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北外汉硕专业课知识重、难点串讲中国文化要略、名词解释三坟五典--新祥旭

2017北外汉硕专业课知识重、难点串讲中国文化要略、名词解释三坟五典--新祥旭

2017北外汉硕专业课知识重、难点串讲中国文化要略、名词解释三坟五典--新祥旭

名词解释

1.三坟五典:据说是上古时代的书籍。汉代学者孔安国在《尚书序》中说:“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唐代学者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说,“三坟”指的是三皇的事,其道理是至高至大的,“坟”就是“大”的意思;“五典”讲的是五帝的事,其道理是百代常用的,“典”就是“常”的意思。可是,孔颖达也同时指出一个事实,东汉时的经学大师郑玄已经怀疑三坟五典的真实性。最早记录古书目录的《汉书》和《后汉书》都没有提到这些书,此后人们也没有见过这些书。因此,所谓“三坟五典”实际是子虚乌有,它极有可能是春秋战国时代,人们为了附会三皇五帝的事迹而捏造出来的古书名。

但“坟典”一词却成为中国古籍的代称。

https://www.doczj.com/doc/7e7448796.html,/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 中国文化要略整理(7-10章)

第七章宗教信仰 1. 中国人对(天地)、(祖先)、(君师)的崇拜最为突出。 2. 中国古代的祭祀以天地的仪式以(封禅)最为重要。 3.封禅:就是由帝王来祭祀天地,“封”是在泰山顶上设坛祭天;“禅”,是在泰山附 近的小山上祭地。封禅的目的是帝王取得天下以后,以天子身份祭告天地,以 表示自己的统治符合天意,合乎正统。 4. 史书记载第一个封禅的皇帝是(秦始皇);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是(宋真宗)。 5. 历史上首次将祭祀后土列为大典的是(汉文帝)。 6. 往泰山封禅,到汾阴祭后土,祭祀天地的仪式还有(庙祭)和(郊祭)。 7.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8.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 9.四渎:东渎大淮(淮河)、南渎大江(长江)、 西渎大河(黄河),北渎大济(济水) 10. 四海:东海、南海、西海(青海湖)、北海。 11. 从(秦始皇)时候开始,宗庙成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太庙)。 12. 庙号:即帝王死后在太庙受祭时享有的称号。如:明太祖、明成祖、清世祖、清圣祖 13. 帝王祭祀祖先用(太庙),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用(宗祠)。 14. 现存最大的一座宗祠是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的(裴氏祠)。 15. 北京阜成门现存的(历代帝王庙),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帝王庙。 16.(师)是哪些可以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传统上指(孔子)和(关公)两个人。 17.(汉高祖刘邦)亲祭孔子是封建帝王祭孔的开始; (汉文帝)追封孔子(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受封的开始; (东汉光武帝刘秀)明确把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来尊崇; 到(唐贞观四年),开始全国性的祭孔。 18. 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立的,在我国 又叫(释教),管和尚叫(释子)。 19. 迦叶摩腾、竺法兰翻译的(《四十二章经》),据说是中国最早的佛经。 20. 佛教在(两汉)之间传入中国。 2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的表现: (1) 佛经翻译的规模明显扩大; (2) 弘传活动进一步兴盛,出现了比较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如洛阳、长安、建康、 庐山等地; (3) 大量营建佛寺僧舍,建造石像石窟; (4) 西行求法活动成风。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小 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2015年 教 师 招 聘 考 试 小 学 语 文 专 业 知 识 精 选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 1、《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之一,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赋比兴和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2、《左传》 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3、孔子《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论语》由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有“尊圣”之称。 4、孟子《孟子》 孟子,名轲,子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由其及其弟子共同编写了《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辩、民本、格君心之扉、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的一个高峰。 5、庄子《庄子》 庄子,姓庒,名周,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老庄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代表作《庄子》亦称《南华经》,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和《周易》《老子》并成为“三玄”,文章体制以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6、楚辞 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汉代时,刘向(编撰者)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中国汉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因代表作有《离骚》(《九歌》《天问》《招魂》)等,后人又称“楚辞”为“骚体”。以杂言为主,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 7、屈原《离骚》 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着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共373句,是中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 8、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尊称“史圣”。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太史公书)。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成为“班马”。《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公元前101年,共3000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帝王传)、三十世家(王侯传)、七十列传(名人传)、十表(大事年表)、八书(典章制度),共130篇。 9 、汉乐府 古代民歌又一次大汇集(诗经),与《诗经》不同,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女性题材占重要位置,由杂言趋向五言,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重要阶段。《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雀

2016年汉硕考研七大名校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汉硕考研七大名校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今年的题目偏重于主观性。 一、分值题型分析 专业一:九个大题。汉语基础知识:填空10小题共20分,选择10小题共20分,名词解释4小题共20分,简答4小题共40分。汉语应用分析:语音偏误分析1小题共10分,词语辨析(结合偏误)1小题共10分,句式分析1小题共10分,义项分析1小题共10分,文言文翻译一段,共10分。 专业二:七个大题。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填空10题10分,选择10题30分,名词解释4题20分,简答2题20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填空题10题10分,简答2题20分,案例分析40分。 二、真题综合分析 专业一部分,共九道题目,整体来讲,考察的主要是现代汉语和部分古代汉语知识。第一、二两道大题是填空和选择题,总共有20个小题,每题2分,主要考察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和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比如(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按照笔顺规则,汉字“乃”的第一笔是(勤思解析:横折折折钩);“不耻下问”中的“耻”是词类活用中的(意动)用法;下列没有歧义的一项是(D)(A进口汽车、B路边种着树、C洗得干净、D咬死了猎人的鸡)。第三题是名词解释,语流音变、复合词、词类、复句等都是常见的现代汉语词语,采用问什么答什么的形式即可。简答题考察轻声的作用,分析“死和活、冷和热”两对反义词的不同,从语法、语义角度分析所给的歧义句,分析保留古代汉语特点的语法现象等,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是可以做对的。应用分析部分是留学生语音偏误分析和汉硕经典试题词语辨析,今年词语辨析是结合留学生的偏误例子分析“了解和理解”的区别,勤思提醒:大家还是按照各自的思路从词性、搭配、语义等方面回答并结合偏误分析的相关知识进行辨析可能会更加全面,另外提醒大家重视举例。还有两道题目比较灵活,主要是分析所给句式的特点和“花”的义项归纳、各义项关系之间发展演变等,一方面考察大家灵活应变能力,同时也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最后一道古代汉语的翻译题目,与大纲样卷相比,加大

汉硕考研分析和复习策略

汉硕考研院校分析和复习策略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备战时间段的划分以及你如何规划 二、汉硕考研的专业情况和院校分析及参考书 三、每个地区院校的出题特点以及重点院校的初复试情况 四、如何打好一场有准备有策略的考研战役——复习 五、经验之谈,值得借鉴和运用——14年成功学员经验分享 六、跨专业的你是否跨越自己的心理障碍 一、汉硕时间段的划分 初期学习阶段(4月-6月):第一轮学习,将各专业课基本知识点串起来,务必在六月份有总体理解,树立一个整体框架。跨专业的考生最好提早准备,如果感觉学习困难和匆忙可以选择一个辅导班帮助学习。 暑期强化阶段(7月-9月):第二轮复习,考研的黄金期,因为暑期有大块时间来准备,在一个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加强重点和难点的识记。 提高学习阶段(9月-11月):第三轮学习,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利于自己做出调整,利用10月黄金周时间梳理总结前两个阶段的学习 考前冲刺阶段(11月-12月):这个阶段学生会感觉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突然间会慌了手脚,辅导班可以查漏补缺,找到盲点。串讲冲刺和预测都是很不错的提分机会。 初试阶段(1月):心态调整,看基础 复试阶段(2月-5月):关注复试分数线,进入复试联系师兄姐或者选择辅导老师进行模拟指导,未进入复试名单,迅速查找调剂信息。 二、汉硕专业情况:专业一354(汉语基础)、专业二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专硕、国内学习与国外实习相结合、多数两年制、多数学校没有奖学金 院校分析参考书 北京地区:北语、北师大、人大、中央民族大学 上海地区:华东师大、上海大学,上外、复旦

江浙地区:南京大学、南京师大、苏州大学 东北地区:吉大、黑大、大连外国语 西部地区:陕师大、西北大学、兰州大学 西南地区:川大、重庆师大、云南大学 北语:最基础正常的出题类型,按照国家大纲来走的,很注重基础,汉语基础部分客观题考察较细,要把现代汉语看透彻了,主观题部分包含的知识点语音分析、汉字辨析、词语辨析、语法辨析、修改病句等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部分,文化考察知识点注重常识,教育学心理学部分对第二语言教学考察较多,要重点看刘询的教材。案例分析是一篇跨文化交际的材料,结合跨文化交际概论来谈。 北师大:也是按照大纲执行的,基础正常题型,汉语基础部分主观题比例大,常见的知识点都有考到,标拼音、改错别字、辩词词语、语法分析、修改病句。古汉分值不大。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部分也是主观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都是关于文化部分的,最后的案例分析也是跨文化交际的材料 人大:在国家大纲的基础上增加了两本书赵晶的《大学生必知基本文化常识》和王小岩的《汉语国际教育考试指南》。汉语基础以黄廖版现汉为基础,汉语国际教育文化部分知识点杂,要多积累,引论中的教育学和心理学部分重点掌握。特别指定的这两本书出题性可能大,分值也很大,要看全面。 中央民族大学:汉语基础部分也很基础,基本都在指定参考书上,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部分全是主观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尤其刘询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重点看,最后的案例分析是跨文化交际的,考察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概论》 复旦:专业一2013年出现了大量参考书没有的题,所以复试分数很低,2014年题型又发生了变化,客观题减少,增加了简答题的主观论述题,并且占的分值较重,真题重现率不高。还是要夯实基础。专业二2014年题型发生了变化,文化部分增加一道10分的论述题,教育学部分去掉了选择题和大作文,增加了简答题和论述。复旦的题比较灵活,要求在复习时广泛涉猎文化常识,最好多看些复旦教授编写的书。 三、复习策略 专业课如何看: 就《现代汉语》(黄廖版)而言,第一册尤为重要,大家着重看这一本知识点,认真复习,把每一个知识点弄懂。其中语音部分是重点和难点,根据近几年真题来看,语音部分内容较多,分值较重。再有就是语法部分,这一部分重点复习句法成分内容,每年都会考,分布在选择题和分析题上。至于《现代汉语》第二册,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真题考研专业课真题汇总答案整理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考研复习必备资料-育明考研考博一、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招生报考统计(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专业招生人数初试科目复试科目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2014年25人 2015年50人 2016年50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54汉语基础 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①专业基础(笔试) ②英语口试 ③综合素质 育明考研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考研的报录比平均在6:1左右(竞争较激烈) 2、笔试以汉语基础与应用、文学文化分析、综合写作能力为主。 3、复试满分250分,其中专业基础(笔试)50分,英语口试50分,综合面试150分。 4、总成绩=初试成绩*66.7%+复试成绩*33.3%。 5、初试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6、同等学历的考生需要加试2门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 育明教育针对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开设的辅导课程有:专业课课程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成功的基础保障。 (北师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二、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年份政治英语汉语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总分 2014年50分50分90分90分350分 2015年50分50分90分90分350分 2016年55分50分90分90分360分 (北师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三、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专业课参考书(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2)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综合性学习教学要则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如下特性: 1、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不是各学科的均衡的组合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不管学习活动涉及哪个应该放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而不应该放在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上。 2、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一是表现为改变过去单一教语文学语文的做法,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语文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二是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训练的单一的方法同,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以及多维合作、独立探究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学习;三是改变过去单一追求智育目标的做法,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3、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各学科领域交融而成的知识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综合性课题。它们构成了开放的综合性学习生态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空开发,时间不以40分钟为限,空间组合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而定,家庭、社区、大自然都是学习空间。 4、体验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以学生的

2019华师汉硕考研经验指导

华师汉硕经验贴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17年考上华师汉硕研究生,专业一132,专业二111,英语64,政治61,总分368,公共课分数不高,但专业课排名很靠前。自我感觉考的还不错,尤其是对自己的专业课非常满意,所以想给学弟学妹分享交流学习经验。 一、关于考研: 主要参考书: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化要略》、《语言学纲要》、《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引论》、《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国文化史》。但学校不同,版本也会有所差异,但是实质性内容不变。 学姐考的是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汉硕专业,参考书目主要有: 邢福义《现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孟昭义《外国文化史》以及《教育学基础》版本虽然不太一样,但所考内容大同小异。 无论你是要考别的学校汉硕还是要考华师汉硕,都可以向我咨询。 我知道6月份,大部分同学都已经确定了学校和专业,已经开始准备复习,但你真的会复习吗?你真的会有效复习吗?你有没有自己的复习计划呢?你的复习计划是否可行呢?面对这么多的参考书应该如何下手呢?是否买到汉硕真题了呢?是否会担心自己考不上呢?是否有困惑和顾虑呢?如果是二战的同学是否会因压力而感到焦虑害怕呢? 如果你有这些疑惑,很正常,如果你觉得迷茫、困惑、焦虑、否定自我、感到无从下手,可以加我微信AINY__hong0711向我咨询。无论你是想考首师还是华师还是其他学校,都可以向我们咨询,学姐和学长会耐心给你解答并加以指导,使你少走弯路,有效复习。如果是有信心能够考上的同学,加油,坚持! 学姐和同班已考上研的学长已经带了好几个考研学子,他们反响非常不错,学长今年考上的是首都师范大学,总分373,排名第四,非常厉害。 专业课复习方法、技巧:

中国文化要略试题

第二章中国地理概况 1、以下哪个国家不与中国接壤? 马来西亚B.老挝C.缅甸D.吉尔吉斯斯坦(华中师大) 2、在以下行政区划的简称中,_____的来源与历史名称有关。 赣 B.湘 C.晋 D.浙(厦门大学) 3、春秋时期的郑国位于今天的___________省。 4、新疆的全称是_________(南师大) 5、判断对错:长江是世界上第二大河流。()(西南大学) 6、南宋的都城临安是在现在的___________市。(西南大学) 7、中国行政区划中,省级区划有______________个。(2010,西南大学) A.32 B.34 C.33 D.35 8、判断对错:七大古都有五个位于黄河流域。(2011,北师大) 9、填空:明清时期,中央权力机构由六部、都察院、________、大理寺等组成。六部为____、_____、____、兵部、_____、______。(2011,武汉大学) 7、中国第一大淡水湖______位于江西。(2011,中国传媒大学) 8、判断:上海西部地区在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因此,上海又别称“申”。(2010,浙师大) 9、下列名称不是中国别称的是___________ A中州中原B赤县神州C 交趾安南D禹贡禹城(2010,华中师大) 第三章中国历史的发展 1、最能反映我国母系氏族公社文化的是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_____________。(2010,厦门大学) 2、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是______。(2010,浙师大) 3、新石器时代最主要的石质工具是________: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细石器 D、复合石器(2011,武汉大学) 4、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的遗址属于__________ 。(2011,浙师大) A.大汶口文化B.龙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红山文化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__________。(2011,中山大学) 6、________是中华文明的摇篮。(2011,中山大学) A.长江B黄河C珠江三角州D华北平原 7、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掘现场位于__________.。 A.云南元谋B浙江余姚C内蒙赤峰D河南安阳(2010,华中师大) 8、判断:仰韶文化要早于河姆渡文化。(2010,南师大) 9、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头盖骨化石是_________。 A 元谋猿人B蓝田猿人C北京猿人D汤山猿人(2010,南师大) 10、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________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2010,浙江师大) 11、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的遗址属于____________。 A.大汶口文化B.龙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红山文化(2011,浙江师大) 12、秦灭六朝,建立统一的秦朝是在___________年。(2010,西南大学) 13、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被合称为“______五霸”。(2013,北师大) 14、在北京_______发现了北京猿人。(2013,北师大) 15、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2013,北师大)

小学教师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小学教师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阅读 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科学性)、生动(趣味性)、

议论文语言特征:严密 记叙文语言特征:生动、形象、准确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二)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五)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 3、结论:解决问题 (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十七)常见论证方法:

人大汉硕选什么考研参考书目

人大汉硕选什么考研参考书目 人大没有指定汉硕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人大汉硕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胡明扬、沈阳、贺阳语文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新编》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本文系统介绍人大汉硕考研难度,人大汉硕就业,人大汉硕学费,人大汉硕考研辅导,人大汉硕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人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人大考研机构! 一、人大汉硕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汉硕考研很火,特别是人大这样的名校。2015年人大汉硕研究生计划招收80人(含20人推免),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人大汉硕均在苏州校区就读,考研专业课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汉语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汉语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人大汉硕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中国人民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15%。就业率居于全国同类专业院校的首位。 人大汉硕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分别为: 1.国内高校老师:工作稳定待遇好,进入门槛很高,一般只要专业博士。 2.国内中小学:没有太多接触,待遇应该还是不错的,但是需要进中小学系统。 3.国内民营教学机构:工作超级不稳定,待遇有好有坏,基本没有门槛,但是总体来说不怎么样,但是因为工作量很大,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4.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开设的汉语项目:待遇尚可,稳定性一般,但是可以系统地学

北语对外汉语参考书目

亲爱的2012年考研朋友们: 欢迎您浏览本贴。以下内容均是我为大家特意整理呈现的,尤其是为准备报考北语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以下简称“汉教”)的备考者们。如果您有意报考或者您需要了解一些相关信息请您继续您的阅读。余在此即不赘述。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介绍: 1、“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 “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 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或联考、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办法。 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为主,同时注重培养外语能力和文化传播技能。 培养方法采用课堂教学与国内外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学位论文与汉语国际教育或推广紧密结合。论文类型可是理论研究、调查分析报告、个案研究、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 课程考试与教学实习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2、北语官方发布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招生信息: 根据教育部《关于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08〕19号)要求,为适应我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2009年在部分高等学校通过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开展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我校是首批二十四所试点工作单位之一。 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我校招生经验,我部拟增列“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代码050180)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录见招生简章),报名条件、考试方式、录取程序与统考生相同,招生规模为30人。考试科目为:①政治理论,②统考英语,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④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其中业务课二“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专业代码050102)业务课二考试科目相同,主要考察考生汉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业务课一“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主要考察学生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掌握情况,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基本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和素养,以满足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特此通知。 ——以上内容来自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语文试卷一(小学) 第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部分》20分 一、填空:(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二、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语文课程的几个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三、简述题(6分) 看下面这段实录并回答问题。 (一位老师在执教《春的颂歌》时,请一位学生评价另一位学生的读书情

况。) 师:你说说他刚才读得怎样? 生: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都读得很准,但是,没有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师:你的评价很到位,那你能不能读一读呢? 生(很肯定地说)我不行! 师(略迟疑)那好,你推荐一位同学读读。 请结合新课程理念,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你遇到这种情况,将如何处理? 答:位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稍显呆板缺少感情,学生的第一次回答是十分精彩的,作为 教师应给以高度一点的表扬,这样可能会增强学生对于回答好下一问题的自信心;对学生很肯定自己不行的回答,老师没有及时鼓励他试一试,而是略迟疑后直接采取了下下策——让他推荐一位同学读读新课程理念第一点内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这为位学生在之前展示了自己具有一定的理解、评析能力,老师更应鼓励他培养朗读、表现自我的能力。教材教法部分(20分) 从下面提供的两个文章片断中任选一段,设计一份教学方案,并简要阐述设计理念。 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看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节选自人教大纲版第九册教材《可爱的草塘》,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

2017北外汉硕专业课知识重、难点串讲中国文化要略、中国科技成就的特点--新祥旭

1.中国科技成就的特点。 从秦汉到宋元的千余年间,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13世纪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就停留在经验阶段,科学技术的理论没有进一步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与中国社会的伦理型结构、中国科技的实用性特点和科学研究的整体性观念密切相关的。 中国的古代社会是一个伦理型的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主要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整个教育所培养的目标也只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各级官吏,因而与此相悖的科学技术活动被视为“旁门左道”。一部二十四史,写满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贞女烈妇的事迹,却偏偏没有科技发明者的专门章节。 从中国科学技术本身来说,它具有强烈的实用性特点,一切学科、一切研究,都以“国家”的实用为最终目的。比如中国古代天文学有很高的成就,而且比较发达,但其科学研究活动都是为王朝的一统天下寻求“授命于天”的根据;中国古代的农学也很发达,仅农书即达三百余种,但它是历代王朝“以农立国”和“民以食为天”的一种反映;即便是著名的“四大发明”,也与国家的实用目的有关。因此,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企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从研究方法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 正是这些原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没有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发展。 https://www.doczj.com/doc/7e7448796.html,/

2017北外汉硕专业课知识重、难点串讲中国文化要略、理学--新祥旭

理学: “理学”实际是宋明时代的儒家学说,因其竭力宣扬儒家的“大道”而又称为“道学”。 理学的形成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儒学内在的变化,即经魏晋隋唐儒家学者已摒弃了 汉儒琐碎章句之学,转向探求儒学的“原道”和“原性”,如唐代韩愈、李翱所主张的那样; 二是佛教思想的流行,特别是禅宗所宣扬的心性说,给儒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因而在北 宋初年便有胡瑗(字安定,世称“安定先生”)讲“砥砺气节”,孙复(因居泰山,世称“泰 山先生”)讲“经世济人”,他们都强调儒家纲常与天道的一致性,所以胡、孙二人实开“理 学”先河。 孙复之学,传于张载(世称“横渠先生”)。张载以“气”来解释各种事物的生灭变化, 主张人应通过努力获得完美的“天地之性”,称他治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具有强烈的经世致用精神。因张载居于关中,他的学说被 称为“关学”。 胡瑗之学,传于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的学说源于道家的太极和阴阳五 行,著有《太极图说》,以“无极而太极”来解释宇宙生成,而以“中正仁义”为人生之大 道,其学说被称为“濂学”。周敦颐又传于程颢(世称“明道先生”)、程颐(世称“伊川 先生”)兄弟。二程认为“理”既是宇宙万物的最高原则,也是社会伦理纲常的最高原则, 它“在天为命,在人为性”,人与宇宙只为一体,知识和真理只在内心,欲明天理,只须识 心见性。因二程是洛阳人,其学说被称为“洛学”。经过二程的努力,理学大大发展,于是, 周、张、二程,称为北宋“理学四大家”。 二程之学至南宋传于朱熹(世称“紫阳先生”)。朱熹继承北宋诸儒,糅合佛、老,建 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以“理”和“气”解释宇宙、人生,认为“理”是形而上的绝对 真理,“气”则是形而下的由“理”派生出的具体物质。阴阳二气交合变化,才生成金木水 火土五行。朱熹认为,理气相合而成人,气中之理,即是人性。气有清浊,性有善恶,所以 要居恭持敬,明德修道,以便去浊还清。他的学说与二程一脉相承,故合称“程朱理学”。 因其长期在闽中讲学,故成“闽学”,与周、张、二程并称“濂、洛、关、闽”四学。与朱 熹同时的陆九渊(世称“象山先生”),见解与朱熹不同。朱熹主要继承了二程的“理”, 认为人性即是真理;陆九渊则主要继承了二程的“心”,认为人心即是真理,断言“宇宙便 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强调“心”与“理”合一,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自己心中。朱、 陆二人经常展开论辩。 明代的陈献章(世称“白沙先生”)上继陆九渊,下启王守仁,本习朱学,后来的思想 境界却转入陆学。他的学说是“以虚无为基本,以寂静为门户,以宇宙万象为轮廓,以日常 生活为功用”,主张“天地因我而立,万化因我而出,而宇宙自在我心中之中”,实际上就 是陆九渊的“吾心即宇宙”“万物皆备于我”的道理。陈献章一派被称为“白沙学派”。陈 献章有弟子湛若水(世称“甘泉先生”)与王守仁齐名。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是心 学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在此 基础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这就是“知”,而内 心代表真理的“知”就是“良知”,“良知”表现于行动就是“良能”。“知”表现于“行”, 而不“行”就是不“知”,这就是“知行合一”。一个人如果能不断发掘和表现良知,就能 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达于至道。 李贽,号卓吾,后世多称李卓吾,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许多著作。他个性倔强,感情奔放,而又愤世嫉俗,其时正当王学流行时。他反对儒家的名 教,反对专制统治,提倡个性自由和社会解放,反对泥古崇圣,主张学贵自得,认为儒家经 典并不是“万世之至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公开宣扬自私是人的“天性” 而不是罪恶,用以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斥责一些道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 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的这些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社会意识,却被封建统治 者视为异端,被捕入狱,自杀于狱中。 孙复→张载[关学] 李贽(李卓吾) (泰山先生)(横渠先生)北宋←→南宋 ↑

河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河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 河北大学汉硕考研 2018年考研已经落下帷幕,河北大学汉硕专业课试题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往年考的问答题重复出现,主要是为了反押题 2.考察知识点更细致,比如现代汉语问答“区分音色的三个特征”引论考察“如何理解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3.专业二增加了教案写作(分值20),案例分析没有像以往那样要求用志愿者精神分析,(这个改得很有必要) 4.文化部分的填空难度加大 5.专业二名词解释分值降低,数量减少为6个,论述分值降低。 总体来说,难度略有提升,但是并没有那么大。 2017年录取情况 汉硕17年推免1人,报考133人,第一批进复试26录取了21人,刷了的五个过了几天又补录了,第二批复试9人,录取6人,刷掉3人,最低以341分录取总共录取33人 2018年报名相比2017 有提升,具体招生数量应该也不会少的。

2017试题分析(写于2017年考研结束) 2017年试题有一些变化,首先是和往年重复的题少了,而且试题也开始倾向于能力的考察 题型上来说,河大的题看起来比较基础,但是复习起来,也很考验人的 专业一,考的都是现代汉语, 1.填空题考的都是书上的基础知识和例子,也有少部分延伸的知识,不过大多数都是从黄廖本现代汉语找到依据的, 2.名词解释都是书上的,章节比较分散, 3.分析题主要有拼音,同义词辨析,歧义句,以及一些语法知识的综合题 整体来说这块难度不大,是提分的部分 4.问答题 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基本上都有可能考的,题目大多可以在课本找到依据的 专业二 题型 1填空 全部来自中国文化要略,知识点比较琐碎,而且有的考的比较细,有的让人搞不懂为何要考它,但是从没跳出过这本书的, 2名词解释 这块是个硬骨头,有的人从初试到复试,名词解释可能一直是块软肋, 3问答题

有关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有关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1.《中华文明大视野》,袁行霈主编,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 《中国的品格》,楼宇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3. 《中国人的教养》,蔡元培著,周瑶译,天地出版社。 4. 《中国传统道德》,罗国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中国文化的重建》,费孝通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张岂之主编,太白文艺出版社。 7.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 《儒家文化大众读本》,梁国典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9. 《家教与门风》,彭林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10. 《大家小书》丛书,周伦玲等整理,北京出版社。 11. 《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凤凰出版社。 12.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赵昌平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唐诗入门》,程章灿著,凤凰出版社。

14. 《唐诗百话》,施蛰存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15. 《吴小如讲杜诗》,吴小如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16. 《宋诗选注》,钱锺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7. 《唐宋散文举要》,王水照著,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18. 《唐宋词举要》,彭玉平撰,商务印书馆。 19. 《唐诗宋词十五讲》,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 《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1. 《金元明清词选》,夏承焘、张璋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22. 《人间词话七讲》,叶嘉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3. 《元明清散曲选》,王起主编,洪柏昭、谢伯阳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4. 《唐诗鉴赏辞典》,俞平伯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25. 《宋词鉴赏辞典》,夏承焘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26. 《元曲鉴赏辞典》,蒋星煜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27. 《古文鉴赏辞典》,陈振鹏、章培恒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28. 《福乐智慧》,优素甫哈斯哈吉甫著,新疆人民出版社。

首师大汉硕考研专业课全套笔记解析

育明教育汉教专业资深专家徐老师以及13年9名育明考到首都师范大学汉教340分以上的学员综合分析:整体看来,2013年的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的难度并不大,基本上还是延续着往年的难度,所以,2014年的首师大考研的复习还是要以基础为关键点,打好基础。育明教育根据内部信息和7年的辅导经验,为2014年准备考取首师大研究生的学生提供最权威的参考书目以及内部信息,希望能给14年准备考研的学生带来最大的帮助。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状元笔记及历年真题解析 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视频课程+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 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2500元 7月1日前购买8折优惠98年(4分:为什么汉语拼音方案可以用一个字母i代表上述三个不同的元音?现代汉语中普通话中有的元音实际读音的情况很复杂,但汉语拼音方案只用了不多的元音字母就可以加以区别,这是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i只出现在z c s 后面,-i只出现在zh ch sh r 后面,它们跟i出现的条件不同。I 绝不出现在z c s和 zh ch sh r后面,因此《汉语拼音方案》用i同时表示-i 、–i、和 i 也不至于发生混淆。 举例:zhi中的-i是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zi 中的-i 是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ji 中的i 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02年(2分:说明下列各组韵母发音的异同 1e o 异:o 舌位:后,半高,圆唇;e舌位:前,半低,不圆唇 同:都是舌面元音 2an ang 异:an带舌尖鼻音n ;ang带舌根鼻音ng(浊 同:都是带鼻音韵母。 五、声调 1.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特点: 1 主要由音高构成(相对音高 2 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

中国文化要略部分整理笔记

中国文化要

第一章总论 (一)何为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指的是狭义的精神层面含义。如:汉代认为是与武治相对的,文教治理国家的手段。唐代孔颖达认为是指社会的文化,主要指文学艺术和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那些东西。顾炎武认为人自身的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也属于文化的范畴。 西方“文化”一词culture来源于拉丁语cultura意为耕种、栽培,也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所以西方“文化”的含义包涵了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比之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更加宽泛。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定义到“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在文化史研究方面具有开先河的作用。 近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罗森塔尔·尤金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比较狭隘的意义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不可否认的是文化的核心是人。没有人就没有文化。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人类是文化的创造者、享受者和改造者。人在受到文化约束的同时人在文化中永远是主动的。我们了解和研究文化,其实主要是观察和研究人的创造思想、创造行为、创造心理、创造手段及其最终成果。文化层次分为四个:一、物质文化层:即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集体实在的事物,如:衣食;二、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三、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四、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二)了解中国文化必要性:中国人也要认识和改造自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