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知识

国学知识

国学知识
国学知识

国学常识题

1942年7月,西南联大举行中文系招收三年级转学生考试,闻一多先生负责“国学常识”的命题。王瑶先生至今保存有当年油印的试题:一.下列十个名词是否都是《易经》的卦名?请将误列的指出来:蒙萃既畜大过谦济盈丰归妹苞

二.下列五篇《尚书》那几篇是今文?那几篇是古文?尧典益稷张獒金滕君牙

三.下列十篇《诗经》中那几篇是“有其义而亡其辞”的“笙诗”?鹿鸣白华华黍南山有台由庚崇丘鹤鸣鱼丽南亥由仪四.下列五篇《礼记》,那几篇属于《大戴》?那几篇属于《小戴》?深衣曾子立事内则帝系姓仲尼燕居

五.下列《春秋》十二公的次序是乱的,试依时代先后用数目字标出来:隐公昭公僖公宣公文公成公哀公桓公襄公定公庄工闵公

六.《史记》一百三十篇是如何分配的,试分别填注出来:本纪()篇书()篇表()篇世家()篇列传()篇

七.《水经注》是郦道元作的呢?还是他注的?如果是他注的,那末,原作者是谁?

八.杜佑《通典》和马端临《文献通考》体例是否一样的?郑樵《通志》和他们有甚么不同?

九.二十五史中,表和志不具备的是那几史?

十.《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说的诸子六家是那六家?《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是那十家?《荀子?非十二子篇》所“非”的是那十二子?十一.下列各条那几条是惠施之学?那几条是公孙龙之学?白马非马指不至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难三足丁子有尾今日适越而昔来

十二.下列各条著者和书名有错误吗?请指出来:陆法言《广韵》许慎《说文解字》张揖《广雅疏证》贾谊《新语》陆贾《新语》扬雄《法言》仲长统《昌论》荀悦《申鉴》王符《潜夫之言》

十三.下列各条学派传承有错误吗?请指出来。周敦颐是陈摶的弟子程颐是欧阳修的弟子朱熹是李侗的弟子徐爱是王守仁的弟子

颜元是李塨的弟子曾国藩是倭仁的弟子

十四.下列各篇《楚辞》,那几篇是属于《九歌》的?那几篇是属于《九章》的?湘君悲回风国殇少司命橘颂怀沙礼魂惜颂哀郢东君

十五.下列各篇乐府,那些篇是汉乐府?那些篇是晋南北朝乐府?团扇郎华山畿蒿里梁甫吟欢闻变上之回前溪乌生八九子乌夜啼阿子

十六.下列各家,那几个是初唐诗人,那几个是盛唐诗人,那几个是中唐和晚唐诗人?王昌龄贾岛宋之问李白杜牧王绩王维元稹元结罗隐

十七.下列各家的文学渊源有错误吗?请指出来:李翱学古文于韩愈黄庭坚学诗于黄庶曾几学诗于韩驹李后主学词于冯延巳曾国藩学古文于姚鼐梁启超学诗于黄遵宪

十八.试注明下列各杂剧传奇的作者及其时代: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东堂老劝破家子弟绣襦记还魂记燕子笺长生殿桃花扇南西厢十九.注出下列各韵书的部数:切韵()韵广韵()韵集韵()韵五音集韵()韵平水韵()韵韵府群玉()韵洪武正韵()韵中原音韵()韵中华新韵()韵)

二十.注出下列各家所分的古韵部数:顾炎武()部江永()部戴震()部段玉裁()部江有诰()部孔广森()部王念孙()部夏炘()部黄侃()部

二十一.指出下列各书的著者:仓颉篇急就篇训纂篇方言释名玉篇类篇字汇经籍籑诂

二十二.注明下列各字在六书中属于那一类?马鼠鸡犬牛上下一二三江河日月星令长武信义

国学社

国学知识竞赛策划书范文(精选3篇)

国学知识竞赛策划书范文(精选3篇) 国学知识竞赛策划书范文(精选3篇) 时光匆匆,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希望,新的工作内容和目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策划书吧。拿起笔的时候却发现不知道写什么,以下是WTT精心整理的国学知识竞赛策划书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学知识竞赛策划书1 活动引言: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升我院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广大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学院团委决定举办“迎国庆”国学知识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品鉴经典传承文明 二、主办:院团委、学生会 承办:社团部 三、活动对象:学院全体在校生 四、时间: (二)决赛:待定 五、地点:仓山校区

六、参赛方式: (一)采取团体赛方式,各支部自由组队,每队3人。 (二)各支部负责登记参赛队员名单并确定后于9月28日前统一将报名表交至社团部吴文泉同学(1#516)处。 (三)此次竞赛共分两轮: 1、淘汰赛:各个支部代表一起参加“国学知识竞赛笔试”,取各支部代表队成员的成绩平均分在前8名的代表队进入总决赛,若存在2支以上队伍(包含2支)并列第8名,则只取前7名进入决赛; 2、决赛:进入总决赛的代表队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决赛时的队伍序号,决赛代表队同时参加竞赛,当场决出前三名获奖代表队。 七、有关要求: (一)各支部要高度重视国学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参加,及时关注学院关于此次活动的后续公告。 (二)各支部限报一支队伍参赛,确定参赛人员并发送报名表后不得擅自更换,否则将取消支部参赛资格。 (三)此次竞赛取前三名支部代表队,由学院颁发奖状。 (四)本次若有未尽事宜,将及时完善并公布。竞赛规程及报名表将另行通知,其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 八、联系人:杨茜

中考必须会的国学知识

文化常识 o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o三国:魏、蜀、吴。 o“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o“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o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o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o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o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o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o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o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o《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o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o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o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o“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 指《诗》《书》《礼》《易》《春秋》。 o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o五金:金、银、铜、铁、锡。五味:酸、甜、苦、辣、咸。五行:金、木、水、火、土。 o“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o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o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o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经典国学常识

经典文学常识 1.【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yín)虎、卯兔、辰(chén)龙、巳(si)蛇、午马、未羊、申猴、酉(you)鸡、戌(wu)狗、亥(hài)猪 2.【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3.【四大名绣】 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4.【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5.【四大名花】 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6.【四大发明】 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发明者无记载) 7.【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8.【四书】 《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9.【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0.【八股文】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11.【六子全书】 《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12.【汉字六书】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3.【书法九势】 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4.【竹林七贤】 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5.【饮中八仙】 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16.【蜀之八仙】 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17.【扬州八怪】 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18.【北宋四大家】 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19.【唐宋古文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35个重点小学生必背国学常识汇总

135个小学生必背国学常识汇总小学生必背的35个成语故事和100个国学常识。 35个经典成语故事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4、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6、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7、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8、三顾茅庐(刘备)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9、孺子可教(张良)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10、四面楚歌(项羽)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11、投笔从戎(班超)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

国学知识

本文总结了200个关于国学的知识。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A、月亮 B、姻缘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 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A)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初中国学知识.

。。。。。。。。。。。。。。。。。。。。。。。。。。。。。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 C)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大学》 2.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 A) A.文章书画稿费 B.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D.清洗毛笔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D ) 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 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 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 A)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D.门 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6.“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C.双手交叉 D.左手在上 7.“豆蔻”是指女子(A )岁,“弱冠”是指男子()岁: A.13岁、20岁 B.13岁、16岁 C.15岁、20岁 D.16岁、13岁 8.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C.奸诈阴险 D.卑鄙无耻 9.中国传统习俗中,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B)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10.“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B )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11.近日,李先生收到陈先生的一份请帖,上写为了庆祝“弄璋之喜”,陈先生的喜事是(C ) A.新婚大喜 B.乔迁新居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12.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C ) A.法律条文 B.美德善行 C.圆规曲尺 D.道德准则 13.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14.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A)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C.10米 D.30米 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是指(A )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16.《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A )季节的景象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7.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

国学常识100题及答案

国学常识100题 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什么? A.《金陵记》 B.《石头记》 C.《西厢记》 D.《紫钗记》 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珠江 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 A.元好问 B.柳永 C.晏殊 D.李煜 4.孟子说: “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 乐”之列?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C.乡人无不称其善也。 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 A.扁鹊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6.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A.8条 B. 10条 C.15条 D.22条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代 的是什么? A.月亮 B.姻缘 C.人名 D.地名 8.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什么? A.新婚

B.搬家i B.房屋 C.酒 D.庄稼 10.“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 行拱手礼时应该怎么样?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C.双手交叉 D.双手相握 11.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什么?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C.刚正沉稳 D.忠厚老实 答案:1-6BBACC A 7-11ACCA 12.“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A.十五岁 B.二十岁 C.十六岁 D.十八岁 1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文章 B.书法 C.绘画 D.刀工 1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完整的诗? A.300首 B.305首 C.350首 D.500首 15.《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 A.孙武 B.孙膑 C.孙权 D.孙良 2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 A.李商隐 B.骆宾王 C.王昌龄 D.李贺

国学基础知识

国学基本知识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五谷】稻、黍、稷、麦、豆 【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 【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五彩】青、黄、赤、白、黑 【五音】宫、商、角、徵、羽 【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 【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四大名楼】中国四大名楼是指岳阳楼(湖南岳阳)、滕王阁(江西)、黄鹤楼(湖北武昌蛇山)、蓬莱阁(烟台市)。另一说是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越王楼。还有一说法是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 关于四大名楼的名诗-----------岳阳楼--------- -- 1.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 --《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唐. 曹邺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登岳阳楼》唐. 杜甫

经典国学知识专题讲座(练习题) (14)

经典国学专题知识讲座活动(试题)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D、歧黄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句诗描写的是()的景色。 A、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B、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C、山东济南大明湖 D、江苏苏州沧浪亭 3、下列诗人中,哪位是女性?() A、李商隐 B、李清照 C、刘禹锡 4、宣纸得名于它的:() A、用途 B、材质 C、产地 D、使用人群 5、“世外桃源”出自于下列哪部作品?() A、《饮酒》 B、《归园田居》 C、《归去来兮辞》 D、《桃花源》 6、“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出自《诗经》的() A、《斯干》 B、《柏舟》 C、《丞民》 7、“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是描写《红楼梦》

中的哪一个人物() A、林黛玉 B、薜宝钗 C、王熙凤 D、贾探春 8、民间故事、古典小说往往歌颂浪漫的爱情故事。下列有关人物、情节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薛丁山征西》叙述大唐公主樊梨花才貌双全,以抛绣球的方式招薛丁山将军为驸马。 B、“梁祝故事”叙述梁山伯、祝英台由同窗结为夫妻,却因家长反对而被迫离异,双双殉情化蝶。 C、《白蛇传》叙述蛇精白素贞化为美女,下嫁许仙,后与法海和尚斗法,水漫金山寺,遂遭囚禁于雷峰塔下。 D、《红楼梦》叙述贾宝玉与表妹林黛玉真心相爱,却因王熙凤、薛宝钗两人连手施计,挑拨离间,致使宝、黛情海生变,黛玉终忧愤成疾,香消玉殒,宝玉则看破红尘,修道成仙。 9、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诗中的顶峰”的诗歌作品是:() A、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B、杨广《春江花月夜》 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D、李白《蜀道难》 10、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11、下列哪个不属于西湖十景() A、三潭印月 B、苏堤春晓 C、平湖秋月 D、风花雪月 12、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在《史记》中被记在了哪种体例里?() A、表 B、本纪 C、世家 D、列传 13、“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 A、朱淑真 B、秦良玉 C、李清照

最新100个国学常识知识点

1.“一”型测试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的《史记》。 4.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5.“天下第一行书”指(王羲之)的《兰亭序》。 6.“天下第一关”指(山海关)。 2.“二”型测试题 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8.“二陆”指西晋文学家(陆机)和陆云。 9.书法史上的“二王”指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 10.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 11.“二程”指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程颐)兄弟。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13.“二拍”指明末(凌濛初)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二乔”指(三国)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3.“三”型测试题 15.“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曹丕 )、曹植。 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 )与子苏轼、苏辙。 17.“三袁”指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袁宏道 )、袁中道三兄弟。 18.“三玄”指《周易》、《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穀梁传》。 20.“三吏三别”指唐朝杜甫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六篇。 21.“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22.《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关羽 )、张飞。 23.“三皇”通常指伏羲、(燧人 )、神农。 24.“三教”指儒教、(道教 )、佛教。 25.“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 )、夫为妻纲。 26.“三才”指天、地、(人 )。 27.“三牲”指用于祭祀的牛、羊、(豕 )。 28.“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 29.“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封建科举考试(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0.殿试三鼎甲:指状元、榜眼、(探花 )。 31.“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 32.“江南三大名楼”指湖北武汉的(黄鹤楼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4.“四”型测试题 33.“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 34.“北宋文坛四大家”指黄庭坚、(欧阳修 )、苏轼、王安石。 35.诗歌史上的“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指陆游、(杨万里 )、范成大、尤袤。 36.“苏门四学士”指得到苏轼培养、奖掖和荐拔的北宋文学家(秦观 )、黄庭坚、晁补之和张耒。

国学知识竞赛题(答案)

国学知识竞赛题 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A) A诗经 B唐诗三百首 2、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是:(B) A郭沫若 B艾青 C郁达夫 D朱自清 3、李白的诗风是(B) A沉郁、雄浑 B豪迈、奔放 C通俗、易懂 D狂傲、不训 4、标志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最高成就的作家是(A) A苏轼 B王安石 C范仲淹 D欧阳修 4、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B) A谢灵运 B陶渊明 C王维 5、先秦两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的是(B) A<<左传>> B<<史记>> C<<国语>> D<<汉书>> 6、<<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C) A断代史 B编年体 C纪传体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D )。 A、射 B、御 C、礼 D、经 8、科举制,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9、“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李清照 10、“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11、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c) A、岳麓书院 B、嵩阳书院 C、集贤书院 D、白鹿洞书院 12、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A) 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 13、一提到书法中的草书,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下列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 B ) A、自叙帖 B、自言帖 C、中秋帖 D、黄州寒食帖 14、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15、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C ) A、李商隐 B、李贺 C、李白 D、李煜 16、“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C )

2020年国学经典知识竞赛决赛必考点汇总(经典)

2020年国学经典知识竞赛决赛必考点汇总(经典)经典部分 1.巧言令色,鲜矣仁。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必为甚。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7.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0.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3.大成若缺,其用不蔽。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不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4.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即以与人,己愈多。 1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6.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17.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 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9.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坚信万物的和谐,相生相克。 2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21.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 2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4.天下莫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也。 2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7.古代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 28元气指人体维持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元气在胚胎时已经形成,藏于肾中,与命门有密切联系。 29.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 30.人中位于鼻下,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 31.望诊: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排泄物、小儿指纹等的异常变化,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 32.望,闻,问,切,是中医四种不同的诊察疾病的方法和手段,是辨证施治的前提与依据. 33.药性,分寒、热、温、凉,古称“四气”。 34.中药计量单位:1两(古16进位制)=30克、1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小学生必备的课外知识、国学知识

小学生必备的课外知识汇总! 1、我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是诗歌。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集中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它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其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3、文学史上"风骚"并称,其中"风"指国风、“骚"指离骚 4、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5、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黄帝内经》。 6、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历史的国家,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人们称为“四书”的著作,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句话出自《诗经》。 7、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三曹”和“七子”成就很高, 其中“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 8、在中国文学史上,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是陆游;唐代最著名的三大诗人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素有诗仙和诗圣美誉的是李白和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杜甫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名句。 9、岳飞原《满江红》中写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后面的一句诗句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0、“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原诗《题临安邸》中的下句是:西湖歌舞几时休;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的下一句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中的最后一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中国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四大民间传说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与织女》和《孟姜女》;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赵飞燕。

国学基础知识大全(全新整理)

word 国学1 (一)常见借代词语 桑梓家乡汗青史册 桃李学生伉俪夫妻 社稷、轩辕国家白丁、布衣百姓 南冠囚犯伛偻,黄发老人 同窗同学桑麻农事 烽烟战争提携,垂髫小孩 巾帼妇女三尺法律 丝竹音乐膝下父母 须眉男子华盖运气 婵娟、嫦娥月亮庙堂朝廷 手足兄弟函、简、笺、鸿雁、札书信(二)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童生试,也叫“童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 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秋)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 第一名叫解(ji è)员。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春)在京城礼部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 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会试后同年 4 月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 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三)古代称谓 人的称谓 1.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 迅字豫才。 2.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 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3.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 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国学经典必须掌握的一点知识

1:什么是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有哪些?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2、什么是经史子集?代表作有哪些?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经: 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xx: 史书,即正史;子: 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 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分经、史、子、集四部 经部,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四书五经! 史部,《左转》就是编年类,《史记》就是纪传体史书。 子部,《孙子兵法》《司马法》就属于兵家类,《说难》就属于法家类。 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楚辞》为代表 3、弟子规是谁写的,由论语中哪段来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yu)秀所作。

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通常的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 4、读国学经典做什么? 大学: 修身,齐家,xx,平天下2000字 中庸: “中”不偏激,中正平和“庸”永恒不变。“中庸”永恒不变的和谐之道4000字老子: xx人的智谋奇书。5000字 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约16000字 读《大学》擅做事读《中庸》会做官读《老子》有智谋读《论语》善经商 5、《大学》 第一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最后一段: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

国学经典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国学经典知识( 二) 竞赛题 班别:姓名:得分: 1、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美术形式,我国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是下列的哪件作 品?( A )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B、张僧繇的《梁武帝像》 C、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D、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2、王先生的QQ 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C )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3、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 A ) A、期颐 B、耄耋 C、不惑之年 D、杖朝之年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 ) A 左手在外 B 右手在外C双手交叉 D 左手在上 5、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 A ) A 戊 B 戍C戌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 的是( B )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 C )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8、“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由谁提出的( A ) A、范缜B、柳宗元C、周敦颐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传统节日是( B )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 “仞”,一仞约相当于( A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C )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孟子老子庄子 B、孟子孔子老子庄子 C、孟子孔子庄子老子 D、孔子孟子庄子老子 13、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墓( B ) A 武则天陵 B 秦始皇陵C慈禧陵 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 )A、男角B、女角 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 A )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16、提出人性善理论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B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17、下列不属于中医的“五术”的是( D ) A、山B、医C、命D、坤

经典国学常识100题

经典国学常识100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 3、我回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的《》 4、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的《》 5、“天下第一行书”指()的《》 6、“天下第一关”指( ) 答案: 1、诗经 2、屈原 3、司马迁史记 4、刘勰文心雕龙 5、王羲之兰亭序 6、山海关 二型测试题 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 )和史学家、散文家同马迁 8、“二陆”指西晋文学家( )和陆云 9、书法史上的“二王”指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 父子 10、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指唐代诗人()和( ) 11、“二程”指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兄弟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13、“二拍”指明末( )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二乔”指()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7、可马相如8、陆机9、王献之10、李白杜甫11、程颐12孔雀东南飞13、凌濛初14、三国 三型测试题 15、“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曹植 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与子苏轼、苏辙 17、“三袁”指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袁中道三兄弟 18、“三玄”指《》、《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公羊传》、《毂梁转》 20、“三吏三别”指唐朝社甫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史》、《》、《潼关吏》和《新婚别》 21、“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无家别》六篇。 22、《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 )、张飞 23、三星”通常指伏羲、( )、神农 24、…三教”指儒教、( )、佛教 25、三纲”指父为子钢、( )、夫为妻纲 26、“三才”指天、地、( ) 27、“三牲”指用于条把的牛、羊、() 28、“三省”指中书省、( )、尚书省 29、“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封建科举考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状元。 30、殿试三鼎甲:指状元、榜眼、() 31、岁寒三友”指松、竹、( ) 32、“江南三大名楼”指湖北武汉的( )、江西南昌的勝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国学常识知识点

国学常识知识点 “二十四”型测试题 94.下面不属于《二十四史》的是() A.《新唐书》 B.《南齐书》 C.《明史》 D.《资治通鉴》 95.下面不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 A.春分 B.夏至 C.立秋 D.冬蜇 答案: 94.D95.D “十二”型测试题 90.“十二生肖”指鼠、牛、()、兔、龙、蛇、马、羊、()、鸡、狗、猪。 91.“十二地支”指子、丑、()、卯、辰、巳、午、未、申、()、戌、亥。 92.“十二时”指夜半、()、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脯时、日入、黄昏、()。 93.“十二律”指()、()、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答案: 90.虎猴91.寅酉92.鸡鸣人定93.黄钟大吕

“九”型测试题 85.“九州”在《书·禹贡》中指冀、()、青、徐、扬、()、豫、梁、雍。 86.“九族”在《书·尧典》中指高祖、()、祖、父、己身、子、孙、曾孙、()。 87.“九流”指()、道家、阴阳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答案: 85.兖荆86.曾祖玄孙87.儒家法家 “五”型测试题 58.“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虞舜。 59.“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和楚庄王。 60.“五常”通常指仁、()、礼、智、信。 61.“五伦”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五种伦理关系。 62.“五谷”通常是指稻、黍、()、麦、菽。 63.“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五种毒虫。 64.“五行”指()、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65.“五彩”指青、黄、()、白、黑五种颜色。 66.“五味”指酸﹑辛﹑()﹑苦﹑咸五种滋味。 67.“五音”,亦称“五声”,指我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羽五个音级。 68.“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69.“五岭”指()、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70.“五经”指《诗》、《书》、《礼》、《》、《春秋》五种儒家经书。 答案: 58.唐尧;59.秦穆公;60.义;61.朋友;62.稷;63.蟾蜍;64.金;65.赤;66.甘;67.徽;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题库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一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的后面四句是什么?(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被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 3、李贺《梦天》诗云:“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里“齐州”是指哪里?:(代指中国) 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二 1、“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 2、“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说出三个(匡衡苏秦杨时车胤张衡范仲淹……) 3、“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C)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4、现存《论语》多少篇(20)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三 1、东汉末年,曹操在和袁绍作战时,处于下风,他的许多部下对胜利没有信心,都和袁绍进行联络,以防后路。后来官渡之战后,曹操打败了袁绍,从袁绍那里缴获了一些书信,曹操看也不看,就让人烧毁了。有人问曹操,为什么不查查是哪些人和袁绍勾结。曹操说:“这些跟我打仗的人谁没有家庭儿女,谁在绝望时也会找出路。当时,我也没有信心,何况他们?所以,不能去追问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弟子规》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2、儒家讲人生过程有八个过程,也称“八条目”,请至少讲出三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背诵两句与“月”有关的经典诗句。 4、谁去世后,孔子悲呼“噫!天丧予!天丧予!”(D) A、颜征在 B、孔鲤 C、子路 D、颜回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四 1、请背出《论语》中孔子“教”与“学”理念的句子(不少于5句)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学而进习之(4)温故而知新(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

国学常识题库及答案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三山:蓬莱方丈瀛(yíng)洲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岁寒三友:松竹梅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