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领导讲话稿:省委书记在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

领导讲话稿:省委书记在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

领导讲话稿:省委书记在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这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会议,从卫生与健康事业来讲具有里程碑意义,从全面小康大局来讲具有标志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目标任务,是指导健康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有效推进健康建设,努力开创全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新局面。下面,我着重从宏观上讲6点意见。

一、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进一步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工作。这些年,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像抓教育一样下更大决心抓好医疗卫生事业,推动全省卫生与健康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前年卫生、计生部门合并以来,全省医疗卫生战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省卫生与

健康事业发展持续向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百院大战”深入推进,全省在建县级以上医院项目170多个,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已实现全覆盖,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今年将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兴卫战略,组建“医疗卫生专家援黔团”,与国家卫计委共同启动了“黔医人才计划”,制定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医师、乡村中小学校医配置实现全覆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20元。健康扶贫持续开展。探索并全面推广“赫章经验”,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为126万人次补偿医疗费用超过16.8亿元。健康产业持续发展。实施大健康六项行动计划,全力打造医、养、健、管四大业态,大健康产业发展态势喜人。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卫生与健康战线的工作是满意的。借此机会,谨向长期奋战在卫生与健康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和医务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当前,推进健康建设,比以往更加迫切和重要,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来看,中央把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势必为发展卫生与健康事业释放重大政策红利,势必激发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来看,健康服务业具有智力支撑、劳动密集、绿色低碳的优势,深化卫生与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厚植发展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从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不但期盼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期盼能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这为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做好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全局来看,要注重把握好以下3条:要确立大健康发展目标。为什么叫“大健康”?首先,因为涉及的领域很广,健康既是一项事业也是一大产业。其次,包含的环节很多,从预防治疗到康复养生,形成了完整的事业链和产业链。此外,指向的群体很全,从小孩子到青年人,从中年人到老年人,无一例外都有健康需求,一老一少更是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对象。同时,依托的力量很齐,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方力量一起来做、协同推进。为此,我们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从健康影响所有因素出发,按照大健康的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统筹谋划,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调动社会方方面面力量,共同促进健康产业和健康事业做大做强。要用好大数据重要机遇。大数据、大健康是遥相呼应的“姊妹篇”,大数据正在风生水起,大健康也要闻风而动。医疗卫生事业对科技的依存度从来就高,大数据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省朗玛公司兴办的互联网医院就是很好的案例。要以“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手段打造大健康全产业链,大力培育“互联网+医疗”,积极发展智慧医疗,推进医疗资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深度融合,以大数据助推大健康、让大健康拥抱大数据。要支撑大扶贫战略行动。健康问题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现在,脱贫攻坚中出现了不少医学用语,比如“靶向治疗”,很好地体现了医学方法论在扶贫领域的运用。实施健康扶贫,既要突出精准性,又要体现普惠性,既要精准到现有493万贫困人口,也要预防493万以外的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以全民健康保障脱贫攻坚、助推同步小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