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元时期单元中考训练

宋元时期单元中考训练

宋元时期单元中考训练
宋元时期单元中考训练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选择题

1. 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南宋纸币铜版拓片(会子)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2.北宋后期,一位四川商人在当地购买一批蜀锦,他最方便使用的货币是

A.铁钱

B.铜钱

C.交子

D.会子

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用铜版印刷,版图精美。“交子”的出现有利于①商业的发展②西域地区的开发③印刷业的发展④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控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 B.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C.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D.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5.外贸所得在宋朝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为鼓励海外贸易,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A.市舶司B.中书省C.三司D.十三行

6.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

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

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

7.“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

8.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广州 B.开封 C.泉州 D.临安

9.《今日东平·今昔变化》称,唐宋时期,东平境内的造纸业、刻书业等手工业生产有一定规模,多种果树开始人工栽培,粮食生产发展到“稻栗再熟”。促进该时期东平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占城稻推广到全国B.中亚的胡萝卜、大蒜等开始传入C.经济重心逐步南移D.娱乐场所“瓦肆”遍布农村

10.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1.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

史实的是 A .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B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C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12.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郑和七下西洋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13.右图是小林同学复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

史实时制作的历史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兴旺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化昌盛

15.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B.大运河贯通南北 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16.宋朝“神舟”是中国宋代为使节出使外国而专门建造的大型豪华海洋客船,显示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成就。下列对当时中国造船业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 .领先于日本

B .落后于欧洲

C .居世界首位

D .比阿拉伯发达

17.“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

C.江南青花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长安成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18.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

B.南方社会动荡

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 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

19.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C.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D.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20

A .科学技术重大突破

B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 .南方经济快速发展

D .南方政局相对安定

21.假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你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 .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

B .许多回族商人在夜市卖葡萄

C .外国使团随郑和船队来临安

D .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

22.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 .南朝 B .隋朝C .唐朝 D .宋朝

23.有英国学者指出,在当今亚洲的男人中,有8亿多名男人其实只是11个父亲的血裔,在这11名“国父”中有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成吉思汗所属民族为

A.鲜卑族

B.蒙古族

C.满族

D.藏族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 ①南宋时,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4.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剧,设置了以下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案上摆着《伤寒杂病论》、《资治通鉴》

B .蒙古军队进攻辽西夏时使用突火枪

C .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

D .营帐内挂着一_幅元代疆域图

25.“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努尔哈赤 D .阿保机

26.右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A.秦朝疆域图B.唐

朝疆域图C .元朝疆域图D.清朝疆域图

27.元朝为管辖辽阔疆域,建立行省制度。根据右面元疆域图(局部)判

断,我们的家乡泰安当时属于哪一行政机构的辖地

A.四川行省

B.河南江北行省

C.中书省

D.陕西行省

28.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A .苗族B .回族 C .满族 D .壮族

29.“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30.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去江南贩运棉布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读《马可·波罗行纪》,了解意大利商人经商的情况

D.购买景德镇青花瓷器

31.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

A .汉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32.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她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①建立了蒙古国 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开凿了山东的会通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33.此书记载的是马可波罗在中国元代的所见所闻。元代在图2中的位置是( )

A .①

B .④

C .③

D .②

34.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成就?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张衡发明地动仪

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35.右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造船技术

D .指南针

37.《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38.“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普遍使用指

南针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9.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40.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41..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2.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A.《史记》

B.《唐律疏议》

C.《金刚经》

D.《资治通鉴》

43.右图所示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C.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D.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44.每个时代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A.诗B.词C.曲D.小说

4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

A.辛弃疾B.李白C.文天祥D.苏轼

46.“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

47.《资治通鉴》说曹操统治北方能“化乱为治”,而《三国演义》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以下关于史书与历史小说的评论正确的是A.史书通常以历史小说为依据 B.历史小说与史书内容基本是一样的C历史小说的人物经过了文学艺术加工D史书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48.由宋代张择端创作,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可作为研究宋代市民生活重要史料的是A《女史箴图》B《秋郊饮马图》C《村童闹学图》D《清明上河图》

49.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其中,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的是A.《敦煌飞天图》B.《百子嬉春图》C.《清明上河图》D.《秋郊饮马图》50.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①② ③ ④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51.下列画家与其代表作品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吴道子―――《清明上河图》 B.顾恺之―――《天王送子图》

C.张择端―――《洛神赋图》D.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52..《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堪称史学双璧。这两部著作都有可能记述的历史人物是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

53.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资治通鉴》编成②雕版印刷术的发明③“麻沸散”的研制使用④《齐民要术》的问世A.③①②④ B.③④②①C.④③①②D.③②④①

54.《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B

55.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B.佛教在西汉初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C.东汉时期张陵等人在民间创立道教D.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56.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功绩不相符的一项组合是

①②③④

A.①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B.②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C.③重用房玄龄、杜如晦为相D.④建立元朝,定都大都57.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C.汉武帝——修筑长城 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

58.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其中的a、b、c、

d指四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②b的都城

在上京③与c并立的两个政权是由契丹族建

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④d的建立者是

忽必烈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9.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

的是 A.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C.人们颂赞“画圣”吴道子的名画《送子天王图》精美绝伦D.人们在瓦子中谈论军机处成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的事情。

60.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资料。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丝绸之路上的商队玄奘鉴真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A.唐朝的经济繁荣

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

C.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D.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

60. 图1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图1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商朝、秦朝、三国B.秦朝、隋朝、唐朝 C.商朝、秦朝、隋朝D.隋朝、宋朝、明朝6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B.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宋元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62.下列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隋唐—秦汉—宋元—明清B.秦汉—隋唐—宋元—明清C.宋元—隋唐—秦汉—明清 D.明清—宋元—秦汉—隋唐

63.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②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

③都修筑了大型工程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4.民族团结、民族友好一直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①昭君出塞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③岳飞抗金④清朝册封达赖、班禅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65.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南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统一全国的政权。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元朝统治者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注意农业生产,多次下诏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根据材料归纳元朝的统治政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2分)

元朝的统治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行省制度;禁止圈占农田作牧场;劝课农桑,兴修水利;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4分)

元朝统一的意义: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

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1) “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历史作用。据材料,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历史作用:(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位于中国福建省……市。早在汉朝时已开始海上对外交往,两宋年间,由于游牧民族盘据华北地方导致丝路断流,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维基百科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朝因从事海外贸易而闻名世界的两大商港。(1分)宋朝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1分)

(3)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2分)

据上述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启示。(3分)

(3)主要表现:海外贸易兴盛;政策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启示:开放交流才能促进共同发展;开放包容才能实现长久和平。

3.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贸易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1)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为什么?谁为开拓这条“通道”做出了突出贡献?请说出这条“通道”的起点和最远到达的大洲。(4分)

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在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某一项成就。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政府的态度和航海科技两个方面,总结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