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学总结

公共关系学总结

公共关系学总结
公共关系学总结

公共关系学总结

1、组织形象: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2、组织形象的构成1)组织的总体特征与风格2)知名度与美誉度3)组织形象定位

3、知名度: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4、美誉度: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赞许的程度,是评价组织社会影响好坏程度的指标。

5、组织形象的特征1)组织形象的主客观两重性2)组织形象的多维性3)组织形象的相对性4)组织形象的相对稳定性

6、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形象、协调关系,通过传播、沟通等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这一表述至少包含以下三层意思:1)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塑造组织形象。2)社会组织通过传播、沟通手段影响公众。3)公共关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7、公共关系相应的三大构成要素分别为社会组织、传播、公众。

8、传播沟通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确定传播沟通的对象。2)拟定传播沟通内容。3)安

排信息传播的具体形式。4)选择信息传播媒介。5)反馈传播沟通效果。

9、公众: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称。

10、公共关系的特征:1)以事实为依据2)以沟通为手段3)以互惠为原则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发展

1、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基本条件:1)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是公共关系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政治条件。2)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条件主要表现为社会生产分工的加剧、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特别是买方市场的形成。3)公共关系产生的科学技术条件主要是大众传播与现代通信手段的发展,这为公共关系提供了物质手段。

2、公共关系产生、发展的过程

1、酝酿阶段(巴纳姆时期):愚弄公众

2、产生时期(1)公共关系的产生(艾维?李时期):讲真话(单向传播)(2)公共关系学的产生(伯内斯时期):投公众所好(双向非对称)

3、发展阶段(现代时期):双向对称

3、简述艾维?李和爱德华?伯内斯对现代公共关系的贡献(P24)第三章公共关系的价值

1、公共关系信息搜集的内容:

1、公共关系中的形象信息1)产品形象的信息2)组织形象的信息

2、公共关系中的公众环境信息1)目标公众的变化信息2)社会环境的动态信息

2、公共关系信息搜集的渠道:

1、内源信息渠道,包括正式的信息渠道、非正式的信息渠道

2、外源信息渠道,包括公开的信息渠道、非公开的信息渠道

3、公共关系信息搜集的意义:1)了解公众,监测环境2)评估效果,分析形象3)预测趋势,咨询决策

4、公共关系咨询的范围:1)确定目标公众对象2)设计组织的公众形象3)制定组织的传播策略与方案4)制定公共关系应变对策

5、公共关系咨询的方式: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3)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4)从公众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

6、公共关系咨询的作用:1)平衡部门利益和整体利益2)平衡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3)平衡组织自身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4)平衡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

7、公共关系传播推广的任务:1)创造舆论,告知公众2)强化舆论,扩大影响3)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8、公共关系传播推广的方式:1)大众传播方式2)组织传播方式3)人际传播方式

9、公共关系协调沟通的范围:1)内部的协调与沟通2)外部的协调与沟通公共关系协调沟通的方式:1)社会协调与沟通2)组织协调与沟通3)个人的协调与沟通

10、公共关系协调沟通的目标:1)减少摩擦,化解冲突2)广结良缘,借力发展

11、公共关系的功能:

(一)公共关系的直接功能

1、导向作用1)组织观念导向2)组织政策导向3)组织行为导向4)组织形象导向5)组织舆论导向

2、增强组织实力的作用

(二)公共关系的间接作用

1、对个人的作用1)促进个人观念的更新2)促进个人知识的更新3)促进个人能力的提高

2、对社会的作用1)优化社会经济环境2)优化社会互动环境,净化社会风气3)优化社会心理环境

12、公共关系对于组织发展具有决策职能吗?为什么?

(P39)第四章公共关系人员与组织机构

1、公共关系意识:一种尊重公众,自觉致力于塑造组织形象、传播沟通、争取公众理解与支持的观念和指导思想。

2、公共关系意识的三层基本含义:对公众地位、作用的认识;对影响和争取公众的必要性和能动性的认识;对公共关系如何影响公众的认识。

3、公共关系意识的内容:1)尊重公众的意识2)塑造形象的意识3)真诚互惠的意识4)传播沟通的意识5)创新审美的意识6)立足长远的意识

4、全员公共关系意识:又称“全员PR”,指组织全体人员都要有公共关系的意识

5、培养公共关系意识的有效途径:1)普及公共关系知识,明确公众在公共关系中的地位,明确组织形象是无形的资源,明确公共关系意识的科学性,以科学的理论抵制不正之风。2)学习公共关系的历史与产生条件,明确公共关系意识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自觉认识,从而增强培养公共关系意识的自觉性。3)结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方法论,学习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竞争原则,明确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学习真诚合作。4)加强业务学习,分析成功案例,提高基础素质、文化素质,培养敬业精神,加强实践,学习先进;领导要以身作则,上行下效。

6、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1)公共关系人员的心理素质:1)追求卓越、渴望成功2)易于投入、热情工作3)自信4)开放乐观(2)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素质:1)公共关系的基础理论知识2)公共关系的基本实务知识3)与公共关系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4)与对象相关的特定的公共关系知识(3)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素质:1)组织能力2)宣传能力3)社交能力4)应变能力5)创新能力(4)公共关系人员的情绪智商(5)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

7、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有:1)《国际公共关系道德准则》2)《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草案)》3)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公共关系员》1999年职业标准“职业道德”中的相关规定第五章公共关系的对象

1、公众的特性:1)整体性2)共同性3)多样性4)变化性5)相关性

2、公众发展分类法:

1、非公众:同本组织不发生任何牵连的社会群体。

2、潜在公众:将来可能与组织发生利害关系的公众。

3、知晓公众: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没有集中出现在组织面前的公众。

4、行动公众:由知晓公众发展而来的,并对组织的影响已作出反应,准备采取行动或正在采取行动的公众。

3、组织态度分类法:

1、受欢迎的公众:乐意与组织合作并且能给组织带来利益或存在共同利益的公众。

2、被追求的公众:非常符合组织的利益和需要,但对组织很陌生或不感兴趣、缺乏交往的公众,是组织求之难得的公众。

3、不受欢迎的公众:违背组织的利益和愿望,对组织构成潜在或现实威胁的公众。

4、公众态度分类法:

1、顺意公众

2、逆意公众:对组织的行为和政策等持否定意向和反对态度的公众。

3、边缘公众

5、社区关系的作用和处理方法(P94)

6、公众的心理定势主要由首次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移情效应构成。常见的消费心理有求实心理、求好心理、求新心理、求名心理、习俗心理和求美心理等。可以通过劝导方法、暗示方法、感染方法和吸引方法等艺术获得公众信任。第六章公共关系的传播

1、传播:人们运用符号并借助媒介来交流信息的过程。

2、公共关系传播:一个社会组织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美誉度,借助传播的方式所开展的传播活动及其传播管理。

3、拉斯维尔的传播要素理论5W理论1)谁传播主体2)说什么传播内容3)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媒介4)对谁说传播对象5)产生什么效果传播效果

4、双向传播模式(图)

5、公共关系传播原则1)目的明确原则2)双向沟通原则3)平衡理论原则4)有效沟通原则

6、新闻稿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写作合乎规范2)应以树立组织形象为出发点3)应处理好新闻和广告的关系

7、会议组织的基本条件1)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2)要符合组织的财政预算3)制定周密的计划

8、公共关系传播模式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试作比较与区分。(P109)第七章公共关系调查和策划

1、公共关系调查的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2)尊重公众的原则3)讲求效益的原则

2、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1)组织形象的调查2)组织的公众舆论调查3)公共关系活动条件的调查

3、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1)公众至上的原则2)沟通协调的原则3)以奇制胜的原则4)重点突出的原则5)弹性适用的原则6)连续持久的原则

4、公共关系策划的实质性工作1)界定公众2)拟定主题3)确定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项目4)选择活动时机5)选择传播媒介6)经费预算7)撰写策划书

5、公共关系调查研究: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对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进行的情报搜集与研究工作。即运用一定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以组织内外部公众为对象,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了解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揭示其发展趋势并提出改进措施或意见的一种调查研究活动。

6、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策划的“沟通协调”原则?第八章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与评估

1、公共关系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特点1)实施过程中的动态性2)实施过程中的创造性3)影响的广泛性

2、公共关系评估的意义1)公共关系评估是改进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环节2)评估是开展后续公共关系工作的必要前提3)评估是鼓舞士气,激励内部公众的重要形式

3、公共关系评估的程序1)制定评估方案2)开展信息收集3)开展信息分析4)形成评估报告

4、实施效果的评估标准和方法1)检查“了解信息内容的公众数量”2)改变观点、态度的公众数量3)发生期望行为和重复期望行为的公众数量4)达到的目标和解决的问题5)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

5、公共关系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1)公共关系计划中的目标障碍2)计划实施中的沟通障碍3)公共关系计划实施中的突发事件

6、公共关系评估:根据特定的标准,对公共关系计划、实施及效果进行检查、评价,以判断其优劣的过程。第九章公共关系与CIS战略

1、CIS(企业识别系统):一个企业为了塑造自身的形象,通过统一的视觉设计,运用整体传达沟通系统,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经营活动传递出去,以凸显企业的个性和精神,与社会公众建立双向沟通的关系,从而使得社会公众产生认同感和公共价值观的一种战略性活动和职能。

2、CIS由三个子系统构成:理念识别系统(MIS)、行为识别系统(BIS)、视觉识别系统(VIS)

3、MIS即企业理念识别系统,属于企业精神文化的范畴,主要由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目标、企业宗旨、企业作品六个要素构成。

4、CIS战略:建立系统的、全面的、统一的企业识别系统,正确传达企业信息,建立有影响力的企业形象。

5、企业外部行为识别系统的开发要点:1)产品形象2)市场调查3)服务水平4)领导形象规范5)营销活动6)广告活动7)公关活动8)社会公益活动第章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1、公共关系危机的基本特征:1)危害性2)意外性3)

紧急性4)关注性

2、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1)公众利益至上原则2)预防为主原则3)公开透明原则4)及时性原则5)真实灵活原则

3、概述危机公共关系的成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