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问题论文

药物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问题论文

药物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问题论文
药物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问题论文

药物分析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若干问题研究【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350-01

【摘要】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药物分析与检验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它具有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和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本文对药物分析与检验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时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药物分析;应用

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对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差和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药物的分离测定尤为有利。高效液相色谱同其他的色谱一样,都是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的一种连续多次的分配过程,是借不同组分在两相间亲和力、吸附能力、离子交换或分子排阻作用等的差异进行分离。

一 hplc方法的建立

应用hplc对样品进行分离、分析,主要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类型及所用的色谱柱和流动相、检测器等。样品中待测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化学结构、溶解性等化学、物理性质决定着色谱分离类型的选择。如果样品是复杂的混合物,需要柱效高的色谱柱,也可考虑梯度洗脱。若只需测定混合物中一个或两个组分或测定反应原料与产物的情况时,可选用较简单的方法,只要待测组分能分开即可,不必将所有组分都分开。原料药常需要很纯,需将所有组分分开,即主药物、中间体、杂质和降解产物的峰都应分

毕业论文选题库

毕业论文选题库 1、食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2、防腐剂 3、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 4、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 5、保健食品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乙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6、灭鼠药及可疑物质的快速测定 7、亚硝酸盐的快速测定 8、盐酸克伦特罗的快速测定 9、磺胺二甲嘧啶的快速测定 10、植物性食品中三唑酮残留量的测定 11、化妆品中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的测定 12、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 13、绞股蓝总皂苷含量测定 14、生活饮用水中铜、镉的测定 15、HPLC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 16、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 17、油脂中没食子酸丙酯的测定 18、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19、溶解指数 20、植物性食品中除虫脲的测定 21、组胺的测定 22、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 23、全乳固体的测定 24、植物性食品中灭幼脲的测定 25、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26、水溶物 27、溶解度 28、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 29、人参、西洋参 30、比色法测定单宁的含量 31、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测定 32、杂质度 33、游离脂肪酸的测定 34、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的测定 35、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 3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37、油菜籽(饼)中硫葡萄糖苷总量的快速测定

38、大米和柑桔中喹硫磷残留量的测定 39、柑桔中水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 40、植物性食品中二嗪磷残留量的测定 41、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 42、植物性食品中稀土的测定 43、食品中氟的测定 44、食品中钙的测定 45、食品中锌的测定 46、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47、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 48、食用植物油中游离棉酚的测定 49、植物性食品中二氯苯醚菊酯残留量的测定 50、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51、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氨基酸态氮 52、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总酸 53、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铵盐 54、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游离矿酸 55、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挥发性盐基氮 56、保健食品中植物类功效成分鉴别试验方法陈皮 57、保健食品中植物类功效成分鉴别试验方法银杏叶 58、保健食品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59、保健食品中腺苷测定 60、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 61、化妆品中甲醇的测定 62、保健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 63、保健食品中核苷酸的测定 64、保健食品中茶氨酸的测定 65、保健食品中五氯硝基苯的测定 66、植物性食品中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 67、植物性食品中氰戊菊酯残留量的测定 68、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 69、食品中砷的测定 70、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71、食品中硝酸盐的测定 72、化妆品中铅的测定 73、化妆品中甲醛的测定 74、化妆品中性激素的测定 75、氧化型染发剂中的染料的测定

色谱论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摘要: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现代分析化学中最重要的分离方法之一。本论文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组成、特点及其分离原理,概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环境分析、食品分析、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食品分析环境分析药物分析 1.前言 当代分析仪器发展的方向是高速,高灵敏度,高精确度,自动化和省力。在色谱法领域中,二十世纪60年代后半期,气相色谱法理论的应用使柱色谱法得到了显著发展,而柱色谱中开发的技术和方法又被薄层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所采有,从而使色谱法的功能大大提高,应用领域日益扩大。为了把这些现代色谱法和过去的方法相区别,把它们称为高效色谱法[1]。高效色谱法的建立,使色谱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如今,色谱法在分析组成复杂的物质和多组分混合物时,是极为重要的分析方法。应用色谱法的目的是进行定量分析和单个分离出纯物质。实际上,可根据分析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谱法中的一种或相互联用之。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中,所有可溶于流动相的物质均可作为分析对象。由于液相色谱在高效、简便、快速方面倍受分析工作者推崇,使用较为广泛,而薄层色谱则因分析时间较长,定量精确度觉差而作为高效液相色普预实验方法[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析、分离技术。它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入气相色谱法的理论和技术,以高压输送流动相,采用高效固定相及高灵敏度检测器发展而成的现代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现代HPLC采用了小口径柱(约1~3mm)和极细小的高效色谱填料(粒径<5μm),用高压输液泵使溶剂以高流速(1~10cm/s)通过色谱柱,分离速度比经典柱色谱法快100~1000倍,分离效率已接近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因此,HPLC具有高压、高速、高效、高灵敏度四大特点。HPLC与GC比较,虽然需要解决延长使用寿命的问题,但专家们普遍认为在众多分析领域中HPLC比GC

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及其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及其应用 摘要:了解高效液相色谱[1]的发展历史,知道高效液相色谱的组成结构、操作 原理以及方法等等。掌握它的分类方法,通过比较得出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优点与缺点。明确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最终分析结果。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发展历史;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 1、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历史 1.1高效液相色谱的历史 高效液相色谱作为色谱分析法的一个分支,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末期,在经典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分析技术。1960年中后期,气相色谱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机械、光学、电子等技术上的进步,液相色谱开始活跃。到60年代末期把高压泵和化学键合固定相用于液相色谱就出现了高效液相色谱。 1.2高效液相色谱与其它色谱的比较[2] 1.2.1与经典液相色谱的比较 经典液相色谱法使用粗粒多孔固定相,装填在大口径、长玻璃柱管内,流动相仅靠重力流经色谱柱,溶质在固定相的传质、扩散速度缓慢,柱入口压力低,柱效低,分析时间冗长。 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了全多孔微粒固定相,装填在小口径、短不锈钢柱内,流动相通过高压输液泵进入高柱压的色谱柱,溶质在固定相的传质,扩散速度大大加快,从而在短的分析时间内获得高柱效和高分离能力。 1.2.2与气相色谱法的比较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有许多相似之处。气相色谱法具有选择性高、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但它仅适于分析蒸气压低、沸点低的样品,而不适用于分析高沸点有机物、高分子和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因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在全部有机化合物中仅有20%的样品适用于气相色谱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却恰可弥补气相色谱法的不足之处,可对80%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离和分析。 2、高效液相色谱 2.1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 2.1.1高效液相色谱的优点 1.分辨率高于其它色谱法,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2.速度快,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可完成; 3.重复性高、样品不被破坏、易回收; 4.高效相色谱柱可反复使用; 5.自动化操作,分析精确度高;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市售酸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毕业论文

摘要 摘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市售酸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对不同厂家生产的酸奶制品的食品安全做客观检测。 关键词:酸奶;三聚氰胺;食品安全;高效液相色谱。 Abstract Abstract: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is used to detect melamine levels in commercially available yogurt products to subjective test for provide , of yogurt products from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food safety purpose. Key word:Yogurt;Melamine; food safet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引言 酸奶是青海的特产,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是以新鲜全脂牛奶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乳制品。酸奶由纯牛奶发酵而成,除保留了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奶酸菌还可产生有益于人类生命和健康的肠道益生菌以及人体营养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酸奶是牛奶经过发酵制成的,口味酸甜细滑,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专家称它是“21世纪的食品”,是—种“功能独特的营养品”,能调节机体内微生物的平衡。有好多人喜欢吃酸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希望能够吃到健康的安全的食品2008年我国三鹿奶粉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所以食品安全极为重要,对此本文就青海几家乳业公司出产的酸奶进行了对比性的检测及数据处理[1]。 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2]相对分子质量126.12是三嗪类含氮再换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化工行业,其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为晶体,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微呈碱性,可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等形成三聚氰胺盐,氮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3]三聚氰胺具有与氨基酸类似的结构和元素组成,因此一些造假者在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此提高检测的蛋白质含量,这种食品若被人或动物摄入后肾小管中出现晶体,如长期食入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就会造成肾衰竭甚至死亡[4]。 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中间产物 ,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 /甲醛树脂 (MF)的原料[5]。三聚氰胺还可以作阻燃剂、减水剂、甲醛清洁剂等。该树脂硬度比脲醛树脂高 ,不易燃 ,耐水、耐热、耐老化、耐电弧、耐化学腐蚀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光泽度和机械强度 ,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6]。 三聚氰胺的测定有方法,例如:苦味酸法、升华法、HPLC-UV检测法、HPLC-MC检测法,其中HPLC-MC检测法是最简单快捷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以下特征[7]: 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为流动相(称为载液)[8],液体流经色谱柱,受到阻力较大,为了迅速地通过色谱柱,必须对载液施加高压。一般可达150~350× 105Pa。 2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色谱”一词是由俄国科学家斯威特提出的。色谱法是基于补充物质在相对运动物的两相之间分布时,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微小的差异而使混合物相互分离的一类分离或分析方法。发展与上世纪初,飞速发展于五十年代,有超过30位科学家家因为它而获得诺贝尔奖,其有自己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也有众多的应用领域。 色谱法常见的方法有: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柱色谱:柱色谱法是最原始的色谱方法,这种方法将固定相注入下端塞有棉花或滤纸的玻璃管中,将被样品饱和的固定相粉末摊铺在玻璃管顶端,以流动相洗脱。常见的洗脱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依靠溶剂本身的重力洗脱,一种是自下而上依靠毛细作用洗脱。收集分离后的纯净组分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柱尾直接接受流出的溶液,另一种方法是烘干固定相后用机械方法分开各个色带,以合适的溶剂浸泡固定相提取组分分子。柱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包括对有机合成产物、天然提取物以及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薄层色谱:薄层色谱法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色谱方法,这种色谱方法将固定相图布在金属或玻璃薄板上形成薄层,用毛细管、钢笔或者其他工具将样品点染于薄板一端,之后将点样端浸入流动相中,依靠毛细作用令流动相溶剂沿薄板上行展开样品。薄层色谱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被用于对样品的粗测、对有机合成反应进程的检测等用途。

气相色谱:GC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待分析样品在汽化室汽化后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也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不同,每种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但由于载气是流动的,这种平衡实际上很难建立起来。也正是由于载气的流动,使样品组分在运动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或吸附/解吸附,结果是在载气中浓度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而在固定相中分配浓度大的组分后流出。当组分流出色谱柱后,立即进入检测器。检测器能够将样品组分的与否转变为电信号,而电信号的大小与被测组分的量或浓度成正比。当将这些信号放大并记录下来时,就是气相色谱图了。气相色谱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量复杂组分物质的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流动相储液体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整体组成类似于气相色谱,但是针对其流动相为液体的特点作出很多调整。HPLC的输液泵要求输液量恒定平稳;进样系统要求进样便利切换严密;由于液体流动相粘度远远高于气体,为了减低柱压高效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与进展 摘要:主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鉴别、药物杂质检查、药物含量测定等方面具体应用以及展望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药物分析;联用技术 Abstract:Mainly introduced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drug discrimination, drug impurity test,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and concrete application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pharmaceutical analysis,hyphenated techniques 引言: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HPLC在国内和国外的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范围很广,发展速度也很快,尤其在我国,近十几年来HPLC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HPLC 在药物的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鉴别、有关物质的检查、有效成分及含量的测定[1];本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概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1 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1 在药物鉴别中的应用 在HPLC 法中,药物组分的保留时间与其结构和性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的药物由于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在色谱图上的出峰顺序不同,是定性的重要参数,

浅谈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与发展 Peishan Zou 摘要: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是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的分离分析方法。本文旨在从仪器原理、仪 器结构、应用范围、检测效率、检测准确度等方面简要介绍液相色谱分析法,及在不同领域的 应用情况和本领域分析方法中的重要性等角度进行阐述。着重对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现状进行 总结,并根据发展趋势而延伸,预测未来液相色谱仪的技术发展路线。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应用;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 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历史简况 色谱法最早是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在1906年研究用碳酸钙分离植物色素时发现的,色谱法(Chromatography)因之得名。 液相色谱法开始阶段是用大直径的玻璃管柱在室温和常压下用液位差输送流动相,称为经典液相色谱法,此方法柱效低、时间长(常有几个小时)。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各种色谱模式中应用最广的一个领域,在化合物的分析方面,世界上约有80% 的化合物,如括高分子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以及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都可以用不同模式的HPLC(如正相 HPLC、反相 HPLC、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色谱、体积排除色谱、亲合色谱等等)进行分离分析[1]。 站在当今世界科技前沿的液相色谱用户现在又有了新的需求。首先是改进生产力的需求,因为大量的样品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其次是在生化样品及天然产物样品的分析中,样品的复杂性对分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是在与质谱等检测技术联用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概念得以提出,将HPLC的极限作为自己的起点。 2.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原理与构造

浅析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_论文

浅析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班级10级生物技术学号110122801252 姓名冯越越 摘要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现在检测防腐剂的常用技术,通过此技术同时检测多种防腐剂,不仅省时而且省力。本实验的难点就是确定流动相的组成、配比、流速以及检测波长,以求同时检测出以上四种防腐剂。确定方案之后,本实验的重点就是样品的前处理,样品的检测,检测方法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本论文的目的旨在准确测定防腐剂的含量,并希望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关键词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药物分析 引言 HPLC近年来在食品分析检测上应用后,扩大了分析检测范围,提高了分析水平,尤其对食品中残留的微量,痕量有毒有害物质,能快速,准确的分析出来,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卫生质量,保障了食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促进了食品出口。HPLC法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高效液相色谱的简介 高效液相色谱简称HPLC,又称高速或高压液相色谱。该法吸收了普通液相层析和气相色谱的优点,经过适当改进发展起来的,既有普通液相层析的功能,又有气相色谱的特点(即高压,高速,高分辨和高灵敏度)。HPLC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颖的分离技术,不仅适用于很多不易挥发,难热分解物质(如蛋白质,肽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的定性定量分析,而且也适用于上述物质的制备和分离。HPLC法由于兼备液相和气相两种色谱分析方法的优点,近年来在食品检测和分析上应用并飞速发展。 1.1HPLC与气相柱色谱法(GC)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1) GC的分析对象仅限于蒸汽压低、沸点低的样品(仅占有机物总数的20%),不适于分析高沸点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热稳定性差的有机物及生物活性物质。而HPLC不受此限制,能对80%的有机物进行分离与分析。 (2)GC流动相为惰性气体,不能与待测组分发生作用。HPLC流动相选择余地大,可与待测组分发生作用,而且通过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可改善分离的选择性(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控制和改进分离条件的参数)。 (3)GC通常在高温下进行,HPLC可以室温下进行分离与分析。 (4)非破坏性检测器在HPLC中的使用,可使样品回收(特别是少量珍贵样品)或样品的纯化制备成为可能。 1.2HPLC的特点 (1)分离效能高。由于高效微粒固定相的使用,使理论塔板数可达到103~104块/m,远远高于GC的103左右(填充柱)。 (2)选择性高。因为流动相可与样品组分发生相互作用,所以,通过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可以达到控制和改善分离过程选择性的目的。因此,HPLC不仅可以分析不同类型的有机物及其同分异构体,而且已在合成药物和生化药物的生产与控制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近35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是现代分离测试的重要手段[1]。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被广泛用在各种领域,它是以经典的液相色谱为基础,引入气相色谱的理论与实验方法,将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并采用高效固定相及在线检测等手段,发展而成的分析、分离方法。以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分析微量组成甚至痕量样品等特点,成为医药分析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现代分析技术之一。于此同时,高效液相色谱法成为环境污染物检测技术及化工产品质量检验中的标准方法。鉴于其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目前,在医药、卫生、食品、环保等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色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世界许多科学领域中,色谱法已成为世界许多科学领域中普及的一种分离分析手段,色谱仪也呈多样化、高精化、自动化、联用技术化等方向发展。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柱效高、分析速度快、流动相和被测组分的体积流量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2]。 1.高效液相色谱的介绍 高效液相色谱仪一般都具备贮液器、高压泵、梯度洗提装置(用双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恒温器、记录仪等主要部件。高效液相色谱法有以下五个特点:①高压:流动相为液体,流经色谱柱受到的阻力比较大,为了能够快速的通过柱子,必须对流动相加很高的高压。②高效:分离效能高。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比工业精馏塔和气相色谱的分离效能高出许多倍。③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进样量在uL数量级。④应用范围广: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有机化合物可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特别是强极性、热稳定性差、高沸点、大分子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显示出优势。⑤分析速度快、载液流速快:分析所需时间一般小于1小时,和传统经典液体色谱法相比速度快得多。高效液相色谱有5种类型: 1、吸附色谱(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2、分配色谱(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3、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 4、体积排阻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论文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色谱分析作为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已成为药物研制开发、生产单位、药品检验部门及医院临床检验等各个领域中药物质量控制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的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操作自动化的新型色谱分析方法。它已逐渐成为药物分析领域中重要的分析手段及主要制备方式之一。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药物分析 1.前言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或“高速液相色谱法”,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引入气相色谱的理论与实验方法,并加以改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分离分析方法。HPLC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在线检测器等技术,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色柱可以反复使用、流动相可选择范围宽、流出组容易收集、适用范围广和安全等优点,特别适合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差、分子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以及离子型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测试,广泛应用于医学、药学、化学、生化、工业、农业、环保、商检和法检等科学领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是鉴别相关物质、检查药物中有关物质的含量限度以及测定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含量,世界各国已将该法收载于药典。本文就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综述如下。

2.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1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鉴别中的应用 在HPLC法中,保留时间与组分的结构和性质有关,是定性的参数,可用于药物的鉴别。如中国药典收载的药物头孢羟氨苄的鉴别项下规定: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头孢拉定、头孢噻酚钠等头孢类药物以及地西泮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等多种药物均采用HPLC法进行鉴别。王维剑[7]王维剑,张军仁,庞华.替莫唑胺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3 ,23 (5) :344.等以ODS柱,甲醇-0.5%乙酸(1:9)为流动相,DVD检测器,波长329 nm测定了一种新型抗肿瘤药替莫唑胺(temzolo-mide),为申报新药提供了数据。崔静茹[8]崔静茹,杜智敏.半夏止咳糖浆的制备与鉴别[J].实用新闹肺血管病杂志. 2008, 16(7): 61-63.等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分别以甲醇-冰乙酸-水(30∶4∶66)和以乙腈-0·1%磷酸液(9∶9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分别为283 nm、207 nm,对半夏止咳糖浆中的陈皮、麻黄进行鉴别,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此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王小平[9]王小平,林励,白吉庆.HPLC指纹图谱法鉴别蜂胶和树胶[J].陕西农业科学,2009,55(3):133—135.等还采用HPLC 指纹图谱法对蜂胶和树胶进行鉴别。这些应用无疑为进一步完善、开发药物鉴别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2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可以消除药物中的杂质,制剂中的附加剂及共存的药物对测定的干扰,因此药物成分含量测定中HPLC法应用广泛。杜洪光[10] 杜洪光,赖宇宏,王丽等. HPLC法测定苯甲酸

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呵发展前景 液相色谱分析是指流动相为液体的色谱技术,是色谱法中最古老的一种,但通过 改进填料的粒度及柱压,在经典的液相柱色谱的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的塔板理论,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实现了分析速度快. 分离效率高和操作自动化,这种色谱技术被称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 HPLC的出现不过三十多年的时间,但这种分离分析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目前应用也十分广泛。其仪器结构和流程也多种多样。典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结构。高效液相色谱仪一般都具备贮液器、高压泵、梯度洗提装置(用双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恒温器、记录仪等主要部件。 高效液相色谱更适宜于分离、分析高沸点、热稳定性差、有生理活性及相对分子量比较大的物质,因而广泛应用于核酸、肽类、内酯、稠环芳烃、高聚物、药物、人体代谢产物、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杀虫剂、除莠剂的分析等物质的分析。 对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前景应该是非常乐观的,现在的社会的发展节奏很快,各个领域对于分析检验的需求很多,而分析检验中,HPLC所占的比重是不言而喻的,已成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所以她的发展情景很乐观。理由有几点 1,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日臻完善,较之以前色谱分析的方法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很多科学家在对于一些分析上的难点有了新的突破,这样一个 不断完善的技术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一定会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2,最近,一些先进的检测仪器成功的用在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上,使得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更广泛,并充分利用高效快速.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优 点,建立更加系统的成分分析方法.通过与质谱联用.梯度洗脱.柱切换技 术.配合先进的检测技术,以及与分子生物学.现代分子药理学相结合,必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高效液相色谱由于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并可同时用于有关物质检查与含量测定的特点,已成为医药研究的有力工具。如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和纯度测定、人工合成药物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新型高效手性药物中手性对映体含量的测定以及药物代谢物的测定等方面都需要用到HPLC的不同测定方法予以解决。而目前高效液相色谱的蒸发现了它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光散射检测器的应用更体现了它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1天然药物分析 天然药物的来源有动物、植物和矿物之分,其中以植物类为主。由于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复杂,其有效成分,可能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这对于控制药品质量,建立质量标准来说比较困难,HPLC可通过对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再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通过指纹图谱建立识别模式,可以判定药材的质量高低。 2 天然药物及复方成药分析 复方制剂、杂质或辅料干扰因素多的品种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增免扶正片系由当归、党参、黄芪(图3)等十几味天然药物精制而成,具有益气生津、活血养血、滋补肝肾、健脾开胃之功效,主要用于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长期服用可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健身强体,益寿延年。该药对心、肝、脾、肾虚、纳差、心脑血管疾病、神经衰弱、

慢性肝炎、脂肪肝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由于化学药品的开发费用昂贵,而且毒副作用大,近年来人们已把目光转向自然、民族传统医药、草药、植物药等天然药物,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当前全世界60多亿人口中80%的人使用过天然医药。在全世界药品市场中,天然物质制成的药品已占30%,国际上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300亿美元,且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HPLC分析必定能为我国传统中医药实现现代化,走向世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 抗生素分析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化学物质,在高度稀释的情况下仍具有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性能。抗生素的分离、分析和定量测定是药物分析中较困难的领域。采用较多的方法是微生物法、分光光度法和化学方法,但所需时间较长、专一性较差。 HPLC分析技术近年来在抗生素的质量控制中已广泛应用。对结构、组分等较清楚的药物,HPLC分析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生物测定。目前,各国药典中应用HPLC技术对抗生素进行质量控制的项目包括鉴别、组分分析、含量测定和相关物质测定等。 4 在鉴别中的应用 在HPLC法中,保留时间与组分的结构和性质有关,是定性的参数,可用于药物的鉴别.如中国药典收载的药物头孢羟氨苄的鉴别项下规定:在含 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头抱拉定,头孢噻酚钠等头孢类药物以及地西泮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等多种药物均采用HPLC法进行鉴别.

成分检测类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蜜桃中 维生素和有机酸的含量 指导老师包永华 专业班级食品营养与检测0501 姓名徐飞 学号 20057021137 2008 年 6 月 2 日

摘要 本文选用无锡水蜜桃的两个品种阳山红花和小湖景为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要检测手段,对水蜜桃中维生素(V B1、V B2、V C、V D、V E、烟酸)和有机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使人们对阳山红花和小湖景两个品种水蜜桃的几种营养成分含量有更准确的认识,同时也为以后人们进一步研究水蜜桃的营养价值奠定了基础。文章结果表明:小湖景所含的V C和尼克酸的含量均为阳山红花的1.5倍;而两者的V B1和V B2含量则差不多,小湖景中V B1的含量为阳山红花的0.95倍,V B2的含量为阳山红花的0.93倍。小湖景的苹果酸含量为阳山红花的1.6倍;而柠檬酸含量则相反,阳山红花是小湖景的2.4倍;两者琥珀酸含量相当,小湖景中琥珀酸的含量为阳山红花的1.07倍。脂溶性维生素V D、V E含量,两者含量都很低。 关键词:水蜜桃;高效液相色谱法;维生素;有机酸

目录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3) 1.1实验原料和仪器 (3) 1.2实验方法 (3) 1.2.1样品前处理 (3) 1.2.2 标准溶液及标准曲线的制备 (4) 1.2.3 色谱条件 (4) 1.2.4 实验操作步骤 (5) 2结果与分析 (6) 2.1标准曲线 (6) 2.1.1 水溶性维生素标准曲线 (6) 2.1.2 有机酸标准曲线 (7) 2.1.3 脂溶性维生素的标准曲线 (8) 2.2色谱图分析 (9) 2.2.1 水溶性维生素的色谱图 (9) 2.2.2水溶性维生素含量 (11) 2.2.3 有机酸的色谱图 (11) 2.2.4 有机酸含量 (12) 2.2.5 脂溶性维生素的色谱图 (13) 2.2.6 脂溶性维生素含量 (14) 3 全文总结 (15) 参考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论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论文 液相色谱法流动 摘要:介绍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流动相的调制方法。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仪缓冲液流动相调制 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主要用水性溶剂、有机溶剂,或它们的混合液。另外,水性溶剂也常用于缓冲液。有的资料[1]介绍了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代表性缓冲液的具体调制方法,但通常对缓冲液的解释往往含糊不清。因此,常因资料上表示的内容与实际的配置方法的不同,而产生流动相的差异,影响色谱图和分析结果。而且,不仅缓冲液,有时还要考虑到溶剂的混合方法等流动相调制方法方面的漏洞等因素[2]。本文以具体的事例,研究流动相调制方法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1)缓冲液的调制 例如,写的是“20mM磷酸缓冲液(PH2.5)”在实际中该怎样调制?不妨举几个能想到的情况。首先,可以确定是使用磷酸的缓冲液,但是,是什么离子不明确。即使就以钠离子而言,“20mM”的浓度弄不清是指磷酸,还是指磷酸钠的浓度。若认为是“20mM”磷酸(钠)缓冲液,“20mM”可看作是磷酸的浓度。另一方面,若把“20mM”看作是钠

的浓度,也可以认为是“20mM磷酸二氢钠水溶液调整PH后的缓冲液(而且, 20mM磷酸钠水溶液的PH在5.0附近,只要稍用一点酸就可以调到PH2.5)”,这时,由于调整PH用的酸,产生离子对的效果,或者也许会对分析结果有影响。从上述考虑,会产生对缓冲液有多种解释的可能性。 上述例,具体有3种解释。对分析结果会产生多大影响,见图1所示。上段是“20mM”作为磷酸浓度的解释,将作为“20mM磷酸(钠)缓冲液(PH2.5)”调制的溶液用于流动相的结果。中段和下段“20mM”作为磷酸二氢钠的浓度解释,分别加磷酸和高氯酸调整PH为2.5时的结果。像此例中的二氢可待因那样对保留时间有明显的影响时,给分析方法造成困难。对缓冲液应尽量明确溶液的特性和调制方法,以免产生不同的解释。(如图1) 2)有机溶剂和水性溶剂的混合方法 有机溶剂和水性溶剂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是经常的,但是由于混合方法的不同,有时分析结果相关很大。作为一例,20mM磷酸(钠)缓冲液(PH2.5)90%与乙腈10%的混合时,混合比为9:1的话,20mM磷酸(钠)缓冲液(PH2.5)与乙腈的体积比为9:1,也就是可以解释为各自按体积比率的相当量称取后进行混合。另外,按10%乙腈解释的话,解释为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分析测试中的应用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分析测试中的应用所属系部:化学工程系 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 姓名:张雪伟 班级:分析1021 学号: 2010276141 指导老师:戴晨伟 完成日期: 2013年3月30号

第一章: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历史及特点 1.1高效液相色谱的历史 1.2高效液相色谱与其它色谱的比较 1.2.1与经典液相色谱的比较 1.2.2与气相色谱法的比较 1.3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 1.3.1 高效液相色谱的优点: 1.3.2 高效液相色谱的缺点 1.4 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类 1.5 高效液相色谱的组成 第二章: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分析测试中的应用 2.1在天然产物监测分析中应用 2.1.1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分离 2.2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2.2.1糖类的分析 2.2.2 食品中蛋白质的分析 2.2.3 有机酸的测定 2.2.4 HPLC在食品中的各种添加物质检测中的应用 2.2.5 食品中激素的测定 第三章: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分析测试中的应用 摘要: 高效从1903年,色谱的开始使用,各种色谱技术应运而生,其中高效液相色谱由于其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高、检测自动化、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作为物质分离的重要工具,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出现了许多的新型色谱。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简称HPLC 又叫做高压或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或近代柱色谱,以液体为流动相 采用高压输液系统 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我们学习仪器分析化学的一个重难点 。本论文简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重点介绍了其在天然矿物、食品检测、农药及原药检测和医学领域测试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发展历史发展展望

高效液相色谱仪简介

高效液相色谱仪简介 系统组成、工作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 内, 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 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 解吸的分配过程, 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 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 通过检测器时, 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 高效液相色谱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也叫高压液相色谱(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速液相色谱(high 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分离度液相色谱(high reso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等。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流动相储液体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整体组成类似于气相色谱,但是针对其流动相为液体的特点作出很多调整。HPLC的输液泵要求输液量恒定平稳;进样系统要求进样便利切换严密;由于液体流动相粘度远远高于气体,为了减低柱压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一般比较粗,长度也远小于气相色谱柱。HPLC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定量定性分析的各个领域。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时,液体待检测物被注入色谱柱,通过压力在固定相中移动,由于被测物种不同物质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不同,不同的物质顺序离开色谱柱,通过检测器得到不同的峰信号,最后通过分析比对这些信号来判断待侧物所含有的物质。高效液相色谱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和生化分析中。高效液相色谱从原理上与经典的液相色谱没有本质的差别,它的特点是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适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分子量大、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 发展历史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应用化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咖啡因(Caffeine )是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茶、咖啡、可乐这三大非酒精饮品和许多功能饮料都有咖啡因成分。适量摄入咖啡因对人体是有益的,如可以缓解工作压力,起到提神醒脑作用等。但是,大剂量或长期使用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特别是它也有成瘾性,一旦停用会出现精神萎顿、浑身困乏疲软等各种戒断症状,虽然其成瘾性较弱,戒断症状也不十分严重。因此也被列入受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范围。所以每人每天咖啡因的摄入量不宜过高。摄入咖啡因量可分为以下等级:成人每天摄入80 ~250 mg 咖啡因( 1.1 ~3.5 mg/kg·d- 1 ) 为低摄入量, 300 ~ 400 mg ( 4 ~6 mg/kg·d- 1 )为中摄入量,超过500 mg(7mg/kg·d- 1 )为高摄入量。滥用咖啡因通常也有吸食和注射两种形式,其兴奋刺激作用及毒副反应、症状、药物依赖性与苯丙胺相近。 咖啡因是受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作为中枢兴奋药中的清醒药,低、中摄入量时能够振奋精神、提高注意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疲乏感、增强识别能力、提高瞬时口头记忆力。而高摄入量的咖啡因可引起焦虑、烦躁、失眠、易怒及精细运动功能受损。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小剂量能兴奋大脑皮质,改善思维活动,提高对外界的感应性。大剂量则可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已有研究表明大量摄入咖啡因容易上瘾 ,导致慢性中毒,引起众多严重后果,如影响睡眠, 引起局部缺血性心脏病,出现心律不齐、心悸及心动过速,降低女性受孕率,提高孕妇自然流产率和致畸率,引发阵发性惊厥和骨骼震颤,损害肝脏、胃、肾等器官,诱发呼吸道炎症、妇女乳腺瘤疾病等。 咖啡因在全球范围内作为一种神经兴奋剂被广泛使用,并且是唯一一种可以添加在食物中的药物。虽然公认适量饮用不会有任何不良作用,但是咖啡因还是会增加患上一些疾病的风险。怀孕的妇女不能喝咖啡,不能使用咖啡因,也不能使有任何包含甲基黄嘌呤的物质,因为这样会增加其流产和产下低体重婴儿的风险。咖啡因会引起心跳加快和轻微的血压升高,这种影响会同样发生在母亲和婴儿身上。动物实验显示,咖啡因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艺排盐水中苯酚含量 化工实习毕业论文

2015届毕业设计(论文)编号 201201050017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排盐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 系别:化学工程系 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 班级:2012级1班 姓名: 学号:201201050017 指导教师: 设计学期:2014-2015 学年第 1 学期 完成时间:2014 年12 月20 日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 工业分析与检验 班级: 2012级1班 设计者: 朱美月 合作者: 无 指导教师: 张春逢 课题名称:排盐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

一、设计目的: 1.能将所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 建立排盐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3.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 1、建立排盐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2、考察排盐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3、排盐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操作简单明了,易于控制,安全可靠。 4、需要足够的数据论证。 三、参考资料: [1]陈文利,欧阳贻德,李蕾,陈中.分析科学学报[J] .万方数据,2003(3). [2]穆顺勇,雷建武.热力发电厂酸碱废液自动中和排放系统[J].青海科技,2003.10(3):33-34. [3]于世林.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第二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王建,李忠红,倪坤义,王志群.分析化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4. [5]黄一石,乔子荣.定量化学分析[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9]. [6]陈立军等著.高效液相色谱基础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1. [7]朱良主编.分析仪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四、发题日期:2014 年10 月07 日 五、完成日期:2014 年12月20日 系主任签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