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语文试卷C卷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语文试卷C卷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语文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俞文同学要整理自己的课堂笔记,请根据《中国历史朝代歌》,帮助他按作品创作的先后顺序给下列作品排序:()

①《世说新语》②《论语》③《天净沙·秋思》④《次北固山下》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二、字词书写

2 . 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藤萝()迸溅出()酒niàng ()

盘虬卧龙()宗pú()每一suì花()

伫立()伶仃()遗hàn()

仙露琼浆()zhàn开()忍俊不禁()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以下小题。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丁立梅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恩赐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也是在那里,我初次接触到《诗经》,立马被那些好听的“歌谣”迷上。野外总是天高地阔的,我一会儿化身为那只在河之洲的斑鸠,一会儿又变身为采葛的女子,岁月绵远,天地皆好。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世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又渺小又丑陋。

⑤读书却使我的内心,慢慢的,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了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而去。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的,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我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我身边许久,我也没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

卷耳和蔓草。也没想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迷恋,也没想过自己日后会走上写作的路,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突然收到一份礼物,是一本《诗经译注》,岳麓书社出版的,单价七块六毛,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询似的看他,他却无甚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的,吐着芬芳。

⑾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都在。每当我的眼光抚过它时,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3 . 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

B.文章结尾的画线句子照应了开头和标题,收束全文。

C.本文极力描写阅览室管理员的表情严肃、说话语调冰冷,主要是还原生活的真实,让读者读起来更真切。D.文题中的“花”,不单纯指自然界的花,也指美好的事物、温暖的情感。

4 .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的管理员是一个怎样的人。

5 . 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

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又渺小又丑陋。

分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6 . 比较本文第⑦段画线句子和下面链接材料,说说它们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写作意图方面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鲁迅《故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国家强大才是硬道理”“这22年我见证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欣欣向荣,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香港越来越好!”“想对1997年的香港说一声:欢迎回家”……在香港回归22周年的网络主题之下,留有众多网友的跟帖。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帖内容,构建出网上网下同心圆,释放了互联网的最大正能量,让无数中国人的个体记忆与香港回归这一民族重大历史事件融为一体。

②香港回归22周年网络主题之下的阳光跟帖,凝聚了绝大多数人对于网络空间风清气正的普遍共识,也见证了网络言论在引领价值和实践指导之下的理性表达。别小看了三言两语的网络跟帖,它往往蕴藏着广大网友在文化和情感方面的归属。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也正是基于这番语境,阳光跟帖行动才能够成为互联网领域一个响当当的公益品牌。在众多力量的努力下,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帖评论理念,已在广大网民中生根发芽。

③阳光跟帖,用内心响应时代召唤。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当前,建设网络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既要谋全局,也要谋一域。网络跟帖看起来是“零敲碎打”,但和网络空间的清朗息息相关,其重要意义和技术革命、产业升级同样具有权重性。用内心响应时代召唤,更需秉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理念——从阳光跟帖开始,营造向上、向善的跟评生态,才能在网络强国建设中打造良好氛围、形成整体合力。

④阳光跟帖,用光明驱散网络灰霾。曾几何时,打开网站论坛、登入微博微信,一些跟帖言论充斥着暴戾低俗、蔓延着消极情绪,让人仿佛置身于负能量的集散地。互联网的发展成果应该更好造福于人民,面对各种网络灰霾,不能止步于扼腕叹息,更不能黯然远离。阳光跟帖是小小善举,却能聚集起更多的光亮。相信网络空间阳光普照之处,处处皆是温暖人心的风景。

⑤阳光跟帖,用行动彰显个人担当。网络空间的一言一行,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每一个人做起,从点点滴滴的跟帖开始,自觉增强网络文明素养,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和网络文明规范,用文明语言和理性态度来发表网络评论。“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正是为了凝聚共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阳光跟帖是绿色工程、正能量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当好阳光跟帖排头兵,争做阳光网络倡导者,怀揣这份初心,践行这份使命,自然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⑥阳光跟帖,每一个人的指尖都是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积极健康的网络氛围会让每个网民都受益,向上向善的网络空间还需每个网民的努力。从阳光跟帖开始,让我们在互联网时代中找到更好的自己。

7 . 根据选文内容,给本文拟一个能体现论点的恰当题目。

8 . 第①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9 . 下面的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到那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你若光明,网络便不黑暗!你带来清风,周围就不会停留灰霾;你迈步向前,才能跨越前方的障碍……”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虎说

宋濂

莆田壶山下,有路通海,贩鬻者由①之。至正②丁未春,民衣虎皮,煅利铁为爪牙,习其奋跃之态,绝类。乃出伏灌莽中,使侦者缘木③而视,有负囊至者,则啸以为信。虎跃出,扼其吭,杀之,或脔其肉为噬啮状。裂其囊,拨④其物之尤者,余封密如故,示人弗疑。人竞传壶山有虎,不食人,惟吮其血,且神之。

已而民偶出,其妇守岩穴。闻木上啸声急,意必有重货,皮而搏之。妇质脆柔,贩者得与抗。妇惧,逸去,微见其蹠⑤,人也。归谋诸邻,噪逐之。抵穴,获金帛无算。民竟逃去。

呜呼!世之人虎,岂独民也哉?

[注释]①由:经过。②至正:元惠宗年号。③缘木:爬树。④拨:挑选。⑤蹠(zhì):足跟,脚掌。

10 .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绝类(_______)(2)有负囊至者(_______)

11 .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人竞传壶山有虎,不食人,惟吮其血,且神之

(2)闻木上啸声急,意必有重货,皮而搏之

12 . “民竟逃去”说明了什么道理?

13 . “世之人虎,岂独民也哉”这句话能否删掉?说说理由。

五、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丙)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

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纯仁①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②。僚属请奏而须报③,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④。会秋大稔⑤,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

(节选自《宋史·范纯仁列传》)

(注)①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次子,官至参知政事。②赈贷:救济。③须报:等待批复。④按视:察看。

⑤稔(rěn):谷物成熟。

(丙)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显贵时,置负郭①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高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也。

(钱公辅《义田记》)

注释:①负郭:距城很近。

14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微斯人

(3)擅发常平粟赈贷

(4)已无所负

(5)岁有衣

15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渔人甚异之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其翼若垂天之云

C.秦中方饥/今齐地方千里

D.吾谁与归/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6 . 请用“/”为下列句子划分两处朗读停顿。

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

17 . 借助小贴士,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公实活我,忍累公邪?

(3)尝有志于是矣

18 . 填空。

(1)从表达方式而言,(甲)文侧重于__________,(乙)文侧重于__________。

(2)(乙)文中范纯仁的行为恰好体现了(甲)文中“古仁人”__________的情怀,(丙)文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这种情怀的。

六、句子默写

19 .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诗经·郑风》)

(3)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与小孩都很快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诗歌鉴赏

(一)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20 . 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诗人自己轻车简从,要到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表达了诗人这次出使边塞时愉悦、舒畅的心情。

C.《使至塞上》是王维的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其“诗中有画”的特点。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暗示边关战事频繁。

21 . 用自己的话,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八、名著阅读

22 . 在法布尔笔下,几乎所有的昆虫都有一个为其“量身打造”的称呼。请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种,写出它的别称,井简要说明别称的由来。

A.圣甲虫B.胡蜂C.大孔雀蝶D.蝉我选择:____________(填字母)有趣的别称:

别称:_______________ 暴躁的兵痞子禁食者歌唱家之首

别称的由来:____________ 黑暗中的苦工税务官殷勤的伙伴……

23 . 缤纷的文学长廊有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请阅读下面描写后回答问题。

A、“我既不向上帝祈祷,也没有要父亲为我祝福,甚至都不考虑当时的情况和将来的后果,就登上了一艘开往伦敦的船。时间是一六五一年九月一日。谁知道这是一个恶时辰啊!我相信,没有一个外出冒险的年轻人会像我这样一出门就倒霉,一倒霉就这么久久难以摆脱。”

B、在画上显得很年轻,似乎不到他的年纪,削瘦的,笔直的,高领使他的头颈僵直,一副睥睨一切和紧张的

目光。狮子般的脸上,牙床紧咬,刻画着愤怒与苦恼的皱痕,但表现得最明显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仑似的意志:“可惜我在战争里不像在音乐中那么内行!否则我将战败他!”。

①写出两段文字所描写的人物。

A选段所描写人物是。B选段所描写人物是。

②任选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谈谈对人物的阅读认识。

九、作文

2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同学们,七年级的生活快要结束了,回顾一年的初中生活,你们一定感慨很多——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编织了七年级生活交响曲,你是这支曲子中的一枚靓丽的音符,请你拾起一枚枚音符,叙写一篇文章与老师分享!

题目:的七年级(快乐、幸福、健康、难忘、悲伤……)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写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③适当的描写、议论、抒情为你的文章添色;④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5 . 作文:

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请你选择你身边的这样一处美景美所,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介绍吧!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文言文阅读

1、

五、对比阅读

1、

六、句子默写

1、

七、诗歌鉴赏

1、

八、名著阅读

1、

2、

九、作文

1、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