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10大高频考点突破与专题训练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10大高频考点突破与专题训练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10大高频考点突破与专题训练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10大高频考点突破与专题训练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10大高频考点与专题训练

记叙文阅读

能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等。

高频考点一:理解标题的含义,体会标题的妙处

考点解读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往往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多重的意思。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有助于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因此,对标题的理解、分析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中考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

命题形式

1.某个题目的含义是什么?

2.本文以……为题目有何妙处

3.给文章加题目或换题目。

答题技巧

一、如何理解标含义

1.分析标题字词。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

2.分析标题修辞。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理解标题的含义。

3.分析内容主旨。就是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思想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

想内容。

4.分析背景、线索。有些文章,我们需要通过了解文章背景或梳理出文章的线索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这样的文章,在理解文章标题时,可以通过分析文章背景或线索来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二、如何分析标的作用

标题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表明写作对象,如《藤野先生》。

2.概括(关联)主要情节,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贯串全文(行文线索),如《背影》。

4.露情感主旨。5制造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总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联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串全文的线索作用。

三、如何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

要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不妨从标题的作用入手以贯串文章的线索为题,以写作对象(即关键的人、物)为题,以文章的主旨为题,以主要情节为题等。另外,在拟标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言简意赅。

课文示例

《散步》题目的含义:指出下文所写的是“散步”这件事情。

《散步》题目的作用:以散步这样一件小事来吸引读者。散步是整个文章的中心事件,是凝聚亲情的纽带,还是全文的线索,把祖孙三代互敬互爱的各种细节贯穿起来。标题语言凝练,感情丰富,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体验中考

本文以“唯有垂杨管别离”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解答:①暗示文章的主要情节是岳老师教小病号背涌这句诗。②奠定了全文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③凝聚了小病号对岳老师的留恋、感激之情。④意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面对厄运,

唯有抗争才能体现生命的意义。(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答题模板

高频考点二:理解重点词句,品味语言特点

考点解读

记叙文中的重点词语,是指文中那些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能够突出人物形象和表现事物特征,或是有特殊含义和表达效果的词语。重点语句是指能够提示和概括文章段意或中心,内涵丰富对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或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和议论打情方面有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正确分析和理解重点词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

命题形式

1.如何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2.“××”(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效果)?

3.理解“××”(画线句子)的含意。

4.“××”(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从“××”角度赏析“××”(画线句子)。

答题技巧

1.理解重点词语含义。

(1)要理解词语的本义。词语的语境义总是在词语本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形容、比喻等产生出来的。因此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本义,就可以借助具体的语境来推断其临时义了。

(2)要分析语境义。通过分析语境的意义,便于理解词语的临时义。

(3)要整体去感知。词语置于特定语句或语境,通常与作品的整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相一致。因此,分析词语的临时义,要做到词不离段,段不离篇”。可以根据上下文,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括文章的思想倾向,推断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

2.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分析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应注意“四联系”:

(1)联系本词(对本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

(2)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

(3)联系文章的中心与作者的感情态度;

(4)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

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性:运用了该词语的比喻义(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本体)、引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

二、重点句了尝析

重点句子是指: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引用的句子;⑤起承转合的句子;⑥反复出现的句子。

1.理解句子含义

“句不离篇”是理解句意的原则,也是准确理解句意的切入点。对文中任何一个句子的理解,都应该是在句与句、句与段、句与篇的联系中去分析认识的。准确理解句意,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

(1)瞻前顾后,审读语境。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意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意

(2)把握中心,整体领悟。一般来说,需要我们去理解的句子,有的是针对全文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

(3)抓关健词,揣摩句意。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理解句子的含意可通过抓关键词、替换词语的方法。

(4)辨析修辞,思考意图。文中的句子,往往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辨析修辞手法,有助于理解句予的泳层含意和作用。

2.赏析句子的表达作用

赏析句子的表达作用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

(1)明确位置,把握作用

位于开头:点明主旨,总领下文;设置悬念引读者;为全文谊染某种气氛;理下伏笔或作铺垫。

位于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照应前文。

位于文末: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点明主旨,升华情感。

(2)联系内容,突出情感。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写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结合修辞,增强效果。

文章有很多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达到某种艺术效果。例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可使表达的内容生动形象,增强趣味性;反复是为了强调;对比是为了突出;排比是为了增强语言气势;象征是为了揭示寓意等。

三、品味语言特点

记叙文中的语言特色因文而异,因人而异,阅读时要细加体会。一般说来记叙文的语言特色有以下几种类型:

1.生动形象:语言风趣活泼表达生动传神,感染力强。

2.朴实自然:语言平实质朴,清新自然,有真情实感。

3.含蓄深刻: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富含哲理。

4音韵和谐:语言节奏明快,音节和谐,富有的韵律。

回答这类问题,要先指出文章的语言特色,然后结合具体段落或句子进行分析。

课文示例

如何理解文章末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含意?

这句话寓意深刻。它不仅突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含蓄地写出了“我”一一个站在生命之链连接点上的中年人——对生命和社会的责任。体现了家庭责任感,或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体验中考

简要分析第2段划线句是如何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信天游的特点的。

解答:划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处处都是宏阔的舞台”写出了信天游传唱广泛的特点,“声声都如云霞之辞”写出了信天游曲调优美的特点。

答题模板

高频考点三:鉴赏表达技巧,分析段落作用

考点解读

优秀的文学作品,离不开精妙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艺术才能。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

记叙文阅读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阔、内容探究等都离不了阅读段落,段落理解是最能解决在这些题目的关键,甚至一些文章的主旨也常常隐含在其中。

命题形式

1.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2.文章某一情节的设置有何作用?

3.某个段落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某个段落可否删去?为什么?

5.说说某个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题技巧

一、鉴赏记叙文常用表达技巧的作用

记叙文中常用的表达技巧及作用如下:

1. 伏笔:就是上文用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作用:交代含蓄,是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

2.照应:是一种前有所呼、后有所应的结构手段。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后的几个句子、几个段落、某个句子和某个段落的意思相同,写的是同一件事,我们就说它们相互照应。作用:不但能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能强化某些关键的内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某种启示。

3.铺垫:为了突出主要人物、事物或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的一种表现手法。作用:通过铺垫,可以渲染气氛,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切心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4.对比手法: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辩明是非。作用: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5.设置悬念:在叙事过程中有意结下一个“扣子”,以引起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急切关心。作用:造成悬念,引发阅读兴趣,有助于情节的展开。

6.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到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作用: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7.抑扬结合:“抑”是贬,批评之意,“扬”是褒,赞美之意。所谓“抑扬结合法”,是指

作者通过褒贬来立意——批评人或事物的技巧,分为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情况。作用:可以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8.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作用: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9.烘托:指通过侧面描写,使索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作用: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10.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11.借景抒情: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作用: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既做到语言美丽由富有感情色彩。

解答这类题可分三步走:一是明确所用手法;二是结合文本具体阐释该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三是结合人物、结构、中心等阐述该手法的具体作用。

二、分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1.把握段落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开头段:看在文章开头是不是总起全文,引出下文;看是不是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

中间段:看是不是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发展成为必然;看是不是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

结尾段:看是不是前后照应,使结构严谨;看是不是总结全文,使结构完整。

2.把握段落在文章内容上的作用

解答段落的作用题,除了把握段落在文中的结构作用,还必须把握段落在文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这可以从以下“四看”入手:

一看是不是渲染了气氛;二看是不是烘托了人物(或人物感情);三看是不是点明了中心;四看是不是升华了主题。

课文示例

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文章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写“温睛”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对比方式。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睛(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做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美它是个“宝地”。

体验中考

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解答:结构上,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答题模板

高频考点四:把握主要内容,概括文章主旨考点解读

抓住了一篇记叙文的主要情节,基本上也就抓住了它的主要内容。新课标对记叙文的阅读要求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了解主要内容这个考点常常考查概括文章(或段落)主要内容、梳理事件的前因后果等方面的内容。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即为文章主旨。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要能对所给材料做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

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

命题形式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某部分)的主要内容。

2.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3找出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题技巧

1.标题扩充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文章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可以借助标题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标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补充,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

2.重点突出法。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因此,主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先简单地读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然后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弄清作者在重点段中要表达的意思。再联系其余各段作适当补充,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自然地概括出来了。

3重点罗列法。以叙事为主的文章,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往往可以抓住“六要素”,先罗列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将其整理成一段表达通顺的话。以写人

为主的文章,要慨括出人物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概括出文章从哪儿个方面描写了事物的特点。

4段意合并法。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整合相同的内容。

在应用以上方法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概括的内容要具体。有的同学常用“经过”“结果”之类的词代替内容,这样就太空洞,应该写出经过是什么、结果怎样。

二是概括的要点要全面。一篇文章的内容往往有几个要点,要抓全,不能丢要点。

三是语言要简明,不啰唆。就是要把文章的“水分”去掉,使内容表达得简单。

二、概括文章主旨的方法

1.巧妙抓住文题。通过题目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可以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倾向,进而得到文章的主旨。

2捕捉关键语句。关键句是一篇文章中集中地体现中心的语句。学会抓关键句,是一种很稳妥的解答方法。一般来说,关键句的位置很灵活:或在篇首,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解题时如能注意到文章开头那个“见山”的句子,就可以找出文章的主旨;或在篇末,结尾点题,卒章显志,而这“点题”的句子或“显志”的内容恰恰跟文章的主旨有关;或在篇中,如过渡句,衔接上下文,使文章脉络清晰,起承上启下作用。还要特别注意那些蕴含着作者观点情感的抒情议论性的句子,它们往往是文章主旨的结晶,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3分析综合归纳。有些文章,没有明显的中心句,这就需要归纳综合了。先整体把握各个语段的大意,抓住陈述或评论的对象,再从时间、空间或事理逻辑关系等角度划分层次,理清其详与略、正与反、映衬与主体等关系,而后将各段要点综合归纳,重要便得到了文章的

主旨。

4.赏析人物形象。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其主旨往往是通过对具体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主题的。分析归纳这类文章的主旨,就理应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也就是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方面分析,归纳出文章的主旨。

课文示例

概括《老王》主要内容:

写“我”与人力车夫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

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主旨(中心思想)?

表现了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中不变的善良的天性,也启迪人们要关注生活中的普通人,要尊重普通人的“爱”。

答题模板

高频考点五:理清行文脉络,把握文章线索

考点解读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包括文中句与句的联系段与段的关系、整体谋篇布局等。准确地分折文章结构层次,是把握文章脉络的重要手段,更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是作者选择材料或描写、记叙的脉络。找到文章的线索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脉络,更好地理解文章。

命题形式

1.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2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3.文中某一句话,和哪里相照应?

4.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5.本文以……为题目有何作用?

6.某事物为什么在文中反复出现?

一、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

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时间标志。有很多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对于这种文章,我们要抓住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分出不同阶段,从而理清作者的行文脉络。

2.抓住地点转移。有的文章是按地点转移来安排材料的,对于这种文章,我们要抓住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分出不同地域,从而理清作者的行文脉络。

3.抓住情节转换。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按“起因—一经过——结果”这样的思路来分析:也可以按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这样的思路来分析。

4.抓住角度变化。有的文章,会按措写对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描写角度,这时,把握了角度变化,也就把握了作者的行文思路。

5.抓住情感变化。有的文置,在行文的过程中,都或隐或显地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能理清作者情感的变化,行文的思路也就被我们抓住了。

二、把握文章的线索

把握文章线索可按以下四步去做。

第一步: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记叙文中常见的线索有:

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

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3.以核心事件为线索;

4.以时间为线索;

5.以地点为线素;

6.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第二步:关注文章标題。有的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第三步: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这些反复出现的句子是为了突出强调文章的主题,同时也显示了文章的脉络层次。

第四步:找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因为记叙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构分析: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第二部分(9段~结東):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经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线索:

文题中“从…到…”是一种表示空间转换的词语,文章也以此分为两部分。所以本文的线索是作者生活环境的变化。

体验中考

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解答:①父亲爱吹长笛,经常吹给女儿听。②父亲因女儿讨厌、制止他吹长笛,所以不在家里吹长笛了。③父亲因女儿扔了他的长笛,从此不再提长笛的事儿。④父亲因女儿给他买来新长笛,又吹起了长笛。(意思对即可)

答题模板

高频考点六:识别描写方法,分析表达作用

考点解读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岀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之一,也是记叙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这一考点一般从两方面设题:一是考查文中语段所用的描写方法;二是考查描写方法的作用。

命题形式

1. ××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2.文中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描写的分类:按内容来分,有环境描写和人描写;按方式来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一、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恰当地运用描写方法,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各种描写方法的具体作用如下:

1.肖像描写:用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身份精神面貌等。

2.动作描写:用来刻画人物性格,显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变化的姿态、感情或态度,创造活跃的场景。

3.语言描写:用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品质,预示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4.神态描写:用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5.心理描写:用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6.细节描写: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有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等作用。

二、环境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1.自然环境的描写。自然环境的描写就是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

时序节令、风雨雪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为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提供必要的场所,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渲染气氛,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3)烘托人物的心情。

(4)预示人物的命运和结局,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5)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社会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的描写是指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风尚、风土人情的描写。社会环境比自然环境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交代事件或故事发生的历史或时代背景、渲染气氛、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而且对人物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使人物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题富有时代感,并能揭示人物思想感情产生和导致事情结局的社会根源。

对环境描写的分析,首先应概括景物的特点,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主旨、作者感情态度、人物性格及心情、作品情节、文章感情基调、文章结构等方面具体去分析。就某一具体的自然环境描写来讲,它的作用又不是单一的,往往具有几方面作用,分析时要力求全面。

课文示例

找出《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环境描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作用:

这些环境描写,写出了时间的推移,天已经很晩,渲染了一种荒凉冷落的气氛,烘托了“我”孤独恐惧的心情。

体验中考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答: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同学想保护“我”的自尊心,不想让“我”尴尬的心理,体现了女同学的善解人意、热心。

答题模板

高频考点七:辨析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考点解读

修辞就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反语等。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修辞手法类的试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和对表达效果的理解。

命题形式

1.××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一、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要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 1.现代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种爱 丁丽梅 ①认识陈家老四,缘于我婆婆。婆婆来我家小住,我下班回家,陈家老四正站在我家院门口,跟婆婆热络地说着话。 ②陈家老四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亲过世早,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已另立门户。他们与他感情一般,与母亲感情也一般,平常不怎么往来。只他和寡母,守着祖上传下的三间平房度日。 ③他没正式工作,蹬着辆破三轮,上街帮人拉货。婆婆怕跑菜市场,有时会托他带一点蔬菜回来。他每次都会准时送过来,看得出,那些蔬菜,已被他重新打理过,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婆婆削个水果给他吃,他推托一会,接下水果,憨憨地笑。路上再遇到我,他没头没脑说一句,你婆婆是个好人。 ④他却得了绝症,肝癌。穷,医院是去不得的,只在家里吃点药,等死。精气神儿好的时候,他会撑着出来走走,身旁跟着他的白发老母亲。小区的人,远远望见他,都避开走,生怕他传染了什么。他坐在我家的小院子里,苦笑着说,我这病,不传染的。我们点头说,是的,不传染的。他得到安慰似的,长舒一口气,眼睛里,蒙上一层水雾,感激地冲我们笑。 ⑤一天,他跑来跟我婆婆说,阿姨,我怕是快死了,我的肝上积了很多水。 ⑥我婆婆说,别瞎说,你还小呢,有得活呢。 ⑦他笑了,说,阿姨,你别骗我,我知道我活不长的。只是扔下我妈一个人,不知她以后怎么过。 ⑧我们都有些黯然,春天的气息,正在蓬勃。空气中,满布着新生命的香,叶在长,花在开。而他,却像秋天树上挂着的一枚叶,一阵风来,眼看着它就要坠下来,坠下来。 ⑨我去上班,他在半路上拦下我。那个时候,他已瘦得不成样,脸色蜡黄蜡黄。他腼腆地冲我笑,老师,你可以帮我一个忙么?我说,当然可以。他听了很高兴,说他想在小院子里种些花。你能帮我找些花的种子么?他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见我狐疑地盯着他,他补充道,在家闲着也无聊,想找点事做。 ⑩我跑了一些花店,找到许多花的种子带回来,太阳花,风仙花,虞美人,喇叭花,一串红……他小心地伸手托着,像对待小小的婴儿,眼睛里,有欢喜的波在荡。 ?这以后,难得见到他。婆婆说,陈家老四中了邪了,筷子都拿不动的人,却偏要在院子里种花,天天在院子里折腾,哪个劝了也不听。 ?我笑笑,我的眼前,浮现出他捧着花的种子的样子。真希望他能像那些花儿一样,生命有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一晃,春天要过去了。某天大清早,买菜回来的婆婆突然说,陈家老四死了。 ?像空谷里一声绝响,让人怅怅的。我买了花圈送去,第一次踏进他家小院,以为定是灰暗与冷清的,却不,一院子的姹紫嫣红迎接了我。那些花,开得热情奔放,仿佛落了一院子的小粉蝶。他白发的老母亲,站在花旁,拉着我的手,含泪带笑地说,这些,都是我

初中记叙文阅读理解(7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小题。 回家 ①已近年关,隐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县城年味渐浓。火车的汽笛声频繁地响起。一条悠长的巷道里藏着几户人家。一座陈旧的小四合院里传来清脆的电话铃声。 ②妈,再过一两个小时我们就到家了,晚饭回家吃,一年没吃到您做的饭了,呵呵。 ③你这孩子,咋突然就改主意了?不早讲,也好让妈提前高兴着,刚才还和苗苗念叨呢,苗苗一直想去看你们呢。 ④不是想给您个惊喜吗,呵呵。 ⑤好好好,妈这就准备去。苗苗奶奶放下电话,苗苗,你都听到了吧,你爸妈一会就到家喽,自己好好玩,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奶奶脸上的皱纹一下全舒展开了。 ⑥五岁的苗苗听说爸妈要回家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冲向大门口。奶奶扶起被门槛绊倒的孙子,轻拍了下孙子的小脑瓜,乐呵呵跑进了厨房。 ⑦就是,有钱没钱也得回家过年嘛。你们不记挂妈,不记挂苗苗,俺祖孙俩可天天伸脖子盼呢。苗苗奶奶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恨不得手脚并用地忙活。一切准备就绪,额头上竟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瞅着还算丰盛的菜肴,关键都是儿子媳妇爱吃的,喜滋滋地擦了擦汗,又捶了几下腰,却并不急着点火。天寒地冻的,等着儿子媳妇回家边炒边吃。也就在此时她才忽然想起小孙子,好像老一会没听到动静了,心里不知咋的“咯噔”一下,边喊边出了厨房,无人应答。 ⑧苗苗奶奶翻遍了满屋满院,犄角旮旯,仍不见小孙子人影,便心慌慌地跑出院子,挨家挨户寻找。邻居们都是一样的答案,她大声呼喊着追出巷子,来到街上,四下里飞速扫了一遍,眼里满是失望和惊恐。 ⑨这个节骨眼上孙子要是出点啥事,这个年还咋过?我咋向他爸妈交代?老天爷啊!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 ⑩天色渐晚,还飘起了雪花。 ?咱这儿就巴掌大的地方,何况还报了警,他们很快就能把苗苗找到的。

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

记叙文 记叙文的特点就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时间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的中心。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写作记叙文要做到一下几点: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绾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文艺性说明文是通过文艺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中国石拱桥》属于前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后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求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

部编中考 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部编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叔父走了,犁还在 ①犁还在。堂哥把它拿到河边先洗净,又用沙土擦亮,再用刷子去灰尘,然后用清漆油过,最后让它静静地挂在西厢的工具库里。每次经过,犁面上反射出一片明亮光点,有如叔父的眼睛,殷切而明亮。 ②黄牛还在。却老了,早已不用再下地犁田,大多时间是躺在门前的杨柳树下,一边细嚼慢咽着侄子添加的青草,一边晒着暖暖的太阳。 ③叔父去了另一个世界——他没有带走他的犁,也没有牵走他的黄牛。叔父得的是肝癌,走的时候还不足五十八岁。在他还能自主行动的时候,他最后放牧过他的黄牛,检修过他的犁,也看望过他耕种了一辈子的农田…… ④犁,黄牛,农田,成了叔父那辈人的缩影。 ⑤很多人也许都不认识我叔父所钟爱的轩辕犁。犁在我们家乡又称曲辕犁,是家乡农民引以为傲的重要农具之一。其优点是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适宜了浙南丘陵地面积小的特点,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我还记得一提到轩辕犁,原本沉默的叔父话就会多起来。 ⑥犁田,也叫“耕地”,是种地前的必经工序。现在,有的地方种庄稼是不犁田的。有一次我跟叔父说起,叔父大为光火:哪能这般对待田地!干的干死,淹的淹死!田地给人饭吃,我们不能对田地不敬啊! ⑦改革开放的当下,打工、经商成为农民的向往,在村民们纷纷弃地离家,背井离乡,出外淘金掘银之时,我们是否还要遵循叔父的教诲:土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荒废不得。失去什么,都不能失去土地。将自己的青春揉进悠悠的岁月,用咸咸的汗水标点黄黄的土地。磨细的锄把记录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磨秃的犁铧诉说着世事的沧桑。为了柴米油盐,为了儿女的学费,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让太阳肆意地亲吻你的脊背,让山风恣情地啃噬你的肌肤。光亮的镢头映出你些许的黯然,丝丝的旱烟燃烧着你的凄苦,汗水滴落,粒粒是你的血和盐,寒来暑往,天天有你的苦和累。庄稼是你的宠儿,田野是你的希望。每当燕子衔来春天的呢喃,布谷鸟叫黄麦子,喜鹊啄熟山坳的玉米,你的眉头如莲花绽放。只有年头节下,当发财的打工族西装革履的返乡时,吧嗒吧嗒的旱烟锅才流露出些许的失落。 ⑧天旱未雨,土地干裂,你的眉头皱如撕裂的伤口,田间地头笼罩着你如烟雾的愁绪,面对大片日益枯萎的庄稼,你忧心如焚,将深深的叹息埋在一锅又一锅旱烟袋中,回望西天,残阳如血,用虔诚的信仰孕育明天的期盼。 ⑨叔父已去天国多年。偶尔回到老家,我会去看叔父的犁,看叔父的黄牛,看叔父曾经犁过的农田。走在叔父犁过田的田埂上,我能从那些田块里看见叔父的身影。从叔父的身影中,我便能够找到自己总是乐于吃亏、勤于做事的根源所在。也只有此时,自己的心才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记叙文阅读 第一讲理解文章题目 *考点解读: (一)考点概要 1、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2、探究文章题目的作用。 (二)常考题型 主观表述题,常见提问方式有: 1、请你说说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2、文章以“××××”为题有什么作用? 3、文章为什么用这个题目? 4、文章的这个题目好不好?好在哪里? 5、请你为文章拟写一个标题。 *名师指津 (一)知识清单 1、标题的含义:文章的标题一般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区别。表层含义,指标题的字面含义和在文章中的含义。深层含义,指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等。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的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表层含义是指爸爸最喜欢的花儿(夹竹桃)凋了,深层含义是指爸爸去世了。 2、标题的作用 (1)点明文章的线索或暗示文章的写作思路。(2)概括文章的主要容,突出文章的主旨。(3)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引发思考。 (4)确定文章的描写对象、感情基调。(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关联主要情节。 (二)典例精析(2012·)点燃一个冬天游睿 *模拟考场零下三十度的温暖包利民 (三)应考指南 1、分析题目含义的解题方法 分析题目的含义,必须联系文章的中心来回答。一般都要答出题目的表层含义及深层含义,有时会用到一语双关的思路。答题模式为:表面上是指……,实际上是指……(或象征了……)。 2、分析题目作用的方法 分析题目作用,要把握文章中心,联系主要容,考虑题目的来源、拟题的依据,题目的涵、深层意义,考虑题目所用的修辞手法,分析题目的比喻意义、引申意义、象征意义等,还要考虑题目的句式结构。综合各种信息,分析具体情况,再做出全面的表述。 答题模式为:以×××为题,交代了文章的写作线索(提示了文章的文眼;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容;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拟写标题的方法 要给文章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可以从标题的作用入手。可以以贯穿全文的线索为题;可以以文章的写作对象(关键的人或物)为题;也可以以文章的主旨、主要情节为题等等。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言简意赅。 第二讲把握容 *考点解读 (一)考点概要 1、概括文章容、主旨及中心思想。 2、找出文章的线索。 3、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4、弄清文章的记叙要素,弄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九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初中阅读练习——记叙文(九年级一)

(二) 掌心化雪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 ③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倍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着,哪怕是衣角。丑女孩满怀愤懑,又无处诉说,回家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酝酿复仇——她要买瓶硫酸,送给同班的靓女;甚至妹妹也要“变丑”,逼着父母学会一视同仁。 ④不是没有犹豫。她一直善良,碰见走失的猫狗都会照顾。于是,她蒙着纱巾,遮盖住丑陋的面孔,去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师。哪怕对方有丁点厌恶,都足以把她推下悬崖。 ⑤老师眼神明净,声音柔和,鼓励她解下纱巾。她踌躇地照做了。老师微笑着起身,走过来,轻轻拥抱住她。那一刻,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让她莫名落泪。从此,丑女孩一改阴郁仇视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终被父母、同学接受。 ⑥只需一个拥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生。 ⑦平凡的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爱,相互鼓舞慰藉。 ⑧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眼睛,被点了药水之后,刚才熟悉的世界陡然陷入黑暗。身外一片人声扰攘,脚步杂乱,我却战战兢兢不敢举步,恍惚只觉面前横亘万丈深渊。幸好有只手伸过来,轻轻把我送到长椅上坐定。这只陌生的手让我渐渐安心,心情坦然。 ⑨我的先生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他每月工资少得可怜,从不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①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 ②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我心里忽然有些疼痛。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两个字。 ③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④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⑤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又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 ⑥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⑦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于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 ⑧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我学着记忆中那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 ⑨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就双手撑开头巾向水中放去。看着那些鱼儿在头巾里跳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暗自感谢这头巾,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 ⑩正当我开心到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的呼喊声又传来了。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哪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 ?我心里万分紧张,不知所措。我很想告诉母亲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可我叫不出来。我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 ?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水里,拼命摇动那血红的头巾,同时“啊啊”地大声叫着,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2009沈阳 迷雾灯塔之光 〔英」拉夫特里·芭芭拉庞启帆译 ①科林慢腾腾地从学校往家走.不远处是一个坐落在山上的爱尔兰小渔村,他的家就在那里。今天是圣诞节的前一天,但科林一点也感觉不到圣诞的气氛,也许是因为没有下雪。但科林知道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使他产生了这种感觉,这是一个他甚至不敢去想原因 ②他看看远处灰色的大海,地平线上一艘船的影于也没有七天前他的父亲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 ③"我会从设德兰群岛带一条牧羊犬回来给你。"科林的父亲在出海的那天早上这样对儿子说,"在圣诞节前你就会得到它,我保证。" ④但现在已经是圣诞节前夜;科林朝山上的灯塔看去,一场暴风雨摧毁了灯塔的电线,明亮的灯塔之光已经熄灭。七天了,没有灯光指引他父亲的渔船。 ⑤科林推开家门。"科林,我们需要更多的泥炭来生火。"科林一进门,母亲就对他说,"家里的泥炭已经烧完,并且快到点亮圣诞蜡烛的时间了。" ⑥"我不大想关心点亮蜡烛的事,妈妈。"科林回答母亲。"是,我也不太想关心。"母亲答道,"但每一个爱尔兰人在平安夜都会点亮蜡烛,即使是在最伤心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家现在充满了悲伤,但我们必须点亮蜡烛。明亮的蜡烛表示我们的家和心扉向陌生人敞开。去吧,孩子。我有两根蜡烛,我们一人一根。如果你捡一些泥炭回来,我们待会儿就做晚饭。"科林点点头,走出家门。 ⑦科林牵着驮泥炭的驴子来到山上"谁会关心一根微不足道的蜡烛?"他看着灯塔说,"什么时候才能重新点亮灯光,指引渔船回家?"驴子摇摇头,悲伤地叫了几声,似乎它能听懂科林的话。 ⑧科林凝望着灯塔,叹了一口气。忽然,他的脑袋里灵光一闪。"对,就这样。"他狂喜着向山顶跑去。到达灯塔,科林使劲地敲门。 ⑨看守人达非先生打开门,"你来干什么,年轻人?你吓了我一大跳。要知道,平安夜就要降临了。" ⑩"达非先生,"科林喘着气说,"你以前是如何让灯塔亮起来的?" ⑾"嗯,用电池,但它们现在已经没有电了。孩子,新年后才有新电池。" ⑿"不,我的意思是,在使用电池这种好西之前,如何点亮灯塔?" ⒀"用汽油灯。这盏灯现在放在地下室里,但我们现在没有汽油,孩子。" ⒁"用煤油行吗?"科林屏住呼吸问。"我想可以,"达非先生若有所思地说,"但是,在这个村庄你不会找到一丁点多余的煤油,今年大家都没什么钱......" ⒂达非先生还没说完,科林已经跑出很远。回到家里,科林从厨房里拿了几个桶,又跑出家门。 ⒃这时,几乎每一家都已经点亮了蜡烛,在平安夜,一盏烛光意味着一个陌生人会受到欢迎,无论他要求什么,都会得到满足。科林加快脚步,飞奔到第一间亮着烛光的房子前。⒄"你可以从你的煤油灯里分给我半杯煤油吗?"他问。科林去了每一间有烛光从窗口透出的房子。 ⒅一小时内,他讨到了两桶煤油;他费力地把两桶煤油提到了灯塔门前,然后又使劲敲门。⒆看到煤油,达非先生非常惊讶,但是他摇着头说道:"这点煤油最多能让灯塔的灯燃烧一个小时。" ⒇我会带更多煤油来,时间还早呢!"话没说完,科林又向山下飞奔而去。 (21)三个多小时后,科林已经收集了五桶煤油。在他往山上运送第六桶煤油的时候,灯塔

记叙文阅读理解专题复习

记叙文阅读理解专题复习 《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及作用》学案 一.学习目标 理解记叙文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及作用 二.概念阐述 1.重要词语是指有助于揭示主旨、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表现事物特征、体现语言特色 的词语。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语境义)。 重要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A、点明主题的句子;B、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蕴含哲理的句子); C、具有言外之意的句子; D、起承转合的句子; E、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 三.试题解读 (一)浇花张丽钧 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②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③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④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株装模作样的杂草。她笑了,在心理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查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 ⑤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⑥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带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⑦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⑧妈妈见儿子绝望的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她拔掉了。” ⑨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浇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⑩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草从垃圾桶里翻检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名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占了光!” ⑿后来,妈妈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抹浅笑…… (选文有改动) 1、从文中提炼出妈妈对儿子的“花儿”的“称谓”分别表明了妈妈对儿子的“花儿”怎样的态度?完成下面表格。 称谓:()→()→() 态度:()→()→() 2、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 ...…… ②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 ....,开得好好的。 3、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画线语句“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的理解。 4、文章开头描写杜鹃花盛开的景象,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八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记叙文阅读理解【一】 故乡的麦子 马国福 ①要离开故乡了,临走时母亲给我装了几双她亲手刺绣的鞋垫。父亲站在门口似乎欲言又止,木讷地思量着什么。父母亲执意要送我到车站,被我拦住了。我说家离车站这么近,你们歇着,我很快就到了。别离如针,我怕这针扎在父母脆弱的心上,让和儿子享受短暂相聚欢愉的他们心里生疼。 ②告别了父母,到了车站,就在我上车门的那一刻,我听到身后有人在喊我,扭头一看,是父亲,他气喘吁吁地向我挥手。由于患有骨质增生,腿脚不灵便的他连走带跑地扑向即将发动的汽车,手里攥着一个小小的蓝布包。嘴里喊着,等等,等等!把这个带上。 ③我停下来,父亲蹒跚着赶过来,把布包塞到我手里。他说:这把麦子你带着吧。我愣住了,以为听觉错误,赶紧问:带什么?父亲说:一把我亲手种的麦子。我感到有些好笑,我在城里工作,又不种庄稼,这么远的路,带一把不起眼的麦子干啥? ④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缓缓地说,想家的时候,可以拿

出来看看,闻闻麦子的味道,心里也会舒坦些。父亲的举动,让我觉得有种不可理喻的拙愚。 ⑤车里的乘客都上齐了,司机不耐烦地按着喇叭催促着我赶紧上车。我把麦子装进包里,对父亲说:阿大,你回去吧。你们不要担心,我到南方后会给你们常打电话的。 ⑥两天后我回到了南方的家里,打开包裹,随手就把那包麦子扔在阳台上。 ⑦时间久了,我也忘记了那包带着土腥的麦子。 或许是远离家乡的缘故,每到节假日,我总会莫名地感伤,尽管自己工作生活的环境比起高原的环境好多了,我总觉得心里缺少些什么。有段时间,由于俗世的牵绊,我的状态不是很好,困顿的时候常常给家里打电话。每次通完电话,父亲总要问他给我的麦子是否放好了,并提醒我把麦子拿出来经常晒晒,不要生霉。 有次通完电话,想起父亲的念叨,就从阳台上拿出那包麦子,在灯光下铺开。金黄的麦粒一粒一粒,仿佛一颗颗来自远方的眼睛,慈爱地盯着我。这黄,让我想起了父母亲土地一样的容颜,想起了故乡的大地上,那些埋头躬耕的人们。我捡起几颗麦子放在鼻子下嗅嗅,土腥里和着淡淡的麦香,是太阳的味道,土地的味道,也是父母的味道,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顿时,我有想流泪的冲动,是感伤,亦是幸福。蜗居城市,我还能拥有一把来自故乡的麦子。 每一粒麦子里栖居着故乡。一粒粒麦子就是故乡的版图,弯曲

最新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

最新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 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 1.现代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种爱 丁丽梅 ①认识陈家老四,缘于我婆婆。婆婆来我家小住,我下班回家,陈家老四正站在我家院门口,跟婆婆热络地说着话。 ②陈家老四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亲过世早,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已另立门户。他们与他感情一般,与母亲感情也一般,平常不怎么往来。只他和寡母,守着祖上传下的三间平房度日。 ③他没正式工作,蹬着辆破三轮,上街帮人拉货。婆婆怕跑菜市场,有时会托他带一点蔬菜回来。他每次都会准时送过来,看得出,那些蔬菜,已被他重新打理过,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婆婆削个水果给他吃,他推托一会,接下水果,憨憨地笑。路上再遇到我,他没头没脑说一句,你婆婆是个好人。 ④他却得了绝症,肝癌。穷,医院是去不得的,只在家里吃点药,等死。精气神儿好的时候,他会撑着出来走走,身旁跟着他的白发老母亲。小区的人,远远望见他,都避开走,生怕他传染了什么。他坐在我家的小院子里,苦笑着说,我这病,不传染的。我们点头说,是的,不传染的。他得到安慰似的,长舒一口气,眼睛里,蒙上一层水雾,感激地冲我们笑。 ⑤一天,他跑来跟我婆婆说,阿姨,我怕是快死了,我的肝上积了很多水。 ⑥我婆婆说,别瞎说,你还小呢,有得活呢。 ⑦他笑了,说,阿姨,你别骗我,我知道我活不长的。只是扔下我妈一个人,不知她以后怎么过。 ⑧我们都有些黯然,春天的气息,正在蓬勃。空气中,满布着新生命的香,叶在长,花在开。而他,却像秋天树上挂着的一枚叶,一阵风来,眼看着它就要坠下来,坠下来。 ⑨我去上班,他在半路上拦下我。那个时候,他已瘦得不成样,脸色蜡黄蜡黄。他腼腆地冲我笑,老师,你可以帮我一个忙么?我说,当然可以。他听了很高兴,说他想在小院子里种些花。你能帮我找些花的种子么?他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见我狐疑地盯着他,他补充道,在家闲着也无聊,想找点事做。 ⑩我跑了一些花店,找到许多花的种子带回来,太阳花,风仙花,虞美人,喇叭花,一串红……他小心地伸手托着,像对待小小的婴儿,眼睛里,有欢喜的波在荡。 ?这以后,难得见到他。婆婆说,陈家老四中了邪了,筷子都拿不动的人,却偏要在院子里种花,天天在院子里折腾,哪个劝了也不听。 ?我笑笑,我的眼前,浮现出他捧着花的种子的样子。真希望他能像那些花儿一样,生命有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一晃,春天要过去了。某天大清早,买菜回来的婆婆突然说,陈家老四死了。 ?像空谷里一声绝响,让人怅怅的。我买了花圈送去,第一次踏进他家小院,以为定是灰暗与冷清的,却不,一院子的姹紫嫣红迎接了我。那些花,开得热情奔放,仿佛落了一院子的小粉蝶。他白发的老母亲,站在花旁,拉着我的手,含泪带笑地说,这些,都是我

部编中考 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部编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心头 赵汀生 我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班主任,姓曹,四五十岁的样子,戴着副玳瑁眼镜,镜片形似鸡蛋,厚如陶瓷碗底,像有圈圈螺纹。语文课若有偷看小人书做小动作的,不论在哪个角落,他总是先扶扶眼镜,注视片刻,轻咳几下,然后用教鞭敲着讲台,说:“这怎么行呢?”当时同学们大多有些怵他,背地里叫他“眼镜”。 我们班的自习课原本和其他班一样,没有老师,大家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很是自在。后来“眼镜”将大半自习课用于自习语文,他总是坐在讲台旁批改作业,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沙沙沙写字的声音。 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自习课,下课铃响后,曹老师从讲台旁站起来,扶了扶眼镜,压低嗓门说:“放学后我带同学们去游泳,会游泳的请举手。” 我们这个小山城溪河交错,深潭也很多,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在游泳时溺亡,老师和家长通常不许孩子去游泳。但炎炎夏日里,游泳对孩子们,尤其小男孩,是极大的诱惑,常有人偷偷下河。此刻,平日里颇为严厉古板的“眼镜”,竟要带大家去游泳,幸福来得实在有点意外。教室里一下子喧嚣起来,那些预备下课后冲出去抢占乒乓球桌的男生,赶紧将攥在手里的自制光板球拍塞回书包。 选择去游泳的最后只有男生。到得一处宽阔的河滩,曹老师叫我们站成一排,报了两遍数才让下水。我与同学们打了一阵水战,又连扎了几个猛子浮出水面,见不远处河面上有两点亮光,抹去脸上的水珠一看,原来是曹老师正面对着我们站在水中,眼镜反射着太阳光,一闪一闪的。我游到曹老师跟前,请他和我们一起去游泳,他摇了摇手说:“我还是不游吧,万一眼镜掉进河里,就什么都看不清了。”我说这样泡在水里不动太冷了,他扶了扶眼镜:“没关系。我眼睛不好使,你去告诉大家,不要离我太远,这样才看得见你们。” 太阳落下山去,渐渐起了风,柳枝拂着水面窸窣作响。此时刚过端午节,河水还有些凉,水中的我们已感到了微微寒意,陆续往河岸游去。曹老师瘦小的身子依然立于水中,晚霞映着他微驼的背影。他一手扶着眼镜,一手伸着指头清点人数,等着我们一一在他面前游过。待他最后上得岸来穿衣时,我们分明见他嘴唇有些发紫。 此后,曹老师每周总会带我们去游泳,他将眼镜的两条腿绑上橡皮筋,牢牢系在头上,跟我们一道游泳、潜水、打水战,从下水到上岸,须臾不离开我们。直到暑假,曹老师回了乡下的家,才结束了这段我童年时很快乐很留恋的时光。 这年的深秋,我父亲从下放的农村回家,让我带一张纸条给班主任。曹老师看过纸条,右手在我头顶摩挲半晌,说:“你爸要带全家去农村生活,你能不去吗?”我仰头看着曹老师,茫然地摇了摇头。 次日上午放学后,曹老师把我叫到他那儿,在书架上翻找了一阵,取出一张当时很流行的一分钱一张的小宣传画,在背面签上名字和年月日,递给我:“做个纪念吧。到了农村,条件大不如这里,要克服困难,更加努力学习,以后有机会再回城里读书。”他坐到靠背椅上,拉着我的手又叮咛了一番,突然把我紧紧抱住,胡子和眼镜轻轻蹭着我的脸,那种痒

小学记叙文阅读题库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 , 完成下列各题。 (一) 我曾给学生讲过一个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一一朋 友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母亲盼呀盼,终于得到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家里的喜讯。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的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是精心调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一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咸淡,便煮了两个来品尝。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母亲看着两屉包好的饺子,绝望至极。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她也知道即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 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 怎么办?这个聪慧的母亲,居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一支注射器,调好了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儿子回到家里,饺子也注射完毕。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味道如何。儿子尝了,连说“好吃”。这时候,母亲得意地举起那支注射器给儿子看,向儿子夸耀说,她 ,可以将一个缺陷修复得让他察觉不出来。可是, 儿子听着听着就哭了,他在想,这些年他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也曾吃过很多饺子,那些饺子,咸的咸,淡的淡,他都咽下去了,有谁能像母亲这样在意他的口味?为了让儿子吃到咸淡适宜的饺子,母亲竟想出了这样高妙的法子。吃着这交织着母亲的爱与智慧的饺子,哪个孩子能不动容? 我多么欣慰,几年前,我将这样一个暖心的故事植入了孩子

们的心田,我本不指望收获什么的,甚至以为那些听故事的人很快就会将它淡忘了。但是,这个同学居然能把这则故事铭记这么久!我相信,铭记着这则故事的人会珍惜母亲做的每一餐饭,会在寡淡的饭菜中品出一种难得的真味与厚味。母亲摆出一场爱的盛宴,只等着她心爱的小鸟来啄。幸福的小鸟啊,你无须刷卡,只管欢畅地啄食、尽情地享用这人间的珍馐吧。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为文章你写一个简洁的标题。 2.“可是,儿子听着听着就哭了”,儿子吃到了饺子,饺子的缺陷也几乎无法察觉。可是,儿子为什么哭呢? 3.细读文章,你是如何理解文中母亲的“智”的? 4.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 【考查要点】 在整体上,明确记叙的中心,理解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分析记叙的详略,理清记叙的线索,概括全文内容或概括事件内容或概括人物思想品质,评析人物性格,划分文章层次或指出文章结构模式,领会全文主旨,感受人物理解,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局部或细节上,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并品析重要文段,品味人物语言,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词句的含义进行感受与品味,品味词语、句子、文段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辨析文中疑难之处,分析表达技巧或者手法,对文章艺术特色进行自由赏析,叙述自己的感受等等。 【知识疏理】 1.记叙的要素,叙述的方式。2.新闻报道的文体知识。3.记叙的顺序。4.记叙中的描写。5.记叙中的议论。6.记叙中的抒情。7.记叙的详略。8.文章结构、线索方面的知识。9.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诗句。10.分析、欣赏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11.段落结构层次的划分,段落品析。12.一定的联想能力,一定的生活知识与生活见闻。 【试题特点】 基本上都是简答填写题,出题的角度比较丰富,如概括、填写、分析、诠释、解说、标记、描述、品析、联系、比较、探究、自由表达等等各个方面的考查角度都有所涉及。 【解题导引】 闻起来像妈妈一样 ①小男孩泰迪曾有过一个虽不健全却很幸福的家,他和妈妈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幼儿园在他的鉴定中这样写道:“泰迪是一个聪明可爱、很有前途的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他的妈妈生了重病。泰迪每日里神思恍惚,变得对什么事都心不在焉。二年级时,残酷的死神终于夺走了泰迪的妈妈。随着妈妈的去世,泰迪的心仿佛也被带走了。那一年他留给老师的印象是:接受能力差,反应迟钝。泰迪全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 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 1.现代文阅读 锁链 清晨的鸟市上,总有几个起得比鸡还早的爱鸟人,拎了各自的笼儿和架子,到茶馆里来聚头遛鸟。 这天,鸟贩子林红嘴来了,他从三轮摩托上取下一个口袋,撑开罩子,里面是一个方笼。林红嘴打开方笼,拎出一个架子,上面兀自立着一只鹦鹉。那鹦鹉绿色的羽毛,侧光之处显出蓝青之色,红红的嘴唇,宛如衔了一枚玛瑙做成的哨,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 通常,这个时候是该打招呼了。那明星范儿的鹦鹉显然是知道套路的,清脆地喊出一句:“哈罗,古得摸铃!” 众人顿时哄笑了起来,说话的鸟见过不少,张嘴就来英语的,稀罕。于是大家来了兴致,搜肠刮肚地把记忆中剩得不多的英语单词翻出来,用来逗鹦鹉。有的甚至把从电视里学的“八格牙路”都用上了,那鹦鹉居然能接口来句“米西米西”,看来这家伙也是看了不少抗日神剧。林红嘴笑道:“别说你来日语,就是法语、意大利语、泰语、葡萄牙语,它都会几句。人家可是轮船、火车、飞机都坐遍了才来的!”众人又惊叹了一番。 不出两分钟,又有人品咂出鹦鹉的奇异之处:“你看你看,这玩意儿居然没有拴链子!” 大伙儿一看,果然见那鹦鹉裸着双脚,自在地站在架子上。看着它健硕的翅膀,大伙儿开始质疑林红嘴,说:“你不会是养了一只母鹦鹉在家里,然后拿这只漂亮鸟儿四处卖钱,卖完它,又让它自己飞回去吧?” 林红嘴大呼冤枉,说:“这鸟儿的最大卖点,就是不拴链子,打死不飞!不信可以打赌!”一听打赌,众人都来了兴致。赌局说定,三小时之内,众人只要不碰鸟儿和架子,无论用什么办法,让鹦鹉飞离站架,即为赢,反之则输。赌资1000元,交由中间人保管,谁赢归谁。 双方的1000元很快凑齐。众人又觉三小时太短,改为五小时,并取尽鹦鹉架上的食物和水。对于这些刁钻要求,林红嘴只撇嘴一笑,通通都答应下来。 鹦鹉挂上树枝,人们开始想招。先是击掌、敲锣、放炮仗之类的武攻,后是扔花生、玉米、瓜子在地上的文逗,还有人学猫叫,或干脆主张去找一只胖猫来实施心理战术,甚至还有人主张去找一只漂亮的母鹦鹉过来演美人计……但那只鹦鹉却都不理会,依旧只是自顾自稳稳地站在支架上,或单脚或双脚,死死扣住那根木棍不放。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众人想尽办法,却似用竹刀砍石头,没有半分进展。 他们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在赌局进行到4小时45分的时候,鹦鹉几次将空空如也的食盒和水盒磕得当当直响,显然是饥了、渴了。众人看到获胜的希望,紧急行动起来,在它目光所见的地方,又是倒水又是撒玉米和瓜子的,鹦鹉的小眼变得更加鲜亮,它收翅下蹲,一副随时弹射起飞的架势。 众人屏住呼吸,等它大翅一扇,腾空而起……但最终,它还是没有如众人期望的那样,脱爪展翅,飞向食物。 “时间到!”公证人一声断喝,宣布赌局结束林红嘴连本带利收下2000元钱,得意地开始收拾鹦鹉,给它加水和食物。有人不甘地说:“你是不是给它爪子上涂了胶水?”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叙文阅读答题模板 1.文章体裁? 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完整版)初一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题

初一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题 (一)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锦锻。连那些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锻,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以为,这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 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作为单独的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这么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成熟了的花蕾在等待着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就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的、成熟了的花蕾。 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花的时候,朵朵都是那么精神充沛,不遗余力。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从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将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萧杀时,它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 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呵!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 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这句话从侧面突出了初开的太阳花的艳丽夺目。 B.“特别能够受住烈日的考验。”一句揭示了太阳花从初夏开到深秋,经久不衰的原因。C.“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是因为太阳花的新陈交替特别活跃。 D.开完花后的太阳花“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一项是() A作者写景抒情时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感染力。B.第3段中,作者拿牵牛花、美人蕉、牡丹与太阳花作对比,说明太阳花比牵牛花、美人蕉、牡丹开得愈加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 C.作者2次谈到单独的太阳花生命极为短暂,流露出人生苦短的伤感情结。 D.作者在欣赏太阳花花开花谢的过程后,像哲学家那样发出感叹: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 3.作者说“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读了本文,请谈谈你得到的启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