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推拿治疗技术指南

小儿推拿治疗技术指南

小儿推拿治疗技术指南
小儿推拿治疗技术指南

小儿推拿治疗操作规范指南

目的通过对小儿体表的经络穴位施以各种不同的推拿手法,调整阴阳及脏腑功能,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作用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一操作步骤与要求

1. 施术前准备

1. 1器具

普通诊疗床,推章用介质如清水、滑石粉、葱汁、姜汁、食用油等。

1. 2 环境

环境清洁卫生,室内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受凉。

1. 3 体位

选择患儿舒适、能暴露操作部位、便于医师操作的治疗体位,如坐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

1. 4 部位

根据病症辨证选取适当的治疗穴位。

1. 5 医师操作前医师双手须修剪指甲,刚剪过的指甲要用指甲锉锉平,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可按证候选择介质涂抹。操作时医师双手温暖,精神专注,态度和蔼,具备亲和力,争取患儿的配合。

2. 施术方法

2. 1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2. 1. 1 推法

分为直推法、分推法、旋推法。

直推法:医师用拇指螺纹面或桡侧缘在选定的穴位上作单向直线推动。

分推法:医师用双手拇指桡侧缘,或用双手示、中指螺纹面自穴位中间向两劳作分向推动。

旋推法:医师用拇指蝶纹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推摩。

2. 1. 2 揉法

分为指揉法、掌揉法、鱼际揉法。

指揉法:医师用拇指或示指,或用示、中、无名指螺纹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回旋揉动。

掌揉法:医师用掌根部分,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回旋揉动。

鱼际揉法:医师用手掌大负际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回旋揉动。

2. 1. 3 按法

医师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或掌心在一定的穴位向下逐渐用力按压。操作时手法要求轻柔、速度均匀协调、压力大小适当。

2. 1. 4 摩法

医师用手掌掌面或示、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的有节律的抚摩,动作宜轻柔而有节奏。一般以按摩的速度和方向来区别补泻,如急摩为泻、缓摩为补;顺时针摩为泻、逆时针摩为补。此法在小儿多用于腹部。

2. 1. 5 运法

医师用拇指或中指螺纹面,由此穴向彼穴或在穴周作弧形或环形推动,因常用手指进行推动,故又称指运法。操作要求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其作用力仅达皮表,只在皮肤表面运动,不帝动皮下组织。

2. 1. 6 掐法

医师手握空拳,用拇指指甲垂直用力按刺穴位,操作时,医师用指甲重刺穴位,切压不动,以指代针,适用于点状穴位,主要用于急救,如掐人中。本法也可用于疾病的防治,一般轻掐后加揉,形成掐揉复合手法,如掐揉五指节,操作时要逐渐用力,以达到深透为止,不宜反复长时间应用,注意在重掐时不得掐破皮肤。

2. 1. 7 搓法

搓以转之。操作时,医师两手掌夹住所取的肢体或部位,相对用力搓摩,或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要求两手用力相等、速度均匀,搓动快、移动慢。切忌用生硬粗暴蛮力,以免搓伤皮肤与筋脉。主要适用于四肢和胁肋部。

2. 1. 8 摇法

摇以动之。操作时,医师一手握持住肢体或关节的近端,一手握持住关节的远端,做一定幅度的摇动,如摇颈。操作者两手要协调配合,注意动作宜缓不宜急,幅度应由小到大;不得超出关节生理活动的范围,摇颈时须低头位。主要适用于关节部位,一般根据病情决定摇动的次数。

2. 1. 9 捏法

医师以拇指与示、中两指相对用力捏拿皮肤,捏法主要用于脊柱部,

故称为捏脊。捏脊疗法是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示、中两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肌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行,本法又称翻皮肤;或用示指屈曲,用示指中节桡侧缘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力提拿肌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行。

2. 1. 10 拿法

医师用拇指指端和示、中两指指端,或用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作一松一紧的拿捏。

2. 1. 11 拍法

医师以半握虚掌拍打体表,注意用力由轻到重,轻重适度。也常用作推拿治疗后的结束手法。

3. 1小儿推拿复式手法

3. 1. 1 飞经走气

医师用右手拿住患儿左手四指,再用左手四指从曲池按之、跳之至总筋,反复几遍后,拿住阴池、阳池处不动,然后右手屈伸搓揉患儿四指。

3. 1. 2 摇抖肘法

医师先以左手拇、示、中三指托患儿之肘,再以右手拇、示两指叉入患儿虎口,同时用中指按定天门穴。然后屈患儿之手上下摇之。

3.1. 3 水底捞月

医师用冷水滴入患儿掌心,在掌心旋推,边推边吹气。

医师左手拿患儿四指,掌心向上,右手滴凉水于患儿内劳宫处,用中指端蘸水由小指根推运起,经掌小横纹、坎宫至内劳宫,边推运边吹

凉气,又称水中捞水、水里捞月、水中捞明月。

3. 1. 4 打马过天河

医师先运内劳宫,然后再用左手拿患儿两指,用右手示、中、无名指沿天河打至腕横纹止;或用示、中指沿内关、问便、天河水一起一落打至洪池穴止。

3. 1. 5 黄蜂入洞

医师用示、中两指指端紧贴在患儿两鼻孔下缘处,以腕关节为主动带动着力部分作反复揉动。

3. 1. 6 运水入土

医师用大拇指外侧缘自小指指腹部的肾经穴起,沿手掌的尺侧和掌根部,运至大拇指指腹的脾经穴。

3. 1. 7 运土入水

医师用大拇指外侧缘自大拇指指腹的脾经穴沿患儿手掌的掌根部和尺食运向小指指腹部的肾经穴。

3. 1. 8 按弦搓摩

医师在小儿身后,用双掌在其两腋下胁肋处,自上面下搓摩,至髂前上棘处。

3. 1. 9 二龙戏珠

医师以左手拿小儿之手,使掌心向上,前臂伸直,右手示、中两指面自患儿总筋处,经指头面向前按之,直至曲池穴。

3. 1. 10 双风展翅

医师用双手示、中两指夹小儿两耳向上提几次后,再按掐眉心、太阳、

听会、牙关、人中、承浆等穴。

4. 小儿推拿取穴方法

根据所选穴位采取不同的取穴方法。小儿推拿常用的取穴方法如下:4. 1 自然标志取穴

可根据固定标志取穴,如外劳宫位于手背三、四掌骨交接处凹陷中:四横纹位于掌面示、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或根据活动标志取穴,如委中:屈膝,膝后腘横纹之中间,两筋凹陷处。

4. 2手指同身寸取穴

以患儿中指中节长度为1寸确定穴位位置、如肺命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 5寸:天庭在头部正中线、入前发际0. 5寸处。

4. 3 简便取穴

例如:内劳宫位于掌心,握拳时中指落着点端即是该穴。

5 小儿推拿操作顺序与补泻

小儿推拿的顺序,以操作方便、患儿能接受为原则,一般按先上肢,后头面,再躯干,后下肢。也可以先主穴,后配穴。还可以先刺激量小的穴位,后刺激量大的穴位。凡推上肢的特定穴位只取一只手,不分男女,皆推左手。

小儿推拿补泻方法的运用取决于疾病的证候,一般向心为补、离心为泻。手法力度轻为补、重为泻,手法速度须率慢为补,而频率快则有泻的作用。

6 施术后的处理

6. 1 推拿后的正常反应

在推拿操作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充血泛红,片刻后可恢复正常,属推拿后的正常反应,一般无需处理。

6. 2 推拿的善后处理

6. 2. 1 操作完毕后要将患儿的汗液擦干,防止感冒。

6 2. 2 医师若用力过度,可能造成患儿皮下出血,少量皮下出血可不予特殊处理,让其自行吸收。瘀血较多者,可给服适量活血疗伤药物。

二、小儿推拿疗法注意事项

1 推拿前应先准备好介质,常用滑石粉,以润滑皮肤。一般冬春季节及表寒证,宜能葱姜汁推;夏秋季节及表热证,宜蘸清水或薄荷水推。

2 对小儿实施推拿治疗,不仅要求医师手法然练、用力均匀、动作轻柔、深透平稳;而且要求掌握好推拿的时间、次数、强度等规律。一般根据年龄、体质、病情虚实来决定推拿的时间、次数和强度,若以1岁为标准,每穴推2min左右(强刺激手法除外);每个主穴推300次左右。小于1岁或体质较弱者,推拿的时间、次数可适当减少;大于1岁或体质强壮者,时间适当延长,推次适当增加。年龄小、体质弱、病证属虚者,手法宜轻;年龄较大、体质强、属实者,手法可加重。

3 在治疗过程中,医师和家长要注意保护患儿安全,防止因惧怕而从诊疗床上跌下受伤;医师或家长不要用力牵拉患儿四肢,避免扭伤。

4 患儿治疗完毕后30min之内不要进食。出汗多者要及时为患儿补充水分。

5 医师若手法使用不当,可能磨破小儿皮肤,一旦发生,应对局部及

时作清洗消毒处理,防止感染。

三、小儿推拿疗法禁忌

1 推拿部位有皮肤破损、出血、感染者。

2 皮肤高度过敏、患传染性皮肤病者。

3 各种肿瘤,急性外伤性骨折、脱位,局部明显水肿者。

4 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等易致出血的疾病者。

四、小儿推拿常用介质

1 油类

食用调和油、麻油、医用石蜡油等。适用于各种病症。

2 滑石粉

医用滑石粉、婴儿爽身粉等。适用于各种病症。

3 清水

自来水、蒸馏水等各神清洁水。一般用于小儿发热等病症。

4 葱姜汁

新鲜葱或新鲜生姜打碎后取汁,适用于表寒证。

5 薄荷水

新鲜薄荷泡水。适用于表热证。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感冒小方法

一、概要介绍 小儿感冒,俗称“小儿伤风”,现代医学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一种常见的外感性疾病。小儿感冒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小儿感冒实际是指小儿鼻腔和咽部的炎症。应当注意,有不少疾病的初期症状类似“上感”,因此对于“上感”的患儿要密切观察,注意有无新的其他症状,以免延误诊治,影响治疗效果。 推拿疗法对小儿感冒有较好的疗效。推拿不但能增强小儿免疫功能,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使机体发挥其自身的抗病能力,抵抗病毒和细菌的感染,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这是单纯药物疗法所不能达到的。 二、临床表现 中医根据病因及症状不同,将小儿感冒分为小儿风寒感冒和小儿风热感冒。 1、小儿风寒感冒 起病较急,发热,怕冷怕风,甚至寒战,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 2、小儿风热感冒 表现为小儿发烧重,但怕冷怕风不明显,鼻子堵塞但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黄痰粘稠,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干、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 3、同时有受惊的 表现为:发热、汗出不畅;面红耳赤、烦燥不安。 4、同时痰很多的

表现为:咳嗽痰多,鼻煽气急,喘咳。 5、同时有食滞现象的 表现为:食欲减退、胸腹胀满或呕吐酸腐、大便腥臭、舌苔黄厚腻。 三、主要穴位及方法 包含天门、坎宫、太阳、大横纹、膻(tán)中、肺腧(shù)等。 针对风寒感冒可通过按摩攒竹穴,具体方法是将双手的大拇指放在眉头,从眉头至额头发髻之间交替推动20-30次。风热感冒表现在发烧、咽喉痛、口干舌燥,这样的患者应该推攒竹穴、推坎宫(从眉间到眉峰推拿)、推天柱骨穴位(方法是脖子后从上往下推动)。对于小儿流鼻涕症状,家长可采取三个穴位按摩,即:推坎宫、开天门(在眉间上下推动)、迎香穴(鼻翼旁开0.5公分揉动)。小儿出现头痛现象,可以按摩太阳穴缓解症状。如果发烧可以推天椎骨、推三关穴(从拇指根部向腕部往上推),可起到解表散热、健脾胃的功能。具体方法如下: 1、推攒(cuán)竹:用两拇指自下而上推两眉中间至发际,30-50次,主治发热头痛。 2、推坎宫:用两拇指沿眉心向眉梢分推,30-50次,主治外感发热头痛。 3、清天河水:用食指和中指指面自腕部推向肘部,100-300次,主治发热。 4、揉迎香: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30次,主治鼻塞流涕。

小儿推拿手法与常见病治疗

小儿推拿与常见病的治疗 小儿推拿手法是与成人推拿手法相对而言的,实际上,大多数的手法是既可应用于成人,也可应用于小儿。其实,由于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手法应用上各有侧重而已。小儿推拿的手法特别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根据病情的轻重和患儿的年龄的大小,在手法操作次数或时间上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说,年龄大病情重者,操作次数多时间长,年龄小病情轻的,操作次数少时间短。 小儿推拿是以小儿疾病为治疗范围,并有独特的诊查手段、穴位及操作方法,除了在阐述病因病机时注意生命特点,在应用四诊时注意望诊,在辩证中以五脏辩证为主外,小儿推拿的特点有这样几个方面:在经学方面,提出五指经学通联的观点,有特定穴位,这些穴位大多集中在头面及上肢部,并且穴位不仅是点状,也有线状、面状,如前臂的三关和六腑穴都是线状,而面部的脾土、肺金、心火、肝木、肾水诸穴均为面状穴,特定穴位的点、线、面状分布的特点更能反映推拿与手法制定为主的特点。 诊断中发展了四诊法,治疗上更重视追根施治和五行生克等基本法则。 1.上肢部 1)脾土 位置:拇指螺纹面,拇指桡侧缘。 主治:消化不良、泄泻、呕吐、疳积等。 临床应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常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形体消瘦、消化不良等;清脾经能清热祛湿,常用于恶心呕吐、湿热腹泻等。小儿脾胃虚弱不易攻伐太过,故在一般情况下,脾经穴多用补法,脾壮挟持者当用清法。 补脾土法:拇指螺纹面贴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上做旋转推法,或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清脾经法: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补法300~400次,清法100~200次。 2)肝木 位置:食指螺纹面。

主治:因风抽搐、烦躁不宁、目赤等。 临床应用: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虚证需用补法时,则应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称为补肾养肝法,清肝经能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常与退六腑,清心火等配伍,治疗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以及目赤等症。 补:100~200次,清:200~400次。补肝经法,小儿食指螺纹面上旋推法。清肝经法,由指尖向指根直推。 3)心火 位置:中指螺纹面。 主治:高热和神昏、烦躁不宁、目赤、惊搐、小便赤涩。 临床应用,心经宜清不宜补,若气血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时易惊等症,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清心经,能清热泻心火,常用于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症。多与清小肠,青天河水等配伍应用。 补心经法:在小儿中指螺纹面作旋转推法。请心经法,由指尖向指根直推。泻心火法,在中指螺纹面上夹之。 4)肺金 位置:无名指螺纹面。 主治:咳嗽痰稠、感冒发热、咽喉肿痛。 临床应用,补肺经,则宜补益肺气,与补肾经配伍,用于治肺气虚损、咳嗽气喘。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与青天河水、退六腑等配伍,治疗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等肺经实热症。 操作,补肺经法,在无名指螺纹面上作旋转推法。清肺经法,在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补、清法,200~300次。 5)肾水 位置:小指螺纹面。 主治:先天不足、遗尿、尿频、虚喘咳嗽。 临床应用,补肾经能补肾益脑,与揉命门、肾俞合用,能补下元,与补肺经合用,能养阴润肺,常用于治疗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泄,多尿遗尿。

小儿推拿适宜技术

小儿推拿实宜技术阳城县中医院

目录 一、小儿推拿治病的机理 二、小儿推拿的作用 三、小儿推拿的优点 四、小儿推拿的特点 五、小儿推拿适宜年龄 六、小儿推拿适应症 七、小儿推拿的禁忌症 八、小儿推拿基础手法 九、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操作 十、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方法 发热 感冒 咳嗽 哮喘 泄泻 便秘 呕吐 厌食 疳积 遗尿 脑瘫 保健按摩

小儿推拿适宜技术 小儿推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通过经络传导,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经过几百年的临床实践证实,具有可靠的疗效,并可避免小儿打针服药之苦,见效快,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故很受病家欢迎。 一、小儿推拿治病的机理 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故古人将之称为“纯阳之体”,也就是说小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小儿的细胞、组织具有超强的修复与再生能力。小儿推拿正是充分调动并增强机体的这种能力,使其有力的驱除外邪而快速有效的治疗疾病。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小儿机体的免疫力也可显著增强。 二、小儿推拿的作用 小儿推拿的作用可概括为: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具体表现为: 1.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 小儿推拿可增强免疫功能,并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食欲旺盛,发育正常。

2.缓解、解除小儿病痛 小儿推拿通过按摩小儿身体的穴位,通过经络的络属,使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1) 未病先防:通过按摩,小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正气充足,提高了小儿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 (2) 防病传变: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得病后传变较快,易发生危急重症,小儿推拿可及时阻止病邪由表入里,防止危重情况的发生。 三、小儿推拿的优点 1.见效快、治疗范围广、疗效高 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于消化道、肺部疾病效果更佳。对许多慢性病、疑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并且见效快,大部分疾病一般1-6次即愈,对于慢性迁延性疾病短期内也可明显见效。 2.方便易行、安全稳当 小儿推拿手法简单方便,易于操作,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而且,只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按照小儿推拿的操作规程合理进行施治,一般不会出现危险或不安全问题。

小儿推拿教学计划,DOC

《小儿推拿》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划分了对口升学和就业两个方向,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本课程开设主要针对于在三年级就业班。现阶段就业班学生总人数94人,由于是第一次教2014级的专业课程,所以对大部分学生的情况不很熟悉,主要是从班主任和以往带成人推拿实训课程中总结的一些情况,对于2014级就业班学生总体来说在学习方面还是比较认真,动手能力比较强,再加上就业目标明确,学习的动力更足。当然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学生在学习水平方面参差不齐,就业班人数较多,对于之后实训课的开展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不够高,态度不够认真,在平时的理论和实训过程中,眼高手低,不能够自觉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学习,针对这些问题 (二)、能力培养目标 具有熟练地手法技巧,并能根据临床具体病症,从辨证、辨证论治入手拟订治疗原则、推拿处方,合理组合推拿手法。通过系统的学习,能运用所掌握的中、西医基础和临床知识,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一定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对症处理的能力,并能将熟练地手法和合理的操作步骤,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素质教育目标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具有从事小儿推拿临床工作岗位必备的专业素质和思想品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严谨、认真、耐心、细致、不怕苦与累,对患者充满爱心。 五、教学措施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概论;第二章诊法概要;第三章推拿手法;第四章推拿穴位;第五章常见病症推拿治疗,理论教学主要以启发式教学,多向学生提问,由学生思考后,老师总结性讲解,配以多媒体教学等。而根据本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环节与要求,列表如下: 七、考核方式 《小儿推拿》的考核方法,期末主要采用书面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平时应尽可能采取模拟病案测试和推拿手法的具体使用,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手法实践技能的操作水平。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小儿推拿讲解

小儿推拿讲解 1.定义 小儿推拿,属于中医推拿的一种,医生通过对宝宝身体的穴位进行推拿,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缓解不适、促进宝宝身体健康成长的目的。 2.形成标志 小儿推拿成为一种体系完备的推拿门类始于明朝。自此之后,有了《保婴神术按摩经》这样的学科专着,也出现了一批有临床经验和理论医学基础的医生。 3.特点 (1)穴位 中医常用的点穴穴位主要是点状、线状和面状。 (2)手法 其特点主要是手法轻柔、力量稳定,推拿讲究程序性,可以缓解慢性病、常见疾病。并通过经年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的八种主要推拿手法。 (3)经穴 在经穴上有“五指经穴通联”的论断。适合推拿的穴位分别对应了一种脏器器官,有些穴位会呈现点、线或面状分布。 (4)诊断 在诊断上,创造性的开创了腹诊法。腹诊法将归经施治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同时非常推崇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则。 (5)临床操作 临床上不仅要求按摩师有序规范的操作手法,还要求其使用的手法能够起到补泻的作用。在按摩过程中要配合姜汁、滑石粉等,有利于保护宝宝的皮肤不受损伤,还能让手法的疗效得到最大发挥。 小儿推拿作用 1.提高宝宝身体机能 穴位处于人身体上经络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穴位被有效刺激的条件下,可以调阴阳、益气补血。尤其是对于宝宝来说,还能够增强免疫能力,保证宝宝的饮食均衡、正常成长。 2.缓解小儿病痛 宝宝如果生病的话,通过被按摩与病处对应的穴位,能够缓解病痛甚至痊愈。而中医推拿针对的病症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小到伤风感冒、胃痛等消化性疾病,大到哮喘、近视等。 3.增强宝宝抗病能力 推拿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还可以减少患传染病的几率。按摩可以调养气血,令经脉畅通,还能预防一些急性传染病。 小儿推拿适用范围

小儿推拿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第二章项目市场 第一、小儿推拿行业概述 第二、小儿推拿行业发展历程 第三、国家政策支持: 第四、自我保健意识 第五、小儿推拿的功效与特点 一、小儿推拿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二、小儿推拿有哪些主要特点? 第六、市场需求量极大 第三章项目内容 第一、客户 第二、方案 第三、利润 第四、计划 第四章竞争 一、产品竞争 二、模式竞争 第五章风险 一、政治风险 二、法律风险 三、市场风险 四、运营风险 第六章、总结

第一章项目概述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国家、国民对医疗健康的重视,使得医疗健康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为我们提供了进入健康领域最佳时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西药给人体带来的负作用太大,国家政策出台禁输抗,发展中医 第二、目前全国中西医比例差距太大,很多西医面临必须转型。 第三、国民健康意识增强,开始追求绿色健康保健疗法。 第四、计划生育政策放开,儿童数量增加,市场前景一片美好。 最关键的是所有西医诊所大夫面临必须转型,他们绝大多数不懂得中医疗法,我们正抓住时机,以免费培训中医推拿、部分中医治疗技术来锁定客户,通过合同形式销售我们的产品,从而实现多赢。 第二章项目市场 第一、小儿推拿行业概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要求也在进步,14岁以下小儿接受专业的推拿保健后,不仅仅能改善小儿机体的内能和环境,调节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达到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保健身体及防治少儿亚健康的目的,还具有益智的特殊功效,社会需要巨大,但由于医院小儿推拿医疗资源的短缺,已远远不能满足患儿家长的需求,并且小儿推拿其中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防病保健,如果到医院进行小儿防病保健推拿不但浪费医疗资源,而且增加家长经济负担.因此,在目前中国滥用抗生素、小儿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背景下,小儿推拿保健完全符合家长和患儿的需求,必将有广泛的前景和社会价值。 第二、小儿推拿行业发展历程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2年成立了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其中就包括“小儿推 拿技术协作组”。 2、小儿推拿于2013年正式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0-36个月儿童 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是中医药项目第一次进入“公卫”项目,是进入“公卫” 项目的、仅有的2个中医药项目之一。 3、2013年8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健 康服务业发展。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9周岁以内的小儿。 2、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 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 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 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 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按摩一侧手 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按摩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 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 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做保健性按摩,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按摩。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8、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2、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 医院就诊!小儿疾病,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家长不要疏忽大意。此点切记切记啊! 摩腹法——健脾开胃 腹部按摩能保健养生,这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记载。我国唐代名医、百岁老人孙思邈也曾经写过“腹宜常摩,可祛百病”。

小儿推拿整理常用

第一章概述 一、推拿的起源 推拿疗法也叫按摩疗法,是祖国医学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向疾病作斗争中,所取得的丰富经验的结晶。这种疗法,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考其起源:我们祖先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发生损伤,或生食兽肉野果,饥饱不匀,肠胃不适,即用手揉摩患处,或腹部而感到舒适,在这种本能的自发的治疗基础上,日积月累,形成了后世的推拿疗法. 二、什么是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是一种以求代药的物理疗法,其特点是不用药物,不用器械和特殊设备,仅凭医者的双手,根据不同的病情,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人体的一定部位上进行操作,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促进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采用手法上的不同,可分成人和儿童推拿两种。由于推拿疗法经济简便,易于掌握,没有痛苦,疗效又高,符合多快好省的要求,更适合广大工农兵群众的需要,因此值得大力推广普及。 三、推拿学派 历代医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心得体会,因而逐渐形成了许多学派。有的专用于正骨,医治外伤;有的着重治疗内科疾病;有的专施治小儿。这里主要介绍,青岛市立中医院小儿科的治疗经验。其特点是,只运用左手各部穴位以代替全身的推拿,取穴简单,疗效迅速,可免脱衣解带的麻烦,小儿易于合作和接受 第二章推拿手法 一、什么是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是医者的双手,在患者身上某部及穴位进行用不同的操作方法,或清(泻)、或补、或清补兼施等手法,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开脏腑之闭结,扶正祛邪之治疗目的,即称手法。 医者在操作时,必须手法稳定,穴位准确,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二、穴位分型 人体各部穴位,一般分点、线、面三种类型。 1、点型: 人体某部位或经络穴位,采取揉、拿、点、捣等手法称为点型。如小天心、二马等穴2、线型: 人体某部位的二点中间的连线,这个长型的穴位,采取用推、打、提、捏等手法,称为线型。如大椎、天河水、六腑等穴。 2、面型: 人体某部或经络穴位(面积较大的穴位)采取推运的手法,称为面型。如八卦、板门等穴。 三、推拿手法 常用手法有:推、拿、揉、运、捣、掐、分、分筋等八种方法。 1、推法: 医者用左手托着患儿之左手,医者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在患儿某部穴位,凡向前推动,行于直线,不可歪斜,统称为推法,多用在线型穴位上。 推法:1.补法——推向指根(向心性为补) 2.清法(泻法)——由指根推向指尖(离心性为清) 3.清补法——由指尖至指根,来回推之(往返都为清补)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小儿推拿要想见效,手法的正确和穴位的准确都是首要的。今天山东金医典的老师们就为大家整理了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小儿推拿穴位和手法,希望对大家学习小儿推拿有所帮助。 大肠经 【功效】清利肠腑,主治腹泻、便秘、积滞等。 【手法】在食指外侧,向指尖方向推为清,向虎口方向为补,来回推为清补,一般用清补法。 【演示】 胃经 【功效】清脾胃积热,降气和胃,消导助运化,治肚子胀满,积食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厌食。 【手法】自大拇指下端鱼际外缘黄白皮交汇处,离心推至大拇指根部,此为清法;反之为补;一般用清法。 【演示】

肝经 【功效】舒肝理气,发散外邪,平肝镇惊;主治伤风感冒,惊风,夜啼,斑疹。 【手法】一般用清法,习惯称之为平肝;清法一般从食指指根推到指端。 【专家心得】平肝法常与清肺、推天河水配合应用。起退热,治肺炎的作用。 【演示】 脾经 【功效】健脾益气,调理中焦。主治腹泻、积滞、便秘、唇裂肿痛,口舌生疮,软骨病、瘫痪,虚性咳嗽。 【手法】大拇指末节外侧,离心推之为清,向心推之为补,来回推之为清补。 【演示】

肾经 【功效】和气血,调阴阳,分寒热。主治寒热往来,气血不和,胸膈满闷。 【手法】分阴阳穴在小天心穴往上,掌横纹中间略上处,用拇指罗纹面从穴位中间向左右分推。 【演示】 板门 【功效】宽胸膈,利肠胃,主治呕吐、腹泻、幽门狭窄、痉挛、贲门松弛等。 【手法】以拇指端点住鱼际中点,左右旋揉同数。 【演示】

内八卦 【功效】行气宽中,利膈消滞。主治胸腹胀痛,咳嗽痰喘、积滞、纳呆、百日咳。 【手法】用运法,自乾宫起至兑宫止,环手掌一周,周而复始,旋转摩擦,为顺运八卦。 【专家心得】五脏之气不调,诱发胸膈作闷,痰火郁结,咳嗽交作,小儿百日咳等,都可用运八卦法,以宽胸利膈,开郁降气,且能助气调气,加强中气运化力量,消化食积。 【演示】 小天心 【功效】行气宽中,利膈消滞。主治胸腹胀痛,咳嗽痰喘、积滞、纳呆、百日咳。 【手法】用运法,自乾宫起至兑宫止,环手掌一周,周而复始,旋转摩擦,为顺运八卦。

小儿推拿教材(特定穴)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又称小儿按摩。是指运用手法(特定手法)作用于小儿机体的穴位(特定穴)起到调整脏腑、气血、经络功能,来达到防治小儿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小儿从出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其生理、病理、辨证与治疗(包括手法、穴位、操作、次数、时间)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 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出生后,机体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筋肉骨骼等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尚未发育成熟完善。脏腑柔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神气怯弱,内脏精气未足,卫外机能未固,中医学谓之“稚阴稚阳”之体,认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小儿另一个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育迅猛,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向着完善成熟方向发展,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欣欣向荣,古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纯阳”。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对水谷精气等营养物质需要迫切,因而常见“阴常不足,阳常有余”。 小儿的病理特点是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若治疗及时易趋康复。由于小儿脏腑功能柔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外易为六淫侵袭,见易为饮食所伤,更不能耐受突然的强烈刺激,易受惊而病。小儿患病后病情变化迅速,邪气易盛,正气易虚,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若调治不当,易生他变,使轻病变重,重病转危。由于小儿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且病因单纯,又少七情的所害,在患病之后,若能调治及时,则好转也快,容易痊愈。 小儿推拿临床辨证以四诊八纲为基础,将临床所获四诊资料,综合分析,做出正确诊断。在四诊当中,以望诊为主,闻、问、切诊为辅。新生儿不会说话,较大小儿也不能全面准确地诉说病情,因此儿科又有“哑科”之称。在临床上问诊大多是通过患儿家属间接进行的。闻诊虽然反映一定的病情,但也不够全面。小儿气血未充,经脉未盛,就诊时多哭闹,气息易乱,造成切脉不易准确。只有望诊不受各种条件限制,反映病情比较可靠。 从八纲辨证来看,小儿属“纯阳”之体,感受外邪后,易从寒化热,因而临床以阳证、热证、实证为多,虚实夹杂次之,纯虚证较少。临诊时应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仔细观察、辨证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由于小儿的肌肤娇嫩,故在治疗操作时,一般要借助一些介质,如滑石粉、薄荷汁、冬青膏等,这些介质不仅有润滑皮肤、防止擦破皮肤,还有助于提高疗效的作用。临床选用介质时也宜辨证应用。 小儿推拿手法应用着重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年稍长的可参照成人推拿手法的要求。小儿推拿治病在辨证的基础上强调手法的补泻,常用的补泻方法有手法轻重补泻、快慢补泻、方向补泻、经络补泻(又称为迎随补泻法或顺逆补泻)、次数补泻及平补平泻法等。临证时要根据病证选择应用、以达功专力宏,方能体现补泻。 小儿推拿穴位大多数为小儿所特有,称之谓小儿特定穴。多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且以手掌手背居多,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在小儿推拿穴位上,采用适当的操作次数、作用时间和刺激强度,则能使疾病尽快痊愈。若次数、时间、力度太过,则可损伤皮肤或加重病情;若不及则无济于事。故在临床上可根据患儿病症的虚实、年龄的大小等,酌情增减、灵活掌握。 由于小儿发病方面的特点,临床上以外感、饮食内伤、热性病居多,故在治疗上多采用解表、清热、消导等方法。对于治疗大寒、大热的穴位及泻法、重刺激手法等,要中病即止,以免损伤小儿正气。另外,小儿患病,传变迅速,易生他变,临诊时必须谨慎果断,不可贻误病情。必要时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穴位主要应用特定穴,这些穴位不仅有“点”状,还有“线”状及“面”状。这些穴位以两手居多,正所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小儿推拿特定穴临床应用时有以下特点:一是穴位与手法往往合起来称呼,如推三关、揉板门、掐老龙等;二是手法操作时间往往是以“次数”为计算。穴位中标示的“次数”仅作为6个月~1周岁患儿临床应用时参考,临诊时还要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身体强弱,病情轻重等情况而有所增减;三是小儿推拿操作的顺序,一般是先上肢,次头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或患儿体位而定先后顺序,年龄较大患儿可配合经穴使用。四是上肢特定穴位,习惯于推左手,一般不分男女。 第一节头面部穴位 1.天门(攒竹) 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又称推攒

小儿推拿疗法

简单实用安全有效预防保健治疗 小儿绿色推拿疗法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的儿童(和 父母),希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 长 你还在为你的孩子感冒发烧而不知所措烦恼吗? 你还在为你的孩子送到医院治疗后留有后遗症担心吗? 你还在为你的孩子不吃饭而发愁吗? 你还在为你的孩子发育不良而失眠吗? 你还在为你的孩子性格古怪而不开心吗? 让你的孩子不受抗生素、药物的影响,健康的成长 ………………… 现在一切有了答案, 你的孩子你做主, 你就是他的医生, 你可以让他成为一个健康优秀的人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的儿童(和父母),希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民间自由人出版社出版 2008.8.1

小儿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疗法,亦称“小儿按摩术”,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专门用于防治小儿疾病的自成体系的推拿治疗方法。 推拿治疗小儿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如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了古代以勺匙边摩拭病变部位治疗小儿抽搐的推拿治法。 晋唐时期,许多医学名著中也有一些小儿推拿治法的记载,如《肘后备急方》介绍了“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的捏脊法,《千金要方》载述了以膏摩小儿囟门、手足心防治疾病的膏摩方药及操作方法,《外台秘要》也记有摩头按脊治疗小儿夜啼、咳嗽、盗汗等治疗经验。 金元时代,张子和《儒门事亲》载有“揉脾”一法,用以治疗小儿身瘦肌热等证。至明代以降,随着儿科推拿经验的积累,在理论及治疗手法、腧穴应用等方面逐渐形成专科特色,发展成为一门有独特体系的治疗方法。 由于小儿推拿疗法具有方便易行,疗效显著等特点,而且不受设备、医疗条件的限制,患儿又可免除打针服药之痛苦,因此深受患儿及其家属的欢迎,成为中医儿科治疗的一个颇具特色的常规疗法。 「操作方法」 1. 开天门:医者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眉心交互推至前发际,推24次,常作为每次推拿的第一个步骤。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可以治疗感冒、发热、头痛、惊风、神疲乏力等症。 2. 推坎宫: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一般分推24次,常用作每次推拿的第二个步骤。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可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等症。 3.运太阳:用两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在两侧颞部太阳穴上,作轻柔缓慢的环形移动,向眼方向运为补,向耳方向运为泻。—般运24次,每运3次后轻轻按一下,常用作每次推拿治疗的第三个步骤。有发汗、止汗、明目醒神等作用。 4. 掐总筋:用大拇指轻轻按掐腕横纹中点,另一手握住患儿手指轻轻摇其腕关节,常用作每次推拿的第四个步骤。有清心火、止惊搐、畅四肢等作用,也可用于口舌生疮、潮热、感冒鼻塞、四肢抽掣等症。 5.分推大横纹:用大拇指指腹自总筋向两侧分推,常用作每次推拿的第五个步骤。有调和气血、止泻痢、除寒热、去腹胀、通二便等作用。可治疗惊风、痫症、昏迷、抽搐、泄泻、痢疾、黄疸、咳嗽、痰喘等症。 6. 拿肩井:一手捏拿小儿的肩井穴,另一手握住小儿食指和无名指,将上肢伸摇数次。不论何种病症进行推拿治疗,都以本法作为结束手法,所以又名“总收法”(收诊法)。拿肩井有畅通一身气血等作用。 7. 推五经:五经指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五个穴位,分别位于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远端指节的指腹上,在这些穴位上运用推法治疗,可以调整各脏功能,并治疗相关的疾病。诸如: (1)消化不良、呕吐、腹泻、食谷不化、痢疾、便秘、疳积等多属脾经病变,治疗时推脾经,以旋推为补,直推为泻,一般多采用补法。 (2)惊风、抽搐、烦躁、气逆、胁痛、目赤等多属肝经病变,治疗时推肝经,以旋推为补,直推为泻(清)。一般说来,肝经宜清不宜补;如需用补法

张席珍小儿推拿流派的整理与研究

张席珍小儿推拿流派的整理与研究 (特别感谢为本文提供资料的袁洪仁、朱霜菊等老师) 【传承链】 1. 张席珍原青岛盲校教师。中医世家,相传其祖父是早年燕赵地区名医。张席珍自幼跟随祖父刻苦学习,深得祖父真传。年青时便能熟练运用针灸、推拿医术为百姓治病,是百姓眼中“颇有本领”的草根医生。五十年代,张席珍被派往北京参加全国首届盲人按摩培训班。结业后,因其在小儿推拿方面表现出来的天赋和技能,被青岛市盲人按摩学校聘为讲师。他全身心扑在小儿推拿事业上,创立了张氏小儿推拿流派。为岛城小儿推拿临床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2.张寄岗张席珍之子。从小耳濡目染了父亲的小儿推拿,认真学习中医和小儿推拿,18岁即开始独立行医,亦被聘为盲校教师。在40余年的小儿推拿临床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知识。教学临床相长,深受家长和学生爱戴,目前日门诊量平均在200人次左右。他明确提

出张氏小儿推拿流派,总结出流派“三快”(操作频率快、时间短、疗效好)特点。将张氏小儿推拿流派推向新高度。 3.张寄青张席珍之子,毕业于青岛医学院,现任青岛市济青中医 院院长,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医学部性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名医理事会副理事长。张寄青学识渊博,理论水平高,早期曾协助父亲张席珍整理出版《张氏小儿推拿》一书,是张席珍小儿推拿流派的理论奠基者和手法传承人。其在不孕不育症治疗方面也颇有成就。【学术思想】 1.切而知病,切推结合:由于该流派的创始人张席珍老师本人 为盲人,其教学对象就是盲人(许多流派骨干也是盲人,如张淑华老师等),传统四诊的望闻受限。张席珍根据盲人的特点(识记性强,手感强,触觉灵敏)确立了以切诊为主的学术思想。临床上,该流派只简单了解相关病情,就开始推拿。边推拿,边体味手下感觉,如手脚、额头皮肤的干湿与温度,颈部及寸口动脉的搏动,脘腹的膨隆与凹陷,丹田与命门的冷暖等。通过触觉发现病变所在部位、经络和异样点,确定推拿重点。将切诊发挥极致,将切诊与推拿有机融合一体。同时,也重视问诊,通过问诊了解主要病情,了解发病经过,了解治疗效应。 2.百病归宗,阴阳为本,建立二元论。该流派认为,小儿形气未充,体属稚阴稚阳。阳易耗散,阴易消亡。疾病千变万化不离阴阳,

小儿推拿的功效与特点

小儿推拿的功效与特点 推拿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远古时代起,推拿按摩就是我国人民防治疾病的方法之一。特别是隋唐时期,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按摩疗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小儿推拿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蕴涵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又十分易学易懂。 很多不了解中医神妙之处的人都会对经络学产生怀疑,区区几十个穴位翻来覆去按,真能治病吗?正所谓“小儿百脉,汇与两掌”,孩子五指上的经络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再配以最合适的推拿手法和力度,就能发挥出令人惊叹的魔力。譬如脾胃不好、脸色发黄的孩子,可以循他的大拇指外侧边缘向手掌方向直线推动(叫补脾经),效果等同于吃人参、白术,起到补脾益气的作用。在孩子健康时,给小儿做推拿能起到保健的作用;当孩子病了,心肝脾肺肾的状况就全都体现在5个手指头上,哪个脏腑有问题了,就推相应的那个手指头,举手之间就能治病。 试想,你如果学会了小儿推拿,你就不会再眼睁睁的看着孩子饱受疾病的折磨而束手无策,就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来保护自己的孩子。那么小的孩子整天打针吃药有多受罪啊,小儿推拿却可以让父母的心肝宝贝卧在床上,舒舒服服地接受治疗,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效果比吃药还好,一些令西医头痛的儿科病,都能起到手到病除的效果。小儿推拿的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中的一门绝学。如果把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最弥足珍贵的小儿推拿推广到每家每户,有病时治病无病

防病;让孩子从一生下来就个个健健康康的,这相应的也会减少因孩子生病给家庭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可以减轻国家的医药开支,福莫大焉。 现今社会,随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也发生了变化;使人们对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孩子的健康成了每个家庭所关注的重点。因而小儿推拿疗法代替了部分化学药品,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一、小儿推拿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小儿推拿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疏风散寒、扶正祛邪。 具体表现为: 1、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 穴位与经络的治疗功能,已被现代临床医学所证实。穴位即为经络上的最重要点,通过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整经络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正气自然充足,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也就是抵抗力增强,得病的机会相应减少。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2、缓解、解除小儿病痛 如果小儿有病,按摩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很广, 可以对发热、感冒、咳嗽、哮喘、滞颐(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疳积(营养不良)、夜啼、遗尿、近视、小儿肌性斜颈等多种常 见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小儿推拿对小儿强身防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A) 未病先防:通过按摩,小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正气充足,因此可以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 B) 防病传变: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易发生危急状态,小儿推拿可以起到预防发病、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二、小儿推拿有哪些主要特点? 1、简单易学,方便易行

小儿推拿师考试试题与答案

小儿推拿师试题(高级)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核分人题满分 得分 一、 A 型题(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 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B. C.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 E. 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是 A. 阴阳对立制约 B. C. 阴阳消长平衡 D. E. 阴阳相互交感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相互转化 3.五行中“木”的“母”行是 4.被称为“娇脏”的脏腑是 5.心的经络名称是 A. 手少阴 B.足少阴 C.手太阴 D.手厥阴 E.足太阴6.诊断小儿疾病,尤为重要的是 A.按诊B.脉诊C.闻诊D.望诊E.问诊 7.望小儿食指指纹,指纹淡滞的意义是 8.小儿睡眠露睛,多由于 A 脾胃虚衰B津液不足C肝风内动D肝经风热 E.肾经耗竭 9.某患者咳嗽,痰稠色黄,鼻流浊涕,舌尖红,脉浮数,证属 A.风热犯肺 B 热邪壅肺C暑热犯肺D痰湿阻肺E燥邪犯肺10. 湿热蕴结在肠,其大便可见 A. 下利清稀,完谷不化C. 溏结不调,时干时稀B D .泻下不爽,粪质腥臭 .五更泄泻,泻后痛减 E.便次增多,便质稀薄 11.小儿推拿手法特点强调 A .轻快B.柔和C.平稳D.着实E.以上都是 12.在临床运用中,对小儿推拿手法描述错误的是 A .手法经常和具体穴位结合在一起B.手法刺激强弱不会影响补泻效果

C.手法操作时,常使用介质 D.每个操作,常常规定具体操作时间或次数E.手法操作方向决定补泻效果 13.旋推法主要应用部位是 A .头面部B.胸腹部C.腰背部D.手指指面E.下肢部 14.掐法操作时,着力部位是 A .拇指指甲B.拇指指腹 C .拇指指间关节突 D .拇指桡侧缘E.以上都不是15.按法在临床上很少单独运用,多配合应用 A .摩法B.推法C.揉法D.掐法E.运法 16.水底捞明月的功效是 A .健脾消食、温中理气C .开胸顺气、退热通便E.退热镇静B D .清热凉血、宁心安神 .养阴清热、退热通便 17.能治疗高热烦躁,神昏抽搐又能治疗上肢麻木等实热病症的操作是 A .摇斛肘B.苍龙摆尾C.飞经走气D.打马过天河E.水底捞明月18.小儿特定穴多分布在 A .头面B.上肢肘以下C.下肢膝以下D.腰背E.胸腹 19.肾经位于 A .拇指螺纹面B.食指螺纹 面 C中指螺纹面 D .无名指螺纹面E.小指螺纹面20.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多用于治疗结束手法是 A .开天门B.推坎官C.拿肩井D.拿风池E.揉耳后高骨 21.下列可主治一切虚寒病证的推拿法是 A .补脾经B.补肾经C.清天河水D.推三关E.运内八卦 22.小儿肝经穴宜清不宜补,肝虚应补时,应取什么代之 A .补肺经B.补肾经C.补小肠D.补大肠E.补脾经 23.治疗小儿疳积的要穴是 A .小横纹B.四横纹C.掌小横纹D.大横纹E.以上都不是 24.按揉足三里常配合推上七节骨、补大肠治疗 A.便秘B.腹胀C.呕吐D.腹泻E.咳嗽 25.咳声重浊,痰黄质稠,多为 A .外感风寒B.外感风热26.患儿, 15 个月,昨晚吃奶油蛋糕C .燥邪伤肺D.脾胃虚寒E.气阴两伤 2 块,夜间阵阵哭闹,呕吐两次,至今晨大便 3 次,便 稀薄,便后哭闹减轻,不思进食,舌苔厚腻。其治法是 A.消食化滞B.温经散寒C.健脾益气D.清热化湿E.温补脾肾27.引起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 A .腺病毒B.埃可病毒C.轮状病毒D.柯萨基病毒E.冠状病毒28.面有青色,啼哭呈恐惧状,或睡中时作惊惕不安,猝然啼哭惊叫,指纹青色为 A .脾脏虚寒型夜啼B.惊吓型夜啼C.心热型夜啼 D .伤食型夜啼E.缺钙夜啼 29.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治疗方法是 A .内外用药B.局部按摩C.热敷疗法D.包扎固定E.手法复位30.佝偻病活动早期主要表现为 A .睡眠不安,多汗,易惊B.方颅C.低热D.肋骨串珠 E .鸡胸 二、 B 型题 ( 从列出的A、 B、C、D、 E 五个备选答案中,为下列每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一次,也可选用多次,也可以一次都不选。每题 1 分,共 20 分)

小儿推拿学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小儿推拿师复习题 间:2016-08-2 一、单选题: 1.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C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 2.髓海位于( C )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 3.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B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4.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C )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 5.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寸处的穴位是( D )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 6.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 C )条条条条条 7.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 A )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 8.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 B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 9.在胸部,任脉旁开2寸的经脉是( E )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 10.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 E )A.天泉 B.少列 C.中冲 D.少府 E.天池 11.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 D )A.肝 B.耳 C.胆 D.胃 E.胁 12.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 B )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 13.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 D )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 14.心的募穴是( A )A.巨阙 B.鸠尾 C.中庭 D.膻中 E.华盖 15.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 C )A.会阴 B.中极 C.长强 D.腰俞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禁忌(标准)

^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 (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于0--12 周岁的小儿。 2、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少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做少儿小儿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少儿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少儿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少儿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少儿的情绪,再进行少儿小儿推拿。 5、少儿小儿皮肤娇嫩,少儿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少儿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少儿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少儿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少儿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推拿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推拿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少儿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 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少儿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 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 次,重症每日2 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 天至10天为1 个疗程。1 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做少儿小儿推拿,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 次或隔日1 次的规律性推拿。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 分钟左右。 8、少儿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少儿小儿推拿手法时要注意少儿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少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每次给孩子做少儿小儿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小儿推拿禁忌 1.骨折、创伤性出血; 2.皮肤破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等)、皮肤炎症(疔疮、疖肿、脓肿、蜂窝组织炎、丹毒,不明肿块及有伤口瘢痕等局部)、传染性皮肤病; 3.急性传染病(手足口病、痢疾、水痘、轮状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结核病传染期、梅毒、猩红热等); 4.有出血倾向的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等); 5.严重心血管疾病、先天畸形及其他危重病症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