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省情、毛概中特

省情、毛概中特

省情、毛概中特
省情、毛概中特

一、省情试题

1、“陕”这个地名,是在()出现的。

A.西汉时期

B.秦时期

C.西周初年

D.隋唐时期

2、中国大地原点在()。

A.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

B.陕西省渭南市杨乡

C.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

D.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3、陕西饮食以品种繁多、地方风味各异、古色古香古韵而著称。下列关于陕西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臊子面在唐代又称长命面,是皇亲国戚庆祝寿辰的寿面

B.陕西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

C.锅盔是最晚出现的饮食品种,但也有着四百余年的历史

D.凉皮、肉夹慎是受人欢迎的陕西菜之一

4、下列关于陕西省境内主要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泾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经宝鸡进人关中平原

B.陕西省境内的河流以秦岭为界,分属黄河、淮河两大水系

C.汉江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是中国中部区域水质最好的江河

D.丹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水源

5、根据2013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陕西省面积、产量、质量全国第一的水果是()

A.狒猴桃

B.苹果

C.梨

D.桃

6、陕西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全面建设西部强省,主要标志是三强一富一美,它们是( )

A.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和生态美

B.经济强、政治强、文化强、百姓富和生态美

C.经济强、消费强、文化强、百姓富和生态美

D.经济强、教育强、文化强、百姓富和生态美

7、陕西横跨()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大。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8、关于陕西省的气候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陕北为湿润区

B.陕南属于中温带气候

C.全省冬季总特点为气温低、雨雪多

D.全省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

9、关于陕西异彩纷呈的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安画派”以建筑为主要题材

B.凤翔彩绘泥塑以工艺繁复、色彩丰富著称

C.安塞腰鼓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安塞县曾被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D.陕北民歌以榆林小曲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10、下列各项中,作家和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A.路遥——《白鹿原》

B.杜鹏程——《保卫延安》

C.陈忠实——《秦腔》

D.贾平凹——《平凡的世界》

11、下列关于陕西历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先后有秦、东汉、北魏、隋唐等十几个政权在陕西建都

在隋代,陕西成为中国与俄国、北欧、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胜地

两千多年前,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开通,使陕西成为当时对外开放的发源地

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80万年前,河姆渡人就生活在这里

12、根据陕西省第六次普查的数据,陕西省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是()。

A.西安市

B.咸阳市

C.榆林市

D.渭南市

13、下列关于“陕西精神”的表述,正确的是()。

A.爱国守法、勤劳进取、宽厚尚德、包容重礼、质朴务实

B.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

C.爱国守法、勤劳质朴、宽厚尚德、包容重礼、务实进取

D.爱国守信、勤劳进取、宽厚包容、尚德重礼、质朴务实

14、陕西计划从2008年至2015年,用8年时间投资2600亿元建设4500公里铁路,实施18个重点工程,

即2581网,它的含义是()。

A.两纵五横八辐射一城际

B.五纵两横八辐射一城际

C.五纵八横两辐射一城际

D.五纵八横两辐射一城际

15、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国家级景色名胜区5处,各类等级(A级)旅游景区18处,

其中5A级景区3处。它们是()。

A.黄帝陵华清池陕西碑林博物馆

B.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碑林博物馆乾陵博物馆

C.黄帝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

D.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碑林博物馆乾陵博物馆

16、弘扬和践行陕西精神需要树立“三个意识”,分别是()。

A.主线意识、参与意识、践行意识

B.主线意识、宣传意识、践行意识

C.主线意识、研究意识、践行意识

D.主线意识、大局意识、践行意识

17、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提出这个变化是在党

的()代表大会。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18、陕西旅游精品工程是()。

A. 134

B. 168

C. 121

D. 251

19、陕西山地总面积74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A. 46%

B. 56%

C. 36%

D. 26%

20、我省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价值42万亿元,居全国之首,约占全国的()

A.三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五分之一

D.六分之一

21、陕境秦岭是秦岭山系的骨干,山坡北陡南缓,山势巍峨壮丽。主峰是()。

A.太白山

B.华山

C.终南山

D.巴山

22、陕西回族在()时候形成。正式形成宋元

A.唐朝

B.宋朝

C.汉朝

D.以上都不是

23、到()年,全省所有县区普九验收达标,人口覆盖率100%。

A. 2012年年底

B. 2010年年底

C. 2008年年底

D. 2006年年底

24、陕西省下辖()个地级市,24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80个县。

A. 3

B.11

C.12

D. 10

25、下列属于秦岭,并在陕西境内闻名全国的峰岭的是()。

A.华山

B.太白山

C.终南山

D.骊山

26、下列属于陕西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市()。

A.华山风景名胜区

B.临潼骊山风景名胜区

C.黄帝陵风景名胜区

D.合阳洽川风景名胜区

27、唐代的行政设置,在陕西境内设了三个府是()。

A.京兆府

B.风翔府

C.河池府

D.兴元府

29、陕西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中心。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

时长达()年。

A. 1080

B. 1180

C. 960

D. 890

30、大约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制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采集果实和狩

猎鸟兽。1%3年发现的(),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

A.华夏始祖炎帝

B.西安半坡村遗址

C.蓝田猿人

D.华夏始祖

31、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以古长安为起点的。从()时期时,就以长安为中心,同南亚、西亚、欧

洲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A?秦B?唐C?隋 D.两汉

32、近代的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35年10月19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从此,中共中央在陕

北战斗、生活了()个春秋。(1948年11月左右,转到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后进京)

A. 12

B. 15

C. 13

D. 14

33、自()代设行省起,陕西的省治一直设在现今的西安市。

A.元B?唐 C.汉D.秦

34、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除西安、汉中、延安、韩城、榆林、咸阳外,还有()。

A.宝鸡

B.安康

C.杨凌

D.以上答案都不是

35、2006年5月,紫阳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南民歌是陕西秦岭以

南秦巴山区的一大传统民俗,以()为代表。

A.陕北民歌

B.汉中民歌和安康民歌

C.关中

D.以上答案都不是

36、弘扬践行“陕西精神”的总体要求是,牢固树立“三个意识”,努力做到()“五个好”。

A.舆论氛围好、社会心态好、人际关系好、典型示范好、践行效果好。

B.舆论氛围好、社会心态好、干群关系好、典型示范好、践行效果好。

C.舆论氛围好、社会心态好、党群关系好、典型示范好、践行效果好。

D.以上答案都不是

37、陕西“十二五”时期实施的58123工程是指()。

A.5个过2000亿元项目和8个过1000亿元项目

B.10个过500亿元项目

C.20个过200亿元项目

D.30个过100亿元项目

38、陕北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

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全市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多处,最重要的是()国家级保护文物。

A.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B?杨家岭旧址

C.王家坪旧址

D.枣园旧址及子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

39、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

A.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汉中平原

B.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丘陵沟壑区

C.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D.陕北黄土高原、南部是汉中平原、中部为丘陵沟壑区

40、陕西现有民用及军民合用机场共5个,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空中交通枢纽,可起

降各类飞机,陕西航空已形成了()的格局。

A. “一主四辅”

B. “一主三辅”

C. “一主二辅”

D. “一主一辅”

41、陕西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实现“三个上台阶”,即()。

A.社会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

B.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

C.政治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

D.文化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

42、陕西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实现“两个明显改善”,即()。

A.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程度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改善

B.社会和谐程度明显改善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改善

C.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改善

D.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改善和社会和谐程度明显改善

43、陕西省简称陕或()。

A.长安

B.关中

C.陕北

D.秦

44、(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号称“农科城”。

A.杨凌

B.宝鸡

C.渭南

D.西安

45、陕西省行政区划面积为()万平方千米。

A. 22. 58

B. 20. 56

C. 19. 56

D. 30. 28

46、目前发现的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

A.蓝田人

B.北京人

C.昆明人

D.元谋人

47、宋朝以来,没有做过我国国都的城市是()。

A.开封

B.南京

C.杭州

D.洛阳

48、我国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原是指()。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49、陕西与()个省接壤和毗连。

A. 5

B.6

C. 7

D. 8

50、陕西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陕西梦要做到“三个陕西”,它们是()。

A.富裕陕西、人文陕西、美丽陕西

B.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

C.富裕陕西、活力陕西、美丽陕西

D.富裕陕西、公平陕西、美丽陕西

51、古代把陕西称谓“三秦”的历史事实是()。

A.“秦”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辖区主要在这一带,

B.人们称陕西为“三秦”,一般是从陕西的地理特征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来理解的

C.“三秦”得名源于项羽分封诸侯,让秦的三个降将分治秦之故地:章邯为雍王,领有咸阳以西;

司马欣为塞王,领有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领有陕陌以西。“三秦” 即由此得名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2、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53、母系氏族社繁荣时期,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典型是()。

A.河姆渡氏族公社

B.半坡氏族公社

C.马坝人

D.大荔人

54、中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是完成于17世纪30年代的《天工开物》。它的作者是( )

A.徐霞客

B.沈括

C.郦道元

D.宋应星

55、被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是指()。

A.古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

B.古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希腊

C.两河流域、中国、印度、罗马

D.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56、我国陆地边界全长()。

A. 3. 2万公里

B. 2. 28万公里

C. 1. 8万公里

D. 4. 2万公里

57、陕西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实现“三个大幅提升”,即()。

A.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

B.旅游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人大幅提升

C.社会生产总值、财政收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

D.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人大幅提升

58、陕西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实现“一个大跨越”,即()。

A.从经济欠发达省份跨进发达省份行列

B.从经济落后省份跨进中等发达省份行列

C.从经济欠发达省份跨进中等发达省份行列

D.从经济中等发达省份跨进发达省份行列

60、陕西省矿产资源分布区域特色明显,()和陕北以优质煤、石油、天然气、水泥灰岩、黏土类及

盐类矿产为主。

A.关中

B.渭南

C.渭北

D.陕南

61、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地下地

上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被称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下列旅游景点中不属于陕西省的是()。

A.西岳华山

B.黄河壶口瀑布

C.仰韶文化

D.大汶口文化

62、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开天辟地”、“钻木取火”、“尝百草”分别指()。

A.燧人氏、女蜗、神农氏

B.盘古氏、神农氏、燧人氏

C.盘古氏、燧人氏、神农氏

D.女娲、燧人氏、神农氏

63、我国历史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武帝

64、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是分布地区很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A. 60%

B.80%

C. 40%

D. 45%

65、英国侵略者通过逼迫清政府签订()等,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还规

定“值百抽五”的关税税率。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66、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下列关于延安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中药材黄连、吴茱萸、当归等产量丰富,号称“巴山药乡”

B.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名城之一

C.延安“三黄一圣”旅游区指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延安革命圣地

D.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的三大教育基地

67、下列属于秦岭四宝的是()。

A.大熊猫

B.朱鹮

C.金丝猴

D.孔雀

68、陕西省矿产资源分布区域特色明显,()和陕北以优质煤、石油、天然气、水泥灰岩、黏土类及

盐类矿产为主。

A.关中

B.渭南

C.渭北

D.陕南

二、毛概与中特

1、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提高农民收入

B.城乡发展一体化

C.加大农业科技投人

D.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

A.坚持依法治国

B.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D.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做到()。

A.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4、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2013年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

A.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B. 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

C. 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

D. 着力构建粗放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5、案例

材料1: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好民主生活会,坚持开门搞活动。教育实践活动要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为重点。各级领导干部既是活动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活动参与者,要以普通党员身份把自己摆进去,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2:《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中指出,要准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认真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根源,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准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落实到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各环节,敢于直面和勇于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要准确把握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引导党员干部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升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敢于揭短亮丑,既深刻剖析和检查自己,又开展诚恳的相互批评,真正触及思想和灵魂,达到“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目的。要准确把握坚持领导带头,每个领导千部都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把自己摆进去,高

标准、严要求,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要准确把握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从活动一开始就要重视研究出台加强作风建设的具体制度和规定,强化制度执行力,用严明的制度、严格的执行、严密的监督,形成加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请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听群众的话。

C.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

D.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

(2)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

A.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机会主义和奢靡之风

B.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C.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拜金主义和奢靡之风

D.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部门主义和奢靡之风

(3)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总要求是()。

A.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擦眼睛

B.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B.照镜子、洗洗澡、治治病、擦眼睛 D.擦眼睛、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4)群众路线教育开展活动的形式是()。

A.要以整风精神形式进行,真正触及思想和灵魂,达到“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目的

B.教育实践活动要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为重点

C.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好民主生活会,坚持开门搞活动

D.用严明的制度、严格的执行、严密的监督,形成加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6、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2020年,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

2010年翻一番的同时,还要实现翻一番的是()。

A.城乡居民人均收

B.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C.国民收人

D.财政收人

7、2013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3年我国必须继续实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

前瞻性、灵活性与针对性。

A.积极的财政政策

B.紧缩的财政政策

C.稳健的货币政策

D.紧缩的货币政策

8、根据2013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下列关于2013年陕西省的主要预期目标的说法确有()。

A.生产总值增长12. 5%左右

B.财政总收人增长15%

C.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D.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增长15%左右

2013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5%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左右,其中,城市增长14%以上,农村增长15%以上,物价涨幅控制在4%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2%、2%、3%和4%。

9、案例一

材料1:中国的手机、计算机、数控机床的产量目前占全世界第一,但技术是人家的,我们必须拿出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外国公司,作为技术专利使用许可费。世界上每四部电脑中,有一部来自于中国,但我们支付给英特尔公司,支付给微软公司专利费以后,每台只赚了 10个苹果的钱。

材料2:苹果系列是“全球代工”的经典产品。乔布斯的公司只负责设计、技术监控和市场销售,而所有的生产加工环节都以“委托生产”方式,外包给遍布世界各地的下游制造商。“我们动脑,他

们流汗;我们出思想,他们卖体力。”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以高新技术专利和创意能力见长的跨国公司,都把廉价的加工环节和生产基地像包被一样甩给“打工国家”。

据调查,从美国进口一部在中国组装的iPhone手机是178. 96美元(实际零售价格要在两倍以上),其中闪存(24美元)和屏幕(35美元)是在日本生产的;信息处理器和相关零部件(23美元)是韩国制造的;全球定位系统、微电脑、摄像机WIFI无线产品等 (30美元),是德国制造的;蓝牙、录音零件和3G技术产品(12美元)是美国制造的。除此之外,材料费用、各种软件许可证和专利费用,合起来近48美元。最启算下来,在中国组装环节的费用不过只有可怜的6.5美元!这意味着富士康一类的公司以及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从那部时尚而尖端的手机里,只能分享3. 6%的价值,按零售价计算不足2% !

乔布斯斯人已去,但他所创造的奇迹却给我们留下了反思,我们在缅怀其人的同时,更要学习他所具有的创新精神。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4题:

(1)创新型国家的内涵是()。

A.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

B.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人较高

C.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

D.投人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2)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有()。

A.这是基于对21世纪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势科学判断而做出的重要选择

B.这是在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之上做出的重要选择

C.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D.这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3)自主创新的含义是()。

A.是什么都自己干,完全由自己来创新

B.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C.关键技术要通过引进得到

D.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靠高投人来获得高产出

(4)“中国制造”应该从“乔布斯式”企业家身上得到()启示。

A.“中国制造”不能只做跟从者

B.“中国设计”应提升中国制造的智力成本

C.呼唤中国的“乔布斯式”企业家

D.要善于模仿,减少较多的前期研发

10、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来到30多年前工作过的河北正定县,看望塔元庄村干部群众,就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直接听取最基层的意见。

“接接地气充充电"

在塔元庄村听取基层意见时,当地干部和村民踊跃发言。习近平说,这里我很熟悉,当年下乡就骑自行车来。今天就是来听大家的,看看乡亲们,接接地气,充充电。习近平说,作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个人不论活到多大岁数,最宝贵的是历经沧桑仍怀有赤子之心。同样,我们党成立90多年了,执政60多年了,最宝贵的是要永葆青春、永葆生机活力。这就要不断改进作风,不断改革创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两个务必”意义深远

当天下午,习近平来到平山县西柏坡参观。他对当地干部群众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习近平在西柏坡说,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

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两个务必回放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于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著名论断。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91年9月21曰,江泽民专程来到西柏坡,要求全党“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02年12月7日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回顾我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特别是关于“两个务必”的教导,结合新形势给全党进行了一次党性党风教育。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题目题:

(1)毛泽东同志强调的“两个务必”是()。

A.务必使同志们继续解放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实事求是

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从实际出发,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理论联系实际

C.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密切联系群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D.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习近平说,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方位上,都提出坚持“两个务必”这个共同课题,说明“两个务必”(),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时代价值。

A.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

B.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

C.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D.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优思

(3)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党之所以要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因为( )

A.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C.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D.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4)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

A.脱离群众

B.阶级斗争

C.形式主义

D.经济落后

11、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党的四大

B.党的七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1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

B.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

C.经济一体化为时代主题

D.可持续发展为时代主题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世界格局有了深刻变化

B.改革开放进人攻坚阶段

C.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D.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

1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5、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16、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7、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封建主义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

A.基本制度

B.基本政治制度

C.政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19、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责灰姑娘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20、案例

科学发展观的中心是发展,既源于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又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超越。科学发展观突出了机遇说,强调指出21世纪的头20年是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国就能建设起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处理好发展中的相关矛盾。因此,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发展说,它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又好又快发展,它推进了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关键在于它强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邓小平曾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可持续发展论。但发展过程中的粗放性、浪费性、污染性,使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日益暴露出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将发展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量的扩展发展到质与量的统一,克服了以往某些方面存在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财富、轻精神财富,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偏差。明确提出发展的协调性,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它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

科学发展观的精髄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

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有()。

A.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C.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的科学理论

D.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3)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发展为了人民

B.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B.又好又快发展 D.发展是重物质的发展

(4)科学发展观是()提出来的。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B.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D.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21、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阵线不同

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政权问题

2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人了()。

A.社会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4、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5、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6、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的新概

念是()

A.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B.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27、在下列收人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人有(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收入

D. 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28、案例

材料1: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是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和中外记者见面之后,新班子的又一次集体亮相。再次亮相,重温历史。回首百年,感慨良多。参观过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

材料2: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材料3:习近平阐述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杨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

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归#?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材料4: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强国才能富民,强国也是为了富民。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进一步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一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

C.中国梦的内涵具有多个层次

D.梦想有空想和幻想的成分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要求是()。

A.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C.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D.以上都不是。

(3)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间的关系是()。

A.强国是富民的基础

B.强国是为了富民

C.强国是为了民族复兴

D.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4)实现中国梦要有自信心,它是指()。

A.理论自信、法律自信、制度自信

B.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C.理论自信、个人自信、制度自信

D.理论自信、道德自信、制度自信

29、2013年4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

验工作。会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通过深化改革同步推进“新四化”建设,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富裕农民、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新四化”是指()。

A.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集体化、农业现代化

B.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C.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D.新型工业化、机械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3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以人为本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以人为本

B.共同富裕

C.民主法治

D.公平正义

33、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准则是()。

A.和平与发展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实现祖国统一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35、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

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C.新的资产阶级

D.不劳而获的寄生者

36、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是()。

A.解放全人类

B.实现共产主义

C.全心全意为人民你服务

D.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3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共识是在()。

A.延安整风

B.中共成立

C.遵义会议

D.大革命失败以后

38、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

(1)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是在()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新民主主义论》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39、社会主义进行改革的正确经验是()。

A.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B.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

C.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不人云亦云

40、案例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摘自十八大报告)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党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2)生态文明的内涵( )。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B.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

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C.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D.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有()。

A.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B.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C.它与物质文明可以相互促进

D.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4)建设生态文明要做到()。

A.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B.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C.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D.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对立关系,要优先发展经济

4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4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改善民生

C.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D.加强党的建设

43、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C.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D.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44、江泽民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

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就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

A.目的

B.功能

C.条件

D.性质

4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4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4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46、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非对抗性的

B.人民内部矛盾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D.改革社会主义的命,是第二次革命

47、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是()。

A.知识分子

B.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

D.民主党派

48、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

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段话充分说明了()。

A.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

C.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具有先进性

4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 —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5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

导地位的是()。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

C.文化创新

D.理论创新

51、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提出的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

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52、除了管理民主之外,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还有()。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村容整洁

D.乡风文明

53、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55、案例

材料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实行残酷统治,人民无任何民主和合法权利可以利用;中国的农民占总人口的80%以上,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反动力量异常强大并占据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材料2: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 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 1000美元、农业在GDP中的份额下降到20%以下、农业劳动力的份额下降到40%以下时,经济发展即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200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900美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下降到14.5%,农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的比重已降到50%以下。这表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开始打破,步入工业、农业平等发展的新阶段。

材料3 :确定中国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即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在不改变农村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去谋求农村有限的发展与进步。这种思路的根本缺陷是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方面的有机关联,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在战略选择上必须走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材料4: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邓小平早在1975年8月就指出“农业要现代化,才能适应工业的现代化。工业越发达,越要把农业放到第一位。这就要求工业支援农业”。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十七大又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走一条()样的道路。

A.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必须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C.必须走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

D.必须实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革命道路,起初由资产阶级领导、最后由无产阶级领导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独立的社会形态

D.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3)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其原因在于()。

A.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

重大问题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

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在农村

C.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D.发展好农村经济,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

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4)结合以上材料及我国国情,我国的“三农”问题是()。

A.我国农民人口众多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绝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B.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

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们的收人分配差距有所扩大

C.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D.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人水平

5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

A.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它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

C.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5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主要方

式有()。

A.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

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

C.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D.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58、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问题上有着深刻认识,党认为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

保证是()。

A. 动员全民开展武装斗争

B. 建立最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

C.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D.扩大革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59、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能够跳出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

期律的新路子是指()。

A.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B.发扬民主,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C.加强法制建设

D.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

60、现阶段我国个人收人分配坚持的原则是()。

A.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B.保护合法收入、打击非法收人

C.国家拿大头、集体拿中头、个人拿小头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6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的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共产主义、如何实现共产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62、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如何评价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一直成为各种争论的焦点。邓小平在

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内容有()。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D.是否有利于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3、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基本利益的高

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它提出要通过()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A.突出了社会管理创新和改善民生两个重点

B.社会管理首次与改善民生并重

C.“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D.党的十八大报告内容只关注民生

64、不论其社会制度和发展程度如何,各国都把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以便增强自己的综合国

力,在未来世界的格局中占据主要地位,这深刻说明()。

A.发展经济和科技是世界各国的唯一战略目标

B.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C.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与科技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就

D.世界各国都在力争使自己成为经济大国

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

D.能合理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66、社会保障是()。

A.政府行为

B.企业行为

C.社会行为

D.个人行为

67、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

下列与这一观点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C.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6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经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的是()。

A.改革开放

B.党的建设

C.四项基本原则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9、邓小平理论成熟的标志是()。

A.南方谈话

B.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D.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0、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要()。

A.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

B.改造老企业,开拓新市场

C.精简企业生产中的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

D.推行联产承包制,完善生产责任制

71、2012年10月8日,国务院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该规划明确指出了卫生事业发展的

若干基本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些基本原则的是()。

A.坚持统筹兼顾

B.坚持持续发展

C.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

D.坚持强化能力建设

72、“十二五”规划规定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建设明

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A.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B.结构调整得重大进展

C.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

D.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补充:

1、.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D )。

A.否定或取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实现现代化军事强国的战略目标

C.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D.推进多党派轮流执政

2.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A )。

A.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B.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者的联盟

C.工人阶级同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D )。

A.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B.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C.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D.我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经历的阶段

4..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C )。

A.坚持一个国家,两个政府

B.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D.坚持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共存

5..党的十三大所提出和系统论证的理论是( A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

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D )。

A.提高人民基本文化素质

B.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C.大力发展繁荣文化产业

D.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

7.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 D )。

A.党委和人民政府

B.人民政府和人民政协

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法院

D.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8.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毛泽东的( C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新阶段》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9. 919年(C )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

A.陈独秀B.毛泽东C.李大钊D.周恩来

10.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D )。

A.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的形成

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形成

C.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D.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

11.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会议是(B )。

A.中共六届二中全会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2.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 D )。

A 刘少奇

B 朱德

C 邓小平

D 王稼祥

3.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B )。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一·二九运动D.新文化运动14.“五四”以后中国革命的性质之所以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 A )。

A.它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而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

B 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C 无产阶级领导革命,革命前途是实现社会主义

D 它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15.五四运动以前的历次革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 )。

A 没有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作指导

B 没有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C 没有分清谁是真正的敌人,谁是真正的朋友

D 没有实行革命的统一战线

16.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是( B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有

17.毛泽东最早批评“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岗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资本主义》

18.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统一战线B.统一战线、土地革命、党的建设C.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根据地建设D.党的建设、统一战争、武装斗争在抗日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的策略,下列不属于“中间势力”的是()。

A.地方实力派B.开明绅士C.民族资产阶级D.小资产阶级

18.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关于执政党建设的会议是()。

A.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八大

D.十六届四中全会

19.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该文中被毛泽东豪迈地称之为“伟大的工程”的是()。

A.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

主义政党

B.在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走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D.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发动一场广泛动员人民参与的全民战争

20.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全国大陆的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2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历史条件

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

1840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及其后的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迫使中国逐步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是近代中国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旧保持着。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未能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革命就是围绕着解决这样两大矛盾而展开的。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过程。

(二)理论基础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逐步地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掌握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李大钊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新纪元》四篇光辉的文献,揭开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第一页。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期“马克思主义专号”上发表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专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所阐明,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和伟大力量,他们到工人群众中去进行组织工作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也开始出版,《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中文译本也问世了。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扎根、发芽并结果,首先是由于其自身的科学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雄厚的阶级基础;再次,在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思潮涌现,使得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可以进行更多的比较和选择;最后,比较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中国的知识分子理智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良方。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给中国带来的最深刻的影响和变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根本特征的毛泽东思想的产生。“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毛泽东的论述,揭示了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伟大成果的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三)实践基础

《毛中特概论》复习资料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 第一节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过程:最早提出命题、最终形成共识的时间和标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在1919年提出,一个社会主义者必须要研究怎样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恽代英在1920年说过,我们的任务,在寻求一个适合国情,而又适合于共产主义的方针来。蔡和森在1926年也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世界各国共产党是一致的,但应当用到各国去,应当用到实际上去才行的。要在自己的争斗中把列宁主义形成自己的理论武器,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来定出适合客观情形的策略和组织才行。但那时,党正处在幼年时期,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较早认识并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代表。1930年毛泽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1931年-1934年,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促使全党深刻反思。在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提出和解决了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会议通过的决议,就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的产物。这说明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党中央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重要性了。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并初步阐述了这个命题的思想内涵。“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既是毛泽东作为党的核心领袖人物认识水平的反映,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1945年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成熟了。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

《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 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使之提升为创新的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让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现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2)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要求。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 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毛中特(毛概)期末主观题复习范围及答案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 1、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30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国内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党都反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2、始终坚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立足劳动力丰富、国内市场广阔而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短缺的比较优势格局,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宝贵机遇,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有力地带动了对外贸易、国内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4、始终坚持在开放中维护经济安全。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开放是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更有效地维护国家根本利益这一宗旨。 5、始终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与各国的共同发展,既是实现我国长远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改革开放中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经历了长期斗争的考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裕和人民幸福。 三、改革开放的道路;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在改革方面,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两个重点改革对象,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各方面的体制改革,逐步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新的机制体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最能体现出改革成果的即是我国有国家调控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样的改革,增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活力,使得经济发展更加具有生气,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我国不断地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努力构建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外开放方面,我国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不断吸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进和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对外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信息等,紧跟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 四、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道路与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改革开放,实质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的解放思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无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还是社会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也为我国今后的改革创造和积累了许多的条件和经验,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实行了市场经济,挽救了濒临崩溃的经济,使其重新具有生机和活力。 五、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六、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3、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4、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5、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举措,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养老就医等,件件关系群众生活,事事关乎人心向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是爱民、亲民、为民、利民的党。 七、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一是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 逐步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转型。 2、二是明确和强化政府在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凡是属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权力与责任, 一律还给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凡是属于政府的权力与责任, 则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来。 3、三是创新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 积极探索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责任的最佳实现形式 4、四是完善省县财政管理体制, 确保基层政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经济能力。 5、五是积极稳妥地开放地方资本市场, 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八、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但是这是就全国而言,有些地区和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根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九、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低,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客观上要求有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所必要的。 2. 一是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 3 二是增强市场竞争力。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 4三是外资企业的进入可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十、创新型国家的涵义;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十一、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十二、什么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十三、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要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持续的后劲和良好的条件。 2、要选择有利于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自愿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自愿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稳定较快地发展国民经济,有赖于处理好经济工作当中的各项关系,借助合 理、合适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凝心聚力,真抓实干。 2.调整经济结构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 3.尽快实现全国范围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漂移”。 4.还要发挥国家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引领作用 十五、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5.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 发展轨道。一是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二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四是加快发展服务业。五是打好节能减排攻 坚战和持久战。六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6.②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一是优化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促进区 域协调发展。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四是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积极应 对气候变化。十六、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是什么; 7.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2、展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路。3、以保证人 民当家作主为根本。4、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5、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十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应包括哪些内容?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等。 二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 二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又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它不仅是帮助我们认识 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而且更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完善人生旅 程的理论指南。 2、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 3、对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将产生十分 巨大的作用。 二十二、怎样才能使我国从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强国? 1、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高度 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觉自信是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二十三、公平正义的内涵是什么?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二十四、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一,把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进一步提高对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019自考毛中特简答题资料

自考毛概简答题资料 高频知识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1504、1004)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答案: 1948 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 三、党的建设: 1.(1810、1710、1604)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 答案: 关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四、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604)简述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政策和办法。 答案: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发挥农民积极分子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2.(1104、1001)简述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 答案: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根据我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和形式,引导农民逐步摆脱小农私有制,走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道路。到1956 年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五、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必须正确解决若干重大问题: 1. (1710)简述毛泽东关于经济建设重要指导方针的内容。答 案: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其中最主要的,是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另一重要方针,是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2.(1610)简述“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内容。 答案: 毛泽东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3.(1510)“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 案: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六、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610、1410、1304、1101、0904)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案: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得出的科学判断,是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1810、1710、1604、1107)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答案: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七、奋力实现中国梦: 答案:

南京大学李洪波毛中特毛概复习

毛中特课程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如何正确理解和科学对待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全面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客观要求 第二章: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经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必要性 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章 如何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第七章 如何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谈谈你对改革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的认识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是什么?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坚持哪些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经验?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中的新优势?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如何看待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现状?应采取何种政策措施来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 为什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第九章 中国政党制度的特征及其优越性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人权? 第十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三个层面24个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体现?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毛中特毛概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重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5、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6、生态文明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①1979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道路。 ②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

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③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提出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1987年邓小平再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利,就可以利用。 ④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⑤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河南农业大学毛概(毛中特)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试卷

河南农业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Ⅰ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 40分。 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1.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于20世纪前中期,当时的时代主题是()A.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革命 C.自由竞争 D.世界多极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A. 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 B.创造新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D.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 B.发展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邓小平理论所致力于解决的是() A.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党的建设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7.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B.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8.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领导权问题 B.革命对象问题 C.革命形式问题 D.革命动力问题9.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民族资产阶级 10.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毛中特概论论文

农村义务教育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勿庸讳言的是,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多地方的农村教育却呈不断滑坡势。在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辍学,以及学生毕业后就业难,甚至几乎没有就业能力。这些都因为目前农利教育主要存在诸多问题,同时也急需我们解决。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不但农村的整体人力资源状况将受到极大影响,而且还会产生更严重的其它社会问题。 正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国家教育的投入,坚持科教兴国,科教强国战略,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断改革教育。 一、农村教育改革回顾 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法规政策作简要的回顾,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整十年的时间,这个时期的教育政策,重心在“两基”目标和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推进。第二阶段是本世纪头五年,义务教育政策的重点是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第三阶段是在2005年之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政策法规内容上体现出“多予”、“少取”的方针,重点是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和扶持。不难发现,这段时间农村义务教育整体上的进步与发展仍然是不可抹灭的,取得了不少的骄人成绩,但将视角触及政策的具体措施条例,结合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仍可窥见具体政策设计的不足和缺失。【1】 二、农村教育问题 1.在体制问题上,一切统一,与实际脱离,没有个性,更没有发展性。现在的教育大多还是升学教育,考核评价认可的还是只看升学率。对于我们农村贫困县来说,升学教育是脱离实际的教育,对于一个县来说全县所有的教职工,和国家上亿的投入不可能只盯着几百个能升大学的学生。这样的教育没有效益(产出/投入)意识。而学生读书的目的都是“鲤鱼跳农门”,80%的落榜生,回到家里肩不能挑, 手不能提,文不能写,口不能说,连体力都没了,成了真正的“废物”。这样的状况并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2.在管理问题上,传统守旧,部门之见突出。现在的管理只重视行政管理和惯性管理,缺乏对社会大背景的理解和把握,缺乏长远规划,缺乏整体构架,怕担风险,追求平衡的有序。部分机关工作人员、校长、学校管理干部的素质也有待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科技素质、身体心事素质大多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管理的方法也有很多问题。 3.在教材问题上,现在使用的教材没有地方特色,与我们的经济发展基本无关。小学毕业生与初中毕业生在就业上基本没有差别,劳动意识、致富意识没有从娃娃抓起。 4.在学生的家庭因素上。近年来,广大农民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读书无用论”有所泛滥。 (2)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好,直接影响了农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 (3)二元对立的经济制度。 5.中小学生辍学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毛思(毛概、毛中特)上学期期末考试重点

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党的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①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②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③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既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正确思想,也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根”,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们坚持的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⑦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 6.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 7.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8.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内容: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国情(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总依据)。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理论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1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③实现

毛中特毛概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重点: 1、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2)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①改革开放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②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

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改革开放的评价: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4)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5)改革开放的经验(2014年新大纲增加考点) 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

毛中特概论习题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题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 A.八七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石出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D.十五大 5.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D.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执政为民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全面 C.协调 D.以人为本 10.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C.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B.必须以实用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

毛中特、毛概辨析题(全)

1.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T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革命自己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 2.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否定和超越。 F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它们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F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的全部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包括他青年学生时代的思想和晚年思想,而在这两个阶段,毛泽东个人思想中有些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思想观点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同时,毛泽东之外的党的其他许多卓越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的思想,是既有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 F “三个代表”的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不仅仅是三句简单的表述,它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有特定内涵的历史概念,其历史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时期。而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不系统,不完整。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虽然在党的八大前后有良好的开端,但最终没有真正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既然指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那么作为基础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就不包括在内。 6.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F 就毛泽东思想来讲,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020考研政治毛中特概论核心要点集锦

2020考研政治毛中特概论核心要点集锦 政治是考研必考的公共课,关于政治学科包含五门课程,最重要的就是要熟悉节点,做好规划。其中毛中特考研重点比较散乱,下面为大家整理了2020考研政治毛中特概论核心要点,帮助大家进行系统的记忆和分析,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理论成果的过程。 第一,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第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了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资产阶级手中。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1)由于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2)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们不愿意也不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3)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具有“四新”:新时代、新领导力量、新指导思想、新前途。 4.新民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