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体大体育运动训练学04-09真题

北体大体育运动训练学04-09真题

北体大体育运动训练学04-09真题
北体大体育运动训练学04-09真题

运动训练学试题(75分)

一、概念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

1.运动成绩

2.程序训练法

3.无氧耐力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竞技能力与训练水平含义的异同

2.简述模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

3.简述竞技状态阶段性发展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许多运动员某项竞技能力的发展并非突出,但是他们仍可获得世界冠军,请运用运动训练学相应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并举例说明。

2.系统性原则的含义及科学基础,并说明如何保持训练的系统性。

运动训练学试题(75分)

一、概念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

1.柔韧素质运动素质

2.项群训练理论

3.竞技水平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运动训练的特点

2.简述小周期的类型、主要的任务及其负荷安排要点

3.简述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三、论述题30分

1、依比赛的主要目的可将比赛分为哪几种类型?

各类比赛都有什么样的训练学特征。

2、请选择体操、射箭、摔跤、乒乓球中任意两个运动项目,分析两个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特征。

运动训练学试题(75分)

一、概念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

1.运动训练

2.运动成绩

3.体能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

2.简述模式训练法的结构和特点

3.简述体能训练的意义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依据及其运用注意点

2.奥运会110米栏作为速度性体能类项目,历来被认为不是亚洲人的强项,但刘翔的成功打破了人们对该项目竞技能力构成的认识,请运用训练学相应理论分析刘翔成功的原因。

运动训练学(150分)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运动训练

2.运动成绩

3训练规律

4.模式训练法

5.灵敏素质

二、简答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简述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2.简述不同类型比赛的参赛目的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运动员竞技状态的阶段性变化与训练大周期分期的关系

2.简述我国部分优势项目备战08奥运技术创新的意义

运动训练学(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竞技需要原则

2、力量素质

3、竞技能力

4、循环训练法

5、训练水平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小周期类型及其特征。

2、简述竞技能力非衡特征及其补偿效应。

3、简述运动技术训练的要求。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竞技状态阶段性变化规律与大周期各时期的对应关系。

2、为什么各竞技项目在2008年奥运会中要深刻认识竞技项目的本质特征。

运动训练学(共150分)

一、概念题:

1、竞技战术、

2、制胜规律、

3、模式训练法、

4、系统训练原则、

5、柔韧素质、

二、简答:

1、简述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

1、论述训练课的类型及特点

3、简述运动技术评价中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区别。

三、论述:

1、从100米、1500米、体操、跳远、跳高、排球、篮球项目中任选两个分析其耐力特点。

2、论述适宜负荷原则与适时恢复原则的关系。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入学考试历年试题(完整版)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入学考试历 年试题 (包括教育学、训练学、运动生理)

英语 由于北体的往年英语试题拿不到,所以一开始对于考试的题型完全不懂,后来通过多条渠道才了解到(这里感谢体育考博群的不死鸟友情提供)。 现在的英语题型有 词汇题(20 道,10 分), 完形填空(20 道,10 分), 阅读理解(6 篇,30 道,30 分), 英语翻译汉语(20 分), 汉语翻译英语(15 分), 作文(15 分)。开始复习词汇时,自己以为考博至少应该是 6 级以上的,所以复习时以 6 级词汇和考研词汇为主,同时也做了一些其它高校的博士英语试题,但是见到题目后才知道我复习的这个思路错了。大部分的词汇都是词组,6 级词汇一个都没有出现,比如第一道是考 hang on ,hang up,等等词汇辨析,题目大意是:一个人在打电话,然后说——,我去拿一下笔和纸。所以基本 20 道都是考这种词组辨析。另外还有考语法,语法这个我当时猜到了,基本要是考语法就是考倒装和虚拟。所以这两部分搞清楚了语法应该可以拿的下来。完形填空就没有什么好讲的了,因为题量大,基本每道题目都是只看一遍,所以完型填空考得什么内容也想不起来了,但是总体感觉完型填空不会很难,不会到那种你自己都看晕的地步。阅读理解虽然有 6 篇,但是并不是每篇篇幅都很长,这次第 5 篇阅读很短,好像我记忆

中只有 8 行,只有 1 段,也算是一篇,所以只要看的顺,应该都来得及,但是所有的题目基本都是只看一遍答案就要出来,阅读文章是也是,一开始的几篇你还有时间回头找内容,到了后面基本就没有时间回头认真找了,我记得后面 20 分钟我做了 3 篇阅读。总体的难度我也不好说,因为一直以来我觉得英语分数是最难估分的,不过感觉就是看完后都可以找得到答案,不会像考研那样最终有两个让你不知道该选那个。很多人都说很简单,反正我没有这种感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北体考试有规定词汇和阅读理解做完后要收上去,然后才开始做英汉互译。词汇,完形填空和阅读规定 1.5 个小时做完。接下来英汉互译和作文 1.5 个小时。英语翻译汉语是翻译一篇文章,今年考得是翻译 NBA 明星克莱德。德雷克斯勒的运动生涯,有 5 段,翻译过程中会穿插着一些专业俗语,比如今年就考到灌篮、急停跳投等等一些篮球术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名和地名,比如他大学时效力的队伍,和奥拉朱旺还有其他人一起成为三大中锋等等。除了这些术语,其它的还好,不过很多人考出来后都说这部分时间花了很多,我也是,一开始的时候都想好好的翻译,结果这篇翻译下来就花了我40 分钟。还有人花了 1 个小时。所以时间上要把握好。汉语翻译英语是 5 个句子,在句子中也是出现了较多的地名和术语,今年出现了亚特兰大、巴西(郁闷,平常要是看到单词肯定知道,但是看到中文叫我写英文,我傻了)还有出现垒球、获得金牌等等。本人建议要是真打算考博,最好要好好的把体育英语学学,不管什么运动项目都要看看,听说前年考得是排球,再前年考得是骨骼肌的什么运动。 "

体育心理案例

(二)研究案例2 特质学派及五大因素模型的局限与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 1.研究目的 作者以特质学派和五大因素模型,在理论导向、结构框架、特质定义、因素分析、预测能力、控制策略等6个方面的局限性,综述了以往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在预测运动成绩时遇到的困难。 2.研究结论 (1)特质学派及五大因素模型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缺乏理论导向,不能解释原因;人格因素的数量可能不一定是五大因素;五大因素可能非正交;缺乏对特质概念的明确界定;因素分析技术的限制;过于笼统,难于预测;未能提供控制和治疗方法。总之,特质概念究竟包括了人格的哪些层面和特质理论家们是否对此已有了一致的意见,这类问题仍有待澄清。 (2)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的思路是采用新的研究模式——利用更为具体的人格特质预测更为具体的行为。更为具体的人格特质是指将大特质降解为小特质;将一般情景转为特殊情景;更为具体的行为是指预测行为的个别方面而不是行为的综合结果。 (3)改善移植量表的预测效度主要表现在预测对象水平、一般情景和特殊情景、有关因素与无关因素、主因素和亚因素的确定。 (4)发展运动领域的人格测验应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建立综合的中国运动员人格测验。 (5)通过证实性因素分析检验理论。过去,在寻找人格结构中有多少和哪些因素的研究中,特质学派几乎完全依赖于探索性因素分析(ERA)。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利用证实性因素分析(CFA)来对五大因素模型进行检验(如Elizabeth,1996;James,1996)。 (6)反复进行信效度检验。特质学派研究者通过长期的、艰难的探索,已经对人格结构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论认识并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实证研究结果,因此条件已经允许我们更多地利用CFA来进行不同的假设检验。主要结论为:人格研究在20世纪60、70年代曾是运动心理学的热门话题,但到了80、90年代论文数量明显减少(张力为,褚跃德,1994)。 特质研究未能满足运动心理学家的期望,主要原因可归结为3个方面: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理想的预测效度。如果我们在前两个方面尝试改进,就完全有理由期待更加令人满意的研究结果。因此,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在进行特质研究之前应该注意思考的问题是:研究问题是否是科学问题?理论依据和实证依据何在?研究假设是否明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预测关系是否具体?研究方法是否能够满足研究目的的需要?关于第一个问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科学问题可能产生于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差距之中、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之中以及解释某一现象的需要之中;科学问题应当是可解的,即可以得到概率意义上的实证检验(McGuigan,1997)。关于第四个问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新方法的产生总是服务于研究问题的,如前述的证实性因素分析。另一值得注意的方法是多特质多方法的研究模式,这种研究模式综合采用语言评估、非语言评估、自我评估、他人评估来考察多个因素的结构模随着研究问题的深化,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关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时候,自然应当联想到与其相对应的方面。我们还需要指出,不同的人格心理学学派有着各自的强点和弱点,不要期待特质学派的发展能够解决运动心理学家面临的所有人格研究问题。 但是,特质学派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中仍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仍有着极强的生命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考试历年试题

英语 由于北体的往年英语试题拿不到,所以一开始对于考试的题型完全不懂,后来通过多条渠道才了解到(这里感谢体育考博群的不死鸟友情提供)。现在的英语题型有词汇题(20道,10分),完形填空(20道,10分),阅读理解(6篇,30道,30分),英语翻译汉语(20分),汉语翻译英语(15分),作文(15分)。 开始复习词汇时,自己以为考博至少应该是6级以上的,所以复习时以6级词汇和考研词汇为主,同时也做了一些其它高校的博士英语试题,但是见到题目后才知道我复习的这个思路错了。大部分的词汇都是词组,6级词汇一个都没有出现,比如第一道是考hang on ,hang up,等等词汇辨析,题目大意是:一个人在打电话,然后说——,我去拿一下笔和纸。所以基本20道都是考这种词组辨析。另外还有考语法,语法这个我当时猜到了,基本要是考语法就是考倒装和虚拟。所以这两部分搞清楚了语法应该可以拿的下来。 完形填空就没有什么好讲的了,因为题量大,基本每道题目都是只看一遍,所以完型填空考得什么内容也想不起来了,但是总体感觉完型填空不会很难,不会到那种你自己都看晕的地步。 阅读理解虽然有6篇,但是并不是每篇篇幅都很长,这次第5篇阅读很短,好像我记忆中只有8行,只有1段,也算是一篇,所以只要看的顺,应该都来得及,但是所有的题目基本都是只看一遍答案就要出来,阅读文章是也是,一开始的几篇你还有时间回头找内容,到了后面基本就没有时间回头认真找了,我记得后面20分钟我做了3篇阅读。总体的难度我也不好说,因为一直以来我觉得英语分数是最难估分的,不过感觉就是看完后都可以找得到答案,不会像考研那样最终有两个让你不知道该选那个。很多人都说很简单,反正我没有这种感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北体考试有规定词汇和阅读理解做完后要收上去,然后才开始做英汉互译。词汇,完形填空和阅读规定1.5个小时做完。接下来英汉互译和作文1.5个小时。 英语翻译汉语是翻译一篇文章,今年考得是翻译NBA明星克莱德。德雷克斯勒的运动生涯,有5段,翻译过程中会穿插着一些专业俗语,比如今年就考到灌篮、急停跳投等等一些篮球术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名和地名,比如他大学时效力的队伍,和奥拉朱旺还有其他人一起成为三大中锋等等。除了这些术语,其它的还好,不过很多人考出来后都说这部分时间花了很多,我也是,一开始的时候都想好好的翻译,结果这篇翻译下来就花了我40分钟。还有人花了1个小时。所以时间上要把握好。 汉语翻译英语是5个句子,在句子中也是出现了较多的地名和术语,今年出现了亚特兰大、巴西(郁闷,平常要是看到单词肯定知道,但是看到中文叫我写英文,我傻了)还有出现垒球、获得金牌等等。本人建议要是真打算考博,最好要好好的把体育英语学学,不管什么运动项目都要看看,听说前年考得是排球,再前年考得是骨骼肌的什么运动。" jl1.Ah 作文去年考得是绿色奥运,所以我当时复习时基本都是看和体育有关的作文,结果这个又错了,今年考了青少年网络犯罪,建议大家作文的复习还是看以前六级的,该背的背,说心里话,到了那个场面,你能把作文写完整,字数够了,你已经很满足了。

北体考研复试班-北京体育大学应用心理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体考研复试班-北京体育大学应用心理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进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高等体育院校。 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面积约1400亩,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设有50个二级教学单位和中层单位,开办16个本科专业;有各级各类在籍学生 16000 余名,其中本科生近9000名,研究生近2400名,全年培训各类留学生1000余名;有教职工1034名,其中专任教师720名。 启道考研复式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对广大考研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由于人们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要,多种主题的相关研究领域形成心理学学科。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学校教育、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迅速发展,应用心理学有着日益广阔的前景。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 复试时间地点

复试内容 复试的主要方式包括笔试、实践(实验、技术)能力考核、面试,综合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在对考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专业能力、专业外语、创新潜质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度考查,客观评价、择优选拔。 思想政治素质、品德及综合素质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诚信状况、工作学习态度、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协作精神、沟通能力、事业心、责任感、心理健康状况、组织纪律性(遵纪守法)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考核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有关学院共同组织实施。 专业考核 1.专业理论考核要求 ①根据专业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城)的特点拟定题目,试题题型一般为论述题或方法应用题。重点考查考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综合分析和论证能力,以及文字运用和表达能力等内容。 ②每位考生至少完成2道试题。 ③采用笔试或面试的方式,面试时专家可根据考生对试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深入提问。 2.专业技能考核要求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考博运动生理学(基础篇+应用篇)

运动心理学基础篇 第一讲:绪论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新陈代谢包括两个方面: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就是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异化作用正好与其相反,生物体不断地将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并把所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同时释放出能量供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代谢也伴随着能量的代谢,这两种代谢活动是同时进行的。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 2、兴奋性 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而把能引起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各种环境变化称为刺激。神经、肌肉和腺体等组织受刺激后,能迅速地产生可传布的动作电位,即发生兴奋,这些组织被称为可兴奋组织。在生理学中将这些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称为兴奋。可兴奋组织有两种生理状态:兴奋、抑制。 3、应激性 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和特性称为应激性。应激性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既可是生物电活动,也可以是细胞的代谢变化。而兴奋性则指生物电活动的过程。因此兴奋性的组织一定具有应激性,而具有应激性的组织不一定具有兴奋性。 4、适应性 生物体长期生存在某一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为适应性。 5、生殖 生物体的生命是有限的,必须通过生殖过程进行自我复制和繁殖,使生命过程得到延续。 二、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1、什么是稳态? 细胞要生存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内环境,然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称为稳态。 2、人体三大生理机能调节机制 (1)神经调节 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体液调节 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反应。这种调节过程是通过体液来实现的,因而称为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3、生物节律 生物体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外,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三、当前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热点 1、最大摄氧量的研究 2、对氧债学说的再认识 3、关于个体乳酸阈的研究 4、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5、关于运动对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 6、运动对骨骼肌收缩蛋白机构和代谢的研究 7、关于肌纤维类型的研究 8、运动对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9、运动与控制体重 10、运动与免疫机能 四、章节考点: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运动生理学研究热点? 第二讲:第一章骨骼肌机能 一、肌纤维结构 肌细胞(又称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每条肌纤维外面包裹着一层薄膜称为肌内膜。许多肌纤维聚集在一起被肌束膜包裹着。而每一块肌肉的外面又覆盖着肌外膜。 肌纤维由肌原纤维构成,肌原纤维又有粗、细两种肌丝排列而成。(如图) 二、肌管系统 肌原纤维间的小管系统。 横小管:肌细胞膜延伸入肌细胞内部的小管,与肌纤维走向垂直。 纵小管:围绕肌纤维形成网状,与肌纤维走向平行,又称肌质网在横管处膨大,形成终池,内贮钙离子。 三联管:两侧终池与横管合称。互不相通。 三、肌丝分子组成 粗肌丝:肌球蛋白 细肌丝: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四、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产生原理:由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均和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导致K离子外流引起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3、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细胞膜受刺激,膜上钠离子通道被激活而开放,Na离子顺浓度梯度大量内流,导致细胞内正电荷增加,进而出现内正外负的现象。 五、肌电 骨骼肌兴奋时,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的电位变化称为肌电。 肌电图: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放大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 六、肌丝滑行学说和肌纤维兴奋—收缩耦联 1、肌丝滑行学说认为: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 2、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 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1)兴奋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 横小管是肌细胞膜的延续,动作电位可沿着肌细胞膜传导到横小管,并深入到三联管结构。 (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横小管上的动作电位可引起与其邻近的终池膜及肌质网膜上的大量Ca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入胞浆,肌浆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后,钙离子与肌钙蛋白亚单位结合,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 (3)肌质网对钙离子的再回收 肌浆中钙离子升高刺激肌质网膜上的钙泵,钙泵将肌浆中钙离子转运到肌质网中贮存,从而使钙离子与肌钙蛋白亚单位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 七、骨骼肌的特性及收缩形式 1、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伸展性、弹性、粘滞性(温度越高粘滞性越低) 2、骨骼肌兴奋满足的条件:刺激强度、刺激的作用时间、刺激强度变化率 3、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1)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 (2)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的收缩。 (3)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 (4)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 研究表明:离心收缩引起的肌肉酸痛最显著,等长次之,向心收缩最不明显。 4、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 绝对力量:一块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为该肌肉的绝对肌力。 相对力量:指肌肉单位横断面积所具有的肌力。 5、运动单位:一个a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6、运动单位的募集: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的募集。 八、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1、肌纤维主要分为:快肌和慢肌按色泽也可分为:红肌和白肌

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心理学 考试重点

了解 1.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 学的诞生。 2.年,美国心理学家格里菲斯在伊利诺斯大学体育系创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标志着运动心理学的诞生。年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在罗马的成立,才标志着运动心理学开始正式走上科学的发展道路。 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4.运动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分支之一,是研究体育运动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 及其规律的科学。 1.提高记忆力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减少分心刺激,善用声码为先的原则,扩大组块与记忆广度,及时复习 方法:优化处理记忆材料(操作化,形象化,诗歌化,意义化) 2.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具体化 3.表象: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4.想象: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5.情绪情感的心理成分: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表现 6.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 区别:反映事物的性质不同;两者发生和改变的随意性不同 联系:情绪情感是人是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认识就没有情感;情绪情感可以反作用认识(改变认识相对容易,改变情感相对困难) 7.情绪分类:"七情说""六情说",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 应激) 8.离差智商:是个体智力发展在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 9.焦虑: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身体和犀利的平衡状态受到威 胁,形成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10.气质的分类:多血质(活),胆汁质(躁),黏液质(静),抑郁质(愁).气质是稳定的不变 的,性格是不稳定的可变的. 11.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 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过程.

北京体育大学考博运动心理学试题

北体考博运动心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任选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简述空间知觉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简述自生放松方法和渐进放松方法的差异。 3、简述教练员的强制影响力和自然影响力。 二、论述题(任选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试论认知评价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试论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3、试论采恩斯社会促进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008年北体考博运动心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任选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简述运动知觉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简述警觉和警戒的差异。 3、简述伯克维茨的修正的挫折——攻击理论。 二、论述题(任选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试论主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在北京奥运会中的意义。 2、试论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3、试论焦虑方向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009年北体考博运动心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任选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简述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相互关系。 2、“大赛之前逛公园”使用的是哪种类型的比赛情绪调节方法?请简要介绍另外两种同类型的调节方式。 3、简述多维焦虑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启示。 二、论述题(任选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试论模拟训练的核心思想、主要作用和具体做法。 2、试论身体活动产生积极心理效益的原因。 3、试论团体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2010年北体考博运动心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任选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简述动机的目标定向理论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意义与作用。 2、简述躯体焦虑与认知焦虑的区别及这种分类方法的作用。 3、简述解释表象训练机制的符号学习理论,并指出其不足之处。 二、论述题(任选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试述请依照费德勒关于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谈谈如何做好一个球队的主教练。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北京体育大学教务处

专业代码:040201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从2012年起执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扎实的体育教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余体育锻炼、学校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并可承担体育科学研究和体育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为体育教师所必备的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的教育科学、运动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运动项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教学训练中所必需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正错误、组织、制订相关文件的技能与方法; 3.具有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学、训练、竞赛、科研、学校体育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校体育工作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 7.专项技能达到二级运动员等级标准或二级运动员水平。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 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二)主要课程 体育概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概论、体育教学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

育心理学、运动项目教学训练实践与理论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毕业论文、教育实习、创新实践活动(教学技能实践、说课、创新创业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或志愿服务)等。 五、修业年限、学分和授予学位 (一)修业年限 四年。 (二)学分 140学分。 (三)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六、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类型、学时和学分分配、开课时间、课外实践安排等见表1。 七、课外实践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评审通过、修改通过者,准予获得4学分。论文评审不通过者,不予获得学分。允许在毕业后1年之内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论文评审通过者,准予获得4学分。 (二)教育实习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教育实习,共计8学分。实习考核成绩及格以上者方可获得教育实习学分。未参加实习(包括中途离开)或实习不及格的学生不能获得教育实习学分。 (三)创新实践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需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共计6学分。其中创新创业教育训练

2016北体考博试题

博士考试一般题包含的回答量较大,在答题方面一般的技巧是按照复习参考书的基本内容,(1)对需要论述的问题的基本概念进行必要的阐述;(2)针对问题的基本要点进行论述,记得一定要针对题目;(3)将自己对这方面了解的最新进展或学者观点进行论述或评价;(4)最后有可能的话适当给以总结。 2016年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与体育教育理论考博试题 体育教育理论(50分) 1、结合实例谈谈在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应用情况,这三种方式对体育教学的作用和意义。20分 2、谈谈现在我国学校体育学发展方向及不足之处,及你对不足之处的建议?30分 运动训练学(50分) 3、周期训练理论起源,发展及争议?(15分) 4、运动训练竞赛中,运动负荷在运动训练的促进机体发展,适当的恢复也能促进运动员技能增长,谈谈运动负荷和恢复对运动员运动训练适应发展之间关系?(15分) 5、谈谈怎样利用人体生物学特征发展运动训练实践。(20分) 2016年北京体育大学体教和民传考博试题 楼主# 更多发布于:2016-03-14 22:56 运动生理学 一、简答题 1、一次运动后血夜的变化 2、骨骼肌力量增加的生理学基础 3、几种不同类型运动疲劳产生原因 二、论述题 4、氧运输系统在耐力训练中的变化特点 5、从能量供应系统角度试述几种激素的调节 6、柔韧性的生理学基础及训练方法 教学论 一、简单题 1、教学方法的分类并简述 2、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3、体育学科的目标、功能及价值的关系 二、论述踢 4、如何理解体育教学当中师生协同原则 5、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对体育教学进行加工和改造 6、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运动训练学 一、简单题 1、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特征 2、准备时期和比赛期训练安排的不同 3、动机激励策略的训练学要点 4、提高动作速度训练的注意事项 二、简单题

北京体育大学+考博真题+运动心理学+2005-20... (1)

运动心理学50分 一、简答题(3选2,10*2=20) 1.简述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 2.简述内部表象和外部表象 3.简述时间知觉和节奏知觉 二、分析论述题(3选2,15*2=30) 1.试论多维焦虑理论及其应用意义。 2.试论目标定向理论及其应用意义。 3.通过“组块”实验,说明专家与新手的区别。

运动心理学50分 一、简答题(3选2,10*2=20) 1.简述躯体焦虑与认知焦虑及在运动竞赛中的意义? 2.简述驱力与诱因及在体育活动中的意义。 3.简述视觉表象与动觉表象及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意义?二、论述题(3选2,15*2=30) 1.以运动训练实例说明习得性无助及其控制。 2.试论计划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锻炼活动中的意义。3.试述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控制攻击行为中的意义。

运动心理学50分 一、简答题(三选二,每题10分) 1. 简述运动知觉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 简述警觉和警戒的差异 3. 简述伯克维茨的修正的挫折—攻击理论 二、论述题(三选二,每题15分) 1. 试论主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在北京奥运会中的意义 2. 试论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3. 试论焦虑方向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运动心理学50分 一、简答题(三选二,每题10分) 1. 简述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相互关系 2. “大赛之前逛公园”使用的是那种类型的比赛情绪调节方法?请简要介绍另外两种同类的调节方法。 3. 简述多维焦虑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启示 二、论述题(三选二,每题15分) 1. 试论模拟训练的核心思想、主要作用和具体做法 2. 试论身体活动产生积极心理效应的原因 3. 试论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北京体育大学209考博英语真题与答案

北京体育大学209考博英语真题与参考答案 Direction:Listen to the following passage. Altogether the passage will be read four times. During the first reading the passage will be read at normal speed and you are supposed to listen only and try to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it. For the second and third readings the passage will be read sentence by sentence or phrase by phase with an interval of 12-15 seconds in between for writing. The last reading will be done at the normal speed again for you to check up. I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0%) Directions:There are 2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B,C,and D. Circl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1. It was very kind of you to get me something for my birthday,but you______me such an expensive present. [A] didn’t need buying [B] needn’t buy [C] needn’t have bought [D] hadn’t needed to buy 2. The_____of a cultural phenomenon is usually a logical consequence of some physical aspect in the life style of the people. [A] manifestation [B] implementation [C] expedition [D] demonstration 3. He is holding a_____position in the company and expects to be promoted soon. [A] subordinate [B] succeeding [C] successive [D] subsequent 4.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classes are often arranged in more flexible_____and many jobs on campus are reserved for students. [A] scales [B] ranks [C] grades [D] patterns 5. The government gave a_____very explanation of its plan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omprehensive [B] compound [C] considerable [D] complacent 6. In my opinion,you can widen the_____of these improvements through your active participation. [A] dimension

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动机的认知理论

动机的认知理论|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 力比多学院组织心理学考研人背书啦,心理学考研人每天坚持背诵重难考点,睡前还能在力比多学院网校免费刷题,利用碎片化时间高效备考,关注心理学考研人威信公种号,回复每日一练,来刷题。 认知理论 ①期待价值理论该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托尔曼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 ②归因理论(见教育部分) ③自我决定理论由德西提出,强调自我在动机中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人的内在动机。是人们行为的决定因素。 自我决定不仅是个体的一种能力,而且是个体的一种需要。该理论认为人类有机体一直在争取自主性、自我决定感与他人归属感,以满足胜任感、自主性和归属感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而且人们在体验到成就或效能的同时,还必须感觉到行为是由自我决定的,这样才能真正的对内在动机有促进作用。 自我决定的研究在强调内部动机的东西,也关注外在动机是如何影响内部动机的。它认为外在动机使用不当会导致内在动机的抵消。 人们形成解释信息的不同因果取向,包括个人取向和非个人取向。前者指将自己知觉为行为的原因,后者指个体行为受外部因素影响。基于此,该理论将人类行为分为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两种。前者基于对人们对需要的认识,特点是设计和选择行为,后者没有真正的选择,是无动机的。

④自我功效理论班杜拉提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重要作用。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结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班将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前者指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后者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判断和推测,即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 形成自我效能感的四个因素: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的唤起。 ⑤成目标理论 尼克尔斯和德伟克等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成就目标是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该理论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成功的标准和原则有三个:一是任务标准,是否达到活动任务的要求。二是自我标准:是否比自己以前做的好。三是他人标准:是否比群体中的其他人做得好。 成就目标分两种:一种是掌握目标,个体的目标定位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上,认为达到上述目标就是成功。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依据任务标准和自我标准。另一种是成绩(或表现)目标,个体的目标定位在好名次和好成绩上,认为只有赢才是成功。这种目标常表现在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并根据一般标准来评价自身的表现。 每天一个院校真题的核心考点,更多干货关注我们,持续更新。

1北京体育大学 考博真题 运动训练学 2004-2018

北京体育大学2004-2018年考博士专业试题(运动训练学) 04 年 一、简答题(第1 题必答,2、3、4 任选两题,10×4=40 分) 1、简述运动训练的研究内容。 2、试述运动训练计划的定义及基本内容。 3、何谓“超量恢复的几种效应”。 4、简述战术意识的含义和内容。 二、论述题(4 选3,20×3=60 分) 1、你认为我国在雅典奥运会中夺金点有哪些项目?并任举一项目分析其所 面临的形势。 2、请从训练学角度分析我国男子足球、短跑、拳击、篮球、公路自行车、 网球中任意一个项目竞技水平与世界水平有差距的原因。 3、试述周期原则的含义、科学依据及训练学要点。 4、“非典”期间我国优秀运动员参赛次数明显减少,举例说明其对我国2003 年竞技水平带来了什么影响。 05 年 一、简答题(第1 题必答,2、3、4 任选两题,10×4=40 分) 1、简述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2、试述选材指标体系及选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力量、速度、耐力素质共分哪几类。 4、简述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 二、分析论述题(4 选3,20×3=60 分) 1、你认为我国在雅典奥运会中夺金点比以往我国选手参加奥运会发生了哪 些主要变化?并任举一项目分析其获金牌的意义。 2、雅典奥运会体操规则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训练学角度分析其对体操训 练产生了哪些影响。 3、试述竞技需要原则与区别对待原则有何不同。 4、请从“金字塔”力量训练法、高原训练法、法特莱克训练法、多球训练 法中任选两种,说明: 1)、练习的目的;2)、练习的形式; 3)、练习的负荷特点;4)、例举经常采用此种方法的运动项目。 06 年 一、简答题(10×4=40 分) 1、简述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2、试述运动训练与竞赛的关系。 3、简述运动训练理论体系及其构成要素的关系。 4、简述综合性训练课在安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论述题(2×20=40 分) 1、试论述中国在第28 届奥运会中获金牌项目的特点。并说明任意两个项群

03-10北体考博真题整理

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运动生理学(共150分) 一、概念题: 1、渗透压 2、减压反射 3、运动技能 4、姿势反射 5、运动后过量氧耗 二、简答: 1、简述评价人体循环机能的指标及应用。 2、简述人体内分泌功能轴的结构与作用。 3、简述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特点。 三、论述: 1、如何评价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 2、论述影响平衡能力的生理学因素及应用。 运动训练学(共150分) 一、概念题: 1、运动训练 2、负荷强度 3、动机激励原则 4、变换训练法 5、反应速度 二、简答题 1、简述运动员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应用。 2、简述循环重复训练方法的应用特点。 3、简述运动成绩取得受哪些因素影响。 三、论述题 1、举例设计重复训练方法和间歇训练方法的练习方案,并说明重复训练方法和间歇训练 方法的异同。 2、论述竞技状态阶段性发展与大周期分期的关系。 09真题训练学 一概念题 1制胜规律 2系统训练原则 3柔韧素质 4模式训练法 5竞技战术 二简答体 1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 2训练课的分类及特点 3运动技术评价中的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区别 三论述题 1以100米5000米跳高排球(后面项目记不清楚了)说明其耐力特点

2说明适宜负荷原则与适时恢复原则的关系 生理 一概念 1高原习复 2肺泡通气量 3等动收缩 4反应时 5通气阈 二简答 1体质测试中所用的生理指标的作用 2简述赛前状态 3翻正反射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 1高原训练的利与弊 2力量训练的原则 第一部分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运动训练(06、07年) 2.竞技体育 简答题: 1.简述运动训练的特点。(05年) 2.简述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因素。(07年)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 1.项群训练理论(05年) 简答题 1.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06年) 2.简述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09年) 3.简述项群训练理论的利用。 论述题 1.项群训练理论可利用于哪些方面的理论研究和训练实践?(03年)

北体博士专业基础课试题.doc

2005年博上学历研究生入学考试"业慕础课试题 教学论试题(50分) 一、简答题(3选2, 20分) 仁评述教学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2、评述“学生中心论” 3、分析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二、分析论述题(3选2 30分) 1、试论当代教学论发展的背景、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2、联系实际论述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因材诧教的原则并举例说明 3、结合我国沖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时间,运用教学论的有关原理论述如何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课试题一体育社会学(100分) 一、简答题(40分) 1、简述“体育人口”的概念 2、简述体育社会问题的特点 3、简述与体育相关的生活方式要索 二论述题(60分) 1、试析我国球迷骚乱的原因 2、试述人众传媒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3、为什么说“体育是一种文化” 4、为什么说“体育运动是社会的安全阀” 教学论试题(50分) 一、简答题(20分) 1、简析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各要索Z间的相互关系(10分) 2、简述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及其用途(10分) 二、论述题(30分) 仁教学环境包括哪些内容?应该怎样对教学环境进行优化?(15分) 2、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木功能理论,分析体育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木功能,请联系实际予以说明(15分)2004年博士学历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试题 教学论试题(50分)

一、简答题(20分) 2、简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3、简析班级授课的优缺点 二论述题(30分) 1、教学的H标有哪些作用?怎样确定体育课教学H标,请举例说明。 2、运用教学论的相关原理,论述怎样提高体育教学质最。 3、试论索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 2010级教学论 简答 1.教学环境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作用 2.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关系 3.简述教学过程及其原则 4.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屮的应用 5.教学管理的内容及意义 论述 1 ?如何在学校体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3. 联系教改或课改热点问题谈谈你的观点 2010管理学 简答 1?围绕工作任务,简述激励方法 2.期望理论的框架及价值 3.激励理论在体育管理中的运用 4.组织结构相关内容 论述 1 ?结合实际,论述影响决策的因素

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考研大纲

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考研大纲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范围说明 611体育基本理论及体育管理学 体育基本理论旨在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揭示体育的本质特点,阐明体育的思想基础、科学基础和组织基础,剖析体育与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论述体育的功能、体育的目的任务,以及实现体育目的任务的原则和途径,阐明体育科学管理体制、体育的手段以及国际体育的意义。内容包括:体育的概念、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体育与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军事)、体育与体育科学、体育的功能、我国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体育的组织管理、体育的手段、国际体育以及当前体育发展出现的新现象、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体育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体育领域管理现象、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体育管理基础理论,具体包括管理与体育管理的相关概念、体育管理基本原理、体育管理方法、体育管理的过程与职能等。第二部分为体育管理实务,具体包括体育管理体制及发展战略,社会体育管理、竞技体育管理、学校体育管理、体育市场及其开发、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赛事经营管理、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等。 612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解剖学 运动生理学拟着重了解和评价考生对运动生理学基本理论掌握程度和运用该理论分析、解决运动生理学实践问题的能力。 内容包括: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骨骼肌机能;运动对血液及血液循环的影响;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运动中的能量供应与消耗;肾脏机能及运动对其影响;运动与内分泌功能;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运动技能的学习;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分析;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与判断;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运动训练周期的生理学原理;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年龄、性别、环境与体育运动。 运动解剖学人体9大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各系统中重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人体运动器官(骨、关节和肌肉)的位置、形态结构、功能和运动特征,其形态结构对人体运动的制约以及体育运动对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骨、关节和肌肉产生运动损伤的解剖学机理;骨骼肌的运动原理;对运动技术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实例分析;脉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中各器官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与人体运动的相互关系;运动解剖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613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 运动生理学拟着重了解和评价考生对运动生理学基本理论掌握程度和运用该理论分析、解决运动生理学实践问题的能力。 内容包括:骨骼肌与运动;运动对血液及血液循环的影响;呼吸机能与运动;运动中的能量供应机理、评价及训练;运动与激素调节;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运动技能的学习;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分析;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年龄、性别、环境与体育运动。 运动训练学重点考察考生掌握运动训练基本理论的程度,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训练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以及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竞技能力的含义、结构以及各种竞技能力子能力的含义、分类、评价及其训练;运动训练原则的含义、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