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上册科学素材资料-知识点整理复习苏教版(2017)

三年级上册科学素材资料-知识点整理复习苏教版(2017)

三年级上册科学素材资料-知识点整理复习苏教版(2017)
三年级上册科学素材资料-知识点整理复习苏教版(2017)

苏教版(新)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复习

1.空气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没有形状、会流动、占据一定的空间、能被压缩。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压缩空气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答:①充气城堡,②射钉枪射钉,③足球充气,④喷水壶喷水,⑤轮胎充气,⑥充气床垫。

3.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

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4.可以用天平测量空气的质量。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 用电寺-丰平沏牛勿体口勺西hf。/ . -----------

t. ”毎血-=r- 耳丄严易t 圧水平皋上* 与丁刃-工也沁,

N一扌舍"”廿举"目送专珈佯护F-初::片-N r k 薮7 -f- 轴W"

2.可牟昭卡1;奇勺甘冷T卜庁尢卄'U 芳乓.严”匕? F走耳厲淀

■亍宁"严Ff~

7.为什么暖气片都有安装在房间的低处?

5.空气具有流动性。空气受热后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具有推力。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

气轻,所以会上升。

6?自然界中风的形成:大气受太阳辐射,受热不均,导致形成冷热空气,空气循环运动,就形成了

x/空二更运竺尊■芈占的述动砖恵恵o

答:热空气向上走,冷空气向下走,这是利用热空气流动的原理。

&为什么冷藏柜可以不加盖子?答:冷藏柜里冷空气含量大,冷空气是不会上升的,可以持续低温冷存东西。

9.生活中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制造风?答:扇扇子,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

10.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资,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

质。土壤由水、空气、砂、黏土、腐殖质等组成。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1.仔细观察挖来的土壤,你在里面发现了哪些东西?答:①菜园土里有:沙子,小虫,石块,泥土, 枯枝叶;②花园土里有:黏土,沙子,小石头,蚂蚁,蚯蚓,蜗牛壳,枯枝叶。

12.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

13.仙人球的生长习性:耐高温、干旱、贫瘠,不喜潮湿:水稻的生长习性:喜高温、潮湿,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

14.土壤里表层土的养分被称为腐殖质。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12

题附表

15. 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如蚯蚓等),它们为腐殖质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在土壤中打 洞,

帮助土壤通气;通过吞食和排泄,增加土壤的肥力;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 壤颗粒的混合…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好帮手。

16. 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改良土壤的肥力?答: 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如山体的表层土就因 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所以人们常用种植绿肥覆盖农田、多施 农家肥和收集落叶及果蔬垃圾沤肥等方法改良贫瘠的土壤。

17. 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哪些贡献?答: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 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生产粮食,种植蔬菜) 。

18. 植物是怎样保护土壤的?答:植物是通过根系保护土壤的。植物根系可以保护水土,避免及减少 土壤表层的沙化及流失;植物的根系可以提高土壤的抗侵蚀性能,从而减少及避免被风化,石化; 植物根系的分泌物可以活化土壤。

佃.举例说明人们的一些活动对土壤产生的影响: ①植树造林、修筑梯田、轮作和休耕可以保护土壤; ②砍伐森林、开窑烧砖、过度放牧、生活及工业废水、垃圾污染,喷洒农药都会破坏土壤。

20. 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答: 不乱喷洒农药、积极回收垃圾,植树造林、宣传环保、 保护环境,保护蚯蚓等。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21.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 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两种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变,体积改变。

22.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面糊、牙膏是水与固体的混合物。不能说它们既 是固体又是液体。油、牛奶、水、蜂蜜和汽油是液体;飘动的烟、流动的沙不是液体。

25. 物体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 不同的物体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 热水杯中的食 盐溶解得更快。温度能影响物质的溶解快慢。 100毫升水中能溶解36克盐,能溶解204克白糖。100 毫升

水中能溶解白糖比盐多。

26.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

27. 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

口勺土貝冃不 ER5)将点I ? 胃旨澜I 丘:千 gH 直物的主帳瑶

23.测量液体的体积常用的工具是量筒。24.静止的水平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

山涧。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河流与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 物的家园。

28. 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 30 %。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 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29. 中国有

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由于过度开采,地下 水越来越少,人们想出各种办 法补充地下水,以增加地下水储量。如铺设透水路面、雨水回灌地下等。

30. 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3.62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0.8%,海水约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 的97.2%。海洋里生活着20余万种生物,其中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浅海,还有许多 生物生 活在海岸边。除了生物资源,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 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所以它被称为 “人类的资源宝库”。海洋中的盐类物质使海水又苦又咸。 海洋是许多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海洋中的 绿藻是大气层氧气的主要生产者之一

31. 水有哪些用途?答:维持动植物生命存活;灌溉农田;水上运输;水力发电。

32. 缺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答:水是生命之源,缺水会危及到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绝 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需要水做介质的,缺水会严重影响工业生产;缺水无法进行农业生产。

33.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谁。为了珍惜宝贵的淡水资源,人们想到了各种各样的节约用水的方法: 农田灌溉;循环用水;使用节水产品。

34. 家庭中的节水措施:①刷牙时关水龙头;②用大桶收集废水;③使用淘米水浇花。 35. 认识呼吸器官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D 些昌二 d 土平

车□粘朋5 ” St 对U& 入

旳UWQ 舄占-ZJU 卿、ZJD 畑小 I )丙弓耳用

I _] 昭川矣桂i 亍用c U (*3

虧对破入G 空F 宜也如時轴刊相制

36. 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气以外,其他动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就连河里和海里的鱼也离不开水 中的

氧气。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样,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不会用完。

37. 人一次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 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 般在2500—4000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 6000毫升以上。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强

38. 哪些体育锻炼方式可以增加人的肺活量?答:①扩胸运动;②伸展运动;③慢跑;④腹式呼吸; ⑤游泳。(运动后,人体的呼吸频率会加快,休息一段时间后呼吸又恢复到安静状态下的频率。)

39. 你知道哪些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答:①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②不吸烟,远离二手烟;③经 常开窗通气;④经常用淡盐水漱口;⑤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40. 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健康?答:①细嚼慢咽,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②饮食清淡少油 腻,搭配要合理;③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食品;④食量适中,不暴饮暴食。

41.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 纤维

1

二一 亠 -- ------- ---- j

米仮、面冢、商宦等淀粉決侵

沖口昭 g R 蚀序 E =T~ 1 rv F? 愤氓F 口〕卄戈 令千比^r~)m

林— f*

亍人近備R 吸需言并了朗T

门门勺十尸用中

=\口平口主r 苗■逐*毎h 喉fam.

珂闫

I

十U 严

含有主离的蛋曰质■是我

休必需的莒养累。

蔬菜、水果樂食物舍有丰富

的维生索和无机站,杲我们保持

健履不可錢少的食物Q

水是入体最重要的営养累出段物都

需要它的帮肋。

粗粮、蔬菜、豆类険物會背大風的詹食纤维”

可以帮助我CJ排除体內的育苫物质和聯物Q

42.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

程:

43.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

盘:

认识人休的消化霸戸■ 了解食初的汩化过孑壬。

輕犷|圮人朋價穴敢

泊出XKB, MC人觀JELfrC

e.3-8.5 X H约为囲展S3 g

r ;

03BC:番咽厦恂

尢豆坚果劭整2?3份

' J 商倉肉爱水产晶类

A3价

油盐Mf

水果类37薪扫阶;firiYylJFiH

打、舫,r Trf X7冃化H叽迓.

Hi AS存和觥洋負叛.戯菜娄「5

咎黑奥5-6

刖1 输殒炸并卄]竹外

屮罔几音平謝船吳祁盘i卫恥1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全集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017-2018苏教版3三年级上册《小学生数学报》全套试卷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小学生数学报)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使用 2.第二单元使用 3.第三单元使用 4.第四单元使用 5.第五单元使用 6.第六单元使用 7.第七单元使用 8.期末使用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 (最新修订版) 2017年秋学期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一单元使用 (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598×6的积大约是();613×8的积是()位数,积的最高位是()位。 3.800×5的积末尾一共有()个O。 4.5个18的和与18的()倍相等。 5.口26×3的积是三位数,口里最大填(),口36×7得数大于1000,口里最小填()。 6.要使口18×3的积是四位数,口最小填()。 7.在○里填上“>”“<”或“=”。 500×40○900×3400×4○800×3300×3+300○300×4 32×0○15+06×70○60×7308×7○708×3 8.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9。 9.在4×597、403×8、6×484这3个乘法算式中,积是2904的算式是 。我是这样想的:。 二、计算题(共22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80×0=6×60=5×800= 200×5=7×70=O×888= 2.列竖式计算。(12分) 42×3=416×6=610×5=802×5=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测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4、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2018年12月28日星期五科学每日一背 1.我们的感觉器官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其中眼睛从周围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2.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耳朵听,用鼻子闻,还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3.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给文具分类,可以以用途为标准分,也可以以大小为标准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精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温度计,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oC表示。 5.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刻度、玻璃泡三部分组成。 6.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 7.专门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叫做量筒。一般用毫升做单位ml表示 8.在观察量筒的刻度时视线要与液面的最低处持平。 9.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上轻下重,底部半球形。 10.我们研究不倒翁的过程在科学上被称为解暗箱,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2018年12月29日星期六科学每日一背 1.通过研究不倒翁我们知道了物体上轻下重是不容易倒。(√) 2.1升等于1000毫升。(√) 3.只有统计图才能反映出热水降温的过程。(×)统计表格也可以反映。 4.温度相同的两杯热水,少的一杯降温一定降的慢。(×)少的降温快。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必须放在液体中一段时间,当液柱静止后才能拿出来读数。(×)不能拿出来读数。 6.不能用体温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7.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8.用手可以摸出袋子中的物品,所以说在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中,手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正确答案:眼睛 9.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 ) 10.科学是神秘而不可捉模的。( × )正确说法: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1.我们经常作的观察活动看起来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但是我们这样的研究和科学探究没有关系。(×)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12.所有动物都是“日出而做,日落而归”的。( × )猫头鹰老鼠都不是 13.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不相同 14.充足气的皮球比没有充足气的皮球抛得高。(√ ) 15.所有的植物都开花。( × .) 不开花的植物有很多 16.小汽车的外型很光滑,是为了减少前进时空气的阻力。(√ ) 2018年12月30日星期日科学每日一背 1.你知道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答:热水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的。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慢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最后降到与室温相同的温度。 2.说明一件你知道的仪器或设备,是延伸了人体的哪个器官,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听诊器是听觉的延伸,能听到更小的声音,显微镜是视觉的延伸,能观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植物》 1、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3、我国常见的四种小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我知道树是木本植物,小草是草本植物。 4、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都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不同点:大树高大、茎粗、很硬、寿命长,是木本植物;小草矮小,茎细、较软,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5、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莲、菖蒲等。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它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6、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都生长在水中,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等。不同点:水葫芦生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是浮水植物;金鱼藻叶片细,呈针状,沉在水中,是沉水植物。 7、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不同点:水葫芦生长在水里,是水生植物;狗尾草生长在陆地,是陆生植物。 8、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芽、又慢慢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生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他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植物的叶制造养料需要光合作用。 9、植物叶片常见的叶脉有网状叶脉、平行叶脉和叉状叶脉。叶的生长有互生、对生、轮生和根生几种方式。 10、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有大树、狗尾草等,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等。 11、植物的一生会经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落叶、衰老、死亡。 12、植物的共同特征是:(1)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2)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3)都会生长发育,(4)都会繁殖后代,(5)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3、植物的寿命:野草——不到一年。冬小麦——9个月。春小麦——半年。黄草——个月。短命菊——几个星期。 14、植物的繁殖方法:种子——桃树、小麦、狗尾草。孢子——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茎——柳树。地下茎——马铃薯、大蒜。根——蒲公英、甘薯。叶——秋海棠、茶花 第二单元《动物》 1、在观察小动物的活动中,我们能做到:(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2)保持动物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 姓名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5、凤仙花的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 6、播种方法:1.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2.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4.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7、把种子放入透明玻璃杯并紧贴杯壁,是为了观察种子的发芽、长根情况。 8、不同方向放置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相同。 9、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活动,需要经常观察和记录。 10、凤仙花是草本植物,播种时间最适宜为每年的4月,花期3个多月,每颗果实数量一般20粒左右。 11、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12、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13、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生长速度较快。 1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做“研究根的作用”实验时,在试管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可以防止水的蒸发。 16、凤仙花的叶缘有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 17、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18、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9、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阳光、空气、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20、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依靠阳光提供能量。 21、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阳光 氧气+养料。 22、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三年级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水》单元知识点 一、水到哪里去了 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蒸发了。 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4.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上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5.水蒸气是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 6.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7.水蒸气存在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8.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9.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0.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11. 我们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12.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湿度越大:水蒸气越少,湿度越小。 13.冬天开空调的时候,人们用加湿器加快水蒸发,增加房间的湿度, 14.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会流动、有质量 不同点:水看得到、摸得到,是液体;水蒸气看不见、摸不到,是气体。 不同的天气状况,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二、水沸腾了 1.不停地给水加热,水会沸腾。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 3.水沸腾时,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烟" ,这不是水蒸气。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5.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 6.水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水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沸腾。 7.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是足以烫伤我们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8.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9.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10.用温度计测量水沸腾前、沸腾时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1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 1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实验结束时要用灯帽盖灭点燃的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13.加热后的石棉网和三脚架是很烫的,不能用手触摸;要等它们降温之后再收拾和整理。 14.水沸腾时水面上的水蒸气温度很高,不能把手放在上面,容易把手烫伤。 15.让水沸腾后,人们可以用来蒸、煮食物、给自来水杀菌消毒、泡茶、泡方便面等、获取更多水蒸气。 三、水结冰了 1.常温下的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会-一直下降,当降低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 2.水结冰时体积会变大,要占据更大的空间。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为了比较结冰前液面高度和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我们需要做好标记。 4.水结冰后,冰块会浮在水面上。 5.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6.冰的温度低,如果长时间一直接触皮肤,容易被冻伤。 7.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装水试管外面的容器盛满碎冰并加入食盐是为了得到更低的温度。 8.冰是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的形状;冰是固态的水。 9.让水结冰,我们可以制造冰冻食品,如:冰淇淋、冰沙、冰棍。 10.水结成冰之后,我们可以用冰块制作冰雕和其他艺术品。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一、实验 1、金属的导热、延展、导电实验 实验题目:金属的导热、延展、导电性质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粗细相同(或是较为接近)的铜丝、铁丝、铝丝、木棍、塑料棍、热水、砧板、锤子、粉笔、一节1.5伏的电池、一个小电珠、一段长导线。 实验目的:认识金属的性质 实验一:金属具有导热性 实验方法:先用手捏捏各种棍状物体,感觉一下它们没有放进热水前的温度。然后往烧杯中加入半杯热水,把粗细相同的铜丝、铁丝、铝丝、木棍、塑料棍同时放入水中,过一会儿,再用手捏捏各种物体,感觉它们现在的温度,经过放进热水前、后温度的对比,我们发现,铜丝、铁丝、铝丝等金属制品比木棍、塑料棍温度升得快。 实验结论: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如果实验物体不是棍状物,而是平时生活中的常用物体,选择时一定注意金属物体比非金属物体大些,这样在相同情况下金属先热,更能说明金属的导热性能好。

实验二:金属具有延展性 实验方法:用手捏住把铁丝、铜丝的一端,把另一端放到砧板上用锤子用力锤打,随着锤打次数的增加,我们发现金属丝在慢慢变扁、变宽、变长。放下它们,再分别锤打木棍、粉笔,发现它们在锤打时碎了、劈裂了,这个现象告诉我们,金属具有延展性。 实验三:金属具有导电性。 实验方法:将一端裸露出金属的导线缠绕在电珠的螺旋壳上,然后把电珠黑色的突起接在电池的铜帽上,拿起导线另一端露出金属的部分与要检验的物体捏在一起,用物体接触电池的锌片,注意不要让导线接触到电池的锌片,以免干扰学生的正确认识。依次检验后,我们发现:将金属物品连接在电路中,小电珠都能发光。而木棍、玻璃等不能使电珠发光,因此实验后我们的结论是:金属具有导电性。总结以上三项实验,我们的结论是:金属具有导热、延展、导电的性质。实验完毕,整理用具。 2、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实验 实验题目: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实验 实验器材:橡皮泥、水槽、水、土豆(鸡蛋、苹果、梨)、大烧杯、药匙、盐、搅拌棒、泡沫板(没有泡沫板可用别的能漂浮的物体代替。如木板、或是挖掉侧面的塑料瓶等)

2016年-2017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完整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 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 要求:熟读,熟记,能回答出括号中的内容。 1.大树的整体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植物的身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2.拓印树皮图案的步骤是: (1)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 (2)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 (3)(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用(简图、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3. 我们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手)等,他们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观察活动。 4.观察物体的方法有: 用眼睛看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 用耳朵听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 舌头能尝食物的(味道), 用手摸分辨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软硬、光滑程度)等。 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5.观察较小的物体的工具有(放大镜), 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是(量筒), 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有(绳子或尺), 观察非常细小的物体的工具有(显微镜),

观察远处物体的工具有(望远镜)。 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陆生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樟树)(松树) (向日葵)等; 我知道的水生植物有(浮萍)(荷花)(睡莲)(茭白)等。 7.按茎的不同, (坚硬粗壮)的叫(木质)茎; (细小柔软)的叫(草质)茎。 长有木质茎的植物叫(木本植物),如(松树)(柏树)(樟树)等; 长草质茎的叫(草本植物),如(狗尾草)(三叶草)(车前草)(蒲公英)。 此处举例可以随意,正确说出3种就行。 8.了解:水生植物分三种类型: 浮水植物(水葫芦)、沉水植物(金鱼藻)、挺水植物(水花生)。 9.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都生长在(土壤)中,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 气),都有(根)(茎)(叶)等器官;他们的主要不同点: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软硬)。 10.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叶柄)部位膨大的(气囊)充满(空气)。注意“囊”字书写。 11.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2.我们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光滑 程度)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13.可用(测量)叶片(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用观测的数据 (记录)植物的变化。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15 第一单元 水 一、水到哪里去了 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枳。 2.湿抹布擦黑板过_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原发了。 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农服晾干、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4.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上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 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5.水蒸气是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 6.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7.水蒸气存在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8.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9.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0.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11.我们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12.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湿度越大;水蒸气越少,湿度越小。 13.冬天开空调的时候,人们用加湿器加快水蒸发,增加房间的湿度。 14.比较水和水發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5不同的天气状况.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二、水沸腾了 1.不停地给水加热,水会沸腾。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 3.水沸腾时,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烟",这不是水蒸气。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5.当水的温度升高到| 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 6.水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水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沸腾。 7.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是足以烫伤我们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8.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9.髙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10.用温度计测量水沸腾前、沸腾时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1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 1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实验结束时要用灯帽盖灭点燃的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13.加热后的石棉网和三脚架是很烫的,不能用手触摸;要等它们降温之后再收拾和整理。 14.水沸腾时水面上的水蒸气温度很高.不能把手放在上面,容易把手烫伤。 15.让水沸腾后,人们可以用来蒸、煮食物.、给自来水杀菌消毒、泡茶、泡方便面等、 获取更多水蒸气。 三、水结冰了 1.常温下的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会一直下降,当降低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 2.水结冰时体积会变大,要占据更大的空间。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为了比较结冰前液面高度和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我们需要做好标记。 4.水结冰后,冰块会浮在水面上。 5.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德基书院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或整百的乘法口算:(挡0法)先把乘数末尾的0挡住进行口算,再将挡住的0加到乘积 末尾,挡住几个0就再加几个0。 2、竖式计算: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 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讲解时,要演示给学生看。并且要确保所有学生注意力都在黑板上。 讲解后,立即训练。】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5、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任何数和1相乘还得这个数本身。【强调任何数除以零等于零是错的。强化领不能做除数】 6、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7、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8、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最多只能多一位】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10、对折绳子和对折纸:每次对折绳子变为原来段数的两倍。 1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错)【举例说明:1X3=3,1+3=4】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2、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要学生记住几个常见题型。鸡蛋50g 鸭蛋60g 学生体重25到45kg之间一分钱硬币1g左右】 3、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6、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装油,倒油问题。一瓶油连瓶重7千克,倒出一半油后重4kg。求油重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典型题。画图讲解】 7、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反复强调单位要统一】 8、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9、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哪个重?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一) 一、描述物体的位置 1、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周围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没有发生变化 ,物体就是静止的。 2、选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状态也不同。 3、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4、描述位置的变化:先明确自己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再明确自己和参照物之间的距离, 最后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二、运动的方式 1、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 (1)前后移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如小汽车从A 点到B 点的运动。 (2)转动: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直线为轴做圆周运动,如时钟表针的运动、指尖陀螺的旋转、陀螺原地旋转、方向盘的运动等。 (3)滚动: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如车轮在地面上运动、玻璃球在地面上滚动等。 (4)振动:指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如弹簧木马上下运动、汽车发动时车身的振动等。 (5)摆动: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如钟摆的运动、弹簧摇马马身的运动等。 2、观察物体运动的方法:可以借助贴上小圆点或把运动的物体想象成一个小圆点,观察这个小圆点的运动变化以便于我们准确地研究与分析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物体的运动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 (1)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如电梯、树上苹果落地等。 (2)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如过山车、鸟类的飞行路线等。钟摆的运动、车轮的转动也是曲线运动。 ( 北 ) (东北) (东) (东南) ( 南) (西南) ( 西) ( 西北)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 都有胚根和胚芽。 3、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4、播种凤仙花的步骤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过程:1、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2、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3、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浇透。 5、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巾,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中。 6、播下种子后你们做了什么?答;管理、观察、记录。 7、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9、植物根的作用:1、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2、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11、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 反应式: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2、在制造养料的同时,它释放出动物和人呼吸所需的氧气。 1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萼片、花辨、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5、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熱这几个阶段。 16、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叶缘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热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

2017年苏教版三年级快乐过暑假5093答案

50一、判断对错。 1.× 2.√ 3.× 4. √ 5. × 2016年三年级快乐过暑假答案51页 一、 Don't talk Don't laugh Don't run Don't eat 二、1、B2、C3、C4、B5、B 英语天地E、F、H、I、K、L、N、P、R、T、U、V、X、Y、Z 52【悟空学艺】 本领一: 刻苦克服千克立刻 攻打功课攻克用功 壮观状态雄壮形状 本领二: 1、哑口无言心急如焚耳闻目睹 了如指掌头破血流手舞足蹈 2、鼠目寸光如虎添翼莺歌燕舞 闻鸡起舞画龙点睛指鹿为马 3、大合唱异口同声 万花筒变化无穷 口传家书言而无信 月亮走,我也走上行下效 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本领三 1. 李明经常跟王红一起打球。或李明有时跟王红一起打球。 2. 这棵雪松是我去年栽的。或这棵雪松是我刚栽的。 3. 爸爸对我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4. 星期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到公园玩。 或星期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到、迈着轻松的步子到公园玩。 2016年三年级快乐过暑假答案53页 一、填一填 1.米平方米 千米米千米 厘米千克小时千米 2. 5.31> 5.13> 3.51>3.15>1.53> 1.35 3.(1) 1平方分米 < 3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 200平方分米 (2) 121厘米<14分米<1.2米<2千米 4. 100 二、解决问题 94x5=470(分) 92x3=276(分) (470-276)÷2=97(分) 答:另两位同学的平均分是97分。 三、(1) 时间(时) 2 8 14 20 气温(摄氏度)15 25 20 10 (2) 25 10 17.5 (3) (15+25+20+10)÷4=17.5(摄氏度) 答:这天的平均气温是17.5摄氏度。 2016年三年级快乐过暑假答案54页 一、 1. A 2. B 3. A 4. B 二、选词填空 1. What colour 2. what about 3. Where 4. What 5. How old 6. How 2016年三年级快乐过暑假答案55页 蜿蜒文豪争辩 蜻蜓丝毫分辨 千姿百态泄气垂钓 矿产资源藏胞舞蹈 1. 千变万化、瞬息万变 2. 巧夺天工、精妙绝伦 3. 坚韧不拔、忍辱负重 4. 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5. 三顾茅庐、四面楚歌 1

最全面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3)(精华版)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即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 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我们来看看。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 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 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7.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8.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2.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不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 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蛹经过10-15 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 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 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5. 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6. 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 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1.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2.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3.李时珍用自己毕生精力完成一部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4.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 5.“会动小人”谜底的揭开,帮助我们人类造出了电影机。 6.纸鹦鹉“站立”谜底是降低重心。 第2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如小草、花朵、黄瓜、小狗、小兔、种子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白云、瀑布、机器人、石头等。 2.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1)吃东西(2)需要呼吸(3)都能繁殖(4)都能长大(5)对刺激有反应(6)都能运动(7)会死亡(8)排泄。 3.常见植物名称(生长环境):杨树(操场边)、浮萍(水塘里)、仙人掌(沙土里)、橡皮树(花盆)、爬山虎(爬在墙上)…… 4.树叶生长方式:对生互生轮生。 5.植物的共同特征:依靠阳光进行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 6.给下列植物分类:1.苦瓜 2.桦树 3.椰子树 4.苹果树 5.菊花 6.玉米 7.仙人掌 8.蒲公英 9.荷花 10.水稻 (1)按植物茎的形态分: ①木本植物:2 3 4 ②草本植物:1 5 6 7 8 9 10 (2)按植物的生态习性分: ①水生植物:9 ②陆生植物:1 2 3 4 5 6 7 8 10 (3)按植物的生活周期分: ①一年生植物:1 6 8 10 ②多年生植物:2 3 4 5 7 9 9.动物的共同特征: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排泄…… 10.给下列动物分类:1.家鸽 2.海鸥 3.螳螂 4.斑马 5.乌龟 6.非洲象 7.娃

2017最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5套合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7e3719026.html,
苏 教 版 三 年 级 下 册 数 学 期 末 试 卷(一)
姓名
成绩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21 分)
1.小刚买了一本笔记本用了 7 元 8 角,也就是(
)元。
2.75×40 的积的末尾有(
)个零。
3.游泳池长 50 米,要游 1 千米,需要游(
)个来回。
4.把长 42 厘米,宽 35 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
形周长是(
),剩下图形的面积是(
)。
5.用 4 个边长为 3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6.2015 年全年有(
)天,其中 2 月有(

天,有(
)星期余(
)天。
7.一个西瓜平均分给 6 个人吃,每个人吃到这个西瓜的 ;如果平均分
给 8 个人吃,5 个人共吃到这个西瓜的 。
8.在下面(
)里填上恰当的数
6000 千克= (
)吨
80 平方米=(

平方分米
4 吨=(
)千克
4000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90000 米 = (
)千米
3 米 4 分米=

)米
9.三年级三个班一共有 58 名男生,女生每班有 17 人,三个班一共有

)人。
页脚内容1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7e3719026.html,
10.在跳远比赛中,宁宁跳 1.2 米,东东跳 1.5 米,贝贝跳 1.4 米,

)跳的最远。在百米跑比赛中,贝贝跑 17.6 秒,宁宁
跑 18.5 秒,东东跑 18.4 秒,(
)跑的最快。
二、判断(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估 算 41 × 29


的 积 约 是 1200
1
2.16 个桃子平均分给 2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这些桃子的 2(

3.











4.20 时 就 是 指 晚 上 的 10 时



5.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他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三、选择。(每题 2 分,共 10 分)
1.一块砖重 2 千克,(
)块砖重 1 吨
A.5
C.500
) B.50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都是 365 天
月 30 日
) B.2200 年是闰年
C.小红的生日是 4
3. 把 一 根 长 60 厘 米 的 铁 丝 围 城 一 个 正 方 形 , 这 个 正 方 形 的 面 积 是


A.225 平 方 分 米
页脚内容2
B.225 平 方 厘 米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植物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迷信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过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配合进修)、(相易)、(表达)、(讨论)、(记录)等进修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花木知识。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斥(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通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种植。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作古),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丈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你看花木知识。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必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必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知识。 第二单元动物 1、动物具有(多样景观),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当心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渗透)、(繁殖)等。 3、蜗牛运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匍匐。 4、蜗牛能对外界的安慰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蚯蚓喜欢生活在(暗淡)、(湿润)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通点是:都适应(湿润)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匍匐),会吃(食物),会(渗透),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0、蚂蚁的特质: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匍匐),(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