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九章 平行四边形教材解析

第十九章 平行四边形教材解析

第十九章 平行四边形教材解析
第十九章 平行四边形教材解析

第十九章平行四边形教材解析

19.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

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2.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之一,学好本节可为学好全章打下基础.

学习这一节的基础知识是平行线性质、全等三角形和四边形,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知识.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在小学里学过,学生是不生疏的,但对于概念的本质属性的理解并不深刻,所以这里并不是复习巩固的问题,而是要加深理解,要防止学生把平行四边形概念当作已知,而不重视对它的本质属性的掌握.

为了有助于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本质属性的理解,在讲平行四边形定义前,要把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让学生认清楚.

讲定义时要强调“四边形”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两个条件,一个“四边形”必须具备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才是平行四边形;反之,平行四边形,就一定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一个“四边形”.要指出,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新教材是先让学生用观察、度量和猜想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这两条性质的,然后用两个三角形全等,证明了这两条性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知识的自学能力.

教学中可以通过大量的生活中的实例:如推拉门、汽车防护链、书本等引入新课,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的基础上去探索数学发展的规律,达到用问题创设数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让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观察、猜想出一些不同于一般四边形的性质,进一步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教师整理出一种推导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范式,让学生在教师的范式的诱导下,初步达到演绎数学论证过程的能力.

最后通过不同层次的典型例、习题,让学生自己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是教材P84的例1,它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实际应用,题目比较简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讲课时,可以让学生来解答.例2是补充的一道几何证明题,即让学生学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又让学生从较简

单的几何论证开始,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演绎几何论证的方法.此题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推理论证.

四、课堂引入

1.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竹篱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想一想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

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你还能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来表示.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那么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

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①∵AB//DC ,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判定);

②∵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D//BC(性质).

注意:平行四边形中对边是指无公共点的边,对角是指不相邻的角,邻边是指有公共端点的边,邻角是指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而三角形对边是指一个角的对边,对角是指一条边的对角.(教学时要结合图形,让学生认识清楚)

2.【探究】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画一个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这个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以,它的边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度量一下,是不是和你猜想的一致?

(1)由定义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在平行四边形中,相邻的角互为补角.

(相邻的角指四边形中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注意和第一章的邻角相区别.教学时结

合图形使学生分辨清楚.)

(2)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下面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已知:如图ABCD,

求证:AB=CD,CB=AD,∠B=∠D,∠BAD=∠BCD.

分析:作ABCD的对角线AC,它将平行四边形分成△ABC和△CDA,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论.

(作对角线是解决四边形问题常用的辅助线,通过作对角线,可以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

知的关于三角形的问题.)

证明:连接AC,

∵AB∥CD,AD∥BC,

∴∠1=∠3,∠2=∠4.

又AC=CA,

∴△ABC≌△CDA (ASA).

∴AB=CD,CB=AD,∠B=∠D.

又∠1+∠4=∠2+∠3,

∴∠BAD=∠BCD.

由此得到:

平行四边形性质1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2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84例1)

例2(补充)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F,

求证:AF=CE.

分析:要证AF=CE,需证△ADF≌△CBE,由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因此有∠D=∠B ,AD=BC,AB=CD,又AE=CF,根据等式性质,可得BE=DF.由“边角边”可得出所需要的结论.

证明略.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50,则∠B= 度,∠C= 度,∠D= 度.

(1)在ABCD中,∠A=?

(2)如果ABCD中,∠A—∠B=240,则∠A= 度,∠B= 度,∠C= 度,∠D= 度.(3)如果ABCD的周长为28cm,且AB:BC=2∶5,那么AB= cm,BC= cm,

CD= cm,CD= cm.

2.如图4.3-9,在ABCD中,AC为对角线,BE⊥AC,DF

⊥AC,E、F为垂足,求证:BE=DF.

七、课后练习

1.(选择)在下列图形的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360(A)对角相等(B)对角互补(C)邻角互补(D)内角和是?

2.在ABCD中,如果EF∥AD,GH∥CD,EF与GH相交与点O,那么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一共有().

(A )4个 (B )5个 (C )8个 (D )9个

3.如图,AD ∥BC ,AE ∥CD ,BD 平分∠ABC ,求证AB=CE .

19.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2. 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简单的证明题.

3. 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2. 难点: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3. 难点的突破方法: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它是通过

旋转平行四边形,得到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和对角线互

相平分的性质.这一节综合性较强,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要注意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解题思路的分析,解题思想方法的概括、指导和结论的升华.

(2)教学时要讲明线段互相平分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如图,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AC 与BD 互相平分,则有OA =OC ,OB =OD .

(3)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画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或从这点到对边垂线段的长,或者说这条边和对边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这里所说的“底”是相对高而言的.

在平行四边形中,有时高是指垂线段本身,如作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指作垂线段.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高,在作图时一般是指垂线段本身.在进行计算时,它的意义是距离,即长度.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底和高的积,即ABCD S =a·h .其中a 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的任何一边,h 必须是a 边与其对边的距离,即对应的高,如图(1).要避免学生发生如图(2)的错误.为了区别,有时也可以把高记成a h 、AB h ,表明它们所对应的底是a 或AB .

(5)学完本节后,归纳总结一下平行四边形比一般四边形多哪些性质,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可以按边、角、对角线进行总结.通过复习总结,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也培养

学生随时复习总结的习惯,并提高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道补充题,它是性质3的直接运用,然后对例1进行了引申,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讲,并归纳结论: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作直线交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相等.例1与后面的三个图形是一组重要的基本图形,熟悉它的性质对解答复杂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例2是教材P85的例2,这是复习巩固小学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个例题比小学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题加深了一步,需要应用勾股定理,先求得平行四边形一边上的高,然后才能应用公式计算.在以后的解题中,还会遇到需要应用勾股定理来求高或底的问题,在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掌握其方法.

四、课堂引入

1.复习提问:

(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60).

①具有一般四边形的性质(内角和是?

②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2.【探究】:

请学生在纸上画两个全等的ABCD和EFGH,并连接对角线AC、BD和EG、HF,设它们分别交于点O.把这两个平行四边形落在一起,在点O处钉一个图钉,将ABCD

180,观察它还和EFGH重合吗?你能从子中

绕点O旋转?

看出前面所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关系吗?进一步,你还

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吗?

结论:(1)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与

AB、CD分别相交于点E、F.

求证:OE=OF,AE=CF,BE=DF.

证明:在ABCD中,AB∥CD,

∴ ∠1=∠2.∠3=∠4.

又 OA =O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 △AOE ≌△COF (ASA ).

∴ OE =OF ,AE=C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 ABCD ,∴ AB=CD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 AB —AE=CD —CF . 即 BE=FD .

※【引申】若例1中的条件都不变,将EF 转动到图b 的位置,那么例1的结论是否成立?若将EF 向两方延长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边的延长线分别相交(图c 和图d ),例1的结论是否成立,说明你的理由.

解略

例2(教材P85的例2)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

边形,AB =10cm ,AD =8cm ,AC ⊥BC ,求BC ,CD ,

AC ,OA 的长以及ABCD 的面积. 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BC 、CD 的长,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C 的长.再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求得OA 的长,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高为此底上的高),可求得ABCD 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学学过,再次强调“底”是对应着高说的,平行四边形中,任一边都可以作为“底”,“底”确定后,高也就随之确定了.)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解略(参看教材P85).

六、随堂练习

1.在平行四边形中,周长等于48,

① 已知一边长12,求各边的长

② 已知AB=2BC ,求各边的长

③ 已知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OD 与△AOB 的周长

的差是10,求各边的长

2.如图,ABCD 中,AE ⊥BD ,∠EAD=60°,AE=2cm ,AC+BD=14cm ,则△OBC 的周长是____ ___cm .

3.ABCD 一内角的平分线与边相交并把这条边分成cm 5,cm 7的两条线段,则ABCD 的周长是__ ___cm .

七、课后练习

1.判断对错

(1)在ABCD中,AC交BD于O,则AO=OB=OC=OD.()

(2)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到一组对边的距离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4)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2.在ABCD中,AC=6、BD=4,则AB的范围是__ ______.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BC、CD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x+3),(x-4)和16,则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

4.公园有一片绿地,它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绿地上要修

几条笔直的小路,如图,AB=15cm,AD=12cm,AC⊥BC,

求小路BC,CD,OC的长,并算出绿地的面积.

19.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

一、教学目标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二、重点、难点

4.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5.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同时它又是后面进一步研究矩形、菱形、正方形判别的基础,更是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及说理的良好素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在本课中,可以探索活动为载体,并将论证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与必要发展,从而将直观操作与简单推理有机融合,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目的.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2都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逆命题,它们的证明都可利用定义或前一个方法来证明.

(2)平行四边形有四种判定方法,与性质类似,可从边、对角线两方面进行记忆.要注意:①本教材没有把用角来作为判定的方法,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为补充;

②本节课只介绍前两个判定方法.

(3)教学中,我们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如通过欣赏图片及识别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建立对平行四边形的直觉认识.并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建立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接着提出问题: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从而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的方法.

然后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在学生拼图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探讨,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实现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别方法的掌握,并发展了学生说理及简

单推理的能力.

(4)从本节开始,就应让学生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去解决问题,凡是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知识证明的问题,不要再回到用三角形全等证明.应该对学生提出这个要求.

(5)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6)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3个例题,例1是教材P87的例3,它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此题最好先让学生说出证明的思路,然后老师总结并指出其最佳方法.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灵活和综合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例3是一道拼图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边拼图边说明

道理,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再用四个不等边三角形拼一个

如图的大三角形,让学生指出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

理由.

四、课堂引入

1.欣赏图片、提出问题.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在刚才演示的图片中,有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你是怎样判断的?

2.【探究】: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思考并探讨:

(1)你能适当选择手中的硬纸板条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你怎样验证你搭建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3)你能说出你的做法及其道理吗?

(4)能否将你的探索结论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判别方法?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吗?

(5)你还能找出其他方法吗?

从探究中得到: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2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87例3)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

BD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

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欲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可以根据判定方法2来证明.

(证明过程参看教材)

问;你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比较一下,哪种证明方法简单.

例2(补充)已知:如图,A′B′∥BA,B′C′∥CB,

C′A′∥AC.

求证:(1) ∠ABC=∠B′,∠CAB=∠A′,∠BCA=∠C′;

(2) △ABC的顶点分别是△B′C′A′各边的中点.

证明:(1) ∵A′B′∥BA,C′B′∥BC,

∴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

∴∠ABC=∠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同理∠CAB=∠A′,∠BCA=∠C′.

(2) 由(1)证得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同理,四边形ABA′C是平行四边形.

∴AB=B′C,AB=A′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B′C=A′C.

同理B′A=C′A,A′B=C′B.

∴△ABC的顶点A、B、C分别是△B′C′A′的边B′C′、C′A′、

A′B′的中点.

例3(补充)小明用手中六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做拼图游戏时,

拼成一个六边形.你能在图中找出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吗?并说说你

的理由.

解:有6个平行四边形,分别是ABOF,ABCO,BCDO,CDEO,DEFO,

EFAO.

理由是:因为正△ABO≌正△AOF,所以AB=BO,OF=FA.根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其它五个同理.

六、随堂练习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

(1)若AD=8cm,AB=4cm,那么当BC=___ _cm,CD=___ _cm时,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若AC=10cm,BD=8cm,那么当AO=__ _cm,DO=__ _cm时,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已知:如图,ABCD中,点E,F分别在CD,AB上,DF

∥BE,EF交BD于点O.求证:EO=OF.

3.灵活运用课本P89例题,如图:由火柴棒拼出的一列图形,第n个图形由(n+1)个等边三角形拼成,通过观察,分析发现:

①第4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 __.(6个)

②第8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 __.(20个)

七、课后练习

1.(选择)下列条件中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

2.已知:如图,△ABC,BD平分∠ABC,DE∥BC,EF∥BC,

求证:BE=CF.

19.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四种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证明问题.

3.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定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根据不同条件能正确地选择判定方法.

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判定的第二节课,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判定方法1和判定方法2,再结合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同学们已经掌握了3种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3,使同学们会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几何的推理证明,并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寻找最佳解题途径的能力.本节课的知识点不难,但学生灵活运用判定定理去解决相关问题并不容易,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一题多解和寻找最佳解题方法的训练.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3不是性质的逆命题.它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义或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或2来证明,可以看作是巩固前面两个判定方法的一个很好的练习题.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证明,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2)注意强调:判定方法3是“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

行四边形”,而“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

行四边形”.例如:如图,AD∥BC,AB=DC,但四边形ABCD不

是平行四边形.

(3)学过本节后,应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四个(或五个)判定方法,这些判定的方法是:

从边看: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从对角线看: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从角看: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5)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的两个例题都是补充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第三种判定方法和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学生程度好一些的学校,可以适当地自己再补充一些题目,使同学们会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几何的推理证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寻找最佳解题途径的能力.

四、课堂引入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3.【探究】 取两根等长的木条AB 、CD ,将它们平行放置,

再用两根木条BC 、AD 加固,得到的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

边形吗?

结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已知:如图,ABCD 中,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求证:BE=DF .

分析:证明BE=DF ,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可以证明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比较方法,可以看出第二种方法简单.

证明:∵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D ∥CB ,AD=CD .

∵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

∴ DE ∥BF ,且DE=2

1AD ,BF=21BC . ∴ DE=BF .

∴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 BE=DF .

此题综合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判定另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再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结论;题目虽不复杂,但层次有三,且利用知识较多,因此应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证明思路.

例2(补充)已知:如图,

ABCD 中,E 、F 分别是AC 上

两点,且BE ⊥AC 于E ,DF ⊥AC 于F .求证:四边形BEDF 是平

行四边形.

分析:因为BE ⊥AC 于E ,DF ⊥AC 于F ,所以BE ∥DF .需再证明BE=DF ,这需要证明△ABE 与△CDF 全等,由角角边即可.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且AB∥CD.

∴∠BAE=∠DCF.

∵BE⊥AC于E,DF⊥AC于F,

∴BE∥DF,且∠BEA=∠DFC=90°.

∴△ABE≌△CDF (AAS).

∴BE=DF.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六、课堂练习

1.(选择)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AD=BC (B)∠A=∠B,∠C=∠D

(C)AB=CD,AD=BC (D)AB=AD,CB=CD

2.已知:如图,AC∥ED,点B在AC上,且AB=ED=BC,找出

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3.已知:如图,在ABCD中,AE、CF分别是∠DAB、∠BCD

的平分线.

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七、课后练习

1.判断题:

(1)相邻的两个角都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延长△ABC的中线AD至E,使DE=AD.求证: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

3.在四边形ABCD中,(1)AB∥CD;(2)AD∥BC;(3)AD=BC;(4)AO=OC;(5)DO=BO;

(6)AB=CD.选择两个条件,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共有________对.(共有9对)

19.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三角形的中位线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它的性质.

2.能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3.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

4.能运用综合法证明有关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结论.理解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2.难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本教材三角形中位线的内容是由一道例题从而引出其概念和性质的,新教材与老教材在这个知识的讲解顺序安排上是不同的,它这种安排是要降低难度,但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添加辅助线的练习很少,因此无论讲解顺序怎么安排,证明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例1)时,题中辅助线的添加都是一大难点,因此教师一定要重点分析辅助线的作法的思考过程.让学生理解: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联想已学过的知识,可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证明结论成立的思路与方法.(2)强调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

中位线:中点与中点的连线;

中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

(3)要把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特点、条件、结论及作用交代清楚:

特点:在同一个题设下,有两个结论.一个结论表明位置关系,另一个结论表明数量关系;

条件(题设):连接两边中点得到中位线;

结论:有两个,一个表明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另一个表明中位线与第三边的数量关系(在应用时,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中的结论);

作用:在已知两边中点的条件下,证明线段的平行关系及线段的倍分关系.

(4)可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掌握其性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是教材P88的例4,这是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题,教材采用的是先证明后引出概念与性质的方法,它一是要练习巩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二是为了降低难度,因此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度.

建议讲完例1,引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和性质后,马上做一组练习,以巩固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然后再讲例2.

例2是一道补充题,选自老教材的一个例题,它是三角形中位线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混合应用题,题型挺好,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也很巧,结论以后也会经常用到,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的选讲例2.教学中,要把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讲清楚,可以借助与多媒体或教具.

四、课堂引入

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 你能说说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用途吗?

(答: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3.创设情境

实验:请同学们思考: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

三角形,你是如何切割的?(答案如图)

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88例4) 如图,点D ,E 分别为△ABC 边AB ,AC 的

中点,求证:DE ∥BC 且DE=2

1BC . 分析: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联想已学过的

知识,可以把要证明的内容转化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利用平行四边

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来证明结论成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这就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来构造平行四边形.

方法1:如图(1),延长DE 到F ,使EF=DE ,连接CF ,

由△ADE ≌△CFE ,可得AD ∥FC ,且AD=FC ,因此有BD ∥

FC ,BD=FC ,所以四边形BCF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 ∥

BC ,DF=BC ,因为DE=21DF ,所以DE ∥BC 且DE=2

1BC . (也可以过点C 作CF ∥AB 交DE 的延长线于F 点,证明方法与上面大体相同)

方法2:如图(2),延长DE 到F ,使EF=DE ,连接CF 、

CD 和AF ,又AE=EC ,所以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所

以AD ∥FC ,且AD=FC .因为AD=BD ,所以BD ∥FC ,且

BD=FC .所以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 ∥BC ,

且DF=BC ,因为DE=21DF ,所以DE ∥BC 且DE=2

1BC . 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思考】:

(1)想一想:①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几条?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

(答:(1)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三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主要是线段的端点不同.中位线是中点与中点的连线;中线是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拓展〗利用这一定理,你能证明出在设情境中分割出来的四个小三角形全等吗?(让学生口述理由)

例2(补充)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E ,F ,

G ,H 分别是 AB ,BC ,CD ,DA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因为已知点E ,F ,G ,H 分别是线段的中点,可以

设法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找到四边形EFGH 的边之间的关

系.由于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添加辅助线,连接AC 或BD ,

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的基本图形后,此题便可得证.

证明:连接AC (图(2)),△DAG 中,

∵ AH=HD ,CG=GD ,

∴ HG ∥AC ,HG=

2

1AC (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同理EF ∥AC ,EF=21AC . ∴ HG ∥EF ,且HG=EF .

∴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此题可得结论: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六、课堂练习

1.(填空)如图,A ,B 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 外选一点C ,连接

AC 和BC ,并分别找出AC 和BC 的中点M ,N ,如果测得MN=

20 m ,那么A ,B 两点的距离是 m ,理由

是 .

2.已知:三角形的各边分别为8cm 、10cm 和12cm ,求连结各边

中点所成三角形的周长.

3.如图,△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AC ,BC 的中点,

(1)若EF=5cm ,则AB= cm ;若BC=9cm ,则DE= cm ;

(2)中线AF 与DE 中位线有什么特殊的关系?证明你的猜想.

七、课后练习

1.(填空)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35cm ,过三角形各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则这三条平行线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

2.(填空)已知:△ABC 中,点D ,E ,F 分别是△ABC 三边的

中点,如果△DEF的周长是12cm,那么△ABC的周长是cm.

3.已知:如图,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19.2.1 矩形(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3.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性质.

2.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矩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从定义出发,首先应该肯定,矩形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个角是直角.因此在教学在我们采用运动方式探索矩形的概念及性质,如用多媒体或教具演示,从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演变过程,得到矩形的概念,并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通过教学还要使学生明确:(1)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矩形只比平行四边形多一个条件:“有一个角是直角”,不能用“四个角都是直角的行四边形是矩形”来定义矩形;(3)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还具有它自己特殊的性质(个性).

3.从边、角、对角线方面(可继续演示教具),让学生观察或度量猜想矩形的特殊性质.(1)边:对边与平行四边形性质相同,邻边互相垂直(与性质1等价);

(2)角:四个角是直角(性质1);

(3)对角钱:相等且互相平分(性质2).

4.引导学生利用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矩形的概念以及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规范证明两条性质及推论.并指出:推论叙述了直角三角形中线段的倍分关系,是直角三角形很重要的一条性质,在求线段长或求线段倍分关系时,常用到这个结论.5.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把矩形分成四个等腰三角形,即△AOB,△BOC,△COD和△DOA.让学生证明后熟记这个结论,以便在复杂图形中尽快找到解题的思路.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是教材P95的例1,它是矩形性质的直接运用,它除了用以巩固所学的矩形性质外,对计算题的格式也起了一个示范作用.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通过例2的讲解是想让学生了解:(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并能通过例2、例3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解决有关矩形方面的一些计算题目与证明题的方法.

四、课堂引入

1.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推拉门,活动衣架,篱笆、井架等),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2.思考: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

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动画演示拉动过程如图)

3.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

【探究】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作出对角线),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① 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② 当∠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它的其他内角是什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操作,思考、交流、归纳后得到矩形的性质.

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由性质2

有AO=BO=CO=DO=

2

1AC=21BD .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五、例习题分析

例1 (教材P95例1)已知:如图,矩形ABCD 的两条对

角线相交于点O ,∠AOB=60°,AB=4cm ,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分析: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对角线

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根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可

得△OAB 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

解:∵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 AC 与BD 相等且互相平分.

∴ OA=OB .

又 ∠AOB=60°,

∴ △OAB 是等边三角形.

∴ 矩形的对角线长AC=BD = 2OA=2×4=8(cm ).

例2(补充)已知:如图 ,矩形 ABCD ,AB 长8 cm ,对

角线比AD 边长4 cm .求AD 的长及点A 到BD 的距离AE 的长.

分析:(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

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此题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

略解:设AD=xcm,则对角线长(x+4)cm,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2

2)4

2

x,解得x=6.则AD=6cm.

+x

8+

(

=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AE×DB=AD×AB,解得AE= 4.8cm.

例3(补充)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DF⊥AE于F,若AE=BC.求证:CE=EF.

分析:CE,EF分别是BC,AE等线段上的一部分,若AF=BE,则问题解决,而证明AF=BE,只要证明△ABE≌△DFA即可,在矩形中容易构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B=90°,且AD∥BC.∴∠1=∠2.

∵DF⊥AE,∴∠AFD=90°.

∴∠B=∠AFD.又AD=AE,

∴△ABE≌△DFA(AAS).

∴AF=BE.

∴EF=EC.

此题还可以连接DE,证明△DEF≌△DEC,得到EF=EC.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矩形的定义中有两个条件:一是,二是.

(2)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为30°,则矩形两条对角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3)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120°,则矩形的边长分别为cm,cm,cm,cm.

2.(选择)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的三角形中全等三角形一共有

().

(A)2对(B)4对(C)6对(D)8对

3.已知:如图,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E平分∠BAD,

∠AOD=120°,求∠AEO的度数.

七、课后练习

1.(选择)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对角线长为15cm,较短边的长为().

(A)12cm (B)10cm (C)7.5cm (D)5cm

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2AC,求∠A、∠B

的度数.

3.已知:矩形ABCD中,BC=2AB,E是BC的中点,求证:EA⊥ED.

4.如图,矩形ABCD中,AB=2BC,且AB=AE,求证:∠CBE的度数.

19.2.1 矩形(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2.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判定.

2.难点: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矩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矩形时,首先看这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再看它两边的夹角是不是直角,这种用“定义”判定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判定方法(这体现了定义作用的双重性、性质和判定).而其它判定都是以“定义”为基础推导出来的.因此本节课要从复习矩形定义下手,并指出由平行四边形

.....得到矩形只需要添加一个独立条件,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如果小华做出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加一个什么条件可以说明它是一个矩形呢?从而导出矩形判定方法.

对于判定方法1,要着重说明这个性质包括两个条件:(1)是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相等.对于判定2,只要求是四边形即可,因为由有三个角是直角,可以推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而由对角线相等却推不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了加深印象,我们安排了例1,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再增加一些判断的题目.

要让学生知道(1)矩形的判定方法有以下三种:①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2)而由矩形和平行四边形及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将矩形的判定方法又可分为两类:①从四边形出发必须增加三个特定的独立条件;②从平行四边形出发只需再增加一个特定的独立条件.(3)特别地:①如果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②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判定方法不同,则需要利用定义和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

在教学中,除教材中所举的门框或矩形零件外,还可以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说明判定矩形的实用价值.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的三个例题都是补充题,例1在的一组判断题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判定矩形的条件,老师们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地再增加一些判断的题目;例2是利用矩形知识进行计算;例3是一道矩形的判定题,三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综合应用矩形定义及判定等知识的.

四、课堂引入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质?

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4.事例引入:小华想要做一个矩形像框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于是找来两根长度相等的短木条和两根长度相等的长木条制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他做的是矩形像框吗?看看谁的方法可行?

通过讨论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

}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 考点题型分析: 证明线段相等:①证明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利用等角对等边; 一.平行四边形 1.(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表示方法: ”表示平行四边形,例如,平行四边形ABCD 记作 ABCD ,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 2.性质: (1)角: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对角相等;(2)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3)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4)面积:①S ==?底高ah ;②对角线将四边形分成4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3.平行四边形的判别及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方法有(5种) ①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②方法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③方法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方法3:对角线互相平分 ⑤方法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二、矩形: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 的平行四边形 是矩形。 注意条件:① 平行四边形; ② 一个角是直角,两者缺一不可. (2)矩形性质:①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④对称性:轴对称图形(对边中点连线所在直线,2条). (3)矩形的判定及证明四边形是矩形:方法有(3种)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③四个角都相等 三、菱形: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 的平行四边形 是菱形。 注意把握:① 平行四边形;② 一组邻边相等,两者缺一不可. (2)菱形:①边:四条边都相等;②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每组对角; ④对称性:轴对称图形(对角线所在 直线,2条). (2)(2)菱形的判定及证明四边形是菱形:方法有(3种)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③四条边都相等. 四、正方形: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直角 的平行四边形 叫做正方形。它既是平行四边形,还是菱形,也是矩形,它兼有这三者的特征,是一种非常完美的图形. (2)正方形性质:①边:四条边都相等; ②角:四角相等;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对角线与边的夹角为450; ④对称性:轴对称图形(4条). (3)正方形的判定及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方法有(5种) ① 有一组邻边相等 且有一个直角 的平行四边形 ② 有一组邻边相等 的矩形; ③ 对角线互相垂直 的矩形. ④ 有一个角是直角 的菱形 ⑤ 对角线相等 的菱形; 2.几种特殊四边形的面积问题 ① 设矩形ABCD 的两邻边长分别为a,b ,则S 矩形=ab . ② 设菱形ABCD 的一边长为a ,高为h ,则S 菱形=ah ;若菱形的两对角线的长分别为a,b ,则S 菱形=1 2 ab . ③ 设正方形ABCD 的一边长为a ,则S 正方形=2 a ;若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为a ,则S 正方形=2 12 a . ④ 设梯形ABCD 的上底为a ,下底为 b ,高为h ,则S 梯形= 1 ()2 a b h +. 五、梯形:(选学) (1)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注意把握:①一组对边平行;② 一组对边不平行 (2)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梯形,它是两腰相等 的梯形,特殊梯形还有直角梯形. (3)等腰梯形性质:①边:上下底平行但不相等,两腰相等; ②角: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对角互补 ③对角线:对角线相等;④对称性:轴对称图形(上下底中点所在直线). (4)等腰梯形的判定: ① 同一底两个底角相等的梯形;②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 4.几种特殊四边形的常用说理方法与解题思路分析 (1)识别矩形的常用方法 ① 先说明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 的任意一个角为直角. ② 先说明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相等. ③ 说明四边形ABCD 的三个角是直角. (2)识别菱形的常用方法 ① 先说明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 的任一组邻边相等. ② 先说明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对角线互相垂直. ③ 说明四边形ABCD 的四条相等. (3)识别正方形的常用方法 ① 先说明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一个角为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② 先说明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③ 先说明四边形ABCD 为矩形,再说明矩形的一组邻边相等. ④ 先说明四边形ABCD 为菱形,再说明菱形ABCD 的一个角为直角. (4)识别等腰梯形的常用方法 ① 先说明四边形ABCD 为梯形,再说明两腰相等. ② 先说明四边形ABCD 为梯形,再说明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③ 先说明四边形ABCD 为梯形,再说明对角线相等.

平行四边形试题集含答案

图1 A B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 1.如果边长分别为4cm 和5cm 的矩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cm . 2.(08贵阳市)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2 . 3.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 (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 是菱形. 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BO 的周长为17,AB =6,那么对角线AC +BD = ⒎以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为边做等边△BCE ,则∠AED 的度数为 . 5.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6,∠A =60°,如果点P 是菱形内一点,且PB =PD =2那么AP 的长为 .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的坐标分别是A(-2,5), B(-3,-1),C(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 ,使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 的坐标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7.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110°,延长AD 至F ,延长CD 至E ,连结EF ,则∠E +∠F =( ) A .110° B .30° C .50° D .70° 图2 图3 图4 8.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相等 B .四边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四角相等 9.如图3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点E 是BC 的中点.若OE=3 cm ,则AB 的长为 ( ) A .3 cm B .6 cm C .9 cm D .12 cm 10.已知:如图4,在矩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为边 AB 、BC 、CD 、DA 的中点.若AB =2,AD =4, E A F D C B H G

平行四边形章节检测

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章节检测 (总分:150,时间:100)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4分) 1、如图1,在菱形ABCD中,E是AC的中点,EF∥CB,交AB于点F, 如果EF=3,那么菱形ABCD的周长为() A. 24 B. 18 C. 12 D. 9 2、如图2.若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菱形.则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A. AB=CD B. AD=BC C. AB=BC D. AC=B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4、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对角线互相垂直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5、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要使它为矩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A. AB=CD B. ∠ABD=∠CBD C. AB=BC D. AC=BD 6、若∠A,∠B,∠C,∠D为四边形ABCD的四个内角,下列给出的是这四个内角的比值,其中能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2:3:2:3 B. 2:3:3:2 C. 1:2:3:4 D. 2:2:3:3 7、如图,用一根绳子检查一个书架的侧边是否和上、下底都垂直,只需要用绳子分别测量比较书架的两条对角线AC,BD就可以判断,其数学依据是() A. 三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B.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8、关于平行四边形ABCD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B⊥BC,则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 B. 若AC⊥BD,则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C. 若AC=BD,则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 D. 若AB=AD,则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9、在四边形ABCD中,O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条件是() A. AC=BD,AB // CD,AB=CD B. AD // BC,∠A=∠C C. AO=BO=CO=DO,AC⊥BD D. AO=CO,BO=DO,AB=BC 10、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点D作DP∥OC,

平行四边形优题与易错题答案与解析

第6章平行四边形优题与易错题答案与解析 1.在?ABCD中,AB与CD的关系为: AB=CD且AB∥CD 2.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专题:规律型。 分析:十等分点那么三角形中就有9条线段,每条线段分别长,…,让它们相加即可. 解答: 解:根据题意: 图(1),有1条等分线,等分线的总长=;图(2),有2条等分线,等分线的总长=a; 图(3),有3条等分线,等分线的总长=a;… 图(4),有9条等分线,等分线的总长=a=a.故答案为a. 3.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作CF中点G,连接DG,由于D、G是BC、CF中点,所以DG是△CBF的中位线,在△ADG中利用三角 形中位线定理可求AF=FG,同理在△CBF中,也有CG=FG,那么有AF=CF. 解答:解:作CF的中点G,连接DG,则FG=GC 又∵BD=DC∴DG∥BF ∵AE=ED∴AF=FG∴=.故答案为. 4.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易得所求的三角形的各边长为原三角形各边长的一半,那么所求的三角形的周长就等于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解答:解:∵点D、E、F分别是AB、BC、AC的中点,∴DE,EF,DF分别是原三角形三边的一半, ∴ DEF与△ABC的周长之比=1:2.故答案为1:2. 5.一个任意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6cm,8 cm,12cm,它的三条中位线把它分成三个平行四边形,则它们中周长最小是14 cm.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周长最小的应该是中位线与最短边围成的平行四边形. 解答:解:如图:AB=6cm,AC=8cm,BC=12cm,D,F,E分别为三角形各边中点. 三条中位线把它分成三个平行四边形,则它们中周长最小的应该是中位线与最短边围成的平行四边形即?ADEF. AD=EF=3cm,DE=AF=4cm,其周长为2×3+2×4=14(cm) 故答案为14. 6.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平行四边形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

平行四边形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菱形ABCD 中,∠A 是锐角,E 为边AD 上一点,△ABE 沿着BE 折叠,使点A 的对应点F 恰好落在边CD 上,连接EF ,BF ,给出下列结论: ①若∠A =70°,则∠ABE =35°;②若点F 是CD 的中点,则S △ABE 1 3 =S 菱形ABCD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②都对 B .①,②都错 C .①对,②错 D .①错,②对 2.如图,在△ABC 中,AB=6,AC=8,BC=10,P 为边BC 上一动点(且点P 不与点B 、C 重合),PE ⊥AB 于E ,PF ⊥AC 于F ,M 为EF 中点.设AM 的长为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4≥x >2.4 B .4≥x≥2.4 C .4>x >2.4 D .4>x≥2.4 3.如图,90MON ∠=?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边OM ,ON 上当B 在边ON 上运动时,A 随之在边OM 上运动,等边三角形的形状保持不变,运动过程中,点C 到点O 的最大距离为( ) A .2.4 B 5 C 31 D . 5 2 4.如图,菱形ABCD 中,60BAD ∠=?,AC 与BD 交于O ,E 为CD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D DE =,连结BE 分别交AC ,AD 于点F ,G ,连结OG 则下列结论:①1 2 OG AB = ;②与EGD ?全等的三角形共有5个;③ABF S S ?>四边形ODGF ;④由点A ,B ,D ,E 构成的四边形是菱形.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是边CD上一点,且BC=EC,CF⊥BE交AB于点F,P是EB延长线上一点,下列结论:①BE平分∠CBF;②CF平分∠DCB;③BC=FB; ④PF=P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6.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外一点,连接AE、BE和DE,过点A作AE的垂线交DE于点P.若AE=AP=1,PB=3.下列结论:①△APD≌△AEB;②EB⊥ED;③点B到直线AE 的距离为7;④S正方形ABCD=8+14.则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7.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过点O作OD⊥AC于D.下列五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1) EF=BE+CF;(2)∠BOC=90°+1 2 ∠A;(3)点O到△ABC各边的距离都相等; (4)设OD=m.若AE十AF =n,则S△AEF= mn;(5)S△AEF=S△FOC. A.2个B.3个C.4个D.5个 8.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1)分别以C,D为圆心,大于1 2 CD长为半径作弧,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和答案

练习1 一、选择题(3′×10=30′) 1.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具有而非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是(). A.内角和为360°B.外角和为360°C.不确定性D.对角相等2.ABCD中.∠A=55°.则∠B、∠C的度数分别是(). A.135°.55°B.55°.135°C.125°.55°D.55°.125° 3.下列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①平行四边形内角和为360°;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 ~ ③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④平行四边形邻角互补. A.1 B.2 C.3 D.4 4.平行四边形中一边的长为10cm.那么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可能是().A.4cm和6cm B.20cm和30cm C.6cm和8cm D.8cm和12cm 5.在ABCD中.AB+BC=11cm.∠B=30°.S ABCD=15cm2.则AB与BC的值可能是().A.5cm和6cm B.4cm和7cm C.3cm和8cm D.2cm和9cm 6.在下列定理中.没有逆定理的是(). A.有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B.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C.真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D.假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 8.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1:2:1.其相对应三边之比为(). A.1:2:1 B.12:1 C.1:4:1 D.12:1:2 9.一个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把这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个.A.2 B.3 C.4 D.5 10.如图所示.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N平分∠⊥AN.若 AB=?14.?AC=19.则MN的长为(). A.2 B.2.5 C.3 D. … 二、填空题(3′×10=30′) 11.用14cm长的一根铁丝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短边与长边的比为3:4.短边的比为________. 长边的比为________. 12.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0cm.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周长都是18cm.则这条对角线长是_________cm.

平行四边形全章教案

19.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 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2.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是教材P93的例1,它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实际应用,题目比较简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讲课时,可以让学生来解答.例2是补充的一道几何证明题,即让学生学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又让学生从较简单的几何论证开始,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演绎几何论证的方法.此题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推理论证. 四、课堂引入 1.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竹篱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想一想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 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你还能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来表示.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那么四边 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 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已知:如图ABCD, 求证:AB=CD,CB=AD,∠B=∠D,∠BAD=∠BCD. 分析:作ABCD的对角线AC,它将平行四边形分成△ABC和△CDA,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论.

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含答案

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平行四边形ABCD 中,∠A=50°,则∠D=( ) A. 40° B. 50° C. 130° D. 不能确定 2.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一组对边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一组对角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垂直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F 过对角线的交点O ,若AB=4,BC=7,OE=3,则四边形EFCD 周长是( ) A .14 B. 11 C. 10 D. 17 4.菱形具有的性质而矩形不一定有的是( ) A . 对角相等且互补 B .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相等 D . 对角线互相垂直 5.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cm ,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比为3:4,那么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 ) A .6cm ,8cm B. 3cm ,4cm C. 12cm ,16cm D. 24cm ,32cm 6. 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AB= 2 1AD B .AC=BD C . 90===∠=∠CDA BC D ABC DAB D .AO=OC=BO=OD 7.如图5连结正方形各边上的中点,得到的新四边形是 ( ) A .矩形 B.正方形 C.菱形 D.平行四边形 8. 一矩形两对角线之间的夹角有一个是600, 且这角所对的边长5cm,则对角线长为( ) A. 5 cm B. 10cm C. 52cm D. 无法确定 9. 当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 矩形变成( ) A. 菱形 B. 等腰梯形 C. 正方形 D. 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在 ABCD 中,E 、F 分别AB 、CD 的中点,连结DE 、EF 、BF ,则图中平行四边形共有 ( )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二、 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 11.□ABCD 中, AB :BC=1:2,周长为24cm, 则AB=_____cm, AD=_____cm. 12.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 =CD ,要使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需要增加__________,(只需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个矩形的对角线长10cm ,一边长6cm ,则其周长是 ,面积是 。 14.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cm 和8cm, 则其周长为 ,面积为 . 15.正方形的对角线是2,那么边长为_____,周长为____,面积为_______。 16.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取值最多有________个。 17.如图,宽为50cm 的矩形图案由10个全等的小长方形拼成,其中 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图5F A B D C E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之一,学好本节可为学好全章打下基础.学习这一节的基础知识是平行线性质、全等三角形和四边形,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知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在小学里学过,学生是不生疏的,但对于概念的本质属性的理解并不深刻,所以这里并不是复习巩固的问题,而是要加深理解,要防止学生把平行四边形概念当作已知,而不重视对它的本质属性的掌握.为了有助于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本质属性的理解,在讲平行四边形定义前,要把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让学生认清楚. 讲定义时要强调“四边形”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两个条件,一个“四边形”必须具备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才是平行四边形;反之,平行四边形,就一定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一个“四边形”.要指出,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新教材是先让学生用观察、度量和猜想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这两条性质的,然后用两个三角形全等,证明了这两条性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知识的自学能力. 教学中可以通过大量的生活中的实例:如推拉门、汽车防护链、书本等引入新课,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的基础上去探索数学发展的规律,达到用问题创设数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让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观察、猜想出一些不同于一般四边形的性质,进一步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教师整理出一种推导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范式,让学生在教师的范式的诱导下,初步达到演绎数学论证过程的能力. 最后通过不同层次的典型例、习题,让学生自己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doc

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

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要求: 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动点中的相关问题 2、领会转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动点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2、几何作图的关键 二、新课 1、情境引入,探究已知三点确定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 1.1、张大伯家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池塘,如图 1 所示,张大伯打算把池塘在 原有的基础上,把面积扩大一倍后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帮张大伯找到这 个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么?并说出你的理由! B B y C A O A x 图1图2 1.2、小结方法:如何确定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你的依据是什么? 1.3、趁热打铁: 如图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1,0) , B( 0, 2),则 平行四边形 AOBC 的顶点 C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_

1.4、变式练习: 如图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B(0,2),求以 A、O、 B、 C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顶点 C 坐标,则点 C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如何求点的位置,你的依据是什么? 1.5、举一返三 1、如图 3,在梯形 ABCD 中, AD∥BC, 在 AD边上有一点 P 从点 A 到点 D运动, 速度为每秒 1 个单位,在 CB边上有一点 Q从点 C 向点 B 运动,速度为每秒 2 个 单位,已知 AD=8,BC=12,若 P、Q 同时运动,当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时, P 运动多少秒时 ? A D C B 图 3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 一、解答题 1.在矩形ABCD 中,AE ⊥BD 于点E ,点P 是边AD 上一点,PF ⊥BD 于点F ,PA =PF . (1)试判断四边形AGFP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AB =1,BC =2,求四边形AGFP 的周长. 2.已知正方形ABCD . (1)点P 为正方形ABCD 外一点,且点P 在AB 的左侧,45APB ∠=?. ①如图(1),若点P 在DA 的延长线上时,求证:四边形APBC 为平行四边形. ②如图(2),若点P 在直线AD 和BC 之间,以AP ,AD 为邻边作APQD □,连结AQ .求∠PAQ 的度数. (2)如图(3),点F 在正方形ABCD 内且满足BC=CF ,连接BF 并延长交AD 边于点E ,过点E 作EH ⊥AD 交CF 于点H ,若EH=3,FH=1,当1 3 AE CF =时.请直接写出HC 的长________. 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边AB 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连接 DE ,点A 关于直线DE 的对称点为F ,连接EF 并延长交BC 于点G ,连接DG ,过点E 作EH DE ⊥交DG 的延长线于点H ,连接BH . (1)求证:GF GC =; (2)用等式表示线段BH 与A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4.猜想与证明:如图①摆放矩形纸片ABCD 与矩形纸片ECGF ,使B ,C ,G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E 在边CD 上.连结AF ,若M 为AF 的中点,连结DM ,ME ,试猜想DM 与M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拓展与延伸: (1)若将“猜想与证明”中的纸片换成正方形纸片ABCD 与正方形纸片ECGF ,其他条件不变,则DM 和ME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摆放正方形纸片ABCD 与正方形纸片ECGF ,使点F 在边CD 上,点M 仍为AF 的中点,试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提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① ② 5.直线1234,,,,l l l l 是同一平面内的一组平行线. (1)如图1.正方形ABCD 的4个顶点都在这些平行线上,若四条直线中相邻两条之间的距离都是1,其中点A ,点C 分别在直线1l 和4l 上,求正方形的面积; (2)如图2,正方形ABCD 的4个顶点分别在四条平行线上,若四条直线中相邻两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23h h h ,,. ①求证:13h h =; ②设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S ,求证2 22211 2 2 S h h h h =++. 6.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BC 边所在直线上一动点(不与点B 、C 重合),过点B 作BF ⊥DE ,交射线DE 于点F ,连接CF .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3*10=30) 1.在下列条件中,能够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B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 C .一组对边平行,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 D .一组对边相等,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 2.在?ABCD 中,若∠BAD 与∠CDA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 ,则△AED 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3.下列不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 A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B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C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D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4.只用下面的一种正多边形,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 )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5.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F 经过点O ,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已知?ABCD 的面积是20 cm 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12 cm 2 B .10 cm 2 C .8 cm 2 D .5 cm 2 6. 如图,在?ABCD 中,AB =12,AD =8,∠ABC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F ,CG ⊥BF ,垂足为点G ,若BF =4,则线段CG 的长为( ) A.15 2 B .4 3 C .215 D.55

7.顺次连接平面上A,B,C,D四点得到一个四边形,从①AB∥CD;②BC=AD;③∠A=∠C; ④∠B=∠D四个条件中任取其中两个,可以得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这一结论的情况共有() A.5种B.4种C.3种D.1种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BC,GH∥AB,EF,GH的交点P在BD上,则图中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有() A.3对B.2对C.1对D.0对 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P,Q分别为AB,AD,BC,CD的中点.若∠ABC=90°,∠AEF=60°,则∠CPQ的度数为() A.15° B.30° C.45° D.60° 10.如图,在?ABCD中,∠ABC=60°,BC=2AB=8,点C关于AD的对称点为E,连接BE交AD 于点F,点G为CD的中点,连接EG,BG.则△BEG的面积为() A.16 3 B.14 3 C.8 3 D.73 二.填空题(共8小题,3*8=24) 1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900°,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_边形. 12. 如图,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若l1∥l2,则∠1-∠2=______.

平行四边形的专题应用

专题平行四边形中的简单证明 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沿AC对折,使点B落在B’处,AB’和CD相交于点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将ABC O,求证:OD=OB’。 ∠=∠ 2.如图,在 ABCD中,点E、F是AC上两点,且AE=CF,求证:EBF FDE 3.如图,在 ABCD的纸片沿EF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点D落在点G处。 (1)求证:AE=AF; ??? (2)求证:ABE AGF 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4.如图,在 ABCD中,E,F分别为AD,BC上两点,且BF=DE,连AF、CE、BE、DF、AF与BE相交于M点,DF与CE相交于N点,求证:四边形FMEN为平行四边形。

5.如图,AF 与BE 互相平分,EC 与DF 互相平分,求证: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6.如图所示,已知E 为 ABCD 中DC 边延长线上一点,且CE=DC ,连AE 分别交BC ,BD 于F ,G ,连AC 交BD 于O 点,连OF 。 (1)求证:AF=EF ; (2)DE=4OF 专题 平行四边形中的面积问题 【方法归纳】:充分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解决与面积有关的问题 一、方程的思想 1. 如图,在 ABCD 中,AE BC ⊥于E ,AF CD ⊥于F ,已知AE=4,AF=6, ABCD 的周长为40,求 ABCD 的面积。 2. 如图,E 是 ABCD 内任一点,若6ABCD S = ,则ABE CDE S S ??+=______

二、分类讨论的思想 3.在面积为15的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过点A 作AE 垂直于直线BC 于点E ,作AF 垂直于CD 于点F ,若AB=5,BC=6,则CE+CF 的值为( ) A .11+ B .11- C .11+11 D .11或1 三、数形结合的思想 4.基本图形:如图,在 ABCD 中,AC ,BD 交于点O ,过点O 任作直线分别交AD ,BC 于E ,F 。 基本结论:(1)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____________ (2)图中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___ (3)与四边形ABEF 周长相等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 (4)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即ABFE S =四_____ 应用: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为平行四边形,A (5,0),C (1,4), 过点P (0,-2)的直线分别交于OA ,BC 于M 、N ,且将 OABC 的面积分成 相等的两部分,求点M 、N 的坐标。

15平行四边形解析版

15平行四边形解析版 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其外角和的2倍多180°,则该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是()A.12 B.13 C.14 D.15 1解:根据题意,得(n﹣2)?180=360°×2+180°,解得:n=7.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7, 七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14 2 )3 7( 7 = - ? 故答案:C. 2如图,将口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A落在点E处,交BC于点F.若ABD=48 CFD=40°,则E为()A.102° B.112° C.122° D.92° 2解:设∠A=∠E=x,∠ABD=∠DBE=48°,∠BFE=∠DFC=40°,∠FBD=180°-x-48°=132°-x,则∠EBF=x-84°,又∠E+∠BFE+∠EBF=180°,得x=112°.3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CE,若△CED的周长为6,则?ABCD的周长为() A.6 B.12 C.18 D.24 3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C=AB,AD=BC,∵AC的垂直平分线交AD于点E,∴AE=CE,∴△CDE的周长=DE+CE+DC=DE+AE+DC=AD+DC=6,∴?ABCD的周长=2×6=12;故答案:B.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AB的中点,EC 交BD 于点F ,则△BEF与△DCB的面积比为() A. 1 3 B. 1 4 C. 1 5 D. 1 6 ∠ ∠∠ A E B D C F

4解:∵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B ∥CD ,AB=CD ,∵E 是AB 的中点,∴BE=12AB=1 2CD ; ∵BE ∥CD ,∴△BEF ∽△DCF , EF CF =BE CD =12∴S △BEF S △CDF =(BE CD )2= 14,S △BEF S △CBF =EF CF =12,∴S △BEF S △CBD = 1 6 故答案:D . 5如图,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E ⊥BC ,垂足为E ,,AC=2,BD=4,则AE 的长为( ) A . B . C . D . C 5解:∵AC=2,BD=4,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O= AC=1,BO=BD=2,∵ AB=,∴ ,∴∠BAC=90°,∵在 Rt △BAC 中, ,= ×AB ×AC=×BC ×AE , ∴,∴,故答案:D . 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是BC 边的中点,连接DE 并延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 ,AB =BF ,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你认为下面四个条件中可选择的是() A .AD =BC B .CD =BF C .∠A =∠C D .∠F =∠CDF ABCD AB 232 3 7217 21 2212 1 32 22BO AO AB =+72)3(2222=+=+=AC AB BC ABC S ?212 12=7 212=AE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8章 平行四边形 章节知识点和常考易错点归纳

平行四边形章节知识梳理 一.知识点: 1、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义中的“两组对边平行”是它的特征,抓住了这一特征,记忆理解也就不困难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揭示了图形的最本质的属性,它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条性质,又是一个判定方法.同学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定义. 2、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定都是从边、角、对角对称性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简述的. (1)角: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对角相等; (2)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3)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4)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5)面积:①=底×高=ah;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将四边形分成4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3.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①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方法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方法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方法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⑤方法4:一组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有关概念 (1)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它是研究矩形的基础,它既可以看作是矩形的性质,也可以看作是矩形的判定方法,对于这个定义,要注意把握:1.平行四边形;2.一个角是直角,两者缺一不可. (2)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它是研究菱形的基础,它既可以看作是菱形的性质,也可以看作是菱形的判定方法,对于这个定义,要注意把握:1.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两者缺一不可. (3)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它是最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既是平行四边形,还是菱形,也是矩形,它兼有这三者的特征,是一种非常完美的图形. (4)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对于这个定义,要注意把握:1.一组对边平行;2.一组对边不平行,同时要注意和平行四边形定义的区别,还要注意腰、底、高等概念以及梯形的分类等问题. 5.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有关性质 (1)矩形:1.边:对边平行且相等;2.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3.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4.对称性: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2)菱形:1.边:四条边都相等;2.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3.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每组对角;4.对称性:既是轴对称图形

平行四边形对点坐标关系

平行四边形对点坐标关系(线段平移规律) 平行四边形的综合性习题较多,平行四边形的相对两点坐标关系是解决平行四边形存在问题的一种万能方法,这种方法避免了画图不全面而容易丢解的弊端,是一种好的方法! 教学过程如下: 题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M (2,3),N (-3,4),P (-2,-1),请求出点Q 的坐标,使得以M 、N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由于此题的四边形的顶点顺序没有明确给出,所以此题就会出现多种情况,学生遇到的难点会有两个,一个是考虑问题不周,造成丢解;一个是问题考虑全面,但是求解困难,为此,借助几何画板帮助学生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几何画板演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 ,A (2,1)B (3,4),将线段AB 进行平移,即左移4个单位长度,上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CD 。(A 、B 、C 、D 四个点的坐标在画板中要标注好,便于发现坐标之间的关系) 如此平移之后,利用平移的性质可知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通过坐标平移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四个顶点的坐标关系。 由于只进行了一次平移,学生很难发现,所以利用几何画板再进行不断地演示,直至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相对两点的横、纵坐标之和均相等这一规律。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几何画板的演示起到了帮助加速学生发现规律的作用。 在发现及归纳规律之后,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进行验证,即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进行证明! 在学生通过几何画板的“形”的直观,发现猜想,到利用数学知识验证所得的猜想正确后,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三个定点构成平行四边形问题可以通过分类讨论的思想,利用对点坐标的关系快速求解,就省去了画图的步骤,从而全面快速解决问题! 情况一:NP 为相对的两个顶点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图1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 1.如果边长分别为4cm 和5cm 的矩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cm . 2.(08贵阳市)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2. 3.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 (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 是菱形. 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BO 的周长为17,AB =6,那么对角线AC +BD = 5.以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为边做等边△BCE ,则∠AED 的度数为 . 6.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6,∠A =60°,如果点P 是菱形内一点,且PB =PD =2那么AP 的长为 .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的坐标分别是A(-2,5), B(-3,-1),C(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 ,使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 的坐标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8.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110°,延长AD 至F ,延长CD 至E ,连结EF ,则∠E +∠F =( ) A .110° B .30° C .50° D .70° 图2 图3 图4 9.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相等 B .四边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四角相等 10.如图3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点E 是BC 的中点.若OE=3 cm ,则AB 的长为 ( ) A .3 cm B .6 cm C .9 cm D .12 cm 11.已知:如图4,在矩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为边 AB 、BC 、CD 、DA 的中点.若AB =2,AD =4,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 .8 B .6 C .4 D .3 12.将两块能完全重合的两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不包括菱形、矩形、正方形)②矩形③正方形④等边三角形⑤等腰直角三角形 ( ) E A F D C B H G

初三数学-平行四边形经典例题讲解(3套)

初三数学 经典例题(附带详细答案) 1.如图,E F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两点,BE DF ∥, 求证:AF CE =. 【答案】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BC =, ACB CAD ∴∠=∠. 又BE DF ∥, BEC DFA ∴∠=∠, BEC DFA ∴△≌△, ∴CE AF = 2.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B=∠D ,, 求四边形ABCD 的周长. 【答案】 解法一: ∵ ∴ 又∵ ∴ ∴∥即得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的周长 解法二: 3 ,6==AB BC AB CD ∥?=∠+∠180C B B D ∠=∠?=∠+∠180D C AD BC ABCD 36AB CD BC AD ====,ABCD 183262=?+?=A D C B D C A B E F

连接 ∵ ∴ 又∵ ∴≌ ∴ ∴四边形的周长 解法三: 连接 ∵ ∴ 又∵ ∴ ∴∥即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的周长 3.(在四边形ABCD 中,∠D =60°,∠B 比∠A 大20°,∠C 是∠A 的2倍, 求∠A ,∠B ,∠C 的大小. 【关键词】多边形的内角和 【答案】设x A =∠(度),则20+=∠x B ,x C 2=∠. 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得,360602)20(=++++x x x . 解得,70=x . AC AB CD ∥DCA BAC ∠=∠B D AC CA ∠=∠=,ABC △CDA △36AB CD BC AD ====,ABCD 183262=?+?=BD AB CD ∥CDB ABD ∠=∠ABC CDA ∠=∠ADB CBD ∠=∠AD BC ABCD 36AB CD BC AD ====,ABCD 183262=?+?=A D C B A D C 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