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是歌手》研究课题

《我是歌手》研究课题

《我是歌手》研究课题
《我是歌手》研究课题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大众媒体研究报告

小组成员:谢安建、马志远、陈曦

黄颖子、陈敏仪

指导讲师:蔡宝婧

字长: 10000字

摘要:《我是歌手》开创了全新的传播方式,在节目播出前一周,湖南卫视首次以全频道滚动播出的形式,将7条时长为15秒的概念宣传片全天候推出,这种病毒式传播使节目未播先红。在网络合作上,《我是歌手》选择与腾讯QQ 空间合作,官方APP上线QQ空间,开启互动营销新模式。在移动平台,《我是歌手》不仅开通了官方和合作方微博,而且开通了微信账号、独立APP应用以及通过湖南卫视“呼啦”手机客户端进行节目互动。在终端传播上,《我是歌手》开创电视电影合作直播模式,总决赛携手万达院线,在全国12家影院同步直播。它传播模式使整个节目在全国范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对节目的大众传播方式进行研究具有意义。作者首先陈述《我是歌手》的概述和其中运用的媒体,主要包括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其次分析这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劣势和这两者在《我是歌手》中的运用;第三,分析《我是歌手》的目标受众,其中包括歌手组成、观众群体、广告赞助商、媒体和内部工作人员这五个方面分析目标受众;第四,分析《我是歌手》的宣传渠道,分成线上、线下、线上与线下整合三部分分析;最后,对作者研究的课题进行评价和得出电视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大范围、大幅度全面融合,才是突破发展瓶颈,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良策。

目录

1.0介绍 (1)

1.1概述 (1)

1.2媒介选择 (1)

1.3媒体研究方法 (2)

2.0媒体分析 (3)

2.1传统媒体 (3)

2.1.1电视媒体的概述 (3)

2.1.2电视媒体的运用 (4)

2.2新媒体(社交网络) (5)

2.2.1新媒体的概述 (5)

2.2.2新媒体的运用 (7)

3.0媒体的作用 (14)

3.1媒体形象的促进作用 (14)

3.2媒体引导舆论 (15)

4.0目标受众分析 (16)

4.1歌手组成分析 (16)

4.1.1前后辈同场竟演歌手 (17)

4.1.2齐聚两岸四地歌手 (17)

4.1.3不为人知的实力唱将 (17)

4.1.4各具特色的歌手 (17)

4.2 观众群体分析 (18)

4.2.1 观众年龄层分析 (18)

4.2.2 观众地区性分析 (19)

4.2.3 观众喜好分析 (19)

4.2广告赞助商受众分析 (20)

4.3媒体受众分析 (21)

4.4内部工作人员分析 (21)

5.0宣传渠道 (22)

5.1线上宣传渠道 (22)

5.1.1 微博宣传 (22)

5.1.2电视广告宣传 (23)

5.1.3媒体报道宣传 (23)

5.1.4参赛歌手知名度宣传 (24)

5.1.5互联视频、音乐网宣传 (24)

5.2线下宣传渠道 (24)

5.2.1大众评审报名宣传 (24)

5.2.2广告赞助商的宣传活动 (25)

5.3线下+线上宣传渠道 (25)

5.3.1新型直播+互动模式宣传 (25)

5.3.2 社交电视互动模式 (25)

6.0评价 (26)

6.1全面打通线上线下 (26)

6.2融合传播时代的多屏合一 (27)

7.0结论 (27)

8.0参考文献 (28)

9.0附录 (29)

9.1第一次会议记录 (29)

9.2第二次会议记录 (30)

9.3第三次会议记录 (31)

9.4第四次会议记录 (32)

1.0介绍

1.1概述

《我是歌手》(英语:I am a Singer)是中国湖南卫视从韩国MBC引进的大型歌唱真人秀节目。七名知名歌手同台竞赛,每场由500名现场听审决定歌手名次,两周累计票数(第一轮)或得票率(第二轮起)名次最低的歌手被淘汰,由另一位歌手顶替空缺。参加本节目的歌手都是在华人圈内拥有较高知名度,曾有唱片发行的实力歌手。本节目的音乐总监是梁翘柏。本节目第一季赞助商包括立白洗衣液(冠名)、娃哈哈格瓦斯、中国电信;第二季的冠名赞助商仍为立白集团。本节目与其它歌唱比赛节目最大的不同是,其他节目都注重从平民中挖掘草根明星,而本节目是通过已经成名的歌手之间进行竞赛。第一季于2013年1月18日起于湖南卫视每周五晚22:00播出。2013年4月12日,晚间19:30总决赛激烈展开,最终羽泉获得冠军,林志炫居亚军。第二季于2014年1月3日于晚间20点10分黄金档播出,最终韩磊获得冠军,邓紫棋获得亚军。

1.2媒介选择

直播平台:湖南卫视。

宣传渠道:主要是运用了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宣传。在网络媒介宣传方面主要包括:

1网媒关注;

2网上视频直播;

3微博话题制造。

其中,网媒平台主要有以下,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凤凰等5大门户网站的“网站首页、娱首头条、娱首焦点图、娱首要闻、娱首其他、电影频道”等栏目

网上视频直播,乐视网独家播放,其他视频网站也有相关视频播放,视频点击总量超过4亿次。数据如下图:

微博话题制造。短短两个月,《我是歌手》新浪与腾讯官方微博粉丝数突破70万,通过微博视频、与明星嘉宾的互动、话题制造等引领微博网民讨论。

1.3媒体研究方法

媒体研究有两种基本方法,即科学主义的方法和人文主义的方法。

人文主义的方法试图在更深的层次上揭示传播行为的本质。尽管人文主义的方法常常带有思辨哲学的色彩,但它的定性分析的左右也不是行为主义的方法能够替代的。

分析现代媒体的特征和商业化本质,我们就会重新反思和定位“人本”的内涵。准确运用这种方法,必须要在中外古今的宏大纬度中去思考和比较,才会充分发展媒体的价值,为媒体的发展提供人文的坐标和标准,并在技术理性和现代人的困惑中重新思考和运用媒体。

人文主义领域研究的成果和方法都是媒体研究和发展的重要参照,也就是哲学发展的最新思索中不断审视和评价媒体。人文主义的方法,以此而成就媒体具有思辨性的和发展性的过程,让媒体不断的思辨和在社会评价中努力发挥其突出作用。

《我是歌手》的传播使用了议程设置的理论,通过制造网络话题进行话题营销,主要以微博口碑传播评论歌手各期表现和吐槽表情帝、选手的私生活为主,从而达到吸引公众,引导舆论的效果。

2.0媒体分析

2.1传统媒体

2.1.1电视媒体的概述

《我是歌手》采用了湖南卫视作为直播平台,而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媒体是目前传播范围最广,覆盖群体最多,最能体现现代社会大众化信息传播需要的

媒体形式,其技术的普及决定了电视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就目前而言,比互联

网更有大众特征。

并且电视媒体由于播出具有时效性和多样性、节目类型的丰富性,使得它

能更全面地面对各种受众,发挥比电影更强和更广的传播功能。

2.1.2电视媒体的运用

《我是歌手》在电视媒体的运用上,具有以下的优劣势:

●优势:

1.传播面广。数以万计的观众定期看电视。电视不仅能达到很大比重的人口,而且还能到达印刷媒体不能有效到达的人群。

2.刺激多变性。电视以其丰富的试听刺激变化显著的区别于其它媒体,优

势它不需要观众的主观意志努力,也能有效地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电视屏幕上。

3.表现充分性。在电视上物体和时间可以用生动的画面和语言来充分地描述,这是其它任何媒体无法媲美的。

4.情景塑造的逼真性。人们依赖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是一种

语言符号,另一种是非言语符号。而在各种媒体中,只有电视才能将某种情境、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劣势:

1、保存性差:《我是歌手》的保存性不高,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给新的的节目或舆论热点所取代。

2、受众层面差异大:根据(数据)可以分析,《我是歌手》的受众层面横跨各个年龄层的受众,他们的层面差异大,针对性弱。

3、广告数量多:广告商通过《我是歌手》,宣传企业的产品,过多的广告会让观众反感。

4、不宜区分记忆:过多的歌唱类选秀节目堆积在一起,例如《中国最强音》、《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等等,让受众出现了对节目认识的混乱,不能让歌手能够区分于《我是歌手》与其他节目。

2.2新媒体(社交网络)

2.2.1新媒体的概述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的。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即受众)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远程教育等交互式信息和娱乐服务,以此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传播形式。从内容上来讲,新媒体既可以传播文字,也可以传播声音和图像;从过程上来讲,新媒体既可以通过流媒体方式线性传播,也可以通过存储、读取方式非线性传播。

新媒体具有以下特性:

1、媒体个性化突出。新媒体却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可以面向个人。每个新媒体受众手中最终接受到的信息内容组合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2、受众选择性增多。从技术层面上讲,在新媒体那里,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发布者,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播放音乐,

同时还参与节目的投票,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检索。这就打破了只有新闻机构才能发布新闻的局限,充分满足了信息消费者的细分需求;与传统媒体的“主导受众型”不同,新媒体是“受众主导型”。受众有更大的选择,可以自由阅读,可以放大信息。

3、表现形式多样。新媒体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限的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变成“活物”。理论上讲,只要满足计算机条件,一个新媒体即可满足全世界的信息存储需要。除了大容量之外,新媒体还有“易检索性”的特点:可以随时存储内容,查找以前内容和相关内容非常方便。

4、信息发布实时。与广播、电视相比,只有新媒体才真正具备无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加工发布。新媒体与用强大的软件和网页呈现内容,可以轻松地实现24小时在线。新媒体交互性极强,独特的网络介质使得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走向平等,受众不再轻易受媒体摆布,而是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影响信息传播者。

由此可见,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

①传播状态的区别:由传统媒体的一点对多点型,变为新媒体的多点对多点

型。

②主导状态的区别:由传统媒体的主导受众型,变为新媒体的受众主导型。

③受众状态的区别:由传统媒体的普通大众型,变为新媒体的细分受众型。

2.2.2新媒体的运用

2.2.2.1视频网站

经统计,截止 2013 年 3 月 23 日,《我是歌手》每一期节目完整视频在优酷网上总共被点播 7005 万次;在爱奇艺网上总共被点播 4836 万次;在 PPTV 网上总共被点播 4119万次;在搜狐视频上总共被点播 2730 万次。

以上视频网站都制作了《我是歌手》专题。专题页面包含了每期完整视频、

歌手单曲视频和其他相关信息,内容翔实,分类清晰,便于网民选择。其中爱奇艺网和搜狐视频和土豆网推荐力度比较大。爱奇艺网系百度网旗下网站,在百度搜索?我是歌手?,搜索结果排名第一的即为爱奇艺网的《我是歌手》专题。搜狐视频则以首页弹框的形式大力推荐《我是歌手》专题,吸引了不少人气。

百度搜索《我是歌手》爱奇艺网的专题排名第一

●同产生聚变,颠覆传统传播模式

在《我是歌手》第二季中采取“湖南卫视+乐视网”直播并且基于乐视对视频用户观看喜好特征分析,他们对在线直播及网络直播节目具有高热衷度。此次《我是歌手》第二季在乐视独播,完美契合用户需求。

百度指数显示,《我是歌手》第二季满足了用户对在线直播、网络直播的需求

不同于传统视频网站,乐视网不仅局限于一个视频播放平台,在增强用户黏性方面亦做足功课,以每周五《我是歌手》第二季直播为中心,辅以周一至周三常规推广,周四预告推广,周五直播信息热推行为,周六周日节目视频、热点话题、数据密集推广等一系列手段,不间断制造话题,保持节目持续热度。

如何在多屏时代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终端的收看需求,是视频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用户在观看整期《我是歌手》第二季后,会在移动端利用碎片时间追踪自己喜爱的歌手的最新动态,回看他们的精彩表现。乐视网基于用户这一收看特点,配合《我是歌手》第二季推出一系列自制栏目。

艾瑞iUserTracker在线视频媒体日均覆盖人数排名(2014.2.10-2014.2.16)

以上数据显示,《我是歌手》第二季助力乐视网连超搜狐爱奇艺跻身行业TOP2,这也反应了新媒体协助,《我是歌手》的火爆程度。

2.2.2.2门户网站

以 2013年3 月 22 日的第十期《我是歌手》节目来看,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四大门户网站中,搜狐网对《我是歌手》推荐力度最大,网易推荐力度最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网站都在娱乐、视频栏目刊登《我是歌手》节目的新闻情况下,中央媒体人民网文化栏目刊登了一条新闻《<我是歌手>为何爆红》。加大在人民网的宣传,可以将《我是歌手》从纯粹的娱乐话题逐步提升为文化、社会话题。

图 5:搜狐网首页醒目图片推荐加四条文字链接

图 9:网易首页一条文字连接

人民网首页文化栏目一条相关链接

2.2.2.3微博客

微博客是网民讨论《我是歌手》最多的网络舆论载体,应成为网络推广营销的重点。

新浪微博对《我是歌手》的讨论远远超过其他微博客。每期节目播出后,都新增加一百多万条微博(不包含评论数)。从第七期开始,微博数据还有快速上升的趋势。据新浪官方数据,第十期播出后,一天之内有关?我是歌手林志炫洒泪?话题的数据(含评论数)就多达 4600 多万条。

尽管腾讯微博对《我是歌手》的讨论热度比新浪微博低不少。不过其官方数据显示,第十期播出后,一天之内有关?《我是歌手》沙宝亮被淘汰?的微博加评论数也高达 1200多万条。

每期节目播出后新增微博数据走势图(单位:万条)

新浪微博?我是歌手?话题远超其他话题腾讯微博热门话题?我是歌手?远超其他话题2.2.2.4网络论坛

天涯论坛是讨论《我是歌手》最热烈的网络论坛。在 10个最热帖文中,总点击量 566 万次,总回复数 30056 条。其中对节目赞扬性讨论的帖文 3 个,批评性讨论的帖文 2 个。天涯论坛对《我是歌手》总体偏正面积极评价。

天涯论坛十大《我是歌手》讨论帖列表

3.0媒体的作用

3.1媒体形象的促进作用

媒体形象促进了《我是歌手》本栏节目形象的塑造。

媒体形象是公众对媒体组织综合认识后形成的印象和评价。树立良好的媒

体形象,是媒体公关的重要目标,是媒体组织至关重要的任务。媒体形象具有

主观性、客观性、相对性、稳定性、整体性等特征。

1、主观性:任何一个媒体组织形象在不同的公众心目中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公众所产生的媒体形象信息也与形象主体有一定程度的不相符合,媒体形

象是主观的产物。《我是歌手》的这个“产品”的形象在电视观众面前能够塑造一个向上、积极的媒体形象,尽量减少负面的舆论,令节目能够在美誉度上获

得提高。

2、客观性:媒体形象的主体——媒体组织及其被媒体组织传播的对象(人和事物)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对媒体组织产生印象和评价的公众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公众对《我是歌手》的认知信息已经形成,就是一个歌唱类的选秀节目,积极向上能够吸引眼球,这样就已经变成一种客观存在。因为这些信息在编码后

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传播,成为媒体组织的再现形象,最终成为公众评价和再

评价的依据。

3、整体性:媒体形象是由媒体组织的各方面活动、所有外在表现、全部管理过程以及过去成员共同塑造的。所以要想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总体印象,媒体组织就应该重视运行、管理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我是歌手》一直都注重整体形象的表现,整个舞台效果、音乐效果、歌手、评审团和网络舆

论等等都在同时进行,并且时刻对其效果和影响进行监测,以防出现整体的危机。

4、稳定性:媒体形象是媒体组织综合行为的结果。媒体形象一旦形成,不论其内在理念还是外在形象,都会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在一定的公众心目中形

成一种心理定式,不会随着媒体组织的某些变化而马上改变。因此,《我是歌手》在第一季形成一种良好的媒体形象,第一季、第一季到第二季过渡、第二季都

能在受众中间形成良好的口碑,美誉度一直保持在70%以上。

3.2媒体引导舆论

媒体的议程设置时刻引导着舆论的风向,在《我是歌手》中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网络舆论讨论热烈。该节目1月18日晚首播就引爆网络。在各个微博、论坛和搜索引擎中,节目内容和选手都成为热点话题。一是微博客网民讨论热烈。《我是歌手》开播之后,不仅收视飘红,关注度也一路攀升,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每一期的微博话题量都超过百万条,@何炅、@汪涵、@柯震东、@汪峰、@李冰冰、@韩红、@那英、@白百何等文艺圈人士纷纷发表自己观后的感受,@董路、@方方、@周智琛等作家、媒体人也微博上发表对该节目的喜爱和对歌手的喜欢。参与比赛的选手也不时在微博上更新参加节目的感受。微博相关数据显示,《我是歌手》揽下时事热词、分类热词、娱乐热词的全部第一。

2、新媒体的个性化,非独白式的交谈沟通,官方微博的话语语气平易近人,激发了用户的互动心理。社交媒体线上互动和线下影院的结合,手机免费抢票,全国11个城市12家院线同步直播总结赛。及时对微博粉丝的疑问与情绪话语

(完整版)《利用微课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第一阶段计划

《利用微课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第一阶段计划 一、选题的意义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放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就更不要说合作与探究了,但是现在的小学生所缺少的往往就是学习的主动性。为此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微课资源的共享,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能让学生按需选择学习——愿意自主学习。 其次应用微课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新知,还是延伸学生课外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乐于自主学习。相比较于传统教学的固定模式,“微课”的可移动性和细化、形象化、透彻化的特点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这一缺点——喜欢自主学习。 二、选题的价值 1、本课题力图通过学习、实验、反思等方法,探究微课资源对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方式的影响和改变。 2、发挥微课资源在学生课外学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在微型学习、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学习上的实效性。由于是在小学一线的实践层面的研究,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能够设计出应用微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将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2、通过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微课对教学的辅助效果,并愿意积极参与到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 3、通过研究,提高学生应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把教材静态呈现变为学生灵动的学习过程。 (二)研究内容: 1、对学生语数学科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 2、对如何利用微课进行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的研究。

我是歌手栏目分析

《我是歌手》栏目分析 如今,各种选秀娱乐节目蜂拥而至,《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中国梦之声》等等,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歌手》首播夺得了收视率1.06,份额6.07%的好成绩,在同时段节目中排名全国第一,同时湖南卫视全天、晚间和黄金档收视均排名第一。从首播之后媒体、观众和网友对该节目的热烈反应还是由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来看,这档音乐巨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其中也必然有它成功的奥秘所在,这个就是该栏目不拘泥于常规,敢于创新。 第一:病毒式传播,吸引注意力 在节目播出日一周之前即开始进行病毒式传播,用心理学中强化记忆的方式让这档纯粹的音乐节目未播先红,因此在频道多个时段滚动播出《我是歌手》七条概念宣传片,片长均为十五秒。“非实力唱将,此地危险,非天籁歌喉,无立锥之地”这是《我是歌手》节目宣传语。《我是歌手》推崇的是货真价实经得起考验的好声音。 第二:独特的创新,反其道而行 选秀节目在中国一直都不缺少,中国的观众一直都处在草根变明星的选秀节目轰炸下,对此类节目已经感觉到麻木。而湖南卫视再一次展现了其独特性,打破常是反其道而行,形成了明星再次变“草根”之势。出的《我是歌手》首期节目请到了羽泉、陈明、齐秦、沙宝亮、尚雯婕、黄绮珊、黄贯中等七组歌手,让他们重回舞台PK。

第三:节目的改革,顺本地实情 《我是歌手》是由湖南卫视引进的韩国顶级明星音乐体验节目,在借鉴原灯光、舞美、节目包装等元素的基础上,结合本土实情进行大胆和大手笔的创新改革,以专业的音乐水准、认真的音乐态度以及开创性的节目形态高标准打造的全新的歌唱竞技类节目,势必将横扫以往音乐节目的常规套路,树立国内音乐类型节目的新标杆。第四:老资格歌手,纯实力唱将 “非实力唱将,此地危险,非天籁歌喉,无立锥之地”这是《我是歌手》节目宣传语。《我是歌手》推崇的是货真价实经得起考验的好声音。对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实力派歌手能够加入好节目从而共同完成优质的电视作品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带来《海阔天空》和《等待》的黄贯中和黄绮珊凭借《我是歌手》跃居百度女歌手男歌手榜榜首,可见观众们的认可。 第五:特色的元素,末位淘汰制 从首期节目可以看出,虽然每位歌手都说即使淘汰也不丢脸,但紧张的气氛却是从一开始一直延续到最后一刻。每两期要淘汰一位明星,再由另一位神秘嘉宾顶替而上。末位淘汰制非常残忍,他们的命运都握在500位具有音乐专业素养的大众评审手里。节目组也曾曝出某天后因为心理压力大而最后拒绝参赛的幕后故事。 第六:主持人上阵,经纪人抢戏 与其他选秀节目不一样的地方还有,《我是歌手》为每一位歌手

课题研究的背景

课题研究的背景:初高中学科教学中存在的衔接问题并非基础教育课程出现的新问题。它实际上是知识在人的认知过程中产生、成长、延伸、完善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矛盾。 新课标下,这种矛盾显得更为突出。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何衔接好初、高中物理教学,是提高高中教学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将面临许多变化,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高中物理学习,不少初中物理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成绩大幅下降。三年一个循环,每每到新一轮的高一,总感到老师“教”起来比高三还费劲,学生学起来更是困难。特别是高一第一次考试后,许多同学看到物理成绩流泪,高一一年结束,一些学生因物理成绩不好而勉强学文的现象,使我这位常年战斗在教学一线并深爱这门学科的老师心里很不安。基于这种现状,我决定研究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影响教学衔接的因素,从而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基础与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物理教学衔接的指导意义。皮亚杰认为:“结构是在构建中形成的。”换句话说,任何结构都不能与构建相分离。知识结构的形成也是如此,人的认知结构变化的机制主要表现为动态的平衡过程。动态平衡是通过有机体内部两种相反的自我调节行为——同化与顺应来实现的。同化与顺应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说它对立是因为同化让事物服从原来的知识结构,顺应是人认识适应客观事实。统一是由于同化和顺应都是人们认识周围世界、学习新的知识、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同化与顺应这一对矛盾促使人们学习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并在大脑中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高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问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 2)教学实践意义

选题背景及意义范文

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2、研究意义 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慈善事业研究背景和意义范文 1、选题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逐步明确。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的转变,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然而,随着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在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太大,这严重的挑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我国最紧迫的社会问题之一。 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虽然我国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和税收等手段进行调节,使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有所缓解,但是扩大化的趋势依然未能得到有效地控制。所以,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开始将希望寄托于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完善,希望可以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帮助来缩小贫富差即。 加之近年来,自然灾害在我国频繁发生,自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到2010年4月14日的玉树地震,2010年8月7日的舟曲泥石流,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唤醒了了中华民族“慈心善举”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意识到在大量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急需救助的情况下,紧靠政府的力量仍然是不够的,因此,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到慈善事业上,希望通过参与慈善事业的途径实现对弱势群体的救助行为。因此,急剧增加的社会需求使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更显必要性和紧迫性。 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深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健康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同时,结合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从新的视角来研究,为慈善事业的繁荣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实意义 根据相关的数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贫困群体约有2600多万人,城镇贫困群体约有2200多万人,二者合计4800多万人,占总人}1比重的约3. 7%。这意味着在中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遭遇到到大病或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其生存状态将更加堪忧。如果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困境无法得到有效地解决,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将是一个重大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借助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困境和对策研究,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完善,能够切实帮助这部分弱势群体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有利于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音乐小课题研究报告

音乐小课题研究报告 音乐小课题研究报告(一)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人们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的理解产生严重偏差,那么,如何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使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更佳,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是音乐教师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开题立项稳步推进 1、本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教学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为了达到某阶段教学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对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划。 音乐教学方法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从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习者、教学目标、教材、媒体、评价等各方面因素,分析音乐教学问题和需求,设计解决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加以实施并由此进行评价和修改,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2、课题理论意义 课题“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按照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结合课程内容标准的实质,从教学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材、教学环境、媒体、评价 等各方面因素,分析音乐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和需求,设

计解决音乐教学中相关的音乐活动的策略、方法和步骤,在不断进行的评价、反思和修改的实践中,寻求最优方案的音乐教学方法,使学习者经历最有效的音乐学习过程,探索一条积累音乐学习经验的最佳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1)形成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经验。 (2)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与审美空间。 (3)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2、研究内容 (1)音乐鉴赏内容的教学方法研究。 (2)唱歌内容的教学方法研究。 (3)演奏内容的教学方法研究。 (4)音乐相关文化内容的教学方法研究。 三、创新工作研究有序 在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的一学期,现就课题进展、课题研究的方法形式作如下汇报: 1、区域集体备课,在争辩之中明确方向。 学科区域集体备课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科研方式,应该说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们在交流中得到收益,感觉到自身学习的重要性。自开题以来我们组织了数次的“音乐教学方法专题研讨活动”,活动围

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目的、意义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中提出,学校教育方式的变革要在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教学方面取得突破。“十二五”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是要建设“三通二平台”,其中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平台支持与政策保障。可见,国家信息化政策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必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教育媒体技术发展的实践轨迹来看,、社交网络、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技术与设备与教育的逐步融合,反映了媒体技术在以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为目标的导向下自卫性的结果。因此,无论是教育政策还是教育技术应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诉求和价值取向。而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潮流——智慧教室的建设势必将个性化学习落到实处。 本课题主要对智慧教室环境下的个性化教学实践更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给出课堂教学中的方法和途径,并对各环节做了详细的说明,使个性化教学具备了较好的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本课题针对实际教学中涉及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案例,并利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实验过程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得出实验的阶段性结论。为进一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初步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智慧教室 智慧教室是数字教室和未来教室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基于物联网技术集智慧教学、环境智慧调节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是推进

未来学校建设和课堂教学的有效组成部分。使学生通过智慧教室实验平台,实现师生交互式课堂教学,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实质是将“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进行了翻转。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课堂也由封闭转向开放,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是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视频和课堂学习任务书,确保学生达成课前学习目标。学生在任务单“问题导向”学习任务的指导下,在家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反复观看视频,直至完成学习任务,达成课前学习目标。课堂上,学生接受检测(含协作评价),完成进阶任务(含协作评价),参加微项目学习(包含协作探究和展示、质疑、阐释),达到内化知识和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 3.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是通过对特定学生的全方位评价发现和解决学生所存在的学习问题,为学生度身定制不同于别人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让学生有效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有自己独特的天赋特性、偏好和天生优势,也有不同于别人的弱点。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应该用个性化的方法去适应学习上的要求。实现个性化教学不仅可以帮助中小学生迅速提高学习成绩,还能使之人格更完整、知识更全面、能力更突出、身心更健康、阅历更丰富,并具有更强的独立创新能力。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评述 被誉为大数据商业运用第一人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提出,大数据改善了学习的三个核心要素:反馈、个性化和概率预测。智慧教室应用系统的移动端APP,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都成为了数据采集的渠道,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和移动网,任何一个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任何方式做任何事情都会有记录,这样就形成了智慧课堂的特色。这些大数据来自学生、家长和老师,记录内容包括学生自画像、学期总结,还有同伴、老师、家长的个

教学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物理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课题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物理研究课题“培养高中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于2002年8月被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确定为教学研究项目正式立项,项目起止时间:2002年8月-2003年12月,期间由于“非典”原因,致使结题时间推迟到2004年12月。现研究已完成,本课题组申请结题。 一、本课题研究过程 在本课题立项之后,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本课题的支撑理论,研究课题的范围界定、确定实施课题的研究主体(2002届新高一1、3、5班)。于2004年3月对我校高二1、3、5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60份,回收221份,回收率%,其中有

效问卷213份,有效率%,抽样调查率36%(我校招收高一学生722名)。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取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辅助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变长期以来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要求,轻独立见解,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倾向,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动手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真正体现,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布置课题作业,以课本已有的社会生活的相关问题,提出综合课题让学生以分组或独立地以论文、报告等形式从各个方面加以论证,并把富于新颖性、创造性的活动过程与研究结果在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中公开发表和展览,让学生体验学习和创新的愉悦感。开展综合学习活动,督促学生独立地以各种学习形式或指导方式把学科系统内的知识和相关的知识综合起来,强调各学科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广泛开展第二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开放学校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场所和器材,并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的能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各方面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适时地激发学生的灵感,挖掘进行创新的素材。 经过调查和研究,我们得到了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对高一其它班学生进行了评价、对比和分析,找出了目前中学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

课题申报模板: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1)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个性化学习 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语文 研究类型:语文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122330894 课题设计论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现状述评 个性化学习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已经在英国最好的学校得到实践,英国政府希望将之在全国推广,以缩小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2007年1月4日,一个由英国政府委托的专家组发布了改革英国基础教育的重要报告。这项名为《英国2020年愿景》的报告贯穿始终的核心理念便是“个性化学习”。多年来,日本学者致力于个性化学习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极其有价值的经验,可从如下三个维度加以概括:在课程设计维度上,体现“三个统合”;在实施维度上关注学生个体的“四种”差异;在教师指导维度上建立健全“三项体制”。 目前就我国的现状来说,社会发展变化速度加快,各种信息日新月异,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单一的教学培养学生局限的思维,这将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有自己的个性。 选题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的学习原本就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始终,他们的学习必然闪烁着创造的火花和人性的光辉。教育理论告诉我们,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于是,根据

课题研究的背景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由于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线性调速特性,简单的控制性能,在工业场合应用广泛。近代,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对电气传动在起制动、正反转以及调速精度、调速范围、静态特性、和动态响应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寻找更高效、更可靠、成本更低的直流电机控制方法成为新世纪研究的热点。近十几年来,单片机作为微计算机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已经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单片机在生产过程控制、自动检测、数据采集及处理、科技计算、商业管理及办公室自动化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能省、价格低可靠性和通用灵活性等特点,尤其是美国Intel 公司生产的MCS-51 系列单片机,由于其具有集成度高、处理功能强、可靠性好、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使用等优点,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MCS-51 单片机易于学习、掌握、性能价格比高,另外以MCS-51 单片机的基本内核为核心的各种扩展型、增强型的单片机不断推出,所以在今后若干年内,MCS-51 系列单片机仍是我国在单片机应用领域中首选机型。单片机技术在自动控制领域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如汽车、航空、电话、传真、视频等,很多行业设计自动控制情况下,通常会涉及单片机技术。本课题介绍一种基于51 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闭环调速系统设计——控制器设计,控制系统采用89C51 单片机控制,用PWM驱动控制电机。调速系统按照其调速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开环调速和闭环调速两种。所谓开环调速系统就是由控制部分直接控制电机运转,无需对电机实际转速进行检测;而所谓闭环调速就是通过转速测量电路测量电机转速,将结果在反馈给控制系统对电机进行控制。两种方法相比较而言,开环调速结构相对简单,而闭环调速精度较高,难度也较大,本文就将采用闭环调速方式。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得力于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永磁材料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微机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成就。正是这些技术的进步使电动机控制技术在近二十多年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电机的控制部分已由模拟控制逐渐让位于以单片机为主的微处理器控制,形成数字与模拟的混合控制系统和纯数字控制系统,并正向全数字控制方向快速发展。电动机的驱动部分所用的功率器件经历了几次更新换代。目前开关速度更快、控制更容易的全控型功率器件MOSFET 和IGBT 成为主流。功率器件控制条件的变化和微电子技术的使用也使新型的电动机控制方法能够得到实现。脉宽调制控制方法在直流调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964 年A.Schonung 和H.stemmler 首先提出把PWM 技术应用到电机传动中,从此为电机传动的推广应用开辟了新的局面。进入70 年代以来,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速度快、功能强、可靠性高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已经商品化,把电机控制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控制(简称微机数字控制)成为现代电气传动系统控制器的主要形式。PWM 常取代数模转换器(DAC)用于功率输出控制,其中,直流电机的速度控制是最常见的应用。通常PWM 配合桥式驱动电路实现直流电机调速,非常简单,且调速范围大。在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中,主要使用定频调宽法。目前,电机调速控制模块主要有以下三种:(1)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调整直流电机的分压,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2)采用继电器对直流电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通过开关的切换对电机的速度进行调整;(3)采用由IGBT 管组成的H 型PWM 电路。用单片机控制IGBT 管使之工作在占空比可调的开关状态,精确调整电动机转速。1.3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本课题的主要目的主要是完成直流电机闭环调速系统设计——控制器设计。主要的内容包括:主要的设计内容为通过按键设置电机的转速,单片机时刻检测直流电机的转速。当检测到的转速与设置的转速出现偏差的时候,单片机通过控制输出PWM 脉冲的占空比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同时检测的电机的转速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硬件设计要求如下:1、系统电源设计:为整个系统提供不同大小的电源;2、A T89C51 基本工作电路设计:使单片机正常工作;3、复位电路:为单片机提供高电平复位信号;4、时钟电路: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5、按键电路:设定电机速度上限;6、电机驱动电路:为单片机控制电机提供驱动电路;7、显示电路:显示当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可行性分析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可行性分析? 传统的教学注重教师教的行为,教师独霸讲台,滔滔不绝的讲,学生死气沉沉的听,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毫无效率可言。为了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满堂灌”模式,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弊端,如学生轰轰烈烈的讨论往往是表面繁荣,讨论的问题常常是无关主题或者过于浅显;回答问题常常是小组内学习尖子表现活跃,其他学生成了置身室外的看客。?? 怎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学习新课程教育理论,把从2007年就开始探究的“学案导学式教学方式”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提出并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以小组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学生从自主学习、课堂合作到课后巩固整个学习过程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倡导的是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最具建构空间、生成空间、发展空间的学习方式。?学生热衷于参与合作型探究学习,为课题研究取得成功奠定了可能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缺少自我表现的空间,相比较而言,学生更愿意也善于在同龄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就为合作型学习小组的成长和课题研究的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学生在和他人合作中共同健康成长,说明课题研究对促进青少年成长的必要性。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注重学生的自我成长,更注重的是学生在和他人的合作中的共同成长。而组建合作型学习小组正有利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善待自我和欣赏别人。?美国大实业家洛克菲勒曾经说过:“与太阳底下所有的能力相比,我将更多关注的是与人交往的能力。”??学生拥有良好的合作技能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但学生的合作技能不会在课堂自然而然地出现,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的一些社交技能。?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过程及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这种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因此,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和被灌输的对象。??? 2.自控理论。? 人的行为内驱力来自人的固有需要。儿童有他基本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如爱的需要、归属需要、关心他人的需要、影响别人的需要、与别人分享的需要、合作的需要等等。正如波兰

实施教学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实施教学教育目标,改进教法、学法”课题研究报告 文章来源: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点击数:3546 更新时间:2004-5-5 13:57:32 作者:钱瑞云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钱瑞云 “实施教学教育目标,改进教法、学法”课题(简称“目标”课题)确立于1999年元月,同年6月被批难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1999年下半年,教育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大了课程、教材开发的力度。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关注发展”“关注过程”,为全市大面积实施新课程标准做好“过渡”和“准备”,我们于1999年11月,确立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优化过程,指导学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简称“优化”课题),并向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进行申报,得到批准。这样我们就把“实施教学教育目标,改进教法、学法”课题研究赋予了新的内涵,将两个课题相互融合,同时研究,并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了“目标”课题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课题研究的确立是教育、教学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实施教学教育目标,改进教法、学法”课题是以往课题研究的继续发展。1980年至1986年,我们研究初中生学习物理的规律、结合我市教学实际编制初中物理教学基本要求,研究改革初中物理重、难点的教法、学法,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分化“‘掉队”现象得到有效地控制;1986年至1998年,我们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编制和实施教学目标(目标包括“双基”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部分)的研究、教材改革及试验的研究、探索性实验教学研究、初中物理与小学自然衔接的研究和中考命题改革的研究。20多年的教学研究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如下页左图所示。(2)教学过程是“教”和“学”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师研究教材教法的同时,必须研究学情、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明确“目标”,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课题方案

《美术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传统的美术课堂以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教学评价,无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差异,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个性化研究,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新潜能。学生对上美术课缺乏兴趣,课堂上大声喧哗的现象时有所见,学生消极应对。而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尤其是美术学科的学习,更是一种充满个性、表现个性;开发潜能、凸现创新能力的活动。新课程的实施,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契机,改革传统美术课堂迫在眉睫!对美术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能够赋予美术课堂以生机和活力,赋予美术课堂以灵性,让学生的个性在美术课堂上飞扬,充分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创造潜能。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最早研究个性化教学的要数杜威。他虽未明确个性化这一概念,但在他的许多书中都论述过个性化教学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工作人员和教师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主体教育观念”、“研究性学习”、“开放式课堂”等。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对“个性化学习”作了深刻的思考,并提出了几条原则,即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多样化的学科中开展个性化学习,强调个性化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给个性化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都在尝试教学上的突破,也在尝试一种个性化的教与学,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都有过这方面研究的实践和经验,而美术学科更提倡个性,更希望美术课堂充满活力,充满个性,充满创新。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个体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不同的个体知觉、记忆、思维具有不同的方式,他们理解、贮存、迁移 和使用信息具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 的、带有个性特征的认知风格。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 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和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 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意义建构方式。

《我是歌手》舞台灯光效果分析

《我是歌手》舞台灯光效果分析 在2013年迅速走红的湖南卫视娱乐节目《我是歌手》引起了新一轮的收视狂潮,《我是歌手》是中国首档歌手音乐对决电视节目,也是湖南卫视“领 SHOW2013”的开篇之作,第一季集结了齐秦、羽泉、黄绮珊、黄贯中、陈明、尚雯婕、林志炫、辛晓琪、彭佳慧、杨宗纬等乐坛资深唱将、中流砥柱和新生代佼佼者,打造出独一无二的顶级音乐盛宴,随着第一季的播出获得了超强的人气。为何这其中所邀请的过气歌手能引起如此大的影响呢?除了强大的节目包装团队之外更离不开绚烂的舞美。众所周知,舞台灯光是舞台表演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布置舞台、烘托舞台场景、营造舞台气氛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化技术设备越来越先进,舞台灯光可以制造出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舞台场景,同样可以制造出意境深远、清新自然的场景,与舞台表演交相辉映,并将舞台表演推向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 舞台灯光可以制造千遍万化的意象,增强舞台表演的画面质感。不同的光色产生的视觉效果不同,其产生的意象也会不同,再配合相应的布景,可以将舞台意象达到虚实相接的美好境界。用玫瑰色的灯光制造朝霞,则象征着希望和新生,利用橙红色的灯光来制造晚霞,则象征着满足和柔和;用白色的灯光配合莲花的盛开,象征着圣洁和高雅等。无论是哪一种颜色的灯光,它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色,当它遇到不一样的舞台演出之时,会以不同的“对话”来展示它的美,同时也让表演变得充满活力。而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舞美师充分运用了这样的效果是整个舞台达到至善至美的唯美境界。 简洁明亮的表现手法。我们所看到的的《我是歌手》的舞台上,纯色运动的灯光多样,为每一位歌手所演唱的歌曲种类量身打造出独特的灯光效果,用极其简洁的表现手法,纯粹自然地视觉画面让歌手能够静静地去诠释整首歌曲的内涵,如黄绮珊在演唱《回来》的时候,整个舞台的灯光有柔和思念到高潮激情澎湃的呼唤,感动无数现场的观众甚至是电视机前众多粉丝。

课题研究背景

课题研究背景 1 课题提出背景:黄土是一种形成于第四纪的陆相粉砂质土状堆积物,颜色呈棕黄、灰黄或者褐黄。一般具有多孔性和垂直节理特征,其颗粒组成以粉粒(0.005-0.075mm)为主,而粒度成分百分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有所不同。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浸水产生湿陷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不产生湿陷的称为非湿陷性黄土。黄土的矿物成分有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及自生矿物三类,碎屑矿物主要是石英、长石和云母,占碎屑矿物的80%,此外尚有较多含量的碳酸盐矿物,主要是方解石。粘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针铁矿、含水赤铁矿等。黄土的物理性质表现为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极易渗水,且有许多可溶性物质,很容易被流水侵蚀成河谷,也易形成沉陷和崩塌。黄土颗粒之间结合不紧,孔隙度一般在40%~50%。具有天然含水量的黄土,如未受水浸湿,则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但当管道(或水池)漏水、地面积水、生产和生活用水等渗入地下,或由于降水量较大,灌溉渠和水库的渗漏或回水使得地下水位升高时则容易发生剥落、湿陷、甚至发生坍陷,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使用带来很大危害。 黄土分布较广,覆盖全球十分之一以上的面积,主要分布于中国、前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匈牙利和波兰的大部分地区。我国的黄土分布面积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而且黄土地形在我国发育得最为完善,规模也最大。中国西北

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高原,华北的黄土平原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平原。我国的黄土分布面积为6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6.3%,主要分布在甘肃的中部和东部、陕西的北部、内蒙古伊克昭盟的南部和西部、河南的北部及西北部地带以及山西的大部分地区。黄土在我省以次生黄土为主分布广泛,在地貌上有塬、梁、峁、陡坎、冲沟、阶地、冲积平原、洪积平原等,且有地层、地质年代、产状、成因等方面的区别,其工程性质也与地貌单元,地层类型,地质构造,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因素紧密相连。黄土特殊的形成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得它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水理特性,所以,在黄土地区进行各种工程建设时,如果对黄土的特性不了解,往往给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黄土的特性很早就引起了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注意并对其研究。我国黄土研究上的前辈们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曾经随黄河流域的治理对于风沙对环境的影响和土壤农业关系展开过不少工作,50年代以后,随着水土保持和黄土地基处理及地基沉降等研究工作的开展,在黄土研究领域内培养了人才,建立了机构,积累了相当部分的经验,为现代黄土研究奠定了基础。 2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为核心,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逐步走上了持续,快速,有序的发展道路,目前高速公路总里程接近3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山西省高速公路建设从1993年开始起步,它是山西省公路网中层次最高、功能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处于山西省国家高

课题研究报告范例.doc

课题研究报告范例 研究报告就是及时发现和改善网站的问题、为制定网站推广策略提供决策依据专业人士的分析建议用于指导网络营销工作的开展,检验网站前期策划及网站建设专业水平。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是课题研究报告范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题名称: 《化学教学中引导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负责人: 指导老师: 所在单位: 通讯地址: 内容摘要: 本课题以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探讨了探究式学习的本质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构建新知,发展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实施策略。通过课题组成员们三年多的实践和探索研究,对课题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够改变学生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识、大胆质疑的探究精神。 关键词:课堂教学 ;引导 ; 探究式学习 ; 学习方式 引言: “让科研成为一种习惯,让文化成为一种品牌,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一直期待的理想境界。三年来,我们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指导下,在溧阳市科研部领导的具体关注下,在我校教科室的帮助下,我们课题组五位教师共同努力,不仅形成了教育科研的浓厚氛围,促动了课题组成员的专业化发展,更使教育科研与学校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开发出了具有独特风格气质的科研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校走上文化成长之路。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 时代发展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教育应当为人的一生幸福做好准备,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21世纪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2. 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3.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课题方案教学提纲

学习-----好资料 《美术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传统的美术课堂以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教学评价,无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差异,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个性化研究,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新潜能。学生对上美术课缺乏兴趣,课堂上大声喧哗的现象时有所见,学生消极应对。而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尤其是美术学科的学习,更是一种充满个性、表现个性;开发潜能、凸现创新能力的活动。新课程的实施,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契机,改革传统美术课堂迫在眉睫!对美术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能够赋予美术课堂以生机和活力,赋予美术课堂以灵性,让学生的个性在美术课堂上飞扬,充分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创造潜能。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最早研究个性化教学的要数杜威。他虽未明确个性化这一概念,但在他的许多书中都论述过个性化教学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工作人员和教师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主体教育观念”、“研究性学习”、“开放式课堂”等。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对“个性化学习”作了深刻的思考,并提出了几条原则,即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多样化的学科中开展个性化学习,强调个性化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给个性化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都在尝试教学上的突破,也在尝试一种个性化的教与学,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都有过这方面研究的实践和经验,而美术学科更提倡个性,更希望美术课堂充满活力,充满个性,充满创新。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个体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不同的个体知觉、记忆、思维具有不同的方式,他们理解、贮存、迁移和使用信息具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带有个性特征的认知风格。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和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 方式获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意义建构方式。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3、人本主义基本理论认为,学习是以人的自主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自我主动学习为特征的,这种学习过程是认知、情意和学习者个性协同发展的过程。学习者对学习方向和目标的自主确定,学习内容和方法自我选择,这样的学习才会有好的效果。 四、概念的界定 “个性化学习”是指学生群体或集体的个性化学习,也指个人的个性化学习。“美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参考复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总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社会的精神财富并未得到同步加强,功利主义价值观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不少社会成员物质丰富但精神空虚,社会中某些不和谐的因素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加上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处于快速发展变化之中,对外界新鲜事物的判断力与抵抗力尚未健全,他们的思想很容易被武侠小说、电影、动漫、网络等外在的因素左右,直接导致他们较早地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对学校的厌恶与恐惧感,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学习上进心不足,精神脆弱,易于产生挫折感、失败感,易于产生对学习的恐惧和对老师的疏远感等。由于孩子面临强大的学习压力以及生活时间的单调性,不少孩子厌学、逃学。厌学问题已经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担忧的问题。初中的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厌学以致辍学的现象大量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家庭贫穷、学习困难等。尤其是2008年1月,全省实施教育改革新政以来,我校教育体系在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革。学生厌学问题的产生,有愈演愈烈之势,体现在对涉世未深、思想懵懂的初中生的教育上,前景更是让人担忧。 社会要求我们学习,以便跟上时代的发展,而我们的现状却又不容乐观,那么如何保持学习的积极性,缓解学生的厌学现象就还是一个大问题。众所周知,只有真正对学习发生兴趣时,学习才是轻松愉快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并且最好地完成学业,

反之,学习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学习效率就会事倍功半。中学是培养人材不可缺少的基础教育阶段,厌学情绪的滋长和蔓延,对人材的培养构成潜在的威胁,势必造成严重的后果。同时,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模仿要大于对成人的学习,因此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初中生中存在的这一心理障碍,其厌学情绪继续流传和扩大,向下延伸至小学,这种后果的严重性是不可估量的。 莱阳市是一个经济比较繁荣地区,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社会中有积极有益的文化影响,但对思想未成熟的初中生来说更多的却是消极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如果学校的生活无法吸引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沉迷于外界的游戏玩乐,受不良风气的侵蚀,最终导致无心向学,厌学甚至辍学的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研究初中生厌学问题,对厌学现象追本溯源,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具有时代性与社会性双重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1、国外对厌学问题的研究分析 国外学者在分析学生厌学原因时大多侧重于学生的个性偏差。如日本教育家依田新提出,厌学是因为个体“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和怠惰产生沮丧,产生对自己的失望和厌恶”。在日本,传统学历主义思想干扰学校的正常教育,学校偏重以书本知识为主,而忽视学生的个性、

个性化学习

实验课题论文 个性化学习的研究探索 张雪利 个性化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在以终身教育为典型特征的学习型社会,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学生健全人格建构的必经之路。《语文课程标准》以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为目标,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作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先决条件。以此为指导,我们进行语文个性化学习的实践,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一、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实现学生这一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一个平等、民主、互动的学习环境是不可缺少的。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尊重、宽容、赏识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师要用孩子的心看待一切,不歧视学生,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这一个”,珍视他们独特的体验,赞美他们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达成班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共识。新型师生关系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开放的学习环境形成的过程,学生只有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才有可

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二、创设开放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学习方式模式下,学生大都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教什么,他们学什么,这是很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地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都是具有开放性的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学习”,它是根据“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一教育理念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摒弃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学习中同老师、同学和学校、社会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学习交流使之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共同发展。它是针对“单一的个体学习”,以往过分的强调独立思考,忽视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而提出来的。所谓“探究学习”是针对“接受”性的学习而提出来的,是指学生研究自己身边感兴趣的现象,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自主探求的过程;学习不是仅限于理解前人发现的知识,而是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进人主动探索,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共同探讨问题,合作解决问题。三者之间,“自主”是前提,“合作”是形式,“探究”是目的,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