopted a neoliberalist orientation towards globalization over the past quarter-century. From the side of global institutions, agencies such as the IMF, the WTO and 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have continually linked globalization with liberalization...Champions of neoliberalism have also abounded in commercial circles, particularly in the financial markets and among managers of global firms. Business associations like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Employers (IOE) and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 have figured as bastions of neoliberalism. In the mass media, major business-oriented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lik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nd the

Economists have generally supported neoliberalist policies, as have business and economy programmes on mainstream radio and television. In academic quarters, conventional courses in Business Studies and Economics have extolled the virtues of global free markets from positions at renowned and obscure alike. Other researchers have promoted neoliberalist policies through influential think tanks such as the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n Washington, DC…Given this considerable hold on elite circles, neoliberablism has generally ranked as policy orthodoxy in respect of contemporary globalization. Indeed, neoliberalist ideas have held widespread unquestioned acceptance as 'commonsense'. Enjoying the strongest backing in official, business, media and academic circles, neoliberalist measures towards globalization have usually been the easiest to endorse.”(Scholte 2000:39).

[3]可参见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七国会议”,“八国会议”的内容。也可参见世行,世贸,和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网站。

[4] 1999年6月18日在英国伦敦,美国尤金和德国科隆等地爆发的“全球反资本主义大集会”,简称

J18。当时正值“八国首脑会议”在德国科隆举行的第一天。

[5] 1999年11月30日在西雅图世贸组织会议期间所爆发的大规模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简称N30。

[6] 2000年4月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反全球化大游行。

[7] 2000年9月在布拉格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期间所爆发的大规模的反全球化示威游行。

[8] 2001年7月在热内亚“八国会议”会议期间所爆发的大规模的反全球化示威游行。

四、两次经济全球化的对比

四、两次经济全球化的对比

把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与1500年到1914年的经济全球化相比,二者在形式上,特别是推动手段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在内容上,却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参见表二)。这些相似之处不光表现为国际贸易量和资本流量的大幅度增加和技术上的突飞猛进,而且更重要的表现为资本,资源,劳力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跨空间的结合。

表二,两次经济全球化几个主要异同点的比较

两次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二者全都致力于一个国际劳动分工体系

的建立和一个在这个劳动分工体系上建立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而最大的不同点则是当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开始之前,欧洲还是世界经济的边缘,并不具有经济上的优势;而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新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兴起之时,西方中心国家(西北欧,北美和日本)无论是在经济上,技术上,还是在政治,军事和文化上都已经具备了强大的优势[1]。

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中,经济生产中并不具有优势的欧洲主要是依靠坚船利炮——先是暴力的海洋贸易垄断,然后是殖民地的占领掠夺和殖民地生产基地的建立,再后来是资本投资,逐步把世界上其它地方的经济先后纳入到了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去。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国际劳动分工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暴力的殖民手段和不平等的殖民地经济政策来推动的,如大西洋三角贸易中的奴隶买卖,美洲大陆的奴隶制庄园经济,还有宗主国对殖民地制造业工业发展的抑制政策等等。而此次经济全球化则主要是靠市场的力量,特别是通过资本的自由流动,建立起一个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今天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劳动分工主要是靠国际资本流动带动下所产生的资源,劳力和技术的重新组合来推动的。

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中,资本,资源和劳力的跨地区结合主要表现为宗主国在殖民地生产基地的建立和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间“国际产业链条”的形成;前者如葡萄牙之巴西蔗糖生产基地的建立,荷兰之印度尼西亚咖啡生产基地的建立,和英国之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茶叶生产基地的建立等;后者如边缘国家之主要生产农矿产品和工业原材料,中心国家之主要生产军工武器和工业制造品的产业分工。而在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中,资本,资源和劳力的跨地区结合不光表现为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中的那种边缘国家为中心国家生产工业原材料的“国际产业链条”上的分工,如当年印度为英国棉纺织工业生产原棉,中国为欧美丝纺织工业生产生丝等,而且更重要地表现为全球范围内“产品生产流水线”上的分工。这种全球“生产流水线”式的国际劳动分工,比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中的那类“产业链条”式的国际劳动分工更具体,更深入,不光表现为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在工业原材料生产和工业制造品生产上的产业分工,而且表现为同一件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部件生产上的分工,如今天苹果电脑,惠普打印机和诺基亚手机等国际大企业公司产品在全球的“产品生产流水线”。这些高科技产品中的关键技术元件部分由发达国家自己生产,而其中低技术的附件以及最后成品的组装则在发展中国家进行。

从过去二十年来经济全球化的普遍实践来看,一是发达国家内制造工业(技术含量低,比较耗费资源和人工,且对环境污染比较厉害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典型的例子如耐克运动鞋,各种玩具,和日用化工品生产向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转移;二是发达国家内高科技产品生产中低技术零件生产和成品组装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如苹果,惠普等国际大公司在中国进行的电脑附件(键盘,鼠标等)生产和最后成品的组装,还有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国际大公司在中国进行的手机附件生产和最后成品的组装等。这两种转移所带来的国际劳动分工结果将是发达国家拥有高科技,高利润,节省资源,节省劳力,对污染环境较少的产

业,以及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部门;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拥有低技术,低利润,耗费资源,耗费劳力,并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产业,以及高科技产品中低端技术附件的生产和成品组装。这种国际劳动分工后面最重要的部分当然是利润的分配和走向。

以上这种国际劳动分工形式曾经受到很多倡导全球化的国际机构和学者的

倡导,但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质疑。德雷认为当资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时侯,“比较优势”已无关紧要,“绝对优势”将取而代之。他说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主张和促进资本的解放时,人们所忽略了的一点是“资本自由流动的一个重要结果恰恰是彻底动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因为当初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以贸易国家之间没有资本流动为假设前提的。”“当资本自由流动时,国家间的贸易其实已变成地区间的贸易”,比较优势亦无从说起[2]。

笔者对德雷这段话的理解是,比较优势是就国家之间而言的,当国家间没有资本流动时,是本国企业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进行商品生产和贸易竞争;本国企业从中获利,并通过交税和消费的方式,将这些利润留在本国。而当在资本的自由流动下,外国企业到发展中国家建厂,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进行商品生产和贸易竞争时,从比较优势中获取利润的是外国企业;流向外国企业的利润,大部分不会被留在当地国家,被用于当地国家的军事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简言之,只有当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被本国所开发利用,其所产生的利润归本国所有时,其所谓的“比较优势”才有意义。反之,当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被外国资本开发利用,其所产生的利润主要归外国所有的时候,那么,其所谓的比较优势其实已不复存在。因此,德雷认为在今天资本自由流动的经济全球化中,占支配地位的将是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已无关紧要。

同上一次经济全球化一样,这次经济全球化同样是由西方主导和推动的。如果说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中,在经济上处于劣势的欧洲是用坚船利炮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构建了自己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优势地位的话,那么今天处于优势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是不希望打破现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原有等级结构的。从经济理性的角度上讲,任何强势一方所希望的都是保持和加强而不是消弱自己的原有优势。这种保持和加强自己原有优势的理性愿望极大地影响着当今强势一方对推动经济全球化手段的抉择。因此,这次经济全球化主要是在和平的,倡导资本和商品自由流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下展开的。很多学者,包括一些对当今全球化并不反对的学者(如Bhagwati,Held和Stiglitz等),也都认为市场的力量会更倾向于优势的一方。没有关税保护的自由贸易和发展中国家中没有政府支持辅助的弱小工业无疑将更有利于资金雄厚,技术发达,产品质优一方的市场竞争。

回到论文开头所讨论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核心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全球经济整合中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的形成,以及在国际劳动分工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就像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中所产生出来的世界经济体系是一个有中心,有主导,有国际劳动分工的世界经济体系一样,这次经济全球化意在维持或建立的也是一个有中心和有边缘;,有主导和有附庸,有国际劳动分工的世界经济体系。也就是说,不同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不同地位将带来不同国家在世界资源和财富分配上的不同份额。不管世贸,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倡导全球化时如何强调全球化将会使全人类共同受益,缩短贫富国家的差距,事实是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中拥有资本的一方(资本家)将在利

润的分配上占有优势。没有人怀疑主导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是发达的西方和我们今天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等级性。

杰姆·米特曼(James Mittelman)在说到1997年福特基金会主席苏珊·白瑞斯福特(Susan V. Berresford)对全球化的定义时,特意提到虽然白瑞斯福特在定义全球化时抓住了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特征如“跨国境流动”,但却回避了全球化中的权力等级关系(Mittelman 2000: 5)。其实,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都有意无意地忽视或回避了经济全球化中的“权力等级”和“利益分配关系”。

最后,本文将以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国家美国总统布什于2006年1月31日在美国国会上所做的“国情报告”中的几句话作为结尾。

“我们将通过加强我们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构建我们的繁荣。…为了保持美国的经济竞争力,我们需要为所有美国人所制造和所种植的产品打开更多的市场。…为了保持美国的竞争力,我们首要的任务是继续在人力资本和创造力上领导世界。我们在世界上的最大优势一直是我们受过良好教育,工作刻苦,雄心勃勃的人们,而我们将要继续保持这个优势。…鼓励我们经济中的发明创造,让我们的后代有一个扎实的数学和科学基础。”[3]

英文主要参考文献

Abu-Lughod, Janet L. 1989.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The World System A.D. 1250-1350, Oxfort University Press.

Amin, Samir. 2001a.“Imperialism and Globalization”,Monthly Review, Vol.53, No.2: 6-24.

——2001b."Capitalism's Global Strategy", The Other Davos, edited by Francois Houtrart and Francois Polet, London and New York: Zed Books, p17-24.

——1997.Capitlaism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the Manage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London: Zed books.

——1977. Imperialism and Unequal Development,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4 [1970]. translated by Brian Pearce. Accumulation on A World Scale: A Critique of the Theory of Underdevelopment; London: Monthly Review Press.

Blaut, J.M. 1992. The Debate on Colonialism, Eurocenterism, and History, African World Press Inc.

Bordo, Michael D., Taylor, Alan M., and Williamson, Jeffrey G.., editors. 2003. Globaliz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Bhagwati, Jagdish. 2004. In Defense of Globaliz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vanagh, John and Mander, Jerry et al. 2002. Alternatives to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an Francisco: Berrettt-Koehler Publishers, Inc.

Chomsky, Noam. 2003. Hegemony or Survival: America’s Quest for Global Dominance, New York : Metropolitan Books

Chilcote, Ronald H. 2002. "Globalization or Imperialism?",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 Vol. 29, No. 6: 80-84.

Daly, Herman E. 1999. "Globalization Versus Internationalization", https://www.doczj.com/doc/7916826691.html,/globalforum/id4.html

Danaher, Kevin and Burbach, Roger. edited. 2000. Globalize This! The Battle Against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Corporate Rule, Copyrighted Materials.

Ferguson, Niall. 2005. "Sinking Globalization",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2005): 64-77.

——2006. "Political Risk and the International Bond Market Between the 1848 Revolution and the Outbreak of the First World War."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59, no. 1: 70-112.

——2006. “The Empire Effect: The Determinants of Country Risk in the First Age of Globalization, 1880—1913.”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66, no. 2: 283—312.

Frank, Andre Gunder. 1978. World Accumulation, 1492-1789, The Macmillan Press.

——1978. Dependent Accumulation and Underdevelopment, The Macmillan Press.

Frank, Andre Gunder, and Barry K. Gills, eds. 1993. The World System: Five Hundred Years or Five Thousand? London: Routledge.

Friedman, Thomas L. 1999. 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 New York: Farrar, Straus, Giroux.

——2005. 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Farrar, Straus, Giroux.

George, Susan. 2001. "A Short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Twenty Years of Elite Economics and Emerging Opportunities for Structural Change", The Other Davos, edited by Francois Houtart and Francois Polet, p7-16, London and New York: Zed Books.

Gordon, R. 1994. “Internationalization, Multinationalization, Globalization: Contradictory World Economies and New Spatial Divisions of Labor”,Santa Cruz: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Global Transformations.

Gunn, Geoffrey C. 2003. First globalization : the Eurasian exchange, 1500-1800, Rowman & Littlefield Press.

Hardt, Michael and Negri, Antonio. 2000. Empi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eld, David. 2004. "Globalisation: the Dangers and the Answers", https://www.doczj.com/doc/7916826691.html,/debates/article.jsp?id=6&debateId=27&art icleId

Hirst, P. and Thompson G. 1996. Globalization in Questio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Governa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opkins, A. G. 2002. Globalization in World History,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Keynes, John M. 1919.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 London: Macmillan.

McMichael, P. 2000.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A Global Perspective, Pine Forges Press.

Mittelman,James H.1996.Globalization:Critical Reflections,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0. The Globalization Syndrome: Transformation and Resista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itt, Malyn. 2005. A History of Portuguese Overseas Expansion, 1400-1668, London: Routledge

Pohl, Hans. 1990. The European Discovery of the World and Its Economic Effects on Pre-Industrial Societh, 1500-1800, Franz Steiner Verlag Stuttgart.

Raudzens, George. 1999.Empires:Europe and

globalization,1492-1788,Sutton Publishing.

Reid, Anthony. 1990.“The System of Trade and Shipping in Maritime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and the Eff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pe Route to Europe”, The European Discovery of the World and Its Economic Effects on Pre-Industrial Societh, 1500-1800, Franz Steiner Verlag Stuttgart. 73-96.

Robertson, Robbie. 2003. Three Waves of Globalization: A History of A Developing Global Consciousness, Zed Books.

Rodrik, Dani. 1997. "Sense and Nonsense in the Globalization Debate", Foreign Policy, No. 107: 19-37.

——1998. "The Debate over Globalization: How to Move Forward by Looking Backward", https://www.doczj.com/doc/7916826691.html,/~drodrik/debate2.pdf.

Rupert, Mark. 2000. Ideologies of Globalization: Contending Versions of A New World Order, London: Routledge.

Sakakibara, Eisuke. 2001. “New Globalization and A Need for Strategic Alliance”, www.map.gsec.keio.ac.jp/files/chile_mar01.pdf Stiglitz, Joseph E. 2002.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London: Penguin.

Scholte, Jan Aart. 2000. Globaliz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algrave Macmillan.

Wallerstein,Immanuel. 1993. “World System versus World-Systems: A Critique”,The World System: Five Hundred Years or Five Thousand? London: Routledge, 292-296

Wallerstein, Immanue. 1999. "Globalization or The Age of Transition?

A Long-Term View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World-System",https://www.doczj.com/doc/7916826691.html,/iwtrajws.htm.

Wolf, Martin. 2004. Why Globalization Works, Yale University Press.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优质教案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课标要求: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影响;简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和查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历程等,了解“从GATT到WTO”的过程,

围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必要性并对中国加入WTO的利与弊等问题展开讨论;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何解决经济全球化出现的问题?从多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通过了解经济区域集团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教学课时: 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发展的趋势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建议: 1、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前提,而20世纪则是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世纪。尤其是20世纪末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精选】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市场竞争中,资本和生产要素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无疑会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如任其发展,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不可忽缺的力量,世界经济对中国发展越来越重要,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在不断加深。经济的全球化给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判断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和利益关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理清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选择。另一方面要面向国际市场,趋利避害,不断调整体制机制和经济发展的策略,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一定竞争力的商品、贸易、服务、金融和科技等体系,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国民经济整体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本文就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作以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既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挑战. 一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在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被外国投资者所认识,外来投资逐年增加。到200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到7907.4亿美元,是2001 年的2倍。2007年中国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835亿美元,是83年的90.8倍,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9%.我国已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涌入有效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助推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二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加入WTO以后,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步伐,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200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21740.7亿美元,12181.2亿美元和9559.5亿美元,分别是1978年的105.3倍,124.9倍和87.8倍。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增加就业。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随着外资涌入和对外贸易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向城市转移。经济全球化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四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2007年我国签订对外技术引进合同上上万份,合同金额254.2亿美元.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渐带入国内,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同时,不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一些先进的理念也为我所用。随着信息化步伐,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了大力引进外资之外,我国政府还可以向下列哪一机构或组织贷款() A.联合国 B.世界银行 C.世贸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2015 年年4 月25 日,“高山王国”尼泊尔发生8.1 级强震,人员、财产和文化遭受了罕见的重创。尼泊尔除努力自救外,如需向国际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A B.B C.C D.D 3.一天,李文同学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中国因不满美国对中国某一输美商品大幅度提高关税,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对于世界贸易组织做出的一些分析或结论,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之一是调节国际贸易纠纷 B.世界贸易组织是要用法律规则维护国际贸易 C.世界贸易组织在解决贸易争端方面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D.世界贸易组织也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4.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5. 它提供了密切联系联邦德国与西方的最初手段,为法德永久和解奠定基础。它带来了作为共同 市 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楷模的共同机构的新形式。上述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 . 国际联盟 B . 联合国 C . 欧洲煤钢共同体 D . 欧洲联盟 6. 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 要 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 ( ) A . 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 个包括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 . 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 . 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 .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7.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 实 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材料认为( ) A . 经济全 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B . 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③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 ④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4课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Ⅱ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 南县一中李湄 课标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 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识记从关贸总协定发展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史实,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2.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和影响;理解世界贸易组 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探讨中国该如何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临的挑战。 学法指导 1.理解经济全球化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 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2.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注意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和自己的生活, 感受经济全球化,进而追溯经济全球化历程、原因和表现。 重点难点 1.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作用 2.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 1、图示法 2、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展示图片: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来自于世界70多个国家。 设问:图片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经济全球化 引入: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怎样走向高潮的? 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走向高潮的原因又是什么?今天 我们一起来探讨经济全球化。 【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第一目“经济向全球化发展”(注意“前言”、学思之窗等) A:简述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原因。 【1组学生板演预测】 (1)进程: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2)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基础和根本的动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手段);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障碍);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疏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同步练习(有答案)

《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练习 1、关贸总协定成员国最初有 A.20 B.21 C.22 D.23 2、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涉及的新议题是 ①服务贸易②知识产权③和贸易有关的投资④相互削减关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是 A.1993年1月1日 B.1994年1月1日 C.1995年1月1日 D.1996年1月1日 4、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③其成员包括中国在内④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5、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 A. 2001年11月10日 B. 2000年11月10日 C. 2001年11月11日 D. 2000年11月11日 6、1944年夏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是为了 A. 规划战后经济重建 B. 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C. 对抗社会主义苏联 D. 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 7、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B.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和国际开发协会共同构成世界银行集团 C. 成熟、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和较为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为全球资本的跨国流通准备了条件 D. 发展中国家对世界金融与贸易的走向有重大影响 8、当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的问题不.包括 A.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B.国际经济旧秩序 C.国内政局动荡 D.资源缺乏 9、2019年,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在召开,会上发表了《世界经济发展宣言》 A.中国珠海 B.中国上海 C.中国香港 D.中国北京 10、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A.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 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1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B.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C.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掠夺 D. 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12、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根本上关键是 A.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 B. 和平与发展问题 C. 第三世界贫困问题 D. 新的国际格局建立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归纳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二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在战争中遭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怀特计划”与英国的“凯恩斯计划”的提出为其提供了条件。 (2)建立过程: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苏、法、英、中等44个国家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前者在947年运行,后者在1946年开始营业。这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影响: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行;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47年10月底,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筹备委员会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该协定是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其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行国际贸易自由化。影响是: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推动了战后经济的发展;但是美国试图通过它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2)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小结:美国在战后经济实力膨胀,为操纵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先是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此后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就是美国欲操纵世界贸易,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一个缩影。 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洲联盟的建立 (1)欧盟出现的原因:①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同感,各国冲突和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和痛苦。②二站后欧洲实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一、选择题 1.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在哪个国家倡导下于哪一年在何地成立?其名称是什么?( ) A.英国、1952年、伦敦、国际贸易组织(T) B.美国、1955年、华盛顿、国际贸易组织(T) .美国、1948年、日内瓦、关贸总协定(GATT) D.英国、1947年、日内瓦、关贸总协定(GATT) 2.世界贸易组织与下列哪两个国际组织被称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 A.关贸总协定(GATT)、国际贸易组织(T) B.关贸总协定(GATT)、世界银行(RLD BANk) .世界银行(RLD BANk)、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国际贸易组织(T) 3.世界贸易组织应属于哪一类型的国际组织( ) A.区域性、专业性B.世界性、政治性 .区域性、政治性D.世界性、专业性 4.1995年11月正式运转的世界贸易组织是( ) A.以经济全球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组织 B.以区域经济集团化为基础的多边贸易组织

.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组织 D.以知识经济为载体的多边贸易组织 5.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 ) A.雅尔塔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D.维也纳体系 6.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 B.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反映了美国的意志 .加剧了大国之间的经济矛盾演变为世界性战争的可能性 D.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货币体系的特点是 ( ) A、以英镑为中心 B、以法郎为中心、以美元为中心D、以日元为中心 8.当今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主要机构是 ( ) A、国际金融公司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D.关贸总协定 9.下列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B、基本的原则是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贸易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全球化具有两重性,既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跟他们带来诸多问题。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且合理运用贸易壁垒保护国内市场,积极面对贸易全球化。 关键词贸易全球化贸易壁垒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经济发展的客观演进规律,是人类几百年来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统一大市场,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就没有生产要素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然而,全球化不仅仅具有经济意义,更具有丰富深刻的政治和文化内涵,它正在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影响着政治组织形式,影响着文化整合方式和存在形式,故而,有人称它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本文欲从世界历史进程的宏观视野初探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国界屏障弱化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市场经济本身的扩张属性,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市场经济在全球扩张、辐射提供了技术保障。超越国界的全球性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超越地理空间的信息网络扩展,使资本、技术、信息、商品和服务跨国流动,从而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流动和优化组合,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生产的效率。然而,传统意义上国界屏障作用对经济生产组织和国民的整合保护作用弱化,这不能不对国民的心理和安全意识等产生重大的影响和挑战,冲击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国家观念。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演进,近几年民族主义问题的凸现表明的就是超越国界的全球化造成了对民族国家否定的趋势,从而导致一些民族国家在全球化面前的积极回应。 现在我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国籍概念的日趋模糊化,尤其是伴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国界屏障作用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作用越来越弱,人员、资本、商品等的自由流动,以致国界逐渐失去了意义。但是,国界屏障作用的弱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历史过程,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国家间的边界仍然是国际冲突的导火线。 二、人类整体利益强化 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说是同质化过程,这种同质化首要的表现就是市场体制的全球化。现在不同制度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被纳入市场经济体制之中,由此,形成了国际性的竞争规则、国际资本、国际电子交易、世界性语言(英语充当)、世界性的交通等等,这种世界水平的经济是一种趋同力,即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的人类共同利益日益显化,它要求把人类的利益和面临的问题作为整体来审视。也因此,全球意识、世界意识、全球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确立,要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八(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第3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课标解读】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2.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 3.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2.学习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如何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 【学习过程】 【课首预学】 ■基础预学■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二战后出现,90年代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 要趋势之一。 一、经济全球化 1、进程:①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 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②二战后三大世界贸易金融支柱形成,促进了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到90年代前,是半球化 时代。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A、原因和条件:新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 动;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础。 B、表现: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加深、跨国公司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贸易全 球化(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贸易的增加,WTO运作)和资本全球化(资本的跨国流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

必修2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原因及影响 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能力目标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课教与学培养学生与时俱进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动向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国 际社会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初步懂得世界性和民 族性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如何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 三、教学方法 宗旨联系实际、分析案例、学生主导。 1、讲述法 2、问题教学法直接提问一题多式设问 3、图片及材料阅读法 4、讨论法 这些方法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有体现。 四、教学过程设计注重案例的分析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 波音公司B-747巨型喷气客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6个国家的11000家大企业和15000 家中小企业合作生产其中外国企业提供的产品重量占飞机构件总重量的70%。 老师提问以上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趋势 鉴于教材前两课未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作具体的解释教师首先从概念上解释经济全球化。全球化是指 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 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二推进新课 1、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这节子目录论述了全球化趋势的进程、原因及影响。1、全球化的进程和原因 教学设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1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及原因理清基本的知识点。然后由学生总结 老师展示相关图片显示进程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思考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

广东省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八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三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全套教案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3)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及其主要表现,知道世贸组织的由来和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相关史实,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养成与时俱进、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动向的意思; (2)引导学生解读图文材料,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理解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以及推动其发展的因素,归纳世贸组织建立的原因以及所起的作用,培养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辩证思维,形成关注人类社会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 (3)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以中国为例),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发展原因及其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难点:(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问题。 教学方法 材料研习法、问题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课:“时空观念”的基本解读 概念界定: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师:(展示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的图片及材料)近年来,有数据显示,中国赴日游客人数逐年攀升且中国内地游客为日本经济贡献了约14174亿日元(近800亿人民币),由此现象可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一种趋势?(学生:全球化)那么经济全球化的

论世界经济全球化

论世界经济全球化

论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对我国 的影响 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 [摘要]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的历史性巨大变动之中,其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就 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是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新特点 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奥多尔.拉维特 1985年在题为《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意指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 所谓经济全球化,就其本质来说是由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国际分工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开始大规模地突破国家、民族界限,各国经济逐渐融为一体的历史过程。 这个历史过程发端于地理大发现,加速于产业革命以后,战后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大范围的流动,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技术交流更为密切。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微电了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革命,社会主义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使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市场规则的全球化、金融运作的全球化、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构成了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方面。 2、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流动性和高度的开放性。这主要体现在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在世界范围的涌动日益广泛,已不可逆转。如目前世界上每天大约有60000亿美元在不停地流动。高科技和信息网络化,也支持了经济全球化的这种高度流动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由闭关自守,从不自觉到自觉地打开国门,汇入经济全球化的洪流。不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乃至最落后的国家,势必都将被经济全球化浪潮所席卷。 2.2.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渗透性和高度的互补性。这主要体现在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的时空约束减少、成本降低及资源互补,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文化等将迅速向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口家渗透,使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特征资本、知识、资源等也将在全球市场流动并趋向合理配置。这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本、知识、资源等互补,从而有助于全球化问题的缓解以及全球性行动的协调,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2.3.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集约性和高度的垄断性。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单元和行为主体跨门公司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一个跨国公司

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知识点

■第八讲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测试内容一)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建立的背景(基础):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巨大变化。 ①西欧国家实力的削弱。 ②美国经济实力的空前膨胀,成为最大的债权国。 这就为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奠定物质基础。 (2)建立:1944年,美国,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3)运行机构: ——美国取得对这两个机构的决定性控制权。 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4)主要内容: 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②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固定汇率。 (5)实质: ①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6)评价: ①积极:使国际货币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扩大了世界贸易。 ②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了解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建立:1945年,美国华盛顿,建立初期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 2、性质:它们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机构,也是联合国专门机构。 3、运行机制:投票权按认缴资金,美国经济实力强大,拥有最大投票权,从而对两个机构具有绝对控制权。 4、宗旨及主要任务: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宗旨:稳定国际货币关系; 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2)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战后欧洲经济的复兴, 后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5、标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理解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年签定) (2)三大支柱构成了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案

作者:丁晓平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八第三课经济全球 化的世界教案 课题: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简单学习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相关历史,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和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对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形成一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会从材料、图片、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掌握一定的历史思维,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通过对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的探究,把理论的知识同实际相结合,掌握从身边发现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面向世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认识现实生活中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影响以及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图示法、讲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问式导入) (展示PPT图片——入世槌) 【提问】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吗? 【学生】槌子 【教师】恩,这原本是一把很普通的木槌,但是在2001年11月10日的世界贸易组织多哈会议上,大会主席用它敲开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正是这把木 槌,在中国入世的关键时刻“一槌定音”,之后它就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了, 成为了一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木槌。 【过渡】那世界贸易组织时干什么的?它是怎么成立的?中国又是怎样加入它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介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专题八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这一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第二部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本 课的重点内容,第三部分“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本课的掌握难点。 【过渡】大家都知道,一个组织的成立,必然有着它的社会背景,那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背景。 1、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板书) (1)成立背景(板书) 【教师】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市场的形成,国家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尤其是经济上的联系,伴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迅速提高,关贸总协定(1948—1994)作为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已 经难以适应时代潮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就理所应当 了。 (展示PPT,并且链接到关贸总协定的介绍) 【提问】那它的成立时一帆风顺的吗?还是充满曲折? 【学生】充满曲折的。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三章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本章大纲: ?案例引导:坚持还是反对经济全球化?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四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案例引导: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的举措? 案例:坚持还是反对经济全球化? ?目前正值全球出现通货膨胀、经济放缓,反全球化声浪空前高涨,国际势力阴谋论滥觞,民族主义者大肆鼓吹关起门来搞发展。但是,假如让美国分裂为50个州,各自设立阻碍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进出的关卡,你认为人民的福利会得到增进吗?假如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资本市场,让GE、微软、IBM这样的企业只能在其中一个州开展业务,你认为消费者会从中得利吗?在那样一个国度里,投资、市场和贸易将大大萎缩,人民生活水平会迅速下降。甚至有的地方会变成监狱,把绝望而沮丧的人民封锁在其中------ 因此,人为割裂世界是没有意义的。经济一体化的潜力才刚刚释放,假如我们想提高各国穷人的生活水平,那就需要更多而非更少的全球市场。 ?而大多数批评全球化的人士都激烈地反对将世界连成一体的市场经济。在他们看来:支持全球市场经济的人对于大规模的贫困、悬殊的收入差距、福利国家体制的破坏、政府主权的丧失、民主制度的颠覆、人权的野蛮践踏等现象都麻木不仁。 ?那么事实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需要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够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主制度的建设?它在哪些方面需要政府的协助?全球化市场经济能够解决贫困问题吗?(参考:英马丁. 沃尔夫: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谈谈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绝不会使全球普遍富裕——张蓝予 ?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并且这些国家内的分配也不平衡。全球化对许多人已经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伤害,这些力量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导致经济波动和社会失调。——联合国2000年《千年报告》 ?尽管全球化的推动着声称全球化就像潮水上涨一样,能够托起所有船只,但是公民运动发现全球化托起的只是昂贵的游艇而已。——全球化问题的国际论坛 ?一个融入了市场的世界将对绝大多数人大有裨益——马丁.沃尔夫(2004) ?在适合的国家政策和全球政策的引导下,全球化可以成为缓解全球性贫困的一个重要力量——戈尔丁、瑞尼特。(全球化与发展问题研究)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 经济全球化就是24小时相互联系的、极度活跃的、剥夺睡觉机会的、并受电子邮件推动的世界。 ——劳克斯·施瓦布① 一、经济全球化的缘起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人类从以往各个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彼此分离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 ?最初发端于15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世界性经济危机以及联合国的成立等重大事件后,全球性社会初步形成 ?80年代,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 二、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 (一)内涵: 1、最初提出者: 一般认为,“全球化”一词最初是由经济学家T·莱维在1985年提出。他用这个词形容以前20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八) 专题八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二战以来)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里体系的建立: 背景:二战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尤其金融、经济实力)处于压倒性优势地位。 内容:①建立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货币体系。 ②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 美国主导的体现: ①美元取得了等同黄金的地位,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②美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缴的股金最多,会员国投票权与认缴股金成正比,因 而美国拥有最大的表决权和否决权。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影响:①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易误指正]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两大机构的不同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 机构。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存在,并且世界银 行的宗旨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21*cnjy*com (2)关贸总协定的签署:1947年 ①背景:二战后美国以外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实力锐减,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②目的: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更畅通地进入世界市场 ③宗旨:通过相互消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④性质:二战后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起缔约方之 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体制、 ⑤作用: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3)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适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深化探究】美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四大体现 1. 在金融方面:美国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2.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 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 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 心的国际贸易体系。3.在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4.在科技方面: 二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 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欧洲联盟:(英文名称:European Un ion ;简称欧盟(EU) 发展过程:①1967年:其前身欧共体成立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进步,虽然它对各国的影响各不相同,既有利也有弊,但从总体而言,利大于弊。 (1)经济一体化把世界紧密联结起来 经济一体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结合,形成了全球经济的有机整体,各国经济依存性增强。在这个经济有机整体中,不仅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各国间更快地流动,而且各国经济总体上的相互传动和影响也增强了。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把商品、资金和技术带到发展中国家,但也把危机和衰退转嫁给这些国家;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也对发达国家产生影响。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仅对发生危机的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波及和影响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 (2)使世界资源得以最有效的配置,提高了世界经济效益 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技术、人员等在世界范围内可以更加自由地流动,各国可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这有助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使各国要素价格的均衡化,从而使各国乃至世界总体福利水平提高。 (3)有助于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通过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关系建立起来的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它是商品交换关系突破民族、国家界限扩充到世界范围的结果。但是,世界市场的发展绝不仅仅是技术、资金、商品等物的流通的某种程度的国际化进程,它同时还突出地表现为市场经济原则的全球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市场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的、规范的市场经济的过程。只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了,一个真正意义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体系才会最终形成。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经济转型和开放的大潮,许多相对封闭的市场逐步开放或进一步加大开放的力度,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使商品、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以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优化组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这本身就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因为“世界市场不仅是同存在于国内市场以外的一切外国市场相联系的国内市场,而且同时也是作为本国市场的构成部分的一切外国市场的国内市场”。 (4)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往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一国内部进行,其代价比起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更高,且所需的时间更长。世界经济全球化刺激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使各国在更大的世界经济规模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促进技术间的转让,推动发达国家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并将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缩短了美国、日本和欧洲新兴工业经济体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和产业传递过程,使世界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