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应链管理教案1

供应链管理教案1

供应链管理教案1
供应链管理教案1

第一讲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课件视频辅助

教学目标:

(1)掌握供应链的概念、类型

(2)熟悉供应链的特征

(3)了解21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特点。

能力目标:知道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步骤,用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分析和解决相应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供应链的概念、类型

@

一、21世纪全球市场竞争使企业面临新的考验

1、信息爆炸的压力

2、高新技术的影响

3、市场和劳务竞争全球化

4、产品研制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

5、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6、全球性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

7、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

8、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9、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

10、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利弊

1、增加企业投资负担

2、企业须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

3、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

&

4、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

5、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诞生

鉴于“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从8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了这种经营模式,随之的是“横向一体化”思想的兴起,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只抓最核心的东西:产品方向和市场。至于生产,只抓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甚至全部委托其他企业加工。“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由于相邻节点企业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当把所有相邻企业依此连接起来,便形成了供应链。这条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行,才有可能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能受益。于是便产生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企业采用了供应链管理模式,则可以使企业在最短时间里寻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赢得市场,受益的不止一家企业,而是一个企业群体。

四、供应链的概念

1、供应链的定义

根据《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 18354-2006)的定义,供应链的概念定义为“生产

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2、供应链的运作原理

[

物料(在ERP系统中,物料一词是所有制造计划对象的统称)从供方开始,沿着各个环节(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商品)向需方移动。每个环节都存在“需方”与“供方”的对应关系,形成一条首尾相连的长链,成为供应链。

供应链运作的原理实际是个二律悖反理论:链上每一个环节的利益最大化并不能得到整个链的利益最大化,它受诸方面因素影响。每一环必须照顾和考虑其他环节的利益,尤其是整体链的利益,才能有长久、持续、整体高效率、高效益的发展。这就是供应链的作用,也是对每个供应链合作伙伴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要求。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制造、装配、分销、零售等),以资金流、物流或/和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形象一点,我们可以把供应链描绘成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生产企业构成树根;独家代理商则是主杆;分销商是树枝和树梢;满树的绿叶红花是最终用户;在根与主杆、枝与杆的一个个结点,蕴藏着一次次的流通,遍体相通的脉络便是信息管理系统。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与生物学中的食物链类似。在“草一兔子一狼一狮子”这样一个简单的食物链中(为便于论述,假设在这一自然环境中只生存这四种生物),如果我们把兔子全部杀掉,那么草就会疯长起来,狼也会因兔子的灭绝而饿死,连最厉害的狮子也会因狼的死亡而慢慢饿死。可见,食物链中的每一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破坏食物链中的任何一种生物,势必导致这条食物链失去平衡,最终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同样道理,在供应链“企业A—企业B一企业C”中,企业A是企业B的原材料供应商,企业C是企业B的产品销售商。如果企业B忽视了供应链中各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而过分注重自身的内部发展,生产产品的能力不断提高,但如果企业A不能及时向他提供生产原材料,或者企业C的销售能力跟不上企业B产品生产能力的发展,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B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这条供应链的整体效率。注:“价值链”,它与供应链是同一个观念。还有提到的所谓全球运筹管理,实际上也跟供应链是相通的,所讲的范畴都是一样。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其定义为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所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随着3G移动网络的部署,供应链已经进入了移动时代。移动供应链,是利用无线网络实现供应链的技术。它将原有供应链系统上的公客户关系管理功能迁移到手机。移动供应链系统具有传统供应链系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移动供应链系统使业务软摆脱时间和场所局限,随时进行随地与公司业务平台沟通,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推动企业效益增长。数码星辰的移动供应链系统[1]就是一个集3G移动技术、智能移动终端、VPN、身份认证、地理信息系统(GIS)、Webservice、商业智能等技术于一体的移动供应链产品。

五、供应链的特征

(一)特点

从结构与性能的角度看,供应链呈现以下特点:

1、供应链的每个节点都是供应链的必不可少的参与者。

2、供应链是一条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增值链。

3、供应链是由若干供应链集成的网链结构。

(二)特征

从需求与管理的角度看,供应链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复杂性

2、动态性

3、面向用户需求

4、交叉性

(三)展望

|

1、集成化供应链管理

2、以动态联盟供应链为基础的协作式商务

3、全球网络供应链与信息技术

六、供应链的分类

(一)供应链的五个阶段

供应链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阶段: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二)供应链流程的四个环节

`

从供应链的五个阶段分析,供应链流程体现为顾客订购环节、补充库存环节、生产环节和获取环节四个环节。

1、顾客订购环节

(1)顾客抵达

(2)顾客订单递交

(3)顾客订单完成

(4)顾客订货接收

2、补充库存环节

(1)零售订货的发起

%

(2)零售订单的递交

(3)零售订单的完成

(4)零售订货的接收

3、生产环节

(1)订单到达

(2)生产安排

(3)生产和运输

(4)订货接收

4、原料获取环节

原料获取环节发生在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包括与确保原料相关的所有过程。在原料获取环节中,制造商从供应商那里订购原料,以补充原料库存。制造商在生产安排作出决定后,就可以精确计算出原料需求量,供应商的原料生产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库存及制造商的原料订单需求作出生产计划安排,展开零部件的生产和运输,最终实现制造商接收原材料流程展开货物生产环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