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及经典期末试题和答案(完美版)1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及经典期末试题和答案(完美版)1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及经典期末试题和答案(完美版)1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及经典期末试题和答案(完美版)1

学时分配

绪论

★ 1、名词解释:

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或养分完成一定营养或营养生理功能的能力大小。

★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答:总体目标:通过研究,揭示养分利用的定性定量规律,形成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动物产品的高效生产、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长期维护的动物营养科学指南,使动物生产在土壤----植物----动物----人食物链中与其他要素协调发展,为维持食物链的高效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任务:(1)确定必需营养素、研究其理化特性和营养生理作用;(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4)研究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5)制定动物的适宜养分需要量;(6)探索或改进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新方法或新手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答:(1)保障动物健康(2)提高生产水平与50年前比较,现代动物的生产水平提高了80-200%。其中,营养的贡献率占50-70%。(3)改善产品质量(4)降低生产成本动物生产的总成本中,饲料成本占50-80% (5)保护生态环境

★4学习动物营养学的意义

答:(1)研究养分的摄入与动物健康和高效生产的定性定量规律,可为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维持动物生产的高效进行。(2)有助于揭示动物生命活动的本质、动物与人及环境的互作关系,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3)研究饲料的营养本质以及降低饲料投入和成本的方法,使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保持持续发展。(4)研究营养物质利用的过程和饲料加工、饲喂、环境等对饲料利用的影响,为饲料加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5、生产中与动物营养有关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答:(1)提高动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2)调控养分的摄入和排泄量,影响环境质量; (3)保障动物产品对人类的食用安全。1)缺乏动物组织代谢和生长的细胞调节和分子调节过程的基本知识。2)缺乏对动物与其消化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了解。3).对营养与遗传、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环境及动物福利、营养与产品品质等关系的研究十分薄弱。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时,动物营养需要的含义及需要量有何变化,目前知之极少。4.)动物达到最佳生产性能时的采食量及其调控机制与措施了解不足。5)效迅速地检测饲料中养分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以及评定养分的生物利用率的技术尚不完善。6).饲料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各类副产物合成动物的必需养分或其前体物的研究十分有限。7).缺乏准确、客观评定动物福利要求的理论和技术。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要求:1.了解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2.了解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比较;3.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1.名词解释:

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CP%=N%×6.25

粗灰分(CA):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灼烧后的残渣中含有泥沙,故为粗灰分

EE(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ADF(酸性洗涤纤维)

NDF(中性洗涤纤维)

★ 2.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 3.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概况性强.简单使用。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界各国仍在使用.

★ 4.简述养分的一般营养生理功能。

(1)机体或动物产品的构成物质(蛋白质、矿物质、水分、脂肪)---部件(2)动物生产的能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动力(3)动物生产的调节物质(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添加剂)---控制系统

★ 5. 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

答1:元素组成的比较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植物体化学成分含量受生长期、地区、气候影响较大,动物体则相对稳定。)2)元素含量规律有机元素: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它少无机元素: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3)元素含量的变异情况 (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化

2化合物组成的比较

1).水分一般情况下,动物体与饲料植物中都以水分含量最高,但植物变异大,动物变异小。

【(1)植物体水分变异范围很大,可多到95%,少到5%;植物整体水分含量随植物从幼龄至成熟,逐渐减少。

(2)动物体水分含量比较恒定,约占体重的60~70%,一般幼龄动物体内含水多,如初生犊牛含水75%~80%,成年动物含水较少,相对稳定,如成年牛体内含水仅40%~60%。越肥的动物,体内含水量越少,动物体内水分和脂肪的消长关系十分明显。

3)动植物体组织、部位不同含水量不同。

(4)植物的栽培条件、气候、收获期等影响含水量,动物的年龄、营养水平、饲料组成、健康状况也影响体内含水量。】

2).碳水化合物是植物干物质中的主要组成成分,既是植物的结构物质,又是植物的贮备物质。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糖元和葡萄糖,且含量极少,通常在1%以下。

【(1)植物干物质中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占其干物质重量的3/4以上。

(2)动物体内完全不含有淀粉和粗纤维等这一类物质。

(3)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日粮的主要成分,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也有其他特殊作用。】

3.蛋白质动物体的干物质中主要为蛋白质,它是动物体内的结构物质。植物体内除真蛋白质外,还有非蛋白质含氮物(氨化物),而动物体内主要是真蛋白质及游离AA、激素,无其它氨化物,动物体蛋白质含量高,且蛋白质的品质优于植物蛋白。

4.脂类动物体的贮备物质是脂肪。植物性饲料粗脂肪中,除中性脂肪和脂肪酸外,还包括叶绿素、蜡质、磷脂、脂溶性维生素、挥发油等,在常温下呈液态。而动物体内只含有中性脂肪、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常温下呈固态。

脂肪是动物体的主要储备物质,其含量高于除油料植物外的植物。

5.维生素和矿物质植物性饲料不含维生素A,而含胡萝卜素,动物体内则相反。

植物性饲料中钾、镁、磷较多,钙、钠较少,动物体内则相反。

★ 6. 经测定饲喂态玉米含水8%,CP9.6%、EE3.6%、CF1.3%、粗灰分1.1%、Ca0.03%、P0.29%,问饲喂态时NFE含量?绝干状态时CP、Ca?

例:(将某一干物质基础下的养分含量换算成另一基础下的养分含量,须按养分占干物质的比例不变的原则来计算。)

例:某饲料新鲜基础含CP 5%,水分75%,求饲料风干基础(含水10%)下含蛋白质多少?

设为x,则 x∶90%=5%∶25%

x=(5%×90%)÷25% =18%

解:无氮浸出物(nitrogen free extract,NFE)

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

NFE%=100% -(水分+粗灰分或矿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

饲喂状态:NFE%=100% -(8+1.1+9.6+3.6+1.3+0.03+0.29)%=76.38%

干物质养分:100%-8%=92%

绝干时:CP:9.6:92=X:100

x=10.43%

Ca:0.03:92=x:100

X=0.0326%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1.解释

消化:动物采食饲料后,经物理性、化学性及微生物性作用,将饲料中大分子不可吸收的物质分解为小分子可吸收物质的过程。

吸收: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动物营养研究中,把消化吸收了的营养物质视为可消化营养物质。

消化率:饲料可消化养分量占食入养分的百分率。是度量动物的消化力和饲料的可消化性的综合指标。

★ 2.比较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

答:非反刍动物

分为单胃杂食类、草食类和肉食类,除单胃草食类外,单胃杂食类动物的消化特点主是以酶的消化为主,微生物消化较弱。

反刍动物

牛、羊的消化是以前胃(瘤胃、网胃、瓣胃)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内进行。皱胃和小肠中进行化学性消化。在盲肠和大肠进行的第二次微生物消化,可显著提高消化率,这也是反刍动物

能大量利用粗饲料的营养学基础。

禽类

类似于非反刍动物猪的消化。

但禽类没有牙齿,靠喙采食、撕碎大块饲料。

口腔内没有乳糖酶。食物通过口腔进入食管膨大部—嗉

囊中贮存并将饲料湿润和软化,再进入腺胃。

腺胃消化作用不强。

禽类肌胃壁肌肉坚厚,可对饲料进行机械性磨

碎,肌胃内的砂粒更有助于饲料的磨碎和消化。

禽类的肠道较短,饲料在肠道中停留时间不长,

所以酶的消化和微生物的发酵消化都比猪的

弱。

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和尿液,通过泄殖腔排出

★ 3.简述瘤胃消化饲料的生物学基础及其消化的优缺点。

瘤胃发酵的优缺点

答:优点

a. 分解CF,产生VFA,吸收后可作为脂肪、糖的合成原材料,满足牛、羊能量需要的50%~70%。

b. 细菌利用NPN合成MCP,可满足动物需要的50%~100%。

c. 微生物可合成VB、VK、EFA 、NEAA ,所以对牛羊一般不补充VB、VK、EFA。

d. 可变UFA→SFA,从而延长了牛羊脂肪的保存期,但降低了营养价值。

缺点

a.快速分解淀粉为VFA、CH4、H2O、CO2、O2等,造成部分能量的损失,且低的pH值不利于粗饲料的消化( pH值<6.5,不利于粗饲料消化)。

b. 降解真蛋白质为NH3,再合成MCP,造成部分氮素的损失。意义:保护优质蛋白质

★ 4.蛋鸡每天采食120g饲粮,饲粮含CP18%,Ca3.5%,每天随粪排出CP4.32g、Ca1.95g,随粪排出内源CP1.5g,内源Ca0.90g,问该饲粮的CP、Ca表观与真消化率是多少?

(TD)真消化率=[食入养分-(粪中养分-粪中内源养分)] ------------------------------------------------×100%

食入养分

[食入养分-(粪中外源养分+内源养分)]

(AD)表观消化率=-------------------------×100%

食入养分

120*18%--4.32 120*18%--(4.32—1.5)

Cp:表观= --------------------, 真= --------------------

120*18%, 120*18%-4.32

120*3.5%--1.95 120*3.5%--(1.95-0.90)

Ca:表观= --------------------------, 真= ----------------------------

120*3.5% 120*3.5%--1.95

★ 5.简述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

答:(一)动物因素

1动物种类不同种类的动物,由于消化

道的结构,功能,长度和容积不同,因

而消化力也不一样。

2年龄及个体差异动物从幼年到成年,

消化器官和机体发育的完善程度不同,

则消化力强弱不同,对饲料养分的消化

率也不一样。

【2.品种:高度培育品种对粗饲料消化率极低,耐粗

饲性差。

3.年龄:幼小、老龄动物消化率低;随着年龄增

长,消化器官不断发育、完善,动物对CF、EE、

CP的消化率提高,但NFE和有机物消化率变化不

大。随着衰老,消化机能衰退,消化力降低。

4.体质:健康动物的消化力强,病态动物消化率

低,因此,保持动物健康是保证高产的基本条件。】

(二)饲料因素

1.种类:青绿饲料消化率>干草,籽实>

秸秆

2.化学成分:饲料中CP提高,消化率提

高,对反刍动物尤其明显;CF与消化率

呈负相关,对单胃动物尤为明显;淀粉

含量过多,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消化率

降低;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有利于

消化,但过多不利,尤其对Ca、CF的消

化不利;增加Vit、平衡补充微量元素

可促进消化

(1)蛋白质含量

(2)粗纤维

3.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饲料中含有抗

营养因子,降低消化率

三)饲养管理技术

1.饲料的加工调制

2饲养水平随饲喂量的增加,饲料消化率降低。

【2.饲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

延长饲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可提高消化率;饲

料颗粒化可预防动物挑食,提高适口性,过度粉碎

饲料不利于消化。

3.饲养水平

随饲养水平提高,饲料流通速度加快,消化率下降。

(饲养水平:指实际饲喂量相当于维持饲喂量的倍

数。)

4. 饲料搭配技术与养分平衡状况也影响饲料消

化率:平衡设计日粮可提高消化率,添

加酶制剂可提高消化率。

5.饲喂技术:少量多餐、潮拌料饲喂、

奶牛TMR技术、投喂时间(特别是高温

季节)。

6.畜舍环境:适温和良好通风、饲养密

度等。】

第三章水的营养

★1.水分的基本营养生理功能。

答:1.构成体组织

2.参与养分代谢。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

水是化学反应的介质(媒介作用)

3.调节体温

4.其他功能:(1)润滑作用(2)稀释毒

物(3)产品的组成部分

【5.缺水的影响

(1)失水1-2% 干渴,食欲减退,生产下降;

(2)失水8% 严重干渴,食欲丧失,抗病力下降;

(3)失水10% 生理失常,代谢紊乱;

(4)失水20% 死亡;

(5)动物可以失去全部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的一

半,体重的一半,动物都能生存;

(6)只饮水,可存活三个月;

(7)不饮水,摄取其它养分,可存活七天。】

★ 2.为什么动物缺水的危害比缺乏饲料的危害大?

答:缺水的影响

(1)失水1-2% 干渴,食欲减退,生产下降;

(2)失水8% 严重干渴,食欲丧失,抗病力下降;

(3)失水10% 生理失常,代谢紊乱;

(4)失水20% 死亡;

(5)动物可以失去全部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的一半,体重的一半,动物都能生存;

(6)只饮水,可存活三个月;

(7)不饮水,摄取其它养分,可存活七天。

★ 3.动物如何调控其体内的水分平衡?

答:一动物体所需水的来源

1 饮水(主要)

2 饲料水(因饲料不同而异)

饲喂青绿饲料,可保证其来源。

3 代谢水(有机物代谢产生,占5%-10%)

二动物体水的去路

1 呼吸(随气温体重变化而异)

2 皮肤蒸发、出汗排水(与环境温度有关)

3 粪便排出(是主要去路)

1)因动物而异

2)饲料性质影响粪中排水量

3)人为调控对粪便含水量影响不大

4 尿液排水(主要渠道)

受摄水量影响较大。饮水增多,排尿量增加,一

般尿中排水量占总排水50%左右。

肾脏对水的排泄有很大的调节能力,一般饮水越少,

环境温度越高,动物活动量越大,由尿中

排出的水越少。

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过高,饲料中含有

毒素(霉变、氧化、ANFs)、抗生素类药物

等,饮水量和排尿量增加。

5 随产品排水

★ 4.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有那些?

答:1.动物种类

大量排粪需水多反刍>哺乳>鸟类

2.生产性能

产奶阶段需水量最高,产蛋、产肉需水相对较低。3.气温

气温高于30℃,需水量明显增加,低于10℃,相反。

4.饲料或日粮组成

含氮物质越高,需水量越高;

粗纤维含量越高,需水量越高;

盐,特别是Na+、Cl-、K+ :含量越高,

需水量越高。

5.饲料的调制类型

粉料>干颗粒>膨化料

★ 5.如何减少夏季高温季节家禽发生软便?(畜禽饮水时注意的问题)

答:1.饮水的温度幼小动物冬季饲喂温度过低的水,会导致严重的应激。

2.水的卫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进入消化道,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腹

泻。

3.水的硬度水中总的不溶物的含量,含量越高,危害越大。

4.水的pH值一般在6.5-8.5。

5.硫酸盐过量的硫酸盐,会引起腹泻。

6.硝酸盐含量高,会引起很多问题。

7.重金属含量超标,引起动物不同程度的中毒。

8.食盐盐分高,动物饮水增加,引起离子不平衡,而导致腹泻。

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

★ 1.名词:

EAA(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NEAA(非必须氨基酸):动物体自身能合成,无需由饲料提供的氨基酸。

LAA(限制性氨基酸):与动物需要量相比,饲料(粮)中含量不足的EAA。由于他们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满足需要程度最低的为第一LAA,依次为第二、三、四……等LAA。

RDP(瘤胃降解蛋白):为微生物所降解的蛋白质

UDP(瘤胃未降解蛋白)

IP(理想蛋白):指饲料或日粮蛋白质中各种AA平衡的一种理想模式,或者说饲料中蛋白质的AA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要蛋白质的AA组成和比例一致。

当饲料/日粮中EAA的含量和比例接近IP模式时,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率接近100%。

★ 2.简述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答:1. 机体和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除水外,含量最多的养分,占干物质

的50%,占无脂固形物的80%。

2. 机体更新的必需养分

动物体蛋白质每天约 0.25-0.3%更新,

约6-12月全部更新。

3. 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1)血红蛋白、肌红蛋:运输氧

(2)肌肉蛋白质:肌肉收缩

(3)酶、激素:代谢调节

(4)免疫球蛋白:抵抗疾病

(5)运输蛋白(载体):脂蛋白、钙结合蛋白等

4. 提供能量、转化为糖和脂肪

Pr转化为糖、脂肪、能量的情况一般发生于:

饲料营养不足,能氮比过低;

CP含量或摄入过多;

饲料的AA组成不平衡

★ 3.解释氨基酸之间的拮抗、平衡、转化及中毒关系。

答:1.AA平衡理论

(1)AA平衡的概念

?指饲料中各种AA的含量、比例与动物

的实际需要相符合的情况。

?有两种情况: a.各种AA均满足需要且相互间平衡,生产中很难做

到,是一种理想情况

b.主要氨基酸满足需要且平衡

c.主要氨基酸不满足需要但平衡

2.转化技巧

各种养分同比例降低,一般生产中不会

出现问题,只是动物采食量大些

3.氨基酸过量与中毒

一般不会发生,除非失误,误加。

指日粮中过量添加AA所引起的负生物学

效应,不能通过补加其他AA加以消除的现象。轻度中毒动物食欲减退,重则为尿毒症。

在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最容易发生。

4.氨基酸拮抗作用1)概念:过多地添加一种AA会影响另一种AA的

效价或利用率或提高动物对另一种AA的需要量,

这种现象为氨基酸间的拮抗。

2)拮抗作用的实质:干扰吸收------竞争相同的

吸收载体,或影响代谢-----影响酶活性

3)常见类型:赖氨酸与精氨酸

亮氨酸与异亮氨酸、缬氨酸

★4.列出猪和家禽常见的EAA名称,常见拮抗氨基酸对、转化氨基酸对。答:生长猪:10种----Lys,Met,Trp,Thr,Leu,Ile, Arg,Phe,His,Val。

成年猪:8种---不包含Arg和His。

家禽:13种---包含Gly,Cys,Tyr。

AA的主要拮抗对:赖氨酸与精氨酸

亮氨酸与异亮氨酸、缬氨酸

★ 5.阐述单胃动物、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过程及其特点。

答:一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

1.消化部位

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

终止于小肠

蛋白质HCl 高级结构分解,肽链暴露

胃、胰、糜蛋白酶内

切酶使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羧基肽酶、氨基肽酶

外切酶使之分解为AA/小肽

主要在胃和小肠上部,

20%在胃,60-70%在小肠,

其余在大肠。

吸收(1)部位: 小肠

上部

(2)方式: 主动吸收

(3)载体: 碱性、酸

性、中性系统

(4)顺序: L-AA > D-AA

Cys>Met>Try>Leu>Phe>Lys≈

Ala>Ser>Asp>Glu

其特点是吸收快、不竞

争有限的载体,分解、

吸收时耗能少,可作为

活性物质,合成时耗能

少。

二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

摄入蛋白质的70%(40-80%)被瘤胃微生物消化,其余部分(30%)进入真胃和小肠消化。

1.消化过程

(1)饲料蛋白质

瘤胃降解蛋白(RDP)

瘤胃未降解蛋白(过瘤胃蛋白,

UDP)

(2)蛋白质降解率(%)= RDP/食入CP

2.利用

瘤胃NH3浓度达到5mM(9mg/100ml),

微生物蛋白合成达到最大水平,超

过此浓度的NH3被吸收入血。通过

合成尿素而解毒。

瘤胃的Pr消化吸收特点

1.饲料Pr在瘤胃内经过微生物改

组合成饲料中不曾有的支链AA。因

此,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反刍动物的

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瘤胃微生物

营养。

2.反刍动物本身所需AA(小肠AA)

来源于MCP、UDP(RUP)和内源蛋白

质。MCP可以满足动物需要的50~

100%,UDP是高产时的必要补充,内

源蛋白质量少且较稳定。

3. 瘤胃中80%的微生物可以NH3为

唯一氮源,26%只能利用NH3,55%

可同时利用NH3和AA,因此,少量

Pr即可满足微生物的需要,这是瘤

胃微生物利用尿素等NPN的生物学

基础。

4.MCP品质与豆粕(饼)、苜蓿叶

蛋白质相当,略次于优质的动物蛋

白质,但优于大多数谷物蛋白。 BV

70~80%

5大量RDP在瘤胃中分解,实际上存

在能量和蛋白质的损失。

6.饲料蛋白的降解率差异很大,

适当加工处理可降低降解率,并可

能提高UDP的小肠利用率(如加热、

甲醛包被、缓释等措施可提高UDP

利用率)。

7.NPN在瘤胃中集中、急剧分解不

仅有氮素损失,且可能造成中毒。

8.对反刍动物补充AA、Pr的效果

一般不如单胃动物明显,其效果取

决于过瘤胃的数量以及过瘤胃AA

在小肠的消化、吸收。

3. 影响消化利用的因素

(1)瘤胃内环境的稳定

(2)日粮CP水平: 13% NH3

浓度5mM

(3)蛋白质种类:NPN与真

蛋白

CP <13%, 加NPN有效;

高于13%,效果差

(4)其他养分:碳水化合

物、P、S

4小肠消化

(1)方式与产物:与单胃

动物相同

(2)底物:与单胃动物不同

MCP 占50-90%

RDP 占10-50%

5小肠中蛋白质的去向

(1)70%--- 消化、吸收---

血液--- 30%---- 组织蛋白合

(2)30% 粪便排出(粪

N)---血液)70%----未利用

(尿N)

6大肠的消化

与单胃动物相同。

进入盲肠的N 占摄入N的

20%

★ 6.试述保护反刍动物饲粮蛋白质的前提、目的及常用保护方法。

答:微生物N中有10-20%是核酸N,对动物无营养价值

因此,保护优质饲料蛋白,防止瘤胃降解可提高蛋白的生物学价值。

尿素在瘤胃中被微生物分解产生NH3的速度是微生物利用NH3合成MCP的4倍;由于尿素被分解的速度远远大于MCP合成的速度,易造成氮素损失,只有当NPN在瘤胃中分解释放NH3的速度与(CH2O)n发酵释放能量和碳架速度密切同步时,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最大。

方法:

通过调整饲料的饲喂顺序,或选择不同的能量饲料,或对NPN及能量饲料进行加工处理,可达到能氮同步释放,保证微生物及时有效地摄取NH3。

★让快速降解的能氮同步比慢速降解的能氮同步更能有效刺激MCP的合成效率;且淀粉对瘤胃内养分与利用的影响比蛋白质大。

★保证最佳的瘤胃NH3浓度,是获取的最大MCP合成量的关键。

★瘤胃中NH3的浓度取决于:

★(1)日粮CP浓度及降解率;

★(2)内源尿素的再循环;

★(3)能量及其他必需养分的水平。

★降低NH3的释放速度、降低瘤胃pH、提供磷,促进微生物对NH3的捕获力。

★ 7.评定单胃动物蛋白质及氨基酸生物学效价的方法名称及计算方法?

答:(一)蛋白质

1.CP和DCP

CP最早使用的指标,只反映饲料中含N物质的多少

DCP=CP×dgcp 不同动物对同一蛋白质饲料的消化率不同

2.消化率

包括真消化率和表观消化率。一般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消化率成正比,但蛋白质消化后的利用率差别很大。dg是粗指标,不很准确。因为Pr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AA的消化率和AA的平衡性。

3.生物学效价(biological value,BV)

沉积Pr与消化Pr的比(消化蛋白转化为体组织蛋白的效率)

沉积蛋白食入N-(FN+UN)

BV==----------×100%== ----------------×100%

消化蛋白食入N-FN

BV值越高,说明其质量越好。BV一般在50%~80%范围内

4.净蛋白利用率(net protein utilization, NPU)

沉积Pr与食入Pr的比(食入蛋白转化为体组织蛋白的效率)

沉积N

NPU= ----------×100%=BV×dg蛋白质

食入N

5.蛋白质斜率比

(二)AA的有效性评定去盲肠鸡、回-直肠吻合猪

1.AA的消化率

根据是否考虑内源分为真消化率和表观消化率

根据收粪部位:回肠消化率/粪消化率

规律:Tdg>Adg 5%;

粪消化率比回肠消化率高5-10%;

2.生长斜率比

标准日粮:基础日粮+不同水平Lys

待测日粮:待测饲料(Lys)保证其他养分与基础日粮相同

假设:(1)合成AA的生长效率为100%

(2)AA的食入量与体增重、Pr沉积、饲

料转化率等所观测指标间存在线性关系

缺点:(1)两条假设不完全成立

3.有效lys含量的测定

ε-NH2 Lys游离与还原性基团反应

4.血浆游离AA浓度

一般认为食入AA越多,血浆游离AA含量越高,根

据采食前后游离AA浓度差来评定饲料品质。

5.微生物法

根据某种微生物对某一AA的利用情况来

评定饲料品质。

(2)一次试验只能测一个AA,成本很高

3)特点:缺乏的氨基酸常常是EAA ;

常发生在低蛋白饲粮和生长快、高产的

动物;缺乏症可过补充所缺乏的氨基酸

而缓解或纠正

★ 11.论述反刍动物利用NPN的原理及合理利用NPN的措施。

答:1.NPN的利用原理

尿素尿素酶 NH3 + CO2

(CH2O)n 细菌酶 VFA + 酮酸(碳链)

NH3 +酮酸+ATP 细菌酶 AA---- MCP 真胃、小肠酶 AA 吸收、合成体蛋白、产品蛋白质

2. 利用NPN的意义

节约蛋白质、降低成本

影响NPN利用率的因素

1)日粮能量及其有效性(1)能量的含量

微生物利用NH3合成MCP时,需要一定能量和碳

架,这些养分主要是饲料(CH2O)n在瘤胃发酵

产生的。

提高日粮中有效能的数量,可增加MCP的合成量。

(2)能量的有效性(同步性)

尿素在瘤胃中被微生物分解产生NH3的速度是微生物利

用NH3合成MCP的4倍;由于尿素被分解的速度远远大

于MCP合成的速度,易造成氮素损失,只有当NPN在瘤

胃中分解释放NH3的速度与(CH2O)n发酵释放能量和

碳架速度密切同步时,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最大。

通过调整饲料的饲喂顺序,或选择不同的能量

饲料,或对NPN及能量饲料进行加工处理,可

达到能氮同步释放,保证微生物及时有效地摄

取NH3。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1.(CH2O)n的分类。

答:(1)单糖

(2)低聚糖或寡糖(2-10个糖单位)

(3)多聚糖

(4)其它化合物

★2.(CH2O)n的营养生理作用。

答:1.供能和贮能:

直接氧化供能。

转化为糖元(肝脏、肌肉)-

短期存在形式。

转化为脂肪-长期贮备能源2.构成体组织:

?戊糖构成核酸。

?粘多糖,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

糖蛋白,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糖脂、几丁质、硫酸软骨素。

3.作为前体物质:

为反刍动物瘤胃利用NPN合成菌体蛋

白或重组合成菌体蛋白和动物

体内合成NEAA提供C架。

4.形成产品:

奶、肉、蛋

★3.比较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对(CH2O)n消化、吸收、代谢的异同。

答: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一、消化吸收

主要部位在小肠,在胰淀粉酶作用下,水解产生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的混合物。

α-淀粉酶只能水解а-1.4糖苷键,因此,支链淀粉水解终产物除了麦芽糖外,还有支链寡聚糖,最后被寡聚1,6-糖苷酶水解,释放麦芽糖和葡萄糖。

水解产生的单糖经主动转运吸收入细胞,顺序为:半乳糖>葡糖>果糖>戊糖。

未消化吸收的C·H2O进入后肠,在微生物作用下发酵产生VFA。

幼龄动物乳糖酶活性高,断奶后下降,蔗糖酶在幼龄很低,麦芽糖酶断奶时上升

二、代谢

葡萄糖是单胃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其他生物合成过程的起始物质,血液葡萄糖维持在狭小范围内。

血糖维持稳定是二个过程的结果:

(1)葡萄糖从肠道、肝和其他器官进入血液;(2)血液葡萄糖离开到达各组织被利用(氧化或生物合成)。

血糖来源:

(1)从食物消化的葡糖吸收入血;

(2)体内合成,主要在肝,前体物有AA、乳酸、丙酸、甘油、合成量大,但低于第(1)途径

血糖去路:

(1)合成糖原;(2)合成脂肪;

(3)转化为AA,葡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为非EAA C骨

架;

(4)作为能源:葡糖是红细胞的唯一能源,大脑、N组

织、肌肉的主要能源。

反刍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一、消化吸收

反刍动物消化C·H2O与单胃动物不同,表现在:消化方

式、消化部位和消化产物。

(1)饲料C·H2O→葡糖→丙酮酸→VFA,单糖很少;

(2)瘤胃是消化C·H2O的主要场所,消化量占总C·H2O

进食量的50-55%。

1.消化过程

C·H2O降解为VFA有二个阶段:

(1)复合C·H2O(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在细胞

外水解为寡聚糖,主要是双糖(纤维二糖、麦芽糖和木

二糖)和单糖;

(2)双糖与单糖对瘤胃微生物不稳定,被其吸收后迅速

地被细胞内酶降解为VFA,首先将单糖转化为丙酮酸,

以后的代谢途径可有差异,同时产生CH4和热量。

饲料中未降解的和细菌的C·H2O占采食C·H2O总量

的10-20%,这部分在小肠由酶消化,其过程同单胃动物,

未消化部分进入大肠发酵。

2.瘤胃发酵产生的VFA种类及影响因素

主要有乙酸、丙酸、丁酸,少量有甲酸、异丁酸、戊酸、

异戊酸和己酸。瘤胃中24hrsVFA产量3-4kg(奶牛瘤网

胃),绵羊300-400g;大肠产生并被动物利用了的VFA

为上述量的10%。

乙酸、丙酸、丁酸的比例受日粮因素影响,日粮组成

(精粗比)、物理形式(颗粒大小)、采食量和

饲喂次数等。

3.甲烷的产生及其控制

4H2+HCO3-+H+→CH4+3H2O

各种瘤胃菌均可进行此反应。

甲烷产量很高,能值高(7.6kcal/g)不能被

动物利用,因而是巨大的能量损失,甲烷能占

食入总能的6-8%。

4.VFA的吸收

C·H2O分解产生的VFA有75%直接从瘤网胃

吸收,20%从真胃和瓣胃吸收,5%随食糜进入

小肠后吸收。

VFA吸收是被动的,C原子越多,吸收越快,

吸收过程中,丁酸和一些丙酸在上皮和细胞中

转化为β-羟丁酸和乳酸。上皮细胞对丁酸代谢

十分活跃,相应促进其吸收速度。

VFA的代谢

1、合成:

乙酸,丁酸→体脂、乳脂

丙酸→葡萄糖

2、氧化

奶牛组织中体内50%乙酸,2/3丁酸,1/4丙

酸被氧化,其中乙酸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需要

量的70%。

葡萄糖的代谢

1、反刍动物所需葡糖主要是体内合成,部位在

肝脏。

2、葡萄糖的生理功能:

●是神经组织和血细胞的主要能

源。

●肌糖原和肝糖原合成的前体。●反刍动物泌乳期、妊娠期需要葡萄糖的

量高,葡萄糖作为乳糖和甘油的前体物。

●是合成NADPH所必需的原料

★ 4.部分寡糖的特殊营养生理作用。

答:粗纤维的作用

.营养作用:优点

?单胃动物用一定量粗

纤维,起填充消化道的

作用,产生饱感。

?刺激胃肠道发育,促进

胃肠运动,减少疾病。

?提供能量,单胃动物

CF在盲肠消化,可满

足正常维持需要的10—30%。

?改善胴体品质,能提高瘦肉率、

乳脂率。

?缺点:

?适口性差,质地硬粗,减低动物

的采食量。

?消化率低(猪为3-25%),且影响

其它养分的消化,与能量、蛋白

的消化呈显著负相关。

?影响生产成绩,实质是

影响能量的利用率(表

1和2)。

?降低饲料成本。

第六章脂类的营养

★1.简述脂类的营养生理功能。

答:1.脂类的供能贮能作用

(1)脂类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a.能值最高;(是Pr和CH2O的2.25倍)

b.产生额外能量效应;

c.脂肪氧化供能的效率高;(比Pr和(CH2O)n高5~10%,HI低)

d.脂肪氧化时产生更多的代谢水;

(2)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

1)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的概念:

禽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当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同时添加时效果更加明显,这种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2)脂肪额外能量效应的可能机制

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协同作用;

适当延长食糜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有助于营养

物质的更充分吸收;

脂肪的抗饥饿作用使动物用于活动的维持需要

减少,用于生产的净能增加;

脂肪酸可直接沉积在体脂肪内,减少由饲粮碳水

化合物合成体脂的能耗;

添加脂肪提高日粮适口性,因此有更高的能量进

食量,动物的生产性能得到提高。

(3)脂肪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贮备形式

2.作为机体的组成成分;

3.为动物提供EFA;

4. 脂类在动物营养生理中的其他作用

(1)作为脂溶性营养素的溶剂

(2)脂类的防护作用

皮下脂肪:抵抗微生物侵袭,保护机体;绝热,

防寒保暖(水生哺乳动物尤为重要)。

尾脂腺:抗湿作用。

(3)脂类是代谢水的重要来源

(4)磷脂的乳化特性

对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以及营养物质的跨膜转运

等发挥重要作用,提高脂肪和脂溶性营养物质

的消化率。

(5)胆固醇的生理作用

是甲壳类动物必需的营养素, 有助于甲壳类动

物包括虾转化合成维生素D,性激素,胆酸,

蜕皮激素和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促进虾

的正常蜕皮,消化、生长和繁殖。

(6)脂类也是动物体必需脂肪酸的来源。

★ 2.简述EFA的概念、种类及其功能。

答: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在体内通过特定的前体物形成,对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EFA,essential fatty acids)。EFA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双键,称为高度不饱和或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通常将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称为EFA,其中后两者可通过亚油酸合成,所以一般亚油酸为EFA。

2、种类

(1)ω-6系

(2)ω-3系列

EFA的作用

1、生物学作用①参与磷脂合成,并以磷脂形式作为细胞生物膜的组成

成分。

EFA缺乏将影响磷脂代谢,使生物膜因磷脂含量降

低而导致结构功能异常,引发多种病变,如细胞膜通透

性增大而出现皮下水肿。毛细血管脆性增大,易于破裂。

EFA能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分的不通透性

②EFA是类二十烷合成的前体物。

类二十烷(前列腺素,环前列腺素,白三烯,凝血

恶烷)对动物心血管健康、神经系统功能、胚胎发育、

骨骼生长、繁殖机能、免疫反应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日粮长期缺乏可导致动物生长受阻,繁殖机能降低,

抗病力减弱等。

③EFA与胆固醇代谢密切相关

胆固醇通过与EFA结合以易溶性的胆固醇酯形式

在动物体内转运,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如果EFA缺乏,

胆固醇将与SFA或单饱和SFA形成难溶性胆

固醇酯,从而影响正常代谢。

④EFA可以转化为一系列长链的PUFA。

而其中的DHA(对脑的生长有益)(C20:

5,n-3)和EPA(C22:6,n-3)等可形成强抗凝因

子,它们具有显著的抗血栓形成和抗动脉粥样

硬化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益。

2、EFA缺乏症

(1)影响生产性能:引起生长速度下降,产奶

量减少,饲料利用率下降。

(2)皮肤病变:出现角质鳞片,水肿,皮下血

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强。

(3)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生长受阻,严

重时引起动物死亡。

(4)引起繁殖动物繁殖力下降,甚至不育。

★ 3.简述反刍动物、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

答:吸收的特点。

脂类的消化、吸收

?脂类水解-------水解产物形成可溶的微粒-------小肠黏膜摄取这些微粒

--------在小肠黏膜细胞中重新合成甘

油三酯--------甘油三酯进入血液循环一、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1.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空肠

2.参与脂类消化的酶主要是胰脂肪酶、肠脂肪酶和胆汁。

3.消化产物是甘油一酯、FA、胆酸、胆固醇等,

组成水溶性的易吸收的乳糜微粒。

4.主要吸收部位是回肠,并以异化扩散方式吸收。

5.胃内为酸性环境,对脂肪的消化不利,在胃内

起初步的乳化作用。

二、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1.瘤胃是反刍动物脂类物质的主要消化部位,在瘤胃

中脂类物质得到明显的改组,瘤胃对脂类的消化有四个

特点:

(1)大部分UFA氢化变成SFA,使EFA含量减少;

(2)部分UFA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支链

脂肪酸;

(3)中性FA、磷脂、甘油变成VFA;

(4)微生物合成的奇数碳和支链FA数量

增加。

2.脂类物质通过网、瓣胃时几乎不发生变化,

进入皱胃后消化吸收与单胃动物相似。

3.瘤胃壁只吸收VFA和短链FA。

★ 4.脂类氧化酸败的概念与危害。

答:氧化酸败分{自动氧化:由自由基激发的氧化。

微生物氧化:油脂暴露空气中,由存在于饲料中或由微生物产生的脂氧化酶引起

氧化酸败的产物是一些低级脂肪酸、脂肪醇、醛、酸等,氧化的结果既降低营养价值,干扰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动物健康,也产生不适宜气味。脂肪变成粘稠、胶状甚至固体物质。对繁殖动物尤其要注意油脂的氧化。不饱和程度越高,越容易氧化,一般可加入抗氧化剂(BHA、BHT、VE)或低温密封保存。

油脂氧化的危害

★ 5.如何在动物饲粮中添加油脂?

答:添加油脂的原因

1.可利用的价廉质优的油脂产品增多;

2.动物生产能力提高,需要提高饲粮能量

浓度;

3.一般而言,日粮含有适当脂肪可提高整

个日粮能量的利用率(增能效应);

4.添加油脂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动物的生

产性能。

添加适量油脂提高日粮能量利用率的原因

1.延长饲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提高养分

的利用率;

2.代谢过程简单,动物可将现成的FA

沉积到组织和产品中去,减少合成代谢的

消耗。

3.反刍动物氧化FA产生ATP的效率比

氧化乙酸高10%(产后0~20天牛添加脂

肪效果较好)

4.动物氧化利用脂肪时HI较低(夏季

添加油脂可以减少动物热应激)。

5.添加油脂与基础日粮中已有油脂饱

和度不同,可起到互补作用,提高能量的

利用率。

添加油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一)家禽日粮中添加油脂的应用

一般蛋鸡添加0.5-1% 肉鸡1-3%

1.混合油脂效果优于单一植物油(UFA

与SFA混合,促进其协同作用的发挥,1/3

动物油+2/3植物油效果最好),动物油生产

中应用较麻烦,冬季是固态,需增添加热

设备。

2.添加油脂后,日粮有效能高于其加合值,

产生增能效应。

3.添加油脂后,可增加蛋重和蛋黄重,但添加过高

时鸡蛋胆固醇含量上升。

4.高温季节家禽采食量下降,添加油脂可维持蛋重,

降低体增热,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应激。

5.鸡蛋、鸡肉中FA组成受日粮影响较大,与日粮

FA模式相似(生产强化蛋)保健蛋。

6.一般家禽营养需要中不列出EE的需要,而仅列

出亚油酸需要,代表对EE的需要量。对蛋鸡,1%

的亚油酸可能不足。

(二)猪日粮添加油脂的应用

1. 5-20千克猪添加油脂后会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日

增重,而采食量略下降(一般不宜添加);20-100

千克猪添加油脂后改善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同时

背膘提高(肥育后期应降低动物油脂)。

2.适中的温度下,用油脂代替碳水化合物,DWG和

饲料利用率提高,高温时期添加油脂才能获得最大

增产效果。

3.妊娠后期、泌乳期母猪添加油脂,泌乳量、乳中脂肪

含量增加,仔猪增重和成活率提高,哺乳期母体失重减

少,缩短断奶-配种间隔。

4.猪对脂肪的消化率取决于FA链的长短和游离FA

的多少及UFA与SFA的比例。

5.不同来源油脂对猪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影响不

大,过多会影响肉质,形成软酯胴体(提倡使用混

合油脂)。

(三)反刍动物添加油脂的应用

1.添加对象:瘦弱牛;泌乳期每天减重1kg以上的牛;

乳脂率较低的牛;产奶量急剧下降的牛;泌乳曲线

异常的牛。

2.油脂对瘤胃养分代谢的影响

(1)影响微生物活动油脂>DM2%-3%时,纤维

分解菌受抑制,且不饱和度越高,抑制越明显;未

酯化油脂影响大于酯化油脂。油脂添加量

越高,影响越大;酯化与非酯化油脂混合

后其抑制程度小于任何一种。

(2)提高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率。

(3)降低钙、镁的吸收率。

3.使添加油脂效益增高,副作用减少的原则

a.提高粗饲料采食量

b.提高钙、镁含量:Ca 1% ,Mg 0.2-0.3%

(市场有棕榈酸钙出售)

c.饲喂SFA或保护油脂(CaFA)(降低溶

解度,降低负影响)

d.多次饲喂,维持最适的能氮比

异位酸(异戊酸、异丁酸、α-羟丁酸是产

奶牛的EFA)

添加油脂应注意的问题

1.采食量问题:动物为能而食。添加油脂可

提高日粮能量,采食量可能降低,应防止

其他养分不足。能量提高,其他养分浓度

应相应提高。

2.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3.注意油脂对加工设备的影响:一般添加油

脂应有喷油设备,动物油的加热设备。油

脂大于2-3%时,饲料制粒难,且外观发

青,不好看。添加油脂较高时,可将一部

分油脂在制粒后喷添或使用CaFA或其他

形式保护油脂。

4.注意防止油脂的氧化。

第七章能量与动物营养

1.简述动物所需能量的作用及来源。

答:能量是做功的能力,包括光能、化学能、电能、热能等。动物所需的能量是饲料中能产生能量的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后的一种特性,是动物的第一需要,没有能量就没有动物体任何功能活动,甚至于维持。能量的来源

1.主要来源于三大有机物: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是主要来源

单胃动物:淀粉、单糖、寡糖

反刍动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

脂肪次之:是高产动物的能量补充

蛋白质作能源物质既不经济也不科学

2. 纯养分能量高低取决于分子中的C、H含量

C、H比例高能值高。O含量越低,能值越高。

C/H越小,氧化释放的能量越多。各类物质能值的

高低取决于分子中氧化时能结合外来氧的

能力。

3. 饲料的能量高低取决于三大有机物的比

例与含量

含脂肪高的饲料含能高:大豆、花生、

豆饼

骨粉含有机物低,能量低

2.图示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3.GE 、DE 、ME 、AME 、TME 、AMEn 、TMEn 、NE 、HI 的概念。 答:总能(gross energy ,GE ):饲料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产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和粗脂肪

能量的总和。 在体外通过弹式测热计测定。

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 ,DE ):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消化能(DE )=总能(GE )- 粪能(FE )

按上式计算的消化能为表观消化能(ADE ) 【粪能(FE ): 粪中所含的能量(不能消化的养分随粪便排出)。是饲料能量代谢的第一道损失,也是最大的损 失。 表观消化能 = 总能-粪能,即: ADE = GE – FE

真消化能 = 总能 -(粪能 - 内源物质所含的能量) 即: TDE = GE-(FE - FmE ) TDE=ADE+FmE

FmE :代谢粪能 表观消化能(ADE ) (TDE )真消化能

TDE 比ADE 能更准确的反映饲料的有效值,但测定困难】

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 ,ME )

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 )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 )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

和利用的营养物质所含的能量。

【ME = DE - (UE+ Eg ) = GE - FE - UE – Eg 气体能(Eg )

消化道发酵产生气体所含能量。甲烷能占总能3%-10% (主要针对反刍动物) 。单胃动物消化道产气 较少,Eg 一项可以忽略不计。 尿能(UE)

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蛋白质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

表观代谢能(AME )和真代谢能(TME )

【表观代谢能(AME )= 总能(GE )-粪能(FE )- 尿能(UE )-气能(Eg) 真代谢能(TME )=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 (尿能-内源尿能)-气能 即TME = GE-(FE-FmE )-(UE-UeE )-Eg TME=AME+FmE+UeE

UeE :内源尿能,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所含的能量。

氮校正代谢能(MEn )】

净能(Net Energy ,NE)

能够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代谢能扣除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HI)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包括维持净能

和生产净能。

NE = ME – HI NE = NEm + NEp

热增耗(heat increment,HI )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的短时间内,机体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量。 体增热 = 采食动物产热量 - 绝食动物产热量

第八章 矿物质营养

★1.名词:

必需矿物元:体内存在的矿物元素,有一些是动物生理过程和体内带血不可缺少的,必须由外界供给、、的矿物元素。 微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0.01%的元素。:Fe 、Cu 、Zn 、Mn 、I 、Se 、Co 、Mo 、Cr 、F 、Sn 、V 、Si 、Ni 、As 等。 常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0.01%的元素:Ca ,P,Na Cl Mg S ★ 2.钙、磷、K 、Na 、Cl 、铁、硒、铜等常见元素的营养生理功能。 答:钙和磷的功能

1. 骨和牙齿的结构成分

2.钙的功能⑴ 调节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⑵ 促进血液的凝集⑶刺激肌肉蛋白的合成

3. 磷的功能⑴磷脂是细胞膜的成分⑵ 高能分子的成分, ATP 和磷酸肌酸⑶ 遗传物质的成分,RNA 和DNA ⑷ 辅酶的成分

镁功能1. 激活多中酶,尤其与 ATP 变换有关的酶。2. 氧化磷酸化需要镁 (电子传递链)3. 构成骨骼和牙齿4.调节肌肉神经兴奋性,保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钠 , 钾和 氯

总能

粪能

消化能 尿能

甲烷能

代谢能

热增耗

净能

维持净能

生产净能

动物总产热

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分配

1. 主要功能⑴维持渗透压⑵调节酸碱平衡⑶控制营养素通过细胞膜(Na-K balance)⑷水的代谢⑸神经传递(Na-K balance)

2. 钾的功能⑴酶系统中需要⑵葡萄糖的运输和蛋白质的合成

3. 氯的功能⑴胃酸(HCL)⑵调节pH

功能(Functions)1. 有机分子的成分2. 无机硫不是必需的碘

功能(Function)1 甲状腺素和其它甲状腺活性化合物的成分其它活性物质有T3、T4、T2和T12.控制基础代谢率

(一)分布和功能 1. 身体含铁0.01% 到0.03% 2. 作为生化分子的一部分发挥功能⑴血红蛋白(Hemoglobin),肌红蛋白(myoglobin)和RBC (60-70%)。⑵易迅速获得的贮存的铁占20% ⑶不易迅速获得的形式的铁占10-20% 细胞色素氧化酶、肌肉收缩蛋白、金属酶

铜功能(Functions)1. 参与铁的代谢2. 参与弹性蛋白和胶原的形成3. 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完整性4. 参与形成红细胞5.是形成头发和羊毛的色素所需要的。

钴功能- B12的成分,反刍动物需要钴

锰功能(Functions)1. 活化几个重要的酶(1)合成多糖和糖蛋白的酶(2)脂肪酸和胆固醇合成酶2. 硫酸软骨素的合成需要锰(糖基转移酶):是一种粘多糖,是的骨有机基质。

锌功能(Functions)1. 参与体内酶的组成(1)羧肽酶A和B(Carboxypeptidase A and B)2)碳酐酶(Carbonic Anhydrase)

?对调节血液pH非常重要

?缺少该酶,血液中的CO2不能排除。(3)脱氢酶(Dehydrogenases)- 去掉或加氢(4)与RNA和DNA酶有关

2. 调节DNA和RNA的构相

3. 胰岛素的组成部分

4.参与维持上皮细胞和被毛的正常形态、生长和健康

5.维持生物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硒功能(Functions)1.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成分对维持细胞膜的结构的完整和功能正常起重要作用。该酶的功能与VE 抗氧化剂的特性是相似的。2. 是维持胰腺正常形态所必需的。

铬功能 1. 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2. 葡萄糖耐受因子–与胰岛素一起转运葡萄糖穿过细胞膜。

氟功能1. 生长所必需的2. 防止骨质疏松症3. 防止龃齿(氟有杀菌作用)

3.常见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的典型缺乏症及其机理。

答:硒缺乏症具有明显的地区性:高硒,湖北的恩施和陕西的紫阳;缺硒,东北到西南,克山和凉上比较严重 1.产生肌肉的营养性不良(nutritional muscular dystrophy,NMD)

白肌病(White Muscle Disease,WMD)

2.鸡的渗出性素质、脑软化和胰腺纤维性病变。

3. 猪的肝硬化

缺乏症1. 骨畸形、骨灰减少⑴佝偻病:年轻动物

⑶骨软化症:成年动钙、磷缺乏⑷骨质疏松症:成年动物钙、磷代谢障

2. 钙的缺乏症

⑴乳牛的产乳热

发生在产仔时候,抽搐-昏迷-死亡

低血钙

不能动员足够的钙(激素调节不良)

注射葡萄糖酸钙

3. 磷的缺乏症

⑴食欲丧失

⑵异食癖"Pica"

母牛-吃木头和其它东西

Mg主要缺乏症

1. 过敏(Hypersensitivity), 烦躁

(irritability)

2. 惊厥(Convulsions)

3. 低血镁(0.5 mg / 100 mL) –镁抽搐

⑴草地抽搐症(Grass Tetany)或草地

蹒跚症(Grass Staggers)

⑵在新鲜的草地上放牧一周或两周后

⑶泌乳的母羊和产奶前的小母牛

4.单胃动物一般不会发生缺镁

钠, 钾和氯

缺乏症

1. 主要症状

⑴食欲下降或废绝

⑵生长减慢

⑶成年动物消瘦和不育

⑷脱水(Dehydration)

2. 钠(Sodium)

钠缺乏的鸡啄癖,钠缺乏的猪相互咬

钾(Potassium)

⑴心电图异常

⑵虚弱(Weakness),惊

厥(Convulsions),瘫痪

(Paralysis)

⑶心脏损伤

⑷肾小管退化

S缺乏症(Deficiency)

缺乏症与特定有机

化合物的缺乏相联系,表现为

消瘦,角、蹄、毛、羽毛生长

缓慢。

★ 4.试述钙、磷的主要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答:1. 钙和磷的比例过高和过低均不利于钙和磷的吸收,适宜的比例是1.5-2.0:1, Ca:P。

2. 维生素 D (1,25 Dihydroxy Metabolite)是钙吸收所必需的。

3. 钙结合蛋白有助于钙的吸收,它的合成由维生素D控制。

⑴钙的吸收由维生素D调节

⑵日粮高钙使得钙的吸收率降低

4. 日粮的磷含量高,磷的吸收也高。

5. 植酸磷(Phytin Phosphorous)吸收率差

6. 草酸与钙结合,阻碍钙的吸收。钙和磷的功能

1. 骨和牙齿的结构成分

2.钙的功能

⑴调节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

⑵促进血液的凝集

⑶刺激肌肉蛋白的合成

3. 磷的功能

⑴磷脂是细胞膜的成分

⑵高能分子的成分,ATP和磷酸肌酸

⑶遗传物质的成分,RNA 和DNA ⑷辅酶的成分

缺乏症

1. 骨畸形、骨灰减少

⑴佝偻病:年轻动物

⑶骨软化症:成年动钙、磷缺乏

⑷骨质疏松症:成年动物钙、磷代

谢障碍

2. 钙的缺乏症

⑴乳牛的产乳热

发生在产仔时候,抽搐-昏迷-死

低血钙

不能动员足够的钙(激素调节不

良)

注射葡萄糖酸钙

磷的缺乏症

⑴食欲丧失

⑵异食癖"Pica"

母牛-吃木头和其它东西

缺乏症1.基础代谢率降低,极度虚

弱。

2. 幼龄动物缺碘,产生呆

小症(Cretinism)。

3. 成年动物缺碘,产生粘

液水肿(Myxedema)。

4. 甲状腺肿大,在碘不足

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

5. 猪缺碘表现为无毛、

皮厚、颈粗。

铁缺乏症1. 贫血(Anemia)(小红

细胞(Microcytic),血红蛋白过少

(Hypochromic))

(1)没有足够的血红蛋白来运

输氧

(2)主要发生在哺乳动物

2. 猪–消沉, 多皱,皮肤苍白,瘦弱

Cu缺乏症

1. 贫血(Anemias)

2. 大动脉破裂(含铜赖氨酰氧化酶)

3. 神经症状–羔羊共济失调(神

经胺代谢)

4.骨关节肿大

5. 毛发的的形态和色素沉着不正

常(多酚氧化酶)

(1)钢性毛:羊毛直不弯曲。

)缺乏症

1.绵羊消瘦病(Wasting

Disease)

2.贫血(正常红细胞, 正常

血色素)

锰缺乏症

1. 骨的畸形

(1)鸡的缺锰症:滑腱症(骨短粗

症)、鹦鹉嘴

(2)猪缺锰:脚跛、后踝关节肿大

和腿弯曲。

(3)牛缺锰:站立和行走困难,关

节痛,不能保持平衡

锌缺乏症

1. 皮肤不完全角质化是多种动物

的典型症状:皮肤、头发、羊毛和

羽毛出现问题。

(1)皮炎(Dermatitis)

?猪–角化不全症

(Parakeratosis),皮肤变厚

角质化。

?生长鸡-表现严重皮炎,脚

爪特别明显。

2. 骨的发育异常:关节僵硬,踝关

节肿大。

3. 性腺机能减退(Hypogonadism):

?第二性征不明显、矮小、繁

殖障碍

★ 5.日粮电解质平衡对生产有何意义?

答:电解质平衡有利于调节水的代谢和摄入,保证营养素的适宜代谢环境,避免重要营养素充当碱性离子利用而降低营养素的代谢利用效率.

DEB 不平衡的影响

(1)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 如影响营养的消化吸收(猪的DEB 提高,养分消化率增加,DEB 250-400 mmol/kg 时,养分消化率最高;影响AA 代谢(Lys 与Arg 之间的互作关系);影响N 沉积效率 (2)影响动物健康 A 造成仔猪腹泻

B 鸡的抗应激能力下降,肉鸡骨质钙a 化不良,胫骨发育不良(胫骨短粗病)

C 奶牛易患产后瘫痪/产褥热(产乳热)

(3)影响动物生产性能 饲料DEB 不平衡,机体处于过酸或过碱状态,大部分养分用于调节而不是生产。 为了提高生产性能,提倡使用阳离子型日粮。可使用离子添加剂调节日粮电解质平衡值: 阳离子添加剂:NaHCO3、KCl 、KHCO3、CaCl2、MgSO4 阴离子添加剂:NH4Cl 、(NH4)2SO4

第十二章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方法

1.简述消化试验、代谢试验的设计、试验步骤。 一、消化试验概念与目的

答:1、概念:以测定动物对饲料养分的消化能力或饲料养分的可消化性为目的的试验。 2、目的:

准确地量化饲料中各种养分被动物消化利用的程度 ,也是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方法。 3、种类

1消化试验的基本步骤与要求 答:1、动物选择 2、日粮配制 3、试验步骤

4、粪的收集和处理 试验步骤

(1)预试期:适应环境、摸清采食量、排粪规律 (2)正试期:记录采食量、收集排粪

时 间:单胃动物:5-10天; 代谢试验

目的:测定饲料代谢能及养分代谢率的试验。

测定ME 需要进行代谢试验,在消化试验的基础上增加尿液的收集,反刍动物增加CH4收集。 反刍动物:7-14天 操作过程

在消化试验基础上准确收集排尿量。 设备:代谢笼

鸡:易于进行代谢试验 家禽代谢能的测定法: 也叫快速法(sibbald,1979)、强饲法(force feeding ) 试验动物为成年公鸡 5、养分消化率和消化能测定

2. 比较全收粪法、指示剂法进行消化试验时各自的优缺点。 答:全收粪法1)优点:试验操作方便、测定较准确; 2)缺点

排泄物污染严重;

采食量、排粪量难以准确记录; 粪中养分含量受环境影响大; 工作量大。

指示剂法优点:在于减少收集全部粪便带来的麻烦,省时省力,尤其是在收集全部粪便较困难时。

缺点:指示剂回收率对消化率影响较大,并且很难找到回收率很理想的指示物质:分析困难,较难获得重复性高的测定数据;与全收粪法最后的缺点相

同。

消化实验

体内(in vivo )消

离体(in vitro )消

尼龙袋法(nylon bags

全收粪法

指示剂法

消化道消化液

人工消化液

肛门收粪 回肠收粪 内源指示剂 外源指示剂

消化实验方法剖析

3.试述Sibbald快速代谢能测定方法。

答:家禽代谢能的测定法:也叫快速法(sibbald,1979)、强饲法(force feeding )

试验动物为成年公鸡

4.C、N平衡法测定能量代谢的原理?

答:1)原理:假设体内沉积是脂肪和蛋白质,糖元很少,根据每克脂肪和蛋白质的C、N含量和产热,可计算出沉积能,粪、尿、甲烷能可测得,从摄入饲料总能,就可计算出畜体产热。

2)方法:测定C、N平衡值

3)基本参数:蛋白质:含碳52%,含氮16%,产热23.8KJ/g;脂肪:含碳76.7% ,产热39.7KJ /g

5.何为尼龙袋法?有何优缺点?

答:尼龙袋法1、主要用于反刍动物,测定饲料养分的降解率。

操作:将待测饲料装入孔径40-60μ2(14×9cm)的尼龙袋中,通过瘤胃瘘管放入瘤胃,在一定的时间里4、8、16、24、48h(精料), 8、16、24、

48、72h(粗饲料)取出,冲洗,干燥,恒重。

认为从尼龙袋中透过的饲料是已被消化吸收了的饲料,将尼龙袋当作是肠道的细胞膜(起滤过作用)。

2、优点:

①工作量小,成本低,一次可以做大批量的饲料

②可以对饲料营养价值进行排队,取得饲料相对营养价值。

3、缺点:

①孔径大小不好确定。

②将饲料限制在尼龙袋内,无法充分混合,微生物也不能进入。

∴测试结果一般无法与饲料真消化率相匹配

第十三章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1. 营养需要量及饲养标准的概念。

答:营养需要:指动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它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

简言之,即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是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3.饲养标准中数值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答:1.表示为每头动物每天的需要量

2.表示为单位饲粮中营养物质浓度%、mg/kg、MJ/kg,IU

3.单位能量浓度养分含量

4.单位体重或代谢体重养分需要量

如:产奶母牛维持的Cp需要量为4.6g/W 0.75

5.按生产力表示

如:奶牛每产1kg 奶需要CP58g

第十四章动物的采食量

1.名词:

采食量:指动物在24h内采食饲料的重量。有随意采食量和实际采食量之分。

适口性:一种饲料或饲粮的滋味、香味和质地特性的总和,是动物在觅食、定位和采食过程中动物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对饲料或饲粮的综合反应。其通过影响动物的食欲来影响采食量。

2. 影响动物采食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动物因素

1、遗传因素

2、生理阶段

3、健康状况

4、疲劳程度

5、感觉系统

6、学习、训练二、饲粮因素

1、物理性状; 饲料的形式,硬度,颜色等

2、适口性

3、能量浓度

4、饲粮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

5、脂肪

6、中性洗涤纤维

7、矿物元素、维生素

8、饲料添加剂

3.动物采食量在生产中有何意义?

答:1.采食量是影响动物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⑴影响动物的生产水平和饲料转化率;

⑵采食量过低,不能满足最低生长需要,使生产效率急剧下降,即维持的营养需要占营养物质需要的比例过大;

⑶如果动物采食过高,则会引起:

?动物产品质量下降,脂肪沉积过多,单位成本的商品效益下降。

?体组成发生改变,主要增重是脂肪,降低饲料的转化率。

?会引起泌乳动物停止泌乳,怀孕母畜死胎增多,产蛋鸡产蛋率下降。

2.采食量是配制动物饲料的基础

3.采食量是合理利用饲料资源的依据

4.采食量是合理组织生产的依据

第十五章营养与环境1.环境对动物利用饲料养分有何影响?

答:1、对养分消化的影响

?环境温度升高,可提高动物的消化能力;

?环境温度下环境温度对养分消化的影响机理为:

温度影响胃肠道运动和消化液分泌, 从而影响排空速度和消化过程。

降,则降低动物的消化能力。

2、对养分代谢的影响

冷环境中,猪、牛、绵羊的尿氮排出量增加,导致表观代谢能值降低。高温可降低尿能和粪能损失, 代谢能值增加。冷热应激时,动物需提高代谢率来调节产热和散热,动

物总产热提高。

3、对养分代谢利用率的影响

温热环境通过影响动物采食、消化、代谢及产热来改变

养分用于机体维持和生产的分配比例,影响饲料能量的

利用效率。

对养分需要量的影响

1.能量

冷应激和热应激均提高动物的能量需要。

2.蛋白质和氨基酸

温热环境不影响动物对蛋白质、赖氨酸及蛋氨酸的需要

量, 也不影响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利用率。但应根据采食

量变化调整饲粮中蛋白质、氨基酸的浓度。

3.矿物质

冷热应激时,动物体内代谢加强、某些矿物元

素排泄增加,从而增加矿物质需要量。

4.维生素

冷热应激均提高代谢率,并影响消化道中微生

物对某些维生素的合成,因而增加维生素需要

量。

5.水

温热环境对动物的需水量影响很大。

(考点) 2.论述动物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环境的营养措施。

答:一、动物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1.排泄物的污染(粪、尿);

2.有毒有害气体(氨、硫化氢等)

3.氮、磷污染;

4.微量元素及重金属污染(铜、锌、砷、硒);

5.抗生素等药物残留;

二、保护环境的营养措施

1、准确预测动物的营养需要

2、利用理想蛋白质技术配制饲粮,降低饲粮蛋

白质水平,减少氮的排出量

3、应用生物活性物质提高养分利用和

消化率

4、限制某些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5、合理调制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

第十六章维持营养需要

1.名词:

维持:指健康动物体重不增不减、不进行生产、体内各种营养素处于收支平衡时的状态。

基础代谢:指健康正常的动物在适温环境条件下、处于空腹、绝对安静及放松状态时,维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饥饿代谢:指动物绝食到一定时间,达到空腹条件时所测得的能量代谢叫绝食代谢。

随意运动:广义指动物生存过程中所进行的一切有意识的活动。这里指在绝食代谢基础上,动物为了维持生存所必须进行的活动。

内源尿氮、(EUN):动物在维持生存过程中,必要的最低限度体蛋白净分解经尿中排除的氮。实际指采食无N日粮后,从尿中排出的数量稳定的N 代谢粪氮(MFN):采食无N日粮后,从粪中排出的数量稳定的N

2. 研究动物维持的营养需要对生产有何指导意义?

答:对动物实施“挑战饲喂”,在可能条件下增加饲料投入,相对降低维持需要。实施畜禽良种化;提供适宜环境,降低运动,降低维持需要。

4.如何表示动物维持状态时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

答:采食条件下维持能量需要的测定方法(1)根据基础代谢来计算

维持能量 = 绝食代谢 + 随意活动量

= 绝食代谢+绝食代谢×20~50% = 360~450W0.75 = αW0.75

其中α为绝食代谢和一切增加的能量需要。活动量估计:在基础代谢率基础上增加一定%

维持蛋白质需要的测定方法

(1)按基础氮代谢估计

维持N需要 = EUN+MFN+体表N

≈ EUN+MFN

维持蛋白需要≈(EUN+MFN)×6·25

(2)根据N平衡实验或饲养实验测定

(3)维持的氨基酸需要

动物在维持代谢条件下对氨基酸需要变化

较大。(成年猪、禽EAA的维持需要见下表 )

赖氨酸=25 W0.75 (mg/d)

蛋氨酸=26 W0.75 (mg/d)

5.简述动物处于绝食代谢的条件。

答:(1)环境条件适宜,健康,营养状况良好

(2)处于饥饿和空腹状态(三个判定指标)

?最低甲烷产量

? RQ:0.707脂肪呼吸熵

?标准化的消化道吸收后状态

(3)动物处于安静和放松状态实际条件下,用绝食代谢来代替基础代谢第十七章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

1.名词:

生长:生长是极其复杂的生命现象:

?从物理的角度看,生长是动物体尺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

?从生理的角度看,则是机体细胞的增殖和增大,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的日趋完善;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看,生长又是机体化学成分,即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水分等的积累。

肥育;肥育是指肉用畜禽生长后期经强化饲养而使瘦肉和脂肪快速沉积。

2.简述动物的生长规律及影响生长的因素;

答;生长肥育规律

1 、总体的生长在动物的整个生长期中,生长速度不一样。

绝对生长速度即日增重,取决于年龄和起始体重的大小。如图,是体重随年龄变化的绝对生长曲线,总的规律是慢——快——慢。

在生长转折点(拐点)以下,日增重逐日上升;过转折点,逐日下降;转折点在性成熟期内。

2、局部生长

胚胎开始,最早发育和最先完成的是神经系统,依次为骨骼系统、肌肉组织,最后是脂肪组织,如图,表明早熟品种和营养充足的动物生长速度快,器官生长发育完成早,但骨骼、肌肉和脂肪生长发育强度的顺序不变。

3、机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年龄不同,机体组织(骨骼、肌肉、脂肪等)增长的速度不同

其化学成分如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等的含量及比例和能量也不相同。

4、肌肉组织化学成分的变化

肌肉组织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也含有少量脂肪。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中水分含量减少,而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增加。

?一、能量需要各种动物及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量不同,但确定的方法和原理并无差异。

二、蛋白质氨基酸需要

三、矿物元素需要

四、维生素需要

影响生长育肥饲料利用的因素

3.如何表示生长肥育动物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

答:(1)生长、肥育猪的能量需要

NRC(1998)猪的营养需要采用代谢能(ME)计算,其生长猪总的ME需要为:

ME = MEm+MEpr+MEf+MEHc

式中MEm、MEpr、MEf及MEHc分别代维持、蛋白质沉积、脂肪沉积和温度变化(超过最适温度下限)的ME需要。析因法估计蛋白质的需要表示如下:

CP(克/日) = ─────

CPm和CPg分别是维持和生长(沉积)所需粗蛋白质;NPU为净蛋白质利用率。

氨基酸的需要同样用析因法先确定维持和沉积的单个氨基酸的需要。

4.哪些因素影响生长肥育动物的养分利用?

答:1.动物的种类与品种选育

2. 年龄

随年龄的增长,日采食量增多,每单位增重所需饲料渐多,日增重增多,饲料的利用效率下降。其原因:

(1)维持消耗的比例随年龄而渐大;

(2)采食量占体重的比例渐减;

(3)如猪日采食量在8周龄时为体重的8.4%,24周龄下降到3.5%,

(4)增重内容中水分渐少,脂肪渐多。3. 饲养水平

饲养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饲料的转化效率

营养越丰富,肥育期越短,单位增重消耗的饲料越

少,相反,低的营养水平会延长育肥期,单位增重消耗

的饲料也随之增高。

4.营养水平

营养水平与营养物质间的比例,影响生长速度和

增重内容。

过低,对生长速度、每千克增重耗料、蛋白质沉

积都不利。

过高,脂肪沉积增加较多,使每千克增

重耗料增加。

饲粮蛋白质、氨基酸与能量的比例不当

对生长也会有影响。动物愈小影响愈严

重,尤其是瘦肉型猪。

5.环境

(1)环境温度

(2) 湿度、气流、密度及空气清洁度

6.母体效应

第十八章繁殖的营养需要

1.营养对动物繁殖性能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答:一.营养对初情期的影响

动物初情期的出现时间与动物种类和品种有关。

同一品种动物生长越快,初情期越早。

影响猪初情期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品种。

营养水平过低或过高均会推迟小母猪的初情年龄。

二.营养对排卵数的影响

营养升高促性腺激素升高排卵升高

提高能量水平可增加排卵数。

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

即常常为配种前的母畜提供较高营养

水平(一般在维持能量需要基础上提高30~

100%)的饲粮以促进排卵,这种方法称为―短期

优饲‖或―催情补饲‖。

三. 营养对胚胎成活率的影响

能量的摄入水平是引起胚胎死亡的重要因素之

一。

初产母猪在后备期和发情周期内,给予高能量

会提高胚胎的死亡率。

妊娠前期(0~30d)供给高能水平会降低胚胎

成活率。

微量养分:

V A、VE、叶酸和Fe、I、Se等微量元素的严重

缺乏会提高胚胎死亡率。

母牛长期或短期营养不足,会影响受精率和胚胎的成活。

奶牛受孕前营养强化

四. 营养对胎儿生长的影响

妊娠后期母畜的营养水平明显影响胎儿的

生长和初生重,但对多胎动物的产仔数没

有影响。

五.营养对产后的影响

1、母猪吃不够养分而失重;

2、营养影响产奶量及奶成分,从而影响幼

畜生长发育;

3、营养影响母畜体况,从而影响产后再发

情;

4、营养可能影响后期成绩。

2.何为妊娠合成代谢?何为“短期优饲”?

答:短期优饲:常为配种前的母畜提供较高营养水平(一般在维持能量需要基础上提高30~100%)的饲粮以促进排卵,这种方法称为―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

妊娠合成代谢:妊娠母猪喂以与空怀母猪相等水平的饲粮时,妊娠母猪除能保证其胎儿和乳腺组织增长外,母体本身的增重高于空怀母猪。表明在同等营养水平下,妊娠母猪比空怀母猪具有更强的沉积营养物质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孕期合成代谢‖。

3.种公畜营养需要有何特点?

答:饲养公畜的要求与目的:

使种公畜保持健壮的体况、旺盛的性欲和配种能力,产出正常的精子。

确定营养需要的原则:

根据种用体况、正常的配种和采精任务确定营养

营养需要基本特点

(一)能量的需要

后备期:外种猪能量需要与生长猪一致;

地方品种比生长动物能量低20-30%。

休闲期:供给量一般在维持基础上增加50~100%,不

能导致过肥。

配种前期:比自由采食低10%左右,或任其采食。

(二)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量

后备期:供给量比生长动物低1~2个百分点;

休闲期:供应量12~13%左右;

配种前和配种期:蛋白质的质和量都要提高,蛋白质

供应量为16-18%,氨基酸平衡,动物性蛋白质含量高。

(三)矿物质需要

供应量与繁殖母畜较类似,但应特别注意钙、

磷。

(四)维生素的需要

V A需要量比生长动物高2~4倍

VE与母畜基本一致,比生长动物高2~3倍第十九章泌乳的营养需要

1.名词:

奶牛能量单位(NND) :l kg含脂4%的标准乳所含产奶净能3.138MJ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乳汁校正乳(FCM):将不同乳脂含量的乳校正到含乳脂4%的标准状态,校正后含乳脂4%的奶叫~

2.影响泌乳及乳成分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乳成分的因素1、品种2、泌乳阶段同一泌乳周期不同泌乳阶段,乳的品质也不同。3、不同胎次

随年龄增长渐减(1)不同胎次乳成分有差异,随胎次的增加,乳中成分含量下降,但总的下降不大(2)下降最大为脂肪:9.01%(1-11胎)(3)蛋白、乳糖下降较少:

4、营养水平

营养不仅影响产奶量、而且也影响乳成分含量。

日粮中添加脂肪可提高乳脂含量

适宜的粗蛋白和粗纤维水平可提高乳脂率

乳中矿物质与饲料中含量的关系不大

乳中维生素与泌乳期日粮中含量有关

3.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病有哪些?

答:一、产乳高热症

泌乳牛最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

病因:调节血钙水平的内分泌系统失调。

症状:血钙低,表现为瘫痪、虚脱和逐渐昏迷。

预防:临产前口服高剂量的VD能减少乳热病的发病率。分娩前2-3周的母牛饲料降低钙、增加氯水平可降低发病率。

二、酮病

奶牛泌乳早期(产犊后最初六周)易发此病,发病高峰约在产后3周。

病因:产后采食量不足和产奶量的迅速上升导致机体出现能量负平衡,血糖降低。此时,体脂大量动员,所产生的甘油通过糖异生过程生糖以弥补血糖的不足,脂肪酸部分因不能生糖而转化为酮体,从而导致酮血症。

症状:食欲不振,迟钝,产奶量和乳脂率下降。严重时胚胎发育受阻,出现流产或死胎。

预防和治疗:分娩后提高母牛采食量,给患病牛静脉注射葡萄糖,服用或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类固醇。

三、低血镁症

最常发生在老年牛分娩后数天到数周。

症状:血镁减少,神经过敏,缺乏食欲,大量分泌唾液,惊厥和抽搐。

饲料缺镁为发病的先决条件。

预防:提高镁的供给量。

第二十章产蛋的营养需要

1.营养因素对蛋的形成有何影响?

答:1、动物的因素 A 家禽种类与品种

2、营养因素能量的影响蛋白和氨基酸平衡必需脂肪酸

*蛋的产量大小*蛋的组成

矿物元素

*蛋壳质量*产蛋量*蛋的成分

维生素

*蛋壳质量*产蛋量*孵化率

3、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

水的供应

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温度

湿度

通风和有度有害气体

2.简述影响产蛋鸡钙需要量的因素。

答:1产蛋率,产蛋率越高,需钙越多,2体型大小,体型越答,维持需要越多,饲料消耗越多,3禽舍的温度,温度越高,鸡采食量越少,饲料中钙的需要增加.4饲料的ME浓度,浓度增加,家禽采食饲料越少,饲料钙含量应变.5家禽的年龄,40周龄以上的产蛋鸡,需要较多的饲粮钙.6家禽的品种,蛋型产蛋家禽因采食量多,其饲粮钙应小于轻型蛋禽.

3..简述影响产蛋鸡能量需要量的因素。

答:1家禽产蛋率不同,能量需要不同,2限制饲养程度不同,能量需要不同:限制度为自由采食的5%~10%可提高饲粮利用率,降低能量需要.3外界环境温度和羽毛状况明显影响产蛋鸡的能量需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动物营养学》课程A卷

一、符号识别(写出下列缩写符号的中文含义。每小题0.5分,共5分。)

1.CP

2. NEAA

3.NDF

4.EUN

5.MCP

6.TDN

7.RQ

8.UDP

9.NPN10.MEn

二、解释名词(每小题2分,共20分。)

1.饲料

2.蛋白质周转代谢

3.必需氨基酸

4.理想蛋白质

5.热增耗

6.淀粉价

7.必需矿物元素

8.基础代谢

9.孕期合成代谢10.标准奶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水分含量越高的饲料,干物质含量越______,营养浓度越______。

2.营养物质的三大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摄入的能量超过需要量时,多余的能量则主要以______的形式贮存于体内。

5.猪和反刍动物脂肪合成主要在______中进行,禽完全在______中合成。

6.代谢能是消化能减去______及______。

7.常量矿物质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

8.家禽锰的典型缺乏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动物日粮的营养物质只有在满足了____________后,多摄入部分才能用于生产。

10.冷热应激区,动物体内代谢加强,某些矿物质元素排泄量增加,从____________

矿物元素的需要。

11.对于生长期的种用鸡一般在4周龄后限制采食,目的是控制的_______摄入,以减少

_______沉积。

12.对受精率和孵化率影响大的微量元素是铁、锰和锌,其需要量比商品蛋鸡______。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2.简述动物锌缺乏的主要症状。

3.简述测定动物绝食代谢的基本条件。

4.说明评定饲料蛋白质质量的主要方法及其要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论述影响动物采食量的因素。

2.论述降低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营养与饲养学措施。

3.论述确定动物维生素需要量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答案:一、符号识别(写出下列缩写符号的中文含义。每小题0.5分,共5分。)

1.CP :粗蛋白质

2.NEAA :非必需氨基酸

3.NDF:中性洗涤纤维

4.EUN:内源尿氮

5.MCP :微生物蛋白质

6.TDN:总可消化养分

7.RQ:呼吸熵8.UDP:非降解蛋白质(过瘤胃蛋白质)

9.NPN:非蛋白氮10.MEn:氮校正代谢能

二、解释名词(每小题2分,共20分。)

1.饲料: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皆为饲料。

2.蛋白质周转代谢:老组织不断更新,更新的组织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而由重新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的过程。

3.必需氨基酸: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通过饲料提供的氨基酸。

4.理想蛋白质: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一致,此时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

5.热增耗: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热产生量高于绝食代谢的那部分热能。

6.淀粉价:1kg淀粉在阉公牛体内沉积248g脂肪(或相当于9.858 Mj净能)为一个淀粉价。

7.必需矿物元素:在动物生理和体内代谢过程必不可少,有特定营养生理功能的元素。

8.基础代谢:健康正常动物在适温环境条件下,处于空腹、绝对安静及放松状态时,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9.孕期合成代谢:在同等营养水平下,妊娠母猪比空怀母猪具有更强的沉积营养物质的能力。

10.标准奶:乳脂含量为4%的奶。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少、低。

2.结构物质、能量来源、调节物质。

3.机械(物理)消化、化学(酶)的消化、微生物消化。

4.脂肪

5.脂肪组织、肝脏

6.尿能、气体能

7.Ca、P、K、Na、Cl、S、Mg

8.滑腱症(骨粗短症)

9.维持需要10.增加11.能量、脂肪12.高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1)构成物;(2)调节物;(3)组织修补更新材料;(4)转化为糖或脂(前3点各1.5分,后一条0.5分,共5分。)

2.简述动物锌缺乏的主要症状。

(1)皮肤不完全角质化症(皮炎);(2)繁殖机能下降;(3)骨骼异常;(4)食欲下降,生产性能下降;(5)皮肤、被毛损害

(每条1分,共5分。)

3.简述测定动物绝食代谢的基本条件。

(1)适温、健康、营养状况良好;(2)饥饿、空腹;(3)安静和放松状态(前2点各2分,第3点1分,共5分。)

4.说明评定饲料蛋白质质量的主要方法及其要点。

(1)粗蛋白含量;(2)可消化蛋白;(3)生物学价值;(4)净蛋白效率;(5)蛋白质效率比;(6)化学比分;(7)必需氨基酸指数;(8)有效氨基酸(可消化氨基酸)(至少答5条,并有简单说明,共5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论述影响动物采食量的因素。

(1)动物:遗传、生理阶段、健康状态、感觉系统等;(2)饲粮:适口性、能量浓度、化学成分、抗营养因子、添加剂等;(3)饲养管理:饲料加工调制、饲喂技术、饮水;

(4)环境(前3条各4分,第4条3分,要有论述,共15分。)

2.论述降低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营养与饲养学措施。

(1)预测需要量,按需供给;(2)理想蛋白模式配合饲粮,降低粗蛋白水平;(3)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4)限用某些添加剂;(5)合理加工调制饲料与饲喂(要有论述,每条3分,共15分。)

3.论述确定动物维生素需要量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公布的标准偏低;(2)生产水平;(3)饲养环境;(4)免疫力;(5)应激增多;(6)改善畜产品品质和繁殖性能。(至少答5条,并要有论述,每条3分,共15分。)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动物营养学》课程B卷

一、符号识别(写出下列缩写符号的中文含义。每小题0.5分,共5分。)

1.EE

2. EAA

3.ADF

4.EUN

5.MCP

6.TDN

7.RQ

8.RDP

9.NPN 10.TME

二、解释名词(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养分

2.蛋白质周转代谢

3.氨基酸的拮抗

4.理想蛋白质

5.热增耗

6.淀粉价

7.必需矿物元素

8.基础代谢

9.孕期合成代谢10.标准奶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干物质含量越高的饲料,水分含量越______,营养浓度越______。

2.营养物质的三大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摄入的能量超过需要量时,多余的能量则主要以______的形式贮存于体内。

5.猪和反刍动物脂肪合成主要在______中进行,禽完全在______中合成。

6.代谢能是消化能减去______及______。

7.常量矿物质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七种。

8.家禽锰的典型缺乏症是__________________。

9.动物日粮的营养物质只有在满足了____________后,多摄入部分才能用于生产。

10.冷热应激区,动物体内代谢加强,某些矿物质元素排泄量增加,从而______矿物元素的需要。

11.对于生长期的种用鸡一般在4周龄后限制采食,目的是控制______的摄入,以减少______沉积。

12.对受精率和孵化率影响大的微量元素是铁、锰和锌,其需要量比商品蛋鸡______。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钙的营养生理功能。

2.简述动物锌缺乏的主要症状。

3.简述改善饲料适口性的措施。

4.说明评定饲料蛋白质质量的主要方法及其要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论述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

2.论述降低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营养与饲养学措施。

3.论述确定动物维生素需要量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答案:一、符号识别(写出下列缩写符号的中文含义。每小题0.5分,共5分。)

1.EE :粗脂肪

2.EAA :必需氨基酸

3.ADF:酸性洗涤纤维

4.EUN:内源尿氮

5.MCP :微生物蛋白质

6.TDN:总可消化养分

7.RQ:呼吸熵8.RDP:降解蛋白质9.NPN:非蛋白氮10.TME:真代谢能

二、解释名词(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养分:饲料中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

2.蛋白质周转代谢:老组织不断更新,更新的组织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而由重新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的过程。

3.氨基酸的拮抗:某些氨基酸在过量的情况下,可能抑制其它氨基酸的吸收,增加机体对这些氨基酸的需要,此

现象为之。

4.理想蛋白质: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一致,此时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

5.热增耗: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热产生量高于绝食代谢的那部分热能。

6.淀粉价:1kg淀粉在阉公牛体内沉积248g脂肪(或相当于9.858 Mj净能)为一个淀粉价。

7.必需矿物元素:在动物生理和体内代谢过程必不可少,由特定营养生理功能的元素。

8.基础代谢:健康正常动物在适温环境条件下,处于空腹、绝对安静及放松状态时,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须的最大限度的能量代谢。

9.孕期合成代谢:在同等营养水平下,妊娠母猪比空怀母猪具有更强的沉积营养物质的能力。

10.标准奶:乳脂含量为4%的奶。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少、高。

2.结构物质、能量来源、调节物质。

3.机械(物理)消化、化学(酶)的消化、微生物消化。

4.脂肪

5.脂肪组织、肝脏

6.尿能、气体能

7.Ca、P、K、Na、Cl、S、Mg

8.滑腱症(骨粗短症)

9.维持需要

10.增加11.能量、脂肪12.高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钙的营养生理功能。

(1)构成物;(2)神经传导;(3)调节细胞膜通透性;(4)激活酶;(5)促进激素分泌

(每条1分,共5分。)

2.简述动物锌缺乏的主要症状。

(1)皮肤不完全角质化症(皮炎);(2)繁殖机能下降;(3)骨骼异常;(4)食欲下降,生产性能下降;(5)皮肤、被毛损害

(每条1分,共5分。)

3.简述改善饲料适口性的措施。

(1)选择原料;(2)防止饲料氧化;(3)安防止饲料霉变;(4)添加风味剂;(5)改善饲料加工工艺和饲喂技术

(每点各1分,共5分。)

4.说明评定饲料蛋白质质量的主要方法及其要点。

(1)粗蛋白含量;(2)可消化蛋白;(3)生物学价值;4)净蛋白效率;(5)蛋白质效率比;(6)化学比分;(7)必需氨基酸指数;(8)有效氨基酸(可消化氨基酸)(至少答5条,并有简单说明,共5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论述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

(1)动物:种类、品种、年龄、健康状态等;(2)饲料:种类、化学成分、抗营养因子;(3)饲养管理:饲料加工调制、饲喂技术、饲养水平(要有论述,每条5分,共15分。)

2.论述降低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营养与饲养学措施。

(1)预测需要量,按需供给;(2)理想蛋白模式配合饲粮,降低粗蛋白水平;(3)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4)限用某些添加剂;(5)合理加工调制饲料与饲喂(要有论述,每条3分,共15分。)

3.论述确定动物维生素需要量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公布的标准偏低;(2)生产水平;(3)饲养环境;(4)免疫力;(5)应激增多;(6)改善畜产品品质和繁殖性能。(至少答5条,并要有论述,每条3分,共15分。)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动物营养学期末考试试题A

一、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每小题1分,共10分)

1.DCP

2.AMEn

3.NDS

4.EUN

5.FCM

6.Tyr

7.ADIN

8.DMI

9.RDP 10.TDN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 分)

1.限制性氨基酸

2.饲养标准

3.饲粮

4.吸收

5.理想蛋白

6.常量矿物元素

7.基础代谢

8.粗蛋白

9.奶牛能量单位10.维持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20分)

1.常见的半必需氨基酸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饲料养分真消化率相对于表观消化率而言消除了________的影响,就测定结果的高低而言,表观消化率

________真消化率。

3.一般情况下,________是生长肉鸡饲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________是蛋鸡饲粮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________可能是奶牛饲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4.动物基础代谢氮(总内源氮)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基础代谢氮一般的评定方法是_____。

5.就动物的生产目的而言,能量利用率的高低顺序为________>产奶________>________>妊娠和产毛。

6.羊毛生长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是______,微量矿物元素_____缺乏时,羊毛弯曲明显减少,甚至无弯曲。

7.动物缺乏锌的典型症状是_______,猪缺乏泛酸的典型症状是________,鸡缺锰的典型症状是________。

8.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养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六大类。

9.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影响瘤胃发酵类型的主要因素是日粮________,________发酵型有利于提高乳脂率,而________发酵型

有利于肥育。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必需脂肪酸的营养生理作用。

2.简述指示剂法测定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原理及对指示剂的要求。

3.简述影响产蛋鸡钙需要量的因素。

4.简述研究动物维持营养需要的必要性及其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

五、论述题(每题15分)

1.比较论述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对饲粮三大养分消化代谢的异同。

2.论述影响动物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及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维生素不足的原因。

答案:

一、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每小题1分)

1.可消化粗蛋白

2.氮校正表观代谢能

3.中性洗涤可溶物

4.内源尿氮

5.乳脂校正乳

6.酪氨酸

7.酸性洗涤不溶氮

8.干物质采食量

9.瘤胃降解蛋白10.总可消化养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 限制性氨基酸:饲料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2. 饲养标准:根据大量的饲养试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所作

出的规定,这种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饲养标准。

3. 饲粮:按日粮中各种饲料的比例所配制的大量饲料。

4. 吸收:消化了的养分经过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5. 理想蛋白: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比例与动物需要量完全符合的蛋白质,利用率接近100%。

6. 常量矿物元素:指在动物体含量大于0.01%的矿物元素,包括Ca、P、K、Na、Cl、S、Mg七种。

7. 基础代谢:指健康正常的动物在适温环境条件下、处于空腹、绝对安静及放松状态时,维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

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8. 粗蛋白:样品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和非蛋白氮,计算时用样品含氮量×6.25。

9. 奶牛能量单位:把1kg标准乳所含的净能值称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相当于3.138MJ净能。

10.维持:动物生存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状态,在此状态下,成年动物体内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处于动态平衡,体重

不增加也不减少,只维持生命活动,不进行如何生产。

三、填空题(每题2分,)

1. 胱氨酸、丝氨酸、酪氨酸。

2. 内源养分,高于。

3. 赖氨酸,蛋氨酸,蛋氨酸。

4. 代谢粪氮、内源尿氮、体表损失氮,无氮饲粮法。

5. 维持、生长肥育。

6. 胱氨酸、铜。

7. 皮肤不完全角质化,鹅步,骨短粗症。

8. 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

9. 物理性、化学性、微生物消化。10.精粗比,乙酸,丙酸。

四、简答题(每题5分)

1. 参与膜的构成;1分类二十烷的合成前体物;2分维持上皮组织对水的通透性;1分降低胆固醇。1分

2.原理:食入指示剂=排出指示剂1分对指示剂的要求:不能被动物消化、吸收;1分

能够与消化道食糜充分混合;1分对动物无毒害作用;1分有较高的回收率。1分

3.蛋鸡类型、体重、产蛋率、饲料能量含量、产蛋周龄、环境温度。(每点1分)

4.维持需要是非生产需要但是必不可少的。1分

研究它可以剖析影响动物代谢的有关因素,阐明维持状态下养分的利用特点,进一步探索提高养分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1分

意义:生产潜力允许下增加饲料投入,相对降低维持需要,提高效益;1分实施良种化,合理的养殖规模、及时淘汰低产动物以降低维持消耗;1分为动物提供适宜环境。1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

2 影响因素:动物因素,包括动物种类、年龄、生产水平、健康状况等;2分饲料因素,饲料养分含量、抗营养因子、脂肪饱和程度、抗生素使用等;2分饲料配制技术及饲养方式;1分环境因素,温度、应激因素等。1分不足的原因:饲养标准偏低;1分饲料中天然维生素含量减少,动物饲料都经过加工贮存的;3分动物生产性能提高;2分动物免疫机能下降、应激因素增多;2分富含维生素的原料使用减少。1分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动物营养学期末考试试题A

一、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意思(每小题1分,共10分)

PER RDP FmE ADF TMEn FCM MFN TDN DCP NPU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粗纤维

2.限制性氨基酸

3.奶牛能量

4.单位饲养标准

5.必需脂肪酸

6.热增耗

7.常量矿物元素

8.理想蛋白

9.内源尿氮10.维持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按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方案,饲料中无氮浸出物的含量%=()。

2.指示剂法按指示剂的来源可分为()和()。

3.20kg乳脂率为3.5%的乳相当于标准乳()kg。

4.一般动物日粮的钙磷比例为(),而产蛋鸡日粮钙磷比例则高达()。

5.影响瘤胃发酵类型的主要因素是(),一般()发酵类型对提高乳脂率有利,而()发酵类型对肥育

有利

6.按析因法分析,动物维持的能量需要包括()和()两部分。

7.动物缺乏钙磷的典型症状有()、()和()。

8.家禽缺乏()、()和()时均可发生骨短粗症。

9.饲料养分的消化率有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之分,其中表观消化率的测定结果受()影响较大,就

测定结果的高低而言,()的测定结果高。

10.羊毛生长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是(),微量矿物元素()缺乏时,羊毛弯曲明显减少,甚至无弯曲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简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简述绝食代谢的条件。

简述维生素A的营养生理功能。

简述影响产蛋鸡钙需要量的因素。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比较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消化日粮碳水化合物的异同

论述影响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及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维生素不足的原因-

答案:一、符号解释(每小题1分):

1.蛋白质效率比

2.瘤胃降解蛋白

3.代谢粪能

4.酸性洗涤纤维

5.氮校正真代谢能

6.乳脂校正乳

7.代谢粪能

8.总可消化养分

9.可消化粗蛋白10.净蛋白利用率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 粗纤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常规分析法中指经过1.25%稀酸稀碱各煮沸

30min后不溶的碳水化合物。

2 限制性氨基酸:指饲料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低于动物需要,并由于它们的缺乏而限制了动物对其它

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的氨基酸。

3 奶牛能量单位:把1kg标准乳所含的净能值3.138MJ称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4 饲养标准:经过大量的试验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得到的特定动物的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

5 必需脂肪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能通过特定的前体物合成,对动物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

6 热增耗: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的短时间内体热产量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部分。

7 常量矿物元素:指在动物体内含量大于0.01%矿物元素,包括K、Na、Ca、P、Cl、S、Mg七种。

8 理想蛋白:指饲料蛋白质的氨基酸含量和比例与动物所需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完全一致的蛋白质,其利用率接

近100%。

9 内源尿氮:指动物在维持状态下,必需的最低限度的体蛋白净分解经尿中排出的氮。

10 维持:动物生存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成年动物的体重不增不减,体内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

谢处于动态平衡。

三、填空(每小题2分):

1 100%-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

2 内源指示剂,外源指示剂

3 18.5kg

4 1~2:1,5~6:1;

5 日粮精粗比;乙酸;丙酸

6 基础代谢,随意运动

7 佝偻病,骨质疏松,产乳热

8 锰,胆碱,生物素

9 采食量,真消化率10 胱氨酸(含硫氨基酸),铜

四、简答题

1. 图示

2. (1) 动物健康正常、营养状况良好,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2分(2) 空腹状态;2分(3) 安静、放松、有适当的运动;1分

3 (1)维生素A与视觉有关;(1分) (2)与皮肤、上皮组织的完整性有关;(1分)(3)与动物生殖机能有关;(1分)4)与骨骼组织正常有关;(1分)(5)与动物免疫力有关;(1分)

4 蛋鸡品种;产蛋率;鸡舍温度;饲料ME水平;家禽年龄(每点1分)。

五、论述题(要点)

1 (1)碳水化合物包括CF和NFE,是能量来源(3分);(2)消化部位与消化产物的不同(8分);(3)消化能力的差异(4分)。

2 影响因素:动物种类(2分);饲料组成及配制技术(3分);环境因素(2分)。不足原因:动物生产性能提高、标准偏低(2分);富含维生素原料使用的减少(2分);动物应激因素的增多(2分);人们对畜产品要求的提高(2分)。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动物营养学》题库

《动物营养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动物体组织中不含有得化学成分就是。 A、粗纤维 B、蛋白质 C、维生素 D、糖 2.通常饲料蛋白质得平均含氮量为%。 A、10 B、16 C、20 D、30 3.消极影响单胃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得为。 A、钙 B、脂肪 C、淀粉 D、纤维素 4.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家禽饲料时,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赖氨酸 B、蛋氨酸 C、色氨酸 D、苏氨酸 5.使用玉米、豆粕等植物性饲料配制猪日粮时,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赖氨酸 B、蛋氨酸 C、色氨酸 D、苏氨酸 6.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品质及蛋白质需要量得核心指标就是。 A、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B、蛋白质净利用率 C、蛋白质降解率 D、蛋白质消化率 7.动物所需要能量得主要来源就是。 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 C、脂肪 D、矿物质 8.参加动物造血机能得微量元素就是。 A、铜 B、铁与钴 C、钴与铜 D、铁, 铜, 钴 9.吡哆醇属于。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烟酸 10.氨基酸之间具有拮抗作用得就是。 A、赖氨酸与蛋氨酸 B、赖氨酸与精氨酸 C、蛋氨酸与胱氨酸 D、苯丙氨酸与酪氨酸 11.维生素D有V D2与V D3两种,家禽日粮中选用。 A、V D2 B、V D3 C、均可 D、V D2 + V D3 12.雏鸡患多发性神经炎,就是由于日粮中缺乏维生素()引起得。 A、V B2 B、V B12 C、V B1 D、V E 13.下列哪个元素属于微量元素。 A、钙 B、磷 C、镁 D、硒 14.为避免畜禽贫血,日粮中应添加。 A、硫酸锌 B、硫酸亚铁 C、硫酸钙C、硫酸铁 15.与维生素E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保护动物体细胞膜系统得微量元素就是。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举一反三属于(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C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C )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 A、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及经典期末试题和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绪论 ★1、名词解释: 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或养分完成一定营养或营养生理功能的能力大小。 ★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答:总体目标:通过研究,揭示养分利用的定性定量规律,形成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动物产品的高效生产、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长期维护的动物营养科学指南,使动物生产在土壤----植物----动物 ----- 人食物链中与其他要素协调发展,为维持食物链的高效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任务:(1)确定必需营养素、研究其理化特性和营养生理作用;(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4)研究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5)制定动物的适宜养分需要量;(6)探索或改进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新方法或新手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答:(1)保障动物健康(2)提高生产水平与 50 年前比较,现代动物的生产水平提高了 80-200%。其中,营养的贡献率占 50-70%。(3)改善产品质量(4)降低生产成本动物生产的总成本中,饲料成本占 50-80% (5)保护生态环境 ★4 学习动物营养学的意义 答:(1)研究养分的摄入与动物健康和高效生产的定性定量规律,可为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维持动物生产的高效进行。(2)有助于揭示动物生命活动的本质、动物与人及环境的互作关系,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3)研究饲料的营养本质以及降低饲料投入和成本的方法,使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保持持续发展。(4)研究营养物质利用的过程和饲料加工、饲喂、环境等对饲料利用的影响,为饲料加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5、生产中与动物营养有关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答:(1)提高动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2)调控养分的摄入和排泄量,影响环境质量; (3)保障动物产品对人类的食用安全。1)缺乏动物组织代谢和生长的细胞调节和分子调节过程的基本知识。2)缺乏对动物与其消化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了解。3).对营养与遗传、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环境及动物福利、营养与产品品质等关系的研究十分薄弱。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时,动物营养需要的含义及需要量有何变化,目前知之极少。4.)动物达到最佳生产性能时的采食量及其调控机制与措施了解不足。5)效迅速地检测饲料中养分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以及评定养分的生物利用率的技术尚不完善。6).饲料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各类副产物合成动物的必需养分或其前体物的研究十分有限。7).缺乏准确、客观评定动物福利要求的理论和技术。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要求:1.了解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2.了解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比较;3.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1.名词解释: 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CP%=N%×6.25 粗灰分(C A):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灼烧后的残渣中含有泥沙,故为粗灰分 EE(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A D F(酸性洗涤纤维) N D F(中性洗涤纤维) ★2.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3.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概况性强.简单使用。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界各国仍在使用. ★4.简述养分的一般营养生理功能。 (1)机体或动物产品的构成物质(蛋白质、矿物质、水分、脂肪)---部件(2)动物生产的能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 动力(3)动物生产的调节物质(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添加剂)---- 控制系统 ★5.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 答1:元素组成的比较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植物体化学成分含量受生长期、地区、气候影响较大,动物体则相对稳定。)2)元素含量规律 有机元素: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它少无机元素: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3) 元素含量的变异情况 (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化 2 化合物组成的比较 1).水分一般情况下,动物体与饲料植物中都以水分含量最高,但植物变异大,动物变异小。 【(1)植物体水分变异范围很大,可多到 95%,少到 5%;植物整体水分含量随植物从幼龄至成熟,逐渐减少。 (2)动物体水分含量比较恒定,约占体重的 60~70%,一般幼龄动物体内含水多,如初生犊牛含水 75%~80%,成年动物含水较少,相对稳定,如成年牛体内 含水仅 40%~60%。越肥的动物,体内含水量越少,动物体内水分和脂肪的消长关系十分明显。 3)动植物体组织、部位不同含水量不同。 (4)植物的栽培条件、气候、收获期等影响含水量,动物的年龄、营养水平、饲料组成、健康状况也影响体内含水量。】 2).碳水化合物是植物干物质中的主要组成成分,既是植物的结构物质,又是植物的贮备物质。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糖元和葡萄糖,且含量极少, 通常在 1%以下。 【(1)植物干物质中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占其干物质重量的 3/4 以上。 (2)动物体内完全不含有淀粉和粗纤维等这一类物质。 (3)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日粮的主要成分,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也有其他特殊作用。】

《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doc

《心理学》备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小题)。 1.心理学把感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称为:()A.认知过程B.能力C.情感过程D.心理特征 2.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为:()A.投射B.反射C.映射D.折射 3.从众与服从相比:()A.二者都是自愿的B.二者都不是自愿 C.从众更出于自愿D.服从更出于自愿 4.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A.1859年B.1869年C.1879年D.1889年 5.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从而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这一时期被称为:()A.关键期B. 危机期C. 好动期D.危险期 6.看到水稻长得不错,断定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这属于:()A.感知觉B.记忆C.想象D.思维 7.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派别的是:()A.机能主义B. 联想主义C. 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 8.当地震、火灾发生时,人会做出适应性的生理心理改变,这种情绪状态称为:()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 9.以语词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 A. 经典条件反射 B. 操作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系统 D. 第二信号系统 10.人在知觉过程中,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A. 理解性 B. 选择性 C.整体性 D. 恒常性 11.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是:()A.习得B.延迟C.分化D.消退 12.成语“望梅止渴”描述的是何种条件反射:()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观察学习D.认知学习 13.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量工具的编制者是:()A.卡特尔B.比奈C.推孟D.韦克斯勒 14.“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这种冲突情境属于:()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15.足球比赛时,若己方的球队失利,有时球迷们一哄而上作出扔东西、闹事等不理智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A.去个性化现象B.群体极化效应C.社会促进作用D.模仿作用 16.心理学中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A.方位知觉B.深度知觉C.时间知觉D.爬行知觉 17.具有反应快、有开拓精神,好冲动等特征的人属于:()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8.某10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2岁,其比率智商(IQ)为:()A.125 B.120 C.110 D.100 19.下列何种事例不属于学习现象:()A.入乡随俗B.熟能生巧C.察言观色D.喜极而泣 20.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是个常数,这个定律叫:() A. 费希纳定律 B. 韦伯定律 C. 格拉斯曼定律 D. 韦伯-费希纳定律 21.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对被试进行面对面的提问,随时记录被试的回答和反应,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 实验法 D.访谈法 22.林黛玉式的“见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 23.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血型B.体型C.体液D.社会生活条件 24.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A.功能固着B.迁移C.强化D.模仿 25.用猫打开迷箱的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 桑代克 C.斯金纳 D. 班杜拉 26.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中的什么现象?()

动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A)

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函授) 《动物营养学》课程考试(A)卷注意事项:1. 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学号、专业名称写在指定位置; 2. 密封线和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A.脚气病 B.多发性神经炎 C.麻痹症 D.佝偻病 10.以下( )的吸收主要是以被动吸收的方式进行吸收。 A.电解质 B.短链脂肪酸 C.水 D.氨基酸 11.反刍动物比单胃动物能更好的利用()。 A.蛋白质 B.脂肪 C.无氮浸出物 D.粗纤维 12.反刍动物使用高精料饲粮时,容易出现酸中毒,饲粮中添加缓冲剂,可以提高瘤胃的消化功能,防止酸中毒,生产中常用的缓冲剂为()。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钠 C.硫酸铜 D.氯化钠 13.鸡体内缺硒的主要表现为()。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渗出性素质 14.寡肽是含有()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 个以上个以上个以下个 15.动物体内缺锌的典型症状为()。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皮肤角质化不全 答: 1、B 2、D 3、A 4、B 5、A 6、A,B,C,D 7、A 8、A 9、B 10、D 11、D 12、A 13、D 14、D 15、D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钙和磷的典型缺乏症有()()()。 2.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非蛋白氮作为氮源时,氮硫比例大于()可能引起硫缺乏。 3.引起动物白肌病是因为动物缺乏微量元素()或维生素()。 4.与家禽产软壳蛋有关的维生素是(),鸡发生渗出性素质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禽类的硫胺素的典型缺乏症()。 5.寡糖的营养和益生作用表现为()、结合并排出外源性病原菌、()和寡聚糖的能量效应等四个方面。 6.水中有毒的物质包括()、()、()等。 答:1、佝偻病骨质软化症软骨症产褥热任意填三个 2、10-12:1 3、硒E 4、维生素D E 硒多发性神经炎 5、促进机体肠道内微升态平衡调节体内的免疫系统 6、硝酸盐重金属盐亚硝酸盐或氟化物

历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历年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A、集中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集中性 C、集中性和紧张性 D、选择性和稳定性 2、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A、小脑 B、大脑 C、丘脑 D、网状结构 3、新生儿生下来遇冷就会哭是。 A、经典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操作性条件反射 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 C、差别感受性 D、绝对感受性 5、读了《西游记》后,在头脑中出现孙悟空形象,这种想象是()。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科学幻想 6、()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尝梅止渴” B、“望梅止渴” C、“谈虎色变” D、“谈梅生津” 7、一位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独立的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什么品质 A、果断性 B、自觉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 9、既想涉足爱情,又怕因恋爱影响学习,是()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10、坚定沉着、稳重忍耐,但反应缓慢呆板是()的特点。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______。 2、______和______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二种基本过程。 3、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包括______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4、反射弧由、、、和五部分构成。 、有明确的目的,但又不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三、判断正误(正确在题后括弧内打“”,错误打“×”。每 小题1分,共10分) 1、人的心理成熟水平是与其年龄完全成正比的。 ()

动物营养学模拟考试题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学模拟考试题答案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甘露寡糖或甘露低聚糖)、(低聚果糖或果寡糖)、(寡葡萄糖)(寡木糖) (寡乳糖)(壳寡糖)。任选其中三个都给分。 2. 引起动物贫血症的原因,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铁、钴或铜任选其中两个都 给分)等和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K、维生素C;任选其中两个都给分)等;引起动物白肌病是因为动物缺乏微量元素(硒)或维生素(E);鸡发生渗出性素质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E)或微量元素(硒);与家禽产软壳蛋有关的维生素是(维生素D); 3. 食盐缺乏的典型缺乏症包括(厌食、异食癖、咬尾、神经症状,任选其中两 个都给分),反刍动物镁缺乏产生(草痉挛或肌肉抽搐)。 4.理想蛋白质中把(赖氨酸)作为基准氨基酸,其相对需要量定为(100),其他 氨基酸表示为(相当于赖氨酸的百分数)。 5. 能产生氨基酸拮抗的氨基酸有:赖氨酸与(精氨酸);亮氨酸与(异亮氨酸或 缬氨酸);苏氨酸与(丝氨酸)。 7. 缺(铜),毛弯曲减少。缺乏(含硫氨基酸或蛋氨酸或胱氨酸或硫)或(锌或碘或钴或铜),毛易脱落、断裂和强度下降。 8. 水的来源有(饮水)、(饲料水)、(代谢水),水的流失途径是(粪、尿)、(呼 吸与蒸发)、(动物产品)。 二、名词解释(30分,每个3分) 1. 动物营养:是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2. 真消化率:在计算消化率时扣除粪便中的内源部分,所得出的消化率为饲料中某种营养素的真实消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饲料中某营养食入饲料中某营养素-(粪中某营养素-消化道内源某营养素) 素真消化率(%) = ─────────────────────────×100 食入饲料中某营养素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育的特质是( )。 A.认识活动 B.生存活动 C.传递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3.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霍尔 C.利托尔诺 D.华生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5.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 )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社会活动 7.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反映论的观点 8.“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10.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 1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法国的左拉 B.英国的斯宾塞 C.中国的孟子 D.苏格拉底 12.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 D.小组教学 13.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14.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浙江省2002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 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 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动物营养学试卷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哪一种维生素与硒元素在动物体内有协同抗氧化作用() A. 烟酸 B. 维生素A C. 维生素E D. 叶酸 2.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猪、鸡饲料中不需要补充() A. B族维生素 B. 维生素A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3. ()能较好地利用粗纤维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 A. 成年鸡 B. 成年牛 C. 雏鸡 D. 犊牛 4. 下列哪种饲料不是蛋白质饲料() A. 羽毛粉 B. 大豆 C. 大麦 D. 棉仁粕 5. 维生素K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 参与氨基酸、蛋白质代谢 B. 调节钙、磷代谢 C. 作为动物体内的抗氧化剂,防止体内易氧化物的氧化,保护生物膜的完整性 D. 促进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的合成与激活,参与凝血过程 6. 高梁籽实中的抗营养因子是() A. 硫葡萄糖甙 B. 单宁 C.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D. 游离棉酚 7. 在饲养试验方法中,分期试验法应注意() A. 试验期尽可能短,不可拉得太长 B. 试验期可以在动物生理的任何一段时间内进行 C. 适用范围较广(即包括幼龄、成年、老年动物等)

D. 试验期的影响可以不考虑 8. 当日粮中缺乏钙磷时() A. 幼龄动物出现骨松症 B. 成年动物发生佝偻病 C. 幼龄动物出现骨软化症 D. 实际生产中对成年动物发生的骨松症和骨软化症是没有严格区别的 9. 动物维持能量需要() A. 用来进行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逍遥运动及体温调节的能量需要 B. 低于基础代谢的需要 C. 是基础代谢的一部分,需要加上逍遥运动及体温调节的能量需要 D. 即是进行基础代谢的需要 10. 限制性氨基酸() A. 可能是必须氨基酸 B. 不一定是必需氨基酸 C. 必须是必需氨基酸 D. 也可能是非必须氨基酸 11. ()微量元素不足,猪常出现口腔粘膜增生,食欲下降,皮肤角化不全等症状。 A. 铜 B. 锌 C. 碘 D. 锰 12. 下列对青绿饲料营养特点的描述中,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品质好 B. 干物质中钙含量丰富,钙磷比例适宜 C.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D. 含水量高,有效能含量低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含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 )。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华生 D.皮亚杰 2.下列概念中,( D )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反射 3.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 )。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4.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C )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A.学习行为 B.社会理论 C.社会生活实践 D.文化视野 5.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6.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7.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C )。 A.获得 B.消退 C.分化 D.泛化 8.( B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D.加涅 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D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C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1.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A )。 A.促进者和引导者 B.领导者和参谋 C.管理者 D.示范者 12.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 B )。 A.标准参照测验 B.常模参照测验 C.描述性测验 D.团体测验 1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C )。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14.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D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一反应联结 15.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C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6.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C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7.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C )。 A.斯金纳

动物营养_试题及答案

《动物营养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5分,每空1分) 1.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鸡的营养需要多采用( C )体系表示。 A.总能 B.消化能 C.代谢能 D.净能 2.含硫氨基酸包括蛋氨酸,胱氨酸和(D)。 A.赖氨酸 B.硫胺素 C.色氨酸 D.半胱氨酸。 3.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为( B )。 A.硫胺素 B.双香豆素 C.凝集素 D.棉酚 4.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能的差值称为(A)。 A.消化能 B.代谢能 C.气体能 D.生产净能 5.当反刍动物饲粮中粗饲料比例比较高时,瘤胃液中哪一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相对较高(A)。 A.乙酸 B.丙酸 C.丁酸 D.戊酸 6.必需矿物元素按动物体内含量和需要两不同分成常量矿物元素和微量矿物元素两大类,常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C)的元素。 A.1% B.0.1% C.0.01% D.0.001% 7.哪种氨基酸易与赖氨酸发生拮抗(B)。 A.胱氨酸 B.精氨酸 C.蛋氨酸 D.苏氨酸 8.寡糖是由( D )个糖单位通过糖苷键组成的一类糖。De A.10个以上 B.2个以上 C.50个以下 D.2-10个 9.下列哪种脂肪酸为必需脂肪酸( B )? A.油酸 B.亚麻酸 C.EPA D.DHA 10.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猪饲料时,(B)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蛋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苏氨酸 11.鸡体内缺硒的主要表现为( D )。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渗出性素质 12.动物体内通过一碳单位的转移而参与嘌呤、嘧啶和某些氨基酸的代谢,哪一种维生素在一碳单位的转移过程中必不可少( A )。 A.叶酸 B.泛酸 C.生物素 D.胆碱 13.哪种营养素缺乏后容易导致坏血病?D A.维生素A B.维生素E C.维生素B1 D.维生素C 14.瘤胃微生物包含细菌、真菌和( D )。 A.乳酸杆菌 B.双歧杆菌 C.芽孢杆菌 D.纤毛虫 15.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世界各国的猪营养需要多采用( B )体系表示。 A.总能 B.消化能 C.代谢能 D.净能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维生素A有三种衍生物(视黄醛视黄酸视黄醇) 2.(双香豆素)是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 3.水的来源有(饮水饲料水代谢水) 4.按照概略养分分析方案中酸-碱处理法测定粗纤维,造成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含量的原因是:相当数量的(半纤维素)溶解于酸溶液中,相当数量的(木质素)溶解于碱溶液中。

动物营养学试题

第一章动物营养学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 1,营养2,消化微生物消化3,吸收, 4,胃蛋白酶5,胰液6,胃酸, 7,必需氨基酸8,基础性胃液分泌, 二,选择题 1.下列不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 A.口腔B.食管C.胃D.小肠 2.下列不是胃液成份的是 A.蛋白酶B.盐酸C.内因子D.淀粉酶 3.胃液分泌调节过程中,胃蛋白酶分泌量最大的时期是 A.头期B.胃期C.肠期D.无法确定 4.关于盐酸生理作用的错误叙述是 A.激活胃蛋白酶原B.杀菌C.促进小肠对钙和铁的吸收 C.促进维生素B12 的吸收 5.体内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是 A.胃B.胰腺C.小肠D.大肠 6.水份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胃B.小肠C.大肠D.上述都不是 7.蛋白质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A.氨基酸B.二肽C.三肽D.小分子多肽 8.蛋白质的重要性在于它是 A.功能性物质B.能源物质C.机体结构物质D.其它物质无法取代 9.最有效的能源物质是 A.蛋白质B.淀粉C.脂肪D.维生素 10.维生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组成机体结构B.能源物质C.促进特定生理生化反应D.以上都不是 三,填空题 1,胃液中的主要成份是和,它们直接参与过程。 2,胃蛋白酶作用的最适 pH 为,它主要由胃中的维持。 3,胃粘液能阻止胃中的向胃壁运动,并能中和胃的,保护胃粘膜本身不被消化。 4,胃液的分泌可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其中头期胃液分泌主要是由引起,胃期胃液分泌主要 由引起,肠期胃液分泌主要由引起。 5,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有、和。 6,胰液的主要成份有、和。 7,除了胰腺产生的消化液外,肠也能产生各种,它们的作用是将经胃液和胰液消化后的产物最 终分解成。 8,消化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酶类分别是:、和。 9,蛋白质最后吸收形式是,脂肪最后被吸收的形式是,碳水化合物最后被吸收的形式是。 10,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它们必需从获取,机体能合成的氨基本称为。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定稿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汇总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教育心理学》新为终考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A A.桑代克 B.冯特 C.班杜拉 D.华生 2.西方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是:C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量的研究方法不包括哪种?D A.实验法

B.问卷调查法 C.测验法 D.文件分析法 4.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B A.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采用精密的实验仪器。 B.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C.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将真实的自然环境与实验条件的控制结合。 D.在运用实验法时,在正式实验前,可进行小样本初试,如有不妥,可进一步修改实验设计。 5.以下哪项不属于测验法的优点?B A.施测简便 B.客观真实性容易受到被试回答问题时的主观性的影响 C.资料易于整理和统计分析 D.所得资料比较真实可靠

6.以下哪种方法比较适合进行特例研究。A A.个案研究法 B.测验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实验法 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是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D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B.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C.德国心理学家斯腾 D.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8.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是:B A.自我中心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于哪个阶段?A A.具体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 10.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哪种线索为依据C A.内外 B.内部 C.外部 D.以上都不对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答案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8分) 1.基础代谢。指健康正常的动物在适温环境条件下,处于空腹、绝对安静及放松状态时,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2.必需氨基酸。凡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 3.比较屠宰试验。为进一步了解动物机体成分的变化和评定胴体品质、必须屠宰动物,以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故称为比较屠宰实验 4.养分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 5.能量蛋白比。D×M×(Kcal Kj ) / CPg / Kgf ××d 6.短期优饲法为配种前的母畜提供提供较高营养水平的饲料以促使排卵,。 7.必需脂肪酸。凡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者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8.限制性氨基酸(LAA)。是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 第 2 页,

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由于这些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比值最低的称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9.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简称“需要”。营养需要量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11.饲养试验。在生产条件下,按生物统计对试验设计的要求,选择一定数量符合要求的试验动物,控制非测定因素一致或相似后进行分组饲养。通过测定比较各组获得的结果,借助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此结果作出技术判断的整个过程称为动物的科学饲养试验,简称饲养试验。12.维持需要。维持需要是指动物在维持状态下对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需要 13.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 14.养分消化率(公式) 即为表观消化率= (食 第 3 页,

2016年心理学题库与参考答案

第1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认知心理学以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 A.奈塞尔 B.冯特 C.斯金纳 D.弗洛伊德 2.一个令人高兴的信息,会导致人们手舞足蹈。这是【】 A.兴奋的扩散 B.兴奋的集中 C.抑制的扩散 D.抑制的集中 3.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建于【】 A.1888年 B.1879年 C.1878年 D.1877年 4.心理学通常把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气质,三是【】 A.性格 B.动机 C.兴趣 D.意志 5.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6.由于晚上学习到很晚,第二天无精打采。这属于【】 A.相继正诱导 B.同时正诱导 C.相继负诱导 D.同时负诱导 7.格式塔学派是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其中“格式塔”的含义是【】(2012年烟台市市直) A.行为 B.精神 C.整体

8.张明打了通宵的游戏,以致于第二天上课时无精打采。这属于【】 A.同时性负诱导 B.相继正诱导 C.相继负诱导 D.同时性正诱导 9.神经元具有【】的功能。 A.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B.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发动反应 C.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发动反应 D.接受刺激、转换能量和传递信息 1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2013年滨州阳信)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反射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1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弗洛伊德 C.罗杰斯 D.奈塞尔 12.我们在做数学题时用的是____,听音乐时用的是____。【】 A.左脑右脑 B.右脑左脑 C.左脑左脑 D.右脑右脑 13.构造主义主张研究【】 A.认知 B.意识 C.行为 D.无意识 14.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 A.神经系统 B.大脑皮层 C.神经元 D.脑 15.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亚里士多德

动物营养学考试试题

饲料: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和 利用,并对动物无害无毒的所有物质 营养物质:饲料中能够被动物用以维持 生命,生产产品的化学成分,成为营养物 质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 事物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 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成分 饲料中营养物质分为哪几类他们的基 本功能 答:1. 水它是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在饲料中以游离水,吸附水,结合水形式存在2.碳水化合物它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由于它的结构和成分有差异,对于动物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和抗营养作用 3.脂类作为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能量的贮备存在于动物体内 4.蛋白质她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是非常广泛的和重要的,不能被其他营养物质代替 5.矿质元素作用维持体内内环境,组成骨骼,作为霉的活化剂和成分,组成激素的成分 6.维生素作为活性物质的辅基或辅酶,有的是激素的组成成分或起抗氧化作用 饲料与营养物质的差别以及二者的关 系 饲料是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对动物无害无毒的所有物质.而 营养物质是饲料中能够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化学成分,成为营养物质 由此可以看出饲料的范围比营养物质范围大,及饲料包括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饲料的一部分,是饲料的重要成分. 第二章 1.采食量:动物在一定时间内采食饲料的重量,一般以日采食量表示,即动物在24h内采食饲料的重量 2.随意采食量:指动物在充分接触饲料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时间内采食饲料的数量。自由采食量决定动物的采食能力 3.实际采食量: 是动物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对采食量的一种计量方式,在不同的饲养制度下,动物实际采食量是不同的 4.消化: 是指饲料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把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5.吸收:指饲料经过消化道各种方式的消化后,营养物质被分解成可溶性的小分子,这些小分子通过肠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吸收后的营养物质被运送到机体各部位,供机体利用。 6.:消化率、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程度,通常用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数表示 7.利用率:动物处于维持代谢状态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占采食量的百分比 8.表观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营养素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 9..真消化率:在表现消化率基础上,扣除粪便中的内原部分,所得到的消化率为真消化率2、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3大消化方式 物理消化:是指通过采食,咀嚼,和胃肠 运动,将食物磨碎,混合和推动事物后移, 最后将消化残渣排除体外的过程 化学消化:通过消化道所分泌的各种消 化酶以及饲料中所含有的消化酶对饲 料进行分解的过程 微生物消化:动物消化道内共生的微生 物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分解的过 程 3、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机制 被动吸收: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俩 种 简单扩散:小分子物质、脂溶性物质和一些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转移(转运)的过程,其特点是不消耗能量。 易化扩散:在胃肠道上皮细胞膜内载体的参与下的一种顺离子浓度梯度的转运过程,如水、电解质、简单多肽、Ca++等。 主动吸收:是逆电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 需要载体的参与,同时消耗能量,它是高 等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方式 胞饮吸收:是吸收细胞以吞噬的方式将 一些大分子物质吸收的过程. 4、猪、家禽、反刍动物、非反刍草食动物的消化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