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电工知识点

电子电工知识点

电子电工知识点
电子电工知识点

第一章

1、电路:由电气器件相互联接而构成的电流通路

2.电路的作用: 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实现信号的传递、变换与处理。

3.电源/信号源:能提供电能/电信号的装置。

中间环节: 传递、分配和控制电能的作用。

负载: 取用电能的装置。(电流大或功率大,则负载大)

激励: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 响应:由激励在电路中所产生的电压或电流

4.基本物理量及其实际方向,物理中对电量规定的实际正方向。

5 参考正方向:正方向的表示方法:

6.参考正方向与实际正方向1)在解题前先设定一个正方向,作为参考方向,再列方程

计算2)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实际方向:若计算结果为正,则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

若计算结果为负,则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7. 关联方向:1) 若把U 与I 的参考方向按相同方向假设,则称为关联方向2) 若把

U 与I 的参考方向按相反方向假设,则称为非关联方向 8.

欧姆定律: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如果U 、I 是非关联方向 9.术语:支路:电路中的每一个分支。(流过同一电流)

节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结点. 回路:由支路组成的闭合路经。

U IR =U IR

=-

回路绕行方向:人为规定的回路的绕向.独立回路/网孔:至少有一条其他回路没有包含的支路。

10.基尔霍夫(克希荷夫)定律:1) KCL定律:在任一瞬间,流向任一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原理:节点上不能存储电荷--电流的连续性即:Σ I入 =Σ I 出。或:在任一瞬间,任一节点的电流代数和恒等于零。即:∑I=0(流入节点取正号,流出如节点取正号)。2)KVL定律: 在任一瞬间,沿回路的任一绕行方向,这

个方向上的各元件电压降之和等于电压升之和。即:∑U升= ∑U降(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相同取正,相反取负)或:沿回路的任一绕行方向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于零。即∑U=0 (电位升高取正,电位降低取负或反之)。

11.电位: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用单下标表示 U a U b ) 参考点:电路中选取一点,设其为“0”电位。也称为“地”,用接地符号表示

第二章

1. 支路电流法,基尔霍夫定律对电路列写KCL、KVL方程,如果支路电流为未知数,称为支路电流法;如果以节点电压为未知数,称为节点电压法。

2.支路电流法小结:KCL:若电路有n个节点,列写(n-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KVL:若未知数为b,列写b-n+1 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

3.节点电压法:任选电路中其一节点为零电位参考点,其它各节点对参考点的电压,称为节点电压。

4.叠加原理:在多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的线性电路中,任何支路的电流或任两点间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所得结果的代数和。电源不作用时的处理:将恒压源短路、或将恒流源开路, 电源内阻保留.

5.二端网络:若电路只通过两个输出端与外电路相联,则该电路称为“二端网络”。等效电源定理:将有源二端网络用电源模型代替。

6.戴维宁定理:任一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模型等效代替,其电源电动势等于该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其电源内阻等于该二端网络的相应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输出电阻)。有源二端网络变无源二端网络的原则是:将有源二端网络恒压源短路、恒流源断路。

7.诺顿定理:任一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电流源模型等效代替,其恒流源I0等于该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其内阻R0等于该二端网络的相应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第三章

1. 正弦交流电:电流或电压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数学表示式为:

()i t I i ψω+= sin m ()

u t U u ψω+= sin m 2.正弦量的三要素: 设正弦交流电流: 初相角:决定正

弦量起始位置。频 率:决定正弦量变化快慢。幅 值:决定正弦量的大小。

3. 周期T :变化一周所需的时间(s ),频率f :

T f 1=(Hz )。角频率:

==22πωπf T 。(rad/s )

4.

2m U U = I 5. 相位角: 反映正弦量变化的进程

初相位:ψ 初相位等于t =0 时的相位角,是观察正弦波的起点。(又称相位)初

相位等于 0 的正弦量称为参考正弦量

相位差? : 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相位差等于初相

位之差。

6

第四章

1.

定子: 铁芯(作为导磁路经) 三相绕组 匝数相同 空间排列互差1200 转子:直流励磁的电磁铁,产生磁场在空间旋转

2. 三相电动势瞬时表示式e A =E m sin ω t ()ψω+=t I i sin m 2

m I =ψt +ω21ψψ-=)()(21ψωψω?+-+=t t

e B =E m (sin ω t -120°) e C =E m (sin ω t +120°)

3. 称为对称三相电势:幅值相等 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对称三相电势的瞬时值之和为 0。

4.星形电动机链接三相四线制,有连中性线、三相三线制无中性线 5.三相负载:需三相电源同时供电、单相负载:只需一相电源供电

6.

负载Y 0联接三相电路的计算(不对称负载) 负载 Y 0 联接时,应每相单独来计算。 负载端的线电压=电源线电压。负载的相电压=电源相电压。 线电流=相电流

中线电流

7. 对称负载Y 0 联接三相电路的计算 : 负载对称时,只需计算一相电流,其它两相电流可根据对称性直接写出。 . 三相电压对称,三

相电流也对称。 负载对称时,中线无电流,可省掉中线。 8. 负载三角形联接的 三相电路负载相电压=电源线电压电源线电压是对称的,所以负载相电压始终对称U P = U l 线电流不等于相电流

9负载的额定电压 =31 电源线电压时应作 Y 联接 负载的额定电压 = 电源的线电压时应作? 联接

10.

每相有功功率应为: P p = U p I p cos ? p 三相有功功率 三相无功功率

三相视在功率

第五章

1. 定子三相绕组:匝数相同空间排列互差1200 转子铁心:由外周有槽的硅钢片叠成。

2. 转子绕组:(1) 鼠笼式转子铁芯槽内放铜条,部用短路环形成一体。或铸铝形成转子绕组。(2) 绕线式转子同定子绕组一样,也分为三相,并且接成星形

3.

电动机的转动:转子的转动方向与磁场旋转的方向一致。 转子转速 n 不可能达到与旋转磁场的转速n < n 0 ( 故称为异步电动机)(若n=n 0则:转子导体不切割旋转磁场、无电流、无转距 →n ↓)改变旋转磁场的转向就可改变电动机的转向 C

B A N I I I I ++=Z Z Z Z

C B A === 对称负载:0 =++=C

B A N I I I I 中线电流

C B A P P P P ++=C C C B B B A A A cos I U cos I U cos I U ???++=C C C B B B A A A s I U s I U I U Q ???in in ++=sin

第七章

1另有一类物质它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为半导体。

2.目前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它们的原子最外层都有四个价电子,都是四价元素。将硅和锗提纯(去掉无用杂质)并形成单晶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3. 每个原子与相邻的原子相结合,每一个原子的一个价电子与相邻的另外一个原子的一个价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称为共价键。

4.在价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后,共价键中就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这时原子带正电,也可以认为原子中出现了带正电的空穴。带正电的空穴要吸引相邻的共价键中的价电子,来填补空穴;新的空穴又要吸引相邻的共价键中的价电子,来填补空穴。如此继续下去,就好象带正电的空穴在运动

5. (1)半导体中存在自由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本征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和空穴总是成对出现的,同时又不断复合。在一定条件下(温度下)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达到动态平衡,于是载流子便维持一定数目。温度越高或受光照越强,载流子数目越多,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也就越好,所以温度或光照对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影响很大。(2)当半导体两端加上电压后,半导体中将出现两部分电流。一部分是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所形成的电子电流,另一部分是价电子或自由电子填补空穴所形成的空穴电流。在半导体中,同时存在着电子导电和空穴导电,这是半导体的最大特点,也是半导体和导体导电的本质区别

最新电子电工试题带答案

电子技术练习题 一、填空题 1.PN 结的基本特性是 单向导电性 。 2.半导体二极管导通的条件是加在二极管两端的正向电压比二极管的死区电压 死区电压 。 3.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其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 反向偏置 偏置。 4.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过低,将使输出电压出现 截止 失真。 5.图1所示稳压电路,稳压管V 1与V 2相同,其稳压值U Z =5.3V 、正向压降0.7V ,输出电压U 0为 6v 。 6.电路如图2所示,二极管D1,D2,D3均为理想组件,则输出电压uo 0 V 。 图2 7.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等于 0 。 8.在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中,由于温度的影响将产生 零点漂移 现象,可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来克服这种现象。 9.根据逻辑函数表达式,F=A +AB 可以化简为 A +B 。 10.根据逻辑函数表达式,F ABC BC AB =++可以化简为 。 图1

二、选择题 1.晶体管三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具有( D )。 A 、单向导电性 B 、滤波作用 C 、稳压作用 D 、电流放大作用 2.某硅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V e 、Vb 和Vc 分别为3V 、3.7V 和6V ,则该管工作在( A )状态。 A 、饱和 B 、截止 C 、放大 D 、损坏 3.工作在甲乙类状态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通常提供一个偏置电路以克服( D )失真。 A 、截止 B 、饱和 C 、截止和饱和 D 、交越 4. 图2所示若使运算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U 0=3V ,则P 点必须( D) A.接n 点 B.接地 C.悬空 D.接m 点 5. 下列电路中属于时序逻辑电路的是(D )电路。 A 、加法器 B 、编码器 C 、译码器 D 、计数器 6. 构成一个十二进制的计数器,需要( B )个触发器。 A 、2 B 、4 C 、6 D 、12 A.0 B.1 C.保持不变 D 不能确定 7.射极输出器电路如图2所示,C1、C2足够大,对输入的交流信号ui 可视作短路。则输出电压u0与输入电压ui 之间的关系是( B )。 A 、两者反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B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小于且近似等于输入电压 C 、两者相位差90°,且大小相等 D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8.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的电路称为 ( C ) A.稳压电路 B.滤波电路 C.整流电路 D.放大电路 9.图示逻辑门电路所对应的逻辑关系式为( C ) A .F=A+ B B .F=A ·B C .F=B A + D .B A ? 10.无论J -K 触发器原来状态如何,当输入端J =1、K =0时,在时钟脉冲作用下,其输出端Q 的状态为(B ) 图1

电工与电子技术 知识点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章: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复习要点 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和作用;理解和掌握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电功率和电能的物理意义;理解电压和电动势、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的伏-安特性,以及电压源(包括恒压源)、电流源(包括恒流源)的外特性;理解电路(电源)的三种工作状态和特点;理解电器设备(元件)额定值的概念和三种工作状态;理解电位的概念,理解电位与电压的关系。 基本定律和定理: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和欧姆定理及其应用,特别强调Σ I=0和Σ U=0时两套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欧姆定理中正负号的意义。 分析依据和方法:理解电阻的串、并联,掌握混联电阻电路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以及分流、分压公式的熟练应用;掌握电路中电路元件的负载、电源的判断方法,掌握电路的功率平衡分析;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和电源等效变换等方法分析、计算电路;掌握电路中各点的电位的计算。 基本公式:欧姆定理和全欧姆定理R r E I R U I +==0, 电阻的串、并联等效电阻212121,R R R R R R R R += +=并串 KCL 、KVL 定律0)(,0)(=∑=∑u U i I 分流、分压公式U R R R U U R R R U I R R R I I R R R I 2122211121122121,;,+=+=+=+= 一段电路的电功率b a ab I U P ?= 电阻上的电功率R U R I I U P 2 2 =?=?= 电能t P W ?= 难点:一段电路电压的计算和负载开路(空载)电压计算,注意两者的区别。 常用填空题类型: 1.电路的基本组成有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个部分。 2.20Ω的电阻与80Ω电阻相串联时的等效电阻为 100 Ω,相并联时的等效电阻 为 16 Ω。 3.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的 电压 源来表示。 4.一个实际的电源可以用 电压源 来表示,也可用 电流源 来表示。 5.电感元件不消耗能量,它是储存 磁场 能量的元件。 6.电容元件不消耗能量,它是储存 电场 能量的元件。

电子电工答案-2

2.4.10 无源二端网络输入端的电压和电流为V t u )20314(sin 2220 +=,A t i )33-314(sin 24.4 =,试求此二端网络由两个元件串联的等效电路和元件的 参数值,并求二端网络的功率因数以及输入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解:由电压和电流相位关系可知,电压超前电流,为感性电路 Ω=== 504 .4220I U Z 电压和电流相位差 53)(-33-20==? 6.053cos = Ω===3053cos 50cos ?Z R Ω===4053sin 50sin ?Z X L 有功功率W UI P 8.5806.0*4.4*220cos ===? 无功功率ar 4 .7748.0*4.4*220sin V UI Q ===? 本 题 要 点 : i u C L C L I U Z R X X X X j R Z ???∠∠=∠=-∠-+=+=arctan )(R )X -(X 22C L 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功率三角形

2.5.3 如图所示各电路图中,除0A 和0V 外,其余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在图上都已标出(都是正弦量的有效值),试求电流表0A 或电压表0V 的读数 A) A A I I I 1.14210)10()10(2222210==+=+= b) V V V V 80)0(6)100(2221220=-=-=

C) A I I I 2210=-= 此处会不会为-2A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始终为正,故此处并 没有在电路图上给出参考方向 d) V V V V V 1.14201)0(1)10(2221220==+=+=

电子电工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 一、章节重点、要点 重点:电路模型,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基尔霍夫定律,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戴维宁定理,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要点: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 二、章节考试大纲 1. 电路的基本概念 2. 电路的基本定律 3.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三、章节练习题 1.选择题 ①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为6v,短路电流为3A。当外接电阻为4Ω时,流过该电阻的电流为(). A、1A B、2A C、3A D、4A ②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Ω、2.5W”,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A、500mA B、2.5mA C、250mA D、50mA ③若把电路中原来电位为3V的一点改选为参考点,则电路中各点电位比原来().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升高或降低 ④一般常见负载在电路中起的作用是()。 A、连接和控制 B、保护和测量 C、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 D、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⑤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即为假设该元件()功率;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即为假设该元件()功率 A、输出,消耗 B、输出,输出 C、消耗,输出 D、消耗,消耗 2.计算题 ①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1= R2= R3=1Ω,E1=2V,E2=4V。试用支路电流法求支路电流I1、I2、I3。 ②图为六条支路的复杂电路,在图中已标出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及电压的绕行方向。试用支路电流法列出求解的独立的方程组。

电工与电子技术答案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分析 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计算各种电阻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本章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等效电路的概念,并利用等效变换化简电路。 2.掌握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电阻的Y形连接与Δ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 3.电阻电路的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的应用。 4.运用支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分析计算电路。 5.运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6.熟练应用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7.应用戴维宁定理或诺顿定理求解电路中负载电阻获得的最大功率。 8.学会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9.了解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习题解析(书上已有图已删除) 2-1电路如图2-1所示,设电路中每个电阻均为9Ω。试将电路分别变换为Y形电路和△形电路。 解将ADE、DBF、EFC组成的△形电路等效变换成Y形电路,如图2-1(a)所示,其中每个电阻为 R Y=1/3RΔ=3Ω 然后将图2-1(a)所示电路再进行等效变换,其变换过程如图2-1(b)和(c)所示。 由图2-1(c)即可得到原电路的Y形电路和△形电路,分别如图2-1(d)和(e)所示。

2-2在图2-2中,已知电压源U s=27V,电阻R1=R2=6Ω,R3=R4=R5=2Ω,R6=R7=6Ω。试求支路电流I1、I2和I3。 ,故它是平 , 2 a b 5 a b a b 或 a b 图2-3(a)

2-4 电路如图2-4所示,试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电流I 。 解 首先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出1Ω电阻以左部分的最简等效电路,逐步等效化简过程如图所示。 在最简的等效电路中,由欧姆定律得 5I=20 所以 I=5A 2-5 如图2-5所示,已知电压源U s1=140V ,U s2=90V ,电阻 R 1=20Ω,R 2=5Ω,R 3=60Ω。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I 1、I 2和I 3。 解 根据给定的电路可列得1个独立的KCL 方程和2个独立的KVL 方程 图2-3(d) a b a b 6或 a b 3I 图2-3(c) a b a b 8V 4或

电子电工知识点

第一章 1、电路:由电气器件相互联接而构成的电流通路 2.电路的作用: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实现信号的传递、变换与处理。 3.电源/信号源:能提供电能/电信号的装置。 中间环节:传递、分配和控制电能的作用。 负载: 取用电能的装置。(电流大或功率大,则负载大) 激励: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响应:由激励在电路中所产生的电压或电流 4.基本物理量及其实际方向,物理中对电量规定的实际正方向。 5 参考正方向:正方向的表示方法: 6.参考正方向与实际正方向1)在解题前先设定一个正方向,作为参考方向,再列方程计算2)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实际方向:若计算结果为正,则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计算结果为负,则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7.关联方向:1) 若把U 与I 的参考方向按相同方向假设,则称为关联方向2) 若把U 与I 的参考方向按相反方向假设,则称为非关联方向 8.欧姆定律: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如果U、I是非关联方向 U IR = U IR =-

9.术语:支路:电路中的每一个分支。(流过同一电流) 节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结点.回路:由支路组成的闭合路经。 回路绕行方向:人为规定的回路的绕向.独立回路/网孔:至少有一条其他回路没有包含的支路。 10.基尔霍夫(克希荷夫)定律:1) KCL定律:在任一瞬间,流向任一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原理:节点上不能存储电荷--电流的连续性即:Σ I =Σ I 出。或:在任一瞬间,任一节点的电流代数和恒等于零。即:I=0(流入节点取正号,流出如节点取正号)。2)KVL定律: 在任一瞬间,沿回路的任一绕行方向,这个方向上的各元件电压降之和等于电压升之和。即:U升= U降(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相同取正,相反取负)或:沿回路的任一绕行方向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于零。即U=0 (电位升高取正,电位降低取负或反之)。 11.电位: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用单下标表示 U a U b ) 参考 点:电路中选取一点,设其为“0”电位。也称为“地”,用接地符号表示 第二章 1. 支路电流法,基尔霍夫定律对电路列写KCL、KVL方程,如果支路电流为未知数, 称为支路电流法;如果以节点电压为未知数,称为节点电压法。 2.支路电流法小结:KCL:若电路有n个节点,列写(n-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 KVL:若未知数为b,列写b-n+1 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 3.节点电压法:任选电路中其一节点为零电位参考点,其它各节点对参考点的电压, 称为节点电压。 4.叠加原理:在多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的线性电路中,任何支路的电流或任两点间的 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所得结果的代数和。电源不作用时的处理:将恒压源 短路、或将恒流源开路, 电源内阻保留. 5.二端网络:若电路只通过两个输出端与外电路相联,则该电路称为“二端网络”。 等效电源定理:将有源二端网络用电源模型代替。

电工电子技术2

>>作业 (一) 单选题 1. 如图所示,已知A1=10A,A2=10A,求电流表A的值为()。 (A) 0A (B) 10A (C) 14.1A (D) 20A 难度:易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X得分:0.0 2. 如图,已知R1=R2=Rf,ui=4V,求输出u0=()V。 (A) 1 (B) 2 (C) 3 (D) 4 难度:易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3. 稳压管处于稳压工作状态时,始终处于()状态。 (A) 正向导通(B) 反向截止(C) 反向热击穿(D) 反向电击穿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D学生答案:X得分:0.0 4. 在有限激励下,换路前后的瞬间不会发生突变的物理量是()。 (A) 电阻电压(B) 电容电压(C) 电感电压(D) 电容电流 难度:易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5. 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A) 与变比k(B) 与负载性(C) 与电源内(D) 与负载大

有关质有关阻有关小有关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X得分:0.0 6. 某译码器有129个输出,则其输入信号线至少需()根。 (A) 6 (B) 7 (C) 8 (D) 9 难度:易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X得分:0.0 7. 如图,t=0时刻开关S闭合,求电感电流的稳态值i L(∞)=()mA。 (A) -3 (B) 3 (C) -6 (D) 6 难度:中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8. 界各国电力系统所采用的工频主要有()种。 (A) 1 (B) 2 (C) 3 (D) 4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9.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的集电极电阻主要作用是()。 (A) 限流(B) 防止短路(C) 转换信号(D) 反馈 难度:较难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X得分:0.0

电子电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直流电机分为和两大类。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主要由和两大部分组成。 3.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有和两种。 4.直流电机的转子主要由、、、和轴承组成。 5.定子铁心槽型分为、和三种。 6.变压器的运行特性主要有和两种。 7.电机可分为、、和控制电机四大类。 8.特殊电源变压器有、和。 9.交流绕组按相数分为和。 10.单相异步电动机主要有和两种。 11.直流电机的定子主要由、、、和端盖组成。 12.异步电动机分为和两种。 13.变压器按铁心结构分为变压器和变压器。 14.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的起动方法有和。 15.根据结构,电机可分为和两大类。 16.交流绕组按槽内层数分为和。 17.变压器的基本结构是和两大部分组成的。它们分别是变压器的系统和系统。 18.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和三种方法。 19.三相定子绕组中产生的旋转磁场的转速n1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20.变压器是一种能改变而保持不变的静止的电气设备。 21.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降压起动方法有、、和四种。 22.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和三种方法。 23.电动机是一种将转换成动力设备。 24.功率相同的电动机,磁极数越多,则转速越,输出转矩越。 25.变压器带负载运行时,若负载增大,其铁损耗将,铜损耗。 26.一台接到电源频率固定的变压器,在忽略漏磁阻抗压降的条件下,其主磁通的大小决定于的大小,而与磁路基本无关。 27.当变压器负载(φ2>0?)一定,电源电压下降,则空载电流I0,铁损耗P Fe。 28.异步电动机中的定子绕组相当于变压器的。 29.异步电动机中的转子绕组相当于变压器的。 30.转速差与同步转速的比值称为。 31.当旋转磁场具有P对磁极时,旋转磁场的转速为。 32.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利用定子绕组中三相交流电产生的与转子绕组内 的相互作用而旋转的。

电子电工答案

无源二端网络输入端的电压和电流为V t u )20314(sin 2220 +=,A t i )33-314(sin 24.4 =,试求此二端网络由两个元件串联的等效电路和元件的 参数值,并求二端网络的功率因数以及输入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解:由电压和电流相位关系可知,电压超前电流,为感性电路 Ω=== 504 .4220I U Z 电压和电流相位差 53)(-33-20==? 6.053cos = Ω===3053cos 50cos ?Z R Ω===4053sin 50sin ?Z X L 有功功率W UI P 8.5806.0*4.4*220cos ===? 无功功率ar 4.7748.0*4.4*220sin V UI Q ===? 本 题 要 点 : i u C L C L I U Z R X X X X j R Z ???∠∠=∠=-∠-+=+=arctan )(R )X -(X 22C L 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功率三角形

如图所示各电路图中,除0A 和0V 外,其余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在图上都已标出(都是正弦量的有效值),试求电流表0A 或电压表0V 的读数 A) A A I I I 1.14210)10()10(2222210==+=+= b) V V V V 80)0(6)100(2221220=-=-=

C) A I I I 2210=-= 此处会不会为-2A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始终为正,故此处并 没有在电路图上给出参考方向 d) V V V V V 1.14201)0(1)10(2221220==+=+=

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点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知识要点 第一章: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和作用;理解和掌握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电功率和电能的物理意义;理解电压和电动势、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的伏-安特性,以及电压源(包括恒压源)、电流源(包括恒流源)的外特性;理解电路(电源)的三种工作状态和特点;理解电器设备(元件)额定值的概念和三种工作状态;理解电位的概念,理解电位与电压的关系。 基本定律和定理: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和欧姆定理及其应用,特别强调Σ I=0和Σ U=0时两套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欧姆定理中正负号的意义。 分析依据和方法:理解电阻的串、并联,掌握混联电阻电路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以及分流、分压公式的熟练应用;掌握电路中电路元件的负载、电源的判断方法,掌握电路的功率平衡分析;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和电源等效变换等方法分析、计算电路;掌握电路中各点的电位的计算。 基本公式:欧姆定理和全欧姆定理R r E I R U I +==0, 电阻的串、并联等效电阻212121,R R R R R R R R += +=并串 KCL 、KVL 定律0)(,0)(=∑=∑u U i I 分流、分压公式U R R R U U R R R U I R R R I I R R R I 2122211121122121,;,+=+=+=+= 一段电路的电功率b a ab I U P ?= 电阻上的电功率R U R I I U P 2 2 =?=?= 电能t P W ?= 难点:一段电路电压的计算和负载开路(空载)电压计算,注意两者的区别。 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 基本概念: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幅值、频率和初相位;理解有效值和相位差的概念;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掌握正弦量与相量之间的转换方法;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瞬时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概念,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理解阻抗的概念;掌握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相量图的画法。 基本定律和定理: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以及欧姆定理的相量形式。 分析依据和方法:熟练掌握单一参数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相量关系,即大小关系和相位关系;理解阻抗的串、并联,掌握混联电路等效阻抗的求解方法,

电子电工技术

《电子电工技术》教学设计 课题:3.1 三相交流电源课时: 1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相交流电基本构成,了解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工作机制。 (2)掌握三相四线制的联结方法,熟悉相电压与线电压的转换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演示,循序渐进地从简单的单相交流电介绍到三相交流电,并拓展到实际的生活用电上去。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内容的作用和地位: 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对于三相交流电这一定义需要学生从空间想象的角度去理解。这部分在今后的三相交流电的学习过程中是基础性的知识。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相交流电上的各电压的相位关系。 难点:三相交流电上的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 三、教学对象分析:

我们的学生是中等职业机电学生,对电的认识和理解非常有限,想象力也是非常有限的,只有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抽象变的具体才能让学生去认识与接受。 四、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设计: 利用多媒体方式,将三相交流电概念和能提供的几种电压逐一向学生展示出来。通过讲解、图形收集、网络资料,建立长期记忆模式。 2.教学流程设计思路: 复习前面单相交流电→导入新课→三相交流电概念→三相交流电 联结方式→三相交流电能提供的电压→两种电压之间的关系→小 结→作业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单相交流电的定义: (找学生回答):大小和方向做周期性变化,并且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为零的电压、电流和电动势统称为交流电。 2、普通家庭接电线是几根,有没有见过大于两根的用线: (找学生回答):普通家庭用电线基本为两根,在工厂或者电机房里见过三根或者四根的接线。 二、导入新课: 由于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我们用的普通工频交流电不能满足远程传输的需要,以及在发电设备上不能完全的利用其他的能量,所以使用需要使用三相交流电去达到远程送电的可能。

电工电子学考试题及答案答案

一、填空题 1.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由( 电源 )、( 负载 )、( 连接部分 )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 传输 )和( 转换 ),对电信号进行( 传递 )和( 处理 ),电源或信号源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激励 ),相应在电路元件上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响应 )。 2.在电路分析中规定( 正电荷 )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在直流电路中,电源的工作状态有3种,分别为( 有载 )、( 开路 )和( 短路 )。 3.在正弦交流电路中,( 频率(周期) )、( 幅值 )和( 初相位 )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电感 )元件和( 电容 )元件称为动态元件,感抗与( 频率 )成正比,容抗与( 频率 )成反比。 4.在RLC 串联电路中,在进行正弦量的相量计算时常用到3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阻抗 )三角形、( 电压 )三角形和( 功率 )三角形。如果已知RLC 串联电路的电流有效值为5A ,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则电路复阻抗的模为( 50欧姆 ),电路为( 容性 )性电路,电路的有功功率为( 750W ),无功功率为( -1000Var )。 5.在RLC 串联电路中,发生谐振的条件是( C L X X ),此时电路中的(阻抗 )达到最小,( 电流 )达到最大,如果设 R = 1 Ω,L = 10 –3 H ,C = 10 –5F ,则电路的谐振角频率为( 104 rad/s ),电路的品质因素 Q 为( 10 ),如果在电路加上10 V 的电压源,此时电感和电容二端的电压分别为( j100V )和( -j100V ),因此串联谐振又称为( 电压 )谐振。

电工电子基础知识总结讲解

电工电子基础知识总结 一、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超导体)知识 二、电阻、电容、电感相关知识及应用 三、电路分析方法 四、二极管、可控硅整流原理 第一部分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超导体知识 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器件是构成各种电气设备、电工电子器件的基础,在电力生产上,更是普遍存在,作为一名电力生产人员,应熟悉掌握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应用。 一、导体 定义: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材料就称为导体。大家知道,金属、石墨和电解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他们。是导体都集肤效应:又叫趋肤效应。直流通过导线时电流密度均匀分布于导线截面,不存在集肤

效应。而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效集肤应过,这种现象叫 中时,电流将集在导体表面流二、绝缘体定义:不导电的物质,称为绝缘体。如包在电线外面的橡 胶、塑料。常用的绝缘体材料还有陶瓷、云母、 胶木、硅胶、绝缘纸和绝缘油(变压器。质物 缘绝的好良是也气空,等)油.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决定于物体内部是否存在大量自由电? 子,导体和绝缘体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半导体有一些物质,如硅、锗、硒等,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既不象金属那样容易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也不象绝缘体那样受到原子核的紧紧束缚,这类物质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且随着外界条件及掺入微量杂质而显著改变,这类物质称为半导体。 1.半导体有以下独特性能:通过掺入杂质可明显地改变半导体的? 电导率。温度可明显地改变半导体的电导率。即热敏效应?光照不仅可改变半导体的电导率,还可以产生电动势,这就?是半导 体的光电效应。 与金属和绝缘体相比,半导体材料的发现是最晚的,直到20 世纪30 年代,当材料的提纯技术改进以后,半导体的存在才真正被学术界认可。半导体技 术的发现应用,使电子技术取得飞速发展,2.本征半导体与杂质半导体、PN 结(1)本征半导体:天然的硅和锗提纯后形成单晶体就是一个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很小,导电能力较弱,且受温度影响很大,不稳定,用途有限。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 (第一版) 主编:马润渊张奋

目录 第一章安全用电 (1) 第二章直流电路基础 (2)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21) 第四章三相电路 (27) 第五章变压器 (39) 第六章电动机 (54) 第七章常用半导体 (59) 第八章基本放大电路 (65) 第九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72) 第十章直流稳压电源 (75) 第十一章数制与编码 (78) 第十二章逻辑代数基础 (81) 第十三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84)

第一章安全用电 学习要点: 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掌握触点急救的方法 1.1 触电方式 安全电压:36V和12V两种。一般情况下可采用36V的安全电压,在非常潮湿的场所或 容易大面积触电的场所,如坑道内、锅炉内作业,应采用12V的安全电压。 1.1.1直接触电及其防护 直接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两相触电非常危险,单相触电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情况下也是很危险的。其防护方法主要是对带电导体加绝缘、变电所的带电设备加隔离栅栏或防护罩等设施。 1.1.2间接触电及其防护 间接触电主要有跨步电压触电和接触电压触电。虽然危险程度不如直接触电的情况,但也应尽量避免。防护的方法是将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并装设接地保护 等。 1.2 接地与接零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为了防止人体接触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所引起的触电事故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1.2.1保护接地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土壤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两种。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器设备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可靠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如三相四线制电源中性点的接地。 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电器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框架因漏电使人体接触时发生触电事故而进行的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网。 1.2.2保护接零 在中性点接地的电网中,由于单相对地电流较大,保护接地就不能完全避免人体触电的危险,而要采用保护接零。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电网的零线相连接的保护方式叫保护接零。

电子电工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电工专业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 (C)是绝缘材料 A.水 B .铝 C .陶瓷 U—V—W改接为(B)就可以2. 想改变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只要将原相序 A.V—W—U B.U—W—V C.W—U—V 3. 胶本闸刀开关安装时手柄应(A) A.向上 B .向下 4. 下列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A)。 A.30VB.130VC.380VD.220V 5. 国家规定的安全色中红色代表(B)。 A.安全状态,通行B.禁止,停止C.必须遵守的规定D.警告,注意 6. 验电笔只能在(C)及一下的电压系统和设备上使用。 A.1200VB.400VC.380VD.550V 7. 工人在进入工厂前应注意的四不伤害,其中正确的是(C) A不伤害自己,但他人不同管B不顾自己的去保护他人 C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保护他人不受伤害伤害他人 8. 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的含义,其中表达正确的是( 第 1 页共15 页

D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可以去B)

A蓝色表示安全状态,通行C绿色表示禁止,停止装 单位 姓名 岗位 考号 订线 B黄色表示警告,注意 D红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9. 万能表测量交流220伏电压时,转换开关应拨向( A0V~50VB0V~250V C0V~100VD0V~500V 10.以下几项哪项违反操作规程( B ) B)挡 A.穿戴好劳保用品 B.约时送电 C.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电气火灾 11.电线管布线时,电线管内的导线( B ) 接头. A.可以 B.不可以 C.任意 12.几个电阻并联,其等效电阻的阻值总是( C ) 所有并联电阻中最小的一个阻值.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13.试电笔检测电压范围(A) A 60~500V B 220~1000V C 24~1000V 14.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应不得低于(B) A 1 兆欧 B 0.5兆欧 C 0.1兆欧 D 2兆欧 15.从业人员所享有的安全生产权利错误的是(C) A 知情权B建议权C随意拒绝权 D 批评,检举,控告权。 16、电机在试运行中滑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 B )而滚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60℃ A 30℃ B 45℃ C 60 ℃ D 75 ℃ 17、某直流电机的励磁电压的大小与电枢绕组两端电压有关,且只有一个励磁绕组,绕组的匝数较多,导线截面较小这该该电机为( C ) A 他励电机 B 串励电机C并励电机D复励磁电机 第 2 页共15 页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重点汇总

叠加定理:在线性电路中,如果有多个独立电源同时作用时,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等于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对支路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性质:比例性、叠加性。 正弦量:凡是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电流等统称为正弦量。 三要素:振幅、初相位、初相。 三相电源:对称的三相电源是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同、初相依次相差120度的正弦电源,按一定方法(星形或三角形)联结组成的供电系统。 异步电动机组成:主要有定子、转子两部分。根据转子结构不同,分成笼型和绕线型两种。定子:由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 转子:由转子铁心、转子绕组和转轴三部分组成。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电动机接上电源,转速由零开始增大,直至稳定运转状态过程称为起动过程。 电动机起动要求:起动电流小、起动转矩大、起动时间短。 笼型异步电动机起动方法:直接起动、降压起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变极、变频、变转调速 ……制动方法:能耗、反接、回馈制动。 控制电器:对电动机和生产机械实现控制和保护的电工设备。 常用控制电器: ①刀开关:又称闸刀开关,是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手动电器。(组成:闸刀、 静插座、操作把柄和绝缘底板。应用:接通或切断电源、将电路与电源隔离、控制小容量电动机做不频繁的直接起动与停机。) ②组合开关:又称转换开关,是一种转动式的闸刀开关。(组成:实质上有多触点组合而 成的闸刀开关。应用:接通或切断电路、换接电源、控制小型笼型异步电动机起动和停止及反转或局部照明。) ③按钮:通常同来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其电流很小),从而控制电动机或其他电气设备 的运行。它是专门发射信号或命令的电器。 ④熔断器:又称保险丝,主要是用作短路保护。(材料:主体是用低熔点的金属丝或金属 薄片制成的熔体。组成:熔体、熔管、和支持熔体的触点插座。用途:起通路作用、当线路严重过载或短路时,熔断器的熔断使得线路或电气设备脱离电源,从而保护电路上各设备的作用。) ⑤交流接触器:是一种依靠电磁力吸合和反向弹簧力作用使触点闭合或断开来接通和切断 带有负载的主电路或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切换电器。(用途:可以对电动机远距离自动控制。组成:触电、电磁操作机构和灭弧装置。) ⑥热继电器:是利用感温元件受热而动作的一种继电器。(作用:保护电动机或其他负载 免于过载。组成:热元件、双金属片和触点部分。) ⑦中间继电器:是采用触点多、容量相对较大的中间继电器。(用途:用于信号传递与转 换,或同时控制多个电路,对小容量电动机也可以代替接触器作接通和切断电源用。组成:电磁系统、触点系统)。 自动空气开关:又称自动空气开关断路器,简称自动开关,是一种常用的低压保护电器。(用途:当电路发生短路、严重过载及电压过低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组成:主要有触点系统、灭弧装置、机械传动季候和保护装置等) 触点:动触点、静触点、弹簧组成。 交流接触器:触点、电磁操作机构、灭弧装置组成。 射随器特点:输出和输入电压同相,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约等于1,输入电阻较大,输出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1-1).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1-1)【课题编号】 1-01-01 【课题名称】认识电工实训室与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 应知: 1.简单认识电工实训室。 2.了解电工基本操作规程。 应会: 1.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 2.学会安全用电常识。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物理电学的基础上,接触电工电子这门课程,为了让学生对这门课程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认识实训室入手,加强实物教学,能降低学习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让学生有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安全保障。 【教学方法】现场教学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具资源】 电工实训台、万用表、试电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这门课程是学习关于电的知识、技能及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离不开电工实训室。为了让大家对电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我们首先认识电工实训室常用电工仪器、仪表。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认识电工实训室 (一)实训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实训台,了解实训台的几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学生活动:观察实训台,在教师引导下分析、讨论,对实训台有初步了解。 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二)常用电工仪器、仪表 教师活动:现场演示讲解各种仪器、仪表外形作用及简单使用方法。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各种仪器、仪表,练习简单的使用方法。 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环节2:电工基本操作规程 教师活动:简单讲解操作规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知道违规的弊端。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每项操作规程,了解违反规程的危害。 教学环节3:安全用电常识 (一)常见的触电方式 教师活动:通过触电实例,和学生介绍触电方式及触电的危害。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结合实例,分组讨论触电方式及危害。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知识横向联系的能力。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及触电急救 教师活动:通过触电实例,介绍电流对人体危害,安全电压;利用多媒体演示触电急救方法,让学生掌握简单触电急救方法。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结合实例,分组讨论电流对人体危害;观看多媒体演示触电急救方法,掌握简单触电急救方法。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知识横向联系的能力。 (三)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教师活动:通过用电实例,介绍安全用电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联系实际,结合实例,分组讨论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知识横向联系的能力。 (四)电气火灾的防范 教师活动:通过用电实例,介绍引起电气火灾的原因,让学生了解基本灭火方法。 学生活动:联系实际,结合实例,分组讨论电气火灾的防范。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知识横向联系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上理解相关知识。为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要尽可能结合实际,用多媒体投影,像讲故事一样,引导学生一起回顾实训室、安全用电知识。必要时可以各小组总结本节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掌握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

思考与习题 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 解:a)U=-RI=50V b)U=RI=-50V 。 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 U 1=140V ,U 2=-90V ,U 3=50V 。试求 (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a) b) I I

图1-36 题1-2图 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已知U =220V ,I = -1A ,试 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图1-37 题1-3图 解:a )P=UI =-220W ,为电源;b )P=-UI=220W ,为负载; c )P=-UI=220W ,为负载;d )P=UI =-220W ,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 、B 段产生功率1500W ,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 、350W 、150W ,若已知电流I =20A ,方向如图所示。 (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 、U CD 、U EF 、U GH 的值。 a) b) c) d)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 解:(2) U AB=-75V,U CD=50V,U EF=,U GH= (3) U AB+U CD+U EF+U GH=0. 1-5 有一220V、60W的电灯,接在220V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如果每晚用3h,问一个月消耗电能多少 解:I=P/U=0.27A,R= U 2/ P= 807Ω,W= P t=60×10-3 kW×30×3h =度. 1-6 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使用,这种接法会有什么后果它们实际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如果是两个110V、60W的灯泡,是否可以这样使用为什么 解: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节后学习检测解答 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 第8页检验题解答: 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 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 4、原题修改为:在图1-5中,五个二端元 件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其中的三个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过测量得到:I 1=-2A ,I 2=6A ,I 3=4A ,U 1=80V ,U 2=-120V ,U 3=30V 。试判断哪些元 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解析:I 1与U 1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I 1×U 1=-(-2)×80=160W ,元件1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1是负载;I 2与U 2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2=I 2×U 2=6×(-120)=-720W ,元件2获得负功率,说明元件2是电源;I 3与U 3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3= I 3×U 3=4×30=120W ,元件3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3是负载。 根据并联电路端电压相同可知,元件1和4及3和5的端电压之代数和应等于元件2两端电压,因此可得:U 4=40V ,左高右低;U 5=90V ,左低右高。则元件4上电压电流非关联,P 4=-40×(-2)=80W ,元件4是负载;元件5上电压电流关联,P 5=90×4=360W ,元件5是负载。 验证:P += P 1+P 3+ P 4+ P 5= 160+120+80+360=720W P -= P 2 =720W 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等于负载上吸收的总功率,符合功率平衡。 第16页检验题解答: 图1-5检验题4电路图 U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