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七单元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七单元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七单元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七单元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课程标准素养解读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

化进程的影响。

从唯物史观角度了解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

原因和政治改革的目的、内容。

从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俄国农奴

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及改革与革命的关

系。

从唯物史观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1861年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近代化

1.原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表现

(1)农业

①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更新农业生产结构。

②富农雇佣贫雇农,采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③一些地主也使用雇佣劳动力,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④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2)工业

①获得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销售市场。

②沙皇政府制定政策,扶植工业的发展。

③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④石油、机器制造等新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

3.特点

(1)迅速发展,但总体水平仍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

(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3)发展非常不平衡。

[历史认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反过

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俄国的社会现实也深刻影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政治的缓慢变革——政治近代化

1.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内容

(1)仍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2)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方式传入俄国,促使人们观念的转变,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深度认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使俄国在近代化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上的变革,也为后来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阶级条件和政治基础。

三、亚历山大二世遇刺——改革的局限

1.背景

(1)社会矛盾激化

①原因: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②表现:资产阶级既不满意自己政治上无权的状况,又要依附于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遭受双重压迫。

(2)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①农民一贫如洗,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②平民知识分子形成民粹派,走上民主革命道路,但没有得到农民的响应。

2.遇刺: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遭暗杀身亡。

3.影响

(1)新沙皇中止了许多改革措施,加强了专制统治。

(2)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并没有终止。

(3)改革没有成功改造腐朽的沙皇专制统治,革命在所难免。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02“学思之窗”,思考:

结合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谈谈你对列宁这段话的理解。

提示1861年农奴制改革虽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残酷的掠夺,影响了俄国的发展。但就改革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 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政治上层建筑做出局部调整,这些变革毕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的废除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为后来的1905年革命奠定了基础,1905年革命成为俄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重大转折点。

[深化拓展]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用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必然给正在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而且改革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深厚,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1.1861年农奴制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农业、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和军事、思想、教育、司法等的近代化。

2.1861年农奴制改革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实现了社会转型,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3.农奴制改革不仅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而且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4.农奴制的废除并没有能阻止1905年革命的爆发,1905年革命成为俄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重大转折点。

正确理解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史料一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①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史料二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②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①表明1861年改革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转变。

②表明作者肯定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1)史料一中列宁说的俄国“完成的转变”是指什么?推动俄国完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转变: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原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结合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内容,简要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含义。

提示“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颁布了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在政治体制方面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参照西方司法制度进行改革,带有一定的民主化倾向。

“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使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俄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俄国近代化的局限性

史料一亚历山大二世给俄国带来的“文明”。这幅漫画形象地

说明了改革的局限性,①在“文明”的口号下,沙皇把大批的反对

者流放西伯利亚。

史料二西欧有人评价亚历山大二世是“解放者”“提倡自由主义的沙皇”;但这位善良和高尚的“解放者”却常遭暗算,1880年他的豪华餐厅被炸毁,他也差点未能幸免,他呼喊道:“是什么使这些②无耻之徒反对我呢?为什么他们像追猎野兽一样追捕我呢?”

①说明了改革的局限性。

②指民粹派。

(1)史料一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历史现象?这一事件涉及哪些领域?

提示现象:政治变革的缓慢。领域:政治体制、司法制度等。

(2)为什么有人称他为“解放者”“提倡自由主义的沙皇”?为什么这些“无耻之徒”要暗杀亚历山大二世?

提示原因: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农奴有公民权利。

原因: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沙皇的专制统治没有改变。

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1)经济改革的局限性:农奴制改革对农民进行了一场“合法”的掠夺,使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变革的局限性

①地方:自治机构虽由选举产生,但有严格的财产限制,封建地主、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得以进入自治机构,但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里。

②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仍按旧有司法制度审理案件,农民受到不公正待遇。

③改革没有触及沙皇专制制度,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挑战都要受到严惩。

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的社会阶级关系

1.新兴资产阶级:既不满意自己政治上的无权地位,又需要依附封建地主阶级。

2.农民阶级:改革后的农民继续受到地主的奴役,而且由于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紧密结合,广大农民遭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此,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3.民粹派

(1)形成:一批代表农民利益的平民知识分子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逐渐形成了民粹派。

(2)主张:反对农奴制,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认为知识分子是领导农民革命的主要力量,号召知识分子去农村发动农民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3)局限性:民粹派不了解农民的真正想法,他们的行动没有得到农民的响应。

(4)发展:民粹派遭到沙皇镇压后,发生分化。其中一部分人主张通过恐怖手段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展开了对沙皇的暗杀。

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走向革命的原因

1.政治上:沙皇专制制度仍然统治着俄国,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阻碍着旧的经济体制的彻底解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

2.经济上:大土地所有制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农民生活困苦,国内市场狭小,所有这些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和传统农业的发展不断失衡,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矛盾不断深化,使改革后俄国的近代化进程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3.阶级关系上: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沙皇专制的矛盾交织在一起,最终酿成了1905年革命。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A.农村贫富分化加剧

B.新生产工具的推广

C.一些地主富农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解析:选D。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2.1861年改革对俄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①扩大了国内市场

②农奴的解放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③大量“赎金”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

④农奴获得小块土地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A。影响工业革命的因素主要是市场、资金、劳动力。

3.沙皇政府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突出表现为()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

B.选举资格有严格的财产限制

C.在村社之上建立乡级行政机构

D.地方掌握实权的行政官僚由沙皇任命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C、D两项是加强专制和加强对农民阶级控制的措施,不属于参照西方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表现。B项不是突出表现。

4.俄国1861年改革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内容主要有()

①建立西方式的代议制

②地方和城市获得了较大的自治权

③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了进入自治机构的权利

④自治机构主要在文教、卫生和经济领域发挥作用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选B。①的表述错误,是参照西方代议制模式进行改革,而不是建立西方式代议制;地方和城市的实权掌握在行政官僚手里,②表述错误。③④正确,应选B项。

5.“对于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A.没有取得实际效果

B.完全违背了封建主的利益

C.不能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

D.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D。农奴制改革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的一面,又有保守的一面;既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

6.19世纪后半期,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特点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奴制残余错综交织

B.主要工业部门里纺织业最发达

C.借鉴西欧先进国家技术经验和管理方法发展经济

D.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

解析:选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俄国仍存在着大量农奴制残余,严重影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

7.1861年后,俄国资产阶级虽然不满意自己政治上的无权状况,但却仍然依附封建地主阶级。其主要原因是()

A.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充足资金

B.农奴主拥有大量土地赎金

C.俄国仍处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

D.沙皇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

解析:选A。长期的封建农奴制统治造成俄国的贫穷落后,以致资产阶级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充足资金,不得不依附封建地主阶级。故A项正确。

8.农民经济虽从1861年改革后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统治地位,但它的发展却受到地主土地所有制、工役制、农村公社和土地重分制等农奴制残余的限制,阻碍了农民经济的发展。这主要表明()

A.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主体

B.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封建残余浓厚

C.农奴制改革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

D.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经济意义不大

解析:选B。材料的意思有两层,一是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的发展,但更重要的一层意思是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表明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

9.关于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A.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B.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变革,推动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体制转变

C.加快了军队近代化,满足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

D.逐步消除了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势力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评价能力。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贵族地主的统治,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10.亚历山大二世曾经赢得“解放者”的美誉,也曾经得到过农奴的欢呼,但是他最终被暗杀身亡。这主要是因为他()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

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

解析:选D。改革以后,广大农民遭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于1881年将亚历山大二世暗杀。

二、非选择题

1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也是世界历史近代化的途径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农奴获得了自由,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交纳赎金。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钱。……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摘自杰里·本特利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和交流》材料二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离开村社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

《世界大历史:1799—1900》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说明农民对改革措施失望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在农奴解放对农民和国家的影响上,历史学家观点不一。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科学评价重大历史改革的方法。

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农奴获得了自由,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来概括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中“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交纳赎金”“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钱”等角度来概括回答即可。(2)从材料二中“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

提升”“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来概括作答即可。(3)材料一指出改革的消极面、材料二指出改革的积极面,都体现了论从史出,但不够全面。由此概括提炼出科学评价改革的方法即可。

答案:(1)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原因:农民没有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农民需要额外支付土地赎金。

(2)影响: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扩大了自由劳动力,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成为最大粮食出口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方法:实事求是;全面辩证地分析。

12.(2019·南京高二检测)司法改革是俄国近代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4年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规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同时,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实行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材料二186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实施的司法改革被誉为大改革中最为成功的改革。改革创建了以欧洲司法模式为蓝本的新司法体制,司法独立、审判公开、辩诉原则、陪审团审判、律师制度等全新的制度和理念引入俄国。司法改革为俄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晚期帝俄经济及社会的转型。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

与帝俄晚期法治国家建设》材料三当西方朝社会现代化大步迈进的时候,俄国却反应迟钝,好像处于停滞的状态……只是到国际霸主地位受到沉重打击后,俄国统治者才稍微清醒过来,勉强地开始第二次学习西欧,一只脚跨入现代化的门槛,不过是变了态的、畸形的现代化。

——夏诚《世界现代化史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俄国司法改革的主要特点。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司法改革对俄国的深远影响。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俄国“一只脚跨入现代化的门槛,不过是变了态的、畸形的现代化”的理解。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中“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得出贯彻英法等国的司法原则;根据材料一中“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得出不平衡性和不彻底性。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中“改革创建了以欧洲司法模式为蓝本的新司法体制”“司法改革为俄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得出推动了俄国的法治近代化,根据材料二中“推动了晚期帝俄经济及社会的转型”得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2)考查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根据材料信息“一只脚跨入现代化的门槛”说明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是改革是由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因此又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导致俄国的现代化“不过是变了态的、畸形的现代化”。注意评价问题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评价。

答案:(1)特点:贯彻英法等国资产阶级司法原则(效仿英法,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坚持司法平等和司法公开;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开);不均衡性和不彻底性。

影响:推动俄国法治近代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

(2)理解: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近代化道路),但仍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如回答具体表现也可)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本课测评(教材P102)

1.民粹派的政治主张是什么?请作一简要评价。

提示政治主张:号召知识分子去农村发动农民革命;消灭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残余;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

评价:从反对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以及解除人民痛苦的主观愿望来看,民粹主义者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革命性,但是他们的悲剧在于从历史唯心主义出发,不顾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不了解农民的真正想法。出于阶级与时代的局限,他们不可能懂得马克思关于“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一切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衰落和灭亡”的科学论述。

2.农奴制改革以后,亚历山大二世还进行了哪些改革?

提示(1)在政治体制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2)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改革,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3)军事上,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上,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二、学习延伸(教材P102)

提示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