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潭市现代商贸与物流一体化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湘潭市现代商贸与物流一体化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湘潭市现代商贸与物流一体化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湘潭市现代商贸与物流一体化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前言

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由商贸服务业、物流业、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共同构成,涉及为城市和区域服务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的采购、交易、销售、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分拔、配送等商贸、物流基本功能,相关的组织、管理和延伸服务业态,以及为商贸物流发展提供支撑环境与条件的金融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系统。加快现代商贸物流业一体化发展,对处于区域城市竞争、经济扩张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湘潭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处于非沿海的内陆城市培育新的具有产业发展实质支撑的经济增长点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和探索作用。为落实湖南省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战略,抓住“两型社会”建设、“两个率先”的推进以及中部崛起的重大机遇,推动湘潭市现代商贸物流业的集约化、区域化、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培育新的城市经济增长点,实现湘潭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商贸物流“千亿产业”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限: 2011~2020年(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规划范围:湘潭市域全境,包括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雨湖区、岳塘区。总面积:5015平方公里。以规划城区范围为重点。

规划依据:《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商贸物流专项规划》、《湖南省“十二五”商务规划》、《湖南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湘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湘潭市“十二五”重点项目规划》、《湘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湘潭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见》。

湘潭市现代商贸与物流一体化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湘潭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近年来,商贸服务业与物流业获得较快发展,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66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8.51亿元,增长19.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15亿元,增长16.5%。批发业零售额24.77亿元,增长27.5%;零售业零售额195.34亿元,增长17%;住宿业零售额4.56亿元,增长38.1%;餐饮业零售额31.99亿元,增长24.7%。“十一五”以来,湘潭市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84.5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256.7亿元,年均增幅为18.4%,

2010年增幅为1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商业网点数量快速增加。2010年,湘潭市域有商业网点2.2万多个,其中,市区商业网点数为1.6万多个,市区每千人拥有商业网点22个。市区商业从业人员10万人,占全市就业总人口的15%。市区商业营业面积已达83万平方米,每人拥有的商业营业面积由20 03年的0.94平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1.1平方米。湘潭市区是全市的商业中心,步步高、苏宁电器、心连心、大洋百货等大型商业网点布局于此,商业建筑面积总计27.85万平方米,占全市商业建筑总面积的45.8%,规模企业的商业功能较为发达。湘潭县、湘乡市也建成了大型超市等商业中心设施,且商业网点较为发达,形成了较好的商业发展氛围。

2.各类社区商业设施形式多样。目前,湘潭市城区共有农贸市场36个,其中雨湖区2 1个、岳塘区11个、高新区4个,主要马路农贸市场15个,总营业面积20万余平方米。呈现农贸超市、整体式、街市式和马路市场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其中相对规范的超市型市场20多个,块状整体布局,内部设臵个体摊位,采取收费制的约占全市农贸市场总数的63.5%,目前仍是湘潭市农贸市场的主体形式,建筑采用简单行列式布局的街市式占农贸市场总数的10.9%,占用道路无任何配套设施的临时经营马路市场占市场总数的12.8%。到20 10年底,全市已拥有百货、生活、医药等连锁经营企业15家、门店50多个,初步形成了以本地连锁企业为骨干的社区零售网络体系,社区网点设施,体系日趋完善、服务设施日趋增多,宜居社区建设取得较大成果。

3.商贸旅游快速发展。湘潭旅游资源较为丰富,2010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客163 4.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4.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4%、50.7%。旅游产值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10.6%,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31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住宿餐饮业和旅游商品的快速发展。湘潭市星级酒店共21家,其中5星级1家,4星级3家,3星级6家,形成了多层次的、一定的接待服务能力;湘潭市餐饮行业的主营业收入到达200万元以上的餐饮企业共有49家,住宿和餐饮业零售总额达到32.9亿元,仍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商品以红色旅游商品开发为主体,辅之以一些特色食品和物品等。

4.专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张。目前,湘潭市城区现有各类商品市场36个,市场总建筑面积为50万平方米,2010年成交总额达150亿元,成交额过亿元的商品市场为10个,占市场总数的28%,从目前湘潭的市场情况看,湘莲市场、摩托车市场和农机市场等部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一定的对外辐射力。

5.农村市场和商业网点不断完善。农村惠民零售网络体系初具规模,自2005年实施万村千乡工程以来,共建设万村千乡农家店1401家,其中,生活日用品店893家,农资店50 8家,乡镇覆盖率达100%,覆盖行政村1022个,覆盖率达73%;万村千乡政策实施以来,湘潭市共计实现了近35亿元的销售额,共为社会提供了10600个就业岗位和10590万元税

收收入,累计建成配送中心7个,带动社会投资13225万元,推动了农村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特色农产品市场带动了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湘莲作为湘潭的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初步形成了湘莲产供销体系。

6.商贸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湘潭市商贸服务业整体尚处于传统发展模式阶段,并以服务于城市自身发展为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商业网点发展水平不高,缺乏辐射能力强的项目,缺乏高端品牌,缺少服务品牌,缺乏特色品牌。二是社区商业布局不完善,新旧城区不平衡、欠缺与饱和并存,规范市场与马路市场同时存在。三是商贸旅游业与领先地市有差距,吸引旅游者消费和娱乐的配套旅游商业设施不完备,经营方式粗放。四是专业市场规模较小、市场布局不合理、建设水平低和缺乏对周边的辐射能力。五是农村市场商品安全质量问题较为严重,商品配送能力不足,水平较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健全。

(二)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0年,湘潭市社会物流总额为1965.36亿元,比上年增长29.5%,物流业增加值61. 67亿元,比上年增长17.09%,物流增加值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的6.9%,物流行业营业总收入120.8亿元,物流业已成为湘潭市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1.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湘潭市境内拥有铁路通车里程182.43公里,京广、湘黔电气化铁路、武广高铁穿越市境,尤其是高速铁路的通车,改变了湘潭市与广州、长沙、武汉等城市间的交通环境。公路总里程达到686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54.2公里,湘潭境内及与周边地区的公路衔接较为通畅;水路通航里程260.25公里,拥有内河港口4个,码头52个,具备一定的水运条件。

2.仓储设施、物流装备初具规模。2010年,湘潭市拥有营业仓库面积达到312.29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仓储145.60万平方米,特种仓储18.84万平方米,立体库货位5009个。装卸设备686台,包装设备150台,物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55套,铁路专用线16条。公路货运车辆1836辆、净载重量16446吨。其中冷藏车10辆、载重量117吨,集装箱专用车80辆、净载重量392吨,危险品运输专用车9辆、净载重量113吨。货运船只206艘、净载重量为104494吨。

3.物流园区起步发展。目前,湘潭市规划建设九华现代工业物流园、荷塘现代综合物流园、湘潭西商贸物流园和易俗河物流园区等四大物流园区。其中,两大物流园区建设取得进展,九华现代工业物流园区内的河西中心港、九华钢材物流、聚宝金昊粮食物流等项目正式运营,吉利汽车整车物流、北京京顺达物流、湖南园通物流等三个物流项目也已全面开工。荷塘现代综合物流园区内的中部国际工程机械物流、步步高生鲜物流和伟鸿冷链物流等三家投资过亿的重大物流项目已部分建成投产。

4.物流企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湘潭市共拥有各类物流服务企业600余家,拥有全国物流百强企业1家,国家A级物流企业15家,其中4A级4家,A级物流企业数量在湖南省城市中居第二位,物流企业总体呈现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趋势。涌现了洪盛物流、天士力医药物流、雨润集团冷链物流、伟鸿冷链、百嘉香冷链和心连心冷链物流等多家具备一定规模和区域性服务发展潜力的物流企业。同时,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大多数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

5.物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特色不明显、业态不够多元化,物流企业规模小、基础设施水平落后、布局缺乏整体性、服务质量不适应城市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不适应与周边长沙、株洲等城市竞争的需要。二是为城市服务的物流业比重较高,物流业发展缺乏有效外需支持,物流业规模扩张较为困难,物流成本很难下降,缺乏为城市产业扩张布局、竞争发展提供物流服务的支撑能力。三是物流业发展战略不明确,在招商引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持物流企业发展上缺乏针对性的举措,尚处于传统的提高自身物流发展水平阶段,对未来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缺乏认识,不利于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对商贸物流“千亿产业”目标缺乏支撑。

(三)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以城市为产业发展载体和组织依托,为区域提供服务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是未来城市间商贸、物流发展竞争的焦点所在,也是城市培育增量商贸物流服务产业的大势所趋,还是未来城市群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的重点领域和一体化的表现形态。我国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城市往往以服务自身的商贸物流业为发展定位,导致了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滞后,也妨碍了内陆地区城市群经济规模的扩张和产业的提升。

1.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起步发展。目前,国内已出现集采购、信息、销售、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区域性供应链物流服务,电子商务与物流紧密结合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城市配送中心与多企业配送结合的共同配送服务,以及专业化和集聚化发展所产生的区域分拨中心支持下的快递服务、物流金融服务、网购物流配送等,呈现出形态多样化的局面。目前,湘潭市在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上处于起步阶段,商贸与物流结合紧密的配送物流、冷链物流、物流园区等服务形态不断出现并快速发展。

2.区域商贸物流服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目前的企业规模小、形态不突出,导致发展尚未受到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发展规划、政策及相应的配套措施较为缺乏,加上分部门、分行业管理对融合的实际制约,不利于为区域服务的商贸物流体系的建设发展和服务创新。同时,大部分商业企业仍采用传统的自营物流和供货商物流方式,不利于提高商贸企业整体物流运作效率和物流服务模式的创新。此外,物流企业发育滞后,本地商贸物流企业龙头带动效应没有充分显现,国际国内大型网络化商贸物流企业选择湘潭布局的趋势尚未形成,配送服务体系不健全,运输装备和仓储设施规模、功能不配套,物流服务质量低,网络

购销、区域性的多点线性统一配送体系尚不具备形成条件,也妨碍了区域性商贸物流体系的创新发展。

湘潭市现代商贸与物流一体化发展规划(2011-2020年)面临的发展形势与要求

(一)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的战略意义

湘潭市地处湖南省中部地区,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点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湖南省配套政策与措施的落实,使地理位臵优越的湘潭市,因依城市群之集聚、拥辐射区域之便利,而获得发展区域组织化、网络化、集约化、信息化现代商贸物流业的难得历史机遇。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经济总量达到6715.9亿元,占全省的38.4%,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城市群产业集聚,为进一步提升聚集和辐射量能奠定了坚实的规模基础。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为6.3:54.8:38.9,第二产业明显高于第一、第三产业,既表明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也显示出巨大的增长空间。由于现代商贸物流业在该区域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三市均无发展的优势,为抢抓历史发展机遇,湘潭市应战略性地与长沙市、株洲市实现差异化、创新化发展,以商贸物流业作为发挥区位优势、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规模的突破口,迅速占据区域商贸物流业聚集发展的制高点,努力提高商贸物流业发展质量与水平,使湘潭成为区域性的商贸物流组织和发展中心。

1.对城市竞争发展的促进作用。城市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就业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也是城市扩张的必要条件。我国城市之间在产业布局、经济发展上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城市产业和经济竞争往往表现为盲目争夺投资、争取项目等方面。随着长株潭城市群交通运输环境的整体改善,以及各城市招商、投资、就业等政策的趋同,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寻求长株潭城市群城市之间的竞争发展创新,成为湘潭市发展的重要任务。积极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为目前湘潭市主要服务自身的传统商贸、物流产业寻求做大做强的增量发展途径,并进一步优化企业投资发展、商务服务和经营组织等环境,使湘潭成为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实现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城市之间的差异化竞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对经济提升发展的带动作用。湘潭市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规模,2010年,地方生产总值达到894.01亿元,处于千亿门槛,既有快速提升经济发展规模的内在要求,也需要经济提升发展的动力。由于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面临提升发展的竞争,湘潭市为在区域竞争中获得优势,除发挥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优势外,在现代经济发展模式背景下,需要形成具有成本、效率和服务优势的物流系统的支撑,加快产业的聚集和产业链的构建,以便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提升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商贸流通产业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引导作用,通过区域性的流通产业组织功能所营造的良好服务环境,既可以提高制造业的布局竞争力,还可以为物流业提供增量需求,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湘潭市积极发展物流业和商贸服务业,并通过商贸服务业与物流业之间延伸、融合、创新发展,将对经济提升发

展产生积极和重要的带动作用,有利于带动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

3.对经济发展转变的推动作用。现代物流对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经济发展环境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发展也是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国家确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背景下,为发挥湘潭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后发优势,加快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湘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商贸物流业在湘潭的聚集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物流时间效益,提升湘潭所生产或组织流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价值;加快发展湘潭现代商贸物流业,有利于提高区域物流空间效益,为跨区域的产品流通提供良好服务,获取流通增加值;积极发展规模化的区域商贸物流产业,形成流通产业的聚集和流通服务的规模组织,有利于产生增值服务效益,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整合长株潭城市群商贸物流资源,有利于产生商贸物流发展带来的物流资源整合效益,并通过物流体制创新、物流系统与组织改善、物流流程再造等效应,提升长株潭城市群商贸物流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商贸物流业面临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

1.国家政策支持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2009年3月,国家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了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政策措施。2011年3月商务部发布《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要求尽快完善商贸物流网络布局,加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商贸物流专业化、一体化服务水平,引导和鼓励商贸物流模式创新,提高商贸物流科技应用水平,深入开展商贸物流发展示范工作,大力推广绿色物流方式,完善应急物流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商贸物流国际合作。2 011年6月国务院推出了推动物流业发展的8项配套措施,从税收、土地政策、降低过路过桥收费和加大物流业投入等方面,研究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国家重视和加快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为湘潭市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尤其是商贸物流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从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降低过路过桥收费,撤并不合理收费站点,加大对物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等九个方面进一步贯彻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湖南省高度重视商贸物流业的发展。2007年4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发展现代物流业,要加快建设长株潭、岳阳、衡阳、常德、怀化、郴州、益阳7大物流枢纽,要把长株潭建成国家级区域现代物流中心。2009年5月湖南省《物流业振兴实施方案》出台,提出了突出发展“四大区域、三条通道”,重点建设八大省级物流园区和一批重大物流项目,逐步建立布局合理、装备先进、运作规范、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方案为

湘潭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和发展重点。2011年《湖南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构建现代流通体系;要求打造中部开放制高点,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构筑城乡一体化市场体系,开创现代流通新局面;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营造良好商务环境。湖南省积极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湘潭在湖南省商贸物流业发展中又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求湘潭市从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发展条件,按照支撑长株潭商贸物流枢纽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具有区域服务功能、规模化、网络化商贸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三)商贸物流业面临难得的区域经济发展机遇

1.培育适宜城市群成长的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随着“十二五”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家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纵深推进,以及湖南省大力支持湘潭率先统筹城乡发展,实现韶山率先富裕,长株潭城市群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长株潭城市群的一体化建设和发展,必然要求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寻求快速提升经济发展规模,做大经济量级的有效途径,同时,“两型社会”的发展又要求按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组织模式。加快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产业组织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环境,同时,商贸物流业做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密切各次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做为长株潭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的湘潭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面临寻求城市经济发展与提升历史性突破的重大机遇,要求积极发展符合城市群战略方向的商贸物流组织与服务业态,实现产业发展思路与模式的创新。

2.建设具有紧密联系的城市群商贸物流产业体系。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国内生产总值,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均已在湖南省居于优势地位,且处在稳步增长中,为城市群整体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物流枢纽,创造了坚实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条件。城市群各城市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特色存在差异,长沙作为省会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较大,是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且高新技术、食品等产业基础较好。株洲是传统的工业城市,交通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和化工等产业具有发展优势。湘潭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钢铁、机电和建材等产业占优。长株潭三市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发展,但商贸物流业发展总体上均处于初期阶段,未形成合理的分工和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长株潭城市群在培育支撑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现代商贸物流产业进程中,充分发挥各个城市的主观能动性和率先发展可能形成的优势,构建具有紧密的服务关系、空间组织关系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成为必然要求,也存在良好的发展机遇。

(四)具备实施商贸物流业发展战略的条件

2010年湘潭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要将商贸物流打造成千亿产业,为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二五”时期,湘潭市处于人均GDP从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跃升的重要阶段,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经济发展进入加速增长期,产业结构进入加速调整期,商贸物流业将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由于受到城市人口规模、经济体量的约束,做大商贸物流产业必须寻求途径突破和产业形态创新。在长株潭城市群整体推进发展中,湘潭市具备服务其他城市的土地、交通运输、文化旅游产业和商贸物流产业基础的前提下,面临培育为区域服务的商贸物流产业的战略性选择,必须充分利用好发展优势,在与长沙、株洲的差异化和合理竞争发展中抢得发展先机。

1.充分发挥商贸物流业发展优势。2010年湘潭市规模工业增加值451.34亿元,同比增长23.4%。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四大战略性产业增加值280.42亿元,增长26.9%。2010年,湘潭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增长速度仅次于长沙。湘潭市物流业总体规模和物流企业发展水平在长株潭城市群处于领先的水平,发展物流业的现实内需基础相对较好,在此基础上确立商贸物流业的培育发展战略,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战略上的领先性,加上湘潭在地理位臵上邻近长沙、株洲两城市,土地资源和服务便捷性均较好,湘潭应充分发展优势,通过商贸物流业的系统规划,抓住服务区域的商贸物流业发展机遇,为千亿产业提供外需条件,形成内外需共同推进的局面。

2.利用良好的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湖南境内有京广、湘黔、湘桂、浙赣、石长、焦柳、洛湛等7条铁路干线连接东西南北,有9条公路国道贯通全省,形成了以长沙公路主枢纽、长沙主枢纽港、黄花空港和株洲铁路枢纽为中心,以公路干线、铁路干线、湘江干流航道、黄花机场为骨架,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布局合理、快速便捷的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系统。随着高铁和城际铁路的开通,有效缩短了城际间的时间距离,对来湘潭旅游和居住创造了便利条件,增强了湘潭市对区域商贸资源的吸引和集聚能力。在城市群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湘潭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群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为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作环境支撑。为此,湘潭需要加强与周边城市在物流运作与服务层面的广泛合作,形成共用网络化交通基础设施的体制和市场环境。

3.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湘潭市确立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产业的战略,需要得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有力支撑。首先,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商贸物流业的基础性支撑出发,建立湘潭市电机、冶金、医药、林产品、农产品等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使这些产业的发展为物流需求的培育提供保障,又通过物流为产业的提升发展提供服务支持,形成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布局发展新模式;其次,要彻底改变传统商贸物流业的面貌,提升区域服务能力,要通过商贸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培育,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构建等途径,提升商贸物流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促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以现代商贸物流业为主体的服务产业升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湘潭商贸物流业发

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经济发展支撑。

4.完善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商贸服务业和物流业提升发展,以及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创新发展,也要求湘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是湘潭市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工作,要求各个行业之间的紧密衔接与配合。同时,商贸物流业发展还涉及空间布局与组织,基础设施建设与运作衔接,配套的政策与管理,以及企业引进与培育等综合性、协调性工作,必须通过编制科学的现代商贸物流发展规划,以便指导商贸物流业的有序、有效发展。为加强商贸物流业发展与湖南省《物流业振兴实施方案》、《湖南省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湖南省“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湘潭市“十二五”社会与经济发展纲要》等重要文件精神相对接,也需要通过规划以指导湘潭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推进湘潭市商贸物流业跨越式发展。

5.优化商贸物流业发展环境。湘潭市要实现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打破各相关产业和行业的界线,形成举全市之力整体推动的发展格局,需要在政府管理、行业协调与政策上进行创新,以营造商贸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对产业发展政策、招商引资政策、土地使用政策、行业管理政策,以及产业布局与组织、产业选择标准与程序进行调整,要维护良好的兴业环境,加强市场监管手段与机制创新,使政策具有适应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产业布局发展、保护企业经营发展、促进经营环境改善的作用。要积极根据政策调整的要求,对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政府管理思路、方式、手段进行变革。

6.发挥商贸物流业发展比较优势湘潭要实现商贸物流千亿产业目标,必须面对三市各自发展的优劣势,坚持错位发展,突出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实力。相对于长沙、株洲而言,湘潭的比较优势突出表现在:

(1)商贸资源禀赋丰富。湘潭自古就是商业重镇,具有厚重的商贸历史文化,素有“金湘潭”之美誉。自唐天宝年间以来,就有“药都”、“米都”之称。明清以后,湘潭曾一度取代长沙成为湖南的商贸中心。湘潭是槟榔在湖南的重要集散地,辐射全省;湘潭的土菜、红色文化吸引着大量的外来游客。千百年来浓厚的商贸文化培养了湘潭人重商贸、善经营、会消费的传统。

(2)区位后发优势突出。从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角度看,湘潭地处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区域,区位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并具有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一是湘潭是长株潭城市群连接湘西、湘南的重要门户,在湘中地区包括娄底、邵阳、怀化等地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湘潭商贸物流发展空间大,城市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尤其是土地成本、人力成本和物流成本远低于长沙、株洲,有利于现代商贸物流产业赶超发展。三是湘潭潜在的消费空间巨大,物价指数在长株潭三市中最低,房地产价格仅及长沙二分之一、株洲三分之二,在现代交通

飞跃发展的时代,将会大大吸引长沙、株洲人流来安家创业、消费休闲。

(3)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早在2003年,市委就提出了“打造湘中南现代物流中心”的战略构想;2006年,市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湘中南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2009年又将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基地确定为四大战略性产业基地之一;2010年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把现代商贸物流业打造为千亿产业的工作目标,并先后出台了5个有关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湘潭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商贸物流业在经济中的发展地位,社会各界及各部门对发展商贸物流业形成共识,密切配合、共同努力,2010年获得了“物流示范城市”的称号,对湘潭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质量和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湘潭现代物流业已先机而动,抢先发展,走在全省的前列。现代商贸服务业也蓄势已久,在九华新城、万楼新区、板塘商圈、沿江风光带等地正安棋布点,抢抓先机,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湘潭市现代商贸与物流一体化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面对商贸、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历史机遇,为加快推进湘潭市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湘潭市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大商贸与大物流融合发展,以建设商贸和物流紧密结合的区域分拨中心为主线,培植区域组织,激活城乡消费,引入外来消费,聚集城区人口,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发展商贸聚集区和物流园区,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府引导、协会参与,着力招商引资,着力政策扶持,着力创新机制,增强区域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核心竞争力。应确立以下发展方针:

1.理顺关系。按照商贸物流发展的内在规律、国际国内经验,明确涉及商贸物流发展的各产业、行业管理关系,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湘潭市在发展商贸物流上的城市产业发展合力。要加强长株潭之间在商贸物流发展中合作,寻求具有共同发展目标、动力和运作基础的商贸物流发展机制,实现发展环境共享、发展资源共享和发展利益共享,理顺长株潭城市群在商贸物流发展上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通过战略性策划和扶持发展,做大城市群商贸物流产业,支撑区域经济整体提升发展。

2.确定重点。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与商贸物流项目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以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实现商贸物流千亿产业为目标,以加快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服务于湘潭市主导工业产业为核心,以吸引外来消费和提供区域配送服务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区域性商贸物流产业,构建具有湘潭特色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体系完备、辐射强大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促进商贸物流、商贸旅游联动,推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全面提高湘潭市商贸物流服务能力,增强

城市竞争力。

3.培育需求。要立足湘潭既有商贸、物流需求,积极推进各类商贸、制造企业改善、创新发展模式,为商贸物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内需基础,培育扩大规模、提升发展所需要的初始商贸物流发展需求。要通过引进具有区域商贸物流组织、服务能力的企业,培育自身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企业,培育区域化的商贸物流发展需求,为利用外需创造条件。要鼓励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创新与发展,为整个商贸物流产业的扩张发展营造良好的支撑环境。

4.一体发展。要以商贸物流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国际化为基本发展方向,引导商贸物流企业聚集和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并通过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实现商贸物流的一体化发展,提高湘潭在区域商贸物流发展中的资源整合与控制能力。要完善商贸物流网络的合理布局、功能配套与服务配套,着力将商贸物流业打造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的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集约化产业,更好地服务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

5.创新政策。要按照培育内、外商贸物流增量需求,实现商贸物流产业与发展布局的集约化要求,以及理顺湘潭市内外部商贸物流发展关系的策略出发,进行具有发展思路创新性和发展领域针对性的政策设计,创新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政策,为传统商贸物流产业的提升发展,为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的培育与发展,营造适宜的政策气候与肥沃土壤,为形成服务长株潭城市群、具有增量价值的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奠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基础,发挥政策创新在推动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前瞻、引导、扶持、保护作用。

(二)发展定位

按照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体现湘潭将现代商贸物流业作为城市战略型产业的发展要求,应按照商贸物流业产业构成,对产业发展进行以下定位:

1.区域发展定位。为加快商贸物流业的提升、扩张发展,顺利实现湘潭打造千亿商贸物流产业的战略目标,要在充分发挥湘潭市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塑造在长株潭城市群特色突出、发展环境一流、竞争力强的湘潭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形象,形成层次清晰、地位突出的商贸物流业区域发展定位:

(1)产业聚集定位。通过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的聚集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区域辐射服务能力的商贸物流企业,在服务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中,形成若干具有其他城市不可复制的独特竞争优势,在城市群和湖南省商贸物流发展中具有合作主导地位的商贸物流产业集群,使湘潭成为“中南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基地”,确立湘潭服务区域商贸物流业聚集地位。

(2)产业组织定位。为形成实质性的商贸物流产业聚集,以及在与长株潭城市群中长沙、株洲的战略和错位竞争中获得发展的先机,湘潭市应积极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企业提供布局发展所需要的设施建设、运营环境创造条件,使湘潭成为多个区域性甚至全国性、国际性商贸物流企业的商贸物流组织依托,将湘潭建设成为“中南现代商贸物流分拨中心”,即具有产业组织功能的RDC(Regional Distribution Center),由商贸物流企业在湘潭完成为区域的采购、交易、分拔、存储、流通加工、配送组织、结算等服务。

(3)产业辐射定位。在区域性商贸物流产业聚集、组织的支撑下,逐步构建辐射长株潭、湖南及周边省区、全国和国际的多层次商贸物流网络体系,提高湘潭在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中的区域地位,发挥商贸物流业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发展中的作用,确保实现湘潭市商贸物流业千亿目标,使湘潭成为高效率、高效益、辐射范围广、辐射能力强的“国家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参与全国及国际商贸物流产业分工与合作。

2.产业发展定位。要充分考虑湘潭市各次产业优势和特点,重点发展精品钢材、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建材、日化用品、家电、鲜活农产品七大领域的区域性分拨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产业层次清晰、辐射能力突出的商贸物流业的产业发展定位:(1)商贸服务业发展定位。以服务湘潭和长株潭城市群为立足点,加快传统商贸服务业的改造升级,实现湘潭市商贸服务业由本地生活基本满足型向旅游消费型、品质型、乐活型、宜居型转变,由社会保障型向活力引擎型商业转变,做大、做强、做精具有内在需求基础、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多层次和服务多样化的商贸服务业,挖掘塑造湘商文化和红色文化,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商贸服务业提升发展的需求,并为现代物流服务的提升发展,为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发展创造商贸物流需求,使湘潭成为红色商贸旅游品质型商业高地和环长株潭城市群活力引擎型商贸基地。

(2)物流业发展定位。以服务商贸业物流需求和长株潭城市群制造业物流需求为基础,按照物流企业RDC聚集的要求,培育和引进区域化、网络化物流服务企业,形成服务城市群和辐射国际、国内的物流网络服务能力,为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发展创造良好的物流服务环境,成为支撑千亿产业的重要支柱。

(3)区域性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发展定位。在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产业的同时,通过提升商贸、物流产业延伸发展能力,以及积极引进和培育具有延伸业态的商贸物流企业,促进商贸物流一体化发展,形成具有规模化、网络化、产业化发展能力,以服务城市群和国内、国际为目标的商贸物流产业体系,为区域分拨中心的形成和运作提供良好的商贸物流服务环境和条件,支撑湘潭商贸物流现代化转型发展,为湘潭市成为国家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提供支撑。

(三)规划原则

为科学引导湘潭市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抢占区域商贸物流组织中心的产业发展制高点,规划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适度超前发展。在集约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以适应两型社会先行先试及“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为核心,以体现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定位为方向,确立将商贸物流业培育成城市战略性产业的地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引进与培育,以及商贸物流产业提升发展原则,为未来构建现代化、网络化、系统化、信息化的商贸物流体系创造条件。

2.支撑千亿目标。以扩大商贸物流产业规模、提升服务质量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为核心,积极推进商贸物流产业的空间聚集、产业链构建、服务平台建设,形成规模化企业和规模化服务体系,支撑湘潭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二五”商贸物流千亿产业发展目标,使产业发展目标得到企业服务规模可持续增长的有力支持,并通过千亿产业目标的实现,带动湘潭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

3.优化空间布局。要按照湘潭市商贸物流产业的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定位,从优化城市功能、产业布局和城市总体规划出发,发挥资源优势、集约使用土地、合理组织交通的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全市物流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既确保提供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支撑性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也制止盲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按照商贸物流业的空间组织规律和网络化服务的需求,在优化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同时,推进商贸物流的一个网络化、系统化融合发展。

4.存量增量并举。现代商贸物流业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达到较高阶段的产物,为加快湘潭商贸物流产业现代化的步伐,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基础的实际,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采取存量提升与增量扩张并举的原则。要积极通过整合、改造、提升,提高传统商贸物流产业的产业布局和运作服务水平,将存量的商贸、物流逐步引向符合现代发展趋势的发展轨道,提高区域发展的竞争力。要通过对新建商贸、物流设施的合理布局与功能配套,对商贸物流融合创新企业的引进,积极培育具有增量价值的商贸物流产业,取得具有区域组织能力商贸物流业的领先发展地位。

5.突出发展重点。本规划以实现千亿产业为目标,突出发展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这一核心,依托商贸物流业增量拓展,紧抓商贸旅游和区域分拨中心两大体系建设,在原有规划基础上,抓大放小、巩固创新,着眼于解决重点问题、建设重点片区、培育重点企业。

(四)发展目标

按照湘潭市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定位和产业定位,本着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善抓机遇的发展精神,力争在长株潭城市群实现现代商贸物流业的率先发展,并通过积极探索内

需驱动城市经济提升发展、外需拉动城市经济扩张发展、服务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到“十二五”末,形成商贸服务业、物流业和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共同支撑湘潭千亿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格局,使湘潭市在我国内陆城市培育增量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在国内发展区域性商贸物流服务体系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的领先城市,在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水平与规模上处于一流地位。预计到2015年,商贸物流业总规模达到10 00亿元(批发零售业年销售收入+物流业营业收入),其中,批发零售业年销售收入650亿元,物流业营业收入350亿元,区域性商贸物流服务比重达到50%。商贸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12亿元;年上交财税达到32.25亿元,占2015年湘潭财政总收入的18.97%;就业人口将达到40万人左右。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商贸物流企业达到4家,年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的商贸物流企业达到8家。

预计到2020年,商贸物流业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批发零售业年销售收入+物流业营业收入),其中,批发零售业年销售收入3000亿元,物流业营业收入1000亿元,区域性商贸物流服务比重达到70%以上,成为湘潭商贸物流业的主体。商贸物流业增加值达到850亿元,年上交财税达到95亿元,就业人口将超过90万人。

湘潭市现代商贸与物流一体化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

区域性物流组织活动的实现以辐射型商流为前提,同时,形成辐射周边地区及更广大区域的商流活动依赖于以湘潭市为运作基地的物流组织服务体系的支持。因此,湘潭商贸物流业发展定位基础上的产业发展,具有较为显著的联动发展特征,是需要将商贸业、物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推进,在发展方式上具有明显区别于以往各自发展的创新性。

要确立湘潭市区域商贸物流业聚集发展地位,提升湘潭市商贸物流业的效率效益、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参与城市群区域、全国及国际商贸物流产业分工与合作,把湘潭市建设成为“中南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基地”、“中南现代商贸物流分拨中心”、“国家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应积极推进商贸服务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同时应按照湘潭市商贸物流业的产业发展定位和区域发展定位,从产业业态、规模、品质、服务模式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推进湘潭市商贸物流业发展。

(一)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1.整体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按照形成支持千亿商贸物流产业的战略要求,积极扩张商贸服务业、提升物流业、推进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创新发展,形成针对不同产业类型,通过采取得力的政策和措施,确保商贸物流业健康快速和整体发展的局面,有序推进商贸物流业的一体化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与质量,营造为区域服务和形成区域商贸物流分拨中心的产业发展基础与成长环境。

2.系统建设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按照商贸物流业整体和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需要,针对不同产业特征和发展要求,在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加强交通运输、商贸物流设施之间衔接的基础上,提高既有资源利用效率,并进行跨行业、跨部门的新的基础设施系统整体规划和建设,形成支撑湘潭成为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分拨中心发展定位下的商贸物流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为企业依托设施构建采购、交易、结算、物流配送服务枢纽创造基础设施环境。

3.改革创新商贸物流管理体制。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城市商贸物流发展的经验,对既有的分部门、分行业的商贸物流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形成在推进商贸物流业获得区域竞争优势中的政府管理体制创新优势,加快推进商贸物流业的发展。要在管理体制创新的基础上,统筹全市的政策步调,尤其是招商引资政策,形成具有整体性的政府管理体制,并配合湘潭商贸物流业发展定位,转变招商方式,变企业数量、投资为目标的招商为企业质量、服务模式为核心的选商。

4.全面把握商贸物流发展战略

(1)合作发展战略。区域各城市之间商贸物流既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竞争性。湘潭市要充分利用长株潭三市在经济结构、商贸物流服务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讲求整体协同性,从整体优势发挥的角度出发,有选择地,有目的性地发展商贸物流业,实现长株潭区域商贸物流资源的整体优化配臵,不能再按照“小而全”、“大而全”的思路去进行商贸物流业的规划和建设。要加强交通方面的分流与合作,以缓解货运压力,畅通经济通道;要开展商贸服务业方面的合作,要实现物流园区优势互补,共同担负为都市圈内其他城市提供生产服务和发展机会、带动都市圈整合发展的任务;要推进信息平台共建、人力资源共享、商业资本共用、企业战略联盟构建、电子化物流资源整合,最大程度的体现长期协同效应,满足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长株潭一体化的最终目标。

(2)竞争发展战略。在中部崛起、“两型社会”、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大的大环境中,湘潭市应本着错位发展的原则,在新一轮的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中,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要培育和发展现代化的大型商业企业集团,增强核心竞争力;要建设新型物流园区,突出规模化、现代化、特色化,提高物流的现代化水平,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率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要突出产业特色,重点建设精品钢材、机械工程制造、汽车零配件、生鲜农产品、家电、生活消费品等现代物流业发展体系;要加强生产资料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与城市群中城乡物流体系对接,加速发展现代化商贸业,建设区域性的商贸之都;要率先实施区域分拨中心战略,抢占市场先机,在形成强大的区域分拨能力基础上,形成合作的本钱,再开展与周边城市传统资源臵换和服务提升性的合作,确立湘潭市在长株潭城市群商贸物流业竞争中的领先地位;要率先提出并实施“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区”建设,引领长株潭城市群商贸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

(3)产业融合战略。坚持商贸业与物流业结合,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并举,城市消费与农村消费同步,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工业、农业与商贸物流业的融合,强化企业物流产业的剥离、拓展和与第三方物流的对接,拓宽农村商贸物流产业市场。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强消费产业、消费群体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构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消费产业链和消费产业群。

(4)重点突破战略。抓住“两型社会”建设、“两个率先”的推进以及中部崛起的重大机遇,勇于创新,大胆突破,在相对落后中发现优势,在发展困境中明晰方向,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构建区域商贸物流组织体系,主动辐射周边市场,吸引外来消费,挖掘增量资源,集聚商贸物流要素资源,形成不可复制的独特竞争优势,实现湘潭市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性突破。

(5)多元互动战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社会的主动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工作合力;要借助外力和依靠本地企业相结合,坚持引进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吸引国内大型物流企业面向长株潭甚至是中南地区设立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分拨中心和转运中心,同时重点扶持、培育壮大本地商贸物流龙头企业,形成相互促进、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带动湘潭市商贸物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二)商贸物流业的提升发展

1.推进五大转变

在既有主要服务于湘潭城市生产、生活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的转变,以适应商贸物流发展战略实施的需要。一是从本地生活基本满足型商贸服务业转变为旅游消费型、品质型、乐活型、宜居型商贸服务业;二是从为湘潭区域服务的商贸服务业转变到为3+5(长株潭、常德、岳阳、益阳、娄底、衡阳)城市群服务的商贸服务业;三是从社会保障型商贸服务业转变为活力引擎型商贸服务业;四是从传统物流业向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业转变;五是从城市物流向区域物流转变。

2.实现七个提升

为落实五大转变,培育为城市和区域服务的新型商贸物流业,应积极推进七个方面的服务水平提升:一是建设与东部发达城市发展水平无差别的城市化商贸服务业体系,提升湘潭商贸服务业品质层级;二是建设长株潭区域商贸服务业引力场,提升湘潭商贸服务业引力;三是挖掘塑造湘商文化和红色文化,提升湘潭商贸业的附加值;四是引导商贸服务业和物流业聚合发展,提升湘潭商贸服务业发展规模。五是着力培育第三方物流,提升湘潭物流业服务质量;六是发展高端物流,提升湘潭物流业的附加值;七是构建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

提升湘潭物流业辐射范围。

3.示范引领、跨越发展

按照区域分拨中心所代表的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方向和趋势,积极培育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商贸物流服务业态,将湘潭市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区,实现示范引领、跨越发展。

将湘潭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区,具有三个层次的发展含义和目标:

(1)在发展模式上具有示范性。通过积极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实现湘潭市对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使湘潭市在具有区域组织与服务功能的商贸物流产业发展上取得成功,为内陆性城市寻求一条具有内需支持、外需带动的城市经济扩张新道路,成为同类城市培育产业和发展经济的典范,实现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形成以区域分拨中心建设方向、区域商贸服务体系建设为手段的湘潭发展模式。

(2)争取成为国家级示范项目。为推动区域资源整合、发挥竞争优势,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发展和聚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科技部四部委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根据全国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要求,须推进以下各项工作。一是着力推动制度创新,探索建立和完善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引导示范区域不断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二是注重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打造综合性服务贸易交易平台。三是切实抓好项目实施,集中力量抓好一批现代服务业示范工程和重大项目;加强资金统筹,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湘潭市积极建设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区,提升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水平,并在规划的指导和实施基础上,努力做出成效,争取将湘潭市在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业发展上的探索纳入国家示范区项目,为中部地区探索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经验。

(3)实现跨越发展。通过示范引领,实现以商贸业带动物流业、物流业促进商贸业,形成商贸、物流联动支持区域产业组织体系建设的发展格局,形成不断扩张产业规模与区域服务能力的发展局面,实现商贸物流业跨越发展。

(三)商贸物流业的创新突破

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是湘潭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业的战略核心和重大突破,也是商贸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更是湘潭实现区域分拨中心定位的重要发展手段与途径。

需要通过创新发展区域分拨中心服务、商贸物流地产服务、区域性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服务、虚拟港口服务、商贸物流总部经济服务、服务外包以及商贸物流金融和信息化服务等多个具有区域产业组织功能、要素组织与整合功能的商贸、物流发展领域,实现现代商贸物流在湘潭市的集聚发展,从市场需求的挖掘、商贸物流服务能力的培养、产业供应链的有效延伸,形成创新服务带动商贸物流产业提升、扩张、升级发展的新局面,为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的构建,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支撑。

1.区域分拨中心组织服务

企业的区域分拨中心是商贸、物流企业进行网络化产业组织与服务时的重要节点,通常情况下,商贸、物流企业通过分拨中心完成货物的交易、储存、加工、配送、结算和信息管理,以便实现商贸物流的一体化、集约化和规模化运作,并降低整体运作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将城市建设成为区域分拨中心,是在多个企业分拨中心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发展形态,实质上是将具有网络化运作特征的商贸、物流企业引进到城市,进行多种类型分拨中心的集中布局,形成庞大的分拨中心服务产业,是对城市为依托的区域商贸物流服务组织形式的创新发展,是现代商贸物流一体化发展概念下的产业集聚发展新路径。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与商贸物流服务水平显著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加之进出口贸易的便利优势,大量的商品经由沿海地区销往内地。伴随货流量的快速增加,商贸物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出现了多种业态的大型网络化运营企业。在这种网络化企业的运作过程中,科学的设臵区域分拨中心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湘潭本地消费能力有限,周边商贸物流业比较优势不明显,因此,应瞄准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新特点,结合本地区位交通优势,辅以强有力的政策体系,着重引进网络化运营的商贸物流企业,使湘潭成为区域分拨中心的聚集地,实现商贸物流业增量发展。

湘潭培育区域分拨中心服务产业,需要解决两大发展问题,一是发挥湘潭与长沙在土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依托物流园区、商贸物流总部基地和信息平台,营造区域商贸物流企业在湘潭进行分拨中心集中布局的硬件条件,二是发挥率先发展和战略策划先行的优势,制订可行、有效的招商方案,积极引进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一体化企业,帮助其完成与基础设施的衔接,寻求区域分拨中心的发展捷径。湘潭通过先行发展区域分拨中心,实现分拨中心的集聚和规模发展,在长株潭城市群商贸物流业一体化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为城市群合作奠定基础。

2.商贸物流金融服务

商贸物流金融是指在面向商品流通和物流活动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商贸领域和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商品流

通、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商贸与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

商贸物流金融将上下游企业和银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银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企业也能够做到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加速了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高速运转,为在湘潭形成国家级的区域配送中心提供金融服务支撑。

3.商贸物流地产服务

商贸物流地产是商业地产的一个更细的分支行业,它通过为一些社会商业活动提供展示、交易(零售和批发)、物流服务等支持的超大型商业物业的开发与经营,同时带动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商贸物流地产与一般的商业地产不同,它并非在城市中心,而在较远的区域通过商贸物流的带动形成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及居住等城市生活空间的各项功能的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湘潭市应该借助商贸物流地产服务有效盘活市区及近郊土地资源,实现城区原有市场提质升级,改善市区交通、卫生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推动新老城区联动开发建设。

4.区域性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服务

电子商务的推广,加快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市场的开放化和业务的深入化,决定了企业绕开贸易商,直接进入市场的迫切性。这些企业既需要一个通达的贸易沟通平台,也需要一个强力的贸易协助者。区域性、网络化运营的物流服务商通过新技术的应用,高效的运作和对社会物流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电子商务代表商贸物流业未来发展方向,将大幅提升湘潭市商贸物流辐射范围,吸纳增量客货源,提升当地商贸物流业软环境。

5.虚拟港服务

虚拟港服务模式具体表现为在内陆地区建立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虚拟港服务主要依靠“海铁”和“海陆”等多式联运方式与海港连接,满足远距离物流和进出口物流。陆港除了没有港口码头装船、卸船的操作外,其功能与港口基本相同。

陆港的建设和运营,将拉近湘潭与沿海港口的距离,为湘潭市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对接世界市场和参与全球竞争创造条件,形成“外向型经济突破口”,激活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湘潭市商贸物流业国际化水平,成为发展总部经济、区域分拨中心的重要支撑之一。

6.商贸物流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臵的一种经济形态。

物流总部基地属于专业型总部基地,是在总部基地基础之上,结合物流行业特点,为物流企业总部提供办公、结算、融资、调度、管理、服务、信息、研发、培训等物流服务保障功能的,专业服务于物流行业的企业总部基地。

在湘潭形成以长株潭区域物流金融中心、物流管理中心、现代商贸物流示范基地、物流培训基地、物流服务中心为支撑的华中物流总部经济枢纽,实现湘潭地区商贸物流的跨越式发展,从而更进一步的带动当地商贸、地产、旅游、教育、金融等综合经济的腾飞发展。

7.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共性、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从服务内容上,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服务外包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大、带动能力强,通过服务外包所获得的GDP增长是绿色增长。服务外包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导产业,是创建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服务外包将加快湘潭与全球经济的接轨,承接优质资源,加快第三产业现代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

(四)重点任务

1.加快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加快推进商贸物流分类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营造商贸物流发展的良好基础设施环境;加强对物流设施运营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的交通运输、市政设施等的配套建设,并按照企业商贸物流服务运作的需要,注重与物流设施之间的衔接,为产业集聚和辐射创造运营条件;要注重针对重点引进企业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基础设施与重点企业的发展之间建立紧密的协同发展关系,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和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保障商贸物流业发展的作用。

2.创新服务模式。以形成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作为创新核心,积极鼓励商贸、物流领域的管理技术、先进装备的应用,尤其是以物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大力支持商贸、物流企业进行管理与业务流程再造,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水平;重点扶持商贸、物流

大庆市现代物流业年度发展规划报告

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2003--2020年) 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供销服务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随着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经济运行规模的逐步扩大,货运量不断增加,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改善全社会物流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大力促进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所谓物流,是指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在起源地到消费地之

间,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移动与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目前,我市现代物流处于快速增长的起步阶段,物流基础设施具备一定规模,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建成,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业仍居主要地位,代表现代物流组织形式的第三方物流正在兴起。 (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国外宏观环境的新变化,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完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主要产品覆盖全国各地。2002年全市实现国生产总值1030.7亿元,全社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42.5亿元(不含中石油销售分公司销售收入),交通运输货运量2605万吨,货物周转量33亿吨公里。全市巨大的物流量决定了对现代物流有着强大需求,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为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虽然地处东北陆,“不沿海、不靠边”,但距离省会较近,距离俄罗斯不远,肇源松花江大桥建成后又可与省直接相连,且铁路、公路运输发达,完全可以成为东承接、西辐射省西部、南连接吉辽、北呼应俄罗斯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几年,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城区之间道路畅通,境铁路总长度305公

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52页)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 现代物流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手段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系统整合和优化,实施一体化、专业化运作,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目的。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是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对于改善发展环境,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重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为促进重庆现代物流业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及相关规划,按照战略性、协调性、指导性、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发展形势 第一节发展机遇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全球化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加速,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企业必须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营 1 / 52

销布局,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反应速度,降低库存和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使我国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机遇。 发展现代物流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有效促进市场整合,推动区域联动和区域产业提升。近年来,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已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经济区。重庆与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经济协作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生产要素流动更加频繁。近年来,重庆周边各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镇化步伐加快,对重庆物流的需求大幅增加。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必然要求。国家明确在“十一五”时期继续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和工商重镇,是国家承东启西的战略要点,担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任务。“十一五”时期,重庆将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总体框架,GDP预计达到5000亿元。重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发展重庆现代物流业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同时也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重庆在更大空间范围内,配置资源,调整结构,强化功能,聚集要素,拓宽市场,改造传统物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已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先进经验。现代物流业是第三利润源泉,是国家鼓励发展产业。进入21世纪,在国家引导和扶持下,我国现代物流由起步阶段开始迈向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较快发展。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平稳下降。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物流业增加值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物流费用占GDP比率降为18.5%。“十一五”时期,国家将统筹规划,增加投入,抓好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建设,并加强物流标准化、物流教育和培训等基础性工作,落实物流业发展扶

商贸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docx

***地区商贸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 商贸物流业是多产业融合的复合型服务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已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与流通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业态水平明显提高,电子商务方兴未艾,商贸物流业已由国民经济的从属产业转变为先导产业。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地区商务局组建以来,地区商贸物流发展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消费总量稳步快速增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商品流通已全面步入市场化轨道,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购物中心不断涌现,连锁经营向多业态、规范化发展,商贸流通业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全地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62亿元,同比增长18.59%。2013年,全地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04亿元,同比增长14.5%。2014年全地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可达112.3亿元,同比增长14.5%。 (二)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地区市场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商贸流通业不断发展壮大。华能商贸城、金土地农哈哈农资汽配交易市场、南疆农产品综合市场、农机物流园、翰沃建材城、大欣汽车城等专业市场以及金桥连锁超市、好家乡超市、库车亿家超市等一批龙头市场在***已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地区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6

个,农贸市场43个,营业规模较大购物中心和超市15家,餐饮业4550家,社会服务行业8381家。 (三)物流业异军突起。地区商务局自2012年组建以来,不断加大专业市场及物流业建设力度,促进新兴市场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浙江物产物流园、益康仓储物流园、库车宝达物流等一批影响力的物流企业正在逐步壮大,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在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全地区2011年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110户,从业人员338人,营业额16851.019万元;2012年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172户,从业人员515人,营业额22396.469万元;截止到2013年底,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249户,从业人员778人,营业额36212.869万元。 (四)农村商贸市场日渐繁荣。先后大力实施了国家试行并推广的“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活动,2012年全地区销售“家电下乡”产品6.28万台,实现销售额1.53亿元,其中财政补贴资金1437.82万元。2012年新建改造农家店178家,农村物流配送中心2家,全地区“农家店”乡镇、村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85%。2013年新建改造农家店216家,配送中心1个,乡镇商贸中心2个。2014年新建、改造乡镇商贸中心4个,配送中心1个,总投资5300万元;升级改造城乡农贸市场5个,总投资约1亿元,可带动就业人数约5800余人,增加利税247万元。2014年对全地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1511个农家店、7个配送中心和1个乡镇商贸中心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估和整改。乡村消费增速连续两年高于城镇消费,城乡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五)外贸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地区商务局全面落实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西安现代物流产业进展规划 现代物流产业是西安着力培育和进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加快进展现代物流业,关于西安实现“建经济强市、创西部最佳”的奋斗目标、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安物流业进展现状 目前,西安现代物流业正处于起步进展时期,总体规模较小,进展水平较低,但进展潜力巨大。据统计,交通运输、仓储和批零商业,对西安经济的贡献(物流增加值)从1993年的16.15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11 亿元。物流业占GDP的比重也从1993年的 7.98 %提高到2002年的13.5 %。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物流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和迫使企业探究降低经营成本、开发新的利润源的途径,。一些传统物流企业和商业批发零售企业都对原有的购、销网络进行改造和完善,提升和强化了服务社会的功能;特不是新兴商业业态(如连锁业、大型综合超市、货运代理企业等)发挥其信息传递快、网点分布广的优势,利

用建立配送中心拓展了服务范围。西安石油公司、西安十九粮贸公司、陕西邦家食品营销公司还被列为“全国进展物流配送重点企业”。中储等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改造差不多开始启动现代物流的营运。现代物流产业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进展动力差不多形成;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区域性物流服务体系的时机差不多成熟。 目前,西安也存在一些制约现代物流业进展的因素,诸如: 1、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传统的行业治理制约着现代物流业的规模进展。受长期打算经济的阻碍,物流被分割成多个部门治理,物流体系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分割,造成了物流资源重组和整合困难,物流设施社会服务水平不高。 2、观念陈旧、自我封闭,造成物流专业化水平较低。部分企业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愿将物流业务托付给专业性企业完成,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第三方大型龙头物流专业企业难以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实力无法增强。

陕西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

陕西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 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我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着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物流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5-2020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2009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制定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设立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加快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物流业发展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对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物流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2014年全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131亿元,比2009年增长1. 75倍,年均增长11.8%。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4%,占服务业的比重达17. 6%。全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 58亿亿元,比2009年增长2.48倍,年均增长19. 9%。互联互通能力提升。依托高速公路“一日交通圈”、“两纵五横四枢纽”铁路骨架网和“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围绕产业聚集、消费取向和货物流量,先后开通了面向韩国的货运航线和面向中亚的“长安号”货运班列,西安铁路枢纽形成了2亿吨/年货运能力,全省货运总量从2009年的8.6亿吨提高到2014年的15.7亿吨,年均增长12. 8%。建成各类物流园区32个和一批物流配送中心,营业库房面积达到350万平方米左右。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始应用,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物流专用装备和智能标签、跟踪追溯等技术迅速推广,物流信患平台建设快速推进。物流功能不断完善。西安被确定为全国物流节点城市、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宝鸡、榆林、咸阳被确定为全国物流园区二级布局城市。西安咸阳机场航空一类口岸、西安国际港务区铁路一类口岸及5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先后获批。西安国际港务区构建了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西安综合保税区三大平台,开展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获得国际国内港口代码,内陆港模式探索已走在全国前列。 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物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加快,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物流企业达到20家,国家A级物流企业57家,其中5A级4家。新加坡普洛斯、嘉里大通等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布局陕西,招商局物流、中铁物资等央企在陕组建了第三方物流公司。初步形成了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格局。 总体来看,我省物流业仍处于生长期的初期阶段,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一是物流理念意识还不够强。对物流业的服务业属性和产业地

商贸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商贸物流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231A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7018349444.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商贸物流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231A8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4006-128-668、-66181099、66182099 传真:-66183099 Email:kf@Cir. 网上阅读:.cir./R_JiaoTongYunShu/A8/ShangMaoWuLiuHangYeXianZhuangYuFaZha 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容介绍 产业发展及重要性 商贸流通行业是指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仓储业,并涉及交通运输业等。商贸物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物流配送的主体。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对促进商贸繁荣、服务民生、改善消费环境、推进流通方式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商贸企业采用的是自营物流模式,即由中小型商贸企业自身来承担商贸经济活动的物流运作。2013年市场调查显示,商贸企业物流执行主体31%为第三方,14%的企业由供货方承担,55%的企业由公司自理。商贸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经济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贸企业更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打破了重生产、轻流通的局面,使整个国民经济走上了在宏观调控下以价值规律为导向的良性循环轨道上。 市场容量 2014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0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274亿元,增长9.4%。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0%,实际增长10.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3179亿元,增长9.3%。2014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同比增长4

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新乡市现代物流业进展规划(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目录 序言 (1) 第一章规划背景 (1) 第一节规划总则 (1) 一、规划目的 (2) 二、规划期限 (2) 三、规划范围 (2) 四、规划依据 (2) 第二节现代物流业进展现状 (4) 第三节现代物流业面临的形势 (5) 一、面临的机遇 (5) 二、面临的挑战 (7) 第二章进展目标和任务 (9) 第一节指导思想 (9) 第二节战略定位 (9) 第三节进展原则 (10) 第四节要紧任务 (11) 第五节战略布局 (12) 第六节进展目标 (13) 一、总量进展目标 (13) 二、结构优化目标 (14) 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14) 四、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目标 (14) 第三章构建主导服务产业体系 (15)

第一节主导服务产业 (15) 一、产业筛选原则 (15) 二、制造产业筛选 (16) 三、商贸产业筛选 (18) 四、主导服务产业 (20) 第二节大力进展汽车物流 (21) 一、进展重点 (21) 二、要紧任务 (21) 三、进展目标 (23) 第三节加速进展医药物流 (25) 一、进展重点 (25) 二、要紧任务 (25) 三、进展目标 (26) 第四节做大做强家电物流 (26) 一、进展重点 (26) 二、要紧任务 (27) 三、进展目标 (30) 第五节积极进展钢铁物流 (30) 一、进展重点 (30) 二、要紧任务 (30) 三、进展目标 (32) 第六节重点培育冷链物流 (32) 一、进展重点 (32) 二、要紧任务 (33)

三、进展目标 (33) 第七节强力开发煤炭物流 (35) 一、进展重点 (35) 二、要紧任务 (35) 三、进展目标 (35) 第八节全面推动粮食物流 (36) 一、进展重点 (36) 二、要紧任务 (36) 三、进展目标 (37) 第九节稳步进展化肥物流 (38) 一、进展重点 (38) 二、要紧任务 (39) 三、进展目标 (39) 第四章打造核心物流功能组团 (40) 第一节全力打造新乡国际物流区 (40) 一、明确国际物流区功能定位 (40) 二、加快专业物流园项目建设 (40) 三、推进新乡货运东站扩能升级 (42) 四、加快地点铁路专用线建设 (43) 五、积极助推综合保税仓建设 (43) 六、全力打造内陆无水港项目 (43) 七、努力拓展国际物流业务 (44) 第二节重点建设平原新区物流高地 (45) 一、明确平原新区物流区功能 (45)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规划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规划(摘要) 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物流是指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的,为提高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的效率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物流功能性活动包括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交通运输、仓库管理、工业包装、物资搬运、工厂和仓库或配送中心的选址、零配件和技术服务支持、退货处理、废弃物和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理等。把这些环节的功能要素集合成系统,进行一体化管理,是现代物流的根本所在。 物流产业是指以物流活动为共同点的行业群体。现代物流产业的构成包括四个主要行业:一是物流基础行业。这个行业由各种不同的运输线路以及运输线路的交汇与节点所构成的系统,是作为基础的一个“平台”。二是第三方物流业。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三是物流信息系统行业。这个行业提供物流系统软硬件,提供系统管理,是计算机系统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独特的组合。四是货主物流。货主物流是自营物流,有可能部分从事第三方物流的活动。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依托航空港与深水港建设,加快临空、临海产业带和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建设”。上海市政府决定将外高桥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国际物流基地。外高桥保税区地处长江与东南海岸线的交汇点,紧靠外高桥港区,临近浦东空港,拥有政策优势、功能优势和先发效应优势,在建设外高桥地区物流产业基地中作用重大,地位突出。 一.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优势 物流仓储是外高桥保税区的三大功能之一。几年来,外高桥保税区与外高桥港区和浦东国际机场同步发展,在外高桥地区形成了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集散点,集装箱进出口快速集并、中转、分检、分送基地,从而在保税区内初步形成了海运与空运结合、保税物流与非保税物流结合、区内物流与区外物流结合自营物流与外协物流结合的物流产业。从物流量上看,作为上海的国际贸易基地,2001年外高桥保税区进出口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外高桥港区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00万TEU。从物流企业数量上看,截至到今年9月,区内物流仓储型企业己达到518家,其中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物流信息平台和业务管理系统,并实现了网上通关。

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2016年05月

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商贸物流是指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服务活动。商贸物流属产业物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效、安全、通畅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有利于促进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与繁荣;有利于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为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商贸物流发展,根据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和《商务部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改发〔2008〕53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商贸物流发展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乡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城乡商贸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随着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工作的推进,城市商贸物流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为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和农资流通体系试点等工作,有效促进了农村日用工业品、农资和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批发市场通过功能再造和制度创新,延伸了加工、配送功能,缩短了供应链流程、提高了流通效

率。餐饮企业通过建立现代化主食配送中心,实现网点的统一配送、及时补货,保证了食品的新鲜度,为方便居民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商贸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我国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近十年来年增幅保持在40%左右。立体仓库面积已接近仓库总面积的20%,形成了通用仓储与专业仓储、常温仓储与低温仓储、普通仓储与立体仓储共同发展的格局。截至2009年末,全国连锁零售企业拥有各类商品配送中心3426个,通过配送中心向连锁企业配送商品金额达到1.2万亿元。一批商品集散地、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经过建设改造,货物集散、配送能力不断增强,冷链物流设施成为新的投资热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在商贸物流活动中得到广泛运用。现代化的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对促进传统物流模式转变、提高城市和城际配送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商贸物流服务主体迅速成长,先进物流服务方式推广速度加快。 随着商贸物流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现代商贸物流企业群体迅速发展。商贸企业、物流企业积极推广应用越库配送、共同配送、供应商管理库存等服务模式,满足现代零售企业小批量、多频次、快周转的物流服务需求,限额以上连锁超市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3.4%。汽车、家电、医药、烟草等专业物流形成一定规模。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商贸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的服务能力和供应链管理水平。各地建设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有效地改善了物流信息的共享服务,促进了物流资源的供需衔接。 (四)商贸物流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各种支持和配套政策日臻完善。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制定规划、出台政策、设立专项资金,从多方面支持商贸物流发展。中央财政通过设立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中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中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经过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2003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3万公里,比1978 年增加41%;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102%,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我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2003年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达到近600个。运输线路和作业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大批涌现。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共用通信网的规模、技术层次、服务水平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2003年,电话用户总数达5.32亿户,其中固定电话2.63亿户,移动电话2.69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达7950万人,上网计算机达到3089万台,网站总数达到59.6万个,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普及。(二)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则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三)专业化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近几年来,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专业化物流企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物流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水平提高。 (四)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逐步降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测算,2003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 的比重为21.4%,比1991年下降2.6个百分点,比1997年下降0.9个百分点。一批采用现代物流技术的工商企业,物流成本降低的幅度更大。总的看,中国现代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一是物流总成本仍然偏高。一般经济发达国家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而中国物流成本比发达国家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不到2次,批发、零售业周转速度不到3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公路货运空驶率高达47%。二是专业化物流企业少、服务水平低。中国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比重还比较低。物流服务企业规模偏小,多数仍停留在货物代理、仓储、库存管理、搬运和干线运输等方面,效率低,速度慢,损耗大。三是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目前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很快,但在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仍然较慢。四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铁路建设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公路运输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差,路网密度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03年中国运输网络密度仅为19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4.6公里/万人,美国分别为6869公里和254公里,德国为14680公里和66公里,印度为5404公里和22公里,巴西为1886公里和118公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统功能不强,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体制障碍。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根除。充分竞争的物流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物流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二是政策障碍。税收、工商注册、土地、收费等一些政策还不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三是技术标准障碍。物流的不同环节、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技术、信息标准不统一,

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功能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推动我市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X三省交界区域和支撑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根据《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X政〔X〕11号)和《X 市城市总体规划(X—X年)》等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成绩 1.物流业规模水平不断提升。我市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逐步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十二五”期间,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由X年的40.1亿元扩大到X年的66.8亿元,年均增速10.7%;全市公路完成货运量7.4亿吨、货运周转量2890.5亿吨公里。 2.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我市是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297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48.2公里。目前,我市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由X高铁、X铁路和X铁路组成的“二纵一横”铁路枢纽;形成了由X、X、X高

速公路与正在建设和推进的X、西北绕城高速公路构成的“二纵二横一环”高速公路网,由X、X、X等组成的“三纵二横一联”国道干线和由X、X、X等组成的“五纵四横四联”省道干线路网;X通用航空机场、X机场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通用航空优势独特。 我市是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是X经济区5个区域物流枢纽之一,已被纳入X协同发展战略联动城市,成为“一带一路”、环渤海经济圈、X五大国家战略辐射带动的重要节点。X交通物流园、X 物流园、X物流园、X国际物流港、国药X物流中心、X果蔬城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加快实施,呈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态势。X年以来,全市在建占地300亩以上的物流园区8个、100亩以上的11个,其X 国际物流港被评为X年X省示范物流园区。 3.物流技术装备条件有所改善。货运车辆逐步向多元化、规模化、绿色节能方向发展。全市货车总量达到8.2万辆,重型牵引车14943辆,半挂车15962辆,大中型集装箱货车118辆,厢式货车4689辆,液化天然气货车1317辆。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大多数物流企业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八挂来网”“X农资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和“运的易”移动互联等物流智能化服务模式不断涌现。 4.产业物流发展较快。“十二五”期间,我市已初步形成了能够与工业、商贸、农业等产业相融合的物流服务体系。在工业物流方面,随着我市钢铁、煤化工、冶金建材、新能源、纺织、装备制造、医药等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生产性物流需求得到充分释放,X物流

物流行业发展规划

2017年物流行业发展规划 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局遵循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律,在对我县现代物流行业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原阳县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落实县委、县政府加快原阳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服务原阳经济发展为中心,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走“政府引导、企业运作、逐步发展”的路子。通过积极培育物流市场,整合各类物流资源,构建技术支撑平台,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促进我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规划原则 1、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按市场需求确定发展重点,推进资源的优化重组。 2、企业为主体。企业是物流业务经营主体、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建设和经营要落实到企业,行业管理部门侧重

于引导、推动和扶持。 3、协调发展。物流发展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一致,与城镇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相协调,与产业布局规划相配套,服务于商贸带动和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 4、信息化带动。物流的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重要区别之一。建设好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与社会公共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相连接,做到内部互联、外部互通,信息共享,风险共担,以信息化带动物流业的现代化。 5、物流连锁化。物流发展要立足本地,面向全省,走向全国。积极顺应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潮流,运用好省内物流资源,加快与省内、外物流大公司的合作,提高竞争力。 三、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我县区位、交通、资源和商贸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尽快构建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公共信息平台,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形成多层次、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到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物流成本占全县GDP的比重比“十二五”末降低4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全县生产总值增长幅度3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市场主体。“十三五”期间,基本建成一个综合物流园区和一个专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形成城乡现

市现代商贸与物流一体化发展规划

前言 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由商贸服务业、物流业、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共同构成,涉及为都市和区域服务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的采购、交易、销售、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分拔、配送等商贸、物流差不多功能,相关的组织、治理和延伸服务业态,以及为商贸物流进展提供支撑环境与条件的金融服务体系和信 息服务系统。加快现代商贸物流业一体化进展,对处于区域都市竞争、经济扩张和进展方式转变的湘潭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处于非沿海的内陆都市培育新的具有产业进展实质支撑的经 济增长点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和探究作用。为落实湖南省环长株潭都市群进展战略,抓住“两型社会”建设、“两个领先”的推进以及中部崛起的重大机遇,推动湘潭市现代商贸物流业的集约化、区域化、网络化、信息化快速进展,培育新的都市经济增长点,实现湘潭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商贸物流“千亿产业”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限: 2011~2020年(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规划范围:湘潭市域全境,包括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雨湖区、岳塘区。总面积:5015平方公里。以规划城区范

围为重点。 规划依据:《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商贸物流专项规划》、《湖南省“十二五”商务规划》、《湖南省“十二五”物流业进展规划》、《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进展的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进展的意见》、《环长株潭都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湘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十二五”规划》、《湘潭市都市总体规划(2009—20 20)》、《湘潭市“十二五”重点项目规划》、《湘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湘潭市都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湘潭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进展现代物流业的意见》。 湘潭市现代商贸与物流一体化进展规划(2011-2020年)进展现状及存在的要紧问题 随着湘潭市经济社会的快速进展,以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近年来,商贸服务业与物流业获得较快进展,产业规模和进展水平不断提升,为以后进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商贸服务业进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叙永县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解析

叙永县商贸物流 产业规划 叙永县经济和商务局 2013 年4 月29 日

第一章物流园区规划 一、总则 (一)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到2020年,把叙永建成立足川南、辐射滇黔、与泸州市紧密协作的二级商贸流通平台、物流信息交流中心,打通扩展滇黔的货运快速通道,以物流服务产业,以产业带动经济。 2、空间结构目标:建设“一核、三主、三副”的综合物流网络,形成以叙永县城为核心,以建立江门、龙凤、震东为三个主节点,天池、分水、赤水为三个副节点的空间布局,发挥区位及产业优势,构建高效的物资集散网络体系。 (二)发展思路 1、战略定位 川、滇、黔结合部区域商贸流通中心,泸州市南部区域的商贸物流桥头堡,重要的煤硫矿工业和商贸服务基地。 2、发展战略 (1)专业化战略 实行标准化建设,发展现代物流,提高叙永物流体系的专业化水平。 火车站物流园区为煤矿产品、矿山机电设备、竹产品、五金建材、汽修配件等物资提供专业的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以及信息和技术服务;江门物流节点为竹浆和周

边矿产品提供公铁对接无缝运输;龙凤物流节点为工业园区原材料及制成品提供配套物流服务;震东物流节点为矿产品提供中转、整合物流服务;天池、分水、赤水则是生活资料的物流次节点,分别辐射叙永南部城镇、云南边界、贵州边界。 (2)规模化战略 整合分散的物流资源,实现物流资源高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发挥规模效益,实现规范管理、合理竞争,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引导和帮助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实现从传统物流向现代化物流转变。 (3)集成化战略 依托物流园区和主次节点,发展增值空间大的其他职能。在其基本功能上,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设,将运输、中转、仓储、中介代理、信息交易、停车、食宿、配货、加油、金融、保险、通信邮政、娱乐等功能集成,积极整合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物流金融,建立起一个功能完善的综合物流体系。 (4)网络化战略 建立与隆黄铁路、川黔高速公路等其他物流枢纽的衔接,提升流通服务和对外辐射能力;加强与其他企业、泸州古蔺等车站、泸州港等码头、以及纳溪物流中心等其他物流园区的合作;搭建物流信息化平台,融入到全国物流网络。

成都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成都市物流产业发 展规划 1 2020年4月19日

成都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 根据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先一步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发展战略部署,为加快我市物流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国际国内物流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物流业是支撑现代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全球物流业保持持续增长,其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全球物流总费用达8万亿美元,发达国家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约为10%左右。当前,日本、德国、美国已成为世界上物流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新加坡、香港成为以物流为支柱产业的亚洲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中国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占GDP的6.6%,同比增长15.4%,而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8.1%,同比下降0.1%。国家将重点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华北、西南等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上海、广州、天津等区

域物流中心已初步形成,其它区域物流中心地位的竞争愈加激烈。 (一)运输业。 1.航空运输。,全球航空货运营业收入600亿美元,未来20年内将以年均5.8%的速度持续增长。当前,已发展形成美国芝加哥和孟菲斯、德国法兰克福、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际性航空货运枢纽,以及以汉莎货运航空、新加坡货运航空、英航货运航空、日本货运航空等为代表的专业航空货运公司。 航空运输是中国运输市场中增长最快的运输方式,自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达14%。中国已成为全球航空运输业增长最快的国家,国际航空巨头纷纷入驻。全国航空货邮吞吐量达883万吨,未来中国航空运输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当前,上海、北京、广州已成为中国三大航空货运枢纽,货邮吞吐量占全国的50%以上。 2.铁路运输。由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等因素,在幅员辽阔或不具备水运条件的国家,铁路运输以其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重新受到重视,成为中长距离陆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当前,汉堡、芝加哥、巴黎、莫斯科等内陆城市已发展成为大型铁路货运枢纽。世界各国纷纷组建和改制成立铁路物流公司,提供货运延伸服务,使其适应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铁路建设的加快,客货运分线运行逐步实现,铁路货运能力快速增长。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达33亿吨,占货运总量的13%,同比增长4.6%。随着成都、上海、昆明等18个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以 3 2020年4月19日

西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西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西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上)2003-4-48:48:00 现代物流产业是西安着力培育和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西安实现“建经济强市.创西部最佳”的奋斗目标.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安物流业发展现状目前,西安现代物流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总体规模较小,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潜力巨大。据统计,交通运输.仓储和批零商业,对西安经济的贡献(物流增加值)从1993年的16.15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11 亿元。物流业占GDP的比重也从1993年的7.98 %提高到2002年的13.5 %。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物流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和迫使企业探索降低经营成本.开辟新的利润源的途径,。一些传统物流企业和商业批发零售企业都对原有的购.销网络进行改造和完善,提升和强化了服务社会的功能;特别是新兴商业业态(如连锁业.大型综合超市.货运代理企业等)发挥其信息传递快.网点分布广的优势,利用建立配送中心拓展了服务范围。西安石油公司.西安九粮贸公司.陕西邦家食品营销公司还被列为“全国发展物流配送重点企业”。中储等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改造已经开始启动现代物流的营运。现代物流产业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发展动力已经形成;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区域性物流服务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目前,西安也存在一些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因素,诸如:1.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传统的行业管理制约着现代物流业的规模 发展。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物流被分割成多个部门管理,物 流体系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分割,造成了物流资源重组和整合困难,物流设施社会服务水平不高。 2.观念陈旧.自我封闭,造成物流专业化水平较低。部分企业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愿将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性企业完成,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流通成本居高不 下,第三方大型龙头物流专业企业难以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主 体实力无法增强。 3.设备老化,技术落后,致使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缓慢。批 发零售业.仓储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物流主体行业现有仓库设施陈旧,设备老化,从事现代物流的技术含量不高,管理思想和信息 化管理手段落后,还不能有效地运用网络信息和电子技术进行现 代企业管理。 4.人才缺乏,难以保证现代化物流业高起点和高水平发展。 由于生产和流通企业中的相当企业领导层对现代物流业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使物流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造成西安物 流业专业人才匮乏。 二.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西安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的必然要求 (一)西安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重要意义1.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增强西安综合服务功能。现代物流业作为新世纪的重要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