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同济大学海洋科学导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2020年同济大学海洋科学导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同济大学海洋科学导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1.南极环流带对大洋水呈层状分布有重要影响,试析之。

【答案】西风漂流区内,由于大洋锋的作用,海水辐聚下沉,形成南极辐聚带,此处形成为大洋中层水源地;在极地东风作用下,贴近南极大陆形成东风环流,有向岸的体积运输,形成南极大陆辐聚,此处低温海水沿海盆下沉,形成大洋底层水。在两个辐聚带之间形成南极辐散带。

2.什么叫引潮力?引潮力的分布有什么特征?试推导引潮力公式。

【答案】引潮力是指月球、太阳或其它天体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的物体的引力与对地心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之差,即天体的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引潮力的分布如图所示(略),假定地球上布满海水,深度相等,在引潮力作用下就形成一个潮汐椭球。引潮力公式FH=3KMrSin2θ/2R3,Fv=KMr(3cos2θ-1)/R3。

3.埃克曼无限深海漂流理论是在什么前提下建立的?它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案】前提①海水密度分布是均匀的。②稳定均匀的风长时间吹刮于无限宽广、无限深的海洋上。

③只考虑垂直湍流粘滞系数所引起的水平摩擦力,且Az为常数。④不考虑科氏力随纬度变化。

结论①表面流向在北半球偏于风的右方45°,在南半球偏于风的左方45°。②流速随深度增加迅速减小,至摩擦深度(约为200~300米)约为表面流速的4.3%。③流向随深度增加线性增大,至摩擦深度流向与表面流向相反。

4.有人说“无风不起浪”,可又有人反对说明明是“无风三尺浪”,那你说呢?

还有人说“风大浪高”,一定是这样吗?理由何在?

【答案】“无风不起浪”说的时风浪,而“无风三尺浪”指的是涌浪,都是海洋中波动的状态,都是可能的。“风大浪高”是不一定的,因为风浪的成长除了与风力有关以外还受制于风时和风区。

5.海水盐度定义的发展过程。

【答案】(1)1902年盐度原始定义:1000克海水中的溴和碘全部被等当量的氯置换,而所有的碳酸盐转化为氧化物后,其所含无机盐的总克数。

(2)1969年电导盐度定义: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海水样品的电导率与盐度为35.000‰的标准海水的电导率的比值。

(3)1978年实用盐标: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海水样品的电导率与相同条件下浓度为32.4356‰的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率之比值。

6.试述世界大洋温度的表层分布特点。

【答案】表层分布特点①等温线沿纬度带大致成带状分布,特别是在南半球的高纬度海区,等温线几乎与纬圈平行。②从赤道海区开始,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不规则地下降。最高温度出现在赤道附近海域,极圈附近降至0℃左右。③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等温线偏离带状分布,在大洋西部向极地弯曲,在大洋东部则弯向赤道。在亚北极海区则恰恰相反。④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等温线密集,温度的水平梯

度特别大。⑤冬季大洋表面温度分布的基本特征与夏季相似,只是温度普遍降低,温度的经向梯度远大于夏季。

7.八月十八钱塘潮是如何形成的?潮水滚滚向岸而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案】潮汐静力理论,太阳于太阴引起的潮汐椭球在农历十五会重叠引起天文大潮,由于海水堆积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滞后到十八发生。再加上钱塘江口特殊的喇叭口地形,使得大洋传入的潮水到了近岸后,能量聚集,波高递增。潮水滚滚向岸而来的理论依据是波浪自深水区传入浅水区,波锋线有与等深线平行的趋势。

8.释台风过境海域形成的“冷尾迹”现象。

【答案】台风为气旋,引起海面水体产生气旋式旋转,引起海水向外的体积运输,从而导致下层冷海水涌生。

9.什么是海岸带?说明其组成部分是如何界定的?

【答案】海岸带指水位升高便被淹没,水位降低便露出的狭长地带,即海陆相互作用地带。现代海岸带包括海岸、海滩和水下岸坡。海岸指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海滩指高低潮之间的地带;水下岸坡指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

10.上升流是如何形成的?它有何意义?

【答案】上升流的形成,主要是在沿岸海区,是风海流体积运输的副效应。在远离大陆的海面上,气旋中心(如热带风暴)也能形成上升流。由其他原因形成反时针环流时也能产生上升流(北半球),南半球相反。上升流可提高海洋生产力,形成良好的渔场。

11.台风是经常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什么是台风?其结构如何?太平洋海域的台风多生成在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为何东南太平洋和赤道地区没有台风生成?

【答案】台风是有暖心结构的热带低压。平面结构为台风眼、云墙、螺旋云雨带。赤道没有台风因为赤道没有台风生成所必需的足够大的科氏力。东南太平洋没有台风是因为那里的海面水温达不到26.5度。

12.何谓潮汐椭球?如何用它解释潮汐的发生?

【答案】由潮汐静力理论,是地球为一被等深海水覆盖的园球,海水没有粘滞性也没有惯性,不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此时在考虑引潮力后,海面变成了椭球形,此为潮汐椭球,并且它的长轴指向月球。地球在潮汐椭球中自转形成潮汐

13.北半球有哪几支西边界流?有何主要特征?

【答案】北太平洋的黑潮;北大西洋的湾流。都是北半球主要反气旋式环流的一部分。与近岸流海水相比,具有赤道流的高温、高盐、高水色和透明度大等特征。

14.试述中国近海水温分布特点。

【答案】水平分布①表面水温分布:渤海和黄海中北部年平均表面水温等温线呈纬向型,黄海南部和东海平均表面水温等温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南海年平均表面水温分布比较均匀,等温线大致呈纬向型。冬季,表面水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温度的水平梯度很大,等温线的分布在黑潮区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其它海区大体上与海岸和等深线平行。南海冬半年温度的水平梯度在粤东和粤西较大,走向与岸线平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