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彩基础知识考试题及解析

色彩基础知识考试题及解析

色彩基础知识考试题及解析
色彩基础知识考试题及解析

色彩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色是( A )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A、光

B、颜色

C、颜料

2、下列波长中( D )为可见光波长。

A、λ= 3.7×102nm

B、λ= 8.5×102nm

C、λ= 5.2×103nm

D、λ= 4.9×102nm

3、自然界的日光,以及人造光源如日光灯、白炽灯、镝灯所发出的光都是( A )

A、复色光

B、单色光

C、无色光

D、白光

4.物体固有色是物体在(D)光源下的颜色。

A、荧光灯

B、白炽灯

C、标准照明体D65

D、日光

5、当光源的( B )确定时,光源的颜色特性即被确定。

A、光谱密度的部分值

B、相对光谱能量分布S(λ)

C、辐射能的大小

D、红光含量

6、光源的色温表示的是( B )

A、光源的温度

B、颜色的特性

C、颜色的温度

D、色光的温度

7、观察印刷品使用的光源其色温度为下面哪一个。( C )

A、4000K左右

B、5000K左右

C、6500K左右

D、7000K 左右

8、色温低的光源( C )光成分少,( C )光成分多。

A. 红,绿

B. 蓝,绿

C. 蓝,红

D. 红,蓝

9、同一颜色印刷品在色温3800K和6500K光源照射下观察会出现怎样结果。( B )

A、纯度不同

B、色相不同

C、光泽不同

D、亮度不同

10、如果某物体能将入射光按不同比例吸收,并有部分光反射出来,那么这种物体色就是( D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彩色

11、实地密度随着墨层的增加,( B )。

A、是无限度增大的;

B、不是无限度增大的;

C、是无限度减少的;

D、不是无限度减少的

12、实地密度只能反映油墨的( D ),不能反映出印刷中网点大小的变化。

A、黑度;

B、灰度;

C、饱和度;

D、厚度

13、彩色物体形成的颜色是由( C )所决定的。

A、光谱的不同波长被等量吸收

B、光谱的不同波长全部吸收

C、光谱对不同波长的选择吸收

D、光谱的所有波长均未被吸收

14、人眼睛的明适应和暗适应时间大致是( A )

A、明适应时间快

B、暗适应时间快

C、两个一样

15、彩色是指在视觉中有( B )的颜色。

A、明度

B、色相

C、饱和度

D、明度及饱和度

16、颜色的明度高低是由物体表面的( D )大小来表示的。

A、光谱分布率

B、光的波长

C、光的反射

D、光的反射率

17、印刷色彩表示法中用哪种颜色模式表示比较符合人的视觉感受,让人觉得更加直观一些。( D )

A、RGB

B、CMYK

C、Lab

D、HSB

18、由于印刷品上反射的色光在到达人眼时,产生了加色效应,引起了( D )。

A、视觉的变化

B、明度的变化

C、饱和度的变化

D、色相的变化

19、在相同的单位面积里印同一种颜色,通过网点覆盖率的变化会产生颜色在( C )上的变化。

A、色相、明度;

B、色相、饱和度;

C、明度、饱和度;

D、色相、明度、饱和度

20、印刷过程中( B )不会使印刷油墨的饱和度降低。

A、不适当地加入辅助剂冲淡墨色

B、选用不同性质油墨

C、油墨乳化量过大

21、在色光三原色红、绿、蓝中,最亮最纯的颜色是( B )

A、红

B、绿

C、蓝

22、原色是可混合生成所有其它色的三基色。其中加色混合色为:( C )。

A、红、黄、蓝;

B、黄、品红、蓝;

C、红、绿、蓝;

D、黄、品红、青

23、三原色等量混合呈( B )。

A、黑光

B、白光

C、紫光

D、黄

24、补色是加色混合后成( B )的两个互补色光。

A、黑色或灰色;

B、白色或灰色;

C、黑色;

D、白色

25、消色是指( C )。

A、自然界的所有色

B、黑白色

C、黑、白及各种灰色

D、消灭颜色

26、雨后天空中悬挂着的彩虹,就是阳光照射在无数小水珠的曲面上产生(B)现象

A、光谱功率分布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27、彩色电视机中彩色图像的形成是( C )加色混合的结果

A、视觉器官内

B、视觉器官外

C、色光

D、色料

28、下列颜色不构成互补色的是( B )

A、品红和绿 B. 品红和黄 C.青和红 D. 黄和蓝

29、在色料减色法中,下列( C )的减色规律是对的。

A、 B、 C、 D、

30、CMYK表色法是减色表色模式,遵循色料混合规律。C、M、Y、K表示印刷中的(B )四种原色。

A、红、绿、蓝、黄

B、青、品红、黄、黑

C、中黄、桃红、天蓝、黑

31、一个理想的( D )油墨,应该吸收三分之一的色光,而完全反射其它三分之二的色光。

A、黄色;

B、品红色;

C、青色;

D、三原色

32、没有网点角度和线数概念的是(C )网点。

A、调幅

B、链形

C、调频

33、在网点角度排列中主色版大多采用( B )的网点角度。

A、 90°

B、 45°

C、 15°

D、 75°

34、印刷中无龟纹的网点是( B )。

A、方形点

B、调频网点

C、圆形点

D、链形点

35、中间调指图像中明暗相交的部位,在印刷品中其网点在( B )之间。

A、30~70%

B、40~60%

C、20~50%

D、40~70%

36、图像色彩处理时,一般暗调基本色的网点阶调值范围多少。( D )

A、5%~10%

B、10%~30%

C、30%~60%

D、70%~90%

37、在四色版中,网点角度置于90度的色版是( D )。

A、K版

B、M版

C、C版

D、Y版

38、使用调幅网点印刷时,网点线数越( B ),表示图像的基本单元越( B ),图像的细微层次表达越

精细。

A、高,大

B、高,小

C、低,大

D、低,小

39、调频加网技术是通过改变网点在空间分布的( C )实现的。

A、振幅

B、大小

C、频率

D、深度

40、印刷时网点增大最严重的部位是( D )。

A、50%的网点 B. 中间调 C. 65%的网点 D. 网点搭角处

41、下列哪种网点排列时网点中心距始终不变,而网点大小变化( B )

A、调频网点

B、调幅网点

C、混合网点

D、线条网点

42、当印刷品网点面积率增加时,对调子密度影响最大的是( C )部分。

A、高调;

B、中调;

C、低调;

D、高光

43、( A )是指彩色原稿上的图像经过分色、加网、印刷,再现在印张上的工艺过程。

A、色彩还原;

B、印刷生产;

C、电子分色;

D、色彩复制

44、照相分色是通过滤色片达到分解色彩的目的,用( B )滤色片分色时,制取品红版阴片。

A、红;

B、绿;

C、蓝紫;

D、黄

45、测定品红油墨的密度时其密度计内滤色片是什么颜色。( C )

A、紫兰色

B、红色

C、绿色

D、青色

46、网点并列呈色遵循( B )。

A、减色法原理

B、减色法及加色法原理

C、加色法原理

D、叠色法原理

47、印刷品成色过程中,网点并列发生最多的部位是(B )

A、暗调

B、亮调

C、中间调

48、印刷品的暗调部分一般采用( B )来呈现颜色。

A、网点并列

B、网点叠合

C、网点交叉

D、网点结合

49、为了比较准确、客观地评判原稿色彩是否正确,常把图像中( C )作为评价标准。

A. 红色

B. 白色

C. 中性灰色

D. 绿色

50、灰平衡是由青、品红、黄三原色网点不同的百分比阶调值构成的,其中( B )原色的百分比阶调

值大于其他两个原色的百分比。

A、黄

B、青

C、品红

51、灰平衡的意义是通过对画面灰色部分的控制,来( C )整个画面上的所有色调。

A、直接控制;

B、检验分析;

C、间接控制;

D、间接反映

52、只要印刷品上( D )三块色版网点配比是正确的,其它颜色的三块色版网点配比也就可以肯定它

也是正确的。

A、红色部分;

B、绿色部分;

C、蓝色部分;

D、灰色部分

53、为了使印刷品能很好地进行色彩还原,要求三原色油墨理想的色彩应该是( D )。

A、色偏少、灰度低和反射效率低;

B、色偏少、灰度高和反射效率低;

C、色偏少、灰度高和反射效率高;

D、色偏少、灰度低和反射效率高

54、调配油墨时,要提高饱和度,则需要加入( B )。

A、白墨

B、原色油墨

C、黑墨

D、树脂油墨

55、CMYK颜色空间的色域要( C )RGB颜色空间。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超过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物体颜色的客观因素有( AB )

A、物体

B、光源

C、年龄

D、性别

2、通常以吸收成色方式呈现颜色的物体都具有下列( BCD )主要光学特性。

A、折射

B、反射

C、透射

D、吸收

3、颜色对比按照观看颜色的时间不同分为( BD )

A、互补色对比

B、同时对比

C、明度对比

D、先后对比

4、颜色通过视觉的作用后会引起对某些事物的联想而产生连锁心理反应,形成相关联的心理影响,这便是色彩的感觉。这种感觉有( ABCD )

A、冷暖感

B、远近感

C、大小感

D、轻重感

5、颜色的属性描述正确的是( ABC )

A、色相是每种颜色本身所固有的相貌,表示此色及它色之间的区别

B、明度是指人们视觉中颜色的明暗程度

C、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净程度

D、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

6、我国常用的三原色油墨是:( DEF )。

A、柠檬黄

B、深红

C、中蓝

D、中黄

E、桃红

F、天蓝

7、两色料混合呈黑色,即为补色,则两种颜色分别为( AD )。

A、C及R

B、Y及C

C、M及C

D、M及G

8、( BCD )呈色原理是色料减色法原理。

A、彩色电视

B、彩色印刷

C、彩色印染

D、彩色摄影

9、使用调幅加网技术时要考虑( CDE )要素。

A、网点大小

B、网点锐度

C、网点形状

D、加网线数

E、加网角度

10、调幅加网技术中,常用的加网角度是( BCDE )度。

A、30

B、15

C、45

D、75

E、90

11、调配油墨时的几个基本要求是( ABD )。

A、油墨色相调配准确性

B、油墨的印刷适性调配准确性

C、辨色用纸选取正确

D、耗墨量调配准确

三、判断题

1、色觉的三要素是光、呈现颜色的物体、正常的视察觉器官。(√)

2、色彩是一种感觉,它是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并在大脑中引起的反映。(√)

3、世界万物五颜六色,追根溯源是由于光的存在。(√)

4、一种黄色光其波长为580mm,该色光是复色光。(×)

5、白色物体是个例外,它不受光源色的影响,因为所有色光照射到白色物体上,都会被它不加选择地

统统吸收。﹙×﹚

6、某光源的光色及黑体加热到2800K时所发出的光色相同,则我们称该光源的色温为2800K。( √)

7、如果某光源发出的光色及黑体在某一温度时发射光的颜色相似,则黑体的这一温度值称为光源的相

关色温。(√)

8、光源的色温及光源的颜色关系为,色温越高,光越偏蓝;色温越低,光越偏红(√)。

9、印刷时用于看样的照明光源,色温以5000K或6500K为好。(×)

10、相同的密度值不代表相同的色彩。(√)

11、物体对光的光谱成分等量吸收,即形成了彩色物体。(×)

12、人眼有三类锥体感色细胞,其中感红细胞只能在红光下作用。(×)

13、光谱色是饱和度最高的颜色。(√)

14、纸张吸收性的大小不会影响颜色的饱和度。(×)

15、大部分颜色都可以用颜色立体上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这三项坐标来标定,并给一标号。(×)

16、如果纸张的白度、光泽度高,就能提高颜色的明度。(√)

17、灰色的纸张就好象在各种油墨中加入少量的黑色,从而显示了暗浊的颜色。(√)

18、对于印样来说,墨层越厚,吸收的光量越多,反射率越大,测得的密度值越小。(×)

19、由于印刷品上反射的色光在到达人眼时,产生了加色效应,引起了明度的变化。(×)

20、色彩的明度发生变化时,饱和度不变化。(×)

21、明度是色彩最显著的特征。(×)

22、任何一种彩色均可用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量化指标表示。(√)

23、人眼所感受到的色彩的明暗程度称为饱和度。(×)

24、R的补色为C,二者混合之后一定为BK色。(×)

25、彩色油墨的调配遵守色光加色的原理。(×)

26、色光相加,能量增加,越加越暗。(×)

27、加色法是按黄、品红、青三原色料的加色混合原理生成新的颜色方法。(×)

28、消色是指除了光谱以外的所有其他颜色。(×)

29、补色是减色混合成黑色或灰色的两个互补色料,色光没有补色(×)

30、可见光入射到品红墨层后,墨层吸收了绿光,反射了红光和蓝光,根据R+B=M,使人眼看到了品

红光(M)。(√)

31、印刷品网点成色是利用了人眼的有限分辨率。(√)

32、印刷品所选用的网目线数越高,图像质量越好。(×)

33、在网线线数一定时,方形网点扩大量总是大于圆形网点扩大量。(√)

34、调幅加网技术,会因网点角度安排不当,而造成某些色版印刷后产生龟纹(√)。

35、调频网点是以网点疏密表现图像的明暗层次。(√)

36、调频网点在空间的分布没有规律,即随机分布。由于调频网点是无规则排列的,因此容易产生龟纹。(×)

37、调频网点直径大小不变,而点及点之间距离可随机改变。(√)

38、RGB和CMYK空间所覆盖的颜色范围完全一致。(×)

39、CMYK颜色空间是印刷油墨形成的色空间。(√)

40、色彩还原是原稿的颜色及复制品之间色调再现的关系。(√)

41、图像的颜色分解和图像的颜色合成是由制版和印刷两个阶段来实现的胶印全过程。(√)

42、网点呈色的机理是应用色光加色法,使印刷的颜色在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上产生变化,从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颜色。(×)

43、印制精细产品时,应当选用价格高的三原色油墨。(×)

44、UCR工艺可以降低彩色油墨使用量。(√)

45、灰色成分替代是指印刷时用灰色油墨印刷。(×)

46、灰平衡的含义是通过三原色套印达到中性灰色的手段叫灰平衡。(√)

47、通过CMYK四色套印达到中性灰色的手段称为灰平衡。(×)

48、黑版可以稳定中间调和暗调的色彩。(√)

49、调配淡色油墨时,先加入原色油墨,然后逐渐加入冲淡剂进行调配。(×)

50、油墨的专色调配及印刷适性调配的机理相同。(×)

四、填空题

1、观察印刷品颜色时我们选用连续光谱,而不是线状,带状,混合状的光谱。

2、物体产生不同颜色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

3、通常我们认为反射率在 70% 为白色,物体对光的非选择性吸收形成消色。

4、按照色彩学的知识,印刷车间的墙壁应采用___中性灰___或白色。

5、颜色对比试验的结论,亮度朝向背景色相反方向变化,色彩朝向补色方向变化。

6、太阳从早到晚颜色发生变化,但是人眼会对太阳的颜色产生稳定的感觉,是因为人眼的

颜色适应性。

7、__任何颜色__都可以用颜色立体上的色相、__明度__和饱和度这三项坐标来标定,并给一标号。

8、观察印刷品颜色属于视觉器官内混合的静态混合。

9、_减色法___是按黄、品红、青三原色料(如颜料、油墨)减色混合原理成色的方法。

10、印刷品的调子是靠网点来实现的,网点形状能改变调子的不连续性区域和幅度。

11、目前印刷厂推荐使用钻石型形状的网点。

12、加网三要素为加网线数,加网角度,网点形状。

13、印刷品的调子是靠网点来实现的,网点面积率__的变化是印刷品调子得以实现的基本要素。

14、复制单色连续调原稿选用的网线角度一般为 45°。

15、通常情况下,印刷品上的网点面积率要__大于__原版上的网点面积率。

16、彩色图像复制不仅要求复制出颜色,还要求有浓淡层次之分,印刷品的图像层次是靠网点面积率的大小来呈现的。

17、通过三原色套印达到中性灰的手段称为灰平衡。

18、彩色油墨的调配必须遵从__减色法 _的基本原理,调配时尽量少用原色墨的种类。

19、为了尽量消除套印时__印刷顺序___对印刷质量的影响,打样的顺序和印刷作业时的顺序,应采用标准化的套印顺序进行印刷。

20、三原色油墨的__颜料特性_会直接影响印刷品颜色鲜艳的程度。

五、问答题

1、颜色视觉的产生过程如何?形成色觉的四要素是什么?

答:(1)光源(包括自然光及人工光源)发出的光照在物体表面;

(2)物体对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或透射之后作用于人眼;

(3)人眼内视细胞将光刺激转换为神经冲动由视神经传入大脑,由大脑判断出该物体的颜色。

色觉产生的四要素是光源、物体、眼睛、大脑。

2、什么是色彩的心理三属性,他们之间有何关系?

第一课--色彩基础知识教案

r 色彩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周围都被色彩所包围,每个事物都有属于它的色彩 课题:色彩基础知识课型:综合 探索授课方法:说教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 B.学习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运用色彩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色彩知识运用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进行美的创造愿望,增强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色彩调色的方法;色彩在美术创作中重要的意义。教学难点:运用色彩表达事物及情感的能力。 讲授新课: 一、色彩的概念、意义 在《艺术辞典》中对色彩的概念是这样概括的:色彩是光的特性的延伸,色彩是在色光物体,视觉器官三者之间极其复杂的关系下面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从我们美术的角度出发来看,色彩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艺术审美性,色彩使万物生机勃勃,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和暗示力,用以表现画者内心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色彩,因为色彩它是作为形态以外的另一个设计要素,色彩是无可替代的信息传达方式和最富有的吸引力的设计手段之一。 二、色彩的基础知识1、色彩的分类 (1)原色: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原色? 无法调制出来的三原色:红、黄、蓝、又称为一次色。 (2)间色: 两种原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间色,又称为二次色 橙(红+黄)、绿(蓝+黄)、紫(红+蓝)。 (3)复色: 三种原色或两种间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复色,又称为第三 次色和再间色,复色纯度低为灰色调。 (4)补色: 补色又称为互补色,余色或强对比色。在色相环中任何直径两端相对之色都成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补色之间混合会产生黑色。 2、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是指颜色本身所具有的面貌,也是区别其他颜色的名称。 如黄、红、绿、橙等. (2) 明度:是指色相的明暗程度,它包括同一颜色的色相差别,也包括不同色 相自身所具有的明暗差异。即人们常说的“深浅差别”或“素描关系”。大家知不知道怎么来区别一个色彩的明暗程度,一个色彩加 入白色越多,明度越高。加入黑色越多明度越低。 (3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程度。它是由颜色中含有其它 颜色的多少所决定的。 一个色彩只要不加入其他色彩,就是高纯度的,只要加入了其他色彩,纯度就会降低。 3、色彩的属性 (1) 暖色系:指的是包括红色、褐色的所有色彩。

电路分析试题及其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一只标有额定电压20V、额定功率1W的灯泡。现接在10V的电源下使用,则其阻值为,实际电流是,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2、电流源IS=5A,r0=2Ω,若变换成等效电压源,则U= ,r0= . 3、b条支路、n个节点的电路,独立的KCL方程数等于,独立的个KVL 方程数等于。 4、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可以提供两种电压,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叫 做,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叫做。 5、正弦周期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是。 6、某一正弦交流电压的解析式为u=102cos(200πt+45°)V,则该正弦电流的 。当t=1s 有效值U=_____________V,频率为f= H Z 7、线性电路线性性质的最重要体现就是性和性,它们反映了电路中激励与响应的内在关系。 8、功率因数反映了供电设备的利用率,为了提高功率因数通常采用 补偿的方法。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每题1分,共10分) 1、受控源与独立源一样可以进行电源的等效变换,变换过程中可以将受控源的控制量变异。() 2、叠加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均可叠加。 ()

3、应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时,受控源不能与电阻同样对待。 () 4、电流表内阻越小,电压表内阻越大,测量越准确。 () 5、含有L、C元件的正弦交流信号电路,若电路的无功功率Q=0,则可判定电路发 生 谐 振 。 ( ) 6、电压和电流计算结果得负值,说明它们的参考方向假设反了。 () 7、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 () 8、结点电压法是只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对电路求解的方法。 () 9、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等于它各次谐波有效值之和。 () 10、实用中的任何一个两孔插座对外都可视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电力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史上最全)

电力电子技术试题 第1章电力电子器件 1.电力电子器件一般工作在__开关__状态。 2.在通常情况下,电力电子器件功率损耗主要为__通态损耗__,而当器件开关频率较高 时,功率损耗主要为__开关损耗__。 3.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系统,一般由__控制电路__、_驱动电路_、 _主电路_三部分组成, 由于电路中存在电压和电流的过冲,往往需添加_保护电路__。 4.按内部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的情况,电力电子器件可分为_单极型器件_ 、 _ 双极型器件_ 、_复合型器件_三类。 5.电力二极管的工作特性可概括为_承受正向电压导通,承受反相电压截止_。 6.电力二极管的主要类型有_普通二极管_、_快恢复二极管_、 _肖特基二极管_。 7.肖特基 二极管的开关损耗_小于_快恢复二极管的开关损耗。 8.晶闸管的基本工作特性可概括为 __正向电压门极有触发则导通、反向电压则截止__ 。 9.对同一晶闸管,维持电流IH与擎住电流IL在数值大小上有IL__大于__IH 。 10.晶闸管断态不重复电压UDSM与转折电压Ubo数值大小上应为,UDSM_大于__Ubo。 11.逆导晶闸管是将_二极管_与晶闸管_反并联_(如何连接)在同一管芯上的功率集成器件。的__多元集成__结构是为了便于实现门极控制关断而设计的。 的漏极伏安特性中的三个区域与GTR共发射极接法时的输出特性中的三个区域有对应关系,其中前者的截止区对应后者的_截止区_、前者的饱和区对应后者的__放大区__、前者的非饱和区对应后者的_饱和区__。 14.电力MOSFET的通态电阻具有__正__温度系数。 的开启电压UGE(th)随温度升高而_略有下降__,开关速度__小于__电力MOSFET 。 16.按照驱动电路加在电力电子器件控制端和公共端之间的性质,可将电力电子器件分为_电压驱动型_和_电流驱动型_两类。 的通态压降在1/2或1/3额定电流以下区段具有__负___温度系数,在1/2或1/3额定电流以上区段具有__正___温度系数。 18.在如下器件:电力二极管(Power Diode)、晶闸管(SCR)、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晶体管(GTR)、电力场效应管(电力MOS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中,属

电路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汇总

第1章 试题库 第2章 三、单项选择题(建议每小题2分) 1、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B ) A 、一定为正值 B 、一定为负值 C 、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 2、已知空间有a 、b 两点,电压U ab =10V ,a 点电位为V a =4V ,则b 点电位V b 为( B ) A 、6V B 、-6V C 、14V 3、当电阻R 上的u 、i 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B ) A 、Ri u = B 、Ri u -= C 、 i R u = 4、一电阻R 上u 、i 参考方向不一致,令u =-10V ,消耗功率为0.5W ,则电阻R 为( A ) A 、200Ω B 、-200Ω C 、±200Ω 5、两个电阻串联,R 1:R 2=1:2,总电压为60V ,则U 1的大小为( B ) A 、10V B 、20V C 、30V 6、已知接成Y 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Δ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C ) A 、全是10Ω B 、两个30Ω一个90Ω C 、全是90Ω 7、电阻是( C )元件,电感是( B )的元件,电容是( A )的元件。 A 、储存电场能量 B 、储存磁场能量 C 、耗能 8、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 C ) A 、负载电阻增大 B 、负载电阻减小 C 、电源输出的电流增大 9、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B ) A 、有等效变换关系 B 、没有等效变换关系 C 、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 10、当恒流源开路时,该恒流源内部( B ) A 、有电流,有功率损耗 B 、无电流,无功率损耗 C 、有电流,无功率损耗 五、计算分析题(根据实际难度定分,建议每题在6~12分范围) 1、图1.5.1所示电路,已知U =3V ,求R 。(2Ω)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卷以及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 时间:120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用黑色或兰色钢笔与圆珠笔,作图可以用铅笔; 2.除可以携带指定的文具用品(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绘图仪器、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外,其他物品不准带入考场(手机必须关机,参考资料与书包全部放到教室前面); 3.遇有试卷字迹不清、卷面缺损等问题,可以先举手,经监考人员同意后方可提问。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题2分,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对应的 字母填在括号内) 1.测得一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各极电压如考试题图1所示:该管为(C )。 A. PNP 型硅管 B. NPN 型硅管 C. PNP 型锗管 D. NPN 型锗管 2.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稳压二极管,处于伏安特性曲线中的( B )。 A. 正向特性工作区 B. 反向击穿区 C. 正向特性非工作区 D. 特性曲线所有区域 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是指( A )。 A. 已知逻辑要求,求解逻辑表达式并画逻辑图的过程 B. 已知逻辑要求,列真值表的过程 C. 已知逻辑图,求解逻辑功能的过程 4.考试题图2所示电路的u S (t ) = 2 cos t V ,则电感电流 i L (t )的初相等于( D )。 A. 26.6° B. -26.6° C. 63.4° D. -63.4° 5.电流并联负反馈对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的电阻的影响 是( B )。 A. 减小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B. 减小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 C. 增大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 D. 增大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6.考试题图3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为( C )。 A. 5V B. -5V C. 10V D. 7V 7.TTL 与非门中多余的输入端应接电平是( C )。 A. 低 B. 地 C. 高 D. 悬空 8.考试题图4所示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为( )。 A. 11112111R U I U R R s s +=???? ??+ B. 1111 321 111R U I U R R R s s +=???? ??++ 考试题图 3 ① 1 考试题图2 u s (t

电路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分) 1)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3)电压和电流的负值,表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不一致。 4)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消耗(或吸收)功率,该元件为负载。 5)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产生(或发出)功率,该元件为电源。 6)任一电路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应该相等,称为功率平衡定律。 7)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 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8)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 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u(t),与流过它的电流i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 9)端电压恒为 S i(t),与其端电压u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 10)输出电流恒为 S 11)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电压代数和。 12)几个电流源并联的等效电流等于所有电流源的电流代数和。 13)某元件与理想电压源并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压源。 14)某元件与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流源。 15)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伏安特性(VCR)关系相同。 16)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图,必有n-1 条树枝和b-n+1条连枝。 17)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图,其独立的KCL方程为n-1个,独立的KVL方程数 为b-n+1。 18)平面图的回路内再无任何支路的闭合回路称为网孔。 19)在网孔分析法中,若在非公共支路有已知电流源,可作为已知网孔电流。 20)在节点分析法中,若已知电压源接地,可作为已知节点电压。 21)叠加定理只适用线性电路的分析。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概述 1.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概念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 1)常用色彩名词 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间色有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调蓝得绿、蓝调红得紫。 复色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2)其他色彩名词 对比色色相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同类色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互补色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3)色彩的基本因素 光源色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一般在物体亮部呈现。 固有色自然光线下的物体所呈现的本身色彩称之为固有色。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固有色会产生变化,对此初学色彩者要特别注意。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灰部呈现。 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之为环境色。特别是物体暗部的反光部分变化比较明显。 4)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色彩最显着的特征,是不同波长的色彩被感觉的结果。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基本色相。 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的差别,它取决于反射光的强弱。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一种颜色本身的明与暗,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着明与暗的差别。 纯度也称彩度、艳度、浓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其他色彩名词 5)色彩的调和 光源色调和 在带有明显光源色的影响下,统一染上光源色所构成的色彩调和。

色彩基础知识全解

色彩基础知识 第二章色彩 色彩概述 1.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概念 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 1)常用色彩名词 三原色 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 间色 有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调蓝得绿、蓝调红得紫。 复色 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 分. 2)其他色彩名词 对比色 色相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同类色 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互补色 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即能趋向调和。,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红的更红、绿的更绿

3)色彩的基本因素 光源色 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一般在物体亮部呈现。 固有色 自然光线下的物体所呈现的本身色彩称之为固有色。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固有色会产生变化,对此初学色彩者要特别注意。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灰部呈现。 环境色 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之为环境色。特别是物体暗部的反光部分变化比较明显。 4)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色彩最显著的特征,是不同波长的色彩被感觉的结果。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基本色相。 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的差别,它取决于反射光的强弱。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一种颜色本身的明

电路电子技术综合考试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1: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元素可形成N 型半导体,加入 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 1.五价 2.四价 3.三价 2: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目的是 。 1.电压 2.将高频变为低频 3. 将交、直流混合量中的交流成分滤掉 3: 1. 2V 2. 3V 3.6V 4: R 、L 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为( ) 1. 2.

3. 5: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1.电压串联负反馈 2.电压并联负反馈 3.电流串联负反馈 4.电流并联负反馈 6: 已知接成Y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Δ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1.全是10Ω 2.两个30Ω一个90Ω 3.全是90Ω 7: 整流的目的是。 1.将交流变为直流 2.将高频变为低频 3.将正弦波变为方波 8: 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1.增大 2.减小 3.不变

9: 1.> 0V 2.= 0V 3.<0V 10: 1.25° 2.95° 3.115° 11: 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1.正向导通 2.反向截止 3.反向击穿 12:已知工频电压有效值和初始值均为380V,则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1. 2. 3.

13:三相对称电路是指() 1.380V 2.负载对称的电路 3.电源和负载均对称的电路 14: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若有一只整流管接反,则。 1.输出电压约为2U D 2.变为半波直流 3.整流管将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15: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1.电压串联负反馈 2.电压并联负反馈 3.电流串联负反馈 4.电流并联负反馈 16:设二极管的端电压为U,则二极管的电流方程是。 1.I S e U 2. 3. 17:RLC并联电路在f0时发生谐振,当频率增加到2f0时,电路性质呈() 1.电阻性 2.电感性 3.电容性 18: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 ) 时间:120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用黑色或兰色钢笔与圆珠笔,作图可以用铅笔; 2.除可以携带指定的文具用品(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绘图仪器、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外,其他物品不准带入考场(手机必须关机,参考资料与书包全部放到教室前面); 3.遇有试卷字迹不清、卷面缺损等问题,可以先举手,经监考人员同意后方可提问。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题2分,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对应的 字母填在括号内) 1.测得一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各极电压如考试题图1所示:该管为( )。 A. PNP 型硅管 B. NPN 型硅管 C. PNP 型锗管 D. NPN 型锗管 2.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稳压二极管,处于伏安特性曲线中的( )。 A. 正向特性工作区 B. 反向击穿区 C. 正向特性非工作区 D. 特性曲线所有区域 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是指( )。 A. 已知逻辑要求,求解逻辑表达式并画逻辑图的过程 B. 已知逻辑要求,列真值表的过程 C. 已知逻辑图,求解逻辑功能的过程 4.考试题图2所示电路的u S (t ) = 2 cos t V ,则电感电流 i L (t )的初相等于( )。 A. 26.6° B. -26.6° C. 63.4° D. -63.4° 5.电流并联负反馈对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的电阻的影响 是( )。 A. 减小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B. 减小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 C. 增大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 D. 增大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6.考试题图3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为( )。 A. 5V B. -5V C. 10V D. 7V 7.TTL 与非门中多余的输入端应接电平是( )。 A. 低 B. 地 C. 高 D. 悬空 8.考试题图4所示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为( )。 A. 11112111R U I U R R s s +=???? ??+ B. 1111 321 111R U I U R R R s s +=???? ??++ 考试题图 3 ① 1 考试题图2 u s (t

色彩基础知识的应用---色彩三要素

《色彩基础知识的应用——色彩三要素》 教案设计 课题:《色彩基础知识的应用——色彩三要素》 教材:校本教材,参考《色彩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学生分析:学生刚接触色彩不久,在调配颜色的时候遇到问题,觉得不会调,或是想要的颜色调不出来,不会运用基础知识或是所学的理论知识,将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来进行运用和加深。在绘画制作过程中谁都会碰到表现色彩的实际难度。因此要具有色彩的知识,要理解色彩的属性,这样才会给画面带来色彩,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讲述基本的理论知识, 教材分析:我仔细地研究教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选用此教材,内容全面,具有在讲解色彩艺术的基本概念、基础要求、技法步骤乃至具体工具使用方法的同时,这本书还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从中真正领悟到色彩绘画语言形成的规律。叙述详细,适合学生的理解,和高中美术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使学生不断产生独自的思考,并在掌握具体技法的实践过程中,也能随之不断加强对于色彩绘画艺术语言规律的认识能力,同时也必会提高对绘画艺术作品的鉴赏层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掌握色相、明度、纯度产生的方法和区别,掌握基本调色的原理,提高创新意识及表现技能,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兴趣。 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了解色彩的调配方法,能用颜色正确表达想要的色彩,以及正确的色彩的搭配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初步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感受色彩的魅力,开阔思维,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增强审美鉴别能力。

教学重点: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纯度,掌握色相的产生,比如:可以通过间色、复色的调配来产生新的色彩,比如说色的深浅变化,色彩的灰度调配等。 教学难点:掌握基本的调色方法和能够进行色彩的合理搭配,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正确认识,达到对学生进行艺术和技术的紧密结合的教育,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对色彩的艺术感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欣赏法综合运用。 教、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范图、学生优秀范画、准备多媒体演示、投影仪、幻灯片、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水粉纸、水粉颜料、画笔、 教学思路:在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演示范画教学让学生看的更直观和生动,帮助他们更快的掌握和接受知识,让学生跟随着老师一起画和学生产生互动,使学生及时感受到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求知的热情。 教学过程设计: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图例、范画,演示法---学生作画---小结。 一、组织教学,交代本节课教学目标,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组织教学,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感到这节课是有针对性的,同时知道这节课所讲的内容是解决什么问题的。然后开始讲授知识点,利用色彩的属性(即色彩的三要素)来调色,理解调色的规律。 二、引入新课:(正文) 一、色彩的三要素 (一)色相: 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色彩用不同的名称表示。 如:红、黄、蓝、绿、紫。。。 1、原色:

《电路分析》试题A卷答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答案 08级《电路分析》试题(闭卷) (适用专业:机电) 注意事项:本卷共5个大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电路的基本组成有电源、负载、开关、导线。 2 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知,对一个节点而言,流进它的电流之和应该等于流出电流之和。 3 任何一个无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电阻代替;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实际电压源或实际电流源代替。 4 已知一正弦交流电流i=sin(314t-45ο)A,则该交流电流的最大值为 1A ,有效值为 0.707A ,频率为 50Hz ,周期为 0.02S ,初相位为 -45ο。 5提高电路负载功率因数的常用办法是在负载两端并联电容。 6两个线圈反向串连等效电感为16mH,顺向串连等效电感为24mH,则M大小为 2mH 。 7换路定律的内容包括 i L (0 + )= i L (0 - ) 和 u c (0 + )= u c (0 - )。 8 一个3个节点6条支路的网络,独立节点数为 2 、独立回路数为 4 。 9 如图1所示电路,电压Uab= 12 V 图1 10 大小分别为2Ω、2Ω、2Ω的3个电阻接成星形,如果等效成三角形连接,则对应的3个电阻为 6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求图2电路中a点的电位为( A )。 A. 20 V B. 120 V C. 220 V D. -60 V ? ? ? +200V -100V 150kΩ 100kΩ a 图2 a 图3 b 2、图3所示电路中,ab间等效电阻为( C )。 A. R B. 3R C. R/3 D. 2R/3 3、图4所示电路,R1增大时,电压U( C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图4 图5 4、图5所示电路中,电流源( A )。 A、发出功率10W B、吸收功率10W C、发出功率20 W D、吸收功率20W 5、发电机的三相绕组作Y连接,若线电压V t U AB ) 30 sin( 2 380? - =ω,则其相电压( C ) A、, ) 150 sin( 2 220 , ) 30 sin( 2 200V u V t u B A ? - = ? - =ω ωV t u C ) 90 sin( 2 200? - =ω B、, ) 90 sin( 2 220 , ) 30 sin( 2 200V u V t u B A ? - = ? - =ω ωV t u C ) 150 sin( 2 200? - =ω C、, ) 180 sin( 2 220 , ) 60 sin( 2 200V u V t u B A ? - = ? - =ω ωV t u C ) 60 sin( 2 200? + =ω D、, ) 180 sin( 2 220 , ) 60 sin( 2 200V u V t u B A ? - = ? - =ω ωV t u C ) 120 sin( 2 200? - =ω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负载连接成三角形,则线电流大小必为相电流的3倍。(╳) 2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是可以等效变化的。(╳) 3额定电压为220V311V的交流电源上。(╳) 4 在RLC电路串联电路中,若感抗小于容抗,则该电路中的总电流超前端电压,电 路为容性电路。(√) 得分阅卷人 得分阅卷人 得分阅卷人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一.选择(20分、2分/题) 1.变压器降压使用时,能输出较大的____b_____。 A、功率 B、电流 C、电能 D、电功 2.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是由三相电源的 ________b_决定。 A、相位 B、相序 C、频率 D、相位角 3.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中,触头的位置是处于______a___。 A、未通电状态 B、通电状态 C、根据情况确定状 态 4.为保证机床操作者的安全,机床照明灯的电压应选 ____d_____。 A、380V B、220V C、110V D、36V以下 5.关于提高功率因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感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B.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可以降低功率因数 C.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6.乙类互补对称式功放电路,其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是指( c )。 A.频率失真 B、相位失真 C、波形过零时出现的失真 D、幅度失真 7.稳压管的动态电阻( b )稳压性能越好。 A、越大 B、越小 C、较合适 D、不一定 8.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中反馈类型为( )。a (A) 串联电压负反馈(B) 串联电流负反馈 (C) 并联电压负反馈(D) 并联电流负反馈 -+∞ + u O u i 9.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状态有( a) A、一个稳态、一个暂态 B、两个稳态 C、只有一个稳态 D、没有稳态 10.一个8选1多路选择器,输入地址有 c 。 A、2位 B、3位 C、4位 D、8位 二、计算题(70分) 1.已知图5所示电路中U S1=24V,U S2 =6V,R 1 =12Ω,R 2 =6 Ω,R 3=2Ω,试用戴维宁定理求流过电阻R 3 中的电流I 3 。(10分) a I

电力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力电子技术试题 第1章 电力电子器件 1.电力电子器件一般工作在__开关__状态。 5.电力二极管的工作特性可概括为_承受正向电压导通,承受反相电压截止_。 6.电力二极管的主要类型有_普通二极管_、_快恢复二极管_、 _肖特基二极管_。 8.晶闸管的基本工作特性可概括为 __正向电压门极有触发则导通、反向电压则截止__ 。 18.在如下器件:电力二极管(Power Diode )、晶闸管(SCR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 )、电力晶体管(GTR )、电力场效应管(电力MOSFET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中,属于不可控器件的是_电力二极管__,属于半控型器件的是__晶闸管_,属于全控型器件的是_ GTO 、GTR 、电力MOSFET 、IGBT _;属于单极型电力电子器件的有_电力MOSFET _,属于双极型器件的有_电力二极管、晶闸管、GTO 、GTR _,属于复合型电力电子器件得有 __ IGBT _;在可控的器件中,容量最大的是_晶闸管_,工作频率最高的是_电力MOSFET ,属于电压驱动的是电力MOSFET 、IGBT _,属于电流驱动的是_晶闸管、GTO 、GTR _。 2、可关断晶闸管的图形符号是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的图形符号是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图形符号是 ;电力晶体管的图形符号是 ; 第2章 整流电路 1.电阻负载的特点是_电压和电流成正比且波形相同_,在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阻性负载电路中,晶闸管控制角α的最大移相范围是_0-180O _。 2.阻感负载的特点是_流过电感的电流不能突变,在单相半波可控整流带阻感负载并联续流二极管的电路中,晶闸管控制角α的最大移相范围是__0-180O _ ,其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均为_22U __,续流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__22U _(设U 2为相电压有效值)。 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带纯电阻负载时,α角移相范围为__0-180O _,单个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分别为__222U 和_22U ; 带阻感负载时,α角移相范围为_0-90O _,单个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分别为__22U _和__22U _;带反电动势负载时,欲使电阻上的 电流不出现断续现象,可在主电路中直流输出侧串联一个_平波电抗器_。 5.电阻性负载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UFm 等于__22U _,晶闸管控制角α的最大移相范围是_0-150o _,使负载电流连 续的条件为__o 30≤α__(U2为相电压有效值)。 6.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的三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相位按相序依次互差_120o _,当它带阻感负载时,α的移相范围为__0-90o _。 7.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工作中,共阴极组中处于通态的晶闸管对应的是_最高__的相电压,而共阳极组中处于导通的晶闸管对应的是_最低_ 的相电压;这种电路 α 角的移相范围是_0-120o _,u d 波形连续的条件是_o 60≤α_。 8.对于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换相重迭角的影响,将使用输出电压平均值__下降_。 11.实际工作中,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是周期性的非正弦函数,当 α 从0°~90°变化时,整流输出的电压ud 的谐波幅值随 α 的增大而 _增大_,当 α 从90°~180°变化时,整流输出的电压 ud 的谐波幅值随 α 的增大而_减小_。 12.逆变电路中,当交流侧和电网连结时,这种电路称为_有源逆变_,欲实现有源逆变,只能采用__全控_电路;对于单相全波电路,当控制角 0< α < π /2 时,电路工作在__整流_状态; π /2< α < π 时,电路工作在__逆变_状态。 13.在整流电路中,能够实现有源逆变的有_单相全波_、_三相桥式整流电路_等(可控整流电路均可),其工作在有源逆变状态的条件是_有直流电动势,其极性和晶闸管导通方向一致,其值大于变流器直流侧平均电压_和__晶闸管的控制角α > 90O ,使输出平均电压U d 为负值_。 第3章 直流斩波电路 1.直流斩波电路完成得是直流到_直流_的变换。 2.直流斩波电路中最基本的两种电路是_降压斩波电路 和_升压斩波电路_。 3.斩波电路有三种控制方式:_脉冲宽度调制(PWM )_、_频率调制_和_(t on 和T 都可调,改变占空比)混合型。 6.CuK 斩波电路电压的输入输出关系相同的有__升压斩波电路___、__Sepic 斩波电路_和__Zeta 斩波电路__。 7.Sepic 斩波电路和Zeta 斩波电路具有相同的输入输出关系,所不同的是:_ Sepic 斩波电路_的电源电流和负载电流均连续,_ Zeta 斩波电路_的输入、输出电流均是断续的,但两种电路输出的电压都为__正_极性的 。 8.斩波电路用于拖动直流电动机时,降压斩波电路能使电动机工作于第__1__象限,升压斩波电路能使电动机工作于第__2__象限,_电流可逆斩波电路能使电动机工作于第1和第2象限。 10.复合斩波电路中,电流可逆斩波电路可看作一个_升压_斩波电路和一个__降压_斩波电路的组合;

高频电子电路期末考试试题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2007级 《高频电子电路》试卷(A )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无线电通信中信号是以 形式发射出去的。它的调制方式有 、 、 。 2.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和RC 网络 特性工作的。 3.已知LC 回路并联回路的电感L 在谐振频率f 0=30MHz 时测得L =1H μ,Q 0=100,则谐振时的电容C= pF 和并联谐振电阻R P = Ωk 。 4.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Q 愈大,通频带愈 ;选择性愈 。 5.载波功率为100W ,当m a =1时,调幅波总功率和边频功率分别为 和 。 6.某调谐功率放大器,已知V CC =24V ,P 0=5W ,则当%60=c η,=C P ,I CO = ,若P 0保持不变,将c η提高到80%,P c 减小 。 7.功率放大器的分类,当θ2= 时为甲类,当θ2= 时为乙类;当θ< 为丙类。 8.某调频信号,调制信号频率为400Hz ,振幅为2V ,调制指数为30,频偏Δf = 。当调制信号频率减小为200Hz ,同时振幅上升为3V 时,调制指数变为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种信号携带有调制信号的信息( ) A.载波信号 B.本振信号 C.已调波信号 D.高频振荡信号 2.设AM 广播电台允许占有的频带为15kHz ,则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不得超过( ) A.30kHz B.7.5kHz C.15kHz D.不能确定 3.设计一个频率稳定度高且可调的振荡器,通常采用( ) A.晶体振荡器 B.变压器耦合振荡器 C.RC 相移振荡器 D.席勒振荡器 4.在调谐放大器的LC 回路两端并上一个电阻R ,可以( ) A.提高回路的Q 值 B.提高谐振频率 C.加宽通频带 D.减小通频带 5.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适用于哪种调幅波的解调( ) A.单边带调幅波 B.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波 C.普通调幅波 D.残留边带调幅波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高频功率放大器只能位于接收系统中 B.高频功率振荡器只能位于接收系统中

色彩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色彩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色是( A )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A、光 B、颜色 C、颜料 2、下列波长中( D )为可见光波长。 A、λ= 3.7×102nm B、λ= 8.5×102nm C、λ= 5.2×103nm D、λ= 4.9×102nm 3、自然界的日光,以及人造光源如日光灯、白炽灯、镝灯所发出的光都是( A ) A、复色光 B、单色光 C、无色光 D、白光 4.物体固有色是物体在(D)光源下的颜色。 A、荧光灯 B、白炽灯 C、标准照明体D65 D、日光 5、当光源的( B )确定时,光源的颜色特性即被确定。 A、光谱密度的部分值 B、相对光谱能量分布S(λ) C、辐射能的大小 D、红光含量 6、光源的色温表示的是( B ) A、光源的温度 B、颜色的特性 C、颜色的温度 D、色光的温度 7、观察印刷品使用的光源其色温度为下面哪一个。( C ) A、4000K左右 B、5000K左右 C、6500K左右 D、7000K 左右 8、色温低的光源( C )光成分少,( C )光成分多。 A. 红,绿 B. 蓝,绿 C. 蓝,红 D. 红,蓝 9、同一颜色印刷品在色温3800K和6500K光源照射下观察会出现怎样结果。( B ) A、纯度不同 B、色相不同 C、光泽不同 D、亮度不同 10、如果某物体能将入射光按不同比例吸收,并有部分光反射出来,那么这种物体色就是( D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彩色 11、实地密度随着墨层的增加,( B )。 A、是无限度增大的; B、不是无限度增大的; C、是无限度减少的; D、不是无限度减少的 12、实地密度只能反映油墨的( D ),不能反映出印刷中网点大小的变化。 A、黑度; B、灰度; C、饱和度; D、厚度 13、彩色物体形成的颜色是由( C )所决定的。 A、光谱的不同波长被等量吸收 B、光谱的不同波长全部吸收 C、光谱对不同波长的选择吸收 D、光谱的所有波长均未被吸收 14、人眼睛的明适应和暗适应时间大致是( A )

电路考试试题库经典版含答案)

电路试题库(经典版) 一、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0.5分,较难填空每空1分) 1、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做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部分组成。 2、实际电路按功能可分为电力系统的电路和电子技术的电路两大类,其中电力系统的电路其主要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主要功能则是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变换、存储和处理。 3、实际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单一而确切,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则多元和复杂。无源二端理想电路元件包括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4、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这类电路只适用集总参数元件构成的低、中频电路的分析。 5、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稳恒直流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交流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被称为正弦交流电。 6、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数值上等于电路中两点电位的差值。 7、电位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电路参考点而言。 8、衡量电源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称为电动势,它只存在于电源内部,其参考方向规定由电源正极高电位指向电源负极低电位,与电源端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反。 9、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其单位有焦耳和度;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其单位有瓦特和千瓦。 10、通常我们把负载上的电压、电流方向称作关联方向;而把电源上的电压和电流方向称为非关联方向。 11、欧姆定律体现了线性电路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基尔霍夫定律则是反映了电路的整体规律,其中KCL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结点上汇集的所有支路电流的约束关系,KVL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回路上所有元件上电压的约束关系,具有普遍性。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皖西学院07–08学年度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卷) 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本06级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换路定律主要针对储能元件而言,电场储能不能突变,对电感而言,是指电感两端的 电流 不能突变,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i(0+)=i(0-) 。 2、在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各相之间的相位差为 120度或2/3π ,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为 U L =1.73U P 。 3、稳压二极管配以合适的电阻在电路中起稳压作用,稳压二极管正向接入电路时,其元件上的压降为 0.5——0. 7V 。 4、微分电路中,对电容的取值有要求,设输入交流信号的周期T ,负载等效电阻为R L ,则R L ·C 与T 之间的关系应满足 R L C <<0.2MIN{t p ,T-t p } 。 5 、正弦交流量的三要素是指 振幅 、 周期 、 相位(初相) 。 6、光电二极管的电路符号为 。 7、NPN 型三极管的电路符号为 。 8、晶体三极管是 电流 型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 电压 型控制元件。 9、运算放大器为了减小零点漂移,输入级采用 差动 放大电路。 10、运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主要在 中间 级(输入、中间、输出), 为 直接耦合放大 。 11、有一8位T 形电阻网络D/A 转换器,已知U R =+8V,R F =3R 当D 7~D 0为10000000,时的输出电压U 0= -4V 。 二. 绘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 共10分。 1、 1、图形正确3分,计算出3.7得1分 2、本电路是正反馈电路(3分)。 3、本电路是负反馈电路(3分)。 三.应用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 1、解:各点的电位 d 点为参考点,Ud =0V Ub =Ubd =I 3R 3=2A ×5Ω=10V Ua =Uad =E 1=40V Uc =Ucd =E 2=5V 电压 Uab = Ua - Ub = 40V -10V = 30V Ubc = Ub - Uc = 10V -5V = 5V 2、解: 电路等效如图所示: Ω 6 ab R =Ω=+++??++?46106 36 36 )10636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