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系统解剖4(运动腕关节的肌肉)

运动系统解剖4(运动腕关节的肌肉)

运动系统解剖4(运动腕关节的肌肉)

运动系统解剖4(运动腕关节的肌肉)

肌肉骨骼康复运动系统疾病康复习题

慢性运动系统疾病康复习题 1. 肌筋膜触发点是() A敏感小点B活化部位C由两部分组成敏感小点和活化部位D局部压痛点E 肌腱联合部位 2.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指() A 是因潜在触发点受病理条件作用后活化而引起疼痛的一组综合征 B 是软组织急性损伤后的一种并发症 C是指肌筋膜附着点的无菌性炎症反应 D 是指一组常见的非关节风湿痛 D 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3.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 A确定和治疗基础病理损伤B痛点局部封闭治疗C痛点局部物理治疗D 口服药物治疗E对症治疗 4.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的一般原则() A选择关键触发点行针刺治疗B对所有触发点行针刺治疗C在行针刺治疗的同时治疗基础病理损伤 D 在考试行触发点注射治疗前,首先治疗引起触发点活化的基础病理损伤,然后对触发点行保守治疗,最后选择针刺治疗。E首选针刺治疗 5 肩周炎最突出的症状是() A疼痛B活动受限C局部肿胀D局部压痛E关节畸形 6 肩周炎的临床分期依次可大致分为() A 疼痛期,冻结期和恢复期 B 疼痛期,冻结期和终末期

C冻结期,疼痛期和恢复期D肿胀期,疼痛期和恢复期E肿胀期,冻结期和恢复期 7 肩周炎急性期的治疗首选() A 推拿等物理治疗 B 功能锻炼 C 固定和局部封闭或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镇痛治疗 D 针刺治疗 E 运动疗法 8 肩关节的功能锻炼有() A 手指爬墙,背动作,抱颈,旋肩,展翅 B 手指爬墙, C手指爬墙, 引体向上,抱颈,旋肩,展翅 D 手指爬墙,背动作,抱颈,旋肩,力量训练 E手指爬墙, 牵引,力量训练 9.腱鞘炎是指() A 实质上它是腱鞘的炎症 B 实质上它是腱鞘与肌腱共同的炎症 C 实质上它是肌腱的炎症 D 实质上它是肌肉组织损伤所致的炎症反应 E 实质上它是肌肉组织损伤 0."腱鞘炎的诊断要点是() A活动受限B局部肿胀C局部压痛,抗阻试验阳性,关节的弹响 D MILL征阳性EX线检查

肌肉骨骼康复运动系统疾病康复习题

慢性运动系统疾病康复习题 1.肌筋膜触发点是() A敏感小点B活化部位C由两部分组成敏感小点和活化部位D局部压痛点E 肌腱联合部位 2.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指() A是因潜在触发点受病理条件作用后活化而引起疼痛的一组综合征 B是软组织急性损伤后的一种并发症 C是指肌筋膜附着点的无菌性炎症反应 D是指一组常见的非关节风湿痛 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3.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 A确定和治疗基础病理损伤B痛点局部封闭治疗C痛点局部物理治疗D口服药物治疗E对症治疗 4.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的一般原则() A选择关键触发点行针刺治疗B对所有触发点行针刺治疗C在行针刺治疗的同时治疗基础病理损伤D在考试行触发点注射治疗前,首先治疗引起触发点活化的基础病理损伤,然后对触发点行保守治疗,最后选择针刺治疗。E首选针刺治疗 5肩周炎最突出的症状是() A疼痛B活动受限C局部肿胀D局部压痛E关节畸形 6肩周炎的临床分期依次可大致分为() A疼痛期,冻结期和恢复期B疼痛期,冻结期和终末期

C冻结期,疼痛期和恢复期D肿胀期,疼痛期和恢复期E肿胀期,冻结期和恢复期 7肩周炎急性期的治疗首选() A推拿等物理治疗B功能锻炼C固定和局部封闭或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镇痛治疗 D针刺治疗E运动疗法 8肩关节的功能锻炼有() A手指爬墙,背动作,抱颈,旋肩,展翅 B手指爬墙,俯卧撑,抱颈,旋肩,展翅 C手指爬墙,引体向上,抱颈,旋肩,展翅 D手指爬墙,背动作,抱颈,旋肩,力量训练 E手指爬墙,牵引,力量训练 9.腱鞘炎是指() A实质上它是腱鞘的炎症 B实质上它是腱鞘与肌腱共同的炎症 C实质上它是肌腱的炎症 D实质上它是肌肉组织损伤所致的炎症反应 E实质上它是肌肉组织损伤 1 0."腱鞘炎的诊断要点是() A活动受限B局部肿胀C局部压痛,抗阻试验阳性,关节的弹响D MILL征阳性E X线检查

运动解剖学教案运动上肢的肌肉上

第七课时运动上肢的肌肉(上)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上肢肌肉的分类和名称; 2. 掌握运动上肢主要环节的肌肉名称; 3. 掌握大块肌肉的位置和功能。 重点难点: 1. 运动上肢主要环节的肌肉名称; 2. 大块肌肉的位置和功能。 教学方法:讲解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运动上肢的肌肉 一、运动肩带的肌群 (一)上提肩带的肌群 有斜方肌上部、菱形肌和提肩胛肌。该群肌近固定收缩时,使肩带上提,如做耸肩动作等。在远固定收缩时,能使头和脊柱侧屈、回旋、伸,如做抬头、转头等动作。

1、斜方肌(见后缩肩带的肌群) 2、菱形肌(见后缩肩带的肌群) 3、提肩胛肌:起于上位四个颈椎的横突,肌纤维向后外下方,止于肩胛骨内侧角。机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肩胛骨上提和下回旋;远固定时,单侧收缩使颈(带动头部)向同侧侧屈和转动,双侧收缩使颈部伸直。向上提拉杠铃并耸肩,可发展该群肌力。 (二)下降肩带的肌群 有斜方肌下部、前锯肌下部和胸小肌等。该肌群在近固定收缩时,使肩胛骨下降,如做沉肩动作等;在远固定收缩时,能提肋助吸气。 1、斜方肌(见后缩肩带的肌群) 2、前锯肌(见前伸肩带的肌群) 3、胸小肌:起于第3—5肋骨的前面,纤维向外后上方行,止于肩胛骨喙突。 机能:近固定收缩时,拉力方向朝内前下方,其旋转分力使肩胛骨前伸和下回旋;远固定收缩时,拉力方向朝外后上方,能提肋助吸气。 (三)使肩带后缩的肌群

有斜方肌,菱形肌等.该群肌在近固定收缩时,可使肩胛骨脊柱缘向脊柱靠拢,如做扩胸和飞鸟展翅等练习;在远固定时,单侧收缩使脊柱侧屈和回旋,双侧收缩使脊柱伸,如抬头挺胸等. 1、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部的浅层。 起点:枕外隆凸,项韧带、第七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端,肩峰和肩胛冈。 机能:近固定收缩时,上部纤维的拉力朝内上方,其旋转分力使肩胛骨上提、后缩、上回旋;中部纤维的拉力水平向内,使肩胛骨后缩;下部纤维的拉力朝内下方,其旋转分力使肩胛骨下降、后缩、上回旋。三部纤维同时收缩,使肩胛骨后缩和上回旋。 远固定时,单侧收缩使头和脊柱向同侧屈和向对侧回旋;双侧同时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可以预防和纠正驼背。 2、?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层,起于下两个颈椎和上四个胸椎的棘突,纤维向外下行,止于肩胛骨的脊柱缘。 机能:近固定收缩时,拉力向内上方,使肩胛骨后缩、上提、下回旋;远固定收缩时与斜方肌相同。 可以采用负重扩胸,俯立持哑铃做飞鸟展翅练习等发展该肌群的力量;采用冲拳,单手握肋木向同侧转体等练习发展该群肌的伸展性。

人体运动系统

第一篇人体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等组成,其功能是实位移或保持姿势。人体最基本的位移运动是杠杆运动。其中骨是运动杠杆,关节是支点肌肉是运动动力。肌肉运动的主要部分,骨和关节是运动的被动部分。 第一节骨的概述 正常成年人共有206块骨,其中170块成双。177块直接参与随意肌运动。 一、骨的形态各分类 1、长骨:分布在四肢,两端的上下为上端和下端,中间为骨干。作用;主要 起运动杠杆作用。 2、短骨: 分布在手腕和足的位置,一般是立方体,常有六个面, 它们短小坚固,适合于人手和足的高度灵活的需要。 3;扁骨: 分布在头、胸一般成板状,薄而坚固,起保护作用。 4、不规则小骨: 呈不规规则形状。如;髋骨、椎骨、聂骨。 5、籽骨:被肌腱和韧带包围起来的骨。

按部位分类; 颅骨脑颅8 面颅14 共22块 听小骨6块 舌骨1块 颈椎7 胸椎12 椎骨26 腰椎 5 躯干骨肋骨24 骶椎 1 尾椎 1 胸骨 1 肩带骨 4 上肢骨游离部位 6 四肢骨 腰带骨2 下肢骨游离部位60

二、骨的构造 骨是器官,它是由骨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等构成。 骨包括;骨膜、骨质、骨髓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 1.、骨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被覆于除关节面以外的骨质表面,并有许多 纤维束伸入于骨质内。

《1》骨外膜;浅层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穿行。深层分化出的成骨细胞,有制造新骨质的作用骨膜作用,沿途有分支进入伏克曼氏管,再 分支伸入哈佛氏管,以营养骨质。 《2》骨内膜:深层细胞处于稳定状态,它使终保特分化能力。 内层:较疏松,衬在骨髓腔面,骨小梁的表面及哈佛氏管内,骨内膜中的细胞分化出的破骨细胞,使骨髓腔不断扩大。以形成新骨质和破坏、改造已生成的骨质,所以对骨的发生、生长、修复等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骨膜变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能力减弱,因而骨的修复机能减退。 2、骨质;骨质由于结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由多层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叫做骨密质;另一种由薄骨板即骨小梁互相交织构成立体的网,呈海绵状,叫做骨松质。 (一)、骨密质质地致密,抗压抗纽曲性很强。 (二)骨松质则按力的一定方向排列,虽质地疏松但却体现出既轻便又坚固的性能,符合以最少的原料发挥最大功效的构筑原则。

第三章 运动系统范文

第三章运动系统 二、是非题 1. 长骨的长长,主要靠关节面软骨不断骨化所致。( X ) 2. 儿童少年骨中有机物多、无机物少,故骨的韧性大、弹性好。(X ) 3. 椎体间椎间盘的连结属无腔隙的骨连结。(√) 4. 肩关节的关节盂与肱骨头之间的连结属有腔隙的骨连结。(√) 5. 关节面上都覆着一层关节内软骨,多由透明软骨构成。(X ) 6. 关节囊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 7. 小腿在膝关节处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X ) 8. 关节腔内的压力比大气压低,对加固关节起重要作用。(√) 9. 肌纤维就是肌原纤维。(X ) 10. 每块肌肉的外面都包有结缔组织构成的肌膜。(X ) 三、填空题 1、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2、新鲜骨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等三部分构成的。 3、骨膜分为骨外膜和骨内膜,骨外膜上有成骨细胞,骨内膜上有破骨细胞,它们对骨的长粗有很大作用 4、骨松质是由许多针状或片状的骨小梁相互交织构成的。 5、骨的主要功能有保护、支持、负重、运动和造血等。 6、人体骨连结有无腔隙骨连结和有腔隙骨连结两大类。 7、关节面多为一凹一凸,凸的为关节头,凹的为关节窝,关节面上都覆有一层关节面软骨。 8、关节的辅助结构有韧带、滑膜囊和滑膜襞等。 9、关节的运动有下列几种形式:屈伸、水平屈伸、外展内收和回旋等。其中,内收外展是肢体绕矢状轴在冠状面上的进行的运动。 10、骨的增粗主要是 __骨外膜_内层的成骨细胞__不断____骨化___的结果。 11、骨的长长是 __骺软骨_不断增生、不断骨化的结果。所谓骨龄就是指____骨骺___和 __小骨___ 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以及__骨骺__与__骨干愈合的年龄。 12、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前者每侧有 _2__块,后者每侧有__30__块。 13、肩胛冈外侧端膨大叫做肩峰,它是测量肩宽和上肢长度的骨性标志。 14、肱骨体中部外侧的粗糙部位叫做三角肌粗隆,它是三角肌的附着处。 15、前臂内侧的骨是尺骨,外侧的骨是桡骨,前者上端前方的凹陷叫做滑车切迹,后者下端底部的凹陷叫做腕关节面。 16、手骨包括指骨、掌骨、腕骨等三部分。

膝关节运动解剖学

第章膝区 膝关节是一个复杂关节,它有三块骨(股骨、胫骨和髌骨),2个运动自由度,3个互相关节的面(内侧胫股关节、外侧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这三个互相关节的面均围在同一个关节囊内。从功能上,在站立位时膝具有支持体重而不需要肌肉的收缩;在坐、蹲、攀登等运动中,它参予降低或抬高体重(抬高至0.5m);当在着地脚上膝还允许身体的旋转。在步行时,正常的膝关节通过减少身体重心垂直和侧方的震荡来减少能量的消耗,支撑相当于体重的4~6倍垂直的力。正常膝用一个特异的方式而达到它的多功能(承受巨大的力,提供大的稳定性和较大的运动范围)。运动主要由骨、肌肉提供,而稳定性主要由软组织(韧带、肌和软骨)提供。运动性和工业性损伤这些稳定结构十分常见,常是由于力作用于股骨和胫骨的长杠杆臂而产生较大的力矩造成的 一. 可触及的关节结构 1. 当被检查者坐在诊察台上,膝放松屈90o时,很易摸到膝部的表浅结构。股骨的远端膨大为股骨髁,可在前面髌骨的两侧摸到,自内、外上髁向下至髁下方的凹陷为胫股关节线。在被动旋转或伸膝关节时,可以感觉到胫骨髁在股骨上运动。在胫骨髁的前下方隆起部为胫骨粗隆它是股四头肌髌韧带的止点。 2. 内(胫)侧副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内侧部,沿关节线向内可能摸到该韧带的前缘,此处关节线中断。若将手指放在内侧副韧带的前缘还可能摸到内侧半月板;当被动内旋时,内侧半月板的内侧缘更为明显一些,外旋时退缩。 3. 将小指和中指分别放在股骨外上髁和腓骨头,这就提示外(腓)侧副韧带的附着点,但该韧带较小沿关节线向外不太易触及。但当脚放在对侧的膝上,大腿外旋时容易摸到它,外侧半月板则不能触及。 4.当被检查者仰卧伸膝时,髌骨最容易触及。在胫骨粗隆和髌骨尖之间还可摸到强厚的髌韧带。正常人髌骨易向外侧和远侧移动,压向股骨不会有不舒服感。 二. 不可触及的结构 股骨髁的关节面和髌面;髁间窝;内侧髁上线和外侧髁上线,它们分别从髁后上向近侧延伸并围成 面;胫骨髁的关节面(“胫骨平台”),被髁间隆起分开;外侧半月板,几呈环形;内侧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膝横韧带,在前方连接半月板。 三. 膝关节 1. 膝关节的运动膝关节有二个自由度:屈-伸和轴旋转。膝关节的屈曲范围取决于与大腿后面接触的小腿肚肌的大小,通常在120~130度。由于受跨过髋和膝两个关节的股直肌(它起自髂前下棘)的限止,当伸髋时屈膝其运动范围减小。过伸的运动范围较小,正常不超过15度。 正常被动运动的终末感是软的,因为来自小腿肚和大腿软组织的接触,若小腿大腿不接触则来自缩短的股直肌。伸或过伸的终末感是坚硬的,因为来自韧带和关节囊结构的张力;若屈膝90o,伸膝较为自由或被腘绳肌的长度所限制。 (1)屈和伸运动的轴运动轴位于通过两股骨髁中心连线的上方几个厘米处。临床上,膝关节的屈伸轴近似通过股骨内、外侧髁中心的连线。 因为人类膝关节运动轴的变动,因此当使用于机械屈戍关节的装置时如测角器、等速测力计,膝-踝-足矫形器就产生了问题;膝以下假体用到膝部时也发生了问题。当膝关节从伸到屈的运动中,膝关节的解剖轴移动约2cm,而连接装置的机械轴却固定不动。如此机械装置的臂不能保持与大腿和小腿平行,在机械装置和解剖的部分之间就产生运动或压力。为了预防不舒服和擦伤,需要调和与仔细的对线。矫形膝关节的失调能造成在屈膝时套袖对肢体

运动系统 第十章骨与关节感染

运动系统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第十章骨与关节感染 第一节化脓性感染 本节考点: (1)化脓性骨髓炎的致病菌及感染途径(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3)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 (4)慢性骨髓炎的诊断、手术指征和禁忌证 (一)化脓性骨髓炎 化脓性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病,涉及骨膜、骨密质、骨松质与骨髓组织感染途径有三:①血源性骨髓炎②创伤后骨髓炎③外来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最常见致病菌是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1.临床表现 (1)儿童多见,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最多见,发病前常有外伤史 (2)起病急骤,有寒战,继而出现高热至39℃以上,有明显的毒血症症状。儿童可有烦躁不安、呕吐与惊厥,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或感染性休克 (3)早期患区剧痛,肢体半屈曲状,周围肌肉痉挛,因疼痛抗拒做主动与被动活动,局部皮温高,有局限性压痛,肿胀并不明显。严重者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4)急性骨髓炎的自然病程可以维持3~4周,脓肿穿破后疼痛即刻缓解,体温逐渐下降,形成窦道,病变转入慢性阶段

2.辅助检查 (1)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可占90%以上; (2)血培养可获致病菌,在寒战高热期抽血培养可提高阳性率; (3)局部脓肿分层穿刺:在压痛最明显的干骺端穿刺,抽出液体作涂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4)X线检查:起病后14天内的X线检查往往无异常发现,早期的X线表现为层状骨膜反应与干骺端骨质稀疏。以后出现散在性虫蛀样骨破坏与死骨形成。小死骨表现为脓腔内的密度增高阴影,与周围骨组织完全游离。 大死骨可为整段骨坏死,密度增高而无骨小梁结构可见; (5)CT检查:可以提前发现骨膜下脓肿;(6)核素骨显像 3.诊断 诊断宜早。下列表现应想到有急性骨髓炎的可能(1)急骤的高热与毒血症表现; (2)病变区疼痛剧烈而抗拒做主动与被动活动;(3)病变区局部皮温高,有局限性压痛; (4)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高; (5)局部分层穿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4.治疗方法 治疗的目的是中断骨髓炎由急性期转为慢性阶段(1)抗生素治疗:要联合应用抗生素,急性骨髓炎经抗生素治疗后将会出现四种结果: 1)在X线片改变出现前全身及局部症状均消失2)在出现X线片改变后全身及局部症状消失 上述两种情况均不需要手术治疗,但抗生素仍宜连续应用至少3周 3)全身症状消退,但局部症状加剧 4)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均不消退 (2)手术治疗 宜早,最好在抗生素治疗后48~72小时仍不能控制局部症状时进行手术 手术方法:有钻孔引流和开窗减压两种(3)全身辅助治疗 (4)局部辅助治疗(三)慢性骨髓炎的诊断、手术指征和禁忌证1.诊断 (1)全身症状 (2)局部症状: 在病变静止阶段,肢体增粗及变形。皮肤菲薄,色泽暗,有多处瘢痕。或有窦道口,急性感染发作表现为有疼病,表面皮肤转为红、肿、热及压痛。体温可升高1~2℃。原已闭塞的窦道口可开放,排出多量脓液,有时掉出死骨。在死骨排出后窦道口自动封闭,炎症逐渐消退

(完整版)最全运动肌肉解剖

人体的主要肌肉 (2009-04-08 21:28:17) 转载 标签:分类:考试辅导 人体 肌肉 名称 人体的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和头颈肌。

?躯干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背深层肌 分为背长肌和背短肌。背长肌包括竖脊肌和夹肌。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和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胸固有肌包 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腹后壁的腰方肌。 ?上肢肌 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 肌和大圆肌。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 (又称“肩袖”)的结构,有加固和保护肩关节的作用 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 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的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前 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前群肌的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后群肌的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 ?下肢肌 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盆带肌分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前群(内侧群)有髂腰肌、梨状肌。后群(外侧群)有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前外侧群有股四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 肌。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块肌合在一起称为腘 绳肌或股后肌群。内侧群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后群有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跚长屈肌、胫骨后肌。外侧群有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头颈肌 头颈肌中,头肌可分为表情肌和咀嚼肌;颈肌分浅、 中、深三群,颈浅肌群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我们的肌肉

运动系统肌肉起止点

骨骼肌起止点 三角肌 位于肩部 三角肌分为三个部分:锁骨部分(上部)肩峰部分(中部)肩胛冈部分(后部)三分之一处锁骨部分(上部)起点:锁骨的外肩峰部分(中部)起点:肩胛骨 后外侧的肩峰肩胛冈部分(后部)起点:肩胛冈下缘(肩胛骨后侧的长条突起)三角肌粗隆肱骨大结节处三部分共同止于:三个部分可以共同协作,也 可以作拮抗肌,功能:它们最主要的作用是肩外展。肩外展刚开始时主要有上部发力,动作完成三分之二时前,后部可以后部开始发力。前部可以使肩屈。使肩伸俯身飞鸟前平举训练动作:侧平举 胸大肌位于胸骨正前方胸大肌分为锁骨部(上部)胸肋部(中部)和 腹部(下部)锁骨前面的内侧半锁骨部(上部)起点:肋软骨胸肋部(中部)起点:胸骨和第2~6 腹部较薄弱起自腹肌和腹部(下部)起点:(腹外斜肌,腹直肌)肌腱膜最上部止点:肱骨大结节嵴功能:在肩外展的前提下,中上部使臂前屈,胸大肌全肌收缩可以使臂内收和旋内,中下部一起用力时可以使肩向前下方训练动作:卧推前锯肌

位于肋骨外侧肋起点:九个肌齿起自1~9 止点:从肩胛骨上角开始沿肩胛骨的内侧缘至肩胛下角根据止点前锯肌可分为三个部分止于肩胛骨上角上部: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中部: 下部:止于肩胛下角附近功能:三个部分均拉肩胛骨向前,与他的拮抗肌菱形肌的作用相反,也可以和菱. 形肌协作使肩胛骨紧贴胸廓。 训练动作:上斜板哑铃推胸 肱二头肌

位于上臂前方分为两个头 盂上结节(肩胛骨前方,喙突下侧窝内)长头起点:喙突短头起点:止点:两个头在三角肌止点处合并止于桡骨粗隆(近侧端)功能:肱二头肌作用于两个关节,其长头可以使臂外展和内旋,短头为臂的内收肌。两个头共同作用,使肩屈。另外二头肌也是一块肘屈肌,而且还是肘关节的一块强有力的旋后肌。当肘关节屈曲时,旋后的动作增强,总的来说旋后肌比旋前肌更发达,因此前臂最基本的动作就是旋后(如拧螺丝)训练动作:臂弯举

最全运动肌肉解剖

人体的主要肌肉(2009-04-08 21:28:17) 转载 标签:分类:考试辅导 人体 肌肉 名称 人体的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和头颈肌。

●躯干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背深层肌分为背长肌和背短肌。背长肌包括竖脊肌和夹肌。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和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腹后壁的腰方肌。 ●上肢肌 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的结构,有加固和保护肩关节的作用 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的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前群肌的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

屈肌、尺侧腕屈肌等。后群肌的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 ●下肢肌 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盆带肌分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前群(内侧群)有髂腰肌、梨状肌。后群(外侧群)有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前外侧群有股四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块肌合在一起称为腘绳肌或股后肌群。内侧群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后群有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跚长屈肌、胫骨后肌。外侧群有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头颈肌 头颈肌中,头肌可分为表情肌和咀嚼肌;颈肌分浅、中、深三群,颈浅肌群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我们的肌肉.(2009-03-25 18:50:56) 转载 标签:分类:考试辅导 人体 肌肉 测试一下你对我们身体肌肉的名称、起止点和功能了解多少? 上图说明:1.斜方肌 2.棘上韧带 3.背阔肌 4.胸腰筋膜 5.骶结节韧带 上图说明:1.肩胛提肌 2.菱形肌 3.棘上韧带 4.下后锯肌 5.竖脊肌 6.胸腰筋膜7.骶结节韧带.

运动解剖学

一,选择题 1,成人全身共有206块骨 2,关于软骨组织 会厌软骨为弹性软骨 3,肌原纤维的结构 有明暗相间的横纹 4,膝关节的描述 该关节为椭圆屈戌关节 5,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两骨关节面的幅度差及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 关节韧带的多少和强弱 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6,对肘关节的描述 由肱骨下端和尺骨,桡骨上端关节面组成 包括肱尺,肱桡,桡尺近侧3个关节 属于复关节 7,关于椎间盘 共有23块 连结相邻两个椎体 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关于肋的说法 包括肋骨和肋软骨 第1—7对肋称为真肋 第11,12肋称浮肋 9,对骨盘组成结构的描述 构成骨盘的骨共有4块 男性骨盘高而窄,女性骨盘低而宽 骨盘在髋关节处可作前,后倾动作 10,关于髋关节的说法 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 关节囊厚而坚韧 可作屈,伸,外展内收 11,构成肌腱的主要组织是致密结缔组织 12,关于桡腕关节说法 是单关节 13,负重直臂侧上举肩关节外展时,可发展力量的主要肌肉是三角肌14,扩胸动作是上肢带关节的后缩动作 15,既跨过髋关节又跨过膝关节的肌肉是股四头肌 16,肩关节为多轴关节 17,关于股四头肌的说法 人体中体积最大的肌肉之一 止点为胫骨粗隆 近固定收缩时,使小腿在膝关节处伸 远固定收缩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

18,关于腹直肌的说法 下固定时,腹直肌可以牵拉胸廓向同侧屈 仰卧起坐可以锻炼腹直肌 仰卧两头翘是腹直肌的无固定收缩 19,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比外侧半月板易损伤是因为内侧半月板外缘与胫侧副韧带紧密相接 20,肘关节是由肱尺,肱桡,桡尺近侧关节组成 21,关节面软骨中无神经,无血管,其营养主要由滑液和关节囊滑膜层供应 22,关节盘,关节唇属于纤维软骨 23,股直肌被动不足现象出现在伸髋屈膝时 24,肌节是肌原纤维收缩与舒张的基本结构单位 25,长骨两端的膨大称为骨骺 26,关于骨膜的说法 是由结缔组织构成 包裹在整个骨的外面 内层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27,关节面软骨多为透明软骨 28,沿矢状轴在冠状面内进行的运动是内收,外展 29,联合关节是指关节在结构上完全独立,但在功能上必须同时运动完成同一关节的运动 30,股直肌主动不足现象出现在屈髋伸膝时 31,桡腕关节属于椭圆关节 32,关于肩关节说法 由肱骨头和关节盂组成 可作屈,伸运动 灵活性比稳固性大 33,寰椎无椎体 34,关节内软骨属于关节辅助结构 35,胸锁关节内没有关节内软骨 36,能使膝关节屈和使小腿少许旋内的股后肌是半腱膜,半膜肌 37,第一拇指腕掌关节属于鞍状关节 38,上肢带骨的连接包括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 39,人体内含有关节唇的关节是髋关节 40,儿童少年时期超负荷的运动量是骨过早骨化 二,填空题 1,按照突起的多少不同可将神经元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级神经元。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实现信息传递的细胞连接点,它由突触间隙,突触前膜,突触后膜构成。2,脊柱由24块独立的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构成。 3,限制脊柱前屈的主要韧带是后纵韧带,限制脊柱后伸的主要韧带是前纵韧带。 4,躯干骨共3块,可分为椎骨,肋骨和胸骨三部分。 5,负重提踵练习主要可以发展小腿三头肌的力量,此肌肉位于小腿后面皮下,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 6,膝关节是由股骨,髌骨,胫骨借关节囊连结而成,由股胫关节和股髌关节构成,根据其关节的形状分类,其关节属于椭圆屈戍关节。

主要肌肉解剖常识

健美锻炼主要肌肉的生理解剖常识 一、人体肌肉的名称 在从事健美训练之前,首先要掌握有关人体肌肉群的一般常识。知道和了解人体各部位肌肉群的名称与目的,是为了加强训练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是为了弄明白每块肌肉在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做到正确地完成各种健美动作,促进各部位的肌肉的

发展。为更好地掌握健美运动的方法、更好地安排有针对性的健美训练打下基础。 全身的骨骼肌约有520多块,一般人大约占体重的35—40%。有些运动员可占50%。其中四肢肌肉占肌肉总量的80%(上肢占30%,下肢占50%)。 二、人体浅层主要肌肉群的位置与功能 (一)上肢肌 1、肩带肌: 1.1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呈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故得此名。 起点:枕外隆突,项韧带、第七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肌纤维分上、中、下三部分,止于肩胛冈、肩峰和锁骨外1/3处。 机能:近固定时,上部下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横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靠近脊柱);下部上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上下两部纤维同时收缩,则使肩胛骨向上转动,如臂上举动作。 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对向侧回旋。两侧斜方肌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 提拉杠铃耸肩、负重直臂侧上举、负重扩胸等辅助练习,可发展斜方肌的力量。1.2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外侧的皮下,为全身最大的阔肌,上部被斜方肌遮盖。 起点:第七胸椎至骶骨所有椎骨棘突、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骨表面。 止点:肌纤维向外上方斜行,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机能: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如向后摆臂动作);还能使上臂内收和旋内。远固定时,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单杠引体向上动作);由于背阔肌有部分纤维起于肋骨,在远固定时,可提起肋骨,故是辅助吸气肌。 单杠引体向上、向后拉拉力器等练习,可以发展此肌肉的力量。 1.3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层,为一对菱形的扁肌。 起点:下位两个颈椎和上位四个胸椎的棘突。 止点:肌纤维内上向外下斜行,止于肩胛骨内侧缘。 机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下回旋、上提和后缩。在爬绳、爬杆一类的动作中,都要用到菱形肌。 1.4肩胛提肌:位于斜方肌的深层,该肌细而长。 起点:上位四个颈椎横突。 止点:肩胛骨的内侧缘(内侧角至肩胛冈之间)。 机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使肩胛骨下回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颈和头向同侧侧屈和回旋;两侧同时收缩,使颈伸直。 1.5胸大肌: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 起点:锁骨部起于锁骨内侧半,胸肋部起于胸骨前面和上位6个肋软骨,腹部起于腹直肌鞘前壁。 止点:三部肌纤维向外集中,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机能:近固定时,可屈上臂,还可使上臂内收和旋内。远固定时,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此外,该肌还能提肋,是辅助吸气肌。 双杠支撑摆动、双杠臂屈伸、卧推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以发展该肌肉力量。 1.6胸小肌:位于胸廓上部的前外侧,胸大肌的深层。 起点:以三个肌齿起于第3—5肋的前面(靠近肋软骨和肋骨结合处),肌纤维斜向外上方。

人体肌肉解剖图

肌肉解剖图说明 出处:汇健身 | 点击数:138965 | 文章录入:爱健 身 (一)胸大肌 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其范围大,分为胸 上肌和胸大肌两部分。其功能是使上臂向内、向前、 向下和向上;臂部向内旋转。可通过所有角度的卧推; 所有角度的飞鸟;双杠臂屈伸;仰卧上拉;俯卧撑; 重锤双臂侧下拉来训练。 (二)肱二头肌 位于上臂前面皮下。其功能是弯屈肘部;掌心向 上放下前臂;使前臂向前弯起至肩部。训练方法是各 种方式的弯举;划船动作。 (三)胸锁乳突肌 这是位于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其功能是使头 和颈向侧曲;头和颈部旋转,颈向前或后弯屈。可通过戴练颈帽动作;摔角的角力桥;助力和自我抗力动作来锻炼。 (四)前臂屈指肌 位于前臂前面的内侧皮下,能使手屈和外展。采用正缠重锤和正握负重腕屈伸等练习可发展此肌肉。 (五)斜方肌 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肌。其功能是上举和放下肩带;移动肩胛骨;头部倒向后和侧面。可通过耸肩,力量上举,颈后推举,侧平举,划船动作来训练。 (六)三角肌 位于肩部皮下。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

部纤维呈多羽状,这种结构肌肉体积小而具有较大的力量。它的功能是使手臂举到水平位置;手臂分别向前、中、后举到一定方向的高度。可通过各种哑铃和杠铃推举、卧推(前束),哑铃上举到前、后和背后;引体向上来训练。 (七)肱三头肌 位于上臂后面皮下。其功能是使手臂伸直和拉向后方。可通过臂屈伸,屈臂下拉,窄握仰推,各种手臂屈伸动作,划船来训练。 (八)肱橈肌 位于前臂肌的最外侧皮下,呈长扁形。近固点时,可使前臂屈。远固点时,可使上臂向前靠拢。采用负重弯举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肉的力量。 (九)肱肌 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的深面。起于肱骨体下半部前面,止于尺骨粗隆。作用是为屈肘。训练方法同肱二头肌。 (十)背阔肌 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上部被斜方肌遮盖。其功能是使手臂拉向下和后;肩带下压;躯干侧向一边。训练动作是各种方式的引体向上重锤下拉;划船动作;仰卧上拉。 (十一)上背肌群(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菱形肌) 位于人体上背部。可使手臂向内和向外旋转;手臂向后划;肩胛上升,旋转,向下。训练动作有深蹲,硬拉,划船等。 (十二)前锯肌 位于胸廓的外侧皮下,上部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是块扁肌。其功能是使肩胛下转;使肩胛拉向一侧;帮助扩展胸部;帮助两臂举过头部。训练动作为仰卧上拉和站立推举。 (十三)腹直肌(上腹肌+下腹肌) 由上腹肌和下腹肌两部分组成。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其功能是使脊柱向前弯屈;压缩腹部;压迫肋骨训练方法是各种仰卧起坐;直腿上举。

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全

1.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隶属运动人体科学畴的一门基础科学。 2.水平面:垂直人体的纵轴与地面平行的一切切面。 3.额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一切切面。 4.矢状轴:前后方向垂直通过额状面的铀。 5.垂直轴:上下方向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 6.正中面:沿身体的正中线所作的—个矢状面。 7. 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在躯干两侧下垂,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8.骨龄:骨骺和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及干骺愈合的年龄。 9.原动肌:主动收缩发力直接引起环节运动的肌肉称原动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称对抗肌。 10.突触: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主要结构,它是神经元与神经元或者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11.动力工作与静力:工作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或伸长的工作称为动力工作。肌肉起止点位置相对固定,肌肉的长度不发生变化的收缩形式称静力收缩,以静力收缩所完成的工作称静力工作。 12.向心工作与离心工作:肌肉以向心收缩克服阻力的工作称向心工作。肌肉以离心收缩对抗阻力作用的工作称离心工作。 13. 多关节肌力量性主动不足:当多关节肌收缩,作用于一个关节后,不能充分再作用于另一个(或其余)关节,这种现象称“多关节肌力量性主动不足”。14. 多关节肌伸展性被动不足:当多关节肌已在其中一个关节被拉长伸展后,在另一个(或其余)关节就不能充分地被拉长伸展,而限制关节运动的幅度,这种现象称为“多关节肌伸展性被动不足”。 15.肌肉的解剖横断面和生理横断面:肌肉的解剖横断面是指与肌肉纵轴相垂直的断面称为肌肉的解剖横断面。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是指横切所有肌纤维的断面之和称为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16.肌肉的初长度:肌肉的初长度是指肌肉收缩前的长度,肌肉处于适宜初长度时,收缩发挥的力量最大。 17.肩袖(肌腱袖):肩袖是指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分别经过肩关节的前面、上面和后面,止于肱骨大小结节,与关节囊紧贴,并有部分腱纤维织入关节囊,形成“肌腱袖”称为肩袖。此结构对肩关节有保护、加固的作用。 18.足弓:足弓是由足部的跗骨、跖骨以及足底的韧带、肌腱共同构成一个凸向上的拱形结构,称足弓。足弓可分为纵弓和横弓,纵弓又分外侧纵弓和侧纵弓。19.肌肉的起点和止点:肌肉的起点通常是指离身体正中面较近的附着点,对四肢来讲是指近侧的附着点。止点通常是指离身体正中面较远的附着点,对四肢来讲是指远侧的附着点。 20.肌肉的定点和动点:肌肉的定点和动点通常是指肌肉收缩时会牵引骨而引起运动,这时相对固定骨上的附着点,称为定点;而相对移动骨上的附着点,称为动点。 21.近固定与远固定:近固定与远固定是对四肢的肌肉而言。当定点在近侧时,叫近固定;定点在远侧时,叫远固定。

第三章 运动系统

第三章运动系统 第一节骨 [学习目的] 1.掌握人体全身骨的组成及特点。 2.掌握人体上肢骨、下肢骨、中轴骨的组成及各骨名称。 3.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颅骨、椎骨、胸骨、肋骨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主要的骨性标志和体表标志。 4.了解体育运动对骨的影响。 [学习要求] 在人体完整骨架标本和人体完整的散骨标本上,能够分辨出人体全身各骨的部位:即可以根据各骨上下、前后、内外侧的主要骨性标志,判断其在人体上的侧别和位置,并熟练掌握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和体表标志。 [学习重点] 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跗骨等骨的形态结构、位置、主要的骨性标志和体表标志。 [学习难点]上述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学习方法] 1.课上教师演示并讲解全身各骨。 2.实验课上,按实验步骤与方法,以学生自己动手识记标本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3.开放实验室,保证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和识记标本。 4.采用口试和笔试等形式,考核学生对人体骨骼标本的观察能力和识记能力。 5.课后,学生必须完成教材中有关骨一章的习题,并完成实验教材上的填图作业,以加深和巩固对全身骨的学习和记忆。 [知识要点] 1.全身骨骼包括上肢骨、下肢骨和中轴骨。

2.上肢骨分为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上肢带骨又包括:肩胛骨和锁骨;自由上肢骨又包括:肱骨、尺骨、桡骨和手骨,共64块。上肢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和体表标志。 3.下肢骨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下肢带骨为髋骨;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胫骨、腓骨和足骨,共62块。下肢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和体表标志。 4.中轴骨包括:颅骨、椎骨、胸骨和肋骨,共80块。中轴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和体表标志。 [阅读参考文献] 1 王云等.骨质疏松症研究中骨量和骨质量的影像学测定.国外医学骨科学分 册,2004,25(4):242 2 林霖等.异位骨化研究进展.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3):350 3 孙茹等.男子速滑运动员身体不同部位骨密度调查分析.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6):703 4 赵志芳等.正电子断层成像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 册,2004,25(3):154 5 吕林.磁力牵拉对兔骨生长的作用初步实验观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5,24(6):725 [网站] www.myjpw.com www.cnm21.com www.cmu.edu.cn www.open.edu.cn www.njmu.edu.cn www.yuloo.com www.medsee.com 第二节骨连结和骨骼肌 一、上肢骨连结和运动上肢的主要肌群

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1)

运动解剖学考点:1、选择题30题(30分)2、看图一个(肩胛骨、髋骨/全身肌肉里选、一共10分)3、名词解释5个(从16个选5个、共15分)4、动作分析(两个选一个、共15分)5、问答题(5个共30分) 名词解释: 1.肌肉初长度:肌肉收缩前的长度称为肌肉的初长度。在生理范围内肌肉的初长度拉 长,除能增加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幅度外,还能增加肌肉的收缩力量。 2.肌肉的生理横断面: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的横断面之和称为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3.肌肉的起点和止点:起点通常是指靠近身体正中面或在四肢近侧端的附着点;止点 则是指远离身体正中面或在四肢远侧端的附着点。 4.骨龄:是指骺及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和骺与骨干愈合的年龄,也是一种生物年 龄。骨龄是反应个体发育成熟程度比较精确的指标。 5.原动肌与对抗肌:主动收缩发力直接引起环节运动的肌肉称原动肌,与原动肌作用 相反的肌群称对抗肌. 6.动力工作与静力工作:肌肉收缩使环节的位置发生改变,肌肉的长度亦有变化,此 类工作称为动力性工作;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矩,只足以平衡阻力矩,使环节保 持一定的姿势,肌肉的长度也没有明显变化,此类工作称为静力性工作。 7.向心工作与离心工作:肌肉以向心收缩克服阻力的工作称向心工作,肌肉以离心 收缩对抗阻力作用的工作称离心工作。 8.多关节肌“力量性主动不足”:当多关节收缩时,作用于一个关节后,不能充分 再作用于另一个关节,这种现象称为“多关节肌力量性主动不足”。 9.多关节肌“伸展性被动不足”:当多关节肌已在其中一个关节被拉长伸展后,在 另一个关节就不能充分地被拉长伸展,而限制关节运动的幅度,这种现象称为“多 关节肌伸展性被动不足”。 10.肺门:在肺的纵隔面凹陷处,是支气管和肺血管等出入肺的门户。 11.气血屏障: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必须经过由肺泡上皮、上皮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及内皮这四层结构,称气血屏障。 12.血液循环:血液由心脏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回心脏,如此循环不止, 称血液循环。 13.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因神经细胞既是神经组织的基本机构单位,又是它的功能单 位,故神经细胞称为神经元。 14.反射和反射弧: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机能活动中,对内环境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 称为反射,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活动的形态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五个环节,即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 15.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其包绕在它们外面的鞘状结构组成。 论述题: 1.试述腹直肌的位置,起止,功能与力量练习。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的腹直肌鞘中,为上宽窄的带状多腹肌。肌纤维被3-4条横行的腱划所分隔。该肌束下行,起于耻骨联合上缘和耻骨脊,止于第5-7肋软骨前面和胸骨剑突。下固定时,腹直肌两侧同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屈,还可降肋,协助呼气; 一侧收缩,使脊柱向侧屈。上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盘后似。屈膝仰卧起坐可发展腹直肌的力量。 2.简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和两端较细的(乳白色)。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组,相互配合完 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4.双手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 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5.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作用,骨起的作 用,关节起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作用。 6.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 就产生了运动。 7.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 上,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8.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 9.先天性行为。 10.学习行为。 11.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②③。 12.通讯:交流方式有,等。应用2:(1)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2) 制造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强化训练 二、非选择题 1、右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的结构是[]______ ⑵能在运动中减少摩擦和缓冲震荡的结构是 []______ ⑶脱臼是指[]____从[]____滑脱出来 ⑷用一句话概述运动的产生____________ _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 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3.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 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