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岗前培训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

医院岗前培训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

医院岗前培训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
医院岗前培训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

XXX医院岗前培训试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三级查房中主治医师每周要对本组病员进行()和每天重点查房各()次

2、受邀科室在规定时间内会诊,急会诊随请随到,应在()分钟内到位,平诊会诊应在()小时内完成。

3、会诊单及时送交被邀科室,由该科室()或()签收登记并负责及时处理。

4、本院医生借阅病历,需本人填写借阅申请,经科主任同意,医务科审批后方可借阅,个案病例借阅最多不超过()天归还。

5、病案室按时收集并集中管理全员的住院病案资料,凡出院或死亡后病历()个工作日应收回病案室。

6、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分别在麻醉实施前、()、()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实。

7、每月应安排()次门诊疑难病例讨论。

8、诊断明确需住院治疗的急、危、重病人,必须收入住院如因本院条件有限确实需要转院的,按()制度执行。

9、医疗废物分为()、()、()、()、()。

10、《院感染管理办法》于()年()月()日实施。

11、当手部有血液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用()替代洗手。

12、职业暴露中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途径:()、()、()。

13、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10清洁切口是指手术未进入(),未进入()、()、()及()。

1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或()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12、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首选()类,心血管、头颅、胸腹壁、四肢软组织和骨科手术首选();进入消化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多用(),个别用(),肝胆系统手术选用()或()。有厌氧菌污染的肠道、妇产科等手术可加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措施包括()

A.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B.生理盐水冲洗黏膜C.挤出损伤处的血液D.消毒伤口

2、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

A 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B 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C 积极发现和治疗局部病灶

D 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E 不必特殊处理

3.手术部位感染包括()

A.表浅手术切口感染B.深部手术部位感染力C.器官(腔隙)感染D.切口脂肪液化

4.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

A.外源性医院感染B.内源性医院感染C.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染D.交叉感染

5.、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

A 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不是医院感染

B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C 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是医院感染

D 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是医院感染

6.您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用过的医用针、缝合针、备皮刀、手术刀等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容器()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黄色标志利器盒

E、以上都可投

7.院感染爆发、流行的主要途径是()

A、空气传播

B、接触传播

C、共同媒介物传播

D、以上都是

8.被病人体液污染过一次性尿布属于哪种医疗废物?()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9、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 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B 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

C 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

D 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

10、感染性腹泻诊断包括哪些?()

A 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B 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C 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

D 咳嗽、心悸、咳痰

E 慢性腹泻的急性发作及非感染性因素如诊断治疗原因、基础疾病、心理紧张等所致的腹泻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借阅病例可以拆散。()

2、进修医生、实习医生可以借阅病案。()

3、申请病历复印的申请人为保险机构的,应该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患者本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患者死亡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法定证明材料。()

4、首次病程记录是急诊手术必备的医疗文书。()

5、对有疑问的医嘱,可先执行在查清修改。()

6、术前病例讨论制度要求一般手术可以不进行相应讨论。()

7、服药注射输液的三查制度指备药前查、备药中查、用药后查。()

8、输血前经一人核对无误就可输血,并在交叉配血单上签全名。()

9、对临床、科研、教学、物价、医疗纠纷、质量检查等应按具体事宜报医务科审批后,方可进行,但所查阅的病历不能出病案室。()

10、为保证会诊质量,受邀科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安排本科室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会诊。()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首诊负责医师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2、哪些情况下需进行术前讨论?

3、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发现医疗事故或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过失行为,应如何处理?

4、医务人员锐器伤后如何处置?

5、《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上呼吸道感染的标准如何?

桐庐县中医院岗前培训试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三级查房中主治医师每周要对本组病员进行(普通查房)和每天重点查房各(1 )次

2、受邀科室在规定时间内会诊,急会诊随请随到,应在(10 )分钟内到位,平诊会诊应在(24 )小时内完成。

3、会诊单及时送交被邀科室,由该科室(值班护士)或(值班医师)签收登记并负责及时处理。

4、本院医生借阅病历,需本人填写借阅申请,经科主任同意,医务科审批后方可借阅,个案病例借阅最多不超过( 3 )天归还。

5、病案室按时收集并集中管理全员的住院病案资料,凡出院或死亡后病历( 5 )个工作日应收回病案室。

6、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实。

7、每月应安排(1-2 )次门诊疑难病例讨论。

8、诊断明确需住院治疗的急、危、重病人,必须收入住院如因本院条件有限确实需要转院的,按(转院)制度执行。

9、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

10、《院感染管理办法》于(2006 )年(9 )月(1 )日实施。

11、当手部有血液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或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替代洗手。

12、职业暴露中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途径:(皮肤刺伤)、(破损皮肤接触)、(粘膜接触)。

13、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后(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10清洁切口是指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1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12、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首选(头孢菌素类)类,心血管、头颅、胸腹壁、四肢软组织和骨科手术首选(一代头孢);进入消化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多用(二代头孢),个别用(三代头孢),肝胆系统手术选用(头孢哌酮)或(头孢曲松)。有厌氧菌污染的肠道、妇产科等手术可加用(甲硝唑)。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措施包括(ABCD )

A.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B.生理盐水冲洗黏膜C.挤出损伤处的血液D.消毒伤口

2、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ACD )

A 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B 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C 积极发现和治疗局部病灶

D 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E 不必特殊处理

3.手术部位感染包括(ABC )

A.表浅手术切口感染B.深部手术部位感染力C.器官(腔隙)感染D.切口脂肪液化

4.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AB )

A.外源性医院感染B.内源性医院感染C.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染

D.交叉感染

5.、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 C )

A 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不是医院感染

B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C 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是医院感染

D 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是医院感染

6.您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用过的医用针、缝合针、备皮刀、手术刀等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容器( D )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黄色标志利器盒

E、以上都可投

7.院感染爆发、流行的主要途径是( D )

A、空气传播

B、接触传播

C、共同媒介物传播

D、以上都是

8.被病人体液污染过一次性尿布属于哪种医疗废物?( A )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9、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D )

A 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B 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

C 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

D 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

10、感染性腹泻诊断包括哪些?(ABC )

A 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B 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C 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

D 咳嗽、心悸、咳痰

E 慢性腹泻的急性发作及非感染性因素如诊断治疗原因、基础疾病、心理紧张等所致的腹泻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借阅病例可以拆散。(×)

2、进修医生、实习医生可以借阅病案。(×)

3、申请病历复印的申请人为保险机构的,应该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患者本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患者死亡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法定证明材料。(√)

4、首次病程记录是急诊手术必备的医疗文书。(√)

5、对有疑问的医嘱,可先执行在查清修改。(×)

6、术前病例讨论制度要求一般手术可以不进行相应讨论。(×)

7、服药注射输液的三查制度指备药前查、备药中查、用药后查。(×)

8、输血前经一人核对无误就可输血,并在交叉配血单上签全名。(×)

9、对临床、科研、教学、物价、医疗纠纷、质量检查等应按具体事宜报医务科审批后,方可进行,但所查阅的病历不能出病案室。(×)

10、为保证会诊质量,受邀科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安排本科室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会诊。(√)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首诊负责医师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首诊医师的工作职责是: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2、哪些情况下需进行术前讨论?

答:对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3、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发现医疗事故或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过失行为,应如何处理?

答: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4、医务人员锐器伤后如何处置?

答:立即局部处理报告科室负责人、医院感染管理科追查暴露源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填写锐器伤登记进行暴露评估血清学检测:HBV、HCV、HIV,采取阻断感染的措施:注射疫苗、药物治疗、追踪随访等观察、监测、随访、备案

5、《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上呼吸道感染的标准如何?

答: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如有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说明: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最新岗前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2012年新进大学生岗前培训试题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2分/题,共20分) 1、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 )符合规定要求,对医院 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A、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B、手卫生、诊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 C、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 一灭菌。 D、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2、医务人员应当掌握(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要求。 工勤人员应当掌握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和消毒隔离知识,并在工作中正确运用。 A、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 B、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各项工作和控制措施 C、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工作情况 D、医院感染管理和业务技术工作 3、《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六大变化不包括( ) A、基本原则:“增加规范”和知情同意书签署的要求。 B、未增加了计算机打印病例的要求。 C、知情同意书签署的要求及对病历文书书写提出了一些细节要 求。 D、新增加急诊留观记录、有创诊疗操作记录、麻醉术前访视记录、手术安 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麻醉术后方式记录等病历文书。删除了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 4、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提供 必要的防护物品,保障( )。 A、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 B、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 C、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D、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 5、以下哪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B、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的内镜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 C、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消毒 D、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6、医院感染不包括?( ) A、在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 B、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D、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住院期间发病的感染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院感知识学习内容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内容:消毒灭菌、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 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五、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Ⅲ类:儿科病房、妇科检查室、注射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是方法剂量 基本程序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 物理消毒法——热力紫外线远红外线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喷洒、喷雾联合应用 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手的清洁与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5cfu/cm2 什么时间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分五类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损伤性医疗废物. 关于依法加强对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通知 一、按照医疗废物收集要求我院设置三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垃圾袋、黄色垃圾袋、红色垃圾袋;运送医疗废物工具应封闭符合防渗漏、防遗撒的要求。 二、医用未经污染垃圾(统一用黑色垃圾袋盛放) 如使用后的医用包装袋、纸盒、无污染的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每日由病区护工送到生活垃圾储存处,由环卫部门指定专人,运出集中处理,日产日清. 三、医用污染垃圾(统一用黄色垃圾袋盛放) 四、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医疗废物要求不得露天存放,储存时间

医院感染岗前培训试题1

2014 年医院感染岗前培训试卷 姓名专业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 分) 1、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同 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I级暴发是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U级暴发是指连续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由于院内感染 爆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导致()人身损害后果。 2、对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临床医生于()内报告至医院感染管理科。I级或II 级医院感染暴发后,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为川级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市CDC报告。 3、手卫生的五个时刻为()、()、()、()、()。 4、围手术用药时间是术前()使用抗生素。 5、减少医院院内感染最经济、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是()。 6、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7、运送医疗废物用具,使用后应在医疗卫生机构指定地点及时进行()。 8、医疗废物共分(),即()、()、()、()、()。 9、卫生部要求: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 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 10、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 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 11、用于刷手的海棉、毛刷及指甲刀等用具应当(),洗手池应当()。 12、手卫生为()、()和()的总称。 13、预防手术感染部位使用抗生素的最佳给药时间是术前()小时,如手术时间

超过()小时,可再加用一次,手术后用药一般不超过()天。 14、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次,容器每周灭菌()次。 15、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花.纱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小时。 二、是非题(每题 1 分,共10 分) 1、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2、手术器械只要进行高压灭菌,可以不用进行彻底清洗。() 3、废弃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属于感染性医疗废物。() 4、盛放生活垃圾的塑料袋为黑色,盛放医疗废物的塑料袋为黄色。() 5、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6 小时后不得使用。() 6、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 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7、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应当具备低温贮存或者防腐条件。() 8、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病例的现象。() 9、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 而采取的措施。() 10、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 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 理。()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50 分) 1、乙肝、丙肝、HIV 职业暴露后的现场应急处理原则是() A. 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清洁被污染局部 B. 污染眼部等粘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对粘膜进行冲洗 C. 存在伤口时应轻柔挤压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 D用75%的酒精或0.5%的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包扎处理 E.以上都对 2、标准预防针对体内物质的隔离预防不包括() A. 血液B体液C汗液D排泄物E分泌物 3、职业暴露后的原因有()

医师岗前培训试题和答案与解析1(新)

峨眉山佛光医院医师岗前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 分) 1、卫医政发[2010]11 号规定,新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自2010年()起施行。 A、1月1日 B、2 月1日 C、3月1日 D、 4 月1 日 2、入院记录的书写形式不包括() A. 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 B. 24 小时内入出院记录 C.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D. 24 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3、根据主诉的写作要求,下列哪项不正确() A.提示疾病主要属何系统 B.提示疾病的急性或慢性 C.指出发生并发症的可能 D. 指出疾病发热发展及预后 4、现病史内容不包括() A. 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 B. 伴随症状 C. 性别、年龄、职业 D. 与鉴别诊断有意义的阳性或阴性结果 5、患者有长期的烟酒嗜好应记录于() A. 现病史 B. 既往史 C. 个人史 D.家族史 6、疾病诊断填写顺序的原则中不包括() A、主要治疗的疾病在前,未治的疾病在后 B、严重的疾病在前,轻微的疾病在后 C、最后出院科别 的疾病在后,转科之前的疾病在前D、本科疾病在前,他科疾病在后 7、病程记录书写下列哪项不正确() A.症状及体征的变化 B. 体检结果及分析 C.各级医师查房及会诊意见 D. 每天均应记录一次 8 、患者对青霉素、磺胺过敏应记录于() A. 家族史 B. 现病史 C. 既往史 D. 个人史 9、病历书写不正确的是() A,入院记录需在24 小时内完成 B. 手术记录凡是手术者均可书写 C.接收记录有接受科室医师书写 D. 转科记录由原住院科室医师书写 10、有关病历书写不正确的是() A.首次病程由经管的住院医师书写 B. 病程记录一般可2-3 天记录一次 C.危重病人的病程需每天或随时记录 D. 会诊意见应记录在病历中 11、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由()医 师书写。 A、经治医师 B、实习医师 C、试用期医师 D、 以上均可 12、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时,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A、1 B、2 C、 3 D、5 13、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小时内完成。 A、24 B、48 C、 36 D、72 14、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应有经治医师()作病情及诊疗情况总结。 A. 每月 B. 两月一次 C. 由上级医师决定时间长短 D. 病情稳定可不做阶段小

医院感染岗前培训测试题

医院感染管理岗前培训知识测试题(2012.10.8) 姓名:成绩: 一、名称解释(25分,每小题5分) 1、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 3.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4.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5.标准预防: 二、填空:(40分,每空1分) 1、多重耐药菌目前主要指的是、、 、、 、、。 2、使用中皮肤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不得检出;使用中其它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不得检出;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cfu/g或100 cm2;不得检出。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cfu/g或100 cm;不得检出。 3、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在住院患者一览表及隔离病房门上/床头卡上粘贴隔离标识,该隔离标识为形、色。首选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房间。隔离病

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隔离。 4、发现医院感染疑似病例应由在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5、普通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区等,消毒后空气的细菌总数≤cfu/(15min??9cm平皿),物体表面≤cfu/ cm2。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注射室、治疗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急诊科、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感染性疾病门诊及其病房等,消毒后空气的细菌总数≤cfu/(5min??9cm平皿),物体表面≤cfu/ cm2。 6、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cfu/ 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cfu/ cm2。 7、均为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监测和响应单元,均负有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监测义务和积极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的责任。 8、科室发现医院感染疑似暴发或暴发事件应报告。经调查证实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h 内上报高新区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市卫生局医政科、市CDC 疾控科。发生以下情形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在内上报高新区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市卫生局医政科、市CDC 疾控科。①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②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③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9、任何地方、物体表面污染的血液、体液应后再做清洁处理。 10、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cm。;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点,即、两端各距墙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 三、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 1、多重耐药菌定植者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2、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3、卫生手消毒可以采用含氯制剂或碘伏消毒剂浸泡双手。 4、医院各科室和医务人员遇发生或可能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或潜在隐患时应24h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新完整版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新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内容:消毒灭菌、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 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五、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Ⅲ类:儿科病房、妇科检查室、注射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是方法剂量 基本程序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 物理消毒法——热力紫外线远红外线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喷洒、喷雾联合应用 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手的清洁与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什么时间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分五类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损伤性医疗废物。 关于依法加强对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通知 一、按照医疗废物收集要求我院设置三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垃圾袋、黄色垃圾袋、红色垃圾袋;运送医疗废物工具应封闭符合防渗漏、防遗撒的要求。 二、医用未经污染垃圾(统一用黑色垃圾袋盛放) 如使用后的医用包装袋、纸盒、无污染的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每日由病区护工送到生活垃圾储存处,由环卫部门指定专人,运出集中处理,日产日清。 三、医用污染垃圾(统一用黄色垃圾袋盛放) 四、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医疗废物要求不得露天存放,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

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试题

医院医务人员岗前培训考试科室:姓名:得分:疗活动中用过的医用针、缝合针、备皮刀、手术刀等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容器( D )一、不定项选择题( 2 分/ 题,共20 分) 1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 C ),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A 、一年 B 、半年 C 、三个月至六个月 D 、两年 2 、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不按照规定报告的,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怎样的行政处罚?(ABCD A、警告B、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 C 、情节严重的,给予吊销其执业证书 D 、行政处分。3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现实意义有(ABC) A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转变社会风气的需要医德医风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在医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B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医疗卫生事业的经济基础,它决定着医院办院的方向 C 、加强医德医风 建设,是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努力培养一支技术精湛、医德端正、医风高尚的医疗卫生队伍,筑起廉政廉医的防线,是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D 、加强 医德医风建设,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4 、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哪些规则:ABCDE A、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B、处方限于一名患者 的用药。C、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D、称应 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E 、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5 、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AB ) A 、外源性医院感染 B 、内源性医院感染 C 、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染 D 、交叉感染6 、医师出现下列何种情形之一的,其处方权将由其所在医疗机构予以取消。(A B C D ) A 、被责令暂停执业或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 B 、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 C 、不按 照规定开具处方或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D 、因开具处方牟取私利的。 7、您在日常医 A 、黄色垃圾袋 B 、黑 色垃圾袋 C 、红色垃圾袋 D 、黄色标志利器盒 E 、以上都可投8 、下列情 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D ) A 、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B 、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 C 、婴儿 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 D 、住院中由于治 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9 、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原则的是:( D ) A. 病 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 格指征量应用 D.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10 、青G过敏病人,G( +) 菌感染可换用:( A ) A 、红霉素 B 、庆大霉素 C 、羧苄西林 D 、氨苄西林 E 、头孢菌素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 、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住院医师对所管的病员每日至少查房(2)次。 2 、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记录时间 应当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 2 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 5 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3 、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实。 4 、医疗废 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5、执业医师法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6 、当出现医院 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 小时内)报告医

医院新进人员岗前培训结业考试试题

医院新进人员岗前培训结业考试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 、、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2、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危急重症患者时,有、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3、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每年的学分不得低于学分,县级单位人员Ⅰ类学分每年不少于学分。 4、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5、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是。 6、发展党员工作遵循“、、、 ”的方针。 7、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来院的第二年应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后即认定为职称。 8、获得初级职称后,晋升中级职称所需时间:硕士研究生、本科、大专分别为被聘任为初级职称后年、年、年。 9、《》是连续记载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的有效证件,也是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证件之一。

10、年度考核分为、、、不合格。 11、职工休事假,在1天内,由批准,超过2(含)需打报告,科室、人事科、分管领导签意见,人事科备案,每天扣10元工资。 12、五险一金:是指、、、 、。 13、平诊患者入院后,经治医师应及时(小时内)查看患者、询问病史、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处理医嘱。急诊患者应在5分钟内查看并处理患者,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原则上应在小时内完成,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完成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4、新入院患者,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查房记录,一般患者每周应有1-2次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并加以注明。 15、重危患者的病程记录天记录1次,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对病情稳定患者至少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16、出院病历一般应在天内归档,特殊病历(如死亡病历、典型教学病历)归档时间不超过天,并及时报病案室登记备案。

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试题

医院医务人员岗前培训考试科室:姓名:得分: 疗活动中用过的医用针、缝合针、备皮刀、手术刀等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容器( D )一、不定项选择题(2分/题,共20分) 1、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 C ),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A、一年 B、半年 C、三个月至六个月 D、两年 2、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不按照规定报告的,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怎样的行政处罚?(ABCD) A、警告 B、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 C、情节严重的,给予吊销其执业证书 D、行政处分。 3、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现实意义有(ABC) A、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转变社会风气的需要医德医风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在医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B、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医疗卫生事业的经济基础,它决定着医院办院的方向 C、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努力培养一支技术精湛、医德端正、医风高尚的医疗卫生队伍,筑起廉政廉医的防线,是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D、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4、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哪些规则:ABCDE A、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B、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C、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D、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E、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5、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 AB ) A、外源性医院感染 B、内源性医院感染 C、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染 D、交叉感染 6、医师出现下列何种情形之一的,其处方权将由其所在医疗机构予以取消。(A B C D ) A、被责令暂停执业或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 B、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 C、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或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D、因开具处方牟取私利的。 7、您在日常医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黄色标志利器盒 E、以上都可投 8、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D ) A、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B、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 C、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 D、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 9、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原则的是:( D )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量应用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 10、青G过敏病人,G(+)菌感染可换用:(A ) A 、红霉素 B、庆大霉素 C 、羧苄西林 D 、氨苄西林 E 、头孢菌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住院医师对所管的病员每日至少查房(2)次。 2、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3、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实。 4、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 5、执业医师法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6、当出现医院

医院岗前培训试题及答案

XXX医院岗前培训试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三级查房中主治医师每周要对本组病员进行()和每天重点查房各()次 2、受邀科室在规定时间内会诊,急会诊随请随到,应在()分钟内到位,平诊会诊应在()小时内完成。 3、会诊单及时送交被邀科室,由该科室()或()签收登记并负责及时处理。 4、本院医生借阅病历,需本人填写借阅申请,经科主任同意,医务科审批后方可借阅,个案病例借阅最多不超过()天归还。 5、病案室按时收集并集中管理全员的住院病案资料,凡出院或死亡后病历()个工作日应收回病案室。 6、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分别在麻醉实施前、()、()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实。 7、每月应安排()次门诊疑难病例讨论。 8、诊断明确需住院治疗的急、危、重病人,必须收入住院如因本院条件有限确实需要转院的,按()制度执行。 9、医疗废物分为()、()、()、()、()。 10、《院感染管理办法》于()年()月()日实施。 11、当手部有血液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用()替代洗手。 12、职业暴露中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途径:()、()、()。 13、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10清洁切口是指手术未进入(),未进入()、()、()及()。 1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或()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12、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首选()类,心血管、头颅、胸腹壁、四肢软组织和骨科手术首选();进入消化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多用(),个别用(),肝胆系统手术选用()或()。有厌氧菌污染的肠道、妇产科等手术可加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措施包括() A.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B.生理盐水冲洗黏膜C.挤出损伤处的血液D.消毒伤口 2、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 A 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 培训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岗前培训资料 医院感染与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第一节职业风险与防护 预防血源性感染,对医务人员,我们很落后,理念太落伍,基础太薄弱,行动太滞后。 1.1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1.1.1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1.1.2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1.1.3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1.2标准预防措施 1.2.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1.2.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

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1.2.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1.2.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1.2.5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 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之。 1.2.6环境控制:保证医院有适当的El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地消毒床单、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单位设备、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 1.2.7被服: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在某种意义上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和污染衣服,应避免扰动,以防微生物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1.2.8职业健康安全是标准预防保护医护人员重要措施,其包括以下内容。 (1)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借助其他器械设备,避免双手直接接触针头,并有准备、有计划地保护针套或去除针头。(2)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应弃于耐刺之硬壳防水容器内,且该容器应放在方便使用的地方。(3)在需要使用口对口呼吸

医院感染岗前培训测试题

大塘公立中心卫生院 医院感染管理岗前培训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30分,每小题2分) 1、输液输血器材、注射器、针头、导尿管、活检钳等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严格灭菌。 2、不发烧的普通感冒是医院感染。 3、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应按清洗——消毒——灭菌的步骤处理。 4、六部洗手法搓手时间应不少于15秒。 5、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移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6、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属于感染性废物。 7、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可使用。 8、导尿管不慎脱出,应当立即插好导尿管。 9、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10、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属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1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措施之一。 12、血压计袖带、压脉带、听诊器、床头柜、床单等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需按时清洗干净,用低效消毒方法即可,有污染时采取高水平消毒。 13、无菌棉签须注明开启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14、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 而采取的措施. 15、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二、单选题(25分,每小题分) 1、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械、输血器按医用物品的危险度应属于哪一类() A.高度危险用品 B.中度危险用品 C. 低危险用品 2、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械、输血器选择哪一水平的消毒灭菌方法() A.灭菌 B.高水平消毒 C.中水平消毒 D.低水平消毒 3、使用中的皮肤消毒剂最好采用小包装,要求启开后不超过几天。() A、1d B、2d C、3d D、7d 4、您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用过的医用针、缝合针、备皮刀、手术刀等锐器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容器或垃圾袋()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 主讲人:XXX 课目: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目的:通过学习了解,使我们对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有所了解,为以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 一、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二、感染源 三、传播途径 四、医院感染的控制 五、标准预防 六、医疗废物 七、职业暴露 一、什么是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一)哪几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标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枣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二)医院感染的危害有那些 对患者来说可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另外的感染导致健康损害、躯体痛苦甚至残疾或死亡,同时医疗费用增加;对医院来说也会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医院形象的损害、发生医疗纠众等使医院的社会效益降低;同时包括住院时间延长导致的医院床位周转率下降、对医务人员造成思想上的负担和压力、医护人员工作量特别是无效劳动增加等。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机制。 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有三个要素,即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我们也称它们为医院感染的感染链。当三者同时存在,并有互相联系的机会,就会引起医院感染。 二、感染源 (一)外源性感染 病人在医院内从他人(病人或工作人员)外获得的感染也叫做交叉感染,如普通儿科误收麻疹、水痘,就可引起麻疹、水痘在病房传播引起其他小孩感染。 (二)内源性感染 感染源来自病人自身也可称为自身感染。在医院感染出现以前,病人本身已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当病人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则易引起感染。 (三)环境储源

新护士岗前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29641

新护士岗前培训考试习题 姓名: 一、填空题: 1、三查十对是:、、、、、、、 、、一注意是:。 2、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3个基本条件 3、敷料、器械的清点由________和_______在手术开始前和_______、________ 三次清点并签名。 4、洗手液洗手法分为_____步,每个步骤不得少于____次,而搓洗时间不少于______ 。 5、术前常规禁食____小时,禁水_____小时。开腹术后待_________恢复后开始进流质 饮食。 6、未经使用的无菌包有效期为______。打开包后的干筒持物钳应当_____更换。而无菌 持物钳只能夹取_______不可夹取_________;更不能用于_________。 7、输血前要经两人查对,并在_______和_______上都签名。库存血取出后,____内给 病人输入,避免放置过久,使血液变质或污染。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先观察______。 无不良反应后再调至要求速度。血液输完后血袋应低温保存____小时备查。 8、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应在_______小时内报告医院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突发公共 事件则应在_________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9、正常瞳孔的直径为_________,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二、是非题: 1、静脉输液压脉带扎在穿刺部位上6cm处,静脉留置针穿刺应扎在10cm处() 2、腹部CT检查前,禁食禁水8小时小时,最好下午空腹检查() 3、在使用氧气应做到“五防”:即防火、防震、防热、防油、防空,当氧气表显示5kg/cm2 压力时,应立即更换() 4、PPD实验:取PPD0.1ml,即5IU在前臂屈侧中部作皮内注射,24--48小时后 观察结果() 5、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最可靠的方法是指示卡监测法() 三、选择题: 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出现于生后()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2)88375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三、医院感染爆发 是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象。 四、医院的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五、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Ⅲ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是方法剂量 基本程序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 物理消毒法——热力紫外线远红外线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喷洒、喷雾联合应用 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手的清洁与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 全球洗手日:每年10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倡导号召全世界各国从2008年起,每年10月15日开展用肥皂洗手活动,呼吁全世界通过“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到传染病。 第三届“全球洗手日”主题:“正确洗手,‘手’筑健康”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5cfu/cm2 什么时间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各级各类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内容

各级各类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培训大纲和主要内容 一、临床医生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 (一)、基本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等。 2.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 3.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要求诊疗活动中能规范执行个人防 护,发生职业暴露时能正确进行处置。 4.标准防护与手卫生,要求诊疗活动中能不断提高手卫生依 从性。 5.医疗废物管理,要求正确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发生外溢 时能正确处置。 (二)、重点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监测,要求能够发现感染病 例并上报。 2.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要求诊疗活 动中能遵守并落实相关要求与操作。 3.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与运送、本院或本科室的主要目标 菌耐药率情况、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要求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提高标本的送检率,并能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杜绝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4.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抗感染治疗新进展,要求外科医生掌 握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特殊使用药物的管理。 5.重点环节相关感染的防控措施,包括呼吸机、中央导管插 管、导尿管、手术及其他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 6.重点部门防控措施,包括各类ICU、各类手术室、血液净 化室、内镜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新生儿科等部门,建议单独对各部门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7.医院感染暴发和处理步骤,要求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的预警 与发现,了解处理流程,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控措施。 二、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 培训大纲和主要内容 全院护理人员包括正式上岗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 (一)、基本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等。 2.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 3.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要求诊疗活动中能规范执行个人防护,发生职业暴露时能正确进行处置。 4.标准防护与手卫生,要求诊疗活动中能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5.医疗废物管理,要求正确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发生外溢时能正确处置。 (二)、重点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监测,要求能够发现感染病 例异常指征并及时告知相关医生。 2.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要求诊疗活 动中能遵守并落实相关要求与操作。 3.消毒灭菌器械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规范使用。 4.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与运送,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 防与控制措施,要求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杜绝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5.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合理给药与毒副反应。 6.重点环节相关感染的防控措施,包括呼吸机、中央导管插 管、导尿管、手术及其他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 7.重点部门的防控措施,包括各类ICU、各类手术室、血液 净化室、内镜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新生儿科等部门,建议

各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相关内容

2017年各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相关内容 一月份: 1、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2、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消毒(disinfection):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4、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5、什么是斯伯尔丁分类法? 6、什么是高度危险性物品? 答: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7、什么是中度危险性物品? 答:与完整黏膜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液,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理、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8、什么是低度危险性物品? 答: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二月份: 1、什么是高水平消毒? 答: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2、什么是中水平消毒? 答: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达到中水平消

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3、你能区分清洁剂、消毒剂和灭菌剂吗? 答:清洁剂: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如洗手液、洗衣粉、洗衣液、多酶洗液等。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分为高水平消毒剂、中水平消毒剂、低水平消毒剂。 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如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4、高、中、低度危险性物品分别适合何种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答: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中度危险性物品,应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5、物品受到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污染时,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答: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 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6、对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其消毒或灭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使用后应先进行清洁,再消毒或灭菌(但不适用于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